澄净之水钢琴曲谱:医者易也-----道医学培训初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5:08:17

医者易也--道医学培训初稿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快四十岁的年头上,要从头开始学中医?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
古人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自己既没想过良相,也没想过当良医。决定要学习医学的时候,是由于参与了《道医学》的推广工作,因为要推广,所以就看了书中的很大部分,因为看了,所以意识到自己看不懂,因为看不懂,所以觉得很好奇,因为很好奇,所以就想去更深入地学习。一学习以后,就发现中医太美了。一部《内经》,优美地无与伦比。包含了人文,音乐,经络,哲学,心理,天文等等等等,让人心醉神迷。从此完全沦陷,至今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个原因:
对于德慧智,这些年在推广,但是经常效果,我们很多的宣讲停留在理论和说教当中。但是在《道医学》的推广当中,我忽然意识到德慧智教育理念是基于医学基础的,有着深邃的内涵。比如我们要求孩子站如松,坐如钟,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得脊柱的疾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培养恭敬心,这样的孩子,身心疾病会比较少。
第二个问题,如何开始?
1. 如同王菲所唱:让我用我的心去体会,真真实实地感受周围。
我决定开始学中医的时候,就仔细思考了如何才能入手正确。因为大家都告诉我,中国的中医学院教的是半中医半西医,另外,自己不想再参加成人高考了,所以只有去寻觅名师,找口诀,看怎么学习方向正确。于是,我开始在北京寻访高人,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名医。于是,我就和他约好,一起去中医药大学,向他讨教。
这个大夫把我带到张仲景像前面,要我鞠躬。我就鞠了躬。然后他说,我告诉你一个口诀,你不要告诉别人。我当时特别激动,心里就一阵那个波浪。马上说,老师您说吧。那个大夫说:有点象金庸武侠小说。学中医其实很有意思,太好玩了。你记住,忘掉你学过的所有的东西,只需要考虑那个病人是寒还是热,虚还是实?这是大方向。你要忘掉那些对方剂和中药的阐释,这些阐释,都是头脑的东西,本来是妙手偶得之,或者是三千年一遇的一个机会,把病治好了。因为病好了,所以医生要去阐释为什么病好了。这些三大法宝,五大条条,都是头脑里面的东西,你不要去考虑那些。你要做的就是去感受这个病人是寒还是热,虚还是实?然后再去感受这个药是寒还是热,虚还是实?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去感受,去读《黄帝内经》,去学习,但是学习的时候,我注意不用自己的左脑,而用自己的右脑,也就是说,用心去体会。过去我有一个习惯,觉得医学就是背诵,后来我意识到,死记硬背那是脊柱反射,不是一个学习的方法,学习需要去体会。不能说春天,就是养肝,养肝就是东面,东面必须有一棵松树,这就是养肝。如果这样学习中医,就不好玩了,那就真没有必要。我们做事,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找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找到我们内在的动力。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口号标语去做事,那就没有必要。因为我们生命很短暂,没有必要用人为的东西去逼迫自己。人为则伪,我们道家是反对伪的。
2. 后来我发现,学习中医不仅仅需要用心去体会,还需要用经去体会。这个很有意思。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做刘X,我对他非常推崇。有一次,跑到他的诊所去,他正在看病人。他搞的是中医按摩理疗。我觉得问题还不大。当时那个病人躺在床上,我听说那个病人是病在肩部,就用手去摸了一把。然后我就觉得眼前一片漆黑,马上人就晕了。然后我就开始发愁,一个病人摸一下,就出现这么个结果,那一天治疗二十个病人,可不就痛苦死了?后来这时候刘老师告诉我说“《金刚经》里面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看到了病人,感染了这种病气,就要化掉这些东西,化到虚空里面去,心不要固定在上面。病气自然就不影响你。医生在治病当中,要防护自己,而防护,是很多层面的,有肉体的防护,有气的防护,最关键的,是心的防护和化解。”也很奇怪,想到《金刚经》,心态好多了,正好身边有本《德道经》,我就请起《德道经》去按自己不舒服的地方。那点不适,也就随之消灭了。
《德道经》和《周易》都是非常需要去体会的经典。尤其《周易》,和医学的关系非常地密切。
我们中医都说,医者易也,我理解,中医起初的时候就是《周易》。这点我自己接触过韩金英女士,感悟是非常深的。凡是比较高明的大夫,他们在治病当中,都是把《周易》有意无意地用在里面。比如我上次带病人去看病,她腿有点疼,本来说腿疼就腿疼,大夫可以按摩几下就解决问题的,可是大夫非常小心地记录了病人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大夫告诉我,从姓名当中,就可以推算出来,病人大概有哪些缺损,有哪些缺失,这些缺损和缺失对疾病是个重要的因素,同时,疾病的产生,也和天时地利有关系,天时地利理论化在中医就叫做五运六气。这个具体的内容,我最近也在研究,大概的意思就是把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一个高明的医生,除了望闻问切诊断疾病以外,还通过对风水,姓名和运气流转的运算,来推测疾病的走向和好转情况。相关资料网上不少,可以下载进行学习。
除了五运六气和风水等等的考虑因素以外,我们中医也和道德学子一样,要考虑到自己的梦境和周围出现的各种现象当中所包含的《周易》的状况,因为我们的生活往往包含着很多的天人合一的道理。要随时随地地参悟这些现象,然后从其中去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真相。《黄帝内经》有那么几章探讨这个问题,比如《素问方盛衰论》里面有,《灵枢淫邪发梦》里面也有。比如说“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等。我们有诵读基础的道德学子对解梦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训练,能比较及时准确地感觉到问题,其实<周易>是大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自然界息息相关的联系。这是大自然的形态。我们要理解,大自然和我们沟通,不是用普通话,也不是用法文,用的就是《周易》这门语言,对于自然的语言,我们要用心去理解。比如说,起了一个卦,狗是这个卦,少男也是这个卦。到底我们理解成狗,还是理解成少男?我们不要去瞎蒙,而要用心去体会。往往自然的一种状况,从多个方面同时表现出来。比如我丈夫手受伤了,我每次带他出去看病,我拎包的提手都坏。后来我买了新的包,我女儿的包的提手又坏了。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手对应了提手,就是大自然在告诉你,事情到底怎么样了。这些现象彼此不一定是因果,而是关联,他们反映了一种场态。
我们人生活在自然当中。老祖宗没有那么多的水泥砖瓦房子住,他们还没有被罐头样子的高价房给圈起来。所以他们活得比较好,我们现在吃的是反季节蔬菜,喝的是罐子装的没生气的水,吃的东西都没有能量,却含有毒素,每天用耳机电脑把自己折腾到半夜,然后肾气非常虚弱。由于整天地处于压力之下,五脏六府都非常糟糕,魂魄神面黄肌瘦,因为很疲劳,所以就去追求刺激,吃辣的,吃怪的,找女人,把体内那一点点可怜的能量继续透支。我们人类失掉了日月创造,天地自然哺育的境界,不能吸收天地的精华,也就无法理解自然的这套语言了。《周易》是大自然之心的语言,我们可以去记忆,但主要是通过感悟,用心去悟,用灵魂去诵读,这是最重要的。学医的同时,也要学《周易》。这样,对很多医学的内容,感触会比较快。
3.医者意也。就是学习中医,也是锻炼自己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什么是意识,不是我们的杂念妄意,而是我们的真意。医者的真意要惟精惟微,允执厥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要体会到病理,就必须细致入微,自己不乱,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内在的能量动力。如果我们自己静不下来,自己是乱的,那么就只有依靠记忆,象脊柱反射那么地学习医学。OK,你是肾脏虚弱,给你抄一个方子抓药去,然后白白。这恐怕也是目前中医的现状吧?要学医学,就要细致入微,要平和自己的内心,怎么个微法。观察要仔细。举个例子,有个医生告诉我说,你用手摸一堵每块砖都看上去完全一摸一样的古城墙的时候,必须能够在完全相同的砖上摸出不同来。怎么个不同呢?那位医生说,某一块砖的面有肉眼很难观察出来的细微的倾斜度的差别。你站在那块砖旁边,想象自己就是砌墙的那个古代泥瓦匠。你感觉到,那个古人在贴那块砖的时候,正好夕阳西下,他回头去看斜阳,回眸的时候,手一抖,这块砖就有了轻微的斜度。等泥瓦匠发现过来校正的时候,那块砖已经留下了轻微的校正的痕迹。这就是砖瓦留下的古代那一回眸的记忆。一个仔细的人,可以用手摸出这个记忆来。这样的手和这样的心,肯定是可以摸出脉象里很细微的景象来。
某天,经医生介绍见了一个最著名的茶道师,是个颇有气质的女子,据说深通佛学和中医。我当时认为茶道属于枝节末流,对此不屑一顾。后来这位茶道老师见了一个病人,忽然说:“你是不是喝了很多生冷之物。”病人说:“是,是,喝冰可乐多些。”茶道师说:“你寒气很重,脖颈经常酸痛,大腿也常痛。喝茶要先喝二两陈年老单枞,再喝武夷岩茶的肉桂或者水仙。记住,单枞喝完了再喝肉桂水仙,否则脉络不通热也进不去。”这件事让我大吃一惊,从此相信陆羽的《茶经》所言不虚。后来有茶客介绍说,这位茶艺师从一个人的一杯茶里能品出泡茶人的身体状况,若是泡茶人身体寒重,茶艺师就会清感冒。若是泡茶人热重,茶艺师舌头会起泡。这种非常细微的,非常深入的体会,往往是学习中医的开始,因为我要学习摸脉搏,尝药性,所以很关键。我有位老师建议学生去学品茶,通过喝茶锻炼细微的感受,或者去把一些中医药一味一味拿来泡。看泡了以后,尝药走的是什么经络。这种工夫,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4.学医不离临床。我们说了半天,说的是中医药依靠自己的感悟,还有依靠读经去体会。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靠实践去体会。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多少临床实践的机会,也不敢轻易地去医治别人,那么怎么办呢?后来我发现,真正的医生,都不是在科班里面一步到位的,都是依靠实践逐步积累的。那我们怎么去实践呢?其实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
比如摸脉,我们看《濒湖脉学》,里面对各种脉象都有不同的名字,但是如果只看书,不去自己摸,我们很难理解到底那些脉象指的是什么。这次小刘的德慧智寒假班,班上坐了一屋子人,我就厚着脸皮一个一个去摸人家的脉,人家也不好意思说不。结果一摸之下,发现其实很明显。寒气重的人,脉就是寒邪,修的好的人,脉就是温阳的。一个人的状况,就通过脉象很自然地显示了出来,这就好像看一个人脸一样实实在在,不需要很多的解释和为什么。这是“慧然在前”的。
比如喝药。我们大家都看到《千金方》有很多的方子,要全部记下来这辈子可能完不成。但是问了大夫,他们说一个名医,一般也就熟悉那几个或者十多个药方,关键是要运用地出神入化。比如火神派,在四川,用当地阳气很足的附子,治疗湿气,效果非常好。把附子用活,就很了不起。所以我们不要贪多,要熟悉那些关键的药。怎么熟悉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拿些来吃,用开水煮沸了吃,看吃了以后什么感觉的,走哪个经络。大家如果觉得不安全,可以找一个有经验的大夫,吃药的时候,出现情况了就用手机去联络他们问解药。这种吃药吃出来的感受,比背诵深刻地多。
我们电视上现在有很多养生节目,每天都有名家,每个名家都有各自的说法,彼此矛盾,越看越晕。现在还有很多的中医书籍,讲得玄之又玄。但是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老祖宗都是实在的人,不是玩玄的,玩虚的。他们写的经书,写的医典,都是力图在告诉我们自然规律,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不是来忽悠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去身感体悟,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实践,而不要去玄之又玄地绕来绕去。
4. 《德道经》是中医的基础,《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根本
我在京城找名医,找来找去,遇到一个高人,年级轻轻,叫做红叶先生,据说他是王绵之的弟子,他开的方子,具有神奇的力量,据说他的方子开完以后,马上病人的脉象就变。于是我就去听这位名医的课程,我发现他说了一些我非常熟悉的话,比如道零德一,纯德归道。这都是熊老师告诉我们的话。我上到他的讲台上,发现他随身携带着一本《德道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是熊老师早期注解的义赠第三版。从红叶老师那里看到《德道经》,我非常感动,觉得我们老师这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这位医生在课上说,先读五年《德道经》,读透了,再读《内经》。传统就是创新,不要去挑战古典,师古人之心,不要师古人之技,追其真可以得其神。他说他年轻时一直想发明一个完美的药方,可是怎么努力,都写不出好方子。他认可的唯一的今人的方子,是他的一个朋友在打坐当中产生了灵感写成的。古人有那么多优秀的经方,我们没必要去继续发明,能学好古人,已经非常了不起。红叶先生的话,让我非常惊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远处去寻,宝贝就在身边,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有的,这就是最好的。我们大家每天说熊老师的理论好,《德道经》好,到底怎么个好法,每个字什么意思,怎么体悟出来,修证出来,这些功夫,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做到,而不要离道求道,好高骛远。
通过红叶老师,我掌握了一个原则,要学好中医,必须是读经,然后实践,实践以后,积累经验进一步读经,以《德道经》为基础,把内容读深读透。不要样样经书一起上,但是一个都读不好,读不透。并且特别要注意,不要以后天意识去读经,不要死抠一些太复杂具体的东西。道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一开始就死抠非常复杂的东西,跟不上道的变化,这就是刻舟求剑。关键是基础打扎实,如果能够把《德道经》弄扎实了,别的经典就会非常容易。真正优秀的医生,会不断地回到经典来汲取能量,一开始是一句一句的解,当作文学来吟诵,后来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体悟和体证。经典每个字,都值得我们反复地去学习。经典是一个宝库,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心,不断地寻找到钥匙,打开那一扇又一扇的门,让里面真实的含义真正地显露出来。
大医樊正伦的书里提到,“我们很多的中医的学习者,在学到一定程度时,就总会觉得前面有一个槛儿跨不过去,实际上这就是对祖国文化,对中医内涵的东西有些读不透,读不懂。中医是植根于几千年深厚的中华文化之中的,如果想深刻地了解中医,就不能切断中医和中国文化的这种水乳交融的联系。同样,作为医生如果能够做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在诊疗中如庖丁解牛,以无间入有隙,游刃有余。 ”
其实我们作为熊老师的学生,优势就在这里,熊老师把道德文化里面最关键的东西先给讲透讲明了,然后我们再开始学习,这样,我们一开始就站立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即使是学艺不精,也会心有所得,而神有所体会。至少我人到中年从零开始,敢于在各位高人面前聊天聊一个小时,就是对我们老师的学理非常自信,相信只要按照老师教给我们的道理,去思去悟去发挥,错不到哪里,而且即使自己学不成一个好的医生,但是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可以培养正确的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中医的思维模式。可以治疗自己的疾病,有助于推广德慧智教育。所以感恩我们的老师,感恩大道,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多年来教育和培养我们。
所以让我用我的心去体会,真真实实地感受周围。感恩老师并努力学好中医。就讲这些了,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