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通缉可瑜被大哥干:人 文 教 育 的 反 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8:31:46

人 文 教 育 的 反 思

内容摘要:当今中国教育的功利性已经使我国教育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纠其本根本原因就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缺失。本文试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教育功利性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对我们的人文教育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复兴人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拒绝功利 反思

201010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再次逃逸时被群众抓获。20101016日晚,李启铭驾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李启铭事件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表明我们的社会及教育制度出现了某种问题。焦虑、怨恨、冷漠、恐惧、不安全感、诚信缺失、不确定性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失去正义和道德的看守后,人性的残忍和暴虐,便随时等待机会发泄。在这里固然其社会层面上的原因,但更深的原因还是我们对人性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导致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缺失。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缺失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教育为了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接轨,不自觉地向经济、科技轨道上靠拢。教育极度产业化、功利化,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被无情地被缩减、砍掉。人们的知识结构单一,志趣、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缺乏诚信、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一、教育存在的问题

早在19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是为何?温家宝总理曾两次登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失败一语中的,钱先生所讲切中要害。钱先生说的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世界大师级人才。为什么,我国对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反而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呢?

在诸多原因中,最为基本的就是我们教育发展迷失了方向:即教育太功利,导致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缺失。从世界大环境来看,人文教育的缺失全世界各国都存在,就连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危机:今天在全美的小学、高中、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正被大幅度削减,原因在于这对美国赚钱没有帮助;美国校园频频发生枪击事件,本质上就是美国只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结果;当代著名哲学家、公其知识分子玛莎·努斯鲍姆在其《拒绝功利》一书中直接批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不重视人文教育,而只强调个人收入和国家收入的增长。

再来看看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增强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教师无比惶恐不安,教育必须不断向其示好,表明其各个专业和课程是如何服务于市场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在校大多数中小学生家庭及教师忙的不可开交:孩子们没完没了的课外补习,家长和教师跟着团团转。往往是把一个原本充满好奇心、想像力、活泼浪漫的孩子,“教育”成了迷恋网络、讨厌学习、没有想象力、缺乏创造力、被应试指挥棒牵着鼻子走的一个个僵化的“学习机器”。就连原本学风自由的象牙塔也在蜕变成:有太多的浮躁,却缺乏激情;有过剩的欲望,却缺乏理想;有太多的地盘,却缺乏精神家园;有太多的自私,却缺乏公心。我们的教育已变成暴利产业、大家对教育体制怨声载道。眼下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博士后,大多在接受技能培养,也就是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有时他们看似在画画、弹琴、跳舞,但这里又有多少是学生自己的愿望,又有多少是家长为了进一所好的学校而存在巨大的功利心。

我们的教师——上至大学教授下至幼儿教师,因为受产业化的强大利益驱动,一些教师花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往往是敷衍了事,下班后便风风火火地投入到各级课外班的教学和各类经济活动中去。

我们的制度——从教育官员到普通教师,所接触的教育活动大多为政府的经济发展服务。这种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已经使教育成为商业的一部分了,其后果就是各级学校为了增加一些科技课程,而到处缩减艺术和人文学科,民主制度本身的一些基本性质受到严重的侵蚀。

综上,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的界定

什么是人文呢?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人文主义起源、发端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当时人们从神的统治下逐渐解放出来,重新成为社会和生活的中心,有了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有了人的尊严和对平等、民主的认同和追求。至今600多年过去了,人文主义的含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延伸和丰富。

人文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的儒家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儒家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儒家经典《周易·彖传》中做了非常鲜明的表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人文”是对人文文化的观察研究,其目的在于倡导、传播这种人文文化,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与王道政治。崇尚人文教育,倡导“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确实是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这种人文教育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指导向人。

“人文教育”一词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却又有所不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的教育,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离开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则无从谈起。人文精神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包括文、史、哲、艺等。

三、人文教育的反思

人文教育的缺失在学生身上有比较集中的体现,表面上原因是出于学教师、家长等成人身上,究其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社会及教育的决策部门。学生只是受害者,教师和家长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学生们何尝不想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何尝不想放松一下。我们中小学乃至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正在有意地缩减甚至被无情的砍掉,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是这样。教育的决策者们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在全球市场中有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砍掉那些被他们认为“无用的东西”,教育也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附庸者,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培养。对于这些,学校已无天于之力,这是正是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之外。教育者、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于是教育的功利性便大行其道,人文教育全方位退缩。因此,人文教育便很快的失去了它在学校、教师、家长甚至于学生心中应占据的位置,人文教育也就很快偏离正确的轨道,彻底边缘化了。

对于教育的功利性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真的束手无策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教育决策者们的思想观念应当转变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求成为支配性因素,教育也就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甚至其一部分,教育的功利性就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让我们的教育拒绝功利而科学的发展的确极为困难,但教育决策部门对些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话,更无异于饮鸩止渴。现在是该我们的决策者改变思想观念的时候了:不要让教育只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服务,不要让教育降格为GDP服务的工具,要让其远离功利还教育真正的育人之目的,正如像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所讲的那样:“教育的目的应是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应促进各个国家、种族和宗教群体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友好。”试想,高考的弊端、文理分科的缺陷等等诸多大家熟知的问题,多少年来不曾有本质上的改观,可见决策者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少数管理精英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大事情。

(二)学校教育应当拒绝功利重视人文,修正教学内容

当功利成为社会基本价值准则后,学校为了适用社会需求取悦家长必然会与经济收益挂起钩来,兴趣、爱好、所学之物本身的价值,乃至个人的性格能力合适与否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教育目的悄然发生了变化。学校教育只重于技能培养,完全忽视了人文学科的教育,从而导致人的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没有人文关怀、语言的粗鄙化等等。将原本教育所倡导的“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抛之脑后,而以经济发展取而代之,所谓的人文教育仅存在于口头之上了。我们的学校的确需要反思。学校教育首先要拒绝功利,使其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扎扎实实地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当中去,使被教育者具备很高的批判思想能力、想象能力、同情能力。具体而言,学校就应修正教学内容:要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质,必须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将所学内容都向人文教育拓宽,有目的地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的课程。同时还要营造人文氛围、注重人文环境熏陶。

(三)人文教育应成为家庭教育的灵魂

在家庭教育中,人文教育极易被家长们忽视。其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学习成绩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这样做的弊端非常突出。如孩子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眼增多,更严重的是人文素质下降缺失后患无穷! 人文教育涉及人性,而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蕴含生命力,具有精神价值。而这种教育在学校的教学中比例微小,需要在家庭中汲取。

那么怎样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①家庭教育要以人为本。家庭教育的最大功能是把人培养成心智健全、个性鲜明、能力全面的人,不要随意剥夺孩子的正当愿望和爱好,要给孩子们更多独立的自主的空间,学会更多地尊重孩子。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的潜能和特质是有差异的,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家长要给孩子自由发展、自主选择的权利,并在孩子最有特质的方面加以培养,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家庭教育。②家长要转换观念,要从一切为了分数,转变到一切为了做人,重视对孩子的人文教育,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孩子做人,第一要做人,第二才是学习。③启发指导孩子多阅读充满人文精神的书籍。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多读些书,尤其是那些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外书,如歌德、奥古斯、康德、鲁迅、毛泽东……它对孩子们人格的培养、气质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能力的提高,尤其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④家长应改变急功近利的艺术教育观,不要目光只盯着证书、奖状、把视野放宽些目光放远些,可以多带孩子看看画展、听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艺术。只有真正对艺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后,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孩子艺术审美、塑造孩子完美人格的目的。

虽然我们的教育改革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均停留在量变的层次上,并未触及实质即教育的功利性。既然目前教育无法拒绝功利,那么人文教育的复兴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苛求质变只是痴人说梦而已。教育的改革是自上而下改革,它要求上至教育的决策者,下至普通教师、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几代人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到那时我们的人文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类似药家鑫、李启铭事件不会再频频出现,相反世界级的大师自然就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