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来了芒果tv:天眷堂馆藏古钱币图录--先秦上卷【空首,釿,尖足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1:33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货币,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商和西周货币

  我国从夏代开始,已由原始共产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商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在商代的六百多年中,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代的生产工具,已经不是石器而是金属工具。随着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分工,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日趋巩固和加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在商代取得了显著发展,“商人”的名称可能即由此而来。商王和贵族经常以贝赏赐给臣下僚属,贝在当时起着货币的作用。贝为什么能起着货币的作用呢?因为贝具有以下条件:一、贝本身有使用价值,它可以做装饰品;二、有天生的单位,便于计数作价;三、坚固耐久;四、便于携带;五、数量不多,取得贝要花去相当劳动。商代的贝以“朋”为单位。原义为颈饰,每朋是串起来的十个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业的发展,交换的扩大,到了商代后期,出现了铜贝,这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

 

骨贝,石贝,铜贝,包金贝。

 
      
     

  
        
      铜贝和包金贝

 

    
       鲁国贝币


       西周时期还出现了金属货币——原始布,但铸造尚少。布是古代的铲形农具“鎛”演变而来的。在交换

   中,青铜布向轻型化和小型化演变,成为金属货币的布。最初的布币,还较大程度保留着鎛的形状

    
       原始空首布(或农具)--中山

 

 

春秋战国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习惯的不同,遂形成了这一时期货币形态

  的多样性,除西周已有布币外,尚有刀币、环钱、蚁鼻钱和爰金等。

  1、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

  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

  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

  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

  地。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

   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

   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

   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

   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

    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

    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

    候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

    势。 

 

    空首布

    布币是春秋时期除齐,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货币。早期的布币形体较大而无文字,以后多铸有纪数、纪

    地、纪干支、纪币或币值的文字。

    春秋时期空首布币有:

    空首耸肩尖足大布空首无文布平肩桥足空首布

    这类空首布多有一字或二字地名,也有纪干支、数字的。

    空首布中尚有斜肩的,如王川釿(旧释三川金化或齐金化)、东周、武等数种

 

     耸肩空首布

     
         【空首布大型 (弧档)】


         
         空首布较大型(平档)


          
         【空首布较大型(阔足狭平档)】  

    

    

    空首布小型(平档) 

         
       空首布小型(长足平档) 


          
        空首布特小型(平档) 



      平肩空首布
        

  【“上”字平肩空首布】

 

 斜肩空字首布
       
     【武字斜肩空字首布】

 

     釿布:釿布的特点是平首方足圆裆,肩则有圆有方,较厚重。钱文字数较多,内容有纪地及纪值的。

           “釿”,币值。【二、一、半】是纪数,二釿等于二枚一釿,又即等于四枚半釿。

        

        “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布:“安邑”,地名,魏旧都,地在今山西夏县禹王城。

        “阴晋半釿”地名:陕西华阴县。

    “梁一釿”、“梁半釿”布:“梁”即大梁,魏国都。战国时魏都曾由安邑徙大梁,故地在今河南开

      封。

     “京一釿”地名:?

    “分”布:“分”,地名,汾阳之布也,战国时属赵,地在今山西汾阳。

    “梁充釿五十二当寽” 布:“梁”,地名,见前释。“寽”重量单位或币值。全部钱文的意思是: 

    “梁二釿布五十枚当一寽”。“梁充釿布一百当寽”布,意为“梁一釿布一百枚当一寽。”

    “梁正尚百当寽”布:释同上。

    “梁半尚二百当寽”布:意为:“梁半釿布二百枚当一寽”。

  

    寽 lüè

   基本字义

  1. 古同“锊”,量词,古代重量单位。

  寽 luó

  寽 lǚ

  基本字义

  1. luō ㄌㄨㄛ

  2. 古同“捋”。

 

     釿布

      
       “安邑二釿”

         
       “安邑一釿”背安

 
         
         安邑一釿

         
         安邑半釿

 


         

     梁半釿  

 

    
        阴晋半釿

 
         
       梁一釿

      
      京一釿

 

       
      【分布】

 

 

       
      梁充釿五十二当寽

 

 

        
     【 梁正尚百当寽】

      
    二、平首布

    空首布进一步轻型化和小型化发展,成为首部平直不空,裆部加深的平首布。在其演变过程中,又可分

    为尖足、方足、园足等。体形亦由大向小发展。

   

    尖足布

 

    

    尖足布砣子

       “晋易”尖足布:“晋易”即晋阳。战国时赵邑,今山西太原。此布有大小两种,小者称“晋易半”,

    但亦有无字者。半即两枚当大者一枚之意。

      
         晋阳

     

     晋阳半

 

      
         晋阳半 传形

 

     
         左直读晋阳半 传形

 

    “易人”尖足布:“易”为阳字简写。阳人,地名,战国时赵地。山西太原市东北阳曲县境 。

     

     易人

         

    “易人”传形

 

     

     
         “易人”传形 反书“人”

           
       “易人”中晚期异形尖足布

 

    
       “易人”类圆足稀少!

 

 

   “文阳”尖足布。山西文水县境内,其背有字者。

    
       【“文阳”传形】

 

    尖足布:“西都”,地名,战国赵邑,今山西孝义县。 

    
        西都

 

   尖足布:“榆乡”,地名,战国赵邑榆次,晋时名榆邑,地在今山西榆次。有小型,大型两种:

   

   小型:“榆乡半”,

 

   

   大型:“榆乡”

 

 

  “离石”尖足布:地名,战国时赵地,在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县境内。。

  【  】
       “离石”

   注:此同版仿品甚多,鉴定方式:伪品文字较此品文字粗而无力。

 

 

  “平州”尖足布:“平州”,地名,战国时赵地。山西介休县西。
         

   【平州】


       

   平州传形

 

      “平周”尖足布:“平周”,地名,战国时赵地,在今山西文水县。

       

       平周

       


       平周传形

         

       【平周类方足】

         
        平周类方足大型


         

         平周类方足左竖读

        “武安”尖足布:“武安”,地名,战国赵地,在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

          
         武安


         “商城”尖足布:地名代考?

          
         【商城】
          
        【 商城传形】

 

        “霍人”尖足布:战国时赵地,在今山西繁峙县境。

          
         【霍人】

 

        “中阳”尖足布:“中阳”,地名,战国时赵地,即山西中阳县。

          
        【中阳】

 

       “兹氏”尖足布:“兹氏”,地名。战国时赵地,在今汾阳县境。品种有:小型“兹氏”和“兹氏

         半” 大 型  “兹氏”,类圆足“兹氏”类方足“兹氏”。

        
        大型尖足“兹氏”

 


        
        类方足“兹氏” 


          
         “兹氏”传形

         
         【类圆足“兹氏”】

 

        

 

       “韩”尖足布:地名。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五台县古城村。

        

       “韩”

        

       【“韩”类方足】


        
        “ 韩半”

 

       “武平”尖足布:“武平”,地名,战国时赵邑,在今河北省文安县北

         
       “武平”

 

       “邪山”尖足布:地名待考。品种:小型 ,大型,类圆足。

         
       “斜山”大型尖足布

         
       【“邪山半”类圆足,罕见】

       “大阴”:尖足布:地名待考。 种类:
        
      【大阴】
        
      “大阴”

 

       

      “大阴”:类方足。

 

      “蔺”尖足布:地名。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离石县西。

       

       左“蔺”

      

      “蔺”半
       
       大型尖足布蔺

 

       "虢"尖足布:地名?

         
         【类圆足虢】

        

        半: 记值

          
        【半】


 

       “寿阴”尖足布:“寿阴”,地名 。 战国时赵地,在今寿阳县境。

         
        【“寿阴”】

 

       甘丹:地名。战国时赵邑,在今河北邯郸。

          
        甘丹大型尖足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