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蕉伊人中文网:话说“素质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21:14

 

现在一提起“素质教育”,就是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等,似乎这些技能都成了人的素质!于是乎很多人学成了专家、大师,但最终却不懂怎样做一个人!这真是现代人的悲哀!

那么,素质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仁义礼智信”。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那就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最佳行为方式必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才能寻求得到,如果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那么肯定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在这过程中必须要有智慧(),真诚守信(),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几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要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

先说社会行为规范,荀子专门著有一篇《礼论》,他是这样说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怎样兴起的呢?回答是:人一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欲望而又得不到,那么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追求没有限度和止境,那么就不能不起争夺,争夺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古代君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制定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来进行分别,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供给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因物资短缺而得不到满足,使物资不会被人们的欲望所耗尽,欲望和物资这两者互相扶持而有所增长,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起源。既然人们按血缘、按地域、按氏族组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形态时,这个组织的成员也就约定俗成地有了一些互相默认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并不是某个人订制出来的,它是人们在生存活动中对周围事物的实践形成经验,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积累,人类社会才逐渐形成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比如火的使用和维护,石器的使用和维护等等,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就形成一定的规范行为,这些规范行为就演变成后来的社会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有助于组织间成员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随着组织的扩大,各种行为规范也就逐渐增多,以致形成全社会、全人类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有谁不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就会受到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遣责,甚至是惩罚,法律才由此而产生。因此,荀子认为,各种物资是为了调养人们的身体的,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而社会行为规范则是调养人类社会的,满足整个组织、整个社会的。所谓调养,就是指人类组织、人类社会自我地、自然地形成了许多规范行为,又用行为规范来调整组织形态和结构,以致最后形成较完整的组织和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也就形成不了人类组织和人类社会。只有依靠行为规范的形成,人类组织和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发展壮大。

再说最佳行为方式,每一个人,在其生活和工作中,要做事,必然要有所行为,行为方式就是人在具体的生活中、工作中必需有所行为时所选择的不同方式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往往困惑了许多人。人们对待同样的事情往往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采取哪一种行为方式更好呢?经过几千年的经验教训,人们在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地认同了许多可以共同使用的行为方式,这就逐渐形成为行为规范()——即人的行为准则,人人都依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人们的社会行为就会趋同。而人们的社会行为趋同,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行为规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了一个价值取向标准,人人都按这个标准行为,就没有谁能够只凭自己的好恶和凭自己的实力、势力、武力行事,那么,社会的矛盾冲突就会减少,社会也就趋向于安定。

人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定规,随意性非常大,尤其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相行为时,更难说清楚。然而,人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怎样行为就怎样行为,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充满着艰难险阻和温柔富贵的陷阱,某一个行为方式不对,就有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从而背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行为方式问题就是人生道路上很重要的问题!

人们无论采取哪一种行为方式,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或是得到爱,这就是人性。那么,为了追求到利益或是得到爱——无论是个人利益还是公众利益,个人的爱或是大众的爱,究竟采取哪一种行为方式呢?因此,在选择行为方式上,人们就很厌恶那种耍小聪明,对事情过于雕凿的人。这是因为这些人在选择行为方式时,违背了人的自然的本性,故意去多事,非要绕好几个弯弯,绕好几个圈圈,才认为是最佳行为方式。殊不知这样做适得其反,反而招致了人们的厌恶。

依照孔子的意见,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有利害关系的,所以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即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中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这个最佳的行为方式就是寻求一种既利己也利他人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寻求与人相互亲爱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也就没有利害关系了,换句话说,就是彼此不损害各自的利害关系。现代人动不动就拿自己的言行来与社会商品比较,看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利己或是利他的情况下,用社会商品的价值来判断自己的言谈举止,以确定划得来划不来,以确定自己是否继续或停止行为。

在孟子看来,行为方式这个问题很不好说清楚,因为行为方式没有定规,没有公式,没有套套,即使是相同的事件,因为人物、地点、时间、环境的不同,采用同样的行为方式也会导致不一样的后果。所以孟子要从尽心知命说起,就是要人们懂得最根本的东西,因为只有懂得了最根本的东西,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

而《四书》就是专门谈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也就构成了人的“素质教育”问题。仔细看看《论语原解》、《大学原解》、《中庸原解》、《孟子原解》吧,作为家长,如果没有弄懂什么是“素质教育”而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什么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技能知识,那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即使他(她)成了专家、大师,也是一个不会做人的人。这些技能知识,只能顺着孩子的爱好,想学什么学什么,如果逼迫孩子去学,那只能适得其反!

有人会说,做人?我们本身就是人,还用得着学做人吗?是的,要学做人!知道吗?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一点点,那就是“人性”!这个“人性”就是“”。动物们也勤劳勇敢,也会劳动,也有爱,也有思维能力,也有辨别能力,这个问题,凡是动物园饲养员和养宠物的人们都知道。但野兽为了争夺食物,不惜残害同类,而人们为了争夺食物呢?有人性的就会相让,或是相帮;但也有的人不惜杀害同类而夺得眼前利益,这就叫没人性。

而孟子所说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是人类本来就有的,而不是“圣王兴,则民好善”。因为,没有圣王以前,人民也是好善的。这个话题可以追溯到很远,如原始社会、古人猿社会。按照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人是由猩猩、猿猴进化而来的,那么,在猩猩、猿猴的社会里,有没有善恶观念呢?回答是有!它们善其同类而恶异类,善异性而恶同性。那么在猩猩、猿猴以前的动物,又有没有善恶观念呢?回答亦是有!凡是养宠物的人们也都知道。这就说明,在人类进化为人之前,善恶观念就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进化为人之后,善恶观念更得到加强,随着人类识别能力的提高,是非曲直观念、羞耻观念、恭敬观念、恻隐观念都一步步产生,尔后圣王兴,则人民更趋向于为善!至私有制产生,并且畸形发展,人性才逐渐趋向恶的方面。虽然,私有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在这其中,如果多提倡恻隐、羞耻、恭敬、是非之心,使人们趋善避恶,那么人类社会就会稳定发展。所以,正因为人类本性当中有善的因素,人们才会彼此相互亲爱,人们才会有团结的思想,人类才会组成社会。如果没有,人类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而依然还和其它动物一样,是猩猩猿猴。春秋战国时期的告子说:“食色,性也。”其实告子也已经知道饮食和爱人是人的本性,其实也是所有动物的本性,求得饮食是为了继续生存,因此可以说饮食是人所能生存下去的能量;而“爱人”却是人之所以生存下去的动力。这就是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关键。其它动物可以没有“”而孑然一身,独自浪迹天涯;如果人没有“”,那就痛苦万分了,也就活不下去了。换句话说,人类为了求得饮食而必须劳动,因此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但事实上人类却是因为“”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任何一个人都有善心,但为什么很多人变成坏人了呢?那是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的束缚、社会行为规范的束缚和美好物质的引诱,是父母的管教约束,是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是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所造成的!

 

再说“素质教育”

 

学习要有一个目标,不能是仅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活口而学,要树立起自己的志向。而这个志向不是去当官,不是去发财,而是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及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这个志向看起来很简单,现代人可能都会不屑一顾,这叫什么?!要读大学、读博士才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其实这个志向很不简单,怎样做一个“”,做一个什么样的“”?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需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而人们的团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爱心,要想团结人,就必须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要想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必须要有智慧();有智慧还不够,还要有诚信()。如此,用诚信,用智慧,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了这样的素质教育,人们才有可能成长为“大人”!否则,还是一个小人——只有儿童的智力。而一个小人,是寻求不到人生的真正快乐的。

每个人都有尊贵之处,只不过是人们自己没有发现,没有好好地思考而已。那么,每个人自己的可尊贵之处在哪里呢?就是本性,爱的本性,善的本性!把自己的爱心、善心发扬、发挥出来,就会得到别人的赞扬、羡慕和尊敬。因此,孟子强调,一个东西虽然尊贵,但可以让它贬值。一个人虽然也尊贵,但也可以让他臭名远扬。金钱值不值得珍贵呢?美酒佳肴值不值得珍贵呢?值不得!因为这些东西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快乐的精神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一个人的精神快乐并不需要荣华富贵和金钱女人,这些东西不属于性命本身的。真正的快乐是从生命的本性流露出来的,它源于自己的精神内部。自然而然地顺乎人性,是快乐的人格内涵。快乐是与对人生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而享乐则是缺乏生活目标,没有人生信念,更没有创造乐趣。享乐者认为人生没有什么信念和意义可言,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乐。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自足感。享乐的背后是病态和失望,旧的刺激刚过去又得马上寻求新的刺激,否则,享乐者就会百无聊赖,就显得惶惶不安。之所以许多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丧失了自我,甘愿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失去人的本性,其根源是想以此换得金钱物质,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远离了自然的本性,抛弃了赤子的天真,还自以为精明。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真诚,相互的理解和同情就成了空话。可悲的是,我们的社会以权谋为天秤,将纯真的人反而淘汰出局。可怕的扭曲的社会,成为了人性的地狱,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撬开了自己的坟墓之门!

你既然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你自己如果偏离了、走岔了、跌倒了、躺下了,这都是你自己个人的事,不关别人的事。如果有人看见或听到而拉你搀你扶你帮你,这是你的幸事;如果没有人看见或听到,就不会有人来拉你搀你扶你帮你了,你由此也就走不好你的人生道路。而走不好你的人生道路,你就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而不快乐和不幸福的生活是谁都不想过的。

作为儿子作为臣子作为部下,当然首先要服从父母亲或者是君主领导,所以人们最基本的行为就是“入孝出弟”,然后是“上顺下笃”,然而荀子认为,在大事情上,人们应该首先服从人生的道路或者是事物发展的道路,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能盲目地服君主领导或者是父母亲。这里又要回到“”的问题上来了,自汉以后,世人谈“”都是孝敬、孝顺等,也就是说,孝,就是听话,就是敬爱老人,不论长辈的是非曲直,反正服从就是“”。这与“”的本意也就相去甚远了。“”字,本意是继承先辈之志的意思,但自从春秋战国以后,“”字逐渐就演变成为一般民众形容“孝顺父母”之意了。但“”不应单纯地理解为敬爱奉养父母,而应作为广义的“能继承先辈之志”的意思来理解,才符合“”字的本义。

弄清楚“”的意思,后面的话也就好懂了,为什么要服从道路不服君主,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服从父母呢?人生有道路,组织有道路,国家也有道路,可以说,万事万物都有各自发展的道路,根据道路来确定人的行为,是理智的,根据君主领导或者是父母亲的意志来确定人的行为就不对了。人,既要服君主领导或者是父母亲,更要服从万事万物发展的道路,因为万事万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一个人,不可能是完人,当君主领导的,当父母亲的,不可能在每样事情上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在“”的同时,在选择行为方式上,一定要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如果偏听偏信,愚孝愚忠,不遵照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规律,不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所以荀子接着说,就象人的意志要安于社会行为规范,言语要按类别使用一样。人在五、六岁以后,都会有羞耻心,如果父母君长命令当众撒尿,我相信很少会有人服从,因为这是社会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忠孝”而脱开裤子。这就是人的意志要安于社会行为规范之意。言语的使用也是这样,在饭桌上不能谈厕所里的事,在公共场合不能谈夫妻间的事,即使是父母君长有命令,也很少有人能服从。所以荀子说,弄懂以上这些,那么儒家的道路也就完备了,虽然是舜也不能再增加什么了。确实如此,我们现代人如果能弄懂这些,也就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孝子不服从父母君长的命令的原因有三条:如果服从命令亲人有危险,不服从命令那么亲人就安全,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是恰当的;服从命令亲人就有辱,不服从命令亲人就能荣耀,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最佳行为方式;服从命令就如同禽兽,不服从命令就能修饰自身,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尊敬。所以,可以服从而不服从,就不是孝子;不可以服从而服从,就是不恰当;明白了服从与不服从的最佳行为方式,而能致力于恭敬、忠实诚信、端庄正直而且谨慎地行为,那么就可以称为很大的孝了。传说:“服从道路不服君主,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服从父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虽然劳苦憔悴但不会失去恭敬的态度,面临灾祸患难而不会失去最佳行为方式,那么不幸父母君长不顺心而自己被厌恶但自己又不能失去对他们的爱,不是仁爱的人是做不到的。《诗经》上说:“孝子孝的精神不能缺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做儿子的,做弟子的,在父母君长面前应该持什么态度,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不得不讲究一下。象子路穿着隆重一样对不对呢?孔子认为不好。一个人穿着很隆重,就会使别人害怕接近,就会使人敬而远之,当然,在公共场合可以这样。所以孔子认为儿子、弟子在父母君长面前不可以穿着得很隆重,这样会使父母君长害怕接近。孔子打了个比方,上游的源头水很小,故而可以使人亲近,下游的水大,故而使人害怕。使人害怕了,又有谁能敢规劝呢?所以,在父母君长面前,应该穿着得简单一点,要使人感觉到亲近。再一点,“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这也是子辈在父母君长面前应持的态度和行为准则,既然是自己的父母君长,自己有多少本事,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

使别人知道自己,那就需要努力表现自己,因此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要围着自己转,需要别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理解自己,这种思想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已经批评过,为人处世最关键的是自己能不能先去理解别人,为什么非要别人来理解自己呢?自己如果能理解别人,也就会知道别人理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不理解自己。所以为人处世最先要做到的是去了解别人,知道别人,理解别人。然而,很多人缺乏自知之明,虽然能做到了解别人、知道别人、理解别人,可是自己却不了解自己。面对着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自己到底懂什么?知道多少?很少有人会去想。很多人只是在狭隘的环境里自以为是,用自己狭隘的知识面、知识层次来解释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面对着自己不懂的,没有见过的,他们就牵强附会地去进行解释,以表明自己的学识渊博,然而最后却弄巧成拙,笑话百出。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只有知道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才能使自己能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才能真正去了解别人、知道别人、理解别人。才能真正做到使别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理解自己。

君子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形势的发展,所以不妄求,不盲目追求,而能在目前的环境和形势下自得自乐,所以不忧虑。因为他知道在机遇到来的时候,他终会得到的。而如果得到以后,他就会乐于有所作为,因为他已经为此而做好了准备。小人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总想追求那些自己不可能驾驭的事物,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所以整天地忧虑。如果得到以后,因为自己驾驭不了,控制不了,所以时时害怕失去,所以整天忧虑。这就是知不知道自己的区别!

这里所阐述的是做儿子做弟子的一些社会行为规范,不论是“从命,不从命”的问题,还是“从道不君,从义不从父”的问题,荀子所着重的还是“仁义礼智信”问题。即用智慧,用诚信,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最后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因为只有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快乐而幸福。如果自己身边都是仇人、怨人,自己怎么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呢?中国传统文化实在应该是青年学子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