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男 bt: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培训讲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32:28
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1课——骨骼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
答: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问题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
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问题3:骨骼有哪些作用?
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
问题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问题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
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与关节、肌肉两课一样都从指导学生活动身体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时时刻刻存在于自己体内的运动器官,使学生从不自觉地运用到自觉地认识、了解。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各种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是一个暗盒结构。为此教学时可设计这样几个探究行为:
环节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图)建筑工人为何搭建钢筋框架?
(2)楼建好了,钢筋怎么不见了?
(3)人体内部有一个框架,你知道是什么吗?(揭题)
(4)关于骨骼,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探究人体骨骼的构成
(1)交流探究骨骼的方法。
(2)摸:让学生摸一摸骨头的数量,当他们摸出不同数量的骨骼时,数字差异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教师这时可顺势出示骨骼模型,让生再查一遍,从而得到准确数字。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体现。
(3)拼:让学生动手组拼各部分骨骼图。学生在摸自己身体的基础上,知道骨骼有206块组成,然后,要求学生分解骨骼图,再还原骨骼图,把骨头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
(4)看:通过观察动物的骨间接了解人骨。人骨的外显特点是:灰白色,坚硬,结实;内在构造:内有骨髓和血管。骨是有生命的。
环节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通过讨论、做动作找出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2)拓展:向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环节四:在活动中体验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可多做一些活动)
环节五:课后拓展,全班同学设置一个体育馆的背景,把骨骼图拼摆成体育动作。或者课下阅读有关骨骼的书籍。
第2课——关节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
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问题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
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
问题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问题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
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与第一课骨骼一样,都是在指导学生在具体运动中来获得认识的。本课中在研究关节的作用,它以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为枢纽,通过找关节、绑关节、找同类型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和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关节有两大作用:运动作用,缓冲作用。二者是并列关系,本课中突出了运动作用。
建议这样教学:
环节一:
交流谈话,揭题
(1)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2)人灵活地运动跟我们身体的什么结构有关呢?(揭题)
(3)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运动作用
(1)找关节,认识人体主要的关节部位。要注意能活动的部位不一定属于关节,要考虑这些运动有没有骨头的参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才是关节。
(2)绑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没有体验过关节受到束缚的感觉,所以难以意识到关节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科学,可以先选择把关节固定起来再去有目的地做各种小事,通过与平常动作的对比体验关节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关节的重要。)
环节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       自己做动作,体会关节的连接
(2)       师揭示几种自由活动的关节名称。
(3)       观察猪蹄,了解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4)       做各种动作,如转头、下蹲等,列出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
环节四:总结拓展
(1)       你对关节了解了多少?
(2)       关节还有什么作用?踮脚尖落脚根体会头部受到的震动。
第3课——肌肉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
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
问题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问题3: 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
二、教法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触摸身体体验肌肉的运动,并结合阅读和建模懂得骨为什么能运动,从而解释出人体运动的原因。
本课是按照从认识到建模的结构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在认识与建模之间,认识是建模的基础,建模反过来又巩固了认识。我们的肌肉可以分三大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本课重点认识骨骼肌。
环节一: 交流谈话,揭题
大家有没有手脚麻木的经历?(生谈感受)仅靠骨骼是不能运动起来的,它需要肌肉的参与。
环节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问:我们身上哪里有肌肉?
(2)哪里的肌肉多?哪里的肌肉少?这一点上要让学生分清多、大、少、小的概念。初步了解肌肉在人体上的分布情况:即广泛又不平均,为揭示肌肉与骨骼运动的关系做好准备。
(3)总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环节三: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       做体操,听口令停止动作,然后摸一下运动部位的正反面肌肉,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组交流。
(3)       小结:我们做的各种动作都是肌肉收缩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4)       活动体验:
★     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     曲臂和伸臂时,摸一下上臂的肌肉,有什么变化?
(5)       教师出示手臂模型,讲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6)       利用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环节四:总结拓展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做一个手臂模型或膝关节模型。
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
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问题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
问题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
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
(5)使用软垫
二、教法分析
本课重在从营养和保护的角度介绍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教会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怎样保障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生长,避免意外受伤。
本课中的骨骼包括骨骼、关节两方面,关节隶属骨骼。从结构上看,本课围绕骨骼和肌肉的核心作用,从身体运动的角度展开,分别介绍和引导学生了解运动的意义,骨骼、肌肉对营养的要求,如何避免运动受伤三个方面。
环节一:
设置情景,揭示课题
(1)播放《健康歌》,随音乐跳动。
(2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骨骼肌肉的配合让我们可以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护他们很重要。(揭题)
(4)怎样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环节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2)生交流介绍。
(3)小结
(4)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阅读11页资料)
(5)思考、比较、讨论
★     要想提高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     要想增强柔韧性,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     要想提高体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6)做体操,分析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7)       交流总结
环节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环节四:一旦在运动中受伤,应如何处理?
(1)       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2)       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3)       防护知识介绍。
环节五: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环节六:拓展
(1)       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2)       延伸: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几种方法,然后与家人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二单元《养蚕》
1、我们来养蚕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注:答案不确定,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准,只要合理,教师即予认可。)(感悟:没有经过,没有体验,就欠缺正确的把握,教师必须融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问题2: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
答:例如:(1)蚕只吃桑叶吗?(2)蚕需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3)蚕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4)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5)蚕长大要花多长时间?蚕喜欢不喜欢阳光?(注:生活才是问题的真正来源。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提出诸如:“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里来?”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问题3:它只吃桑叶吗?
答:不是的,开始喂桑叶的,就一直不吃别的食物,如果开始一直喂饲料(或柘、楮、榆、蒲公英等叶子)而不接触桑叶的,它就能一直吃饲料(或前述叶子)。(注:根据教参第68页第1—2行可知:“蚕不吃别的东西而专吃桑叶,这是由其下颚中的瘤状体感觉出来的。如果去掉瘤状体,它就没有选择能力了。”根据教参第61页第19-23行可知:如果开始时喂桑叶,后来又改喂饲料,蚕宝宝是不吃的,所以决定喂饲料的蚕自始至终不能接触桑叶,从第24-30行可知:除了桑叶之外,蚕还吃柘、楮、榆、蒲公英、莴苣等叶子,但蚕吃了都长得不好。感悟:甄别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实践获取真知)。(注:饲料配方为:干桑叶粉25-30%,豆粕粉30-35%,玉米粉20-25%,蔗糖4-5%,卡拉胶6-7%,无机盐1.5-2.5%,维生素B混合粉0.5-0.75%,维生素C0.5-1%,防腐剂0.25-0.5%.)
问题4: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
答:蚕需要呼吸空气,是通过气门或气孔进行呼吸的。(注:气门指蚕的幼虫两侧的9对孔,气孔指蚕卵表面所布满的无数的通气道)。
问题5:它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
答:它会生病。生了病后,要及时为蚕室、蚕具冲刷消毒,通风透气,发现病死蚕,应将其放入盛有漂白粉或石灰的缸中,集中深埋或烧毁,并请兽医现场诊治。(注:消毒时可用漂白粉、鲜石粉)。
问题6: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
答案一:在纸盒里养最好,因为纸盒可以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注: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二:把蚕养在蚕房里最好。(注:蚕房一般修建在保温干燥的地势,能做到“六面光、天花板、对流窗、地火道、防蝇窗、消毒池、蒸气灶”等,蚕房四周要栽植树木,以便夏秋遮荫防热,通风透气,调节蚕室温湿度,促进蚕生长发育。26度上下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温度)。
问题7: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答: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灰紫色,快孵出蚕的卵会变大,变白,卵壳接近透明,已能看清蚕宝宝蜷曲在里面的样子。(注:长约1.3毫米左右,宽约1毫米,厚度仅为0.5毫米,很像细细的芝麻)。(教参第50页)
问题8: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答: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它蚁蚕,一般只有3-4毫米长,身上有一根不长的细丝,作用是将它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教参第50页)
二、教法分析
本课即是本单元的总起课又是本单元整个学生活动的准备课。它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蚕的一生变化,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一些养蚕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饲养的兴趣,从而迁引出养蚕的活动,同时又暗含了必须有蚕可养,要从蚕卵开始进行观察的研究导向。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分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养蚕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国有“丝绸之国”之称,知道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里来?”等等的问题更是一无所知,再者,部分地方蚕卵及实物材料的不易获得也为本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但是学生对动物那天生的研究兴趣,又为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教材是按照“讨论怎样养蚕——观察蚕卵——观察蚁蚕”的思路编写的。根据以上分析,我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课前调查,建构经验——交流导课,提出问题——观察蚕卵和蚁蚕——小组合作,深度探究——布置观察任务
环节一:本环节是针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而设计的课前调查活动,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将课前活动准备作为科学探究活动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师可布置学生采用现场观察、上网查询、社会调查、查阅书刊等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式,围绕“怎样养蚕”深入调查,搜集证据,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丰富扩展他们宝贵的学习经历(注:没有充分准备的探究是肤浅的、茫然的、杂乱的、仓促的,必然导致教学思路的不顺畅,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与青岛版教材相比,青岛版活动准备明确而显性化,而苏教版则模糊化。)为便于学生整理信息,可让学生写信息资料卡。
环节二:本环节可以从交流养蚕经验入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围绕养蚕提出多种问题。一方面与课前准备环环相扣,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交流方式宜多样化,可交流文字、图片、实物。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的可由其他同学现场解答,复杂的则适当拆分,为理顺研究方向,教师可适当提炼,并板书学生的问题,例如“样子?”“饲养?”“习性?”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在此环节,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不要怕说“我不知道”,因为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权威,老师也不能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去学习,一起去研究。(注:习性包括进食、呼吸、健康、住处等方面)。
在导入环节,我们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出示一大片蚕卵,让学生猜是什么东西,引出学生对各种卵的基本认识,为观察蚕卵特征及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帮助。导入还可以创设情境:师出示一个蚁蚕图片和蚕蛾图片,引导学生猜二者是什么关系?(学生可能想到吃与被吃等关系,教师揭示它们是父子关系,学生很可能提出“蚕宝宝和蛾长得一点也不像,它是怎么变的呢?”的问题。昆虫的变态是一个很有趣的自然现象,将此作为教育的生长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蚕一生的变化。)
环节三:根据研究蚕的样子的问题,切入本环节。教师可为每位学生提供蚕卵和蚁蚕进行现场观察,教师可采取变化环境温度的方法,让一部分蚕卵先孵出来,可让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再尝试用语言描述,注意轻拿轻放,小心呵护。观察蚁蚕时,如果条件具备可播放正孵化的视频,观察点包括出壳、找食、挑食等,并在组织学生讨论“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有哪些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为中长期探究起好头,(注:不要用手捏,可用洗净的干毛笔、羽毛轻轻帮它动)。(感悟: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科学指导学生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到什么程度、如何分析观察所得、怎样记录观察结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提高)。
环节四:重点研究除蚕的样子外的其它问题: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如:蚕的进食、呼吸、健康、住处、饲养方法等),可以现场查阅书刊、交流经验、制作信息卡等,进一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交流互动中建构养蚕的经验,为亲自养蚕做好准备,教师可设计“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格供学生填写。(注:例如住处——蚕宝宝的家最好用纸盒,为保持干净,按时清理粪便,进食——蚕最喜欢吃桑叶,若叶片比较脏,要用水清洗并擦干,然后再喂食,否则会拉肚子,疾病预防与处理、安全)在此环节,教师要辅以鼓励性评价,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如果时间充足,还可让学生进一步提出关于养蚕的感兴趣的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注:此环节避免与环节2重复,要求提出新的发现。)(注:孵化:20摄氏度,白纸、纸盒、5-6天或用电水壶保温。)
环节五:布置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将老师下发的蚕带回家去,亲自饲养、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试着记日记,获得养蚕的乐趣,同时教育学生坚持养到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责任心,可举行领养仪式,由学生致领养词:“我愿意领养蚕宝宝,一定负责把蚕宝宝养大,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定要细心呵护,精心喂养,做好观察记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比一比,看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
答:吃桑叶的蚕长得更好些。(注:科学家经过化验后发现,桑叶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每100克干桑叶含有24克蛋白质,4克脂肪,52.9克食物纤维,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问题2:用莴苣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吗?
答:能吐丝,但结的茧比较小,不太白。
问题3:蚕宝宝是怎样蜕皮的?
答:蚁蚕在蜕皮前,吐出丝来把自己的脚固定在匾上或纸盒上,头部和胸部都高高地抬起,不再动弹,它正在做蜕皮的准备,等到细皮蜕去,新皮长出以后,蚕宝宝就进入下一个龄期。人们把蚁蚕作为一龄蚕,蜕了第一次皮的蚕宝宝称为二龄蚕。在我国,蚕农饲养的蚕宝宝绝大多数要经历五龄。(注:到了第五龄后末期,它们的体重已经是刚孵化的蚁蚕的1万多倍,体积则增加了500多倍,体内的丝腺重量也已经增加了16万倍。)
问题4:蚕为什么要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答:因为蚕宝宝要经过四次眠后蜕皮的过程,才能逐步长大。这是由于幼虫子表皮的容量有限,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必须蜕其旧皮,换上新皮,才能适应继续生长的需要,蜕皮后,一直要到半天以后,才吃桑叶,它的“牙”还很嫩,体积有了增加。
问题5:蚕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
答:蚕宝宝长到五龄末期,身体会变得白而亮,不吃桑叶了,寻找可以结茧的地方吐丝。
问题6: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答:里面的蚕变成了蛹,身体呈纺缍形,头部很小,腹面长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体色发黄,还可以看到蛹长出了一对翅膀和3对足。
问题7: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活吗?
答:仍能正常发育。
问题8: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
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
 
性别
特征
 
雄蚕蛾
 
雌蚕蛾
 
触角
 
较大
 
较小
 
腹部
 
较小,直筒状,8个环节
 
较大,圆筒状,7个环节
 
翅膀振动情况
 
两翅不断振动
 
两翅振动少而慢
 
其它
 
身体颜色较深
 
身体颜色白,尾部具有香水囊
问题9:蚕蛾交配时你有什么发现?
答:我们可以发现,蚕蛾虽然长着一对翅膀,但翅膀太小,身体又太笨重,只能振动着翅膀在地上爬行。当雌雄蛾在一起时,雌蛾尾部发出香味,雄蛾根据香味,找到雌蛾交配。(注:一只蛾子一般产卵500多粒)。
二、教法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头戏,将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在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不仅要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而且要详细观察和记录它们的进食、眠起、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本课还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注:如“怎样识别蛾的雌雄?”“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等)。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学会喂养蚕,并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认真观察、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通过养育蚕宝宝,体会饲养的乐趣,体味生命的存在,懂得珍爱生命。
科学知识:
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了解蚕在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2、分析学生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基础上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从不同的渠道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但他们的了解并非全是亲身经历,刻骨铭心的,因此只有全程参与养蚕,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以养蚕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去研究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历程。(感悟:“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思想,“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
三、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是按照蚕的发育过程编写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对教学时间和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本课的教学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一方面可与其它单元的教学穿插进行,又可以创新使用教材,将第4课《养蚕经验交流会》合并到本课教学,变本课的1课时为3课时,分幼虫期、蛹期之前、产卵之前三块切分课时,并将关于第4课中涉及总结描绘蚕一生的变化及比较蚕蛾与蝴蝶异同的内容放在本课第3课时进行。(注:以上设计,既避免了第2、4课内容的重复,又可以全程跟踪、指导、交流学生的养蚕过程,提供了过程性交流的机会)。
根据以上设想,我们在教学目标中应添加上: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手抄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目标:系统地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组成,知道蚕蛾和蝶的不同。
第一课时(于幼虫期)
教学思路:指导撰写蚕宝宝日记——明确观察要点,确定探究任务——介绍饲养方法——课下观察实践
环节一:学生在课前已经在养蚁蚕,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养殖经验。教师可提出问题:蚁蚕最近几天有什么变化?再组织学生交流“比比谁的观察日记记得最多、最详细。鼓励采用画图、拍图、录像、文字、记录等多样的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利用评价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注:观察后的记录信息为重要环节,形成的观察记录既是学科学的记录,也是成长的真实记录。“蚕宝宝日记”作为科学探究的脚印、要力求个性化、情感化和多元化,最好包含心情文字、图像、研究问题等内容,以便让观察记录充分展现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过程)。
环节二:观察活动应是有目的地、有侧重地观察,为使观察活动有效开展,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在养蚕过程中,我们重点应观察什么?可设计问题卡如蚕的外形变化、吃食情况、眠起、蜕皮的过程,学生也可根据课本第16页的的问题,有些问题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解决,有些问题则由学生在课外养蚕实践中解决。但课上须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如:“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的生长情况”可以学生个人做一半的蚕用桑叶,一半的蚕用饲料来养,也可以小组合作,四人一组,两人用桑叶养,两人用饲料养,要提醒学生注意,最初喂的是什么,就一直要坚持喂到最后,中途不要改,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定期测量蚕宝宝的体长及保留蚕蜕下的皮。
环节三:教师介绍蚕宝宝幼虫的饲养方法(包括一龄蚕要求的温度、湿度、如何喂食、如何给蚕宝宝的家打扫卫生等)为了增加感性效果,教师可借助实物,现场示范,可以制作图文茂的POWERPIONT课件向学生介绍。
环节四:课下观察实践中,可充分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围绕“养蚕”开展一系列科学教育活动,如张贴出色日记、布置特色墙报、撰定养蚕心情文章,设计养蚕科学知识小报、组织蚕宝宝知识竞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于蛹期之前)
教学思路为:师生交流活动——教师讲解——明确观察要点,确定探究任务。
环节一:师生围绕前段时间养蚕情况自由交流蚕的新变化,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览日记,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注:表达方式宜多样化,如“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坚持每日一记。”)
环节二:教师突出讲解蚕四次蜕皮后身体的诸多变化,及上蔟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更多的问题(如有的蚕现在已经逐渐停止进食了,它们的身体逐渐由青白色转为蜡黄色,变得半透明了,这时的蚕叫“熟蚕”。它们马上就要吐丝结茧了)。
环节三:本环节的观察要点主要包括蚕如何吐丝结茧,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结的茧大小是否一样,称量茧的大小,预测并试验剪开的蚕茧里面的蛹是否还能变成茧蛾,先把几只剪开蚕茧后取出的蛹用纸包起来,模拟茧内环境;再把几只剪开蚕茧取出的蛹不包纸,看看他们能否羽化成蛾。每个小组剪开一个。(注:学生在饲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课后要经常了解学生在观察、记录、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其中,随时加以指导,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讨论。)
第三课时(于产卵)
教学思路为:养蚕信息发布——总结蚕的一生——形成“昆虫”概念,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一:进行之前,教师可先通知学生要开交流会,让每组整理好本组的交流材料,准备与同学交流。(注:科学课由于时间比较少,不可能让学生在课上直接整理自己的材料,所以要请他们在课前准备。这样,一方面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另一方面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书本、网络、询问家长等进一步完善)教师可以谈话:从上个月初开始算起,蚕宝宝在大家的家里作客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它们在你家怎么样?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小客人”的?你了解它们了吗?今天每个人就来介绍一下你的“小客人”吧。我们要比一比,谁是一个合格的小主人。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蚕宝宝产卵前的新变化、雌雄蚕蛾的辨认、蚕蛾的交配产卵情况,(注:教师可播放蚕蛾交配的录像资料,对雌雄蚕蛾的辨认需要现场辩认,并让学生说出其依据)。二是养蚕过程中,发现蚕经历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注:体现本单元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信息交流的效果,教师可在交流前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上台介绍的同学有什么要求吗?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借此引导学生明白:要认真倾听,要作出适当的评价。(注:交流与倾听正好是一对相互对应的活动,交流好了自然就有人要听,下面同学听的认真,上面的同学交流得会更好,所以,教师在让学生交流之前,先说一说交流与倾听的要求,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环节二:可围绕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1)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几个阶段? (2)蚕的每个生长阶段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为便于比较,可设计图表,从颜色、足、气孔、眼睛、体长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环节三:从比较蚕蛾与蝴蝶的异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世界里,和蚕蛾、蝴蝶外形相似,成长方式相同的动物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那就是昆虫,昆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注:为加深学生认识、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举例。如蜜蜂、蚊子、天牛等。)在形成“昆虫”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就“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的话题展开辩论活动。(注:关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不可以片面强调益与害,而应以生态平衡的角度说明,所有昆虫都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人类可趋利避害,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三、问题解答(第4课,养蚕经验交流会)
问题1:在养蚕的过程中,你发现蚕经过了哪些变化?
答:蚕的一生要经历四次变态:蚕卵—蚕—蚕蛹—蚕蛾。蚕蛾是蚕的幼虫到成虫的变化阶段。简单的说,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注:答案不唯一,也可答教材第23页的4句话)
问题2:还有哪些动物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答:例如蝴蝶一生要经过四次变态,蚂蚁、蝉一生要经过三次变态。
问题3:比较蚕蛾和蝴蝶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把结论记在活动记录上。
 
 
蚕蛾
 
蝴蝶
 

同 点
 
触角
 
有各种形状;羽状,丝状,栉齿状
 
棍棒状
 
活动时间
 
以晚上活动为主
 
以白天活动为主
 
停栖姿势
 
翅膀打开平放在两侧
 
翅膀是折合竖立的
 
身体外形
 
粗大,有密毛,
 
纤细修长、无密毛、
 
翅膀
 
灰暗,比较狭小
 
亮丽且宽大
 



 
外形特征: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对翅膀;
生长过程:都要经历卵——卵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四次变态
3、我们来抽丝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吗?
答:我听说过五千年前的螺祖教会人们养蚕抽丝,她被后人尊为蚕神。以前,人不会织布纺花,都是穿树叶、兽皮。打猎很不得劲,都着急,可谁也生不出法子来。嫘祖在雷泽打猎、捕鱼,打来的野兽用火煮熟来吃,比生吃香味可口。有一次从树上落下来的几个蚕正落在煮肉剩下的肉汤里。嫘祖用棍往外捞,捞捞搅搅,白丝缠住了棍头,嫘祖觉着稀奇,这是什么东西,捞出来的白条拉不断?接着她又从树上摘了好多蚕,放到热水锅里,煮着搅着,把蚕条搅成一团,在蚕丝上睡觉又暖又暄,舒服极了。嫘祖管树上的小虫,起初叫天虫,后来叫蚕,结成的小圆团叫茧,为了多抽些丝,她就开始养蚕。别人见她养蚕抽丝,也学着养,越养越多。她把细细的蚕丝拧成细线,织网扑鱼,比手抓快的多。后来,又有了新发展,用蚕丝织成布,代替树、叶、兽皮,穿在身上,又轻巧,又暖和,干活还方便,养蚕的更多了。
问题2:先猜一猜,一个蚕茧的蚕丝有多长?
答:一根丝最长达3000米。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从人与蚕及蚕丝的关系中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我国蚕丝业的历史”和“开展抽丝活动”两个活动。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初步学会抽丝,并学会测量蚕丝的长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抽丝成功的乐趣。
(2)、感受养蚕抽丝对世界物质与文化交流的作用。
科学知识
(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和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2、分析学生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养蚕活动,知道了蚕的一生变化情况,了解并欣赏到了一些美丽的丝织品,也知道我国的杭州、苏州等地的丝织品非常有名,但是不知道是如何将茧上的丝编成一件件美丽的丝织品的,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自学会如何抽丝,在抽丝活动中享受探究的乐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意识到机械抽丝的优越性,即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发展。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思路:谈话导入,观赏丝绸——观看音像,情感体验——现场抽丝,汇报交流
环节一:教师手拿蚕茧谈话:同学们,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不畏辛劳,终于收获了一个个雪白的蚕茧,那么,这一个个蚕茧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自然想到:“蚕茧可以抽成丝,织成美丽的丝织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蚕丝制作的旗袍、新娘装、领带等真丝织物来,供学生观察欣赏,展示丝绸之美,为环节二做好铺垫。
环节二:教师可播放介绍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丝绸之路、缫丝过程等内容的录像或课件(均需课前搜集或制作)。观看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进行交流,以保证学生边观看边思考。(注: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一方面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养蚕抽丝的悠久历史,国外的养蚕抽丝技术都是以我国传过去的;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培养美感,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三: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一是材料准备:每组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纸筒,(注:蚕茧一定不能用穿头茧或破裂茧,时间一般安排在结茧后六七天,这时茧内的蛹体已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而且距羽化还有两三天时间。)二是操作要求:先用牙刷的毛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牙  刷后耐心抽出一根完整的蚕丝,再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三是操作分工:大家在室外操作上轮流抽丝,每人每次一分钟,围着操场,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人拿着蚕丝,其他同学帮着记录时间和抽丝的圈数,最后计算出一周丝长和圈数,得出一个茧的丝的长度(注:一周丝长乘以圈数即为丝长)。而后,再由学生交流抽丝方法与结果。为增加学生认识,教室可补充机械抽丝的知识。(注:教师将此活动设计成每人每次抽丝一分钟既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又避免了因疲劳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三、实验与制作
操作名称:抽丝
材料准备:一盆开水、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纸筒,牙刷
操作方法:
先用牙刷的毛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牙刷后耐心抽出一根完整的蚕丝,再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
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一、单元总体分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中“运动与力之一:位置与运动”的内容标准而编写的。主要使学生了解相对运动及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点,并且与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力学知识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收的“运动”这一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运动的现象及组成要素。整个单元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即:1课《一切都在运动中》属于识别运动;2课《运动的快慢》和3课《运动的方式》属于描述运动;而4克《小车的运动》和5课《摆》首次引入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强化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科学训练方法。
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
一、问题解答
①、下面图片中有那些物体发生了运动?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鸳鸯在水中游,小乌龟在岸上爬,行驶的汽车和自行车等。(注:答案不唯一)
②、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在前进?
答:看到树在后退、房子在后退、站着不动的人在后退、电线杆在后退等(答案有很多,只要能说出静止的事物在后退即可)
③、坐在车上为什么会有附近的树在倒退的感觉呢?
答:是因为车上的人是以车为参照物的,或者说是以车上同行的人或物为参照物的。
④、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
答:如果我在电梯上,以电梯或电梯上的其他人为参照物,我觉得自己没有动;如果我不在电梯一周围其他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我会觉得电梯上的人动了。
⑤、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答:拔河比赛时以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上的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
⑥、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山两岸走”这句话吗?
答:这句话中作者是以竹排为参照物,人随着竹排在江中前进,而两岸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让你感觉在后退。
⑦、如果你坐在一列告诉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里经过,你会觉得他走的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答:如果你作在一列高速列车的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感到他的速度很正常,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但是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这个人的移动和火车的速度车不多,也就很难看出这个人在移动,因为站台上的人以他周围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
⑧、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答:没有。因为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相对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运动,所以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⑨、毛泽东写过“作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答:可理解为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但地球在自转,一天时间内“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就转动了八万里,“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地球在天空中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二、教法分析
①、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目标:
Ⅰ、能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Ⅱ、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Ⅰ、使学生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Ⅱ、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②、教学思路
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走一圈,让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肯定要说:“老师在走动”,教师接着追问一句:“那么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走动的?”;学生会说出很多答案,比如“离黑板远了”,“离讲桌远了”,“离台阶近了”,等等等等。这样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使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
接下来,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画面中,哪些物体运动了?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出小鸟、汽车、自行车、鸭子、甚至云,教师一定要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运动的?”因为其实在生活中孩子们在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在运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邻近的静止物与之比较,这表明参照物已经进入了孩子们的思维过程中,只是他们还没意识到这就是参照物,所以,老师要不但地提示,让学生不断意识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借助一种物体,那种物体就叫参照物。然后乘机引出参照物的概念,自然水到渠成,这一课的难点就突破了。
Ⅱ、实验探究,认识相对的运动。
本环节中请几个同学站在讲台上,缓慢转动,观察一下,四周的事物有什么变化,这些同学发现四周的东西都在运动,教师追问,你们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是以自身为参照物。那么再问以下面坐着的同学,有什么发现,他们的发现却是讲台上的同学在动,是以自己的桌子为参照物的。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发现同是在一个活动中,参照物不同,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就不同,从而了解了参照物的作用。接下来小组讨论一下课本27页,下面三幅图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看对运动物体的判断。
Ⅲ、探究有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此处可以演示一下)
本知识点比较抽象,可以用地球仪来代替地球,用带有双面胶的物体代替地球上的事物来演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相对的静止和绝对的运动。
了解了相对的静止和绝对的运动,学生就会发现我们的科学知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发展的。
第二课《运动的快慢》
一、问题解答
①、刘翔参加的是什么竞赛项目?他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答: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91。
②、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答:还强调了风向,因为只有知道了风向才能准确知道台风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③、你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以下事物在生长或运动呢?
答:指甲的生长和小苗的生长可以用尺子量出来;水位有上升可以借助水位表来测量;月亮的移动可以借助周围固定的物体;如树、楼层等来判断它在运动。
二、教法分析
①、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目标:
Ⅰ、会测量走路的速度,搜集数据。
Ⅱ、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Ⅲ、会使用秒表
科学知识目标:
Ⅰ、知道速度的定义。
Ⅱ、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Ⅲ、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是在缓慢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到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
②、教学思路
本课我的教学思路是:情境导入——深入探究——课外拓展。
Ⅰ、情境导入:
一上课,老师向学生介绍“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世界冠军,大家想认识他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老师身上,兴趣大大提高了。老师播放刘翔比赛的实况录像,大家看得热血沸腾。看完录像后,教师接着提问:你认识他吗?他参加的是什么项目的比赛?成绩是多少秒?学生回答一定很踊跃。接下来教师介绍:片中是110米栏比赛,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是美国选手用了13秒18;第三名古巴选手用了13秒20。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的呢?同学们通过讨论比较于是引出运动速度的定义。
Ⅱ、深入探究:
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冠军的跑步速度,那么我们现在来测测自己走路速度,要想知道我们走路的速度必需知道什么数据?学生根据速度的定义知道是(距离和时间)教师再追问一句:“测距离和时间要用什么工具呢?”接下来要教会学生使用皮尺和秒表。接下来,在实验前要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操作步骤,分工合作,想一想实验中应注意什么,然后开始实验。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吸引力极大的,但由于经验的局限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具有盲目性,探究过程中也容易偏离主题。所以教师在探究活动前的指导过程及探究过程中的指正也很重要。实验结束后,学生会发现得出每个人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及时肯定再引导学生把全班几个同学的不同速度进行排序。这是对速度概念的巩固。课本最后两部分可以调整一下顺序,因为认识缓慢的运动也属于描述运动速度的与前几部分联系较大;运动方向一部分可以另外补充。缓慢运动一部分有四幅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班内汇报的方式解决。
Ⅲ、课外拓展
“同学们,马上就要召开春季运动会了,学校要求我们班从男生和女生里面各选出5名同学参加春运会,我们该怎么选呢?这个任务让我们的班委会来完成,大家能完成吗?”
第三课《运动的方式》
一、问题解答:
①、你能按照运动的路线,试着将它们分成两类吗?是否还可以接着往下分?
答:图中在直滑梯上下滑,球的上下弹动可划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荡秋千、青蛙跳跃可划入曲线运动。接着往下分,球的上下弹动属于直线运动中的振动;风车转动和荡秋千属于曲线运动中的转动和摆动。
②、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答:图中振动的橡皮筋、跷跷板、拉据、火车前进属直线运动;轮椅转动、水车转动属曲线运动。
③、说一说在易拉罐运动过程中,有几种运动方式同时存在。
答:易拉罐沿直线前进,属直线运动方式,而它的本身在转,属曲线运动方式。
④、还有哪些包含了两种以上方式的运动?
答:竹蜻蜓起飞时,竹蜻蜓在移动和转动。走路时摆动加移动。直升飞机飞行时转动加移动。
二、教法分析
①、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目标: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科学知识目标: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留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②、教学思路: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三、实践运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四、活动身体,尝试现出各种运动方式。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出示一个纸风车,请同学上台来演示它的玩法,说说它是怎样运动的。再让学生们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玩,看看哪个会运动,是怎样运动的。然后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在此环节中,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玩来组织教学,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玩中又有许多收获,大家交流谈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发现问题的影子。
第二环节,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在这里,老师拿出几种材料,单摆装置,请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几种材料,它们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小组合作研究一下,怎样能让它们动起来。操作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说说研究中应注意些什么?比如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学生们大胆动手动脑去探究,反复地去试验,教师在这里扮演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我设计这一环节除了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更要给学生灌输“动手之前先脑”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去思考着动手探究。只有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傍去思索着有准备地去探究,学生们的科学探究才更有效。
学生们合作探究之后汇报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也可以用笔画出运动方式。
第三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同学们观察课本34页的图,判断它们的运动方式,谈谈各自的想法。
教师小结:竹蜻蜓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走路是移动加摆动;直升机的运动方式是转动加移动;飞蝶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设计此环节一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几种运动方式特点的认识;二是向学生暗示物体的运动方式不是单一的,认识运动方式之间的联系,从而由物体运动方式的相互联系延伸到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的相互联系。
第四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教师播放《健康歌》,请同学们随音乐随意活动身体,看能做出哪些运动。
这既是一种放松,也是对整结课的总结和巩固。
第四课 小车的运动
一、问题解答
①、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拉力有关,路面、载重量、车轮大小。
②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轮子的多少有没有关系?
答:没有关系。
二、教法分析
①、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目标:
Ⅰ、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Ⅱ、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Ⅲ、能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科学知识目标:
Ⅰ、知道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
②、教学思路
本课教材内容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安排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应按照这一顺序设计教学思路,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完整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所以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大胆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总结方法鼓励探索
这里重点来介绍一下第二步
在第一环节中,学生们就“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比如“与拉力有关”,“与载重量多少有关”,“与车轮的多少有关”,“与车轮大小有关”,“与路面有关”等等。在这一环节中就要鼓励同学们大胆假设,“与拉力有什么样的关系?”,“与车轮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与载重量有什么样的关系?”,“与车轮多少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Ⅰ、学生装们的假设也会不相同,有的同学会认为“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有的认为“与载重量有关。载重量越大,走得越慢;载重量越小,走得越快。”有的可能认为“与车轮大小有关。轮子越大,走得越快;轮子越小,走得越慢”。还有的认为“与车轮多少有关。车轮越多,走得越快;车轮越少,走得越慢”。等等等等。
Ⅱ、教师在这时就要起到主导作用,我们现在选取同学们的一条假设来做实验验证一下,我们就来选取第一种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Ⅲ、实验计划要由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制定计划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想要研究拉力与车速的关系,就要控制其它的条件不改变,这就是控制变量的方法,这在实验中是最重要的,否则将无法进行研究。
Ⅳ、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计划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小组之间相互比较,相互补充,选出一个最好方案。
第五课   摆
一、        问题解答
⑴、把各小组的摆挂在小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会呈现出什么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答:摆锤会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发现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地越快。
⑵、生活中哪里还有摆?
答:钟表、风铃、吊灯、学钢琴用的节拍器等都有摆。(答案不唯一)
二、教法分析
①、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够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得出结论。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就越慢,反之摆地越快; 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与同伴合作、沟通;  知道科学结论是靠不断尝试,反复调整的来的。
②、教学思路:
本课在认识了摆的运动特点后,以单摆为话题,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再一次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收集证据,验证假设。教师角色要从前一课的“帮”到本课的“扶”,甚至是“放”,大部分探索活动要由学生合作自主完成。
我的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初步探究认识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在这里主要谈一下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1)初步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回顾上一课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就“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假设:可能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可能与摆重有关。摆重越重,摆得越快:可能与摆角有关。摆角越大,摆得越快;等等。
由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在次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即可。
(2)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教师点拨:“那么到底与摆长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现在我们来开展一个比赛。请每组来设计一个摆,看哪一组先完成。单每一组设计的摆在15秒内摆的次数要与表格中相同。(出示课本中的表)
学生设计摆时,肯定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只有反复尝试、调整才能完成,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每一次科学研究都不是一次成功的,都需要靠不断探索与发现,不断调整才能完成。
各小组将自己设计的摆挂在小黑板上后,发现摆锤成一条直线。说明摆长越长,摆摆动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摆动的速度越快。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在哪里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硬果壳为什么会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什么移动?(3)、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怎样才能停下来?
答:(1)、硬果壳承受了钳子的压力变形后裂开。(2)、橡皮筋的弹力使静止不动的棋子移动。(3)、飞机靠自身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及空气的浮力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靠刹车产生的阻力才能停下来。
问题2:要使这个弹子滚动起来,滚得快一点或停下来,或让它拐弯,该怎么办?
答:用手指弹弹子,可以使弹子滚动起来,弹力越大,滚动得越快;用手挡住弹子,可以使弹子停下来;从侧面等不同角度弹,可以使弹子拐弯。
问题3: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
答:力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等状态。
问题4:拿一小团橡皮泥或面粉,朝不同的方向用力,你发现了什么?
答:我发现在不同方向的作用下,橡皮泥及面粉团的形状正发生着改变。
问题5:怎么比较力的大小?
答:可以使用弹簧秤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再进行比较。
问题6: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答: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向前的推力、向下的重力、向后的阻力三种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能受到了向前的风力、向后的阻力、向下的重力三种方向力的作用。
问题7: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推或拉,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
答:如果推,箱子会向前移动;如果拉,箱子会向后移动。
问题8:门为什么没动?
答:这是因为门受到了里外的推力,两种力大小相同、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了。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从宏观上总体认识力以及力的作用,它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即“力有大小和力有方向”两个基本要素。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了解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发现控制力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寻找身边的力,能感受到力的普遍存在;
(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3)、学会使会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力就在我们身边,力无处不在;
(2)、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科学知识:
(1)、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2)、知道力的普遍存在。
2、分析学生
在学生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力的经验,如风的力量可以推动风车转动;水力可以让小水轮转动,还可以来发电,用力推桌子可以使桌子移动位置等,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寻找身边的力或者自己制造出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力的要素这些知识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为他们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与力有关的游戏供学生玩,让学生在玩中思考科学问题,揭示科学奥秘。
3、教学思路或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思路:
游戏导课,寻找力在哪里——自主提问,尝试猜想——探究体验,搜集证据——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环节一:导入时教师给每组下发一根小小的羽毛,要求学生手不接触羽毛而使其不落地,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游戏结束后,再来分析游戏中所出现的力,而后提出问题“生活中只有这些力吗?”让学生各抒已见,简单讲讲力的名称,再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如核桃、钳子、橡皮盘、弹子、棋子、磁铁、大头针、海绵、直尺、水桶、书包、篮球等)玩一玩,做一做,记一记,在实验中找出力的存在。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找出的力进行归类,并适时的提问:“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感受到了这种力的存在?”将课堂实验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准备磁铁和大头针,是想通过学生的个体实验到全体交流,不经意中了解力的分类:物体和物体之间,接触与不接触都有力的存在,从而发现力的作用的神奇,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力的普遍存在性,力是无处不在的。
环节二:通过找“力在哪里”,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力的存在,他们都获取了第一手的信息经验。但仅仅找到力在哪里是不够的,关于力的诸多问题才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刚才的力观察,自由提问题,如“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有什么影响?力有大小吗?力有方向吗?力的来源是什么?”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研究方向,教师板书问题关键词,引导各组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自主猜想答案。
环节三:学生自主上台选取材料,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此时教师应当当好学生实践的向导、学生辩论的裁判、科学探究的导演。(注:教材中呈现的研究环节只是摘取了生活中的部分科学现象,虽然层次比较清楚,但是其中的某一个现象,例如揉面团,就可以涉及到力对物体形状运动、力的大小、方向等问题。倘若我们按教材编排顺序来上,则会对某一种材料即研究资源开发不够,割裂了学生对力的现象的认识。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自选取材料。再次在玩中细致的观察,尽量对力的现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了避免研究的无序化,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记录表(包括器材、玩法、我的发现),要求学生在玩完本组器材后,可到其他小组继续研究,营造一个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的研究氛围,例如:在玩弹子游戏中,学生会发现用力大小决定了弹子滚动快慢与远近,掌握好用力的方向及作用点,可使弹子向不同方向拐弯,再如用钳子夹核桃壳时,用力大核桃可能滑落,可能会被夹碎,这里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及形状的影响。)
环节四:该环节主要是由各小组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一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再补充修正,教师则予适当的点拔与指导,鼓励学生用事实证据说话,同时补充一些典型化的游戏以加深学生对力的现象的认识,例如在学生汇报到“力的大小”问题时,教师可指2名学生上台表演扳手腕游戏,进而出示弹簧秤,指导学生现场测力(注:这样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学生汇报到“力的方向”问题时,教师可指2名学生上台表演推门游戏,共同讨论包含的科学道理,在汇报交流完毕后,师生可一起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并采用自评、师评、生评等方式评价各自表现情况,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比较拉动、拎物体时用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弹簧秤、铅笔盒(或其它物体)
实验方法:
1、先检查弹簧秤指针是否在“0”处。
2、试试被测铅笔盒是否在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以内。用弹簧秤拉动铅笔盒,读出用力的数值,为    牛顿,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拎起铅笔盒,读出用力的数值为  牛顿。
实验结论:拎起物体比拉动物体用力大。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一、问题解答:
问题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你有什么发现?
答: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时都能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当撤除外力时,这些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问题2: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由于中间的硬币受到外力后瞬间形变,产生的力使右币弹了出去,说明有的物体的形变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
问题3: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答:弹簧拉伸的长度会伸长。其中的规律是: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得越长。
问题4:根据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规律,推想一下,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多少?挂6个钩码呢?
答: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挂1个钩码时的四倍,挂6个钩码时,弹簧拉抻的长度会是挂1个钩码时的6倍。
问题5: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
答: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将钩码摘下去后,弹簧就没法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问题6: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弹性的?
答: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很多,如射箭、拍球、撑杆跳高、玩跳跳球等。
二、教法分析
本课首先此导学生通过对弹性物体的讨论和交流,来阐述他们对物体弹性的认识;接着对具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实验,观察记录后,搜集和整理他们的数据,分析结论,交流各自的看法;最后研究出弹力与物体形变的一般规律。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对有弹性物体的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信息;
(2)、能采集数据并用多种方法(表格、曲线图等)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
(3)、能亲自探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伴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提出不同见解,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
(2)、体验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弹力,利用弹力我们可以做什么;
(2)、知道弹力的大小,弹性形变的程度成正比。
2、分析学生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常见力中的弹力,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他们在生活中玩耍过弹性物体(如弹弓、橡皮筋),利用弹力开展过各种体育活动(如玩跳跳球、拍皮球)。因此,他们了解不同物体的弹性不同,弹力有大小,知道怎样使弹力加大……基于以上特点,我们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来展开教学过程,避免过于强调概念的精确而弱化学生的体验,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思路:
复习导入——认识弹性和弹力——深入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认识弹性和弹力的用处
环节一:教师利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实验,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注射器推杆压下后会弹回?借此揭示并板书课题。(注:由压缩空气引入,一是唤醒学生对弹性的已有认识,二是本课主要介绍物体形状改变的产生的弹性,而压缩空气有弹性主要改变物体的体积,这在知识上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环节二:让学生尝试在不破坏物体的前提改变海绵、充足气的气球、弹簧、钢尺、皮筋等物体的形状,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寻找改变这些物体形状后的相似点,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发现与主观判断结合起来表达交流,较好地促进学生加深对弹性的认识,此时,教师归纳学生的发现,明确指出像海绵、气球、弹簧这样,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注:对待一些抽象的物理名词,在不违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可形象表达的尽可能形象地表达,特别是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更是如此。)为了加深学生认识,可让学生给一些弹性大小不同的物体排序。
环节二:教师谈话:“如果把钩码挂在弹簧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进一步再提问:“如果每次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可能做出三种猜想:(1)、拉伸的长度和钩码数成正比;(2)、随着钩码数的不断增加,弹簧伸长的幅度越来越大;(3)、随着钩码数的不断增加,弹簧伸长的幅度先大后小,而后再由各组学生实验验证;学生可以先记录下来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然后依次挂上一个、两个、三个……记录下当时弹簧的长度,比较记录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上实验结论。此时,老师再启发学生讨论“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引导学生了解弹性限度问题。
环节四:围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展示有关弹性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标准弹簧4根,钩码10个尺子、实验数据记录表,固定在黑板上的横杆或铁丝
实验过程:
1、将4根弹簧分别挂在横杆或铁丝上,用粉笔在弹簧底部黑板上做个记号;
2、分别在4根弹簧上挂1个、2个、3个、4个钩码,用尺子从记号处量起,它们伸长的长度分别为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3、比较数据,可以发现,挂2个、3个、4个钩码的弹簧伸长的长度分别是挂1个钩码伸长长度的2倍、3倍、4倍。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力越大,弹簧拉伸长度就越大,弹簧拉力越小,弹簧拉伸长度就越短,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成正比关系。
3、苹果为什么落地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苹果熟了,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答:因为地球引力使苹果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它总是落向地面。
问题2:你能猜到第二个解释是怎么回事吗?
答:由于月球环绕地球以很大的速度运转的缘故,地球引力试图要把它拉过来,但月球的速度平衡了它。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
实验材料:一桶水、绳子
实验方法:紧紧握住系着一桶水的绳子,然后使劲地旋转水桶,当水桶旋转到一定速度时,水就一滴也不会洒出来了。
实验结论:月亮就像这桶水,人就像地球,地球引力试图把月亮拉过来,但月亮的速度平衡了地球引力,所以月亮掉不下来。
4、摩擦力的秘密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
答:摩擦力的“功”:例如汽车在路上运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手拿物体时靠指纹增大摩擦力,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及用砂纸磨铁钉都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的“过”:如划龙舟时遇到水的阻力很费力,生锈的锁很难打开,机器轴承磨损快等都是由摩擦力造成的。
问题2: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是否有利于克服阻力?
答:是的。
问题3: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磨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磨擦力?
答: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少链条衔接处的摩擦力,轮胎上的条纹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是用钢珠的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在肥皂液中取玉镯是为了减小皮肤与玉镯间的摩擦力,车轮上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潜艇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即与水的摩擦力。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研究如何送减小摩擦力
实验材料:铅笔盒、圆杆铅笔6支、测力计、线绳、玻璃板一块
实验过程:
1、在桌面上,用测力计牵引铅笔盒移动60厘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为    牛顿。
2、将6根圆杆铅笔均匀垫在铅笔盒下,用测力计再次拉动60厘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为   牛顿,比第一次移动用力小,说明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
3、将玻璃板垫在铅笔盒下,用测力计再将拉动60厘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为   牛顿,比第一次移动的用力小,说明玻璃面比桌面光滑,使接触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
实验结论: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
5、降落伞
一、问题解答:
问题: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答: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因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下的重力,又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还受到其他一些力的影响,如风力、地面上升气流的托举力等。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制作降落伞。
制作材料:方手帕一块,四段同样长的线,金属  子
制作方法:
1、剪四段线,每段约50厘米长,将线系在手帕的四个角上。
2、将四段线捋直后,下端系在一起,打个结。
3、用一个金属夹子夹在结上。
4、拎住手帕顶端,现横向对折两次,放进夹子,在纵向对折两次。
5、将做好的降落伞抛向空中,观察下落现象。
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第1课——调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昆虫的特征?
答: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问题2:三代人童年家庭使用的燃料的变化
答:(1)环境污染小了
(2) 使用更安全更方便
问题3:分析1989—2004年某城镇居民食物摄入中营养比例的变迁。
答:脂肪摄入量逐年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逐渐递减,比例失调。
二、教法分析
苏教版科学共八册,每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个科学技能的训练单元。本课安排的是《调查与预测》。调查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本教材具体描述了使用调查方法的具体情景,回避了对调查下定义。随后,将教材的中心放在了四种调查方法的操作上,希望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调查活动中学习如何调查,感受调查在收集证据上的独特性能。
环节一:了解调查的意义
(1)出示54页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研究这些问题?
(2)师生总结出:用调查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环节二:了解调查的方法
(1)生先介绍所知的调查方法。
(2)师生总结调查的方法。
(3)生讨论:如何调查校园里的昆虫?
环节三:介绍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
环节四:尝试资料调查
(1)       阅读56页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
(2)       拓展。调查10年来,本校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作出分析报告。
第2课——预测
一、问题解答
问题1:生活中的预测经验
答:(1)傍晚狗纠缠主人:出去散步以解决“方便”的问题
(2)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炸裂
(3)炉子上的油冒青烟了,继续加热,油可能会燃烧
(4)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天气可能要下雨
问题2:猫的表现
答:(1)准备尝试美味
(2)发现猎物准备扑上去或者感到惊恐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3:粉笔落地的实验
答:充气袋里的粉笔落地不容易粉碎,因为空气有弹性。
问题4:2006年发生的大灾害
答:(1)3月下旬长江以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的天气
(2)强台风“珍珠”5月18 日在广东沿海登陆
(3)5月份以来,福建先后遭受7次较大规模洪涝、台风灾害过程,湖南、广东、江西、广西先后遭受3次以上
(4)入夏以来,重庆、四川大旱
问题5:食盐溶解与水位变化
答:100毫升水中放入5克盐,水位会上升,放入15克食盐水位继续上升,放入50克食盐,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会看到杯底留有食盐。
二、教法分析
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预测要有根据,预测活动要有三部分内容:预测内容、预测依据、预测验证。
教材第一部分内容通过辨义明了推理与预测的不同。教师可多让学生做一些推测。
第二部分通过珍妮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科学家是如何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作出准确预测的。
第三部分自己动手预测。粉笔落地的实验尽量一次成功,爱护公物粉笔。溶解盐的实验结果应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预测不是漫无边际的猜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这会让学生学到很多。要注意先预测再验证。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观察57页的图片,你能解释鸡蛋破碎的原因吗?
(2)小组讨论汇报。
(3)师生总结:推理与预测的不同。
环节二:初步认识预测
(1)生介绍自己预测成功的经验。
(2)阅读科学家珍妮的预测
(3)生预测猫的行为变化
环节三:初步理解科学预测
(1)       生预测粉笔落地的实验结果
(2)       汇报预测结果、根据
(3)       实验验证
(4)       通过一些灾害,介绍预测的重要
环节四:进一步理解科学预测
(1)       预测实验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       实验验证
(3)       汇报实验结果。
(4)       小结
(5)       列举生活中其它科学预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