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徽背面:新能源战争 唐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16:35
第一章 2008,能源危机再袭全球
 1. 日益激化的全球能源问题
 2. 回望近代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
 3. 全球油价居高不下谁之过
 4. 中国能走出“三荒”的严冬吗
 5. 能源安全美国也伤神
 6. 尼日利亚探明的石油储量43年将采完
 7. 巴基斯坦出现严重的“电荒”
 8. 欧盟的日子也不好过
 9. 油价突破105或200美元仅仅是耸人听闻吗
 10. 会爆发第四次石油危机吗
第二章 刀光剑影——大国问的能源博弈
 1. 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背后
 2. 世界大国在伊朗背后的较量
 3. 谁在散布“中国能源威胁论”
 4. 中美日在非洲没有硝烟的交锋
 5. 俄乌两国的油气战
 6. 印度挤入中亚油管,鼻子扁了也不惜
 7. 大国垂涎:火药桶下的中东大油库
第三章 能源危机下的各国应对之策
 1. 美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
 2. 法国的节能政策
 3. 曰本通过“节能法”促使企业提高能源使用率
 4. 印度制定大型能源投资计划
 5. 德国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手段
 6. 韩国政策引导全民大节能
 7. 欧盟提出长期能源发展措施
 8. 西班牙节能家电有补贴
第四章 中国出手:能源安全关系国家发展的命脉
 1. 国际合作是一个永远的命题
 2. 中俄联手能源开发
 3. 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
 4. 多管齐下力保石油安全
 5. 加快完善能源储备制度
 6. 让核电在节能型社会中显神威
 7. 能效时代,节电势在必行
 8. 分布式能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钥匙
 9. 化解中美之间的能源危机
 10. 直面挑战,共建全球能源安全
第五章 开发新能源——人类最后的抗争
 1. 太阳能
 2. 风能
 3. 水电
 4. 生物质能
 5. 地热能
 6. 海洋能
 7. 核能
 8. 氢能
第六章 中国能源的近忧与远虑
 1. 点击高能耗背后的问题
 2. 资源瓶颈亟待突围
 3. 电能的基本命脉——不能忽视的水资源匮乏
 4. 建筑节能的紧迫性与应对之策
 5. 节能灯推广应是一种常态
 6. 积极向垃圾索取能源
 7. 打破垄断,全面开花
 8. 未来几十年能源仍是首要的挑战第一章 2008,能源危机再袭全球
  1. 日益激化的全球能源问题
  我国古代有个买椟还珠的典故,为我们每个人所熟知。我们常常为这种应时眼光和短期行为而感慨,但是回到我们身边,我们会豁然发现,当前我们经济发展也面临珠椟求舍之惑,经济发展在带来日新月异变化、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支撑发展基础的能源却出现了捉襟见肘、底气不足的尴尬窘境,这个长期以来隐忍不发的问题开始浮现冰山一角,引起了上下各界的关注和热论。
  解析能源问题,需要我们揭开表层,直击其里,探寻本质。准确地说,能源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它是长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激化的体现。如今,我们所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其中绝大多数矿物能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然而,事态也难以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1)持续削弱的全球资源能量
  自从上个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1901-1997年的97年间,全世界采出的矿物原料价值增长了近10倍,其中后20年为前60年的1.6倍。据1950年国家的统计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能源消耗成正比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0美元时,人均能耗在1500千克标准煤以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000美元时,人均能耗在10000千克标准煤以上。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没有节制的大量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遭到了持续削弱。
  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两次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震惊了全人类。与此同时,水和空气受污染的趋势有增无减。局部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新的全球性困扰;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世界人口已突破54亿,比1950年增长了1倍多;农业和工业高速发展的压力排挤着其他物种,使它们濒于灭绝;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过多,从而使赖以生存的土壤、森林、港湾和海洋遭受侵蚀的速度明显加快,降低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改变了地球的大气品质。局势还不仅如此,虽然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并且仍在继续扩大,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仍未实现。这使得上述问题变得更复杂,也更难以解决。
  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全球问题:人口增加与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能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如果说,在上个世纪初能源所引起的还是一些局部问题,例如,一些工业城市整日处在烟雾的笼罩之中,英国首都伦敦成为世界著名的雾都等等;那么现在,能源危机已经波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个民族,影响到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资源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是近年工业化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过度消耗的产物,并发展成为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国家的全球问题。人类对资源问题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一滚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时至今日,无论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无论是学者还是政治家,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已达成共识,尽管在程度上还有差别。
  资源这个全球性问题的存在绝非孤立,它总是同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构成当代全球问题的基础。进人本世纪以来,人口剧增与经济发展的压力,正在超过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所能承载的极限。自然资源迅速耗减,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矿物能源日渐枯竭,矿产资源严重短缺,海洋健康损害严重,未来资源宝库面临浩劫。淡水资源不足,森林资源持续赤字,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变化异常,各类灾害加剧。人类所面临的已是一个满目疮痍、不堪重负的星球。
  (2)日益激化的全球资源及能源问题
  资源及能源的无限制、不合理开发及利用既是资源问题的根源,又是产生其他危机如粮食、环境、贫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问题的发展趋势,将决定着其他全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地球未来的命运。
  众所周知,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问题的实质,在于人口的增长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负荷。人类对自苫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的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资沾无节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产生严重的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
  由于全球人口的剧增,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大自然索取;自然资源基础的削弱,使下一代伤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由此产生了一句名言:没有资源开发便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资源基础的持续制约,给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蒙上了层层阴影。那么,进入下一个世纪时,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形势又是如何呢?
  第一,全球资源及能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发展,中长期资源及能源的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在未来的一个世纪中还会不会发生类似20世纪那样的能源危机?没有理由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只要把视线从能源资源总量这一因素转向更深一个层次的能源结构、地域分布、政治环境等方面,便会发现能源世界仍是一道充满危机的难题。
  ①能源结构问题。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了一大部分(39%)。
  ②政治和地理因素。目前2/3的世界石油储量集中在波斯湾地区。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令西方时时担忧。
  ③煤炭、石油燃烧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是形成局部空气污染以及产生酸雨、温室气体等地区性环境问题的根源。世界将难以继续过量承受超过临界值的污染物了,这些污染,是由总计达20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运行时的矿物燃料燃烧时排放出来的。目前尚无法处理这些每年向大气排放的60亿吨的碳,而现在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大。
  第二,全球资源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会出现重大转折。人类发展至近代以来,英国以对煤炭和铁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接着以殖民主义方式,实现其对世界资源的侵占和垄断,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权。进入20世纪后,美国率先进行了廉价能源——石油及其他重要有色金属矿产的开发,实现了世界社会基础资源结构的第二次重大转变。美国以世界人口的1/25,耗用了世能总量的1/3—1/2,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金元帝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霸权。
  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尖端技术领域将成为21世纪核心产业。被称为“太空金属”、“电子金属”、“超导金属”的稀有稀土金属将成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材料基础,世界社会基础资源结构面临着又一次重大转变。与此同时美国独霸世界资源的时代将告结束。各大国间为争夺下一世纪领导权而进行的以稀有金属为核心的世界资源争夺将进一步展开。
  第三,全球未来资源及能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局部战争难以避免。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获取与控制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和矿产的战争是国际紧张和武力冲突的重要因素。近代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1个国家共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争中伤亡人数达3100万人。其中死亡1000万人,军费支出和战争损失共计3877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述数字均成倍增长。战争时间长达7年,参战的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战争总伤亡超过9000万人。其中死亡500万人,直接军费支出1117亿美元,物质损失3万亿美元。
  为了争夺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控制权,从而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为了争夺世界资源及能源的控制权,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中东的石油、南部非洲丰富的黄金、金刚石及其他矿产、扎伊尔的铜矿……都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对象,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局部战争。冷战之后,独霸世界的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而这个战争的背后,当然是争夺石油!由此不难看出,人类对资源及能源的争夺将长期存在,世界也永无安宁之日。
2.回望近代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
  能源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能源问题一再牵动社会的神经,是关于我们现实和未来生存发展的最为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动力问题,人类近代史上几次大的飞跃都得益于对能源的开发,而几次大的全球危机也都因能源危机而起,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今天,保障能源持续供应,建立能源安全供应体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从能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资源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到,石油资源和水资源是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其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资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仅仅由石油引发的冲突就达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变为武装冲突。随着石油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就已经暗示我们石油资源将是未来各国争夺最为激烈的一个领域。
  (1)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随之卷入了战火,为打击以色列和支持其的西方国家,阿拉伯世界使出狠招:10月16日欧佩克决定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中东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提价前,每桶石油只售3.01美元,仅仅两个月之后,每桶石油就需要花费11.651美元。石油猛然提价3倍,给依赖中东石油的发达国家突然增加了巨额国际收支赤字。  石油危机的爆发,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等少数依靠廉价石油起家的国家,从而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英国为-0.5%,美国为-1.75%,日本为一3.25%。但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数百亿石油美元流向中东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在能源涨价以及通货膨胀的双重冲击下,道琼斯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到年底下跌了25%,一年后跌到了577.60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标准普尔指数也从1972年的117.44点跌至1974年的69.72点。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6%,经济增长率为-3.25%。1974年日本的消费物价上涨了24.3%。日经225指数也从1972年的5236点下跌到3764点,下跌了28%。
  基金随着股市的大跌也大幅缩水,利息已经远远高于债券和股票的收益,银行的大额定期存款开始在美国流行。1969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一个席位可以卖到近50万美元,而在1974年底,同样的席位只值6.5万美元。1969年1月,共有10.52万人在华尔街工作,到1974年只剩下7.5万人。直到两年后,美国股市迎来了1975年至1976年的重新振作,道琼斯指数上涨了60%。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新的石油危机,1974年2月11日-12日,在美国倡议下,13个国家聚集于华盛顿,召开石油消费国会议,决定成立能源协调小组。后来成立国际能源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其成员国建立应急石油储备或称战略石油储备;协调突发事件引起石油供应中断时成员国之间的石油调配问题。这个机构要求成员国必须保持相当于前一年90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
  (2)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即“伊斯兰革命”1978年12月26日至1979年3月4日,伊朗石油出口全部停止,世界石油供应突然减少了500万桶/日,造成石油供应短缺,石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猛升至34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突袭伊朗,爆发了两伊战争:两伊战争的爆发使两国的石油出口量锐减,一度还曾完全中断,全球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度暴涨到每桶42美元。由于1979年以来持续一年多的原油抢购使西方国家有了较充足的原油储备,加上沙特阿拉伯迅速提高了本国石油产量,所以到1981年油价终于稳定在每桶34-36美元的范围内。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期间,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从1978年的0.65美元/加仑上涨到1981年的1.35美元/加仑;这次石油危机再次导致了美国国内经济的衰退,GDP增长率从1978年的5.6%下降到了1980年的3.2%,乃至1981年的一0.2%。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吸取了教训的日本,此前已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节能产业设备的投资,提升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于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额中的比例下降了17.9%,第二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危害远远小于第一次,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反倒增长了33.5%,帮助日本创造了80年代的经济奇迹。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3)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新兴产油国的出现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团结力量的瓦解,石油权力开始分散。石油价格持续下降,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势力逐渐衰退,权力再度回到美国、日本和欧洲。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权力几乎完全丧失,西方国家在国际权力争夺战中重新获得主动权。1986年,石油价格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混乱,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猛烈冲击,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
  对美国来说,海湾石油就是其“国家利益”。因此,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也被专家形容为一场石油战争,它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的第三次危机。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被遭受灾难。  
  伊拉克在1990年8月初攻占科威特之后,受到国际经济制裁,使得其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点。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仅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不过,由于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应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与前两次危机相比,这一次的高油价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要小得多。
  总的来说,这几次石油危机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即将盛极而衰的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历史上的几次石油价格大幅攀升都是因为欧佩克供给骤减,促使市场陷入供需失调的危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