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塞纳蓝湾二期:毛泽东眼中的粟裕:军事是满分?政治难及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33:19

军事是满分 政治难及格

核心提示:粟裕常说,“勤勤恳恳打仗,战战兢兢做人”。谦恭的粟裕在军事上是满分,在政治上却最多也就能得及格(政治上不及彭老总,更远不及林彪)。从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可以看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战争和后来的朝鲜战争中,有几个人战功最为突出这就是林彪,彭德怀和粟裕。这三个人中,彭、林两人位列元帅,一直受世人所瞩目,唯有粟裕,大部分时间都淡出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其战功少为人知。

其实,粟裕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十大将军之首,几乎全部得意于他的军功。尤其在1946年到1950年间,当时军内能与粟裕战功相提并论的仅林彪一人。1958年后,粟裕受到了错误的批斗,从此淡出军队的核心,直到辞世十年后才得以平反,可惜可叹!

文章摘自《报刊荟萃》2009年05期 作者:艾芊

粟裕常说:“勤勤恳恳打仗,战战兢兢做人”。谦恭的粟裕在军事上是满分,在政治上却最多也就能得及格(政治上不及彭老总,更远不及林彪)。从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可以看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信任的开始

1944年,当粟裕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歼日伪军逾千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惊喜的开始

1946年7月,粟裕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的喜讯传到延安,毛泽东极为兴奋,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发给战略区首长,介绍这一“造成辉煌成果”的经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土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毛泽东将粟裕的经验推广到全军学习。

大胆的任用

华东野战军成立后,毛泽东电告陈毅:“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

1947年8月,粟裕在将欲围歼整编74师的布置发中央后,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来电:“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立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并最终粟裕精彩的完成了痛歼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的壮举。

成为心腹爱将

1948年5月,西柏坡城南庄,从不出门迎接党内同志的毛泽东,竟大步走出门外,与粟裕长时间握手,并意味深长道:“17年了!”17年前,粟裕担任红12军64师师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先擒张珲瓒,后打谭道源。抚今追昔,两人都很激动。毛泽东说:“你们打了那么多漂亮的大胜仗,我们很高兴啊!这次要好好听听你的意见哩。”

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改变了原来马上渡江的计划,听取了粟裕的意见,就有了后来扭转中原战局的豫东战役,

孟良崮战役之后一周年,气吞山河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向粟裕面授中原大战机宜时问粟裕:“去年,也是在这个宜人的5月,你们在山东打了一仗……”“在盂良崮。”粟裕回答。“战果如何?”“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栗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毛泽东:“还有一个人呢?”栗裕,“陈诚?”毛泽东:“不足挂齿。”粟裕:“何应钦?”毛泽东:“何足道哉。”粟裕,“白崇禧?”毛泽东:“离题千里了。”粟裕:“那么是谁呢?”毛泽东:“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绝对的信任

1948年6月在豫东战役中毛泽东复电完全同意粟裕的意见,并指出:“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并无比信任地指示粟裕:“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必请示。”

此战后,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好象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对爱将战功的欣赏

1948年开始的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人,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就歼敌44万人。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主席眼中独挡一面的飞将军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汇报了解放台湾的各项准备工作。栗裕请求由中央军委直接组织指挥台湾战役,毛泽东则决定这一战役仍由栗裕指挥。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直接点将要粟裕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兼政委,肖劲光为副司令,准备指挥军队入朝,但粟裕却突然发病并住进了疗养院,毛泽东后点将林彪,同样发病,后点将彭德怀入朝。

没有成为元帅

1955年,中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朱德笑了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无光么!同时当兵,谁也没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刘少奇说:“要做思想工作,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这时候决不可以放松。”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

粟裕辞帅后,罗荣桓元帅也提出辞帅,被主席否定。在正式公布军衔之前,消息已在将军们中传播,徐海东大将马上提出自己军衔太高,周总理批示:“不高,也不低,正好!”当得知粟裕辞帅为将后,许光达大将也要求辞掉大将军衔。后来直爽的许世友上将找到总理,要求自己当大将,总理说:“粟裕也是大将呀!”许将军就不再说话了。所以,后来人们说:“粟裕震大将”。

当上倒霉的总长

1952年,粟裕当上了副总参谋长,1954年后,当上了总参谋长。在战争年代,坚持己见的粟裕往往能获得军事上的胜利。在政治味道浓厚的总参,不喜曲意迎合,常常坚持自己观点的粟裕,在工作中深深得罪了聂荣臻和彭德怀,为自己失意的后半生打下了伏笔。

性情比较暴躁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往往对粟裕出言不逊。当粟裕在上报的文件上写了“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字样时,彭德怀就大发脾气,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不这么写,彭老总会说:“你又越级!”从此,总参和彭德怀主持的国防部关系一度十分微妙。

1958年,刘伯承、叶剑英、粟裕、肖克等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均遭到了错误批评!会议强加给粟裕的罪名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

1965年,继粟裕和黄克诚之后,又一位总长罗瑞卿(大将)受到错误批评,政治能力已经很出众了的罗大将军跳楼重伤,“将军百战身名裂”到“将军一跳身名裂”的痛苦,证明总长实在不好当。

1966年,文革开始后,周总理提名粟裕主持国防工业,但粟裕1970年就被江青等人排挤出来。后来周总理又提名粟裕主持交通,港口工作,终于使粟裕保全于文革。

1972年,周总理身边的各部领导都害怕江青等,不敢向总理汇报工作,惟独粟裕毫不顾及,每月都向总理汇报工作。总理曾经在公开场合说:“你们都应该向粟裕同志学习!”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文革期间会议,会见外宾的电影资料,都可以看到粟裕坐在总理身边。

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曾握着粟的手说:“井岗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粟裕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毛主席给粟裕的一点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