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银河湾售楼处:老上海的痕迹(六十九,为什么四马路定位是文化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9:45:39

【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六十九,为什么四马路定位是文化街?

一谈到四马路人们就会冠以风化街,这实在有点冤枉它了;四马路(现在福州路)原名是布道街,它的特色是文化、商业,后来才有无烟工业(妓院)。

自从英大马路(南京路)建成,而且发展成了气候,接着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相继繁荣,1854年在今山东路麦家圈建了布道场所,这条街就被称为布道街,新闻、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在这里迅速发展,致使四马路商业繁荣、文化气氛特浓,是大量的文化人聚居的地方,那时根本谈不上风化问题。

清末福州路

1835年英国伦敦会教士麦度士抵达上海传教,1843年在山东路、河南路口建了上面所说的“麦家圈”,占地三十亩,同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出版机构——墨海书馆,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沟通、互补的场所,被人们称为“秉笔华士”,誉为“海派文化”的先驱者。

1937年福州路

随之四马路渐成气候,日趋繁荣,街面房子鳞次节比,由外滩向泥城浜方向发展,尤其报业、印刷业成为了一条街。

四马路洋场地

现在我们再去四马路(福州路)还是文化氛围特浓,这就是它的定位——文化街。

文化气氛扑鼻

这是一张很奇特的照片,初看看不出奥妙,仔细看会想也想不通的;房子扭曲凌乱,上海文化商厦六个大字怎么按上去的,很奇怪。其实背景都是反光,这里是一个玻璃房子,就是原来的福州路新华书店。

琳琅满目

整条街上书店占了很大比例,上海书城、原来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古籍书店、美术书店,这还是大的。小的更多,还有很多文房四宝商店,数也数不过来。我们在这文化气氛特浓的街上,享受着文化的熏陶时,有没有想过这海派文化的起源——“秉笔华士”。

1864年四马路延伸至泥城浜(西藏中路),次年就改名为福州路,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英商安纳斯特·美查在福州路望平街三马路一带创建了近代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申江新报》,即《申报》,报业在这条马路上开创了先河。

到了民国初年,这里已经高楼林立,大量的报社都设立在这里,这条1453米的福州路上,居然有大小书报馆100余家,到解放时还有62家,书山报海,翰墨飘香。

民初福州路

请注意下面这张《时报》新楼,外形很奇特是一个塔楼。

《时报》馆新楼

这绝对不是画,而是真实的照片,解放时还在,我见过。

这一次我特地到福州路去拍照,从西藏路走到外滩,当我又从外滩再回到西藏路重扫一遍时,有一点灰溜溜的,因为我要的“痕迹”已经所剩无几,这个塔早些时候我好像还看到过,什么时候没的,谁也没注意。在我看来;福州路在河南路以西有三个地标性建筑——时报社的塔楼、天蟾舞台、会乐里。现在这个塔楼没有了,只能在照片里看看,就是上面《1937年福州路》那张照片同样有这个塔楼,我一直在想;拆这个塔楼时,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真的不知道它的价值?大概不会吧!总有一种奇怪的动力在驱使着他们,要是今天我不提起这个问题,好像都不在乎,可能是我大惊小怪,“算了”!都已经过去了。

辛亥革命时的《申报》馆前

《申报》创建于1872年,直至1949 年上海解放后,原在延安的《解放日报》移至上海出版,《申报》才到此结束,宣告停刊,历时77年,成为历史。

《申报》馆新楼

我与《申报》很有缘,很多资料碰到了问题就去求教它,很可靠的。浦东图书馆里有一套《申报》影印件,对外开放,你也可以去,我一直叫它老先生。

《申报》营业部

《新闻报》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是望平街上继《申报》而起的另一家老资格报纸。做生意的人从《新闻报》上能得到经济信息,《新闻报》一跃而成为《申报》的劲敌,发行量甚至超过了《申报》,堪称旧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性报纸。

《新闻报》旧楼

当然,《新闻报》并非不问政治,只是它的政治色彩不像政论性报纸那样鲜明罢了。

《新闻报》新楼

还有很多小报,它们红红火火的在这片土地里共生;当时有“报界四大金刚”——《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还有“四小金刚”——《晶报》、《金刚钻》、《罗宾汉》、《福尔摩斯》。

苏报

警报

  

上海新报

福州路旁的望平街也就被称为报馆街,当然这里还是大量出版社所在地。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是由陆费逵、戴克敦、陈协恭、沈知方于1912年出资创办,五年后发展到40个分支局,2000名员工的大书局,这样的规模够大吧!这幢楼在福州路河南路口,还会有吗?

大东书局

商务、中华、世界和大东书局是当时上海四大书局,当然还有很多小书局相互竞争,各种书刊、课本都在这里诞生,为上海的新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东书局总厂

有了出版,当然也有书店,比比皆是,现在要买书去书城,先不谈老上海人们给我们创造了这里的氛围,想当年要买书去福州路,不是光去书城就够了,到处是小书店,淘淘书,一家一家走走看看,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

开明书店

所以只给四马路套上妓院的枷锁,真的有一点过分,它除了造就“海派文化”的起源,还繁荣了街面,商业也欣欣向荣。

1937年福州路

有人乘黄包车,有人骑自行车,也有人挑担卖菜,在这塔楼下,悠闲自得,这种感觉是不会再来了!看着这张照片我真的感慨万千。

文人集聚当然少不了歌舞、戏曲,又造就了戏剧文化;云南路口的天蟾舞台始建于1925年,在皮黄鼎盛的年代,梨园界曾有“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的美谈,戏院分上下两层,为上海的一大奇事。

天蟾舞台

从挂牌的情景就可以看出热闹的氛围,梅兰芳也在上面,这里是梨园的天下。在我的印象中天蟾舞台的机关布景是绝妙的,解放前我进去过一次,那时还不懂事,给我到现在还留下的印象就是大,剧场有二楼第一次看到,据说那时没有麦克风,没有好嗓子是唱不了天蟾舞台的,那是六十年前的事情。

机关布景(京剧“新茶花”)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为庆祝国庆,总要游行,学生的团体操是压台戏,我们就是在天蟾舞台候场的,因此对它深有感情,又到了天蟾舞台,总算原样还在。尽管费尽力气要振兴京剧,门前一看绝不能与昔日相比,不仅人气不足,就是宣传氛围也不能及,今不如昔的事情好像不多见。

现在的天蟾舞台

天蟾舞台已改名为逸夫舞台,天蟾哪里去了?好在还有一个天蟾京剧中心,给老上海迷有一个安慰。

仅存的天蟾

同时商业也应运而生,各种日用品,丝绸,钟表应有尽有。而且是英租界,中西产品都在这里亮相。

1932年福州路

大美公司钟表拍卖

 

福建中路绸缎集中地

我在想;照片里的情景如果现在还在,那真是活生生的,上海郊区的那些老街哪里比得上?这么好的东西都成了过眼云烟,好可惜!

除了商业文化外不能不谈的是医药文化;1888年(光绪十四年)这里有了第一家医药商店——中西大药房。

大英医院药房的创办人顾松泉等,见福州路前景看好,就在福州路山西路口,用几千元开了中西大药房。尽管后面是仁济医院,但是穷人看不起病,在这里买一点药就打发了,再说这条街后来部分成为了风化街,那些有暗病的冶客找不到医生,也不敢张扬,顾松泉看准了商情,卖起了特效药,还出售鸦片戒烟药,一时就名声大涨,中西大药房出了名。

福州路中西大药房

1923年为投资面粉业,中西大药房破产,被黄初九接收,假药艾罗补脑汁就成为了上海人的宠儿,也成为了上海人的笑话。

原中西大药房

有地图,还有资料记载,赶到那里已是仁济医院新楼所代替,下面有一个药店,当然不是中西大药房,因为解放前就倒闭了。

蔡同德

除了中西大药房,在广西路口还有五洲大药房,浙江路口的蔡同德中药房,河南路口的中英药房,这里中西药交融,加上仁济医院,在这里被称为“万国药品”。

这里的故事太多了,真真假假,尔虞我诈,令人好笑,篇幅太长,只能作罢。

浙江路福州路口

因为我有一张浙江路口的老照片,又到了这里,到底是不一样了,高楼代替了老房子,令人失望。看了老地图发现这里有一个“王宝和”。

现在的浙江路福州路口

这是必然的,有了那么多的文人,有了戏院,当然要有酒店,那就是饮食文化在这里的体现,王宝和老酒被称为酒祖宗,王宝和的大闸蟹又被称为蟹大王。

蟹大王,酒祖宗

那时的门面没有这么好,但是气氛比现在好,不要玻璃门窗,看看马路,喝着王宝和老酒,扒着正宗淀山湖大闸蟹的蟹脚,灯红酒绿的环境下心情真的不要太好。

杏花楼、大鸿运都是老上海著名的老品牌,我一家一家去找,有的!但是面目俱非。

杏花楼

气派是大了,但是看看也不像!

大鸿运?

大鸿运变成了老正兴,我不懂,大概是走错了地方!

百年老店

都在为有百年历史而骄傲,你可知道丢掉有多少?忘掉的又有多少,我这里只是一个过路客在写博客,这福州路到处都是老上海的积淀,而且都已消失,所剩无几,大家都去找找吧!

快到外滩了!这幢小楼早就印在我的记忆中,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正广和楼

这个小楼是正广和公司的,好漂亮啊!总算是原汁原味的。当心哪一天为了建高楼又给吃了,我想不会吧!也很难说。

福州路旁的老弄堂

看着不是我想象中的福州路,很不好过,我知道这是自作多情,还是到小弄堂里去寻寻古,老石库门给人很亲切,我们要去寻会乐里的,应该也是新式里弄房子,下一集里会给你答案的,请您等一等。

上海书城

人们在书城里“寻宝”,我也经常去,写了这一集使我对福州路的感情更奇特,它为上海的文化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是有多少人还想着它的功劳?

库存大拍卖

书在大拍卖,大家在“淘宝”,不要坏了人家的好心情。漫步在新的福州路上,没有南京路喧哗,这是它应有的氛围;安静而深沉。

新福州路

正像福州路外滩的铜牛;

牛气正盛 

 

牛着呢!上海正在崛起,上海的前途无量,这些都少不了知识,少不了文化的先导,福州路就是这个精华所在。

(下一集是《会乐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