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华府二手房:关于浮漂造型的思考!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25:50
第一部分:浮漂及浮漂各部件的性能分析
一、浮漂划分
    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我们可对对浮漂进行多种不同的划分。如从漂体制作的材质上分,可以分为巴尔沙木、孔雀羽、芦苇(包括如蒲草茎等其它草茎材质)、貉猪刺以及化学塑料类;从漂脚的制作材质可以分为:玻璃纤纬、碳纤纬、竹脚、全钢角,半钢脚等。从示标的制作的材质上分有:玻璃纤纬、碳纤纬、软塑料与硬塑料。
若是从浮的造型来划分,我们又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从漂体形状上看有:球型、卵型、水滴型、倒水滴型,仿缍型、锥型急收肩与锥型缓收肩型。从漂脚的造型上看有:长脚、短脚、粗脚与细脚。从示标的造型的上看有:实心长尾、实心短尾、空心长尾及空心短尾之分。
根据以上划分,并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浮漂。
二、不同示标对浮漂信号的影响。
(一)、示标的软与硬。
    软尾示漂相对浮力较大,在同等力的作用下,下行幅度相对较小,而上浮趋向较大。同时示标段对饵料的牵制力相对较大,更便于调整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在深水底钓、浮钓半水,乱口归避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硬软尾示漂相对浮力较小,在同等力的作用下,下行幅度相对较大,而上浮趋向较小。示标段单位距离对饵料的牵制力相对较小,对饵料在水中的状态的调整范围较小。而其优势则在于反应灵敏,适用于抓浮漂下降过种的鱼讯及鱼轻口时的鱼讯。
(二)、示标的长与短
   示标的越长,对饵料下降过程的牵制时间就越长,所以多被用于打行程、钓离底截杀、慢鱼找口等。示标的短,下降过程中饵料牵制时间就越短,这样就能很快到达设定好的的钓目,并将将饵料尽快的送到设点水层。所以可以用于底钓、穿层钓、快鱼浮钓。
三、不同漂体对浮漂信号的影响
(一)、漂体的长与短
    漂体越长,稳定性与抗风性就越强;翻身后,下降的距离就越长,饵料在水层中滞留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多用于慢鱼底钓、慢鱼行程与慢鱼截口。
漂体越短,稳定性与抗风性就越弱;翻身后,下降的距离就越短,饵料在水层中滞留的时间就越短。所以,多用于快鱼生口鱼。
(二)、漂体的粗与细
    漂体越粗下降速度越慢,反之下降速度就越快。对鱼信的反应,越粗越不灵敏。所以粗漂多用于抓中上层鱼信,而细漂则多用于抓中下层鱼信。
(三)、漂体的大与小
   漂体的大与小最直接关系的就是吃铅的大小。吃铅越大,饵料下降就越快,在水中滞留的时间就越短。反之,饵料下降就越慢,在水中滞留的时间就越长。所以,较大浮漂可以在杂鱼较多时,快速穿层,直击底部。而较小浮漂则可以减缓鱼饵的下降,以追求中上层小鱼吃口。
(四)急收肩与缓收肩
   就网上一些人的观点来看:急收肩与缓收肩主要影响鱼吃口的顿感以及浮漂上行趋势。但本人却认为其最关键影响则在于改变与调整浮漂的重心点,从而控制与影响浮漂的翻身速度与在水中稳定性:重心点越靠下,浮漂翻身就越快,抗风能力就越差,稳定性就越弱;重心点越靠上,浮漂翻身就越慢,抗风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强。翻身快,漂对饵料的牵制时间就越少,达到钓目的时间就越短。所以多用于钓快底,快浮。翻身慢,漂对饵料的牵制时间就越长,到达钓目的时间就越长。所以更有利于钓慢底与中上层慢浮。
四、不同漂脚对浮漂信号的影响
(一)、漂脚的长与短
   漂脚的长与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过长短来来改变整体浮漂的重心点的变化,以控制浮漂的翻身速度。二是用以改变漂脚在主线上着力点的高低。浮漂座距离钓饵越近,信号衰减就越小,信号反应就越快;相反距离远,则信号衰减就越大,信号反应就越慢。
(二)、漂脚的粗与细
   漂脚的粗与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改变整体浮漂的重心点,用来控制浮漂的翻身速度。如用粗碳脚来配短体型的浮漂,使之重心点尽可能下降,而增加翻身速度。 用细钢脚来改变长体型漂重点,使之入水更快,稳定性更好。

五、不同材质的漂体对浮漂信号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在同等吃铅量下,漂体越小则浮漂越趋于灵敏。单位铅量对示标目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在同等吃铅量下,漂体越大则浮漂越趋于迟顿。加减铅量对示标目数的影响就越小。所以说,材质轻软,结构均匀是生产高档浮漂的首选 。但从生产工艺以及从浮漂使用场合要求上看,不同材质的浮漂又各具自身的特点:
巴尔沙木加工方便,性能稳定,容易规范浮标的型号。所以适合用于综合型套漂的生产。同一造型套漂,在竞技钓上使用很广泛。如在初钓时,调其中一只中号漂,在鱼情发生变化后,可以快速的更换大一号或小一号的浮漂,来实现穿层底钓或浮钓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赛中调漂的时间。
    孔雀羽、芦苇(包括如蒲草茎等其它草茎材质)都是较优秀的制漂材料,特点是性能高,对吃铅反应灵敏。但因其材质自身的限制,套漂生产不宜统一。所以更适合生产调钓精细的小型的三支套浮漂。以适应慢鱼,滑口鱼、轻口鱼、冬钓浮漂的需要。
塑料化工类因塑型方便,加工可控性好。所以更适应生产粗方型垂钓用漂与特种漂型。如溪流漂,大型球漂等。
貉猪刺因材料不宜获得,所以只适合工生产高档的纪念性浮漂,以满足收藏的需要。
第二部分:浮漂设计的总思路
    浮漂设计主要就是为了适应不同鱼情需求。在分析垂钓中最常遇到的一些鱼情变后,来决定使用何种材质,何种漂型。通过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漂体、漂脚、示标的有机的组合,而设计出针对鱼口变化的不同漂型。本人在参加一些比赛时,有意识地查看一些竞技钓手在参赛时漂盒里所带的一些浮漂。虽然千差万别,各自千秋。但其中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寻。总体是都离不开以下几种功能性的浮漂:一是水皮漂;二是快浮漂;三是综合钓鲫套漂;四是离层截杀用漂,五是穿层底钓漂,六是中层截口用漂。以上几种功用的浮漂,已基本可以满足竞技用漂的要求,同时也是一般竞技比赛允许使用的规范性浮漂。以下,我们就根据实际垂钓中最常遇到的鱼情,来讨论一下不同功能需求的浮漂的设计。

一、钓浅水与钓浮皮用漂
    当遇到鱼层上浮、水位很低、溪流浅钓时,我们就不得不使用一种漂身很短的浮漂。这很容易理解,如果垂钓水深只有三四十公分,而浮漂长度过长入水后都站立不了,更谈不上调钓了。另就鱼的吃口情况上看,一但鱼浮于水的上表皮,多为两种情况:一是水中缺氧严重,鱼类根本就不会开口,别一种就是鱼情活路,上浮抢食。第一种情况我们且不加考虑。而第二情况,我们就必须保证水线可以近可能的缩短,浮漂翻身快,饵料尽快到位、快速到达设定的钓目。不以求最为快速的反应。这些特点决定了浮漂的总体浮力要能满足双饵的承重,翻身快,漂身短促。想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浮漂体型自然是:粗短碳脚或竹脚、仿垂型或水谪型短粗漂体,短细软尾的浮漂。
而溪流钓只需要考虑浮漂在水中流淌顺畅不易被石头等障碍物卡住就可以了,不必考虑浮漂的翻身速度。
二、中上层浮钓用漂。
     对浮漂要求:漂身相对较短,翻身快,下降轻缓有一定的行程。
漂型设计:粗碳脚(或竹脚),肩部稍宽的锥型漂体,硬中长尾浮漂。总漂长在10-15CM之间。

三、中下层及底浮用漂
        中、下层及底浮用漂一般要分为快鱼与慢鱼两种情况:
一是钓慢鱼时,要保证饵料下沉轻缓,有一定的下降行程以保证饵料滞空时间相对较长。 所以在漂型设计上要使用中长细脚,漂肩稍宽,浮漂重心靠上,翻身、下降轻缓,中等细长硬尾的浮漂。
二是钓快鱼时,要保证饵料下沉快速度到位,有一定的下降行程。 所以在漂型设计上要使用中长细脚,漂肩稍窄,浮漂重心偏下。翻身快、下降均匀,中等细长硬尾的浮漂。
四、底部截杀用漂
      底部截杀一般多指钓离低10-15CM的水层。一般能出现这种情况,鱼就饵的积极性都比较不错。这就即要保证能将饵料尽快送到这个水层,避免中途小鱼干扰,又要在20CN到落底的距离中有一定的行成。所以在设计上,首先细长身,长脚、长尾、翻身速度中的漂型。
五、典型底钓漂与穿层漂
    这种情况多用于直击底部大物混养,或在钓鲫鱼时为防止鱼上浮乱层,而在战术采用下压鱼层打法的用漂。所以以在浮漂设计上要考虑规避中上层小鱼干扰,有一定吃铅量、翻身下沉快,行程短促的特点。要体型上,首选收肩曲线平缓,长漂体,短漂脚、中短软尾或硬尾浮漂。

六、几种特殊用漂。
(一)、轻口
    介于鱼吸饵力度轻小,所以在漂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首选孔雀羽芦苇漂的中短细小的特点。以灵敏为原则。示标,漂体与漂脚相对均匀。
(二)、滑口
    主要是指那种被多次钓放的老头鱼,这种鱼警提高,不轻易就口。所以在浮漂设计上就要从不惊鱼,隐匿性好,信号反应真实几个方面考虑。在漂型设计上,一是要吃铅量小,翻身下沉轻缓,同时对饵料又有一定的索引作用。中等长度、中长稍宽肩,细软尾或硬中长尾。
(三)、钓鲢
    一般钓鲢上饵都比较大,所以要求有一定载重能力。施于浮钓,所以要求翻快,饵料在尽快到位后逐步开始散化。上行趋势稳定轻缓,有一定上行程,以便更好的分辨吃口。所双在漂型设计上要选择短脚、长身稍大、端尖,粗细均匀的细长软尾或硬尾。
(四)、全程综合漂。
    这种情况,多是水中鱼数稀少、鱼层不定,主要目的就是在全水层里寻找鱼层。尽可能保持饵料下沉过程,中在水中的滞留时时间。所以在漂型设计上要求吃铅不易过大,入水轻缓、翻身慢、下降行程长的漂型。即长脚,长身、长尾型浮漂。
(五)、特殊功能漂
    特殊功能漂即是为满足一些特殊垂钓时所使用的浮漂。如:夜钓时用的莹光漂、电子发光灯。大型抛投用球型漂,钓超深水位滑动大体型漂等。因应用范围的不具代表性,在此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