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河孔雀城装修:有机耕种基础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1:29
请有经验的外界团体协助
对种植缺乏认识及经验,是许多学校和社区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可考虑请有经验的外界团体作协助。参与者可以跟随导师学习有关知识及技巧,掌握了基本技巧后,便可以自行试验种植。这些团体除了可以协助教授种植知识,多数亦可以提供兴建有机菜园的意见及协助提供基本工具及物料,减轻初期开办活动的压力。
请有经验者协助
学校或社区方面如果没有资金聘请外界团体做导师,可考虑请有耕种经验的老师、家长及区内人士协助。就曾有一间学校请到一位学生的家长义务做耕种活动的导师。该名家长大学时主修生物科,曾在外国生活一段日子,在外国生活时有种植蔬果的经验。
不少长者,过往都曾有过农耕的经验,对园圃内所需要的农耕技术,一般掌握得较年轻一代快且准,故此可以作为农务活动的指导。如于粉岭的老农田内开展开展的「长者GreenPower」的计划,亦安排已学习有机耕种,这些长者充任导师,向来自三个青少年服务单位80人次的青少年,讲解教授有机农业的技巧,并在农地上积极投入地实践。
自行学习
有兴趣的参与者和学校老师亦可以自行学习,例如阅读一些有关种植的书籍、报读一些有关的课程,然后透过实践及观察,渐渐去掌握种植的技巧。又或者可以到一些有机农场租用田地,在闲暇时学习如何耕种,享受下农耕的乐趣。我们绿田园的农友当中就有些是任职老师的,闲暇的时候会到农场来耕作,已种植多年,对有机耕种拥有相当的经验。有兴趣的参与者和学校老师可以到一些有机农场学习耕种,同时享受农耕乐趣。
▲植物的各部分
学校和社区有机菜园的参加者,可透过种植不同蔬果的过程及有关活动,加深对植物的了解。有关植物的课题实在有许多,本部分选取了其中一些课题作简单的重点介绍。
植物的形态
粮食作物绝大多数都属被子植物,即它们的种子都有子房壁(果皮)包裹而非裸露在外。它们有真正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且均发展完善,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根的主要功用包括吸收水份及养份、令植物稳固于泥土上、贮存食物(如白萝卜、红菜头)等。在植物根部分支的前端,会长出许多非常幼细的根毛,这些根毛增加了根与泥土接触的表面面积,亦是大多数植物吸收水份及养份的地方。由于根毛集中在植物根系的外围,故此施肥时,毋须将肥料放在太接近植物的泥面,一来植物未能有效吸收,二来亦容易因肥料发酵而烧伤植物。
植物的根可分成以下两种根系:
主根系(taprootsystem):有一主根,并在主根上生出许多支根,如红萝卜、苋菜等。
须根系(fibrousrootsystem):茎的基部生出许多大小粗幼相似的根,并没有主根及支根之分,如粟米、稻、甘蔗等。

茎的主要功用包括支持叶片、连接叶片及根部、将根部吸收到的水份及矿物质输送到植物的各部份。另外,有些植物的茎具有贮存食物的功用。一些植物会有变态茎(stemmodification)。这些茎由基本的圆柱形构造演变成不同的形状,以发挥一些特别的用途。鳞茎(bulbs)如洋葱、球茎(corms)如马蹄、根茎(rhizomes)如姜、块茎(stemtubers)如马铃薯等都能贮存食物,而且可以作无性繁殖。
不论茎的外形变化成任何形状,都具有茎的基本特征:茎上固定的地方会长出叶(leaf)、叶腋处可长出芽(buds)、叶与芽出生的地方叫做节(node)、两节之间的茎叫做节间(internode)。

叶的主要功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外在形态构成部份包括: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份。叶片上都会有叶脉,主要负责运输及支持叶片。叶脉主要由两种组织所组成,包括木质部(xylem)及韧皮部(phloem)。木质部包含着一些管导,负责把由泥土中所吸收到的水及矿物质运输到叶片。韧皮部(phloem)则负责把光合作用中产生的醣类运输到根、茎等部份。
叶柄(petiole):支持叶片。
托叶(stipule):位于叶柄的基部,形如小叶,作用为保护幼芽,有时会全缺或早落。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在地球上的生命都依靠太阳的能量生存,光合作用就是捕捉此种能量的生命途径。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器官主要是叶片,亦有部份植物以茎部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自己的能量。过程当中,水份子会被分解,释出副产品氧气,而所得的能量会用作将空气中吸收到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花的主要功用是繁殖下一代。不同植物在花的构造、组成、形态及大小都有不同。大致上花的主要部份包括:
花萼(calyx):一朵花中萼片(sepals)的总称。花未开放时,包着花蕾,以作保护。
花冠(corolla):一朵花中花瓣(petals)的总称。有些花的花瓣颜色鲜明,可能含有芳香及蜜腺,以吸引昆虫。
雄蕊(stamens):由花丝(filaments)及花药(anthers)组成,花粉(pollen)即藏在花药中。
雌蕊(pistils):由柱头(stigma)、花柱(style)及子房(ovary)组成。
花托(receptacle):连着花茎,位于花的基部。
包含萼片、花瓣、雄蕊及雌蕊的花称为完全花(completeflower)。有些花会缺少一个或以上的这些部份,称为不完全花(incompleteflower)。如果一朵花同时有雄蕊及雌蕊,称为两性花(bisexualflower);只有雄蕊或雌蕊的,称为单性花(unisexualflower)。当中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staminateflower)。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pistillateflower)。如果雌雄二花分别长在不同的植株上的,称为雌雄异株(dioecious),如木瓜。那即是说木瓜有木瓜先生及木瓜太太之分,木瓜先生只会开出雄花,不会结果。只有木瓜太太才会开出雌花,当木瓜先生的花粉传播到木瓜太太时,雌花授粉后才会结出木瓜。
另外,如雌雄二花同时长在同一棵植株上时,称为雌雄同株(monoecious),例如南瓜、青瓜等
果实
果实是指雌蕊授粉受精之后,发展成熟的子房及其他与子房连接的部份。子房内包含着种子。我们往往可以发现果实上会有花瓣、萼片、雄蕊及雌蕊柱头凋萎后的遗迹。大部份我们吃的瓜果,如蕃茄、青瓜、南瓜、桃、李等,它们外层的果皮及果肉都是子房壁的组织。
种子
种子就是子房中经过受精作用后,发育成熟的胚株。大多数种子的构造包括有种皮(seedcoat)、胚乳(endosperm)和胚(embryo)三部份。
种皮:位于种子的最外层,以保护胚及胚乳。
胚乳:贮藏了养份,例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等,以供种子发芽时用。大部份的种子均有胚乳,但亦有些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例如豆类,其胚乳被子叶所吸收,此时的子叶成了食物的贮存器官,以提供养份给发芽时所用。
胚:发育长出幼苗的部份。
▲蔬菜分类
了解蔬菜的分类,可方便我们在设计菜园时及在安排轮种时,有个参考。但蔬菜种类相当多,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按栽种特性,综合植物学分类和食用部分的一个实用分类方法。
种类
例子
食用部份
一般適宜生长的环境
主要繁殖法
十字花科类
白菜、菜心、西兰花、椰菜
叶球、叶片、花蕾
主要在较凉冷的气候
种子
叶菜类
通菜、生菜、苋菜、塘蒿
嫩叶
需要较多的水份和氮肥
种子、插枝
豆类
红豆、黄豆、蚕豆、荷兰豆
嫩果荚、豆
有不同品种适应冬、夏季天气
种子
瓜类
冬瓜、节瓜、丝瓜、青瓜
瓜果
要求较高的温度和日照
种子
茄果类
矮瓜、番茄、甜椒、辣椒
果实
较肥沃的土壤
种子
根菜类
红萝卜、白萝卜
膨大的根部
冷凉的气候,疏松深厚的土壤
种子
葱蒜类
洋葱、大蒜、大葱
叶、叶基膨大部分
种子、分株
薯芋类
马铃薯、芋、姜
膨大的茎部
多数薯芋类作物都能耐高温(马铃薯除外)
分株
水生蔬菜
莲藕、慈菇、菱角
根、茎、叶、种子
肥沃土壤
种子、分株
多年生蔬菜
芦笋、金针菜
叶、茎、花
种子、分株
香草类
胡椒薄荷、香蜂草、鱼香
叶、种子、花
多数适应较凉冷的气候
种子、分株
▲土壤
健康的泥土,是成功的有机耕种的必然元素。一个有机农夫,总会先考虑怎样才能保持泥土肥沃。只有健康肥沃的泥土,才有生长旺盛的作物。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表面的陆地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各种力量如风化作用及植物的生长活动都会使岩石慢慢作出变化,最后变成泥土。
四季温度的不同及日夜的温差使岩石长期受到冷缩热胀的压力,因而爆裂。风雨、河水及海水等都会侵蚀岩石。当植物不断生长而根部日渐伸长及膨大时,会把岩石里的空隙迫大。在岩石表面生长的地衣和苔藓,会产生分泌物,影响岩石的结构,令石块解体。岩石就是这样经过长年累月,由大石变成碎石,再变成更细小的石块,最后变成细碎沙粒及土粒。一些低层次植物,如草、蕨类植物会在这些碎粒上生长起来,动物亦开始在这里生活。这些生物死后,便会落在土粒上,经过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分解后,形成有机物并与土粒混合,成为土壤。
土壤的成分
(1) 矿物质
组成大小不同的土粒,包括黏土、粉砂、细砂粒、粗砂粒及石砾等。它们的百分比可决定泥土的土质,土质则可反映出泥土的潜在生产力。
(2) 空气
土粒与土粒之间的空间可存在着空气。植物与土壤中的动物及大部分微生物均需要空气来生存。
(3) 水
水可以将已溶解的养份带入植物根部。可是如果水份太多,或疏水不良,便会使水份佔据土粒间的空间,减少空气储存,造成缺氧环境。水分太多太少都会对植物生长构成不良的影响。
(4) 有机物/腐殖质
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落叶、枯枝等有机物遗落在土中,被微生物分解而成为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令土壤更肥沃,提供养分给植物,亦可改良土壤的结构,使土壤里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5) 其他各式的生物
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活的生物,由微生物到蚯蚓等。有些动物如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能令土壤的空气增加。它们的生死与生活,都是土壤中养料循环的一部分。
以上五种构成土壤成份的比例会因时、因地方而异。
土壤质地
实际的土壤不可能只由某个类别的土粒单独组成,绝大部分都是由不同类别的土粒混合而成。土壤质地即是指土壤中各种土粒的比例。我们不能把土质分成绝对好或坏,因为不同的作物会喜欢不同的泥土。
根据土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以下几类:
砂粒(土粒直径0.02mm–2mm)
粉砂(土粒直径0.002mm–0.02mm)
黏土(土粒直径<0.002mm)
土质一般可分为三类型:
1. 砂土(SandySoil):含有较高百分比的砂粒
2. 黏土(ClaySoil):含有较高百分比的黏土
3. 壤土(LoamySoil):含有适当百分比的各类土粒
砂土
砂土砂粒多,士粒中间空位较多,空气与水流通容易,容易翻动。但保水力差,在无雨季节里,容易变得干早。且保肥力亦差,养份容易被冲走。土体多呈松散状态,结构性不强。在大雨后容易变酸,泥面易形成硬表层,令部分钻透力弱的幼芽如红萝卜等,难以穿透表土而死亡。
黏土
黏土土粒细小,有相对表面积较大,而且土粒间的空隙很小,可储存大量水份,中间只留很小的空间,水和空气都很难以通过,易造成缺氧环境,影响土壤生物的运作,根部容易发育不佳。湿水时会结成团,难于翻动;干旱时会变硬,甚至龟裂,弄断植物根部。除非以水浸透,否则更难工作。但通常有大量有机物储在其中,保水力强。但疏水不易。如在旱天,形成裂痕过深,会令植物失水,并弄断根部。
壤土
壤土有适当比例的各类土粒,保水力,保肥力均适中,空气与水流动适中,适合较多类型的作物生长。
不同的作物喜欢不同的泥土
一般蔬菜大多适合种植在土质疏松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只有少数蔬菜会较喜爱黏土或砂土的。根菜类或食用部分在泥里的作物,除了莲藕等外,均需要一个较松的环境(如砂土或砂质壤土)来让它们较易膨大,发育正常。但若将它们栽种到黏土或黏质壤土里时,便会容易出现根部缩短或歧根等问题。
土质
适合作物
砂土至砂质壤土
番薯、薯仔、花生、姜、红萝卜、白萝卜、洋葱、大蒜、露荀、南瓜、西瓜、粟米等
壤土
菜、各类叶菜、瓜、豆、椒、番茄、秋葵、矮瓜等
黏质壤土至黏土
冬瓜、蚕豆、葱、芹菜、菠菜、意大利青瓜、莲璃、禾等
用手触摸土壤作鉴定
这是田间操作时,对土质的初步鉴定方法。先取少量泥土,用水湿润,再以手指搓揉成土团或条状,凭感觉作出判断。
(1) 砂土
粗糙,泥土干时不能成形,即使湿润后能勉强结成一团,但轻碰即散,亦不能形成条形,土团没黏性,用肉眼及凭手感已可分辨出含有很多砂粒。
(2) 壤质砂土
仍像砂土,相当粗糙,但干时用力握已能勉强成形,不过轻碰即散,湿润时已能成团,但仍未能成条。
(3) 砂质壤土
有较多的粉砂及黏土,干时已能成形,湿润时可感觉到有黏性,但仍未能成条。
(4) 壤土
干时手握,土团会碎为粗大的团粒。湿润时有黏性及可塑性,能够搓成条形,但稍长即断,不易形成细长条形。
(5) 粉质壤土
因有较多的粉砂,故有松软的感觉。干时形成的土团,用手握压仍会碎。搓碎时有光滑及粉质感觉。
(6) 黏质壤土
干时握碎,即成大小不等的硬土块。湿润时具良好的黏性及可塑性。
(7) 黏土
干时十分坚硬,湿润时具颇大的黏性及可塑性,可用手捏成各种形状仍不易碎散,且可揉成细长条形。
土层
如果把土壤一刀垂直切下去的话,可见到土壤并非只有一层,而是有不同层面的。每处地方的土层都有不同,端视气候、植被、石层、土壤年份等而异。但细心分析,大部分发展良好的土壤都大致可分为表土层、次土层及深土层等三层。
(1) 表土层
是最接近表面的一层,颜色一般较深,厚度变化很大,由数毫米至数米不等,植物根部与各土壤中的生物集中于此层。厚度越大越好,可以提供较多生存空间予生物,对耕作最重要。由于有大量有机物,大雨时最好有植被覆盖以减少养分被冲走,浪费艰苦经营得来的肥沃表土。
(2) 次土层
在表土层以下的一层,少量深根作物如蕃茄,可以伸展至此层。土粒一般较大,空气及养分不足,较少生物于此层生存。黏土与矿物质有机会在此层聚积,对疏水非常重要。
(3) 深土层
次土层以下的一层,属于土壤的最底层,石粒比次土层大,包括母石层与风化石粒,可供应风化石的土粒给次土层。
泥土结构
在泥土中的土粒,会与泥中的生物、水份、空气等结聚成不同颗粒,形成不同的结构。
在健康良好的泥土结构中,植物生长良好,疏水正常,泥土中各类生物得以繁衍。但万一泥土的结构受破坏,植物会生长不良,在表土层与次土层间易形成硬板层块,致令根部难于穿透,疏水亦困难。泥中昆虫不多,植物只发展出浅根来,而且泥土易变酸,且表土易生菁苔。
坏结构的形成
可能是因为被人畜践踏、遇上豪雨或过份灌溉、泥中缺乏有机物、在雨天或泥泥土过湿时翻动它,过度中耕、泥面缺乏植被覆盖过久或过分种植。
要改善,便要加入有机物以改善结构,如泥土太酸,可加点石灰,如有任何硬板层形成,必须先以锄头或铲将之打破。同时要适度种植,不再在泥土过湿时工作,加强疏水,例如种植前先翻土,或减少人畜践踏,减少空田暴露于豪雨中,减少中耕(即使需要中耕亦只保持表土以下1-2厘米范围内),且要经常保持有护根,绿肥或作物覆盖。
护根(Mulch)
是覆盖在泥土面的物资,可保护泥土免被雨水侵蚀,抑压杂草生长,更可保存水份及保温。亦可在株距阔的植株间种上细小的其他作物(护根植物,LivingMulch),一样有护根的功用,更可增加收成。例如在青瓜中间种生菜。白棉网可作护根用。
绿肥(GreenManures)
种来埋入泥中,而非食用的植物。它们可以掩盖泥面、减少雨水直接侵蚀泥土,减少泥中养份被大雨冲走,更可抑压杂草生长,增加泥土中的有机物。如绿肥属有固氮作用的豆料植物,更可增加泥土养份。
固氮作用(NitrogenFixation)
豆料植物的根,能够与泥土中的固氮细菌结合,形成根瘤。将空气中的氧转化成氧化物储存。如能在收割时,保留豆料植物的根在泥里,让其分解、则储存的氮素便会释放出来供其他作物利用。由于泥土中未必有足够数量的固氮细菌,特别是在贫嵴的土地上,故此有些豆科的种子会先接种了固氮细菌才出售。另外于豆科植物的这个特性,它们不需要太多的氮肥供应,太多只会令它只长叶,不开花,不结子。
蚯蚓
蚯蚓在一个有机农场被受重视,除可作为泥土肥沃程度的指标外,亦具多种功能。在施用化学肥料的农田,蚯蚓找不到足够的有机物做食物,便只有以植物的根部为食,影响作物生长。故菜农都视蚯蚓(黄犬)为害虫,要杀之而后快。但在一个有机农场,蚯蚓只会是益虫,而非害虫。因为它们最喜爱以落叶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物,然后排出肥沃的粪便供植物利用。它们更可钻开地道,搬动泥土,令空气和水更流通,对植物及周围的生物都有利,藉着地道的帮助,植物的根可伸得更远更深。
泥土的酸碱度
泥土的酸碱程度,可以影响泥土中养份的供应、植物的生长、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及泥土的结构。而影响泥土酸碱程度的主要因素有雨水、母石层的性质、灌溉、肥料、施肥密度、土壤耕种的时间等。它可以以酸碱值(pH)来表示。pH值可由0至14。7是中性,7以上为碱性,数字越大越碱;7以下为酸性,数字越小越酸。实际上,pH值是一个对数值,pH0时,表示每一公升水含有一克的氢离子(H+),pH1时,表示每公升水有1/10克的氢离子,pH3时,表示每公升水有1/1000克的氢离子,余类推。所以当pH值增加1时,表示氢离子的浓度有10倍的改变。
PH7表示中性,是因为在这样的溶液中,除了有1/107克的氢离子外,尚有等量的氢氧离子(OH-),而当pH值高于7时,溶液中的氢氧离子超过了氢离子,此时溶液呈碱性。
一般泥土大致在3.5至8.5中间。土壤过酸,会令许多养分(如氮、磷、钾、钙和镁)难为植物吸收,细菌及其他生物活跃程度会减低,植物生长因而受到影响。土壤过碱,会令锰、铁和磷难以被植物吸收,同样影响植物生长。大多数农作物喜欢6.3至6.8,中性微酸这个环境。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植物均能容忍某程度上的过酸或过碱。
要中和过过酸的泥土,可加入石灰、草木灰和有机物。其中石灰,一般每10平方米,每年不应多于2.7公斤。而草木灰,一般每10平方米加不多于1.1公斤。另外,不论过酸或过碱的泥土,均可使用有机物。它是一种酸碱缓衡物,可以令土壤保持中性。
要中和过碱的泥土,可加入针叶类植物的叶片、泥炭土及腐叶土等,或加少量硫磺。硫磺约每年10平方米施450克。
最好每年对泥土做一次酸碱值侧试,如在6.5以下,除非你另有计划,否则需加调整。
土壤酸碱度与养份有效性的一般关系-不同酸碱值下各种矿物质的相对吸收率,越粗表示越多矿物质可供吸收。
▲有机肥料
有机物能于大自然里分解,然后释出养份予植物利用。实际上,我们是先用有机物饲养泥土里的各类生物,然后它们缓慢而稳定地择出各类养份。植物由于获取充足而全面的养份而生长得健康茂盛,故而少病少虫。同时有机物亦能改善泥土的结构,创造一个排水良好,空气流通,保水,保肥的环境,令泥中各生物更适合生存。
为什么要施肥?
如泥土含有足够的有机物,则其本身已是一个健康而肥沃的生长环境,农作物已可健康地成长。但是一般情况下,施肥仍有其需要,因为:第一,有个别作物于某特定时间需多施点甚么肥料,以获取最佳表现;第二,土壤可能有一种必需养份严重缺乏;第三,没有足够的堆肥或有机物供应土壤必需的养份。
植物所需的养份
要令植物健康成长有16种元素不可或缺:
主要原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微量原素:硼、锰、铁、锌、铜、钼、氯
主要原素为植物组成成份,需量较多。而微量原素为生化反应所需,需量较少。以上各原素,除碳、氢、氧可以由空气和水吸取外,其余均要由泥土供应。
化学肥料出了些甚么问题?
虽然化学肥料无臭无味,容易施用,干净企理,效果神速,但却会带来种种问题。
养份不全面
一般化肥只供有限的养份,主要有氮磷钾三样或其中一两样。另一些复合肥,会提供多一至数种其他元素,但都不全面。
植物生长受制
在没有足够养份供给下生长,植物会变得潺弱而更易受病虫害袭击,故需频施化学农药,以确保收成。
植物营养不全
先天养份不平衡,后天肥料供应不全面,故长出来的植物容易出现矿物盐缺失征状。
有机肥料,能提供健全的养分,作物可健康成长。
容易流失,造成污染
为了让植物容易吸收,使效果更显着,化肥都十分易溶于水。植物未能吸收的肥料,会被冲入河道,造成污染。
使泥土变得瘦瘠
当化肥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时,植物便会在泥土里自行吸收。但长期下去,泥土里的某些元素便会变得缺乏,因而失去养份平衡而变得瘦瘠。
造成表土流失
化肥令泥土里的生物走光或死光,令它失去黏附力,改变了它的结构,令化肥流失更快。在豪雨及刮大风时,表土容易被冲走或吹走,渐渐土地便不能再种植。
破坏生态平衡
化肥扰乱了泥土里的平衡,亦没有提供有机物予泥土中的生物,令它们逐渐死亡及绝迹。结果泥土变成了一堆没有生命的矿物,只有越来越贫瘠,唯有倚赖更多的化肥补充,造成恶性循环。
危害人类健康
化肥在田间使用,大部份冲进河流,其中部分会变致癌物质,人喝了那儿的水产,都会有危险。
使蔬菜含水量高,而储存期短
由于化肥易于吸收,收效宏大,故此作物收成时间确实是缩短了。但是植物的生长跟本没那样快,植物来不及制造足够的物料填入细胞内,它们只能胀大细胞,然后加水入内。故此化肥种出来的菜含水量高,而储存期短。
有机肥料有甚么好处?
有机肥料例如堆肥不单给予泥土提供较全面的养份,还是一种土壤改良剂,能改善泥土结构,缓和泥土酸碱度。堆肥本身就是有机物,其本质带有黏性,可黏着幼细的黏土粒子,成为较大的团粒,团粒之间便形成了较大的空间,有助疏水及疏气。它亦可以黏着沙粒,把原本松散的沙质结构变得紧密,有助增加保水及保肥能力。泥土上厚厚的有机物就像棉花一样,可吸收水份,减少泥土的水份蒸发,减低因风雨所做成的水土流失。
基肥
在未下种或末移种之前,施于泥土的是为之基肥。可将肥料均匀地撒于泥面,将之与表面10-15厘米泥土混合。或者在移种时,先挖一个比待种的植物的根球还要大的泥洞。将一撮挖出来的泥与肥料混合(最好是用堆肥),放回泥底,再将植物植入,盖满泥土,略压实,充份淋水。
追肥
在植物生长期间,施于植物周围或直接施于植物上的为之追肥。通常在植物生长最迅速,最需要额外养份补充时使用。但使用前须先除草,否则野草会将养份抢去。若为固体肥料,可施于植物周围,以不直接接触植物为度,以免烧伤植物。若为液体肥料,可淋洒于植物上。在生长旺盛的季节,可每2-4个星期薄施液肥一次。液肥须适当地稀释,稀释程度视液肥熟腐程度、植物生长状态与及天气因素而定。最适宜的施用时间是一早一晚,那时气温较低,故不易烧伤植物。最好能在施用后,再以清水淋洒。
植物需要的主要肥料
氮肥
氮肥不足时,植株会变得矮小,叶会变黄,果实提早成熟,收成减少。可每星期以麸水淋洒作物一次,直至病征消失为止。同时,可加其他固体氮肥于泥中。或可在计划轮种时,多种些豆科植物,并多加堆肥。但若氮肥过多,会令茎、叶生长过于茂盛,却少花少果,且作物会变软弱,易被病虫害感染。还有,氮肥过多,可令植物内的硝酸钾含量增加,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硝酸盐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磷肥
不足时,叶会变窄,分孽减少,果实减少甜味,品质低落,部分作物的叶及叶柄会变紫色。可以海藻水每星期淋洒植物一次,直至病征消失为止。海藻水可以刺激植物的酵素,令它更有效地吸收磷。另外,可加骨粉及堆肥,并调校泥土酸碱度至6.0-7.0之间。
钾肥
钾肥缺乏时,老叶先端会出现黄化,然后向叶缘蔓延,之后褐变而枯死。另外新叶会变暗绿色,伸长抑制变小叶。根的生长亦不佳,易腐烂。可每星期施或紫草水一次,直至病症消失为止。另可加草木灰,但不能一次过加太多。长远计,应多加堆肥、动物粪便,海藻等入泥中。
钙肥
钙肥不足,容易在春天令生菜产生顶腐病(植株由心开始腐烂)。也会令番茄落花,薯仔的植株与块茎都长不大。可以加石灰以改善。
常用的有机肥料
花生麸粉
施于泥土后,会有抢氮和发热的现象,如太接近植物则易烧伤,故亦应避免在幼苗期使用。如作基肥用,则最好能在施用后至少3-5天才下种或移种。氮、磷、钾的百分比为7-1.5-1.5。每平方米可施用约50-200克。若泥土肥沃、前造尚有余肥或作物需肥量不多时,可少施;否则,可多施。
花生麸水
将花生麸粉放入水中,让它在缺氧环境下分解。2-12个月后便可使用。时间越长,熟腐程度越高,越不易烧伤植物。花生麸与水的比例约为1:15,使用时,需先将液肥加水稀释,液肥与水的比例约为1:7。施用后,最好能淋水以免烧伤植物。花生麸水必须密封,以免臭味外洩。
骨粉
是碾碎的牛骨。如牛骨先煮过再辗碎,是为熟骨粉。如未经煮过便辗碎,则为生骨粉。生、熟骨粉均属缓解肥,唯生骨粉较熟骨粉更慢。氮、磷、钾的百分比为4-22.5-0.2,另有24%钙。由于属缓解,故宜作基肥用。每平方米50-150克。
海藻
富含氮、钾、多量微量元素及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埋入泥中,放入堆肥箱,或放在泥面做护根。它可以改良土质,帮助植物吸收养份。采收洗净后,即可使用。亦有适合有机农场使用的商品海藻粉出售。
草木灰
草木烧出来的灰,其中黑灰较白灰含钾量高。由于草木灰易溶于水,故使用前应避免被雨水淋湿。能同时提高泥土的酸碱值。草木灰的氮、磷、钾的百分比为0-1.7-5.3。可每年每平方米施15-50克。
紫草(Comfrey)
一种生长迅速的多年生草本,可以用分株繁殖。它的根部可深入土层,将次土层的养份带上泥面。叶片富含氮和钾,可以直接放入泥中,或放入肥堆中,或以护根形式放在泥面。同时亦可将紫草放入水中让它分解制造紫草水。约16克紫草叶加1公升水,以盖密封,4-5星期后再稀释使用。
石灰
亦称白灰,白细末状,可调校泥土的酸碱值。每平方米可施50-150克,但每年每平方米不超过300克。
鸡蛋壳
须先捣碎,否则会令农地变得非常危险。氮、磷、钾的百分比为1.2-0.4-0.1及多量的钙。每年每平方米100-500克。
动物粪便
由于富含氮素,故不宜直接放入泥中,最好能先放入肥堆中处理。如果直接施用于泥土,可先与泥土混合,至少一个月后始下种或移种植物于其上。使用动物粪便需小心可能含有各种细菌,且一般由于猪隻饲料中已加入高量的铜盐,故猪粪制成的堆肥,重金属含量仍十分高,不宜长期使用。
其他肥料
其他如鱼鳃、鱼肠、鱼鳞、茶叶渣、汤渣等亦可作有机肥料,但最好能先放入堆肥桶内堆沤成熟才使用。市面上亦有一些商品有机肥出售,但需小心阅读包装上的说明,如有疑问,可与相关团体联络。
绿肥(GreenManures)
特别种来做肥料的作物。通常会是一些生长迅速,容易腐烂的植物(如芥菜)或其他豆类(固氮作用)。可在两造中间下种,或在前造作物收割前1-2星期下种。到下一造下种或移种前7-14日锄入泥中。红豆、绿豆也可作绿肥
轮种
轮种是将作物轮流在不同的田地上种植。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亦可以将泥土里的肥料充份运用。同类的作物,需要类同养份,有相类似的病虫害问题。于是在同一幅地上,每造都种上不同的作物,便不会容易出现某类养份缺失的倩形,病虫害亦不易在泥土里累积。可按作物的类别来轮种,例如可将作物分类,每造拣选不同类来种植,如生菜(叶菜类)、青瓜(瓜类)、豆角(豆类)、根菜类(白萝卜)、粟米(穀物类)、蕃茄(果类)等。或深根和浅根类的轮流种值,可吸取不同深度的泥土里的养份(如:蕃茄与白菜)。或需肥量大的和需肥量小的交替(如西兰花与四季豆)。或不同土地覆盖率的轮种,可以保护泥土结构(如薯仔与葱)。
间种
在同一幅地,同一时间,种上超过一种作物是谓之间种。间种亦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及有效利用田里肥料的技术的一种。间种的原则与轮种非常接近。间种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及有效利用肥料。
▲堆肥
堆肥就是模彷大自然的循环,将本来称为垃圾而又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如落叶、枯草、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等)堆放在一起,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各类动物及微生物以较高的速度把它们分解。过程中,被分解的有机物质会释放出热量、二氧化碳。最后转化为深啡色、带泥土气味并含有高养分的腐殖质,称为「堆肥」。
把有机垃圾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香港每日生产的固体废物数以公吨计,根据环境保护署的资料,在2001年,香港人每日就生产了16,800公吨的固体废物,相当于26万位市民的体重总和。这些废物当中包括都市固体废物、拆建废物、化学废物及禽畜废物。这些废物主要会以堆埋处理,故此预计于10至15年内香港的堆填区将会饱和。弃置于堆填区内的废物中,有部份属于有机物,如厨余、落叶、淤泥、粪便和废纸等。它们被埋在堆填区内,不但佔用珍贵的土地,而且由于缺乏氧气,分解十分困难,分解过程亦会产生巿害气体甲烷(沼气),及可能渗漏污水,引致环境问题。
另一种通常用来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焚化,更不适用于有机垃圾。这种方法不但价钱昂贵,而且由于有机物多数含水量高而令燃烧效果不理想,效率低,更会制造较多废气和毒性极高的有机污染物,要用更多的资源去处理净除。
如果拿这些固体废物去堆肥,使它成为有用的土壤改良剂,不但可以资源再用,而且堆肥后废物的体积亦会大幅下降,大大节省于处理、存放及运输上的成本。
堆肥是一种天然的土壤改良剂
若将堆肥与泥土混合,它可改良泥土的结构,调较泥土的酸碱度,又能把原本松散的沙质结构变得紧密,改善保水力、疏气性、排水力和保肥力等等,亦能提供均衡的基本养份予植物,是一种上佳的土壤改良剂。
在校内或社区内进行堆肥,提高同学及街坊的环保意识
不少环境教育及公民教育均涉及「循环再造」,堆肥不但切合此题目,更可让参与者宜接体验,并从另一角度去探讨废物处理这棘手的问题。
堆肥的生物群落
堆肥过程牵涉到一大群生物把有机物分解。细菌是堆肥内最细小但最大量的生物。在肥堆内,约有80-90﹪的微生物都是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较简单的形式让其他微生物继续工作。其他生物,如真菌,会分泌酵素来分解有机物,然后吸取当中的养份,这种分解形式可称为化学分解。
肥堆内的无嵴椎动物(如蚯蚓、蜗牛、千足、蜈蚣等)的贡献可称作物理分解。它们透过咀嚼、吸食、排泄等活动将物料弄碎,增加物料的表面积予微生物工作。同时又会钻松物料,让更多空气可以进入肥堆中间。它们死后会留下残骸,提供原料给微生物分解。
有氧堆肥的温度变化
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后,会放出热能、二氧化碳及水,然后转变至一较稳定的状态,成为最终产物──堆肥。其间的温度变化,是堆肥腐熟程度的指标。
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及所能达至的温度,视乎各种条件是否能配合,在最理想的环境下,会出现以下三个阶段:

堆肥熟腐过程与温度变化
第一阶段:中温期
物料刚开始被分解的阶段。中温细菌会分解易溶于水及易于降解的物质,快速产生热能,令堆肥的温度迅速上升。此阶段温度约介乎25-45℃之间。
第二阶段:高温期
当温度超过50℃时,中温细菌会逐渐被高温细菌取代。它们部分可在高温至70℃的环境下工作,但当温度超过65℃后,太高温会把部分微生物杀死,限制了堆肥的速度。故最好能翻动堆肥,引入空气,这样可将外围较冷的物料翻到中间,并将中间较热的搬到外围,以保持温度在50-60℃左右。但若相反,如果肥堆升温有困难,则要考虑各种保温方法,特别是体积较细(小于1立方米)的肥堆,可在外围加麻包袋之类。当温度进入55℃或以上时,大部分的病原体均会被消灭。
在高温期内,蛋白质、脂肪、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等高能量物质的分解会加速,当肥堆中间的物料逐渐被分解后,细菌工作的速度便会慢下来。故此翻动肥堆亦可提供更多氧气,及将外围分解较慢的新鲜原料翻到中间,让微生物可以继续工作。
到再没有足够的新鲜物料供应给高温细菌消耗时,肥堆的温度便会慢慢降下来,然后再由中温细菌及其他生物接棒继续余下的分解工作。
第三阶段:冷却期/成熟期
当没有足够的新鲜物料供细菌消耗时,堆肥的温度便会慢慢降下来,当温度降至45℃或以下时,中温细菌及其他生物可在堆肥内生存,继续工作。随着分解工作逐步完成,温度会继续下降,直至一个稳定的水平,进入腐熟状态。此时的堆肥会散发出一股泥土气味,颜色呈深啡色,可与泥土混合,能提供养分予植物。这阶段愈长愈能得到较腐熟的产物,一般最好待三至四星期后才使用。
影响堆肥过程的重要因素
物料的碳氮比(C:NRatio)
微生物是堆肥过程的重要分解者,它会降解有机物中的碳素作为能量来源以维持代谢作用,产生热量及二氧化碳;同时亦会分解有机物当中的氮素来合成蛋白质,供其生长和繁殖之用。
要让微生物最有效地工作,最重要的不单是供应大量有机物,而且要提供有适当碳氮比的有机物。否则,若氮太少,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会减低,所制造的热量亦会减少,堆肥速度亦因而减慢;相反若碳太少,微生物因缺乏碳来生产能量,引致有机物质末能完全被分解,而多余的氮更会转化成氨,流失于空气中,产生异味,同时使堆肥产物趋向碱性,损害堆肥中的部分微生物。最适合堆肥微生物的碳氮比,大约是20-30:1。在堆肥的过程中,碳素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离开肥堆,而令碳含量下降。故此,腐熟的堆肥通常的碳氮比只有10:1左右。
空气
在活跃的有氧堆肥内,主要工作的是好氧细菌,它们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热量,进行代谢和繁殖。定期翻动肥堆,可令更多空气可走进肥堆中间。在缺氧的环境下(如水分太多),好氧细菌便会逐渐死亡,取而代之的是厌氧细菌。厌氧细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较慢,而且会产生硫化氢(臭蛋味)等有臭味气体。
水份
肥堆不可以太干,否则不适宜微生物活动,亦不可以太湿,因会造成缺氧,令分解缓慢及产生恶臭。肥堆要保持湿润,就像扭干了的海棉一样。
温度
适当的堆肥温度,不但可加快微生物的代谢速度,更能有效分解有机物及杀死病原体。夏季高温时,肥堆较容易达至理想的温度指标(即50-60℃左右),但在冬季时则较困难。因此冬天时堆肥所需的时间会较长。
物料的表面积
物料越细,它表面面积的总和便越大,能够接触的空气与微生物便会越多,分解速度因而亦越快。但要留意如果将物料切割得太细碎的话,物料碎块中间的空隙便会减少,导致肥堆过于结实,令透气性下降,促使缺氧。最好能将物料切割成大约5厘米长。
体积
堆肥的体积越大,越容易保温。但若过大,物料会因太重而压实,氧气难以进入肥堆的中间部分,造成缺氧环境,而且难以翻动。若过小,则因散热太快而不能保持理想温度,减低分解效率及未能杀死病原体。最佳的肥堆大小为1米x1米x1米的立方体。
微生物
原料及泥土里应有大量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
肥堆选址
所有有机物最终都会分解,分别只是时间。要一个肥堆可以较快速地分解至熟腐状态,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去让适当比例的物料在其中堆沤。通风、有荫蔽、有盖顶、有工作空间的地方较适合。
建造堆肥箱
堆肥箱种类繁多,一般而言,通风程度、体积、卫生和耐用程度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常用的有铁丝围网、木箱和有盖胶桶等三类设计,但各学校可按各自需要自行设计适合的堆肥箱来。

选取物料
但有些物料会比其他的较难处理,故应小心选择,最低限度,在开始时,先选用较易处理的物料。
(1) 适合堆肥物料
在校园和社区园圃附近环境,可选取的物料一般包括:含氮较高的菜荚、果皮、水果心和鸡蛋壳;含碳较高的报纸、草碎、树叶和纸碎。其他可供堆肥的物料例如:木碎、茶叶渣、树枝、咖啡渣、果仁壳、未结种子的杂草等。
(2) 不适合堆肥物料
所有非有机物如塑胶、金属、玻璃、人造纤维等,全不作考虑。
(3) 容易引起麻烦的物料
油脂、肉碎、骨头、小食部的食物渣滓和奶类食品等,容易滋生病菌,且会不断发出恶臭,还会吸引猫狗老鼠等来觅食。结了种子的野草会把种子留在肥堆内,藉使用堆肥而得以散播。有病虫害的植物,会有机会因留在肥堆外围较低温处,病菌得以生存下来,然后藉堆肥把病菌传播。太细碎或容易挤压的物料,如一大叠报纸或草碎,会降低肥堆的透气性,亦应减少使用,或应分散使用。松针带酸性,含大量油脂的物料,会影响细菌的分解工作,故都不宜多用。
计算物料的碳氮比
物料的碳氮比直接影响堆肥情况的因素,理想的比例为20-30:1。一般收集的物料以菜叶为主,因其氮含量较高(碳氮比为12:1),故需要加入一些碳含量较高的物料如木糠、纸碎等。如用2份菜荚与1份干树叶混合,或用30份菜荚与1份木糠混合。以下是一些有机物质的碳氮比:
堆肥的物料
碳氮比
木糠
400-500:1
纸张、报纸
170:1
树皮
125:1
枯草
80:1
松针
66:1
粟米穗轴、干树叶
60:1
树叶(新鲜)
40:1
水果皮及果心
35:1
豆荚
30:1
红萝卜
27:1
野草
25:1
草木灰
23:1
草碎、咖啡渣
20:1
海藻
19:1
洋葱和辣椒
15:1
菜荚、蕃茄
12:1
计算碳氮比的例子
如用2份菜荚与1份干树叶混合,混合物的碳氮比为:
(12+12+60)/(1+1+1)=84/3=28/1(介乎20-30:1,属于合适的碳氮比)
开始堆肥
将适当碳氮比的不同物料收集好,切碎或撕碎至约5厘米长。可将不同物料一层一层的放入堆肥箱内,或者先将所有不同物料充分混合,然后才放入箱内。想每层的厚度较均匀,可先将物料扩散铺开至箱边,然后才放入中间部份。为确保有适量的水份,可用手轻物料﹙必须是混合后的物料﹚,在界乎有水滴出与无水滴出之间,就像扭干了的海绵一样,即表示已达到理想湿度。最顶一层都应该是一层约5厘米厚的泥土、一块厚布或一张胶纸,以保温并减少水份散失。与物料接触时,可戴上胶手套和口罩,以减少细菌感染。
当放入原料后,肥堆应该在数天内开始升温。这时便须要将堆肥翻动,以便将外围的原料翻到中间较热的部份,亦将中间翻到外围,让整个肥堆的熟腐较均匀。如有两个或以上的堆肥箱,可将物料由一个箱翻至另一个箱。或者可以将物料全部拉出堆肥箱外,然后再将之重新放入箱内。尽量每1-2星期把肥堆翻动一次,以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使堆肥完全腐熟。多数人对堆肥中的微生物,不会产生过敏反应。但一些容易产生过敏反应的,免疫系统较弱的,及患有哮喘病或其他气管病的人,可避免翻动堆肥,或可采取措施减少与堆肥直接接触。
如何分辨堆肥可否使用?
若堆肥并未腐熟便加入泥土中使用,堆肥中仍然进行氧化作用时,大量热能的产生会破坏作物的根部及影响作物的健康。故我们应先分辨堆肥的腐熟程度是否足够再决定使用与否。当堆肥己经腐熟可以使用时,堆肥的体积会随着时间而下降,原本1米高的肥堆,会剩下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低,而当初的物料,会变得不能辨认、深啡色、细碎的、像泥土一样、且带有泥土气味的样子,表示堆肥已达腐熟的程度。
其他堆肥方法
(1) 缺氧堆肥
将所有原料加水密封于一容器内(可选择用有盖黑色胶桶),将该容器置于阳光下,间中摇匀,数月至一年后可供使用。
(2) 枯叶堆肥
把收集的枯叶放入铁丝围网内,加水弄湿。枯叶堆肥的养份虽然不高,但郄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
肥堆的使用
(1) 融合于泥土中
可与表面15厘米的泥土充分混合,或与盆栽中的泥土完全混合,让养份慢慢地释出于泥土中,改善泥土。
(2) 铺在泥面作护根
堆肥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先将泥土充份淋水,然后可将5-10厘米厚的堆肥舖在泥面,以减低表土的水分散失,保护植株的根部。
(3) 制液肥
把约500克堆肥放于布袋内,缚好袋口并浸于水中,一两天后,水变成茶色,成为堆肥液。若堆肥液浓度太高,可先将堆肥液稀释才使用,以免烧伤植物。
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主要是利用蚯蚓对有机物的消化能力,把有机物吃掉,消化后排出体外,变成更细小简单的物质,然后又把这些排泄物再吃掉,整个过程多次重覆,最后把有机物变作有用的肥料。
蚯蚓把有机物吃掉,消化后排出体外,整個过程多次重覆,最后把有机物变作有用的肥料。
材料:
(1) 木箱/胶桶一个(大小视饲养数量而定,由饭盒般大到垃圾桶都可以)
(2) 碎石一堆(以够放满箱/桶底为合)
(3) 纱网一块(平放在碎石层上,避免蚯蚓和泥土掉落)
(4) 泥土一堆(是蚯蚓生活的空间;蚯蚓多,泥土要多些;蚯蚓少,泥土可少些)
(5) 蚯蚓最少两条(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6) 厚纸板/报纸/盖一件(用来遮光、减少水份散失)
(7) 喷水壶一个(以保持泥土湿润)
制法:
将碎石放入木箱/胶桶内(如有需要,可在箱底或桶底加两个孔,以便疏水)。
覆上纱网,放入泥土及蚯蚓。
放入少量食物在泥面,观察蚯蚓的食量。
最初,蚯蚓可能还在适应新环境,不大进食,但约一星期后,当蚯蚓适应了新环境,便会大量进食,并进行繁殖,到时记紧要给他们添食物及保持环境湿润。
3-4个月后,可开始采收。先将盖揭开一会,让蚯蚓都躲到泥土下层去,届时便可将上层的泥土连蚓粪土取去作肥料用。
备注:
如果你的蚯蚓是由外地引入的,牠可能生长较快,饲养较易,但千万别把牠放到土地上或大自然去,因为我们仍未清楚牠会对本地的蚯蚓引起那种影响,为了避免薇甘菊一类问题重演,还是小心为上。
如果你遇上任何技术困难,可电邮去EarthwormBulletinBoardService (earthworm@julian.uwo.ca)查问,他们有4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蚯蚓专家回答你的问题。
蚯蚓是天然的翻土机,据RodaleInstitute估计,如果每亩土壤有100万条蚯蚓生活在其中,就相当于有3位园丁每日轮流在这一块田上工作8小时。
厨余堆肥
本港每日约有3,000公吨的食物残渣,由食肆食物工场和家居等产生出来。其中家居厨余包含果皮、菜叶与残羹,为家庭垃圾中必有部分,它容易腐烂、发臭且会渗水,造成垃圾清运上的困扰。如果将厨余经堆肥方式变成有机肥,再让它回归大地,便是完成有机物质循环及垃圾减量的最佳方法。
垃圾桶覆土法
取一个50公升(或更大)的有盖垃圾桶,切去底座,选一处阴凉的地方,将桶埋入泥中约5-10公分深,边缘洒上石灰(避免老鼠、蟑螂肆虐)。
厨余沥干水分后,以一层厨余上舖一层土的方式,逐日处理。
垃圾桶盖上再以厚布覆盖,或另以大塑胶袋覆罩,用绳子綑绑,以杜绝虫蝇。
直至堆肥桶装满后,再放置3-5个月,若无恶臭,堆肥即告成功。
要取用堆肥,可由桶底分次适量挖取。
洗衣粉桶
在一个空洗衣粉桶(上方有旋转盖的圆桶,或正方形盒均可,紧记要清理内层的污染物)的侧面加上水龙头。
底部先加砖头后再放2.5厘米网眼的铁丝网(以作隔渣之用)。
另外在水龙头(水喉)下方,以铁丝悬挂一空胶瓶。
将每日的厨余切碎后,放入桶内,稍作搅拌,盖好桶盖。
每晚睡前,将水龙头打开让臭水排入胶瓶内,并立刻将之倒入马桶冲掉。
当堆肥桶装满后,再放置一个月(需持续排水),然后寻找合适的地点(如空地或大花盆),将堆肥埋入土中或混合其他土壤,以待取用。
在自家做有机堆肥时,厨余宜使用植物性物质,如:菜梗、菜叶、果皮,且每日处理时顺手将之切断、切碎并沥去水分,或混些撕碎的旧报纸或用过的卫生纸,并先略加搅匀再将堆肥桶盖好,此举可减少堆肥时所产生的气味,大家不妨一试。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植物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及无性繁殖两种。其中有性繁殖(sexualpropagation)亦称为种子繁殖,需经雌雄两生殖细胞结合成为种子,孕育成另一新个体。种子繁殖的优点在于播种的操作技巧较容易、快及方便、繁殖量大、便于贮存及运送、有机会能制造出有优良品质、适应能力强的交配种。它的缺点是不易保持母体的原本特性、开花结实再播种发育成长,一般需时较无性繁殖的方法长。
影响种子发芽的环境因素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包括:水份、氧气及适当的温度。有些植物的种子之发芽还涉及光线。
水份
水份可以使种皮变软或破裂,以利胚根及胚芽突破种皮。促进种子内的生化反应,例如将胚乳内的物质转化成可溶性物质,以便种子吸收及利用。水份不足,种子无法发芽;水份过多会防碍空气的透入,影响呼吸运动,甚至引致种子死亡、腐烂。
氧气
种子发芽时,呼吸作用会加剧,故需要充足的氧气。
温度
温度影响着种子发芽的速度,种子在适合的温度下才会发芽。不同的种子发芽所需的适温亦会有异。来自热带的种子,发芽所需的适温约于24-35℃;温带的种子,约于10-21℃;亚热带的种子,约于以上两者之间。一般情况,大部份种子发芽所需的适温都接近室温(25℃)。温度过低种子不能发芽,相反温度过高种子可能会死亡。
光线
光线对于大部份植物种子的发芽没有甚么影响。只是有某些种子的发芽会因为光线而受刺激或抑制。
其他繁殖方法
不少的植物均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份(如:茎、根、叶),从母体分离,并生长成为独立的新株,此方法称为无性繁殖(vegetativepropagation)或营养繁殖。其优点在于能保持母体的原本优良特性、一般较种子繁殖快,而缺点是有些操作会比较复杂及需要较多时间、一时不易大量繁殖、品质、特性跟原本的母体一样,没有得到改良。无性繁殖方法包括有分株、压条、扦插、嫁接等。
(1) 分株法(separation)
植株成长后,根部或植株周围会长出新株来,当这些新的个体成长至已具备根、茎、叶或芽时,将它和母株分开后定植即可。此法成活率高,成长速度也较快。如葱、韭菜、金针等蔬菜,可将母株连根挖出,分成数丛,栽植入土。另外,亦有不少蔬菜可以挖出地下茎来作繁殖。如姜和莲藕的根茎,马铃薯的块茎,洋葱和蒜头的鳞茎,及马蹄的球茎。
姜可用分株法繁殖,一小片姜,春天埋在泥里,七、八月可收紫姜,年底可收老姜。
(2) 嫁接法(grafting)
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带有根须的植物上,使该枝条或芽接受它的营养,发育成一珠独立的植株的方法。该枝条或芽叫接穗,带原根承受接穗的植珠叫砧木。苹果、桃、玫瑰等植物也可使用嫁接法。嫁接法一般有三种:
芽接法――用繁殖植物的芽为接穗,进行嫁接。
枝接法――用繁殖植物的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
诱接法――用甲树的一枝,接合在乙树的一枝,等两者癒合之后,把前者从母树分离。这方法主要用来繁殖其他方法不易实行的植物。
(3) 扦插法(cuttings)
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份,从母体分离,插入土中,使它生根、发芽,成为独立的植物。扦插法有以下几种:
枝插法――用枝条作为插穗,如薄荷。
叶插法――用叶作为插穗,使其在叶缘和叶脉生出不定芽,分离之后成为独立的幼苗,如非洲紫罗兰。
根插法――用叶作为插穗,范围限于容易在根部再生出新株的植物,如紫藤、金山海棠。
(4) 压条法(layering)
把生在母株上的枝梢,埋入土中,埋入的枝梢需割破一些,促使它生根,等埋入的枝梢部分发根之后,可以把它从母株分离,成为独立幼苗,如紫藤、有下垂枝的杨柳等。
培苗土
学校方面在培苗时,亦可自行调配培苗土,以下是有关成份的比例,可供参考。泥炭土、蛭石/珍珠岩、堆肥以2:2:1的比例混合再加以小许牛骨粉(每100公升55克)及石灰(每100公升230克)。
▲虫害防治
很多人一早已习惯了相信,对付害虫,就是用点甚么来杀死它们。于是他们以为有机农场会用一些较安全的天然农药来代替那些危险有毒的化学物品。但实际上,最有效保护作物的方法,是预防而非治疗,是有计划的种植,健康的泥土,健康的作物和平衡的生态。到万一虫口骤增时,才会采用各种生物性、物理性或天然农药等方法来作控制。
预防措施
(1) 令植物生长健康
均衡的养料、充足的水份、适当的种植密度,均能够令作物健康成长。植物健康,不只病虫害感染较少,即使染上病患,亦较易康复,且对收成的影响亦较少。
(2) 适时种植和收割
在适当的气候种植,可令植物更健康,亦可以避过害虫活跃期,减少虫害。例如在香港,夏天不种菜心以避开狗虱仔。但连场大雨后,泥中的狗虱仔幼虫会因水多而浸死,这时下种种植十字花科植物亦不怕狗虱仔侵袭。有关种植时间与虫害的研究,外国较多,如迟一个月种红萝卜,就可避开甘荀绳的高峰期,将水稻延迟播种10-15天避开过冬孵化出来的二化螟。但在香港,蔬菜应何时怎样避开那些本地虫害,则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3) 保持环境卫生
田间杂草、收割后的残余部份、腐烂的植株、掉落的瓜果,均应清除,以减少害虫寄生,有效减少虫源。若想在其他地方引进新品种植物时,也应多留意那植物本身是否已感染虫病害。
(4) 选种抗虫品种
有些品种有抗虫效果,可能是它们具某种气味可驱走害虫,或者它们的复元较快,即使受害虫感染仍能有相当的产量。如特硬梗的粟米、叶片含硫量高的蒜头、生长特快的作物品种等。即使未能找到具抗虫效果的品种,亦最好避免惹虫的,通常特别高产,或者特别美味的新交配种,都较惹虫。于购买种子或植物时,请留意包装上的说明。
(5) 轮种/间种
如果不断重覆种植同样作物,虫害,特别是通过泥土传染的,便会因为适当的食物供应不断而有机会大量累积。但如果轮流种植不同植物(轮种),同时将植物分散来种,中间杂上其他植物(间种),害虫便不易找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大量繁殖。轮种的间隔越长越好,如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等。间种的植物如有特殊气味(如葱、蒜、胡椒薄荷等),则更可收驱虫的效果。
(6) 保护天敌
其实在大自然中,早已存在着大量害虫的天敌,牠们可以是猎食害虫的动物,可以是害虫的寄生虫,亦可以是令害虫生病的微生物。香港常见的有蜘蛛、蠼(虫叟)(音〔渠修〕)、蜻蜓、螳螂、瓢虫、青蛙、蟾蜍、蝙蝠与及一些肉眼较难观察的如寄生虫、寄生蜂及令害虫致病的各类微生物。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牠们喜爱的生活环境吸引牠们留下来,例如提供花粉和花蜜等作为食物,提供食水让昆虫有地方降落等,保留一块不再翻土的地方,教导小孩别去骚扰牠们,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喷洒任何有毒物质。
瓢虫的成虫及幼虫均以蚜虫为食,是田里的益虫。
生物防治
除了利用本地原有的天敌以外,亦可引进一些本来没有或者数量不足够的。以下都是一些可以在香港找到的生物农药。
(1) 苏云氏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
Bt是目前唯一大量商品化的昆虫致病菌。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孢子型杆状细菌,通常在泥土、谷类微粒、叶子或昆虫尸体内出现。它的孢子可以在大自然里生存两、三天,但在阳光照射下,会被破坏。Bt的产品内,主要包括Bt孢子和它的毒素蛋白晶体。这些晶体会在害虫肠内高碱性的环境中溶化,毒素会令害虫停止进食,同时会破坏肠壁组织,3-4天内害虫就会死亡。使用时,应避免与任何碱性物质(如肥皂、盐)混合,但可加入小量食醋,以降低酸碱值和增加Bt的功效。香港出售的Bt,主要对鳞翅目(飞蛾和蝴蝶)的幼虫有效,如Bt却氏卡奇(B.t.kurstaki)和Bt亚莎华(B.t.aizawai)亚种。
(2)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litur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
此病毒是一种源生于中国广东自然界中的昆虫病毒。只对斜纹夜蛾(俗称花皮虫或像行军虫)的幼虫有效,对其他非目标害虫无感染能力,对益虫、大自然及人畜无害。当病毒被幼虫摄食之后,会在虫体内的细胞繁殖而引起致命的疾病。生病的幼虫在2-3日内停止进食,变得呆滞及变褐色,5-9日内会被病毒所分解。死去的虫体会释放出以亿万计的新病毒去感染其他幼虫,及使到病毒在害虫族群内传播,但这种传播方式未必能完全抑制害虫族群。另外,由于会受太阳紫外光分解,病毒只可以在田间维持数天。
(3) 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
斯氏线虫是一种在自然界寄生于昆虫体内的线虫(昆虫病原线虫),可用来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及茎干害虫,如狗虱仔幼虫、土狗(蝼蛄)、粟米蛀心虫、柑桔蛀心虫等。线虫体内带有共生菌,当线虫从害虫的气孔、口部或肛门进入虫体后,便会释放出共生菌,2-3天后,昆虫便会受感染死亡。线虫在死虫体内发育成熟并繁殖,以共生菌和虫体为食粮。食物消耗殆尽时,线虫会再进入泥土内寻觅新寄主;当害虫数量减少后,线虫就会老化致死。使用时应避免在猛烈阳光,最好能在黄昏时施放,使用前应将泥土及作物洒水弄湿。
(4) 瓜实蝇雄蝇引诱剂
昆虫对某些气味有特别喜好,若将带有这些气味的诱剂放入诱捕器内,便可藉以诱捕害虫。如:瓜实蝇雄蝇引诱剂(又称克蝇),可以有效诱捕雄性瓜实蝇。另外,亦可自制诱剂。在用完的胶瓶上加入约小半瓶石榴汁,上半部多开几个窗口让气味散发,将胶瓶连乌蝇纸挂在瓜架上或外围枝叶茂盛的树荫下,便可诱捕瓜实蝇。除石榴汁外,瓜蝇亦对糖水或腐烂的瓜果等有兴趣。设置诱捕器在瓜棚中间近上部,约每5米一个。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作用,清除或驱赶害虫的方法:
(1) 直接手捕或摇撼
预备一对手套及一桶肥皂水,将捉到的昆虫放入水里,肥皂可以减少水的表面张力,令昆虫难以由水里逃脱。若不能将害虫与叶片分离,如潜叶蝇,则可叶片一起放入肥皂水内。亦可以用铁线、吸尘机等帮助除虫,此法如果运用得宜,效果十分显着。部分昆虫(如黄守瓜)会假死,别因为它掉在地上一动不动便以为它已死去而放过它。
(2) 剪掉粟米雄花(去雄)
当粟米顶部的雄蕊展开有45o时,将雄花剪去,每4行粟米,可剪去3行。此法已証实能有效地减少粟米蛀心虫为害,因为它们最喜爱的食物便是粟米雄花及花粉。
(3)诱捕陷阱
可利用害虫的特殊习性来诱捕它们。例如蚜虫、瓜实蝇对黄色有正趋色性,故可购买或自制黄色黏板来诱捕。在黄色塑料咭上,涂上黏虫胶、凡士林,或贴上双面胶纸,每隔5米设置一块,高度高于菜叶约50厘米,或放在瓜棚上半部,可诱捕有翅蚜虫及瓜实蝇。将黄色黏板放在自制陷阱内,可减少黏着瓜藤或泥尘而失效。
亦可用南瓜、番薯煮熟发酵或用香蕉、菠萝皮或石榴汁诱捕瓜实蝇。用啤酒、变坏的酸乳酪或酵母加水诱捕蜗牛及蛞蝓。用光来诱捕螟虫、金龟子;用蜜糖诱捕夜盗蛾、小地老虎。用糖醋液(6份糖、3份醋、1份白酒,加1份鱼藤液调匀)诱捕小地老虎等等。
石榴汁等对瓜蝇十分有吸引力,可用来吸引它们飞过来,黏在乌蝇纸上。
蜗牛陷阱──陷阱的盆边要与泥面齐平,方便蜗牛或蛞蝓爬入,上面加上盖,以防止猫狗骚扰,更可防雨水稀释诱饵。
(4) 遮断法
以棉网覆盖在田畦上,形成物理屏障,可有效防止狗虱仔(黄曲条跳甲)进入网内,为害作物。若在雨季使用,可在刚下种的田畦上插上铁线作支撑,再拉网覆盖田畦,并以泥土覆盖网边。若于秋冬使用,可直接拉网覆盖田畦,需用重物压着网边。疏苗、施肥、除虫时开网,当植株长大,狗虱仔便不能为害。期间要定时检查棉网有否破损或有否跟幼苗及泥土黏结,雨天后须揭开棉网通风,持续过湿天气则应停止使用棉网。
棉网可有效防治狗虱仔。如棉网无破损,一般可重覆使用3-5次。
另亦可在幼瓜长至4厘米以前,以纸袋、纱网或胶袋袋套在瓜果上,以防止瓜蝇雌性成虫产卵。请留意,套纸袋会使瓜色较淡,且需在大雨后更换。套纱网需找硬身的网,如使用煲汤袋一类较软的网袋,瓜蝇成虫仍可以从网眼接触到瓜皮以继续产卵。另外,由于瓜实蝇不喜欢阴暗的环境,可用较瓜成长后还长300毫米,两端开口的黑胶袋来套瓜,即使瓜蝇飞近,进入瓜袋,也因为不喜欢黑暗环境而退出。此法可避免用下方闭口的胶袋套瓜时,瓜容易焗烂,且胶袋会收集雨水、灌溉水,要不时倒水。用两端开口的黑胶袋套瓜可减瓜蝇侵袭。
遮断法的另一个例子是用纱网覆盖瓜苗,可防黄守瓜为害。或者将厕纸筒横向剪半,让纸圈套着幼苗,一半埋在泥里,一半留在泥面,可使乌头虫不能伤害幼苗。另外亦可将胶瓶的底部剪去,套在幼苗上,可以防止蜗牛或蛞蝓的为害。
(5) 水
以强力水柱喷射向植株,但小心不要折断植株;也可在大雨时将盆栽拿出户外,能直接杀死或伤害害虫,或将它们敲落植株。这方法适合对付身体软而易受破坏或一经敲落不易再爬上植株的害虫,如蚜虫、红蜘蛛。
(6) 反光纸
将反光纸悬于田间,风吹过时即会发出闪光,可驱吓雀鸟或某些昆虫如蓟马。另外,蚜虫不喜欢银色,故可使用银灰色塑料薄膜覆盖菜田,可防止翅蚜进入减少虫害发生。
将反光纸悬于田间,可驱吓雀鸟或某些昆虫如蓟马。
天然虫药
大部份的天然虫药都是要昆虫直接吃下或与之直接接触,方能有效控制,而且这些虫药都是用来对付某类害虫,故此要准时,准确地运用这些虫药,就必须先认清是甚么虫在为害,同时要清楚瞭解每种虫药的功能方能奏效。而且胡乱使用或过量使用,一样可以令害虫产生抗性。
(1) 辣椒、蒜头、胡椒、洋葱、姜混合物
将以上其中一样或多样物料捣碎或剁成茸或用搅拌器搅碎,加水(加肥皂水效果更佳)稀释后喷洒在叶片上,下雨或淋水后,须再施用。须在叶片上先试清楚分量始行使用。多数昆虫,如蚁,都不喜欢这些特殊气味而被驱赶。但应留意制作此混合物时,由于大多是刺激性物质,故可能引致皮肤或眼部不适或过敏,最好能戴上手套及眼罩。
(2) 肥皂水
肥皂水可以麻痺昆虫,例如蚜虫、蓟马等软体昆虫,令它们的生长及发育受影响。一般肥皂都可以有同样的效力,但有些肥皂加了添加物如:漂白剂、染料及香料等,这些都对植物及环境有害,故可用劳工皂(又称扇牌或洗衣皂),另外肥皂水亦可作附着剂用。用量大约一茶匙至一汤匙肥皂水加4.5公升水,可每一至二星期重覆使用一次,但不应超过三次。表皮较薄的植物如豆、白菜、菜心、青瓜等,易受肥皂水所伤,故应避免使用或稀释后才使用。
(3) 麵粉液
麵粉液对昆虫无毒,但能黏着昆虫的翅膀和脚,及令它们不能呼吸。用量:2-4汤匙薯仔粉加1公升水加少许肥皂。可对付蚜虫、蓟马、菜青虫及青瓜的白粉病。
(4) 鱼籐
豆科植物鱼籐的根,已有接近150年的使用记录,是对多种生物有效的神经麻醉药。因对鱼、猪、雀鸟有害,故应小心使用,可控制狗虱仔、蚜虫、吊丝虫、瓜实蝇等昆虫。可先将鱼籐浸软,以鎚鎚打,再浸回水中,扭干,再鎚打,直至成棉花状,以提取鱼籐内的汁液。加水加肥皂后即可使用,鱼籐:水:肥皂=4:225:1。要留心鱼籐液应即时使用,因在阳光、空气及水中极不稳定,一星期内便会失效。使用时应尽量小心,可能会引起皮肤痕痒或麻痺。市面上出售的鱼籐精,只是石油产品,而非天然制品。
▲ 病害防治
一般令作物产生病害的病原体有三大类:真菌、细菌及病毒。它们都是肉眼难于看见的。要防治病害,最重要是事前预防,到见到病征时,可能为时已晚。
耕作配合防治
(1) 选种抗病品种
有抗病(resistance)与耐病(tolerance)之分。前者能抵抗病害,令某些病原体无法入侵。而后者则在某类病害入侵后,作物受影响不大,且仍能有可观的收入。在买种子时,可留心种子包装上的介绍。
(2) 种子消毒
留种时,应小心将染病植株拔去,以免它将病害留给下一代。另自留种或怀疑有机会带菌的种子都可以进行消毒。可在下种前将种子以纱布包好,放入50℃热水中20–30分钟,能有效清理种子上的病原体,小心水温不能太高,否则种子的发芽率会明显下降。亦可在1公升水内加入1茶匙醋,再将以纱布包好的种子,放入醋液内,随即取出,再放入,再取出,如是者两、三次,即可将种子充份凉干,然后储存。
(3) 适当的养份及水份
对植物来说,养份及水份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它们的生长,最理想是在根部周围有稳定、平均、足够的养份及水份供应。可于泥中加入有机物(如堆肥、腐叶土、绿肥等),以提供养份,改善泥土结构,增加保水力。亦可在泥面加上护根以减少水份散失。同时,要留心淋水的次数宜少,每次淋多点,否则容易制造一个潮湿的环境,这正是病害蔓延最有利的条件。在湿冷的季节,应避免在黄昏时淋水,因水份不易蒸发,会留在叶面较久,制造孢子萌发的条件。
(4) 种植密度
蔬菜种得太密、瓜果的枝条藤蔓交叠繁多,会令空气流通困难,菌病容易滋生与蔓延。故应减低种植密度,修剪交叠、过多的分枝。并将要上棚的瓜、豆类作物搭瓜棚让藤蔓生长,令植物保持正立,同时近泥处1呎半至2呎范围内的叶片剪去,能改善空气流通,令鼓励真菌生长的潮湿条件不易形成。充足均衡的养分,适当的种植密度,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5) 避免在田间湿度高时工作
别在晨早雾水大时,在雨后或在淋水后走入田间,特别是瓜棚、豆棚下。雨后空气湿度高,孢子等容易随任何走过的物体而散播,即使你的手或身没有触及植株,疾病一样可以散布。
(6) 保持田间卫生
将烂瓜果,坏叶剪去丢掉。同时亦须将掉在地上的果实清理。
(7) 轮种
同类的作物,通常都会有相类似的病害问题,亦会制造相类的环境让病害蔓延。故应避免同一家族的作物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应将作物轮流在不同地方栽种,每次地点相隔越远越好,此法可有效地减少病害为祸。
物理防治
(1) 清除感染部分或植株
每次下田工作时,应留心作物的生长情形,最好能带备一个袋,每当发现有感染部分,便将之摘下,丢入袋内,否则其内的孢子,便会随着人走动而传播。修枝时,可将有病征呈现的部分剪去,剪后须以滚水、醋或火消毒,每剪一株,消毒一次。如情况不太严重,可以单靠剪去受感染部分来减慢传播速度。但当情况严重时,须将全株拔去,并毁灭所有残渣。
(2) 焗田
先清除田里的野草及残梗,清除碎石,拉平泥面,湿透田地,然后舖上胶膜,拉紧胶膜,使之紧贴泥面。最后将胶膜四周以泥压实封口。之后每天可揭开胶膜少许,以温度计探知内里温度,当温度不再升高后三、四天便可揭开胶膜。但此法同时能将益虫消灭,泥里微生物亦会有部分死亡,故此法应留至无计可施时才使用。且焗过的田需加添富含微生物的有机物,如堆肥,使田内微生物数量能尽快回复正常。
药物防治
当耕作配合与物理防冶均告无力阻止病害蔓延时,这里有些有机的药物可助减轻问题。
(1) 海藻液
将海藻浸水,腐烂后开水喷洒于作物上。这种海藻液实际上是生长加速剂,提供辅助养份,令病情轻微的作物生长得更健康,即使染病,仍能有相当的收成。
(2) 梳打粉
1茶匙梳打粉加1公升水加少许肥皂。充份混合后喷洒于全株,包括叶面及叶底。可助预防多类真菌病。
(3) 硫磺
已有过千年的使用历史,硫磺不能杀死真菌孢子,但它们不能在硫磺薄膜上萌发。要有效,必须在孢子降落前喷上。且为防硫磺薄膜被雨水冲走,故须重复使用。空气温度超过30℃时不宜使用。
(4) 石灰加硫磺
由于石灰可助硫磺渗入植物组织中,故可加强硫磺的效能,能杀死刚萌发的孢子,但亦有机会伤害植物组织,故宜用于灌木类及果树上。温度超过30℃时不宜使用。可交替用硫磺及石灰加硫磺。14–15天后可重覆使用。
(5) 硫酸铜
硫酸铜(胆矾)可阻止孢子的萌发与生长。可用于甜椒、辣椒、薯仔、蕃茄及各瓜类作物上。将硫酸铜开水喷洒,二至三星期后可重覆使用。
(6) 波尔多液
以硫酸铜与生石灰混合制成,因为在法国葡萄产区波尔多开始使用而得名。据说当初是为了将提子染色,令小孩子不再偷摘而偶然发现它兼具防菌功能。可用在瓜类、灌木及果树上,在湿冷天气下使用,会伤害植株。先将3.3克硫酸铜溶于300毫升暖水中,容器及搅拌棒最好为木、胶或玻璃,再将3.3克生石灰溶于300毫升水中,未溶解的杂质,以纱布滤过除去。待两者都分别充分溶解后,同时倒入装有近400毫升水的容器内,不断搅拌,未足1,000毫升的,补水至足1,000毫升。药液制成后须立刻施用,时间长则杀菌力减退。
▲常见的植物病及生理原因
发生部位
叶片
生长
花朵
病态症状表现
可能的原因
叶尖或边缘枯黄
下弯并卷曲
泛黄绿
老叶掉落
全部掉落
斑点
枯萎


細弱
新叶变小
发育停止
植株死亡
不发育或花蕾脫落
颜色褪淡化
迅速凋謝
变小
不开花
阳光太強—直射光对有些植物有害



阳光不足—有碍光合作用及开花








温度太高—尤其是夜温,使生长速度減慢,並不利於开花









温度太低—尤其长时间处于低温之下对生长不利





浇水过多或排水不良—造成根死或無法吸收











缺水—对生长造成限制









肥料太多—造成烧伤








肥料不足—营养不良







土壤密实—限制根的生长与活力







干风—造成叶面、花部迅速失水





日长—控制某些花卉的开花


空气污染—包括不當使用器材而引起的过量废气或自然空气成分的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