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业主委员会的程序:《大学》释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9:32:20


《大学》释义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古音读太,太学。太学创设于汉初,汉武帝(公元前124年)。当时创建的目的是国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治国人才极端匮乏。据《贤良对策》介绍,当时在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献策,阐发了求贤必先养士的道理。他说:“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并创办太学。规定博士官弟子以上才有资格,并限额五十人。自此,汉代太学正式建立。到了三代之时民间皆有学校。人生八岁,皆入小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通六艺的学生便升入太学,开阔其视野,奠定其抱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所讲的道理,在于显明为人的八种德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在推已及人、使人人都能除去污染而才德日新;使以上八种德行,达到最完善圆满的地步。(儒)

    大人所应学习的道理在于修身,养性,以彰显人人本有天赋所具的灵明性德。在于与民一体,达到与万物和光同尘境界。(道)

    最大、最殊胜的道理在于觉悟宇宙人生的真实面目。在于救世济人,利益一切众生而达到非善非恶、离善离恶的法界。(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明白了人达到至善境界所需的八种德行,人就清清楚楚明白自我的人生志向。(知止);心存道德的志向,便不会随意妄为,遇事懂得调整自我德行而不是怨天忧人(定);遇事不怨天忧人,才能静下来反观自我的德行、静思已过,人静下来之后一切道理尽显眼前(静);明了一切事物的道理,遇事就知前知后,知本知末,知因知果,如此就是个明白人,从而理得心安于正道(安);人心安理得于正道,做事自会思虑周祥,顺理而为,在在处处、明明白白(虑)。做事能思虑周祥而后自然成就,事事无碍、明理、明德(得)。如此积功累德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是树根,末是枝节。事物存在于时空,便不离终始。明白了人以德为本、以事为末的先后次第,就接近于自然之大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自古以来欲彰明性德于天下的人,先治理所在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从自家做起、先把家经营好;想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先要修养好本身的德行。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想修养好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保持一颗中正不偏的心(正心);要想端正自己,保持一颗中正不偏的心,必先使自己做到真诚无欺(诚意);要想使自己做到不自欺欺人,必定要为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个八德标兵(致知)。想要明理而完善自身的德性,必先定在生活中在在处处穷究万事万物与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穷究了事物、人伦与德性的关系(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此理之后,就能做到真诚无欺(意诚),真诚无欺,自然存心端正,保持一颗中正不偏的心(心正);能保持一颗中正不偏的心,自然会改过积善日增德行,(身修);能德日进,过日少,自然家庭受益,幸福安康(家齐);家庭受益幸福安康之后,进而才能扩大到让天下的家庭效仿受益、以至于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得到道德的治理,进一步就能使天下大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以呀,从天子到最平常的百姓,一概皆是以修身养德作为做人的根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如果根本的德性没有整理好,却想要把事物治理得有条不紊,那是不可能的。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自身德行深厚,就能治国平天下,若自身不注重修养,以轻簿处世却说要有所造化,那是不可能的。明白了治国之道是从自身的修养开始的人,才算是个真正懂道理有文化的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诚其意的,就是不要欺骗自己。像厌恶不好的气味一样,令人作呕。犹如喜欢美色一样,令人一见就欢喜。就这么简单直接。如此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自心无委曲相,恭顺谨慎的直心就叫自谦。所以,君子必要谨慎自己的个人行为,犹其是独处时的所作所为!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小人闲居的时候所作所为多有不善。知不知呢?知!但,自己原谅自己,虽有良知,无以为用。只因迷于物而昧于不能至知,格物,也就是昧于德行。看到君子就掩饰自己的行为,而做点善行来掩饰,自欺而不能诚于中。让人一眼就看穿了,有什么好处呢!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就叫做人心是怎样想的,其形像显露在外面的也就是个怎样的。汝若能诚其意,人们就能感受那份由内向外透出的诚意。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独处时的所作所为。 (君子与小人区别于慎独与无所不为)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曾子说:(就如同)十只眼睛再看着你,十只手在指着你,是何等的严谨啊!有财之人会装饰家里的房屋,有德君子身心得到滋润,心包太虚、故广。体露真常、故胖。所以君子必定做到真诚无欺。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这是诗经卫风的首篇淇澳。看啦,淇水弯曲的河岸,绿色的竹林郁郁葱葱。文采焕发的君王,似经过切磋的象牙,像经过琢磨的玉石。庄重威武。文采焕发的君王,永远不会忘记。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三字经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古人皆以玉比德,所以修身犹如治玉。切呀、磋呀、加工象牙;琢呀、磨呀加工美玉。以喻学道自修。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瑟,是矜持庄重,僴,是容裕宽大。恂栗,是儆戒之貌。赫,是道德显著,喧,是容止显著。庄重威武来自平时的严谨。光明磊落,道德显着,源自自信与威严。是做到儆戒自修之后,内在的气质透露于外,而产生的仪表。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斐,文之彰显也。諠,是忘记。文采焕发君子。永远不会忘记。这句说的是君子道德盛大,止于至善,百姓永远不能忘记。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这是诗经周颂烈文篇,为成王警戒诸侯不要忘记文武之德的话。前世的君王啊,让人不能忘怀。君子们尊重前王的贤德,亲近他的亲族,普通人快乐于各自的乐趣,获利于衣食丰足,各得其所,为此没世也难忘啊。

    《康诰》曰:「克明德。」

    这是尚书康诰,周公追念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这里既含有明明德的意义,含有恂栗而威仪的风范。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在尚书中,这是伊尹告诫太甲,追述先王成汤的话: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先王能顾念遵承上天的大命,以谨慎侍奉神祗。没有不尊敬肃穆的。

    以上引文都是恂栗与威仪的结合。

    《帝典》曰:「克明峻德。」

    这段作为尚书首章,正是修齐治平之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峻(俊通)是大。发扬大德,以此使九族亲睦,九族亲睦以后,再平和而章明百官,百官既明,于是天下和谐,百姓风俗大和。皆自明也。这都是修明明德。

    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盘是盥洗用的青铜器,成汤以其洁身来警戒自己洁心。说:如果追求每日的清新,那就要每天自新,自新之后还要自新,这样持续不断。

    《康诰》曰:「作新民。」

    康诰上周公训诫康叔:助王宅天命,作新民。辅助周王,安定其天命,鼓舞百姓革故鼎新。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诗经大雅文王之篇,说周虽然是个古老的邦国,但是因为文王能新其德,故其获得天命,代表了上天最新的选择。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极是尽,由于这个新,是要时时坚持的,是邦国定鼎的道德基础,所以君子没有什么事不尽善尽美来要求自己、以达到自新新民的目的的。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经商颂玄鸟说:王的国都纵横千里,百姓们居住在这里。本篇引此,释止为居,百姓何以居?居于有德者之国。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经小雅绵蛮,缗蛮,鸟的叫声,这样叫着的黄雀,栖息在山丘的一角。孔子感叹说:止啊,鸟儿知道他所栖居的地方,为什么人还不如鸟呢?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这是大雅文王篇。穆穆,庄重。于,叹词。缉熙,光明。庄重的文王,光明而敬慎。这里的止,一般解释为语助词,但在本篇中,敬止,被认为是敬其所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作为人君,能够恪行仁政;为人臣,能够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子,能够孝悌;作为父亲,能慈爱;于别人交往,能够言而无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孔子说:处理诉讼,我同人们一样。但我希望最好没有诉讼。没有实情而花言巧语的人,它们是表达不出实情来的,让人们都知道畏天命,畏大人,这就叫不被言语迷惑、人云亦云,称为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只要有脾气、有情绪,心不得正;只要有所怕、有所恐惧,心不得正;只要有喜欢,心不得正;只要有所担惊、害怕,心不得正。这正说明,当人被个人情绪所控制,其心便不得其正。所以平静与客观是修身第一个关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焉,像鸟形。本义:焉鸟,在这里比喻为人心中的要求与欲望。心思不在要求欲望上面,不随着它跑。不在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上面,遇事便不动情绪了。内心无有“好乐”故不重视,故不见、不闻。食其原本之味,内心无有所喜好,便没有“好吃”与“不好吃”之乐。这就是修身正心的表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很多人解释成,用心不专注,所以看见了就和没看见一样。其目的是要人专心。这种说法错误的。人们把心不在焉理解成贬义的了,其实修身正心要的就是不被欲望牵着走,不被色声所迷惑。正心的表现是事来心现,事去心空。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辟,偏僻,邪僻。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对于他们所亲爱的,所敬畏惧怕的,所哀矜伤心的,所傲惰懈怠的,都会有所偏心偏向而失去了本应有的公正。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以,人若能从自己所喜好的地方,了解它令人厌恶的方面,能从所厌恶的方面,再看它美好的方面。这样的人,天下少啊!

    谚语有说: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身上的恶习,不知道他的庄稼的茁壮。这是为什么?其心位置不中正!对儿子太袒护,要求太低,对庄稼期望太高。心不中正,而表现出来就是身不修了。所以说,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治国必先使家庭幸福安康,家庭不幸福安康而能教人的人,没有。因为,人人皆以家庭的幸福安康之道为最初的追求。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周公告康叔的话: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百姓(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幸福安康了。诚心去追求,虽然不能完全达到,但也不远了。如保赤子,这种爱子之事,是不需要学的,只讲究内心真诚探求去做。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一个家庭遵守仁义道德,于是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一个家庭好礼让,于是一个国家都崇尚礼让。一个人贪婪暴虐,一国家都因此好犯上作乱。其中的奥妙就是如此啊。这就是说,一句话就能毁坏整个事业,一个人就可以安邦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尧舜以仁政率领天下,于是百姓跟随而兴仁义;桀纣以暴政主宰天下,于是百姓跟随而为暴虐。这都是上所好之,下必甚焉。领导者怎么做,大众也就跟着怎么学。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如果领导者所发出的命令,是和他表现出来的喜好相反的,那么百姓就不会追随。也就是说,百姓是不听空洞的指令的,而是要跟着领导者在现实中的行为与生活追求而模仿的。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以,君子要领导大众,就要自己先做到(有),然后再要求别人做到;要自己先杜绝自己所反对的(无诸己),然后才能指责别人不应该如何如何(非诸人)。自身有所好恶,却不能推己及人,这样却能说服别人的,还没有过。所以要治国,就要先齐家,这样大众才乐意追随。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这是周南桃夭:桃树开花满枝桠,叶儿浓密绿成荫。有位姑娘要出嫁,欢天喜地成了家。赞美新娘嫁到夫家,能够让一家人幸福快乐。宜其家人,对于君子,同样如此,先让一家人适得其所,而后可以教导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宜兄宜弟出自小雅蓼(lù)萧,如此,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出自曹风鸤鸠,他的行为没有差错,以此作为四方的法则。君子要先使自己的行为让父子兄弟觉得足以效法,然后才能让民众去效法。所以,治国在于齐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领导者,以对待老人的方式孝养老人,那么大众就会盛行孝道。在上的领导者也能尊敬长者,那么大众就能盛行敬长友弟之风。在上的领导者能哀怜孤寡,则百姓就不会背弃这恻隐之心,所以君子懂得度量人的方法。看看上面的就知下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所厌恶上级的行为,就不要用来对待下级;所厌恶下级的行为,就不要用来对待上级;以至于前后左右,莫不如此,总之就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既然你已经讨厌别人那样做,你以后就不要那样做了,别人会讨厌你的。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是小雅南山有台篇,因为心正而内心安恬的君子,乃是百姓的父母。他以百姓所喜欢的为喜欢,以百姓所厌恶的为厌恶。这才叫真正的民之父母呀。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出自小雅节南山,高峻的南山,都是山石层层迭迭而起。显赫的太师尹氏啊,人们都在注视你。有国的人不可以不慎,辟,偏离了正道,则要遭到天下的杀戮,为人民所推翻了。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出自大雅文王篇,殷朝在他没有丧失众望的时候,还能秉承上帝而拥有天命。(但他的暴政终究失掉了上帝的眷顾),所以我们应当以殷朝为借鉴,知道保有上天的大命不容易。这句话说的是得到百姓的支持则得到了国家的兴旺,失掉了民众,就要失掉国家。所以君子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德行。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有了德行就会有人来归附,有了人,就会有土地,有土就能产生财富,有财富就可满足大家的需要。明德是根本,财用是末节。本末倒置,就会争民夺利。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违反,违背)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所以,财富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则造成民心的离散,把财富分散在民众的手中,则民心就可以归附。所以,用悖理的话指责别人(出),别人也会用同样悖理的话回敬你(入),财货不合情理地占有(入),也最终不合情理地丧失(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康诰上说:天命是不会常佑于一家的!行善政则得到天命,不善则丧失天命。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楚国没有什么可作为宝贝的,只把有仁德的人作为宝贝。晋文公的舅舅教重耳时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宝贝可言,只有仁爱与亲情是值得寄托的宝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ì仅仅)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秦誓见尚书,是秦穆公为悼念崤之战中阵亡的烈士并引咎自责的诰文。如果有一个官员,诚实专一而没有什么技能,但心怀宽广能容。别人有本事有能力,就如同自己有一样;别人才德出众,从心底喜欢,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确实能够盛容,这样的人才能够养育我的子孙与百姓,对于国家和百姓这是多么的有利呀!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职也,俾为门侍人)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如果别人有本事有能力,就心怀妒忌而憎恶别人,别人才德出众,便故意刁难,使工作不能完成。如此不能容人,这种人是不能保养我的子孙和百姓的,可以说是国家的危难了!对于那些媢嫉之人,只好由行仁政的人把他们流放、驱逐到边区,不与他们同住,这就叫真正的仁德之人,能够爱人也能讨厌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如果发现贤人却不能举荐,举荐了却不能信任、任用,这是命中注定的不是你的事;发现不善的人却不能斥退他,斥退了却不能流放他到边远的地方去,这就是过错。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爱好的,这就是违背人性,灾祸必然降临。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所以君主用修已治人的法则来治理国家,必定以诚意、忠信而得民心,若骄傲自满,将失去民意。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生财亦有道:生产的人(做事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速度快,而消耗使用的速度慢,这样财富才能保持长期的充足。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有仁德的人能借助财物帮助他人,自然能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者,利用身份地位来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实不明生财之大道。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没有君主好仁德而臣不好道义的。没有好义之人为人办事,而不能办到底的。没有哪个府库里的钱财,不是国家的。何必把全国的财都聚在手里,由他自己支配才算是他的财呢?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孟献子说,拥有马车的大夫人家,就不会在乎鸡豚之事。拥有丧祭用冰特权的卿大夫,就不会在乎牛羊之事。可以征集百辆战车的军赋人家,就不会在乎聚敛之臣,与其有这些敲诈百姓的聚敛之臣,就等于家中养了盗贼。这是说对于治国,不以聚敛财富为利益所在,而是以追求仁义为利益所在。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掌握国家命运的君主而专门致力于聚敛财富,这必定是从重用小人开始的。君主即使心存善良,如果任用这样的人,让他来管理国家,灾害就来了。到时,虽有贤人出来挽救,也扭转不了小人带来的各种危害。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应以追求财富为利,而以追求仁义的厚重为利。(完)

 

《大学》精要

    内明之学——心正,意诚,致知,格物。

    外王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

    修身: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齐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治国: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意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致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物格: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物格:事物的道理、离不开人的道理,人的道理、离不开德的道理。知其三者的关系叫格物。这就是为什么要说厚德载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