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照片: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6:54:47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林为群
摘 要:本文简述了对“模式”的理解,办学模式的涵义、类型、特点与表现,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分类,指出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进而阐述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释的理解并介绍了“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办学模式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1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发展迅猛。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专)院校已达1109所,高职院校在校生平均规模超过八千人,标志着中国高职院校已经迈入大型院校的行列,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全国各个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在指导高职教育实践方面系统的高职教育理论还正在探讨之中,就以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目前在教育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这三种模式之间的区别上还存在不同的理解。
陈解放教授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中指出:“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相对短缺,因此在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有必要结合国情对模式的主题、功能、结构等进行重新设定,选择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在教育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作为支撑。
正由于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使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承担提高职业素养之外的补偿性任务。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表1列出了部分学校在探索相关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从中也可以看出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正处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
表1           部分学校在探索相关职业教育相关模式上的表述
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表述
在专业建设中表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等
1.“核心技术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五合”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接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吻合;
3.“校企合作、订单培养”、“2+1”人才培养模式;
4.“产学一体”、“工学交替”、“项目导向”、“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5.构建 “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实习+多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改革;
6.推进“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7.“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8.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9.深化并推广“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10.“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阶段性、链条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2.构建“知、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职、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实现“三个合一”的高职教学模式:即教师与工程师合一、教室与工地合一、作业与工程项目合一。
5.构建基于从见习机工到“三管轮”职务能力提升的“订单式”工学交替模式;
6.“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7.通过“3+1”的顶岗实习,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8.以物流创新业务为载体,构建以物流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9.深度融合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2+1人才培养模式;
10.紧密协作型的“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1.工学结合“2+1”和“2.5+0.5”人才培养模式;
12.“专业+企业”、“专业+校本产业+施工企业” 的专业建设模式;
13“专业+产业”等多种“系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
14.采用“走出去、引进来”、“校内循环”以及“订单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15.“三平台多出口”人才培养模式;
16.“2+0.5+0.5”的学分制培养模式;
17.构建“核心能力独立设置实训课程”、“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课堂—实践一体化”等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
18.完善“按岗分类培养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具有鲜明特点的课程体系;
19.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培养”为驱动,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准职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实施“四段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1.“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2.“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施工过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3.“学做交替、工学一体、教师跟踪、校企共管”培养模式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什么是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不同的提法。因此有必要谈一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
1.对“模式”的理解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一词还被人们译作:“模型”、“范式”、“样式”或“典型”等等。“模式”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使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单就“模式”而言,它是一种软科学概念,不仅具有构造功能,而且还具有解释功能和事件进程的推断功能。
2.对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区别的浅见
(1)办学模式
1)办学模式的涵义。办学模式可看成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规范化意义的,能使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配置呈现最优化的一种结构体系。
2)办学模式的类型。办学模式又分为广义的办学模式和狭义的办学模式。
广义的办学模式可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体系、领导体系、管理格局和教育结构形式等等。
狭义的办学模式可理解为: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
3)狭义的办学模式的特点:
系统的特点:其结构是一个学校由各因素有规律构成的系统,可以把办学模式看成一个由多个子模式构成的模式群。
范式的特点:办学模式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既是对实践的理论性概括,又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即范式的特点。
创设的特点:构建办学模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创设(创造性地设立)合理的、优化的学校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基本框架的过程。
多样化特点:从时代发展的要求上,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深化,办学模式必需与时俱进地进行新的改造和构建,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学校自身的要求上,因为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同,所以表现出的办学模式也不同,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由此形成了各学校的办学特色。
4)办学模式的表现
办学模式主要表现在:筹资体制:渠道的单一与多样化;办学自主权:能否依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力量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设置学科和专业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地使用经费;人事和分配制度:能否引入竞争机制,按需设岗,竞争上岗,聘约管理,增强教职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分配中能否充分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财务和后勤管理:财务管理是否引入并重视教育成本核算观念及其相应的机制?在后勤管理与服务方面,是否引进企业的运作机制,构建社会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效益:是否在追求办学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重要影响:是否促进了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形成?是否增加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适度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选择的愿望?是否引入了竞争机制以推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涵义。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说明了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活动程序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的结构是教学模式所包括的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会引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概念获得模式和先行组织模式的依据;“人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理智与情感活动在认知中的统一”的理论是情境陶冶模式何依据。
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对教学模式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标准和尺度。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
操作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规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的内容、方式及时序和各步骤对应的完成任务。
实现条件: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时间等等。
教学评价: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3)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从属于教育范畴。
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的关系上:是教育的具体实践形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上: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上:有范式的特征。
2)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人才培养模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不同类型的教育实践,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实践。
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某种类型教育中,依据不同条件和需要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实践形式,是有关学校不同特点的具体教育实践总结。
(4)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
“培养模式”不是“培养途径”,也不是“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
“办学模式”是指“根据什么需求和条件”去开展教育,它强调的是外在的形式和特征。
“教学模式”是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什么思路”去组合要素,安排程序和制定策略,它注重于突出教学活动本身。
“培养模式”是“按照什么样子”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根本属性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多要素范畴。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的指导下,为培养目标而对培养程采用的标准构造样式,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征,而其外延,应视为整个培养过程。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指在高职教育理念和职业教学规律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全面地构造、解释和推断。由于该结构样式中的要素主要有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运作策略、教学组织及评估方式等,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质,就是针对上述诸要素进行有别于传统的变革和创新,比如培养目标如何在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中与全面素质教育挂钩,专业设置如何贴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行业调研)、贴近市场需求(市场驱动)和满足个体(职业分析),课程体系如何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学业中的课程体系),运作策略如何真正确立人文理念(学业中的运作策略),教学组织如何体现以学习环境设计为基础的分布式学习(学业中的教学组织),评估方式如何有效导向(学业中的评估方式)以及体现在就业与立业上的效果等等。
将“培养模式”扩展,则极易与办学模式混同;将“培养模式”压缩,又极可能降为“教学模式”。总之,人才培养模式介于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之间,办学模式比它更宏观,教学模式比它更微观。
3.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释的理解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领域。
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在实施学生某一段时间参加工作的“阶段式”工学结合中(“阶段式”工与学的结合指的是以模块式组合为主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以冠名班、订单式等方式体现。)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不失时机地探索转入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工学结合(“全程式”工与学结合的渗透式的融合指的是: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以外还要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既遵循教育部“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结合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开展工学结合“六业相扣”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
“六业相扣” 的教育教学改革指的是:“产业、职业、专业、学业、就业和立业‘六业’相互紧扣”,从不间断开展调查研究产业的发展状况入手è确定紧缺职业岗位(岗位群)è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及紧缺职业岗位人力资源需要,在动态中建设、调整与完善专业布局与设置è实施适应产业需求、符合职业岗位(岗位群)需要的学业设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专兼教师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考评、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和职业道德养成及核心职业技能形成组成的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è到相应的产业中就业è在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群)上立业。通过“六业相扣” 的运作方式力争实现“多方位、全过程”的工学结合,努力做到:产业确定职业、职业决定专业、专业指导学业、学业服务就业、就业促进立业,并从学生就业、立业状况的反馈中检验“六业相扣”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改进与完善,使之进入良性循环,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六业相扣” 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在推进“六业相扣” 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又进一步提炼出了学院自身特色的“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4.“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市场驱动”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认清:高职学院既是高级技能型人才“产品”的生产单位,直接面向我国社会市场的内在需要;同时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的消费单位(家庭、学生、与企事业单位均是消费者),它本身也是个市场。
内部和外部的需求决定了高职学院应该在市场驱动中发展。即: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必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市场本身运行的机制和规律,在市场驱动中动态地修构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等教学管理系统,调整和修正高职学院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中,逐步将高职学院改造成为市场经营主体。为此:
首先要有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体现在对行业、企业人才供求以及学生特性的调研与分析上。
其次要及时抓住市场机会,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在学院发展上要充分体现:国家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时机、天津职教试验区、交通行业改革的调整、滨海新区的定位等等;在各专业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专业布局与设置、学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所形成的专业建设模式、课程设置模式、教学设计模式、教育方法模式和考核办法模式等。
再次要在市场导向下,建设团队、改革或研发课程、组织教学……,体现在充分的校企结合上。
最后要体现在市场的影响力上。
(2)“四业交融”的涵义
“四业交融”中的“四业”指“行业、职业、学业和就业”。意在:突出“行业办学”,瞄准“紧缺职业”,改革“学业设计”,坚持“就业导向”,并且动态交融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四业交融”的涵义是:强调在市场驱动中实现“行业、职业、学业和就业”之间“四业交融”的“渗透式的融合”:促进学业设计、就业导向与行业需求在动态中的渗透式融合;促使学业设计、就业导向与职业前沿在动态中的渗透式融合;促成学业设计、就业导向与行业变革、职业变化在动态中的渗透式融合。
(3)“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
“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原理指引下,按照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六业相扣”教育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提炼而形成的。它是既符合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又是职业院校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
其具体目标是在“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中实观“多方位、全过程”工学结合,校企紧密合作培养“善动手、肯动脑、下得去、留得住、会做人、有后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通过在“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中的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相互融合途径,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期间,学生在学校既要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培训任务由职业院校和行业共同承担,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工”不再是简单意义的工作,而是与职业紧紧联系、有学习性质的工作。“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更加强调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的统一,更能体现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教育培训的统一。
(4)结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市场驱动 四业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1)结构组成要素: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要素。
2)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角色关系: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是“共同主办方”;学生既是结构主体,又是主要的“受益方”,企业(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既是“共同主办方”,又是人力资源的“受益方”。
责任关系: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是合作组织者,负有共同为学生安排工作单位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学生既是用人单位的准职工,又是学校的学生,有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以及为用人单位进行生产性劳动的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支付相应的报酬。
结合艺术作品谈谈对意境的理解 结合艺术作品谈谈对意境的理解 专家对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是高职学生的成材必经之路的评论 对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是高职学生成材的必经之路的看法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健美操的理解 结合J2EE项目PlantsByWebSphere,谈谈你对MVC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我国实际,谈你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 结合麦克思维方程谈谈你对电磁学的理解? 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有几种模式? 谈谈对MVC和Struts模式的理解 对网络模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 请你结合你的读书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几条“读书忌讳”的理解 结合中华民族历代志人仁士的事迹,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请结合欧洲艺术历史的学习谈谈对艺术的理解? 何谓文人画结合具体的艺术家谈谈你对文人画的理解 结合当前国家鼓励创新的环境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结合岳飞的故事谈谈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理解 结合案例试 对罪刑平等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一国两制具体内容?结合当前形势您谈谈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结合案例试 对罪刑平等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读书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几条"读书切忌"的理解.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经济决策准则(经济利润大于等于零)的理解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经济决策准则(经济利润大于等于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