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安装播放器在线av: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怪圈之一(转自《大众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7:21:54
冯屯大蒜产销两旺秘诀:
“市长”和市场共同发力——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怪圈之一时间:2011-11-10      来源:《大众日报》第九版

  ◆阅读提示:最近,不少地方蔬菜价低滞销。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肉、菜等农产品,近年来价格起伏不定,甚至暴涨暴跌,陷入了周期性价格怪圈,让生产者、消费者无所适从,让政府颇感头疼。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怪圈?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记者在聊城农村进行了调查,试图从微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孙洪峰    
  
  去年“蒜你狠”、今年“蒜你贱”,流行语的变化,反映了大蒜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最近,不少蒜区大蒜价格由去年最高时的每斤10元降到不足1元,不及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疼得蒜农直跺脚,有的干脆放弃了种蒜。然而,13年来,无论大蒜价格怎样起伏,中国蒜业十强乡镇——茌平县冯屯镇的蒜农都心中不慌,稳赚不赔。原因何在?
        铁杆蒜农的底气
  农家小院里的玉米刚刚剥完皮,黄灿灿的,东一堆、西一堆,未来得及入囤,种蒜时节就到了。
  10月24日7点多,记者赶到冯屯镇梁庄村村民徐荣山家时,他正将一袋袋分拣好的蒜种装到三轮车上。秋风吹来,大蒜味直往鼻子里钻。
  64岁的老徐松了口气:“28亩大蒜,用光了自家留的7000斤蒜种,又买了5000多斤‘补缺’,这下足够了。”记者坐上徐荣山的三轮车一路颠簸来到蒜田。千亩大方里,人头攒动,十几人或几十人为一组,或蹲、或跪、或爬……用手在土垄里插播下一枚枚蒜瓣。
  从1998年冯屯镇推行“订单蒜”起,徐荣山13年没有间断种蒜。2007年,17亩;2008年,15亩;2009年,20亩;去年和今年都是28亩。拥有1200口人、2300亩耕地的梁庄,更是四分之三的人家种蒜,蒜价最低迷时,大蒜面积也没落下过1200亩。
  “我今年28亩蒜,总共收了3.9万斤蒜薹、4.7万斤大蒜,至少能赚10万元。明年也下不来这个数,有‘订单’就是保险呐!”老徐高兴地说。作为一个有13年“订单种植”经验的“铁杆蒜农”,徐荣山最大的体会是“底气足”。他说,他家种的是以产蒜薹为主的白蒜,采薹期只三五天,卖了是菜,卖不了就是干柴禾。要不是种蒜时跟“恒温库”签了“订单”,别说28亩,8亩也不敢种啊!
        种蒜不靠赌和猜
  “冯屯种蒜,不靠赌和猜,我们探索出独特的模式来应对市场异常波动。”冯屯镇党委书记李恩说。
  每年秋天种蒜时,由镇政府组织恒温库老板和蒜农代表,通过市场调研、预测,确定来年蒜薹的最低保护价,120家恒温库老板进村入户“签单”;冯屯镇的蒜薹主要销往河北保定和河南郑州两大集散地,每年蒜薹收获时节,恒温库老板便又带着人员、车辆,到地头统一开磅、收购蒜薹。等蒜薹入库后,恒温库老板和蒜农代表根据市场行情商定收购价。只有2007年的时候,收购价按保护价执行,其他年份都远高于保护价。全镇55个大蒜专业村、4700余户蒜农种植“订单蒜”,13年未出现“销售难”了。
  “订单”最大的好处是“保护价收购,听涨不听降”。 2007年,全国蒜薹“价贱如草”,有的地方四五分钱一斤,有的地方的蒜农甚至把整车的蒜薹推进土沟里,冯屯镇1.8万吨蒜薹依然按照1元/斤的“保护价”一根不留地收进冷库。去年年景好,蒜薹、蒜头的市场价分别达到3.1元/斤、2.8元/斤,单亩收入创下9300余元的记录,蒜农一个个都发了。
  “订单”结结实实保护了蒜农利益。2007年以来,大蒜市场大幅震荡,但该镇的大蒜面积却保持在3万亩左右,今年到了4.7万亩。
        政府着力点在哪里
  见到冯屯镇镇长王巍时,他刚跑完7个村子回来,满脸汗水。
  “蒜商需要稳定的大蒜基地,蒜农需要可靠的销售渠道,他们的对接,不能单单靠市场自发完成。”王巍告诉记者,每年6—10月份,镇里的机关干部都要搞一次全面调查,多少家恒温库、多大收储能力、哪村哪户种蒜、有多大规模,一一登记造册,然后引导“产销对接”。目前,120家恒温库与55个大蒜专业村、4700余户蒜农之间的“订单”,全由镇里的机关干部“撮合”成的。
  除此之外,“王巍们”最擅长的是“筹款”。蒜薹收获前,王巍和镇里的机关干部总要跟县里的农信社、农发行等银行打阵子交道,贷多少钱、利率多少,临时客串老板们的代言人。贷到的钱,要不了多久又会支付给蒜农,成为他们种蒜的资金。去年,镇里还发动大蒜协会会长马新生牵头组建起由56家“库老板”参加的“大联保体”,镇财政拿出30万元,其他成员出资300余万,共同出资组成风险保证基金,将全镇的授信额度由1亿元提高到2亿元。
  “‘大小年’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但是,市场无形之手作用下的价格有时会产生误导,比如,猪肉涨价,养猪的农户就会争着养猪;哪些蔬菜价格跌的厉害,大家又一窝蜂弃种——暴涨暴跌,依次循环。”王巍对“大小年”有深刻认识。
  “聊城市是农业大市,深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让农产品产销两旺,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稳定。为此,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发力,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功能,解决农民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又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中求解农产品产销问题,让‘政府和市场相辅相成,相互弥补,实现了多赢。”采访中,聊城市市长林峰海说,近年来,聊城市的诸多农产品之所以能成功走出“大小年”,就是上述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看似偶然,却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