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直播客户端:辛雷在北京宏志中学的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7:38:48

如何做到每周、每月都能取得明显的学习进步

—2006年11月15日辛雷在北京宏志中学的演讲

  演讲照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叫辛雷,是《辛雷学习方法》的创始人。很高兴,能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我今天讲的是“辛雷,给不同人,制定出进步最快的学习方案”。

先让我说说自己吧。

 辛雷

在中学时,我曾是个“坏孩子”,因为我在班里,不学习,还影响别人,我曾,追着女生满学校跑,我还在教室里吸烟,我逃课,我还经常打架,老师讨厌我,父母亲戚见了我皱眉,人见人烦。但最终,我考入了清华大学!我还横跨了土木建筑、计算机、金融三个专业。

我父母只有我一个儿子。但直到今天,我们家乡还有人以为我父母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个“坏孩子”,不学习、跟别人打架,整天在大街上晃悠。另外一个是个天才,不但考入了清华,而且博览群书。

我们那一个老师,喜欢对学生说,“连辛雷都能考上清华,你们还考不上?”。

同学们,我曾那么差,都能学好,你们怕什么?高考算什么?高考只是一个小山峰。你们人生的路还很长,你们以后还要征服好多座、好多座比高考更高的山峰!

中学时,我学习班里曾经中等,也曾全市数理化竞赛前三名。我曾考过班里第一,也曾考过班里倒数第一。我曾由理科班转到文科班,又从文科班转到理科班。

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女儿考试压力很大,我跟她女儿说,有什么压力啊?考试不好就不好吧,跟你有什么关系啊。考试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拼搏,坚持把最后一门课程考完!考试结束后,仔细分析成败原因,至于你考第一名还是倒数第一名,你理它干吗?

这就叫“做奋力拼搏,但不要在意考试成绩!”

 辛雷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三个主要原因

学习总考第一,不知道学习差怎么回事,总考倒数第一,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我又考第一,又考倒数第一,又学习好,又学习差,有学习不好,又学习好。

这是我能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第一个原因。

在清华,有人说我是“傻子”,因为我整天想问题,发呆,有人说我是“神仙”,似乎无所不知。

我确实有个“很神奇”的经历。

 

十六、十七岁那两年,我几乎每天到山东省日照市图书馆读书。十六岁那一年,我自学完了大学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课程。十七岁,我读完了《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还有大量的哲学、心理学、文学等书。  总之,那两年,我是什么书都看,读书没有功利性,随心所欲的读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读懂了,还是读的太深了。但我总感觉是处于“很神奇”的状态。

直到今天,想起那段经历,我都感到很“神奇”。

大学,我读了土木建筑,后来,我又学计算机,我编写了很多计算机软件。后来,我又在银行业,从事金融工作。我觉得,没有什么“跨专业”的感觉,万事万物都是贯通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都是相通的。

这是我能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第二个原因。

在写《辛雷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我经常被某个问题“卡”住了,我就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有时想几个小时,有时想几天,问题就解决了。看书有用么?没用,书上是没有答案的。我是硬生生的从一砖一瓦的建立起《学习方法》这座大厦的!

同学们,没有现代数学、物理学,是不可能造出宇宙飞船的!  

没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我辛雷,是不可能给不同人,制定出,进步最快的学习方案!

十多年来,为了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我费尽了心思,我舍弃了很多,例如爱情、安逸、甚至是自由。

想起当年,为了学习好,我苦苦挣扎;想起高考结束十多年之后,我还经常在深夜里,被高考的噩梦惊醒;想当年,在大雨中,我长时间的、独自一个人站在清华大学土木馆旁,祈求上天让我能进清华,我不禁眼泪纵横;想起你们,仍像我当年一样,在学海里拼搏,因某次考试成绩不好而沮丧、伤心、甚至独自流泪。我觉得,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无论我受多少苦,只要能为你们做一点事情,都值得。

这是我能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第三个原因。

 

学习能力

有同学说,你别跟我说《学习方法》,没用,我学习得很好,就是考试前紧张,所以考试成绩不好,要是我不紧张,我就能考第一,你的学习方法能解决紧张么?还有人说,我学习时不能平静下来?还有人说,我的学习效率不高,怎么办?还有人说,我的学习效率够高了,每天能做出很多题目,能记住很多东西,为什么还不能学习好呢?还有人说,我很用功,可是为什么还是不能学习好呢?还有人说,我每天好多作业要做,好多课程要学习,我很急躁,怎么办? 还有人说,我经常犯困,怎么办?还有人说,我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 还有人说,我上课老是分神怎么办?  还有人说,我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怎么办?还有人说,我老是记不住东西,我记忆能力太差,怎么办?

 

同学们,我辛雷,只要用“一招”,只要八个字,就几乎能解决上面的所有问题,那就是 “提高“狠劲”、高强运动”。

 

很多年前的某一年,我要考完6门很难的计算机课程,我还要参加出国考试,必须记住6000多个很难记住的英语单词,我还得编写一个很大的计算机软件。我采用了很多“巧妙的背单词”方法,可是英语单词就是记不住。我也看了很多计算机参考书,可是越看越胡涂,后来,我学习时头疼、身体酸软、全身无力。考试前急躁、紧张,感到非常难受。

这时,我开始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天锻炼身体两个半小时,跑步1万米,推大重量的杠铃几百次。我每天从起床起,就对自己说,我要“狠”,学习时狠,锻炼身体时“狠”,甚至走路时也“狠”。

效果是什么样呢?我每天背6个小时英语单词,看4个小时的计算机书,再编写4个小时的软件,不但不感到累,而且记忆很准,大脑清晰,反应迅速。

几个月之后,我就胜利完成了我的学习计划!

清华人说我“很神奇”,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同学们,最终我的身体练成什么样子呢?就像今天,我穿着短袖和单裤。同学们,一年四季在北京,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我只穿短袖和单裤!

同学们,只要你们对自己足够“狠”,不断提高“狠劲”,并且每天坚持体育锻炼,锻炼的强度越来越大,你就不会“紧张、犯困、注意力不集中”了。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就大提高了。

这个同学问了?“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跟锻炼身体有什么关系啊?

好,就让我讲讲“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大家知道,考试时,必须要准确、快速、灵活的做出题目。所以,平时学习时,就要反应快、记得准、会思考、脑子又灵活。所以,就要大量做题,同时,还要做的快、做的好,学习能力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提高了。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快速阅读法”、“超强记忆法”、“巧妙解题法”等等,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学习方法”。

是这样的么?不是的,要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首要的,是从“心态”和“身体”下手,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方法”!

 记忆能力

学习能力中,有个重要的能力是记忆能力。

同学们,什么是记忆能力?怎样才能记忆好?首要的是要“狠”、大脑要清晰、每天学习时间要长。别人每天只能背10分钟英语单词,还经常犯困;而你呢,每天可以背3个小时英语单词,大脑始终很清晰,谁记得多?谁记得准?

同学们,只要你不断提高“狠劲”、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进行强度很高的体育锻炼,就没有记不住的东西!

实际上,所谓“超级记忆法”、“巧妙记忆法”、“神奇记忆法”,大多都是很低级的学习方法,如“联想法”等:脑中看见一座山,就联想到某个英语单词,把一个英语单词拆成好几个部分进行记忆,用“口诀”记住化学的“元素周期率”等等。

同学们,考试时,时间这么紧,你有时间“联想”么?如果一篇英语阅读文章的中的很多单词只有“拆开”才能“认出”它,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题目么?

 

实际上,记忆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硬记”,但是要不断调整记忆的范围、记忆的重复次数、每次记忆的时间、记忆的深度等等。

真正高级的记忆方法是“回忆再现”、“形成知识体系”、“简化知识体系”等等,等会我还要讲,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世界上哪有什么“超级记忆方法”?

所谓“超级记忆方法”,把记电话号码的方法用到学习上了! 能力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是,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什么样的人思考能力强?心情越平静、每天深入思考时间越长、每次深入思考时间越长、思考不同学习问题的“间隙”越短,思考能力才越强!

对于极少数同学来说,数学难题是“悟”出来的,但对于大多数同学,一道数学难题是“憋”出来的,一道题目你“憋”的时间越长,你越能“憋”,你实在“憋”不出来了,你可以让老师引导一下,或者看看类似的题目,再继续“憋”,直到把这道题目“憋”出来。等你“憋”的能力提高了,你就可以“悟”了,整天琢磨某道数学题目。

物理更需要深入思考,爱因斯坦几乎无时不刻的在深入思考物理问题,所以他的思考能力极强!我认为,他的深入思考能力已经达到了“深入思考无间隙”的境界。

什么叫“深入思考无间隙”?这里就不细讲了。

 

有的人,学物理时,上课认真听讲,也认真做物理作业,题目不会做了,就看详细解题过程看得再细致,这是理解、记忆,根本就没有深入思考。

有的人,也思考了,但思考的方向不对,例如,某道物理题目,是“一辆小轿车以撞到一辆大卡车,那么… …”,这个学生往这方面想:“哎呀,这还得了,司机会不会受伤啊?”或者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某电影里的撞车镜头,这些人,思考了等于没思考。应该多读一些大物理学家的传记、对一些物理发展史之类的参考书,把思维“拧”过来。

怎样才能提高思考能力?首先要延长思考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间,例如,用好几个小时思考某个物理定理、物理问题。

这个同学说了,好几几个小时想一个问题,学习效率也太低了吧?

 

好,让我说说“学习效率”。

考试的本质,是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定数量的问题。两个小时内,做对的题目越多,你的考试成绩就越高。

这是对的。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每个小时记住的东西越多,做出的题目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了。

那么,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下,每天学习时间越多,学习就进步的越快了。所以,题海战术就有了充足的“理论”基础。

社会上很多人反对“题海战术”,因为“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不利于“素质”教育,实际上,即使从“应试”教育的角度,“题海战术”也是错的。

 

同学们,一个小时内做出题目的越多,不代表学习越进步。一旦基本题目初步掌握了。那么,一、个小时做出一道难题,无论对于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学生,比做10道题目更好。

记忆也是,记住了10个知识点,还不如,虽然一个知识点都没记住,但却找出了不同知识的联系,形成了知识体系。

在我看来,怎么算是学习效率高?(1)每天有效学习时间长。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的时间,才算有效学习时间。理解、记住了某些知识、或更深入的理解了某些知识,或知识掌握的更准确更灵活更快速等等的时间。上课记笔记而没有理解、记忆、思考,看书而没有领悟到任何东西,都不算是有效学习时间。(2)每次最长学习时间长,不离开座位学习的时间,别人每学习一个小时就得休息一会,你可以两、三个小时不需要休息。(3)学习强度。考试结束后,你觉得很累,如果你平时学习也象考试时那么累,说明你的学习强度很大,(4)大脑清很晰度,学习久了,从不犯困、大脑发木。(5)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联系,知识的联系程度。例如,你记住了一篇300字的英语课文,比你记住了100个单词,还管用。你形成了知识体系,比记住了几个知识点更管用,你真正做出了一道很好的难题,比做出十道简单题目,更管用。

同学们,如果你每天能跑完一万米,每天做完300个引体向上,每节课的课间跳绳500次,你每天就可以学习十三、十四个小时,学习强度很大,大脑始终非常清晰,能记住很多东西,能思考的很深入。

这就是学习能力,这就是学习效率。

怎样评价一天的学习?认真听讲了,做完作业了,写完一篇作文了,做出几道题目了,学习进步了么?不见得。

你可以这样评价一天的学习:领悟了很多东西,产生了很多学习心得,感到很兴奋。或者你突破了一些难点,真正攻克了一些难题,超越了“极点”,感到全身充满力量、充满“狠劲”、感到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这样,你的这一天才是最有意义的。

现在说说如何“做”难题。

看到一道“难题”,你该怎么办?这个同学说了,我先看概念,然后再做。那个同学说,我刚从参考书上看到了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正好拿来试一下。

对不对?不对。

让我举个例子:

一个婴儿,连一个椅子都搬不动,一个青年,能搬动一块大石头,一个大力士,能搬动一辆小轿车,但没有人能把一座山搬起来。

 

难题?对于不同的人,是个相对的概念,学习极差的同学,任何题都是难题;学习极端好的同学,没有难题,因为他不会做的题目,别人肯定也不会做,考试也不会考,考了也没意义。

看到“难题”,你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解,而是该不该做这道难题。

你做出一道题目,不要太高兴,你做不出一道题目,也不要难过。

有个人会“铁腿功”,一脚能把坏人踢很远。他的“铁腿功”是怎么练成的呢?他不踢墙,因为即使把腿踢折了,也不能把墙踢个大洞;他也从不走门,他整天踢门。一开始他们家是软木门,踢坏了一百个软木门后,他家安上硬木门,踢坏了五十个硬木门后,他家换上了铝门,后来又换上了铁门,他不踢了,为什么,“铁腿功”已练成了!

要做什么样的难题?你只做:自己尽最大力气才能做出来的难题。

为什么?

在基本题目掌握得好的前提下,你能否做出难题,关键是在“很难描述”的解题感觉上,而不是具体解题技巧。

一道难题,考试时能在10、20分钟做出来,就很不错了。那么,平时应该用20分钟、一两个小时,甚至好多个小时做出来,才对,否则你怎会进步?所以,难题不可能做的太多,因为每道难题需要花很多功夫。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一个学生能真正独立做出一道难题,那么,很多难题就都会做了,因为难题,“难”就难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巧上,也就是难在“很难描述”的解题感觉上。

有的难题,是综合题,综合题会涉及到多个解题技巧,想到了这个解题技巧,另外的一个又想不起来了,即使这几个解题技巧都想起来了,又不知如何把这两个解题技巧连接起来,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往往要十分钟、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必须不断的接近最终解决方法,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就必须有老师引导或者从类似题目中启发,但不思考是绝对不行的,你还得尝试不同的方法。综合性越强的题目,越需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解题技巧,这就是所谓的“题感”。所以,你总结出的不能很难总结出的东西越多,解决综合题目的能力越强。

你理解、研究和记忆参考书上的一道难题的解题方法,没有太多意义。

有人说了,一、两个小时只做一道“难题”、只想一个问题,多浪费时间啊?我一个小时可以做出10道题目啊!是啊,你一个小时确实“做”出了10道题目,可是,你这一个小时中的50%是用来理解“题意”了,例如“圆”了、“直线”了、“方程式”了,“汽车”了、“斜坡”了、小滑轮了,还有49.9%的时间用来作图了,计算了,只有0.1%的时间用来“憋”了。你怎能进步啊?

“很难描述”的解题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巧上怎样产生?关键是“憋”,但要看怎么“憋”。

 

如何“憋”?

数学、物理、化学,碰到难题怎么办呢?张三一看不会做,就放弃了;李四则“硬抠”,做不出来誓不罢休,一道难题两个小时,却往往还做不出来,心里很难受。

张三对还是李四谁对?都不对!

对于一般同学,考试成绩一般,基础一般。应该有很多本数学参考书,每本参考书上例题很多,每道例题都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做“难题”时,首先,要硬“憋”,憋了几分钟到十几钟之后,“憋”不出来了。就从参考书中找到类似的题目,或者找类似的解题技巧,用类似的题目或者类似的解题技巧解决现在要做的题目,ok! 然后尝试着做一下,十几秒到几分钟之后还是做不出来,可以看这道题目的详细解题过程的第一步,不要看第二步。受到启发后,再“憋”,如果“憋”不出来,再看第二步。等等,等等。一道难题“憋”出来了,要总结一下,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记在笔记本上,例如,你总结出了几个字“这道题目用对称法”,如果别人看到你的总结,就会感到很奇怪,这些题目怎么会用“对称法”呢?实际上,你的“对称法”只是你自己的“对称法”,全世界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知道。当积累了几十道题目后,要把这些题目放在一起,反复看,找出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上的深层联系,例如,“此类题目都用对称法”。这时,就慢慢的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了。

什么是解题技巧体系?举个例子,你家有一颗苹果树,每个苹果在哪个大树枝的哪个小树枝上,都很清楚,要想摘哪个苹果,你都很清楚。在你的脑中,也有一个题型和解题技巧的苹果树,不同题型对应不同的题目,不同题目的相同解题技巧,各种联系,你都很清楚。这样,考试时,碰到不会的题目,你就在大脑中“回忆再现”,从某个题型想到某个解题技巧,又从某个解题技巧想到另一个解题技巧。

同学们,你以前做过的题目,在你大脑中成为一个体系了,考试时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你搜索大脑中的“解题技巧”体系,只要你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类似的题型,类似的解题技巧,甚至有类似的感觉,你就肯定能有解题思路!

当你用上面的方法,总结出一、二百道难题后,你要把这出一、二百道放在一起总结,找出更加深层的联系,这时,你总结出的东西,就不再是“此类题目都用对称法”,而是“草帽”、“拖鞋”、“卡车”之类的了,这些东西,别人更看不懂了,因为更“不可言传”了。

这就叫做解题技巧的简化。为什么要简化?因为随着你总结的题目越来越多,如果你解题技巧体系过于庞大,你考试时就不容易回忆了。

 

再看“不一般”的同学。

有的同学,不看参考书,对于“难题”,自己硬生生的“憋”,往往想了半个小时以上之后,才想出解题思路,这个同学,深入思考能力很强、“狠”劲很足,解题经验也很多。但每次“憋”的时间过长,这类同学,应该看一些“解析”类的参考书,这些参考书用一两句话,来引导你的思路,帮助你尽快的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再看“很强”的同学。有的人,不看参考书,自己硬生生的“憋”,想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上之后,就想出解决方法,说明他深入思考能力很强、大脑非常清晰、“狠”劲很足,解题技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这类人应该强化准确性和速度性的训练,例如每天限时做一个小时的模拟考试题。

 

再看“很强、很强”的同学。有的人不看参考书,自己硬生生的“憋”,想了几分钟之后,就能想出“难题”的解题思路,这个人的深入思考能力很强、大脑非常清晰、“狠”劲很足,脑中的解题技巧体系已经很简化了,这类人进行速度的训练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做题比别人快多了只要强化训练准确性即可,每道“难题”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要确保无误,速度也就随之提高了。如果还有余力,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法,找到最简单的方法。

再看“很强、很强、很很强”的同学。有的人,对于“难题”,不看参考书,几秒内想出解决方法,说明直觉已经很强了,而直觉只与平静相关,与大脑清晰度没有关系,只与心态的纯净相关了。这类人进行速度的训练没有太大意义,主要要训练准确性,(枪神、酒鬼的例子),这类人,实际上学习不重要了,关键要保持纯净的心态。

实际上,一些数学特别好的人,他并没有有意识的去形成解题技巧体系,就很自然的形成解题技巧体系了,而有些“天才”,“题感”很强,根本不需要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而一些物理极好的人,甚至很少做题,连课本上的题目都没做完,但他深入思考的却很多,他对物理学的核心思想理解的很深入了。

浙江一个商人的儿子,学习也很认真,他的数学班里中等,他爸爸给请了个数学家教老师,每学期之前的寒、暑假,他就提前把下个学期的数学课学完了,课本上的题目也大多数都会做。他还特有心计,花钱把班里数学最好的同学的“做题笔记”买下来,反复研究,但他的数学还是班里中等。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不同的人,差别很大,因此,使用不同的方法

由于不同的人,学习基础不同、心态不同、身体情况不同,因此,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要使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下的,你们会看到一些例子,不同的人,如何使用不同方法的。

陈静,女,一个北京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全校考试前五名,但没考过全校第一名,按照她母亲目前的说法,学习这么好了,成绩很难快速提高了。我发现她心态很好,身体也很好,学习很认真,学习基础扎实,记忆很好,思考能力很强。她学习的主要缺陷是学习方法太单一,例如,她以前上课时认真听讲,记笔记。我让我让她上数学课时,老师在上面黑板上讲题目,她在下面做,一开始,老师上面讲完了,她在下面也做完了,但她的解题方法往往不如老师的巧妙。几周后,老师上面讲完题目了,她在下面也做完了,但方法和老师的一样巧妙了,再过几周,老师上面讲完题目了,她在下面也做完了,而且用了好几种方法。这时,她的数学成绩就成为全校第一了。

王京,男,山东省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班里考试倒数一、二名,按照其他人看法,他肯定考不上大学本科了,因为他们班里只有中等偏上的才能考上本科,但最终,他在我的辅导下,却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一开始,父母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实际上,他基础太差,上课根本听不懂,于是,我让他上课时尽量听,能听懂就理解,不听懂的就记在笔记本上。下课后只做老师布置的最简单的题目,节约出时间让家教老师讲解以前的知识。几个月后,他上课时,老师讲的东西就基本能听懂了,这时,就可以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了。他的考考试成绩就成为班里中等了。

 

同学们,应该怎样听课最有效?

不同人,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1)对于学习非常差的人,不必听课,因为即使再认真听讲,他也听不懂。但他必须指定一个最快的弥补以前的学习漏洞的学习计划;(2)学习一般的同学,需要课前认真预习;(3)学习很好的同学,就不必预习;(4)身体不舒服时,要坚持听课;(5)而身体差的人,若在身体不舒服时还坚持听课,就会生病,所以,他就不要听课,赶紧回家休息,然后制定一个提高身体的计划;(6)上课时容易分心,就应该要“狠”,要平静;(7)有的课程,上课听懂就可以了,不必记笔记;(8)有的课程,必须记笔记;(9)有时听课时,必须记住老师讲的东西;(11)有时,老师在黑板上讲题目,你却在下面把题目做完了,是最好的方法;(11)有时听课时,在记忆的同时,再“回忆再现”效果更好;(12)有时上课时,采用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更好;(13)对于有的课程,上课时要深入思考,等等。

 

上课时采用“回忆再现”和形成知识体系等方法

上面说的王京同学,当考上成绩进步到班里五到十名时,他上课听讲时已经很轻松了,无论是专心听讲,还是偶尔分神,总能听明白老师讲的东西,而且上课时能记住大多数。这时,我让他采用“回忆再现”和“形成知识体系”等方法。

当老师讲某一部分知识时,他在理解了老师讲的内容时,象“过电影”一样,把以前的知识在大脑中回忆一下并在大脑中重新显现,这就是“回忆再现”,同时,他还要思考,把以前的知识和现在老师讲的知识联系起来。下课后,他参照课本和参考书,把不同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进行回忆,一个月之后,他的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了。

这时,知识在他脑中,就像一颗苹果树,每个苹果在哪个大树枝的哪个小树枝上,都很清楚,要想摘哪个苹果,脑子里都很清楚。

成绩班里倒数时,考试时,王京所有的题目几乎都不会做,成绩班里中等时,他平时会做的题目,考试时就会做,平时不会做的题目,考试时也不会做。班里排名五到十名时,会做的题目都能做出来了,不会做的题目,考试时使劲“憋”一下,有的能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但做出来的题目,也不知道为什么做不出来。现在,考试时某道难题,如果想一下想不起来,就“回忆再现”脑中的知识体系,往往题目就做出来了。

 

不同的课程,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课程,特点很不同,你要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选择核心学习方法,例如数学的核心学习方法是做题,物理的核心方法是深入思考、英语的核心学习方法是记忆、历史的核心学习方法是形成多个框架,在多个框架基础上再形成知识体系。有的同学为什么有些课程好,有些课程不好,原因是没有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例如,把做数学题的核心学习方法用于学习物理,以为只要会做题,就可以学好物理,而没有把深入思考作为中心,始终贯串于物理学习。很多人说物理很难学,因为他们用数学的核心学习方法对付物理,而另外一些人说物理很好学,因为他们找到了物理的核心学习方法-深入思考。有的人把英语背单词的方法用于背历史,无论背的多“狠”,不形成多个框架,也很难记住。

上面说的陈静,数学成为全校第一后,继续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我让她再专攻物理和化学,物理深入思考,化学形成解题技巧体系。她每天用一个小时,静思,坐在座位上什么都不干,只是深入思考不同物理概念的更本质的联系,思考同一题目的不同解法,把练习、概念融合起来,她还读了一些爱因斯坦、牛顿的传记,体味大物理学家的深邃思想。对于化学,则以几道最典型的历年高考题中的物质推断题为突破口,把各种化学知识点用一些线索“串”起来,例如,所有能产生白色物质的化学反应,就形成了化学的知识体系。几个月后,陈静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最后,很轻松的就考入最好的大学了。

另外,每一门课程的不同部分,往往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政治的原理部分需要形成知识体系,而政治的经济原理部分需要强行记忆,“实事”政治 需要深入思考。所以,某些同学有的课程有些部分学的好,有的部分学的不好,就是没有根据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面对同一棵树,用斧头就比用砍刀省力,用电锯更比斧头更省力!对于每一门课程,对于一门课程的某一部分,使用更好的学习方法,你就进步的更快!

根据身体、心态、学习基础的差异,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考试成绩差、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与考试成绩好的、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应该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但考试成绩差不多,考试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就可以使用同样的学习方法了么?

例如,有三个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人,学习基础也差不多的人,有人认为可以使用同样的学习方法。但在我看来,一个是“平静”不行,另外一个则是“不良心态”过于严重、“学习状态”太差,另外一个则是“狠劲”不足、“自信心”不足。因此,我给他们三个人的学习方案完全不同。

先看一个很难“平静”下来的孩子。属于大家认为学习不用功的孩子。

于波,男,高一学生,考试成绩班里中等,她母亲是某银行行长的儿子,于波这个孩子,每天晚上回家之后,手机的短信息不断,他母亲说,经常发现他在半夜里收到某些女孩的短信息,自己偷着乐。她母亲还看到他在跟某个女生一起逛街。于是他母亲就说他谈恋爱,影响学习,而于波说他没有谈恋爱,不影响学习。母亲说他属于那种学习不用功的,学习潜力很大,只要学习用功,就能学习好,不用功就差。经我分析后,他确实没有女朋友,他最大问题是由于心里总是想着追女孩,充满对爱情的期待,他又经常上网看电视,受网络电视上的爱情至上、轻浮、投机取巧等影响严重,所以学习时很难平静下来,因此,他学习数学时碰到“难题”,根本无法真正平静下来,无法深入思考。学习物理时,也无法深入思考物理概念,所以,无论她母亲花多少钱,请多么好的老师到家里讲课,无论老师把解题技巧讲解得多么好,由于他不能深入思考,学习不可能取得进步。我让他母亲监督他,把他的手机没收了,并且不允许他上网、看电视,也不允许他跟女孩子说话和交往,并从内心深处杜绝对爱情的期待。然后每天让他做几道数学“难题”,一开始,他看到题目不会做,左盼右顾,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强迫自己思考,往往一、两个小时,才能静下来,一个星期后,他能平静了,我给他一道“难题”,让他看各种参考书上各种类似题目的详细解题过程,但就是不能看这道题目,于是,他就苦思冥想、着急上跳、坐立不安,千方百计往这道题目上靠,往往两、三个小时后,才能想出这道难题的正确思路,就做出来了。他每天做两、三小时的难题,也只能做出一、两道题目,几个星期后,他只做出了十道难题,因为他每做出一道难题,几乎就要翻阅十多本参考书,寻找类似题目。他两个月后,他的考试成绩就成为班里前几名了。

同学们,只要考试成绩能不断提高,你就能控制住很多东西。

谈恋爱不见得影响学习,不谈恋爱不见到不影响学习。关键是你怎么想,你是否在期待爱情。

为什么于波的母亲说于波学习不用功?实际上,于波也想用功学习,但每到他准备用功学习了,由于心情不平静,反而越学习,脑子越乱,不但难题也不会做了,连简单题目也容易错了,考试成绩就会下降。所以,于波就不用功了,感到不想学习了,就去打篮球,给女生发个短信息。

再看一个很用功的孩子。他的“不良心态”很严重、“学习状态”太差。

厉凝,男生,考试成绩班里中等,是个家庭很贫困的孩子,父亲靠种地和做建筑工生活,他父亲到现在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厉凝住校,父亲每天只给他一元钱的吃饭钱,但他父亲却给他买了大量参考书和练习题,父亲对厉凝非常严格,如果学习上有一点点小错误,学习稍微表现出不努力,就会大声责骂他,有时还打他。我给了厉凝600元改善营养的费用,他却给他父亲让父亲买件衣服,他父亲却存起来等他考上大学用。厉凝学习也特别“狠”,经常熬夜学习到凌晨2、3点钟。他做了很多参考书上的很多数学题目,记住了很多难题的解题技巧,实际上,他不是在做难题,而是看难题、背难题。虽然他记住了很多难题,考试时有时也能碰到了,但由于他记忆得太多,又加上大脑不清晰,考试时还是不会做,而且有些简单题目也做不出来。但数学考试成绩仍然在班里中等偏下,越到大考试,越紧张,考试成绩越差。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厉凝的首要漏洞是每天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时大脑不清晰,经常感到大脑“发蒙”、“发木”,还有很严重的“气恨”等不良心态,做难题时,不会做,就很生气,恨自己、恨学习、恨父母、恨其他同学。我让他不要再熬夜学习,严格作息,每天晚上按时睡觉,每天跑步一万米。一个月后,他学习时大脑很清晰了,不良心态也没有了,考试时虽然依旧很紧张,但不影响考试,考试时也不再出现“本来会做的题目考试时不会做”的情况了,考试成绩就进步到前十名了。然后,我让他把以前所有做过的大量题目中的“难题”,反复看,反复想,找出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的深层的联系,并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有时,他为了把五道难题总结出共同的解题技巧,他会思考一整天。两个月后,他就形成数学的解题技巧体系了。考试成绩就进入班里前三名了。

为什么有些复读生考不过应届生?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不好?听完上面的例子,你就知道什么原因了。

再讲一个“狠劲”不足、“自信心”不足的例子

刘园园是个很好强的女孩,做事干净利落、上课听讲非常认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成绩仍然不好,尤其是数学,总有几道大题不会做,每次考试之前,她都暗下决心,要考第一名,但考试成绩下来,还是班里中等。经我对她检测后,发现她的问题是“狠劲”不足,“自信心”不足,因此,我给他找了一个大一学生,跟她一起做题,让她体味这个学生的“狠劲”和学习强度,后来,我再让她通过不断的超越极点,产生自信心,考试成绩就很快提高了。

如何超越极点,产生自信心,我就不细讲了。

 

使用更高级的学习方法

越高级的学习方法,进步的越快,但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对心态、身体、学习基础等要求的越高。

学习基础太差的人,有时不得不使用很低级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学习进步。

上面说的王京,在高一时,以大量阅读小说、每天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但英语班里倒数。我让他分析英语考试题目中的阅读题,他发现很多单词都不认识,连单词都不认识,还谈什么整篇文章?阅读不下去,于是,我让王京先从背单词下手,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把初中到高一课本中的单词浏览和记忆了很多遍。他每天在尽快、尽量完成老师的作业后,用4个小时背英语单词,背单词时,只要能认识就行了,单词辨析、用法、拼写、用法、同义词和反义词辨析等都不背,一个月后,虽然很多单词拼写不正确,但80%的单词基本都认识了。

再拿来考试题中的阅读题,发现还是读不下去,这时,单词的障碍已经消除了,真正的障碍是心态上的问题,就是“狠劲”不足!于是,他就硬着头皮读!他选择了一些难度适合自己的(不认识的单词占整篇文章的5%以内)、长度和范围与历年高考阅读题目很接近的英语“新”文章,每天读三个小时。

阅读时,尽量不查词典,一开始,他读一篇文章用的时间很长,往往一个小时过去了,一篇文章还没读明白,但他咬牙往下读。几天后,每一个小时就能读懂2篇文章了。阅读速度在不断提高,一周后,他每一个小时就能读完3篇短文了。这样,每天3个小时,一个月后,他读完了300多篇英语“新”文章。这时,他1个小时内就能读完5篇英语“新”文章了。

后来,看完了一本很好的高中语法参考书,并把这本参考书上的练习都做了一遍。后来,他做完了一本关于全国各地历年高考题目的参考书,根据这本书上的启发,总结出了一些解题技巧。他的英语就进步到班里中等了。

有的同学,明明可以使用高级的学习方法,却使用低级的学习方法。

于茜茜是我最近辅导的一名初二女孩,她从小就听英语小故事、看英语小说,现在就能看懂部分美国电影了,她不学英语语法,所以她写英语作文时,经常自创语法,错误很多。而且,她不喜欢记单词,经常出现拼写错误。于是她妈妈就让她记忆20个单词、每天做一套“完型填空”、还请了一个家教老师给她系统的讲解语法。

她妈妈找到我之后,我跟她妈妈说,她以前的学习方法是“潜移默化”,是非常高级的学习方法,现在不能退后到低级的学习方法,让她制定了这样的学习方案:继续听英语故事、看英语小说,看美国电影,但要在看完听完、看完后,要复述几遍,然后在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注意单词的拼写错误,在写作中不是很刻意的逐步改掉语法错误。

除了“潜移默化”、“深入思考无间隙”等具体学习方法外,还有“深入思考长长练”、“精挑极背”、“精挑极练”、“自己出题”、“用直觉解题”等高级的学习方法。在《辛雷学习方法》中,针对中学九门课程,有几百种具体的学习方法,每种学习方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每种具体学习方法怎么使用,适用于那些人,我都写的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讲了。

 

辛雷学习方法,从非常复杂到非常简单

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都非常复杂,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找出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联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例如,心态上的“平静”与学习上的“深入思考”直接对应,“深入思考”和数学难题相关很大,“深入思考”又是物理的核心学习方法,所以,通过在不学习的时候,也不断的平静自己,杜绝对爱情的期待,不理会电视、网络上的各种轻浮、投机取巧等不良思想,在做数学题目时长时间深入思考,深入思考物理学的核心思想方法,你进步的就很快。

表面上看来很相似的两个学生,实际上,可能就大不一样。

你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就会发现很复杂。

例如,平时学习方法不同,考前复习方法也不同。

有的人,直觉很强,平时碰到“难题”,主要靠直觉,这类人,如果考试时不平静,心情不纯净,比如说考试前看了电视,则这个人就完了,而其他人看电视,影响不大。还与大脑清晰度相关,这个人平时经常睡懒觉又熬夜,平时没有影响,但考试时影响就大了。这就是这类人的“发挥失常”。  有的人,平时碰到“难题”,主要靠硬生生的“憋”,对于这类人,考试时必须有足够的强大自信心,对于这类人考试前可使用“超越极点、产生自信心”的方法,在考试前凝聚起强大的自信心。  所以,有的人考试前复习时不必做题目,有的人考试前要做一些简单题目,有的人考试前则必须做一些难题。

平时学习方法不同,考场的策略也不同。

平时碰到难题主要靠硬“憋”、或者靠直觉的同学,考场上碰到难题,就要平静;而平时已经形成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体系的同学,考场上碰到难题可以“回忆再现”,搜索自己大脑中的体系;而平时善于总结但尚未形成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体系的同学,考场上碰到难题,可想一些线索,如老师讲课的样子、笔记本上的学习心得、参考书上的符号,等等。

我把影响学习的每个深层的因素弄清楚了,每个深层因素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所以,我的学习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几乎可以解决所有学习方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上面讲的东西,实际上,只是《辛雷学习方法》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我讲的时候,往往都是用“近似”的,如果我更“科学”、更严谨的去讲,可能大家早胡涂了。

 

智能化检测和学习方案

某个人生病了,感到“头疼、咳嗽、手脚冰冷、恶心”,于是以为自己感冒了,就到药店买了治“感冒药”吃了,但不管用;于是,又以为自己是嗓子有问题,于是去买了“咳嗽药”,还是不管用。于是他只好到医院里进行全身检查,才发现自己得的是“胃病”,于是医生按照“胃病”进行治疗,不久很快就好了。

同学们,你们以为自己的最大漏洞,往往不是最大漏洞。所以,你们往往会用大量时间去弥补一个无足轻重的漏洞,就像很多人以为自己数学不好是粗心、马虎,所以,就反复做简单题目,提高自己的准确性,结果只是提高了一点点小分数,实际上的最大漏洞是很少“憋”,或者“憋”的方法不对,导致考试时解题思路不对。

有时,你们觉得是心态上的问题,例如考试紧张、压力过大、敏感多疑,实际上是身体上的问题,你们通过体育锻炼和高强运动,就可以解决了,而如果你们去找心理医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有时,你以前使用某个学习方法,证明了很有效,于是就抱着这个学习方法不放手,而当发现学习进步的不象以前那么快了,就认为自己不够用功,所以,你更加用功,但还是进步不大,于是就你更加用功,或者懈怠了。你不知道:你学习进步了,就应该使用更高级的学习方法,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威力越大,学习进步的越快。

 

写完《辛雷学习方法》之后,我就着手进行“智能化检测”,其目的就是让某个学生回答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计算出他的“平静”、“狠劲”“自信心”、“身体”、“学习状态”、“大脑清晰度”、“思考能力”、“快速准确灵活”、“考试技巧”等每一个方面的确切的数值,这样,就能从“根”上找出他的漏洞和优势,并根据“弥补最大的漏洞往往进步得最快”、“使用越高级的学习方法进步得越快”等原则,从而给他量身定做出学习进步的最快的学习方案。每个人情况很不同,我给每个人制定的方案都是不同的。我的方案很简单,少则几句话,多则几百个字。经过几周或者几个月后,当你考试成绩提高了,你的情况发生变化了,我再给你制定一个学习方案,可能和上一次的完全不同了,但还是几句话,或者几百个字。这就叫做,辛雷学习方法,永远只有“一招”。

 

我能做到的和做不到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学习好,但我很少考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考大学。也就是,我很少考虑“学习动力”。

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考试成绩就会周周提高、月月提高,你还需要学习动力了么?

实践也已经证明了我的方法的有效性。

好多年前,凡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学生,大多数考入了中国的很好的大学。而那时,我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比起现在,还差的很远。

我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