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裸模照真图片欣赏:陶行知教育名篇——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15:09

陶行知教育名篇

——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

    ——手脑并用

    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如教育而不能解决问题,那就不算教育。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呢?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用力有以下几个定律:

    1.小的力敌不住大的力——以往传统的教育,因为专在少数人身上施行培养的功夫,所以产生不出力量。

    2.散漫的敌不过有组织的力量——散漫完全是由封建教育造成的,不过谈到组织要小心,切勿走上乡绅之路。所以第一要紧的,是直接认识自食其力的真农人,惟有如此才能使组织生出力量。

    真农人真工人和假农人假工人的区分,可以从下面的两个人看得出。

    陶侃。每天把砖由屋内搬出,然后再搬进去。他虽在工作,却不是真工人,因为他不靠做工吃饭,乃靠做官吃饭。

    《儒林外史》上的王冕是真农人,因为他虽读书,却不靠读书吃饭。

    3.行动强于空谈——谈后继以行动,那就不算空谈。书本上得不到什么力量,惟有从行动上得来的真知识,才是真的力量。

    王阳明的话我可以把他翻半个——180度的筋斗,意思就是把他的话来个倒栽葱。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的倒转法就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爱迪生是由试验才把电灯发明成功。婴儿明白火烫手,也是从实际经验得来。所以教育应培养行动,应当培养知识。

    4.被动敌不过自动——中国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被动的,所以产生一种坏的现象,就是有的说而不动,有的简直不敢动。例如有人到乡间去开学办医院,这是替他们做事,所以不会生出力量。这好比小宝宝,由老祖母得到的抚摸一样。所以最要改的,是深人民间与他们同工。例如你同十人同工,走后还有九人能继续下去,不然工作要停顿。所以惟有加入他们的队伍,才能把地狱变成合理的人间。

    5.用头脑不及手脑并用的力量大——读书人只能想出许多解决困难的方法,但却生不出力量。

    传统教育的矛盾,可由孔老先生来做总代表。他是地主,所以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他骂劳农是小人,然而他却说“非小人莫养君子”,这是多么的无赖。他又是好吃懒做的人,所以一个农人对子路骂他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割不正”。一段话,很可代表他的好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他所主张的教育。中国从这位老先生以来,可说完全造成了一个书呆子国家。

    总之,人所以比禽兽厉害,就因为他有手,手能打仗,能生产,能建设,也能创造。所以如是大家想应付困难,就当竭力把知识分子变成工人,把工人变成知识分子。小孩要注意并指导他竭力运用手的活动。

    一个母亲把弄坏一只表的小儿痛打一顿,这与小儿无关,倒把一个小的爱迪生打死了。

    歌:

    第一歌

    我是小工人,

    我有双手万能。

    我要造富的社会。

    不造富的个人。

    第二歌

    我是小盘古,

    我不怕吃苦。

    我要开辟新天地,

    看我手中双斧。

    第三歌

    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所以四万万人,若都能用脑来指挥手,手来变化脑,那么组织起来,必能生惊人的力量,那时应付日本,一定不难。

    (原载1932年9月20日《消息》)

                                                                                                                                

    ①陶侃(259—334):东晋名臣,广州刺史,为人节俭尚劳。

           ②割不正:语出《论语·乡党篇第十》。孔子对食物有一大套讲究,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食物不新鲜,颜色、气味、烹调不好都不吃,并且“割不正,不食”,即肉切得不方正也不吃。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