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窖酒38度浓香型:自命不凡的余秋雨 及其梦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1:41:37
[转贴]自命不凡的余秋雨及其梦呓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自命不凡的余秋雨及其梦呓
□文/青山不改

说来奇怪,自命不凡的余秋雨先生在学术界,竟闹到了有识者无不鄙视他的程度。不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实在是他不学无术,而又狂妄无边,简直使正常人不可理解。
看看他近来在《恒河残稿》中的惊人的梦呓吧:
●连我身上的文化,也有绵长的因缘。
妈妈抱着我在乡村中给人写信、教人识字,使我亲近了最初的笔墨,这算是最近的“因果报应”。妈妈又何以识字?几百年的乡塾书声传到她身上,中转过多少固 执而贫困的书生?在文字几乎不敷实用的漫长年代,一间间风雪茅舍如何免于倒塌?一个个临终的塾师如何留下嘱咐?每一步都是在不可能中发生的奇迹。
因此,是无比遥远的因果,落到了我的笔尖。
(天上掉下了个文曲星余秋雨来,“每一步都是在不可能中发生的奇迹”,“ 是无比遥远的因果”,造成了这一奇迹!)
●我的生命来自千年,因此,骂我一句,也就骂了唐诗和宋词,骂了历代救助过我祖辈的一颗颗仁爱的心,骂了严冬的炭火炎暑的清泉,骂了无数卫护一代代文明延续的大丈夫、善妇人……
那么,骂我一句,十方惊动,天地悲心。
骂其它人,也是一样。
因此,闭口吧,你!
(余秋雨的生命来自千年,天生的高贵,超凡入圣,不容批评,谁如果“骂”了伟大的余秋雨,“也就骂了唐诗和宋词”,骂了“一代代”的祖宗……, 就会引起“十方惊动,天地悲心”!因此在余大师面前,批评家只能奉命“闭口”,余秋雨的神圣不容置疑!余秋雨等于唐诗宋词,等于“无数卫护一代代文明延续 的”祖宗,这不能不是21世纪的奇谈!)
●也许,一种过于突然的成功,激发了他人心中的嫉妒;一种过于激烈的实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失衡;一种过于广阔的占领,剥夺了某些同行的机会……
(余秋雨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社会申明,所有对他的批评都是由于批评者的“嫉妒”引起。在他,是“一种过于突然的成功”,在“他人”,是 “心中的嫉妒”。而且由于他的“一种过于广阔的占领”,“ 某些同行”被剥夺成了叫化子,没饭吃了,于是只好靠“批评”他赚一点稿费,养家活口!伟大的余先生竟是这样看待文学批评和学术批评的!这么说来,他竟是那 些“咬人”的批评者的大恩人了!确实有一部分中学生相信余先生的解释,余先生的目的总算也也没有全部落空。)
●一个民族艺术精神常常深潜密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通向这个的神秘的地下世界需要有一些井口。
(当今,这个最大的“井口”,不是余秋雨先生,还能够是谁呢?)
●看重自己的尊严,一定看重他人的尊严,反之亦然。尊严,在互尊中映现。我郑重地整理自己的衣襟,是为了对对面的人表示恭敬;我向对面的人轻轻鞠躬,也正是在证明自己正是世界的贵客。
(余先生自命是“绅士”,在“彬彬有礼”上他是行家。他一向自认为 “高贵”,“尊严”。然而,他的“互尊”只限于他与付他高额出场费,请他当“顾问”的主顾们打交道的场合。对于当官的和企业家、老总们,余先生称自己是 “学习来的”,含情脉脉,像待聘的少女,温驯得像贵妇人足下的猫,可是对待指出他几百条文史错误或不同意他的高论的学者、批评者来说,余先生就不那么“看 重他人的尊严”了,他称批评者们是“文化盗贼”、“文化杀手”,是“大街上的小流氓”,动不动搞上法庭,索赔一二十万人民币。可惜的是,法院幷不因为他的 “自尊”和“尊严”,判他胜诉,恰恰相反判余先生败诉,或是让他撤诉,结果余秋雨先生十足地没有了“尊严”!)

余大师用他的生花妙笔,把自己打扮成了一朵花,一个超世纪的大天才,他不平凡,高贵,简直就是“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的化身!他自称:“ 我的生命来自千年,因此,骂我一句,也就骂了唐诗和宋词,骂了历代救助过我祖辈的一颗颗仁爱的心,骂了严冬的炭火炎暑的清泉,骂了无数卫护一代代文明延续 的大丈夫、善妇人……”, “骂我一句,十方惊动,天地悲心”!这究竟是语无伦次,发了46度的高烧发出来的谵语,还是精神错乱,犯了胡涂,说出来的胡话?这究竟是哪儿跟哪儿?扯得 上吗?许多文史界的文化人、教授、编辑、作家,批评了你余秋雨的言行不一,撒谎作秀,文史错误,你不但没有接受过一条,反而认为批评者犯了天条,像文革中 犯了“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一样的滔天大罪。你余秋雨是不是太伟大了点儿?自我感觉是不是太好了点儿?你哪一天才能摆脱自己就是“无产阶级司令部” 式的思维方式呢?
余秋雨一厢情愿地以“伟大、光荣、正确” 自命,说他是作家、“学者” ,他眼睛里竟然从来没有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学术论争,只有你死我活。无论是什么人的什么批评和异议,哪怕是最善意的评论,只要不是吹捧他的,在余某看 来,没有别的原因,一概都是因为他的“一种过于突然的成功,激发了他人心中的嫉妒;一种过于激烈的实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失衡;一种过于广阔的占领,剥夺 了某些同行的机会……” 总而言之,是出于他人的嫉妒所招致!他像吸毒一样,一天也少不了“散文大师”、“文化大师” 等廉价的谄媚与奉承,他不止一次明里暗里把自己说成是“中国文化的顶尖人物”,他六十岁了,居然比十六岁的少女还要会撒娇!
余秋雨病态的自恋自怜,自我吹嘘,自我神化,自说自话,今天居然登峰造极到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姓什么叫什么的地步,这里用得着小说家王朔的一句棒喝:“你以为你是谁?”
你余秋雨是谁呢?我来提醒一下:
不就是一个昨天在“革命大批判写作组”出卖良心,整天批判胡适,歪曲鲁迅,丑化知识分子,批“右倾翻案风”,含沙射影,以文字作恶,为主子效犬马之劳的 一个 “四人帮”的御用笔杆;今天到了商品社会,又打起“文化”旗号,到处吹捧权力,美化自己,贩卖狗屁不通的一套,一刻不停地上电视搔首弄姿、胡说八道、不顾 羞耻、骗取名利,文章中有几百条常识错误,不敢承认,却反过来倒打一耙,诬陷批评者是“文化杀手”、“文化盗贼”,几次把正派人士告上法庭,讹诈巨款,终 于惨败的中国当代第一文丑吗!
对批评、对学术本身的恐惧与仇恨,对自己越来越赤裸裸的美化,余某真是超过了娱乐界最不顾脸面的某些女脱星!比起他的阴暗可恶,那些不自爱惜的女人简直是不失“可爱”的了,因为她们明白是在出卖自己,多混一点钱而已,她们从来不打“文化”的崇高旗号!
         
  *.*.*.*   2007-5-25 11:37:0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卢梭门下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余秋雨病态的自恋自怜,自我吹嘘,自我神化,自说自话,今天居然登峰造极到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姓什么叫什么的地步,这里用得着小说家王朔的一句棒喝:“你以为你是谁?”
余秋雨说:“孔夫子离家出走十四年,我出走十五年,略高他老人家一筹。同样是文化苦旅,我就是当代孔夫子!”  这跟邪教主李某,拍了一张照,身披袈裟,盘膝而坐,头部一轮光环,俨然佛祖再世是一个样。
  *.*.*.*   2007-5-25 22:22:4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waerda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骂余的人很起劲,很可笑。
  *.*.*.*   2007-5-26 9:18:3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 楼
文章提交者:卢梭门下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捧余秋雨的多是不读书之辈。所羡慕者,不过是这个文化骗子的名利 ,所以没有是非,谁有钱谁就是他爷爷。何尝有自己的真见识,真眼界!
  *.*.*.*   2007-5-26 11:36:2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 楼
文章提交者:武当老道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捧余秋雨的多是不读书之辈。所羡慕者,不过是这个文化骗子的名利 ,所以没有是非,谁有钱谁就是他爷爷。何尝有自己的真见识,真眼界!
=========
说得好,顶!
  *.*.*.*   2007-5-26 13:45:0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6 楼
文章提交者:杂酒痕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长期不上散论,余先生居然还在被骂,生命力真长啊,三年以来,余一直是散论的靶子,不知道西方朔兄还参与不参与。
  *.*.*.*   2007-5-26 13:49:2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7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转贴
余秋雨要做圣人,宣称自己是当代孔子
林中射雕
妄人余秋雨在今年《收获》第二期的《古道西风》中曲折比附,自命为当代孔子,是十足的小人而无忌惮!在今天这样一个追求民主的时代,这样做,比之于丹曲解《论语》,其可恶无耻何止百倍!
这使我想起了明代天启年间,大宦官魏忠贤专政,作恶多端,危害天下,阉党们纷纷颂扬献媚。《明史•魏忠贤传》记载,有个监生陆万龄急于拍马,希图幸进,他 上奏朝廷,说孔子诛少正卯,魏忠贤打击镇压东林党人,功德可比孔子,应该配飨孔子,魏忠贤的父亲养了个伟大的儿子,也应该配飨孔子的父亲。现在学术界没有 人颂扬余秋雨,于是余秋雨自己来,著文称赞自己,和孔子一个样,“一旅人也”,都是成年累月在外面跑,而且是跑了十几年的“文化旅人”。余秋雨说孔子“以 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可惜余秋雨忘记了自己是当代魏忠贤——“四人帮”门下的一个走卒。余秋雨对“文革”中使用过的含沙射影、牵强比附、借古讽 今、巧妙暗示那一套十分娴熟,他对批评他的论敌用含沙射影,自我吹嘘时则用牵强比附:他是苏东坡,批评者则是迫害苏东坡的“小人” ;孔子带着学生,周游立国,十四年没回家,二十年间一直在行走、考察、著书,他余秋雨也教过书,也有一群学生,出走十五年(余秋雨的一本书名),至今没有 停止,和孔子几乎一个模型里出来的,因此他告诉人们,他就是当代孔子……
多年前,他在“家乡的一座小山的半山腰里一遍遍诵读孔子” ,就“下决心追随其后而成为一个文化旅人”
“平生何求,一旅人足矣”。于是,当代孔子——余秋雨产生了!
这比陆万龄之吹捧魏忠贤毫不逊色。陆万龄是吹捧别人,余秋雨是神化自己。下一步该给余秋雨建 “余庙” ,奉为当代“至圣先师”,也就是当代圣人了。
  *.*.*.*   2007-5-26 14:18:2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8 楼
文章提交者:玩/笑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也不容易
  *.*.*.*   2007-5-26 15:40:2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9 楼
文章提交者:萧学生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今天余秋雨可笑到如此地步,值得知识分子警醒!为名为利好出风头者一不小心就洋相百出,深可戒也!
  *.*.*.*   2007-5-26 17:44:4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0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转贴百度余秋雨吧旧帖
1 余秋雨不敢面对真实
有网友说:“不能容忍一个说着别人不是,却不肯正视自己过去错误的懦夫!文章写好容易,但学好为人处事就难了,更何况是个听不进别人批评的狂妄者!” 说得太好了!
余秋雨的根本毛病在于撒谎、狂妄。
他不能面对真实,面对自己的失误与不足,所以撒谎。
他对学问没有虔敬之心,浅尝辄止,只着眼于换取名利,搞实用主义,所以他要强词夺理,文过饰非,处处不忘抹煞别人,处处不忘抬高自己,所以他狂妄。
作者: 222.65.160.*  2004-10-28 02:29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余秋雨不敢面对真实
余秋雨不能面对现实,一旦面对,他所自造的神话立刻就破产了 。
作者: 218.82.123.*  2004-11-1 01:14   回复此发言
  *.*.*.*   2007-5-27 10:08:4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1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的生命来自千年,因此,骂我一句,也就骂了唐诗和宋词,骂了历代救助过我祖辈的一颗颗仁爱的心,骂了严冬的炭火炎暑的清泉,骂了无数卫护一代代文明延续的大丈夫、善妇人……
那么,骂我一句,十方惊动,天地悲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术界绝对无人看得起的狗屎一样不学无术的东西,居然敢这么说话!可见得此人多赚了点钱,有一帮无知的青少年吹捧他,就使他急于称王称霸,已完全失去了正常的理智 !
  *.*.*.*   2007-5-27 10:30:5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2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是不是批评者都发了疯——介绍批评余秋雨的十九种评论集和专著
批评余秋雨的十九种评论集和专著
自1996年以来,关于余秋雨及其散文的评价、批评与争论,大致出版过以下十九种书,提供给大家参考。
1,《感觉余秋雨》(文汇出版社1996版)
2,《秋风秋雨愁煞人》(中国文联1999版)
3,《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人民2000版)
4,《文化口红——解读余秋雨文化散文》(台海出版社2000版)
5,《余秋雨现象再批判》(湖南人民2000版)
6,《艺术的敌人》(时代出版社2000版)
7,《“审判”余秋雨》(四川文艺2000版)
8,《雨前沉思——余秋雨评传》(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版)
9,《余秋雨寻找文化的尊严》(湖南大学2001版)
10,《文坛三户》(大象出版社2001版)
11,《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书海出版社2003版)
12,《大师也有错——余秋雨散文知识性疏误点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版)
13,《秋雨梧桐叶落时》(当代世界2004版)
14,《月暗吴天秋雨冷》(花山文艺2004版)
15,《余秋雨的敌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版)
16,《咬嚼余秋雨论争文萃》(书海出版社2004版)
17,《忏悔还是不忏悔》(中国工人2004版)
18,《庭外审判余秋雨》(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版)
19,《余秋雨现象大盘点》(河南文艺05年7月版)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相信真理会越辩越明。
  *.*.*.*   2007-5-28 16:40:3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3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回复: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余秋雨?
偶不是名人,只是普通的小老百姓,对这个人原本没什么印象,只是看了他的文化苦旅、借我一生后实在受不了这个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印象,太容易下定论,很多 东西不是说非要下定论才显现自己的高水平的。青歌大赛时见到这个人则彻底让我对他反感,他说的东西书上都有,列位何不多看看书上早有的记载在这么重要的赛 事上来听他讲课?青歌大赛顾名思义是赛歌的,又不是讲堂,更不该是考文的。
另外他的文史差错之多也是出了名的,要知道历史是不可以随口潇洒的乱讲的,历史是严肃的,如果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和改正才能赢得更多的尊敬,但他并没有改正。
作者: 218.19.165.*  2006-8-17 08:32   回复此发言
--------------------------------------------------------------------------------
56 回复: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余秋雨?
余秋雨还没有骄傲的资本,他在学术界,无人看得起,凡是戏剧方面的学术研究会,都不见他的人影,他也从没有论文发表,他有什么资格骄傲?他东抄西扒的那几本旧著,没有什么价值,早就被时代淘汰了。
作者: 58.34.190.*  2006-8-23 08:57   回复此发言
  *.*.*.*   2007-5-28 21:55:3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4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余秋雨自比孔子的文章:
1 余秋雨最新博文--古道西风(新浪博客)

中国的很多路,都是千年古道。路面、路基当然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作为一个个聚居点之间的最近距离,作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穿越的基本轨迹,其实变化不大。因此,我们的双脚,每天都在踩踏着唐宋元明清的兴奋和疲惫,处处都在重复着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叹息和眼泪。
也许正因为重复太多,习以为常,我早已不习惯沿途怀古。要怀的东西难于计数,而且历来又有那么多人怀过,我们何苦为了写文章而伪装敏感和天真?但是,当 我走在山东、河南一带时,心情发生了变化。我会经常停在路边,一次次前顾后瞻,不看别的,就看路。这是因为,那些路上曾经留下的脚印,太古老、太著名、太 重要了。
现在,山东、河南一带的道路都修得很好,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那是应该的,因为这些道路的奠基工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那时候,地球上并没有几条像样的路,哪儿都是野草禽兽,一片荒昧。
我曾经在殷墟遗址不断地向东了望,遥想着一条古道上的大批行走者,由东朝西而来。那是商王朝首都的一次大迁徙,由国王盘庚带领。他们的出发地,是今天山东曲阜,当时叫奄。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殷,今天的河南安阳。
这次大迁徙带来了商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生命力。我们从甲骨文、妇好墓、青铜器中看到的那种伟大气韵,都是这次大迁徙的结果。但是,当时商王朝中有很多贵族是不赞成迁都的,盘庚遇到了极大阻力。
我们今天在《尚书》里还能读到他为这件事发表的几次演讲。这些演讲不知后人是否加过工,但我想,大体上还应该是这位三千三百年前真正的“民族领路人”的声音。
听起来,盘庚演讲时的神情是威严而动情的。
他说:你们责问我,为什么要惊动无数臣民,把他们迁到远处去。我不知道你们要与我争辩什么,我只想说,过去,每当灾祸降临,历代先王总是带领着百姓迁徙 远方,从不留恋他们亲手缔造的原有都邑。我这次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这样,是为了拯救你们而迁都,而不是因为你们有什么罪,故意用这种方式惩罚你们。我要带你 们到一个新的都邑去,其实早就该迁了,没迁,是我的过错。我已经听到先王的在天之灵在一次次责问我:“你对我的百姓为什么这样不负责任?”正是为了提醒我 们尽快迁徙,先王降下了灾情。
有时,盘庚的口气转向愤怒,可以想象他此刻把目光转向了一些什么人。他说:你们这些人,心中藏着邪恶的念 头,聚敛财物,倨傲放肆,蛊惑民心。你们上了船又不愿渡河,直到这条船朽漏倾覆,到时候只能大家一些沉溺。今后,有谁还“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 宄”,我不仅不让他们迁到新的都邑里去,还要消灭他们!
盘庚又转过身来了,口气变得温和,说:你们不要受骗,坏人正是在利用你们身上的毛病让你们犹豫不决。你们应该听我的命令,迁徙的计划不会改变了,跟着我吧,赶快出发,到新的都邑去,创造新的生活!
……
于是,迁都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
有很多单辕双轮的牛车,装货,也载人。商族在建立商王朝之前,早就驯服了牛,被王国维先生考证为商族“先公”之一的王亥就曾在今天商丘一带赶着牛车,到有 易部落进行贸易,或者直接以牛群作为贸易品,这便是中国最早对“商业”的印象。因此,商人驭牛,到盘庚大迁徙时早已驾轻就熟。至于乘马,早在王亥之前好几 代的“相士”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但不太普遍,大多是贵族的专有。迁徙队伍中,更多的是负重行走的奴隶,簇拥在牛车、马骑的四周,蹒跚而行。
向西,向西。摆脱九世衰乱的噩梦,拔离贵族私门的巢穴,走向太阳落山的地方。西风渐紧,衣衫飘飘,远处有一个新的起点。
半道上,他们渡过了黄河。
我们现在已经不清楚他们当时是怎么渡过黄河的。用的是木筏,还是木板造的船?一共渡了多少时间?有多少人在渡河中伤亡?但是,作为母亲河,黄河知道,正是这次可歌可泣的集体渡河,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大地的质量,惠及百世。
作者: bd1hao  2007-1-26 19:2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余秋雨最新博文--古道西风(新浪博客)
渡过黄河,再向西北行走,茫茫绿野洹水间,有一个在当时还非常安静但终究会压住整部中国历史的地名:殷。
由于行走而变得干净利落的商王朝,理所当然地发达起来了。

两百多年后,商王朝又理所当然的衰落了,被周王朝所取代。有一个叫微子的商王室成员,应顺了这次历史变革,没有与商王朝一起灭亡,他便是孔子的远祖。由此,孔子一再说自己是“殷人也”。
大概是到了孔子的前五代吧,孔氏家族又避祸到山东曲阜一带来了。孔子出生的时候,离盘庚迁殷的旧事,大概已有七、八百年。这一个来回,绕得够久远,又够经典。
那个西迁的王朝和它后继的王朝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商周文明,孔子所在的鲁国,也获得了深深的滋润。严格说来,当时鲁国已经成为礼乐气氛最浓郁的文化中 心,这也是孔子能在这里成为孔子的原因。在文化的意义上,曲阜,这个出发点又成了归结点。这一个来回,绕得也是够久远,又够经典。
孔子知道,自己已成为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主要维护者,但周王朝的历史枢纽一直在自己家乡的西边,他从年轻时候开始就一再地深情西望。三十四岁那年,他终于向西方出发,到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所在地洛邑(今洛阳)去“问礼”。
他已经度过了自己所划定的“而立”之年,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向,也在社会上取得了不小的声誉,因此他的这次西行有一点派头。鲁国的君主鲁昭公为他提供了车马仆役,还有人陪同。于是,沿着滔滔黄河,一路向西。
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也不算近,而在孔子的时代,实在是一条漫漫长路。
孔子一路上想得最多的,是洛阳城里的那位前辈学者老子。
千里奔波,往往只是为了一个人。这次要拜访的这个人,很有学问,熟悉周礼,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当然,也可以说是档案馆馆长,也可以说是管理员,史书 上记的身份是“周守藏室之史”。这里所说的“史”,也就是“吏”。老子这个人太神秘了,连司马迁写到他的时候也是扑朔迷离,结果,对于他究竟比孔子大还是 比孔子小,孔子到底有没有向他问过礼的问题,历来在学术界颇多争议。我的判断很明确,老子比孔子大,孔子极有可能向他问过礼。作出这种判断的学术程序很复 杂,不便在一篇散文中详细推演。
记得去年在美国休斯敦中央银行大礼堂里讲中国文化史,有一位华裔历史学家递纸条给我,说他看到有资料证明,老子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请我帮助他作一点 解释。我说,你一定是看到有的史书里把老子和太史儋当作一人。老子曾经西出函谷关,太史儋也曾经西出函谷关去找秦献公,而他出关的时间是在孔子去世一百多 年之后,事情就这样搞混了。此外,也有一些学者根据《老子》一书中的某些语言习惯,断定此书修编于孔子之后。我的观点是,更可信的资料证明,把老子和太史 儋搞混是汉代初年的事,按照老子的出世思想,他怎么可能出关去投奔秦献公呢?至于古籍的语言习惯,则与后世学派门徒的不断发挥、补充有关,先秦的不少古籍 都有这种情况。
我相信孔子极有可能向老子问过礼,不仅有《礼记》、《庄子》、《孔子家语》、《吕氏春秋》等古籍互证,而且还出于一种心理分析:儒道两家颇有对峙,儒家如此强盛尚且不想否认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难于否认。
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向老子问了什么,老子又是怎么回答的?这就有很多说法了,不宜轻易采信。其实,各种说法都在猜测最大的可能。我觉得有两种说法比较 有意思。一种说法是,孔子问老子周礼,老子说天下一切都在变,不应该再固守周礼了。另一种说法是,老子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孔子,君子要深藏不露,避免骄傲和 贪欲。
如果真有第二种说法,那就不大客气了。但在我想来,却很正常。当时,三十余岁的孔子还没有著书立说,名声主要产生在故乡鲁国,远在洛阳的老子对他并不太了解。见到他来访时的车马仆役,又听说是鲁昭公提供的,老子因此要他避免显耀、骄傲和贪欲,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者: bd1hao  2007-1-26 19:2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余秋雨最新博文--古道西风(新浪博客)
按照老子的想法,周王朝没救了,也不必去救。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过于急切地治国平天下,一定会误国乱天下。因此,他的归宿,是长途跋涉,消失在谁也不知道的旷野。
孔子当然不赞成。他要对世间苍生负责,他要本着君子的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邦。他的使命,是教化弟子,然后带着他们一起长途跋涉,去向各国当权者游说。
他们都非常高贵,却一定谈不在一起,因为基本观念差别太大。但是,凭着老子的超脱和孔子的恭敬,他们也不会闹得不愉快。鲁迅后来在小说《出关》中构想他们谈得很僵,而且责任在孔子,这是出于五四这代人对孔子的某种成见,当然更出于小说家的幽默和调侃。
认真说起来,这是两位真正站在全人类思维巅峰之上的伟大圣哲的见面,这是中华民族两个精神原创者的会合。二千五百二十年前这一天的洛阳,应有凤鸾长鸣。不管那天是晴是阴,是风是雨,都贵不可言。
他们长揖作别。稀世天才是很难遇到另一位稀世天才的,他们平日遇到的总是追随者、崇拜者、嫉妒者、诽谤者。这些人不管多么热烈或歹毒,都无法左右自己的 思想。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产生着了魔一般的精神粹砺。粹砺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是强化自己。这不是固执,而是 因为获得了最高层次的反证而达到新的自觉。就像长天和秋水蓦然相映,长天更明白了自己是长天,秋水也更明白了自己是秋水。
今天在这里,老子更明白自己是老子,孔子也更明白自己是孔子了。
他们会更明确地走一条相反的路。什么都不一样,只有两点相同:一,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二,他们都会长途跋涉。
他们都要把自己伟大的学说,变成长长的脚印。

老子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甚至不赞成世间有伟大的学说。他觉得最伟大的学说就是自然。自然是什么?说清楚了又不自然了。所以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非常名。”本来,他连这几个字也不愿意写下来。因为一写,就必须框范道,限定道,而道是不可框范和限定的;一写,又必须为了某种名而进入归类,不归 类就不成其为名,但一归类就不再是它本身。那么,如果完全不碰道,不碰名,你还能写什么呢?
把笔丢弃吧。把自以为是的言词和概念,都驱逐吧。
年岁已经不小。他觉得,盼望已久的日子已经到来了。
他活到今天,没有给世间留下一篇短文,一句教诲。现在,可以到关外的大漠荒烟中,去隐居终老了。
他觉得这是生命的自然状态,无悲可言,也无喜可言。归于自然之道,才是最好的终结,又终结得像没有终结一样。人就像水,柔柔地、悄悄地向卑下之处流淌, 也许滋润了什么,灌溉了什么,却无迹可寻。终于渗漏了,蒸发了,汽化了,变成了云阴,或者连云阴也没有,这便是自然之道。人也该这样,把生命渗漏于沙漠, 蒸发于旷野,这就谁也无法侵凌了,“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在老子看来就是“道”。
现在他要出发了,骑着青牛,向函谷关出发。
向西。还是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洛阳到函谷关也不近,再往西就要到潼关了,已是今天的陕西地界。老子骑在青牛背上,慢慢地走着。要走多久?不知道。好在,他什么也不急。
到了函谷关,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听说过了。守关的官吏关尹喜是个文化爱好者,看到未曾给世间留下过文字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要出关隐居,便提出一个要求,能否留下一篇著作,作为批准出关的条件?
这个要求,对老子来说有些过份,有些为难。好在老子总是遇事不争的,写就写吧,居然一口气写下了五千字。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也就是《老子》。
写完,他就出关了。司马迁说,“不知其所终。”
这个结局最像他。《道德经》的真正结局,在旷野沙漠,没有留给关尹喜。
鲁迅《出关》中的这一段写得不错:
作者: bd1hao  2007-1-26 19:2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余秋雨最新博文--古道西风(新浪博客)
老子再三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还要牵着青牛走路;关尹喜竭力劝他上牛,逊让一番后,终于也骑上去了。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走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老子的白口袋里,装着他在关口写作并讲解《道德经》的报酬——十五个饽饽,这又是鲁迅的小说手法了。我喜欢鲁迅对于老子出关后景象的散文化描写,尤其是 把白、黄、青全都变成灰色,再变成黄尘的色彩转换。而且,还写到关尹喜回到关上之后,“窗外起了一阵风,刮起黄尘来,遮得半天暗”。老子会怎么样,很让人 担忧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第一代圣哲的背影。
关于尹喜是怎么处理那五千个中国字的,我们不清楚,只知道它们是留下来了。二千五百多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几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 传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纽约时报》公布,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的十大写作者,老子排名第一。全世界哲学素养最高的德国,据调查, 《老子》几乎每家一册。
要不要感谢关尹喜?不知道。

老子写完五千个中国字之后出关的时间,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孔子在拜别老子的二十年后,也开始了长途跋涉。
其实这二十年间孔子也一直在走路,教育、考察、游说、做官,也到过泰山东北边的齐国,只是走得不太远。五十五岁那年,他终于离开故乡鲁国,带着学生开始 周游列国。当时所谓的“列国”,都是一些地方性的诸侯邦国,虽然与秦汉帝国之后的国家概念不太一样,却也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和军事实体。除了征服或结 盟,谁也管不了谁。
孔子的这次上路,有点匆忙,也有点惆怅。他一心想在鲁国做一个施行仁政的实验,自己也曾掌握过一部分权力,但最后还是 扭不过那里由来已久的“以众相凌,以兵相暴”的政治传统,他被鲁国的贵族抛弃了。他以前也曾对邻近的齐国怀抱过希望,但齐国另有一番浩大开阔的政治理念, 与他的礼乐思维并不合拍。例如那位小个子的杰出宰相晏婴,虽然也讲“礼”却又觉得孔子的“礼”过于繁琐和倒退。更何况,孔子还曾为了鲁国的外交利益得罪过 齐国。因此,别无选择,他还是沿着黄河向西,去卫国。
向西,总是向西,仍然是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二十年前到洛邑向老子问礼,也是朝西走,当时走南路,这次走北路。老子已经去了更西的西方,孔子怎么也不会走得老子那么远。老子的“道”,止于流沙黄尘,孔子的“道”,止于宫邑红尘。
是啊,红尘。眼前该是卫国的地面了吧?孔子仔细地看着路边的景象高兴地说:“这儿人不少啊!”
他身边的学生问:“一个地方有了足够的人口,接下来应该对他们做什么呢?”
孔子只回答两个字:“富之。”
“富了以后呢?”学生又问。
还是两个字:“教之。”
孔子用最简单的回答方式表明,他对如何治国,早就考虑成熟。考虑成熟的标志,是毫不犹豫,毫不啰嗦。
学生们早已习惯于一路捡拾老师随口吐出的精金美玉。就这样,师生一行有问有答,信心满满地抵达了卫国的首都帝丘。这地方,在今天河南濮阳的西南部。
孔子住在学生颜涿聚家里。很快,卫国的君主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卫灵公一开始就打听孔子在鲁国的俸禄,孔子回答说俸米六万斗,卫灵公立即答应按同样的数字 给予。不须上班而奉送高官俸禄,这听起来很爽快,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郁闷了。孔子一路风尘仆仆,并不是来领取俸禄,而是来问政的,卫国宫廷没有给他任何 这方面的机会。反而,后来因为卫国的一个名人牵涉到某个政治事件,孔子因为与他有交往也受到怀疑而被监视,只能仓皇离去。
这个开头,在今 后周游列国十四年间不断重复。大多数国君一开始都表示欢迎和尊重孔子,也愿意给予较好的物资待遇,却完全不在意他的政治主张,更加不希望他参与国政。孔子 只能一次次失望离去,每次离去总是仰天长叹,每次到达又总是满怀希望。正是这种希望,使他的旅行一直结束不了。
作者: bd1hao  2007-1-26 19:2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余秋雨最新博文--古道西风(新浪博客)
这十四年,是他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这个年龄,在普遍寿命大大延长的今天,也不适合流浪在外了。而孔子,这么一位大学者,却把这么长久的垂暮晚年全 都付之于无休无止的漫漫长途,实在让人震撼。更让人震撼的是,这十四年,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拒,有轰逐,却一点儿也没有让他 犹豫停步。
他不是无处停步。任何地方都愿意欢迎一个光有名声和学问,却没有政治主张的他。任何地方都愿意赡养他、供奉他、崇拜他,只要他只是一个话语不多的偶像。但是,他绝不愿意这样。
因此,他总在路上。
“在路上”,曾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时髦命题,东方华人世界也出现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的流浪者潮流。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 的青年流浪者们,大多玩过几年就结束流浪,开始用功读书。智力高一点的,还有可能读到孔子。一读他们就不能不嘲笑自己了,原来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有一位人 类精神巨匠直到六旬高龄还在进行自我放逐,还在一年年流浪,居然整整十四年没有下路,没有回过故乡!最彻底的“现代派”出现在最遥远的古代,这种“首尾相 衔”的有趣现象,也许会让今天某些永远只会拿着历史年表说事的研究者们稍稍放松一点了吧。
年年月月在路上,总有一种鸿蒙的力量支撑着他。 一天孔子经过匡地(今河南长垣),让匡人误认为是残害过本地的阳虎,被强暴地拽了下来,拘禁了整整五天。刚刚逃出,才几十里地,又遇到蒲地的一场叛乱,被 蒲人扣留,幸亏学生们又打斗又讲和,才勉强脱身。在最危险的时候,孔子安慰学生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意思是说,周文王不在了,文明事业不就落到我们身上了吗?如果天意不想再留斯文,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让我们这些后辈如此投入斯文了。如果天意还想留住斯文,那么这些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那次从陈国到蔡国,半道上不小心陷入战场,大家几乎七天没有吃饭了,孔子还用琴声安慰着学生。
孔子看了大家一眼,说:“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总是徘徊在旷野?”
学生子路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家不相信我们;也许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家难于实行我们的主张。”
孔子不赞成,说:“如果仁德就能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如果智慧一定行得通,为什么比干会被杀害?”
学生子贡说:“可能老师的理想太高了,所以到处不能相容。老师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点?”
孔子回答说:“最好的农民不一定有最好的收入,最好的工匠也不一定能让人满意。一个人即使能把自己的学说有序地传播,也不一定能被别人接受。你如果不完善自己的学说,只追求世人的接受,志向就太低了。”
学生颜回说:“老师理想高,别人不相容,这才显出君子本色。如果我们的学说不完善,那是我们的耻辱;如果我们的学说完善了却仍然不能被别人接受,那是别人的耻辱。”
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最满意。他笑了,逗趣地说:“你这个颜家后生啊,什么时候赚了钱,我给你管账!”
说笑完了,还是饥肠辘辘。后来,幸亏学生子贡一个人潜出战地,与负函地方(今河南信阳)的守城大夫沈诸梁接上了头,才获得解救。

路上的孔子,一直承担着一个矛盾:一方面,觉得凡是君子都应该让世间充分接受自己;另一方面,又觉得凡是君子不可能被世间充分接受。
这个矛盾,高明如他,也无法解决;中庸如他,也无法调和。在我看来,这不是君子的不幸,反而是君子的大幸,因为“君子”这个概念的主要创立者从一开始就 把“二律背反”输入其间,使君子立即变得深刻。是真君子,就必须承担这个矛盾。用现在的话说,一头是广泛的社会责任,一头是自我的精神固守,看似完全对 立,水火不容,却在互相抵牾和撞合中构成了一个近似于周易八卦的互补涡旋。在互补中仍然互斥,虽互斥又仍然互补,就这样紧紧咬在一起,难分彼此,永远旋 动。
作者: bd1hao  2007-1-26 19:2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余秋雨最新博文--古道西风(新浪博客)
这便是大器之成,这便是大匠之门。
单向的动机和结果,直线的行动和回报,虽然也能做成一些事,却永远形不成云谲波诡的大气象。后代总有不少文人喜欢幸灾乐祸地嘲笑孔子到处游说而被拒、到 处求官而不成的狼狈,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孔子要做官,要隐居,要出名,要埋名,都易如反掌,但那样陷于一端的孔子就不会垂范百世了。垂范百世 的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张力结构,而任何张力结构必须有相反方向的撑持和制衡。
在我看来,连后人批评孔子保守、倒退都是多余的,这就像批评泰山,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去承受那么多风雪。
可期待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来没有对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没有对北坡的风雪感到耻辱。那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栖栖惶惶地站在 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站在东门外。”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 像!真像!”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我同意黄克剑先生的说法,孔子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 快乐,而且健康。他以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君子之道在中国历史上难于实行,基于君子之道的治国之道更是坎坷重重,但是,远远望去,就在这个道、那 个道的起点上,那个高个儿的真君子,却让我们永远地感到温暖和真切。
然而,太阳总要西沉,黄昏时刻的西风有点凄凉。
孔子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八岁,回家一看,妻子在一年前已经去世。孔子自从五十五岁那年开始远行,再也没有见到过妻子。这位在世间不断宣讲伦理之道的男子,此刻颤颤巍巍地肃立在妻子墓前。老夫不知何言,吾妻!
七十岁时,独生子孔鲤又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悚然惊悸。他让中国人真正懂得了家,而他的家,却在他自己脚下,碎了。
此时老人的亲人,只剩下了学生。
但是,学生啊学生,也是很难拉住。七十一岁时,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去世了。他终于老泪纵横,连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七十二岁时,他的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也去世了。子路死得很英勇,很惨烈。几乎同时,另一位他很看重的学生冉耕也去世了。
孔子在这不断的死讯中,一直在拼命般地忙碌。前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还在大规模地整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 秋》)。尤其是《春秋》,他耗力最多。这是一部编年史,从此确定了后代中国史学的一种重要编写模式。他在这部书中表达了正名分、大一统、天命论、尊王攘夷 等一系列社会历史观念,深刻地塑造了千年中国精神。
一天,正在编《春秋》,听说有人在西边猎到了仁兽麟。他立刻怦然心动,觉得似乎包含着一种“天命”的信息,叹道:“吾道穷矣!”随即在《春秋》中记下“西狩获麟”四字,罢笔,不再修《春秋》。他的编年史,就此结束。以后的《春秋》文本,出自他弟子之手。
“西狩获麟”,又是西方!他又一次抬起头来,看着西边。天命仍然从那里过来,从盘庚远去的地方,从老子消失的地方。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渐渐的,高高的躯体一天比一天疲软,疾病接踵而来,他知道大限已近。
那天他想唱几句。开口一试,声音有点颤抖,但仍然浑厚。他拖着长长的尾音唱出三句: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唱过之后七天,这座泰山真的倒了。连同南坡的阳光、北坡的风雪,一起倒了。
千里古道,万丈西风,顷刻凝缩到了他卧榻前那双麻履之下。此时的麻履,正漫润着弟子们的滂沱泪雨。

很多很多年后,一位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的中国学者叫顾炎武的,终于领悟到自己崇拜了大半辈子的孔子究竟是谁。他淡淡地说:“仲尼,一旅人也。”
顾炎武这样说很不容易,因为当时孔子已被历朝统治者供奉了太久太久,在形象上早已高及庙堂。顾炎武的意思是,孔子是不宜长久端坐在高处的,他喜欢旅行,习惯行走,让他下地再蹓跶一会儿吧。
但是,我也要深深感谢历朝尊孔的统治者。他们当然有利用孔子的目的,但毕竟把一个文化人,永久地供奉在中国历史的顶端。皇帝因朝代而更替,武将随战尘而消散,而孔子,跨越一切朝代而使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至今未溃。这种供奉,功不可没。
孔子在庙堂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当然让我们高兴,但私底下,我们还是暗暗喜欢那个风餐露宿、不愿停步、时时受阻、处处困厄、一再被别人冷眼嘲笑却又与学生自得其乐的孔子。
多年前,我为了逃避灾难在家乡一座小山的半山腰里一遍遍诵读孔子,一次次笑出声来,下决心追随其后而成为一个文化旅人。我从他身上知道,除了行走,很难 真正感悟和修补中华文化。现在,机会已经闪现,时间已经抢出。地还是那样的地,路还是那样的路,心情还是那样的心情,苦乐还是那样的苦乐。
而且,我已决定,首先也是向西。千年不变的古道西风,西风古道。千年不变的老子、孔子,孔子、老子。还有,更久更久的盘庚迁徙。
平生何求?一旅人足矣。
  *.*.*.*   2007-5-29 0:05:2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5 楼
文章提交者:燕歌行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余秋雨自命当代孔子的奥秘》
西方朔
余秋雨先生命运多舛,先是痞子大作家王朔否认余秋雨的作家资格,说一个人没有小说创作,只写点散文,怎么能称“作家”?这话听上去很难听,很不给秋雨先生 面子。可不是?余先生岂但没有小说,连新旧体诗歌、童话寓言、话剧、影视剧、文学翻译、现当代文学评论、人物传记等,他也一概没有!说是写散文,散文里的 报告特写、日记书信(称得上“文学作品”的)、政论文、杂文至今也付阙如。旧体诗词呢?余先生确实不懂,也不甘心,可没人能给他上课 ,偶尔涉及,想写几句,语言平仄全不对头,立马出洋相现丑;话剧、电影、电视剧,不见踪迹;翻译外国经典文学?不知道余先生外文水平如何,据其自称,懂得 英文,而且水平不低。那么,德、法、意、俄、日、拉美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藏拙”、谦虚到连英、美、澳、加、爱尔兰、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文学经典作品,尤 其是戏剧作品,也丝毫不碰一碰呢?文言文,余先生有时很想拽他几句 “之乎者也” ,无奈,他写的《陈逸飞墓碑》、《世界遗产纪念墙序言》、《望海楼新记》,全篇文言来不了,只能夹一点文言句子,以充尔雅,可恶的是,立马就招来了搞古典 文学、能诗词古文的先生们的一顿猛批 ,一个个同声斥为“狗屁不通” !说余先生不知文章体裁,下笔荒唐可笑。
在上海作协,乃至全国作协里,余先生很没有位置;戏剧理论界的情况,同样不令人乐观。浙江有一位研究南戏的著名老专家说:二十年来,我出席过无数次全国性 的古代戏曲研究的学术会议,不要说提交宣读论文了,我连余秋雨的人影也从来没有见过!戏剧史理论界简直没人把伟大的戏剧理论家秋雨先生当一回事儿,他们有 眼不识金镶玉,岂不让人扼腕 !
创作与学术两头都不接纳余先生,都不给他好脸色瞧,这当然与余先生平时姿态过高,从不虚心向人,从不接受一丝一毫批评,从不反躬自问,一贯的 “老子天下第一” 密切相关,但人们以上的议论也是铁的事实。更何况余先生最引以为骄傲的 “文化大散文” 领域,也不天下太平。首先,十多年来,批评余秋雨先生、质疑他散文的论著就出了十九本,与唯一高唱颂歌的杨长勋的《余秋雨的背影》,正好是十九比一, 95﹪的反对票,支持他的人一大半是中学生崇拜者。最致命的是,余先生的散文谈中国古代文化,涉及面颇广,恰恰在“文化” 两个字上很不过关,文化常识的错谬多如牛毛,让文史界的人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咬文嚼字大王” ,古汉语训诂专家、辞书学者、退休总编辑金文明最初善意地提过意见,余先生恼羞成怒,退还《咬文嚼字》,见余秋雨讳疾忌医,金先生下猛药,一连出了三本 书,指出余秋雨先生的二百多处文史错误,跟着大专教师张港也出了一本书,指出他二百条错误,他们互不重复。尤其是金先生,索瘢寻疵,一一予以揭露,且言必 有据,无可抵赖,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余先生花团锦簇的文章,竟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硬伤累累,惨不忍睹 !
我们尊敬的 以超一流自居的余秋雨先生,哪能接受这样冷酷的事实?于是声称他自己绝对“不看”,幷且也奉劝大家不要看这种 “咬嚼”人的书,余先生的意思很清楚,这样非议就等于不存在了:我不认账的批评,能成立么?批评再多,其奈我何? 余先生还断言,所有这些批评者,全是文化盗贼、文化杀手,他们的罪恶勾当系受盗版商指使,其巨大危害性在于“毁灭”中国文化的“原创力” !这原创力,不言而喻,余先生一人而已, 其他人不是“盗贼”,就是“杀手”!
余先生周游八方,开口、闭口“中国文化”,深以中国文化断了香火为忧。又昌言,坐在书斋里的研究,只是那些所谓专家的 “一个整体性的骗局 ”,他义正词严地责问:他们都做出了什么?他们推动了社会进步吗?然而,许多人包括我也弄不懂,余秋雨先生怎么知道天下的专家教授都是坐在书斋里研究,从 不出门考察研究的?难道他有统计数字?也不知道非通过实地考察不能下笔的那些考古、建筑、民俗、历史、民族学、艺术史等等的大著作,是怎么写出来的? 莫非只有用了凤凰卫视的钱去世界各地游逛如余先生,才算是“考察”?才能出成果?才是当代研究的正确方向? 有人不客气地问:余先生要“考察”美洲的玛雅文化,他认识玛雅文字吗?同理,“考察”阿拉伯文明,“考察”商文化,“考察”西夏文化,他认识阿拉伯文、古 埃及文、殷商甲骨文、西夏文字吗?
余先生一厢情愿认为,学术界是“堂堂中国空无人”,只剩他一个人在扛“文化”的大旗了,想想也是真悲壮 感人,一个国家没有文化,岂不要亡国?于是中学生们相信并大声疾呼:余秋雨先生是中国的唯一希望,余秋雨是中国当代的文化伟人,秋雨老师是中国第二个鲁迅 (有人认为评价还太低,鲁迅哪能和余大师比),是二千年才出一个的伟大天才!世界上应该考虑授予他诺贝尔奖!有的列出了排行榜,将余秋雨先生与孔子、屈 原、司马迁、苏轼、曹雪芹等幷列,连贾谊、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辛弃疾、陆游、关汉卿、孔尚任都没了位置,还用说近百年以及现当代的碌碌余子吗?
遗憾的是,以上余秋雨先生的宏论,在大中学生等年轻人中,近年来也渐渐有了怀疑和反对的声音,随着余先生在接受采访、电视讲演、评点发奖中的无所不谈,这 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竟至后院失火。创作界与学术界更不认可余先生的宏愿与成就。于是,去年余先生干脆声明自己 “辞去” 作家头衔——谁稀罕呐!我仅仅是个“作家” 么?秋雨先生真不愧是写作组出身的“一号种子选手”,他深通高屋建瓴、高举大旗的道理,他不抓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先把孔夫子的大旗抓过来,为自己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言顺,就能克敌制胜。于是余先生突破重围(和他笔下编造的《苏东坡突围》一样),占领高地,在今年《收获》杂志的第一期里来了一 篇《问卜中华》,把中国文化的命运归之上天的安排,祖先的显灵,结尾处把自己抬到了和甲骨文大师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胡厚宣同等的地 位,雄赳赳气昂昂地和他们站到了一处。什么是大师?这些人才是大师!余秋雨既然能写他们,讲他们的故事,今天“问卜中华”的大师就是我了!扫兴的是,学术 界有人说,这种炒冷饭的故事分文不值;科学界也有教授、博导指出,这种文章是宣扬神学迷信,是在说骗人的鬼话 !余先生不屈不挠,第二期,马上又来一篇《古道西风》,这一次是以诗一般的语言,硬把商代的盘庚迁殷和周代的老子、孔子扯到一起,说他们都是“向西,向 西”,“古道西风,西风古道”(元代马致远这首《天净沙》小令,实在是帮了余先生的大忙)……这才创立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盘庚迁殷,从今 天来说,是从山东迁都到了河南,完全说不上什么“向西,总是向西”;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转来转去,也就是在附近几个国家,不出中原一带,也谈不上什么“向 西,向西” ;只有老子,司马迁《史记》说他“至关”(唐司马贞“索引” 说是散关。一说函谷关),留下五千言,也就是《道德经》,接下来就不知去向,大概是隐居了,可以算是“向西”。但我也不相信他老人家会骑着青牛(《列仙 传》),去了欧洲,或是古印度。所以,余秋雨先生的“向西向西”不是说的古人,分明说的是他自己!
你看,余秋雨先生本事有多大!他硬是把商、周两代三个不同的人拉扯在一起,排成队,要他们“向西,总是向西”,我不知道余先生要他们走到哪里去?这几个余 秋雨手上的木偶,是不是要翻过帕米尔高原,走到阿拉伯、埃及和欧洲去?余秋雨先生赞扬老子、孔子两大“稀世天才” 都是旅行者,他们受嫉妒,受诽谤(和余秋雨先生一个样),但不屈不挠,是比美国的“在路上” 的 “青年流浪者” 早2500年的先驱,“他们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 苦旅” 这两个字总算和余先生的《文化苦旅》巧妙地接上了,余先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这篇大文章的后半尤其妙,精心结撰的灵魂也出来了,这就是孔子在外 周游列国二十年,十四年没有回过家(余先生有一本写自己的书《出走十五年》),而秋雨先生早在“多年前,为了逃避灾难在家乡的半山腰里一遍遍诵读孔子,一 次次笑出声来”,就“下决心追随其后,而成为一个文化旅人”了,而且,他那时候就决定,“首先也是向西”……
眼睛一霎,老母鸡变成了鸭,余秋雨先生不愧是大批判写作组呆过,善于古为今用的文章高手,他通过“向西,向西” 把盘庚与老子、孔子,排成了一队,通过旅行、流浪、周游列国和“多年前”自己诵读孔子的回忆 ,以及“首先也是向西”的志愿,“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的反复咏叹等等 ,三绕两绕,就把自己和孔圣人捏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周游世界啊、“向西”啊,考察啊,著述啊,“旅人”啊……余先生一句不提出钱让他旅游做节 目的凤凰卫视,他当之无愧成了周游列国、著书立说的孔子的现代化身!文章结尾处,影射大师余先生怕读者愚笨,不领会此中三昧,再加一句谦虚的咏叹:“平生 何求,一旅人足矣”。老虎吃天,好大的胃口啊!
于是,中国的当代活孔子诞生了!这就是一直“在路上”的“旅人”余秋雨先生!写到这里,我大不敬地忽然想到明代天启年间大宦官魏忠贤专政,作恶多端,危害 天下,阉党们纷纷进颂献媚。《明史 • 魏忠贤传》载,有个监生叫陆万龄的,急于拍马,希图幸进,他上奏朝廷,说孔子诛少正卯,魏忠贤打击镇压东林党人,功德可比孔子,应该配飨孔圣;魏忠贤的父 亲养了个这么伟大的儿子,也应该配飨孔子的父亲……不能不让人奇怪,现在是盛世,阉党早垮台了,可当年积极批孔的阉党的干儿义子,怎么又跟孔子攀上了 亲……?
当然也有不同之处,陆万龄吹捧魏忠贤是吹捧别人,余秋雨先生则是神化自己,给自己化装,准备登台领导中国和世界文化 。这一步可谓惊世骇俗,登峰造极!不要说知识分子文化人,就是全国人民、全国的领导也得给当代孔子下跪 。下一步就该给当代孔子余秋雨建 “余庙”,追封祖宗三代,奉为“ 至圣先师 ”了,否则余圣人至死也不瞑目。就不知道,当代孔子余秋雨先生有没有这样的福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9 0:23:34编辑过]
  *.*.*.*   2007-5-29 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