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用英文怎么说:【党政视点】古今中外罕见的谈判天才——大智周恩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5:21
【党政视点】古今中外罕见的谈判天才——大智周恩来 2009年03月05日07:40  

  2009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1周年纪念,周恩来堪称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能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且应付裕如。他是斗士,又是调和者;是君子,又是大丈夫。鸽的平和与鹰的机警、水的柔情与火的炽烈,这些极为不同的双重品质潜藏在他的体内。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周恩来一直处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地位。才干、品德和灵活自如的政治智慧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的丰碑!在担任共和国总理的26年间,他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治国主张,其影响将会在中国长久地延续下去。纪念馆  留言  图书连载

人生篇:周恩来的性格则表现为“鸽性”与“鹰性”的统一

  周恩来凡事不走极端,善于统一矛盾。但他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和事佬”,特别是在对敌斗争中,他在原则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令每一个对手无可奈何。周恩来温文尔雅,处世随和,尽量不伤人情面,但他也并不是“软骨头”。南昌起义时,他敢以不容置辩的语气回敬共产国际以及从中作梗的张国焘,提出“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暴动断不可推迟,更不可停止。”懠甚至以辞职相威胁,逼得张国焘只好让步。周恩来处事非常谨慎,没有把握决不轻易出手,但一旦时机成熟,他也不会错过一分一秒!
  多侧面的性格使周恩来能应付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共产主义理论家的坚定勇敢,使他有可能利用每个历史时期的机会,并经受住政治上的打击和物质上的困难;儒雅之士的超人品德,使他成为亿万中国人心目中“咱们敬爱的周总理”;现实主义者的精明,又使他能够准确地估计国内政治和国际外交风云方面的潜在势力;调和者的机警和谦逊,还使他能够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灾难性的事件中,把党和国家维系在一起。>>>详细

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兼听·虚怀·自我改造   周恩来修身养性,也最推崇一“诚”字。学生时代,即以诚实慎独自勉自励,发于言,著于行,力争“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以诚待人,以诚感人,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周恩来有句名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自己信奉以诚待人的原则,不虚与委蛇,不文过饰非,许许多多与他交往过的人都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为他的品格所吸引。>>>详细   周恩来很欣赏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因而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很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预见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吸收他人的长处,以补自身的不足。
  虚怀若谷的人处世信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周恩来正是这样。他重视他人的长处,宽待他人的短处,对自己则完全相反,不炫耀自己的长处,而非常清楚自己的短处。周恩来一生追求完美,他的人生哲学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详细 周恩来在新政协筹备会上作报告 在南京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新村 长征到达陕北时的周恩来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外交篇:“求同存异”是周恩来从事外交工作的基本方法

  对等外交必须基于以下认识:不把任何国家当作永远的同盟者,也不把任何国家当作永远的对立面,但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不具备这种认识。在他看来,中苏虽有矛盾,但毕竟是兄弟;中美虽可以交朋友,但总是貌合神离。
  周恩来灵活的外交思维中潜藏着执著的东西,务实的外交活动中也有理想化的色彩,只有这样认识,我们才可能逼近周恩来外交谋略的本质。>>>详细

不要乱攀“母子关系” 美国要脱身,我们不让它脱身   周恩来指出:现在有人说,印度和西藏是母子关系,这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就民族关系而言,印度人是雅利安种,而西藏人是黄种,他们和中国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同属于黄种人;从宗教关系上说,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而不是印度,佛教在印度很衰弱,兴盛的是印度教,如果以佛教徒的人数讲,中国的佛教徒比印度的佛教徒要多得多;从政治关系而言,这种说法更不符合历史。因为西藏从元朝开始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因此连英国殖民主义者也不敢说西藏是印度的一部分,而印度政府在1954年的协定中已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详细   1958年10月14日,周恩来会见外国人士时说:美国想以金马换取台、澎,在台湾海峡划一条线,隔海而治,像南北朝鲜、南北越和东西德一样。我们决不允许这样做,让美国既做了好人,又争取主动。蒋介石不愿撤出金、马,我们也不要它撤出。“我们的这一方针简单讲来就是要使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仍留在蒋介石手里,不使之完全落到美国手里。清朝统治阶级的方针是‘宁予外人,不给家奴’,我们则是‘宁予家奴,不予外人’,我们把台、澎、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那就总有一天会回来。”>>>详细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1960年4月,周恩来访问缅甸,身着缅甸民族服装

谈判篇:周恩来是古今中外罕见的谈判天才

  谈判是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谈判桌上虽不见硝烟弥漫,但唇枪舌战也足以令人心力交瘁。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不说上不了台盘,要想克敌制胜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周恩来是古今中外罕见的谈判天才,言辞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其论理、气度和分寸感折服了所有的谈判对手。周善于以适当的让步和通融打破僵局,争取主动,但如果要他放弃原则,他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谈判桌。>>>详细

让步的艺术 要互相承认,而不要互相敌视   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前夕,毛泽东、周恩来便向全党客观分析了此次谈判中我方让步的必要性,因为不作让步,就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谋取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同时他们又强调:“谈判求得妥协,须双方让步。”在随后实际的谈判进程中,周恩来始终坚持了“双方让步”的立场。>>>详细   周恩来善于通过私下接触增加谈判双方心理相容的合作气氛。在谈判桌上,气氛往往较为紧张和严肃,而私下接触则相对放松得多,这有助于联结感情,增进了解,也容易使己方的条件和要求为对方所理解和支持。无论在何种谈判中,周恩来都抓住一切机会与对方代表私下交谈,表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让对方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求得认识上的共同点。>>>详细 周恩来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周恩来迎接刚果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 周恩来访问柬埔寨

经济篇:周恩来是最早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的领导人之一

  在中共党内,周恩来是最早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49年12月他便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没有农业基础,工业不能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农业大国,而且人口众多,粮食问题关乎人民生活和政局安危。周恩来提出以农业为基础,首先是基于对这一国情的认识,因为如果没有饭吃,其他一切就根本谈不上。从农业与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上说,只有农业恢复和发展了,才能提高几亿农民的购买力,增加他们对工业品的需要和对工业原料的供应,从而刺激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详细

任何时候都要用“两条腿走路” 经济发展需要国际合作   1959年春天,中国正处“大跃进”高潮之中,冶金部召开一个“鼓干劲”的会议,请周恩来到会讲话。在会上,周恩来大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两条腿走路”,大讲“两点论”和辩证法。他指出,不仅中央和地方、大中小、土洋并举是“两条腿走路”,而且,在其他一系列问题也应如此。群众运动要与集中领导相结合,不能冲击生产指挥系统;讲发场民主,不可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讲突出重点,保钢保铁,但不能忽视综合平衡;当“促进派”,但要当冷静的促进派;搞小高炉,小转炉的“两小无猜”,但别忘了发挥大企业的主导作用。>>>详细   1956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八大所作“二五”计划建议的报告中说,那种认为经济建设可以依赖外国援助,不要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想法是错误的;而“另一种关起门来建设的想法也是错误的”。中国不仅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需要同其他国家发展和扩大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而且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也不可能设想,我们就可以关起门来万事不求人了”。由于国际局势日益趋向缓和,“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技术上、文化上的联系,必然会一天比一天发展”。>>>详细

周恩来在哈尔滨电机厂视察 周恩来和开滦煤矿工人在一起 1955年,周恩来视察北京第一棉纺厂 周恩来在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视察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