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六角眉笔 英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开发区 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0:28:29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开发区

的跨越式发展

邢家军

(2011年11月)

 

导语:聊城经济开发区1995年10月8日成立,笔者于1996年在开发区参加工作,可以说参与和见证了开发区的成长与发展。开发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能按常规出牌,要另辟蹊径,本文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讨论实现和谐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方式,共分基础篇、产业篇、招商篇、人才篇、和谐篇五个部分,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

 

基础篇:万事俱备,开发区大发展时不我待

 

一、开发区的现有条件及产业基础

开发区现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路网含“村村通油路”工程覆盖全区389平方公里。城区规划区路网面积40平方公里,路网为“十一纵十一横加一环”。实现路网、路灯、绿化、供电、供水、排水、蒸汽、燃气、通讯,土地平整“九通一平”。建成区目前可利用项目用地达80%。近几年来,开发区进区企业达1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达150余家,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强调以工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韩国希杰生物科技项目、香港华润啤酒、西班牙食用菌、荷兰DSM为代表的生化、食品加工业;以中通客车集团、日发织机、万合工业、时风农装、东海铸锻为代表的汽车配件制造、机械制造业;以汇通钢管、中钢联和大东钢管市场为代表的钢管生产、销售业;以盖世物流、千千佳物流等为代表的物流产业、以艾科农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等几大产业门类,“一区七园”已见雏形,产业聚集能力大大增强。因该说,我们的开发区已具备大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要素,已经万事俱备。

二、开发区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尽管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制约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产业链条还不尽完善,缺乏主导产业的影响力,二、三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二是土地资源要素短缺。三是资金短缺。四是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软环境方面。

三、开发区科学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开创新一轮开发开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新举措、新对策,值得开发区人认真思考: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新一轮发展战略思路

1、在经济发展方向方面。引进外资,兴办工业项目,仍然是开发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问题的关键在于引进项目的科技含量、知识含量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随着国内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国内某些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随着在开发区建设成本的增加,如地价、工资、水电费用将必然随着主城的总体物价水平上涨,所以开发区下一步必须考虑提升工业水平,利用外资,也利用外资带来的国际销售网络渠道,更好地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统一起来,企业产品既内向又外向,重点发挥对外辐射作用。

2、在经济国际化程度方面。从目前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较高的,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偏重于内向。吸引国外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是开发区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但仅按习惯办法即主要提供优惠政策和土地资源来吸引外资,已难以满足外资的要求。

3、在经济运作方面。要从政府主导型逐步发展为由政府调控的市场主导型。当前,开发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作表现还比较明显,政府作为土地的开发者和经营者(通过直属总公司),以土地作为主要载体和重要杠杆,引进项目,兴办内外资企业。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

1、从扩大开放区域,提高开放水平的角度看。开发区的功能要与主城功能构成互补互动关系,开发区的功能要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和服务上。要提高开放度,内容包括开放领域从工业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从利用外资办企业扩大到完善基础设施,营造投资环境。开放范围从现有区域扩大到合作区域、辐射区域。

2、从搞好体制对接,推进经济趋同的角度看。开发区要以国际上的“出口加工区”、“科学园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功能区域作为参照,加强开发区、高新技术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合作,开发区的经济体制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尽快接口,确保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

3、从强化集聚功能,健全服务系统的角度看。要走出工业园区的圈子,迈向“一区多园”、“一区多业(产业)”、“一区多能(功能)”的开放性综合型现代化经济区。

(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新一轮发展战略重点

开发区是一个特定功能的外向型经济区域,今后开发区的建设,要突出发展经济这条主线,把重点放在经济扩张和增强经济扩张力上来。具体而言,要做好“三个结合”。

1、“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结合。逐步从“形态开发”为主,转向“功能开发”为主,以“功能开发”促进“形态开发”。“形态开发”主要指土地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硬件”方面的建设;“功能开发”主要指开发区在主城与国际市场接轨、产业升级换代方面的配套、带动、示范、辐射作用。

2、规模扩张与集约经营结合。引进外资要走规模扩张之路,要着重引进上千万、上亿乃至上十亿美元的大型骨干项目,建造开发区的“航空母舰”,让“开发区制造”的牌子远近闻名。一方面,在招商中要有选择引进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项目,另一方面要走集约发展之路,亦可实施集团化经营,实施资产经营。

3、“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走出一条土地开发良性循环,投资环境自我完善的新路。

(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新一轮发展的能动力

人才是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是实践“大开放”思想的关键。开发区人才呈三种现状。一是开发区有人才,但不适应再创业要求,总量缺乏;二是开发区有人才,但没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开发区有人才,但结构失衡,将才奇缺,领导人才、经济人才、管理人才以及既懂外语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足。

今后,开发区要抓好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重点是抓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要树立“不进则退”、“不用则废”的用人思想,形成优胜劣汰机制。要根据新一轮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有重点的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工程。一方面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既要选贤任能,又要优胜劣汰。打破人事上的部门所有制,打破职务上的“固定制”,推进人才流动,推进人员交流。管委会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队伍看齐。另一方面建立以自学为主的终身教育的激励机制。针对如何适应挑战性工作需要,制订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工作人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加强能力训练,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产业篇:瞄准高科技前沿实现跨越发展

 

一、          开发区成立之初的工业基础及其现状

开发区成立之初的现代工业基础应该说是一清二白的,仅有的工业为原蒋官屯镇的力车配件加工业。蒋官屯办事处的力车配件加工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蒋官屯办事处前后屯、周吴海一带耕地比较少的村在几位“能人”的带领下,采取手工作坊式的方式生产当时市场相对较大的人力车上用到轴、档、碗(音)、滚珠等产品。鼎盛时期,形成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态势,形容家家户户都有加工力车配件用的小炼铁炉。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发展规模较大的如东海铸锻、东方机械、昌盛机械、江山机械等及时实现了产品转型和技术改造,有的开始进行精密铸造,有的从生产机动三轮车配件开始生产汽车配件,有的则根据市场需要搞起钢管深加工。现在,原来生产力车配件和机动三轮车配件的小型经营户也已逐步实现了转产,开始生产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机械传动部分如轮盘、小轮、链条等,并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蒋官屯办事处的个体私营企业不低于1000户,解决就业不少于7000人,可以说,已逐步彰显“群狼效应”。众多的小企业,资产过百万的不少于300户,从业人员的7000人中拥有车、铣、刨、磨等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5000人,这都是下一步发展其他产业的产业基础和宝贵财富。

二、  开发区现有产业的产业链延伸

目前,开发区已形成生化、食品加工业,机械加工业,钢管加工、销售业,纺织服装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销售、物流配送等产业。这些产业向上下游纵深发展可取得几何级数的效益。

(一)、生化、食品加工业

我们开发区地处的聊城市为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传统的农业种植区,农产品十分丰富,小麦、玉米、花生等产量较大,发展生化、食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二)、纺织服装业

我们开发区拥有的华润纺织在精纺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日发机械的剑杆织机在全国的销量也比较大。如果我们能重点引进驰名品牌的服装加工企业,可形成织机---精纺---织---服装精加工,可减少其中的运输成本,形成自己的服装加工产业链。

(三)、钢管加工销售业

应该说,我们开发区的钢管加工销售业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形成了前店后厂式的经营模式,下一步应引进规模较大的钢管精加工企业,解决钢管的标示问题,同时引导现有企业规范经营,争取早日创出我们开发区自己的钢管品牌。

(四)、汽车销售与机械配件加工业

我们开发区现有汽车销售4S店10余家,我们的机械配件加工企业有部分已转入汽车配件生产。我们应积极引导机械配件加工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逐步转产相关的汽车配件,充分利用好我们现有的民间资金和技术人才,争取将我们的开发区打造成汽车配件生产基地。

(五)、电子信息产业

这是我们应重点发展和引进的产业,本产业将在本篇第三部分进行详述。

三、          下一步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引进传统加工型产业,跟在别人后面发展,实现超越的可能性较小,更难说实现跨越发展。可以通过引进高科技产业的巨头带动产业链,形成产业带。因为高科技产业始终处于技术的最前端,现对占用传统资源较少,应用人力资源较多,能让我们和其他地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下面分述当今实际上处于科技前沿的高科技产业,有的产业甚至还处于试验阶段,如能引进,那么我们将处于产业前沿的前沿,这些新产业我们只需引入一个,跨越发展将不再是梦想。例如武汉、长春经济开发区等地成功引入的“光谷”、光电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经验。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的信息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生物工程作为一种新生力量,直接导致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革命,推动着新经济的进步;高科技的新材料作为新经济的里程碑,将重构新经济的材料基础;高科技的新能源将使人们不再为资源的短缺而忧愁,作为新经济的火车头,它将带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信息产业。

信息高科技是新经济的先导,信息产业的崛起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信息产业的生产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据统计,当前世界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它是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信息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使新兴的信息产业大量涌现和飞速发展。信息产业开始从其他产业中明显分离出来,并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据统计,20世纪末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大约有4000亿美元的市场,而在日本2010年仅多媒体就有1000亿美元的市场。现代信息产业已跃居美国头号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已相当于产业出口额的40%,据估计到2012年信息产业将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
  信息产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从具体某个产品看,其价值构成中,信息所占的比重逐渐扩大;从整个社会产业结构来看,信息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有人说,整个社会都在信息化。据统计,美国信息产业的比重增长越来越快,在1958年时为40%,1974年时为53%,而到1990年时已达到70%。1985年欧共体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另外,信息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也决于其他部门,在美国,自1950年以来,信息产业的劳动力平均每年以3%以上的速度递增,比全部劳动力增加的速度高1倍。现在美国信息产业中就业人数已达到全部劳动力的75%。知识产品的生产也有了飞速的发展。“知识爆炸”就是人们对这一时期知识产业产品大量涌现的形象比喻。但这次爆炸却像链式反应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据统计1995年全世界图书出版量已达36.5万种,而且每天的出版量就达1000种;在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的知识是每10年翻一番,而在新经济时代达到了每5年翻一番。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资本,信息可转变为财富,那么信息产业将会极度繁荣,而一跃成为新经济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0多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世所公认的一个代表。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的核心——软件技术,使得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场已达到1700多亿美元,超过了全美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作为深刻变革的一个方面,当今经济形态的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硬件业,尤其是作为硬件业心脏的芯片业同样举足轻重。美国经济之所以从1991年以后得以持续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其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电子协会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5年里:
  —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
  信息技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新就业机会,高新技术行业已成为美国雇用职工最多的行业,其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高出73%;
  —高新技术在国内销售和出口方面也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部门,其产值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美国1999年和2000年头几个月失业率降到24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回落到30年来最低水平。
  从总的形态来看,信息产业包括两大类,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它包括与信息设备制造有关的产业群。信息设备不是单纯的机器,而是包含着大量人的智能和信息的机器,它的知识附加值远高于其物质的价值。信息设备是生产知识产品的重要工具。二是信息服务业,它是与信息服务有关的产业群,其主要功能是将产业的知识产品储存、处理、传递和提供给消费者,包括传统的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服务业。传统的信息服务业指以印刷文本为主的产业群,例如报刊业、出版业。电子信息服务业指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网络系统为工具提供服务的产业群,例如广播电视业、覆盖全球的因特网服务业。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内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都属于信息技术,它们都是用来开发、收集、传送。处理信息资源的,那么围绕着信息的开发、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而发展起来的这些相关的高技术群统称为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吸引了微电子学、光学、材料学以及数学、逻辑学等众多学科的成果,集现代科技之大成,全面提高了信息处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与水平,使人类社会中各级各类信息处理系统大大加强,发挥了巨大作用。
    信息技术包括电脑硬件、软件、资料传递设备和信息服务等四大方面。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服务和电讯服务成为新的热门行业。美国作为世界新经济的先导,就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而言,美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生产供应国和最大的市场。在世界的10大信息服务公司中,美国就占了8家。
    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由此又形成了许多边缘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重大科技领域,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如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也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渗透使产业“软化”。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围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谁夺得了信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谁就拥有了新经济竞争中的主导权。
   (1)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微电子技术真正的历史不过40年左右,可是在这短短的40年中,微电子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给电子信息技术带来一次重大革命。现代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高科技的各个领域。今天一切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尤其对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它更是基础和核心。
  随着集成原材料的更新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追求大容量、高速度集成电路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近几十年来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迅速,在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尖端科技等各个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可以预见,在新经济时代,微电子技术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和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的收集、整理、加工,得到了转换,便形成了新经济时代的新商品——知识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形象地将计算机比喻成为知识产品的“加工厂”。现在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这尚且不说,就是在我们生活中计算机也起着重要作用。个人计算机配上各种软件能够帮助人们工作和生活,不敢想象人类生活离开了计算机会变成什么样。
  (3)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由于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速度,而且也使现代通信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种类更多和质量更高的服务。计算机技术及其他高科技的介入,使现代通信技术形成了许多分支,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图文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种类繁多的电话通信等等。
  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元素构成的“地球神经网络”将使新经济社会连成一体。在新经济社会,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已不再是幻想。
  (4)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对新经济时代未来信息流通和传播的基础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形象比喻,它是新经济高速、快捷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通道与途径。
  信息高速公路可以说是当前信息高科技的集中体现,它所涉及的技术几乎包括了当今信息技术的所有领域,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还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它的目标是满足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对信息的各种需求。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新经济时代最显著的标志。
  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拥有很高的信息容量。其需求的信息带很宽,要大大高于现有的是电话网及因特网的带宽。其次,它所提供的是更多的综合性服务,有声音、图形、动画、数据和活动电视画面等。再次,信息高速公路的终端信息服务设备都是多媒体计算机,它能向用户提供多媒体的信息服务。

(二)       、生物工程产业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成分,运用科学与工程的原理对材料进行处理,以提供产品和服务。生命科学中的遗传基因理论“遗传基础寓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之中”的发表,激起了探索生物学过程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的艰苦的科学尝试,开辟了生物技术的新时代。这些进展,引起DNA重组技术、单体克隆技术、新的尖端生物加工方法以及对人类利益几乎具有无限潜力的其他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
  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农业、环保、信息技术、能源等许多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现在许多国家都加紧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许多应用生物技术开发出来的药品,如干扰素、人体生长激素、胰岛素、乙肝疫苗等等,已大量投放市场。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一批可喜的成果。据最保守的估计,到2000年,世界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生物技术是公认的21世纪的高科技。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类需要,把不同生命的基因(DNA)分子提取出来,在生物体外进行切割、搭配、重新连接,然后经过一定的途径转入生物体内,并使其中合成的生物信息在生物体内得到明确的表达和复制,从而改变生物的某些特性,或创造出具有新的特性的生物类型,或产生出新的生物产品。
  (2)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以及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技术。细胞工程开辟了基因重组的新途径,不需要经过分离、提纯、剪切、拼接等基因操作,只需将细胞遗传物质直接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就能够形成杂交细胞,从而提高了基因转移的效率。
  (3)酶工程
  所谓酶工程就是指用人工方法对酶的分离、提纯、固化以及加工改造,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快速、高效、特异的催化功能,更好地为人类生产出各种有用的产品,或促进某些生化反应过程的进行,达到所需要的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科学家们生产新的工程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现在科学家们只要将目的基因载体转移到宿主细胞中,就能产生人们所需要的酶。
  (4)发酵工程
  现代的发酵工程,就是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某些生理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者直接利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因此,发酵工程也叫微生物工程。
  对微生物的利用主要是采用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指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本身的新陈代谢活动,将吸引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或合成,成为人类需要的菌体、酶或各种代谢产物的工艺过程。
  现代发酵工程主要包括:优良菌种的选育技术;工程菌的生产繁殖技术;利用工程菌发酵生产所需产品的技术;利用微生物控制或参与工业生产技术;研制由微生物固化制成的生物反应器、新型发酵装置、生物传感器和使用电脑控制的自动化连续发酵设备的技术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兴起了一系列崭新的产业。许多国家都把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生物技术在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粮食、医疗、能源、工业。环保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l)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
  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家畜品种。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吃饭问题将最终得到解决。
  近几年来,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实验,成功地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的水稻、小麦和玉米新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的优势,从改良作物遗传基因入手,培育出一批抗寒、抗旱、抗病、抗虫的新品种,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在饲养业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人们能够利用遗传工程和胚胎工程直接处理饲养的动物,改良畜禽鱼类的性能,使之品种优良,生产出更多的肉、蛋、奶等产品;有效地提高饲养动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培育出一些有特殊用途的新的动物品种。
  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及了人类的健康。为了减少和取消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科学家们正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开发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和生物固氮等新技术。人类追求无污染的“绿色革命”、“绿色食品”的浪潮正在风靡世界。
  (2)生物技术创造无烟工业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采矿工业、电子工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
  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化学工业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工业酶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化学工业的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工业酶的增长率已达到了8%一12%。
  生物技术应用于能源的开发、节流,潜力很大。生物量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世界能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球上绿色植物吸引的太阳能,一年积累的生物量,就相当于2000亿吨煤炭,是一种极为丰富的再生能源。
  生物技术兴起以后,立即与微电子、自动化等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主要有生物传感器、生物计算机、生物芯片等。生物芯片是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计算机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开发出的生物芯片,是生物材料构建超薄膜组合的积层结构。在保护环境、治理公害等方面,在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生物治理的新技术。
  (3)基因疗法
  医药卫生领域是微生物最早的应用领域,也是目前成效最显著、研究开发最活跃的领域。据专家统计,生物技术实际应用的60%都在医药卫生领域。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工程菌”和转基因生物高效地产生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生化药品。生物技术正在开创药品研制的新纪元。
  现在,世界许多科学家正在用生物技术向癌症宣战。不久的将来,人们可望利用“抗癌疫苗”防治癌症。乳腺癌的基因已经被科学家破译。艾滋病基因将被破译,这种不治之症将在生物医学面前被驯服。
  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使诊断技术有了新发展,简便准确的单体克隆抗体药箱、医用生物传感器、DNA探针等灵敏度高的诊断技术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检测提供了有力武器。
  新兴的“基因疗法”、“活细胞疗法”、“组织器官人工培养”以及“优生基因工程”等一系列新医术的应用,把医疗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这些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都将导致新兴产业的产生,蕴含着新经济的无限生机。

(三)       新材料产业

1、  新金属材料

许多新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在新经济社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l)有“记忆”的金属
  把镍钛合金丝加热井变成各种复杂的形状,然后冷却并拉直,又在一定的温度下使拉直的合金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合金丝表现了非凡的“记忆能力”。
  人们把这种镍钛合金用于接头连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及海底输油管道等方面。它接触紧密、防渗漏、装配时间短,性能远胜于焊接。而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可制成人造卫星天线而卷入卫星体内,当卫星进入轨道后,借助太阳热或其他热源能在太空中展开。这种合金在医学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血栓过滤器、接骨板、人工关节、妇女胸罩、节育器、人工肾微型泵、人造心脏等。此外作为一种初级智能材料,镍钛合金还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安全报警系统、能源开发等等。
  (2)超塑性合金
  是指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有极异常的塑性而不断裂甚至不产生缩颈的现象。现在有超塑性的铝合金就有100多种。其中很重要的工业用铝合金就有5种,包括纯铝、铝铜系合金、铝镁系合金和铝理系合金,但金属不会“自动”具有超塑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因为只有在获得微小等铀晶粒的情况下金属才能具有超塑性。利用金属的超塑性可以制造高精度的形状极其复杂的零件,而这是一般锻造或铸造方法达不到的。超塑性金属的加工温度范围和变形速度虽有限制,但因为它的晶粒组织细致,又容易和其他合金压接在一起,组成复合材料,这在材料加工中又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3)泡沫金属
  在航天领域中,人们为节省燃料和各种费用,总希望用质轻而结实的材料。像锂镁等金属在地面上不宜被用作结构材料,因为它们太活泼,易氧化着火,但它们在太空中却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引起锈蚀和化学反应的空气,那里几乎是真空。塑料如果进行泡沫化,可以使密度成倍成倍地降低,变成很轻很实用的泡沫塑料。如果把这些金属也变成泡沫金属,它们的密度也会变得更小,可以在水中浮起来。实验证明,用泡沫金属做成的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梁刚性高得多。因为泡沫使材料的体积大大扩张,获得更大的横截面,因此用泡沫金属制造的飞行器,可以把总重量降低一半左右。用泡沫金属建立太空站还有一个优点,即当空间站结束其使命时,可以让它们重返大气,在大气层中迅速彻底地燃烧,化成气体,减少空间垃圾。
  (4)储存氢气的新金属
  将来我们见到的氢气不是装在瓶子里或其他容器内,而是装在一种奇特的金属材料里。这是一些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金属,也是未来先进金属一族的成员,科学上称之为滤族金属。在这些滤族金属、合金和金属化合物的晶格间隙中,氢原子很容易进人与之形成金属氢化物。这些金属氢化物的储氢量很大,可以储存比其本身体积大1000一1300倍的氢,而氢与这些金属的结合力是很弱的,稍一加热氢便可自动逸出。由于储氢合金所具有的以上特性,利用储氢合金运氢气,既轻便又安全,不仅没有爆炸的危级,而且还有储存时间长和无损耗等优点,这就为氢气用于燃氢发动机、空调器、制冷装置、热泵、电池、红的精制和回收以及各种催化反应带来极大的方便。
  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际金属合金材料中,所涉及的元素只是金属元素中的一小部分,有许多金属元素,迄今尚未被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冶金等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金属元素进入实际应用,开发出更多的新金属合金系。

2、高分子合成材料
  人类已经合成了成千上万种自然界从未有过的物质,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已经成为本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发展已经超过钢铁、水泥和木材这传统的三大基本材料。这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最有实用价值的产物,构成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并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致有人讲21世纪将是高分子时代。如果讲普通分子像个小球,那么高分子的个体则连接成长链,形状细长,因分子间的很大作用力而相互缠绕,形成了既有一定强度又有不简弹性的结构,极适宜作各种材料。今天的高分子材料,已经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许多种类,其中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现代三大高分子材料。它们质地轻巧、原料丰富。加工方便、性能良好、用途广泛,因而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的三大基本材料钢铁、水泥、木材。
  (1)高分子塑料
  目前,主要的工程塑料制品已有10多种,其中聚酰胺、聚甲醛、聚磷酸酯、改性聚苯酸和热塑性聚脂被称为五大工程塑料,它们的产量较大,价格一般为传统通用塑料的2一6倍。而聚苯硫酸等特种工程塑料的价格达通用塑料的5一10传。以塑料代替钢、木、水泥三大传统基本材料,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和人力、物力。
  (2)高分子合成橡胶

由于生产合成橡胶的原料丰富,其良好的性能又可以满足当代科技发展对材料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所以合成橡胶出现几十年来,品种已属丰富。一般可将其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两类。通用合成橡胶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用于制造一般的橡胶制品,如各种轮胎、传动带、胶管等工业用品和雨衣、胶鞋等生活用品。特种合成橡胶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酸碱等优点,多用于特殊环境和高科技领域,如航空、航天、军事等方面。
  (3)高分子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品种有几十种,但最常用的是六大种:聚酸胺纤维,商品名尼龙,其特别是强度高、耐磨性强、密度小、不蛀,可用于做衣服、降落伞、渔网等。聚胺纤维,商品名涤纶,其特点是弹性好、耐皱性好,可与其他纤维混纺,用于做纺织品、帆布、电器绝缘材料等。聚丙烯纤维,商品名晴纶,其特点是手感柔软、保暖性好、织物不易起毛纺球、耐晒,但强度低、易燃,可用于人造毛皮、毛织物的制造,特别是适用于制作窗帘、幕布、帐篷等室外用品。聚丙烯纤维,商品名丙纶,是由丙烯聚合,经熔融纺丝而成,其特点是耐酸碱,强度较高、密度小。是现有合成纤维中最轻的一种,可用于做工业上绳索、网具,也可与棉、毛、粘胶纤维混纺作衣料用。聚乙烯酸纤维,商品名维给,是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大的一种材料,强度较高,耐酸碱,可与棉混纺,织成维棉布。聚氯乙烯纤维,商品名氨纶,比其他纤维具有较强的耐酸碱性,耐热性差,在70℃时就开始收缩,沸水收缩率较高,可作纯纺和混纺的织物,工业上用作耐酸碱滤布及制渔网、机篷、绝缘体等。
  总之,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质量小、绝缘性能好等特点,所以发展很快,但又都有先天不足,即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氧。热和光有敏感性。但是,随着高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大军必将日益壮大,在新经济的大潮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3、精细陶瓷

有些科学家预言,由于精细陶瓷的出现,人类将从钢铁时代重新进入陶瓷时代。在新经济时代,人们把精细瓷陶与高性能分子材料、新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并列为四大新材料发展领域之一,可见它的发展远景十分广阔。
    现代高科技为陶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新经济时代,陶瓷大军中崛起了精细陶瓷,它以抗高温、超强度、多功能等优良性能在新材料世界独领风骚。
  精细陶瓷是指以精制的高纯度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工艺烧结的高性能陶瓷,因此又称先进陶瓷或新型陶瓷。精细陶瓷有许多种,它们大致可分成三类。
  (1)结构陶瓷
  这种陶瓷主要用于制作结构零件。机械工业中的一些密封件、轴承、刀具、球阀、缸套等,都是频繁经受磨擦而易磨损的零件,用金属和合金制造有时也使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这时,先进的结构陶瓷零件就能经受住这种“磨难”。
  (2)电子陶瓷
  这是指用来生产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系统结构零部件的功能性陶瓷。
  这些陶瓷除了具有高硬度等力学性能外,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能“无动于衷”,即具有极好的稳定性,这对电子元件是很重要的性能,另外就是能耐高温。
  (3)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用于制造人体“骨骼一肌肉”系统,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器官或组织的一种陶瓷材料。
  精细陶瓷是新型材料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种,它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这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精细陶瓷,有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代替钢铁以及其他金属而得到广泛应用,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精细陶瓷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相结合,可以使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小型化和高效化。在新经济时代精陶材料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耐高温的高强度材料,从而可以胜任包括飞机发动机在内的各种热机材料、燃料电池发电部件材料、核聚变反应堆护壁材料、无公害的外燃式发动机材料等各种重要用途。

(四)       新能源产业

 1、核能

目前世界上最看好的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即“海水变石油”,被称为“彻底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的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氕和氘,可取自海水。从1升海水中提出的氕和氘进行受控热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300升汽油。海水可以被认为是无尽的,因此,人类将获得无尽的新能源。1997年10月五日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获得了16.1兆瓦的功率输出,使人们对受控热核聚变能在2040一2050年商用的预期至少提前了10年,而且有新突破的可能性极大。
    2、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将得到大发展。随着低成本、高效率集热器、蓄热器技术的进步,企业、工厂用太阳热系统也将增多,因而在太阳热利用领域大有可为。
  (2)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得到大发展。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无需燃料,因而不产生公害;没有可动部分,因而不产生噪音,维修方便;太阳能电池单元容易大量生产等。
  (3)在21世纪,太阳能发电将由于以下两种新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强有力的推动:一是远距离超导输电系统的发展,将可能使人们早已提出的在沙漠地区铺设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用超导输电线将其产生的电力送往四面八方的设想变为现实。二是宇宙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将可能使输出功率达数以万千瓦伏计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变成现实。

3、绿色能源

(1)生物酒精

飞机、汽车都要用汽油开动。现在石油短缺,资源有限,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汽油的代用品。首先被人们物色到的对象是酒精。酒精用作汽车燃料有一些明显的优点:抗爆性能好,不再添加防爆剂;可以使用较高的空气燃料比,燃烧完全,热能利用率高;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少,可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因为酒精是一种生物质能源,可以从生物质中提取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用无限生产的酒精代替有限的汽油。
  由绿藻制取酒精。绿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绿色植物。小球藻就是绿藻的一种。绿藻能吸引太阳光中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碳水化合物存储于体内,能为制取酒精提供丰富原料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由于绿藻生长快、产量高,所以用它制取酒精大有前途。
  利用细菌生产酒精。菌类中有一种运动发酵单胞菌,这种菌虽是原核生物,但它的功能与酒精酵母一样,其中的酶能将糖类转化为酒精,而且能将含25%一40%木糖的生物质发酵制成乙醇,而后者仅能转化为葡萄糖。正是由于这点差异,用运动发酵单胞菌来制取酒精能使生产成本降低扣%。
  利用工程微生物制取酒精。利用工程微生物是提高酒精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工程微生物是利用基因移植技术构建的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它也称为转基因微生物。用这一方法生产酒精,不仅酒精纯度可达100%,而且生产效率也比酵母发酵法高出30%。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构建的工程克氏杆菌,在将废纸转化为酒精时,产量达到了理论极限值的80%。
  (2)生物氢

在寻找的新能源中,氢也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无论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它的密度都很小,用作气体燃料,可以大大减轻火箭、飞机、汽车、火车的重量,大大提高有效载荷量。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两类微生物能直接产出氢气;一类是化能异养菌,一类是光合自养菌。产氢的化能异养菌已知有30多种,它们能通过发酵作用,将糖类、醉类、有机酸等有机物转化成氢气。有些化能异养菌的产氢能力很强,比如有一种酷酸芽抱杆菌,发酵丘克葡萄糖能产出0.25升氢气。光合自养菌比化能异养菌本领更大,它们不需要消耗有机营养物,而能依靠太阳光的能量,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放出氢气。太阳光取用不尽,无视物到处都有,所以利用光合自养菌生产氢气大有可为。

总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蕴藏丰富的生物质能,是新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洁净的环境,人类迫切需要绿色能源。可以预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绿色能源——生物质能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物质能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燃料电池
  当今能以工业规模生产的电力有火电、水电、核电三种。而被誉为第四种电力的燃料电池发电,因其发电效率高、无污染,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的今天,这一技术在世界上颇受重视。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燃料电池发电正以日新月异的势头快步进入以工业规模发电的行列。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由于燃料电池的工作物质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氢,因而它被称为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有独特的优点。
  (1)效率高。燃料电池发电不经过从热能到机械能再到电能的转换过程,因而没有中间环节的能量损失。
  (2)机动灵活。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是由许多基本单元组成的。一个基本单元是两个电极夹一个电解质板。将上百个基本单元组装起来就构成一个电池组,再将电池组集合起来就形成了发电站。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组装出不同规模的燃料电池发电站。燃料电池的基本单元可按设计标准预先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以燃料电池电站的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另外,由于燃料电池重量轻、体积小、功率高,移动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它特别适合在海岛上或边远地区建造发电站,或建造分散型电站。
  (3)燃料多样。虽然燃料电池的工作物质主要是氢,但它可用的燃料有煤气、甲醇、液化石油气等各种碳氢化合物。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的燃料,或将不同的燃料进行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就地取材、节省资源的目的。
  (4)无污染。燃料电池的生成物主要是水,基本上不排放有害气体,所以它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另外,燃料电池是静止发电,本身无机械传动装置,只是在控制系统等辅助装置中有运动部件,因而它工作时振动很小,噪音很低。这种无噪音污染的发电系统可以直接安装在大楼内部。
  现在燃料电池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到2010年,全世界燃料电池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0兆瓦。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现在造价还比较高,寿命还不够长,功率还比较小。但是,随着有关研究工作的深入,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招商篇:创新模式寻突破

 

一、建设一流的招商队伍是取得招商实绩的前提

(一)、考核是动力

目标考核是促进工作的有效措施:招商引资实施目标考核制度,使招商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促使招商人员想办法去完成。比如:苏州工业园,2006年的考核指标为8.2亿美圆,结果超过了10亿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长40%!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主观能动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在人们的觉悟素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的情况下,就得采取激励机制。我们现在应严格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想干事职工的积极性。

(二)、竞争上岗

聘用合同制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招商人员实施招聘制度,为园区招商引资注入了活力。比如:无锡高新区,有5个招商局,分别是:日本、港台、欧洲、美国、国内招商局。50名招商人员,每年要更换1/3。这样,他们就必须努力去工作,否则就可能丢掉饭碗!有压力才会奋进,有差距就要追赶。开发区,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开发区是所大学校,是锻炼人的地方,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应该在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建立一种市场机制。一是要有重大招商举措,二是要强化队伍建设。尤其是招商岗位要多选拔优秀人才!要加强商务谈判、英语、国际惯例、礼貌礼节等知识的培训,强化基本功。

(三)、注重培训

培训队伍是发展的后劲。长三角地区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每年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新加坡培训,出国15天,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管理方法。我们在这方面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招商队伍缺乏挑选,培养人才力度不够。我们需要制定一个人才战略,需要建立一套用人机制,注重招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我们可以邀请专家来我们开发区举办讲座;也可以到对口大学进行深造,或者接受商务部的专业培训;还可以委培、挂职,到发达开发区锻炼一段时间。但是要带着任务去,回来要考核,有收获,有长进,切不可走过场。

二、创新招商模式,借他山之石取得招商新突破

(一)、以外引外

昆山最初的外资企业是从上海过来的,外资企业过来后就带来了招商信息源。特别是台商过来后,通过地缘、业缘、亲缘等关系相互引荐,大批IT制造业台商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台商投资占总投资的65%,“三分天下有其二”,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来了6家,笔记本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数码相机产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台商及家属常住人口达4、5万人,昆山也号称“小台北”。长三角园区普遍认为:以外引外是最具说服力的招商途径。昆山开发区外资企业达1000多家。其中,在外资企业工作人数为23万,占开发区总人数的78%。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开发区总量的90%以上,出口创汇占98%。常州现有外商投资企业5500多家,累计合同外资近130亿美元,在常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96个,42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常投资落户。

(二)、借势发展

苏、锡、常地区紧靠上海,无论从地理位置、城市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各方面都比不上上海,但他们提出:“要接受上海的阳光普照,要避免上海的阴云笼罩”的借势发展之思路。他们还修建了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直通上海,缩短了到上海的距离。我们聊城,地处鲁西,东接胶东半岛优势技术,西连山西煤炭资源,我们要利用好、利用足这一区位优势!我们不妨模仿他们这句话,打出自己的口号来:要让胶东的技术阳光普照聊城,尽快走出经济落后的阴影!本人以为,借势发展大有文章可做。对于我们来说:要借环渤海经济圈的势来发展自己。

(三)、错位发展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密集、产业竞争激烈,因此每个城市必须清醒地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跟风模仿。那样,只能导致硬碰硬,两败俱伤,使我们没有竞争力。比如:上海作为临港大都市,优先发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商业服务、港口服务,对传统制造业逐渐淡出;昆山则利用靠近上海的地缘优势,提出“不是上海的上海”的口号,大批承接上海市的制造业转移,并逐步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三大特色产业。在汽车工业方面,则瞄准了不在目录内的特种车制造,在清洁车、铲车、垃圾车及其配件制造方面独辟蹊径;苏州工业园则结合与新加坡合作的优势,错位发展,逐步形成IC、TFT-LCD、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再比如:无锡高新区根据自身优势,致力打造“三谷”(即液晶谷、硅谷、药谷)、三“基地”(即软件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动漫基地)的产业结构体系。常州则着重发展环保、化工、光机电一体化、新型建材等产业。通过上面的启示,研究一下我们的定位。我们可以利用聊城的地理区位优势,围绕环渤海经济圈的大项目,发展下游产业、加工基地等。

(四)、腾笼换鸟

昆山开发区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置换落后企业,盘活现有土地指标。尤其是对于产出低、能耗高的企业进行产业转型、技术改造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实际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我们的开发区就存在这样的现象:有几家小企业,占据了好地块,开发区建成至今仍未投产!分析原因:建立开发区的初期,盲目性较大,选择性不强,结果,被个体户们钻了空子。他们跑马圈地,一没有技术项目,二不懂得经营管理,三没有资金实力!有的到现在还没有盖起围墙来,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浪费了优良建设用地,没有产出效益!对这样的投资者,应该坚决取缔,腾笼换鸟!

(五)、合作开发

开发区自己设立公司与外商合作办企业是创新之路,实施股份制经营合作是我们融资的重要渠道。比如:苏州工业园和新加坡合作办的龙腾光电公司,总经理就是原来的招商局长。中方占65%的股份,即将上市。这样,风险共担!自身有了发展资金,外商对我们增强了信任度,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就打消了顾虑。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个人以为:与投资者(或者技术方)合作创办公司,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种创新途径。建议我们开发区应该多发展自己的盈利性公司,创办自己的三产,为开发区积累发展资金!

(六)、服务招商

江苏省对外贸易合作厅的某领导曾经讲过:“服务好一个外资企业,就等于一本最好的投资指南”!这就是他们的经验,这一经验很有说服力。强调了我们政府的服务意识。比如:资料显示苏州工业园70%的项目都是主动上门的,足以说明投资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口碑,影响一个地区的声誉,制约招商引资的进程。个别政府部门,对于外来投资者比较冷漠,办理手续推委扯皮。而我们就应该积极主动帮助投资者办理入驻手续,靠我们自己的行为来感动投资者。即便是落户了,也要跟踪服务。前期服务要到位,后期服务更是要跟上。投资服务环境,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这样有了梧桐树,才能够引来并留住金凤凰。从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

(七)、产业链招商

产业链招商不仅为现有项目提供了产业配套,也为新引进项目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市场需求。这样的招商一举两得,新老企业都拥护,往往容易谈成。比如:昆山的南亚集团是台塑集团王永庆搞的,该企业征地1680亩,一口气建了7个企业,独立生产产品,产品围绕印刷电路板生产相互关联,形成配套。从最初的硅材料进厂,到最终的印刷电路板出厂,形成了“一条龙”生产。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厂区之间通过生产线流动,节省了大批运输、配套成本。产业链招商有时是“母鸡带小鸡”,有时是“小鸡引母鸡”,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你带我,我带你,逐渐形成特色产业。有资料显示,在昆山60公里的运输半径内,94%的IT配件都能配套齐全。强大的配套能力是该地区招商引资魅力的关键。配套企业多。比如:龙腾光电项目,注册资本3亿美圆,投资额达7亿美圆,引进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的进入。开发上下游企业,是招商引资的一大法宝!大项目是源泉,只有大项目才有产业链条。有了大项目,才可以开发上下游企业,可以垂直整合,点石成金。流水作业,减少运输环节,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招来一个大企业,开发配套服务一批小企业;原来的一个企业,就可以变成10个企业。因此我们招商的目标,要瞄准大的龙头企业。

(八)、载体招商

在苏州、昆山、无锡、常州等地园区都不遗余力地建设出口加工区,要通过十几家国家部委的联合审批,无论多难申请,也不嫌麻烦,这是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是受外资企业欢迎的。在他们的出口加工区内,海关、商检、银行、运输、仓储等机构一应俱全,落户企业不出园区即可办理完一切进出口手续。这对一些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就近报关,就近出口,省时省力省钱。无形之中,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由于出口加工区的良好服务,一些内地企业也选择从这些出口加工区报关出口,这样能引来一些内资企业就近建厂加工。这样的成功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开发区,不妨围绕环渤海经济圈区的大项目,建立起自己的出口加工区,为大环境服务。我们还应该多建立自己的标准厂房,为短平快的项目创造尽快生产的平台,减少他们的基础设施投入,加速产出效益。

 

人才篇:培育人才集聚效应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开发区拥有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随着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转变,开发区对于各类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研发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加大。

当前,开发区正处于突破瓶颈制约,尽快走出发展“平台期”,迎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新制定的“一区七园、三大市场,一生态观光走廊”行动计划,吹响了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号角。

为加快对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不断提升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工业新城”、“环境五优(最优越的舆论环境、最优良的治安环境、最优惠的政策环境、最优美的生活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环境)”两张金名片,有效推进“创新型”开发区的建设。通过创新人才体制,把人才开发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努力营造人才创业和就业的最佳环境,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用服务留住人才,真正使开发区成为知识人才、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实现理想、放飞梦想的起航之地。

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完善体系、整合资源,努力建设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面构筑人才高地,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开发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思想观念、优化竞争机制,建设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党政人才队伍。

(一)加强管委会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综合运用集中政治学习、年度考核、警示谈话等多种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根本宗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勤政廉政教育,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2、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干部学历层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围绕开发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充实到管委会各部门,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管理上探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薪金制,对工作成绩突出,考核合格的,予以重点培养和使用。

3、培养干部梯队,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选任的科级干部30岁以下的应占一定比例。可分批次开展“大学生当村官”工作,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调一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组工作,并进行重点跟踪考察,把那些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选调生选拔到管委会机关、乡镇机关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特别优秀的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4、加强干部交流,提高实践能力

结合聘用制和任期制,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干部交流。注重年轻干部的多岗锻炼;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办事处工作人员相互交流,要安排在急、难、险、重岗位挂职锻炼;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到先进开发区挂职锻炼;对担任关键岗位、特殊岗位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有计划地在机关事业单位内转任。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

1、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机构设置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按照省、市要求,合理设置各部门的职位和编制,制定各部门职位说明书,强力推进人事管理规范化。

2、可试行岗位薪金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根据岗位责任、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研究确定岗位的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薪金待遇,待遇随岗位的变动而变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三)加大考核和效能督查力度,强化目标管理与考核奖惩间的有机联系,建立严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一是要围绕管委重点工作,建立重点突出、职责分明、切合实际的目标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督查和考核。严格考核标准,改进考核方式。三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研究,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四是是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逐步建立激励机制,考核结果应体现在各项分配之中,要与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相联系。

(四)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的力度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提高培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着力培养造就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可设立开发区“优秀企业家”奖,定期评选一次

对贡献突出的企业经营者,授予“优秀企业家”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发挥开发区企业家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开设企业家论坛,举办企业家沙龙,吸引和凝聚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市场化建设

建立科学的企业职业经理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企业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完善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库,逐步实现职业经理人信息共享。大力发展经理人才评价中心、猎头公司等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评价机构,规范对中介机构的管理。

(三)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

引导和支持企业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拓宽引才渠道,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咨询、讲学、兼职、项目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落实好人才引进政策,切实为引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解决好户籍关系、子女就学、住房等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引导企业增强对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

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发展需求,大力开展自主培训,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定期和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境外进行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费用可由管委负担。建立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抓手、市场化培训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重点高校,每年组织一批企业管理人员在职攻读EMBA、MBA,通过在职学习取得EMBA学历证书、博士、硕士证书的,可由管委会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五)推广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

一是鼓励企业实施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分配制度。二是鼓励企业以股份或期权形式奖励在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中有创新能力和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三是可聘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者为政府经济顾问。四是在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劳动模范、省管专家和市拔尖人才等方面向企业家队伍倾斜。

三、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围绕开发区科技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重点支柱产业领域,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工程,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建立高端人才库,引进和储备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高端人才,重点是两院院士、国家级专家、留学归国博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开发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二)加强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引进和聚集一批专业贡献量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领军人才选拔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逐步建立团体推荐、企业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领军人才遴选制度。可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领军人才到国外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进修深造,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领衔作用,在人员配备、设备配备、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三)完善整合优惠政策,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1、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可设立“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凡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由开发区人事劳动部门办理调动、落户手续,并帮助企业办理员工招聘、培训、档案管理、社会保险、技术职称评定以及出国人员政审、党组织关系管理等工作。

2、创新人才使用模式,大力发展人才服务外包

发展服务外包,更多体现了一种人才的集聚效应。鼓励高端人才打破所有制和身份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员和科技兼职人员,自主组建团队。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越高,服务附加值就越大。展望开发区未来,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将愈加凸现。可探讨设立人才基金,用于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资助其携带的科技成果、专有技术的转化及产业化。

3、积极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

对服务于开发区主导产业的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带头人,由开发区财政分别给予一定数额安家补助。上述人才如进入开发区内工作和创业,可相应增加奖励或津贴。可探讨建立“开发区人才特殊津贴”,定期评选一次,对评为“开发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评出的对开发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相应的津贴。

4、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

为高层次留学人才提供服务,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厂房、设备和配套设施,并在房租等方面给予优惠;高层次人才到开发区创办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和区域税收政策,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对经济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项目,开发区科技,经济部门可专门立项,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对引进人才自带的项目或需要产业化的成果,可申报区内相关科技产业计划,经评审后,优先给予支持。建立健全包括政府资助、银行贷款、创业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在内的投融资机制,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困难;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探索在政策、人才、信息、培训、资助等方面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创业提供支持的新途径。

 

和谐篇:全力打造和谐开发区

 

一、政府提供服公共就业服务

(一)、规范建设,打造一流劳动保障服务大厅

1、硬件建设信息化

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大厅使用面积600M2,设置了交流洽谈区,职业指导区,信息发布区和职业介绍区。其中交流洽谈区400M2,可容纳三十家企业、近千人同时进行招聘交流,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提供就业平台;设立了人才交流、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事务代理、退管服务等9个服务窗口,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服务,为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提供政策平台。近年来,开发区管委先后投入60余万元为人力资源大厅的洽谈室、多功能会议室、培训室配备了空调、液晶电视、电子显示屏,液晶电脑,并与市局各相关部门联网,主要业务往来均通过网络完成。

2、制度建设规范化

制度是保障和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措施,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我们为进一步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完善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承诺服务制、首问责任制、挂牌上岗制和岗位责任制,使服务对象都能得到快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服务标准、服务项目和工作流程全部制成刊板上墙,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业务流程实行“一条龙”服务。只要进入服务大厅,求职人员就能看到自己所要办理的业务在什么窗口,需要哪些手续,基本上都能在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结,所有工作人员都挂牌上岗,遵守服务承诺制度,严格按照承诺条款里规定的处理时限办理业务,能提早的尽量提早。服务承诺制的推行,也增加了办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便于参保单位和群众的监督,也促使工作人员更加自律,更加认真负责,切实做到了工作认真规范,服务优质高效,有效地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

3、队伍建设一流化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创建学习型部门。每周周六作为集中学习日。通过学习,增强了大家的学习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达到了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促进工作、加快发展的目的。不断加强行风建设,使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关注民生、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不畏艰难、埋头苦干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团结互助、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坚持把廉政工作贯穿到服务的全过程,树立了劳动保障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是明确岗位职责,提高效能,实施落实“123”服务制度和台前服务AB角工作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使用文明用语,对服务对象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热情亲切,彬彬有礼。对服务对象要主动询问或解释,主动把他们引领到相关窗口,作到指路、指门、指人。严格落实“123”服务制度和台前服务AB角工作制度,在大厅内向服务对象张贴公示。服务对象只要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经办部门或经办人员能够及时办结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一次性办理完有关事项,不得让他们因同一事项再次上门办理;在第一次受理服务对象办理事项中,对发现材料不齐、手续不全的必须一次书面告知,在服务对象补齐有关材料和手续后及时予以办结。经过上述两次服务仍不能办理完毕的,具体承办人员必须亲自上门办理,直至具体承办事项办好为止。为深化首问负责制度,方便基层,保证来人来事有人接待,有人办理,同时,也为锻炼干部,培养业务“多面手”,切实落实AB角工作制,要求工作人员无参加会议等特殊情况,A、B角不得同时外出,避免出现工作日“闭门谢客”的现象。

(二)、统一就业服务,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1、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就业

一是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制定适用于城镇各类经济组织和城乡劳动者的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办法和就业服务制度,打破各种所有制就业界限,对所有城乡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实行劳动就业登记、就业培训、劳动合同等一体化的管理,对登记求职的城乡劳动者实行免费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实行全程管理和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区范围内建立了农村劳动者资源数据库和城镇劳动者资源数据库,对凡年满16周岁、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2.6万名城乡劳动者都分类建立了台帐,以便于全面掌握城乡劳动者就业状况,实现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

二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和基层劳动保障所的电脑和网络设施,将服务信息网络延伸到办事处、社区、行政村,村级信息联络员在各村、企业的政务公开栏及时发布有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和用工求职信息。聘请专业人员建成了开发区的劳动保障工作网站——“聊城经济开发区劳动人事在线”网站,与用人单位、求职者和上级业务部门开展网上互联,信息互传,加强工作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网络平台为开发区内用工单位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到目前为止,通过网站平台为200多名求职者推荐了工作,有效促进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开展。 

2、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促进平等就业

在就业形式和制度上,取消歧视性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其身份与城镇职工一样,依法享有和履行同样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取消企业用工先城镇、后农村的规定,农村劳动者与城镇劳动者一样凭学历、技能、素质等条件参与市场就业竞争;取消农村劳动者进城的各种限制政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在就业方面取消城乡分割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界限,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公平环境。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严格按照《聊城经济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执行。同时根据就业新形势的变化,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考虑,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和后顾之忧。对自主创业的农民和返乡人员创业的,可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将就业援助的对象从城镇就业困难群体扩大到农村当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对上述家庭中符合就业条件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及时提供技能培训、岗位等就业援助。

3、探索建立维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稳定就业

加强区内用人单位的对接,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以互信互惠原则,建立了一批诚信就业品牌基地,为农民进城求职有门路,上岗有技能,权益有保障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扎实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春风行动”。实行统一的招用工制度,建立企业用工登记制度,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按比例配备必要的劳动监察人员和装备,从制度上保障劳动监察人员依法监察执法的独立性。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的执法检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持续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清理整顿活动,严肃查处各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三)、五位一体,明确企业用工发展方向

根据进区企业的需要进行招工,与企业具体岗位紧密结合进行培养,邀请企业技师进行授课,为企业培训储备合格人才;培养合格统一安置就业,统一签订劳动合同、统一办理就业登记;自参加工作之日起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维护职工权益;公平解决劳资纠纷,确保职工稳定就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确定新的培养目标和在职技能提升计划。如此可形成招聘、培训、就业、稳定、发展五位一体企业用工新模式。

二、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建立统一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实现素质就业。充分发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校做为企业用工培训基地的作用,广泛宣传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择业意识,采取入户访谈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发区关于适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意义,制定优惠政策,强力推进就业培训,实行政府“买单”式培训,减轻了参加培训人员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就业导向、社会参与的良好的运行机制。职业技能培训以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培训促进就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贴近市场、灵活开放的就业培训格局。

(一)、增强对农村适龄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的计划性

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农村适龄劳动力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农村适龄劳动力本人可自愿到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创业培训、境外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其培训机构凭当地劳动保障和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农村适龄劳动力证明并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符合规定条件也可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上述补贴的具体审批程序按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鼓励农民家庭适龄子女参加中等职业培训,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

(二)、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探索素质就业,通过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要抓住重点,将农村适龄劳动力培训工作纳入整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统筹考虑,针对农民水平偏底、年龄偏大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以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为重点,对农村适龄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实现体力型就业向技术技能型就业转变,切实提高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大力开展农村适龄劳动力创业培训,对所有有创业愿望的农村适龄劳动力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带动更多农村适龄劳动力再就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三)、实行政府“买单”式培训,减轻参加培训人员的经济负担,提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企业用工培训基地的作用,广泛宣传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农村适龄劳动力择业意识,采取入户访谈等形式,大力宣传关于农村适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意义,制定优惠政策,强力推进就业培训,形成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就业导向、社会参与的良好的运行机制。职业技能培训以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培训促进就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贴近市场、灵活开放的就业培训格局。

(四)、培训内容上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实用性

农村适龄劳动力技能水平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效果,紧紧围绕提高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一重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选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采取手把手,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农村适龄劳动力在学习期间真正学到实用技术,掌握一技之长。

(五)、坚持多法培训的培训途径,确保就业的广泛性

一是定向型订单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或就业需要,签订就业订单,开展定向、定点招生培训,受训合格的人员直接到用人单位工作。二是实践型校企联姻培训。学校招收培训农村适龄劳动力,考试考核合格后到企业实习,企业付给他们学习生活补贴,达到知识和技能的最佳结合。三是开设热门专业。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论证,选择热门专业组织农村适龄劳动力开展定向和定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供求直接对接。

(六)、创新培训管理的培训形式,增强就业适应性

在培训管理上,对农村适龄劳动力可以采取“一档一卡一证”,即每人一份培训档案,一份培训卡,一册培训证。在培训形式上根据各个专业有各自不同的培训特点和要求,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是自办培训班,对于一些便于操作,不需要复杂设施、设备和培训器材的专业,采取聘请教师、自购教材的办法组织培训,以降低培训费用。二是委托培训,对一些需要培训设备和器材比较复杂且投入资金较大的专业,可以采取支付代培费、委托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统一纳入公共就业机构的人才储备库,企业用工时优先予以推荐。

三、督促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切实减少群体性劳动争议和纠纷,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扎实开展劳动年检活动

以劳动年检为总抓手,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依法用工、合同用工、社会保险征缴、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推进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明确职能定位,规范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协调作用。认真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促进工业园区企业普遍建立自我调节、自我规范、平等协商、劳动保障制度落实、劳资关系互利共赢的协调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推进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仲裁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大力推行“阳光仲裁”和“一步到庭”,提高办案质量。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重点搞好群体性事件的协调处理,提高实效结案率。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做好劳动保障信访工作。

(四)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继续开展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监督指导用人单位依法用工。重点督促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以及用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