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读后感20字:政府可能是一连串的私人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9:51:12
美国人保罗·海恩的著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11月第五次印刷)。第十三章“市场与政府”讲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市场失灵,指市场过程无法达到最佳标准。这也意味着政府的补救措施能够促使市场系统更接近假定的最佳状态。善意的人们,包括经济学家,常常以为政府官员拥有改造现实经济协作问题的信息和动机。但是政府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海恩接下来就引用了布坎南的话:“经济学家在分析市场失灵的同时,也同样有分析政府失灵的道德义务”。由此,海恩对自己说,要牢记布坎南提出的职业道德。

  海恩的陈述当然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关于政府失灵的问题,他依然从产权概念出发。“政府是众多不同的人在优势产权基础上的互动”。因此,海恩毫不犹豫地指出,“政府政策往往受到特殊利益的支配。政府往往会采取给多数人带来小小伤害的行为,而不会实施让少数人极不高兴的行为。政府政策不是由公共利益引导的,而是由永无止尽的一系列极度偏狭的利益引导的。”

  海恩的这些话让我恍然大悟。相当长一段时期,我总是把市场和政府当作一对界限明显的二元结构,并认定市场主导经济运作,而政府则主导公共利益。事实上,现代经济学自从亚当斯密以来,都基于理性经济人和产权关系来推演。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理性经济人产权问题可能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问题。无论是何种政府,当然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理性经济人来组成,而政府政策的出台,在海恩看来,并不意味着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就一定只追求公共利益。甚至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政府政府政策的出台,可能都带有一连串的私人利益解读,这种解读必然要经过各种私人利益的过滤。所以,海恩的结论相当果断:

  “市场体系和政府之间的一般差别,大多数是经不起严密地审视的。首先,市场通常以私人部门为特点,政府机构和官员占据的是公共部门。但是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中采取的行动纯粹属于私人问题,不会影响公众;也并不意味着为政府工作的人,就一定是追求公共利益”。

  沿着海恩的教材,我们说开去。众所周知,今天中国的经济格局,明显是一个超大型政府,而这个超级大政府存在的最大理由,当然是这个国家的公共利益。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有30年来的发展?为什么国家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贫富悬殊更加严重?为什么我们的经济结构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必须依赖出口的格局?为什么国家的外汇储备逐年看涨,以至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似乎第一次呈现出某种财大气粗?为什么这种财大气粗的背后,却是国内民众的怨声载道?为什么现在最有钱的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越到下面,越难以为继,只能靠招商引资出卖土地为生?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在做政府生意,很少有企业会在核心技术方面进入大投入,大开发?为什么那么多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是绞尽脑汁与政府建立某种潜规则的联系,似乎离开了中国政府,他们在中国就不会赚钱了。

  现在我们要问:这些以公共利益为旗帜的政府利益,究竟有没有“经过各种私人利益的过滤?”当那么多看上去很美的政府政策出台的时候,谁敢肯定,那些在政策背后的公务员们,真的就完全没有考虑过他们自己的利益?反之,当一些在普通人看来都匪夷所思的陈旧政策还在大行其道的时候,比如二元户口制度,比如土地公有制度,比如超垄断国有企业,比如政企不分的铁道部门,比如屡禁不止的贪污腐败,我们也要问,难道我们的政府政策制定者真的不知道这些陈旧的制度已经深深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么?我想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因为有太多的私人利益纠结其中,他们无法做到自己对自己的利益进行改革。除非被逼到悬崖边上,这个国家是不会主动进行改革的,他们因为既得利益问题,早就失去了改革的动力。

  这样的局面让人叹息。我们深深怀念80年代赵先生不断呼吁的政企分开和党政分开。今天看来,赵先生才是真正有勇气对自己进行革新的伟大人物。所以有人感慨说,今天的中国问题,早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不再是中国和美国、日本之间的国家利益对抗,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利益格斗场。一方是强大的政府,以及政府背后暗藏着的一批强大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正在与真正的市场经济做殊死的格斗;一方则是市场,众多理性的经济人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只有与政府建立起必要的合作关系,走上官商合作之路才能最终迎来真正的利益。这个庞大的政府,像一个无所不在的超级裁判,又像一名孔武有力的运动员,我们的经济终于有了今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