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vsc罗身价:关于宜宾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47:20

关于宜宾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2011-09-06 14:45 】 【来源: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宜宾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岷江下游,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总人口103万人,畜牧养殖历史悠久,具有厚实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是典型的畜牧业大县。近年来,宜宾县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把畜产品稳定供给和畜牧业持续增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植,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09年被列为全省52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之一,全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当前,宜宾县畜牧经济正处在发展转型时期,畜禽产品正处于换代升级的关键时刻,如何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宜宾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畜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宜宾县以生猪为主导、以肉兔为特色,扎实推进畜牧经济发展,畜牧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畜牧业生产连续稳定增长。2010年,全县生猪存栏85万头、出栏136.5万头,牛存栏4.1万头、出栏1.5万头,羊存栏7.7万只、出栏13.9万只,肉兔存笼230万只、出笼591.7万只,小家禽存笼730万只、出笼1213.8万只,肉类总产量13.59万吨,禽蛋产量7500吨,畜牧业实现产值27亿元。宜宾县畜牧业已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经济支柱产业转变的历史性跨越,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向为大量外销。

  (二)畜牧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一是全县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明显提升。2010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了51.5%。二是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2010年,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养殖场达2650个,年出栏1000只以上肉兔的规模养殖场达1515个,已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66个,其中生猪120个、肉兔102个。三是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不断增强。截止2010年底,共成立畜牧专合组织43个、协会28个,发展养殖专业村25个、畜禽交易市场74个,现有畜牧业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户、市级3户、县级16户。四是良繁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现有种场11个,生猪杂交改良面已达98%以上,肉牛的杂交面达63%,山羊的杂交改良面达75%,良种禽、良种兔的推广面达100%。

  (三)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一是建立了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着力搞好生产、科技和市场的结合,积极建立龙头带动、基地联动、协会推动和规模化、效益化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体系,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养殖大户、保险公司、农户"五方合作、多赢"的局面初步形成。同时,积极探索以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依托、以沼气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污染等问题。二是产业发展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了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畜禽繁育、动物保护、饲料供应、市场流通、市场服务和疫病防控等保障体系,已全面完成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全县多年来尚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生产方式有待转变。总体看来,该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程度还不高,畜牧业生产方式急需转变。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的问题仍然存在,畜牧养殖效益和优势不明显。二是"高档次"的规模养殖场与农户传统养殖并存现象还突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三是相当部分养殖户生产环境差,畜牧产品质量不高,推行标准化生产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畜牧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在维护农民利益、引导生产方向、抵御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龙头企业、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完善,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彻底形成。

  (三)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畜牧业发展面临疫病、市场、畜产品安全以及自然灾害等四重风险。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动物疫情暴发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宽,疫病风险加剧;畜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周期短,价格调节机制不健全,养殖户利益缺乏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局部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还时有发生,全县畜牧业发展抗风险的整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规范健康的标准化养殖体系。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根据资源、特色和土地承载能力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布局规划,建设资源优势发挥充分、特色鲜明的畜牧经济区,形成规模养殖集群。倡导"大而专",不搞"小而全",鼓励发展"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加快产业带、专业村、专业户建设,形成区域特色,打造知名品牌。二是加快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开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示范,各乡镇每年建成样板小区1-2个,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农民摒弃传统的养殖模式,向标准化养殖转变。三是着力抓好生态化养殖。积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按照"人畜分离、干湿分流、雨污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的模式,走"牧-沼-菜、牧-沼-果"和干粪处理后生产有机肥的种养结合型、农牧互补型的生态畜牧业之路。

  (二)建立健全完善创新的良繁体系。坚持"引进、改良、培育"并重的原则,按照"生猪外种化、牛羊兔品牌化、蛋禽良种化、肉禽风味化"的思路,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自繁自育为主体的畜禽繁育体系。科学规划良种繁育场布局,加快以生猪、肉兔为主的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原种场(配套系祖代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金字塔"式三级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建立生猪标准规范的人工授精站(点),完善以县、乡镇为主的生猪人工授精改良网络,做到良种扩繁场到乡镇进村社,生产基地及其辐射带动的养殖场(小区)自繁自养,全面实现良种化。

  (三)建立健全优质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一是加强饲料行业行政管理,实行市场报到备案制。鼓励县内现有饲料企业重组,扶持发展1-2家省市龙头企业,引进1-2家名牌饲料企业入驻。二是推行"粮-经-饲"三元高效种植结构模式,建立高产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积极开发利用秸秆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秸秆养畜。

  (四)建立健全运转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一是切实抓好动物基础免疫,完善"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畜牧产业安全。二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管理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三是建立健全动物疫情预警体系。完善以县、乡镇为主干,以防检疫人员和动物诊疗人员为基点的疫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病防控。

  (五)建立健全先进快捷的加工流通体系。一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饲料、兽药企业为养殖基地和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品直供服务,降低养殖成本。二是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在商品畜禽优势主产区和集散地配套发展屠宰加工企业,实现商品畜禽集中屠宰、就近加工,建设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减少活畜禽大范围流通。三是鼓励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建设包括屠宰、储藏、运输、经销全过程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发展冷鲜肉直销,引导龙头企业、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

  (六)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整合各级科技资源,逐步建立养殖与畜产品加工适用技术数据库、技术专家与人才数据库、畜牧科技成果数据库,强化技术咨询指导,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饲养过程、市场销售的全程监管。三是建立畜牧生产资源与预测预警系统,提供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畜牧资源、生产情况、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和预测分析等信息,切实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作者:中共宜宾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汪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