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 英语:115师343旅685团来龙去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1:15:02
685(37年8月由红一军团2师改编,38年12月改编为苏鲁支队,后编入新四军)     团长 黄永胜(37年8月-9月) 
     杨得志37年9月时黄永胜与邓华不和,调独立团副团长,38年10月代344旅旅长离任)         彭明治 副团长兼政训处主任邓华(37年10月分兵随聂荣臻)政委吴文玉(38年元月任团政委)副主任王麓水平型关战斗中头部伤势严重,38年任师补充团政委   

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吴法宪
副团长陈正湘(37年10月分兵随聂荣臻      萧远久(38年5月因病返延安           梁兴初 (接替萧远久升任) 参谋长彭明治
      田维扬(原115师教导营党总支书记) 685团特派员   冯志祥 团供给处主任 蔡长风  团作战参谋   黄炜华民运股长     曾思玉
    民运干事、
股长石瑛
教育股长     邱子明
组织股长     郭成柱     组织干事 王东保、严庆堤青年股长     肖麦萍宣传股长     王辉球    日文教员张秀珂(作家萧红之弟) 敌工股长         罗友荣(罗有荣政治干事        李恩求、蔡  永技术书记     杨永松 

团特务队长:夏德胜
团电台队长:刘友光团卫生队医生:申 涵
 一营一营营长刘德明、胡炳云    副营长胡炳云教导员李士才、 王东保1营特派员       王东保营总支部书记 宋维栻

1.2.3.4连 一连长    刘治国(平型关战斗后由总部特务团率部调入2连文书    吴纯仁四连连长   王良太 、龙宗义四连指导员 陈德 排长            郝盛旺  二营(37年10月二营与一营4连,平山县武装编为115师5支队)二营营长曾国华 教导员    刘振球教导员    袁子清(46年牺牲,热河隆化支队支队长)副营长  陈祖林(41年牺牲,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五团团长              龙书金参谋长  杨承德43年牺牲,冀鲁边三分区司令员) 5、6、7、8连五连连长曾贤生(37年平型关牺牲)、谭端志(不详)、支书耿德保、副连长杨春、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飞后任王志华(不详)指导员曾明
七连连长匡斌、 杨西彬(不详) 、指导员陈志万八连连长龙书金、 齐钉根、指导员钟升跃
             新二营(曾国华率老二营代理行动后成立营长:周长胜    教导员:蔡元兴(牺牲)二营排长、副连长、连长江燮元
三营三营营长梁兴初 教导员:周长胜、刘忠英(不详)副营长  高光中(不详)  王良太 三营支部书记罗有荣三营连指导员廖步云  685团连长周良贵、郭廷万,副连长张万春,连指导员兰廷辉、刘福、陈忠梅 排长沈鸿林、黄经耀  苏鲁豫支队(39年1月,苏鲁支队与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
    支队长:彭明治    
      政委:吴法宪
           朱涤新(40年2月,吴因为湖西事件改任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王凤鸣、吴法宪   副主任:郭成柱

  副支队长:梁兴初
支队参谋长:田维扬     副参谋长:黄炜华
支队司令部作战股长 黄炜华支队政治部民运股长李英(不详)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刘锦平支队卫生队队长申 涵  第1大队大队长:胡炳云        政委:田维扬 、郭成柱一营教导员宋维栻 连政治指导员 郝盛旺连长马仁辉
第2大队大队长:周长胜                政委:蔡元兴、  冯志祥2大队排长、连政治指导员 柴启琨  第3大队大队长:刘宗英 
        政委: 蔡永3大队营教导员魏佑铸营长 王良太连长、副营长黄经耀 挺进支队司令:李贞乾(下编为三个营,后39年3月改编为第4大队)        政委:郭影秋、副司令员李发、参谋长孙鹤一第4大队大队长:李贞乾(42年牺牲,湖西专员公署专员)              梁兴初(兼)        政委:郭影秋 、王凤鸣副大队长:李发参谋长:孙鹤一政治处主任:罗友荣一营长俞增林一营组织干事陈忠梅 营长江燮元、郭廷万 连长沈鸿林 籍兴科独立大队:39年2月沛县伪军起义        大队长:籍兴科 、何玉祥部队后编为三大队一个营,何玉珏任营长)       副大队长何玉祥(后任二大队三营营长,49年后任泰安军分区司令)          政委:郭影秋 第七大队:39年5月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部分武装(萧县县大队)改编       大队长:耿蕴斋
     副大队长:孙象涵、吴信容
         政委:兰廷辉
  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40年8月苏鲁豫支队改称,后又称为第五纵队第七旅)第一支队下辖的一、二、三大队分别改称一、二、三团,支队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副支队长田维扬,吴法宪政治部主任。一团团长胡炳云,政委王东保,1营长刘治国、教导员宋维栻;2营长周良贵,教导员杨忠堂(不详)3营长张万春,教导员石瑛;独立营营长王业奎(不详),教导员丁光辉(不详)40年8月,苏鲁豫支队收编泗阳地方部队王业奎1个团为1大队独立营二团团长黄炜华,政委冯志祥,三团团长俞增林,政委罗友荣(有荣),副团长王良太 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40年11月第五纵队第七旅被山东军区编为),旅长彭明治,旅政委朱涤新,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军医处长申涵

辖第1、2、3团。
1团长胡炳云、政委田维扬(后郭成柱)2团长周长胜、政委冯志祥3团长俞增林、政委罗友荣  新四军第3师第7旅( 皖南事变后被新四军编为)旅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副旅长田维扬,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主任郭成柱。作战科长马仁辉,卫生部长申涵

原辖第1、2、3团依次改为第19、20、21团,全旅共7966人。19团团长胡炳云、政委王东保、魏佑铸,副团长朱庆祥(不详)参谋长颜立荣(42年7月因婚姻要求未遂,遗书自杀,时任三师作战科长)、刘治国、吴纯仁政治处主任刘锦平、石瑛;吴纯仁:3营教导员、营长、团副参谋长、参谋长,20团团长黄炜华、政委冯志祥、副团长、副政委马仁辉、政治处主任宋维栻(后任政委)、魏佑铸;营长黄经耀21团团长俞增林、副团长王良太、参谋长钟玉祥(不详)、政治处主任陈仁发(不详)。 第7旅担任新四军军部机动作战任务。后第7旅随黄克诚赴东北

  37年8月下旬,从三原地区誓师出征 8月底,在侯马调整团领导,黄永胜调独立团副团长,杨得志任团长,陈正湘和萧远久任副团长。梁兴初从抗大学习回来任三营营长。9月13日继续乘火车北上,途经太原城9月25日平型关激战战后,八路军总部从特务团调1个连,由连长刘志国率领,补充685团1营10月,延安新华总社的一个记者来拍电影,685团摆拍平型关战斗。10月,五台分兵,邓华和陈正湘、685团二营曾国华随聂荣臻,一营、三营和团直属队南下11月,三营配合686团广阳伏击战。10月到12月,吴文玉运城扩兵一千多人,后编成新二营,周长胜为营长,蔡元兴为教导员38年1月,吴文玉升任团政委2月19日,685团夜袭平遥、张兰、段村日军,毙敌100余人。3月2日,林彪在湿县以北的千家庄被友军哨兵误伤,343旅旅长陈光代理15师师长,686团团长李天佑代理343旅旅长。3月初,685团与686团攻击蒲县日军,歼敌200余人。3月12日,685团1营伏击由午城开往大宁的日军运输队,歼敌100余人,缴获大车100辆。 3月上旬343旅进至湿县、午城地区。

16日,685团袭击罗曲之敌,毙日军90余人。
17日,685、686团伏击蒲县之敌,歼敌200余人,缴获汽车6辆,并包围午城。次日攻击午城,歼敌50余人,余敌突围逃至蒲县。18日,685、686团伏击日军108师团出动的800余人,战至19日拂晓,日军除100余人逃脱外,其余均被歼灭4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中央要求派八路军一个主力团到山东。4月到10月,汾阳东南休整,期间副团长萧远久(后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三团团长)肺病回延安治疗。344旅旅长徐海东因病离职,685团团长杨得志升任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职务;685团由团参谋长彭明治任团长,吴文玉(吴法宪)任政委。梁兴初营长升副团长,田维扬为参谋长,师政治部青年部长王凤鸣调任685团政治处主任  9月,总部命令685团进军山东,直接归总部指挥10月25日,西埠头出发,向太行山八路军总部行进。11月4日,到达北马庄,归总部指挥。领取冬装、钱粮11月下旬,朱德、左权来部队视察。12月7日12月9日,以苏鲁支队名义东进山东27日到达微山湖以西地区(湖西)28日晚攻击崔庄战斗29日,消灭伪军王献臣,俘获1500余人,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机枪30余挺,驳壳枪30支 29日下午,苏鲁豫支队又击溃丰县日军援敌 39年元旦,同挺进支队和湖西特委会合2月,39年2月沛县伪军籍兴科反正,编为独立大队(藉兴科年纪大又吸大烟,另行安排)3月,师部到达山东,复归师部指挥3月,大队改编为相当于团级的建制,每个大队下编四个营,每个营下编四个连。3月,梁兴初、王凤鸣率二大队越过陇海路,去萧县,半个月后返,搞了十几挺机枪和几百条步枪4月初支队南下袭击濉唐河边的灵壁重镇时村,消灭三百多名伪军,把时村交给国民党灵壁县县长许之信,在丰县南部北返湖西,顺路消灭了一部份伪军4月,苏鲁豫支队发展到8000余人。 4月底,湖西反扫荡。5月,分兵,四大队(原挺进支队)留湖西。为加强四大队的力量,再从其它三个大队各抽一、二个老连队,编入四大队,支队副司令员梁兴初、政治部主任王凤鸣,兼任四大队的大队长和政委。另外,给湖西区党组织一个警卫营,同时把各县的游击大队也都划归区党委直接指挥。支队部率一、二、三大队南下,支队改为苏鲁豫支队。南下萧县后,萧县县大队编为苏鲁豫支队的第七大队,帮助县委新组建了一个县大队 6月,反扫荡,全支队伤亡近六百人。二大队政委蔡元兴被炮弹击中牺牲6月,支队扩编为旅的形式,大队扩编为团的形式。6月底,代师长陈光来到支队部,此时,苏鲁豫支队一共是五个大队,每个大队下编四个营,每个营下编四个连,同时每个大队还另编有一个重机枪连。另有四个县属游击大队,陈光代师长带去两个连到师部后,被编入了其它部队。6月下旬,1大队进至新区灵璧县曹集,遭日军500余人的突袭,随大队行动的皖东北工委书记张爱萍也持枪抗敌,当夜突围7月,苏鲁豫支队将7个大队合编为3个大队,全支队共8869人,    第一大队,由原一大队与路(陇海路)北游击第三大队编成,大队长胡炳云,政治委员王东保;    第四大队,由原第二大队与第四大队编成,大队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王凤鸣;    第七大队,由原第三大队与第七大队、独立大队编成,大队长耿蕴斋,政治委员郭影秋。9月,第四、第七大队分别改称第二、第三大队。12月,第二大队由湖西地区进入鲁南抱犊崮山区,第三大队仍留湖西,第一大队在苏皖边区。 1940年2月,苏鲁豫支队攻击顽军马馨亭部大柏圩子据点。战后,1大队进至刘圩子、周圩子一带休整。支队参谋长田维扬到1大队任政委(王东保改任政治处主任),回师鲁南,抵抱犊岗师部,参加鲁南反“扫荡”作战。 40年2月,吴法宪因为湖西事件改任政治部主任朱涤新任政委5月初,罗荣桓政委令1大队赴苏皖边许圩子中原局机关,担任保卫刘少奇的任务。 5月,苏鲁豫支队警卫营、苏鲁豫边区党委警卫营及鱼台地方武装合编为湖西大队。

6月初,中原局和1大队移至泗洪以南的郑集,刘少奇住水牛冲。灵璧日伪军200余人化装成求雨队伍突然袭击郑集,1大队之9连奋起抗击。大队长胡炳云、政委田维扬、参谋长颜立荣、政治处主任王东保,即令3营长张万春、教导员石瑛指挥10连反击。此战,1大队伤亡200余人。不久,刘少奇前往淮南,1大队送至洪泽湖畔的管镇,才依依告别,进至泗洪以南的双沟镇,休整一个月,补充了100余名新战士。

6月,苏鲁豫支队南下华中地区,湖西地区防务由第三四三旅黄河支队接替。7月初,1大队进至灵璧县杨疃,次日晨,宿县、固镇100余日军和1000余伪军尾追而来,部队转移时不慎丢失密码本,大队长胡炳云亲率译电员、警卫员返身寻找,终于在一小河边找到。7月初,1大队进至郑集与苏鲁豫支队主力会合,此时,支队政委为朱涤新,支队长仍为彭明治。19日,苏鲁豫支队奉命东进,进入淮海区,建立根据地。

7月中旬,大队政委王东保率1营红1、2连攻击睢宁县魏洼日军据点,歼敌90余人,缴枪80余支,机枪5挺。战后转移至邳县西南。8月,苏鲁豫支队到达老张集、五里庄一线,收编泗阳地方部队王业奎1个团为1大队独立营。 8月20日,苏鲁豫支队改称第5纵队第1支队,彭明治任司令员,朱涤新任政委,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原1、7大队和湖西大队依次改为第1、2、3团。1团长胡炳云,政委田维扬,参谋长颜立荣,政治处主任王东保。1营长刘治国、教导员宋维栻;2营长周良贵,教导员杨忠堂;3营长张万春,教导员石瑛;独立营营长王业奎,教导员丁光辉。全团3000余人。

10月4日,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和第2支队第687团在黄克诚率领下,由淮海区出发南下,配合新四军黄桥战役。9日,新四军第2纵队第6团和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第1团3营在白驹会合。陈毅特意从海门乘汽艇北上,慰问八路军南下部队。南昌起义时任73团指导员的陈毅,见到时任25师73团排长的彭明治,分外高兴,将所乘汽艇赠给第1支队。

11月,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改称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彭明治任旅长,朱涤新任旅政委。下辖第1、2、3团。1团长胡炳云、政委田维扬(后郭成柱);2团长周长胜、政委冯志祥;3团长俞增林、政委罗友荣。吴法宪被调任115师教导第2旅政委,此命令被刘少奇否决,吴法宪旋即被升任八路军第5纵队政治部主任。

11月29日,曹甸战役打响。教导1旅分两路渡过射阳河,攻克曹甸附近韩德勤部据点,逼近曹甸东南和西南地区。12月12日,发起总攻。失利。16日,教1旅撤至陶家林、射阳一线休整。突接中原局刘少奇电,令部队返回原地,重新对敌实施包围。但其余部队均未返回,教1旅孤掌难鸣,于19日19时奉命撤回。此战,我军伤亡2000余人。

皖南事变之后,中央决定115师教1旅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旅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副旅长田维扬,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原辖第1、2、3团依次改为第19、20、21团,全旅共7966人。19团团长胡炳云、政委王东宝、副团长朱庆祥、参谋长颜立荣、政治处主任刘锦平(后石瑛);20团团长黄炜华、政委冯志祥、副团长马仁辉、政治处主任宋维栻;21团团长俞增林、副团长王良太、参谋长钟玉祥、政治处主任陈仁发。第7旅担任军部机动作战任务。

41年3月1日,第19、20团奉命攻击洪家桥,歼敌1200余人,缴枪1000余支、重机枪35挺、迫击炮4门。

7月20日至8月20日,参加盐阜区反日伪大“扫荡”,第7旅共作战25次,歼灭日伪军620余人,击毁汽艇12艘。伤167人,亡204人(其中营级干部2人,连级干部11人)。

10月14日至21日,参加程道口战役,此战歼王光夏部2200余人。11月5日,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传令嘉奖第3师第7旅第19团团长胡炳云、政委刘锦平。

42年1月13日,19团3营长彭金高率全营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夜袭淮阴汤集伪军据点,歼敌100余人,击毁汽车3辆。取得42年淮涟反“扫荡”首战胜利。

旧历除夕夜,19团机关在史老庄宿营,日伪军200余人偷袭,警卫连和机关人员就地抗击,战至次日黄昏退去。

6月,19团和淮海地区地方武装在淮涟地区王营、高庄、王圩、小陈集、苗河庄、陈师庵等地重创日伪军。

12月8日,和尚圩战斗,19团参谋长刘治国牺牲。

1943年1月底至2月上旬,日军集中第15、17、3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2旅团近万人,及伪军9000人,对盐阜区进行大“扫荡”。3师副师长张爱萍指挥7旅21团和8旅及地武坚持内线,7旅主力转至外线,击退日伪军的大“扫荡”。

3月16日,日伪军300余人合击淮海区党政机关,在涟水梁岔一带遭到19团2营4连的顽强阻击。17日,4连转移至刘老庄,被日伪军1000余人包围。战至18日晚。4连剩余官兵从容掩埋忠骨,焚毁枪支文件,集中未伤战士20余人,进行最后突围。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等82人全部壮烈牺牲。战后,第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3月18日定为82烈士殉国纪念日。淮海区特意抽调地武涟水独立第9团2营4连,在连长朱丁祥、指导员许醒民带领下,补建新的19团2营4连。

3月18日,7旅参加山子头反顽战役。

7月,19团团长胡炳云升任7旅副旅长,10旅第2支队支队长张万春任团长。

9月15日,在众兴、来安、葛集反击顽军戴传道部,歼敌210余人,缴枪130余支。

10月20日,夜袭林桥日伪据点,歼敌8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8支。

12月17日,两淮日伪军出动200余人“扫荡”钦工镇,被19团击退,击伤日军山泽大队长,击毙一名日军小队长,歼日伪军30余人。

1944年3月上旬,7旅配合1师进行车桥战役,攻克朱圩子据点,歼伪军300余人。

4月19日至5月4日,7、10旅在地武配合下攻击高沟、杨口,歼灭伪军3400余人,收复六塘河两岸500平方公里土地,扩展了淮海、盐阜根据地。

5月2日,3师副师长兼8旅旅长张爱萍指挥19、22、24团和地武涟东、阜宁、滨海总队,攻击淮盐中镇陈家港,歼伪军425人,缴获石油40桶,食盐40万吨,6月22日至30日,7旅副旅长胡炳云指挥19、20团和盐阜军分区射阳、盐东、阜东、阜宁独立团,发起海边战役,攻击射阳大兴镇日伪合顺昌公司。毙伤日伪军253人(其中日军76人),俘202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165支。

9月上旬,配合新四军第4师恢复豫皖苏根据地,3师7、9旅西进开往灵璧、冯庙地区。10月14日至19日,永城、涡阳战斗,歼灭顽军3600余人,基本恢复豫皖苏根据地。

45年春,军部令3师7旅进入淮南,配合第2、7师进行津浦路西反顽战役。4月14日至20日,攻克王子城、黄疃庙等据点13处,歼顽军3600余人,打破桂系顽军夹击新四军7师的企图,打通2、7师的联系。

9月,7旅奉命回师苏北,参加攻击淮安城。9月22日8时,19、20团在炮火准备掩护下开始攻城,不到10分钟,19团突击队率先突破城防,后与20团分头向城内穿插。战至15时,各路部队在城中心鼓楼回师。击毙伪军旅长吴漱泉以下300余人,俘敌4354人,缴获枪支3876支,机枪50挺,火炮5门。 第7旅担任新四军军部机动作战任务。 第7旅随黄克诚赴东北  39年12月苏鲁豫支队第二大队调入鲁南后,东进郯(城)马(头)地区,40年4月扩编为东进支队,辖第一、第二两个大队。支队长  梁兴初,参谋长胡大荣。后东进支队编成教导第五旅,辖3个团。1941年教导第五旅南下华中,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1942年12月返回山东归建。 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兴元,供给部部长蔡长风。第十三团,由东进支队第二大队编成,团长江燮元、周长胜,政委覃士冕;第十四团,由东进支队第一大队编成,团长胡大荣、江燮元,政委叶绍贤、江拥辉;第十五团,团长吴觉,政治委员晏成山、袁功庭。
  1943年3月,教五旅番号撤销,部队编入滨海军区。
 45年滨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军区一师 二师,后随罗荣桓赴东北     一师:原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机关及军区部队。师长 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西元第一团,原滨海第六团,团长唐青山,政治委员吴岱第二团,原滨海第十三团,团长江拥辉,政治委员高先贵第三团,原滨海独立第三团,原山东纵队第2旅第6团,曾称莒中独立团、独立第3团,团长刘善福,政治委员钟生栋    二师:原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机关及军区部队。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刘兴元,参谋长贺东生,政治部主任王树君第四团,原滨海第四团,团长杨大易,政治委员杨廷昌,参谋长贺东生,政治部主任王树君第五团,原滨海第二十三团,团长叶健民,政治委员黎新民,副团长翟占魁,参谋长曾玉辉第六团,原海陵独立团,团长江潮,政治委员李振邦,副团长卢从振,参谋长陈希孔。   
 一一五师五支队        38年3月,第344旅同第5支队进至晋东南地区,配合第129师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1937年10月,曾国华奉命率领685团二营第5、6、7、8连与一营4连在正太线娘子关以西一线独立活动,10月23日,115师分兵,685团二营随聂10月下旬,随343旅副旅长周建屏进入河北平山一带活动,11月末,115师命令以二营为基础,扩编为115师五支队,对外称永兴支队(团的规模)  曾国华为支队长、龙书金为副支队长、杨承德为参谋长、张庆余为政工组组长、匡根山为特派员。   此时,二营的六连调归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脱离二营建制,二营又从各连抽调骨干,补充新兵,组成了新六连。为对调走老六连补偿,四分区也将平山地区的一支地方武装调归支队整编。这支部队是原343旅一个离开的特派员在这一地区组织起来的,共五个连,500人左右,自称一一五师游击第一大队。这支队伍领导成分很复杂,领导权被八路军中动摇异己分子所控制,二营接收这支部队后,将排以上干部借开会之机全部扣留,当即进行了整编。将该大队及我党领导的盂县、井陉县游击队(多为煤矿工人)合编为五支队二营。
38年2月24日,五支队接到师部电报,命五支队离开晋察冀四分区,前往晋西北115师驻地归还建制38年3月,当五支队行至129师晋东南根据地时,接上级命令,暂接受129师指挥,留在娘子关一带活动38年4月,129师派李宽和任五支队政委    4月,第385旅769团、第344旅689团及第5支队在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领下挺进冀南。   7月,  第5支队和第129师之津浦支队奉军委指示,由冀南转赴冀鲁边地区   8月,343旅政委肖华率领一批干部进抵冀鲁边,整编该地的抗日武装,组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下辖四、五、六支队。曾国华任五支队支队长,原343旅组织科长王叙坤(现名王力生)任政委、杨承德(43年2月,任冀鲁边三分区司令牺牲 )、刘正(42年教三旅七团团长在河北高庄集牺牲)任参谋长、刘贤权任政治部主任,五支队下辖第四、五、六团共6000余人  第4团 团长褚连三(不详)、政治委员 朱廷宪 (禹城城北辛店镇绅士褚连三在当地成立的民团) 第5团 团长龙书金、政治委员曾庆洪(牺牲) 政治处主任:朱庭宪(牺牲) 第6团 团长 张策平(42年病逝,时任鲁南第一行署主任)、政委赖国清(42年牺牲,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宁津县大队) 6团卫生队长杨端   连长温先星     1939年初,五支队在乐陵县大宗家村一带休整时遭到驻德州日军第五师团安田大佐旅团重兵突袭,激战一天后趁夜突围,此战五支队损失惨重,伤亡近500人,五团团长龙书金重伤致残,五团政委曾庆洪、四团政委朱庭宪牺牲。战后曾国华作了沉痛的检讨。 (龙书金伤愈后任鲁北支队副支队长,教导6旅17团团长、副旅长39年9月,因冀鲁边粮食困难,肖华率五支队等部进入鲁西地区1939年秋,五支队六团调往鲁西南抗日前线,编为东汶宁支队,张策平任支队长。同年11月,又编为115师特务团。40年4月,五支队与115师杨勇独立旅第六支队编成鲁西军区运河支队,辖2个团。    支队长:曾国华    政委:曾思玉  副政委:王叙坤      政治部主任:刘贤权 副主任:范阳春下辖第4、第5两个团。第四团,由原独立旅六支队编成,团长何光宇,政治委员刘汉;第五团,由第五支队第四、五团改称,团长刘正,政委杨俊生。
温先星:鲁西军区运河支队五1营营长 王之翰:鲁西军区运河支队2营教导员、 1940年10月下旬,运河支队与115师陈士榘独立支队第二团整编为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曾国华转任教导第二旅旅长 教导第三旅 兼鲁西军区由原343旅运河支队与陈士榘独立支队第2团编成,辖3个团、4个军分区。 旅长杨勇、王秉璋(代),军区司令员杨勇, 副旅长王秉璋政委苏振华、曾思玉,参谋长何德全、龙世兴,政治部主任曾思玉、王辉球。第七团,由运河支队第五团编成,团长刘正,政治委员杨俊生;( 温先星:1营营长、副团长、团长第八团,由独立支队第二团编成,团长夏德胜、齐丁根,政委李士才;第九团,由运河支队第四团编成,团长何光宇,政治委员刘汉、郭华。
第一(泰西)军分区 司令刘贤权,政委李冠元,参谋长马宗凯,政治部主任辛俊卿。
第二(运西)军分区 司令周桂生,政委刘星,副司令员李春芳,参谋长张直,政治部主任许力。
第三(鲁西北)军分区司令黄骅、白云,政治委员王乐亭,参谋长杨海涛,政治部主任郭玉燕。
第四(运东)军分区 司令员刘致远,政治委员石新安,政治部主任杨劲。
   1941年6月教导第三旅拨归八路军第二纵队建制,鲁西军区并入冀鲁豫军区。     42年12月,教三旅与冀鲁豫第二军分区合并,教三旅番号撤销。部队后并入二野

----------------------------------------------------------------------

黄永胜上将,兵团司令,广州军区司令,总参谋长,71年被撤职。83病故
杨得志上将邓华上将,13兵团司令。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兼第一副政委,司令兼政委。                 东北军区代司令、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 59年被撤职;                 四川副省长, 军科副院长、军委委员。80年病故 彭明治中将,驻波兰大使。河北军区司令。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人大常委,93年病故王麓水平型关战斗中头部伤势严重,38年任师补充团政委,         45年12月战死时任山东军区第八师师长兼政委

吴法宪中将13兵团副政委,空军副政委、政委、司令。副总长、           军委办事组负责人、副组长。71年被撤职。04病故
陈正湘中将,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93年病故 萧远久少将,中南军区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广州公安总队长,广东军区副司令。62年病故梁兴初中将,38军长。志愿军20兵团代司令,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海南军区司令。
                      广州军区副司令、
成都军区
司令员。85年病故田维扬中将,41军副军长、军长,粤东军区司令、中南军区荆江水利工程部队司令部副司令,            军区工程部队司令、中南建筑工程部副部长。 总后勤部后方工程建筑部部长。            贵州军区司令,军区党委书记。昆明军区副司令、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77年病故 王凤鸣,原师政治部青年股长,湖西事件祸首,41年2月任苏鲁豫支队4大队政委              叛变,后积极策反苏鲁豫支队,少数部队被策反成功 朱涤新武汉社会部部长,最高检中南分署检察长。武汉检察院检察长,中南公安部副部长、             湖北省副主席,二机部一机部三机部副部长。02年病故曾国华空军中将13兵团参谋长。15兵团参谋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49军长,空军第3军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司令,77年病故)曾思玉中将,64军军长,19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武汉军区司令,湖北书记。济南军区司令、南京军区顾问
蔡长风海军少将第十兵团后勤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部长,海军财务部部长、                 海军后勤部副部长、顾问。01年病故黄炜华空军少将,中南军区航空处处长、军区空军参谋长。军区空军副司令,空军总部军事订货部部长,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部部长,广州空军副司令。01年病故石瑛少将(64),39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理政委。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98年病故邱子明少将,广西南宁军分区政委,军政治部主任,海军航空兵政治部主任,               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99年病故郭成柱少将,42军政委、中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干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72年病故 肖麦萍少将,山东省军区副政委,总参防化部顾问,99年病故王辉球
中将5兵团兼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军委空军政治部主任兼空军政治学校校长,
              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委,沈阳军区政委、顾问。03年病故王东保少将中南军政大学上干一大队大队长,43军副军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成都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病故张秀珂(作家萧红之弟),49年后境遇不好,患浮肿,有子张抗,余不详。杨永松少将,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委、政委蔡永少将,49军145师师长兼广西平乐军分区司令员、军参谋长,空3军参谋长、副军长,                     武汉、南京、沈阳空军副司令,01年病故李发少将,31军副军长,57年3月25日在厦门开会时被警卫暗杀夏德胜大校旅大军事部部长,旅大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辽宁省公安厅
             副厅长,辽宁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总队长,军区副司令,2000年病故 
刘德明,被总部抽调至山西新军,42年2月牺牲,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胡炳云少将10兵团参谋长、福建军区参谋长、副司令。济南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                        总参叁部部长、政委、成都军区副司令, 陕西人大副主任。96年病故 李士才少将, 江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工程兵政委,广西军区第二政委94年病故 刘振球少将,江西袁州军分区副政委,江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福州公安军司令,             福建军区副司令,97年病故                         龙书金少将43军副军长,军长。 广东军区司令,湖南省军区司令,新疆军区司令、
     新疆革委会
主任、新疆第一书记。在1969年8月13日的铁列克提事件中, 没能重视苏联
可能
     偷袭的
情报,导致68名战士与300名苏军发生激战死亡。受到审查,调离新疆。03年病故
周志飞少将(64),粤东军区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88年病故齐钉根少将,16军46师师长。(军长尹先炳) 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空降兵副军长。86年病故杨俊生少将,16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北京卫戍区政委、第2炮兵司令,北京书记。             市革委会副主任。旅大警备区第1政委,98年病故匡斌少将,第10步兵学校校长。志愿军39军副参谋长。 67军副军长。 济南军区公安军司令员,           江西军区副司令,71年病故。  王良太少将,沈阳军区工程兵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副司令91年病故陈德少将,海南军区副政委,43军政委,山东军区政委,广州军区顾问。83年病故)刘治国,42年牺牲,时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参谋长。吴纯仁少将(61),127师师长、海南军区副司令、43军副军长、             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福州军区副司令,10年病故郝盛旺少将(64),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代军长,              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司令,01年病故周长胜少将,32军副军长、空军第4混成旅副旅长、苏南军区副司令、                    21军副军长。浙江军区副司令。87年病故蔡元兴,39年6月牺牲,时任苏鲁豫支队二大队政委冯志祥大校,桂林军分区副政委,政委。广西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军事                       法院副院长。广西军区副政委。87病故。)
张万春少将,43军副军长、黑龙江军区副司令、旅大警备区副司令。71年病故
兰廷辉少将,61年少将,余不详刘福少将(62),北京公安总队政委,公安局副局长兼人民警察总队政委,卫戍区第四政委,87年病故何玉祥大校,泰安军分区司令李贞乾,42年牺牲,时任湖西专员公署专员郭影秋川南行署副主任、主任、云南省长兼书记。南大校长兼书记。人大书记兼副校长,85年病故) 孙鹤一 中南军区营建部部长

耿蕴斋,40年12月任八路军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与刘子仁(八路军4纵6旅17团团长)、       吴信容(八路军4纵6旅副旅长18团团长)挟持部下2000人投奔国军汤恩伯部队,       任苏鲁豫皖边区游击第一纵队少将司令。游击副总指挥等职,51年曾被羁押,62年在家病故。吴信容,耿蕴斋投奔国军汤恩伯部队后任苏鲁豫皖边区游击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42年病故孙象涵,机械工业部成套设备局局长,04年病故周良贵大校,广西宜山、百色军分区参谋长,广西军区公安总队参谋长,江西南昌军分区副司令、司令,               宜春军分区司令、省军区副政委、顾问魏佑铸少将(64),广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海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副政委,                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乌鲁木齐军区副政治委员,               兰州军区副政委。 06年病故俞增林大校,福建晋江、闽侯军分区司令,江西吉安军分区司令,省建设兵团副司令,                省军区副司令、顾问。86年病故罗友荣少将(62),44军131师政委,广州、武汉公安总队政委。武汉军区公安军政委,             武装警察部队湖北总队第二政委,89年病故马仁辉,军委民航局场站处处长,民航上海管理处处长,华东分局副局长,上海局局长、书记。          民航总局副局长、局长、书记。专机安全组组长,79年病故胡大荣少将原686团参谋。胶东军区副司令,浙江军区第二副司令兼参谋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         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军区副司令、顾问,04年病故罗华生少将,39军152师长兼南宁军分区司令、政委,第四航空学校副校长,铁道公安部队司令,            海军旅顺基地司令,防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铁道兵副司令,91年病故吴世安少将武汉市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公安总队队长、湖北军区副司令兼武汉警备区司令、            武汉军区副参谋长、后勤部长、军区顾问。84年病故李梓斌少将(61),43军副军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21分部副部长,              广州建设兵团副司令,湖南军区副司令,86年病故刘兴元中将,中南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 广东省革委会主任,                 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四川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                 军政大学政委,军事学院政委,1984年8月被撤销职务。90年病故 江燮元少将,41、43军副军长、海南军区参谋长43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90年病故覃士冕少将;原686团干事,广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广州公安军司令,广西军区副政委,              广州军区工程兵政委,海南军区副司令,81年病故江拥辉少将,原686团干事,38军副军长、代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兼沈阳卫戍区副司令,               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司令,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福州军区司令,91年病故吴觉,常州地委书记,国务院治淮委员会秘书长、党委副书记,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南京工学院书记、院长晏成山,29军85师政委、97师政委、农建第二师政委,黑龙江省土地局副局长、          水利局副局长、农业厅副厅长、农牧局副局长袁功庭。赣州市委书记刘友光少将(64),广西军区玉林、宾阳军分区副政委兼步兵第152师政委,林业工程第一师政委             中南军区炮兵第5师政委,中南炮兵政治部副主任,锦州炮兵训练基地、炮兵学校政委,         沈阳炮兵学校政委。宣化炮兵学院副政委、副院长、政委,二炮第52基地政委,二炮副政委、顾问。
陈忠梅少将,26军78师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长山要塞区司令,山东军区副司令,
                       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200年病故申涵少将(64),13兵团卫生部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第六军医大学校长             武汉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处长、副部长,2001年病故沈鸿林少将(64),铁道兵师长、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工程部部长、铁道兵学校校长、             铁道兵技术学校顾问。 2008年病故严庆堤少将,68军204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济南军区公安军政委,               工程兵科学研究设计院政委,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93年病故黄经耀少将(61),42军126师副师长、师长,黑龙江军区副司令,陕西军区司令,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05年病故廖步云少将(64),湖南彬县军分区副政委,湘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湖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重庆步兵学校政委,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第二政委,西藏军区副政委,四川军区政委,                  成都军区后勤部顾问,2008年病故郭廷万少将(61),28军82师师长,福建龙溪军分区司令、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州市卫戍区司令,89年病故柴启琨少将(61), 浙江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委,华东军区海军陆战师政委,东海舰队干部部部长、                 政治部副主任,东海舰队航空兵政委,海军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部顾问,05年病故 温先星少将(61) 60军187师师长兼四川绵阳军分区司令,川西军区副参谋长,                 四川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司令部顾问,90年病故王之翰大校,贵州毕节军分区书记、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政治部主任,             总后重庆办事处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副政委、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