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球音乐:课堂实录 <鲁迅的《药》> 韩军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9:49:23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记不清多少次与学生一起学习《药》,至少有五六次了。
  过去讲《药》大都是老师主持课堂,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参与讨论。尽

管课堂也颇为热闹,学生参与也颇为踊跃,但是,我总觉得不过瘾。
  此次又一次讲授《药》,面临新困难,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

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
  怎样才能让生活在现代北京城的学生的对《药》感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

生参与的积极性,走老路肯定不行!我费了一番心思。
  我做出一个决定。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

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

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

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于是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之后出现一片静寂,学生读特别认真。看出来,学生热情特别高涨。
但静寂是短暂的,刚过一会儿,就有人提问题:“216页那个'窸窸窣窣’现在不用

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218页

'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

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时提出来。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不

少同学已经读完了。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读完。
但时间有限,课上的阅读,只能安排一节课。
我要求同学们课下去阅读。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

?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

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接下来,已经是另外一天的语文课了。这是两节连堂课。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

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

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她点点头,又补充说:“初中学《孔乙已》的时候,老师这样讲过,鲁迅的大部分

小说大体都能如此去理解。”
我说:“你说的对,而且本篇就可如此解读。”
又一个同学说:“我看,也是揭示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
我提示他:“具体说。”
“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我故意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

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

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

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
我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

意义吗?”
学生说:“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我又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

吃了,高兴不高兴?”我仍然追问刚才的话头。
学生说:“当然不高兴。”
我又说:“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
学生答:“没有。”
我再问:“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
学生:“也没有。”
我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没有让群众一同参与。”
我说:“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一学生说:“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我插话:“是先驱者的

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我插话:“是麻木者的悲剧。”是双重悲剧

。(我插话:“非常好!”)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

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

而流,又是悲剧。”
我又接话总结:“他总结得非常精彩。我可以换句话说,'先驱者’是醒着的人,

'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

'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我把“醒者悲

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板书在黑板上。
上面,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讨论。
讨论到如此地步,我已经基本满意。

接着,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并说说究竟如何“耐人寻

味”。
学生们一时议论纷纷,踊跃异常,差不多都举了手。
学生们首先报题目。我在黑板上一一记录,积累下来,大体有下面几个:
1、题目“药”的涵义;2、动词的运用;3、颜色词的运用;4、几个道具的涵义;5

、华老栓的不答语;6、环境描写;7、人名的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际就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单元。

关于动词的运用的讨论

先发动全班一同来找“耐人寻味”的动词,并且都能够说出“耐人寻味”来。
第一部分中,有四个地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展开讨论: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学生们都能认为,两个“掏”

字,实际写华家钱少而珍贵,那些钱可都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得来不易,所以

藏得非常隐蔽。
2、“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按”,“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经过讨论,学生们都觉得,“抖抖地装”“按一按”,写华老栓万分在意钱、

珍惜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

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所以,华老栓珍惜钱,实际上,也是珍惜儿子的命,正

如一位学生精练概括的,“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

步格外高远”。
我特别提醒学生钻研,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
我开玩笑说,“这里华老栓好像吃了兴奋剂,”学生哄堂大笑,我说,“当然仅仅

是比方,同学们想想,华老栓的'兴奋剂’是什么?”
学生们都抓住了“觉得爽快”“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确实把”等等语词。
学生说:“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

注入了活力。”
有学生说:“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

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华老栓爷爷。”
学生们都会意地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也给予表扬。
我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

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

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

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
我一提出问题,一下有点冷场。学生们都在思索。
我先提醒学生翻书找到华老栓回来时候,鲁迅是描写华老栓的段落。
学生很快找到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

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

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的

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

黯淡的金字。”
有学生说:“把前面取药路上的描写放在这个地方,未尝不可。”
有学生说:“放在这里,肯定不行,像前面华老栓'跨步格外高远’,那还不把人

血馒头给丢了!”显然,这个学生读得仔细。
有学生继续补充:“前面重点华老栓的兴奋,因为他觉得特别新鲜,因而也激动;

而后面重点表现华老栓的小心翼翼,当然他也激动,但是他主要是紧张,害怕把人

血馒头弄丢。所以不能把兴奋时的激动'跨步格外高远’等等的描写放在这里。”
我补充:“兜里装着钱可以高视阔步起来,钱不至于丢,捧着人血馒头高视阔步,

那人血馒头就成了泥土馒头了。概括说,前面是取药路上单纯高兴,后面是取药回

来因为过度高兴而紧张。”
有学生又有新发现:“我觉得,作者在华老栓回去的路上,写'在他面前,呈现出

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

金字’好像有什么暗示意义。”
“什么暗示意义?请你说说看。”我以为他要说“古□亭口”暗示着这是秋瑾被杀

的地方。
学生却回答说:“我觉得,到了家,却出现刑场上黯淡的金字,'刑场’和'黯淡

’就暗示着华老栓的药必定没法治小栓的病,小栓必死无疑。”
我觉得学生说的有道理,出乎我意料,就给予他肯定。
接下来讨论刽子手一段动词:“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

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学生们很容易

就找到了“抢、扯、裹、塞、捏、转、哼”8个动词,,学生们一致认为鲁迅一连8

个动词的运用,写出了“黑的人”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写出了刽子手的特

点。
第三部分中,注意讨论了以下几个地方。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了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

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学生找出“闯、披、散、捆、

嚷”5个动词,我让学生换换其他的动词,学生把“闯”换成“走”,把“披”换成

“穿”,把“散”换成“系”,把“捆”换成“扎”,把“嚷”换成“说”,显然

都不如原词有那么强烈的效果。原词写出了康大叔的蛮横、粗野、无礼。
  
         关于刽子手与康大叔的讨论

在同学们没有多少疑问的时候,我问:
“大家仔细看看,进来的人是谁呢?是第一部分'买药’中的刽子手吗?”
同学们仔细看着。这一看,还真的发现了问题。许多同学都觉得“康大叔”本不是

第一部分的刽子手,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觉得“康大叔”就是刽子手,即第一部分的

“黑衣人”。
我提醒同学们:“无论你觉得康大叔是刽子手,还是觉得康大叔不是刽子手,都要

提出理由来。”
于是两派纷纷找出根据来了。
首先认定康大叔与刽子手是一人的同学,找出了理由。他们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 两人都跟刑场相关联。
第二, 两人说话及行事都非常粗野、凶狠,可以从描写两人的一系列动词上及说话

方式上看出。
第三, 两人都涉及“黑色”。“黑的人”就正是以衣服是黑色有,而康大叔则是“

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而判断康大叔与刽子手并非一人的同学,也同样举出了理由:
第一,如果是一人,那么,在刑场上“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时,应当相认,康大

叔应当能喊老栓的名字,像后来在茶馆喊“老栓”“栓叔”一样。
第二,如果是一人,刑场上的康大叔也应当像后来在茶馆里那样“虚情假意”,那

样“热烙”。可是刑场上交易却如同陌路人,根本不相识。交给华老栓馒头,收取

华老栓的钱时,都非常野蛮、近乎凶残。可是后来的“康大叔”却明显有些“热情

”,有些“人情味”。
第三,刽子手明明收了华老栓的洋钱,可是后来康大叔在茶馆里却不承认,他当着

那么多人居然对华老栓说“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
提到这一条论据时,不同意把二人区分开的同学立即反驳说,可能是康大叔在大庭

广众之下故意避讳收了华老栓的钱,因为收钱是犯王法的。而同意把康大叔与刽子

手判定为两个人的同学,回应说,从后来康大叔在茶馆里的表现看,康大叔是一个

咋咋呼呼爱吹牛的人,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了自己透露给华老栓消息,走漏消息

也是犯王法的,他能够承认透露消息,那么,他也应当不会避讳收了华老栓的钱。
双方都提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课堂上出现了非常热烈的争论场面。开始时,主张

区分康大叔与黑衣人属于少数派,而渐渐,他们人数多起来。我对主张区分的同学

,表示鼓励,我说,包括我们的教参都说两人是一人,当前学术界大多数人也主张

二人合一,而你们却主张分开,论据也充分,应当鼓励。
学生询问我的意见,我说,从理由的充分性上看,我当然同意主张把二者区分的意

见。

           另外几个细节的讨论
         
第三部分,“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华大妈也黑

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学生们都觉得,这里,“手恭恭敬敬的垂着”“送茶碗茶叶”“加橄榄”,还有两

个“笑嘻嘻”,都写出了华老栓夫妇对康大叔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尊敬,要讨好他


第四部分,“华大妈……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

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
学生们觉得,这里,“踌躇”“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都写出华大妈特定

的心理:儿子谋反,被杀,妈妈觉得无颜面对外人。

颜色词语运用的讨论

第一部分中,“乌蓝的天”的秋夜,而茶馆里弥漫着“青白的光”,大街“黑沉沉

的”,路是“灰白的”,兵丁“衣服前后一个大白圆圈”“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刽子手“浑身黑色”,“'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学生们把这一系列颜色词语联系起来,觉得,整个是一派肃杀、阴冷、阴森的“杀

人”气氛,所有这些颜色词语,都透露出这样一种气氛。
第三部分,华老栓“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华大妈也“黑着眼眶”,这两

个“黑”字写出了华老栓夫妇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的愁苦。
第四部分,华大妈半年后,头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这种“白”是失去儿子

后内心痛苦折磨的;坟地里,夏四奶奶“半白的头发”“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

的颜色”,这里同样也是写出了“失子”后内心痛苦的折磨。
以上,无论“白”,还是“黑”,都是一种痛苦、凄凉的象征。
而写刽子手和康大叔,却也用黑色。“浑身黑色”“披一件玄色布衫”“玄色腰带

”,这里的黑色,除了带有一种粗野、蛮横的意味,其实黑色已经与黑暗社会融为

一体了。
“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人名用颜色,也有讲究。“红眼睛”让人们联想到贪

婪的吃人的疯狗;“花白胡子”让人想到又老又朽,忠君卫道。


环境描写的讨论

小说开头,“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

什么都睡着。”学生们都能感受到明显的意义,没有月亮,太阳又没有升起的时刻

,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暗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正处于最

黑暗的时期,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众都处于一种麻木、蒙昧的状态。
我接着问:“你能够从此处读出'秋瑾’二字和'秋瑾被杀’吗?”
学生还真的恍然大悟:“'秋’似乎指姓,'月亮’如玉盘,似乎指'瑾’。而'

月亮下去了’就是指秋瑾被杀了。”
第四部分,“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

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

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边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死去的人,都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硬刀子和软刀子杀死的人,夏瑜是被硬刀子

杀死的,小栓是被软刀子杀死的。是他们的死,造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所

以像“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有的同学,能够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看出社会象征意义来:“这里似春而非春,似

春却仍寒。这里已经有了春意了,像出现了'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如新芽刚抽动

,就是这个社会由严冬向春天转折的标志。但是春天毕竟是早春,仍然分外寒冷。


学生看出这些,我真的佩服他们的“毒眼”或者叫做“慧眼”。
写“坟上花环”,“花不很多,……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其中也有暗含的深意

,花如星火,虽然少,然而仍然有生命力,让人们读了之后不致于觉得惨淡、悲凉

、无望,仍然觉得有希望,有憧憬。
最后,“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

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注意“发抖的声音”,它指的什么

声音?可以理解是枯草的声音。
但,有学生说,我们读小说到结尾,应当理解,这里实际上是“夏瑜们”的一声微

弱的呐喊,饱蘸血泪,不强壮,但是却已经有了声响,尽管不能起到唤醒国民的作

用。

几个道具的讨论

道具往往被同学们忽略。
我提醒同学们把课文中的涉及到的道具全部一一找出来。
第一部分,“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第二部分,①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

”。
     ②“满幅补钉的夹被”。
第三部分,①“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
     ②华大妈给康大叔加了一个“橄榄”。

以上五个道具,实际都是“无声的意义符号”。
我问:
“为什么华老栓家,灯盏遍身油腻,好像长时间没有擦,而茶桌却滑溜溜的发光?


学生发觉,那灯盏是他们卧室的,也就是他们睡觉休息的内室;而茶桌是摆在外面

的大厅里,是他们做买卖用的,是他们的劳动工具。灯盏只是自己用的,他们整日

操劳,没有多少闲暇,所以他们也就不去料理、擦洗。而作为“劳动工具”的“茶

桌”,则必须擦洗得干干净净,招徕客人,如果脏乎乎,就影响到生意了。
“大铜壶”也是他们的经济来源,大铜壶也肯定是干干净净的,锃亮的,尽管作者

没有具体描写大铜壶的形象。
而“满幅补钉的夹被”,则是华家贫穷生活的一个缩影。
同学们都觉得这个“橄榄”比较妙,华大妈给康大叔加了一个橄榄,就把华家对康

大叔的感激之情流露地非常真切。

题目“药”的涵义的讨论

学生们认为,“药”这个题目大概有三方面的涵义,既有实指,又有虚指。实指就

是作品中的人血馒头,虚指是,鲁迅希望通过本篇小说能够提醒人们尤其革命者,

注意寻找一付良药,来疗救麻木者、愚昧者的药方。同时,“药”本身又是联结情

节的关键,第一部分是买“药”,第二部分是煮“药”,第三部分是谈“药”,最

后“药”无效而终结。
 
   
 
2楼  08-08-09 20:16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关于华老栓的简答语与不答语
  
华老栓全文的语言描写极少,他是一个特别“吝惜语言”的人。
我让同学们给华老栓的语言计数。
“唔,……你给我罢”,这是开头临去买人血馒头时,跟华大妈要钱,只说了4个字

。说的最多的,是临去买药时对头儿子小栓说的。他“低低地”对小栓叫道,“小

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可以看出,老栓对儿子的特别在意,

嘱咐的话也特别多,一下说了15个字。
买药回来的路上,有人问“这是给谁治病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不

答应,“他的精神只在一个包上”。这是华老栓的不答语。表明华老栓一门心思在

人血馒头上,如文中所写,他拿着人血馒头,就如同“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


在烤制人血馒头时,回答只有两个字。华大妈问“得了吗”,华老栓答“得了”,

表明老栓仍然一门心思在人血馒头上面。
当有人进店时,闻到香味,就问“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这又是华老栓的不

答语。
当康大叔表白自己信息灵通时,“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

嘻的听”,依然不答,但是看出,他心里非常高兴且充满了感激。


姓名的意义 

让学生把全文的人名都一一找出来。
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红眼睛阿义。
当然,在老师提示下,学生很容易看出“夏瑜”与“秋瑾”名字的对应关系。
我问的另外的:“为什么取姓为'华’与'夏’?”
学生看出特指“华夏民族”,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为正义为民族而赴汤蹈火的人,

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蒙昧不觉醒的人。
“'栓’字能让人想到什么?”
学生一下想到了“栓塞不能”“血栓”等。
“康大叔”与“阿义”的取名,是反其意,本来“康大叔”是最不健康的人,鲁迅

却让他姓“康”;阿义是最无情无义的人,鲁迅却让他叫作阿“义”。

             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在全文的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抛出了一个稍微深层的问题。
“大家考虑一下,除了开始时,我们讨论的'麻木者的悲剧’与'先驱者的悲剧’

之外,本文更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学生一时听不明白。
我解释说:“本文当然是前面所说的两种意义的悲剧,可是要大家深入思考一下,

当我们听到夏瑜在牢里喊'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说阿义'可怜’的时候,你

们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学生答:“口号太远、太高、太脱离实际。”
“太冒!”
我问:“口号太高、太远、太冒、太脱离实际,群众认为他怎样?”
学生答:“群众自然认为他疯了,自然认为他神经有问题。”
“你们认为,夏瑜们,怎样才能不脱离实际,怎样才能让群众觉得他们不疯,神经

还正常呢?――当然前提是,夏瑜们不能丢失自己的先驱者的信念。”
学生答:“替华老栓们解决现实问题。”
“解决什么现实问题?”
学生答:“贫穷、疾病。”
“好,咱们设想一下,假如,夏瑜们能够有财力、有精力真的帮助他们解决了他们

的贫穷、疾病,那么,华老栓们是不是就对夏瑜们感兴趣?是不是就不去吃夏瑜们

的血了?”
学生深思后,答:“当然不去了。”
我补充说:
“华老栓们也许对夏瑜们感兴趣了,老栓们富裕了、健壮了,可能不去吃或者不需

要去吃夏瑜们的血了。但是,他们仍然可能去当'盲众’'盲从者’,去当'炮灰

’,去喊各种他们自己不理解的'口号’。这就是鲁迅心目中的中国民众的本相。


我继续追问:“在本篇中,鲁迅对夏瑜们是怎样的态度?是不是在讴歌并赞扬他们

?”
学生答:“有批评的意思。”
我说:“鲁迅对他们是抱有敬意的,但是对他们的过于'高蹈’的'革命’却不是

完全赞同的。鲁迅觉得,夏瑜们作为'中国的医生’,疗救中国的病症,没有对症

下药。反而让病人把医生的血给吃了。华老栓们吃了'中国医生’的血,就成了对

夏瑜们的一个'讽刺’。相对来说,鲁迅更高明,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种悲剧、悲

凉所在,所以,他写作本篇,就如同给夏瑜们开出了一张'药方’。”
学生听懂了,频频点头。
 
   
 
3楼  08-08-09 20:17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 这是我在济南师范学校上的一堂课,时间是1991年6

月。这堂课,使我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文科组第一名。
李商隐的《隋宫》,是一首不太出名的诗。下面是原诗。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这是一次比较大型的公开课比赛。这次大赛将评比出山东省第一届教学能手。全省

的老师都比较重视。大赛前半年,大约是1990年12月份,各地市已经选拔出自己地

市的教学能手。也是通过讲课的方式选拔出来的。
1991年4月份,省里将讲课的竞赛的课文篇目下发到各地市,各地市将篇目再下发到

各学校。我拿到篇目时已经是5月初了。拿到篇目一看,我惊了,一共20多篇,几乎

是按照当时的教学进度所剩余下的所有篇目,而且分散在一二三三个年级的三本教

材上。就抱怨说,这样的篇目,还不如不发,还不如下通知说,按照正常教学进度

,剩余的所有的篇目都是讲课比赛的参赛篇目。当时我还上着两个班的课,并且当

班主任,时间上非常紧张。只好一边正常备课上课,一边浏览20多篇课文。说准备

,实际上已经无法准备。所有20多篇课文,我都教过,因为我已经从教十年了,不

少课文我还不止教过再两三遍。
省里比赛,实际上就是增加难度,就是为了真实检测全省参赛教师的一个“能”字

,因为评比的是省级教学“能手”!
记得是下午起程去济南,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我还在默默背诵课文。我有一个

习惯,讲课前我从来不背诵教案,实际上我也很少写详细的教案,而我却往往习惯

背诵课文。我清楚记得我一路上复习背诵了十几首古诗,有王维的《山居秋暝》,

杜甫的《登高》,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这些诗歌

,我早在大学时期就烂熟于心,但拥挤的车上不能看书,也没有心思看书,只好默

默念经似地背诗。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对你所教授的课文,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

,那么,讲课就大体有数了。
住在济南师范学校校内西侧的一个宾馆里,有些阴暗。匆匆忙忙吃过晚餐后,就到

教务处去“抽签”。当时,我心中默默期望让我抽到王维的《山居秋暝》。此诗比

较小巧玲珑,比较好把握,讲好应当胸有成竹。
然而,展开签纸,我顿时失望,是《隋宫》!
是李商隐的,是非常不著名的一首诗。
回到宾馆,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了。我要到第二天上午第三节课讲课。手头没有什

么参考资料。
仔细揣摩这首诗,觉得还是有许许多多可以挖掘的,可以出彩的地方。
我仍然没有写所谓的教案,只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零零散散地记录在草纸上。

看到许多参赛的老师忙着借参考书,借字典,而我却带着一种十分散淡的心情,静

观一切。绝对不是胸有成竹,而是觉得,反正已经是这样了,是好是坏已经决定了

。如果你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如果你平时积累不够,那么,现在再忙乱,恐怕也于

事无补或者没有太大的补益。所以,我坦然。
第二天,我提前十五分钟走进合堂教室,熟悉一下。
学生在离上课五分钟的时候,才进来。当时,我对讲课好坏已经置之度外,所以心

情出奇地平静。我还故意跟第一次见面的学生开着玩笑。学生见到陌生的老师跟他

开玩笑,反而显得拘谨。
我估摸上课铃快响还没响的时候,抛出一个谜语。
“上面有半边,下面有半边,中间空半边,左面除去半边,最后还剩下半边。请同

学们打一个字。”
学生活跃起来。
有学生举手,他说:“是'片’字,'一片’的'片’字。”我问他如果是个“片

”字,如何解释谜面。他脸红了,答不上来。又有同学说是“卡”字,也有的说是

“尖”字,同样不能解释谜面。
我又读了一遍谜面,我把“有”“空”“除”“还”字音读得特别重,并进一步解

释“上面是'有’字的半边……”。有的学生已经开窍,一男生脱口而出是“随便

”的“随”字。我让他走到台上来,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字,并进行解释。结果,在

我的指导下,他写成“隨”字,然后,我问他:“这是个什么字?”学生答不上来

。我就说:“这就是'随便’的'随’字呀,不过是繁体。”全班同学恍然。
我接着说:“我最喜欢这个字。这个字可以组合许多词,都是我喜欢的,譬如,随

和、随便,我的课上,就喜欢同学们随和一些,随便一点,千万不要拘谨。”同学

们露出一片欣慰的笑意。
我仍然不放开这个字,我说,今天我们讲的课是“隋宫。'隋宫’什么意思呢?”
“隋朝的宫殿!”
我说:“别想当然!请认真看书再回答我。”
看书后,我请一个同学回答。她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现在江苏省扬

州市)所建的行宫。”我称赞她看书认真仔细。
“这个宫殿是随便可以走进去的吗?”学生回答当然只能是杨广自己进入。我接着

学生的话头说,“所以,我把“走之”去掉,顺笔又写了一个“宫”字。课题就板

书出来了。
我让一个学生朗读一遍。他读把“宜”读成了四声,我说应该读成二声。
我给同学们解释,“紫泉”本来是一条小河流,本来的名字叫做“紫渊”,想想,

诗里李商隐为什么把“渊”字写成了“泉”字?
有的同学说,是为了押韵吧?我说“渊、泉”属于同一韵母,都是an,只不过声调不

一样。我启发说,从唐朝历史角度想想,对唐朝皇帝非常熟悉的同学才可能找到答

案。
一同学站起,不敢十分肯定地说,是不是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字呀!
我肯定他回答正确。同学们都以敬佩的目光看着他。
“'紫泉宫殿’,宫殿建在一条河流旁边,或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从宫殿里

流出,能够衬写出宫殿的什么特色?”
“环境很美。”“环境优雅。”“让读者想起整个宫殿来都十分美丽。”同学们回

答。
 “'宫殿锁烟霞’,也就是说,宫殿被烟霞所笼罩,这,写出宫殿的什么特征?


“高大,宫殿很高!”“非常雄伟吧。”大家答。
一同学说:“宫殿上面烟霞缭绕,也十分美丽呀!”我肯定他的这个想像十分出色


我又进一步说:“大家再仔细想想,'锁烟霞’三字,你还可以觉出什么?”
一学生站起来说:“宫殿是空的。一个'锁’字表明,没有人来住,只有烟霞来光

顾.”
“概括地说,首句写出了宫殿的什么特点?”
“美丽、高大、闲置”,“雄伟、壮丽、空锁。”同学们答。
有同学悄悄说,“雄伟、壮丽,那不成了天安门了?”
我说:“雄伟、壮丽,不只可以描写天安门,还可以描写所有具备这种特征的宫殿

,甚至雄伟、壮丽,也可以描写高山呀!”
我进一步引申到第二句,“紫泉宫殿建立在他的国都,如此雄伟,如此壮丽,可是

隋炀帝杨广却不住,仍然'欲取芜城作帝家’,这表明隋炀帝杨广什么特性?”
一个同学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他说:“欲望无边,贪得无厌。不仅住宫殿,

还要建行宫。”
“好,这个评价一针见血。大家把'贪得无厌’四个字标在这句话的旁边。这两句

话,实际上就是为了揭露隋炀帝杨广的贪得无厌的。大家想想,首句就是极力渲染

宫殿之美,渲染它越美,那么,'欲取芜城作帝家’就越加显示出他的贪得无厌,

欲望无边。”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请一个同学把这两句解释一下。”
一同学拿课本念:“如果不是因为隋朝政权转到李渊的手中,杨广的船队也许会游

得更远,游到天涯海角。玉玺,这里作隋朝政权的象征。日角,额头隆起像日头;

古时候的相士编造说帝王有这样的天生贵相;这里指李渊。锦帆,用锦缎制成的船

帆,这里指杨广的游船。”
我肯定该同学解释非常准确。同时我问:“如果不考虑音韵因素,'玉玺’能否改

用'政权’或者'天下’,'锦帆’能否改用'船队’?”
她回答:“不行。因为那样就不含蓄了。”
“是不含蓄还是不形象?”
她答:“既不含蓄也不形象!”
我肯定道:“玉玺和锦帆,都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可感可看,非常具像化。用这样

的词来表现天下政权,表现浩浩荡荡的船队,的确既形象又含蓄。”
我又提问:“大家想想,作者李商隐是否十分相信、十分肯定,杨广的政权不被李

渊代替的话,那么杨广就一定会带领船队游玩到天涯海角?请根据诗歌的具体词句

来回答。”
课堂上沉寂了一会儿。有同学举手。
他说:“我觉得,作者李商隐对此应该十分肯定。”
我提醒他说理由,他说:“三四句是紧承着一二句的。既然一二句是说杨广的贪得

无厌,欲望无止境,那么,这三四句同样是说,杨广如果不丢失政权的话,那么,

他在位一天,就会游玩一天。如此下去,他就会游玩到天涯海角的。”
我承接他的话说:“依你的话说,作者已经彻底看透了杨广了,非常肯定杨广一定

会游玩到天涯海角了。”他点头。
我开始寻找不同意见者。“谁的观点与他不同?也就是说,你认为,作者李商隐并

没有十分地确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
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是位女生。她说:“我觉得,作者是不确定的。因为,他这里

用了一个词是'应是’。”
我说:“哦,你是说,'应是’这个词是不确定的意思。你说'应是’是什么意思

?”
她说:“是'大概可能’的意思,'也许可能’的意思。”
我有些惊喜:“这个同学理解非常到位,她紧紧扣住了具体的字词来理解,来把握

。”

我走回到刚才那位同学跟前。“你们两位都不要坐下,你们两个,一个觉得作者李

商隐已经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一个觉得作者并没有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

天涯。请你俩各自辩解一下吧。”
没想到,我的话音没落,那个持肯定意见的同学收回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同

意她的意见。我刚才的话没有道理,她的话才有说服力。她抓住了'应是’这个词

。'应是’就是不十分确定的意思。”
“也就是说,大家都同意,作者李商隐在这里只是一种猜测,他也不能确准政权不

丢的话,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
大家都点头,尽管有些同学仍然有些犹疑。
我有些着急,因为我刚刚点了一把火,本希望这把火能够熊熊燃烧,希望不同意见

的双方唇枪舌剑,可是却突然熄灭了。
我于心不甘!
同学们同意得太轻易了,太缺乏深入思考了。
为使学生往深处考虑,我就顺着话题发挥下去,以使同学们发现结论的不周密处。
“更进一步说,李商隐并没有看透杨广,对杨广的本性并没有十分的把握,李商隐

认为,尽管杨广其人贪得无厌,但是,他如果继续往南游玩的话,还可能有突然省

悟的一天,会幡然悔悟。所以,作者李商隐在这里使用一个不确准的词儿――'应

是’,表达自己推想、猜测的意思。”
终于,有同学发言了。
他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这样说似乎不对。其实,李商隐是看透了杨广的本性的

,在李商隐看来,杨广这个人就是至死不悟,死不悔改!”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李商隐看来,杨广就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赖。”
又一个同学说:“如果不丢失玉玺大印,杨广必定会游玩到天涯。”
我打断同学们的话头:“原来你们都认定了作者李商隐看透了杨广,可是,怎么解

释李商隐在这里用了'应是’,为什么不用'必是’?如果这样写'玉玺不缘归日

角,锦帆必是到天涯’不更恰切表达看透杨广的意思了吗?”
学生有些急,“不对,用'必是’,不如用'应是’更含蓄。”
“用'应是’更具有讽刺效果!”
我进一步说:“同学们这样一说,哦,我忽然有些明白,用'应是’在字面上似乎

显得轻巧,可是讽刺力度更深,挖苦意味更强。我给大家读一读吧,我想像,李商

隐就坐在杨广的对面,他非常看不起杨广,可是他又想耍弄一下杨广,讽刺挖苦一

下杨广,李商隐就说,杨广呀,杨广,(你的)玉玺-不缘-归日角(的话),那

么,(你的)锦帆-应是-到天涯(了吧),呵,是不是呀?呵……”
我绘声绘色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我的语调非常轻飘,非常口语化,根本不是

在字正腔圆地范读,而是在极力轻松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与杨广谈话、想像着

李商隐在逗弄、耍弄杨广这个泼皮无赖。
我的绘声绘色的模仿刚刚落声,教室内顿时一片掌声。
我立即总结道:“实际上,是以表面上轻巧的字眼表达深度的讽刺之意,以'应是

’的揣测表达'必是’的判断。”
进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两句,牵扯到两个历史事实,即“腐草

无萤火”和“垂杨”。
“请一个同学讲讲'腐草无萤火’是怎么回事?”
“杨广在洛阳和江都征集过萤火虫,在夜晚游乐时放出看萤火。”一个学生站起来

读课本上的注释。
“'垂杨’是怎么回事?”我问。
学生答不上来,只是猜测:“就是河边上长着垂杨柳呗。”
我补充道:“杨广在洛阳景华宫时,曾经派人搜求萤火虫好几斛,斛,一种量具,

一斛相当于十斗,夜间游山时放出萤火虫,整个山谷一片光亮,杨广就以此为乐。

据说江都有放萤院,相传就是隋炀帝放萤的地方。还有植柳,说的是,隋炀帝开通

运河由汴口到长江的一段,沿着堤岸1300多里地,遍植垂杨柳,后世人称'隋堤’

。”
我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两句诗的妙处。但是直接讲这两句诗的妙处,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不容易理解。
于是我按照备课时的设想进行,我说:“我想把这两句改写一下,大家跟原诗对比

一下,看看好不好?我这样改,'当年腐草捉萤火,千里运河植垂杨’。”同时,

我把昨天晚上的小黑板拿出来,上面就写有这两句。
我同时提醒学生:“相互比照时,不要考虑音韵方面,而只考虑内容方面。”
有学生举手。他说:“我觉得不好。”我示意他说出原因,他说,“老师你改的那

两句只是叙述一种历史事实。”
我反驳道:“只是叙述历史事实有什么不好?原诗也是在叙述事实呀,你看,'于

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人家说的既有历史事实,也有当今的事实。”学生答,他已经抓到了要害。
“哦,我改写的这两句,只有历史事实,只是历史事实的一般描述,而原诗两句,

既着眼于历史事实,又着眼于当今的事实。也就是说,形成了一种对比。什么对比

?”
学生答:“是古今对比!”
我抓住不放:“请你抓住具体字词来说说。”
学生说:“这里有'于今’,同时有'终古’。”
“'于今’怎么样,'终古’又怎么样?”我追问。
“于今腐草无萤火,显得非常热闹;而终古垂杨有暮鸦,显得非常凄凉。”学生说

到了点子上,说到了诗句的妙处。
“好,确实如此!”我表扬他。
同时又引导,“谁还能补充一些吗?大家想想,萤火多么光亮,多么繁盛,而暮鸦

,多么压抑,多么凄凉。”
又一学生举手,我示意后,他说:“这里有兴亡的对比,有盛衰的对比。萤火似乎

成了兴盛的象征,暮鸦似乎成了衰败的象征。”
他的话赢得了掌声。
“对,这两句实际包涵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皇帝

在位时总是以捉萤火放萤火这类事情为乐,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暮鸦声声!”
至此,全诗已经欣赏了四分之三,我想回头把头绪整理一下。
“大家看看,一二句说的是'出游’,三四说的是'灭亡’,五六句说的是'亡后

’,”同时我在黑板上也竖着写出上面六个字,“诗歌写到这个地方已经写到了尽

头,从出游一直写到亡后,往后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大家想想,是不是已经没

有东西可写了?”学生点头。
“如果为了凑数,硬凑上八句,那么,顶多再加上两句议论、劝诫的话,什么'后

人莫学隋炀帝,荒淫误国被人骂’之类。这样诗的结尾就非常没有意思了。看看李

商隐这位诗人大家是怎么写的?”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我问学生:“两句是议论吗?”,
学生答:“是描述。”
“是对什么的描述呢?对真实事实的描述,还是对想像的描述?”
学生答:“是对想像情境的描述,对杨广死后的情况的想像与描述。”
“这就是穷追猛打了。作者对杨广,不但追击到灭亡之后,还要追击到地下!想像

杨广的灵魂会不会悔改。大家看看,杨广到了地下之后,他的灵魂悔改了没有呢?


“没有!”学生答。
“陈后主是谁?”我问。
一学生站起来念注释:“陈后主,叫陈叔宝,南北朝时陈朝的最后的国君,因为荒

淫灭国。”
“陈后主也是一个荒淫国君,大家是否知道陈后主的陈国是被谁灭的吗?”
 学生答:“不知道。”
 “就是杨广呀!是亡国之君灭了亡国之君,而又步亡国之君的后尘。”我说。
“如果三四句中'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是说杨广'不见棺材不落

泪’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死了,成了地下鬼了,应该落泪、悔恨了吧,可是呢,

他仍然不落泪、不悔恨,可以说是什么呢?――”
“――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学生顺口而答。
“对,死后他的灵魂仍然淫乐,仍然要做风流鬼,仍然惦念着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

,惦念着想欣赏荒淫舞曲《玉树后庭花》。”我接着发挥道。
但是学生们仍然没有注意到两个词的妙处,这两个词是“若逢”和“岂宜”,难以

体会这两个词的表现力。
于是,我便这样问:“同学们,我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你们说假如人死后真灵

魂,杨广的灵魂会不会去找陈后主?第二、假如杨广和陈后主真的在地下见面了,

那么杨广会不会询问《玉树后庭花》?”
学生们不假思索回答:“会”“当然会!”“一定会!”
“那么,我把'若逢’二字改成'必逢’,'岂宜’改成'一定’,好不好呢?”

我问。
学生沉吟片刻,有的读出了声音,在推敲这两组词语。
“老师,我觉得那样改动之后有些死板!”有学生发言。
“不如原诗更活泼。”一个说。
“不如原诗更有意味。”又一个说。
“也就是说,不如原诗更耐人咀嚼,更灵动。请大家把李商隐这两句诗反复吟诵一

下,你是不是觉得李商隐这个人就在眼前呢?如果他在眼前,他是个什么形象?”

我进一步启发。
“应该是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一个说。
“是嘻嘻哈哈的,不十分严肃的。”一个说。
“好像跟杨广在开玩笑。”又一个说。
“那么,换成'必逢’和'一定’后,大家再读读,再想像一下李商隐是一个什么

样子的形象?”我说。
“李商隐的表情很严肃。”
“面无表情地斥责杨广。”
我说:“哪一种情况表现出来的讽刺、挖苦、蔑视之意,更强烈、更尖锐?”
“轻轻松松的那一种。”学生一致同意。
“也就是说,如果用词过分肯定,过分强烈,表达出来的效果,却不一定强烈;而

用词看似不经意,词义也不确定,但是表达出来的效果,却十分强烈。大家看看,

若逢、岂宜,都是这样的词,表现效果却出奇地好。请大家记下这样一些话,叫做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大家体味一下这首诗中的用字,

都具有这种特点。譬如,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这六个词,都是

平平常常、平淡无奇的,可是它们的表现力却非同一般,真可谓平字见奇。”我把

“平字见奇”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这首诗是咏史诗。一切咏史皆以讽今为目的。咏的是历史,却都是写给当朝皇帝

的。李商隐这首诗,也许在告诫他们,统治者的行为本身,往往是国家兴亡、盛衰

的的根本原因。勤俭为民,当朝就会走向兴盛;奢侈为已,铺张淫逸,当朝就会走

向衰亡。曾经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家知道作者是谁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就是本诗的作者李商隐。在此意义上,岂宜重问后

庭花这句话,是问杨广,也是问唐朝当朝皇帝,更是问后代的封建统治者。”
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激动。教室里鸦雀无声,看得出同学们有些震动了。
剩下的时间,我让学生把这首诗背诵出来。
最后,在大家的齐背声里,我喊了一声“下课!”
一共有四个评委,讲完课后,评委让我先别走。问我哪所大学毕业,又问我平时是

不是研究古典文学,还问我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并且让我跟他们一同去吃饭。
我想,评委对我有兴趣了,既然有兴趣了,那么一定有门。
大约一个月后,我已经快要把这件事淡忘了。
学校里接到一个文件,公布了全省中师文科共7名老师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

,我名列榜首。
 
   
 
4楼  08-08-09 20:17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
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
(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lún了。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

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

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

来的磅礴气势。
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

,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我是说,他们不是

凡人。他们都是“仙”。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

、鸟瞰大地.。
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

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

”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

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学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

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一定有原因。
生:“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

着往下看)
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

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生:“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生:“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生:“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师:“故垒”是“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那个赤壁了。那

个“赤壁”在哪里?
生:在湖北蒲圻。
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轼还怀想什么古人

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

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
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生: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师:“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

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
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

一起来读、背。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

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

场的景观特点。
生:“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师:“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

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

,这是一江怒涛。
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生:“乱石穿空”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
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 
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

阔的画面就形成了。
所以,紧接着一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

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

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

中笔墨描绘周瑜。
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
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
(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
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

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

在度蜜月呢!
(学生笑)
师: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更笑得欢)可是

,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

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

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
生:啊!(学生惊讶)
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

,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
(学生大笑)
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

准确。
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我提的4个字,为什

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
生:我知道了。“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

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
(有学生又笑)
师:这就对!
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

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

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
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

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

,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雄姿英发”。
师:是。“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
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

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


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

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就是写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

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大家想想,毛泽东诗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

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
(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那样解释,都是一

种简单化。
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的词中

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

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

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

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
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
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

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就应当属于……
生:是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
生:“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

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
(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论辨析。)
(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有刚才的“樯橹灰飞烟灭”,存在着争论,我把学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

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
第一,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第三,“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

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

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第四、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首先讨论,“樯橹”好,还是“强虏”好。)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

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

,变成了烟云。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

太小了,“樯橹”不是代指舰船吗?让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装,想不到铠甲

,想不到精锐武器之类的。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

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

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樯橹,更可以让我们想

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鱼雷艇之类的……
(学生笑)
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呀!
生:(还是刚才那位同学)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樯橹”二字,更含蓄,更让我

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

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
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

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一边是“樯橹派别”,一边是“

强虏派别”,呀,请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是“强虏”呀!(同学们大笑)
(接下来,讨论“神游者”和“多情者”。请发言)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应当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

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乱石穿空”什么的,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

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吧

。就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师:你同意课本上注释中“故国”二字就是“旧战场”的意思。
生:是。
师:同学们,这里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呢,

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地方。
生:老师说得正是。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把“神游人”理解成周瑜。因

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可是你还讲不通呀,如果是“神游者”是周瑜的话,周瑜死去了,怎么神游呀?
生:(学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是假设

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苏轼在怀想他,那么苏轼就想,周瑜会笑

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把第三个问题也回答了,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多情人

”周瑜笑苏轼。你再具体谈。
生: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

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他非常有见地。很新鲜。你的意思是苏轼的“多情”二字与柳永的“多情”二

字是一个意思,都是“多情人”的意思。
联系柳永词来理解,可贵。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

国”了,而是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而“故国”一般应解释

成“故土”“故乡”,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即曾经到过的地方。此地是周瑜

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生:老师,你同意把“神游人”解释成周瑜?
师: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大人们还没有一个定论,学

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说的都有些道理。
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我的道理,从句逗得出的。我看过一个资

料,有人查阅了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逗90%

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上句是四字,下句是五字。只有一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在这里是用前四后五式。
我还有一个逆向的推法。就是,即使句逗按照前五后四式,“多情应笑我”读成“

应笑我多情”,太牵强,理解起來别扭,不自在。
我的看法,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继续思考争论下去,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

就是《“神游者”是谁?》《谈谈“多情”与“神游”》。
继续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

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

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生:我同意第一种。
师:具体说。
生:我是从整个诗的格调来理解的。全诗比较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生:我也同意。苏轼还是比较积极的。
师:没有不同意见?都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
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

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

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

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

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

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

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

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
响起背诵的声音。
 
   
 
5楼  08-08-09 20:18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
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
(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lún了。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

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

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

来的磅礴气势。
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

,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我是说,他们不是

凡人。他们都是“仙”。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

、鸟瞰大地.。
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

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

”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

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学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

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一定有原因。
生:“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

着往下看)
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

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生:“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生:“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生:“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师:“故垒”是“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那个赤壁了。那

个“赤壁”在哪里?
生:在湖北蒲圻。
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轼还怀想什么古人

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

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
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生: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师:“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

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
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

一起来读、背。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

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

场的景观特点。
生:“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师:“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

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

,这是一江怒涛。
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生:“乱石穿空”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
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 
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

阔的画面就形成了。
所以,紧接着一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

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

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

中笔墨描绘周瑜。
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
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
(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
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

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

在度蜜月呢!
(学生笑)
师: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更笑得欢)可是

,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

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

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
生:啊!(学生惊讶)
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

,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
(学生大笑)
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

准确。
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我提的4个字,为什

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
生:我知道了。“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

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
(有学生又笑)
师:这就对!
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

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

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
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

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

,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雄姿英发”。
师:是。“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
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

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


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

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就是写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

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大家想想,毛泽东诗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

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
(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那样解释,都是一

种简单化。
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的词中

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

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

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

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
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
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

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就应当属于……
生:是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
生:“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

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
(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论辨析。)
(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有刚才的“樯橹灰飞烟灭”,存在着争论,我把学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

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
第一,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第三,“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

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

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第四、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首先讨论,“樯橹”好,还是“强虏”好。)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

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

,变成了烟云。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

太小了,“樯橹”不是代指舰船吗?让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装,想不到铠甲

,想不到精锐武器之类的。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

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

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樯橹,更可以让我们想

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鱼雷艇之类的……
(学生笑)
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呀!
生:(还是刚才那位同学)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樯橹”二字,更含蓄,更让我

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

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
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

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一边是“樯橹派别”,一边是“

强虏派别”,呀,请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是“强虏”呀!(同学们大笑)
(接下来,讨论“神游者”和“多情者”。请发言)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应当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

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乱石穿空”什么的,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

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吧

。就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师:你同意课本上注释中“故国”二字就是“旧战场”的意思。
生:是。
师:同学们,这里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呢,

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地方。
生:老师说得正是。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把“神游人”理解成周瑜。因

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可是你还讲不通呀,如果是“神游者”是周瑜的话,周瑜死去了,怎么神游呀?
生:(学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是假设

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苏轼在怀想他,那么苏轼就想,周瑜会笑

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把第三个问题也回答了,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多情人

”周瑜笑苏轼。你再具体谈。
生: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

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他非常有见地。很新鲜。你的意思是苏轼的“多情”二字与柳永的“多情”二

字是一个意思,都是“多情人”的意思。
联系柳永词来理解,可贵。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

国”了,而是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而“故国”一般应解释

成“故土”“故乡”,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即曾经到过的地方。此地是周瑜

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生:老师,你同意把“神游人”解释成周瑜?
师: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大人们还没有一个定论,学

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说的都有些道理。
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我的道理,从句逗得出的。我看过一个资

料,有人查阅了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逗90%

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上句是四字,下句是五字。只有一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在这里是用前四后五式。
我还有一个逆向的推法。就是,即使句逗按照前五后四式,“多情应笑我”读成“

应笑我多情”,太牵强,理解起來别扭,不自在。
我的看法,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继续思考争论下去,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

就是《“神游者”是谁?》《谈谈“多情”与“神游”》。
继续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

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

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生:我同意第一种。
师:具体说。
生:我是从整个诗的格调来理解的。全诗比较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生:我也同意。苏轼还是比较积极的。
师:没有不同意见?都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
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

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

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

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

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

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

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

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
响起背诵的声音。
 
   
 
6楼  08-08-09 20:18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登高》课堂实录[转帖]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

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

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

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

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

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

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

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

和)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

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

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

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

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

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

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

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

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

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

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

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

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

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

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

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

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

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

。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

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

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

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

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

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

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

“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

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

、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

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

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

?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

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

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

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

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

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

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

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

“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

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

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

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

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

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

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

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

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

“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

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

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

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

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

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

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

”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

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

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

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

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

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

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

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

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

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

,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

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

”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

“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

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

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

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7楼  08-08-09 20:19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 “新教育实验”全国第六届研

讨会

 


七月十六日上午

(因一早在整理昨天晚上分论坛卢校长及教育在线网友交流会的内容,又办理退房

,来得稍迟了几分钟,韩老师课前会场情况不得而知。另外,在记录过程中,又临

时到处找插头,所以记录得也许不太全面,敬请理解。)

 


致大雁


韩军


一、 激情朗诵

 

1、老师:我唱得好,学生非常期待。这时老师配乐诗朗读(一二四部分)。学生静

听。全场寂静,大家都在用心聆听韩老师的朗读。

 

读完之后,会场响起掌声。

 

2、我唱的好吗?平时唱什么?(流行歌曲)呵呵,还是我唱得好。

 

二、 新授课文。

 

1、背诵课文第一部分,大家用心唱一唱,用个三五分钟试一试。想出声就不出声,

不想出声就暂时不出声。

 

2、学生自由诵读。

 

3、师:背不熟也没有关系,时间短。背过的举起手来。老师要检查起来的,大庭广

众之下,指名让你站起来可能有些紧张,我们一起来背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

步熟练。

 

4、学生齐背。

 

5、师:下面请一个人来背,这个人包括我在内,当场让我来背可以吗?学这篇文章

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诵一遍,非常适合诵的文章,声情并茂的来唱一唱。第二个

是背两段,比较好的文章一定要背一背,语文课上节节都要背二三百字是非常重要

的。现在老师先来背,大家检查一下,我可不会偷看,镜头对着我,有些紧张。老

师故意背错,第一句话就背错了,这时学生自觉纠正,这里有个时间顺序,把第二

句提到第一句,顺序就颠倒了。写文章是有顺序的。

 

6、师开始有感情地背诵。“仰起头……”我说“仰望”可以吗?

 

学生说不行,交流为什么。之后老师让学生用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老师接着再背,“仰着头……”能不能把“凝视”换成“向往”?为什么?教师随

机指导。

 

7、第三个方法,把诵的背过来还不行,还要讲讲道理。要学语文的第三个方法就是

“理几片”。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理。“严寒……”你找几个字,代表的就是“严寒

”,找到的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再往后面来找找。“酷暑”后面又写了八个字,这

叫铺写,本来可以写得简单写,这样写就写得比较形象,有诗意。下面还有铺写的

部分。“漫长……征途”,对它的铺写。学生齐读。停下来,声音读得太小。

 

这里写道“击雷闪电……险阻”,想想怎么样排序列,不能看,想一想。(生:先

说的天气,然后是高山,然后是江河……)从高到低。可能忘记了,老师给提示。

 

另一男生站起来来说,还是说不下来,老师又和其一起梳理。这算什么地方?(生

无言,师引导它是天上的,还是地上的?这种组合也有顺序)

 

接下来往下看,“然而,你们起程了”,再往后找,哪些又是对你们启程的铺写?

生齐读。

 

8、下面,咱们进入第四部分,理解了铺写,我们就仿一仿。把“启程”改两个字“

飞天”,把“你们”改成“我们”,我们飞天,现在我们是神州七号,三男三女,

我们要飞天了,仿一仿写个三两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肩负着什么?听到

了什么?尽可能写得形象一些,不要死板的模仿,想想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们乘机

起飞,一定要用心去写。把启程展开,我们把飞天展开,写两句也没关系。

 

9、学生没写完,让学生直接用语言交流,说两句也没有关系。

一女生:没有死亡的害怕,对人民的期望。

一男生:喜悦的心情。

一女生:俯视大地的感觉。

一生:听到了……

 

继续交流。一生:我们激动地看着星星,星星……

 

10、下面看看课文题目,所有的文章都有题记。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写上题记,

用诗意又有哲理的一句话。

 

学生自由交流。

 

11、看黑板,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思路。课文讲完了,一千四多字的文章,这就是不

求甚解,浅尝辄止。


板书:

 

1、诵一遍 铺写

 

2、背两段

3、理几片

4、仿几言 我们飞天

 

 

 

韩军老师说课:

 

 


第一,不想把本来可以在高中甚至在大学中文系讲的内容,放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

。比如,讲赵丽宏的背景:他当过知青,受尽磨难,是个老三届,然后通过七七年

、七八年高考回城,做了作家,现在又成了著名作家,主编〈萌芽杂志〉,“大雁

”就是他个人,甚至有追求的老三届的一代人的写照和象征。如果把这一点讲给初

中的孩子,可能至少需要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再比如

,讲象征的写法,大雁就是有追求、不怕磨难的人们的象征,如果讲这一点,我恐

怕至少要需要四五分钟,孩子听了也可能一知半解,所以说这些我都大胆地删除了

,没讲。但是孩子是否感觉到了这篇文章那种不畏艰难、不畏险阻、不懈追求的那

种象征意义呢?其实已经感觉到了,而且比较深入地感觉到了,甚至受到一种撞击

。怎么感觉到的呢?就是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感情投入的诵读,让孩子感觉到的。

所以讲课的时候要能删则删,能少则少,上课时候多做减法和除法,备课时多做加

法和乘法。不能在备课时备了些什么,就到课堂上全部讲出来,使得一堂课满满当

当,叠床加屋,“多则无益”,对孩子学语文不一定就有多少好处。尤其对孩子学

最基础的语言文字不一定有多大的好处。讲多了反而会冲击了初中孩子对语言文字

的学习和训练。初中的孩子学语言文字是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捉住了这个基本和

基础,就是语文教育的本然。

 

第二,我坚决反对把语文课上成哲理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班会课。现在有些

语文课我感觉到就是哲理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班会课这几种课,是四不像、

是大杂荟。语文老师成了哲理课老师、思想品德课老师、历史课教师、成了班主任

,语文课上唯独少了语言文字,那么我们何必按排语文课呢?语文课的意义就是语

言文字,尤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应该大胆地提出来,语文课上要姓“语”

 

第三,教给学生方法。我这堂课教给了学生四个学语文的方法,遇到比较美妙的文

章,可以诵一遍、背几段、理几片、仿几言,学会了这些方法,孩子就可以用这种

方法去学其他的文章,所以说我这堂课是方法第一,是教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

 

第四,每堂课讲一篇千字白话文。一篇千字左右的白话文,千万不要讲两三课时。

如此算下来,一学期有95节语文课,大约就可以讲九十篇左右的文章,一节课一篇

千字白话文,是举一,那么95节语文课加起来就是举三了。我们现在一学期只学30

篇文章,而按照我这种主张,一学期可以学90篇左右的文章,换句话来说,一学期

完全可以学三册语文课本(每册课本三十篇),孩子见多识广,也就“熟读唐诗三

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

曲而后晓声”。这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于春祥评课:

(由于和一位临座教师在调试机子,所以于主任很多重要评课内容没有及时记录,

敬请于主任包容)

 

老师的示范朗读,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决定一些教学策略。然后肯定了一些改革方法

,如高效率,敢于打破一些限制。我以为学生的投入度不高,时间准备不充分,这

是一个问题,我有一个观点,要让学生起来表达一个东西,他能够表达起来时他会

很自信,给他一段时间,给他一点预习,给他一定的思考,让他自信起来。自信非

常重要,自信是怎么丢失的?这是我正在写的一个案例,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充分的

时间,谁让孩子失去自信,谁就把预习打消掉,谁就把给他准备的时间打消掉。

 


六一中学刘春修校长:诵读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如果把它丢失了,语文课就本末倒

置了,反朴归真,新语文,他的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返朴归真。韩老师的语文教

学思想都在他的书里面,盼望大家认真读一读。

 

 


 
   
 
8楼  08-08-09 20:20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生纷纷举手

 

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生

:我字写得不好。

 

 

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生上台板书)

 

 

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

努力,大胆些,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师:先不要走。当老师还没有

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

 

 

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与”有“和”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给”;“书”解释得很好,在

这里是名词,“信”的意思。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非常棒!你再看看书,会知道,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名字。

 

 

生:《与宋元思书》。

 

 

师:到底是“朱元思”还是“宋元思”,已经无从查考,大概过去刻板印刷的

时候,刻写不清楚,让读者“朱”“宋”难辨认。师:这是一篇骈体文。

 

 

师:再请一位同学当一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生纷纷举手。指定

一生来读,由同学来纠错)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齐

声把全文朗读一遍。(生齐读)师:通过大家的读,我也似乎看到了吴均书信中描

绘的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好文章如果按十

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刚才大家的朗读就是如

此。师:听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风烟俱净……天下独绝。”开头两句,应当显

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

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来,跟老师一齐

读。师:看看,老师是没有看书,背诵的,哪位同学也来试试?

 

 

(一分钟后有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他背诵)

 

 

师:全体齐背。(生琅琅而背。而后同学翻译,师订正)

 

 

师:我们再来诵读。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

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

不够。(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

看个够……(课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笑声。)(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背诵)

 

 

师:这是总写,还是分写?

 

 

生:是总写。

 

 

师:总写富春江的什么特色?课文中有四个字可以具体来概括。注意具体概括

。生:是“奇山异水”。

 

 

师:或者叫“山奇水异”。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

。往下看,从哪里到哪里,分别写的什么。生: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

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师:我们再一同

来背诵,先背诵“异水”部分。(师生齐背)

 

 

师:写了哪几方面?

 

 

生:先写水色和水深,然后写水清,再写水急。

 

 

师:很好,总结还非常简练,都是用“水怎么样”来概括,很精彩!只是有个

问题,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生1:是!

 

 

生2:不是!是写水清!“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师: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够见到底。对吗?总起来,是写三方面,水色、水清、水

急。再背诵,背出情感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带着

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赏的态度,来诵读,要有点悠然,读得稍细。“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要绘声绘色,读得粗重、浑厚。(生齐读背)师:“甚箭”,“若

奔”,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

 

 

师:“于”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和比喻。

 

 

师: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

同?生: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

 

 

师:还有吗?比方:“动态”与……

 

 

生: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师: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诵读。(

课堂又响起琅琅的书声)师:再读奇山。(生读)

 

 

师:还是先把它背诵下来。这是写山的,要背诵出气势来。

 

 

师: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

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生1:以动写静。

 

 

生2:化静为动。

 

 

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来写的?

 

 

生:是从视觉上写的。

 

 

师: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

 

 

生:是通过泉水来写山的。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

 

 

(师生一同朗读、背诵)

 

 

师:这里写了哪几种景物?

 

 

生:泉水、鸟、蝉、猿,四种。

 

 

师:通过四种事物的什么来写。

 

 

生:通过响声。

 

 

师: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

千转不穷,有的百叫无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是吧?

生:是呀。

 

 

师: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生:嘈杂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是让人喜欢。

 

 

师:对。你看,猿,本来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

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

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

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

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

声!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

面的繁杂来写单纯。这里,作者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

。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师、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师:鸢,一种非常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

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会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这是作者的感慨。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

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

处。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留恋

、向往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己,而是那

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

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

。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生:是写山水之美。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

 

 

师:对,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

 

 

我们再接着往下背。

 

 

师、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

 

 

生: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如同是黄昏一样;稀疏的树枝交错着

,时而能够见到太阳。(一生举手,有问题要问。老师示意他发言)生:我觉得,

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写下去,我

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学生中有笑声)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有道理。

 

 

师:你说说。

 

 

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

题了,而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在“窥谷忘反”那里结束

好。师:大家都是文章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大人

,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大家再仔细品

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想想,作者

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仍然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

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

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生:哦

,船一直是在前进的。

 

 

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

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愈想愈觉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下面,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师: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

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了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生:也是“诗中

有画”。

 

 

师:这就是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

 
   
 
9楼  08-08-09 20:21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 一  目前,在主流视线关注下的

中学语文课堂,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师生的课堂行为大都在“自主

、合作、探究”的旗帜下发生和进行。在一些地方,上述六个字已经获得了可以对

课堂教学行使一票否决的威权。如实地说,出现在教室里的这番新景象对于教师的

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革命性的、建设性的意义。关于这一点,人们

已经谈得很多了。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现有的课堂实践资料,却未必都

是真正指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的。即便是从那些经过反复演排并

精炼出来的课例里面,我们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欣喜之后,仍不免

有“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慨。我的这种感受,在史绍典先生的《想到了野狐禅》(

载《中学语文》2003.8上)一文中得到了确认。我也固执地认为,在“丢掉了文本

”、“不读书”的前提下,是没有“自主探究”可言的。  不仅如此,语文课堂

里,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的“探究”,不应该仅仅或常常是停留在

“畅所欲言”的层面上,它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尝试。例如,对于学生之间的不同

观点,如果不能统一,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不同观点,试图去发现并理解这

些观点产生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许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也许会认同对方

的观点,也许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总之,他将体会到“共存”和“妥协”的意味

,体验到尊重和宽容是有益的。再如,我们常常提倡,阅读要和文本对话。其实,

“对话”除了走向文本展现的境域之外,除了将作者所表现的情致同学生的生活经

验嫁接之外,还有一个幽微的层面,文本的背后是作者,我们的阅读是在和作者握

手,上升到对话则是在同文本的作者交流、谈心。在经历了《紫藤萝瀑布》的教学

之后,我更加确信“探究”是有层次的,并且惊叹学生的“自主”可以怎样地超出

并改变老师的意料。 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紫藤萝

瀑布》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的“人生”主题单元。这篇出自学养深厚的名家之手、几

于“大象无形”的散文名篇,引得不少专家学者津津乐道,即使将它作为大学生的

功课,也是很有文章可作的。备课时,我计划安排课前预习,然后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重点是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酝

酿阅读感受,发现问题。第二课时,学生交流感受,提出并研讨疑难问题。最后,

将本文同前面的几篇课文作简单比较,让学生了解、认识本文“借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最后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要求学生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

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一些特点:

⑴花多(文雅的表述是“繁盛”),⑵由“株”、“穗”、“朵”组成,⑶每一穗

上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⑷每一朵花的颜色是“上浅下深”。 学生的正

确回答显然得益于预读课文的“先入”作用,它为学生观察紫藤萝提供了观察方法

的帮助,是真实的收获。同时在不经意中获得了关于课文的第一条线索——景物描

写的顺序。  接着,我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同我们对

紫藤萝图片的观察,有那些不同之处?学生的发现如下:  ⑴文章写了紫藤萝的

花瓣和花蒂,图片上则看不清楚;  ⑵文章写的是一棵完整的大树,图片上的只

是一棵小树,或者是一根树枝;  ⑶文章还写了花香,图片上却闻不到;  ⑷

文章中的紫藤萝是动的,有活力的,图片上的则是静止的、呆板的;  ⑸文章写

的紫藤萝与作者的心情是相通的。  学生的发现超出了我的设想,我有点喜出望

外。我据此指出,很多时候,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

、更准确、也更深刻,因而更有益于智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喜欢读书,多读书

,读好书。本文的作者正是这方面的榜样。  在介绍了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我

问学生: 刚才我们说课文中的紫藤萝与作者的心情是相通的,那么,课文中作者的

心情到底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重要词语“焦虑悲痛”和“

宁静喜悦”。我接着告诉他们:人的感情变化有时藏在心里,流露在表情神态上,

有时则表现在言谈或动作上。学生马上明白了,文中的“停住了脚步”、“加快了

脚步”也是表现思想感情的。这样,就有了关于课文的第二条线索——作者思想感

情变化的线索。  接下来是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经过短暂的思忖,

学生开始各抒己见。几番辩诘之后,概括如下:“赏花忆花,感悟生命。”   最

后,默读课文,整理读书笔记;根据个人感受,提出与课文有关的疑难问题,用于

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上课,就明确将课堂活动分为“交流感受”和“提出问题”两阶段,并约定

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由于有同学在重复别人的看法,而且越到后面

重复越多,我就在一位同学讲完之后,立即采取“表决”策略,然后用“英雄所见

略同”之类的话省去相同观点的重复,尽量让不同的感受有机会得到交流。因为听

重复的内容是一种消极体验,容易让人失去兴趣。学生的交流有这样几个特点: 

 ⑴注意利用学习笔记上记载的内容思考问题,  ⑵利用课前“导读”作指示,

从课文中寻找材料加以充实,  ⑶对课后的“研讨和练习”进行解答,用于交流

。  我对这种从自己出发,重视经验,有目标的学习策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

后是“提出问题”。开始,学生的问题大多是词语和句子方面的。这类问题主要是

通过学生互动来解决。只在互动无效时我才参与进去。例如,有学生提出:“作者

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生死迷、手足情’到底怎样理

解才正确?” 师:哪位同学来接受这一挑战?试一试?(没有反映)师:回答问题

完全可以猜测。从知道的地方开始,可以从一个词开始,来,老师和你们一起猜一

猜。生1:可能是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师:说得对。“亲人”是谁呢?生2:兄弟

。师:何以见得?生2:“手足”比喻兄弟。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

“不幸”又是指什么?生3:死了?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死了”有什

么可“焦虑”的?生4:明白了。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师:重到什么程度?生5:

治不好。师:你怎么知道?生5:悲痛。能治好就不用悲痛。不过还活着,什么时候

死去象谜一样,所以很焦虑。师:你看,不是答得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

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从诘蹦?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在

文中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作者的性格如何?(齐答:坚强——)这

就是她的为文风格。对于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难以一下子理解的问题,

我就采取“布白”的策略。如,有学生问道:“文中说'爱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

然的联系”。这话怎么理解呀?师:莫名其妙是吧?作者说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啊

?生:十多年前。师:十多年前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就算十年吧。82年之前的十

年是72年,72 年前后的十年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生:文化大革命。师:你知道

文化大革命吗?生:不知道。师:有谁知道吗?(沉默,摇头)师:你是怎么知道

有“文化大革命”的?生:听爷爷讲的,书上也看见过。师:大家想知道“文化大

革命”是怎么回事吗?(生齐答:想——)好,关于“文化大革命”,我只能说,

那是一个极度混乱、极度荒唐的年代。剩下的就要大家自己去发现啦。这是咱们的

一次家庭作业,题目是《我所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回家请教长辈,或者看书,或

者上网查找,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作业张贴在墙上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

使课堂气氛很活跃。多话题的快节奏转换,不时会有叫人紧张的瞬间出现,好在一

切还在掌控之中。就在我打算结束“提出问题”,进入下一个程序,介绍“借景抒

情”的时候,真正的挑战出现了—— 生:老师,我觉得课后练习第二题出得不好。

师:是吗?哪儿不好?生1:课文写紫藤萝主要写的是花树、花穗和花朵的。课后练

习摘了四个句子,是写花树、花朵和枝干的。一二两句应该合在一起,不应该分开

。生2:我不同意。第一句是写整棵紫藤萝花象瀑布,第二句写的是瀑布上的花朵。

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生1:但是两句一分开就不是整体了。生2:“从空中垂下,不

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这不是整体是什么?生1:你不懂。我问老师,没问你!

生2:你—— 师:好好,你们不要争了,先坐下,冷静地考虑一下对方的意见。全

班同学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我还不知道争论的焦点是什么,额头上已然渗出了汗

珠,好象有人在偷笑。师:你刚才说“一分开就不是整体了”,这话很特别。你能

再说具体一点吗?生1:第二句描写的虽然是花朵,但它和前一句不能分开。师:分

开了又会怎么样呢?生1:分开了——前面写的就是模糊的,象一张淡紫色的彩纸一

样,是平的。师:说得好!你的感觉很敏锐,也很独到。我赞同你的说法,这两句

都是在写瀑布的整体。第一句是全景扫描,第二句是细腻刻画。两句连在一起,紫

藤萝瀑布就是立体的,有质感。我们在前面交流时,只注意到了这一句中的“朵”

、“部分”这些字眼,而忽略了“紫色的大条幅上”、“点点”、“每一朵”这些

词语。你的发现帮助我们大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略到了作者写景状物的高明

之处。谢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另外,我还理解了你的另一层意思。课

后练习将这两句话分列开来,容易让我们误以为它们是分别属于“花树”和“花朵

”两个方面的。的确如此。不过,这不是编题人的错。这是我们的定势在起作用,

定势是一种习惯。  感谢“彩纸”,这是一个天才的比喻!我分明有一种脱险后

的庆幸之感。在走向讲台,准备进入下一个程序的时候,我脱口问了一句:“还有

问题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偏巧,一只手已经应声举起了。生1:老师,宗

璞是什么意思?师:(错愕状)你问的是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吧?生:是的。 师:

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去问作者本人。(哄堂大笑)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方面

的资料。当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办法来尝试着解决。查字典。先查“宗”,“璞

”显然是一个名词,那么“宗”就应该是一个动词。生 2:“宗”作动词解释,它

的意思是“效法”。师:还可以理解为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呢?生 3

:“璞”是包着玉的石头,又指没有雕琢的玉。师: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

很高的石头;当然它又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

意思。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境界。天哪,这倒是

非常符合作者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取向的。现在我倒有些好奇,(对生1)你是怎么想

到要问这个问题的?生1:她的原名是冯钟璞,估计是父母或其他长辈起的。笔名都

是自己起的,她本来可以用“钟璞”作笔名,也可以用一个跟原名不相干的笔名。

我想,她选择“宗璞”,应该有她的想法。师:你想得很独到,也很有意思,作者

确实也可以用“钟璞”做笔名,这个笔名还很好听。那她为什么不用呢?大家再看

看词典上是怎样解释“钟”的?哪一个解释更合适?生:人的感情很集中,例如“

钟情”、“钟爱”。师:回答正确。根据我们刚才从工具书上了解的情况,比较一

下,“钟”和“宗”的差别在哪里?生:感情是相同的,都是喜爱之情。师:有没

有差别呢?生:程度上有差别。“钟”的色彩更强烈一些。生:表现方式上有差别

。“宗”的感情含蓄些,看不出来,比较深沉。“钟”的感情比较浓烈,可以看出

来,是露在外面的。师:很精彩!由作者的笔名,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

获。在大家的启发下,我感觉到了“宗璞”意谓的丰厚,它不仅揭示了作者高品位

的审美趣味,让我们知道了她喜欢什么,而且表现了作者崇尚自然,不懈追求的人

生境界,明白了她是怎样做的。同学们,我们这次简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

是了不起呀!这次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篇好文章,还结识了它的作者,拜访了作

者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靠的是什么呢?(有学生回答“文字”)对,文字,汉

字。汉字是有方向的,可以把我们引向广度和深度;汉字又是有情态的,可以放映

喜怒哀乐的故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给我们起了名字。这些名字要么

是吉祥美好的字眼,寄托了父母的祝福和期望;要么是独特或典型的标记,包含着

动人的故事或者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仔细搜索一下吧,看看我们自己的名字里面到

底藏着什么。今天的作业是课外练笔,题目:《寻找我的名字》。  下课铃响了

。我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我的学生,带着欣喜的笑容离开了教室。其时,我完全

忘了我的教学设计,也不记得自己连续布置了两个写作练习。可怜这些孩子!他们

轻松地阅读,他们自由地说话,他们天真地思考……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惊奇的

发现所带来的兴奋之中,屡屡为之感叹。


三  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是从学生心底出发的。无论他们多么幼稚,只要

是从他们的“昨天”走过来,就有层次,有深度,就会留下进步的痕迹。我在教授

《紫藤萝瀑布》时,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再观看教材上相关的彩色图片,这种“看

图说话”是他们熟悉的活动,很容易进入;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行文顺序和观

察顺序,反馈到“说话”时自觉地讲究“叙述的顺序”,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并不

需要他们浸淫在“体验”中,但是却已经有了“层次”,有了“进步”。语文教学

中,过多地用“体验”说事,常常是一种浪费。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的

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要学生比较图片与课文的异同,也是一种“调

动”。比较的能力,学生原本就“有”,不是某一节以至多少节课上从无到有,凭

空建构的。课堂上调动它,只是为了强化,使之浮出水面,进而清晰化。而乘机说

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准确、也更深刻,因

而更有益于智慧的发展”的话,则是现身说法的教化。对于现在“卡通的一代”来

说,初中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卡通争夺孩子的眼球。而对“生死谜,手足情”

以及“宗璞”的解读,包括《寻找我的名字》的写作练习,正好有利于展示“汉字

”的精彩和魅力。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汉语文教学的根本凭借。请原谅,我非常反

感用“词”或“词语”来替代“汉字”。我怀疑是“词”离间了我们的心灵和汉字

的距离,否则,何以有那么多的人在获得了汉字的支撑,站直了以至跑出去之后,

就过河拆桥,用全球化的词来教训汉字呢?  同样应该指出,上述展示汉字的精

彩和魅力之成为可能,是需要机会的。这机会就是探究。探究,顾名思义,就是探

索追究。探究在课堂上,作为一种超出知识或智力游戏的开放性活动,它具有不确

定性,但也是有起点和方向的。所以,即使我们探究中常常会遭遇到无法克服的困

难而不得不放弃解决问题的尝试,这种放弃也应该是在竭尽所能之后。例如,对“

宗璞”的理解,虽然完全可能是一相情愿的解释,但我们借助工具书完成了一次探

究,而且是一次“意外”的探究。当然,意外是相对我而言的,在提出问题的学生

那里,它是来自真实阅读、自主思考之后的意料中事。至于像“文化大革命”这样

的问题,由于师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让学生课下解决,作为自主探究

向课外的延伸,应该不失为一种策略。  总之,学习《紫藤萝瀑布》,我和学生

用自己的方式去拜访了作者的心灵,虽然这种方式可能是很唐突的,却毕竟为这次

课堂探究划上了句号。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在这次拜访的途中,我一不小心接触

到了学生开放心灵的一角,从而相信,那里可以是非常精彩的。

 
   
 
10楼  08-08-09 20:21版主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取消屏蔽
删除本贴
取消删除
作者操作编辑帖子
屏蔽本贴
删除本贴
回复本帖引  用
  
月洒西楼人寂寞


可用分:116485
经验值:83560
发贴数:7270
用户组:管理员组
状  态:正常
 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
执教人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韩 军
(凌 惠、黄凤英、晏苏平老师记录整理)
韩军老师在徐州上了一堂长约一个半钟头的示范课,课文是高中语文第四册(旧版

)第四单元的一首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韩军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新颖别致的教法、深刻透彻的分析,还有那亲切的话语

、巧妙的引导、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了来自江苏各市县的三百多位听课老师,赢得

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堂课一开始就将人带进轻松和谐的气氛之中:
韩军老师(以下简称师):我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有的优点大家一看就能发现。比

如我朝这一站,诶(阳平调),身材还不错,蛮苗条;模样也还可以,挺潇洒的;

这脸上优点就更多了(微笑着指着自己脸上的痘),这个,这个,还有这,共有二

三十来个呢。看不到的优点也不少,比如我音色好,歌唱得很好,今天我就给大家

唱一首歌。
唱歌还得有音乐伴奏。(只见韩老师走到电教平台前伸手轻按,一曲沉缓、悠扬、

深情、动人的笛子协奏曲,回响在整个教室中,一种动人的气氛形成了。曲子名叫

《遥远的思念》)
(韩老师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他的自我介绍并没

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一种自嘲的口吻,暴露自己的缺点,把最平凡的一

面显示出来,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些学生原本并不认识韩老师,初时有

些拘束,听了这番话,都觉得很亲切,很快在心里接受了他。韩老师上的是语文课

,可一上来却要唱歌,让大家既感新奇,又觉得纳闷。这一个悬念设得好极。)
师:古人所说的“唱诗”的“唱”,实际就是吟唱,就是朗诵。诗歌本来就是拿来

作吟唱的。今天我给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至此,听课的老师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韩老师的新颖。伴着舒缓、悠扬的音

乐,韩老师饱含感情地朗读着,其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

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全场似无人般寂静,有学生在擦眼泪,

有老师已红了双眼,连韩军老师都几次掏出手绢来拭去眼角的泪。全诗读完,掌声

雷动。从第一句朗诵到最后一句,大约历时14分钟。)
师(微笑)我读得好吗?
生:好!
师:是艾青诗写得好,还是老师读得好?
生:诗写得好,老师读得更好!
师:诗写得好,老师才读得好。
这么好的诗就该好好去读,满怀激情地去读,读出感情来。
先看第一节,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
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师:大堰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
生:不是,是我的保姆的名字。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板书:身世关系)
师:概括得很好!谁能说说什么叫童养媳?
女生甲:从小被卖到别人家做媳妇的人。
师:很好。做童养媳的日子好不好过?
生:不好过,和做牛做马差不多。
师:是啊,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诗人对这样一位妇女有怎样

的感情呢?我们来看第二节。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

堰河的儿子……诗人说他是大堰河的儿子,他是吗?
生:不是,也是。
师:为什么?
生:大堰河只是诗人的保姆,所以不是;诗人把大堰河当作母亲,所以是。
师:说得非常好!
第三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四个画面,我认为这里语言太罗嗦了。
我这样改“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

的石椅……”,把那些修饰语“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

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门前的长了青苔”全部省去,不是更简练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这些修饰语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氛围。
师:对。“被雪压着的”显得……
生:冷清。
师:“草盖的”、“枯死的”、“一丈平方的”都说明大堰河的什么呢?
生:身世的悲苦。
师:很好!我们来读读这一节。先听我读一遍。
(韩老师很有感情地读完,又让学生读,指出其读得不好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

有节奏地朗读。)
师: 看第四节。我觉得作者这第一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显得罗嗦

,“抱”肯定是用手了,“用你厚大的手掌”完全多余,对吧?
(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认为他讲的很有道理,有的说不多余,韩老师请一个女生

说堰河的什么呢?
生:不多余 ,表现了大堰河一生勤劳。
师:诗的第二部分写了大堰河勤苦的一生。(板书:勤苦一生)
看看大堰河干了多少活呀,像一架劳动的机器,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如此劳碌,

如此辛苦,但大堰河每每干完一些活之后,她有没有休息呢?
生:没有。
师:干什么呢?
生:“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师:大堰河一直在忙,她一停下活就去抱着诗人艾青,说明她对诗人……
生:疼爱。
师:好!无时无刻都关爱着艾青,无微不至的关着艾青。
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这节朗读时要与前面不同。第一句要缓慢,突出“厚大”,

“抚摸我”要读得轻柔,但是却强调。接下来的连续八句的“在……之后”要读快

一点,突出工作的多和忙。最后一句再读得恢复缓慢、深情。
先听老师示范一遍。(朗读)
师:咱们班男生谁读得最好?我们请他来读一读吧。
(一男生在众同学推荐之下站起来,学着韩老师刚刚的语调读完第四节)
师:读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那就鼓励一下。
(大家都鼓起掌来。)
师:我再改一次,往下一节,“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这一句,我觉

得,肯定丢掉了一个字,丢掉了一个“我”字。应当说“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

我’自己的家”?是不是呀?这次,老师的见解肯定对了!
(有不少学生同意老师的观点,频频点头,且动手在课本上加上了个“我”。有的

学生则不以为然,老师就把不同意的学生叫起)
生:“自己”是客观的,那确实是诗人的家,而“我自己”带有主观色彩,在诗人

心里承认的家,诗人在这里用“自己”,而不用“我自己”,说明诗人心里并不承

认这个家。
生:我觉得,这里的“自己”不是“艾青自己”,而是“父母自己”。如果在“自

己前面”加上“我”,就成了“艾青自己”了。
师: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家不是艾青的,而是“父母自己”的,艾青根本不认

同的父母的家是自己的家,他认同的是……
生:大堰河的家。
师:所以,这句话,诗人是不是丢掉了一个“我”字?
生:不是。
师: (似乎无奈地)还是老师的意见不对。
(稍微一停顿)
不过,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有一句话写的不好,我要改一改。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如果改成“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

,就好了。
(似乎颇为得意)老师不但会朗读读诗,还会写诗、改诗呢!
(学生几乎都摇头)
生:老师的绝对不好。
师:还绝对不好?说说为什么?
生:你改的诗,情绪根本就不对!“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好像盼望着急切回

父母家一样,愿望终于实现了,非常高兴。而作者原来的意思是不愿意回去。
师:我的改句——表明作者盼望着回去,非常高兴,而原句―――表明不大情愿回

去,你能把这两种情绪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分别读,把老师的改句读得快而兴奋,而把原句也大体读得一样,区别不明

显)
师:我的改句,你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
生:放在“终于”上。
师:你读“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仍然十分高兴,仍然愿意回去,能

重读一遍吗?
(生重读,读得已经低缓)
师:传达的不错。“我做了生了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包含着一种十分复

杂的辛酸的情绪。
听老师示范一下,(师示范读)大家跟读。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名词性的字,十分矛盾,是哪两个?
生:(沉思)“家”和“客”。
师:对!大家有谁在自己的家像做客吗?
生:没有。
师:“家”和“客”本是对立的,谁在自己家里做客呀,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诗

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与“客”的一对矛盾,才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
师:往下看,仍然在这一节里,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类似的矛盾的写法?
(学生埋头边读边找)
生:“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
师:怎么矛盾?
生: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
师:本是骨肉,却是陌路。
生:我认为“我不认识”与“'天伦叙乐’”矛盾,不认识怎么能读出来呢?
师: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艾青长大后也认识这四个字理解这四个字了,可是他却

……
生:从来没有品尝过四个字的感情。
生:艾青从小没有感觉到那几个字。
师:可否这样说:“上面挂着'天伦叙乐’,下面却根本没有'天伦叙乐’”;“

虽认识'天伦叙乐’,却没有感受过'天伦叙乐’”,这是强烈的对比的写法!家

庭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根本不讲天伦,根本没有叙乐!

师:我再引申一下,――――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的写法、用法,是诗人、艺术家

经常运用的,大家在其他地方还看到过吗?比方,在初中课本里,有一 首唐诗里面

就有。
生:《卖炭翁》里面,“可怜向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师:怎么矛盾。
生:卖炭翁本来应该希望天暖和一些,可是他为了把炭卖出去,却希望天寒冷。
师:再想想,―――还能从电影、电视中找到这种矛盾的的写法吗?
生:电影中常有,如殿堂高处悬挂着“正大光明”,而下面的人干着卑鄙龌龊的勾

当;生:电视中,殿堂里挂着“明镜高悬”的条幅,下面审案的人,却贪污受贿,

把案子判成冤案。
师:非常精彩。诗人艾青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矛盾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五十年代

,他到欧洲去访问,见到一个黑人姑娘给白人家当保姆、哄孩子,白人小孩在哭,

黑人保姆却在唱歌,艾青就写了一首诗《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有这样两句“一

个多么舒服,却在不停在哭;一个多么可怜,却在唱欢乐的歌”。这种强烈的对比

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同学们,跟着我把这一节朗读读一遍。
师: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板书:死后凄凉)。
   接着看这一句,“我是这般的忸怩不安”,“忸怩”什么意思?是不是“扭捏

”的意思,即“扭扭捏捏”的意思?
  (一时,学生感到困惑)
师:遇到问题,请马上查字典!
生:我查到了,“忸怩”是“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师:那么“扭捏”或者“扭扭捏捏呢”?这个词最常用,不要查字典,就说出自己

的理解。
生:“扭捏”,我理解有点“矫揉造作”的意思。
师:艾青从一个破敝的穷家来到一个金碧辉煌的豪门,应当是哪种情绪?
生:显然是“不好意思或者不大方”,不能是“矫揉造作”。
师:接下来的一节中,诗人连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有什么作用?
生:大堰河以苦为乐。
生:苦中作乐。
师:我们从“含着笑”三字,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她生活沉重,但却非常乐观。
生:她对未来抱着希望,抱着憧憬,想像着艾青长大成人后,会报答她。
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也开拓了大家的思维视野。我问大家,我们读这一节时,能

够同样“含着笑”来读吗?
生:不能。
师:我们感受到一种辛酸,感受到一份沉重。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读这一节,要读出

这种辛酸与沉重来。
(一位男生站起朗读,读完,韩老师指出不到之处,范读,再带读)
师:到了,“大堰河,含泪的去了”这一节,用了一些修饰语,如“四十几年的”

、“数不尽的”、“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所有这些数量修饰语,是强调

其多,还是强调少?
生:(一部分学生)强调多。
生:(一部分学生)强调少。
生:(少数学生)不对,有的强调多,有的强调少。
师:后面这位同学概括得对!有多有少。哪些是强调多,哪些是强调少呢?
生:“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疾苦”是强调多;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强调其少。
师:概括起来,是什么多,什么少?
生:痛苦多,而自己得到的少。
师:给予这个世界的多,从这个世界带走的少。
生:大堰河的命运悲惨。生前那么辛劳,死后没什么陪葬。
师:先听我这此段读一遍,把“多”与“少”强调出来,注意语调和停顿。
(韩老师读完后,请一位女学生读,肯定其读得好)
师:老师和大家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下面的段落留给大家。大家自己阅读自己感

受。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也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会儿有学生提出问题来)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问大家。
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
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
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

色调,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

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

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
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能单

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老师你的意见呢?
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

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

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我只不过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你们看看,刚才大家的全部意见,无非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强调尊贵、圣洁、热烈的方面,一方面强调是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

慎思、深思一下,这两种意见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可以从痛苦角度去理解,体会一下全诗吧,似乎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

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想想

呀,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侮、太多的折磨,

那么,这个人的灵魂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承受的苦难越多,就越高贵。
师:所以,这里高贵与痛苦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这不统一了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紫色”的理解,这句话的格式

是,灵魂因__而___!(板书: 灵魂因__而___!)
生:灵魂因“痛苦”而“高贵”。
师:非常精彩,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结论是谁得出呢?不是老师得出的,老师只不过是大

家意见的概括者。结论是大家自己共同讨论、研讨、集思广益得出的。在学术界,

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悬案,没有一个定于一的结论。今天大家得出的结论,也可以

成为众多学术观点之一。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呀!研究性学习并 不神秘!
师:深入一步,我问大家,艾青在写诗之前是学什么的吗?
生:是学画画的。
师:所以他对色彩非常敏感。大家数一数,看看全诗中艾青用了多少颜色词语,一

一找出来。
生:(陆续全部找出)“长满了青苔的石椅”“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大红大绿的关 云长”

“辉煌的结彩的堂上”“紫色的灵魂”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师:共有多少处用了颜色词语?
生:8处。
师:说说各自的意义。
生:“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表示一种荒凉、败落。
生:“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出大堰河家的生活十分穷困。
生:“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艾青父母家里非常富有豪

华。
生:“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艾青的少年的特点。
生:“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的艾青婚礼隆重。
生:“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显示大堰河的作为劳动人民劳作辛苦。
师:大家可以写成一篇学术性的小论文,题目可以叫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颜

色词的运用=。
大家一起来把最后两节,有感情地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最后两节是唱给大堰河的挽歌。(板书:挽歌赞

美)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与 名 师 同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