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rl人名什么意思:情系九华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2:38

情系九华山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日子,今年的行业协会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由于本公司业绩突出,老板被请到主席台上就座,且座次被排在全国同行业各家之首。会后庆贺之余,我们一行四人驱车直奔九华山圣境。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之所以名气之大,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之外,还因历史上来过两位文化巨人,一位是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一位是唐朝诗仙李太白。僧依佛而显灵,山依诗而名传。

“自古名山僧占多”这里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奇丽秀美,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共有九座山峰,原名:九子山。唐代诗仙李太白曾数游此山,目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云:“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

   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我们观赏着沿途风光。深秋的皖南仍是漫山翠竹碧绿,偶见零零星星的几株红叶点缀山间;过了铜陵大桥,滚滚长江东逝水,当年李白的诗句意境如画地显现在眼前;“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两个小时后,我们下高速进入青阳县城,在卫星导航的指引下,汽车开进了车水马龙的街道,改造中坎坷的道路使我们不得不减速行驶。忽见一辆桑塔拉轿车靠近我们,司机不停地招收,示意要我们停车。我们的司机减慢了速度,问他有事吗?他请求我们给他捎一个上夜班的人到九华山。老板点了点头,既然来此烧香,那就慈悲为怀吧,我们靠边停下了车。原来是一位体面的职业女性,四十来岁,一上来就热情地给我们做起了免费导游,介绍了不少的旅游知识。

首先她告诉我们城外新修了外环路,离开青阳的时候不再走这条老路;然后指点我们“请香”时要去国家佛教协会的商店,选购那里的环保产品;晚上进山要住在山上的九华街;烧香要空腹早起烧头香……原来她是九华山风景区山下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她告诉我们:景区已经得到韩国民间团体的资助,明年九华山山下将建造一尊九十九米高的金地藏镀金佛像;以及五星级高档宾馆。

山下满街都是“请香”的地方,我们直接来到佛教协会的专卖店。女老板五十来岁,热情大方地详细介绍了各种香的用途和使用数量,按我们的要求一一包好,同时配备了蜡烛和火柴;进香朝拜规矩是:不允许借钱、借香的;所以,事先要兑换了一定数量的“硬币”,为“功德圆满”做好准备;她给我们联系好山上九华街的宾馆,让她的小女儿亲自领路,带我们上山。女孩眉清目秀、活泼开朗,在车上自我介绍,她叫:海青,是某音乐学院声乐系大二的学生,周末回家帮忙,家就住在山上的九华街。她听说我们来自山东,便高兴地给我们唱起了“沂蒙山小调”;在我们热烈的掌声中,又唱了一段黄梅戏,委婉动听、专业水准,铜铃般的嗓音,伴随着九十九道弯的盘山路,在山谷中回荡……

我们下榻在“东崖宾馆”,老板邀请海青和我们共进晚餐,她调皮地说:“请不请我都不要紧,我姐姐你们可不能不请,她是你们明天佛拜礼仪的教练和免费的导游!”“啊!很好,那你就赶紧联系吧?”半小时后,一位飒爽英姿的旅行社经理来到我们中间,她就是海青的姐姐:海萍。成熟稳重,举止大方;由于职业的关系,海萍淡妆粉饰,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光采照人,当真是“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月射寒江。谁也没想到,她两年前还是一位执法办案的“警花”。

 

 

第二天清晨,天才蒙蒙亮,按约定时间,海萍来到宾馆的停车场。我们的第一站是“小天台”寺庙,那里是进山拜佛的“报到处”;山前有275级台阶,坡度约70°,倘若一蹴而就,需要足够的体力。海萍给大家交代了两条“规矩”:一是:“台阶上雕有莲花和元宝的图案,求平安的踏莲花,想发财的踩元宝”;二是:“累了可以原地休息,但不能回头观看”。我们都有晨练的习惯,好像没费多大的气力就完成了这段攀登。到寺庙前还有500多米上坡的石板路,海萍又“指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着“看景不登山、登山不看景”的原则,确保安全第一。让我们惊讶的是,真有比我们起得还早的香客;其中好几位中年妇女,采用一步一叩首的“趴地卧拜”前行,真可谓:“佛”的魅力使她们“心诚则灵”。

来到庙前,进香者已有好几十人。海萍说:九华山的佛祖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佛祖有不同的法力,为了恭敬各路佛祖,因此,香点着后,要朝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恭拜,然后再插进香炉;庙门都有很高的门槛,象征着佛的肩膀,进庙时,按“男左女右”抬脚跨过去,不能踩、更不能坐在门槛上;拜佛时,双手合十,然后在佛像前右手蒲团跪下,将双手掌心向上、与肩同宽,头叩下至蒲团;头抬起来时,手掌翻过来伏在地上,起身再合十,反复三次。

“报完到”,我们直奔神光岭“金地藏肉身宝殿”。此处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殿高15米,门朝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地藏塔殿,赐匾额“护国肉身宝塔”。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栩栩如生、鲜艳夺目。回廊有石柱二十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联,一副题着:“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两副对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心中、目前”不离地藏、终能修到“福慧”圆满。

海萍给我们讲述一段金地藏的传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696 —794年),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山,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食白土为生。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员外乞求一袈裟之地。闵氏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了“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

 

金乔觉在九华山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园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于2002年11月22~23日特来九华山留宿一夜,并朝拜金地藏。

寺庙的装潢中处处是艳阳高照,佛门弟子对太阳有着特殊的情感。我的理解,因为佛家寺庙往往建造在青山之中,高原之上,距离太阳较近。信仰太阳,信仰光明的妩媚。喜欢天空蔚蓝色的的空旷,喜欢云朵纯白色的悠然,喜欢高原湖泊透明的清澈。

寺庙的大门俗称为:“山门”,其实正式名称应叫做:“三门”,即: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在此三门内的诸佛、菩萨都已解脱了人生所有的烦恼;同时也说明,凡是来此三门的僧尼诸众,都可能得到解脱,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因此,只要步入此门槛的香客和游人,都必须怀有虔诚和崇敬之心。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在两汉之交传入我国。1998年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更加确认了这个史实。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长期传播发展,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现代的三大语系佛教,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缅甸、泰国的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我们从佛教文化传人和中国化的历史想象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更显示出我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我不是佛门弟子,不是对宗教不感兴趣,而是不喜欢心灵被束缚,不喜欢莫名其妙的崇拜偶像,同时也受不了宗教的清规戒律。人是自由的,任何追求自由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但在自由的路上,不能伤害他人及其自由。而且,为自己的自由选择,要承担代价。许多人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寻找精神寄托,以“修身养性”度日。这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培养,而山间“参禅”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想想,山间禅行吸天地灵气,禅堂坐禅修养心之法,茅屋开示解淤心之惑,种种“感悟”不时迸发!因此,九华山创建了“佛学院”,参禅也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凭。

 

    九华山是佛教圣地,历史上不仅僧尼要严格戒律,禁荤吃斋,而且严禁山民和游客食荤,千百年来,相沿成习,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久负盛名的九华山“素食”。九华素斋在造型艺术上属“以荤托素类”。既达到了形似,也追求神似,在原料上采用了传承寺院素斋,不纳荤腥,全部素食,而且是无污染绿色原料,体现了重返自然、返朴归真的神韵。来九华山旅游如果不品尝正宗的九华素斋,当为一大憾事。

 

九华山作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同样具有“三美”:美景、美食、美人。只要你亲身经历一次,你就会得到深刻的感悟。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无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站在九华山上,我凝视着前方,感谢佛祖安排三位“仙女”来迎接我们,陪伴我们顺利完成上山朝圣之旅。我想告诉九华山,我已经等了你很久很久了;我虔诚的灵魂,等待的思绪,长久的惦念,在这漫山遍野的翠竹、红叶中轻盈地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