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最恐怖星球:丁盛将军:我们都很佩服林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4:50:06
在东北使我的军事指挥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重甲按:丁盛是1945年9月率延安教导二旅1团从延安调赴东北的【丁盛时任1团政委兼团长,教二旅旅长黄永胜,政委邓华】。教二旅1团的前身是中央苏区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的一师1团,即著名的“红一团”【今“驻港步兵旅”的前身】
丁盛在赴东北途中,被留在晋察冀,46年晋察冀大裁军后,部队被裁减并转为地方武装,丁盛任冀察热辽军区热东军分区司令员。47年重新划归东北民主联军,丁盛历任第八纵队二十四师师长、四野45军135师师长,54军首任军长,广州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抗美援朝、西藏平乱、中印自卫反击战等,均有上乘表现。
丁盛将军说,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斗力,均养成于在东北的实战和训练。丁将军和许多四野将领一样,认为林彪在军事指挥和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是作出重要贡献的。并说“之后的(抗美援朝、中印之战)都是按东北这一套打的!”
1955年授衔时的丁盛将军
丁盛将军夫妇
经过晋察冀时,聂荣臻、萧克都想把丁盛团留下,但丁盛说“中央的命令是去东北”,萧克请示中央,未获批准。
当丁盛团抵达锦州时,正面临锦州失守,为保卫热河,丁盛团被划归晋察冀军区,当时成立了李运昌部的“黄永胜纵队”,以丁盛团为主补充新兵编为二十七旅,丁盛任旅长。
1946年初,晋察冀受“和平幻想”影响,大幅裁减主力部队,“黄永胜纵队”番号被撤销,丁盛的二十七旅也在被裁减后转为地方部队-辽西支队、热西军分区独立团。丁盛说“在晋察冀打了一年半游击”。
1946年晋察冀大裁军后,丁盛的主力部队被散编为地方部队。丁盛任热东军分区司令员
1946年6月“和平”破灭后,内战爆发。晋察冀经历了大同、集宁、张家口、热河等连串失败后,中央决定将冀热辽军区重新划归东北军区序列。
丁盛所率领的部队是1947年8月改隶东北民主联军的,编为第八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刘道生,副政委邱会作,参谋长黄鹄声】二十四师【丁盛为师长,师政委韦祖珍】。
八纵“入伙”东北民主联军后的第一仗是杨家杖子,两战连捷,打了个“开门红”。
刘道生政委在战后的总结会上说“老丁啊,你这个游击师打得不错啊!”
丁盛也承认,“在晋察冀打了一年半游击”,是编入东北后才重新组建起的野战军新部队【应该属于老底子的新部队】,的确是“游击师”。从此,“纵队对二十四师印象不错。”
丁盛对黄永胜司令员的印象很深,认为“黄永胜这次战役指挥对我们部队的印象很深,觉得黄永胜打仗就是很硬。”
八面城练兵
冬季战役结束后,八纵奉东总命令,开赴八面城练兵。丁盛乃至八纵都深深感觉到,林彪对东北野战军的军事训练的确有独到之处。
首先是司令部建设。丁盛说:
当时在东北开了一个参谋长会议,提出我们现在要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就要健全司令部工作,要健全后勤。现在不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有炮了,靠你司令员、师长一个人是不行的,就必须有健全的司令部。
丁盛说,刘亚楼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对部队建设很重要。
对于林彪亲自在东北部队指挥员中讲授、推广的一系列实用的战术原则,丁盛感到深深折服。他说:
在军事上。一个是讲战术。讲战术,必须先学技术。原来我们练三大技术:投弹、刺杀、射击。后来加上土共作业、爆破,五大技术。讲战术,必须有技术作保证。讲战斗动作,各种姿势的运动,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运动,选择和观察地形,这是打基础。
讲战斗作风,就是死打硬拼,战斗作风要硬,要勇敢,强调大兵团作战必须有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行动。
讲“三种不同情况的三种不同打法”,讲“一点两面”、“三三制”。不能象过去(在晋察冀)一样,呼呼地跑过去。要讲土工工作,要讲爆破。要讲组织尖刀部队,“一点”就是指刀尖。有的人不懂,说尖刀子很尖啊,实际上尖刀部队是一个铁锤。
讲“四快一慢”,也有人不理解,说“打仗还能慢啊!”“慢”的意思是做准备工作。准备好了,打的时候,他(林彪)这“四快”――向敌前进要快, 抓住敌人后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溃退了,追击时要快。
所以,攻坚这一套,“一点两面”攻击去,敌人就跑不掉。攻进去要强调纵深,要求从高级指挥员到战士,要积极地、灵活地、勇敢地去完成任务。
在纵深战斗中,上面不可能及时了解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必须是你主动地去作战。
训练中的内容,这些东西都要用上。攻坚,缺一不可。经过这一段训练,我们部队连以下个个可以爆破,动作很快。战斗作风,战术思想,“一点两面”、“四组一队”“四快一慢”,全部都有了。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重甲注:这是1947年4月8日,林彪针对东北战场的实际情况,在民主联军总部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提出的“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战术原则。】
一、对驻守之敌的打法。二、对退却之敌的打法。三、对要退而尚未退之敌的打法。根据敌人三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攻击方法。
丁盛说“这些战术非常具体、实用。”
在东北我们还按照这个思想打了硬拼仗。什么叫硬拼仗?我们打锦州时,塔山阻击的部队就是硬拼的,人在阵地在。黑山阻击战,硬拼!这是硬拼仗。
另外是灵活机动。在战场上要打有命令的胜仗,这个好说。要打没有命令的胜仗,这个就比较难。还要打违抗命令的胜仗,你瞧,就是这么些问题。
举一个例子,六纵的黄荣海,当时是副师长,按照原来总部的命令就打不到敌人,敌人跑了。黄荣海副师长就说,情况变了,不能按照原来的,只有违抗原来的命令,才能消灭敌人。结果按他的打法,违抗了命令,消灭了敌人。
这样就打官司了,纵队说你违抗了命令,总部的命令不是这个样子。他也不服,说我消灭了敌人,情况就反映到了总部。
东总在哈尔滨开会时,就讲这个问题:作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消灭敌人,这是总的前提。按照原来的命令,敌人跑了。是死死按照原来的命令让敌人跑了好呢?还是按照实际情况消灭敌人好呢?
就这样,(东野总部)就给黄荣海平反了,说他是对的。所以说,这个很难,搞得不好就要犯错误。我们有好多个战役,就举这一个例子。
有规定,一个是死打硬拼不许动,一个是灵活机动。一个指挥员对上面的命令,自己不机动灵活,还死死拿着这个命令,就不行。所以要积极地独断专行,积极地配合友邻部队。
我们在东北练的这一套东西,我们的部队真是练得滚瓜烂熟。
我们从总部回到部队,政委就去管政治了,做思想工作,后勤工作,这些我不管了。我这个师长和团长们就在四平,按一个师的战斗步骤,分练,合练,和真打仗一样,我们完全是真枪实弹地打,真是”练为战,不为看”啊!
在东北的战斗动作,战术思想,战斗作风,五大技术,全体指战员都熟。所以部队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后来都是不错的。部队就是雷厉风行,强调严格执行命令,严格的纪律,谁也不能马虎。
经过在1948年初的练兵,对我个人来讲,对部队来讲,都有一个新的飞跃。
我在延安时,思想政治上是一个飞跃。在东北对我个人的军事思想,指挥部队作战又是一个飞跃。这样我就有办法了,什么情况怎么办,脑子里有一套东西了,原来没这些东西。
部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不是一般的高。
军事科学没有阶级性
“九一三”事件后,丁盛仍然认为:林彪在东北局的作用不能否认。我们都很佩服林彪。
当时派了2万干部到东北,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就有20个,四面八方去的干部,还有11万兵呢。来自各方面的人统一思想,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1946年那么困难,打得敌人狼狈不堪。1947年东北就由被动转为主动进攻,这是事实。1947年冬季攻势把陈诚打败了,派了卫立煌,又打败了。
这些功劳,林彪有一份!指挥是正确的,战略思想是对的。所以,我们很佩服他,我个人很佩服他,这是事实。
攻打锦州,我们胜利了。攻打天津,我们的部队打得不错,134、135师受奖。历次战斗,我们都是按东北的打法,以致后来抗美援朝、中印边界都是按这套打的。

衡宝战役后,“大胆将军”丁盛为45军405团授旗
1962年,总参令丁盛组建“丁指”,指挥54军参加中印边界作战,取得“瓦弄大捷”胜利。
我个人认为,林彪管理部队,战术思想,战斗作风很好!难道因为是林彪搞的,就不能用,就是错误的?
军事科学没有阶级性。谁应用得好就是胜利。孙子是什么阶级?现在可以用啊!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是他总结的。
当时林彪是革命的,是党的副主席、接班人,他的指示,我们要执行。说我们上了林彪“贼船”?没有上。我也不知道林彪“贼船”是什么样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ceec9b01017i8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