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角阀是什么:<放养的女孩上哈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35:52

本书简介

同时被哈佛、斯坦福、沃顿、哥伦比亚、加州理工五所世界名校录取,中国女孩丁丽晴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那么,需要怎样的家教才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 也许看过后不少人要惊叹:原来放养的孩子也可以考上哈佛!宽松的家教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学习习惯!

《放养的女孩上哈佛

作者简介  秋野玉茜,旅英归来,专业从事国际教育交流工作多年。

        孩子的未来是父母规划出来的么?

丁妈妈(布春菊)的话——我不会替丽晴做她的规划,她比我更擅长规划自己的未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给孩子做太多的规划,其实只是妨碍她潜力的发挥。 我想说的只是——尊重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孩子,不是嘴上说说就算了的那种,很多中国家长根本搞不懂什么叫尊重孩子。

  求学不应该只为文凭,而应该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去找份谋生的工作和完成心中的理想,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我从不认为坚持内心的理想和当下吃饱饭有任何的冲突。事实证明,那些勇于坚持自己梦想的年轻人,往往也能获得财富上的巨大成功。当全球的年轻人都在世界各地穿梭,把整个地球当做自己的舞台,当过去的人类留下遥远的足迹,跋山涉水到地球的每个角落,当我们的航天员已经漫步太空,向别的星球探索的时候,我们还能把孩子放在只知考试和升学的小框框里吗?中国是古国,不是老国!

  孩子读什么专业,不一定将来就业也是同一个专业,可能是相近的,也有可能是完全不搭边儿的。目前读什么专业和未来找什么工作,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至于什么工作比较好找,什么工作薪水高福利待遇好,可能也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但是如果有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那么不论外部的大环境如何转变,内心的那份对工作的热情还是在的,这就是最难得的。

  尽管中国学生善于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其创造力一向被证明是低于西方学生的,对此人们总是从文化差异上找原因,如中国人重传统、讲服从,西方人重个性、讲自由;中国人学习多背书、少提问,西方人学习多提问、少背诵等。那么,这些文化因素是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呢?

精彩语录:   我不会替丽晴做她的规划,她比我更擅长规划自己的未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给孩子做太多的规划,其实只是妨碍她潜力的发挥。

  求学不应该只为文凭,而应该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去找份谋生的工作和完成心中的理想,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异。事实证明,那些勇于坚持自己梦想的年轻人,往往也能获得财富上的巨大成功。

教育无需太过刻意

相信即使没有丁丽晴的个案,很多国人还是深信哈佛等世界一流名校是唯分数论的。比如留学咨询中,被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恰恰是:老师,请问我的孩子要考到多少分,才能被哈佛大学录取呢?其实,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三件事:一,考何种考试;二,哈佛青睐怎样的学生?三,要知道,每年都有SAT满分的所谓“优秀生”被美国名校拒录的案例。

  美国名校真正青睐的是出类拔萃的学生,这种出类拔萃包括具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道德高尚、富于领导才能等等。考试成绩的确是因素之一,仅仅是之一。成绩极端优秀,在美国名校眼中,这只能说明这学生善于考试,如此而已。(关于哈佛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招生规则和录取标准,详见第四章)。其实,哈佛也并非高不可攀,只是,如果你根本连游戏规则都不清楚,要怎么玩儿呢?要知道,熟知规则才能“玩转”哈佛。

  当家长想为孩子设计未来的时候,你得先想想,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你希望他将来有名有利?希望他做医师、律师、工程师?还是希望他做个普通人,但能快乐满足、健健康康地过一生?

  唯名校论,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私的养育模式——我养育你,是为了让你为我争光,我们应该给孩子他们原本想要的幸福,而不是家长意识里所认为的“幸福”。

         鼓励女儿谈恋爱,鼓吹尽早下手的“谬论”

问:您对于孩子交异性朋友,有什么想法吗?

答:我完全不会给任何意见。你喜欢哪一国人,喜欢什么样的人都随便你了。爱是一种心理感觉,我不能用我的价值观评价她。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我说你如果要结婚,我是希望你交往五个男朋友以上再做决定,她说交到什么程度?我说都要同居以后才算。我说没有一起生活,男人都很会演戏,在一起以后那个男人的本性就出来了。有五个她就可以选出一个最适合她的,没有受到任何名誉上的伤害,这样对不对?现在也没有说一个女生跟哪个男生在一起以后会受指责,没有这样呀,我说你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不是叫你不要跟人家在一起,而是说你自己喜欢的,你去交往没有关系,到时候再决定。你要跟孩子沟通,因为我不认为我这样是错的,这是西方文化,西方都是这样。

  ——摘自对某国内知名企业家的采访

  现在的剩男剩女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优秀的女孩子好像都被剩下来了。丁爸爸一边开车一边说,我跟丽晴说,让她到大学的时候赶快找一个男朋友,在大学就把这事解决了,不要最后剩下了

   丁爸爸继续说:女儿谈恋爱,我们也不想过多地操心了。丽晴是个独立的孩子,她的事情自己会处理,不需要我们过多地管。久而久之,她反倒养成了自律和有主见的性格。所以我也相信,在谈恋爱的这个问题上,她有自己的分寸。我只是表达一个作为家长的支持谈恋爱的态度。

  那您不怕丽晴因此耽误了学习吗?

  不会。我家丽晴从小也不觉得学习是个负担,而且划船、吹长笛、去非洲做义工……做了很多事情。谈恋爱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也相信丽晴的眼光,能自己做选择,我们也鼓励她。丁爸爸说道,丽晴还上小学的时候,我很偶然的一次知道,班上有男同学给她传纸条。丽晴当时跟我说,羞死我了。我就鼓励她,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这恰好说明我家丽晴有魅力。好好保留这份情感在心里。想想,你不觉得很美吗?

  为什么西方的家庭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孩子们都没什么问题,中国父母管得那么严,孩子有一天交了异性朋友,却会造成大灾难?因为中国家庭用围堵而不是疏浚的办法。围堵的结果,当然是水位愈来愈高,一朝溃堤,难以收拾。

  我鼓励孩子不要给恋爱过早地预先设定一个年龄段,同时不妨尽早地关注身边优秀的异性朋友,多和他们接触。事实上在我看来,着实没有必要在交朋友上特别强调男女有别的概念。女孩子有女孩子的优点,男孩子有男孩子的长处,只要是优秀的朋友,我就鼓励丽晴多和他们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点。我也鼓励孩子多交几个男朋友,黑白黄,都可以。太过年轻的爱,总归最后能成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做家长的都知道,甚至孩子自己也不见得就不知道。反正成不了,却能让她多经历,免得没见过几个男生,后来碰上一个,甭管好的坏的,就认定他了。那多可悲!

   我们在指责中国大众舆论酿成的惨剧时,是否也该反思为人父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呢?每一个大众舆论的发声者,他可能不用负责任,离你的生活太远。特别是在现在的互联网上,你能要求他为他的言论负责吗?这不可能。但是你自己必须谨言慎行,你要为你的一言一行负责,因为你逃不开,你的儿女就在身边,你们太近了。才是能对她产生巨大影响的人,而不是那些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什么?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点儿谈资罢了,而你真有必要为了他人的无聊消遣葬送自己儿女的性命么?

  教会孩子如何准确地判断他人是子女婚姻幸福的关键。要敏锐地辨别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是否真诚。怎样辨别孩子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是否真诚?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对所有人是否真诚——而不只是做做样子以便赢得好印象。他们如何待人?他们的真诚是否是其本性和素养的必然结果呢?或者是因为真诚对他们有益,他们才变得真诚呢?

  中学和大学的经历让他们学会了敏锐地判断他人的品质差异。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往越多,他们就越能对配偶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个人是否真诚可靠呢?这样的问题是选择配偶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丁妈妈的话——丽晴在上初中的时候,跟班里的一女孩非常要好。她热情地跟我介绍,说女孩是她最要好的朋友。第一次在家长会上见了那女孩一面,我就察觉出这女孩有超出她这个年龄段的冷静和,总之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

 丽晴问我:媛媛姐姐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怎么样?她很好是不是?我说:我不这么认为。你最好还是多观察一段时间,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丽晴说:怎么可能?妈妈你想多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丽晴一再地跟我强调最好的朋友,俨然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我最后只得说:你问我的意见,我就给出我的看法。当然了,我只见过这孩子一面,而且只是短暂的交谈,可能我的判断没有你的准确,毕竟你是跟她朝夕相处的人。但是我直白地告诉你我的感觉,这个孩子不像你说的那样。她的心事很重。你记住我一句话,不要太感情用事。不过,你还小,受点伤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知道这孩子根本没把我说的放在心上。但是就像我早说的那样,丽晴还小,在人际交往中受点伤也没什么不好,这可以帮助她成长。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后来我辗转得知,因为丽晴被评上了三好学生,而这个女孩落选了,女孩就在教室里歇斯底里地发脾气,脚用力地踢着课

  桌椅,并且嘴里不断地反复嚷嚷着,为什么是她?为什么是她?她凭什么……”(女孩以为教室里没人,大家都已经走光了,但所幸还是被路过的另外的两个女孩撞见了。)

  我想说的是,社会中的人有时候并不是你们看上去的那个样子。我也不明白这个女孩为什么要装得那么温顺,但我早知道实际上她不是那个样子。丽晴为此很受伤(还发生了很多事,这只是其中的一件,比较有代表性)。

  丽晴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能判断得那么准?你只见过她一面。平时你只是听我说她,而且你知道,我只会拣好听的说。

  我说:这可能就是阅历吧,几十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积累。你不用着急,你多经历一些也可以的。而且我相信,你会比我强,你从小就有很好的观察力。

  丽晴说:妈妈,那么你当初为什么不阻止我跟她交往?我现在很难受。我说:我说了自己的看法,你听不进去嘛。

  丽晴说:我是问,你为什么不阻止我跟她交往?

  我说:你会很难受,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我知道你待人真诚。何况你一再地跟我强调她是你最好的朋友。不过我转念一想,你还小,让你受点伤学点东西有好处。

 大学里有才智的人并非都具有完备的优秀品质。事实上,人们经常使用高智商作为掩饰。有些人会过分看重其他人的智力水平,以致掩饰或忽视了其缺点,正如其他人被外表魅力所蒙蔽一样。如果过于强调某种品质如智力,那么就可能忽视了真诚、乐观以及正义感等品质。

  初次出席哈佛大学的入学典礼,我问丽晴有没有她喜欢的男生。丽晴表示有个男孩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也热情地邀请这男孩到家里来做客。说实在的,我和她父亲都没有觉得这男孩有什么不好。但是过了一星期左右吧,丽晴却说很烦这男孩子了。我追问原因,丽晴表示,起初的时候,对这男孩的印象很好。但是相处后却发现,这男孩除了学习好之外,除了专攻于他自己所学的领域之外,对外界的世界一概不知,生活能力很差,没有绅士风度,像个小女生一样胆小……

  于是我很欣慰,瞧,经过从小的历练,而今我家的丽晴已经不再需要父母在一旁对她交往的朋友品头论足,她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分辨出适合自己的伴侣。是的,我和丽晴的父亲也都感到很欣慰。当然,丽晴的判断也有可能出错,就像我说的,一次见面或者短期的接触不可能很全面地判断一个人,但是朝夕相处的却可以。朝夕相处之下,这人给你的感受多半是真实的。而有机会与之朝夕相处的,只能是孩子自己,不会是父母,所以,还是把如何判断他人这课好好给孩子补上吧!

 精彩语录:为什么西方的家庭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孩子们都没什么问题,中国父母管得那么严,有一天交了异性朋友,却会造成大灾难?因为中国家庭用围堵而不是疏浚的办法。围堵的结果,当然是水位愈来愈高,一朝溃堤,难以收拾。

  教会孩子如何准确地判断他人是子女婚姻幸福的关键。要敏锐地辨别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是否真诚。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往越多,他们就越能对配偶做出准确的判断。

一次见面或者短期的接触不可能很全面地判断一个人,但是朝夕相处的却可以。朝夕相处之下,这人给你的感受多半是真实的。而有机会与之朝夕相处的,只能是孩子自己,不会是父母,所以,还是把如何判断他人这课好好给孩子补上吧!

比哈佛重要十倍的东西

孩子能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内心、健全健康的性格要比十个哈佛都来得重要。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往往是由童年开始就埋下种子的,童年的时候孩子无力抗争,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不平就埋在内心,成为一种隐患。也许一辈子它都不会爆发,又也许当她成年后的某一天,这隐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孩子的心灵健康远比哈佛大学重要。

我对丽晴的口头禅是:你觉得呢?

  人都是在不断地尝试挫败再尝试中成长的,我会接纳孩子的失败,陪着她,让她自己总结出为什么没做好,鼓励她用各种方法不断尝试。

  丽晴读小学之前是在加拿大度过的,所以回到国内后,汉语对丽晴反而是个问题。丽晴小时候写的汉字特别大,也不够漂亮。我并没有逼着她非得一个字写100遍,甚至老师留的这种几十遍、一百遍的惩罚式作业,我家丽晴也从来不需要写(我预先跟老师沟通过,算是获得了特赦)。我那时候就想,我一个经过百般历练的成年人,写这种一百遍的作业都要写吐了,不要说孩子了。你说这样的教育,孩子有可能爱上学习吗?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他的一场演讲里说得好:面对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政府不但要培养人才,更需要帮助成人培养技术,使人们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丽晴有时放学后贪玩,回家发现自己作业写不完,熬到很晚很困的时候,自己开始着急,就在那时候总结:明天得早点回家写作业。过了两天,又忘了。起起伏伏地,都是她自己在掌握对作业和时间的管理,而不是我在一边催着。经过不断尝试,孩子会感到自己是一个丰富的源泉,越来越相信自己有智慧、有创造力。

  如何培养听话而又有主见的孩子?

如何培养听话而又有主见的孩子?首先,允许孩子做他自己。同时,也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自己。小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大的区别。大人常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边吃边玩,为什么那么喜欢玩;小孩子也理解不了大人为什么那么忙, 他们经常会想:是自己不重要吗?是自己不够好吗?是自己不值得吗?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而因为亲子之间在成长背景、成长经历、价值判断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孩子的见解很可能和我们不同。我们如何对待这些不同呢?

  在这个理性的时代我们要以理服人。这也是应该懂得自制的时代,个人的自由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由。这更是个平等的时代,大人小孩都是人,要平等地对待他。所以说,尊重孩子和我们的不同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和孩子就能互相接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融洽的。

  丁丽晴的初中是在北京就读的,这段时间虽然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但她依旧是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每个周末,她都会一个人到海淀图书馆去读书,内容包括人物传记、写实报道、经济分析及小说等。她说:这段时间的超量阅读,令我增长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获益匪浅。也是因为阅读,丽晴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初中毕业后,她从报道上看到中国的高中生学习非常辛苦,大量的作业令他们每天都忙到凌晨以后才睡觉,早上五、六点钟又要起床,身体常常吃不消。

  此时已立志要到美国读大学的丽晴,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离开中国,返回加拿大求学。丽晴说,她当时想,美国的考试全是英文,与其花大力气在中文上,不如节约一半时间去学英文,用英文直接攻读数理化,结果一定事半功倍,更有把握。

  对于丽晴的每一步决定,父母都是完全支持的,回加拿大读高中的这个决定也不例外。 我们的惯常做法是,开诚布公地谈话,既然是开诚布公的谈话,我就随时准备接受孩子的顶嘴和不服从。

  精彩语录:我们到底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到底要成为孩子什么样的父母?是两个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问题。

  在这个理性的时代我们要以理服人。这也是应该懂得自制的时代,个人的自由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由。这更是个平等的时代,大人小孩都是人,要平等地对待他。

  我们的惯常做法是,开诚布公地谈话,既然是开诚布公的谈话,我就随时准备接受孩子的顶嘴和不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