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有限公司翻译:情绪和情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2:53:40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情绪和情感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反映的则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无论人是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人自身都能直接体验到,离开了体验就根本谈不上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是有别于认知过程的另一特征。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以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般地说,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消极因素的情绪和情感。人淌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所以,我们可以将情绪和情感视为需要是否满足的一种指标,但不能将这种关系简单化,情绪和情感与需要的关系有时要受主体的生活信念的制约。例如,通常情况下缺水会让人产生烦燥、沮丧、憎恶等消极情绪,但是保卫上甘岭的自愿军战士在断水数天的情况下,由于有坚守阵地击退顽敌的信念,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和愉快的情绪。

    决定情绪和情感反映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交叉的。“情绪的每一次发生,都兼容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交叠”。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和情感都表现出互相对立的两极。这种两极性是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快感度方面,两极为“愉快——不愉快”。这种体验与主体需要满足的程度相联系。当情绪和情感由积极向消极变化时就伴随着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对立的反映,如快乐和悲哀、敬仰和轻蔑、热爱与憎恨等。

    在紧张度方面,两极为“紧张——轻松”。所谓紧张水平是指想要动作的冲动之强弱,紧张的程度既决定于当事件的紧迫性,也取决于人的心理准备状态和个体的个性品质。在事件十分紧急或处于关键时刻,人们一般会有高度紧张感。如初学跳伞的人跨出机舱的一瞬间往往十分紧张;参加同考的学生和排除哑弹的战士都会有紧张情绪。与紧张相对的另一极是轻松,是一种情绪松弛状态。紧急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之后,人们常有轻松感。另外,任务难度低社会评价高的工作也会让人产生轻松感。情绪紧张程度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有实验表明,紧张程度中等时,人的操作行为效果最佳,过度紧张或松弛都会降低操作效率。

    在激动水平方面,两极为“激动——平静”。激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机能状态,激动和平静两极反映过度兴奋和抑制状态,如狂喜、暴怒,麻木、冷漠等。激动指在极短的时间里猛烈爆发的情绪反应,伴有激烈的内部器官活动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情绪激动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它可以催人奋进,推动人的行为;也可阻碍人的活动,如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愤怒得失去理智。激动水平对情绪的快感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愉快的情绪在激动时是狂喜,在平静时是恬淡的欣喜。

    在强度方面,两极为“强——弱”。们们常用情绪表现的强弱作为划分情绪和情感水平的标准。例如,怒由弱到强划分为:微慢、愤怒、大怒、暴怒和狂怒;喜欢由弱到强划分为: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既与引起情绪和情感变化的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大小有关,也与个体的目的和动机强度有关。

    由于情绪和情感具有以上四方面的两极性,每两极间又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这四种情绪和情感的两极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每一方面的两极也不是绝对不可相互转化的,如:“乐极生悲”、“破涕为笑”、“喜极而涕”等等成语,都反映了这种变化。生理学家在动物和人的上丘脑、边缘系统及相邻部位发现了主导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神经中枢,它们被称为“愉快中枢”和“痛苦中枢”。这些情绪调节机制的发现为解释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提供了依据。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一)适应功能

    人的行为总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是人适应自下而上的精神支柱。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

    表情的发展是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发展的标志。类人猿等高级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表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自下而上需要得到满足,有了同伴,它们就欢喜;受到外敌侵犯就怒目圆睁;亲密的同伴死亡时便会悲哀落泪。这些基本情绪是高等动物在自下而上适应过程中发展、分化出来的。

    2、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婴儿的怀疑情感是随他们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哭是婴儿最具有特征的适应方式。婴儿用哭声告诉大人他身体不适、饿了。随着要表达内容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大人交流的情绪反应也逐渐增加并产生分化。笑对初生的婴儿而言只是一种生理上舒适的反应,后来在与成人的接触中,婴儿产生主动的微笑反应,产生具有社会意义的“微笑”。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是儿童以情绪为信号进行社会交往的典型例子。如在“视觉悬崖”前儿童往往驻足不前,视察母亲的表情。如果母亲是支持和鼓励的表情,儿童往往会奋力爬过“视崖”;如果母亲显出担心和害怕,儿童就会畏缩不前。

    3、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社会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环境的适应也成为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情绪调节也就成了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人们适应不良时往往会产生挫折感,导致焦虑和紧张。通过适当地情绪调节,降低焦虑和紧张,就能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如情绪不好吃不下饭就是日常生活中情绪影响适应的明显表现。

    (二)动机作用

    人的各种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而怀疑情感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它们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因此,情绪和情感具有动机作用。

    积极的情绪状态会成为行为的积极诱因;消极的情绪状态则起消极诱因作用。人们会受激发以摆脱这种状态,这样情绪状态就起到了动机的始动作用和指引功能,使人们追求导致积极情绪的目标而回避导致消极情绪的目标。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行为效率,起正向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阻碍人的行动,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反向的推动作用。

    研究发现,适度的情绪兴奋性会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能促进主体积极地行动,从而增进行为的效率。一定情绪紧张度的维持有利于行为的进行,过于松弛或过于紧张对行为的进程和问题的解决不利。

    (三)组织作用

    情绪和情感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对其它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绪则有干扰、破坏作用。

    1、促成知觉选择

    知觉具有选择性,情绪的偏好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之一。

    比如,婴儿喜欢红、黄色,他们选择玩具时重点是红、黄色的物品,而对其它的却很少注意。

    2、监视信息的移动

    对信息监视实际上是注意的过程,但情绪和情感对维持稳定的注意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有兴趣、好奇的信息监视准确,而往往忽视自己厌恶、不感兴趣的信息。

    3、影响工作记忆

    情绪和情感对记忆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喜好影响记忆的效率,人们容易记住喜欢的事物,对不喜欢的记忆起来十分吃力;二是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进行归类,在同样情绪状态下记住的材料更容易回忆出来。

    4、影响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思维活动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过于亲近和喜欢的容易偏听、偏信,过度兴奋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思维的进程和方向。“感时花溅泪,离别鸟惊心”是情绪影响思维的写照。

    5、情绪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愤怒往往使人冲动而不计行为的后果,畏惧往往令人退缩不前。

    (四)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有着明显的外显形式——表情。表情与言语一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它是传播情绪和情感信号的主要媒介。

    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和身体姿势都能显示主体的情绪状态。人们爱过表情反映自己的意愿,也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周围人的态度和意愿。如微笑通常表示满意、赞许或鼓励;厌恶、怒目圆睁表示否定的态度。喜、怒、哀、乐是人们交流彼此的思想、愿望、需要、态度以及观点的有效途径。

    语言尚未发展起来的婴儿能通过对周围成人的表情观察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孩子看到陌生人会有些惧怕,这时大人以微笑、点头等表情鼓励他,他就会与陌生人接近而畏惧感;如大人持否定的表情,摇头、瞪眼,婴儿就会大哭、避开。大人及时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是婴儿学习、认识世界,发展个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作用称为情绪和情感的社会性参照作用。

    总之,情绪和情感使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态度和观点更具有表现办,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起传递信息的作用。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也是通过它的信号作用得以实现的。

    四、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以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映,是属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是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着的两个概念。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如在饥饿时有食物吃就会很高兴,这是一种情绪反应,而不能说他产生了热爱食物的情感。情绪是原始的,是人和动物(尤其是高级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如民族自豪感是与对本民族的受相伴而生的社会性情感。

    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婴儿最初的表情反应具有无条件反射的性质,而情感则是社会接触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在不断受到母亲\翔的过程中产生出愉快的情绪体验而逐渐培养起来的.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人们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这些都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而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虽不轻易表露但对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虽然它们所表达的主观体验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往往在强烈的情绪反应中也有稳定的主观体验,而情感也多通过情绪反应表现出来,情绪和情感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这表现在:(1)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2)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

    2、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含着情感因素。

    五、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情绪和情感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

    (一)情绪状态下机体的内部变化

    个体作出情绪反应时呼吸、心率、血压、血管容积、皮肤电反应、脑电反应及内外分泌腺反应无能会发生变化。记录这些变化可以作为描述情绪反应特笥和强度的客观指标。

    1、呼吸

    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与个体的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不同情绪状态中,呼吸的次数、呼吸的快慢和质量有着没的特点。人在平静时每分钟一般呼吸20欠,愤怒时每分钟可呼吸40~50次;突然惊惧时人的呼吸会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产生;笑时呼气快面吸气慢,呼吸的比率低到0.30,而惊讶时吸气则是呼气的2~3倍;恐惧时,呼气与吸气的比率由平静状态下的0.7上升到3.00或4.00。

    2、血液循环

    人在情绪激动时脸涨得通红,是血液循环加快的反应。血液循环有三种主要指标:血压、心率和血管容积。人在吃惊和恐惧等紧张情绪下,心率比平静时增加20次,血压也会升高,而血管容积则降低。

    3、皮肤电反应

    皮肤电反应是皮肤的电阻变化。皮肤的导电性是波动的,任何外来的或新奇的刺激都能直接引起波动的变化。皮肤电的变化是由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的变化引起的,是反映情绪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人在等待重大的活动时,皮肤电阻降低,过度疲劳时,皮肤电阻增大。

    4、脑电反应

    脑电活动的变化也是情绪的生理反应之一。当人处于松弛状态时,脑电活动表现为每秒波动10次的脑电φ波。随着情绪活动强度的增加,这种节律会消失,即产生α波阻抑。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降低,波动频率增大,呈低振幅快波——β波。个体出现病理性情绪障碍时,则会出现高振幅慢波——α波。将大脑各部分的电波活动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脑电图。不同情绪状态下人的脑电图是不同的。

    5、内外分泌腺的反应

    在人体内有两种分泌腺,汗腺、泪腺、唾液腺、消化腺等为外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和性腺等为内分泌腺。这些腺体都有相应的分泌物产生。情绪状态的不同会引起各种腺体分泌的变化。例如,悲痛或过于高兴使人落泪;焦急或恐惧时人会出汗;紧张时唾液腺等消化腺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会感到口干、食欲减退。内分泌腺在情绪状态中的反应较明显的是,紧张和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二)情绪和情感的中枢机制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大脑皮层则对皮层下中枢的活动起调节作用。

    1、下丘脑

    下丘脑不仅是植物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而且与情绪反应关系密切。实验表明,下丘脑后区是产生愤怒反应必不可少的区域,也与恐惧等逃避反应相关联。如果下丘脑遭破坏,动物不能表现出充分协调的愤怒反应。奥尔兹(OLDS)等人发现,下丘脑等部位存在着“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刺激这些部位,人和动物都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2、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整合情绪体验的重要区域。例如,切除双侧杏仁核可以降低动物凶暴的情绪反应。

    3、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与激活或唤醒有关,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4、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巴甫洛夫指出,动力定型的维持、发展和破坏会引起肯定或否定的情感。阿诺德(M。B。ARNOLD)认为,外部刺激要经过个体的评价和估量才引起有关情绪,而评估晨大脑皮层上进行的。人类可以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和控制情感。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以及表情动作

    一、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对如何划分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提出了许多看法。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和情感分为好、恶、喜、哀、乐六大类,倡导“六情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在近现代,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将人的情绪表现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傲慢、惭愧、耻辱等18类。普拉切克(R。PLUTCHIK)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划分情绪,构成锥体模型。此模型的八个扇面表示8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悲痛、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E。IZARD)通过因素分析列出了包括9种情绪的“情绪分类表”:兴奋、喜悦、惊骇、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和傲慢。

    按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使人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我们将情绪和情感分为基本情绪、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等4种状态。

    (一)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它们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的紧张性。

    1、快乐: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快乐的强度与达到目的的容易程度和或然性有关。一个目标越难达到,达到后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如一道难解的几何题经过很大努力解出后,人们会感到非常快乐,而解答容易的题目往往体验不到这种快乐。另外,当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体验。

    2、愤怒:愤怒是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扰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愿望受阻就是遭受挫折。当个体明白挫折产生的原因时,通常是对引起挫折的人或物表现愤怒的反应。个体如果看不出是什么原因阻碍他达到目的,一般只会感到沮丧而不是愤怒。对象明确的愤怒常诱发攻击。

    3、恐惧: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哩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由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所引起的。比如,在遇到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时,人们无力应付,往往就会惊恐万分。儿童由于经验和能力缺乏,往往有更多的恐惧体验。如怕黑、怕小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学会了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一些原来引起恐惧的事物不再使人害怕。但是,当熟悉的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时,如失火、大面积停电,又会引雪恐惧。恐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人的恐惧往往引起他人的恐惧与不安。

    4、悲哀: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失败、分离会引起悲哀。悲哀的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主体心理价值的大小,心理价值越大,引起的悲哀越强烈。亲人的去世使人产生极底的悲哀,这与失去一般朋友的悲哀有所不同。悲哀从强度上分为遗憾、失望、悲伤和哀痛。

    (二)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与接近外界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惊奇和兴趣,而厌恶则是与之相反的情绪体验。

    1、惊奇和兴趣:面对陌生、奇特但并未发现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时,个体会产生惊奇感,进而就产生探究该事物的兴趣。惊奇和兴趣这种有接近事物倾向的情绪体验的出发点是探究反射是对奇特事物的一种先天反应。人对奇特事物的反应往往要经历几个阶段,以婴儿照镜子为例。婴儿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首先是害怕,躲进母亲的怀里;逐渐熟悉了之后,不再害怕,对这个物体很惊奇;进而产生了兴趣,用手去触摸镜面,将镜面反过来看背后有什么。

    惊奇和兴趣是中等肯定程度的情绪体验,它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所以,惊奇和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心理动因,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厌恶:厌恶是指与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感相关联的,具有强烈躲避倾向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厌恶与惊奇和兴趣的作用相反,它使人远离引发的事物。厌恶和恐惧都将导致人的躲避行为,但厌恶不像恐惧那样是个体对事物的无能为力,而只是不喜欢,厌恶的对象不一定能对个体造成威胁。如人们厌恶沾滑的物体,但许多沾滑的物体并不对人有威胁。厌恶与个体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在一个民族是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会引起另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的强烈厌恶。如,法国的视蜗扣为美味佳肴,但德车人对蜗牛十分厌恶。另外,一个人过去的特殊经验也决定了哪些事物会引志他的厌恶。

    (三)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自我评价是个体在社会中按照社会及个人的要求对自己及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评价。害羞、骄傲与自罪是三种主要的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它们较为复杂且具有社会性。

    1、害羞:害羞是个体与周围人和环境的相处过程中对自己作不太肯定评价时的情绪体验。害羞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表情动作,如垂下眼睑、不敢直视他人、脸红、说话不流畅或根本不说话,甚至逃离使其害羞的环境等。害羞是个体性格的反映,也受以前经验的影响。

    2、骄傲与自罪:骄傲是个体在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自我要求时产生满足感、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自罪是个体了解到自己达不到理想要求时所产生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每个人在头脑中都有一个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的认识,称为理想的自我。人对自己现状的认识称为现实的自我。当现实的自我满足了理想自我的要求,个体就会对自己很满意,产生骄傲的情绪;如果现实自我不能满足理想自我的要求,则产生自罪的情绪。个体对自己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都会对骄傲和自罪的体验产生影响,而社会要求主要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要求的形成来起作用的。骄傲与自罪对形成道德感有重要作用,影响个体的个性和认可风格。

    (四)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爱和恨是两种极端的指向他人情感的基本体验。爱和恨源于对他人的好感与厌恶,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他人持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爱是肯定情感的极端,恨是否定情感的极端。

    1、爱:爱是对他人肯定的情感,它与喜欢相联系,是与受他们吸引有接受个体户相关联的情感。在爱的作用下,个体常常体验到一种献身感。爱有许多种,母爱、亲情之爱、恋人之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等等。一般来说,爱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促使人们为所爱的对象工作、学习、献身。

    2、恨:恨是对他人否定的情感,它与愤怒这一基本情绪相联系久而久之产生的情感体验。恨这种情感体验的结果是个体力求摧毁所恨的对象。不喜欢或厌恶等否定情感与恨不同,它们只导致个体远离对象。恨的消极作用在于它的破坏性,它导致个体报复恨的对象,甚至做出许多不理智的行为来摧毁对象。但是,恨也有积极的作用,如对敌人的仇恨可鼓舞将士奋勇杀敌。

    二、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一)三种主要的表情动作

    1、面部表情: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IZORD,C。E。)将人们面部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三个区域,认为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相应的情绪。比如,人愉快时,额眉——鼻根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颊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下巴区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笑的面部表情。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如笑时嘴角上翘,惊奇时眼和嘴张大,悲哀时双眉和嘴角下垂。

    2、身段表情:身段表情是除面部之外身体其它部位的表情动作。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例如,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羞层时扭扭捏捏。舞蹈和哑剧是演员用身段表情和面部表情反映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3、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速和速度上的表现。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厉。同样一句语用不同的方式讲出来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例如,“你干吗”用升调说出来时表示疑问;用降调则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

    表情动作与言语一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三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主要作用,而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往往是情绪表达的辅助手段。

    (二)表情的先天性和社会性

    人类的表情既有先天的生物适应性的一面,又有社会适应性的一面。

    1、表情的先天性

    表情具有先天性的程序化的模式。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对人和动物的表情作了详细描述和比较研究。他指出,人和动物的表情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根源。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生存适应的价值。例如,人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和眼睛张大等反应是准备搏斗时适应性动作,这些动作通过遗传达室而得以延续保留下来。

    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也从以下三方面证明了表情的先天性。(1)先天盲婴的自发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的相一致,并不因为看不见别人的表情动作而“学不会”这些表情。(2)非洲前文化部落中的原始人的表情绝大多数能被现代人所理解;世界上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人民对各种面部表情的判断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3)婴儿言语发生前的表情动作是先天的。

    2、表情的社会性

    人类表情是在社会环境中逐渐表现和得到发展的,它受环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情绪表现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复杂性和强度逐渐增加并产生分化。这表现在二个方面:(1)表情的复杂性增加。在社会交往中,各种基本情绪在快感度、激动度、紧张水平和强度上的区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人能够表达和区发越来越多在各维度上有细微差别的情绪。另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情绪复合而成的复杂表情也产生了。情绪与动机、认知因素或个性特质相结合,形成了人类复杂的表情系统。一定的表情要与相应的社会环境和主体的状态相联系方可得到准确的诠释。(2)表情的随意性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提高。随着个体社会化的不断深入,表情也逐渐发展与完善起来,表情产生和控制的随意性也得到了提高。人们逐渐学会根据需要来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掩盖、修饰或夸张自己的情绪体验,以改变内心体验,直辖市人际关系。另外,一些复杂的表情,如痛苦,是在后天班干部习得的,是对自身不良状态的习得反应。作为基本情绪反应,痛苦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体验,但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具有不太相同的表达方式。有的表现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文化发展的不同步性也带来了表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程度和特征的反应形式。例如,鳊尼西来的爪哇部落要求部落成员控制自己的表情,不表露出来,并按此标准规范儿童的行为。因此,爪哇人的表情远没有其它各族的人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以及表情动作

    一、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对如何划分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提出了许多看法。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和情感分为好、恶、喜、哀、乐六大类,倡导“六情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在近现代,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将人的情绪表现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傲慢、惭愧、耻辱等18类。普拉切克(R。PLUTCHIK)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划分情绪,构成锥体模型。此模型的八个扇面表示8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悲痛、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E。IZARD)通过因素分析列出了包括9种情绪的“情绪分类表”:兴奋、喜悦、惊骇、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和傲慢。

    按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使人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我们将情绪和情感分为基本情绪、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等4种状态。

    (一)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它们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的紧张性。

    1、快乐: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快乐的强度与达到目的的容易程度和或然性有关。一个目标越难达到,达到后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如一道难解的几何题经过很大努力解出后,人们会感到非常快乐,而解答容易的题目往往体验不到这种快乐。另外,当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体验。

    2、愤怒:愤怒是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扰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愿望受阻就是遭受挫折。当个体明白挫折产生的原因时,通常是对引起挫折的人或物表现愤怒的反应。个体如果看不出是什么原因阻碍他达到目的,一般只会感到沮丧而不是愤怒。对象明确的愤怒常诱发攻击。

    3、恐惧: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哩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由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所引起的。比如,在遇到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时,人们无力应付,往往就会惊恐万分。儿童由于经验和能力缺乏,往往有更多的恐惧体验。如怕黑、怕小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学会了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一些原来引起恐惧的事物不再使人害怕。但是,当熟悉的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时,如失火、大面积停电,又会引雪恐惧。恐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人的恐惧往往引起他人的恐惧与不安。

    4、悲哀: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失败、分离会引起悲哀。悲哀的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主体心理价值的大小,心理价值越大,引起的悲哀越强烈。亲人的去世使人产生极底的悲哀,这与失去一般朋友的悲哀有所不同。悲哀从强度上分为遗憾、失望、悲伤和哀痛。

    (二)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与接近外界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惊奇和兴趣,而厌恶则是与之相反的情绪体验。

    1、惊奇和兴趣:面对陌生、奇特但并未发现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时,个体会产生惊奇感,进而就产生探究该事物的兴趣。惊奇和兴趣这种有接近事物倾向的情绪体验的出发点是探究反射是对奇特事物的一种先天反应。人对奇特事物的反应往往要经历几个阶段,以婴儿照镜子为例。婴儿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首先是害怕,躲进母亲的怀里;逐渐熟悉了之后,不再害怕,对这个物体很惊奇;进而产生了兴趣,用手去触摸镜面,将镜面反过来看背后有什么。

    惊奇和兴趣是中等肯定程度的情绪体验,它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所以,惊奇和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心理动因,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厌恶:厌恶是指与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感相关联的,具有强烈躲避倾向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厌恶与惊奇和兴趣的作用相反,它使人远离引发的事物。厌恶和恐惧都将导致人的躲避行为,但厌恶不像恐惧那样是个体对事物的无能为力,而只是不喜欢,厌恶的对象不一定能对个体造成威胁。如人们厌恶沾滑的物体,但许多沾滑的物体并不对人有威胁。厌恶与个体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在一个民族是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会引起另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的强烈厌恶。如,法国的视蜗扣为美味佳肴,但德车人对蜗牛十分厌恶。另外,一个人过去的特殊经验也决定了哪些事物会引志他的厌恶。

    (三)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自我评价是个体在社会中按照社会及个人的要求对自己及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评价。害羞、骄傲与自罪是三种主要的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它们较为复杂且具有社会性。

    1、害羞:害羞是个体与周围人和环境的相处过程中对自己作不太肯定评价时的情绪体验。害羞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表情动作,如垂下眼睑、不敢直视他人、脸红、说话不流畅或根本不说话,甚至逃离使其害羞的环境等。害羞是个体性格的反映,也受以前经验的影响。

    2、骄傲与自罪:骄傲是个体在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自我要求时产生满足感、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自罪是个体了解到自己达不到理想要求时所产生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每个人在头脑中都有一个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的认识,称为理想的自我。人对自己现状的认识称为现实的自我。当现实的自我满足了理想自我的要求,个体就会对自己很满意,产生骄傲的情绪;如果现实自我不能满足理想自我的要求,则产生自罪的情绪。个体对自己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都会对骄傲和自罪的体验产生影响,而社会要求主要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要求的形成来起作用的。骄傲与自罪对形成道德感有重要作用,影响个体的个性和认可风格。

    (四)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爱和恨是两种极端的指向他人情感的基本体验。爱和恨源于对他人的好感与厌恶,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他人持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爱是肯定情感的极端,恨是否定情感的极端。

    1、爱:爱是对他人肯定的情感,它与喜欢相联系,是与受他们吸引有接受个体户相关联的情感。在爱的作用下,个体常常体验到一种献身感。爱有许多种,母爱、亲情之爱、恋人之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等等。一般来说,爱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促使人们为所爱的对象工作、学习、献身。

    2、恨:恨是对他人否定的情感,它与愤怒这一基本情绪相联系久而久之产生的情感体验。恨这种情感体验的结果是个体力求摧毁所恨的对象。不喜欢或厌恶等否定情感与恨不同,它们只导致个体远离对象。恨的消极作用在于它的破坏性,它导致个体报复恨的对象,甚至做出许多不理智的行为来摧毁对象。但是,恨也有积极的作用,如对敌人的仇恨可鼓舞将士奋勇杀敌。

    二、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一)三种主要的表情动作

    1、面部表情: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IZORD,C。E。)将人们面部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三个区域,认为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相应的情绪。比如,人愉快时,额眉——鼻根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颊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下巴区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笑的面部表情。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如笑时嘴角上翘,惊奇时眼和嘴张大,悲哀时双眉和嘴角下垂。

    2、身段表情:身段表情是除面部之外身体其它部位的表情动作。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例如,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羞层时扭扭捏捏。舞蹈和哑剧是演员用身段表情和面部表情反映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3、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速和速度上的表现。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厉。同样一句语用不同的方式讲出来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例如,“你干吗”用升调说出来时表示疑问;用降调则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

    表情动作与言语一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三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主要作用,而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往往是情绪表达的辅助手段。

    (二)表情的先天性和社会性

    人类的表情既有先天的生物适应性的一面,又有社会适应性的一面。

    1、表情的先天性

    表情具有先天性的程序化的模式。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对人和动物的表情作了详细描述和比较研究。他指出,人和动物的表情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根源。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生存适应的价值。例如,人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和眼睛张大等反应是准备搏斗时适应性动作,这些动作通过遗传达室而得以延续保留下来。

    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也从以下三方面证明了表情的先天性。(1)先天盲婴的自发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的相一致,并不因为看不见别人的表情动作而“学不会”这些表情。(2)非洲前文化部落中的原始人的表情绝大多数能被现代人所理解;世界上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人民对各种面部表情的判断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3)婴儿言语发生前的表情动作是先天的。

    2、表情的社会性

    人类表情是在社会环境中逐渐表现和得到发展的,它受环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情绪表现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复杂性和强度逐渐增加并产生分化。这表现在二个方面:(1)表情的复杂性增加。在社会交往中,各种基本情绪在快感度、激动度、紧张水平和强度上的区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人能够表达和区发越来越多在各维度上有细微差别的情绪。另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情绪复合而成的复杂表情也产生了。情绪与动机、认知因素或个性特质相结合,形成了人类复杂的表情系统。一定的表情要与相应的社会环境和主体的状态相联系方可得到准确的诠释。(2)表情的随意性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提高。随着个体社会化的不断深入,表情也逐渐发展与完善起来,表情产生和控制的随意性也得到了提高。人们逐渐学会根据需要来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掩盖、修饰或夸张自己的情绪体验,以改变内心体验,直辖市人际关系。另外,一些复杂的表情,如痛苦,是在后天班干部习得的,是对自身不良状态的习得反应。作为基本情绪反应,痛苦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体验,但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具有不太相同的表达方式。有的表现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文化发展的不同步性也带来了表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程度和特征的反应形式。例如,鳊尼西来的爪哇部落要求部落成员控制自己的表情,不表露出来,并按此标准规范儿童的行为。因此,爪哇人的表情远没有其它各族的人丰富。

    第三节: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般来说,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而且以不同的心情、激动和紧张状态表现出来,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里表现出的一定的情绪。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优虚、焦虑等。心境具有弥散性,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处在某种心境中的人,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心境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心情”比较一致。在舒畅的心情下,人们对事物产生欢快情绪体验,甚至连花草树木都在“微笑”、“点头”惹人喜爱。在消极的心境下,人们往往以不良情绪看待事物,做事枯燥乏味,容易激怒。中国古语:“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就是对同样一件事具有不同心境的人体验各不相同。

    心境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发产生。工作顺逆、事业成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环境的舒适与否都可能引起人的某种心境。当然,主观认识对心境的产生和持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境持续的时间可以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判别甚大。某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这种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在客观环境方面,影响心境持续时间的因素是事件对个体的重要性。事件越重大,引起的心境越持久。如失去至亲往往使人长时间地沉浸在悲伤和郁闷的心情中。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灵活的人受不良心境影响的时间少些;性格内向、沉闷的人心境持续时间可能长些。有的人甚至长期为某事耿耿于怀、郁郁寡欢。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乐观的心境会促进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活动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益于人的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则使人厌烦、意志消沉,降低人的活动效率,有碍于健康。学会对心境的调节控制,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十分重要。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沮丧和绝望、至亲突然逝世后的极度悲伤等,都是激情状态。另外,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分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例如,对某种痛苦忍耐过久、抑制过度,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是强烈的激情状态,难以控制。

    激情的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1)由于意志办减弱,身体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高度紧张使细微的动作发生紊乱。这时人的行为受情绪体验的左右。(2)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了不可控制的动作和推动理智的行为。(3)激情爆发后的平息阶段。这时会出现平静和疲劳现象,严惩时甚至精力衰竭,对一切事物不关心,精神萎靡。

    激情发生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哭泣呼号、手舞足蹈等,有时甚至出现性动作,言语过多或不流畅。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当的估价。然而,控制激情是完全可能的,在激情发生的最初阶段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能将危害性减轻到最低限度。当然,激情也有积极的一面,有些激情状态也能推动人的活动,成为活动的强而有力的推动力。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在紧急状态下(地震、火灾),人们迅速作出判断,使机体各部分动员起来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有:(1I)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需要进入应激状态。(2)已有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

    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应激引起身心紧张有利于主体全力解决紧急问题。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保持高度警觉,有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使人作出平时所不能作出的大胆判断和动作。但是,有时应激所造成的高度紧张又会阻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紧张和惊恐也会导致人们感知、注意产生局限,思维迟滞,行动刻板,正常处理事件的能力反而大大削弱了。

    在应激状态下人的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物反应,如腺体和神经递质的活动使机体紧急动员起来,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发生变化。这些活动有助于个体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但是,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也引起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的溃退,从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出现

    应激能引起“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发生。这种症状:一般分三个阶段:(1)惊觉阶段。应激初期,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上升,血糖和胃酸增加,机体处于适应性防御状态。(2)阻抗阶段。有机体提高代谢水平,动员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3)衰竭阶段。紧张持续,有机体的适应性贮存全部耗尽。这时机体被自身防御作用损害,导致适应性疾病。可见,对应激的控制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第四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感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这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则产生肯定的道德体验,心安理得或产生尊敬感。反之,则产生否定的道德体验,如愧疚、痛苦或蔑视。

    产生道德感的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认识,缺乏这种认识,道德感就无法产生。道德规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时代、民族、文化环境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热爱祖国和人民、助人为乐等是这个社会崇尚的道德规范。

    道德情感在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论理性的道德感三大类。

    (一)直觉的道德感

    直觉的道德感是由对某种情境的直觉感知引起的,具有迅速而突然的特点,对道德行为有迅速定向的作用。如,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尊感激起某人大胆果断的行动;突然产生的不安和内疚感阻止某人做不合道德要求的事。

    直觉的道德感通常缺乏明确的自学意识,但仍然与个体过去的经验有关。在经验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舆论及个体对它们的态度。舆论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影响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也为道德标准打上了情感的烙印。良好的舆论有利于正确道德感的唤起,而不良好、错误的舆论则引导人们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二)形象性的道德感

    形象性的道德感是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道德情感。人在社会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各样与道德有关的人和事,伴随着道德规范的形成,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也印入脑海。符合或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人与事成为构成道德体系的形象内容。在一定的时候,这些形象被重新唤起,帮助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榜样就是一种按照一定道德规范行动的典型人物形象,它对青少年道德感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青少年期,个体的情感更容易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他们容易被英雄人物的品质和事迹所激励,产生道德感。

    (三)论理性的道德感

    论理性的道德感是在认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学的、概括性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在青年期(14、15~24、25岁)才开始产生并发挥作用。从青年期开始,个体开始意识到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及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对人生理想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世界观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概括的道德标准和观念,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并且产生了深挚而概括的道德感。例如,人们按理想产生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就会产生自重感、自豪感和自尊心。论理性的道德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具有动力作用,能增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控制力。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人们在探索真理时会产生求知欲,了解和认识未知事物时有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会出现迟疑、惊讶和焦躁,问题解决后产生强烈的喜悦和快慰;在坚持自己观点时有强烈的热情;由于违背了事实而感到羞愧等,都是理智感的体现。

    理智感是高级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好奇心是探求趔的源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引发许多对人类文明有重要影响的发明。

    理智感是个体良好精神境界的体现,是追求真理的推动作用发挥得怎样与个体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关,也与世界观、理想等有关。

    三、美感

    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二是一咎有倾向性的体验。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客观事物(包括其内容和形式)中凡是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就能引起美感体验。美感常常是在人们欣赏艺术品、自然景物和社会上的和谐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时个体人的心情是自由、愉快和轻松的。虽然美感具有快感体验,但它比快感更高级、更丰富。

    同道德感一样,美感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美感的这些特性主要通过审美标准来体现。审美标准体现了人们对美的需要。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z背景乃至气候条件的差异均会导致美感的差异,同一社会中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美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美感从物质的、外表的审美需要发展到精神的、内在的审美需要,美感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事物的外表形式对美感有很大的影响,但美感同时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事物内容的美赋予美感以更丰富的内涵。内在美是外在美的源泉。对内在美的追求是由更深刻的审美需要所引起的。

    第五节:情绪的理论

    情感体验同时伴有生理和心理两种过程,情绪的理论企图对情绪的生理、心理过程以及它们的关系作出系统的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和心理学家对情绪的产生和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进而形成了各种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

    情绪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身体变化,如血液循环、肌肉、呼吸、腺体分泌的变化。1884年和1885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先后提出出相似的情绪理论: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他们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身体外周活动的变化,如哭泣是产生悲伤的原因,惧怕产生于颤抖等,所以这种理论又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人们习惯地认为,先受到某种刺激,产生了某种情绪,才会引发机体变化和反应。但是,詹姆士和兰格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时,引起个体生理上的某种变化和反应,并激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情绪。

    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密切关系,但又片面地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种最早的情绪理论引起了生理学和心理学家的长期争论,促进了情绪理论的发展。

    (二)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首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质疑:(1)在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变化差异较小,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绪作出区分;(2)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生理变化较迟缓,与情绪丰富变化无法适应;(3)机体的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激活一定的生理状态,不能造出某一特定的情绪。

    在对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提出批评的同时,歇逐及其追随者巴德(P。BARD)阐述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这种后来被称为坎农——巴德理论的学说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

    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它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相对于詹姆士——兰格理论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它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以下介绍的扬(P,T。YONG)的理论、利珀(R。W。LEEPER)的理论和汤姆金斯(S。S。TOMKINS)的理论属于编者按动机——唤醒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情绪是唤醒、激活动机的一种持续状态,将情绪与动机相提并论。

    (一)扬的理论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扬通过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过程与感知过程的不同就在于它产生动机作用并影响了行为。他认为情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激活诱发行为;(2)维持并结束行为;(3)调整行为,决定其是否继续与发展;(4)组织行为,决定神经活动模型的形式。扬的理论着重于情绪的动机作用,大量引用了唤醒概念,将情感看成愉快——不愉快两极之间的享乐序列,享乐程度不同其唤醒功能也不同,对行为施加了不同的影响。

    虽然扬对情绪的动机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与其它心理学家不同的是,他更多地看到了情绪的破坏性。他认为情绪的唤醒作用干扰作为正常和有秩地进行。扬在《动机与情绪》(1961年)一书中写着:“当人们被周围情绪(即情绪性地)激励到他的大脑控制减弱或失去的地步……那么,这个人就有了情绪。:扬的理论夸大了情绪的破坏性。忽视了情绪的适应性,因为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二)利珀的理论

    利珀也从动机唤醒的角度来理解情绪,但强烈地反对那种认为情绪对行为具有瓦解作用的观点,他主张情绪是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利珀看来,情绪具有破坏性的观点是对当情绪状态干扰或使期望的行为瓦解时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事实的一种误解。

    利珀认为,情绪起着动机的作用,它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温和的激活状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着主体的行为,指示着行为的方向。例如,情绪促使我们决定采取什么方式去应付当前的局面。情绪的动机功能的基础是生理性动机,但可由社会信号所激发,“情绪机制”像反射一样进行活动。

    (三)汤姆金斯的动机理论

    汤姆金斯1962年提出了一个独创性的情绪理论。他更多地使用感情一词而不是情绪。他认为,感情系统是原始的,它具有先天决定作用,与后天形成的驱力系统相互影响并为之提供能量。感情不受时间和强度的限制,因而具有多变的特点。感情是最基本的动机系统,它的作用是激活、唤醒或放大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力。

    汤姆金斯认为感情交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来完成,对面部线索的分析有助于确定个体的感情状态。

    一、精神分析和体验的理论

    这种理论用意识、意愿等术语对情绪作了理论解释。萨特(J。P。SARTE)这该理论的代表人们。

    萨特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解释情绪。(1)情绪的主体和客体密不可分,情绪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2)情绪包含着对世界的改变。如果达到某种目标时遇到挫折,那么主体就会试着改变它,使它容易应付。这种在意识指导下的情绪性改变,想象有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一个人对黑暗感到害怕,他就会试着逃离这个环境,甚至想象离开这个环境的益处,从而免于加深恐惧感。(3)简单的行为反应不是情绪,真正的情绪必须有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按意愿而能任意罅的。如,一俱人虽然停止逃跑,却不能停止颤栗。(4)并非所有的情绪都是完全清晰可辩的。朦胧的直觉是潜在的情绪,它使人对灾祸或喜事产生模糊预感。

    萨特对情绪抽象、描述性的观点,以及对情绪模糊性、主观作用的阐述引起了心理学界的重视,但他将情绪视作本能的、不可驾驭的难以观察的论点缺乏科学依据。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和评价理论

    早期的情绪理论将重点放在对情绪的生理变化和生理唤醒的解释,而以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倡导的认知评价理论则将情绪的产生同认知活动联系起来,使情绪理论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

    阿诺德认为,同样的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估量和评价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对以往经验的记忆存贮和通过表象达到的唤起,在认知评价中起关键作用。考虑是让人恐惧的,但关在动物园的老虎与山林中的老虎不一样,它不会引起人的恐惧。因为经验告诉人们被铁笼牢牢围住的老虎无法对人构成威胁,这种认知评价决定了个体对笼中老虎没有恐惧情绪,更多地是好奇与欣赏。

    2、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作用

    阿诺德认为,当外界情绪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产生的神经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立脑,再到大脑皮层,由大脑皮层产生对情绪刺激与情境的评估,形成一种相应的情绪。

    拉扎勒斯(R。S。LAZARUS)发展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价学说,将“评价”扩展为评价、再评价的过程。他认为,这个过程由筛选信息,评价、应付冲动,交替活动,身体反应的反馈,以及对活动后果的知觉等环节组成。情绪的产生是生理、行为和认知三种成分的综合反应。对认知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心理结构,即信爷、态度和个性的特征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个体对刺激情境的知觉和评价。

    (二)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用电器沙赫特和辛格(S。SCHACHTER&J。SINGER)在20世纪30年代由一系列情绪实验的结果推论出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情绪认知理论——三因素论。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各种情绪状态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以一定形式的普遍唤醒。人们通过环境的暗示和认知加工对这些状态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分类。认知对刺激引起的一定的生理唤醒的引导与解释导致情绪的产生。

    沙赫特和辛格精心设计了证明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的实验。这个实验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注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但只告诉被试:注射的是一种维生素,其目的是研究这种维生素对视觉的影响。然后,实验者对三组被试作了三种不同的说明来解释这种芗可能引起的反应:(1)告诉第一组被试,注射后将出现心悸、手抖、脸发烧等肾上腺注射后的正常反应;(2)告诉第二组被试,注射此药后身体发抖,脚有点麻,其它的反应不会有;(3)对第三组被试不作任何说明。

    这个实验的第二步是将三组注射完肾上腺素的被试各分为两部分,让他们分别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两种实验情境中休息。一个实验情境能看到一些滑稽表演,是引人发笑的愉快情境;另一个实验情境有人强迫被试回答繁琐的问题,并强加指责,是惹人发怒的情境。

    实验预测:如果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生理唤醒状态决定,那么第三组被试应产生一致的情绪反应;如果情绪由环境因素决定,则各组被试应是在愉快的环境中感到愉快,在愤怒的环境中产生愤怒。但是,实际结果却是:第二、第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在愤怒的情境中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愉快或愤怒的体验。即第二、第三组被试的情绪反应证实了生理唤醒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第一组被试的表现则说明了认知因素的决定作用。由于实验者准确地向第一组被试介绍了药物会引起的身体反应,使被度对后来的真实生理反应有了正确的估计与解释,并将环境对他的影响也进行了认知解释,因而能平静地面对环境作用。

    这个实验说明,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将外界环境信息、内部生理变化信息以及经验、情境的认知信息整合起来,产生一定的情绪。认知比较器是情绪产生的核心。

    (三)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C。E。IZARD)以整个人格结构为基础研究情绪的性质和功能。他的情绪认知理论受汤姆金斯的影响很大,重视情绪的动机作用。伊扎德认为,情绪是在生命进程中分化发展起来的,包括情绪体验、脑和神经系统的相应活动以及面部表情三个方面。他提出出一个情绪一认知一运动反应模型,认为在激活情绪的过程中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其间个体内部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认知、运动系统和情绪的相互作用经过认知整合导致了一定的情绪、体验和反应。

    在重视认知因素对情绪作用的同时,伊扎德将情绪的适应价值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认为情绪是基本动机。情绪使有机体对环境事件更敏感,能激起机体的活力;情绪对认知的发展和认知活动起着监督作用,它激发人去认识、去行动。例如,兴趣激发人去学习、研究和创造。

    伊扎德认为情绪不是其它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而具有独特作用,他强调情绪对人格整合的动机功能。他主伙,人格是由知觉、认知、运动、内驱力、情绪和体内平衡六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组织,情绪是这个复杂组织的核心。这个复杂组织的整合是靠情绪的动机作用来完成的。

    情绪的认知理论既继承了情绪有生物成分和进化价值的观点,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等对情绪的制约作用;它强调情绪受主体认知功能的调节,是一种较全面的理论。这一理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