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英文翻译:班主任的语言艺术(转自:哥们干杯!的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23:06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一)

这几天正在写一篇《班主任语言艺术》的文章,我是不太擅长写这种一本正经标题的文章的,所以一直没能完成。虽然不谦虚地说,在教育的语言上我还是有一点天分的,但是写成文字,总觉得缺少了一点鲜活和激情。其实班主任的语言魅力确实在教育效果的达成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理论性却不强,关键是看各人的锤炼和发挥。在我的教育语言中,即兴的占很大比例,一个粗浅的经验是不要一开始就端正着脸,让学生立刻就明白了,老班又要“教育”我们了,心里即刻筑起了防线。什么叫润物细无声?要在不知不觉中引着你的学生跟着你走。等他们听的入神了,真正教育的语言就在无形中融化了进去。

    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不胜枚举,它已经成为了我教育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的工作。就拿今天来说,走进课堂上化学课,课前短短的间隙,学生在拖地打扫。巡视了一圈,各人座位周边的卫生情况也很好。干净整齐的教室总让人心情愉快。现在六班的教室卫生情况越来越好,其实也没有刻意去抓,但是似乎孩子们一夜长大,责任心明显增强了许多,班委也能及时提醒或主动帮一把。想着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大家表现这么好,我视而不见总归会让他们有点小小的失望吧(这是我瞎想的,因为每天习惯了,学生未必等着我表扬)。

    转念一想,光是泛泛表扬一下,似乎意犹未尽,于是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说了几句。

   “各位有去过黄山旅游过的吗?去过黄山的人举个手。”

    有些学生把手举了起来。

  “ 去过黄山的人说说感想,你对黄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在下面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我来谈谈我对黄山感触最深的。大家知道,黄山世界有名,每天去游玩的人成千上万,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山路上百公里,你却看不到路上有一点垃圾。为什么?”

     学生在底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因为有很多打扫卫生的人。”

   “不,我很少看到有保洁员在打扫卫生。没有垃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扔嘛!黄山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存放垃圾的地方,所有的游客都会把垃圾扔到那里而不是随手乱扔。都说中国人素质差,但是去黄山的绝大多数还是中国人,他们的素质差别很大。还有一些挑夫,背着沉重的东西上山,非常辛苦,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却绝不会乱扔垃圾。大家想想,同样是中国人,怎么到了黄山素质就提高了?正因为地上没有一点垃圾,才更没有人会扔。如果满地垃圾,你扔我扔,谁会在乎呢?黄山那么大,又没有那么多人盯在你后面,看见你扔东西就罚款,但是你好意思在一个如此整洁的环境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扔垃圾?这不仅是自律,更有一个氛围,让你从众。起哄有人从众,好事大家也会从众,

   “去黄山的人,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没有干部管着,没有标语写着:严禁扔垃圾,违者罚款!——那样多煞风景啊!黄山又不是你我的家或班级。但是你看,就是这么奇妙,因为没有人破坏,所以就更没有人破坏,

  “那么大一个黄山都没有人破坏,我们的教室是我们的家,我们自己家里的人都不爱护,去随意破坏她,那怎么能说得过去?其实只要每个人都自觉一点,不乱扔,离开座位或放学时低头看一看你的座位周边,有杂物就捡起来,每天的值日生只要稍作打扫,就会非常干净。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难道我们不能做到吗?教室里有几个纸篓,距离比黄山上的近了不知道多少倍,走两步把垃圾放进去就那么难吗?

  “再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没有人在黄山扔垃圾,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这下学生更猜不着了。我接着往下说:

  “因为黄山太美了,到了那么一个优美的地方,谁会好意思乱扔东西,破坏环境呢?所以,美好的环境能让人的素素养提高。我们的教室也很美,大家好意思破坏吗?为什么班级越脏就越没有人爱护,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把环境搞得更加整洁,整洁到大家不好意思扔垃圾。这样的环境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每天在干净优美的教室里上课,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为此,大家都要为这个集体做一点贡献才好!……”

    这是一段完全没有准备的即兴讲话,但是时机把握得不错,正是在学生把卫生打扫干净之后,大家在享受着优美的环境之时,这样的时候感触可能更深一点。作为看得见的成效,就是学生更加爱护班级的卫生了,而我们的教室也越来越干净了,至于语言是否有魅力,我不敢保证。

    班主任要使自己的语言更有感染力,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内容必须精彩,切忌空讲大道理,必须辅以生动的实例,语气和声调也很重要,说话方式上要善于制造悬念,才能引人入胜,就好比一个高明的说书人,能让全场听众的情绪随着说书者的语调和故事的展开而起伏。以前我的学生形容一位教他们的老师,说他从上课到下课,一直是一个语调,没有感情,没有高低,更谈不上抑扬顿挫,是一条直线。我想听四十五分钟这种讲话一定把人闷死了,不睡觉就是奇迹了。

我们在台上讲话的人,莫怪底下的听众不认真听,打瞌睡闲谈玩手机,首先想想自己讲话的内容、语言的感染力和讲话时间长度是否存在问题。精彩的演讲谁都不想错过,而味同嚼蜡的讲话只能起到催眠的作用。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二):人人都是值日生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原因,班级的包干区取消了,学校用了保洁工打扫卫生。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吗?想起很久以前,我的班级在学校前面的旧教学楼里上课,在四楼。我们的楼道走廊经常有很多乱扔的垃圾。学生的素质比较差啊,随手乱丢,不当回事。当时好像也有保洁工人,但是他总不能整天来扫地,所以,往往是前面刚刚扫过,一下课,楼道就又脏了,真是无可奈何!当时还是有包干区的,我们班的包干区是一个楼道的两层楼梯(大楼共四层)。我们排了值日生。因为包干区是一个班级的脸面,尤其要注意。人来人往,如果脏了,有人就会问:这是哪个班的包干区?这么脏。所以,我尽可能地排上了精兵强将。

我排兵布阵很讲究的,举轻若重,一张小小的值日生表,我会研究半天:什么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家住得远不远,能不能及早赶到学校打扫卫生。一张值日生表,要排的合情合理,既严谨又充满了人情味。家住得远、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就排午间保洁;家离学校比较近的,排上一大早的值日生;重要的岗位,排上责任心强的学生;关系好的、经常一起回家的,排在一天;我能看得见的时段,排上经常会逃跑的学生……小小的值日生表,其实蕴含了大智慧。

值日生排好后,运行起来,我们遇到了同样的困难:每天早中晚定期三小扫,但是没有效果,早晨刚扫完,就被弄脏了,一个上午人人都能看得见的时间,包干区始终是脏的,一直到下一次打扫卫生的时候,中午扫干净了,偏偏人很少,到了下午人多的时候,又开始脏了,放学后打扫干净根本没有人看见——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包干区始终么没有人打扫。

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还就不信了。学生的素质是差,可是我们不能总听任我们的校园就这么脏下去。虽然我没有能力对整个学校保洁,但是把我们自己的这点包干区搞干净还是可以的。如果每个班都把自己的包干区搞干净,学校岂不就干净了吗?我要等什么?我要看别人干什么?我想好了就做呗。

我开始动员了:楼道是我们班的包干区,是我们班的脸面,谁都要面子。包干区不好是谁的损失?全班的损失!我们都没有面子了。你们愿意被人走过来走过去骂吗?这不是几个值日生的问题,也不是每天打扫几次的问题。现在我要说,包干区是我们全班的包干区,人人都有责任,包括我。每天的值日生在固定时间打扫,平时呢?我们人人都是值日生。走过我们的包干区,看见有一个瓶子,有一张纸,弯腰捡起来,很难吗?我知道,大家的素质不一样,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如果大家的素质都高了,还要我们保洁干什么?我不指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份责任心,但是毕竟有人有这份责任心,我们班毕竟有有心人。班干部可以带头吧?三好生可以带头吧?团员可以带头吧?这个还不是志愿者做好事,这就是为我们自己做事。只要我们班有十分之一的人有这份心,我们的包干区就能保持整洁,我们有责任心的人不至于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吧?那么,好,听我说:每次我们走过我们的包干区,留意一下,看到垃圾随手捡起,这个说起来不难,但是真正要做好,却是对我们班同学责任心的考验。记住:看到垃圾不是骂人素质低,也不是想今天是谁值日,更不要麻木到视而不见、扬长而去,只要稍稍停留一下,一秒钟,就可以让我们的包干区干净,就可以为我们的集体出一份力。我们班自己的事我们自己一定能搞定,从我开始,爱护我们的包干区,人人有责。……

动员完了,我要看看效果。接下来的几天还不错,一到我们的包干区,就是泾渭分明地一下子干净起来。我不管有没有人注意,有没有人检查,只要我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班主任,本身就是凭良心干活。但是,人的责任心不可能一下子提高。我的美好设想是:只要每一天有一个人良心发现去弯腰捡垃圾,包干区就不会有问题。我班五十几个人,每天一个总有吧,反正不是你做就是我做,只要做起来就可以了,这个应该不难吧。

但我更应该知道,任何小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后来我还是可以看见有垃圾没人捡。有一天,我发现楼梯上有一个奶茶杯子,我想做个试验,想看看到底它能躺在那里多长时间。所以我有意没去捡。结果,我很失望,从早晨一直到中午,这个杯子一直躺在那里,没有人去捡起来。每节课课间之后,它都会换一个位置,换一个姿势躺在那里,像是睡觉翻了个身。那是被走过去走过来的人踢的。一个上午五节课,走过这个奶茶杯子旁边的人何止数百,当然包括我们班的学生,那些值日生、班干部、三好生。后来,我拿着杯子来到了班上,开了一次班会。我说这是我们班级的耻辱!半天下来,走过路过这段楼梯的人谁都看见了,却没有一个人捡,我们的责任心到哪里去了?都白受了教育!要知道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不爱护,谁来帮我们爱护呢?今后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中景象了。以后如果垃圾在我们的包干区内停留两节课以上,我就要来严厉地批评大家,而值日生和班干部是首要责任人。

从此以后,就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了。短暂出现的垃圾,会及时地有不知道的人路过时捡起,我管他是我们班的还是别的班的!

我常说教育要积小胜为大胜,人的素质是一点一点提高的,所以教育是慢的艺术。通过我们长期的教育,会让我们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境界,量变会引起质变。我做一件事,就要想着成功一件,慢慢地经营,将学生道德品质的缺失一点点补起来。后来,我们已经看不惯肮脏的地面了,而我刚来时,每个人都对地上的垃圾视而不见,他们生活在那种肮脏的环境里,也能过的下去。环境的事不是小事,至少美好的环境提高了我们生命的质量。我们辛辛苦苦地将教室整理得干干净净,提升了每个人在集体中的幸福感。

人人都是值日生——这个理念已经融进了六班人的心里。事情虽小,意义不小。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三) 不要画蛇添足

我的《班主任的语言艺术》系列已经很久没更新了,正巧那天上课之前,听到一位班主任对学生说的几句话,当时就有些想法,因赶着上课,未及和同事交流,今晚得空,赶紧做个记录以免时间长了又淡忘。

 班主任怎么和学生说话,真是一门学问。我们常感叹,有的人明明是一片好心,说出来的话却怎么听怎么不是味儿,情况严重时,一句话能把人说得跳起来;有的人话虽然不多,但是有时一开口就语出惊人,令人愕然;还有的人,你听他说话总是为他捏把汗,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下面会说些什么,雷人的话随时会蹦出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看过一些文章,专门讲说话的艺术,其中就有关于“多余的话”的讨论。常言道:言多必失。有的话,只要把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即可,但有时我们想加强说话的力度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就会反复强调,这一“强调”,就有可能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词不达意,或前后矛盾,或一不小心把大实话说漏了嘴。我倒不是说讲话要“圆滑”,只是我觉得有时确实是话说得越多,起到的效果就越差。

那天我去某个班级上课,正好是上午最后一节,有个眼保健操,开始教室里有些乱,有几个学生在说话,很多人没有认真做操。现在的中学生很奇怪,像是和眼保健操有仇似的,都不愿意做。不仅眼保健操如此,广播操也是做得惨不忍睹,一副懒散相。你说他怕动吧,一转眼到了篮球场上却生龙活虎,就是在做操时像个大烟鬼。学生不愿意做操,有其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对我们很多正面的教育的反叛,对“规矩”的软抗——你让我做,我就是不做,管它是不是对我有好处。他们的态度不取决于这件事“对不对”而是看是“什么人”让我做,这是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不全怪学生。这种本能的抵抗,是源自于我们有太多形式主义的、假大空的的“教育”让学生和我们的教育对立起来,这种对立让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波及到了正常的、有益学生本人的活动中。我们常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其实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已经远离了学生的实际,被学生所抛弃。

大环境如此,怨天尤人于事无补,那么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创造一个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小环境”,尽自己所能,在班级里创设良好的氛围和风气,把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往正常的思路上引。应当说,在这一点上,班主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又扯远了,打住。

话说我看到学生的状况,刚要行使我的教育职责,和他们说道说道,班主任来了。班主任很负责,眼保健操也亲自前来监督。我看到班主任来了,就不说话了,因为我知道,学生认班主任,班主任的话比我这个科老师的话管用得多。果然,班主任一来,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看来班主任还是很有威信的。换了是我,就不用多说话了,因为效果已经达到,如果感觉有话要说,可以暂时押后一些时间,等到了班会课时再点评,比如学生的自觉性问题。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事情的风格,没有绝对正确的唯一的方法。此时班主任说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看怎么说。我回忆了一下,当时班主任一共说了三句话教育学生,这三句话说了,还真不如一言不发。请看:

第一句:你们刚才有人讲话,检查时被扣分了,所以以后做操时不要讲话。(本来安静的教室又出现了议论,有不少学生睁开眼睛向窗外张望)

第二句:有几个同学做操时趴在了桌子上。(说完之后,那几个趴着的学生动了一下,正待起来,老师又说话了)

第三句:如果你做操就好好做,如果你要趴着就一直趴着。(此言一出,全班同学一起趴下,而且还笑了)

我吃惊地看着认真的班主任(他还曾经是我的弟子之一),心里暗暗叫苦:同志啊,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拜托,说话前要想一想啊!你不说还好,你这一说,本来大部分人已经安静地做操了现在没人做了。

 一件事情的处理策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说我高明,换了是我,怎么办?第一句话,不说,分已经扣了,说了也没用,等班会课时再说,而且会换个方式说:做眼保健操首先是为自己,不管有无效果,按摩一下眼部,消除疲劳,对自己是好事,然后是集体荣誉的问题;第二句话,不说,走过去轻轻拍一下趴着的同学:很困吗?做操可以缓解疲劳,几分钟时间,如果睡着了会影响下面上课的效果,等中午再好好休息;第三句话,万万说不得!这句话简直就是在命令全班趴下,连本来没有这个想法的同学也被你提醒了。

  我这人最喜欢开玩笑,老班主任,官方的民间的玩笑的,收了不少“弟子”。有时在一起吃饭时,我总会和“弟子”开玩笑:“不会说话不要乱说,一切看我眼色行事!”,“叫你不要乱说你还乱说话,出去后不许对人家说我是你师父!”

沉默是金,不是装深沉,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之一就是:能不说尽量不说;能少说就不要多话;三件事要说,把最容易引起骚动的事摆到最后说,说完下课,你们课后议论去吧。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四)让你的说话更能打动人

曾经在班会时读了一段文字,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事后有个学生在周记里告诉我,他把我说的事和同学讲了一遍,但是对方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我回他:这是很正常的,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要么世界上只有一个赵本山呢。

    世界上有演说家,他的讲话总能打动别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煽动性。人们喜欢听到精彩的演讲,却对味同嚼蜡的照本宣科感冒。你会看到,有人说话如同一杯白开水,量还很大,喝起来没有任何味道,需要强迫自己喝,因为人家坐在台上,你不听还不行。

    班主任的教育要想深入人心、要想说服学生听你的,语言的感染力非常重要,我甚至认为这是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素质。大凡优秀的班主任,语言这关一定很过硬,不一定要标准的普通话,但是一定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能让学生听了难忘并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带着走。语言大师能将一件很无趣的事说得像一朵花,而语言贫乏的人只能让一件很有趣的事变得索然无味。

    语言还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帮助你树立自己的威信,你的语气应该是不容置疑而充满自信的,让你的学生听了之后能受到鼓舞,消除恐惧,不再迷茫。

    到底怎样说话更能打动人?如何增强你语言的魅力呢?

    很多人都在追求说话的标准、嗓音的好听。按规定教师必须用普通话上课,教师必须通过普通话等级的考核才能上岗、评职称,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同样让人昏昏欲睡。研究表明一个人说话对听众的影响力,表述清晰占7%,嗓音占38%而身段表情占到最多的55%,也就是说,一个人说话之外的因素占到影响力的一半以上。那是什么?是肢体语言,是讲话时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情感,是气势、是激情。

    声音洪亮当然很重要,但是音量过大也会让人厌烦,有人觉得说话声音越高效果越好,事实并非如此,关键还是看你讲话的内容和表达能力。最好的状态是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音量和语速根据讲话的内容调整,不能从头到尾一条直线,如死人的心电图曲线,那就真要命了。要带着感情说话,态度要诚恳,语气中要透着理解、温情和悲悯之情,这样最能打动人。在说到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的敏感话题时,一定要先做好铺垫,让学生感到老班是从内心里关心自己的。

    有的班主任,特别是年轻教师,面对学生说话会有胆怯的心理,甚至不敢看着学生说话,这就需要锻炼,一定要看着学生说话,这样才能增加说话的力度,如果开始有困难,用一个小办法就可以帮你渡过难关,那就是“视而不见”,就是说虽然你眼睛是对着学生不停扫视的,其实什么也不看,都是盲区,需要看时再把盲区收回。学生以为你在盯着他看,其实你什么也没看见,可以自由发挥。

    从一个人的说话能很容易看出他的个性和能力,虽然这里有一些天份上的差别,但是很多地方是可以通过训练改进的,问题是要做有心人,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比如,如果你的即兴演讲并不出色,那就要事先准备稿子,稿子不要太详细,逐字逐句一字不漏反而会影响发挥,关键是稿子的内容要精选,因为讲话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内容。稿子其实是个提纲,把关键的话和关键词加粗显示,重要的讲话可以事先练习一遍,把内容熟悉一下。即使是高水平的播音员也很难做到拿到稿子第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流畅地读出来。对没有把握的字的读音、一些冷僻的人名一定要事先搞清楚,必要时查一下字典,以免贻笑大方。曾经有班主任在点名时一连报错好几个人名,让自己形象大打折扣。细节决定一切,只要认真对待,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说话的语速要适中,过快会让人听不清楚,过慢会让人昏昏欲睡,都需要调整。

    一定不要忘记在说话时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这可以让你的讲话更有震撼力,如我在《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那篇演讲中,说到激动处,一拳打在桌子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肢体语言也不可过多,不然会给人手舞足蹈的感觉。有些老师有心理障碍,总觉得在学生面前流露真情实感会有损自己形象,所以总是板着脸,喜怒不形于色,这样会给学生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教师也是普通人,大可不必如此,自己累,也带着别人累。

总之,要根据说话的场合、对象适当调整自己说话的语速、音量、肢体语言,但是无论怎样说话,都要诚恳,这是不变的法则。以下我选了全国优秀班主任桂贤娣老师的一小段演讲视频,是我自己录的,让我们来看看高手是怎么说话的。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五)有的话应该这样说……

你会说话吗?一个班主任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应该像相声演员一样,追求无止境。说话,对一个班主任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完美的语言,不一定是标准的普通话,可以带有一点方言,关键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说话的声音是一个问题,而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怎么样让话说得在理,起到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又是另一个问题。有的话应该这样说……

  1、丑话要说在前面

    班主任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让学生和家长知道,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因为他们有知情权),也是对自己顺利实施计划作铺垫。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批评、处罚的敏感问题,一定要事先详细告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考虑到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有限、易反复的特点,应当在实施处罚前不仅要做好足够的宣传工作,在实施初期也应当有一定的缓冲余地,采用渐进式地,要求逐步提高。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如果不事先告知学生上课不得使用手机,就直接采取行动扣留学生手机,像这样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天经地义,说不说都无所谓的事,严格地说是一种侵权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反抗就觉得这样做没有问题。我们的学生经过长期的“教育”,养成了听话的习惯,“奴性”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但是可以预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听话”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在议论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了,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我说什么你就要听什么上,甚至我不需要说你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当然你就会觉得阻力越来越大。

作为一种调和或者说过渡,我虽然也觉得学生应该接受正面的教育,但至少要把话说清楚,尽到告知的义务。类似上面提到的扣留手机的措施,我也在班级里实行,但是工作先做好,循序渐进,先宣传,再教育,再处罚,学生习惯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阻力。

 2、好话一定要说两遍

有句话叫“好话不说两遍”,我不知道是什么人发明的、是什么用意?在我看来,如果真是好话,应该多说几遍,因为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说好话可以让人如沐春风。“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可以长篇大论,但却很吝惜对学生的“好话”,好话不仅包括表扬的话,还有问候的话、鼓励的话,要养成随时随地在不经意间赞扬学生的习惯,这些都是积极的暗示,一个人如果不断地接受积极的暗示,就能转化成向上的动力。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绝不是一次就能夸出来的,应该是“好孩子是不断地夸出来的”。

很多孩子就是在不断地被批评、被否定中成长的,结果他们都变成了你批评他的样子。改变我们的教育思路,从改变我们对孩子说话开始。

 3、满话不能说

 满饭好吃,满话不能说。我在《运筹帷幄》一文中已经对此作了详尽的描述,班主任在说话是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要考虑到学生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换句话说,不能把学生和自己逼到绝路上。有时班主任会因为一时冲动,未经仔细考虑,说出一些满话、过头话,实际上事后很难兑现。如果多次这样,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里的份量就要打折扣了,学生根据以往经验会对你的话做个评估,班主任的威信就渐渐下降了。虽说班主任的话不是金口玉言,但是也要尽量说到做到,做不到的或不能坚持做到的就不要说。

古语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按法律概念,班主任对学生说出的话可以看做一种口头要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要约”是这样规定的:“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可以理解为学生)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此处可以理解为班主任)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如果真的那么严格,班主任可能就不敢说话了,但是这可以作为一个参照,让我们意识到不能轻许承诺,一旦承诺就必须要兑现。这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提高“法商”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自己的言行就要首先受到约束。

说话前三思,不要说了过头话,事后又不兑现,让你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打折扣。

4、闲话要经常说

班主任端着架子,不苟言笑,认为这样可以保持教师的威严,除了教学用语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平时和学生一句闲话都没有,这样的班主任很难和学生沟通,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需仰视,这样的师生关系早就过时了,学生也不会因此而对教师顶礼膜拜,至多是个话不投机罢了。

我主张走到学生中去,用最朴实平常的话和学生聊天拉家常,即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鲜活的第一手资讯,帮助你了解当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指导你调整教育策略。在课间、课后,在校园里,在放学的路上,这样的闲谈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经常去你的教室转转,那不仅是学生的第二家园,也应该是班主任的另一个家。有的班主任除了上课,就只呆在办公室,即使难得到教室去,也是发发通知,“非必须,不进班”,这样的态度,很难搞好班集体建设。

你说一家人每天说的话有多少是必须说的?恐怕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谈话都是在说闲话,说闲话,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不喜欢和学生说闲话,说明他并不喜欢喝学生相处,不能和学生成为一家人。

说闲话不需要什么技巧,也不需要带有明确的目的,不必三句话不离本行,张口闭口就是“指导”、“教育”,只需要真诚地放下架子,随意地说说话,说说学习、考试之外的话就可以了,毕竟师生关系中不完全就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朋友式的交谈可以加深师生情谊,必将会在你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闲谈,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5、狠话掂量着说

人都有情急的时候,情急的时候会冲动,会口不择言。班主任会在班上放出狠话:如果不怎么怎么样,就要怎么怎么样。实际上呢?又不可能做到。不可能做到,那说了有什么用?除了当时出口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让学生在心里看低你、增加抵触情绪。班主任和学生不是敌对的双方,没有必要剑拔弩张,班主任不仅要和家长,也要和学生建立利益一致的思想,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也和学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说话斗狠,有这个必要吗?

但是,班主任也是普通人,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甚至有气急败坏的时候,可以理解。我觉得有时该发火的时候也要发发火,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震慑力,所谓“掂量着说”,是指在发火的时候内心要冷静,遣词造句注意把握分寸,不涉及到人格侮辱,不践踏学生尊严,在骂声中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用心良苦。可参看我“骂人”的经典之作——《告诉我一千个可以原谅你的理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保证说话严谨到滴水不漏,那样也太累人了。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你是真诚的,是真心为他们好——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回到主题上,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心,那越会说话就越透着虚伪,所以,用心还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说话的力量。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六):真情与激情

闲来无事的时候,偶然翻到自己博客上的一篇文章,是很早以前写的——2004年。其实那不能算一篇文章,是一次演讲的稿子。我演讲基本上不用稿子,因为我觉得那会影响我的自由发挥,但是那次演讲确实有稿子,足见我对此事的重视程度。2004年夏天,又一届高三学生毕业了,我从高一一直把他们带到高三,那是我带过的最好的一届学生,和我的感情也最深,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如此,以至于我带到后面几届时,每每讲到我和他们的故事,让我后来的学生好生嫉妒。那时我还没有开博客,那些精彩而经典的故事,没有能记录下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是他们让我深深地体会了做教师、做班主任的幸福,后来,我把自己的一点感想写成一篇《我为什么还在当教师?》发到网上,从此开始了我的网络德育之旅。——这是题外的话。

话说回来,学生毕业了,照例要搞毕业典礼,当时大家就推选我发言。我只是普通教师,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年级长,但是大家都知道我的口才比较好,又有一定威信,就把我推了出去。我推辞不掉,就在那次毕业典礼上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但是破天荒地写了演讲稿以示重视。演讲完了就把这事忘掉了,直到很久以后我的学生说我的稿子在网络上能找到,还把它转载到班级的空间里了。我回想了一下,还是记不得是哪位好事者把我的文章发到网上的,当时好像是有人向我要过稿件,我肯定是随手就给他了。当我回头再看这篇演讲稿,感到很庆幸,因为它并不像我过去做过的很多演讲的命运一样——讲完了就忘了,而是被偶然地保存了下来,此其一;其二,这篇不足千字的演讲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激情四射,堪称经典的演讲小品。回忆当时我写这篇讲稿时,想到哪里手指就敲到哪里,速度极快,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一丝停顿,就好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现在想来,那就是爱。当我心爱的学生长大离开,无论我们的感情有多好,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将一去不回头,这是自然规律。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只有我和自己的学生明白,在那个时刻,也只能用精彩的毕业致辞体现。

爱,真的有无穷的力量,它让我不知疲倦地为班级操劳,自己却还感觉幸福。

当下,我正在写《班主任的语言艺术》系列,偶然看到这篇讲稿,正应了我过去常说的,一个人说话,特别是在公众面前讲话,除了内容,激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幽默排在激情之后),但是要想让你的话真正打动别人,用真情表达出来的激情才是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说普通话可以不标准(但是要努力纠正,以免给学生笑或者给学生学),但带着感情说话却是一定要的。感情来自何处?无论是喜是悲、是高兴还是愤怒,总之你的所有表现,都由你对学生的爱产生。我常说,如果你是真实的,你让学生理解了你对他们的爱,那么无论用什么方式说话,都是有力的。如果虚情假意,那么即使说话声音再好听也毫无用处。

所以,还谈什么说话、什么艺术!具备了真情实感,就有了可以打动别人的力量。班主任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从讲究艺术性开始,而是从培养自己对学生的真情开始。

我的这篇《2004届高三毕业典礼献辞》,全文九百多字,讲话时间应该在七到八分钟时间。怎么估计说话的时间?如果你念稿子就很简单,可以根据字数马上计算出说话所需要的时间。一个人正常的语速大约为每分钟125字,上下一点都很正常,但是过快或过慢都不好,只有在合适的语速之下再去追求说话的音色和抑扬顿挫。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多长时间的发言需要备多少字数的稿子。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说话天马行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本来给他留十分钟的,他能讲半个小时还结束不了;还有的新教师上课,备了四十五分钟的内容,一紧张说话就快了,结果半个小时就说完了,剩下的十几分钟就难熬了。这样的一些人显然是对语言的操控能力较差,建议说话前先打稿子,然后用正常的语速念一遍,算一下时间,多来几次就好了。

还是把话回归到这篇演讲上。当我找到这篇稿子,把它发到这个博客上,我查了一下日期,是07年的11月份,我刚刚开博不久,没有多少读者,而演讲又是04年的事,所以看的人更少,比诸我其他一些日志,这篇最早发的博文之一居然近两年了点击率还是寥寥无几,其实,这篇演讲稿十分精彩,至少我自己很喜欢。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五年多,现在再看一遍当年的东西,并没有感觉幼稚,倒是觉得自己现在可能再也写不出也讲不出这么有激情的东西了。所以,我把这篇演讲稿作为《班主任语言艺术》系列之六重发一次,希望能从这篇演讲中体会什么是“用激情说话”的魅力。

附:老板老班在04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献辞(全文960字):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高三年级组全体教师祝贺你们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借用一句流行的话说,今天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我想,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

三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们得到了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同的。有人得到了很多,心里装得满满的,这三年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而有的人心里空荡荡的,他们会学着朱自清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虽然每个人的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们都长大了、成熟了。

你们是如此年轻,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世界属于你们、未来属于你们。我非常赞赏的一句话就是:年轻没有失败。我还想补充一句:年轻不怕失败,失败了可以再来。年轻是搏击未来的资本。但是,我还是想提醒大家,年轻是短暂的,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一定要珍惜这一宝贵的资源。有的人虚度了三年的时间,请你们不要再虚度下一个三年。年轻能有几个三年呢?当然,我相信更多的人在这三年里已经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你们的未来不可限量!

我要说的是: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出色的一批学生。你们的好学、守纪、团结、奋进给每一位高三教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的优异表现感染着全体六中人,你们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六中优秀学生群体的代表。我想,我们六中应该为曾经拥有过你们这一届学生而感到骄傲!

所以如果有人要问我,这三年你得到了什么?我在这里可以代表我们高三的全体教师说一句我在班级里经常讲的话:我为大家的优异表现所感动,从你们身上,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幸福与快乐。所以,在此,我想说一声:感谢大家,谢谢!

在这里,我还想对全体同学说:你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学校为你们配备了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我们的老师不仅教学水平比较高,还充满了爱心和责任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老师是最负责任的。同学们,在你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了老师的辛勤劳动。在此,我也想代表全体同学对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

我们对这三年充满了留恋,但我们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折叠好这三年的美好回忆,踏上新的旅途。往事珍藏在我们心中,发出淡淡的清香;明天在召唤我们,我相信,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存在离别,那就让我们为往事干杯,我们期待着再次相聚!

从这里起步,去搏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