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的帅将:王近山中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4:03:29
        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是湖北黄安人。1915年出生于贫农家庭,原名王文善。他9岁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某年青黄不接时,到地主家借谷受辱,后多次与人讲:“不打倒富人,穷人出不了头。”王近山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给詹才芳担任警卫员,后任红四方面军10师30团机枪连通信员、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
  1931年,30团搞肃反,10个连长10个指导员杀剩2个,詹才芳说:近山,从现在起,你就是连长了。当时王近山才16岁,人称“小连长”。有一次与敌肉搏,抱住一个敌人滚下悬崖,头部被尖石穿了一个洞,仍拔出手枪将敌人打死,从此头部留下伤疤,不能搓洗。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王疯子”。后升任副营长。
  1931年,王近山任10师30团营长。黄安战役中,阻援阵地被突破,徐向前赶到前沿阵地,命令作为总预备队的30团反击,王近山冲在最前面,经过血战,反击成功。反“六路围攻”时,王近山任10师28团副团长。一次28团担任防御任务,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红4军政委周纯全不适当地命令守山部队出击,王近山带领3营按兵不动。出击的部队失利后撤,王近山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一次有一次的进攻,保住了全军的后路。王近山在反“六路围攻”战斗中负伤,出院后任团长。反“六路围攻”,28团打了10个月的防御战,顶住了敌人的长期进攻。反击时,王近山指挥4个团作战,他带领28团来到一个村庄,与敌一个旅遭遇。王近山大喊
  “同志们,敌人要跑了!赶快抓俘虏!缴枪不杀!”正在宿营的部队对敌突然猛击,创造了我军一个团歼敌一个旅于遭遇战的战例。王近山担任团长时,师政委打电话说1营书记曾绍山是反革命,让王近山把曾绍山抓起来,王近山说:他不是反革命,我不抓!师政委带人到28团将曾绍山捆了起来,王近山闻讯带交通队赶来,王近山说:你以为我的交通队就吃素的。师政委悻悻而去,到徐向前面前告状,说28团哗变了。徐向前听了哈哈大笑:王疯子哗变?扯淡!
  1935年在四川江油县的战斗中,他头部负伤,被抢救下来,送往后方。这时徐向前到了前线,问王近山在哪里?王近山得知前线吃紧,强令部下用担架把自己抬回前线,指挥部队反击,取得了胜利,但他头部再次负伤。
  1935年,王近山担任10师副师长,当时只有20岁。他带领突击团抢渡大金川,登岸时,他随着突击队,端着机关枪和敌人对射,强占了滩头阵地。攻打天全时,王近山带领部队,袭击守敌侧背,敌丢弃阵地,企图关城门闭守,王近山端着机关枪紧追,打死敌团长,追进城内,占领了敌人师部。百丈战斗中,他英勇顽强,指挥灵活,率部大量杀伤敌人。红31军93师师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和山城堡战斗。
  1936年,王近山到红军大学学习。他性格好动,但刘伯承来讲课是他听得十分认真。陈康问他:刘校长讲课你能稳坐静听,为什么?他说:刘伯承校长是中外闻名的军事家,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敬重他,佩服他,对阵打仗都怕他。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们在他的教育下,也许能成为常胜将军,也许还能成为一名军事家。抗日战争开始后,王近山还是像红军时期一样指挥战斗,经劝阻后才有所注意。但与攻城受阻,他还是要往前冲。在战场上经常要6、7个警卫员跟着他,不听劝说时拉着他,甚至几个人压在他身上。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在神头岭伏击战中负伤。他得知敌千余人的辎重部队要经过七亘
  村,在来不及调兵的情况下,他率领772团5个连伏击,歼敌300余人,搬战利品用了一天一夜。两天后,他按刘伯承的部署,一反兵家“战胜不复”的常规,在同一地点附近再次设伏,又歼灭日军100多名。不久,772团与2000多日军激战一整天后转移,又与另两路日军遭遇,王近山在战斗中负重伤,一处伤在肺部,一处伤在左臂。王近山后担任385旅769团团长、旅副政委、新8旅代旅长、旅政委、386旅旅长、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
  1943年,中央军委命令王近山率16团赴延安扩编,保卫党中央。陈赓嘱咐他尽快去延安,路上不要求战。路经韩略村时,王近山主动设伏,打了日军车队,歼敌120余人,其中有日军战地参观团的一名少将旅团长。战斗结束后,敌尾追而来,封锁了16团所有的道路。王近山将部队分叁路乘夜暗突围,用一个连在几个不同方向佯动,让司号员从四面八方吹号,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王近山到延安后,任陕甘宁留守兵团新4旅旅长。毛泽东接见了新4旅的领导干部,毛泽东握着王近山的手说: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啊!谈到韩略村战斗,毛泽东表扬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了个
  漂亮仗。王近山说:我跟刘、邓、徐首长学打仗。毛泽东说:刘、邓、徐他们是我军第一代军事家,你要做我军第二代军事家。毛泽东鼓励王近山:你还年轻,要努力学习文化,掌握更多的革命理论,将来仗可以打得更好。在延安期间,王近山到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王近山指挥新4旅等部急行军,叁天路程一天半赶到,出敌不意抵近爷台山,全歼守敌5个连和一个营部,夺回爷台山阵地。毛泽东对王近山的指挥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庆功会上,毛泽东举杯向王近山祝贺。上党战役时,王近山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战斗中,他在前沿指挥所,发现敌炮兵突然盲目射击,敌军阵地上有人扛着弹药箱在运动,立即向陈赓建议:敌人要逃跑,马上派20团迂回到土落村一带,断敌退路。纵队政委谢富治认为敌人不是逃跑,陈赓哈哈大笑:这回我要听王近山的罗!20团果然切断了敌人的后路。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副司令员、1946年7月代司令员、司令员。6纵成立较晚,红军连队少,多数团由地方武装改编。王近山重视主官的配备,对主官的选拔尤其严格。他对部队要求严厉,完成任务不容打折扣,但对部队的教育讲究方式方法,他重视部队作风养成,狠抓战术、技术训练,树立了王克勤这一典型。6纵补充了许多新部队,王近山用老部队打冲锋,待敌人溃退时,再让新部队去追击,使新部队首战取胜,培养士气。在王近山的指挥下,6纵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纵队。《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向6纵学习》的社论。6纵的干部、战士一听说是王近山指挥战斗,都信心百倍,奋勇当先。兰封战斗前,他派了两名旅参谋长,化装到敌人深远纵深的兰封、考城侦察,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他采用远途奔袭的战法,指挥部队全歼守敌,并缴获11辆坦克。
  1946年9月大杨湖之战,王近山要求6纵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他说: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王近山到距敌300米的指挥所指挥战斗,激战两天叁夜,关键时刻集中7个团兵力实施打击,全歼敌整3师主力59团。10月,王近山指挥部队突然跨过黄河,强行军百余里,在任庄打了一场预期遭遇战,在敌人大兵团眼皮底下,歼灭敌119旅356团。11月滑县战役强攻上官村前,王近山组织全纵营以上干部抵近前沿侦察,按预定计划全歼守敌。
  1947年,王近山因车祸摔断了大腿骨,邓小平去看他,他说:邓政委,我的腿断了,不能再去打仗了。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1948年王近山指挥6纵、陕南12旅、桐柏28旅打襄阳时,他一反“攻城先攻山”的常规,提出“撇山攻城,直捣西门”,避开敌军主阵地,猛虎掏心,直接攻城。他采取声东击西、隐蔽作业、梯次隐伏的手法,连蒋介石、白崇禧也上了当。总攻西门时,王近山以一个营担任突破,一个营配合,16个营梯次跟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两万余人,活捉敌中将康泽。敌副司令郭勋祺见到王近山说:当年红军过四川,我这个师长没能堵挡住你这个师长,可是那回我逃脱了。这回我这个副司令,没能逃脱你这个司令的手啊!淮海战役中,6纵将敌黄维兵团引至大洪山地区,采取敌急我急,敌缓我缓,不即不离的方针,拖住该敌。当黄维兵团
  东援时,6纵实施尾击、侧击,并超越黄维兵团,在蒙城阻其东进,随后参加了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王近山采取重点配备兵力,加大纵深,多级控制强有力的机动部队的部署,依托村落,构筑野战工事,阻敌突围。他强调一线和纵深之间要挖通交通壕,村落要布置火力阵地。阵地要安排生活设施,以利坚守。由于部署妥当,6纵击退敌猛烈进攻,杀伤敌3000多人,使敌无法突围。他和政委杜义德处置妥当,接受了廖运周110师战场起义。王近山用兵无私。他将本纵主力团46团留做预备队,当7纵遭到敌军反扑的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把46团拉上去拼杀。黄维以号称“威武团”的54团防守双堆集东侧野战核心据点,王近山指挥17旅49团“襄阳特功营”,协同华野3纵“洛阳营”,攻占敌据点,全歼“威武团”。黄维施放毒气突围,被王近山指挥部队围追堵截歼之。
  1949年王近山任第叁兵团副司令员兼12军军长、政委。当时杨勇担任五兵团司令员。邓小平对王近山说:打仗你比杨勇强,但其他的他比你强,所以,你当副司令。渡江战役时,12军司令部作战科按常规草拟第一梯队展开两个师,每个师各展开两个团的作战方案。王近山认为成败在此一举,将叁个师的主力团编组成渡江突击队,强渡成功。渡江以后,他指挥部队以疾风扫落叶之势,追击千里,连克18座县城,歼敌35000人。他曾自己开着吉普车赶到前线布置追击,路遇敌散兵游勇,浑然不顾。向西南进军时,军参谋长按上级规定的进军路线做了行动部署,王近山说:部队背着粮食、背包,沿途还要攻打敌人占领的山头,什么时候才能打到重庆?他将12军的汽车全部集中起来,搭乘部队疾进,迅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夺取了重庆,弄得蒋介石头天晚上睡在机场的飞机上,第二天凌晨飞走。动作慢的飞机被12军先头部队打得无法起飞。王近山是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倚重的战将。刘伯承称赞王近山是一员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邓小平称赞王近山骁勇善战,战功卓着。徐向前评价王近山打仗勇敢顽强,指挥果断,机动灵活;有压倒敌人的气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条件多么艰苦,从不叫苦;他敢打硬仗、恶仗,有时伤亡很大,也能顽强支撑局面,坚决完成任务。王近山说:勇敢是向徐向前学的,指挥是向刘伯承学的,果断是向邓小平学的。王近山重视思想工作,他经常把纵队政治部的干部请到指挥所,向他们介绍作战思想、战斗部署和战况,因此他所在部队的宣传鼓动工作做得好。
  王近山说:我这个人别的不会干,打仗是我的本行。我愿意为人民打一辈子仗!他在战争年代7次负伤,其中4次重伤。王近山的“烧铺草”精神全军闻名,毛泽东曾称赞:“这个'王疯子’,疯得有水平呢。”而陈赓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就说过:看来疯子并不疯!王近山1950年任川东军区司令员,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叁兵团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60军一分为叁,181师配属12军打穿插,179师配属15军,180师为兵团预备队。第二阶段作战,60军命令179师、180师、181师归建执行掩护任务。180师被敌包围,179师和181师接应未果,180师分散突围,严重受损。战役结束后,王近山给彭德怀打电话:“180师受到严重损失我十分痛心,怪我考
  虑不周。” 彭德怀说:“180师受损失我负主要责任,你不要想不开”。毛泽东为此召见王近山。王近山带了个参谋去见毛泽东。毛泽东要王近山汇报第五次战役详细情况和180师受损失的原因。王近山勉强讲完180师的情况,说了句“180师受损失我负主要责任”后,就再也说不下去了。随行的参谋做了补充汇报。毛泽东说:王近山,你这个参谋说得比你有条理,他在为司令员辩护哩。有关第五次战役和180师情况,60军的领导是否也是这么认识的?王近山说:60军的干部对第二阶段战役指挥有不同意见,主要认为我指挥方面失误出的毛病。毛泽东说:现在是调查研究,还不到做结论的时候,谁负什么责任,调查完就会明确的,有
  责任推不掉,无责任也拉不上。现在,要把志司、兵团、军、师各级责任分别搞清楚才行。王近山同志,刚才听你们汇报后,看来各级均有不同的责任,而主要责任谁负,还得进一步调查。有人给我写信说是由于你的右倾造成180师的损失,看起来还不能马上做出个恰当的结论,你能把汇报的情况拿出充分证据吗?随行的参谋说:战役的两个阶段,我都记了阵中日记,敌情、我军部署,实战进行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是准确的。毛泽东说:那好,把这个日记拿来给我看看再说。5天后,随行的参谋去送日记,毛泽东与他谈了话,毛泽东问参谋:你老实讲,你们王司令有没有右倾情绪?参谋做了回答。之后,毛泽东单独召见60军军长韦杰,接着同时召见12军军长曾绍山、15军军长秦基伟。毛泽东还找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做了调查,彭德怀、解方回国,加上陈毅都替王近山说了话,毛泽东确信王近山没有右倾问题。毛泽东再次召见王近山,他说:王近山啊,第五次战役和180师受损失的问题,现已全部查明,主要责任并不再你,望你放下包袱,继续打好以后的仗。我给彭德怀和韦杰都讲过,180师那个师长必须撤职,今后不能让他带兵作战。你是个常胜将军,我早就知道,但不能轻敌和骄傲。你这个兵团司令员,对今后的作战方针,可以提些建议。王近山说:我认为在朝鲜我军应采取以阵地为依托,局部反击的歼灭战,不打则已,要打就吃掉敌人一块,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联合国军要赖在朝鲜,咱就跟他耗,看谁耗得过谁?毛泽东:我们想到一起了。怎样巩固阵地,你想过没有?王近山谈了构筑山洞工事,集小胜为大胜的战法。毛泽东:王近山啊,你真不愧是我军的优秀军事人才,名副其实的一员战将,我和叁兵团的3个军长都谈过,他们也提过类似建议,但都没你这么深刻。回朝鲜你向彭德怀同志汇报一下,我正在考虑改变对美军作战的总方针。
  王近山指挥15军和12军进行了上甘岭战役。王近山要求部队不急不躁,依托坑道坚守,集中炮火消灭表面阵地的敌人,量敌用兵,坚守坑道与反击配合,大小反击结合,以小兵群灵活作战为主。同时组织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上甘岭战役前,他向林彪讨教上甘岭战役如何打,林彪只说了一个字:“熬”。王近山两次获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历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王近山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不幸的是,王近山的家庭出现破裂,他的夫人向组织上告了状,王近山向组织上打了离婚报告。上级反复批评教育,他说:我王近山好马不吃回头草,我认了,你组织爱咋办就咋办!结果王近山被撤职,降为副军级,开除党籍,1964年调往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担任副场长。他家的小保姆黄振荣自愿跟他而去,后来成为他的夫人。农场的一位知青回忆道:王近山剑眉高扬,刮得干净的下巴泛着青光,没有帽徽的军帽戴得端端正正,旧军装上没有领章,但风衣扣仍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系得紧紧的,胸脯挺得高高地,衣服上面毛主席的头像和“为人民服务”的像章闪烁金光。他坚信党中央、毛主席还有他的战友们和人民决不会永远忘记他“王疯子”,“我不过刚到50岁,我还有机会再披戎装”。 王近山房子里可以说四壁皆空,除了正面墙上一张毛主席像外,没有任何装修和装饰,只是里外两间,中间还没有门仅仅挂了一个白布单子而已。在房后接了间厨房,由将军湖北老家的亲弟弟任炊事员。里间一张农场木匠自制的大木床和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上面吊着一只带罩的25瓦灯泡,床对面用砖头垫起两只大木箱和一个皮箱,这就是将军当时的全部家当,还有一个从北京带来听新闻的进口收音机。农场几次放映电影《上甘岭》,他时常老泪频弹,看不下去而退场,九大期间,许世友向毛泽东进言:我们现在要准备打仗,有几个人有战功,也有错误,能否起用?毛泽东问是谁,许世友答:王近山、周志坚。毛泽东说:“王疯子”呵,我知道,可以。毛泽东又问:放虎归山,谁敢要?许世友连忙说:我们要!1969年7月,王近山回南京,27军军长尤太忠,60军军长吴世宏,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萧永银到车站迎候。1970年9月,王近山复出,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分管作战和战备工作。他到职后,立即勘察地形,视察部队,走遍了军区的千里海防线。王近山离不开地图,有时拿着一张地图,能看上几个小时。
  1971年“九一叁”事件当晚,他坐镇南京军区作战室,给12军副军长宫俊亭打电话,指示他要注意掌握好部队,不要出问题。1972年,美国恢复对越南北方的大规模轰炸,王近山对越南战争进行了研究,对其结局做出了科学预测。同年,他到北京汇报工作,见到了叶剑英和李先念,叶剑英和李先念都很高兴。他筹备召开了军区四级参谋长会议。1973年,他组织了司令部机关野营拉练和演习。丁盛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后,认为“南京军区批林批孔全国倒数第一”,“军区机关前一阶段运动搞得差,盖子还没有揭开,迷信还没有打破,路线还没有分清,颠倒的历史还没有颠倒过来”,丁盛还攻击了许世友。对此王近山予以抵制。在一次会议上,丁盛指责司令部机关“死水一潭”,王近山当即反问:你看应该怎么办?丁盛无言以对。会上有人发言批判许世友,王近山干脆宣布散会。有一次一位领导在会议上讲了一些违心的话,王近山不满意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看风使舵”。那位领导问他:“你在讲谁?” 王近山一拍桌子:“我说的就是你!”抗美援朝中,王近山根据志愿军首长的意图,指挥了一次战役,有的单位编写的战例与事实有出入,别人告诉他,他说:作为军人,完成任务是我们的天职,至于其他,就不必去争了。在南京军区,聂凤智是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聂过去是王近山部下,但王近山经常到聂凤智那里请示报告工作。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永银过去是他手下的旅长,但王近山从不越权处理问题。
  1974年王近山患癌症,邓小平指示:王近山同志的病要想尽一切办法抢救。王近山1978年去世,终年63岁。临终前昏迷时问:“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他娘的,老子不信打不死你!”“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罗”。他是听着专门为他播放的军号去世的。王近山去世后,刘伯承躺在病榻上,老泪长流,嘴里叨念着:近山!近山!邓小平说: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他亲自审阅了悼词,增加了“一员有名的战将”一句,并将其职务改为南京军区顾问。次日中央军委补发通知,任命已去世的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王近山的丧事遂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追悼会原定500多人参加,结果去了1000多人。
  1992年,邓小平为纪念军事科学院出版的纪念王近山的文集题写书名:“一代战将”。他对“王疯子”的诠释是: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刘伯承说: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