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 sissy tube:网络是一种学习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46:48
http://youmeng.bokee.com/4684170.html 

最近不知怎的,突然迷上古代的笔记小说或杂文,譬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王渔洋的《池北偶谈》。晚上突然想摩挲一下《阅微草堂笔记》,于是我找遍了学校的每一个小书店,可是竟然一家都没有。回来之后我打开电脑,连上校园网,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搜索并下载下来,然后开始翻读。很多时候,最直接的办法往往需要求助于网络。

经常有人对我表示很难理解,不玩游戏,很少看美女图片,那还24/7在线究竟是忙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对于我来说,网络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我每天流连于豆瓣,搜索,查找,利用每一个人的“最近阅读”和评论去寻找好书。找到之后,看完评论,然后或去购买或直接去下载。我的电脑里存有至少10G的学术图书。想看就看,想删就删。

网络也是作文灵感的源泉。老槐的图书馆2.0五定律刚出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于良芝老师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向何处去”一出我就知道应该去搜集哪些资料。因为在美国那边,也正在激烈地讨论图书馆学教育的危机。ALA主席Gorman也在追问“whither library educationPDF下载,右键保存)”(图书馆学教育向何处去),更有警醒意味的是,一篇讨论文章的题名为“crying wolf:An examination and recinsider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crisis in lis education”(PDF).文章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可怕?图书馆学教育是温顺如羊还是烈如狼嚎?这里还有一个专题讨论,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下载。为什么图书馆学教育危机在这一时候得关注?这些都是网络阅读都要思考的问题。再有,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图书馆在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中究竟起什么作用?乡村图书馆究竟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是像和顺图书馆那样依靠历史遗迹还是像小河图书馆那样个人努力,是依靠政府创建还是依靠国内外捐款资助创建?

网络其实也是一个课堂。下午我到北大信管系网站去看了看,结果就看见了他们的图书馆学精品教程,听到了几位名师的讲课。谋也曾介绍过中大的信息资源共享教程,也很不错。

我没有手机,只有信箱。就是这样,我仍然很愉快地和很多朋友通过书信往来学习并交流着。有时候我会收到一些带有抱怨和情绪的信件,那个时候我会回信去安慰。有时候我也会听到一些夸赞,那个时候我会没事偷着乐。作为图书馆人,珍惜每一次交流,诚心对待每一个陌生人。尽管是网络,但也能交朋友。当然我也会在网络中向朋友们寻求帮助,感谢老梁先生,每次查找台湾数据库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感谢山高水长先生,每一次中文文献检索困难时我总会求助于他。而他们也总是给我惊喜。

在网络上读到最喜欢的书籍,不断获得刹那灵感,交接很多朋友。拥有这些,我还有什么去遗憾的呢?难道我也去学那些人,天天在寻思怎样用blog赚钱吗,或者去愚弄关心自己的朋友?

我们互相学习,我们彼此帮助。That‘s enough.

 PS:原本是为了记录其中信息才转贴了此文,并没有自己思考——网络是否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可近日无意识的经历,却验证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先是在dangdang、joyo网上寻找关于书法方面的书籍,比较价格,阅读书评和相关推荐,除了书籍,还有《千年书法》DVD,次日快递即达,观看时感触颇多,遂想记录,与友人共享之,奈何指法不济,作罢。数日后,休息之余,透过婆娑的树荫追忆久远的魏晋风骨,不想随便搜索,整套影碟的全部解说尽现眼前,棒极。更别说,日后可以利用网络,将天涯海角志趣相投的朋友..朋友,交流思想抒发胸襟,互相学习,彼此帮助,呵,妙!(其中许多有共性的部分,简单推理的部分,机器、网络需要承担的更多些,才更好) 书法的几千年历史整体把握,可以参考:http://post.baidu.com/f?kz=11022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