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节日用英文怎么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净空法师)第一七三一卷——第一七四0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05:30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一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这总有十七首偈颂,今天从第四首看起。

  【或以相好庄严身。上妙衣服宝璎珞。华鬘为饰香涂体。威仪具足度众生。】

  这一段里面也分两段,第一段这是第一首偈,它是总说、总标,下面十六首是别显,别显里面分四段。第一段一共有四首偈颂讲布施,四摄法里面的布施,我们已经学了前面的两首,今天接着,在十七首里是第四首,在别显布施里面是第三首。从这首偈我们就能够理解到大小乘不一样,小乘是斤斤计较在戒律里面,特别是苦行,大乘法里面你看这里就完全开放,为什么?他要接触大众,接触大众一定要叫大众生欢喜心,经论上我们常常读到的,「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如果佛弟子跟大众接触都叫大众生烦恼,这还能度众生吗?所以诸位要晓得,小乘是不接触大众的,在深山兰若里头修行。阿兰若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清净的处所,清净是不接触社会、不接触在家人,真的是过寺院的生活,只有每天出去托钵,除托钵之外,不跟大众接触。托钵有托钵的规矩,都很严格。

  佛教传到中国确实是有小乘教,在我们现在经典里面《四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这四大部,这是小乘教。小乘在中国流行的时间很短,在隋唐时候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里面有两个是小乘,成实宗、俱舍宗,恐怕现在说到这个名词都没有人能懂,没有人知道。跟你讲天台宗、贤首宗、法相宗、禅宗、密宗,都有人知道,跟你讲俱舍宗,没有人晓得,成实宗,没有人晓得。这两宗到唐朝末年就没有了,没人学了,经典在,没人学了。可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学佛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这个话要记住。佛法的学习就跟学校上学没有两样,我们上学读书有次第的,你一定先上小学,小学毕业再上中学,中学毕业再上大学,不能躐等。佛法也是如此,小乘就是佛门的小学,你不先学小乘你不能学大乘。

  佛当年讲经教学的时候也是先讲小乘,小乘是阿含。你看佛的教学五个阶段,五个阶段华严时不算的,为什么?《华严》不是对人说的,是对法身菩萨说的,《华严》是在定中说的。我们一般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了,这一定时间很长,二十多天。有人说二七日中,十四天,有人说三七日中,二十一天,这我们不必去争论,为什么?二七、三七经上都有这样说法,都有根据,到底是二七、三七,不必去打这种妄想分别执着,不需要;总而言之,《华严》是佛在定中讲的。什么人能参加这个法会?你要没有定功不行。所以《华严经》上确实有人天、也有鬼神,那我们就晓得,这些人天鬼神不是六道凡夫,是什么人?法身菩萨应化在六道,现的是六道身,实际上是法身菩萨,不是法身菩萨没有法子参加世尊定中这个大会。所以这一会是释迦牟尼佛把他修行证果果地上那个境界完全说出来;一真法界是什么,华藏世界是什么,统统说出来了,不是凡人的境界。

  所以出定之后这才观机,看看当时社会大众,能跟他讲些什么,开些什么课程,这开阿含。《阿含》讲了多少年?十二年;佛教的小学不是六年,十二年。十二年之后讲方等,方等是大乘,大乘里面也有浅、也有深,方等讲了八年。你看,加上前面阿含十二年,这才等于把基础打好了,佛就要正式给大家授课,授什么?般若。般若是真实智慧,讲了多少年?二十二年。从佛讲经这些阶段、时间来看,你就晓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导的是以般若为主,是中心主要课程。《般若》讲什么?真实智慧。般若二十二年之后,到最后,般若好比是大学,二十二年之后讲法华,法华等于是研究所,法华讲的是什么?法华就是讲的华严,也讲了八年,开权显实,逐渐的引导,引导入华严境界。

  你看这个教学很有味道,一开端,像做买卖一样,我们用珠宝,珠宝买卖比较容易体会。店刚刚开张,把家里面这些好的东西、收藏的东西全部摆出来展览,可是当地这些人从来没见过,不识货,真正的珍宝不认识。不认识,到第二天世尊全部收藏起来,你们喜欢的、认识的,你喜欢哪些、你认识哪些,这个摆出来,逐渐慢慢教你学到识货,这个比喻容易懂。所以到般若智慧开了之后,在法华会上,法华会上完全是华严境界。最后释迦牟尼佛入灭前的一天一夜讲《涅盘经》。《涅盘经》是什么?《涅盘经》是释迦牟尼佛的遗嘱,劝导后人,特别是劝导还在世间的这些弟子,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应该怎么修,应该怎样去帮助众生。所以这个遗嘱里面就重复强调戒律的重要,戒律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你要想学佛,你没有戒律就没有成就。根本的戒律,不失人天,三皈五戒你能够持得好,你来生不堕三途。世尊在入般涅盘之前特别告诫,就是十善、三皈、五戒,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

  我们今天学佛学的没有成就,原因在哪里?就是把这个基础疏忽了,没有在这下功夫,虽然说是入了佛门学佛,实际上多半都是造罪业。你能说他是有意造罪业吗?不能这样讲法,是无意。为什么无意?没有学过,没有搞清楚就受了三皈五戒,这是不如法的。中国在古时候,祖师大德传授他不是这样的,他先要教你,你真有认识,明白了,你才求受三皈五戒,这才传授给你。不是像现在拉信徒,拉来赶快就给你授三皈五戒,你就是我的徒弟,我就是你的师父,这全部都是入阿鼻地狱,决定不许可的。出家受戒,先学沙弥戒,五年学戒,先学沙弥戒,沙弥戒没有做到不能受,不是受了以后再学,是能做到再受。受了沙弥戒之后就学比丘戒,真能够持了,再受比丘戒。所以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是分开来受的,不是一起受,一般总是二、三年。如果觉得自己不能持,有,不是没有,有真有假。真的是什么?真不能持;假的是什么?菩萨示现,做样子给我们看的,一生就是持沙弥戒,这是给我们后人做榜样。所以我们自己想想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做不到不可以、不能称比丘。

  明末清初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蕅益大师,这个人了不起,他给《弥陀经》做的注解,叫《要解》,《弥陀要解》。你看印光大师对《要解》的赞叹,《文钞》里头有,不但口说,还写成文字,他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还得了!往年演培法师曾经就这个问题来问过我,他说印光法师这个说法是不是太过分?演公他是修弥勒净土的,他不是修弥陀净土的,他学唯识,修弥勒净土,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我告诉他,一点都不过分,印祖这个说法真正是叫恰到好处。这样说来,蕅益大师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为什么?我们知道印光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对他这样赞叹,那他是什么人?

  蕅益大师是研究戒律的,精通戒律,可是他老人家一生持菩萨、沙弥戒,他自己不称比丘,三坛大戒受了之后,他比丘戒退了,这是什么?做不到。不是他做不到,我们明了他的意思,现在这个世间人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够冒充。所以要受,受了之后退。退戒很容易,在佛菩萨形像面前顶礼三拜,然后跟佛菩萨说我比丘戒受不了,我退戒,就退了;你跟一个大德法师面前说我受不了,我退戒,他点头给你作证明,就退了。受戒很难、很麻烦,退戒很容易。所以他老人家一生持沙弥戒、持菩萨戒,叫菩萨沙弥,给我们做好样子的。

  这个地方的经文,这大乘戒,在布施里面属于无畏布施,当然也是法布施,『或以相好庄严身』,这个相好庄严身是修来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了,菩萨在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相好,相好是福报;换句话说,菩萨在成佛之前要一心一意去修福。为什么?没有福度不了众生,跟众生接触第一个就是福报,所以你要有个好的相貌,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让人家一接触对你羡慕,你才有摄受,这四摄法里面,摄受,他对你才生起尊敬的心,对你生起爱好,欢喜你,喜欢跟你学,不愿意离开你。摄受的力量头一个就是相好,为什么?他看到了。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身相,这个做为接引众生第一个条件。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佛教是教育,做老师头一个条件就是要相好。所以我们在汤池办文化中心,我们招考一批老师,相好列在录取条件里面,男的老师、女的老师,身高多少、体重多少都有标准的,为什么?你上台的时候相要好,要让人家看到生欢喜心,如果不够这个标准你就不可以做老师,你到我们中心里面来做工作的人员可以,行政工作可以,你不能上台去讲演,上台讲演身相要好。有人就问我,他说:法师,你们定的这个规矩,(这个规矩是杨老师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我说不过分,《华严经》上就是这样说法,上台到台上要能叫台下的人生欢喜心。生欢喜就是无畏,是无畏布施,他不嫌弃你、不讨厌你。

  底下一句,还要『上妙衣服宝璎珞』。你看看我们大乘教的菩萨,他戴的帽子,衣服,又戴的手镯,身上佩的是璎珞,珠光宝气,这是什么?众生欢喜。不但有这些装饰品,你再看看底下,『华鬘为饰香涂体』,这在小乘里头决定没有的,大乘法里头有这些。大乘法,世间人这些爱好,菩萨统统都有,而且菩萨一定是超过世间人,才能摄受,这个世间人服了,才亲近你,才愿意跟你学习。「华」,唐朝时候,你们要看唐朝的绘画,唐朝男子戴花,帽子上插的花,这是我们在很多资料上能看到。

  世尊当年在印度弘法的时候,菩萨就是这样,但是佛所示现的是比丘相。哪些人是菩萨?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很多。在家菩萨度众生比出家比丘方便太多了,比丘是小学生、是中学生,还要守很多规矩,菩萨是大学生,开放了,不像青少年时代有很多约束,菩萨成年了,统统开放了。虽开放,他犯不犯戒?不会。所以大小乘戒律就有很大的差别,小乘完全在事相,论事不论心,大乘开放之后,论心不论事。譬如杀生戒,小乘戒一定是你杀害众生,把那个众生杀死了,这犯了杀戒;心里想杀他,但是并没有杀他,没有破戒,不犯戒,它论事不论心。菩萨跟它相反,菩萨论心不论事,菩萨心里动个念想杀他,破戒了,事实有没有?没有,在小乘戒没有破戒,大乘戒就破戒了。所以大乘戒难持,大乘戒是心戒,比小乘难太多了,小乘只是事相。

  末后一句,『威仪具足度众生』,戒律少,威仪多。威仪是什么?规矩,在中国人讲礼节、礼貌,现在人叫风度、仪表,这个重要,菩萨接触广大的群众,不能不懂这个。所以你看《沙弥律仪》,有戒律、有威仪,戒律只有十条,威仪有二十四条,叫二十四门威仪。每一条里面,每一条是每一段,里头有细节,你真正能做到,哪个不欢喜你?哪个不尊重你?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在当前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要不能做到,我们学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我们从小把传统的教育忽略了,没有人教我们,从小养成坏习惯。这个坏习惯根深蒂固,改不来了,真的是谚语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是习性,不是真正的本性,真正的本性是本善、本觉,习性,所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很有道理。

  中国自古以来所以就谈到教育,教育能解决一切问题,不但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包括在里面。所以古圣先贤了解,外国的圣贤也了解,世出世间头等大事就是把教育办好,教育办好了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了。教育是教什么?教你做人,我们在讲席里面讲了这么多年,四、五十年了。佛陀教育讲的是什么?总的来说,他讲的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诸法实相。细说,第一个认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认识人跟天地鬼神的关系,第四个人与遍法界虚空界诸佛剎土的关系,佛教育讲这个。

  中国传统的教育可以说没有离开以人为本,没有离开,可以说是人本的教育,它讲什么?父子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再引申出来,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里面就包括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人与天下的关系,今天讲,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这是教育。这里面有没有科学?有,佛经里面讲科学讲了很多,有科学、有哲学、有因果。所以在过去,从小我们就接受了,这个接受现在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就是学校之前的教育,是根!所以中国的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为根本,家庭谁教?母亲教。

  所以母亲这个职责,现在外国人也懂,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界什么职业最伟大?母亲这个职业最伟大,为什么?好人是她教出来的,圣人是她教出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中国很明显的,孔子、孟子,母亲教出来的,尧舜禹汤这是大圣大贤,还不全是母亲教的吗?在中国,在家庭里面,先生称妻子称太太,社会大众也称妇女称太太,「太太」这个名词就是最伟大的行业。这个名词从哪来的?从周朝,周朝开国时候三位妇女,教养的全是圣人,太姜教王季,圣人;太任教文王,养的儿子是周文王;太姒,养的儿子是武王、周公,她三代名字都有个「太」,所以叫太太,这么来的。所以太太意思是什么?圣贤人的母亲,她的儿女都是圣贤人,用这个名字提醒妇女要效法太姜、太任、太姒,你养的儿女将来长大个个都是圣人、贤人,那个国家怎么会不兴旺?国兴旺、家兴旺,社会怎么会不和谐?世界怎么不和谐?全是教育。

  佛法教育是更彻底、更圆满,「威仪具足度众生」,身教,所以教学,仪表不能不重视,不能随便。现在一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太重视仪表,尤其是在国外,那些名教授,实在讲,穿著、生活都很随便,真的是坐不像坐的样子,站不像站的样子。学生?学生变本加厉,在外国,课堂里面学生听课,可以把上身靠在背后,脚翘在桌子上,老师也觉得不奇怪,这能学到东西吗?中国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恭敬心,从这里看,对老师没有恭敬心就是对他所学的不尊重。尊师表示什么?重道,他对这门学问要很重视,他的态度自然就严肃、自然就不一样了,那才能学到真东西,老师也很乐意的教他。

  哪个做老师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传人。中国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师的后代、传人,代代相传,这个重要。如果没有传人,你自己一生做得再好,做得再辉煌,死了以后没有继承的,你的事业等于零。所以家也是一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是说你家里面儿孙多,儿孙多没用,儿孙多,里头有几个能够承传家道、承传家业,这个重要,这可不能够把它解错了。所以在这首偈颂里面,这个布施就是末后这一句,我们的威仪是布施,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言行、你的谈笑,要给大众做榜样,现代的话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的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这桩事不是说在人面前我们要注意,没有人在面前的时候一样的,那你就真的养成了。不是说没有人的时候可以随便,有人的时候要装模作样,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你的真诚心何在?没有真诚,清净平等觉你全没有,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从真诚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勉强的,不是装模作样的,自自然然流露的。

  所以对于个人,身心的修养太重要了,威仪是修养的自然流露。修养里面,头一个要断烦恼,其次要学法门。断烦恼在先,学法门在后,烦恼不断学不到法门,纵然学得个法门,也就是装模作样。讲到断烦恼就要讲到持戒,就要讲到守规矩,儒家的教学,这最根本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法的《十善业》,儒释道三个根,没有这三个根,无论怎样好学,你一生所修学的都是华而不实,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儒家讲功夫讲得很简单,也讲得很圆满,从哪个地方讲?《大学》里面讲的八个条目,从「格物」,实际上格物就是佛法讲的断烦恼。物是什么?欲望、物欲,这是人之所爱好的,哪个不喜欢?物欲,从物欲生长贪心。格,格是格斗,是比喻,你要跟物欲去打一仗,你要能战胜它,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烦恼习气,要断烦恼习气,要断贪瞋痴慢、要断五欲六尘、要断名闻利养、要断自私自利,这我们常讲的十六个字,从这里下手。

  你有自私自利,你还喜欢名闻利养,你还贪图五欲六尘享受,你还生起贪瞋痴慢,其他的不要说了,圣贤教诲不得其门而入,怎么样学你都学不到。天天听经,听了一辈子,没听进去,怎么知道没听进去?你没做到,没做到就是没听进去,听进去的人他落实了,落实他得受用,他得法喜。夫子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得那个快乐,那个快乐不是世间快乐能比的。所以古人说的这句话我很有体会,就是「世味哪有法味浓」,世是人世间这些快乐,五欲六尘快乐,比不上法。你真正能够在经教上契入几分,你自然会把世间那种乐趣全部放下,为什么?不能比,法乐清净,真正是养人,身心健康,一点副作用都没有。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副作用太大!尤其是现在社会,给你带来许多的疾病;说实在话,还缩短了你的寿命,享乐你要付出代价。

  所以威仪不能够不懂这个道理,首先要把物欲舍掉,然后真正好学,亲近圣贤。这世间没有圣贤人,圣贤的书本在,我们天天读圣贤书就是天天亲近圣贤人,展开经卷就是跟佛菩萨对谈,听佛菩萨的教诲,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快乐。契入之后,最后的目标,超凡入圣。所以威仪不需要学,自然就表现了。有这回事情吗?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中国禅宗惠能大师,他没学过,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他开悟之后,言行举止自然就具足威仪,虽然在猎人队里头帮他看守猎物十五年,那一批猎人没有一个不尊敬他,以后他示现出家相,那些猎人统统都皈依、统统都改邪归正,不再打猎,全度了。从前不知道,把个菩萨当作佣人看待,以后知道的时候才晓得罪过,个个回头是岸,全度了。威仪具足度众生一定要学,你看这跟小乘不一样,所以一定学菩萨的庄严,接引大众改邪归正。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着看后面这首偈:

  【一切世间所好尚。色相颜容及衣服。随应普现惬其心。俾乐色者皆从道。】

  这首偈我们要细心的去体会,要知道如何去学习。『一切世间』,这个范围包括的很广,因为菩萨度众生在十法界,「一切世间」就是指十法界。在我们现前,一切世间我们把它缩小来看,就是这个地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可以做这样看法。每个族群他的喜爱、时尚不一样,你看东西方差别就很大,尤其显著的,伊斯兰的文化跟我们就有很大的差别,像锡克族的,包头、留胡须,在香港我们都常常看到这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服饰。菩萨慈悲,『随应普现』,这是要学的,为什么?实在说,一切众生,不要说是在六道,即使在十法界,也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修的因不一样,怎么会平等?

  我们一般谈到世间贫富的差别,贫富的差别从哪来的?你过去生中所修的财布施不一样。佛把这个因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怎样致富?有真因果,财布施得财富。同样是财布施,施的同样多,得的福报也不一样,差别在哪里?用心不相同。一种人财布施真的是为苦难众生的需要,决定没有求回报,没有求我将来要得财富,没有这个念头,他得的就大;一个修布施,听说佛讲的舍一得万报,我多舍一点,将来回报多,能不能得到?也能得到,得到的跟前面不一样。这就是谚语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意思很深,量大福大。虽然施舍的是一样东西,量不一样,心量不相同,一个量大,一个量小;一个是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企图、没有目的,一个修布施有目的、有企图,那个果报就不相同。法布施的果报是聪明智慧,所以世间人聪明智慧不一样,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修无畏施的念头也不相同,他果报怎么会平等?

  到什么时候才真平等?到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真平等了,那是什么人?那是佛。给诸位说,菩萨都不平等,因为菩萨有妄想,妄想就不一样,他怎么会平等?佛妄想断了。阿罗汉不但有妄想,还有分别,所以阿罗汉差别很大。我们看佛教里面画的这些变相图,五百罗汉五百个样子,差别很大,那是什么?他有分别心。你看菩萨,菩萨虽然很多,几百几千菩萨,那个画像面貌大概都一样,为什么?他没有分别了,他只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他的相貌就差不多。到佛才完全相同,那是什么?妄想都没有了。所以你有分别、有执着,你怎么会平等?哪有这种道理!

  教育的好处,好处在哪里?大家都明白了,我有财富、有聪明智慧,前世修得好,今世我还要继续修,我要把我的财富、聪明智慧去供养社会大众,有财的修财布施,有法的修法布施,那自己的财富是不断往上升,聪明智慧不断往上长,就是这么个道理。长到这个人间不能容纳,你的福报太大了,人间没有这么大的福报,你就自然会到天上去。天有二十八层,愈往上面去福报愈大,聪明智慧也愈高,寿命也愈长,这是事实真相。所以真的明了之后,我们纵然是这一生受的这个身是贫贱之身,对于那些富贵人羡不羡慕?不羡慕,用心平气和来看待,为什么?他过去生中修得好,我没修,我要想得他那个,修就行了。再仔细观察,这些富贵人他快不快乐?你要是看清楚之后大概你就不想要富贵,为什么?富而不乐。

  下面佛菩萨为我们示现,他们能把富贵舍弃掉,为什么?不乐,还有更乐的,更乐的是什么?放下是更乐。有这个缘分,你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所以有很多菩萨做国王、做大臣、做大富长者,他不迷,所谓不迷是什么?他并不享福,他在那里修福,他在那里帮助别人,利用他这个地位、权势做好事,就是中国人讲的古圣先王,菩萨,不是凡人。凡人一定为自己享乐,菩萨绝对不会有自己享乐的行为,他也有这种文艺晚会,那是与民同乐,不是自己。而且所有一切设施肯定全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再向上,向上有哲学、科学的教育,基础一定是三个,伦理、道德、因果。这就是凡圣的差别在此地,你只要细心去观察你能看得很清楚。

  讲到时尚、爱好,菩萨跟凡夫不一样,为什么?菩萨给大家做的是最好的示范,无论你是有学还是没有学,一定会做到像古圣先贤所说的,「思无邪」,这是绝对的标准。我们看今天这个社会的时尚不好,叫人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都会引发贪瞋痴慢,让你生起邪知邪见,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菩萨所示现的色相、颜容、衣服,一定是美观大方,决定是对身体健康有大利益。你看我们中国人的服装,你细心去观察,现在我们在提倡唐装,确实比外国人的西装穿起来舒服,为什么?外国西装它紧身,完全贴身,穿起来好象也挺好看的,但是不舒服。中国人衣服穿起来宽袍大袖,尤其像我们穿的这个衣服是汉朝的衣服,这叫海青,汉朝一般人的礼服。平民百姓就是没有绣这个花纹,如果上面绣的花纹,那就有阶级、就有等级的。颜色跟绣的花纹它代表等级,代表你的行业,士农工商,这个颜色、绣的花纹不一样。在国家的这些官员,他们的品级完全都绣在衣服上,你一看就晓得他是什么身分,为什么?便于行礼,尊卑有序。可是现在这个服装上看不到,你说一个国家总统出来了,他穿的服装跟别人一样,都穿西装,你不知道他,不便于行礼,中国古时候的服装便于行礼。

  这不是不平等,这是大自然的生态现象。那个千年大树长得很高,你不能叫它长得很矮,小树就在它下面,所以它有尊卑;你再看地面,那个高山、高峰,它就是群峰里头最高的,所以这是自然的生态。人文要效法大自然,不能够违背大自然,这叫德。大自然是道,随顺自然是德。不违背大自然,社会是祥和的,违背自然,一定有动乱,人心不安。

  尤其是现代时尚,我们看女孩子穿的衣服,问题很严重,自己以为很美,四十岁以后什么毛病都出来了,为什么?我们晓得,人身体有很多穴道,你要不好好的保护,感受风寒,你现在年轻的时候感受,到四、五十岁的时候病就发作。我曾经有一次,那时候在台湾,有个电影明星,四十多岁,一身都是病。她告诉我,年轻的时候爱美,肚脐露在外面,现在才晓得病从那里生的,后悔莫及。这都是不懂得养生之道。菩萨的示现,前面一首末后一句,「威仪具足」,这四个字一定要重视。所以不该暴露,不可以,你要想到人会老、人会生病,病从哪来的?为什么有人老化缓慢,有人老化的速度很快?与日常生活有大关系,饮食起居、穿著、举止统统都有密切关系。

  我们看妇女对于自己身体最会保养的,伊斯兰教,你看人家衣服穿的,只露个面孔,甚至于只露两个眼睛,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你再看看中国古时候的妇女,你看那个衣着,都是长衣服、长裙,除了面孔、两只手之外,其他你看不到,一般在行路的时候手都看不到,因为她袖子长,把手遮住了。这是正确的,哪有像现在,所以现在病这么多,医院还不够用。我们看到外国人写了一本书,《别让医生杀了你》,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现在的麻烦,不害病很好,害病距离死亡,害病就是死亡的边缘,病治好的人不多,真的是黄泉路上无老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健康。你懂这个道理,你就能掌握到四摄法里面的布施。所以布施包括威仪、包括色相,统统都是,没有一样不是的。

  威仪里面言谈举止全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三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觉悟众生,启发众生,我们在这里表演,让他看、让他听、让他接触,心有所感,感就是悟,心里面有感悟,度众生的目的达到了。一切感悟都是正面的,决定没有负面的,这是菩萨,这是真正修四摄法,决定要避免负面的。可见得这是一门大学问,要是没有相当的修养、很好的根柢,做不到。尤其是单位里面的领导,你经营、经商,你开个公司,公司里面的董事长、经理,领导。在中国古时候要求领导人要做到三个字,君、亲、师,这是好领导。君就是今天讲领导的意思,亲是父母,师是老师。你一个人在这个单位里面,我们这个协会也不例外,各个阶层统统都有君亲师这个意思在里头。这就说明什么?你要把他引导到善的方向,也就是你要做出好的榜样,以身作则,他就服了。《弟子规》上说「理服人」,人家心里面接受,用势力服人,人家心不服,你用地位去压别人,不行,那不是好领导。以身作则,行为世范。那个心是什么?用父母之心,你底下管的这些人都是你的子弟,年龄跟我差不多的是兄弟姊妹,小二十岁的就是子女,用爱心对待他,这是亲。你还要好好去教导他们,那是老师。你不能不教,你不能不关怀、不能不照顾。所以好领导一定具备这三个条件,君、亲、师。

  君亲师是要自己做出来,不是要求别人,是要求自己,自己正了,下面没有一个不正。如果你常常讲现在人好难管,个个都不听话,这是什么?这是你自己在招供,你没有做到君亲师,你底下人不服你,阳奉阴违。过失在哪里?他们没有过失,你有过失。如何教大家能够同心协力把这个工作做好?你自己先做榜样,中国人有一句谚语,所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个上梁是什么?领导,下梁是什么?被领导的。所以首先要自己做得正,自然底下个个都正,自己做得不正,要想底下来正,哪有这种道理!整体来说,你们想想,全是教育问题,不教怎么行?所以今天社会这样的乱,真的是家不像家,整个社会,公司不像公司,个个都争利,没有道义,包括学校,学校也不像学校,我们佛教团体怎么能跟从前比?

  我在早年刚出家没有多久,我是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在高雄兴隆寺,住持天乙法师,这早就过世了,这个法师还算是很好的法师,很难得,当时她有五个庙,曾经告诉我,她说我们看古书,古人的道场,里面的住众赶都赶不走。她很羡慕,因为她自己是住持,她说现在我这个道场,我想留他们,待遇都非常好,都留不住,那个心常常想跑。她就问我这是什么原因?我当时告诉她,古时候无论在家出家,到这个道场来,他是慕道而来的,他当然不会走,这个地方有道、有学,他是为道学而来的,他当然不会走,现在你这里没有道,也没有学,他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他到这里来看看你这个道场生活条件怎么样、工作多不多,如果工作太多,生活条件不好,别的地方好,他当然走了,哪个地方比你这里他觉得舒适一点,他就走了,问题在这里。

  我们这个小道场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经教的道场,不是经忏道场,不是佛事道场,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为什么?来学的。所以我们讲东西是尽量讲得详细,尽量讲得白,让大家能听懂,让大家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上。纵然你来听一堂课,因为香港这个地方,从外地来的人很多,来一趟也不容易,居留的时间,短的一、二天,长的一般都不超过一个星期,我们总要对得起人,纵然来听一堂课,你也没有白听,我们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来来去去的人也很多,这是环境的关系,很多人想长期来修学,拿不到签证,所以时间到了必须要出境。如果是在国内,内地道场就没有这个限制。你这个道场真有道、真有学,真正学道的人自然是长住,赶都赶不走。不是来学道的,是来玩玩的,像李老师讲的,是来消遣消遣的,不是认真学的,稍稍有一点不满意,他就掉头而去了,这种人多,不但现在多,自古就不少。所以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在哪里?成就是真心要干的,不能成就的是什么?不能成就是学也可以,不学也行,他没有恒心;说老实话,他也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这是不能成就的,自自然然他就走了。这是有缘,有缘多住几天,没有缘少住几天,就走了。如果这个道场还不错,护持的人多,道粮还够,多住几天也无所谓,总是种善根。

  我们明了,一个人真正成就,不是一生一世的善根,多生多世善根累积起来的,哪有一生一世能成就的?这个道理我们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他来一天,我欢喜,来住二、三天,我也欢喜,住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也欢喜,种善根。换句话说,你没有白来,就是来听一堂课,都没有白来,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真实利益。我们对于一、二天就走了这些人不能轻视,对他要恭敬,对他要礼遇,对他我们也要威仪具足,让他阿赖耶识里面种一个好的种子,来生后世因缘成熟他就因此得度,你说多么重要。如果我们做得不如法,人家阿赖耶识留的种子是个坏种子,不是好种子,那我们就有过失了。

  所以道场每位同学,在这个地方我劝勉大家,讲经一定要听。讲经的时候尽量把工作放下,如果讲经的时候有外面客人或者来请经做什么,请他坐下来听经。听完之后,你要什么经书或者是光碟,然后再送给你,你先坐下来听,在这两个小时大家一起来听,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他不想听经,只想来要光碟、要书的,我们那里有时间表,你看清楚,不是讲经的时间你来;讲经的时间你要来请法宝,你先听经,听完之后再拿给你。所以要晓得应该怎样做法。

  所以这些,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服装都要讲求,总是要干净、整齐、清洁、舒适、大方,以这个为主。佛门里面的礼服,佛家讲的衣就是袈裟,我们一般人讲披衣。像这个衣是袈裟,这只是出家受了戒可以用的。什么时候用?是在佛事当中用。什么是佛事?讲经教学是佛事。释迦牟尼佛一生就做这么一桩事情,天天讲经教学。现在讲这个佛事意思变了,是为人家做法会、做超度的,这叫佛事。其实不是的,经典上所讲的佛事不是这个。不要说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没有,佛教传到中国这两千年来,也都没有。有超度、有法会,很晚,我们一般看法,大概是最近二百多年,不到三百年,佛教变成宗教。我们所看到的,在干隆、嘉庆这个时代,佛教还是教学,寺院庵堂没有不讲经的、没有不上课的,家家代代都有传人。

  传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复小座。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这些科学技术,不但没有录相,录音都没有,所以听经靠什么?靠笔记。而且笔记,真正在教学的时候是不可以在现场听的时候写笔记,为什么?现场听的时候写笔记你分心,变成什么?你只记这些语言,讲经的这个意义你体会不到。所以笔记应该怎么做?听完之后去做,你能够领悟多少,这个有用处。现在有这些科学工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听讲的时候专注,做笔记的时候,我可以重复再听录音或者再听录相。记笔记最好不要看影像,听录音心就更清净,用听录音来写笔记,这就很大的帮助。在过去没有。

  所以过去学经教确实要上根的人,这个上根不是佛门里面讲的上中下三根,我们一般讲学生的根器。上根是记忆力好、理解力好,他听一遍他能记得住,至少在三天之内他记得很完整,一个星期他还能记百分之六十,他能理解。有这样的学生就把他特别选出来,选出来叫他复讲。老师今天上的这堂课,如果是上午上的,就让你晚上跟大众重复讲一遍,叫复小座;如果老师是下午讲的,那明天上午你把昨天老师讲的东西重复讲一遍,是这样把讲经法师培养出来。他在寺院里面专心学教,不给他任何工作。这个方法很古老,很管用。从哪里传来的?从阿难尊者传来的,这个历史可久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给诸位说,没有记录,完全凭记忆,你能记多少?你看他老人家教了四十九年,真的有一个菩萨示现,阿难,阿难的记忆力就像录音机一样,听过一遍永远不会忘记。所以世尊灭度之后,结集经藏,大家就请阿难复讲,把世尊过去所讲的,从你记忆当中重新讲一遍,下面听众是五百阿罗汉,五百阿罗汉听了之后没有一个人反对,都点头,阿难讲的不错,佛是这么说的,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流传于后;如果有一个人反对,阿难,好象不是这个意思,这一句就删掉。所以结集经藏这样的严谨,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不是这样的,一个提出意见都不可以,必须五百阿罗汉个个点头,经是这么结集下来的。所以以后培养讲经的法师,阿难是头一个祖师,代代相传,都是用这个方法。

  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用这个方法,我学经教是听李老师讲经,复讲,也是一天,他老人家讲经是星期三,我星期四晚上复讲。那时候我们都有工作,都在家,没有出家,在家居士,都有工作,老师是晚上跟大众讲经,那时候还没有录音机,没有录音,所以我们听完全凭记忆、凭理解。星期四晚上,我复讲的时候听众不多,只有七个人,七个都是学经的,我们那时候经学班有二十多个同学,这七个人是十年在一起没有散掉的,十年如一日,七个人在一起共修。一个讲,六个听,听完之后,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来讨论,这么学出来的,叫复小座。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比现在学校里面教学生的效果殊胜多了,真能成就。这里头确实包括到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全都包括在其中。

  现在我们来训练弘法人才我也用这个方法,用复讲。李老师复讲的时候要写讲稿,他老人家讲经一个星期讲一次,所以有六天的时间给你去写讲稿,这是基础扎得最稳固了。写讲稿的时候你自然专心,你不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你就写不出来。一个小时的讲演,差不多要八千字的讲稿,平均你一天至少要写三、四千字,为什么?写完之后至少还要改两遍。所以在学讲经的那个阶段当中,真的没有妄念,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写讲稿,所以听的时候专心听。听了怕忘记怎么办?每个同学都写,二十多个人,每个同学都写,写了之后,哪一个人讲这部经我们都提供给他,你回去再整理去,怕有遗漏的,你慢慢去凑。学得很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没有一个不是法喜充满。学的时候确实很苦,真的,吃不知其味,睡觉的时候也睡不好,天天在想怎么上台讲。这就是什么?这是中等根性都用这个方法来培养。

  我在同学里面是比较好一点,我的记忆力很强,理解力也很强,所以这些苦头就少吃很多。可是还是专心致志,你才能够复讲得出来,你要不是专心全部精神用在听经,你讲不出来。讲完之后同学们发问,提问题,给他解答,那就是你理解,看你能理解多少。复讲没有错,你能理解多少,你能答多少问题,这个进步就很大。所以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很不容易成就,同学非常重要。同学就是在一起学经教,人数也不要太多,实在讲,多你也找不到,真正好学,真正有毅力、有决心,一定要成就的,这种人不多。学的时候非常辛苦,受不了这样苦,中途退出的很多。布施摄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二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小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这段总共有十七首偈,我们今天从第六首看起:

  【迦陵频伽美妙音。俱枳罗等妙音声。种种梵音皆具足。随其心乐为说法。】

  六、七两首是四摄法第二段爱语摄,前面一段讲布施,经文虽然不长,义理、境界非常深广,所以我们学习要细心去体会。爱语虽然只有两首偈八句,一开头这是讲音声的美妙,『迦陵频伽』,我们在《弥陀经》里面念过,极乐世界有这个鸟,佛常常提起,说这种鸟它还没出生,在蛋壳里面就能够发出美妙的音声。在我们这个世间,佛经上讲的,生产在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有这种鸟,其他地方好象没有看到,这是「迦陵频伽」。它叫的音声叫人家永远听不厌,美妙和雅。『俱枳罗』也是鸟的名字,「俱枳罗」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也是很好的音声,翻作好声鸟,这个鸟叫的声音非常好听,跟迦陵频伽可以说是同一类的。

  『等妙音声』,这是用希有、珍贵的鸟叫的音声来比喻,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一切大众交往,音声也要像迦陵频伽一样的美妙,让听者永远听不厌、听不倦。我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愿望,可是不是容易事情,为什么?这都是果报,音声美妙也是多生多劫言语柔软才能得到,过去世没有修因,这一世想学也学不像。虽然学不像,可是你要懂得原理原则,未尝不能学习。那个原理原则是什么?是善心,中国老祖宗跟我们讲的「本性本善」,佛跟我们说的「本性本觉」。如果用我们的真心,真心流出来的音声一定非常的美妙,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我们现在的音声不是从真心流露的,是从哪里?是从烦恼习气,烦恼习气里面有善有恶,那个恶是一种粗鲁的音声,让人家听到起反感。善心善行流出来的声音也很好听,也能叫人听到生欢喜心,可是决定没有法子跟迦陵频伽相比,这些道理我们要懂。

  末后两句说『种种梵音皆具足』,「梵」是指梵天,梵天在佛经里面常常用它来表法,代表清净;换句话说,至少是把执着,我们讲三种烦恼,妄想、分别、执着,执着能够放下。梵天就不是欲界天,为什么?有欲就不清净。欲是欲望,我们常讲,有自私自利,有贪图名闻利养,有五欲六尘,就有贪瞋痴慢,这心不清净。梵天这些东西清净了,五欲六尘没有了,跟诸位说,他不是断掉,他是修禅定,在定中这些烦恼不起现行,所以称梵;如果烦恼断掉,那他就是圣人,他不是凡夫。

  诸位要晓得二十八层天,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统是六道凡夫,不是圣人,凡圣的差别一定要晓得。为什么他们也能做到身心清净还不是圣人?他是定功伏住,不是断掉,如果真的断掉,他是圣人。他的定功失掉了,确实有失掉的一天,愈往上去定功愈深,入定的时间就愈久,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佛告诉我们,他们的定功是八万大劫,这个时间可长了。

  我们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什么?小的世界是讲太阳系,大的世界是讲银河系,星系在太空有成住坏空,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现在天文学家都看到,看到世界成住坏空。往往我们看到空中的星星,有一天那个星星没有了,不见了,坏掉了,也有看到这一块地方没有星星,突然有个星星亮起来,知道那个世界成了,成住坏空。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叫一个大劫,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你就晓得他那个定功之深。

  他在定中世界成住坏空与他不相干,可是时间到了,他这个定失掉了,这个世界就现前,他还要堕落,因为他不能再上去,不能再上去就往下堕落,中国谚语所谓「爬得高,摔得重」。他从那里一掉下来掉到哪里?不是掉到色界天、欲界天,不是的,掉到阿鼻地狱。为什么?那些都是修行人,以为到四空天就是佛所讲的大涅盘的境界,以为他成佛了。真的他自己以为成佛,以为入大涅盘,不生不灭,到定功失去,怎么还会有生灭?于是怀疑佛讲的话不是真的,我已经证得,为什么还会堕落?对于佛菩萨圣教生起怀疑,起了毁谤,说这不是真的,是假的,我们上当了,被佛菩萨欺骗了,这叫毁谤三宝,谤三宝的罪是阿鼻地狱,是这么个道理。

  色界、无色界天人毁谤三宝都堕阿鼻地狱,那我们现在毁谤三宝到哪里去?当然是阿鼻地狱,这还用得着说吗?你要说:为什么这么严重?三宝是人天眼目,你要能够赞叹,赞叹会影响很多人,因为你赞叹,很多人对它就相信;你毁谤,很多人对它就怀疑,这不是你个人的事情,你影响多少人。所以一个好样子影响很多人,一个不好的样子也影响很多人。那你就晓得,我们一个好的形象,成就自己的功德,如果一个不好的形象,那你就造三途地狱的罪业。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起心动念都在造业,你是造善业还是造恶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没有夹杂、没有怀疑,那个一念叫净业,这个果报在极乐世界。如果你念佛有怀疑,说你不信,好象你满相信,说你信,你信根不坚固,半信半疑,念佛的时候夹杂着妄念,所以这个效果就没有了,完全抵消掉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你纵然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古大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只是阿赖耶识里面种一个佛的种子,除这个之外,没有效果。所以念佛不是在形式,在真心,没有妄念就是真心,有妄念是妄心念佛,这不能不知道。

  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夹杂很多妄念怎么办?不要紧,念佛归念佛,妄念归妄念,你把这个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妄念起灭不要去理它,只是心专注在佛号,念上三年、五年,妄念就少了。你看祖师大德语录里面告诉我们,一般人念五年,功夫不错了,真用功,万缘放下,但是一支香里面还会有三、五个妄念起来,很少了。一支香是多少时间?中国人烧的长香是一个半小时,普通的香是一个小时,长香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里头还有三个到五个妄念。我们现在念佛是妄念不停,跟着佛号一起起来,这就是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你要问这为什么?什么原因?你没有放下。我常常说的,说了几十年,头一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天天都想到我,我要怎样怎样,要名闻利养,这种念头你怎么能把佛念得好?佛都念不好了,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你全没分,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容易修的就是念佛,这要知道。所以名闻利养不能要,害死人,自私自利不能要,希望起心动念想别人。我们学佛的人想什么?正法久住,弘法利生,只有这个念头,除这个念头之外没有,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想,这一定要学。

  五欲六尘,人之所爱,人之所贪,那是三途地狱的媒介,要舍。如果不舍,你跟三恶道的缘就很浓;换句话说,将来肯定就往三恶道去了。贪瞋痴慢是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的烦恼,三毒!愈淡愈好,希望一年比一年淡一点。用什么方法?就用念佛的方法,把这些烦恼习气念掉,这叫真念佛。一面念佛,这些烦恼习气还会现前,那佛就白念了。你真用功,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少,你的心一年比一年清净,那你的音就接近梵音,清净心生出来的是清净音。所以心不清净哪来的梵音?心不清净哪来的美妙音?心清净,身自然就清净,身是发音的一个工具,音声自然美好,所以最重要的是心清净。这个地方都是教菩萨的,你看菩萨用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音声美妙。

  『随其心乐为说法』。可见得说法要契机,前面布施里面有色相,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样的身,现身,这个地方是说法,说法也要观机,要现前众生心之所好,你要懂这个道理。众生心之所好给诸位说,首先你要能肯定,一丝毫不怀疑,人性本善。虽然他现在迷失了自性,心行都不善,可是你要拿出真正善的,他会受感动,我们一般人讲良心发现。良心是他的真心,因为真心本善,善跟善有感应;你以不善去诱惑他,他也有感应,跟哪个感?跟他的烦恼感应,就是跟他的妄心感应,善跟他的真心感应,统统起作用。佛菩萨帮助众生回头一定是用善的,不是用不善的,魔跟众生往来都是用不善的去诱惑众生,目标?把众生都诱惑到恶道。所以你跟着魔走,最后的结果是饿鬼、畜生、地狱,你跟着佛走是逐渐往上提升,声闻、缘觉、菩萨、佛道,佛不会教你作恶,佛一定是帮助你修善。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爱语摄这两首偈,「一切爱语,谓慰喻、庆悦、胜益」,这都是佛在经上所说的,就讲这三大类。第一类,你能够安慰他,这是第一类的爱语,他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你能够安慰他。第二,他遇到喜事,你能够庆悦他,庆祝他,这是人情。你看看,人有时候在顺境,顺境的时候你庆祝他,在逆境里面,你安慰他,这都很容易懂的。可是要常常细心观察,言语不在多,几句话,人家听了心里很欢喜、很受用。最后一个叫胜益,这就不容易,胜是什么?殊胜,益是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是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永脱轮回,圆成佛道,这是胜益。所以胜益是佛法,底下一首偈里面讲「八万四千诸法门」,这是胜益,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前面两种世间人都有,殊胜的利益那只有佛法,佛法不接触不知道,我们接触了,尤其接触了很多年,你才晓得无比殊胜。

  我心里头这么多年到香港来的时候念念不忘的,一天在这里讲两个小时不过瘾,至少要讲四个小时,最好是讲八个小时。我现在的体力讲四个小时是没有问题,因为住在香港,道场在九龙,非常不方便。真正听懂的,我相信你也会有这个感触,听少了不过瘾。我知道有不少同学在网路、在卫星,一天听八个小时、听十个小时大有人在,乐此不疲,什么道理?他得殊胜的利益,法喜充满。我们学佛对于读经、听教还会有疲厌、还会有中断,这是什么原因?没听进去。以前李老师给我们讲,他用比喻说,譬如囫囵吞枣,没有去细嚼,不知道味道,这种人太多了。他不是真听,他没有听进去,那是什么?一面在听一面还有妄想,不是专注。听经跟念佛没有两样,要专心,决定不能分心。

  所以我非常感激李老师,我学经教是跟他,他不准我写笔记,为什么?写笔记就不能专注。换句话说,你听的,你所真正听到能够悟入的,写笔记的人顶多只有三成,你得利益只有三成,你不写笔记,专注去听,至少你能够有七、八成,时间久了有什么好处?开悟,写笔记不会开悟,为什么?一面听一面忙着写,他分心,那个不写的人他专注,专注有悟处。你每天听经每天有小悟,积小悟就有大悟,积大悟就有彻悟,那怎么不欢喜?每天写笔记的人没有这种法喜,他那个欢喜,不错,我今天记了很多,一个小时我记了三、四千字,他只在这上得一点法喜,那个经义、教义里头,教理里头他连边都沾不上,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

  李老师当年教我的时候不让我写笔记,告诉我专注的好处,他说你到明年,明年的境界跟今年完全不相同,提升了,你今年所记的这些东西到明年你自己看的时候,一句都用不上,你不叫浪费吗?我想想他的话很有道理,这个笔记没有用处。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学技术这些东西你可以去记,佛法是讲灵性,最重要是叫你悟入,你不能障碍你的悟门,堵死了悟门,这个太可惜了。这些别人不会给你造成困难,困难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听经的时候应该怎样?放下万缘,纵然有工作,在听讲的时候全放下,一概不理,专心听,才能得受用。这是讲到三种爱语,三种爱语是以胜益为殊胜,真正是殊胜。再看下面第二首偈:

  【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彼亦如其差别法。随世所宜而化度。】

  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我们把它先念一念再来学这首偈,他说「言种种梵音者」,他这里举了八种梵音,这八种梵音是佛在经上常讲的,这是佛学常识,一般佛学字典里面都查得到,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一是「最好声,其音清雅,如迦陵鸟」,就是迦陵频伽。「二易了声,言辞辩了」,就是听了很容易懂得。你看,如果说话,所谓是词不达意,说得很多,人家听的时候没听懂你究竟讲的什么,没听懂,这就是不了声,所以易了声这是梵音,听了很容易了解。第三种「和调」,音声和雅,调是调适,听了之后能把我们一些烦躁化解,和调跟和雅接近。第四「柔软」,柔软的反面是刚强,一般以命令的音声多半都是刚强的,别人听了很刺耳,柔软是劝导,而不是用命令。对人,尤其是对下属,这个方法效果比命令要大得多。

  我在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没学佛,我二十六岁学佛,没学佛那是二十六岁之前的事情,大概二十四、五岁,也有不好的习气,常常坐在椅子上靠到背的时候把椅子脚前面两个都翘起来。公务比较少的时候看看报纸、看看书的时候往往都是这么坐的,像躺着,前面两个脚翘起来。有一次我们的长官他从我后面,我没有看到,他拍了我的肩膀。我一看是他,立刻站起来,长官进来了。他没有责备我,他告诉我,你这个坐的姿势很危险,一不小心摔倒,你身体受伤。这一句话我的毛病永远改掉了,如果他是命令,把我训一顿、骂一顿,他走了之后我还会照样翘,不服。你就晓得柔软语是一种劝导,他不是为椅子,他是为你身体着想,叫你生感激的心,过永远改掉,这一生都改掉,再不会有这种姿态出现。这就是真正在高位的人他处世待人成功,自然不一样,这个人就是过去在台湾的参谋总长彭孟缉先生。所以他做到那么高的地位有他的道理,叫这些部下对他心悦诚服,那就是他对人和蔼,我们很少听到他对人是用命令的口吻,在我的记忆当中,没有发现过他是这样的,这是应当要学习的。

  第五是「不误」,误就是让人听了产生误会,那这个言语是错误的,这不是梵音,梵音听了之后,决定不会产生误会。「不女」,这个女我们一般讲娘娘腔,不会是这种情形。第七是「尊慧」,尊是尊重,慧是智慧。第八是「深远」,他的语音、意义都相当深远。这个深远的意思很深,让别人听了,程度深的人他听的意思深,浅的人听到意思浅,统统得利益。这就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听众程度不齐,深的人听到,他领悟得深,浅的人领悟得浅,没有一个不得利益,这是讲八种梵音。

  底下讲「言俱枳罗者」,枳罗者是梵语,它这个意思好象很多音声交互在一起所发出来的,就好象我们现在所讲的交响乐,我们这样翻诸位就好懂。这两个地方都是梵音,翻成中国,用交响乐来翻是最适当,它底下有,「此云众音合和,微妙最胜,皆爱语」,众音和合就是交响乐,这都是属于爱语。底下这句,我们刚才念的,「随其心乐为说法」,「随心说法,应在后偈」,后偈是什么?『八万四千诸法门』。这八万四千不是随便说的,你看他喜欢哪个法门,你就给他说哪个法门,不是八万法门一起搬出来说,不是这个意思。就如同学校,一个大学,你看开的,八万四千门是没有,但是一个规模大的学校里面确实有几千种的课程,学生?学生你的爱好,你喜欢修学哪一门功课,你专修选修几门,四年就毕业。如果这个学校所开的这些法门你统统都要学,那么相信你学四百年都毕不了业,为什么?四年一个法门学毕业,再学一个科又要四年,你这个学校要是有几百个科目,你不是四百年都毕不了业?

  佛教人也是如此,佛家比大学的科目多得太多,有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在这里只选一门,我们今天选的是念佛法门。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一个特别的法门,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诸位要晓得,统统要断烦恼;见思烦恼要是不断,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尘沙烦恼不断,你出不了十法界,要真断,不是伏断,不是说有了定功伏,那个不算,真断。唯独净土这个法门可以不必断烦恼,叫带业往生,我们才能做得到,断烦恼那是我们决定做不到的,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佛祖都劝我们修这个法门,尤其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上等于给我们娑婆世界这个时代众生授记,他老人家说,他灭度之后,「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就是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去佛还不远,你只要持戒就能证果,所以叫戒律成就。第二个一千年持戒就不行,人的根性比不上过去,根性往下下降,怎么办?修定,修定还是有持戒,持戒修定能成就。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今年是公元二00七年,正式传到中国是公元六十七年,那时候正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像法开始,正法刚刚过去,像法开始,所以禅宗在中国就无比的殊胜。因为它传来的时候正好是像法,像法禅定成就,一千年。这一千年过去之后就是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现在世界上公认释迦牟尼佛过世到现在二千五百五十年,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一年,末法时期,中国人记载的,今年是三0三五年,这差别很大,但是这我们就不管它。总而言之,中国人记载的,外国人记载的,统统都是末法。末法,我们要听话,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指导我们选择的,这哪里会有错?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的是净土法门,「随其心乐」。

  『诸佛以此度众生,彼亦如其差别法,随世所宜而化度』。「随世所宜」这句是指前面一首偈,就是「随其心乐」。八万四千法门我们要尊重,《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八万四千法门,用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代表。我们看到善财童子参访第一位善知识,吉祥云比丘,修什么法门?修念佛法门,这很重要,我们中国人常讲「先入为主」,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最后一个人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就看到,这就是告诉我们末法时期修行,自始至终就是念佛法门。当中这些善知识是代表无量法门,代表八万四千法门。你看看善财童子虽修的是念佛法门,对于任何一个法门尊重、礼敬,决定没有毁谤,没有自赞毁他。这都是佛教导我们,我们好好修这个法门,对待其他法门自己要有谦卑、谦虚,要称赞别人,要学习这个。学习称赞、学习敬爱,自己要学着包容、学谦虚,这就对了。

  五十三参里面有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是第二十七参,你看五十三,前面二十六,后面二十六,观音菩萨刚好在当中,这都有意义的,他居当中。当中代表的什么?大慈大悲,观音表慈悲,所以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万四千诸法门都是方便,核心是慈悲,观音菩萨代表的,核心,大慈大悲,离了慈悲就不是佛法,离了慈悲不是学佛。所以学佛的人无论对待什么人,无论对待一切万物,我们讲对畜生、对饿鬼、对一切杂神,一个慈悲心,何况对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都是一个慈悲心,这就对了,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诸佛以此度众生」,这就是通常讲的四个根本,四摄、四悉檀、六度、普贤十愿,这都是最殊胜的纲领;四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一定要从根本学起,持戒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现在时间到了,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爱语两首偈清凉大师的注解最后的两句我们把它念一念,他引用《瑜伽师地论》上说的两句话,「以瑜伽一切爱语,略有二种,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今开示佛说八万法门,即顺正教也」。随世仪轨语跟顺正法教语可以能够融会贯通。这个方法古大德就做出来给我们看,在《大藏经》里面有一本书叫《归元镜》,这里面写的是三个人的故事,都是净土宗的,第一个是慧远大师的故事,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的故事,第三位是莲池大师的故事,都是净土宗的祖师。用什么方法写的?是用剧本写的,它是剧本,可以做为舞台表演,是属于平剧,写得非常好。

  所以顺正法教可以随世仪轨,可以能随顺世间,世间仪轨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世间的文艺表演。所以佛经能不能把它编成连续剧?可以,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用什么方法写?可以就用五十三参,把《华严经》全经的教义在五十三参里面表演出来。这是一个大工程,也非常有意义,五十三参每一参就是一个小的单元,如果用电视剧,或者是三次到五次,最长的七次,这样播出一个单元,五十三参也能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把一部《华严经》用文艺表演的方法演出来,我相信会度更多的众生,因为人人喜欢。课堂里听讲课画面都是静止的,这是教学,表演的那是生动的,所以一定可以接引许多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归元镜》是头一个我们从《藏经》里面看到的剧本,古人已经带了头。

  在中国宗教界也有这个想法,我是在前几个月,浙江省有些领导,是宗教界里面的领导,组了一个团到澳洲来访问我们净宗学院,刚好我在那边接待他们。他们就有这种表示,佛教对于大众的宣传应该是用舞台表演的方式。这是可以的,我们在大乘教里面读到的,甚至于可以用戏剧、用电视连续剧、用电影的手段来弘扬佛法,这就是正法教语随世仪轨,这在经文上能找到依据。再接着看下面两首偈,第八、第九,这两首是同事摄,四摄法里面,前面讲了布施、讲了爱语,这第三段讲同事,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众生苦乐利衰等。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现同其事。以此普度诸众生。】

  我们先看这一首,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对于同事有个简单的说明,「物见菩萨,俯同其事,知有义利而修行故」。这几句就是解释什么叫同事。你看他不是说人见菩萨,他用物,如果说用人,在六道里面就是人道,在十法界里面就是人法界,范围就小。用物,六道里面是六道都包括,十法界里面是每个法界都包括,范围大。物里面包括人,譬如说动物,都包括人,但是人不能完全包括动物。所以这个字范围就深广无尽,可以说十法界里面一切众生见到菩萨应化在世间,这个世间是十法界的世间,俯同其事。这个俯是往下看,在我们世间人心目当中菩萨委屈,他本来高高在上,在一真法界,现在到我们人间来,甚至于到畜生道现畜生身,到饿鬼道现饿鬼身,到地狱道现地狱身,在哪一道现哪一种身,俯同其事,在人道,跟人道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工作,他要不跟我们同事就没有办法教化我们。

  同事当中做出种种示现,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我们离苦得乐,这叫同事摄。通常我在一般场合当中讲同事摄我都没有用这些经义,为什么?用这些经义怕人家产生误会,这一误会,不但是正法没有学到,全学了些邪法。所以我在通常讲到同事摄的时候,我不讲众生,我不是讲佛同众生,佛菩萨同众生,我不讲这个,我讲我们学佛要同佛、同菩萨,往上看,这都能讲得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利益。学到一定的程度,先要学菩萨,能有菩萨的智慧、能有菩萨的定功、能有菩萨的戒律,回过头来再跟众生同事,这就对了。没有菩萨那样的戒定慧你要跟众生同事可就麻烦了。你看看现在的众生,喜欢赌博,你能不能跟他同事?喜欢跳舞,你可不可以跟他同事?喜欢做一些为非作歹,能跟他同事吗?这一同事就麻烦大了。

  所以佛门里头有两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不是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吗?为什么又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你没有菩萨的本领、智慧,你去跟众生同事。所以四摄法同事不是好修的,不像前面布施、爱语,后面讲的利行,都不太容易出问题,唯独同事,最容易出差错。所以同事要谈条件,你有没有戒定慧,有了戒定慧,有智慧,这一批朋友喜欢赌博,你可以跟他在一起赌,赌的怎么样?常常都赢,没有输的,他佩服,然后一定向你请教,你为什么常常赌的时候你都赢钱?你就可以告诉他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在佛法,学了佛赌博就赢钱,这是什么?所以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跳舞的时候,你跳的技术比他高明多了,从哪里学的?佛法学的。都把他引到佛门里面来,这就是菩萨,这是菩萨与众生同事摄,摄受他改邪归正。你没有这个本事你去跟他一同事,被他同去了,那就麻烦大!不是你度众生,最后被众生度跑掉。

  这种事情不但是现代,自古以来就有,而且例子很多。所以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讲四摄法的时候,这条就很谨慎,没有戒定慧的能力不可以。这是真正菩萨才做得到,物见菩萨,真菩萨,不是假菩萨,假菩萨所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特别对什么人?特别是对讲经的法师,为什么?讲经的法师接触大众,这一接触大众,别人对你恭敬,对你赞叹,对你供养,名闻利养全来了,你能不能挡得住?你要挡不住的话马上就堕落。所以我在李老师会下学讲经,老师就有一条对我特别的限制,我跟他的时候三十二岁,他告诉我,没有满四十岁不可以出去讲经,学会了也不可以,如果你要讲在家里讲。家里就是台中莲社跟慈光图书馆,这是老师创办的道场,在老师的道场讲,不能出去。为什么?就怕堕在名闻利养里头,尤其是讲经讲得不错,讲得好,听众欢喜,就怕这个。

  蔡礼旭这几年,年轻,讲得不错,这些现象统统都浮现出来了,杨老师把关把得很严,如果要没有这个人在旁边照顾到,我看他已经堕落了。所以我现在的教学,要不要学讲经?要,在哪里讲?在摄影棚,没有听众,外面人晓得不晓得你?晓得,因为网路同时播出去,晓得,你跟大众不接触,到自己真有定功、真有智慧,再开始接触大众,那就没有问题;自己戒定慧功夫还不够的时候最好就是在摄影棚,不接触大众,这安全,同时你也学会了。在从前讲经,不接触大众到哪里去讲?练讲至少也得有几个人听。我开始学讲经的时候没有现在这批年轻人这么好的机会、缘分,没有,我练讲的时候,老师许可,在台中莲友家里讲,这些莲友都是他的学生,出不了乱子。听众多少?家里面大概都是十几、二十个人,他家里面客厅只有那么大,听众?听众都是莲友,都是台中莲社的莲友,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们的法缘好,星期一在张三家里讲,星期二到李四家里讲,反正到你家一个星期只有一次。我们同时也可以讲几部经,在不同人的家里面去讲,这就很不容易。

  这种机缘说老实话,当年在台湾只有台中一家有,其他地方没这种机会给你去练习。道场里面一个星期一次,在台中莲社,是我们学习讲经的处所。我们学习的同学也很多,同学们互相观摩,互相勉励,共同在一起学习。那时候我们那个班,老师正式开了一个班,叫经学班,学讲经,二十多个同学。现在我们这个缘比台中殊胜,我们在台中一个星期只能讲一次,现在在我这个地方,你们只要有能力,你每天讲一次我都赞成,我都欢喜。自己一定要用功,为什么?要准备。所以学讲经的人,不要去督促他,不要去管他,他没有时间去想坏事,为什么?他二十四小时头脑都想的经,他要不想着这个,他上台就下不了台。

  而且初学的时候要写讲稿,写口语讲稿。这从前老师给我们规定的,不是写大纲,不可以,学东西先学基本工,讲经的基本工就是写口语的讲稿,在文学里面叫口语文学,从这里开始。口语的讲稿讲一个小时至少要八千字,八千字是我这种讲法,我讲得很慢,如果一般人讲得快的话,一个小时要一万字。那么你的讲稿,一万字的讲稿你一天写不出来,至少要三天,三天写出来之后你至少要修改两遍。所以一个星期只能讲一个小时,讲两个小时那你晚上要加班,讲三个小时大概你晚上睡觉只能睡二、三个小时,你的体力不好的时候决定做不到,所以开头很辛苦。

  现在跟我学,我留的这些光碟资料太多了,这给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学的时候困难,那时候连录音机都没有,听老师讲经全凭记忆,你没有好的记忆力你就没有法子学。所以在从前古时候学讲经,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记忆,一个是理解。有很好的记忆力、很好的理解力你才有可能被选出来学习小座,就是学习讲经,没有这个条件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说我听经能够记一半,就不行,你都不能够学习讲经。可是现在中等根性就可以,能够记一半,或者能记三分之一,都可以,为什么?有很多资料在这边,你可以重复的听,甚至于还有许多的资料已经写成文字,对于帮助你写讲稿,那你就少操很多心。这要感激现代的这些科学仪器,使中等程度的人都有机缘学讲经,在从前,非是上根没有办法。有这么好的机会,今天的成就要靠什么?要靠勤奋、要靠毅力、要靠决心,没有学不出来的,如果自己懈怠、懒散、怕吃苦,那你就学不出来。所以只要具备一般这些条件的话,好学、勤奋、用功,一个方向精进不懈,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这段经文这两首偈,第一首偈里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八风,就是八风吹不动,这是同事里面很重要的条件。『众生苦乐利衰』,八风里面讲了四个字,另外四个字它这里省略掉,我们要把它补出来,有「毁、誉」,毁是毁谤,誉是荣誉;「称、讥」,称是称赞,讥是讽刺,这合起来叫八风。就是在环境里你要有能力不被诱惑,不为所动,这是最重要的条件,你跟一切众生同事你要具备这个条件,八风吹不动。苦,逆境里头,你要能够忍受得了,不会退心;乐,这是苦的反面,顺境,你要不被诱惑。往往是顺境的时候容易被诱惑,逆境的时候容易退心,那你就不能修同事,不能跟众生同事,你要能够毁誉不动,这后头毁、誉、称、讥,前面是苦、乐、利、衰,你能够不动。苦、衰、毁、讥不退心,这个境界决定不放在心上,乐、利、誉、称赞不生欢喜心,自己知道我们跟古人比太差了,所以也能够不动心。这八个字,四个是顺境,四个是逆境,顺逆都不动心。

  我们在五年前离开新加坡的时候,我写了两句话勉励同学,第一句是「处逆境,随恶缘」,这个逆境、恶缘都是此地所讲的苦、衰、毁、讥,很容易让人退心,遭遇到这些苦难。我们遇到,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没有怨恨,业障全消。要知道,逆境是消业障,不能有一丝毫怨恨,更不可以有报复,有这个麻烦大了,结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知道是自己的业障,也正是消业障的一个机缘,我们遇到了,都生感恩的心。第二句「处顺境」,遇到的是善缘,「随善缘」,都是好的,我们到了澳洲是这样的,一切都顺利,跟大众相处都好,遇到的是乐、是利、是称、是誉,我们要怎样?不可以有贪爱的心,如果这时候生起贪爱的心就坏了,你就堕落,所以是「无贪痴」,福慧就现前,福慧就全现了。这是我们处顺逆境界应该有的态度,所以都是好事情。

  你要懂得,顺境里面不起贪痴,逆境里面不生瞋恚,统统都是帮助我们提升,都是好境界,顺逆都是好境界。问题就是你会不会?如果会了,那就是经上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就又加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毁谤我的人、羞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是不是好人?好人,为什么?他消我业障。我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心地坦然,认真反省我有没有过失,有过失赶快改,他提醒我,我要改过,没有?没有是消业障,不是这一生的业障,或者是过去生中的业障,消了,所以要感恩,不可以结怨。顺境,这些人护持我,很爱护我,帮助我,我要感恩他,不能有贪恋,在这上最容易起贪爱、贪恋,那就错了,所以没有贪恋。这个恋是愚痴,所以没有贪痴,贪瞋痴都是在境缘上断掉的。所以顺境、逆境不会增长我的贪瞋痴,只会把贪瞋痴化解掉,那就是好境界。

  『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现同其事』。自己真的能够在这八苦里,八苦有顺境、有逆境,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就可以同事,无论是顺境、逆境,都可以跟他同事。没有定慧,逆境可以跟众生同事,他受苦受难的时候可以跟他同事,他在那里享乐的时候不可以跟他同事,那一同就坏了。这一定要知道,跟前面不一样,要非常小心谨慎。

  『以此普度诸众生』。所以度众生先度自己,度自己就是八风吹不动,我在顺境里头能保护自己不生贪恋,在逆境里头能保护自己不生瞋恚,所以先度自己,然后才能帮助别人。在逆境里面帮助别人,你可以安慰他,用爱语安慰他,用布施去成全他。布施不一定是钱财,前面讲得很多,你用你的形象是布施,你用你的关怀是布施,你用你的协助去帮助他是布施,我们用我们的劳力去帮助他,内财布施,金钱财物是外财。外财有,可以,也能帮助他,没有外财的时候,用我们的劳力、用我们的精神去支持他,人家得到安慰,在苦难当中得到安慰。有机会可以教导他,他生活有困苦,没有谋生能力,你可以教他,一面帮助他一面教他。前面所说的方便很多,不能舍弃众生,这个同事最重要就是不舍弃众生,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他。要尊重当然你要学着包容,你要学着谦虚,如果你有傲慢,轻视别人,这就不行,这个你跟人接触人家起反感,那就错了。下面一首偈是:

  【一切世间众苦患。深广无涯如大海。与彼同事悉能忍。令其利益得安乐。】

  这首偈我们读起来正是现实的写照,现在这个世间苦难太多,我们学佛的人懂得,灾难从哪里来的?灾难从恶业来的。《楞严经》上讲得很好,贪婪所感得的是洪水。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听说美国前副总统到处都讲温室效应,南北极的冰快速溶化,海水上升,他到处讲,在全世界到处讲,有很大的影响,提醒大家这是事实,现在南北极的冰溶化的速度真的是愈来愈快。我也是听到这些报告,听到这些讯息,我到纽西兰南岛,库克山是南岛最高的一个冰山,我去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看了之后确实是叫人忧心,真的溶化的速度出乎我们想象之外。我大概二十五年前在加拿大我去看过一个冰河,那边同修带我去旅游、去玩,在冰河冰上我们下了车,我在地上抓了一把冰,很凉,我把它丢在地上,手掌是干的,没有水,这是正常的现象。可是这次在库克山,我在地上手一接触的时候手是湿的,抓到那个冰,那个冰像什么?像从前早年在台湾一般马路上卖的刨冰,湿的,洒到地上之后手上统统是水,这个太可怕了,这不像是冰河的现象。所以我就自然意识到这个冰的溶化速度真的是太快,科学家估计是十年到三十年,有这么个说法。过去我听说是五十年到一百年,现在人家说法是十年到三十年,很可怕!

  这个事情怎么能化解?在佛法里是真有化解的秘诀,是可以让这些冰停住,停止在现前阶段,或者是恢复到过去这些状况,能够恢复到它正常的状况,用什么方法?只要众生把贪心断掉。这个事情困难。是难,也有下手之处,从哪里下手?先劝学佛的同学,全世界学佛的同学我们概略的估计至少也有十亿,学佛的同学。要是从信仰宗教的,那就更多,信仰宗教的我想是决定超过一半。如果我们大家能够相信,把贪瞋痴放下,这个灾难就缓和。人没有贪心就没有水灾,人没有瞋恚就没有火灾,火山爆发就没有,人不愚痴就没有风灾,人都能够谦虚、和睦就没有地震。所以这些自然灾害那个真正的因,佛在大乘经里面讲,贪瞋痴慢,傲慢是地震。

  经论上讲得很好,「境随心转」,这个理论居然被日本江本胜博士从水实验里面做出证明,外面环境确实是跟人心有密切关系,人心善一切境界都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差别?从理上讲一丝毫差别都没有。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天灾人祸?他们的人心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贪瞋痴、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所以整个外面的环境都变得最美好。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人心不善,现在可以说贪瞋痴慢达到饱和点,这就不得了,达到饱和点这个世界就毁灭了。毁灭是这个世界上海水,冰溶化变成海水,海水要上升科学家计算出来,要上升六十七米。现在的地图,低于六十七米的海拔,全部被海水淹没,这是一个灾难现象。

  第二个火山爆发,海底火山爆发就变成海啸、飓风、龙卷风这一类的,这是愚痴所感的。地震,地震里头最可怕的是地壳的变化,这是什么?这是瞋恚跟傲慢造成的灾难,没有离开人心。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想到,我是不是在制造世间灾难的人?如果我还有贪瞋痴慢,我天天在制造,那你要负因果责任。我能够把贪瞋痴慢放下,对人、对事不再用这些方法,那么我在做化解灾难的工作,那是一分功德,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看到『一切世间众苦患』,这个苦患真的『深广无涯如大海』。我们现在正好跟这些众生同事,同处在这个时代,同处在这个地球,不知道,那情有可原,我们知道了,就应该自度度他,自救救他。说是我们想找一个安全地区,找不到,众生的共业,你到哪里去找?所以真正要找安全地区,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这些年来我们所提倡的,这两句话是修行的总纲领,「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怎么落实?落实在这四个根本上,这四个根本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人可以读,可以学习,这里面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我们四摄法里头统统讲到,前面的布施、爱语。只要把这些基础做好了,我们真正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只要把这三个真正落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往生,真的,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为什么念佛不能往生?你没有根。现在学佛的人很多,讲经说法的人也很多,他自己没有这三个根,既不能自度,怎么能度他?所以特别是在这个忧患的时代,灾难的时期,我们不认真干麻烦就大!所以这是同事摄里头,我们一定要知道这里这些道理、理论,明白之后才晓得哪些可以做,哪些还要自己下功夫。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三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十首看起,偈颂第十首:

  【若有不识出离法。不求解脱离喧愦。菩萨为现舍国财。常乐出家心寂静。】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他给我们提示的,这是第四个小段,「有八颂明利行摄」。四摄法在这段经文里面,先讲布施,再说爱语、同事,我们前面学过的,这段讲利行,利行一共有八首偈颂。什么叫利行?「谓说趣义利之行,以益有情,于中初二偈」,就是第十、第十一,这两首偈是讲「一切利行」。一切利行,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有三种,这三种,第一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令以德业,招守财位,以益近故,经文略无」,这段要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三种利行有浅有深,第一种这是最浅的,也是现代人认为最实际的,为什么?现在就得到利益。后面讲来世、后世得利益,现在人不相信,那是真的利益,深远的利益。所以现在世间人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眼前小利佛也不舍弃。于现是现在,法是方法,利就是利益,现前劝导利行,劝导一切众生。佛劝导的是什么?头一个是德业,令以德业,这句话很重要。人不能没有道德,有德你才能守住财位,现在人可以说把财看得非常重。怎么样招财你能够得到财富?怎么样能守住财富?佛讲得好,以益近故,这个近就是现前,这个利益是在现前,你这一生当中能享受得到的。可是经文里头没有这一段,我们这两首偈有第二、第三,这段没有。这段没有,这段是一切大众迫切需要的,我们不能不说说。

  现前的财富,我们看到现代人有不少发财的,拥有亿万财富,现在地球小了,统计比较方便,大概在全世界有几百个人,财富在一亿以上的大概有好几百,百亿、千亿的也有几十个人。他为什么会发财,拥有这么大的财富?东方人世代相传都说这是命里有的。命里有的你一定会得到,命里没有的就劝你不要勉强去求,为什么?求不到。命里头有的是不是上天给你的?是不是真的有财神给你的?到底谁给你的?这个世间人贫富不均,这是事实。科学家也承认,科学家说人生来就是不平等,你要叫人平等这不可能,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这个原因佛法里面说得最透彻,在中国儒跟道都说到,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是总的原则、总的纲领。你发财、得福、开智慧、得长寿都离不开这个原则,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也不能不相信的。信,有这回事情,不信,还是有这回事情,与你信不信没关系。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第一桩大事教给我们认知肯定人性本善。佛给我们讲的人性本觉,尤其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五句话,那是自性的性德,一切众生不论是在迷、在悟,你是佛、是菩萨、还是凡夫,乃至于三恶道的众生,佛说个个具足,不是说只有佛菩萨有,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众生都有,蚊虫蚂蚁也有,地狱、饿鬼还是有,没有欠缺,这是你首先要承认的,你要认知的。为什么会有十法界的差别?为什么会有三途六道?佛经上给我们说得透彻,就是《华严经》上佛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惠能大师说得详细,「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原因就在此地。

  所以分别、执着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性。诸位要听清楚,迷失,不是真的失掉,只是迷了,迷了它不起作用,有等于没有,是这么个意思,迷失自性。迷失自性之后,于是一真法界,法界本来是一真,一真法界就产生变化,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法界。我们用现在科学家的说法,用他们的术语能讲,本来没有空间维次,迷失了自性,这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空间维次就发生了。科学家讲,不同的空间维次,就像我们佛法里讲的十法界,百界千如,就产生这么一种现象。不同的法界彼此见不到,好象现在的电视,电视里面有几十个频道,一百多个频道,你按哪个频道画面就出现,你没有按它画面不能出现,都在这个屏幕上,不同的频道就好象是不同的空间维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现在我们可以说对这桩事情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如果不起心、不动念,空间维次就没有了,完全没有了,那是一真法界,那是常寂光净土。一起心动念之后,十法界一时顿现,这个事情佛比科学家讲得高明,讲得透彻,说宇宙怎么形成的。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宇宙是在空间维次的里面,没有办法突破空间维次。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佛给我们讲,一时顿现。现在科学家认为宇宙最初是大爆炸,因为看到现在宇宙还是个膨胀的现象。佛不是讲大爆炸,没有爆炸,一时顿现。换句话说,是把一真法界扭曲了,这一扭曲就变成十法界。十法界我们可以从妄想分别执着来看,有妄想,没有分别、执着,那是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面的佛法界,有妄想。妄想再加上分别,那是菩萨、声闻、缘觉,佛家里面讲的三乘,菩萨、声闻、缘觉三乘,这三乘有妄想、有分别,没执着,和前面佛法界,叫四圣法界。四圣下面是六道,叫六凡,四圣六凡合起来是十法界。六凡是什么?六凡里面有执着,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执着有轻重不同、有染净不同、有善恶不同,所以六道里面又分为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有上善、中善、下善,三恶道里面有上恶、中恶、下恶,这我们就很清楚,都是迷而不觉。上善,天道,六道里头,上善是天道,中善是欲界天,下善是人道。恶道里面,上恶,就是最严重的,地狱道,中恶是饿鬼道,下恶是畜生道。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这个我们搞得很清楚。

  我们今天是人道,人道是属于善道,过去生中修积的善业,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五戒十善,过去生中修五戒十善这一生你才得人身。同样得人身,可以说我们过去生中统统都是修五戒十善,修得不错,得人身。得人身为什么相貌不一样、聪明智慧不一样、贫富贵贱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讲业有两大类,五戒十善是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引导你来的,这是大家相同,另外一种业叫满业,圆满的满,满业每个人不一样。满业讲的是什么?佛给我们讲它有三类,第一个是财富,第二个是法,第三个是无畏,三种好事。过去生中喜欢施财,以自己的财力帮助别人,以自己的财富帮助社会、帮助众生,这是财布施;还有一类,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体力去帮助别人,也叫财布施,这叫内财布施,内财布施修的福比外财要殊胜,就是果报得的就更多。今天我们看到有亿万财富,拥有百亿、千亿财富的,我们就知道那种人不但是外财布施,内财布施,如果不是内财布施得不到这么大富。仅仅有外财没有内财,他得富贵得亿万财产有,如果说百亿以上不可能,一定是内财,真诚心、爱心去布施。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这些每个人一生所做的不一样,到这个世间来得人身果报当然就不相同,怎么会一样?这就是说明人为什么不平等,是我们造的业不平等,造业是种因,因不平等,果哪里会平等?没有这个道理,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这一生要想得财富,这是佛教给我们,修财布施,财布施,尽我们的能力就是圆满功德。

  譬如现在我们在香港一个月只能赚两千块钱,这个不多,省吃俭用,剩下来的统统都布施出去,这叫圆满功德。可别小看,你来生得圆满的财富,这个圆满财富得多少?不一定,称你的心量,量大福大。你常常为你一家人着想,那你来生得的这个福报,你这一家人的生活在财用上不缺乏;如果你心量能够大,我希望这一个都市人都能享福,这一个国家人都能享福,都能得福报,你那个布施的福报真的就会变成那么大,称你的心量。如果从现实上来说,现前事上来讲,你一个月省吃俭用我相信大概也要用几百块钱,过最低的生活,你两千块钱可以布施一千多块钱,圆满功德,因为你全布施出去。那个人是百亿富翁,他每年所做慈善事业可以做到五十亿,百亿他能做五十亿,功德有没有你大?没有你大,因为你是圆满的,那是他财富里头的一半,他将来来生得福报只得一半。

  老天爷真公平,不是说富人世世代代都富,穷人世世代代都穷,哪有这种事情!往往穷人能够修圆满功德,富人做不到,富人迷了,他不能拿全部的去布施,他总是拿他几分之几,他不是圆满。所以你们读《了凡四训》,你们看到《了凡四训》有个小故事,有个女孩子家境非常贫穷,到寺庙烧香,布施两文钱,两文钱就相当现在香港两块钱,老和尚亲自给她回向,为什么?真诚心,两文钱是她全部的财产,她只有这么多钱,全部拿出来了。以后她做了王妃,贵人,再到这个寺庙来烧香的时候,带了一千两黄金来供养,老和尚叫他的徒弟给她回向。她不服气,问老和尚什么原因。老和尚说,你从前两文钱是全部的,现在一千两黄金在你来说是九牛一毛,而且你现在是富贵人,富贵人骄慢,不像从前那样谦卑,你一千两黄金供养那个功德比不上两文钱。这个道理懂的人太少,所以富贵人修福报反而不如贫穷人,贫穷人谦卑、真诚,那来生他也得大福报;如果他寿命长,晚年就得福报。晚年得花报,来生得果报。这是讲什么?现前的,真诚、谦卑是德,德业,用这个来修那才是真的。

  修法,果报是聪明智慧。法包括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这都属于法,这范围就太广大!你要得圆满的智慧,那要向圣人学,真实圆满的智慧要向佛学,唯有佛是真实究竟圆满的智慧,为什么?佛教你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是世间圣人没有的。世间圣人你跟他学,不错,能生欲界天、能生色界天、能生无色界天,出不了六道,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他在年轻的时候,十九岁就出去学,学了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学派他统统学过,真的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说不究竟。为什么出不了?前面说过,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性,起心动念一时顿现,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就有,一时顿现。只要这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大圆满,有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十法界,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你还样样执着,你出不了轮回,轮回苦,太苦!

  所以《华严经》上这一段没有,《华严经》上你看看经文,第一句说『若有不识出离法』,它教我们出离,出离哪里?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这是真实智慧,究竟圆满的大福德,你所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自性里面圆满具足的大福报,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智慧德能相好,相好是福报。诸位天天念《弥陀经》,《弥陀经》讲的极乐世界,那是自性性德自然现前。你要黄金,黄金是铺马路的,我们现在马路是柏油路、水泥路,不错了,极乐世界是黄金铺的马路,大地是什么?大地是琉璃,琉璃是我们讲的翡翠,绿色透明的玉,那是你本来有的,本来是这样的。七宝这是世间人认为非常珍贵的,西方世界的七宝是建筑材料,所有一切建筑物是七宝做成的,那个资源多丰富。我们这个世间是物以稀为贵,稀有的金属太少,所以看得很贵重,西方极乐世界太多了,到处都是,你随时可以去,随时可以享受,你何必在这个世间吃苦头?何必过这个苦日子?这个要觉悟。

  所以你还没有觉悟,你对西方还没有信心,半信半疑,还是看重眼前,佛就教你眼前智慧德相怎样获得。眼前是要修德,自性里面虽有透不出来,得不到受用,所以这要靠修德。修德一定要跟性德相应,那叫真实功德,跟性德不相应的那是虚妄的,那个智慧德能财宝都守不住,与性德相应能守得住。他的家业、他的道风能传很多代,那是什么原因?与性德相应,才有这个效果。如果与性德不相应的话,往往一个人发了,我还听同修告诉我,说现在社会上一般统计发财的,只发三年就倒闭了。这个现象很多,叫暴发户,三年就倒闭,这是什么原因?他与性德不相应。我们想他那个财一定是不正当手段获得,所谓是损人利己而得到的,不是他命里有的,所以很容易就散掉、就败掉。与性德相应的他能长久,能够守得久。与性德相应还要常常修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这能长久。

  聪明智慧也是如此,法布施。法布施在前面布施里面跟诸位说过,你所知道的要教人,教人不仅仅是言教,著书也是属于言教,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最重要的是身教,你要做到,那个感人很深。意教,念念不忘帮助别人破迷开悟,时时刻刻不忘记这桩事情,你自然长智慧。所以求智慧怎么求法?这是求智慧的秘诀,本来我聪明智慧不够,中下根性,如何把自己智慧向上提升?不是多读书,多读书、到外面求学那是增长知识,不是增长智慧,增长智慧就是常常有意愿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智慧。常常想着帮助众生离苦得乐,那是财富、是健康长寿。不要想自己,最好把自己忘掉。这个很难,忘我真的是不容易,但是大乘教里面忘我是第一个课程。不但是大乘,小乘也不例外,也把这个列入第一个课程,你看《金刚经》上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才能入门,你才能把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两桩事情做好,你的三种果报都得到了,为什么?他跟性德相应,那是真的一点不假。

  如果念念还有我,我就是自私自利,你做的这些功德不圆满,为什么?那个私心是个障碍,自利是非常大的障碍。所以说实在话,利他才是真实的自利。常常想到自利,把利他放在其次,放在第二位、第三位,说实在话,对自己是大不利。这个道理很深,很不好懂,真正懂得自然就去做。你能够去做的时候,财不要去积,累积很多财富,这是错误的,财是不缺乏就足了。你每天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很舒服,就够了,多余的是没用处的,多余的是罪业,不需要,统统可以舍掉,这真正觉悟了。可是施是要有智慧,不是感情,为什么?你布施不妥当,人家拿去造业去了,你布施的钱他拿去赌博去了,他拿去做坏事去了,那你要负责任。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也常常讲,你有财富、你有聪明智慧是福报,如何运用你的财富、运用你的施舍,那是属于智慧。所以福还是要真正有福的人他才能修到,没有福的人、没有智慧的人他修不到。

  由此可知,难怪佛菩萨在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财布施不如法布施。你看经上的比喻,《金刚经》诸位常常念,佛就常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比不上佛法里面为人说四句偈的功德,这就是说明法布施的功德是无比殊胜。可是法布施一定要自己修法,为什么?自己真修,你说出来、你做出来的与性德相应,那个效果大,效果能感人,如果自己没做到不行,没用处,怎么样说,说得天花乱坠,说完了,大家听了出门也就忘记了。如何感人至深?那你要做到,做到怎么?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这正法。不是从自性,我是从佛的经典、从祖师大德著述里面依着他们所讲的我说出来,叫正法,那不是邪法,是正法,可是不是真的,为什么?那是别人的。什么是真的?自己的是真的,别人的不是真的,别人我们称正法,释迦牟尼佛的正法,菩萨、祖师大德的正法。真一定是自己,自性的,我们自性跟佛菩萨、祖师大德是同一个性德,这不能不懂。

  无畏布施决定没有伤害别人的意念,这是真正的无畏,不可以做损害众生一丝一毫的事情,不可以,念念怎么想?利益众生,不可以损害众生。意念上都没有损害众生,在行为上你会伤害众生吗?不可能,言语上也不会恶意去批评人,不会伤害人,那个果报是健康长寿。

  所以佛在一切经论常讲,教我们六道凡夫,知道六道凡夫对这三桩事情看得很重,佛很慈悲,教给我们,你要想得财富,认真勤修财施;你要想得聪明智慧,你修法布施;你要想得健康长寿,要修无畏布施,这是现在的利益。这里面你能够修德,你能够守住,都跟伦理道德有密切的关系,没有伦理道德你修不到,你纵然得到,那是侥幸得到的,那个真的是昙花一现,灾难立刻就来了。现在有,我听说有很多的公司是假的,广告登得很好,骗人。你去投资,你拿钱放在他那个地方利息很厚,他真给你,给你几个月,以后你有信心了,二、三年倒闭了,公司没有了,人也找不到,这是什么?这骗人,与伦理道德完全相违背。所以用欺骗的手段本身就是犯罪,倒闭之后一定被国家通缉,甚至判刑。这些事在现在很多,中国外国常常有,你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了解,什么原因?与德相违背。所以他得到的财不能守,他不是真的得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我们所说的是现前的利行。现前利行虽然事相很多,说之不尽,总不外乎这三种布施,佛说这三种就全都包括了。终极的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种帮助也就是现在中国所说的扶贫。我们在前面第一段布施,四摄布施摄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利行是要用行动来劝化引导社会大众,因为真实的利益不能靠布施,一定要自己修,自己得,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菩萨为我们做好榜样,劝导我们怎样去做。

  譬如我们这两年当中做了一个大项目的布施,过去我们虽然是做,可以说是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都是很小的项目,没有做过大的,这两年我们在中国庐江汤池办一个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这是个大型的。这里面所做的三种布施具足,你看建这个中心需要财力,这里头有财布施,中心的作用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说起来总离不开儒释道,我们在儒释道里面只选择儒家,佛跟道都没有。我们常讲三个根,我们做实验,用一个根,儒家的根,希望汤池镇四万八千居民我们一起来学,学习弟子规,就这一门课。这一门课很多学者专家都疏忽,认为这个太容易,这是教儿童的,没有看在眼里,不知道这门课的重要性。

  所以一般人讲传统文化,提倡读经的人很多,许多学者专家,中国、外国,对于提倡读经很积极,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道家的《老子》、《庄子》,佛法的大乘经论,都着重在这些地方。好看,用现在时髦的话,高等哲学,儒释道高等哲学,讲得天花乱坠,也写了不少论文,对于现在社会所发生的严重病态的现象有没有帮助?可以说没有帮助。我曾经听同学告诉我,有个专门提倡儿童读经的教授,他的儿子这些古籍念得很多,念得很熟,能够背诵十几部,在家里面不孝父母,不听话,母亲要管他,他反过来对母亲:你有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吗?你做到哪个字?让他父母听到哑口无言。以后经常发现什么?这些小孩四书五经、老庄念多了,真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在家里面瞧不起父母,在学校里面瞧不起老师,老师没有念过。这个小孩贡高我慢,目中无人。他是不是真念懂了?没有,他没有懂,他要是真懂他就是圣贤人了。为什么说他不懂?教他的人也没懂,为什么?教他的人要懂不是这个教法。

  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中国教育起源在哪里?为什么五千年老祖宗要设定这个教育?我们要去探讨,要把它搞清楚。文字记载最早的,尧舜,尧王说的,因为在那时候,尧的时候,尧好象也是黄帝的后裔,第五代还是第六代,我知道舜是第八代,大概就是早个一、二代就是了,那时候人民生活相当的稳定,安居乐业,人们衣食住行都不错,所以人进入文明的时代。尧王很感叹的说,如果人们生活没有忧虑,都能够过很好的物质生活,假如没有教育,人跟禽兽有什么差别?因为在那个时代,养六畜(畜生),养马的、养牛的、养猪、养羊、养鸡、养鸭,这是社会都很普遍的现象。你养这些畜生,畜生没有教育,人要是没有教育跟家里养的这些畜生有什么两样?所以才兴起人一定要受教育。

  人为万物之灵,灵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畜生的生活也能过得很好,它不能接受教育。换句话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有尊严的人,目的在此地。怎么教法?这个教学的重点,首先教人要晓得人与人的关系,关系要搞清楚,第二个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三个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从前的人心地清净,《楞严经》上说得好,「净极光通达」,净极就是很深的定功。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时空维次突破了,你能够见到大宇宙;见到六道,是小宇宙,你能见到十法界,这大宇宙,并非圆满。圆满那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才能够见到全宇宙。

  知道我们跟宇宙是什么关系,这个到见性之后才晓得,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知道什么关系?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佛在大乘教里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佛说的。《华严》又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是什么?无情是物质世界,有情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跟物质世界是一个世界,同圆种智。这是教育的目的。从哪里教起?教育以什么为中心理念?你要说尧舜禹汤这些大圣大贤,用我们现在想象来讲,要不是佛菩萨示现的怎么可能跟佛同样的知见?这不是凡夫能知道的。不但是我们人间凡夫不能知道,六道凡夫,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不知道,他怎么会知道?他知道什么?父子有亲,就用这个亲做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们看全世界,真正的这些大德、大哲,这些圣人,没有一个不讲爱。新旧约讲的「神爱世人」,《古兰经》讲的「真主是普慈特慈的」,普慈特慈就是佛教讲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的核心,大慈大悲的原点,就是父子有亲,所以中国的教育就从这一点把它发扬光大。落实在教学上,学习的目的没有别的,怎样保持这种亲爱的心行永恒不变,所有大圣、大哲共同的,这是第一个目标。再其次,这种亲爱如何把它发扬光大,从爱你的父母,扩大爱兄弟,爱家族,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爱一切众生,爱天地万物,一层一层往外扩大,它有根。这个根太可贵,这个根要好好的把它培养,这个培养就是教育,根不能断,所以展开来就是五伦八德。

  中国人自古以来确实心量是大,所以在全世界中国人有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要看到现在中国人不如外国人,你回想五百年前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等大国,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超过中国人的。五百年前的明朝,你看明朝的舰队,郑和下西洋,七次下西洋,舰队,海上的海军是世界第一,他的舰队一出去至少都有八十多艘战船,最多的到两百多艘。环游全世界,没有搞殖民地,没有侵犯人家一尺一寸的土地。发现全世界的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外国人发现都在郑和之后。郑和,现在讲的五大洲他都到过,所以你看看那时候的中国人。

  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衰到这个样子?把祖宗的教诲疏忽,忘记了,现在只看到外国人好,样样向外国学。外国现在已经是走到极端,走不通了,走不通怎么办?外国人现在学中国,学古老的中国,不是学现代中国。他在印度、在中国古籍里面去寻宝,来解决现在社会问题,这个我们要知道。现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学都有汉学系,很认真的在学习。我去年在英国参观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剑桥跟伦敦大学,里面典藏中国的古籍相当丰富。我在伦敦大学还看到一批线装书,年代太久了,需要修补,他们不知道怎么修补法,也没有钱,没有这个经费。我看到这些书差不多都是明朝的版本、清朝的版本,很珍贵,好象我是送二、三千的英镑给他,做为修补这些书的用途。这些书他要送到中国来修,中国懂得裱褙,裱褙之后这个书至少又可以保存五、六百年,我看了很欢喜。

  这是讲到现代我们学习四摄法,这是讲到汤池,我们再回到汤池。汤池就是学《弟子规》,《弟子规》就是亲爱,从这里扎根。我们现在真的把中国文化复兴起来,而不是像一般大的文艺表演的场所,你看台上台下那个花布置得多么美,多么好看。那个就好象现在搞汉学,搞四书五经、十三经,搞那个。那就像花朵,是从花园里摘下来的,布置很漂亮,你看到非常欢喜,没根,节目完了之后当垃圾处理掉了。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你心里有没有体会?有没有领悟?枝叶花果确实那是四书五经、十三经,那是大乘经典,它从哪里生的?它从弟子规生的,弟子规是根。如果小朋友从小学弟子规,他就不会有忤逆的行为,他有孝亲尊师、他有感恩的心,他有爱心、他有礼貌,懂得尊卑,长幼有序,所以只教他背经错了。教学,孔夫子讲的,孔老夫子讲的四科,第一个德行,第二个言语,第三政事,第四文学。德行在先,德行就是做人,德行就是知道人跟环境的关系,你要搞清楚。对人知道尊重,对环境知道尊重,对天地万物知道尊重,这是有德行的人。

  所以汤池做了一年多,我们是从二00五年十一月开始做的,做得很有效果。诸位要去参观,你接近当地的居民,你才了解弟子规教导产生的效果。社会居民他们得到的真实利益是什么?家庭和睦,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夫妻不和几乎没有了,过去常常有离婚的,现在没有离婚的,父子不和没有了,兄弟不和也没有了,婆媳不能相处也没有了,邻居常常吵架没有了,人懂礼貌了,见面都懂得问好,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有礼貌,九十度的鞠躬礼。外地人到汤池参观看到他们的礼貌都很惊讶,以为是日本人,日本人见人就是九十度鞠躬礼,其实日本人是从中国学去的。我们不是学他,我们九十度鞠躬礼是老师教的。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待人接物、迎客送客都是九十度鞠躬礼。这叫扎根的教育。

  在过去一百年前中国人扎的根是三个根,不是一个,根深蒂固,三个根就是儒释道三个根;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从什么时候学起?从小学起。三岁之前这个根已经扎得很稳固,怎么学的?父母教的。所以人来到这个世间,诸位要晓得,第一个老师是母亲,为什么?你不离开母亲,母亲也不会离开你,三岁。三岁之后会走路了,还是不能够离开父母。六、七岁上私塾,就上学了,学校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家庭教育的成长,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茁壮,圣哲的教育,佛教、道教是属于圣哲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开花结果。

  中国人我们常讲「量大福大」,古人很少讲国家,你看古书里头讲国家的少,讲天下的多,天下超越国家界限。中国人的目标是世界大同,齐家、治国、平天下,世界大同那个根是家庭,家庭的根是修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如果说是我们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都不要了,来讲治国、来讲平天下,我们套一句佛经上的成语,叫「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那是你决定做不到的。那真正做到是什么?真正做到是毁灭世界,你手上拥有毁灭世界的武器,你可以把整个世界毁掉,你来统一。统一能不能成就?不能,为什么?没有根,根是什么?根是家教,家庭文化。

  中国五千年来重视家庭文化,所以这个族群在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前三个没有了,中国还存在,什么原因?欧洲人研究的,欧洲人研究的结果,他们说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这个结论正确,一点都不错。如果我们不重视家庭教育,换句话说,你的家不和,现在这个社会几个人家里和睦?家不和,家不和国就不治,你这个国家社会是动乱的,怎么样你都比不上中国过去任何一个朝代,它社会安定。社会安定是什么?人民有家教,人民都老实、诚实,懂得伦理,懂得道德,社会安定了,这国治,国治而后才天下平,才能讲世界大同。

  所以齐家要修身,一个家庭里面父母要是不知道修身,他怎么能影响婴儿?影响婴儿就是教育婴儿。婴儿一出生,眼睛张开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就在学习,就在模仿,所以从生下来到三岁,他学了一千日,这个一千天他所学习的是他一生的根基。他学到善的,这个人一生是善人,他学到不善的,那一生就有不善的因素在其中。所以这三年比什么都重要,做父母的在婴儿面前言行举止都要端庄、都要约束,让婴儿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是伦理道德,这么教出来的。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是个动乱,清朝亡国之后,中国军阀割据,社会动乱;接着日本人的侵略,八年抗战,把整个社会打乱了,一直到现在。因为社会缺乏伦理道德的教育,疏忽了这一点,社会始终得不到安定,原因在此地。很难得,江泽民主席提倡的「以德治国」,接着胡主席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社会是治国,和谐世界是平天下。他提倡的八荣八耻,依旧是在伦理道德上着手,依旧是在修身、齐家上下功夫,如果不在这上面,那就变成口号,永远不能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精华,西方人有不少真正认识了,他们赞叹,他们向往,他们希望中国文化将来能够普及到全世界。近来有不少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所以一般外国人对中国人感到有威胁感,所谓中国威胁论,那是他错会了意思。我接触外国人多,我常常告诉他,中国没有威胁,中国是和平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是中国人的政治、不是中国人的军事、也不是中国人的科技、更不是中国人的经济,是什么?中国人的文化。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世界才不会有冲突,才会安定,才会和平。所以要化解冲突,促进世界的安定和平,中国人讲的平天下就是现在所说的,平是公平,天下人整个世界得到公平,是这个意思。

  外国人现在提倡的也是有道理,全球化,一体化。现在有些项目走向全球化了,什么时候政治走上了全球化,伦理道德走上了全球化,宗教教育走上了全球化,世界就是一家了。世界虽然是一家,还有没有国家?有,那个国家等于像现在的省、州,它可以自治,自治区,国家里面也有县市这些政治的单位,都可以存在。希望这个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人祸没有了,如果回归到伦理道德,给诸位说,天灾也没有了。天然的灾害从哪里来的?人心感应的。佛教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自然灾害里面讲的洪水、火山爆发、飓风,这是贪瞋痴感应的,傲慢、自大感应的是地震,他不平。最严重的是地壳的变化,整个大陆沉到海底,海洋里面产生变化,山再冒到水上面变成新的大陆,这就是什么?这个地球重新调整,整个重新再来。科学家告诉我们,这种情形地球上过去已经有很多次,我们看到科学报告,至少过去有个五、六次,就是整个地球地壳重新调整。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还是人心行为造成的。在我们这次之前这个地壳产生大变化,科学家告诉我们,大概是五万年前,西方人讲的,亚特兰提斯是一个大国,科技发展比我们现在还进步,人们伦理道德完全败坏了,人相信科学技术,不相信神,所以那一块大地整个沉到海底,就是现在的大西洋。所以那一块海面叫大西,原来那是大西国,大西国沉到海底里面去了。据说有人潜水到海底发现确实有人类的遗迹,在海底发现。很多预言家告诉我们,将来大西国又会浮上来,可是大西国浮上来之后,美国东岸跟欧洲西部全部沉到海底。所以现在欧洲人也不希望它浮起来,浮起来的代价太大了,欧洲要沉到海底,美国有一半要沉到海底。所以灾难是众生业力感召的,这点我们要相信,深信不疑,试问问,我们还敢造恶业吗?

  有人说我不造恶业别人造恶业。这个不要紧,佛在经上说得很好,人有共业、有别业,他造恶业,我造善业,我们果报不一样,他要遭这个灾难,我不会受灾难。如果真的南北极的冰融化,香港整个被淹没掉,都不存在了,我这个行善的人还能存在吗?当然也不能存在,那果报不是一样吗?不一样,有人在灾难里面他到三途去了,有人到天堂去了,怎么会一样?不一样。念佛的人呢?念佛人到极乐世界去了,不一样。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是不会死的,身体有生灭,连外国人都晓得。你看魏斯四书,我读了之后把它重要的地方节录下来,做一个光碟,做得很多,诸位都应该拿回去多听几遍,常常去听,我希望诸位最好一个月至少要听一次,你可以给你全家人听。有什么好处?真正明了人不会死,你对于生死就没有恐怖,晓得人有轮回,人有果报。这个果报魏斯说得很清楚,欠命的来生还命,欠债的来生还钱,还命、还钱都还要加利息。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会认真努力行善,不再造恶了,不再欺骗人,知道那是划不来的、那是错误的,那对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你会用真诚心、用慈悲心待人接物,知道我这样做法我来生往上升,我不会往下堕落,如果我现在还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伤害别人,那么你将来是往三途堕落,这就错了。

  魏斯这四本书现在也是全球的畅销书,我听说有三十多种文字的翻译,畅销全世界。它的分量还是太多,现在一般工商社会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看比较不容易。所以我是用两个月的时间全部看完,把它节录,节录大概不到十分之一,现在一个光碟你只要用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你就全部看到了。对我们学佛人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这些灾难你不会再恐惧,你也不会再去想找个地方避难,用不着。实在讲,灾难来了没有地方好逃避,你的心就定下来,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断恶修善,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念佛往生净土,你还怕什么?所以这个世间世缘,好事要做,不是好事决定不做。纵然做好事,也不放在心上,好好修清净心,修慈悲心。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四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十首偈学起:

  【若有不识出离法。不求解脱离喧愦。菩萨为现舍国财。常乐出家心寂静。】

  我们看这一首,清凉大师跟我们说后面有八首偈,就是从这一首到第十七首,「明利行摄,谓说趣义利之行,以益有情」。益是利益,有情是众生,对有情众生是有好处的、有利益的这些行动。清凉给我们讲的,「一切利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令以德业,招守财位,以益近故,经文略无」。这是我们昨天两个小时就讲这一段经文略无,经文上没有,我们也都说了,这是现实世间大家迫切需要的,所以我们讲得也很详细。

  今天我们讲这三种的第二种,第二种是「于后法利行」。后法就不是这一生,是来生、是后世,这叫后法利行。「谓劝舍财位,清净出家」。这就是第十首偈,我们刚才念的这一首。佛法跟我们讲利益,什么是真的利益?现在得利益,来世得利益,后世也得利益,这个利益是真的。如果说这一生当中得利益,来生不得利益,这个利益是假的。所以古德常讲聪明人有前后眼,前后眼就是看到今世、看到来世、看到后世,你修的善行将来得的利益这是真的。如果没有这样殊胜的因缘,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生活过得很清苦,那要怎么办?就晓得这一世过得很苦是前世没有修善因,因此我们不消极,在清苦当中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那我们来世、后世利益就现前了,这是聪明人。所以诸位要知道,这一生日子过得再苦,哪怕是乞丐,他如果学了佛,他这一生依然有他这一生的意义跟价值,他不消极,他不悲观,苦中有乐,决定不会扰乱社会,决定不会伤害别人。为什么?他知道因果,过去生没修得好,这一生应该受这个报应,受报应好好的修,来生一定非常殊胜。

  讲到后世最殊胜的利益是什么?我们世间人一定讲做大官、发大财、有大智慧、有长寿,讲的是这些,这是世间人,真的一点都不假;真正要满足,人间还不足,人间这个时限太短了。所以这个世间许多的宗教他们的目标都在天堂,比我们是聪明,天人福报比我们大,大得太多,我们没有法子跟他相比。以中国人常常说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佛法里面讲是忉利天王,福报就不小了。不要说别的,单单讲寿命来说,长寿,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这是时差,这时差很大。忉利天人的寿命多长?佛给我们说,也像我们世间一年三百六十天,三百六十天就是我们人间的三千六百年,他一天是我们一百年,他的一年就是我们三千六百年。他寿命多长?忉利天寿命是一千岁,三千六百年再乘上一千,忉利天人的寿命。我们看到非常羡慕,我们人间活一百岁的人不多,在忉利天人来看还不到一天,出生还不到一天他就过世了。

  这种现象我们能够体会,我们看水上的蜉蝣,我想有很多同学看过,在水面上的一种小虫,它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蜉蝣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不到一天它就死了,从出生到死亡大概就十几个小时。若是用蜉蝣看我们人的寿命,不就是我们看忉利天寿命一样吗?你说它多羡慕,所以我们能理解。天有二十八层,愈往上面去福报愈大,聪明智慧愈高,寿命也愈长,倍倍递增。忉利天上去是夜摩天,夜摩天比忉利天的福报加一倍,夜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二百年,寿命是二千岁。再往上去是兜率天,大家晓得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兜率天是我们这个世间的欲界天,不算很高,他的福报比夜摩天又要大一倍,所以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寿命是四千岁,合我们这个世间,用我们世间的年月日来算,兜率天的寿命大概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因为到那个时候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降到人间来示现成佛。所以现在也有不少人很仰慕弥勒菩萨,都修弥勒净土,希望来生能够生到兜率天,有没有?真的有不少。

  我们近代中国的一位法师虚云老和尚,他真的是生兜率天,做弥勒菩萨的弟子。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看到,他曾经在定中入定的时候到兜率内院,见到弥勒菩萨,还见到有几个他认识的这些老法师、老居士修弥勒净土真的在兜率天,出定之后跟大家讲哪些人在兜率天我见到了。这就讲来生的福报,但是这样的福报佛给我们说不究竟,不是圆满。真正究竟圆满,要出离六道轮回,要出离十法界,那才叫圆满。做得到做不到?要看你的缘分,这个关系很重要,缘分也就是福分,你有没有这个福分遇到大乘、遇到一乘,遇到究竟圆满的大法,一生可以成佛,一生可以成菩萨,那比兜率天不知道殊胜多少,简直不能比。我们算是有缘,我们也真的是有这个大福分,这一生遇到了。

  一生成就的法门,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诸位知道是禅宗,一生成就,顿超,我们遇到了。遇到了自己善根、福德不具足,遇到是缘,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能力,做不到,顿悟顿证做不到。在中国这两千年来修这个法门成就的,两千多年来我们在史书里面记载看到的大概有两百多人,你们想想不容易,两千年才两百多人,平均起来差不多一百年才有十个,相当不容易。现在到末法时期了,末法时期这个法门虽然还存在,真正修学成就的,倓虚老法师告诉我们,他一生没见到过,他说参禅得禅定的他见过。得禅定的人到哪里去?到四禅天,这个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是宗门。另外一个就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人可就太多!没法子计算。

  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可以说这一生当中有得最殊胜福慧的机会,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的依教奉行,善导大师讲得好,「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不能成就是因为你对这个法门怀疑,你不会认真修学。不认真修学,说老实话,还是对这个法门了解不透彻;如果真正了解透彻,没有不认真的。所以佛法确实是知难行易,信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净土往生三个条件,信、愿、行,要怎样信?《金刚经》上的标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今天不能说不信,也不能说真信,半信半疑,西方极乐世界好,往生的经论也念了,念了不少,讲解也听了,听了很多遍,是很羡慕,可是眼前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不下,还是想得到,这就发生冲突了。这个冲突就把你这一生的缘分、机会给冲掉了,真可惜!

  所以这首四句偈的经文要告诉我们这桩事情,这是说『若有不识出离法』,真的,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对于出离法有没有认识?没有,你还贪图人间的富贵,这就是你没有真正认识。「出」是出轮回,出十法界,「离」是离烦恼。你看大乘教讲得多清楚,离什么?离妄想、离分别、离执着,你这个东西不能不把它舍弃掉,你要不能舍弃你就出不了三界,就出不了轮回,这可得要认识清楚。因为你不识,或者认识不清楚,认识不够透彻,所以下面一句讲你现在的现象,你不求解脱。解脱跟出离是一个意思,解是什么?是化解,把烦恼给化解掉,脱就是出,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这是出离的意思,你不求这个。

  下面三个字,『离喧愦』,「喧」是什么?热闹,一般人喜欢热闹,「愦」是什么?迷惑,我们今天讲的染污。精神的染污、物质的染污,这是讲我们现前,现前离不开六道,六道里面的迷、乱,愦是迷,热闹是乱,你还不想离开,你不求解脱、不想离开,这是讲现前的社会。现前社会里面是什么?是迷惑、造业、受苦,惑业苦。干惑业苦你一定要遭受冤冤相报,大乘经上佛常说,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什么时候看到?到你病危的时候,冤亲债主统统来了。现在这个事情已经是非常明显的摆在你眼前,你只要细心观察你的一些亲戚朋友,你看他病危的时候,你去看他,病重的时候已经不认识人了,他会告诉你,他看到某个人,某个人在门口,某个人在窗户那里,我看到了,所说的全是他已经去世的冤亲债主。

  更严重的,冤亲债主在他身上,那就不单单是人了,你所吃的这些动物它都向你来讨命。你看到现在得癌症的,肿瘤,肿瘤破了,裂开了,里面流出来的是脓血,你细心看他流出来的那个样子,你会看到许多样子像小孩的头、像眼睛、像那些小动物,这就明显了,那些都是来讨债的。有些通灵的灵媒,现在大陆上所谓是有特异功能的人,那些人看到他身上有多少冤亲债主。你看上次到我们这边来的,她说她身上有一百二十多个,这是我们很多同学看到的,苦不堪言。到这儿来,我们给她讲开示,劝导这些冤亲债主,过去迷惑颠倒所做的过失就算了,不要再苦苦相缠,为什么?你报来,来生他又报去,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双方都痛苦;我们这个地方有念佛堂,欢迎你们到念佛堂来念佛、听经,大家一起共修,来生希望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他们听了之后大多数都很乐意接受,离开她的身体,这些冤亲债主离开身体她痛苦就减少了,非常明显。可是病人也需要帮忙?怎么?病人身心都放轻松他才能离开,如果生病的人一痛苦一紧张,他想离开都离不开。

  这个事情我们看得很多,造业的时候很容易,受报的时候可太苦了。你真正了解之后,实在讲这种机缘我们学佛的同学机会多你能看到,一般不学佛的,病人在医院你看不到。尤其是冤亲债主做出种种示现,这些都是演给我们看的,我们看了之后,他们的冤亲债主跟这个病人在我的心目当中都是菩萨,他来示现给我看,让我了解事实真相,提高自己的警觉,不能不求解脱。六道轮回不好玩,不可以留恋,求出离要紧。不但自己要求出离,我们真正明白了,我们要帮助有缘的人求出离。我们找一个好的环境建一个小道场,有缘的人在一起共修,每天学习经教,每天认真念佛,这就对了。

  所以底下一句,『菩萨为现舍国财』,「国」在现在讲是政治地位,「财」是财富,是经济地位,他能放弃,为什么?他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舍,怎么舍法?建道场度众生,这无量功德。建道场千万不要打妄想,妄想这个道场将来能够存在几十年、几百年,不要去想这些,想这些你这一生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分别执着没有舍掉,应该要怎样想法?应该要像打水陆,你当水陆头,这样想法。譬如现在我们打个水陆法会,你当水陆头,水陆头大概要出个几百万,成就法会。看法会规模大小,如果这个规模很大,有几万人来参加,恐怕你得要花上千万。做几天?法会七天,七天圆满你的功德也圆满了。要有这样的心,你的心会欢喜。我们建一个道场,三年五年在这里念佛,有二、三个预知时至往生的,无比殊胜的功德,真成就了,这样做法完全正确。

  在我们这里,也有一个活生生的实验证明给我们看。在两年前深圳一个小道场,黄忠昌在那个地方闭关三年,三年还没有满,二年十个月,预知时至,没有生病走了,给我们看的。黄忠昌为什么这么做?他做实验给我们看的,因为他常常听我讲《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念佛往生的人,时间大概一半以上都是三年就成就,就走了。所以有许多人问我,在家、出家都有,看了这个传记问我,是不是他们的寿命刚刚好就是三年?问这个问题。我给他解答,我说那是不可能,哪有那么巧的事情,不是他们的寿命只有三年,而是什么?他们三年念到功夫成片,念到功夫成片就可以自在的往生,这个世界太苦,不想住了,我早一点走,行,能走得了,应该这样讲法才正确,才讲得通。

  所以黄忠昌就发心试试看,我就一切放下、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念三年看看能不能往生,念到二年十个月他就成就了。这个成就首先就是跟阿弥陀佛沟通,有了讯息,沟通了。这一沟通就跟阿弥陀佛约定,我有寿命不要了,黄忠昌才三十几岁,不要了,我现在就走,做一个样子给念佛同学们看一看,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来做示现,火化的时候留下很好的舍利给后人做纪念。我们现在听到世间人常常讲,科学家都报导,这个世界上有灾难,这个灾难还再十年到三十年。我们只要三年就成功,换句话说,这个灾难我们决定看不到。三年到五年决定成功,这才叫真正念佛人,真正认知出离法。这是什么?来生得究竟圆满殊胜的利益,没有比这个利益更殊胜的。

  你这个道场需要多少人?道场只接引有缘人,真正有认知、真正有放下,好事,比什么都好,这个世间不值得留恋。古时候那个社会还不错,还象样子,人人都懂得伦理道德,人人都相信因果报应,犯罪率很低,社会祥和。人与人之间有道义,确实彼此互相尊重,彼此关怀,彼此照顾、协助,一切时一切处你都能够见到,所以那个社会还不错,现在完全没有了,人跟人没有仁义,只有利害,你说多可怕。灾难这么频繁,遇到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不把它抓住吗?千万不要错过!所以要懂得舍,舍就是放下。佛教导我们最究竟、最彻底的,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那你就圆满成就。放下妄想,成佛了,放下分别,你成菩萨,放下执着,你成阿罗汉,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放下执着就是放下六道,不再搞六道,你还是执着,你六道没有放下。

  也许有同学说,现在我们在道场担任一些执事,每天处理这些事情不能不执着,这怎么办?《华严经》上讲的四无碍法界你知不知道?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上要不要认真去做?要认真,心里干净,一尘不染,你的事做得非常圆满,没有一点障碍,你做的事没有人不服你,为什么?你没有私心,你大公无私,你有智慧,你没有烦恼,所以事上妨不妨碍?不妨碍。我们现在念的经文叫「无方大用」,就是事事无碍,后面举的例子就太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要学菩萨,菩萨就是做任何事情决定没有执着、决定没有分别,分别执着是什么?你分别,我随顺你的分别,你执着,我随顺你的执着,我自己确实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别人执着,你也跟他一样的执着,那就错了。

  有执着,我们讲那是轮回心,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是念阿弥陀佛也是轮回业,不能往生,放下执着念阿弥陀佛,能往生,这个要记住。为什么?《无量寿经》上讲得清清楚楚,三辈往生,你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上中下三辈往生的条件都是这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你做到了,我一天念十万声,一天念十几万声,一向专念,心里面妄想都没有了,可是你要是没放下执着可不行。放下执着就是发菩提心,放下分别,中品的菩提心,放下妄想,上品菩提心。菩提心分三等,上中下三品,只要放下下面的,下面这一品放下了,都能往生。

  所以一切事相当中不要有执着,什么事情随缘就好,绝不攀缘。攀缘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很重,随缘,有机会就做,没有机会就不做,能力小就小做,能力大就大做。做的时候、不做的时候都不起心动念,都没有执着,你多自在,你多快乐。一有执着,我们现在人讲,你有压力,你身体感受压力,你精神感受到压力,这就错了。所以菩萨给我们做示范,示范什么?能舍。黄忠昌能把身体舍掉,这个肉身能舍掉他才能到极乐世界,他不能把这个肉身带去,为什么?这个肉身是染污,极乐世界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所以说一切染污不可以带去。

  底下一句,『常乐出家心寂静』,这个「乐」念去声,念乐,乐意思是爱好、喜欢。这个「出家」你要搞清楚,不是说现在剃了头上庙里去叫出家,错了,不是这个意思。要是剃了头上庙,将来都能够往生、都能够作菩萨?不见得,古德讲得好,「地狱门前僧道多」,他没有讲在家人,这讲的出家人,为什么?出家人没有真出。所以要晓得,「出」佛在经上讲有四种,一种是「身出心不出」,心里面还有名闻利养、还有自私自利、还贪图五欲六尘、还有贪瞋痴慢,没出,身虽然出了,心没有出,这造罪业,这没用处。第二种「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修得很好,他确实样子是一个在家人,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他修学的功德跟出家人同样的,没有差别,心出身不出。佛陀在世,维摩居士就是示现这个佛,是佛,维摩居士是佛,这就是心出身不出。第三种「身心都出」,释迦牟尼佛身心都出。第四种就是一般人,「身心都不出」,这是一般在家人。所以出有这四种,你得搞清楚,最重要的是心,明白这个道理。

  家也有四种,这个也不能不知道,我们现在一般人讲出家是出什么?田宅家,就是现在讲你有不动产,你有土地、你有房屋,这是你的家,你有妻子儿女,你有家了,你把这个都舍掉到庙里面去,所以寺庙又是一个家。你这个家小,寺庙大,你出了小家,进了大家,没出,要就是心出,心出是真出,心没出,那个身出不算数的。所以一般人讲田宅的家,这个不重要,这是个形式,最重要的是什么?烦恼家,烦恼是家,断烦恼是真的出家,烦恼家出了。所以在家居士他田宅的家没出,烦恼家出了。三界家出了,第三个讲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六道轮回,出六道轮回,对六道轮回里头一丝毫贪恋都没有,这出六道了。第四个是出生死家,比六道还要深一层,为什么?四圣法界里面还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这个家也丢掉了,那是什么?《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真的出离了。法身大士,分证即佛,这个我们在《华严》里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出家要心出,或者身心都出,千万不可以身出心不出,那你出家造罪业,你出家的果报将来在地狱,这很可怕。

  家,不在乎形式上的家,这没有关系,烦恼是家,佛经上五阴是家,三界是家,你懂得这个,了生死出三界,你真的出家了。所以你要真正把出离的方法、道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求解脱,这些热闹迷惑的地方远离。实际上你身心清净需不需要远离?不需要,可是你会做出远离的样子给凡夫看,那是你的大慈大悲,你可以不必,为什么?你清净心根本不染,事事无碍,可是你要做样子给人看,这叫慈悲。一定给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学习的这首偈,第十首,清凉大师后面还有一段注解,我们把它念一遍。「又初一偈,即难行利行,此自有三」。这个难行他说了三种,第一种「不识出离,即外道异执」。这是佛指当年他老人家在世,我们知道那时候印度是宗教之国,举世闻名。印度的宗教实在讲也相当了不起,为什么?他们的宗教、他们的学派都修禅定,而且都有相当深的禅定,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没有法子跟它相比,印度文明是非常可观的。

  佛经里面所讲的四禅八定都是这些人修学的,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到处参访,就是说明佛也修四禅八定。学了十二年,到三十岁,到三十岁要学的东西统统都学完,但是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了是什么?六道知道了,这是大家亲证的,在定中的时候都见到的,六道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找不到答案。所以佛说这十二年的修学不究竟,于是到恒河边上、到大树底下,现在我们讲的菩提树,到那里去入定。入定的时候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这一放下豁然大悟,障碍放下了,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统统现前,这问题解决了。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来的?全清楚了,六道之外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统统现前。

  可是那些宗教他们虽有禅定,有四禅八定这样的功夫,执着没有断,还是执着在境界里头,所以叫世间法。于是我们现在真正明了了,什么叫出世间法?什么叫世间法?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一切法都是出世间法,都是佛法;如果你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你学《华严经》、念阿弥陀佛都是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头一个是讲放下执着,区别在此地。放下执着就出世间,你出六道了,六道是执着变现出来的,唯识所变。妄想分别执着这都是识心,妄想是阿赖耶识,执着是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所以你还有分别执着你是八识当家,八识是轮回心,造轮回业,出不了六道。阿罗汉妄想、分别没有放下,执着放下了,所以他出六道,出六道他到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他在这里头。十法界,就是六道上面还有四法界。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你不晓得执着的害处,那你跟印度所有宗教一样,外道异执,异是不同;印度外道很多,但是统统有执着,只要有执着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心外求法,这讲得很深!不知道出离,对这个出离法,他们虽然也出家,他不是真的,也就是说身出心不出,烦恼是伏住,没有把烦恼转成智慧,转烦恼成菩提他没做到,这真正是难行利行。

  第二种「不求解脱,即未种善因」。没有善因,你永远受制于烦恼习气,就是你的一生谁在操纵你?烦恼习气在操纵你,在控制着你,这是什么?过去善根不够。我们今天学佛不能说没有善因,种了善因,善因力量很薄,不够。有没有方法加强?有,只要这一生当中我们锲而不舍,努力断恶修善,就把你这个善因加强了。有深厚的善因,就是我们讲善根,你就会把求解脱、求出离六道轮回这桩事情看作这一生第一桩大事,其他的事情我可以附带做,这是我这一生当中的方向、目标,一生当中锲而不舍,绝不改变,没有一个不成就。这个还要靠因缘,因缘是什么?你要遇到正法,要有这个机会,还要遇到真善知识,接受真善知识的教诲你才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信心清净,没搞清楚、没搞明白,你总有疑惑。为什么这么好我们放不下?我们心里头还是想争名夺利,还是怕这个失掉怕那个丢掉,你还要操这些心,这都错了,这是什么?这是不懂因果,如果真正懂得因果,他没有这个心,因果是你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求都求不来。

  所以《了凡四训》里面,了凡先生跟云谷大师在禅堂里面坐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那是什么原因?不是他有功夫,云谷禅师以为他定功不错了,很赞叹他,结果一问他,不是的,他知道因果报应,自己命里没有,求也求不到,干脆不求;自己命里有的,丢也丢不掉,也不要想,他是这样心地得清净,他是全靠因果,不是功夫。所以云谷禅师说:我以为你是圣贤,原来你是个凡夫。圣贤真的是把分别执着断掉了,那是圣贤。这是因为真正知道因果,我们一般讲认命,你命里没有你求它干什么?命里有的不要求,一点都不要操心,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了凡先生接受云谷大师的教诲,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的命运整个改变,这是正理。

  我们要想改变自己命运,希望往后一年过得比一年好,财富会增长,家庭会和睦,事业很顺利,一切都能够兴旺,它有个正理在,你要是不懂这个道理,自己完全用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手段,纵然你得来,后面那个罪不知道有多重。这真的叫不识,不识就是迷惑颠倒,无知!你现在得来这一点,你将来的果报在阿鼻地狱,你现在享受,纵然给你二十年享受,在人间享福,你将来堕到阿鼻地狱的时候,二十个劫都出不来,你想想看那个多可怕。阿鼻地狱里面,从前李老师给我们讲经,地狱里头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我们中国号称五千年历史,在地狱还不到两天,地狱的罪是万岁万万岁,你有的受了。

  真的了解因果的时候,这就把你吓住了,还敢做吗?不但不敢为非作歹,连一个恶念都不敢起,为什么?你知道未来太可怕了。所以我看了地狱变相图,江逸子画的,画得很好,那个图完全是照道教《玉历宝钞》画的。所以我就想到,佛在经典里面对于地狱的情形难道讲的没有道教清楚吗?我在澳洲找了三个同学查《大藏经》,他们查了两个星期,三个人去查,在《大藏经》里面发现二十五部经论讲地狱情形比《玉历宝钞》详细太多,《玉历宝钞》只有事,没有说明道理,佛讲清楚了。所以我把这二十五种经论里面所讲地狱部分统统抄在一起,印成一本书,佛经,这是佛经典里面,《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从佛经里面佛讲地狱的集要,集成一本,这都印出来了,你们诸位都看到了。你读这本书你对地狱才有真正认识,才有真正了解,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到底有没有罪过自己不知道,这些东西多念念自己就晓得、就清楚了。帮助你增长善根,你真有善根,自然你追求解脱,你不会求现在眼前的名闻利养,你不可能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你起心动念会想到正法久住,会想到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觉悟,帮助他们离苦,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心是真正善心,你才会生起。

  第三个,这是行动来表现,「现舍国财,诱耽财位」。诱是诱导、引诱,一般人把财看得很重,把权位看得很重,你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他是王子,他要是不出家他继承王位,他是国王,他过的是荣华富贵的生活,全都能舍。这是什么?做榜样做给大家看,你们不能舍财,贪恋地位,不肯舍弃地位,做给你看。你不做给他看他不相信,你说得很好听,你能做得到吗?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的认知,要学释迦牟尼佛真做到。我们没有释迦牟尼佛那么大的福报,但是小的福报也能舍,早年我们在台湾有一个小小的华藏图书馆,不大,没有我们现在协会这么大,我们现在的协会大概是过去台湾华藏图书馆的三倍,我们能舍,欢欢喜喜的舍掉。我们在美国的道场还像个样子,能舍。以后在新加坡,新加坡我们也是拿钱买个道场,新加坡的房地产也是寸土寸金,买这个道场花一千万美金,送给新加坡净宗学会,我们在那里住了三年,离开了,舍了,送给它,能舍。愈舍愈多,舍掉新加坡我们到澳洲,澳洲我们现在有土地,那边是用英国制的,我们有三百多英亩的土地,比新加坡大得太多,愈舍愈多。

  佛在经上教我们一点没错,半个世纪来是我们亲身体验的,舍财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你们如果要详细的听我讲经,我还保留过去的这些录相带、录音带,你把从前的跟我现在所讲的一起来听听,你就晓得我现在进步有多少,年年不一样,长智慧。第三个是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大家都看到的。你修这三种布施哪有没有果报的道理?真的,一点不假,证明佛所讲的完全正确,你为什么不舍?舍占大便宜,舍得真福报。所以究竟的,舍执着,你证阿罗汉;舍分别,你证菩萨果位;舍妄想,你成佛了,这是我们今天努力的目标方向。我们再看下面这首偈,第十一首:

  【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家得解脱。于诸欲乐无所受。】

  这首偈是这里面讲的一切利行里三种利行的第三,就是现前跟后世都有。昨天我们所谈的是现前的利益,上面这首偈讲后世,未来的利益,这首偈是现在跟未来统统都有。所以你有家,这个家要认识,家是什么?『贪爱系缚所』。你要真的认识、明白了,这个家是不是真的要舍掉?不一定,看缘分,为什么?你真的认识它就不受其害,怕的是不认识,不认识你迷在里头,认识之后你觉悟了,你不迷在里面,所以你就可以做到心出身不出,一丝毫妨碍都没有。你不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你在这个家里头身心都不出,那就是经上所说的麻烦了。

  你看中国人写这个「家」字,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你看家,上面这个宝盖要写成篆字的话就很容易看出来,篆字那个宝盖是个小房子,房子里面是个小猪,小猪关在笼子里头,这叫家。古人造字让你看到生智慧,让你有警觉性,这个东西是需要,但是要知道它并不是好东西。你看「爱」字,爱字当中是个心,你把心拿开是什么?是受,这就什么是爱?真心的感受。所以中国文字好,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你不认识这个字,你不知道怎么念法,你看那个样子你能体会到意思。所以如果你在家,你有高度的警觉、有真实智慧,不生贪爱,不为家业所系缚,你就解脱了,你就是在家菩萨。

  佛陀当年在世他老人家示现出家,身心俱出,同时又有一尊佛,维摩长者,维摩长者是佛,示现在家,心出身不出,维摩跟释迦牟尼佛是同样境界。所以佛的学生,像目犍连、舍利弗这些大弟子,见到维摩居士都要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见释迦牟尼佛的礼节完全相同。舍利弗、目犍连是阿罗汉,见到维摩居士顶礼三拜,右绕三匝,处处是以学生的礼对待老师,这要懂得。所以菩萨有在家菩萨、有出家菩萨,阿罗汉有在家阿罗汉、有出家阿罗汉,佛有在家佛、有出家佛,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统统是做样子给那些还在迷而不觉的人给他们看。目的?只要你肯放下,事上没障碍,没关系,完全看缘分,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缘分做出好样子帮助社会大众觉悟,你就用什么样子,没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佛法是活活泼泼。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这么做法?『欲使众生悉免离』。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家?做出这个榜样给人看,做出教人家不要争名、不要争利、不要去贪图荣华富贵的享受,为这个,做给你看。『故示出家得解脱』。「故」是因为这个缘故、因为这个理由,做出出家的样子,真得解脱了。解是解除一切烦恼,三大类的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解除了。脱离三恶道,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释迦牟尼佛能在一生当中做到,我们要晓得。真正放下之后,你所得到的没法子想象。世尊为我们做出示现,在中国惠能大师给我们的示现更精彩,这一点学佛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的把它记住,为什么?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真殊胜,在世出世间法里头找不到,没有东西能跟它相比。

  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开悟的时候,怎么开悟的?先要把这搞清楚。这个示现我跟同学说了,我是几十年才看出来,虽然《释迦方志》、《释迦谱》五十六年前我就开始读它,章嘉大师叫我读的,没看出来。你看我们现在学佛到处求老师,我还要求方东美先生,还要拜章嘉大师,后来还要去亲近李炳南老师,亲近李老师十年,跟章嘉大师三年,这是学佛。释迦牟尼佛学佛学了十二年,参学参了十二年,我学了十三年,他十二年觉悟了,我十三年还是糊涂,没觉悟。到最近,两年前有个同学送了一本《释迦谱》给我,我从头再细细看一遍,温习一遍,五十年没有去读它,再温习一遍,看出来了,看出门道出来了。

  那就是真正看出释迦牟尼佛他是表演给我们看,十九岁到三十岁十二年去学习。你看以他的身分,王子身分,贵族,又聪明智慧,这样的学生,这么一个年轻人,哪个老师不喜欢?肯定记忆力强,理解力强,人人都喜欢教他。他这十二年当中真的是世间法全都学到了,学到最后怎么样?没用处,不究竟,这到菩提树下去打坐,把这个东西全放下,全丢掉了。放下了才开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然后出来讲经教学是从自性流露的真实智慧。世尊教学四十九年,给诸位说,没有讲义,没有课本。一个人去找他,也教,两个人找他,也教,几十人、几百人,也教,有教无类,你问什么他都能给你解答。佛陀灭度之后,弟子们把他老人家在世所说的这些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流传后世,佛陀在世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他大彻大悟,他悟的是什么?佛在经上没详细说,但是在一切经里面散见太多了。

  可是在中国,中国也有一尊佛出世,这个诸位要晓得,他不是菩萨,他是佛,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给我们表演的,不学,不认识字,从来没上过学,也没有到处去学习过。他是个孝子,父亲早年过世,老母亲把他带大,他奉养他的母亲,砍柴,做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把柴卖掉之后买一点米、买一点菜回家去养老母亲,孝子。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偶尔在卖柴的时候遇到一个人念《金刚经》,他从窗户外面经过听到里面念经,听得很有味道,他就站在那里听,愈听愈欢喜,就进去向这个念经的人请教你念的是什么?他说念《金刚经》,他把所听的他能够理解就跟他讨论。这个居士听到他的言论觉得他很不平凡,不是一般人能够讲得出来的,所以就极力推荐他到黄梅去参访五祖。他老母亲?这个居士拿了十两银子帮他安家,照顾他家里:你放心,家里有人照顾,你去拜访五祖。到黄梅住了八个月,五祖派他什么工作?派他到厨房去舂米、去破柴,还是他的老本行,从来没有进过禅堂,也没有进过讲堂,这就是没念过书,没学过。到传法的时候,五祖不传别人,传给他。这个故事《坛经》上记得很清楚。

  半夜三更五祖召见他,给他讲《金刚经》,当然是只讲大意,我相信也不要经本,就是讲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底开悟了,真的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跟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那个境界完全相同。他把这个境界说出来,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自性清净心(真心)从来没有染污过,现在有没有染污?没有,每个人都一样。现在染污的是什么?染污的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真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不生不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具足就是佛在《华严》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你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具足智慧,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德能、道德、技能没有一样你不精通,相好是福报,你自性里统统具足,哪用到外面求!福报多大?你看《弥陀经》、《无量寿经》、《观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你看《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那就是你的福报,你本性里头本来的福报,不是从外头求,外面没有。

  第四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就是你的心是定的,《楞严经》上讲首楞严大定,《华严经》上讲「师子奋迅三昧」,自性本定,你有没有?有,并没有失去。最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从哪里来的?是你自性变现出来的,心现识变。彻底清楚、彻底明白了,有没有学?不要学,怎么明白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是。妄想执着是什么东西?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种错误的、虚妄的见解,佛经里面讲的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抽象概念,不是事实,但是这种抽象概念你要是执着不放下,它真起作用。起什么作用?把你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相统统障碍住了。

  我为了讲这个事情我做了三张彩色透明的,黄色的代表妄想,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的代表执着。现在就成这个样子,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我,我们把眼睛障碍了,你看不到我的眼睛,我也看不到外面境界。那么问一问,它有没有真的障碍眼睛?没有,像戴眼镜一样,没有。有没有障碍外面境界?没有。所以妄想分别执着对法性没有障碍,对外面法相也没有障碍,实在讲,我有这个东西它真的成了妨碍,使我见不到外面的真相。佛告诉我们,这三样东西,你先把执着拿掉,执着不要了,放下了,这是什么境界?这是阿罗汉,没有执着就是阿罗汉。那我们这样子?现在看外面还看得清楚,像戴太阳眼镜一样,我们戴上一个深绿色的太阳眼镜,看外面还能看得清楚,阿罗汉。加上这个,完全看不清楚,凡夫,六道凡夫。如果再把分别放下,不分别了,那就像戴上黄色的眼镜,这样看,你能看得到我,我也能看得到你,很清楚了,这是什么?这是菩萨。这个再放下,这就叫本来是佛。

  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只要把虚妄的、抽象的意念,可以说这是错误抽象的意念,你只要把这个东西肯放下,世尊说你本来是佛,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你本来是佛,就这么回事情。你肯不肯放下?要不要学?不要学,释迦牟尼佛学了,没用,全丢掉,十二年所学的全丢掉,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的,根本不学。你看世出世间法他放下之后,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现前了,没有一样不通,你去问他,他没有一样不知道。这是我们在《大藏经》上看到,你看经典里面许多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他老人家解答的都那样的美妙,好象都是专家、都是内行,实际上很多专家、内行还不如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那样通达?自性的智慧现前,自性里面的德能现前,一切是自性上本有的,不要到外头去找。

  我们说这个话没人相信。我在早年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我似懂非懂,教我什么都不学我不相信,学了这么多年才明白。学了怎么样?要把所学的统统放下,然后展开经文是用自性本有的智慧来对待,一切诸佛如来自性智慧跟我们自己自性智慧是完全相同的,你才能解诸佛的真实义。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就这个意思。所以佛是慈悲到极处,给我们做这样示现,让我们真正了解事实真相,问题就是你信不信,你要是相信,你要是肯放下,一切是现成的。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自性智慧现前了,自性的福报现前了,身体真的是金刚不坏身。

  人身体有病,病从哪里来?病从你的生理上的细胞、器官不正常,这才生病。为什么不正常?烦恼、习气、业障,这是不正常的根源。不要说是妄想、分别,那个不要理,我只把执着放下,你就能够得真正的智慧福报、健康的身体,为什么?整个身体的细胞、器官统统恢复正常,道理在此地。所以纵然有疾病,我们现在是非常了解,要不要看医生?不需要,用自己意念就恢复正常。真的息灭贪瞋痴,我常常讲的,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放下,它就恢复了,那个不正常的细胞恢复正常,不正常的器官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就是跟大自然融合成一体,佛家讲金刚不坏身,就这么个道理。这个道理要懂,要参透。

  『于诸欲乐无所受』。欲乐可不可以有?可以有,受是心,你心里头不能有,心里面有就会生病,事上有没有关系,心上不能有。可是初学的人一定从事上下手,事上你要是不把它舍掉,你要想心清净那很难做到,必须先从心上放下,然后事上需要的时候可以。那是什么?那是度众生的方便,就是四摄法里头的同事摄,可以,真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下面这二十几首偈统统要讲这些事情,全给你讲同事摄,然后你才晓得大乘法确实不可思议,太完美了,一丝毫缺点你都找不到。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五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十二首偈看起:

  【菩萨示行十种行。亦行一切大人法。诸仙行等悉无余。为欲利益众生故。】

  这首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讲的是摄二利行,「初句」,就是第一句,「摄二利行」。二利清凉大师讲了两种,一种就是「十种清净利行」,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令离十恶,即此世他世乐利行」。我们从清凉大师这个意思能够理解,二利,第一个是自他二利,第二种是今世、后世二利,这个意思讲得很圆满。二利行里面所包括的,这十种行就不是有一定的讲法,十在《华严》是表法的,表圆满,所以数字从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在《弥陀经》里面用七,七也是代表圆满。七怎么说?四方、上下加上当中,所以这是个圆满。所以佛法里表法的意思很多。

  如果就现前来讲,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地区这十种行应该怎么讲?真的是清凉大师第二所提的令离十恶。离十恶反面就是修十善,真实利益,利益无尽,为什么?十善业道是佛法的根本,你看经上给我们说得多清楚、多明白,从人天法提升到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一直到无上菩提,无不是以十善为基础。像盖大楼一样,盖一百层的大楼,什么最重要?地基最重要,十善业就是地基,你说这个多重要。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疏钞》里面有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做参考,为什么?有时候举得太深,在他老人家那个时代行,举这种例子好,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水平比我们高,比我们淳厚。他生在盛唐的时代,那个时代一般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儒释道的根,所以这十种清净利行对他们来讲真能做得到,我们今天读了,读了怎么样?都做不到。所以经上讲的这个是个活句,完全是讲原理原则,祖师的注解就不是活句,是适合于那个时代,当然他也考虑到给后人做为参考资料。诸位要记住,特别是学讲经的同学们,是提供你做参考资料,至于你怎么样讲法,一定要适合于现代这个时代、现代人的根性、现代社会的需求,你这才能解决问题。

  清凉是唐朝人,我们不能把时代回到唐朝去,这是不可能的,时代永远在前进,但是,不但是唐朝,历代的注疏都值得我们做参考,为什么?我们才懂得这个教学的变化。所以你看这一部大经的注解,汉人怎么说的,汉朝时候,魏晋南北朝怎么讲的,隋唐怎么讲的,宋代怎么讲的,元明清怎么讲的,你从这个地方就明白、就开悟了,今天应该怎么讲法这就明白了。佛在经上说了一句活话,『菩萨示行十种行』,这十种我刚才说过了,十是代表无量、代表圆满,圆满的行,这个行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所学的,学了之后做出来,这个学实在讲就是效法前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五千年的智慧跟经验的承传,有理论,理论在经里面,都是讲原理原则,永恒不变;有经验,经验在历史。你看看每一个朝代,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怎样把这个经论,用现在的话说,活学活用;不是叫你去做古人,不是叫你回到过去,那就错了。譬如行礼,礼敬,普贤十愿也是十种行,文殊十波罗蜜也是十种行,礼敬是不能够改变的,但是礼敬的方式不一样。中国的古礼,我们现在讲最近的,明清,人民见皇上行最敬礼是三跪九叩首,对祖宗行最敬礼是三跪九叩首,对长辈、对父母、对祖父母也是行三跪九叩首礼,对老师亦复如是。可是在佛门里面不是三跪九叩首,顶礼三拜,三跪三叩首,不是九叩首,佛家的礼节,拜完之后右绕三匝,表示依依不舍,它有道理在。

  我们今天人民见到国家领导人行最敬礼,现在行最敬礼是三鞠躬。一般在外国我们见到地位高的人,高层的领导人,甚至于国家领导人,也是一鞠躬,不是三鞠躬,一鞠躬,现在这个仪式愈来愈简单。最简单的是点头,点个头,都不必弯腰了,这在形式上看愈来愈薄了。所以我们的老师教导我们现代的最敬礼是三鞠躬,鞠躬还是九十度好。他老人家教我们,别人对我们十五度点点头,我们对他行九十度鞠躬礼,用意在哪里?用意就是行为世范,希望大家在日常礼节当中把自己那个恭敬心真正表现出来。确实恭敬心真表现出来了,你自然的有诚意,点个头没诚意,规规矩矩站在那个地方行一鞠躬,诚意。我们依教奉行照这样做,果然自己能够感受到;我们真诚恭敬的表达,对方也能感受到,这就能帮助社会转移风气。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别人,这个很重要,要想能够尊重别人,自己一定要拓开心量,要能够包容别人,不能容人怎么会尊重别人?所以头一个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别人才能尊重,尊重礼节才到位,才能有礼敬。随着自然再要向上提升,你就能主动的、自然的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如果能做到这一层,社会就和谐,世界就和睦。不要看这一点点小小的动作,他要能够延续的去发展,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菩萨示行十种行」,我们要从根本上去着眼,那个圆满的身教、言教都要依《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五千年传统的家教,家教是根,孔子继承了。所以今天我们提到儒家,儒家继承中国五千年传统。《太上感应篇》,道家的,基础教育,里面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有哲学。佛教里面,根就是十善业道。这三样东西可不能轻视,如果根没有了,哪来的花叶果实?就没有了。就像种树一样,树没有根怎么会开花结果,所以它要有根。

  根是家庭教育,现在人讲家庭文化,这在中国延续了五千年,只不过是在最近这一百年疏忽了。我这个年龄生长在偏僻的地区,偏僻是不开发的落后地区,占了便宜,为什么?传统教学还沾了一点边。在都市,开发的都市,像香港这个地方过去被英国人统治一百多年,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消灭中国文化,所以中国人还是很着重家庭教育。毕竟外国人统治的时间长,慢慢的西方文化渗透,传统文化逐渐就淡薄,到现在我看香港一般这些居民,我们同住在一栋大楼里面,彼此不相往来。跟我们小时候住在农村不一样,农村过年过节,不但我们这一个村子会往来,会到邻村,会跑十几里路邻近的好多个村庄去凑热闹。他们有什么节庆,都会去看热闹,都会去参加;我们去,他接待我们,我们这边有活动,他们来,我们接待他,所以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大家都熟悉,有人情味。这个人情味表现就是我刚才讲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古时候的农村是这样的,所以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生有乐趣。

  我离开家乡很早,小时候还能够记得很清楚。我十岁离开农村的,六、七岁的时候乡村里面小朋友结伴到外面去玩耍,都是跟大自然为伴,小朋友结伴去玩,采野生的果实。有时候当然行为有错误,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大人都会管教,看到这个小孩做的行为不对,就叫过来教训。我们乡下小朋友都愿意接受,绝对不会说你能管得着我吗?不敢讲这个话,都能接受。而我们父母如果看到外人来教训我们,父母一定会跟他道谢。这种民风现在看不到了,现在年轻人娇生惯养,不接受别人教训,甚至于他父母教他还反驳,别人他理都不理,你从这里看世风日下。

  我们做小孩的时候管我们的人太多了,比我们大的人都管我们,我们也都接受。所以从小儒释道这三门课,虽然没有去读这个经,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全都学到了。农村确实有很多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没有不懂道理的,儒释道这三个根教什么?教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懂。我们今天可以说几乎是全世界学世间法的、学圣贤教诲的、学习宗教经典的都是能说不能行,这什么原因?基本做人的道理他没有学到。这种教育是根。我们可以说在海外这半个世纪走遍全球,也接触十几种不同的宗教,看到普遍的现象,能说不能行,那么你所学的、所说的不但不能解决社会问题,自己本身的问题不能解决。本身什么问题?家不和。再说的小一点,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这是你本身问题,这个问题你都解决不了,你在社会上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看了之后深深的反省,这个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出在什么地方?扎根的教育疏忽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努力从扎根上下手。怎么个做法?先要求自己,祖宗教我们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无论是家庭、无论是工作或者在社会上,碰到问题行不通、困难了,一定要记住,问题不在对方,问题在自己。你从自己内心里面去找,从自己心行上去找,你才会发现,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你要把问题都推到对方,我没有错,他们的错,你永远不能解决问题。他们错了怎么样?他们错了他不服你,你要责备他,他记仇,将来总会有机会他来报复你,你的麻烦大了。仇恨要结得深,不但是这一生报复,生生世世都报复,那时候你苦了。所以祖宗的话是经验之谈,是智慧的教诲,反求诸己。

  你看古人这个扎根真的是深,有深度,他从哪里扎起的?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修身,你想想看。可是这些科目学习的内容在哪里?给诸位说,学习的内容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就在这里面。所以从前的教学是从小教,从小从什么时候?小孩出生,甚至于还没有出生,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胎教。现在到哪里去找?哪个要做母亲怀孕的时候她就开始教?没有。可是你要记住,好人是教出来的,圣人是教出来的,贤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看你怎么个教法。

  中国人懂得胎教。小孩一出生二、三天,眼睛张开,他就会看、就会听,大人在他面前言行举止他看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完全记在心里,叫先入为主,根深蒂固。他看了三年,到三岁看了三年,他就很像一个小大人,为什么?他能够辨别邪正、是非、善恶,所以谚语讲「三岁看八十」,这个话有道理,不是随便说的。在今天讲这句话人家不懂,三岁小孩你能看到八十,他懂什么?他真不懂,可是从前不一样,从前有家教,现在没有家教了。今天整个社会动乱,整个世界混乱,原因在哪里?家教失掉了。

  今天我们谈到回教、谈到穆斯林,依旧令人肃然起敬。很多人谈到的时候,又尊敬、又害怕,尊敬的是什么?全世界最团结的是穆斯林,所有宗教里头回教最团结,怕的是什么?这些恐怖分子好象都跟他们挂勾。其实回教是温和的,我接触的太多了,恐怖分子是少数又少数,极端分子。可能里面有回教徒,他懂不懂回教教义?给诸位说,他不懂,如果真正懂得回教教义,他不会做恐怖的事情,为什么?他们的真主、他们的上帝是特慈普慈的。特慈就是特别慈悲,普遍慈悲,就跟佛教讲的大慈大悲是一个意思。他们的真主是大慈大悲,怎么会有恐怖行为?不可能的,所以那是极少数的极端分子,这个我们要了解。

  所以我们尊敬他们,他们重视家教,他那个家庭教育是写在《古兰经》里面的,凡是回教徒,个个要遵守,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们可以说在全世界还维系着家教的是穆斯林。我们中国也维系了五千年,可惜在这一百年把它丢掉,太可惜了。没有家就没有国,我们的身是家的根本,家是国的根本,国是世界的根本,如果家要不和,社会肯定动乱,说家不和能够把社会做到和谐,那是决定做不到的。你冷静去思惟,他在家里,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到社会上他怎么能跟你和?这个道理你还不懂吗?社会不和,世界怎么能和谐?不可能。

  所以中国讲得很好,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是到修身,把做人的基础奠定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祖宗的智慧、祖宗的教诲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做了五千年。你读读全世界的历史,在全世界,中国这个民族,现在连外国人听到都尊敬,为什么?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太厚了,中国从秦统一一直到今天,两千多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欧洲虽然出现罗马帝国的统一,一千年,灭亡之后再不能恢复了,唯独在全世界这是第一家,大一统,多么可贵!就是这个大家庭。靠什么?靠传统的伦理文化,就是靠传统的家庭教育,有家。家和万事兴,家和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天下平就是今天讲的世界大同。

  所以世界大同要从哪里做起?要从这个国家社会安定做起,国家安定靠哪里做起?靠家,每个家庭都能够做到和谐、和睦,家人能够相亲相爱。一个家庭要能够和,先要修身,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统统放下。格物是放下贪求物欲的错误观念,物是物欲,现在人都迷在物质欲望里头,你看中国老祖宗头一个就是你要把这个看破,把这个放下,这个东西放下之后才能致知。知是什么?学问。所以我们今天学东西学不好,看古人东西看不懂,我讲的算是相当详细,还是听不懂,什么原因?你本身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你有欲望,你有五欲六尘的欲望,这个欲望障碍了你的悟门,中国人讲堵塞了悟门,你不会开悟,你怎么听你不会悟,不会悟所以你做不到,听了以后都变成常识。我们讲学佛学些什么?佛学,佛学常识,你没有学佛,佛是什么你真的不知道,讲得再清楚你也听不懂。在佛法里面讲,你的执着没有放下,你就不懂,你能把执着放下你就懂了。执着是最严重的烦恼,所以执着放下就是阿罗汉,真正佛弟子。

  你还有执着,从哪里看?从你的生活、从你的处事待人接物,还是斤斤计较,这怎么行?你能够统统放下,智慧就开了,智慧是你自己本来有的。所以佛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看讲得多清楚、多明白,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本来是佛,你跟佛没有两样。三样没有办法放下,佛很慈悲,教我们一样一样的放;放下了执着,你就证阿罗汉果,放下了分别,你就是菩萨,再放下妄想,那你就是佛,教我们一样一样放。

  所以真正学佛是什么?真正学佛是天天在放下,我没有办法一起放下,我天天放下,就讲执着,一年比一年轻。放下之后你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给诸位说,你自己会感觉到一年比一年烦恼轻,一年比一年智慧增长,一年比一年身心快乐,法喜充满,日子过得很快乐。现在大家所关心的,我再告诉你,你一年比一年年轻,不容易衰老,为什么?衰老是烦恼。所以古人的话讲得好,「忧能使人老」,你忧虑很多你就容易老化,你把这个放下,忧虑没有了,得失没有了,贪瞋痴慢没有了,自私自利没有了,你多么快乐。年岁虽然大,你的精神、你的体力跟年轻人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这是我多少年前在讲席里就做过多少次的报告,你真正契入佛法,真正入这个境界,你二十岁学佛,你永远是二十岁,你三十岁学佛,你永远是三十岁,我讲的话都是真的。我二十六岁学佛,我没有感觉到我年龄增长,学佛学了五十六年,心情、精神、体力给诸位说确实还是二、三十岁。我走路扛行李,现在人家不让我扛,我有这个体力。年轻人工作说老实话我看不中眼,他不如我。所以学佛的好处太多,真契入这个境界你不会生病,再告诉你,最后你不会死。这是实实在在话,到极乐世界或者到他方诸佛世界,这个身体丢了,不要了,就走了,很快乐,一丝毫恐怖没有,一丝毫疑惑没有。

  所以这个问题,根的教育太重要了。我能够有这么一点基础,实在讲,就是童年的时候住在乡下在农村父母教的、老师教的。那时候老师是私塾,就那时候扎一点根。真的,三岁看八十,我现在八十岁了,跟三岁一样没变,虽然这个花花世界,我没有被染污,我没有被诱惑。一生当中,佛教导我们随缘不攀缘,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做一点和平工作,缘分。机缘遇到了应当要做,没有这个机缘,我决定不会去找事做,佛教我们永远保持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你的智慧才不断的提升,德能、相好当然也不断的增长,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轻,一个月比一个月轻。我不敢讲一天比一天轻,我敢告诉诸位,我一个月比一个月轻,智慧一个月比一个月增长,为什么?清净心生智慧,诀窍没有别的,就是放下。知道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必放在心上?一放下就自在,一放下就大圆满。这个道理要懂,要落实、要真干,我们学这一门学问才有受用,不是白学的。

  所以我们看到菩萨示行十种行,这句话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示就是示范,做榜样,做给社会大众看。社会大众都是自私自利,我们能大公无私;世间人都追求名闻利养,我们名闻利养舍得干干净净,边都不沾;世间人贪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在五欲六尘里随缘,有也好,没有也好,绝不计较。世间人不肯学伦理道德,我们拼命做出来给他看,这个好。所以教在学当中,我自己在学,学就是教,教就是学,是一不是二。学做圣人,学做个明白人,学做个真正有智慧、有福德的人,这叫学佛。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接着看这首颂的后面三句:

  【亦行一切大人法。】

  这句话好,并不是我们只学习基本的法,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那是基础,那是根,非常重要。有这个根你就可以向上提升,就是『行一切大人法』,大人是佛陀、是菩萨。大人法无量无边,佛法里面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每个法门都能成佛、成菩萨,所以大人法的范围太广大了。怎么学法?一定要记住,学习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个历史可就久了,不止五千年,为什么?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一切诸佛如来统统用这个方法;要讲时间,无量劫,要讲空间,那是遍法界虚空界。那你就得注意,你说我不要戒定慧,我另外想个办法,你去试试看你能不能成就,这个方法是一切诸佛如来所应用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而戒里面的根本戒有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又称之为根本戒,十方三世佛统统都要学习,而且都做得圆圆满满,他才能成就;如果我们把这个疏忽,你怎么会有成就?我们这么多年来也很细心的观察,去反省,为什么五戒做不到?十善没做到,十善要能做到五戒就很容易做到。诸位要晓得,十善不是戒律,那是世间的善法,修十善跟修五戒果报不一样,十善能得福报,五戒得清净心,不相同。虽然名目相同,境界不一样,修行的方法不一样,这里头也是大学问。

  一切大人法你不必学多,你只要学一样,一样学成功了,一切大人法全都得到了,这个法子太妙了。不是像我们世间人求学,你在大学里面你只学一个科系,四年毕业你只懂得这个科系的学术、技能,另外一个学系你就一窍不通,你学一是一,你不能够通一切法。圣学不一样,圣学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通了一切法都通了。你要问为什么?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什么叫通?通是见性,明心见性,没有到见性你就不能通达。所以只要是佛法,它终极的目标,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可是门门都是通达明心见性,所以你只要一见性,八万四千法全通了,道理在此地。

  好象我们这样一个圆,圆四周,这个周边是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通到圆心,你什么时候到达圆心就全通了,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基本的德行有了你才能修,没有这个基本你没办法修。不但没有办法修,我刚才跟大家讲了,你根本就不懂,你天天听经有没有听懂?没听懂,为什么?听懂就悟了,懂一点点,小悟,懂得多一点,大悟,他有悟处,这你真听懂。为什么不悟?自己的心跟这个道、跟这个法不相应。道是清净的,法是与性德相应的。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的烦恼习气很重,这是自然的障碍,就是佛讲的,「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怎么个说法?你天天听佛讲经说法,你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你自性里面的德能就不能证得。不但不能证得,烦恼习气重的,你不能体会。体会是悟,我们讲的解悟,你能够体会得到,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证得,那才管用。所以不肯放下很糟糕,这个障碍谁造成的?自己造成的,决定不是别人,别人没有能力造成你的障碍。所有一切障碍都是你自发的,你自己迷惑,你自己颠倒,你自己分别执着,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有了基本功,把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好了,你只要有这三样东西,有《弟子规》、有《感应篇》、有十善业,做到了,那是你自己的,是你自己自性里面的弟子规,是你自性里面的感应篇,自性里面的十善业道。然后圣教里面你只要学一门,一部经、一部论,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大人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你只要学一门,一门里面,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三昧,你在里面得三昧了,三昧是什么?定。像我们学《无量寿经》,入念佛三昧,你学《无量寿经》得念佛三昧,学《华严经》得华严三昧,这管用了。三昧起作用就是智慧,大彻大悟。不过三昧有浅深不同,浅,烦恼没有了,心开意解,三昧功夫深了就开悟,豁然大悟。一悟就是一切法全通了,不但是佛法全通了,八万四千法门通了,无量法门通了,所有一切世间法你也通了,为什么?世出世间统统是心现识变,你见了真心,哪有不通达的道理?

  要不要学?不要,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学了十二年,统统丢掉,没用。这个意思很深,不是学来的,是放下得来的。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要不要收集很多学习的资料?不需要。如果收集这么多东西,做一个图书馆给别人做参考,接引大众,这是好事情,这是功德;如果收集那么多我自己来学习,那就上当了,错了。学怎么样?一门,为什么?一门你专,你一天到晚想的就是一样东西,这样你才能得定,你才能开慧,同时学二样、三样,不能成就。所以我早年跟李老师,李老师给我说明这个道理,告诉我不可以同时学两样,同时学两样你的精神分散,我们讲分心,你又想这个又想那个,你分心。散乱是什么?散乱就是没有定,你看禅定就是对治散乱的。散漫心学世间法都学不好,怎么能学道?哪有这种道理。这个道理现在人知道的少,都喜欢做通家,样样都通,样样都学,结果是样样都不通。

  我能够得这么一点受用,这是老师教我的。我在台中十年,十年学五部经,五部经不是同时学,一部一部,老师是绝对不许可你同时学两样东西。他每个星期讲几样东西,我们都可以听,听怎么样?不学,学只学经,整个精神贯注在这部经上,听老师所讲的是听听常识,有时候这个常识可以在这个经上发挥,是这么个道理。所以真正会学、真正想成就,一门。如果自己根利,根利就是记忆力好、理解力好,你可以学大部经;如果我的记忆力不好,理解也很差,学小部经。经确实有浅深不一样,总得由浅而深,求学有次第。

  你看看我在李老师会下,我第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很短也很浅,初学,从这里入门;第二部学的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虽然很深,但是你看起来不难懂,浅的人看得浅,深的人看得深;我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一般的流通本,《四十华严》最后的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学了这么一个课程。这个课程不是我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当时遇到两个同学,朱斐居士夫妻两个,他们两个人选到这部经学讲。他在台中搞了一个「菩提树杂志」,他是主编,同时他在那里开了一个佛经流通处,经营一个书店,所以工作很忙。原来以为这个很好讲,结果一上台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两个人找我要我帮他写讲稿,一个星期八千字。我也很喜欢这部经,好,我来写。所以讲稿是我写的,他们两个上台去讲,我也就认真学习了这部经。

  一个星期写八千字,而且这八千字差不多两天要完成。完成之后,这个稿子我自己至少要改两遍,一天改一遍,要花两天时间,就是四天时间。交给他去准备,他还要准备,至少也要用两天时间去准备,再一天上台去讲,所以很辛苦。写讲稿的时候真的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星期讲稿给他了,我马上要写底下一个星期的。大概他这部经好象讲了十次。第四部那是我练习讲的,《金刚经》,第五部,慢慢的才选一个大的、比较有深度的,《大佛顶首楞严经》。你就晓得,由浅而深,部头是由小而大。我在台中十年,这几部经如果是在一般佛学院里面,一年就学完了,我在台中跟老师要十年。所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才能契入,真的学到东西。

  在这里我是一再强调扎根重要。我们现在根从小没有学,现在要补习;如果没有这个根,学教顶多学一点皮毛常识,没用处,而且学教会常常把经教讲错,那个因果责任很重;如果念佛没有这个根,给诸位说,你不能往生,我给你讲的话句句都是真话。为什么?因为你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佛经上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是以十善业道为标准,而十善业道的基础确实就是《弟子规》跟《感应篇》,这两样东西学好了,十善业道就有了,否则的话,你想学《十善业道经》没用,为什么?你做不到。不但你做不到,你根本就不懂,虽然是这十条,这十条里面的理论、境界非常深广,你没有法子体会。

  然后你才真正懂得,中国人接受大乘佛法,在两千年当中出家、在家那么多人成就,什么原因?中国家教的底蕴太好了。佛的这些弟子传教是向四面八方传,可是大概有些地方不到一百年就没有了,有些地方二、三百年没有了,有些地方六、七百年没有了,只有在中国,真的是生根、茁壮、开花、结果。亚洲这边,韩国的佛教、日本的佛教、越南的佛教,统统是中国传过去的。你问为什么?现在我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根好,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根太好了,我们如果要是没有这三个根,你就没法子学。

  所以真正想学,那你要认真去补习,认真努力把《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你真正要做到。你把这个做到,再学习《感应篇》,然后你去看十善业道你就能看得懂,你就有会心之处,你看了会生欢喜心。有这个根基你再学大人法、菩萨法,没有一个不成就,这个太重要,疏忽不得。疏忽是搞佛学可以,学佛你是没有分。大人法里面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这个要认识清楚,世法、出世法都能开悟,为什么?只要定下来就开悟了,而且一切法真的是通的,你悟了之后,哪一法不是佛法?没悟之前,哪一法是佛法?《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佛法,这个要知道。所谓世法、佛法,在人,不是法,法没有世法、佛法,人有。这我们现在搞得很清楚,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一切法就叫世间法,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一切法都是佛法,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在我们这一品下面统统都讲到。所以确实无方大用,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包容在里头,你才看出它的妙处。下头这一句说明了,你看:

  【诸仙行等悉无余。】

  这句包含了,这个『仙』是什么?世间法,我们现在所讲的,在中国的道教,那个『等』,有儒教,包括在里面。现在我们如果把范围扩展到全世界,全世界里面所有的宗教、学派就全都在这一句里头,『悉无余』,统统包括了。亦行一切大人法,亦行诸仙行等,为什么?一通一切都通了。你想不想一切都通?想一切都通你一定要照这个方法,照这个方法是持戒,一心学习是三昧,一心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悟,一悟就全通达,这不能不知道,秘诀!世间还有哪桩事情能超过这个?没有了,找不到了,想不想学?想学,从《弟子规》入门,这是持戒。你要说为什么从前人不从弟子规入门?从前人从一出生就学了,确实弟子规、感应篇从小学的,并没有教科书。他怎么学的?父母教他的、大人教他的,感应篇怎么学的?城隍庙教他的、中国传统古典的文艺表演教他的。中国从前学校不普及,教化人民用什么?就是民间艺术,戏剧、歌舞、小调,里面的内容都是讲因果报应,都是讲忠孝节义,善有善果,恶有恶报,统统表演这些。

  所以你去看歌舞的表演,去听唱戏的,还有在从前说书很普遍,说大鼓书。我们小时候很喜欢这些,下了课有时候还有点时间,到茶馆里面去,坐在旁边听说大鼓书,大鼓书讲故事,统统不离开因果报应。所以民间艺术是最好的教育,寓教于乐,我们这些基本的东西是这样学来的。尤其是父母、老师做我们的好榜样,他们能做到,跟着大人逢年过节的时候,给老人拜年、给长辈拜年,我们跟着父母一起,从小就学会了,那些礼节《弟子规》里头都有,处事待人接物。农村的小孩过的是社会生活,为什么?不但是邻居小朋友都在一起玩,远远几个村庄都把他邀来一起玩,所以总有十几个,所以根深。现在这种社会,即使在学校里面,也没有我们童年那种活泼,那样的快乐。我们能学到的东西现在人都学不到,现在都是书本知识;换句话说,没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活活泼泼的,伦理、道德、因果全在生活当中,自然的熏习,在这扎的根。

  懂得孝亲、懂得报恩,知恩报恩,懂得尊敬别人,懂得为别人服务,为自己的心少,为别人的心多,这是从小培养出来的。现在的社会不一样,现在社会所谓是自我本位主义,是为自己的利益想得多,为别人几乎不想了,这还得了吗?起心动念一定是损人利己。我们从小培养出来的是起心动念如何帮助别人,如何照顾别人。都受这个教育好,人人都关心别人,我关心别人,别人关心我,这个互助的力量太大了。自私自利很可怜,到你有灾难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你,你平常不肯帮助别人,谁帮助你?你不尊重别人,谁尊重你?不一样。

  这是我们亲身这一生所经历的,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长成的,一生都是很快乐的帮助别人。别人占我们便宜,我们毫不在乎,还感觉得很欣慰,为什么?我还有便宜给你占,我不错了,就怕我没有便宜你占不到,所以思想不相同,就快乐。你毁谤我、你侮辱我、你陷害我,我都会很快乐,这什么原因?学了佛之后,你替我消业障,我这个业障这一生没有前世有,生生世世累积的业障很可怕,在这些地方就消掉了。所以处逆境随恶缘,恶缘就是这些人对我都不好,环境也不好,我怎么样相处?没有一点怨恨,决定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这个念头,生感恩的心。遭到这个难,好好反省我有没有过失,有要改。他提醒我,我自己没有发现,他提醒我,我要改过,我感恩他;他提醒我,如果没有,也感恩他,提高自己的警觉,不能做错事情,好的教育、好的老师。人一生能生在感恩的世界,你说多快乐,你说多幸福,没有恶念、没有恶行、没有恶言。圣人能做到,古人能做到,我这一生很幸运也能做到,我能做到,你们诸位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不是求人的事情,求人很难,这是求自己。

  随顺境,环境好,周边都是好朋友,这时候要警惕,不能有贪恋。因为贪瞋痴是三毒烦恼,逆境里面是断瞋恚,顺境里面是断贪爱、断愚痴,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这就对了。所以一切人于我都有恩德,如果你不会,不会一切人都是冤仇,那就错了。所以是佛境界、是魔境界是在自己一念之间,与外面境界不相干。你一念与性德相应,所有境界都是佛境界,一念跟烦恼相应、跟习气相应,所有境界全是魔境界。跟你说真的,真的是无佛亦无魔,那是讲真的,佛与魔是自己起心动念不一样,记住,与自性性德相应,佛境界现前,与烦恼习气相应,魔境界现前,三途六道都是魔。这句里面的范围非常广大,向后统统我们会看到,在经文都看到,这个地方是总说。

  【为欲利益众生故。】

  佛菩萨为什么做这种示现?没有别的,利益众生。这个众生很大,遍法界虚空界,不只十法界,一切众生统统照顾到了。我们在讲席里也常常说,「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希望我们同学共同勉励。慈悲是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智慧的爱心,大乘教里叫慈悲。所以慈悲从哪里来的?慈悲从真诚来的、从清净平等觉来的。真诚是自性的本体,清净、平等、觉悟是自性的性德,这个爱心与性体性德相应就叫做慈悲。所以慈悲这个爱里头决定不起副作用,真诚纯正的爱心,平等的,没有一个不爱。你这种慈悲心生出来,说老实话,就是菩萨、就是佛,凡夫做不到,为什么?凡夫的心是轮回心。什么是轮回心?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就是轮回心。所以我们自己学了佛之后知道,要常常去反省,常常去想想,我用什么心。如果是用轮回心,那就是从思想、言行,你一切所作所为都叫轮回业,你造的是善的,有利于社会的,来生得福报,出不了六道;如果做的是不善的,损害别人的,来生是三途,感这种果报,这不能不知道。

  清凉大师说这个三句,「亦行一切大人法,诸仙行等悉无余,为欲利益众生故」,他注解里头这三句即「善士利行,慈心劝导等故」,善士利行《钞》里头有个注解,我们把它简单的念一念,「善士有五,一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真实义是佛法、是大人法。我们今天亦行一切大人法,我们在一起,《华严经》就是大人法,《华严经》就是真实义。我们有缘在网路、在卫星电视一起学《华严》,卫星电视里面有《华严经》,天天都播放,还有《无量寿经》、有《地藏经》,还有两种,我没有看我记不清楚,我听说每天播出来的有五个科目,劝导一切有情众生,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于应时劝导」,像现在我们这些年来非常认真努力劝导大家学弟子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道,如果出家的,还要学沙弥律仪,这是应时,此时此地。如果我们要是疏忽这三个根或者四个根,这一生就白修了,这一生就空过,那是很可惜。第三个意思,「于能行摄胜妙义劝导」,胜是殊胜,妙是微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是把我自己修行所得殊胜的利益与大家分享,就这个意思。我学佛五十六年,讲经四十九年,我这五十六年修学我得到些什么,跟大众分享。最简单的告诉大家,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了命运。

  你们去念《了凡四训》,你们去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现在都拍成电影,我们这里有光碟,诸位好好去看看。这两本书上所讲的就是于能行摄胜妙义劝导,我这一生修学的超过他们两个人太多了。我在基础上,就是投胎到这个世间来,我的命运比他们两个人都差,差很远,可是我这一生修学那个殊胜超过他们太多。佛家讲三转法轮,这一条是作证转,我们自己作证明,还有许多人修行成就来作证明。像黄忠昌的往生,这也是属于能行摄胜妙义劝导,以身作则,做给我们看,只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三年决定成就,做出来给你看。

  第四「于有情柔软劝导」,有情众生一定要懂得,有些人,这要看人的性格,所谓说恩威兼顾,应该用严厉教他就要用严厉,应该用温柔的时候就要用温柔。一昧用严厉的,人心不服,起怨恨心;一昧用柔软的,柔情的,也不行,要刚柔相济。你运用得很恰当,让一般人对你敬爱你又畏惧你,就是说又怕你又喜欢你,你成功了,特别是领导人。末后,「于有情慈心劝导」,这是总结,对一切众生决定要有慈悲心,没有不接受的,所以连蚊虫蚂蚁都接受,为什么?慈悲心,就能感动它,鬼神能接受,树木花草能接受,这是真诚的慈心,所以这也是善士利行。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六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总共有十七首偈,今天我们从第十三首看起。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猛火常炽然。菩萨为现老病死。令彼众生悉调伏。】

  这两首偈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开示的是「遂求利行」,这个意思是说「谓众生为八缠所绕,开解令离,故名遂求」。「初偈」,就是第十三这首偈,「即化无愧缠,以恃寿长,不知进修,不知此身,但淫欲生,终竟败坏,具诸烦恼故」,我们先看这一段。首先晓得这两首偈是「遂求利行」。什么叫遂求?众生确实是堕在烦恼之中,严重的烦恼习气,佛菩萨为他开示;众生听了佛菩萨开示,真能够理解,理解他就能够远离烦恼习气,所以叫遂求。

  看经文指出来的,我们知道这是世间富贵人,福报很大,长寿是福报,五福里面有长寿。福报大,他有烦恼、有习气不知道。为什么?他生活过得很自在,所以说『烦恼微细』,不知道;他每天在享乐,『乐具足』,生活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一切都能很顺心,不容易。我们看世间这种人有没有?有,但是不多。大富大贵的人我们看到多,可是「烦恼微细乐具足」的人不多。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见到不少,贵而不乐,富而不乐,这个我们看到很多;富贵真正能享乐的确实是不多。

  菩萨怎么帮助他?他有烦恼、有习气,自己不知道!所以『菩萨于中』,这个「中」是讲九法界。在我们人间讲,这就是人中,菩萨示现在人中,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中。许多的诸佛如来、菩萨、声闻、缘觉示现在人间,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可是学佛的人你要细心,你细心观察,不论他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菩萨统统在里头现身,只要看到他自在。这个人没有烦恼,有智慧,也就章嘉大师所说的,他看得破、放得下;能看得破、放得下,他当然就得自在。我们修学的基本的纲目,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你真正看到,他有这八个字,那可能就不是凡人,可能就是佛菩萨应化来的。凡人很难!他虽应化在世间,他给我们示现老病死,许多的忧患。虽然他有老态、病苦,他很达观,他心里没有忧虑,我们一般讲真的有修养。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七十九岁那年过世的。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在香港住了四个月。我到香港来之前去看他,身体很正常,只是告诉我这一年来感到疲劳。以前他读书(他是每天都读书)、讲学都非常正常,可是这段时间感到疲劳,实际上他得了癌症。精神好,真的是修养好。以后被检查出来,他也不在乎,很乐观,并没有被癌症吓到,非常乐观,若无其事。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到我讲经快要圆满的时候,他夫人给我打个电话,她说老师过世了,距离我讲经圆满两天。我把讲经功德回向给他老人家,经一讲完之后就回到台湾参加他的告别式。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菩萨再来,可是看那个样子有点像。他给我们的教训,是示现受老、受病、受死这种患,这些忧患在一般人是感觉到很忧虑,而他是很达观。在病重的时候,这是以后我们台北的一些同学告诉我,病重的时候他皈依了,是在广钦老和尚那里做的皈依,很难得。

  他学佛几十年,完全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而且晚年在学校,从我认识他,我认识他他四十多岁,在学校里开的课几乎都是佛法。台湾大学,我知道他开的三个大单元,在哲学系里面开的,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大乘佛学。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辅仁大学请他去,在辅仁大学讲华严哲学。我知道他在台湾那段时期应该有三十年,你看人生三十年那是一半的时间,讲佛学,学者,没有皈依。我跟他学哲学的时候才知道佛学,佛经是哲学。他告诉我的,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里面的最高峰。我以后给别人介绍,我都没有这样讲法,这样讲法好象人家很难接受,太夸张了,我只是讲高等哲学。方先生给我讲的是,那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以后给一般人介绍,我就没有说这句,我说佛经是高等哲学,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这都是方老师告诉我的。学佛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虽然没有皈依,在佛学上有几十年的修养,我看他老人家『示受老病死众患』,我亲眼看的,很像是菩萨于人中得自在。

  这一段清凉大师有注解,注解里面说得比较详细,很值得我们做参考。这是什么?这叫烦恼微细,实在讲,习气!我们人人都有,但是自己不知道。清凉大师说「众生为八缠所绕」,八缠这个注解后头有,在小注里头,《钞》里面。八是八种,缠是什么意思?缠就是烦恼,好象有个绳索把你捆绑起来,缠就是捆绑起来,你就不能动弹,你就失去自由,你就不自在了。所以把这个做为比喻。佛菩萨怎样提醒我们?言教不如身教,佛菩萨真的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这八种,我们先把这八种介绍一下,在佛门,老同修应该都知道「八缠」。八缠第一个是「无惭」,第二个是「无愧」。缠这个字,每个名词下面都有,只有无惭缠,后面省略掉了。惭跟愧,惭愧是善心所,在五十一心所里面是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里面。惭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一般人讲的良心责备,不敢做坏事情,做坏事情对不起自己良心。无惭,我们讲良心没有了,他什么坏事都敢做;在一般人讲,不知道羞耻。所以中国读书人,耻辱他看得很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头没有关系,侮辱不可以,决定不可以,把羞辱看得很重。如果说无惭无愧,他就不在乎了,不知羞耻。这是严重的烦恼习气,他作恶,自己并不晓得,不知道这是错误的。

  惭跟愧在事相上是相同,实际上,惭是良心责备,愧呢?愧是舆论责备你。有人虽然所谓是良心黑一点,现在不是讲厚黑吗?脸皮要厚,良心要黑,厚黑将来到哪里去?饿鬼、地狱,六道里头,善道就没分。愧是舆论指责,他怕这个,怕别人批评他、责备他,不敢做坏事,所以这是外面的压力。惭是内里面的良心。可是现在人确实真的是无惭无愧,做了坏事,人家批评,在报纸上攻击,不在乎。如果真的做了很多坏事,甚至于许多人批评,他也若无其事,这中国人讲脸皮真厚!那个脸皮薄的人受不了。这八种烦恼习气,这两个列在前面。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个重要。人要有良知,良知良能。

  以前我做学生的时候,李老师讲到这些地方,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我在讲经时候也用过几次。王阳明先生,这是明朝的理学家,有一次旅行,在路上遇到土匪,被这些土匪掳去,王阳明也在其中。以后这个土匪头知道王阳明先生在此地,他也很尊敬,特别接见他。跟王先生讲:「王先生,你讲良知良能,人都有良心,我们当土匪的人没有良心,你能不能把我的良心也指出来给我看看?」王阳明先生说:「行!我可以证明你有良心,只要你听我的话。」他说行,我们做个实验。这个土匪头就请王阳明做实验。王阳明说好,你把你的衣服脱掉。他脱掉一件,里面还有几件,再脱掉。到最后衣服统统脱掉了,然后他就跟他说,裤子也脱掉。脱掉,里面还有。那里头再脱掉。他说这怎么行?这个不可以!这就是良心。他恍然大悟,那一批人他都把他放掉了。王阳明那个时候的土匪还有良知,所谓盗亦有道;现在没有了,现在你叫他脱,他真脱光了,王阳明也无可奈何。到现在这个时代,他那一套不灵了,不管用,这是无惭无愧。

  从前纵然是做强盗、做小偷,还懂得一点仁义道德,抢劫的时候,劫财不害命。人他还把你放走,不但放走,看你住家多远,还给你足够的路费,所以说盗亦有道。不像现在,现在伦理道德没有了,当然就没有道,无论干哪一行都没有道,道没有了。既然良心没有了,还会怕人家责备吗?报章杂志,你要骂他,在报纸上登起来,他看到还很得意:「你看,今天报纸又登我了。」为什么现在人跟从前人不一样?从前纵然是坏人、恶人,还是有家教。从小,不可能从小父母就教他做恶人,教他将来做土匪、做强盗,不可能。所以都有伦理、道德、因果的底蕴,无论干什么坏事,还是有良心发现的时候。

  在现在我们也见到一些,军人,我见过不少高级的军官,晚年退休了,心不安,打仗的时候杀了很多人。所以在家里念佛,忏悔,自己念佛给那些被杀的人超度。问我要念珠,问我要佛书、要佛像。大庭广众不好意思,他自己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他就拜佛,他就念佛,这是什么?良心发现,年轻的时候不知道。那么更重的,冤亲债主附身。我们就能够想象得到,冤亲债主也有可能是菩萨现身,不但让他知道,让许许多多人看到!那许多人看到,他就相信了。现在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不相信。你说鬼神附身,附身那个样子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装不出来!鬼道的出身,就像饿鬼的样子,地狱道出身,你看他那个痛苦就像地狱道;畜生道,那个形相就像畜生道,这是我们看得多。我们学佛的人,有这个机缘、这个机会看得多;不是学佛、不信的人不容易,为什么?他在你面前示现没用处,你不相信,无惭无愧。还有一点点惭愧心,这个示现就很管用;如果一点惭愧心都没有,示现没用。这个道理你要懂。

  为什么很多作恶的人,佛菩萨不示现?示现没用,他还说你是迷信;换句话说,他造更重的罪业,毁谤三宝!毁谤三宝的果报是在阿鼻地狱,这个道理要懂。你能够看到这个示现,总而言之,你还有善根;你要没有善根你见不到,遇不到这些事情。遇到之后,我们为什么还不觉悟?还不能改过?这是业障习气太重。总得要这样的事情常常遇到,遇到次数多了,警觉性才能提起来。那个最重的,是自己亲身遭遇到,你有了严重的病苦,病苦当中冤亲债主找到你。这是你亲自见到了,你感受最深,回头还来得及。在这个时候真正忏悔,真正放下,放下太重要!一放下,什么事都没有了。所有的麻烦都是放不下,今天全世界的灾难,是我们地球上的居民放不下,这些烦恼习气哪个没有?

  第三个「昏沉」。这个都好象不是很严重的,实际上很严重。昏沉是什么?精神提不起来,无论学什么,功夫都不得力。要忏悔、要改过自新、要断恶修善,求三宝加持,你才能振奋起来。这里面重要的关键,譬如学经教,为什么听经打瞌睡?学习打瞌睡?由此可知,经论里头的法味你没有尝到,对它觉得枯燥无味,才有昏沉。如果你觉得愈学愈欢喜,欢喜,精神就来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你没有得到法喜。没有得到法喜是这个经论你没有懂,或者你懂,你懂得太浅,你懂得太少了。为什么你不能深入?这有业障。业障一定要消除,消除业障才能够精进不懈,昏沉、睡眠、掉举都是障碍。所以昏沉,我们遇到昏沉怎么办?也要想方法对治,最好的办法是拜佛。坐在那里会打瞌睡,我拜佛,拜一百拜、拜二百拜、拜三百拜,拜完之后绕佛、经行、念佛,求三宝加持,要想办法对治。

  第四个「睡眠」。睡眠是恢复体力,实在讲睡眠比饮食还重要,饮食差一点无所谓,睡眠要睡得好。睡眠怎么会变成八缠?你睡得太多了。你要晓得,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如果说非睡上八个小时的话,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掉了。佛陀以及跟他的这些学生,学生里头无论是在家出家,佛当年每天睡眠是四小时,中夜睡眠。中夜是什么时候?现在讲十点钟到两点钟,叫中夜。两点钟就要起来,再多睡就错了,你把光阴浪费了,所以要行道。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古时候人身体好,体力确实比我们好太多了。我们现在虽然享受物质文明,样样比他方便,真正讲体力不如他们。他们每天可以露天在树下打坐,休息四个小时,不怕风吹雨打日晒;每天出去托钵,日中一食,你就晓得他身体多好。释迦牟尼到七十九岁还是这样,还是过这个生活。

  我们今天现代人跟从前人比,我们的体力就差得很远,弱不禁风,我们要在树下坐一夜的话,第二天就加护病房去了。而且四个小时的睡眠是决定不够,为什么不够?你睡不好。真正睡好,够了;睡觉睡不好,妄念多,梦太多了,梦还是在那里消耗能量,没有休息。真正休息是什么?真正休息不作梦,真正休息,心地清净。所以妄念太多。梦,尤其是恶梦,恶梦可以能够想象得到你心不安,所以才做恶梦。如果心地清净、安稳,纵然有梦,不会做恶梦。

  现在我们的睡眠,比世尊规定的我们加两个小时,可以了,六个小时应该行,不能再多。再多,睡眠就变成缠缚,因为睡眠也是属于昏沉,头脑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在昏沉的时候应当要睡眠,睡眠好了之后起来再干。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修行人要顺从谛闲老和尚的教诲,你看谛闲老和尚教他的徒弟锅漏匠,那个法子好!我过去在美国,到处讲经、教学,我就鼓励大家学锅漏匠,真的很多人学很得利益。他没有限制,就是教你念佛,听经、念佛,累了就去睡觉,一醒了接着马上就干,干累了你再去休息,没有任何拘束,没有任何压力。睡眠多少没有关系,睡醒了就干。所以在念佛堂,最好是什么?念佛当中都穿上海青,念佛,休息的时候不脱衣服,和衣而眠,容易警觉,一醒赶紧进念佛堂。

  在念佛堂里面我们也分三个区域,当中是拜佛的,周边绕佛的,两边靠墙的止静的。都是随人自由,你可以坐在那里念,坐着、拜佛,不出声,口里头默念,不出声,绕佛的人出声。可是念佛的时候要晓得,以绕佛为主,般舟三昧,《华严经》上德云比丘给我们示现的,念佛就是绕佛。绕累了,你就坐下来休息,如果昏沉,你就去拜佛;不是昏沉的时候,可以不拜佛,坐下来,坐下来时候佛号不间断。坐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是以绕佛为主,这样好。所以佛像要放在殿堂的当中。像我们现在这里,因为地方太小,所以佛像都靠墙壁。正规的道场,佛像是供在当中,他可以绕佛。供在靠墙这是不得已,因为地方太小,那就也在佛前面绕。所以总是以绕佛为主。

  「掉举」是心神不安定,我们讲的是妄想很多。你看不念佛的时候好象没有妄想,愈念佛妄想愈多。这不是说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想,不念佛的时候,你有妄想自己不知道;现在一念佛了,要你精神意志一集中,发现那么多妄想,是这么个道理。特别是止静,叫你盘腿一坐的时候,妄念很多。这时候怎么办?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把你的精神意志专注在佛号上,妄念起来随它起,不要去理它,渐渐就少了;可不能够跟着妄念,跟着妄念,佛号就没有了。你要想把妄念伏住,伏不住的,愈伏愈多,不理它就好了,我只专注在佛号上。这个妄念,善念也好、恶念也好,都不管,只要不理,心里头专注在佛号。所以口念佛,心想佛,古人用这个方法,佛号从心生、从口出,再从耳朵听进去,这样容易摄心。所以自己念,自己专心听,这样能够降伏掉举。

  第六个是「恶作」。有的地方不是用恶作,他是用「悔」,就是后悔。合起来看,意思就明白了。悔是什么?有人做好事做了后悔。譬如发心,在佛门里面发心,出功德建道场。我在台湾,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很出名,地方不大,很小,世界出名,是简丰文居士捐助的。那时候他跟我并不熟,来找我要送我一个讲堂,我半信半疑,姑妄听之。他也看出来了,所以房子盖好,所有权状拿来送给我,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了。以后他告诉我,他说莫名其妙送给我,送给我之后很后悔,为什么这么多钱一下就送掉?后悔多久?他告诉我,后悔一年。但是面子又放不下,已经捐出去不好再收回。这就是这么一条。

  那时候他全家都反对,家里给他压力,他自己也觉得怎么会做出这么个事情。这是善,善后悔。还有做恶后悔,做坏事,损人利己的事情,遇到这个,我怎么没有去做?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做?所以恶作里头有善、有恶。善后悔跟恶后悔都是属于微细的烦恼。恶的事情,有机缘去做没有做,这个好!善事有这个缘分自己做了,也好!所以他一年之后不后悔了。看到我们做这个事情真的是为佛法、是为社会,没有一点私心在里面。所以以后全家都欢喜。这些事情我们相信每个人在自己一生当中常常会遇到,这叫做恶作。

  下面两个容易懂,第七个是「嫉妒」。嫉妒心人人都有,只是轻重不同,都有。可是这个东西决定有妨碍,这八样都有妨碍。第八个是「吝啬」,悭,悭吝,我们讲小气,舍不得,自己有能力,舍不得。答应了,我供养你、我送你,话说出来,后面就没有了。这个我们见得太多,现在这个社会说话能兑现的不多。我在澳洲,有个犹太教的长老,我们也很熟悉,他常常跟别人说,净空法师说话算话。我们就晓得,他一定遇到很多人说话不算话,说帮助你,到后面没有。我们确实,我说帮助你,我一定会做到;而且我帮助你,我绝对不过问。在那边多半帮助学校,帮助一些团体,这个做得多。帮助学校,钱捐出去了,绝对不问你钱怎么用,不管你。

  这八样统统都是修行的障碍,所以佛用「缠」来做比喻,好象绳索把你捆绑起来,你动弹不得。佛菩萨很慈悲,时时刻刻做种种示现帮助你,把这些微细的烦恼化解掉。所以它不是大烦恼,它是中烦恼。它有障碍,而且障碍还很严重。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经文里面简单的举例,只是举个例子,因为微细的烦恼也是无量无边,很多,举这几个例子。因为这个往往是我们一般人疏忽的,认为这都是小事情,微不足道,不知道它对于修行产生的障碍。所以菩萨为我们示现。这个示现里面主要的意思,示现老病死,实在讲也不容易看出来,要有相当高度的警觉心,也还要有相当的智慧,才能看出来。看出什么?就是后面所讲的,这个身体是淫欲生的,不能长保,终究要败坏。这是一个高度的警觉心。你有身决定就有烦恼,你有念头就有烦恼,从这个地方生起警觉心。菩萨给我们示现老病死,我们有没有见到?天天见到。你每天出去,你在街上看到多少老人?你看医院里每天多少病人?你在报纸上看到讣闻,每天过世的多少人?但是这些都是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如果有意留心这些事情,警觉心就高了。

  我从很年轻,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也跟诸位做过报告,那时候在公家机关里面做事,工作不太多的时候,早晨一上班,报纸就送来,我有的时候也常常看。我看什么?我不看新闻,我不看文章,我看讣闻。所以很奇怪,很多人觉得我很奇怪。我一看讣闻,今天哪些人走了,这里头男女老少,黄泉路上无老少。我意识到人生这一生当中,真正叫勇猛精进,一分一秒他都不停留,往哪里走?往坟墓里走。从出生目标就对着坟墓,哪个不是这样?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但是很少人知道。我那时候才二十几岁,二十三、四岁。我每天看这个,看多了,人生有什么意思?不管你是贫富贵贱,都走这个路子,真平等。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这短短的几十年,为什么?来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我在十几岁就想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大概学佛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它是累积的。知道这个身无常,学佛之后晓得万法无常。人生意义、价值在哪里?提高自己的灵性,那是真正有价值;帮助别人觉悟,这就行菩萨道。在世间要做个好的榜样,跟菩萨示现就没有两样。看到社会一些坏样子,我们一定从反面做出好样子给他看,为什么?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

  现在的人,我们用「十善业」来做比喻,哪个人没有犯?我们要怎么办?众生喜欢杀生,我们做出不杀生的样子给他看。众生喜欢占人便宜,占便宜是偷盗,我们做出绝不占人丝毫便宜,从这儿做。不但不邪淫,把淫欲的念头断掉,你的心才清净,要不然清净心到哪里去修?不妄语,绝不欺骗人,说话决定算话;不恶口,不说粗鲁的话,言语谨慎,不得罪人;不两舌,绝不挑拨,要做出来!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决定不犯。那个根本,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贪心;一切随缘,没有瞋恚;烦恼轻、智慧长,没有愚痴,要去做到!你做到就是自行化他,为什么?你做出样子给社会大众看,那就是化他,这就是菩萨道;有这个心就是发菩提心,真做就是菩萨行。学佛从这里做起你就没有过失。

  在哪里修?不是说每天在佛堂修行,不是的。起心动念是修行,言语造作是修行,在家是修行,在工作岗位上是修行,在处事待人接物是修行,哪里不是修行?哪里不是道场?说修行要找个道场,他不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没有一处不是道场。善心、善行,你自己得的受用,你不做,给你讲你不能体会,必须你自己做,古人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喝这杯水,你说这水烫不烫?我说不烫,到底不烫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一定自己尝一口就晓得。所以你做不到,佛菩萨、圣贤的境界你永远体会不到,一定要自己做到。

  做到你才真正体会到,那里头就有乐趣,叫法喜充满,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你眼见当中,你看到一切人、一切事全是菩萨在示现,然后你才知道菩萨的慈悲,你才晓得感恩。做善事的人,提醒我们要向他学习;做坏事的人,提醒我们不能向他学习。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善恶的示现都是善知识。问题在自己是不是念念觉而不迷,一念不觉就迷了,迷了就有无量的缠缚,不止这八种!这八种是举例子。那么愈迷愈深,这问题严重。

  古人,古时候学佛,参禅也好、念佛也好,一个话头、一句佛号,行,没问题,决定成功。现在不行。现在为什么不行?现在人没有基础教育,没学过,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哪里会有成就!怎么办?听经重要,要听经。在现在我们这个阶段,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体会,听经一天不能少过四个小时,坚持每天不少过四个小时,听一部经也可以。一个光碟每天听四个小时,一部经;听完之后,从头再听。到你体会到法味了,你会乐此不疲。

  所以有许多人问我,学讲经怎么学法?我讲得很清楚,学讲经需不需要在老师面前?不需要,现在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代替老师。你要记住,二、三千年以来,讲经的法师统统是复小座成就的。你要学讲经,你就多听,听懂了,自己讲,最好连讲稿都不要,那真学会了。讲稿都不要,你要听多少遍?至少要听一百遍,听耳熟了,一遍一遍听,印象深了,自然就能讲得出来。不要加自己的意思,老实的做,这就是成功之本。什么时候才加自己意思?自己开悟了;自己没有开悟不要加自己意思,你决定没有过失。没有开悟,加自己意思在,往往讲错了,要背因果。自己真的开悟了,没有问题,因为你所悟的跟佛菩萨所悟的是一样的。

  怎样才能开悟?至少要把执着分别放下。为什么?它障碍悟门。什么都不执着,做到自在随缘,你的悟门就开了;样样计较,样样执着,悟门是关得紧紧的,没有法子开悟。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随缘,不要攀缘。随缘什么?什么都好,你才能心开意解,你才能破执着;样样要合我的意思,样样要计较,这个不行!这个开不了悟。学佛充其量得一点褔报,所谓人天痴褔,没有智慧。褔解决不了问题,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很好,「此事福不能救」。这个事是生死大事,生死大事要定慧才能救,能解决,没有定、没有慧不能解决。

  你要有定、有慧,你必须把定慧的障碍排除掉。这首偈子里面,第二首偈子就说到,『或有贪欲瞋恚痴』,这贪瞋痴,『烦恼猛火常炽然』,无量无边的烦恼,根就是这三种,贪瞋痴;傲慢,傲慢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所以这三个全部都包括了,无量无边尘劳烦恼,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有这三大类,你就注定永远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你要知道,肯定在三恶道多,在三善道的时间少。为什么?三善道,要无贪、无瞋、无痴才到三善道。你想想你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几个小时心里都是贪瞋痴慢?有几个小时是无贪、无瞋、无痴?睡觉作梦,梦中还是搞贪瞋痴,你还没有在休息。你一定要想想,然后你才知道,我一年到头,今年从元旦到除夕,这一年当中,我是贪瞋痴慢多,还是无贪、无瞋、无痴多?这就清楚了,将来我要到哪里去,不要去问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自己比谁都清楚。我心里头有没有阿弥陀佛?心里头阿弥陀佛只有一分,世缘里头你还有九十九分,你能去得了吗?去不了。名闻利养现前的时候,你的贪瞋痴起不起来?没有得到的时候希望得到,得到的时候怕失掉,怕被别人抢去,全是贪瞋痴慢,这怎么能往生!你能成就别人往生是一桩好事情,可是你自己烦恼习气不能放下,到你临终时候还是不能往生,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你帮助往生的这些人,你自己真能放下,念佛往生,到你往生的时候,你会看到阿弥陀佛后面就是你帮助他往生的那些人,跟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可是你自己烦恼习气不能放下,不行!你要问为什么?你带着烦恼习气到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染污了。

   你看我们现在到别的国家,到澳洲、到纽西兰,食物、水果决定带不进去,为什么?他怕染污他的环境。你明白这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纯净纯善,你心不清净、心不善,进不去;什么时候你心地清净,心地纯善,什么时候就去。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是凭这个去的。念佛,念佛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心回到净善的一种方法。念头才起,不管是善念、恶念,善念,三善道,恶念,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念头一起来,赶紧回到阿弥陀佛,我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没有善念,我不生三善道,没有恶念,我不生三恶道,我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怎么还有善恶念头?在这个世间,善事应该做,恶事不应该做,做善事不做恶事,心里痕迹都没有,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就对了,这叫真正念佛人。所以烦恼习气不可以有,尤其现在这个时代。

  今天有同修在网路上下载一篇文字来给我看,这个题目是「百年气候报告」,现在是「季节颠倒,只是灾难的开始」。这是五月四号网路上发布的,很长,很多张,看到之后很恐怖!这是由五百个科学家在巴黎联合国开了四天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进行专题讨论。他们有几千页的报告,最后作十四页的结论,很恐怖!这上面有一个图,我想也许有很多朋友看到过。这张图是南极的一个巨型的冰山,它的面积是三二五0平方公里,不是公尺,这是公里,你看多大!三二五0平方公里。这个冰的厚度两百米两百公尺。科学家在几年前看到,曾经预言这个冰山会解体,现在照出来的就是这一块,已经解体了,没有想到解体得这么快。科学家的估计大概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之后,南北极的冰没有了,世界上高山积雪的冰也都融化,海水上升六十五公尺;换句话说,海拔六十五公尺的,将来都会被海水淹没。

  这里面有我们中国人的报导,这个报导是说,如果海水涨两公尺,像沿海,上海这些都市都会泡在水里。讲到二0三0年,有这么一个报告,二0三0年他说我们广州没有了,广州就泡在海里了;珠江三角洲百分之四十五的面积也都在水里。广州在水里面,香港就没有了。所以非常可怕!照他们这些分析来观察,大概到二0五0年之前,这些事情完全会发生。那就像美国人从前画的地图,那个地图原来是讲二一00年,现在你看看提前了,二0五0年。这是现在科学家在巴黎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这是水,水在佛法里面讲贪欲,科学家只是看实际状况的演变在推测,在佛法讲那是缘,因呢?因他们不知道,我们说他也不相信。因是人心,是人的行为。所以有人问我,这个灾难,佛法里头有没有方法化解?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人不相信。佛法化解的方法,就是佛常讲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问题就化解了。谁能够放弃贪瞋痴?这个问题,我们在一些预言里头看过,在一些灵媒讯息里面看过,说灾难会来,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人不遭难;宽一点的,是吃素的人、善心的人不遭难,这个说得好,不一定是佛教徒。素食,不杀生,善心、善行,不害别人,这样的人,灾难现前的时候他不遭难。当然灾难来了,伤害很大,死亡的人很多,人不会完全死光,还会剩一些。剩哪些?就是那些善心、善行人。这些都能提供我们做参考。

  佛在经上讲,《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洪水是贪欲之所感,贪欲是因;火山,火山爆发,瞋恚是因,瞋是火;愚痴是风灾。我也听说,有人说有个预言讲,香港会有龙卷风,那个龙卷风太可怕了,从来没有过的;海啸、地震,最严重的是地壳裂开,就是地壳产生变化,那是整个大地都沉到海底,像外国预言里面所讲的亚特兰提斯。许多人给我们提出来警告,亚特兰提斯怎么会沉到大海里去?他那时候的科学发展也是达到最高峰,比我们现在还要进步,人们相信科学,没有伦理道德,也不相信上帝了,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招的这个果报。我们今天社会,现在的人心,你常常观察,他在想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干些什么?你细心观察,就像《地藏经》上讲的,「无不是罪,无不是业」,那还得了!

  圣贤的教诲好,没人讲!有没有人听?有人听。就是没有人讲,讲的人太少!宗教,不但是佛教,其他宗教也很多,只有仪式、形式,没有内容;内容是讲经教学。宗教教育是宗教的灵魂,大家把这桩事情疏忽,只着重那些仪式。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告诉我,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他教我戒定慧,怎么样去学戒?不是说你受了戒就得戒,没这回事情。他就讲重实质不重形式,比如五戒,你能够做到一条,这一条戒你就得了,不一定去做仪式。你没有做到,你做了仪式,还是没有得到;不但没有得到,你还在欺骗佛菩萨,欺骗广大的群众,我是受了菩萨戒、受了五戒,其实一条都没做到。所以章嘉大师给我讲,不必在形式上,真干。你能够做多少你就得到多少,做不到的慢慢再学,一定要真干才行。

  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看许多学佛的同学修学不得力,细心观察找它的原因,原因是没有伦理道德的基础,没有根!所以,这些年来全心全力提倡从根本修,儒释道三家的根统统要学。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出家人的根是《沙弥律仪》。你要是不能统统做到,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你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搞假的,这个罪名就不得了,破坏佛教形象。我受了五戒、受了三皈,三皈没做到、五戒没做到,我破坏佛教的形象。这个罪名,你展开戒经里面结罪,你看是什么罪?阿鼻地狱。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从来没有劝人受戒。他劝人皈依,从来不劝人受戒,受戒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我要劝你去受戒,你受了以后做不到,我背因果。都是示现给我们后人看的!章嘉大师没有劝我受戒,劝我学戒,学一条就受了一条。等到你都能够做到,你再去受戒,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老人家教我先学戒再受戒,稳当。不是先受戒再学戒,那很苦!学不成怎么办?麻烦可大了。所以先学。

  真正用功,什么叫功夫?断贪瞋痴是功夫,降伏烦恼是功夫,要在这上去做,我们才真正得佛法的利益。佛法利益不是佛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不是别人的利益。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你能够享受到最高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最高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是财富、不是有地位,这你一定要懂。我是很幸运,接受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我这一生当中确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激方老师,没有遇到他,我这一生会生活得很痛苦。你们诸位晓得,我没有财富,我没有地位,我活得非常快乐、非常幸福、非常自在。从哪里来的?从圣贤教诲里头来的。我把我所学的乐意与别人分享,学不厌,天天读书;教不倦,我这样的年龄,现在还有这个体力,希望每天还是能讲经四小时。在香港没有这个环境,因为住在香港,我们讲席在九龙,两边距离虽然不长,堵车,很不方便。到这个地方来,没有办法休息,这才讲两个小时,我的心都不安,至少要讲四个小时我们心才安。对自己法喜之圆满,不是别人能想象得到的,真欢喜!

  在国际和平工作上,我已经尽心尽力了。汤池做了很好的榜样给大家看,照这个样子去做就行了。我还需不需要做?不需要了。所以我现在非常想闭关,讲经教学。闭关怎么讲经教学?远程!在摄影棚里面。讲经没有听众,教学没有学生,你说多自在!听众、学生在网路、电脑画面前,在卫星电视前面,无远弗届!这个科学工具,好!我们要好好的去利用它。所以诸位学讲经在哪里学?在网路上学,在电视上学。真正学讲的,在光碟上学,你从网路跟卫视都能够下载,你自己把它做成光碟,不断重复的熏修,逐渐烦恼就轻了。每天认真学习经教四个小时,半年你的气质就改变,你的相貌也改变;气质、相貌改变,连带着体质改变,这个对你就是很大的幸福。你这些烦恼习气逐渐都没有了,精神能振作起来,体力充沛了。年岁虽然大,无论干什么事情不输给年轻人。这是什么?这就是经教上常讲的境随心转。最怕的是你的心态老化,烦恼习气太重,你的身体跟着你的心态在那里变。这个道理,经典里面讲得很透彻。

  佛菩萨的示现都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全都是,没有一样不是,问题就是你会看不会看、你会听不会听。然后你才真正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无尽的关怀,确实没有离开我们,都在我们面前示现。如果不认真努力、不认真听,虽然是这样子,你看不出来。你迷在烦恼里头,迷在欲望里头,迷在红尘里面,迷在贪瞋痴慢里头,这叫真可惜。

  所以《华严经》是活的,不是死的,《华严经》不是在这个经本上,《华严经》是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就是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是现实的世界,所以他说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十不是数量,是表法的,代表圆满。圆满的是什么?圆满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什么时候你能见到?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见到了。佛说你本来是佛,所以我们常常讲自爱,太重要了。自己要懂得自爱,自爱什么?我本来是佛,我要爱我的佛,我怎么可以随顺烦恼?我怎么能随顺习气?我怎么能随顺六道?怎么能随顺三途?贪瞋痴是三途,这自性里没有的。自爱,爱自己的纯净纯善,我的纯净纯善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如果你像这样的学法,这经教很容易。一展开,为什么?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外面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跟你自己心意完全相应。

  所以经教有两个作用。烦恼习气没有放下,就是说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这是教科书,你可以依照它去学习;如果统统放下,这是给你做证明的。放下之后,你看看你所看的、所听的、所觉察到的,遍法界虚空界跟经上讲的是不是一样?证明。如果是一样,你就入华严境界;如果不一样,那你还没到,功夫还不成功,还要放,没放得干净;如果真的放干净,决定是一样。没有放干净的是哪些人?阿罗汉没有放干净,进入境界了,还不完全一样;菩萨也放下了,也是没有放干净,还差一截。必须把妄想放尽,完全一样,所以说佛佛道同,真的平等了。没有放下,不平等,等觉菩萨都不平等,大家都是等觉,还是不平等;必须把无始无明的习气统统断尽,完全平等。好,今天时间到了,这一小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七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十五首偈看起:

  【如来十力无所畏。及以十八不共法。所有无量诸功德。悉以示现度众生。记心教诫及神足。悉是如来自在用。彼诸大士皆示现。能使众生尽调伏。】

  这两首偈境界无限的深广,真正是不可思议。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他老人家说这个两首偈「即一切种利行」,「初偈」,就是第十五首,「即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后偈,即应调伏者而调伏等」。这两句话,诸位想想这还得了?它很适合我们现代社会,为什么?我们现代的社会是个乱世,社会动乱,这是普遍的,无论是哪个国家地区,普遍性的。第二个是全球的混乱,特别是在今年,气候不正常。这个混乱,不但是人类,连所有一切动物、植物全都混乱了。这种混乱的现象就是灾难的预兆。我们看这两首偈八句经文,能治这个病。应该摄受佛都摄受,应该调伏佛都能调伏,佛有这个能力。可是这里头有个先决的条件,那就是「应」这个字,这个字里面讲的是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浅而言之,众生对佛陀的教诲能信、能解、能行,佛就摄受,佛就调伏;如果他不信、不解、不能接受,佛有再大的能力也没有法子。所以最重要的是相信。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不是神仙,这要认识清楚,佛是人。佛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从释迦牟尼佛一生传记里面看到的,这个传记是古人编辑的,唐朝时候人编的,《释迦谱》、《释迦方志》,都收在《大藏经》里面。我们看了之后这才了解,释迦牟尼佛这个人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圣人。圣是什么意思?圣,圣人的条件,是要对于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都能够通达明了;换句话说,他是个明白人,样样明白,事事明白,他不迷惑、不糊涂,这个人叫圣人。如果对于一切人事物不明白、不了解,那就叫凡人。

  所以「圣」跟中国古老文字里面「神」是相通的,所以常常称神圣。神是什么意思?神也是通达的意思。如果你要看中国的篆字,你就能看得很清楚,篆字的写法,一边是个「示」,一边是个「申」。示的意思,你看看上面两横,上面短,下面长,这是中国古老的「上」字,上天,上字;下面有竖的三条,这三条表示上天垂象,取这个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自然的现象,「示」就是大自然的现象。旁边一个申,申用篆字写出来你就很容易懂得,它是什么?通达的意思。那是有三层障碍,三重障碍都能够突破、通达,取这个意思。

  这三重障碍在佛法里面讲非常明显,什么障碍?妄想、分别、执着。在我们中国,古人讲的障碍是什么?物欲,这头一个障碍,第二个智慧不开,第三个心浮气躁,这三个障碍,跟佛法讲的戒定慧不谋而合。所以儒教人,第一个要格物,格物是什么?远离贪欲,或者是远离爱欲;第二个要求智慧,第三个要诚意正心,那个人就叫做神人,也叫圣人。神人跟圣人意思是相通的,不是迷信,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讲的神仙,不是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对于圣贤的教诲要能肯定,要能够仰信,仰慕、诚信,认真的学习,依教奉行,那就是此地讲的,「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调伏者而调伏等」。圣贤教诲确实能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平,它真有效。

  这些年来,我在澳洲有这个缘分,代表澳洲的大学参加联合国主办的国际和平会议,我先后一共参加十次,深深的了解会议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西方两种方式都受到挫折,另外一种方式用武力,用武力来镇压、报复,惹出来恐怖战争。这个大家害怕了,认真的反省,这条路有副作用,走不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七0年代召开世界和平会议,开了三十六年,世界是愈开愈乱。我参加这么多次,我了解,我跟与会的会友们也常讨论这个问题。你看一次会议用多少人力、财力、物力?讨论的有没有结果?有,有很好的建议,联合国分送全世界每个国家地区的政府,谁能够照办?这是我们与会的朋友们心里都有数。「会而不议」,我们议了;「议而不决」,我们决了;「决而不行」,谁听你的?当地政府对你客气一点,把你放在档案室永久保存,看都不看一眼。不客气的,收到就丢字纸篓,当废纸处理。所以没有效果。

  我这么多次的与会,都把我们中国老祖宗的办班教学,把释迦牟尼佛的摄受众生的方法向大会报告,大家听了都很感动,都很欢喜。可是最后跟我说,法师,你这是理想,做不到。因为这么一个原因,我们才在中国安徽庐江汤池镇办个文化教育中心来做实验,把我们中国儒家的基础教育,根,儒释道的三个根,这用一个根来做实验。没有想到不到半年,汤池的民风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有效,真收到效果。这就是说明古圣先贤他们那些道理、方法超越时空,超越时间,没有古今,万古常新;没有空间,就是任何国家地区统统适用。

  所以我们向联合国介绍。去年有这么个机会,我们能够在联合国总部主办一个活动。我们主办的目的就是两桩事情,第一桩,宗教是可以团结的;第二桩,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把这两桩事情用真实的效果在巴黎展出。所以现在国际人士已经有到汤池去参观,还有不少现在正在跟我联系,想到那边去看,非常欢迎。这个事情做到这个地方,我就应该画个句点。全世界如果真正希望化解冲突,恢复世界社会安定,世界和谐,这个方法可以适用。

  我年岁大了,应该退下来,什么活动我也不参加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在这个地方跟我们的同学一起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讲到此地大概是十分之一,全经的十分之一,我们已经用了三千多个小时。这部经要像这种方式详详细细在一块学习,至少还要十年;而且十年,一天讲两个小时决定不行。所以我要增加,希望一天还是恢复讲四个小时,希望十年能够圆满。这门课程是佛教里头的大课程,愈学愈欢喜,真正是法喜充满,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喜悦是发自于内心,身心健康,宇宙和谐。

  我们现在来看这第一首偈,第一首偈一开头,『如来十力无所畏』。学佛的同修应该都知道,菩萨成佛了,他有十种殊胜的能力,有「四无所畏」,下面『及以十八不共法』。在这个地方我们略略的说说,因为前面好象也说过几次,这经后面还有。佛陀慈悲,比我们中国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中国圣人,讲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教学,「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那你就太笨了,夫子怎么样?不愿意教你。可是佛不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再笨,佛都不舍弃你。像周利盘陀伽那是最笨的一个人,佛不舍弃他,最后他也证阿罗汉。那是什么原因?佛可以不断的重复。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不愿意重复,课只讲一遍,你要是听不懂,不记得,不会跟你讲第二遍。佛不是的,无数次的重复,慈悲到极处。

  可是现在我们利用这些高科技的技术,这些工具就方便。我们教学把它录下来,录下来之后你可以反复去听,一遍一遍去听,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如果这部经你从头到尾听一千遍,你就是华严菩萨,真的,不是假的。《无量寿经》听一千遍,你就是阿弥陀佛;《普门品》听上一千遍,你就是南无观世音菩萨,一点都不假。这是现代才有这么好的工具,这个工具我们不能把它舍弃,真正成就人才最好的工具。同时,我们在这里学习,同时上网,全世界在网路上可以看到;同时上卫星,全世界在卫星里面能够看到。

  如果哪一天国家肯定了,那不但中国人有福,全世界人都有福。为什么?可以利用国家电视台,单独给一个频道,这个频道二十四小时不断的播放。为了利益其他国家地区收看方便起见,可以把我们的讲演翻译成六种文字。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国际语言,有华语,我们是六种之一,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法语。你这样普遍翻起来,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听得到。真的,国家如果能像这样推动,那推动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推动的这个人就是毗卢遮那佛,他到这个世界来普度众生,他到这个世界来化解冲突。冲突没有了,灾难就没有了。

  科学家是以科学统计数据,得到数据,说明有很多灾难。在佛法里面讲,境随心转,灾难从哪来的?灾难是我们人心不善感召的,业力感召来的。如果人人都断恶修善,灾难就没有了。所以有人问我,灾难这么严重,佛教有没有什么方法?佛教有,问题是你信不信?如果你真信,佛两句话就把所有灾难都化解,你看多简单。哪两句?「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你个人自己无量劫的业障化解了,外面的天灾人祸也摆平了,就这么两句。这个作用的威力无与伦比,太伟大了。用什么方法?教学。你不教,一般人不知道;真正教了,多少人听到之后、接触到之后、学了之后,他就能入境界,成就无量功德。

  如来果地十力,第一个是「是处非处智力」。什么叫是处非处?种善因的肯定得善果,做不善因的决定有恶报,这叫是处,这是事实。如果作善得恶报,造恶会得善报,非处,没有这个道理。这种智慧成就了,这个人不但他在世出世间对人、对事、对物决定都没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决定没有;不但没有,他对人、对事、对物恶念都没有。你要问谁能做到?佛做得圆满,菩萨也已经做到,没有佛那么圆满。我们能够学到,这一生真的,息灭贪瞋痴就真做到,勤修戒定慧也做到了;换句话说,你很可能超越六道轮回。你有这个认知,肯认真努力去学习,真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能够超生,不再堕落了。

  第二种力量叫「业智力」,这就是业力。佛知道业力不可思议,所以常讲三个力量是均等的,佛讲的,佛的力量,众生的业力,还有心的力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相等。我们虽然有业力,要没有业力就没有轮回,轮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众生业力造成的。我自己为什么在六道轮回?那是自己无始劫来的业力。你造作的善恶业,善业成熟了,三善道受报;恶业成熟了,三恶道受报。你造作恶业,你现在还在享福,那是什么?你的福报还没享完,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的福报享完,你的恶业就现前,恶报就来了,就是这么个道理。贫贱之人心行善良,可是他还是过最苦的生活,这怎么讲法?他过去生中的恶业、恶报没有报完。什么时候他那个恶的报报完,他这一生行善,善业成熟了,命运整个就改过来了。这个道理不是我们这么简单讲讲,实际上是很深很深,是一门大学问。

  心佛众生,业智力是众生,众生的业力。所以佛知道,佛知道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所造的,于是他的教学就契机,你过去生中学的是什么,现在继续再学就很容易。像佛家这八个宗派一样,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是念佛的,现在接触净土宗,你就会非常欢喜,很容易接受,学起来很轻松,也功夫得力。换个法门,过去没学过,就很生疏,现在学起来很困难,道理在此地。所以总是跟过去生中有连带的关系,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第三种叫「定智力」,定就是此地讲的三昧。其实定是摄心,但是方法不一样,这一点诸位同学要晓得。佛法教学,学习的总纲领就是三个,戒定慧;戒是方法,定是枢纽,慧才是结果。我们要求的就是智慧,慧从哪里来?从定中来。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烦恼心起作用就是造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是说方法不一样,但是它的目标、方向都是一样,八万四千种方法修什么?修定,所以佛经上讲「无量三昧」。而不是说禅宗才修禅定,那你就错了,无论哪个宗派统统都是修禅定。

  我们念佛是不是修禅定?是!你看《弥陀经》上讲的,念佛的目的在哪里?一心不乱。一心就是定,所以一心不乱叫念佛三昧,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修成的禅定叫念佛三昧。那你就晓得,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统统是修定,修清净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了。所以慧是一样的,定也是一样的,用什么方法修定手段不一样。所以佛才告诉我们,「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看方向、目标完全相同,哪有高下?没有高下。

  佛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法门?就是前面讲的,众生的业力不相同,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大家的习性不一样,习惯不一样。顺着习性容易修成;违逆习性,学起来就非常困难,就这么个道理。佛对于种种修定的方法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你看前面一句,认识众生的善根习气,这一条要懂得方法。所以你要是遇到佛陀,佛陀教你一个修行的方法,你肯定成就,而且轻而易举的成就。为什么?像大夫治病一样,他对你太了解,你的病源、病根在哪里,他知道用什么样的药。用什么样的药就是定智力,诊断你的病根是业智力,药到病除,立刻就收到效果。

  佛灭度之后,历代这些祖师大德,虽然依照佛陀的教诲,没有佛的十力无畏,所以对教化众生、摄受众生的效果大大的衰退,比不上佛陀。我们总算是很幸运,很幸运是世间人讲的,在佛法讲,我们总算是过去生中真正修积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说的,这一生才能够得人身,才能够闻佛法。不但能闻佛法,能闻到正法,这个不容易!确实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所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遇到了。缘,缘有了;缘有了,能不能成就?那在你自己的善根、福德。你要是善根、福德不够,虽然遇到,等于没有遇到。

  什么叫善根?善根是你遇到了能信、能解,这是善根。什么是福德?福德是肯干、真干,把你所信、所解的完全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成佛。为什么?你生活在戒定慧的境界里头,这是佛菩萨。凡夫,凡夫是生活在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的境界当中,苦不堪言。凡夫走的路子是走三途,这个路是黑暗的;学佛菩萨,这个路是光明的。经上常讲「金色光明」,金色是代表什么意思?永恒不变。在五金里面,除了黄金之外,你看银铜铁锡它都会变,这个变就是现在讲氧化,时间久了,它颜色就变了,变得很不好看。黄金不变,所以人爱黄金,就这么个道理。凡是佛经上讲到金色的,就代表永恒不变,取这个意思。

  第四个是「根智力」,根是讲根性,我们通常讲善根,善根只是一切众生根里面的一分。善根也有很多种,不善的根也有很多种,这些都是无始劫以来染着的习气,阿赖耶里面的习气。大分是三类,有善、有不善,还有叫无记,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称为无记,这三大类。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根性非常清楚,你是什么样的根,他就用什么方法教你。上上根人,则用上上法;上根人,则学大乘;中根人,佛常常教因缘;下根的人,这是声闻。这都是真正的善根,这一生当中他有成就,声闻证阿罗汉果,因缘证辟支佛果,大乘证菩萨果,上上根人,佛教他一乘法,一生成佛。

 

  不善的根也有上中下,上上不善的根,阿鼻地狱;上品的恶,是一般的地狱,中品是饿鬼,下品是畜生,佛清楚。三恶道很苦,太苦了,学佛的人知道那个地方不是坏事。为什么?你造作的这些罪业,你必须要把罪业消掉,怎么消掉?那个地方就是消业。你一定要受这些痛苦,你的业障才消得掉;你要不受这个痛苦,你的业障消不掉。是你自己造的,自作自受,你不能怨天尤人。你所受的这些恶报,三途、地狱的恶报,地狱不是阎王设的,不是佛菩萨造的,怎么来的?业力变现出来。就像一个人做恶梦,坏事做多了,天天晚上做恶梦,睡梦当中惊吓醒了,醒的时候一身冷汗,那梦中境界谁造的?不是别人造的,自己业力变现的。

  所以一定要晓得,六道是业力变现的。永嘉大师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要是觉悟了,没有,哪有这个事情?梦是迷惑。迷了,你才有妄想分别执着;觉了,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我们现在很清楚,执着没有,六道就没有了;分别没有了,四圣法界就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个位次没有了,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四十一个位次没有了,没有了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给害惨了。真正学佛,怎么学法?不是别的,放下而已。现在在眼前,尽量放下执着,执着这个病最重,执着是六道轮回。放下执着,就是把六道放下,你不再搞六道轮回。所以佛教我们随缘,「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不要再造不善,随缘消业。

  三恶道是消业,你细心去观察,他们消业多,造业少。饿鬼、地狱我们见不到,畜生我们见到。我们过去没学佛的时候,常常在电视里面看「动物奇观」,我其他的很少看,喜欢看「动物奇观」。你看看动物,一般人讲弱肉强食,可以这样说,但是最好不要这样说,为什么?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要竞争,我们不要当弱者,弱的时候别人欺负我们」,这个观念不好。你看看狮子、老虎,这猛兽,它去抓小野兽,抓到之后,它把它吃掉。我们知道狮子、老虎吃一餐,大概是三天到四天吃一餐,它吃饱它就不动了,它就躺在那里睡懒觉,小动物在它周围跑来跑去它理都不理。它抓一个动物来吃是不得已,饿得没有法子,去抓;吃饱之后,它就不伤害人了。不像人,人吃饱了还害人;动物吃饱了,它不伤害。你从这里去看,它是消业多,造业少。

  动物的寿命并不是很长,大概有十几年,你想想看三天抓一个动物,抓一个动物它不是一个吃,它一群都来吃,几个狮子带小狮子一起来吃。你就知道它一生伤生害命不多,没有人多,人不得了!它所抓到的、吃的,也都是业报。因为过去你吃它,这一生你被它抓到,它吃你,冤冤相报;没有冤的,决定就没有报,所以冤冤相报。真的是他要是没有闻到佛法,没有觉悟,不肯放下这个冤仇,永远不会失掉,所以因缘聚会时,业报还自受,这事情是麻烦事。

  懂得之后,然后你就晓得,人如果没有教育,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没有因果的教育,比禽兽都不如。禽兽一生一世造的业很少、很轻,所以它能够超生。人在这一生当中造的业太重,所以你想想真可怕!真的是地狱无门,拼命往里头钻,天堂有路不肯去,你说有什么法子!所以佛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这是真实究竟圆满的智慧。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如来十力,我们再接着介绍第五个,「欲智力」。欲是爱好,欲望是严重的爱好,这是烦恼的根源。每个人所喜爱的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现前的社会,好象大家特别喜爱的是金钱、是财富,这是让我们感觉到是这个样子,占决定大多数。财富,喜爱财富,在所有欲望里面是最可怕的。因为为了要取得财富,把仁义道德全都拋弃掉,为了争夺财富,父子无亲,夫妇不和,兄弟变成冤家。这个果报,如果我们冷静去想想你都能够参透,果报在饿鬼、地狱,想做畜生都没分。

  现在的饿鬼道非常恐怖,我们有很多从灵界透来的讯息,现在的饿鬼道几乎跟地狱道相等,非常恐怖,非常可怕!所以欲不应该有,儒家所说的「欲不可长」。人如果没有欲,他就不会到人间来,这是佛法里面讲的,爱欲是人道的业因。所以「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是指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第一个业因就是爱欲。佛为什么叫你断欲?欲不断,你出不了六道轮回,那真的叫苦海无边。所以这不是好事情,不能够不警觉,太可怕了!它不是一桩好事情。

  一切众生种种欲望佛都知道,佛知道,对于他的教学就有很多帮助,知道你的病根,才会用善巧方便的方法。这个方法投其所好,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要不然,何必要这么多法门?所以这些法门都是随顺众生的爱欲,你喜欢什么,佛就教你什么,这是真正的智慧。诸位同学都晓得,中国佛教大乘八个宗,小乘两个宗现在没有了,大乘八个宗,八个宗现在也几乎都衰了,都没有传人。现在真正的在这个社会上活动的,好象你们看到有禅宗、有密宗、有净土宗,其他的很少听说。

  密宗里面神像很多,有许多的神像从哪来的?古印度许多宗教里面的神像,佛不排斥。诸位要晓得,佛教是教育,不反对你信仰宗教,在大乘经里面我们常常念到,《地藏经》里头婆罗门女、光目女都是印度教,现在叫印度教,古时候婆罗门教,《华严经》里面看到遍行外道。所以当时许多宗教的传教师、信徒都跟释迦牟尼佛学习,释迦牟尼佛没有教他改变宗教,而把他们的神赋予新的表法的意思在里面,这就变成教育。

  诸位看到四大天王,这个佛门都有,显教都有。四大天王是不是佛教的护法神?不是,是古印度一般宗教的护法神。可是佛,你看就把他用新的意思来解释。东方持国天王,给他什么解释的意义?负责尽职。大是持国,小是持家。你在家庭里面,无论做一个什么样身分的人,或是父亲,或者母亲,或是哥哥,或是弟弟,你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护自己,护自己的家庭。在一个国家,各个阶层的领导人,各级的这些干部,都能把自己的责任尽到,自己的本分做得很圆满,跟大家能够配合,天下太平,国家大治。他给你这个意思,这就不迷信,就变成教育。这是佛的高明之处,不排斥你、不破坏你,你喜欢,让你更喜欢,有这么好的意思在里头,他愿意学习。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什么?人人要求进步,增长就是佛法里头的精进,中国古圣先贤所讲的日新又新,天天求进步。进步要靠什么?进步要靠智慧,没有智慧哪来的进步?所以,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宝剑,剑代表什么?代表智慧,慧剑,他取这个意思。西方天王广目,北方天王多闻,你看他的名字,你要想真正做到负责尽职,真正天天有进步,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要多看、要多听,要学习!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不学习,你的智慧从哪里来?你怎么能把自己护持好,把家跟国护持好?都要智慧,都要学术,所以叫你多看、多听,你看这个意思多好。

  所以,佛把印度所有的这些神都给他有新的解释。这是古印度宗教里没有,只知道拜,不知道什么意思;佛把每一尊神意思都给你讲清楚、讲明白,就变成表法,统统变成教育。这是属于欲智力。绝不障碍你的所好,佛不障碍,佛能随顺你,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真正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看到密宗所供奉许多的神像,你才晓得佛的心量之大,统统都能够包容。特别是在现代的时代,这个世界由于资讯的发达,交通便捷,地球已经变成一家人。一家人,人跟人不能不往来,所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我们接触之后不可以发生冲突,要能够很圆融的,都能够化解,这是大智慧、大慈悲。你看又不妨碍、不破坏他们宗教的仪式,仪规不破坏,不破坏他们生活习惯,尊重他。

  往年我在新加坡团结宗教,就是用世尊的四摄法。不同的宗教,他们尊敬不同的神明,我们走进他的教堂,恭恭敬敬的礼拜,他们一看到我们对他所供的神这样恭敬,他就服了。我们对他没有批评,只有赞叹。以后熟了,熟了谈天范围愈谈就愈广泛。我就告诉他们,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这个大家都喜欢听。那个真神是什么?是我宗教的神。每个宗教都说他宗教的神,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这他们没有一个反对的。然后我就说,这个宇宙是由真神造的,这他们也都承认。我说每个宗教都有真神,是不是这些真神大家合作来造的?这个问题提出来。要不然哪个是真神?哪个不是真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提出来,你们承不承认真神有圆满的智慧?这承认。真神有万德万能?承认。真神会变化,会变无量的分身?承认。我说那就行了。我说那个真神在佛教里就变成释迦牟尼,在基督教里面他就变成耶稣、变成摩西,在伊斯兰教里他就变成穆罕默德;是一个真神,一个真神他有无量的化身,分身。因为过去交通不便,没有资讯,必须要用很多的身,他在哪个族群里面就现那个族群同样的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所有的宗教,你们崇奉的神就是一个真神的化身。他们听了觉得也满有道理,我原先以为还要来辩论,结果大家都承认。所以我说,所有宗教是一家人!我们宗教可以团结,真的变成一家人,我们聚会就都像兄弟姐妹。我每次在国际上旅行经过新加坡,我会打个电话,召集大家一起,我请客,请他们吃饭,欢喜,非常欢喜。所以宗教可以团结,因为真神只有一个。

  在佛教里不称为神,佛教称什么?法性。你看佛教讲宇宙,宇宙从哪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家讲的心性,或者叫法性、法身,他们叫真神,法性跟法身都没形相,他们说真神没有形相。所以可以谈得拢的,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根本问题解决,细节就很容易。细节里头有些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尊重,我们不要去批评,批评是错误的,他们传统习惯已经传统了几百年、几千年,非常之好!我们赞叹,我们赞叹传统,很容易团结。所以心量要拓开,不要执着、不要分别,宇宙确实是一体,大慈悲心自然就流露。我们对释迦牟尼佛的尊敬,对其他任何宗教创教人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尊敬,没有等差,没有说我第一,那个第二,没有;有等差就错误,你就迷了,觉悟的时候没有等差。所以在智慧起用,真的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下面第六「界智力」,界是界限,从哪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小而言之,我们就一个身都有界限,头跟身有界限,身跟手足有界限,没有一样不是从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大的界限,现在科学家讲的不同的空间维次,在佛法里面叫法界。通常大乘教里面一般讲的十法界,法界何止十个?十不是数字,十是代表圆满,无量无边!为什么?你的分别无量无边,你的执着无量无边,所以界限就是无量无边,这要知道,它不是真的,是假的;也就是我们讲席里头常常讲的,错误抽象的意念。可是这个东西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有,真的没有;你说它无,好象真起作用。如来有智力,了解这个界限的真相,所以能够帮助一切六道众生、十法界的众生破除这个迷、执着,迷执。因为这个执着不能够破除,你就没有办法突破时空,我们今天讲空间维次,你不能突破。对于宇宙之间的东西,你能够觉察到、观察到的受了很大的局限,你看不到全体,你只看到一点点,你不能够超越。所以,佛了解一切众生界别。

  第七个是「至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至处是什么?知道你将来会到哪里去,也就是说的业因果报,这是从果上讲的。「是处非处」是从因上讲的,这是从果上讲的,你将来会到哪一道去,佛清楚。十法界,你走的是佛道,那你将来的至处是成佛;你走的是菩萨道,你将来一定成菩萨;你走的是十善、四无量心,你将来一定是天道;你是五戒十善,你将来决定是人道。如果你贪心很重,就知道你是鬼道;瞋恚心很重,知道你是地狱道;愚痴很重,知道你是畜生道。愚痴的确是很严重,没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佛法是真,佛法是正,不知道。这个世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那是邪、那是迷、那是非,不知道,没有能力。这不说一般普通的人,学佛的人还是迷,读经的时候、听经的时候,好象是那么清清楚楚,明白了,可是听完之后又迷了。你就晓得迷邪染的力量是多大,为什么?无量劫来熏习成的,不容易突破。

  就像昨天有个同学送两本书给我看,南北极的冰,那个冰结得最厚的,厚度,最厚的是多少?将近四千米,冰块!冰块结四千米。我们平常话说,「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冰结了三尺,那绝对不是一天;四千公尺,亿万年!可是现在麻烦在哪里?这个冰在融化,南极有一块面积大概有三千五百平方公里,那么大的面积,是个冰块,厚度大概是两百公尺。很早科学家就看到,看到了就有个猜想,这一块,那是很大的地,你说三千多平方公里,很多小国家都没有那么大,可能将来会融化掉,有这么一个预测。现在卫星在空中照相,真的它化掉了,变成许许多多的冰山,解体了,这个事情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两百公尺厚,居然解体了,那个卫星照片我看到了,太可怕了!

  地球上的冰,南极是最多,南极洲这整个洲都是被冰雪所弥漫着。估计是全世界的冰雪,南极这个地方占百分之九十,所以这些冰要是融化之后,海水要上升六十五公尺。现在大家感觉到冰雪融化的速度太快,所以感觉得恐慌。科学家估计是十年到三十年,那海水就是明显的上升。我到纽西兰最著名的雪山(库克雪山)去参观,我们坐直升飞机到山顶,飞机降落在冰川上。我们下来,手在地上抓一把,湿的,这很恐怖!我就记得我在二十多年前,在加拿大,也是去看一个冰河,我们在冰河里面抓一把冰,冰很凉、很冷,丢到地上之后,手上没有水,那是正常的,因为它是千百年都不融化的,怎么会有水?这一摸手上全是湿的,这个很可怕,这就说明融化的速度太快了。

  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学佛的人,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永远要记住,冰川融化对学佛人讲是好事。好在什么?好在你有很高的警觉性,这个地球上将来会被水都淹没掉,赶快往生,我们准备移民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不在这个地球上。真正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如果每个学佛的人都能够有这个警觉性,都能够发这样的心,这个地球上冰的融化它马上就止住,为什么?境随心转。我们首先断贪瞋痴,水是贪欲,贪心感的水灾,瞋恚感的火山爆发,愚痴感的是风灾,傲慢感的是地震;能够「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些灾难都减少,都能化解。所以,这个至处是果报,你造什么样的因,你将来得什么样的果报,清清楚楚、明明了瞭。

  要想求生极乐世界,你一定要知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你起心动念都想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的念头统统断掉,用一句阿弥陀佛就代替了,这个人才能往生。念,你看中国「念」这个字,什么意思?念上面是个今,下面是心,就是你现在的心。现在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心里头什么都没有,这叫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现前」是现在,「当来」是往生,往生之后决定见佛。「现前」是你临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还没断气,这是现前见。见了之后,身体不要了,跟阿弥陀佛走了。这个身体是个累赘,身体不是好东西,不值得留恋,所以你才能够舍弃。

  四念处里,头一个告诉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那是真实智慧,所以你统统能放下,决定不能造恶业。造恶业,你是造三途苦报,极乐世界你没有分,你这一生虽然遇到了,也是空过;阿赖耶里头种个种子,你去不了,你还要在六道三途里头受许多的苦难。这个苦难,给你说过了,全是你自己造的,自作要自受。为什么不学佛菩萨、为什么不学祖师大德,不造业了,祖师大德的好处就是给我们做这个示现,不造业。不造业,你才真正看到这个世界,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从什么地方开始?从不批评人开始。《无量寿经》佛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看到别人的过失,立刻反省我有没有这个过失?对自己有利益。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有,赶快改;没有,记住不要犯这个过失。所以那个做过失的人在我面前,在我心目当中,他是好人,他示现给我看,他提醒我不要做坏事。好人在我面前提醒我,应当要学他,要多做好事。所以人人是好人,没有恶人,都是佛菩萨在示现,都是佛菩萨在度我!你要这样学法,就跟善财童子一样,一生成佛。我们看看善财,他有什么专长?他长处就是这个。我们如果学会了,我们跟他没有两样,肯定一生成就。

  第八个「宿命」。宿命是讲过去世,生生世世,无论你在哪一道,生生世世的情况,佛是完全通达明了,真的是万德万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自己不知道,佛知道。我们看过美国凯西的报告,凯西是用自我催眠的方式,他那个实在讲是灵媒附身,是一个很善的灵,跟他过去生中有很深的缘分,借着他的身做好事,帮人治病。他能够说出你过去生中的事情,所以我们知道,从他书里面的结论,人确实有轮回,确实有报应。

  现在还在世的,美国有个很有名的医生,心理医生,精神科的医生,魏斯。我们这边钟茂森居士跟他有连系。他在这么多年行医,他是用催眠术让病人做深度催眠,病人自己说出他过去生中的姓名、家庭环境、当时生活环境,都能说出。说出前世、再前世,有一个最多的,好象八十几世,四千多年前。所以魏斯他的结论,人真有轮回,真有报应,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说明这佛法里面讲的,人在世没有吃亏的事情,也没有占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你这一生占了便宜,来生要还;还的时候,就像世间法一样,还要加一点利息。如果人知道没有吃亏,没有占便宜,心就平了,平和,人就容易得定;换句话说,容易得清净心。

  我们在这个世间,吃亏上当太多了,尤其现在骗人的世界,人都没有信用,我们对人也不信任,人家对我们也不信任,变成这么一个世界,生在这个世间非常痛苦。如果通达,像佛法上所说的这个十句你都要明了,你就心平气和。我们应该怎么做人?我们应该相信人,人不相信我没有关系,是他的事情,我相信人。你骗我,我也相信你;你害我,我也相信你。到最后这个人会被感化,为什么?他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一个好人,想想只有这个是好人,然后想想我很对不起这个好人,我骗了他。他会良心发现,良心一发现他就从恶回到善。你看你自行,你就能度他,你自己不相信,不相信别人,永远怀疑别人,你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众生。所以一定要学佛菩萨,为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

  要相信佛给我们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为什么会变坏?坏是学坏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说他一生遭遇没有遇到好人教他,遇到都是坏人,他跟坏人天天在一起,学坏了,所以这是正常的现象。他要跟好人在一起,他不都学好了!谁是好人?我们学佛的,我是个好人,我依教奉行。他跟我学的时候,虽然是很不甘心情愿,为什么?跟你学都会吃亏,都要上当,所以他起初一定不愿意。可是过了若干年之后,他觉得还是这个好,慢慢他就相信了。他看到你虽然到处吃亏上当,可是你生活很快乐,你生活能过得去,没有烦恼,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每天生活快快乐乐的,他是每天生活都很痛苦。从这个地方,时间长了,他看多了,慢慢他就觉悟,还是这个路子好。

  我在年轻的时候,我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三岁出家,我这些朋友、同学、乡亲没有一个不严厉的批评我,「年纪轻轻的,迷信迷到这种程度,不肯替国家社会做点事情,你怎么对得起你自己?怎么对得起你父母?」都骂我。可是现在见到我,一个个都点头,你对了!为什么?他们到六、七十岁退休了,我八十一岁没有退休,无论在哪一方面他们没有法子跟我比,知道我这个路子走对了。在当年赞叹我的,说我路子走对的,只有方老师一个,其他的没有一个不反对,只有方东美先生说你的路走对了!实在讲,方先生指我的道路,也给我信心。

  人真的六道轮回不知道多少劫数,不是算年代,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轮回。原因是什么?不觉悟。这一生很有幸,遇到大乘,遇到净宗法门,那就是这一生你有永脱轮回的机会来了,你只要把这个机会抓到,这一生就超越了。你真的想超越,想永远不再搞轮回,我讲的十六个字很要紧。不再搞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为正法久住,为一切苦难众生,去想别人,不要想自己。不要名闻利养,世间人所争的,我们做个样子我能舍,让大家看到「他不要,真的不要」。不要很快乐,要了很辛苦,不要。不要五欲六尘的享受,为什么?那是苦。我们知道病从口入,现在这个东西都有染污。要吃干净的东西,自己种菜,素食,绝不跟一切有情众生结冤仇。

  所以我们在澳洲,大菜园,我们自己种菜,自给自足。我们种的种类很多,有二十多种,什么样的菜都有。我们的菜园每天可以供养三百人吃饭,我们自己没有那么多人,我们家里连同修来参学的,每天大概平均七十个人的样子。所以我们的菜到处送,信徒来的时候,我们都是新鲜的蔬菜送给他。所以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搞轮回,我才真的把它一刀两断。有福报,帮助别人,多做好事,多跟众生结善缘,将来自己成佛,法缘殊胜,广结善缘。记住,决定不结恶缘,这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第九「天眼」。佛的天眼是最圆满的,佛有三明,「天眼明」,比等觉菩萨还高明,天眼洞视。整个宇宙,过去未来,在佛法里讲遍法界虚空界,在佛的眼目当中,没有远近。再远,看起来就像在眼前,就能看得那么清楚,这是我们没有法子想象的。再告诉你,说的这十样都是我们自己的本能,一点都不奇怪,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恢复了。你能够放下执着,恢复一部分,阿罗汉,恢复少分;你再把分别去掉,恢复一半,菩萨;再把起心动念放下,全部恢复,所以你本来是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你本来具足,是自性里面的德能。佛给我们讲的,《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是属于德,后面还有相,相是什么?福报,绝对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止。你看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佛的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哪里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不坏身,永远没有病痛,永远没有衰老,真的是不生不灭,大般涅盘的境界。

  最后,后面是「漏尽智力」,漏尽就是三种都尽了,都没有了,妄想分别执着。漏是烦恼的总代名词,在《华严》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三种统统没有,统统干干净净,圆满智慧现前。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要晓得,这是我们的本能,每个人统统都有。「如来」,这两个字是从性上讲的;佛经上又讲「诸佛」,佛是从相上讲的。讲诸佛,那要成佛才有,不成佛就没有;如果要讲如来的话,那我们个个都有。我们这个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到哪里去了?并没有失掉,只是我们自己迷了,不起作用;只要破迷开悟,立刻就现前,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面来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八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四摄摄生三昧门」,偈颂第十五首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段:

  【如来十力无所畏。及以十八不共法。所有无量诸功德。悉以示现度众生。】

  这首偈,前面我们讲过如来果地上的十力,还有菩萨因地上的十力,果上十力是成无上道才能现前。在《华严经》上我们知道,十信心满,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菩萨因地上的十力对我们修学人来讲非常重要,这是应当认真努力学习的。如果具足菩萨因地十力,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不仅是决定得生,我们相信必然是高等品位。至于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土里面的哪一土,那要看我们放下多少。果然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就生实报庄严土;如果能够把分别执着放下,生实报土与方便土;三种都没有放下,也能够学菩萨十力,我们能够信得过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往上去的确是有困难,但是凡圣同居土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法门,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我们应当在这一生当中努力争取。

  菩萨十力,因地上的,我们可以学习。第一个是「发一切智心坚固力」,一切智是知法总相。一切法的总相是什么?总相都是讲性体。森罗万象,从相上有无量的差别,从体上没有差别,体是什么?体是能现,相是所现。能现之体了不可得,所以佛法里头常说万法皆空,这个「空」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诸位要晓得,这个说法完全说的是体,一切法的理体。我们对于这桩事情有坚定的信心,决定不动摇,知道诸佛如来所说的决定不是妄语,《金刚经》上说如来是五语者,真语、实语、如语、不异语、不诳语。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对佛有信心,深信不疑,从这个地方奠立信心的基础。

  《金刚经》上又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智慧,般若智慧。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真实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他所说的具足,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你本来具足的。本来具足现在不能现前,原因是你自性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把性德盖住、障碍住,所以虽有,不能现前。不能现前等于没有,但是你要知道,它并没有失去,只是暂时不起作用而已。

  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晓得,用现代的话来说,那是一种错误抽象的意念,这个东西你要是不放下,它真起作用;你要是真的放下,它确实没有。抽象概念,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不相应行法,它跟自性不相应,跟法相也不相应,真正是虚妄不实。像我们现在空中的一片乌云,我们知道云彩不是真的,可是这片乌云它在的时候能把太阳遮住,我们看不到阳光。我们现在乘飞机飞到云层上面,它也起作用,它遮住地面,我们在飞机上看不到地面。乌云就好比是妄想分别执着,一阵风把它吹散,没有了,你才晓得它确实没有遮住太阳,也没有遮住大地;就像妄想分别执着一样,没有障碍我们的心性,也没有障碍万法。这个理很深,事,现在的话讲,很神秘,很不容易懂。

  菩萨贵在发心坚固!这个坚固的信心,当然第一个是自己的善根福德,其次的是对于诸佛菩萨有坚定的信心,绝不怀疑。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对于诸佛菩萨的圣教深信不疑。

  第二是「不舍众生大慈力」。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这三种障碍具足,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将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完全障碍了,虽有,不得受用。诸佛菩萨很慈悲,慈就是帮助众生得乐。这句里头最重要的是不舍,不舍弃。佛菩萨对众生的恩德,超过父母不知道有多少倍,完全不能相比!这些众生对佛菩萨会不会感恩?不会。为什么不会?他不知道!佛力的加持,就是佛菩萨大慈力的加持、大悲力的加持,遍法界虚空界,从来没有间断过,真正是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

  一切众生,不仅是有情众生,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的是动物,植物、矿物也是众生,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佛讲众生的本意。为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我们以人来做比喻,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这就是众缘和合。我们看植物、矿物,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也有受想行识,没有动物那么明显,真的是有。我们看不出来,往往就疏忽了,认为它们没有受想行识,它们只有说物质。物质,佛跟我们讲的有四缘,有亲因缘、有所缘缘、有无间缘、有增上缘,缘就是许多条件,也是很多条件聚会而生起的现象,所以还是众缘所生。乃至于矿物、山河大地、虚空法界,哪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凡是众缘和合都叫做众生。我们可以说众生这个名相,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一切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漏掉。

  佛对于遍法界虚空界那个慈悲,慈力、爱心,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菩萨在因地里面也学诸佛如来,学佛,也要把自性里面的爱心发出来!怎么能发得出来?你什么时候知道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你就发出来了。发出来你就觉了,你就不是迷;迷,发不出来,觉悟就发出来。觉就是知道,知道万物是所现,能现的是自性,就像六祖开悟的时候,末后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能生」好!能生就是能现,虚空法界万事万物唯心所现,所现的一真法界。

  如果有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起来,起来叫能变,这个东西能变,能变是什么?把一真法界扭曲了。一真法界扭曲了,这是能变,变成什么?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这是能变。所以能现能变,能现是真心,能变是妄心,不是真心。能现的,大乘教里称为心,能变的称作识,阿赖耶识,这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觉悟了,这一觉悟就是菩萨,菩萨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所以,从自性里面流露出的爱心,是真诚的、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是理智的,它不是感情的,自自然然尽心尽力帮助众生得乐。

  第三条,「具足大悲力」,具足大悲力是帮助众生离苦。从离苦这方面来讲,这是大悲;与乐,这叫大慈。上一次我在北京,有几个同修我们在一起谈话的时候,也谈到怎样帮助现前一些苦难众生,这个众生是谁?退休的老人。我们谈到这个问题,与这个有关系,可以举个例子跟诸位说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传统的教学是分三个阶段,童年是奠定福慧的根基,要认真的学习。福慧的根基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这些年常常讲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儒释道的三个根。所以童年没有不认真学习,一生福慧的基础。到少壮,二十岁到四十岁,为社会服务,那是什么?修福。你从小到二十岁,这是读书学习,学以致用;到你少壮的时候,这是二十到四十,你为社会服务,为众生造福;晚年,六十以后退休了,晚年是享福。在从前真的是如此,退休之后享福。可是外国人的观念不一样,外国人他恰恰好跟中国人颠倒了。他是儿童享福,所以外国人讲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中年的时候要去拼,你去竞争、斗争,要去拼;晚年退休下来,叫老人的坟墓,晚年没有福。

  我们在美国,看到美国人的老人福利事业,老人公寓办得不错,社会对老人的福利的照顾也很周到,只限于物质生活,国家养老。国家养老,每个州待遇不一样,就看这个州如果它经济富裕,老人的福利金可以拿多一点。我在美国加州,加州的福利金可以拿到五百多块,一个月;可是在德州,德州的经济比加州差,所以德州的老人大概只能拿到三百五十块。不过也差不多,因为德州的生活比加州便宜,加州生活高一点。所以是能够拿到国家的养老福利金。可是精神生活没有,如果老夫妻在,还有个老伴;如果走掉一个就非常可怜,没人照顾。儿女不照顾父母,想到父母,一年给你寄一次卡片,贺卡,就欢喜得不得了,这孩子还想到我,还没有把我忘记。见面,几年见一次面,那都非常可贵,希有!所以外国人看到中国人,儿、孙、祖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的,日本人有、中国人有、韩国人有,美国人看到非常羡慕。

  我第一次到美国是一九八二年,在旧金山老人公寓里面做了七天的讲演。这老人公寓是犹太人办的,有四百多个单位,它每个单位,不错,就是一个小家庭、小公寓一样,不大,大概合香港差不多是有六、七百呎。它有一个房间,有个厨房,有个小客厅,还有个小阳台。我们就在公寓里面讲经,公寓里有一个大的大厅。我那个弥陀村就从那里想出来的,我说这个太好,如果老人都退休了,你看天天听经,有个念佛堂天天念佛,那多好。精神生活也有了,都是学佛的,互相照顾,这多么难得。我是从这里想出来的,看到那个地方,我说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该是这样的。平常这些寺庙,没有人去学习,像这样的场所,专门是退休的老人,应该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好事,这是使老人到晚年他有精神生活。

  不过这家公寓的主人还不错,是犹太人,他办了个幼儿所,就是老人公寓附设幼儿所。所以老人有时候他的孙子,儿子把小孩送到幼儿所念书,小孩下课的时候会找到他的公公、婆婆,敲他的门就玩个几分钟,上课他们就走了。早晨送来,晚上就接回去,想得挺周到的。让我想起来,如果我们把老人公寓办成为老人学校,这个多好!变成学校,里面可以开很多课程,有很多老人是有才艺的,他可以让外面年轻人来学习,传授给他,不收学费的,老人带着小孩玩,传授给他。能把它办成学校,使他精神有寄托,他生活情趣就有了,不至于每天坐吃等死,很可悲!

  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的,你看那么多老人,四百多个老人住在一起,今天这个老人过世,抬走了,大家都看到,少一个。明天又走了,慢慢想总有哪一天轮到我,所以情绪都非常不好。每一天都有走的,也有新进来的。怎么样能帮助他离苦得乐,那就是学校式的,他真正能得到乐趣。譬如每天有讲经、有讲学,有文艺的表演,有许多的活动,让外面年轻人都能够来参加,永远不离开年轻人,永远跟年轻人打成一片,这个生活多么快乐。我就想到弥陀村这个念头,从一九八二年那时候我常常想,每到一个地方,我一定首先看当地老人福利事业,我对这个很关心。另外一桩事情我很关心的,是青少年犯罪,我对这个也很关心,这个不能够疏忽,有关社会的安全。我总是注意这些事情,像家庭的离婚率,我都比较关心这些事情。所以每到一个地区,我都要参观老人院,参观这些孤儿院。

  可是弥陀村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实现,在北京我们就谈到,因为现在人口老化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现在也有这个问题了。所以我就想,你们将来都会老,你老了之后你想想你的儿孙能养老吗?能照顾你吗?现在大陆上是一胎化,你想想你这一个儿子或者一个女儿,将来能不能养你?问题很大!这个问题现在中国没有看到,转眼就看到,但是外国人就看到很多,小孩不养老。我就想到,我们建道场不要建那些寺院庵堂,不要建那些,建什么?就建老人公寓。也像外国一样,老人公寓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可以卖的,或者是出租,都可以。老人公寓其实就是学校,里面有讲堂、有念佛堂,如果有多元文化的,各种宗教的教堂都有,平等待遇。吃饭有大餐厅,采取自助餐的方式,喜欢吃什么自己挑,这样很干净,也不浪费。采取旅馆的管理,这就方便,每天有人给你打扫房间,给你清洗被单、洗衣服,统统都有,都跟旅馆服务是一样的,五星级的旅馆服务。这里面有各种活动,他生活就有情趣,他就生活得很快乐。

  国外的中国人,中国人懂得积蓄,所以都有一点积蓄。譬如这一个旅馆能够有五百个房间,你看一个房间分配大概多少钱,可以买一个房间,也可以买两个房间。为什么买两个房间?一个房间自己住,那一个房间可以让旅馆出租,租金可以养活自己,不必要存钱。你有力量,买三个、买四个都很好,拿这个来做为自己终生养老的,非常好的事情。这个也不要叫旅馆,也不要叫老人公寓,希望大家不要听到「老」字。他们就讲到云南,讲到鸡足山,我说你们到那边去建这种老人公寓,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别墅。譬如鸡足山,鸡足山别墅,大理那边苍山,苍山别墅。如果人很多的话,别墅可以编号,第一别墅、第二别墅、第三别墅,让大家,特别是国外的华侨,落叶归根。这样真正帮助他离苦得乐,帮助他离苦是大悲力,帮助他得乐是大慈力。我鼓励他们从这个方向,他们听了也很有兴趣。为什么?你自己会老,你老了怎么办?一定要把它办成一个非常活泼的学校,你生活在这里面真的是无忧无虑,真正晚年是享福。

  我们同修里面有经营连锁旅馆的,国际连锁,他们都有经验,听了之后很欢喜,这个真的可以做得到。只要有很好的规划,公布出去之后,筹募基金是很容易的事情,集大众资金来做。将来里面一半可以居住,一半可以做旅馆的房间。这些旅馆,到旅馆来住的人一定都是我们的同参道友,他们到这边来进修。这边每天讲经教学,他到这边来进修,住个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的,不是长期的,川流不息。我说这是在这个时代用这种方式来养老,解决人口老化问题,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真正帮助人离苦得乐。

  另外的,穷人有穷人的苦,富贵人有富贵人的苦处,这都要帮助他。穷苦人的苦处是物资缺乏,物质生活的不足,富贵人的苦处是精神生活的不足。现在讲到扶贫,扶贫是两方面的,一个是物质方面的扶贫,另外一个是精神方面的扶贫,精神方面的扶贫比物质还要重要!为什么?真有精神生活,物质上缺乏一点,他不觉得苦。中国古人读书非常向往孔颜之乐,孔是孔子,颜是颜回。这就说明孔夫子物质生活不富裕,再跟诸位说,连小康之家都达不到,夫子是清贫。颜回在夫子学生当中,三千弟子他是最贫穷的一个人,箪食瓢饮,你就想到他的生活状况多么的清苦。可是他精神生活丰富,没有一天不快乐,没有丝毫对生活痛苦这种表情,没有。无论在什么地方,你看到他都是欢乐,孔颜之乐。他的乐从哪里来?《论语》第一句就说出来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们是学习圣贤之道,快乐无比,就是精神生活超越物质生活。

  所以今天真正讲到扶贫,那就要提倡精神生活,提升心灵的修养,这才能叫人得到真正的快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大慈大悲,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平等心,还得要用高度的智慧。如果没有智慧,那就是古人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句话是要记住的。在精神扶贫里面,像这一年多我们在汤池推行《弟子规》的教学,这个教学是对全面的,这个小镇居民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一起学,产生很好的效果,把小镇的居民良心唤醒了!本来是迷失了,现在把良心唤醒,把良心找回来,精神生活大幅度的提升,对于物质生活不再重视。明明年轻人到外面去打工,一个月听说可以能赚两千块钱,回到家乡去工作,一个月只能赚五百块钱,他宁愿回家乡。为什么?家乡快乐,家乡有亲情,这是外面找不到的。家乡生活程度比外面要低很多,所以五百块钱也不算少,他够用,他就知足了,这个难得。所以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就是大慈大悲的具体落实,真正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第四条是「信一切佛法精进力」。这里面最重要的就讲一个「信」字。什么叫佛法?法就是一切法,佛是觉的意思,对于一切法通达明了,觉而不迷,那就叫一切佛法。佛法没有迷信,迷而不觉就叫世间法,觉而不迷就叫佛法。所以法没有世间、出世间,也没有觉迷,觉迷在人。我觉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我要是迷惑、不觉了,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佛法;迷了什么都不是,觉了什么都是!这个不能不知道。

  可是觉了之后,你怎样把它落实?也就是说,你把你学到的、你觉悟的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在工作,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譬如你觉悟到人一定要拓开心量,人一定要能够包容一切,为什么?佛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的心量怎么样?佛的心量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还不能包容别人,这就是世间法,就不是佛法;我懂得应当要包容,我真正学习包容,这就是佛法。在家庭里面,这一家每个成员我都能包容,我都能用真诚、清净、平等心爱护他们,我懂得要尊重他们,要关怀他们,要照顾他们,要帮助他们,我真正能够落实,叫做到。

  不但要做到,还要精进,精进是什么?要进步!我今天勉强尊重他,过一段时期,从勉强到真的尊重他;再过若干时期,这个尊重就变成自然而然的;然后这种尊重就能够慢慢的影响到我能够对一切人都尊重。不但对家人能包容,我去工作,在我的工作单位里面,所有的人我也能包容;在我地区居住的,我们讲的同乡,统统能包容。你能包容社会,能包容国家,能包容世界,这是什么?这叫精进!要学着谦虚,释迦牟尼佛谦虚,这不能不知道!耶稣谦虚,孔夫子谦虚,圣贤人没有一个不是谦虚的,所谓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谦虚卑下,尊重别人。

  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人人都能够这样做法,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和谐?社会怎么会有冲突?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能不知道。一定要以佛为标准,佛能够把他所觉悟的,应用、扩充到法界虚空界,点点滴滴都能到一切众生,那叫真精进。进是我们今天讲的进步,精是纯而不杂,一味精进,菩萨学的。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信心,要效法、要学习,你果然学习到,利益无边,为什么?法喜充满。

  下面第五是「思行禅定力」。用「思行」这两个字好,思是思想,行是行为。我们想想现代社会,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是多数人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就是思行不定,他的思想、行为很乱、很杂,我们常讲胡思乱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真正要想成就,尤其是学习,在什么样状态之下能学到东西?心定下来。譬如我们讲的学习经教,接受老师的教诲,心不定,老师讲得再好,没听进去;听进去,所谓是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去了,心不在焉。现在年轻人我们接触得很多,学校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十分钟以后心不在焉,他怎么能学到东西!所以同一个班级,真正学到东西的人很少,一、二个就了不起了;绝大多数纵然混个文凭,没有实学。

  所以我看到这一句,就想到从前章嘉大师他老人家的教学,很明显的显示出这个方法。老人言语很少,举止端庄稳重,这四个字形容他举止是非常恰当。他无论做什么都慢,动作都很慢,我们现在讲超慢,不是一般的慢,很慢。说话也很慢,我们年轻,速度都很快,提出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他不是立刻就回答你。他一定是在那里等,等到你把心定下来他才跟你讲,你心不定下来他不说话。我第一次跟他见面,就接受他这种教诲,以后想到,愈想愈有道理。

  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总算是认识佛法了,但是怎么学不知道。第一天见章嘉大师,我就提出来,现在我知道佛法好,殊胜,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契入?我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他老人家看着我,看了半个小时,我也很注意,我也看他。眼睛对眼睛看半个钟点,真的心定下来,他才说话,你心没有定下来不给你说。这是我们遇到这样一个老师。半个小时说了一个字「有」,我们耳朵都竖起来了,有;再等他说,这一个字说出来又没有了,大概是我们很兴奋,心又动了。这时候这一次的时间短一点,大概五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这六个字我们听起来好象是能够理解,能够懂得,看得破,放得下。我们接着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这样又停了几分钟才告诉我,「布施」,讲两个字。

  你看看五十六年前,我第一次跟他见面,那个印象就像在眼前一样,这种教学的方法真的是有力量。不像其他老师滔滔不绝给你讲上很长的时间,你走了之后一句也没记得;他给我讲的几句话,一生都不会忘记。为什么?你情绪整个稳定下来。不过这种教学,你要看学生有没有耐心,能不能沉得住气。要不然碰到像心浮气躁的,算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掉头就走了,那你什么都学不到。所以教学,观机很重要,这个学生应当用什么方法教就用什么方法教,这叫不失人,真正能观机。

  那时候我跟大师三年,每个星期两个小时,说的话都很简单。以后他把布施,就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告诉我,布施是因。有因必有果,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世间人真的没有一个不希求的,但是他不懂方法。「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也是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求不应的时候,为什么会求不应?你有业障。你把业障消除,你所求的就有感应。业障要怎么消?忏悔。怎么忏悔法?后不再造。讲完,真简单!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不贰过,颜回做到了,孔夫子常常赞叹颜回,「回也,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不会有重复再犯过,这真是圣人。我们一般人犯的过失会常常犯,老是犯,这就是不知道改过。虽然知道要改过,他改不了,他改不过来;不像颜回,颜回是真的改过。

  所以我们现在对定力要重视,没有定,什么都不能成就。佛法的修学,诸位要记住,禅定是枢纽。有人问我,禅定怎么修法?诸位都知道,中国佛教有十个宗,常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讲的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修什么?统统修禅定,这个诸位要知道;如果不是修禅定,它就不是佛法。所以修禅定用什么方法?修禅定的方法太多,说不尽!净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禅定。你要晓得,你念佛的目的在哪里?《弥陀经》上讲得很好,「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念佛的目的在此地。一心不乱是禅定,心不颠倒是智慧,你看看,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定慧等学。

  所以现在念佛的人他不会念,不会念就变成跟阿弥陀佛结缘,修一点福报,没有在定慧上下功夫。要知道,禅定的对面就是妄念,你就想想我们妄念有多少,前念灭了,后念就生,连晚上睡觉都不停,你晚上睡觉会作梦,梦是妄念。净宗的方法,它的方法殊胜,它的方法好,不拘形式,行住坐卧都可以修,站着可以修,坐着可以修,走路也可以修,睡觉也可以修,用一句佛号把你妄念打掉,取而代之。真正念佛人,不一定规定自己一天念多少声,不是的,真正功夫在什么?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就把念头压下去了。这个念头不管它是善念、是恶念,都要把它压住。为什么?善念是三善道,恶念是三恶道,你总出不了六道轮回。你要想出六道轮回,善恶念头全打掉。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在六道,三善道没有阿弥陀佛,三恶道也没有阿弥陀佛,念念跟阿弥陀佛相应,这是禅定!

  你看看,比宗门里头盘腿面壁是不是要方便?盘腿面壁纵然是入了定的境界,腿子一放下来,定就没有了。可是念佛人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他都能够把妄念控制住,就用一句佛号取而代之,这个人叫真念佛。你看这句佛号跟阿弥陀佛相应,能把妄念伏住是与自性相应,他才得力。佛号要控制不了妄念就没有效果,虽念,没有效果,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说明功夫不得力。你要想功夫得力,思想、行为里头不夹杂妄想分别执着,禅定力。

  思是对念头讲的,行是对言语、身体、动作来讲的,你如何能把身语意都显示在定中。我这一生看到一个人,就是章嘉大师,确实身语意都在定中。所以我一看到这一句,就会想到他老人家,我们学了五十六年还没学到,不容易!这桩事情李老师也跟我讲过几次,也非常感叹,学古人不容易,真想学,学不到。学不到就是我们的业障习气太重,真的要像章嘉大师讲的要消业障,消业障的功夫真的是心地功夫,从自己内心深处去做。我常常讲,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这是起步,这一条做不到,那就所有一切功夫都不得力。他跟我对立可以,我不跟他对立,这个很重要。我要跟他对立就错了,为什么?他迷,我觉悟了,我如果还跟他对立,我也迷了,两个都迷了,迷了才发生冲突。谁吃亏?自己吃亏,他不吃亏;他也迷了,他自己吃亏,总要懂这个道理。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要很细心去体会。

  下面第六,「除二边智慧力」,二边就是刚才讲的对立。有我、有人,这对立了,有善、有恶,对立了,有真、有假,真假对立,大小对立,长短对立,阴阳对立,你想想看,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对立的世界?这就是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在佛法讲是二边,见惑里面第二条边见,这是二边,这就是对立,你要把它除掉。这个除掉之后,佛菩萨那个门就打开了,这一共是五道门,这是第二道门。

  头一道门是什么?头一道门叫身见,这你要晓得。身见是执着身是我,《金刚经》上说「无我相」,就是破我执,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什么是我?大乘教说得好,整个宇宙是我。这个不好懂,我们可以做个比喻,从比喻当中你细心去体会。我们把整个宇宙比作我们这个身,把我们这个身比作是一个细胞,你坚固执着这个细胞是我,其他的都不是我,这错了。所以你要想想六祖那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真我,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我;不能在万法里执着一法认为是我,其他都不是我,这错了。佛教我们要破我见,道理就在此地。知道整个宇宙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这个身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我是什么?整个宇宙都是我,这个身也是我,那就没错了。

  整个宇宙都是我,一切众生都是我,爱我,一切都要爱,你不能够偏爱,你要遍爱才对,要平等、要清净,没有染污。染污是什么?私心是染污,这个都是不能够有的。为什么说不能有?有这个东西障道,障什么?障你见道,不是证道,见都见不到,你还证什么?你当然不能够证道。你要证道,首先你要见道,你才能修道,然后才能证道。道你都没有见到,你修什么?道是什么?道是自性,所以明心见性,那叫证道。

  一定要肯定心性是自己,一般世间人把身体当作自己,这是最大的错误。稍微聪明一点的人,他知道身不是自己,什么是自己?灵魂是自己。这个高一层,高得很多了,可以说是天人的境界。他知道身有生灭,灵魂不灭,这种认知是很难得,难能可贵,但是他出不了六道,依然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灵魂也不是自己,不可以执着。什么东西是自己?灵性是自己,灵魂是迷,灵性是觉。魂,迷魂,孔夫子在《易经》里面称它作「游魂」,也有道理,为什么?他速度很大,超过光的速度,超过电磁波的速度,所以叫游魂。但是他有范围,出不了六道,六道的范围多大?六道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范围够大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范围要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话来说,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灵魂在这范围里一个念头他就到了,所以光不能比。称他作游魂非常有道理,他迷而不觉,他要是觉,觉了就超越六道轮回。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

  「我」不能执着。我们从哪里做起?从自私自利下手,因为这个「我」它最明显的、最坚固的一个作用就是自私自利。能把自私自利舍弃掉,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起心动念想别人,不要想自己。把想自己这个念头放下,放下得愈多愈好,能彻底放下,就入佛门了,这第一道门打开了。第二道门,除二边。不再跟任何人对立、任何事对立、任何物对立,都没有了,没有对立的念头。对立没有了,怀疑就没有了,冲突就没有了,怀疑、冲突都是从对立里头产生的,这就是二边。你就入到第二道门。

  下面有戒取见、见取见、邪见,戒取跟见取合起来我们中国人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是坚固的执着。戒取见是在因上的,因上的成见,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不要有成见,人没有成见就能随缘;有成见不肯随缘,我有我的看法,我有我的见解,我认为我这个是对的,你是错的。其实没有对错,往往对错都是看表面,都是看现前,往远处一看,没有了。成见去了之后,人就很随和,就真正可以做到随缘而不攀缘,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真的是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纵然受冤枉了,也会笑笑,为什么?消业障,怎么不是好事情!吃亏了、上当了,没这回事情。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哪有吃亏上当的!

  所以美国魏斯医生的四书我们读了之后,连他这么多年来研究,都肯定人有轮回,人有报应;也就是说,欠债的要还钱,杀生的要偿命。生生世世,你只要没有超越轮回,遇到的时候你就要偿债,有命债、有钱债,还有一个感情的债,可麻烦了!这些东西不放下,你就永远脱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你要修禅定力,你能把这些东西统统都看破,统统都放下。这样一来,人好象不是变成绝情无义了吗?不是的,真的有情有义。那个情义不是在情爱上,是什么?是高度智慧。知道什么?知道你跟我是一体,就好象我们两个手是一体,这个手痒的时候,他会给他搔搔痒,他要不要给他感激?不需要,为什么?一体!他会很照顾他,他也很照顾他,他是一体。

  这里头没有任何条件,叫无缘,无条件的。世间人他的情爱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的慈悲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都是属于爱,没有条件的,自自然然的,确实它跟真诚相应、清净相应、平等相应、智慧相应。这样你才能看到,佛菩萨才有真情真意,有情有义,真的!世间人有没有?世间人是假的,说穿了,告诉你,虚情假意,为什么?他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一个不定的。今天很好,你看男女很好,结婚了,过几天离婚,不是虚情假意吗?不像佛菩萨,佛菩萨对于人的爱是永恒的,你到地狱,他也照顾你,你变畜生,他也不舍弃,他给你现同类身来照顾你。

  在地狱受罪的时候,为什么看你受罪?消业障。你造的业障你不消除怎么办,你一定要消业障。业障消除了,他帮助你开悟;业障没有消除,给你讲你也不听,你也不能接受。怎么不慈悲?怎么不照顾你?这才是真正大乘教里头所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纵然堕到蚊虫蚂蚁身的时候,佛菩萨也不舍弃,也在那里等着。你在那里受果报,果报受完之后,就是业障消除了,佛菩萨来帮助你。可是消除之后还有余业、余障,都要慢慢来,不是短时间,所以造业容易,消业不容易。人不能不知道忏悔,人不能不知道感恩,诸佛菩萨对我们都有恩,大恩大德!

  哪些是诸佛菩萨?给你说实话,除了自己之外,统统是佛菩萨。善缘恶缘、逆境顺境,无非诸佛菩萨示现,这个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统统在做示现,在教我们,给我们启示,提升我们的境界。所以你自己要善于观察,要善于学习,你要会学!真正会学就像善财童子一样,一生成就,修行证果、转凡成圣,一生可以办到。那我们差一点,如果能够老实念佛,真的抓住这个法门,这也要靠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真的跟无上菩提没有什么两样,知道六道苦,知道世间苦,我这一生决定求生极乐世界。心里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跟什么都能随缘,什么都好,就是那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

  你们想想看,在香港同修大家都知道的,倓虚老法师常常讲的,他的一个同参,也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倓老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他们是师兄弟,锅漏匠,念佛三年站着往生。他凭什么?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从小做苦工,一生坎坷,真正尝到人生的苦滋味。跟着谛闲法师出家,谛闲法师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跟他讲以后准定有好处,他老实,他也不问什么好处,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了三年就成功。站着走的,走了还站三天,老和尚给他办后事。

  倓虚法师告诉我们,哈尔滨的极乐寺,刚刚建好的时候传一坛戒,有个修无法师,也是不认识字,没出家之前做泥水匠,工人出身。出家之后,在寺院里面专门做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像洗厕所、掏粪,挑粪种菜,人家不干的事情他干。与什么人都没有计较,都随和,一句佛号不间断,你看往生的时候多自在、多潇洒。传戒期间当中,他去做义工,没做几天他往生了,预知时至。这些人给我们做榜样的,我们如果在这个道场,分配给我的工作全心全力干,干得非常好,心里一点执着都没有,就一句佛号,你会跟他们一样,你真成功了。这是真修行!

  倓老对他们非常赞叹,认为在这个时代里,丛林寺院的方丈住持比不上,弘宗演教的这些法师大德也比不上,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到底用多少时间?我们看看都是三年,锅漏匠是三年,修无法师我们不知道他是几年,不晓得,我们相信也不会太长,也不过就三、五年。真的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他什么都不想了。你看看,身见他不想了,边见也不想,什么见取见、戒取见、成见也不想了。活一天为大众干一天,欢欢喜喜的干一天,照顾大众,时间到了,欢欢喜喜走了。

  我们现在知道这个世间灾难很多,今天有同修告诉我,说巴里岛,就是我们上次去开会的地方,巴里岛现在水涨起来了,不是潮水,涨了它不退,愈涨愈高。这是什么?南北极的冰融化,太平洋地区低洼的岛已经看到了,还有些小岛已经不见了。巴里岛是个旅游观光地区,现在已经看到水不断在上涨,原先以为是潮水,涨潮时候上来了,结果落潮的时候,它是落一点,不像从前落得很低,现在已经看出来了。但是我们想,三、五年、十年之内,大概没有什么大问题,要真学锅漏匠,学修无师,时间足够!不能再干傻事了,再干傻事那你就后悔莫及。不管什么事情,《华严经》讲得完讲不完无所谓,有一天讲一天,心在哪里?心在极乐世界,念在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所以,这五个关口总要能通过才好,真正通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凡圣同居土,在哪里?在方便有余土。为什么?这五个门通过之后,在《华严经》上你是初信位的菩萨,不是凡夫,圣人了。你要有我,还把身看作是我,坚固执着;心里还有对立,跟这个对立,跟那个对立;还有很深的成见,一定要怎样怎样,这样你念佛往生是凡圣同居土。如果这五个破掉了,我不再执着,我放下就从这开始,从这开始我把它放下,我不再执着,你就是初信位菩萨,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不一样!

  到西方极乐世界,提升自己的品位时间长,在这个地方提升自己的品位时间短。所以佛在经上曾经说过,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就是那个地方进步慢,他没有退,他只有进,但是进步很慢;这个地方是大起大落,进也快,退也快,但是进的人少,退的人多。所以我们想,看修无师、看锅漏匠,他们很可能往生都不是在凡圣同居土,非常可能他们在方便有余土。为什么?他真放下。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放不下!道理在此地。

  放不下这些世缘,对佛法是严重障碍!你要晓得,这个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可以不知道。为什么你放不下?把这世间当作真的。连现在的科学家都给我们说明,这个世间不是真的。所以要记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不是真的;「如露亦如电」是说它存在,一切法存在的时间就像闪电一样,时间很短。这个我们能体会,人生百年一剎那,不要以为很长。我八十岁了,想想从前做儿童的时候,就像在昨天一样;五十六年前闻到佛法,想想也就跟昨天一样。三个老师都不在了。这是告诉我们人生苦短,不要再执着,应该要放下了,多做好事,多做真正利益众生的事情。

  我们想想在当前,我们想的两桩事情,一个是培养继起的人才。只要有修学的环境,有真正发心修学的人肯定会成就。成就怎么样?思行禅定力,没有这个不能成功,就是他心是定的。闭关!闭多长?十年,我们中国古人讲,十载寒窗,一举成名。你看从前这些大学问家,不都是自己学成的吗?所以只要有个环境,不受外面干扰,他能够好好去念书,念十年书。基础的这些道德是从小养成的,在从前一般人都有,父母教的,大人教的,统统有这个基础,不困难。然后十年时间用在一门功课上,哪有不成功的!用在一门,他心是定的,定生慧,他开悟!就这么个道理。你学很多东西,都是学的常识,不开悟;学一样东西会开悟,道理在此地。

  所以这是一桩好事情,我们有这个能力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自己要准备早一点往生。真正时节因缘到了,多住几年不碍事,随时可以走,这才叫得大自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三九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昨天我们讲到菩萨十力,讲到第六。今天我们还是先把经文念一遍,然后再接着讲。

  【如来十力无所畏。及以十八不共法。所有无量诸功德。悉以示现度众生。】

  经文里特别要注意到『示现』这两个字,唯有示现才能度众生,可见得示现就是讲的身教,自己一定要做出榜样来,众生才能够受到感化。菩萨十力,第七个是「成熟众生力」,这一句就是讲教化众生。确实世出世间法最重要的无过于教学,所以现在连外国人都知道,我们看美国魏斯医生的四书,他深深体会到,每个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是来学习他没有完成的功课。他这个发现跟《华严经》上这一句完全相应,「成熟众生」。我们到世间来干什么?都是来学习的,生生世世都是学习,哪一天学习圆满了,毕业了,就叫成佛。你要是没有学得好,来生接着再学,这我们讲留级;学习产生错误了,降级,降级就是到畜生道去学习,饿鬼道学习,到地狱道学习,无不是在学习。六道十法界的众生都在学习。善学的、会学的人他年年升级,像在学校念书一样,每年自己功课及格,向上升;成绩不好的,留级;太差的,降级,就这么回事情。

  人道里面学什么?这个诸位要晓得,人道里头学《弟子规》。《弟子规》要学不好,他就降级;《弟子规》学好了,留级,不能升级,为什么?《弟子规》是人道的标准。那要升级呢?升级要提升,要学《感应篇》、要学十善业,这就升级。理与事都要很清楚、很明白,我们想想,我们来生希望是留级、是降级还是升级?升级,究竟圆满的升级,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究竟圆满,那恭喜你,你一生成佛。这个我们有没有分?有分。善导大师讲得很好,我们要知道,善导大师很多人都晓得是阿弥陀佛示现在我们世间,所以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亲口所说的。在净土宗,他是第二代的祖师,示现在唐朝,那时候佛法非常兴盛。

  我们看到善导大师的画像,他老人家念佛,每念一声佛,口里放一道白光,光中有一尊化佛,示现给我们看。那时候高丽、日本很多出家人到中国来留学,亲近善导大师。日本人对他老人家是无比的崇敬,你看净土宗的寺庙都命名为善导寺,你一看善导寺,肯定是净土宗的。善导大师的像在中国很少,但是在日本非常普遍,到处都能看到,有绘画的、雕塑的,还有石雕的,石雕多半是放在外面,露天放在外面。所以善导跟日本的缘太深了。法师的德号也好,善巧方便,引导众生,善导,都是帮助成熟。

  什么叫成熟?一切众生里面,业障消得差不多了,真正觉悟了,对这世间没有留恋,真能放下,帮助他在这一生当中得生净土。生净土就是成佛道,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圆成佛道,圆满的成佛,这是净宗无比殊胜。条件是什么?这一定要知道,条件是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善不善?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善,这是在最近这一年多,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人都以为自己很善,以为自己做得很不错;到汤池去参观一下,在那边学个三天、五天,才知道自己的善也不过是百分之一二,不及格。你没有这个环境,你不接触这个环境,你不知道自己真的是有多少分量,不知道。都以为自己很不错,那是什么?是你自己的标准,不是佛的标准。

  我们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前面讲过的,「除二边智慧力」。我们心里面还有对立、还有好恶,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不行,这不能往生。你要真正生净土,你要跟佛一样,我们常讲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佛是什么?《大乘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上所讲的都能相应,决定得生。真的是一念、十念都往生,不在乎念佛多少。如果心行,信解愿行跟佛不一样,对世间还留恋,还有坚固的分别执着,那个佛怎么念都不能往生,这个要知道。古大德说的话不错,「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没用,心行不善。所以,要成熟众生,先成熟自己。

  世尊入灭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遗教,「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不能吃苦,不能持戒,这就是重大的障碍。你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你不能持戒。要知道《弟子规》是戒,《感应篇》是戒,《十善业》是戒,这是最低的戒,最低标准;连这个都做不到,这一生当中求往生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你不能不知道!你要想往生,你就认真努力去做,从哪里做起?先拓开心量,学谦卑,学尊重别人,你从这里下手,你功夫才得力。你不从这里下手,古人有句话说,想用功,功用不上,用不上力,那是什么?那你就是基本的,你不懂得谦虚,你不懂得尊重;再说,你不懂得感恩,你不知道忏悔。你念佛念得再好,学佛学得再好,讲经讲得再好,还是随业流转,依旧搞六道轮回,这不能不知道。

  成熟众生就是帮助众生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当然这是指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人,好教,他一听就懂。至于善根福德没有成熟的,也得帮助他;没有善根的,帮他种善根,种善根很容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譬如你今天听到一声佛的名号,看到佛像,你阿赖耶识就种了种子,种了种子就肯定你将来必定成佛。但是不是在这一生,这一生成不了佛,为什么?你烦恼习气没有断。所以你要问,你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这不能问人,问自己,什么时候能把烦恼习气改过来,你那一生就成佛。现在能改过来,现在成佛;明年能改过来,明年成佛;这一生改不过来,这一生不能成佛,就这么个道理。所以,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都是三途众生。

  人道里面,就是人要是学好了,人的道德标准能够达到,都是谦谦君子,我们在人道的功课及格了。人道在中国是五伦八德,在佛法是五戒十善,这是人道。人道标准达到,你来生往上升,不在人道了,至少生欲界天,四天王、忉利天,往上升!天有天的功课,我们晓得天有二十八层,每一层的功课都能够做得很好,都能达到标准,不断向上升,可以升到二十八层天。如果遇到佛法,诸位要晓得,二十八层天里,四空天没有佛法,四禅有,四空没有;换句话说,二十八层里面,到二十四层有佛、有菩萨,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这四层没有佛菩萨,没有佛法,叫长寿天。那四种天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八难,八难之一,八难里面有长寿天,长寿天就这四层。为什么说他遭难?他没有机会脱离六道轮回,没有机会在这一生成佛,往生净土的机会他没有。这就是他的难,他遭了难。

  你在六欲天、在色界四禅天,这二十四层里面有佛、有菩萨,有佛法;换句话说,都有机会往生净土。在恶道里面,三恶道里面,说老实话,地狱里面没有佛法,饿鬼、畜生里头有,佛菩萨真叫大慈大悲!地狱为什么没有佛法?造的业太重,佛在那里只能帮助他们,替他们服务,做义工!跟他们讲佛法,他不会听,他不能接受。哪一天他能接受,他就超升,他立刻就离开地狱,所谓是一念回光,他就超升。

  由此可知,佛确实慈悲到极了,没有善根,帮助你种善根;有善根的,帮助你提升。我们学佛的同学都是有善根的,我们在这一生际遇当中,要懂得时时刻刻提升,不要堕落,这就好。提升最快速、最有效的,是你要真正懂得放下,放下是非人我,放下贡高我慢。学,认真努力去学,学包容别人,学原谅别人,然后再学尊重别人,学爱护别人,到最后你一定能够帮助别人,这就有根了。为什么?所有一切诸佛菩萨统统落实。由此可知,这是性德,自性性德流露。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才有喜怒哀乐、才有好恶这种分别执着,这是错误的,这对我们自己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关系太大!成熟众生,先要成熟自己,自性众生,四弘誓愿里面讲「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所以要常常有成熟众生的心,去干成熟众生的事情,渐渐你能够得菩萨这种能力,你有能力,你能做得到。

  第八是「观法实相力」。法是宇宙之间一切诸法的性相、理事、因果,我们用这六个字把宇宙一切现象全都包括在其中。实相是真相,你能看到一切诸法的真相,这个人智慧开了,这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这个觉是正觉,正觉才能够看到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么?相有性空,事有理空。性跟理是能现能变,相跟事是所现所变,你能看得清楚。看清楚有什么好处?看清楚就不执着。所以万相,相有体无,事有理无,你的清净心就现前,你不会被这些幻相染污,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真的像《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我跟一切众生平等。上面,我跟佛平等,我跟菩萨平等,我跟一切众生平等;下面,我跟一切动物平等;再下面,我跟饿鬼、地狱都平等。贪瞋痴慢疑都没有了。你明白了吗?为什么会生这么多烦恼,会有这么多不平等?对于事实真相不知道,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自己比别人聪明,自己比别人能干,人都不如我,这叫迷惑颠倒。觉悟的人不是,觉悟的人虚怀若谷。

  觉太重要了!人人都有本觉,所以觉是平等的。为什么我不觉?我的障碍没有去掉,障碍是妄想分别执着,总的说。妄想无量无边,分别无量无边,执着也是无量无边,你得放下!佛很慈悲,知道我们业障深重,一下放,是很想放,没法子放。所以佛教导我们,你放一分,无量无边的执着你放一个行不行?放两个行不行?从这儿学,愈放愈多。放一个,放哪一个?先要放能包容别人。我们的心量现在变得这么小,变得好可怜!你的心量本来是包太虚、容法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你本来的心,是你的真心。你现在心量这么小,连一个人都不能包容,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迷了。你的心本来是个大海,大海里起个水泡,你把那个水泡执着这是我的心,把大海忘掉了。所以佛说「可怜悯者」,你真可怜!你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都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事情要知道,要很清楚、很明白。

  从这个地方开始,然后学什么?学谦虚。《易经》六十四卦,只有「谦」这一卦六爻皆吉,叫大吉大利。人要谦虚,没有一样不吉利的。六十四卦其他六十三卦都有吉有凶,唯独谦这一卦只有吉没有凶,就这一卦;乾坤都有凶,唯独谦这一卦是六爻皆吉。所以你就先学谦虚,样样先学让,对别人忍让、礼让,你从这里下手。自己谦虚,自然就尊重别人。这是菩萨道,这是佛道,这是成熟自己,也是成熟众生,我们讲成熟众生,先成熟自性众生。你不从这里下手,你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听得再多,种善根而已,不起作用。

  所以,观法实相就太重要了,了解事情真相。常常念着《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看到欢喜的,起了贪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贪心没有了;看到一些不善的,厌恶、讨厌他,念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那个讨厌、厌恶的心就没有了。你常常念这一句,你的心就平静;心在不平的时候,你就念这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就平了。不会念这两句,念阿弥陀佛,无论顺境、逆境统统阿弥陀佛,就摆平了。这是最好的修行方法,让我们常生清净心、常生平等心、常生智慧心,这个重要。修行的三大纲要,特别是净宗同学,《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

  第九是「入三解脱门力」。三解脱门指的是什么?空、无相、无愿。观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中观论》上讲得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般若经》的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解脱了。这是从空门解脱。解是什么?烦恼化解,烦恼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化解了。脱什么?执着解除了,脱离六道;妄想分别解除了,脱离十法界;无明习气解除了,究竟圆满的佛果,脱!解是因,脱是果。解脱有三个门,这三个门包含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净土念佛法门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我们用念佛入空解脱门。

  无相是平等观,相是假相,不是真的,相是幻相。现在连科学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一切现象,这在前面学得很多,不是学一次,很多次。我们深深理解,所有现象是什么?是阿赖耶的相续相,阿赖耶相分的相续相,那个相是剎那生灭。像我们在看电影,在银幕上看的现象,它是幻灯片一张一张的快速在那里移动,不是真的。我们看电视上画面,比那个画面移动的速度更快,相续相。你要是晓得这个相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怎么会着相?你就不会着相。我们念佛人常常看这一切现象,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从无相入了解脱门。

  无愿是什么?首先知一切法无相,无相你就无所作,你作的什么?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人间,有没有作?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你说他是不是作?他有没有作?我们现在讲工作,作为,他有没有?有没有作为?我们凡夫看到好象有。为什么?凡夫着相,看到释迦牟尼佛有作。而释迦牟尼佛自己告诉我们,他没有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跟无作全是假的,这叫无愿。无愿,佛还叫我们发愿,这个太不可思议了!发愿发什么愿?发求生净土的愿。在有愿里面,只有这一愿是真的,为什么?这一愿跟无愿相应。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这个愿就变成无愿。念佛从无愿入解脱门。你看这三门,念佛人无论走哪个门都走得通。无愿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也就是说,没有一丝毫执着这叫无愿,没有一丝毫分别叫无愿。有执着、有分别你就有愿,有愿就有苦,就有果报,无愿没有果报。空、无相、无愿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你要是懂得这个,能入三解脱门,你现在就得大自在,没有不自在的。

  所以作,为什么要作?自己实在是没有作,为什么要作?众生有感,作也是应。众生是虚妄的,众生这个相是虚妄,我们应也不是真实。但是众生在迷,他不知道虚妄,菩萨在觉,知道统统是虚妄,都是梦幻泡影。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梦幻泡影;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梦幻泡影,一丝毫执着都没有。所以,他四十九年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讲经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会学的人、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学而无学、无学而学,他真成就了,真的帮助他成熟了。

  末后一句,得「无碍智力」。无碍智,这个名词很有味道,无碍是没障碍了,智慧圆满了。怎样才能得这无碍智?只要你把障碍去掉,智就现前。你看那个名词多有味道。你要不把障碍去掉,智慧就不现前;这个碍去掉之后,智慧就现前。所以佛告诉我们,执着去掉,我对人不执着、我对事不执着、我对万物也不执着。这一切都不执着,还能办事吗?能!凭什么办事?智办事,样样办得圆满。你有执着的时候,你智没有了,智没有了是识,智变成识,识就是常识,识里面有误差,智里头没有。所以诸佛菩萨智办事。

  我们凡夫是什么?是自己的烦恼、妄想、习气在办事,所以他怎么会不错?事来的时候,他怎么会不烦恼?没有智慧!智慧是照见,烦恼是想,在研究怎么想,愈想愈错,愈想愈复杂。智慧像一面镜子一样,现前一照清清楚楚,不要想的。所以无碍智力,你把碍去掉,智力就现前。这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你去掉一分障碍,智慧就透一分;去两分障碍,智慧就透两分,就这么个道理。经教里说得太好了,执着去掉,正觉现前,正觉现前就是阿罗汉果,你就成了阿罗汉,阿罗汉是正觉。分别再去掉,你就是菩萨,看你去掉多少你是哪个等级的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你是在哪个阶层的菩萨,愈往上去,放下愈多。没有别的,修行没有别的,千言万语,放下而已。真能放下,自性里面的智慧现前、能力现前、才艺现前、福报现前,全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自性之外,没有东西,这个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佛教人自始至终,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是从自性当中学,你才能真有成就,这叫无碍智力。你一定要知道,你有,你一点都不缺乏。现在这个不能现前,你自己糊涂,把你自己自性的功德全部障碍住,有,不能现前,所以佛菩萨叫你可怜悯者。如果你没有,佛菩萨说你可怜悯,那佛菩萨太苛刻,挖苦人,这是不道德的。有,你拿不出来起用,这真可怜,不是没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什么?是自己本人,是自己圆满的性德,不能不知道。知是解,知道之后,你要去做。做什么?把障碍除掉,除掉就是!心量很小,窄小是障碍,把心量拓开。轻慢别人是障碍,你轻慢别人,别人一样轻慢你。古人讲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人」,你讨厌别人,别人一定讨厌你。所以你自己起心动念好好想想,我以什么心态对人,别人以什么心态回报,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我希望别人对我好,我要以好态度,好心、好态度对人。菩萨十力,我们就学到此地。

  下面有『无所畏』,如来果地上也有四种无所畏。这四种无所畏有两种说法,这都是佛学常识,应该知道的。畏是畏惧,无畏不容易。第一种说法,「总持、知根、决疑、答报」这四种。什么叫总持?闻法受持不忘。接受到佛法,能够把总的纲领记住,念念不忘,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离开这个原理原则,你就是常行菩萨道。日日时时不离菩萨道,怎么会不成功?在净土宗里,最简单的一个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总持。二十四小时时时刻刻心里有阿弥陀佛,这个人一生决定生净土。除这一念之外,没有第二念,这个法门无上的妙法,你什么都可以不学,你就这一句。自古以来,用这个法门成就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我们不能够轻视。一般中下根性的人,你能够抓到这个总持法门,三年,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三年决定成功。三年不成功是你放不下,你还有很多杂念,把你的功夫破坏掉了。

  最明显的例子,现代人做榜样给我们看,黄忠昌居士,年岁不大,三十几岁,在深圳。听到这个法门他就要做实验,就一句佛号念到底,三年,闭关三年,万缘放下。他两年十个月,功夫成就了,预知时至,他就走了。做给我们看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不能成就,就是因为你放不下杂念,你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他统统放下。所以,你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决定不操纵在别人手上,操纵在自己。黄忠昌有福报,这是很难得,为什么?他有人护持他,照顾他三年的生活。他三年不跟外面接触,每天三餐饭有人送给他,换洗衣服有人给他洗,三年是什么都不要过问,他作佛去了。

  我们没有这个福报的人怎么办?没有福报的人要克服环境,要知道环境是自己的业障。福,自己没有修福,那没有法子。什么都来的时候都要能忍受,忍受是都不要放在心上,那就对了,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人家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乖乖的替他做,修一点福,要知道为一切众生服务是自己在修福。人家要我们工作,是我们修福的机会,欢欢喜喜、快快乐乐去修福,里面佛号不间断,他就成功。如果工作需要用思考的,用思考,佛号一定停住了,去办;办完之后,心里不要再想,佛号马上提起来,就能接上,这叫功夫得力。如来果地上就这一句总持法门。

  那我们要问,十方如来在果地上总持法门到底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怎么知道?《弥陀经》上释迦世尊他自己说的。他是在五浊恶世,我们这个世间五浊恶世,用什么方法成佛的?念佛成佛。为一切众生说这个难信之法,难信之法就是念佛法门,他用这个方法在五浊恶世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不就成佛吗?这《弥陀经》上讲的。实在讲,我们多少人念《弥陀经》都没有发现。谁发现的?蕅益大师,他老人家在《要解》里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我们就晓得,世尊念佛成佛,所有一切诸佛肯定最后也是念佛成佛。所以《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气象太殊胜了,总持法门。我们千万不要疏忽。

  总持是纲领,佛法修行八万四千法门,纲领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纲领,八万四千纲领里面,哪一个纲领是总纲领?就是念佛成佛是总纲领。你明白之后,你才晓得,我们到这个世间来,什么是大事?念佛是大事,什么事都可以放下,你只抓到这一样,你就成就了,一生成无上道。这个才叫做希有难逢的一日,彭际清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今天能够听到这个法门,能够真正认识,真正体会到,那下面就是我肯不肯干?我要肯干,我这一生作佛。我知道,不肯干,那就没有法子,你业障深重,你不肯干,你错过大好机会。

  第二个是知根。知根是什么?知众生的根性。众生根性差别无量,佛为说法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三大类,叫上、中、下三根。上根,我们晓得是无量劫熏习成就的,不是偶然的,不是一生当中修成的,生生世世在修。不过你遇到了善缘,遇到善知识,遇到这个殊胜的法门,可以在这一生当中把你的善根大幅度的提升,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大幅度的提升。遇到净宗法门,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为什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下根人这一生当中,你真遇到这个法门,你真的把握到这一句名号做为你一生的总持法门,那你就成就,下下根也成就。

  所以这个法门,善导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失,很有道理,是真话。为什么从前李老师给我们讲,一万个人修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二、三个人,不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什么原因?你要知道,善导没有说错,李老师也没有说错。那个不能去的是什么?是自己修行不如法,念佛不如法,不如理、不如法,所以他不能成就,只种善根而已。善导大师讲的是如理如法,没有一个不成就。如理就是说你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愿跟阿弥陀佛的愿一样,这一生的生活、行为跟阿弥陀佛一样,再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去!

  阿弥陀佛是个什么心?阿弥陀佛是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心,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有没有这个心?我也发这个愿,我看到那个人还讨厌,我看到这种事情不舒服,你的愿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什么时候看到阿弥陀佛对哪个人不高兴?对哪桩事情不满意?没有。我们常常有,就是我们不是佛的心,我们不是佛的愿,怎么念都不能往生。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要是看到以前的冤亲债主他也在那里,「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他为什么能去?他的怨恨没有了,摆平了。你的怨恨还在,看到他还不高兴,「你赶快下去,你没有资格到这儿来,好好再去学,把怨恨统统化解了再来」,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我们这一生要去的时候,怨亲平等。这句话人人会说,几个人做到?怨亲平等。我们常常劝导同修,从内心里面把自己对一切人的对立、对一切事的对立、对一切万物的对立,把它化解掉。他跟我对立可以,那是他的事情,我不能跟他对立,我要是跟他对立,我就不能往生。他跟我对立,我肯定他不能往生;我不跟一切人对立,我肯定我能往生,就这么个道理。不要再干傻事了,不要再干糊涂事了。

  能不能往生,头一个是自信,这是蕅益大师讲的,《弥陀经要解》,你看讲信,第一个信是自信。自信什么?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然后第二个,相信释迦牟尼、相信阿弥陀佛没有妄语,他所教导我们的句句真实,我们没有怀疑,依教奉行,那就行了!所以头一个是信自己,第二个是信他,第三个信理,第四个信事,如是理,如是事;最后如是因、如是果,这个因果是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往生成佛是果。在因果里面我们只干这一桩事情,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九法界众生,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条路,就是念佛成佛。特别在末法时期,上中下三根都走一条路,这是世尊在《大集经》上说的,「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第三决疑,决是决断,疑是疑惑。任何疑惑到你面前来,你给他一开示,跟他一说明,他就明白,他的疑惑就断掉了,断疑生信。让一切众生对自己所闻的、所学的、所修的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他哪有不成就的?

  第四个是答报,凡是有人来向你请教的,你都能正确的回答。这种回答不用考虑的,不用思索的,是什么?自性流露的性德。我们从佛的经典里面看到,世尊当年在世,每天向他请教的人太多了。提出的问题,佛没有一个问题不能解答,而且解答的都能叫他非常满意。

  四无畏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一切智、漏尽、说障道、说苦尽道」,这也是如来果地的无所畏。「一切智」,就是对一切法的明了、对一切法的照见,知一切法的总相,体、相、作用通达明了,这是大乘教的总持法门,也就是《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常说的,「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意思。

  第二个是「漏尽」,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就是说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了。诸位要晓得,见思烦恼断尽,是阿罗汉;尘沙烦恼断尽,是菩萨,什么地位菩萨?十信位的菩萨,我们现在读的是十信位最后一品。无明烦恼尽了,成佛了,这个佛在《华严经》里面是分证即佛。《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尊佛,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还有等觉,这四十一尊佛,都是佛,他们无明也断了。无明断了,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我们在前面都有详细说明,是无明习气没断。无明真的是断了,也就是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但是他还有习气。习气可不好断,习气没有法子断,只有让时间慢慢长了,自然就没有了,所以叫无功用道。

  我们一般讲漏尽是初住菩萨,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就是漏尽,真的是漏尽无所畏。但是漏尽,他还有习气,无明习气没有断。无明习气要什么时候断?证到这个果位,还要三个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那个习气自然就没有了。所以他那是用不得力的,你一用力想断它,烦恼习气马上就现前。所以这个东西不能想,不可思议,要用时间去淘汰它。这里头显示出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时间能够澄清一切,这是个真理,用在世间法里头也是如此。所以功过不要去辩白,时间长久了,自然就明白。你愈辩,愈辩就愈麻烦,问题就愈多;一句话不说,问题就没有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最后的这无始无明是不能有丝毫念头的,自自然然时间久了它就没有了,这是真理。我们要是体会到,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很有受用。就是一切事情让时间去澄清,根本不要放在心上,心上放的什么?阿弥陀佛,就对了,那你就成佛了。所以要记住,佛说得很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什么他就现什么,你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专想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这就完全正确。那就真正是恭喜你,你真有成就。

  第三是「说障道无所畏」,这是什么?能知、能说一切障碍道的那些理与事,或者是因与果,能够障道的理事因果都通达、都明了。我们今天碰到障道、碰到障碍,碰到障碍往往怎么样?会退心。我依照佛法来修行,修的都很如法,为什么还有这些障碍?那是我们自己没有前后眼,没有神通,不知道过去生中,也不知道将来。对佛所讲的信心不够,遇到障道的时候就会怀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现在求的没有感应。幸好章嘉大师早年就跟我讲了,有求必应是真的,有求不应是你自己有业障,障道。你必须把业障找到,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谁来告诉你?这要靠你真诚的信心,坚定的信心求感应。我们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智慧,佛菩萨会给你感应。真的,只有诸佛菩萨能说障道无所畏。

  佛菩萨之外,阿罗汉也能说,说得比较浅,因为阿罗汉他只得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比阿罗汉高明太多,阿罗汉也能说。阿罗汉帮我们凡夫也足够了。我们凡夫遇到障碍往往退失菩提心,算了,我不干了,这业障重。在这个关键求佛,对佛怀疑,那就没有办法,「一切法从心想生」,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这佛在经上说的,对佛菩萨怀疑,对经教怀疑,这是你在修行道路上最严重的障碍。所以他把疑看作根本烦恼,贪、瞋、痴、慢,后面就是疑。这个疑不是说对人的怀疑、对事的怀疑,不是说这个,是对佛菩萨有疑惑,对佛的经典有疑,这不是普通的疑。这个就严重,为什么?它会叫你退失菩提心。

  这桩事情,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遇到障难的时候就退心!所以修行人,一百个人当中有九十九个退心的,只有那么一个成就的。那个成就是什么?不怀疑。真正有坚固道心,有时候还会有动摇,不过这个时候动摇,佛菩萨会帮助你。没有佛菩萨的帮助,很难说不退转。这全凭感应,感应有四种,这前面我们都学过,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真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在加持。

  第四「说苦尽道无所畏」,说尽苦道,苦尽了,没有了。那谁能说?真的是佛与大菩萨,这不是普通菩萨,要大菩萨,摩诃萨,为什么?他们自己的苦尽了。要知道,三途苦,六道苦,十法界也苦。十法界的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他为什么苦?他没有见性,也就是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断。所以在十法界里面,等觉也不行。法身大士他那一品无明破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大士,《金刚经》上所说的诸佛如来。我们《华严》是圆教,此地讲的初住以上,初住以上都是法身菩萨,都是诸佛如来,他们才能够说灭苦之道。

  道是方法,用什么样方法离苦,把所有的苦统统离尽?他能说,法身菩萨能说。像我们现前这种层次,阿罗汉就能帮忙,不但阿罗汉,须陀洹对我们都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须陀洹能离八十八品见惑,他断掉了。我们八十八品见惑一品都没断,所以他有资格教我们,我们能接受他的教诲,决定能提升到他的境界。他是个入门的境界,小乘初果,《华严经》里面的初信位菩萨,圣人,就超凡入圣了。究竟圆满的离苦得乐,这是法身菩萨,他们能够做得到。这是四无畏,我们就学到此地。

  下面经文,『及以十八不共法』,都是如来果地上所证的。「十八不共法」,诸位去看《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讲义里面,十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都讲得很清楚,可以做参考。今天我们在此地学习,举的例子讲得多。

  再看下面经文,『所有无量诸功德,悉以示现度众生』,无量诸功德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是做出来给我们看,不是口说而已,他真做到,真的落实,所以才能感动一切众生。今天我们看社会许多的教学,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我们细心去观察,这个教学都是要求别人,而没有要求自己,所以教学收不到效果。我们常常遇到,遇到做家长的同修来诉苦,说儿女不听话,叛逆;我们也接触到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修,他来告诉我,学生不好教。为什么家长教不好子弟、老师教不好学生?没有别的,你没有做到示现。什么时候你做到示现,你教他,你自己都做到,他就服了,他就会听。如果你教他要学好,你自己做得不好,他会说你骗我,你教我的东西是假的;如果真的是好,你为什么没做到?关键在此地。

  所以我们常常说,孔子为什么教得好?释迦牟尼为什么教得好?没有别的,他做到了。做到之后再说,圣人;说到确实能做到,贤人;说到做不到,骗人。骗人,谁相信?小孩都不相信你。所以,你要想在家庭里面把儿女教好,你自己要做到。从哪里教起?从《弟子规》教起。弟子规要落实,你家小孩自然就听话;做老师的要把弟子规落实,你的学生对你就服了,真的是心服口服。我们做学生的时代,老师确实还很像个样子,学生心目当中对老师都有恭敬心,都尊重。凡是学生对老师很轻慢、无礼,他的成绩一定不好,他学不到东西。这就是印光大师常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师在课堂里上课,四、五十个学生,每个人得的利益不一样,原因在哪里?学生对老师有几分诚敬心,他得的利益不相同,这是事实,一点都不错。

  我当年跟李老师学经教,他老人家开了个班,经学班,就是学讲经。同学二十多个人,一个老师,一个星期给我们上一堂课,一堂课大概三个小时,上一堂课,教讲经。这二十多个同学,你看都是在一起学习,可是每个人所得到的不一样,浅深差别太明显了。为什么有的人得的多、有的人得的少?你再仔细观察,对老师的信心,对老师的尊敬心,对老师的相信跟尊敬,就是对你的学业的重视,尊师重道,你看得很重,你认真学习,你就得到了。对老师怀疑,对经教怀疑,你什么都得不到。你只有等于说在旁听,听完之后,你什么也不知道。

  由此可知,印光大师讲的那个话正确,中国圣人讲的,一切的学问、德行都是从恭敬当中得到的。你有个诚敬心,到处都能学得到;没有诚敬心,什么都学不到。所以示现非常重要,不但是老师做榜样给学生看,学生也做好样子给老师看,老师才认真教你,要不然老师不会教你。我们再看底下这一首:

  【记心教诫及神足。悉是如来自在用。彼诸大士皆示现。能使众生尽调伏。】

  『记心』,在一般讲叫他心通。如来能知众生心想,所以他能应机施教。他心通,什么人有他心通?斯陀含就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初果有两种能力恢复了一点点,就是天眼、天耳。天眼,别人看不见的你能看见,鬼神,我们人看不见,他能看见。天耳,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音声他能听到。初果,就是说你把见惑断掉几分,这个能力就恢复。不再执着,我们常常讲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个真的能放下,天眼、天耳的能力就恢复。

  再进一步断思惑,思惑有八十一品,不好断。八十一品,先断粗浅的一部分,就证二果。九九八十一品,先断六品,就证得二果,二果斯陀含,又有两种能力恢复,一个是宿命通,一个是他心通。宿命通是知道过去、前世,自己过去世,再过去世,至少能够知道过去几十世是没有问题的。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他还没有到这个能力,他这个能力是刚刚现前,我们相信几十世是没有问题的,知道自己过去几十世的事情,宿命。他心通,别人起心动念知道,你暪不过他。二果斯陀含。

  到三果,能力更殊胜,神足通现前,他能变化,他能分身,他去旅行不需要交通工具。阿那含就有这个能力,阿罗汉更不成问题,需不需要交通工具?不需要。到阿那含的时候就有能力,譬如我们从此地想到美国去,把这个身体,身体是物质,把身体变成能量、变成光,那个光从这个地方就到那里去,光的速度太快,几秒钟就到美国了。到美国看到空中一道光下来,你再到光下看,一个人在那个地方,他又恢复,从光再变成人身。就有这个能力,不需要这些交通工具,这些东西很麻烦。

  佛告诉我们,这些是我们自己的本能,六种本来的能力,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后头漏尽,漏尽就是烦恼都尽了。这个烦恼尽是见思烦恼尽了,还有尘沙、无明还没有动;见思烦恼尽了,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所以真的功夫是在放下烦恼,断烦恼就是放下。你放下,你自己的能力就现前,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具足、德相具足,这是属于德能,一点都不希奇。神足就是变化。这个地方讲如来,如来他是圆满的,如来用这些东西教化众生。

  「记心」就是他心通,作用在哪里?作用在契机。『教诫』,教诫是教导,诫就是诫命,我们现在讲戒律,你必须要遵守,你要认真的学习。佛统统示现出来,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示现在工作当中。佛的工作就是教学,待人接物你仔细观察,那都是教诫。

  「神足」那是种种莫测的变化。我们看《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那是神足。其实七十二变太少了,阿那含这个神足,孙悟空是没有法子跟他相比的,何况再往上面去!阿罗汉以上那更不必说,这七十二变是小通,很小的一点小神通。这种小神通,鬼神有、天神有,鬼神能力很小,天神就比较大。所以鬼有报得的五通,天人也有报得的五通,我们人间有没有?人间也有。那个特异功能是报得的,他没有学过,从小就有这个能力,是报得的。不过这种人不多,他会随着年龄成长,随着接触环境的染污,他能力会失掉。修得的就不会失掉,修得是把烦恼放下,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不受他影响,这个能力渐渐会恢复。所以讲记心、教诫、神足,举三个例子。

  『悉是如来自在用』,他这里没有讲诸佛,讲如来,讲如来是讲自性,自性的自在用。说这个意思好,为什么?说自性,我们都有,一切众生各个具足。说如来有这个意思,就是你有。但是现在怎么样?现在你迷了,你这个作用失掉了。失,不是真的失掉,叫迷失;什么时候觉悟了,他就又恢复,就正常了。所以,佛经不可不读,教诫不能不学。你不读,永远不知道,永远在迷;教诫要是不认真学习,永远不能恢复,知道也没有用处。教诫实在讲,教诫的总持就是看破、放下。所以我感激章嘉大师,在第一次见面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这是如来教诫里面的总持法门,看破、放下;一生成佛总持的法门就是念佛成佛。我们学习要抓纲领,总持就是纲领,总的纲领、总的原则掌握到,成就不难。

  你看底下一句,『彼诸大士皆示现』,这个「诸大士」是哪些人?在《华严经》里面,从初住菩萨开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像诸佛如来一样,应化在九法界,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身在九法界示现,慈悲到了极处。他在做种种示现,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都在给你做启示,我们一般教学讲提示,你要能领会,你要能觉悟。或者是看到,或者是听到,或者是接触到,马上就觉悟。佛怎么教众生?佛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方法、手段无量无边,在哪里?都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在你自己的四周围,从来没有舍离过,问题就是你会不会?我们在佛门里看古大德在教学那个关键的时刻,会问一句「你会么?」在这句下,有很多人是一下就悟入,这一个提示,他就开悟。怎么开悟?「会么」,会什么?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执着就成阿罗汉,就是;放下分别就是菩萨;放下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就是佛。

  这些诸大士应化在世间,下面我们就看到了,底下经文我们就看到了,你看具体给我们说出来他们的示现,『能使众生尽调伏』。但是这些众生是有缘众生,这些众生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没有这三个条件,众生虽然天天看,不开悟,迷惑颠倒。如果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众生在这边,他一看他开悟。他开悟,你不能开悟,他不能开悟,什么原因?福德因缘不相同,这就是根性不一样。佛度有缘人,什么是有缘人?上根是有缘人,上上根是有缘人,他一看一听他懂,他能体会,能够契入。中下根,虽然听了欢喜,还不能够领会,不能契入,但是也不断帮助他提升,都有好处。所以听经,有人听三、五年开悟了,这是上根;有人听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开悟,中根;有人听到四、五十年才开悟,下根。下根要有福报,他有那么长的寿命,他要没有那么长的寿命,他开不了悟。所以福报很重要。有长寿命就能够多听,多听,慢慢会开悟。这是「能使众生尽调伏」,就是应该调伏的全都调伏了,「应」这个字很有道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四0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我们学习到「无方大用」第六段,「四摄摄生三昧门」。这一段一共有十七首偈,我们学到第十六首。在前面我们讲过「三解脱门」,佛法里面还有讲「三解脱」,这个佛学常识我们也应该要懂得,对我们修学有帮助。三解脱是讲「性本、修成、起用」,实在讲,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能够用得上,它以空假中,就是天台家的三止三观为中心的理念。

  「性本」是说一切众生的自性,这是我们应当要好好的记住,一切法都离不开自性。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成道,示现证果成道,证的是什么?证的就是自性,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他所悟的,悟的是什么?也是自性。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也知道这桩事情,所以说人性本善。过去童蒙的教科书《三字经》,头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性本善。我们老祖宗讲的话笼统,佛法讲得很精细,两个合起来看,意思就更明白了。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的意思是太好了、太妙了,简直一丝毫缺陷都没有,是这么个解释。

  佛法讲的,它讲空假中,自性的体是空的,但是这个空不是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叫做空,这个很好懂。这个空是有,有为什么说无?因为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精神、物质都是从这里变现出来。我们用相宗的八识的四分来说明就很容易理解,相宗说阿赖耶的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八个识都有这个四分。四分里面的自证分就是性体,就是自性的本体,它是空的,但是什么?它能生见分,能生相分。所以你不能说它无,它能生,就是能现、能变。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家也发现了,我们听到科学报告说物质是有,从哪里来的?现在科学家发现物质是无中生有,那个无就是佛法讲的性空。所以它不是物质,它能够变现出物质,物质是相分,精神是见分。佛法里面告诉我们,先变成见分,就是物质跟精神是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证自证分是什么?实在讲,证自证分就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智慧,智慧不是外面来的。这个三分确实跟《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相应,智慧就是证自证分,德就是见分,相就是物质,相分;相分是物质,见分是精神,见分属于德,德相。相宗跟华严用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讲的是一桩事情。这些,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这是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你自性里面统统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所以,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也不是真的,但是也不能说是假的。你说是真的,它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没有自体。若说有自体,那是法性,法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所以叫空。现相,现相有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假的,所以相是假的。它起作用,既然有现相,一定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用。如果统统都清楚明了,那个作用就非常殊胜,用叫什么?用中。作用既不偏有又不偏空,所以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空有不二,你用中,中是中道,中国人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圣贤之用都讲到用中,你不能偏,你偏空,错了;你偏在有,也错了。所以懂得用中。

  这是讲性,它的体本来就具足空假中,用唯识的四分来讲非常清楚。证自证分就是觉性,你突然开悟了,为什么开悟?你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忽然现前,障碍去掉了;你把障碍放下它就现前,这个现前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心本来是有障碍,它不明,障碍去掉之后,它明了,它放光了,这就见到性。见到性是什么?见到自性里面的体、相、作用。体,《华严经》上称作法性,相称之为法相,法相里头有精神、有物质,都是自性的现相。用是什么?用就是体、相在自自然然的运作,我们今天讲大自然的运作,大自然的秩序。

  我们现在看到太空,你看这许多无量的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好象有一定的轨道,互不干扰,它有一定的规则,它不乱。小到一个身体,实在讲,我们身体的构造跟外面的大宇宙,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严格来讲,它是相同的。这是《华严经》上讲大小不二,大到宇宙,小到什么程度?小到微尘。微尘里面有世界,外面世界没有缩小,微尘没有放大,大小不二。从这个地方真正体现到性德不可思议,本来具足。现在科学逐渐发现了,但是科学跟《华严》上讲的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华严》讲得究竟,讲得彻底,微尘里头有世界,这个科学没有发现。

  由此可知,整个宇宙是什么?整个宇宙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整个宇宙,自性是宇宙的本体,自性是真正的自己。你真的明白,真的认识了,才晓得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自己一体,不能分割。所以,佛家提倡慈悲与爱心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整个宇宙跟我同一个体,同一个自性;《华严》上讲法性,同一个法性。你看这关系多密切!冲突怎么发生的?迷失了自性才发生冲突。觉悟自性,哪里会发生冲突?觉悟的境界是什么样子?觉悟的境界是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换句话说,你没有一个妄念,你哪来的冲突?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诚」,《中庸》里面讲诚,诚是什么意思?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诚在我们大乘教里面就是佛境界,人做到真诚就成佛了,一念不生,不起一个念头。虽不起念头,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奇怪了,不是凡夫的境界。为什么?你见到性,诚就见性,所以至诚感通。真正做到至诚,一切众生的自性是一个性,它怎么会不通?怎么会不起感应?诚则灵,灵是觉知,灵明觉知。所以终极的学问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是终极的学问,一切都不是外面,都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所以性本空假中。

  于是从性本来是空假中,从体上讲就是性净解脱,性清净。清净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解的意思;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一真法界,这是脱。法界是什么?法界勉勉强强叫个一真,你要是执着一真的这个名,执着一真的相,你又错了。所以一真法界,佛用了一个名词用得好,叫不可思议,就在眼前,你不可以去想,你不可以去说。为什么?你一想,妄想分别就起来;你一说,执着起来了,妄想分别执着马上就现前,你就迷了。如何能保持永恒的不思议?这个东西好难!保持永恒不思议,不就不起作用了吗?一样起作用,这个就怪了!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也起作用,好难懂!

  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得到很大的启示,我们讲水,这杯水放在那里,水肯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它真起作用,这就是感应道交。外面境界众生有感,善念对它,或者是恶念对它;或者很美的花卉对它,很好听的音乐对它,它都能反应很美的结晶。它起那个作用是什么?用中!它才真的会用中。然后我们就想到,原来像释迦牟尼、诸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他就是用中。他示现,有这个身,我们执着这个身是有,他不执着。所以他这个身是什么?有空不二,可以说它有,可以说它空。佛菩萨应化如是,我们现在身体是不是?也是如此,跟佛不二!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个身体有空假中,从来不晓得。

  身体的空在哪里?空是法性,在动物也可以叫佛性,就是觉性,就是四分里面的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是觉性,你知道痛痒,你有很明显的感触。这个东西不生不灭,人身体有生灭,灵性不生灭。灵性有了分别执着,佛法里面叫它做阿赖耶,叫神识,我们俗话称它作灵魂;迷得重的叫灵魂,迷得轻的叫神识。迷有轻重不同,灵魂迷得重,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六道;灵性迷得轻,所以它住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没有出十法界,这是灵性跟灵魂的差别不一样。不生不灭,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这个身体剎那生灭,物质现象剎那生灭,物质跟精神统统是剎那生灭。佛经上讲心行不住,前念跟后念是相似,不是一个。

  现在科学实在讲也很值得人尊敬,逐渐他们的发现跟佛经上所讲的相似,可是他们依旧是世间法,为什么?用释迦牟尼佛的标准来讲,因为科学家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道理就在此地。离妄想分别执着,才叫出世间法;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发现得再多,再接近相似,都叫做世间法。发现是发现了,你得不到受用,你不能解决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你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换句话说,你还是生活在烦恼跟六道轮回的世间。这个不一样!出世间法,他得其受用,他真的超越了,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他真做到了,得其受用。

  所以在性净解脱里面,我们用一句容易懂的话,本来解脱。这就是说明,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是什么?六道的相、三界的相、十法界的相,统统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三界、六道、十法界全都是有为法,梦幻泡影,性净解脱。性净解脱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自己迷了不知道,这就是禅宗里面所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学佛,希望将来能够证得的就是这个。

  第二种叫「修成」,修成的空假中。我们现在迷了,性本空假中迷得太久,要是没有遇到大乘教,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我们怎么知道有这桩事情?虽然这桩事情就在现前,就在现前,就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知道怎么样?知道要修。修是什么?修是修正,把我们对于遍法界虚空界,这一切现象、这一切道理、这一切因果的真相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现在全都是误会,全都是茫然无知。所以,修就是破迷开悟,转恶为善、转凡为圣,这叫修。

  修成的空假中,你真正了解这现象,明白了,知道如《般若经》上所说,「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有把它称作妙有,妙有非有,那就是相有性空,事有理无,所以称为妙有非有。因此,这些有,你可以受用它,你不能执着它。就像我们看电视、看电影一样,你可以欣赏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也不能占有它,你没有办法得到它。你能够了解现前宇宙就跟电影画面一样,你在这里面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想获得的念头,你多自在!你想控制它、你想占有它,你多苦!结果怎么样?结果一场空。你占有得再多,到什么时候是一场空?死了之后一场空,什么也带不去,这是明显的你能看到。

  实在讲,我也常说,你每天晚上睡觉,你睡着之后跟死了有什么两样?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身体抬走你都不晓得。你想想看,你眼睛一闭睡在床上,什么是你?连身体都不是。每天晚上死一次,你还不觉悟吗?觉悟跟不觉悟,这个人一生的享受可大不一样,觉悟的人快乐无比,不觉悟的人痛苦无边。不觉悟的,苦从哪来?苦从控制、占有来的,患得患失;觉悟的是一切随缘,快乐!只有现前,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现前也不在,也不是真的存在,他就解脱了,他就得大自在,他就是用中。所以要晓得,每天晚上都死一次,生死有什么了不起!平常现象,自然现象。

  所以修成真实的智慧,你能把这些事情看清楚、看明白,这是真实智慧,实慧解脱,修成实慧解脱。住在真实智慧当中,就是解脱,不生烦恼。惠能大师见五祖的时候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一般人不懂,五祖忍和尚可是行家,一听这个话,三解脱里他修成实慧解脱,决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就是说在这个境界里就跟惠能大师一样,你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当中生智慧,不生烦恼。念念帮助苦难众生,不为自己。为苦难众生全心全力去服务,三轮体空,怎么样?没有执着身是我,也没有执着对方是真的、是实有的一个物体,没有执着,也没有执着我替他干些什么事情,叫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事情做了,做得非常圆满,做得非常好,心地痕迹都没有,这叫起用!这都是我们要学的。菩萨的境界,我们能学一分得一分受用,能学两分得两分受用,虽然妄想分别执着还没有放下,得相似的作用;如果放下,得真实作用,没放下是相似的作用,对于帮助你放下,大有好处!我们为什么放不下?原因在哪里?你就自然明白了。

  所以,我们先要要求相似,由相似再入真实。你看诸佛的四土,凡圣同居土叫你提升到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是相似位;然后再提升到真实,实报庄严土。说是我不通过相似,一下就到真实,有没有这个可能?有,太少了,那叫天才,上上根人,这个不容易找,千百年来可能出那么一、二个,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做不到就渐修,一步一步向上提升。最笨拙的方法,一个阶层一个阶层往上去,像我们现在在凡夫位,希望来生能够停到四王天,接上去,再一世的时候提升到忉利天,再升到夜摩天,再升到兜率天,再升到化乐天,再升到他化自在天。一层一层往上去,像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上去,行!他化自在天再往上去就初禅,初禅、二襌、三襌、四禅,再到四空天;四空天再往上去就是声闻,再上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了。一层一层往上提升,正确的!绝大多数人走这个路子。这个路子对中下根性的人接引,成绩辉煌!

  可是这里头还有一个特别法门,那是无比的殊胜,比上上根人的成就还要殊胜,就是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那太殊胜。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真难信!你不要以为我这一生已经信了很幸运,靠不住!你没有真信。为什么没有真信?真信你就依教奉行,你现在还做不到,你对这个世间不能放下,对这世间还有留恋,所以你不是真信,只能说我相信有这么一回事情。真信跟一般的信不一样!所以,绝对大多数的学佛人,现在包括出家的,他的信是什么地位?天台大师讲的名字位中,有名无实。说你不信,你还相信,你也受了三皈五戒,甚至出家比丘、菩萨戒你都受了,是不是真信?还相信自私自利,还相信名闻利养,假的,不是真的。真信里面,这些东西统统放下了。懂得佛教的理论,说得天花乱坠,自己还是做不到,那叫正信,正信是懂得理论,做不到;真正做到叫真信,才管用!

  所以,三解脱起用的空假中,空假中他都用上,都用在生活上,他得到方便净解脱,方便清净解脱。方便,我们下面的经文完全讲到,真叫大开方便之门!清净解脱。讲到究竟的方便,给诸位说,大小不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那就是不二法门。所以我们可以说,方便净就是大乘教上常讲的不二法门。现在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都是修行的总纲、总原则,总持法门。无论学哪个宗、学哪个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你所修学能够与三解脱或者三解脱门相应,功夫决定得力。那么你在生活当中,真的像佛所说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想想我们现前,我们现前确实是惭愧。惭,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自性;愧,对不起父母师长,对不起一切众生。为什么?没学得好。现在在人间,不晓得自己学习,真叫醉生梦死,糊里糊涂过日子,这才叫真可怜!来生到哪里去?来生不是往上,往下面去,降级。来生还能得人道是留级,你在这个世间的功课没学好,留级。这个世间的功课是什么?基本的功课,就是说你得把人做好。人的标准是什么?在我们中国传统里面讲,五伦八德,五伦是道,八德是德,道德,你没做好!

  父子有亲就是父慈子孝,你做儿子,有没有做到孝道?父子的关系有没有修好?这些是课程。君臣的关系是领导跟被领导的关系,仁义!夫妻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你有没有达到标准?达不到标准,好,来生再来。什么时候达到标准了,你就提升,上升一级。像念书一样,我所学的学分全部及格,明年升级;不及格,留级;实在太差,降级。你降级,人降级就是三途,饿鬼、畜生、地狱,你降级。降级还是在学,无论是哪一道都是在学习。希望我们真正了解这个道理,知道我们把课程学好,向上提升。有向上提升的条件,念佛求生净土就很有可能,这是佛法里头无比殊胜的法门。

  我们现前的功课,这些年来,我们是非常具体的提供给同学们,第一个是儒的根,落实《弟子规》;第二个是佛的根,学习《十善业道》;第三个是道的根,受持《感应篇》。在中国五千年来,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中国有儒、有道,儒虽然讲的孔子,是孔子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学术,所以儒家是代表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学术是什么?中国学术是道德仁义。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是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五千年来中国人,无论你有没有读过书,你认不认识字,这三种教育都学过。不念书、不认识字,从哪里学的?从小父母教的,从小长辈教你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耳濡目染,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教育。所以中国人善良,中国人温和,是教出来的。

  到佛法传到中国来,佛法传到中国来两千多年了,把我们的学术提升,提升到什么?大幅度的提升,扩充了伦理、道德、因果,提升了哲学跟科学的教育。所以佛经,特别是我们读的《华严经》,《华严经》讲什么你总要知道。《华严经》里面就是讲这五个东西,这五个科目,这个要知道,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哲学、讲科学。方东美先生介绍我佛经哲学,他说《华严经》是佛经哲学概论,我们从这个题目里面来学《华严》。而且告诉我,这个哲学概论是全世界最高峰的哲学概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学不是去背,不是去念,要做到。所以要落实《弟子规》。

  《弟子规》总共有三百六十句,句句都要做到,变成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有受用。学习《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不长,你读了之后你才晓得,《十善业道》是所有一切世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为什么?它从人天讲起,人天世间法,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基础、根本都在这十条上。条目不多,只有十条,分配在身语意,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是你念头,不贪、不瞋、不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要遵守,都不能违犯。

  以前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十善业道」,我们那时候在台湾,台湾交通工具最普遍的是火车,从南到北。他说十善就像你上火车,从台北到高雄那张火车票一样,你买了票上车,起步,这张票时时要放在口袋里,不能丢掉,车上还要查票,到终点,票还要收去;就是说十善业道从开始学佛到成佛都不能离开。没有十善,就像车脱轨了,离开轨道,你就不在佛的轨道上。这一脱轨的话,到哪里去?就是饿鬼、畜生、地狱的轨道,你说多可怕!因为从人天到大乘究竟佛果,这个轨道都是十善,能离开吗?不但行为不犯,起心动念都不能够犯,这真正的学习。

  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面所讲的统统是因果教育,诸位要记住,祖师大德们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现在连外国人,近代的精神科的医疗在外国很流行催眠术,用深度催眠能叫人回到前生,回到再前世,发现轮回真有,不是假的。发现人没有死,人没有生死,身体有生死,他们也讲灵魂,灵魂没有生死,他又去找了一个身。生生世世的事情都还记得,都能够在催眠当中说出来,医生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等他从催眠醒过来之后放给他听。他自己如果不是在深度催眠之下,他也忘得干干净净,不知道,不晓得;这一听自己所说的,才真正明了有前世、有因果。杀生要偿命,欠债要还钱,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被外国人证明了。

  我们在这么多年讲席当中常常说,人在这个世间不要害怕、不要担心,为什么?没有占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这是事实真相。我占了别人便宜,来生我要还他;我吃了亏,来生他要补偿我。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会生活得心平气和,你会生活得很快乐;不晓得事实真相,那么在你坚固的分别执着之下,你会很痛苦,你计较得失,不知道因果通三世。人与人、人与万物不可以结冤仇,冤仇结下去之后,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才叫真恐怖。所以冤要化解,怎么化解?我想化解,他不能化解,没有关系,只要我这边化解了,他那边虽记仇也没有用。为什么?世间一切法是相对的,对立的,我们前头讲二边,二边对立,如果一边没有了,这一边就空了,落空。

  你明白这个道理,能不能化解?能。诸佛如来化解怨结不是从对方化的,那生生世世跟多少众生结的怨,你怎么化解?自己这边没有了,那边全就没有了;自己这边还有执着,那边统统存在,就这样道理。所以,「觉后空空无大千」,那不全解决了吗?这就好比作梦一样,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在梦中跟人结冤仇,一下醒过来,梦中人虽然想报仇,你醒过来,你不在梦中,他找不到你,就是这种样子。所以,化解一切问题不在外,在内。

  我们参与联合国这么多的和平会议,和平会议开了三十多年,世界愈开愈乱,冲突的频率年年上升,冲突的伤害一次比一次严重,没有办法化解。什么原因?都认为冲突是在外面,是在双方。有人问,佛法里用什么方法?我们中国传统老祖宗用什么方法?用的方法高明,妙极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这类事情是向内心里面去化解,问题真的解决了。他跟我冲突,我不跟他冲突;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问题就解决了。你看佛法讲得多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对立在哪里?矛盾在哪里?冲突在哪里?全都没有了!这是解决问题真正的不二法门。我们真懂这个道理,要会用,用在生活上,用在调解纠纷上。调解纠纷是坐下来,不是讲和,和不了,坐下来干什么?上课,学习圣贤之道。大家学习圣贤之道之后,都恍然大悟。圣贤之道是什么?圣贤之道是回归自性之道,它不是外头的东西,它是自己。圣贤之道,我们可以这么说法,认识自己,真正认识自己才晓得那个人是自己。

  我常常比喻说,我们牙齿咬到舌头,我想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我有过好多次,严重的时候咬出血,很痛!舌头要不要报仇?要不要把这些牙齿都拔掉?从来没有这个念头,为什么?一体。你哪一天认识它,宇宙之间森罗万象、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就跟舌头跟牙齿一样,对立、冲突、矛盾一笔勾销,全没有了,现在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是一体。可是真正知道是一体,肯定是一体,给诸位说,这是大学问。到什么时候才真正知道?明心见性,真的知道了,证实了。我们今天没到这个程度,听佛讲经是这么说法的,我们只是听说,没有证实;听说而后证实,证实就是明心见性。所以听说是在名字位。真的很想证实,我们真的努力在想证实,观行位,你朝这个方向、目标去走,这不是假的,是真的,真干了!真干,还在初学的阶段,还没有见道,方向、目标没错,认真努力去学习。学习个三年五载,学习个十年八年,渐渐契入境界,信心具足,法喜充满,真的烦恼轻、智慧长。从名字入观行,从观行入相似,从相似入真实,这有阶段性的。

  出家必须要学习沙弥律仪,所以出家的根是四个根。在家修学是三个根,三个根好象鼎,三足而立,鼎;四个根比三个根稳固。所以中国几千年的教学,一般人只有浅深不同,全都接受过这三个根的教育,这是中国人。中国的出家人是四个根的教育,他还要接受沙弥律仪,叫根深蒂固,所以代代都出圣贤,大圣小圣、大贤小贤。佛门里面,儒、道里面,都出高人!到我们现在这一代?现在这一代看不见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有几个高人,这些人过世之后变成什么?后继无人,这个事情叫人担忧。

  去年我从伦敦回来,在伦敦去访问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前年访问牛津大学,我去访问他们的汉学系。欧洲汉学,这三个学校是非常著名,而且有很长的历史。果然不错,这里面的学生、教授普通话都讲得很好,完全不需要翻译,他们读中国古书,读佛经。有一个研究生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还有一个研究生用《孟子》写论文,另外有一个是用王维,唐朝的文学家。他们的指导教授麦大维先生问我一个问题,说是在中国近年来出土文物里面有四个字,「物恶独胜」。他一个字一个字告诉我,物,物质的物,善恶的恶,独立的独,胜负的胜,他这么告诉我。他说这四个字什么意思,物恶独胜?

  他也请教过不少专家学者,有人跟他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明人厌恶一个人独自殊胜,他问我这个说法对不对?我觉得这个说法对,但是意思不完全。要是人讨厌别人独自殊胜,那用「人恶独胜」就好了,为什么用物?物比人大,比人的范围广,物是讲天地万物,都讨厌你独大、你独自殊胜。他明白了。那个恶是厌恶的恶,讨厌,你反过来想,天地万物都喜欢共胜,我们大家一起都殊胜,共和、共美,大家都一样的,好!个人独胜,超越别人,别人都嫉妒、都讨厌你。

  接触之后,我们深深感到在外国汉学系里头没有真正的高人。这也难怪,为什么?我们中国本身现在汉学里头确实也没有高人,外国怎么会出高人?所以从欧洲回来之后,我就想到如何能培养儒释道的高人。培养不难,只要四个根扎得好,那就是人才。这四个根能扎下去,然后你好好的帮助他,你给他一个环境,让他去念书,中国自古以来所谓的是十载寒窗,一举成名。你能够帮助他、供给他,让他无后顾之忧,好好念十年书,他有这四个根,念十年。十年专攻一门,不能学两样,学两样就不能成就,学个三样、四样就更糟糕。

  一定要遵守老祖宗的教诲,老祖宗教诲在哪里?在《三字经》的前面八句,首先肯定「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意思是佛在经上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肯定这一句,你才能建立自信心。我本性本善,我本来是佛,我要是学佛一定能成佛,他有信心;我要是学儒,我一定能够学到孔子,他有信心。所以首先建立信心。然后了解事实真相,「性相近,习相远」。从本性上来讲,大家没有两样,就像佛法里面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性相近。为什么会有差距?差距是习性,所谓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生长的环境,你会受环境影响。这个环境好,你就变成好人;环境不善,你就变成不善。

  所以孟母三迁,道理就在此地!她为什么要搬家?孟子的母亲原先住的地方,是跟像现在讲葬仪社很近,所以孟子从小学埋葬死人。他妈妈看了,这个不好,赶快搬家。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是跟屠宰场很近,孟子就学了杀猪、宰羊,她就想到这也不行。最后第三次搬的时候,搬到一个私塾的附近,看到小朋友去念书,他去念书,这个好。所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这就说明,圣贤是教出来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看你怎么教法。这是教学的道理,环境太重要!

  现在我们看到有些学校,我很少去看,一看的时候让我看得心惊胆跳。什么事情?学校的周围居然都是网吧、电子游戏机,大概这些学生一下课都到那边去玩去了,这个不好,这个学校要搬家。这些学生能念得好书吗?非常可怕,我们看了很恐怖。所以底下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重要,教、学都是贵以专,就是一门深入。你一生用十年,十年用在一门功课上,你就出人头地。早年我在台湾住在韩馆长家里,她家的邻居,大概隔三家,隔三家是天主教堂,这个天主教的神父是政大文学院的院长。他一生专攻《宋史》,一生时间、精力都用这一部书上,所以讲宋朝的历史他是专家。这个人我们问问他,他的学历初中毕业,自修成功,他的基础是初中毕业,没有念过高中。一生就是研究、学习《宋史》,最后是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好象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靠什么?靠自己成就!

  自古以来成就的人,都是自己发愤努力而成功的。但我们能够提供一些环境,他喜欢研究哪一门,真正有这四个根,我们可以帮助他,让他好好的去念十年书,他就会变成世界尖端的人才,真的是专家学者。如果没有这四个根,他所研究的就是儒学、道学、佛学;他要有这四个根,他是学儒、学道、学佛,不一样!他要学《论语》,真的是现代的孔子;学《孟子》,是现代的孟轲;要学大乘经教,是今天的释迦牟尼,成功了!所以我天天就在想这桩事情,能不能有这么一个环境,让天下真正好学的人在这个地方学习,我们提供他学习的环境。

  古时候十年寒窗,是独善其身;十年之后,学成之后,则兼善天下。现在怎么样?现在可以独善其身,同时兼善天下。譬如有十个、二十个同学,每个人专攻一门,每天自己做学习的报告。我今天读了一天书,我这一天书有些什么体会,做报告,报告给同学们听。我学《论语》,我报告《论语》,一天半个小时;你学《金刚经》,你每天也半个小时报告《金刚经》的学习心得;他学《庄子》、《老子》,每天都用半个小时。我们的报告厅就是摄影棚,我们录相同步用网路播出去,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分享,那就是独善其身同时可以兼善天下。有这么一个小型的书院就行了,能够有十几二十个人天天在做这个报告,我相信一年的时间,整个社会风气会转变。为什么?圣贤的学说,圣贤人来讲才有效!不是圣贤人讲,学者专家说到做不到,别人不相信,听了没有味道,不想听你的课!你自己真正做到了,就有摄受力,至诚感通,有摄受力,会产生很大的效用。这不是做不到,不难做到。

  成圣成贤是不是要找个圣贤的老师?当然是要。找不到怎么办?跟诸位说,孟子就是找不到,孟子好学,找不到老师;他找不到老师,他找古人,古人他找谁?他找孔子。孔子那时候已经过世了,孔子的著作在,孔子还有不少学生在。所以,他专门学孔子,有问题向孔子的学生请教,他以孔子做老师,他真成功了,变成孔子的继承人。你看现在讲孔孟,没有讲孔曾,没有讲曾子。由此可知,我们找古人做老师就行了,现在没有老师,古时候有。我学佛,找释迦牟尼佛;我学儒,找孔子;我学道,找庄子、找老子。直接承传,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所以,就是基本的那四个根要稳。没有这四个根,你可以成为学者,你不能成为圣人;有四个根,你不但是学者,你是圣人。这是现在迫切需要的一个问题。

  我最近到云南去看看,在山上看到确实有很好的环境,能够真正让这批年轻人在那个地方闭关十年,十年不下山,这是至少。早年我访问日本,去看日本的比睿山,比睿山在日本是非常著名的,认为是佛教的母亲。日本有十三个宗派,佛教十三个宗派,十三个宗派的祖师,他们开山的祖师都是在比睿山上长期修行,然后下山传道。我问里面的执事,我说他们在山上修行,最少的时间是多长?他告诉我十六年,最长的三十多年,不下山。所以他才能成就,下山弘法就成为一个宗派的祖师。中国从前订的十年是最低的一个限度,不能少过十年,能够在山上十年不下山,专门攻一门。

  现在儒释道三家的经论都相当丰富,都不缺乏。佛家有《大藏经》,儒现在有儒藏,《四库全书》,道有《道藏》,典籍很丰富,参考资料多。可是要一门,只学一门。一门,前面两年专攻经,不要看注解;三年之后,可以参考各家的注解,各家注解选一种、二种深入;深入之后,再参考其他的注解,一部经的注解。十年功夫下去,真的通了。因为一门,心是定的,定生慧,人心不定,没有智慧,定生慧,慧才开悟,才能够贯通。所以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为什么?智慧开了。如果学很多门,你能够学到很多常识,不开智慧,学一门会开智慧。

  我们在初学经教的时候,老师只准学一门,你想学两门,不教你。他是很肯定的告诉你,你没有能力学两门,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它不像佛学院,佛学院同时学很多门,我们晓得那是学常识,真的,佛学院出不了人才。原因在哪里?学得太杂、学得太多,心是散乱的,不是清净的。学一门,心是清净的,他每天想就想他这一部东西。可以听别人的报告,能够吸收别人的一些智慧,帮助他自己开解,一定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才能成功。所以这是我们现前迫切的一个期望,真正能为中国传统造就人才。你懂得理论、懂得方法,不难,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中等根性的人,最重要的是德行,有德行、有毅力、有决心,锲而不舍,没有一个不成功。

  中国三家的学说,可以贯通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说,乃至于不同宗教的传统都能贯通。为什么?全都是自性流露的,到你真的见性的时候,没有一样不通。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门门通,我们要相信这个道理。然后读这个经文,我们的体会就更深了。「彼诸大士皆示现,能使众生尽调伏」,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的。

  我们今天处的这个世间,在历史上讲大乱之世,它不是大治之世。为什么乱?圣人的教诲没有了。科学技术的教育有负面的作用,圣贤教诲只有正面,没有负面,所以科学决定不能够脱离传统。中国人讲传统,就这三个东西,伦理、道德、因果,可以再加上哲学,不能脱离这个。科学如果把这个东西脱离,科学对于人类有害无利。得的利益,那就像佛经上的比喻,刀头舐蜜。好象一把利刀,刀刃上涂一点蜂蜜,舔起来很甜,甜头还没有尝到,舌头已经被割掉了。现代科学,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得到,科学的便利是有,比如现在的交通工具,飞机、轮船、汽车,代步方便;副作用,诸位现在知道了,臭氧层被破坏,大气被污染,温室效应就从这儿来的。

  地球现在暖化,特别是这一年来,去年冬天叫温冬,温暖的冬天。南极、北极亿万年的积雪现在开始在融化,速度惊人。科学家给我们做的报告,如果南北极的冰统统都融化,现在的海水会上升六十五公尺;换句话说,沿海六十五公尺以下的全都会被海水淹没。这个事情,美国上一任的副总统高尔好象在全世界到处在讲演,我是听到一个他讲演的光碟,听他报告这一桩事情,极力在呼吁!现在这个现象已经浮上来,太平洋有些小岛不见了,大概在海平面不到一公尺的不见了。前几天我听人告诉我,巴里岛,上次在那边举行一次,联合国办了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听说现在这个岛涨潮的时候潮水涨上来,但是它不会落下去。这是什么?这是水已经上升,不落下去了,低洼的地区被淹没了。海水上涨决定是加速度,愈往后面涨得就愈快,真的使人听到人心惶惶。

  科学只讲数据,温室效应,排除这个工业,排除这些废气,是的,在佛法讲这是缘,还有更深的因。因是什么?因是贪瞋痴慢,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洪水的因是什么?贪婪!如果地球上居住的这些人各个都有很严重的贪心,洪水就涨,冰就融化了。这个说法科学家不信,学佛的人相信,学圣贤教育的人相信。贪心感水灾;瞋恚感火灾,火山爆发,气候的炎热,瞋恚;愚痴是风灾,飓风;傲慢是地震,傲慢是贡高傲慢,不平,我比人高,感招的是地震。这个我们讲天然,现在讲是天然灾害,他不晓得是人心所感,这在佛经里面讲的境随心转。

  用佛的方法来化解灾难,两句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灾难自然化解。佛说的这些,现在世间人相信的人不多,不相信的人太多,叫共业所感,那就没有法子。但是要晓得,这一个地区的人如果相信,这个地区不遭灾难。共业里头有别业,我们中国谚语所谓是「一人有福,连带一屋」,我们这个房间里有很多人,有一个人有福报的,他不会遭灾难,我们有灾难也沾他的光,灾难也不会现前。香港这个地区,如果所有学佛的人都能认真落实四个根,香港就可以能免除灾难。我们学佛的人要做出真正的贡献,他们贪,我们不贪;他们瞋恚,我们能忍辱;他们愚痴,我们有智慧;他们傲慢,我们谦虚。真正能勤修戒定慧,不但度自己,度自己就是度众生,自己没度要想度众生,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要帮助别人是先帮助自己,帮助这个世间化解灾难,先把自己贪瞋痴慢、烦恼习气除掉。自己不遭难,然后才能够帮助这个地区。

  当然这样地区愈扩大愈好,所以宗教的教学、宗教的教育在今天比什么都重要。宗教要团结,宗教要往来,宗教要互相学习,避免冲突,避免矛盾。我们以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拯救地球上的灾难,那就是大家一定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最重要的还是互相学习,在教义上扎根。宗教都是爱人的,神爱世人,佛法的大慈大悲,《古兰经》的真主确实是普慈特慈的,普慈特慈就是大慈大悲。可以贯通,可以融合,我们共同一个目标,化解这个世间灾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