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是圆的是什么眼:教得好 学得好 考得好 ——2010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述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7:37:56

教得好  学得好  考得好

                  ——2010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述评

2010年10月25到29日,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在淄博的桓台一中举行,历时近一周。作为一个教了20年语文的老教师,作为曾参加省市评课的老师,听课期间,在德州市评优质课(作为评委,曾参与德州市2004年语文教学能手评比、2008年优质课评比、2009年优质课评比)的感受、参加山东省评课的感受和自己20年教学的感受几相碰撞,深感收获巨大,颇多感慨。一得之见,见教于大方之家。

先说说优点吧。

一、参赛选手精心准备,态度认真,个人素质强。

此类比赛和原生态课堂有所不同,它是选手个人、学校和地市教研室几方合力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仅是选手个人的比赛,也是全省各地市教研室、各学校的多层博弈。

既然是各地市推上来的选手,基本功扎实,个人素质普遍较强。选手们普通话比较标准,表达清楚明白干净利落;板书比较流畅,能显示课堂的核心;朗诵能力较好,声情并茂;课堂驾驭能力较好,能处理各类显现的问题。如果选手普通话不标准,语音平淡甚至难听,非课堂需要的“啊啊”“这个”“那个”等口头语多,朗诵没有感染力,课堂驾驭能力较差,出现较多的指点错误,都会影响对选手的综合印象。选手个人都很珍惜这种参赛机会,必然会多方求教,虚心学习,苦心钻研,很好地去准备比赛,这勿庸置疑。那些成绩较好的学校很多成立了备课智囊团,从教学参考材料、教材精心分析、教学合理设计、课堂情形应急处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准备,精心打磨课堂,力求精致。所以,这种比赛既是个人的比赛,也是几方面力量的比赛。

最后,省教研员厉复东在总结的时候说,山东省的语文教学水平高于全国,本次比赛发现了10位选手综合素质高,参加全国比赛可以拿一等奖,其中就包括我校的崔桂静老师。有追求的语文老师,都需要锤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能力,提升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为在更大的舞台上进一步展示自己奠定基础。

二、以生为本理念比以往有所体现,不一味展示个人的精彩。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渐渐普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语文课堂也不能例外。生本课堂会兴起,逐步得到发展。较之过去,生本理念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

很多选手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读写的层级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语文,从初读感受、悟读理解到深读探究等方面让学生多次阅读,让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这显示了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凡是一味自己讲解,只展示自己的精彩,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课基本上被一票否决,从性质上讲,这是理念错误。有几节课,老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活动,课堂沉闷乏味,让人感觉异常落后。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话,成绩当然不会很好。

三、教学设计彰显匠心,无论那种课型都能重视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探究文本。

文本,在语文界已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说,有文本才有语文,失去文本就失去语文,所谓语文味就应是在文本学习中使得阅读者的语文素养和其他素养得到提高。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脱离文本,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美术课、音乐课等,那是语文味的失去,犯了性质上的错误;但是死扣文本,成为文本的俘虏,看似紧扣文本,实则是为解读而解读,其实际效应也大可商榷。有几节课离开正在学习的文本,横生枝节,旁逸斜出,受到了大家的批评。比如《看社戏》就属此类。

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媒介,是起点,但不是终点。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问题在于这个例子该如何去用。对文本的利用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书,充分感受文本的美,让学生热爱读书,培养起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表达;在文本学习中,引导学生处理好“死”(死就是文本中不能随意发挥的知识,比如字词、文体常识、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等)与“活”(活就是可以生发的一些东西,比如词句的语境咀嚼、文本与读者经验世界的勾连、读者的联想想象等)的关系,抓“死”求“活”,使得语文学习避免随意性,同时又充满灵性。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一起,让文本该“死”的要“死”,该“活”的要“活”。文本解读的最终指向应该是让阅读者确实学有所得,提高阅读者的语文素养。课文读起来,要点拽出来,重点抻出去,最后收回来。让文本活起来,作者活起来,读者活起来,当是至高境界。

本届比赛应该说都重视了文本学习,有这样几个表现:

1、普遍重视文本诵读,读的方式多样。

课堂上经常出现朗朗的读书声,齐读、分读、朗读、背读、范读等方式层现迭出。初读求印象,培养语感,锻炼整体把握;再读求理解,感知文本的内容、结构和写法等,基本理解文本;深读求探究,对文本生发点深入研读,力求有更大的收获。初读、再读、深读等几种读相比较,让读层层深入。读说结合,加深对文本的感悟,“用你的声音把你说的感受读出来”这样的提示语经常出现。培养语感的读求整体感悟,理解性的读重体味,鉴赏性的读重抑扬顿挫的变化,几种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充分地读,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地理解,深入地思考,活跃地表达。

省教研员厉复东曾说,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书,读读想想,再读读想想,不必那样花样繁多。很多课堂,不管读得如何,都重视了多角度的诵读,这应是一种继承传统语文诵读传统的好现象。不读,那不叫语文课。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也要响起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语言风格,通过多次朗读获得多层体验,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实现语感的培养和对文本的把握。

关键在于,在必须读的基础上,要把握读的量和质。文学作品注重朗读和背诵是对的,但是不能仅仅是多次重复朗读,不注重朗读的目的性,不注重朗读的层次性。为读而读,将读泛化,往往导致上课书声朗朗,花样百出,好像是读了,但是属于小学生数滑句式的读,对培养学生能力也不利。传统语文倒是强调一味去读,这对感悟能力强的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感悟能力弱的人来说还是要帮他们读。这个帮就是科学的阅读指导。

2、围绕文本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

(1)设计之前,首先注重文本挖掘

在深入研读文本、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法,挖掘出文本真正值得实现的目标,挖掘出文本真正值得探究的几个点,作为课堂设计的核心。比如,《再别康桥》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梦究竟是什麽?(另外,“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青荇”也极具探讨价值)这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极好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文本挖掘能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极具价值。再比如《琵琶行》中“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相逢”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相逢含义是否一样?也是切入文本、深入探讨的好问题。类似这样的点,在文本中隐藏着,需要我们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掘。如果我们能研读出这样巧妙的点,那文本学习就显得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新颖别致。可见,没有目标不好,目标过多也不好;挖掘点不巧不行,过多则课堂承载能力有限,处理起来难度加大。

高中语文不同于初中语文,应在教材深入而巧妙的挖掘上下功夫。有一批课,提出的问题浅薄,无意义,存在着重教学环节、轻内涵挖掘的倾向。挖掘不够,只会让学生对文本只有朦胧的印象,触动不了心灵。其实印在心中最深的还是一些细节的东西,所以学习中务必要对细节详加学习。比如,赵闽东老师朗读和写作的个人素质很好,但是对《氓》这首诗的“言”扣得不够,挖掘欠缺,所以也留下了遗憾。

问题在于:目标和文本切入点找到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合理利用。

首先,导入要精彩。语文课要讲究导入,依据文本,方式多变。

引用相关诗词、俗语、警句等导入。比如引用古代诗人对月的描写,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导入课文。比如引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引出诗仙和酒仙李白。比如引用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娥眉共比高”引出苏轼等等,富有诗情,极具文化价值。

渲染导入。如多层导入,一层、你喜欢听歌吗?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二层、展示东坡塑像,打出条理清楚的字幕:才华横溢的苏轼(文;唐宋八大家,诗:苏黄,词:苏辛,书画:苏黄米蔡),三层用鸡蛋钢铁撞击现实的比喻,说明其人格,四层引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引出黄州的几篇作品,层层渲染,环节紧凑,形成了对苏轼的鲜明印象。

故事导入。比如农场主找马的故事和克雷洛夫寓言《杰米扬的汤》引出课题或问题,从而为课堂推进奠定基础。

多媒体导入。图片展示,配乐描述写作背景作者和相关材料,引出课题。比如用阎维文的歌曲引出《我不是个好儿子》。

生活经历导入。用自己的和学生的亲身经历唤起觉醒,感受课题。比如看戏的经历引出《看社戏》。

设问导入。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起到了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作用。

训练导入。比如,在“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中各加一个合适的字变成有意味的诗句,学生会加上很多字,在比较中既练了鉴赏能力,也引出了本课的主题:多角度立意(不过此例用于说明多角度立意并不很恰当)。有的从学生的片段作文导入,生成问题,现实性强。

时事导入。比如针对美对台军售发表看法。

题目解析导入。如解析《再别康桥》导入诗歌。

很多导入使学生经受了文学常识、历史文化、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洗礼,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很好地进入了文本,同时进行了其他的训练。

但是我们发现也有很多人不注意导入的艺术性,导入简单枯燥,为进入而进入,没有把这一环节当作一次学习,一次训练。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应该在导入环节把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其实,不论是导入环节还是其他环节都要紧扣文本,注重各个环节的含金量,彰显设计的智慧。

(2)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设计科学巧妙

既然是展示课,老师们比较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学法点拨、教学导入、整体感知、问题设置、文本拓展、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完整紧凑,清楚明白,有条不紊,传统色彩浓厚,少见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叛逆和颠覆。比如获好评的耿文超的课,其学习过程就是浅味—品味—深味,思路清晰,学生活动丰富,朗读品味突出,重点探究得当,比较深化突出。第一步浅味,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文意,把握感情基调。读完后,让学生说说有无不懂的字音字义,解决完后,老师又提问几个,加强对基础的学习。然后让一个学生朗读,进一步感悟字音、节奏和情感。读完让几个学生边评析,边朗读。第二步品味,围绕“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问题,小组活动,个人充分表达,边说边读,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步深味,比较李白的几首饮酒诗,体会其饮酒态度的变化,进一步把握其一生思想感情的变化。这几个环节简单明了,环环相扣,有文本学习,有拓展学习,读说读结合,对文本的学习由浅入深,始终扣住作者的思想感情逐层深入去体会。这样用简洁思路引导学生学习的设计还是不错的。

但是如果环节繁复不当,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发现有些设计存在整体感知没做好、问题设置不具挑战性、导入没有艺术性、环节过多、步骤繁复、缺乏总结归纳、没有拓展延伸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课堂不够完美。有些课堂太注重环节了,课堂进度很紧张,什麽也说可什麽也说不透。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如何突出重点和讲究环节?只注重环节完整,为环节而环节,看似完整,实则收获不大。但不注重环节,语文课好像没了模式。我觉得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讲求科学和精巧

以前听过市级优质课,觉得有些设计别具匠心。讲柳永的“雨霖铃”时,在感知、品味完柳永的感情后,提出“此时,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引领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表达能力。探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是游仙诗、山水诗还是送别诗,通过诵读感悟分析,提起全篇,最后得出新见解“是寓意深刻的政治抒情诗”,从人生观、价值观层面分析李白,显示了深刻性。解读《赤壁怀古》,抓住“写了几个景点”“在众多豪杰中为何单单联想到周瑜”“多情应笑我的情是什麽”“哪几句精彩”,将豪放分解为壮丽之景,壮志之情,豪放之人,使学生从豪放角度具体可感地接受豪放诗歌特点。

这次听的省级优质课,觉得在整体把握上的教学设计有着简单中求深刻的特点。比如,《我不是个好儿子》用这样几个问题带动全文学习。(1)在几个学生读完课文,评析完毕后,抛出第一个问题:贾平凹为著名作家,是家族的荣耀,是父母的骄傲,可他却说自己不是个好儿子?他为何这样说呢?给大家二三分钟浏览文章,找出理由。(2)在学生说完依据后,提出第二个问题:作者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儿子,你认为是不是呢?二三分钟读文章,说说你的理解。(3)回到文中,你觉得那些细节是感人的?解决完前两个问题后还有20多分钟时间,能充分实现对重点问题的把握。问题具有发散性和递进性,能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章。比如《雷雨》,用“周朴园对蘩漪到底有无真情?”这样一个问题带动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积极发言,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用“到底谁画上了这片叶子”这样一个有争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起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语文的随意性较强,有些老师给学生一定的思维范式,这设计很好。比如:“用文本+细节+感悟”的形式谈细节;用“从——(内容),看——(人物),感知——(形象特点)”的方式谈人物;用“论点表述方式——针对所议论问题的带有明确表态性的完整的陈述句”明确告诉学生用何句子写论点。。。。。。无论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还是思考问题,给他们一种比较成熟的思维形式是必须的。

总之,多方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深度广度,讲究艺术性和实用性,是讲课的基本特点,基本反映了选手对语文的理解程度。教学设计合理不合理,出彩不出彩,有无深广度和艺术性、实用性,是造成差距的基本原因。教学理念、文本挖掘和教学设计是根本。

 

最大的感慨是山东省的语文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任重道远。

感慨之一:生本思想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步履艰难

以人为本在语文教育上的体现应该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者、辅助者和提升者,成为出色的导演和教练员,而不应仅仅为了发展教师而让学生成为配角,成为课堂的应声虫和陪衬者。对于以人为本,比较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要双向发展,互相促进,最终指向学生的成功。只强调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偏颇的。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老师还不是真明白。本届优质课上,相当一批老师还是扮演了“经师‘的角色,看似双边活动,其实还是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翻版,实质并无多大的真正改变。

这种不以人为本的课堂表现是:

教师授课以自己提问、自我分析、自己做结论为主。教师讲授时间过长,学生活动时间较少,必然造成学生活动不充分。学生成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非学习目标)的工具,学生只是哼哼哈哈的响应者,真正的主角是教师而非学生。其实,有些东西不需要大讲特讲。现代文本身比较浅显,很多东西,学生一读就能读出来,为何还要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看不懂的,老师点拨一下即可;看得懂的,就不需要讲。设计几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就可以了,哪里值得讲个没完。语文教师对讲的偏爱,反映了理念上的一种偏差。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入文本,让学生自主理解,自主思考,自主鉴赏,把引导诵读、培养语感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在诵读中完成文本解读。学生没有充分感悟文本,只是进行所谓解读,解读再深刻也对提高语文素养没有效益。

课堂提问成为“伪提问”,回答成为“伪回答”。教师自己提出问题问学生,看似提问,却往往在学生未充分思考未回答完全不明就里的的情况下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或者稍作提示就告诉学生。在有效思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当然缺乏深度、广度和新意;有些回答比较好的,往往是在预习中就有了现成的结论。这种提问,这种回答,对发展能力有何作用?这些表现其实都是硬灌给学生,为了印证教师的结论,为了完成教师的所谓教学环节,为了成就老师的所谓“素质”,而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试着让学生自主提问题,老师提供资料和方法,让学生尝试解决,对培养思维能力岂不更有作用?有些教师面对学生不符合自己提问的回答,或避而不谈,或一带而过,尽力把学生的思维拽到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吗?

很多课堂没有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尝试分析问题。纵观这些比赛课,很少有人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基本上是老师设疑,学生被动回答,或者老师将结论灌给学生。而提出问题有事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创造性的萌芽就在于善于观察,提出有创见的问题。 

大前提提示不够,易造成思维偏差。很多问题,必须点出前提条件,否则容易使思维走入误区。比如讲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点出由果溯因法,这不错,但是不强调“这是具有因果的材料的审题立意之法”,就会让学生以为所有的材料作文都要由果溯因。类似不强调前提条件,易使思维不准确的错误还是不少的。

以上这些做法,其实都不能真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过分重视课堂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有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浮躁表现,是形式主义的流毒。其根本还是师生关系认识上的偏差,生本思想并未真正深入人心。

感慨之二:课堂的同质化现象突出,鲜有个性突出、魅力实足、底蕴深厚的新课堂。

来自全省各地市的课堂,大多预设充分,环节相似,方式接近,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雷同感觉,难见耳目一新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最有个性的好课堂,可是这种个性在哪里呢?。 

我曾经问曾担任过市教研室主任现为武城二中校长的李德民校长,什麽是好的语文课堂?他说,那种声情并茂充满激情的课堂就是好的语文课堂。他不是专业语文教师,但这引起了我对语文好课堂的畅想:应该像一缕春风,送来温馨,感受温暖;应该像一柄拂尘,扫去尘埃,澄清心灵;应该像龙吟九霄,激荡清越,撼人心魄;应该像一幅绝美的图画,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应该像一支美妙的曲子,让人沉浸其中,时时品味;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多彩课堂,课堂所播撒的东西应该像一粒种子植入心田,生根发芽。。。。。。赤橙黄绿青蓝紫,调出人间最美最美的色彩;喜怒哀惧爱恶欲,演尽人性无穷无尽的奥妙。好文,好课,好人,简简单单的一个好字,融入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渴望和不懈追求。我们语文工作者应该把追求好的语文课堂当作毕生追求,从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的幸福。

综合看过的几节亮点课,我觉得好课堂还是有一定相似点的。1、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设置目标,精巧实在,不空不多。比如《我不是个好儿子》就是感悟亲情和愧疚之情。相反,目标过多,空洞就没啥实际作用。2、教学设计思路简洁,紧扣文本,适当延伸。大道至简,简单即美。把语文弄得花里胡哨,看似热闹,实则脱离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几节好课就是用简洁的思路学习语文,问题合理适用,课堂扎实有效。3、小组活动适量适当,关键在于用到当处。面对发散极强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确实需要讨论,那就讨论,一看就明白的用不着兴师动众讨论,滥用小组不可取。耿文超老师的课小组用的就比较适当。4、遵循语文规律。环节设计,遵循由浅入深、自主合作、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将读写有机结合,学生诵读感悟,积极发言,生生、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很活跃。5、驾驭得体,点拨适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理睬,那是硬伤;点拨引导最见教师功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多数课堂很难称得上是真好的课堂。有些课堂,学生成为了陪衬和摆设,老师滔滔不绝演绎自己的教学过程,尽管也有学生活动,但是不过是为了完成老师的提问而已,学生好像很卖力地配合,但并没有主动探究的兴趣。为文本而文本,学生中的丰富资源引发挖掘不够,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文本世界不能有效对接,展开交流。没有教师自己,追求千孔一面,没有突出文本特色,只有“高大全”式的所谓展现。看似活动很热闹,但少有印象深刻的魅力课堂。

课堂生态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观念、设计和驾驭的问题,这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知识积淀有关系。比如,公认的不好的课堂多数是在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上出现了问题,把教师置于课堂主体的地位,把学生当作了附庸;缺乏良好的课堂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大局观不够,细节把握出彩不够;课堂资源利用不足,只动用教师自己的资源和教参上固有的资源。。。。。。所有这一切,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题目、作者、时代背景、大体意思、内容剖析、艺术鉴赏依次道来)顽固占据大脑,与主客体关系不清楚等诸多理念问题密切相关。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教育政绩的硬性驱使下,老师们为了多快好省地出成绩,不自觉地选择了挤压式教学,拼时间,多做题,哪里还有什麽教育教学的技巧?有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很多老师不喜欢读书看报,自身惰性强,多年教书吃的还是中学或者大学的那点老本,如何能接受新知识新理念,课堂如何能有新色彩?也有学生的问题。你要创新,他还不一定接受,因为他们受了多年的老模式教育,对新模式可能还抱有一丝怀疑。山东多年来形成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形势极大禁锢了很多教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形成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接收新东西自然要慢些了,尽管省里下决心进行素质教育,但多年痼疾一时半会还不能扭转过来,出现这些问题也还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必须加以改变。

新课改实行有年头了,也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但感觉现在并未真正改变。受大一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课堂模式相似,使用方法相似就不显得奇怪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理念的转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多进行学术探讨,提高思想认识,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大胆探索,总会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 

感慨之三:教师的知识积淀、理论水平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对课堂的睿智把握。

基于智慧和学识的课堂调控是新课堂中教师的重要角色

既然课堂的主导是教师,那么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的各种闪光点和各种问题都与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密切相关。

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课堂调控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能充分备课,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适合新课改的智慧处理;就算不能预见问题,若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理论素养,也能随机处理问题。发现学生思维偏斜,可及时纠正;发现学生知识错误,能准确更正,或者系统补充;发现学生充满智慧的发现,能及时鼓励,加以拓展,甚至能作为课堂的突破口;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充分鼓励,引导深化;学生设计出有创意的环节和细节,击节叫好,作为课堂的主旋律。。。。。。这也许就是新课改应有之意。民主的课堂有可能不那样完美,场面有可能混乱,环节可能不很完整,但是课堂充满民主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放开之后,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强,也许学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发现,多数课堂是那种中规中矩的课堂,完全依靠老师的设计进行,一切都是按照预设的环节和细节进行,学生置于陪衬地位,符合老师预设的得到鼓励,而另一种质疑的声音被忽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和全面的发展,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并不能显示多少,就像秘书给领导写好了稿子,稿子再好也是秘书的水平,领导的水平并没有显示多少。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或点拨不当,混乱处梳不顺,纠结处解不开,跑题处拉不回,偏差处改不了,显示课堂驾驭能力的不足。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掌控课堂,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教师也有一个学习提高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智慧和学识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新课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课堂掌控艺术,这是最见教师内功的,但我们长期以来的评价标准一直是这个教师的素质不错,所谓素质主要指教师外在的形象气质、书写水平、普通话水平等方面。过于注重形式的评价标准和中国文化的浮躁性密切相关,而这一点也正是中国文化的浅薄之处。看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等媒体,思想的深刻、文化的探讨等深层面的东西过少,主持人一概是靓男俊女,节目充满浅薄的搞笑,好像除了这些人别人不会主持节目似的。而现在的孩子却喜欢这些东西,这难道不该在新课堂中适当纠正吗?但是我们看到,课堂中这种文化的引导太少了,文本内容远离现实生活,而教师在这方面缺乏引导。

 

通过这次听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日常听过的无数节课,做了深刻的反思,愈发感到新课堂大有文章可做,需要改革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首先要把反思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自身课堂,然后通过研讨、听课等方式改革教师们的语文课堂,从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让语文课堂真正务实高效,成为学生和教师都向往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