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情纹身图:川军抗战名将-----邓锡侯及陈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13:24
川军抗战名将-----邓锡侯及陈离  

抗战名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锡侯在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热潮的推动下,在中共中央特派员张曙时等的影响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主动请缨,出川抗日。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将出川抗日的四川陆军十四个师编为第二路预备军,任命刘湘为总司令,邓锡侯为副总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9月,出川抗战的各军分别向成都、重庆两地集中,准备一路北出剑门,一路东出夔门,驰赴山东,山西抗日前线。9月5日,在成都市举行了有万人参加的"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激昂慷慨的讲演, 他说:"我们四川人是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二十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我们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邓锡侯的一番激情壮浯,使在场的将士热血沸腾,人人振奋。欢送大会之后,邓又召集第四十五军驻成都的出川抗战官兵,作了动员训话。他说:"一二五师官兵扬言:‘不发清所欠薪饷不出发,你们的欠饷是应该发清的。......但是日寇侵我国土,杀我同胞,抢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全国一致请缨杀敌,我们军人的天职就是全中国民民,出川抗战。目前前线情况,急如星火,怎么能说要发清欠饷才出发呢?"接着大声问道:"你们是等发欠饷,还是马上出发?"全体官兵激于义愤,齐声应道:"愿立即出发杀敌!"
  国民政府为适应前线战局的需要,改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长官部设在河南省许昌县,邓锡侯被任命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十五军军长。9月初,他指挥所属部队陆续沿川陕公路出发。由于车辆奇缺,全体将士只有徒步行军,沿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父老叮嘱杀敌立功,使部队倍受鼓舞。经过一个月的急行军,抵达宝鸡,转乘火车到达西安。这时突然接到蒋介石急电,因娘子关吃紧,命邓军立即赶赴山西前线。
  10月22日,邓锡侯偕副总司令孙震等抵达西安时,日军已越过娘子关,经盘石,岩会进犯平定、阳泉,寿阳告急。于是,邓部奉命驰援晋东。11月1日,邓将集团军总司令部设于马首村,然后到寿阳面见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闳,决定行动部署。随即命令陶凯、王志远两旅在寿阳、阳泉一带协同友军阻击日军。当时邓部武器装备十分简劣,每个士兵只有一支川造或汉阳造步枪和两颗手榴弹,每师除数门追击炮外,山炮、野炮一门都没有。其时虽已秋风萧瑟,但每个士兵仅有粗布单衣两套。邓部将士全凭满腔爱国热忱,以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之敌拼死搏斗。因伤亡惨重,乃退至榆次附近,拟向太原靠拢。
  11月6日,邓锡侯部在太原附近的南畔村与日军遭遇,并被包围。在晚上突围时,邓坠马摔伤,遇救脱险。此后,邓将这一天定为自己的抗日遇险纪念日,教育部属,勉励自己,永远不要忘记报仇雪恨。7日,太原弃守,战局恶化,第二十二集团军经交城、孝义转移至洪洞县城,一面在安泽、沁源、长治一线构筑阵地拒敌前进;一面整训部队,待命反攻。这时,八路军总部亦驻在洪洞县东关外。邓锡侯曾与朱德多次会晤,并请朱德给二十二集团军团级以上军官讲解抗日形势和游击战术问题。以丁玲为团长的"西北女子战地服务团",也常为邓部演出精彩节目。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邓及邓部的抗日爱国热情,增强了八路军与川军的友谊和合作。
  12月中旬,日军相继侵占南京、济南,随即一面从南京北渡长江,一面由济南南下,企图南北夹击打通津浦铁路。苏北战略要地徐州吃紧。国民政府军委会急调各路大军保卫徐州。邓锡侯奉命率第二十二集团军从山西洪洞驰赴鲁南,将集团军总部设在军事要地临城。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一指挥下,邓部从徐州沿津浦铁路北上兖州设防,以阻击从山东泰安方面南下之敌。邓以第四十一军防守津浦铁路沿线各要点,并令第一二二师王铭章部集结滕县一带,筑城固守,以第四十五军一二五师从界河前进,阻敌于泗水以北。这样徐州危急局面才得以暂时扭转,人心初安。滕县战斗,王铭章壮烈殉国。但川军的巨大牺牲掩护了国军主力部队迅速集结到位。
  邓锡侯率部驻防鲁南时,能体察民情,尊重民俗。鲁南是孔子的故乡,礼教十分严格。邓特整肃军纪,严禁部属扰民、拉夫、派款,严禁部队进入民间内室,因而军民关系融洽。正是在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援下, 1938年1月14日,邓郎川军初到鲁南前线,就在两下店夜袭敌营成功,毙伤日军二百多人,俘虏四十个,缴获 枪械一批,首战告捷,军威大振。鲁南群众特作七律一首以颂赞邓部将士:
  天上遥瞻节钺临(指川军来),
  安危须丈老谋深(指邓锡侯)。
  晋文攮楚先三舍,
  忠武服蛮倚七擒(指胜利在最后,目前胜败无足怪)。
  中府一朝诛贰竖(指杀韩复榘),
  阳光普照靖群阴。
  川军将帅皆韩岳,
  岂有神州竟陆沉。
  山东民众对邓部的爱戴,使将士非常感动,他们感慨地说:"为民族而战争,能得民众如此爱戴,可以死而无恨了!"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才有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及其所部三千官兵喋血滕县,与城偕亡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这年初,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在汉口病故,四川政局发生波动。2月上旬,蒋介石电召邓锡侯到汉口,征询治川意见。邓锡侯呈述了三点:其一,四川是抗战后方,留驻川康的部队不少,应保留川康绥靖公署,以统率川康部队,其二,现在日军正猖獗进犯,战区扩大,应再抽调一些川军出川抗战,增援前方,其三,张群是四川人,熟悉四川事,建议委张为四川省主席。蒋介石基本采纳了邓锡侯的意见。2月11日,邓被委任为委员长重庆行营副主任。21日,邓又被委任为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稍后,邓即从前线回到四川主持川康军务。
  邓锡侯回到四川主持川康军务时,川康绥靖公署的文武官员大多为刘湘的旧属,对邓怀有疑虑。他为巩固统治,安定川局,支持抗战,公开声称愿以"公、诚、和、信"四个字来对待一切嫡系、非嫡系的部属。他在一次绥靖公署处长以上的官员会上说:"我回四川继任川康绥靖主任,是为了团结川康军民,安定后方,征兵,征粮,支援前线。因为抗日战争是关系民族存亡之大事,决不能为了争权夺利影响抗战,原绥署处级以上官员一律不变动,照常供职,我只派一个参谋长和各处几个副职人员协助工作。望大家安心工作,实现安定后方 支援前线的共同愿望。"邓锡侯在以后处理军政事务时,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因而提高了威信,稳定了局势。此外,他还在调和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川康地方以及地方各实力派之间的矛盾.方面,在外援交通极端困难情况下,为维持四川战时经济体制,组织兵员、武器和粮秣方面;以及争取美国、印度对四川的支援等方面,都费了许多心血。                             陈离(1892—1977年)四川安岳县人。字显焯,号静珊。清光绪18年4月22日(公元1892年5月18日),陈离出生于四川安岳城区的一个贫民家里,他的父亲陈允儒和母亲罗伯新一口气生下了五子两女,作为长子,陈离过早的肩负起照顾弟妹们的工作。那时,陈家日子很不好过,孩子们普遍营养不良,最小一个弟弟因身体虚弱,不幸夭亡,“母亲只能用一床破席裹着尸体,在村边一块荒地上挖了一个小土坑草草埋了。第二天家里人再去看时,只见一群饿狗正在啃着小弟弟的骨头!”。几十年后,当他在侄辈们前回忆起这段心酸的往事时,眼中仍闪着泪花。
    1911年(辛亥),陈离在安岳县立小学毕业后,考入潼川府(今三台县)中学。适值辛亥革命暴发,革命浪潮振荡全国,也普遍激动了青年人火热的心。当时他年仅19岁,遂在民主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投笔从戎,与胞弟陈谷生一起,步行到重庆参加学生军。那时,张列五任蜀军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蜀军政府办有一所“蜀军将校学堂”,很有诱惑力,他旋与弟一起投考,结果双双录取。谷生读该校速成班,6个月毕业后分配到川军充任初级军官。川渝两军政府合并后,陈离转入成都的“四川军官学堂”继续深造。1915年从军官学堂毕业后,分配到川军第二师炮兵第二团见习,继后升为排长,调到第二师步兵第五团。
    在一些地方老顽固的眼里,他是新潮的,步伐未免走得太快了。他在防区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如免除一切苛杂和所有巧立名目的摊派;向大地主纳预征粮,其中包括国民初年四川第一任都督尹昌衡、法国教会的骆主教。陈离坚决要求他们同新都的老百姓一样交纳,还要他们补足过去悬欠的预征数额,这些人都找他的顶头上司邓锡侯为之缓颊。但得到的答复仍是NO!骆主教最后不得已,在缴纳粮款后,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邓锡侯,表示从此绝交。在国民党右派的眼里,他是革命的、左倾的,他在新都、广汉防区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受了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卢梭的《民约论》,以及托尔斯泰的一些学说的影响,他很羡慕美国资本主义的自由,个人的政治倾向也不由自主的走入改良主义的道路。当时,他在广汉公园大公堂门前,仿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塑建了一座能发光自由之神,神像高高地举起火炬,下面题上“自由之光、普照世界”八个大字,还亲自在下面撰写一篇激情四益的《自由之神序言》,结尾像诗人般吟道:“伟大的自由呵!你是一切被压迫人类的希望,你是全人类宝贵未来之象征,你是世界前途的指示,也就是中国被压迫民众黑夜中的向导!”并在文后署上“四川安岳 陈离”。国民党要员戴季陶是广汉人,对家乡的变化感触很深,特别向蒋介石吹嘘了一番故乡的建设如何美好,居然说动委座到广汉来游览。在广汉自由神像下老蒋一字不漏的细读了全文,立刻勃然变色,大为恼怒,叫道:“娘希皮!这全都是共党的腔调,应立即把它销毁!”陪同的县长大惊,马上叫人用石灰泥把碑文糊了起来,泥封多年之后,直到1949年以后,才得以重见天日。出川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吞并中国的野心达到了极点,悍然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赴国难。川康军人中,以刘湘、邓锡侯为首爱国将领纷纷请缨出川抗战。1937年8月3日,国民党中央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四川省主席刘湘在会上慷慨陈辞:四川可以出兵三十万,提供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刘的语气、态度十分激昂,获得全场赞许,全场抗战决心和生气高昂。8月13日,上海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中央任命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遵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以四十一军(军长孙震)、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兼)、四十七军(后拨归第一战区)开赴河南郑州集结待命。
     陈离时任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二七师师长,率部从成都出发,沿川陕公路步行出川。当时川军武器简劣,十之八九为川造,十之一二为汉阳造。至于轻机枪,全师不过十余挺,全师除数门迫击炮外,山炮、野炮一门都没有。部队出发时,已是秋风萧瑟,每个士兵仅有粗布单衣两件,绑腿一双,单被一条,小草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而已。陈离在写给弟弟谷生的信中这样写道:“谷生弟:日前飞渡秦岭,积雪盈尺,较川中气候早寒,可想见本师部队现尚单衣赤足,扬旅(三八一旅,旅长扬宗礼)刻在汉中道上(川陕公路),陶旅(三七九旅,旅长陶凯)已到宝鸡。明日乘车到西安,兄现住西京招待所……兄离 十月二十二日”
  当这些赤足草履的川军,翻越秦岭走到宝鸡时,满怀希望地认为在此改乘火车到达西安后,即能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承诺的武器装备的补充,殊不知,当时国民党山西的正面战场在晋北忻口与晋东娘子关正受日军猛烈攻击,战况紧急,西安行营蒋铭三(鼎文)主任奉转军事委员会命令,要二十二集团军所属各部立即由宝鸡乘火车直开潼关渡河,隶入山西第二战区(阎锡山任司令长官)的战斗序列,驰援晋东。
      滕县保卫战
  1938年1月,由于山东韩复榘不战而退,致使津浦线北段无兵防守。此时陈离所在的二十二集团军的两个军划归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川军在外作战,好象没有娘的孩子,被人东支西舞,弄得东一块西一块,”邓锡侯曾说:“川军出了川才感到大家格外亲热,死,我们都愿意死在一起……”此时,陈离升任第四十五副军长,兼一二七师师长。邓锡侯奉命回川继任刚病故的川康绥靖公署刘湘的主任职务。由于孙震(德操)升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陈离率一二七师和一二五师及四十四军的一个旅担任前敌总挥,负责防守滕县外围任务。王铭章师长(四十一军的一二二师)任守卫滕县的总指导。西北军张自忠集团军负责临沂方面防守任务。三个师部和一个旅部均设在滕县县城内,陈、王、张三位将军每天都要在县城里会商当前军情。
     进犯滕县之敌,为日军第十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的全部和第一O六师团的一个旅团(板垣师团),配备有大炮七十多门(其中十五榴弹重炮十二门),战车四、五十辆,飞机四十多架、装甲火车两列,共约三、四万人。而我军守滕县的战斗部队只有三个师部和一个旅部的四个特务连(警卫连)、十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还有临时来县城运送弹药的一个步兵连,共约二千五百人,此外,滕县县长周同所属的武装警察和保安团约五、六百人,合计起来城中共有武装力量三千人,但真正的战斗部队,尚不满两千人。武器方面,主要武器为川造步枪、大刀、手榴弹和数量很少的川造轻、重机枪、迫击炮。重兵器如山炮、野炮、重炮、特种兵器如高射机关枪、战车穿甲炮则完全没有;通讯、补给、卫生等各种装备亦均阙如。
  椐族谱记载∶1938年3月14日拂晓,敌步、骑兵约万余人,配以大炮、坦克、飞机向我一二五、一二七师第一线阵地展开全线攻击,此为滕县外围,属陈离指挥的第一线,他沉着指挥,凭借既设阵地,奋勇迎敌,激战竟日,我界河东西一线的正面主阵地屹然未动。
  15日,敌人除主力继续猛攻界河主阵地外,另以三千余向我第一线阵地的左右方龙山、濮阳山迂回包围,此地也属陈师长指挥,我军奋勇据守,敌猛攻整日,亦未得逞。下午5时许,敌人企图撇开我正面阵地而直攻我战略要点的滕县县城。迫使我正面阵地不战自弃。
  守城的三千勇士,彻夜构筑工事,彻夜搬运弹药粮秣,这天夜里,从临城运来一列火车的粮弹,其中多为手榴弹,真得感谢这些手榴弹,后来被证明它是守城战中最得力的武器,每个士兵都分配到一箱,每箱中有五十颗。
       16日黎明,约有万余日军继续向我龙山、濮阳山阵地猛攻。上午7时50分,滕县东关外附近各村庄先后响起枪声,敌人已开始向我守备东关的部队进攻。8时许,敌炮兵约一个营(山炮十二门)以排子炮的密集火力向我东门、城内和关西火车站猛轰;同时,十二架敌机飞临县城上空,疯狂轰炸、扫射。此刻炮弹、炸弹如狂风骤雨般从天而降,城内居民顿时慌起来,男妇老幼纷纷出城向西逃难而去。半小时后,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居民百姓,除了守兵而外,简直成了一座空城。看过电影《血战台儿庄》的观众可能还能记住那惊心动魂的一幕,师长王铭章得到孙震的令命——死守待援——而援军了无音讯!王师长、陈师长及旅长们商量,如守城不行,打算在城外机动作战。电话又打到临城孙震总司令那里,得到的回答仍是:死守滕县,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