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在国产品牌的现状:《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净空法师)第九一一卷——第九二0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1:06:25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一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偈颂(最后的偈颂)第七段。这一段只有两首,说明剎住的时分。也就是说,这个大的世界存在这个世间时间的长短。请看经文:

  【有剎住一劫。或住于十劫。乃至过百千。国土微尘数。】

  这四句偈是很简单,这里头的意思很深长,很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学习。有一些剎土,此地讲「剎」,就是一尊佛的教区,也就是前面跟诸位报告过的,十万亿个银河系。这个数字是个概数,不是定数,有比这个数字大的,也有比这个数字小的,这个概数就是一般平均的数字。这么大的一个星系,它存在多久?有的存在一劫,这一劫是多长的时间?佛在经上说有很多种,有很多种的说法。总而言之,是很大的一个数字。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就不会有差错,不要执着,没有定数。

  这个『住一劫』、『住十劫』,大概这个世间没有佛出世,众生造的罪业很重,累积罪业使这个世界毁灭掉。此地这个『有剎』,不是指一个星球,也不是指一个小的星系,这是一个大星系。我们现在天文家所讲的这个大星系,这讲到银河。银河在佛法里面讲,还是一个小星系,不是一个大星系。银河的生灭确实有时间,可以能够计算得出来的。银河里面的星星,小星系,像太阳系这个是最小的星系,这个星系的生灭,天文学家观察的就很多,所谓有新星发现,有老的星球爆炸、消失了。

  我们现在能够看得到的星星,都是太阳,这个常识,我们都懂得。既然是太阳,肯定有围绕着这一个太阳,有许多的行星。这个太阳系爆炸了,这许多行星当然也同归于尽,这个是天文学家在这么多年当中看到很多,所以这是小星系。这个地方讲的「剎」是大星系,这种的大星系,我们今天没有办法观察到,也无法想象。银河系当中,像这个太阳系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小星系形成跟毁灭是一桩常事,对于大星系来讲,妨不妨碍?好象没有什么大的妨碍。

  由此可知,这个银河系的消失、形成跟毁灭,那个时间比太阳系,那就长得很多很多。一个银河系,在佛经里面讲是个单位世界。一个佛的剎土,像这样的单位世界有多少个?有十万亿个。十万亿个银河系,有若干个银河系形成跟毁灭,与整个大的星系也没有太大影响。正如同像我们太阳系的形成毁灭,跟我们的银河系没有多大的影响,是同样一个道理。

  这个「劫」是讲的大劫,大劫,很具体的讲,得讲得非常具体,佛说人的寿命最长活到八万四千岁。人的寿命最长八万四千岁,最短十岁,这是讲什么?一般平均年龄。我们现在是在减劫,也就是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诸位要记住,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寿十岁,就不会再减了。从人寿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这样又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增一减,一个小劫。

  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时候,是遇到减劫,人的平均寿命是一百岁,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每一百年减一岁,中国历史上的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二十多年,那零头不算,三千年,减三十岁,现在地球上人类的寿命平均七十岁,这减劫。这是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就是二十次的增减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此地讲「有剎住一劫」,这个劫都是大劫,它住世,我们今天讲的寿命,这个剎土的寿命是一劫。

  「或住于十劫」,这个不一定的,有的佛剎,这个剎土,它的寿命是两劫的、三劫的、四劫的,到十劫的,到百劫、千劫,乃至于『国土微尘数』劫,那个数字没法子计算。国土微尘数劫,不是凡圣同居土,肯定是像前面所讲的「一味清净」。像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诸佛的报土,我们讲实报庄严土,那个国土存在的时间,无量劫,数不尽的。

  世界之会有成住坏空,什么原因?佛在这经上给我们讲的原理我们要记住,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不看大的,把大的暂时放在一边,我们先看小的,人身是个小宇宙,世界是个大宇宙,大小不二。怎么说不二?同等的复杂。这个小宇宙不简单,人活在这个世间,寿命长短不一定,有些人生下来就夭折,有些人两、三岁就死了,有些人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五十岁,六、七十岁,还有过一百多岁的,不跟世界住世的长短没有两样!

  为什么有人寿命长,健康长寿,有人寿命短?这佛在经上说得好,这里头有因缘果报。因缘果报不是迷信,现在很多人讲因果是迷信,这个说法错误。因果报应是真理,佛在经上讲得很透彻,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个东西不是你信不信的事情,绝对不是说信了就有,不信就没有,果然这样子,那我们就不需要相信。信有,不信还是有,你逃不过。

  这经上讲得很好,诸佛如来不能转定业,这意思是什么?诸佛如来不能改变因果。这个转定业,用现在的话来说,改变因果,诸佛如来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佛在经上才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是相等的。心就是众生的念头,佛是讲的真如本性,业是讲众生造作的业习、习染,这个力量是平等的。我们要细心的去思惟、去体会,然后观察一切人事物的现象,你就会明白了。世界之成,是众生的善念,诸佛的愿力,得不到佛力加持,是不可能的;世界要坏了,要毁灭了,是众生的恶业,不善的念头。这个不善的念头,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说,损人利己。损人利己这个念头召来的,感召来的果报就是世界毁灭,现在很多宗教里面讲的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不是上帝安排的,不是阎罗王决定的,谁安排的?是自己业力形成的,所以是自作自受。佛教导我们,在共业里面要认真努力修不共业。世界毁灭了,这个世界上众生还存不存在?形体跟这个世界同归于尽。这个肉身形体不是我,那「我」是什么?佛法里面叫做神识,阿赖耶,神识,中国世俗里面叫灵魂。这个东西不灭,世界毁灭了,它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居住、去生活,这是真的。他到哪一个世界去?那就要看他的心行,他的心行善良,他去的世界好,他方世界比现在居住这个环境好。

  如果心行不善,他去居住的那个世界不好,那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的灾难。我们这个世界毁灭了,毁灭之后,假设我们的心行不善,他的神识到别的星球上去投胎,刚刚好碰到那个星球快要毁灭了,生生世世转来转去,总是转到就碰到刚刚要毁灭的星球。佛法里面讲「共业所感」,所以他的苦很苦,他的苦受不尽。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跟我们的关系太大了。

  人生,学佛的人都能够肯定,不是一世,有来世。来世怎么办?这一生当中,我们修什么?佛祖教导我们,我们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修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我们修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样的人,这个世界毁灭,他离开这个世界,他往生的是好的世界,那个世界可能住世百劫、千劫,或者是亿万劫。就好象你投胎生在太平盛世,去享福去了。我们在这里修福,修福以后享福去了。

  这个地方造作罪业,你将来投胎就是投到哪里?投到刚刚遇到那个世界要坏了。你到哪里去,由不得自己,不是你自己愿意想到哪里去,到哪里去,那不可能的,业力在主宰。如果我们把业障消掉了,转变成愿力了,那就自在了。我们可以想到哪个世界,就到哪个世界,自己有条件选择。造作恶业,没有条件,没有选择的,受业力牵引,这很苦,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从一个人这个住世长短,佛在经上常讲,真正的因是什么?因是布施。财布施得财富,布施施舍帮助别人。由此可知,如果我们障碍别人的财富,看到别人得财富,自己生瞋恚、生嫉妒,想尽方法破坏阻挠,果报是什么?贫穷。生生世世,得贫穷的果报。这个世间人为什么有贫贱、有富贵的?学佛的人清楚明了,他富贵,欢喜布施;他贫穷,不但是吝啬,而且常常所谓是障碍别人的财路,断绝别人的财路,干这个事情。

  同样一个道理,这个世间人有人很愚痴,有人有很高的智慧,这怎么回事情?佛讲了,有智慧的人,是他过去生中喜欢修法布施;那个愚痴的?愚痴是障碍别人修学,障碍法布施。我们举一个例子,其实这些事情,我在讲席这么多年来,我讲得太多了。你自己的著作,我们不要说别人,自己的著作,你印成书本,你就是卖钱也可以,还是法布施。但是你后头要印一个「版权所有,不准翻印」,好了,这个一个念头,来生得愚痴果报。如果你自己的著作,你印出来去赠送,免费赠送,你来生的智慧了不起,得大智慧。

  这说自己,不是自己的,别人也一样。佛的经典,圣贤人的著作,特别是帮助一般人建立道德伦理,这一些典籍,我们今天讲圣贤人的教诲,这一种书籍,这不是自己著作,我们有能力印送,这个因是得真实智慧。我们这么多年来,印送经书、善书,送到全世界,许许多多国家地区,我们都送到,这个是增长真实智慧,我们佛门讲般若实智。除这个之外,我们还送了许多善书,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许许多多众生获得技术能力。

  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力量大批的印,我们觉得好书,我可以买。我这一生当中,买最大的丛书,《四库荟要》。这个在二十年前,台湾世界书局印这个书,我听说了,非常欢喜。当时我确实把所有一切供养,凑起来买了五套,赠送中国大陆五个大学。我选的五个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选了五个学校。以后有钱就买,有钱就买,总共我给它买了三十四套。这是法布施,这个不是自己印的,我买的。那个分量小的,那就太多太多了,那都不要说了。这是什么?帮助学校,帮助老师、学生获得各个方面的技术能力。

  这个果报在佛法里面讲,你是得后得智。智慧是两种,一种根本智,一种后得智。如果是障碍,那可麻烦,障碍得愚痴的果报。所以古圣先贤常常教导我们「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没有这个能力,看到别人做这个事情,生欢喜心,随喜功德,果报是相等的。真诚心发欢喜心,有力量,全心全力协助;没有力量,欢喜赞叹,果报跟修布施的人都是相等的。

  弘法利生,亦复如是。所以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佛在经典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世出世间第一等功德是什么?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第一等功德。你要想修福修慧,修健康长寿,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没有比这个更有效果的。我们生在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达,我们非常欢喜看到圣贤教诲能在网路上传播,全世界人都能收看;能在卫星电视里面传播,许许多多人能受益,这个是好事,这个是得大智慧。如果要起一个嫉妒障碍心把它破坏,使许许多多的人没有机缘听闻到正法,那个果报愚痴,生生世世愚痴。他到哪里去投胎?我们今天讲的蜎飞蠕动,大概投胎都投一些小爬虫,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他这个罪业很重,障道的果报。

  我们看这个泥土里面,这些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有的时候挖土的时候看到,我们知道它前生造什么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堕落这样的畜生身,它要什么时候才能够脱离?难,太难太难了,就像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的一个故事。祇树给孤独园,当年一窝蚂蚁,佛看了笑笑,佛的弟子们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看了这些蚂蚁发笑?佛说,这些蚂蚁堕落在蚂蚁身,已经七尊佛过世了,它还没有能离开蚂蚁身,不是说蚂蚁寿命有那么长;死了之后,还堕蚂蚁身,生生世世都做蚂蚁。

  畜生愚痴,执着那个身相就是自己,不容易脱离。所以三恶道堕落进去很容易,出来很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相信佛的话,《金刚经》上讲得很好,「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妄语者」。佛不说假话,佛不骗人。你是不是想将来当蚯蚓,当这一类的小动物?钻在地底下,暗无天日,没有耳朵,没有眼睛,这是愚痴到了极处,很可怕。

  健康长寿之因,是无畏布施。别人有恐怖、有畏惧的时候,你能帮助他,你能够协助他,使他离开恐怖,凡是这一类的,都叫做无畏布施。那无畏布施里面,最明显的,最简单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素食,不食众生肉。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一切众生看到你,不会恐怖,它看到你很慈祥,它敢接近你,你不会伤害它,你会帮助它。动物都有灵性,不可以伤害。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热心去辅助,帮助他度过难关,都是属于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所以世间人希求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不懂得修因。他所造作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是贫穷的因、愚痴的因、短命的因。你看看造这种因,希望得长寿,得聪明智慧,得财富,哪有这个道理?他这一生当中,他有财富,在社会上有地位,高官厚爵;有财富,有聪明智慧,有健康长寿,过去生中修的,不是这一生中。

  佛经上常讲「欲知前世因」,我们要想知道过去生中,我造的是什么样的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享受的就是,果!过去的因,变成今天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要想想我来世,有些什么,这个来世果报怎么样?这一生思想见解造作就是的。我这一生心行都善,来生当然好;这一生心行都不善,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来生哪里会有好果报?所以我们一个人富贵穷通,跟世界的成住坏空一个道理。大宇宙跟小宇宙没有两样。小宇宙,别业做主;大宇宙,共业做主。你要说不同,那就是只是这个地方不同。

  我们处现前这个社会,共业虽然是不善,我们的别业善,心安理得,知道来生有好去处,来生有好果报,这一生当中,要彻底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丝毫不沾染。如果有福报,自己也不需要享受,分给需要的人,与一切众生共享,这个是增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大福报。我们再看第二首:

  【或于一劫中。见剎有成坏。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

  诸位要看清楚经文,『一劫中』。这一劫的时间就很长,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看到这个剎土成坏,有成有坏。实在讲,这一首偈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的历史记载是相当完整,外国的历史,散布在宗教经典当中。这几千年当中,从古到今,现在的科学仪器愈来愈精密。你看看中国、外国记载里头,观察星象,确确实实记载很多新星发现,也记载了很多星球爆炸消失。这个星球爆炸消失,坏了,新星发现的时候,成!这些距离我们这个星系,这个太阳系,这个银河系,很远很远。在这个时代当中,这还不到一个小劫。

  这一小劫里面,你看一小劫是从人寿八万四千岁到十岁,再从十岁到八万四千岁。我们现在有历史记载的,中国历史号称五千年,这一增一减里面,现在是减劫,减劫才五十年,一百年减一岁,才五十年。所以这小劫里头,很小的一段,我们就看到这么多奇异的天象。

  由此可知,这个小劫里面,真的像经上所讲的,『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大大小小的这些星球,在这空中有形成、有毁灭。现在天文学家对于这些事情,有很多的推论,很多人在研究宇宙的起源。大概现在讲宇宙的起源,都讲太阳系,太阳系的起源,还没有办法讲银河系的起源。为什么?那个太大了,我们现在观察的时间不够,累积的资料没有办法,太少了。但是对于太阳系,了解的就比较多,因为这个星系范围不大,九大行星,或者是最近又发现了第十个,十大行星,有许许多多的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

  太阳是怎么来的?我们看到许多报告,但是这些报导,都没有办法叫世人心服口服,都没有办法。但是世间人也很喜欢听听他们观察、推测,这些成就也增长我们一些常识,但是这些常识正确性是值得怀疑。那么从怀疑,后来的这些科学家就会修正,到什么时候才把真相真正搞清楚,那要从佛经上讲,那就难了。难在哪里?难在方法上用错误。方法错误在哪里?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就错在这里。

  换句话说,宇宙人生的真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能用心想去研究。为什么?一切现象从心想生的,你心想怎么能够了解事实真相?那用什么方法?中国外国,古圣先贤,他们用的方法跟现代人不一样,他用什么方法?用禅定。人,在入甚深禅定的时候,许多空间的维次突破了,这样才见到事实真相。你说佛在经上讲的宇宙,超过太阳系,超过一个佛剎,超过剎种。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这两品经文都是讲宇宙。甚深禅定当中观察到的现量境界,不是推想,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的,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外国宗教里头,虽然他没有修定,祈祷,祈祷是修禅定。那个祈祷的时间愈长,你就晓得他入定的功夫愈深。在祈祷的时候,人跟天地鬼神起感应道交作用,一念不生,这是诚,至诚感通,用这个方法。所以他得到的也是正确的,道理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下面第八段,第八段有八首偈,说明这佛剎当中,有多少佛出兴于世。前面两首颂是说佛出现在世间,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这以下,都是讲的八相成道。实在讲,给我们再一次的温习,重复温习,值得我们学习。学佛,老实话,就要从这个地方学起。现在请看经文:

  【或有剎有佛。或有剎无佛。或有唯一佛。或有无量佛。】

  这是说这个佛剎里头,出现的佛有多、少不相同。首先我们要明了,什么是佛?佛是什么?总得搞清楚。「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音译。具足,这个具足就是把这个音完整的翻译过来,我们翻佛陀耶。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尾音省掉,陀耶这个尾音省掉,只留一个「佛」字,我们只称佛。什么意思?这个字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觉悟。所以古德翻经里头,有翻为觉者,觉者就是佛;智者,智者也是佛。但是说智者、觉者容易混淆,我们这个世间人,也有有智慧的人,也有有相当高度觉悟的人,那他是不是佛?为了避免这些误会,还是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说明。

  「佛」这个字,跟普通人天的智慧不一样,所以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称?究竟圆满的智慧,世间人有智,但是不究竟、不圆满,佛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样就拣别,就容易了。觉,也是究竟圆满的大觉,世间人也有觉悟的,但是不究竟、不圆满;究竟圆满的大觉是佛,这个意思要懂。学佛学什么?学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觉悟,学这个。所以有些人说他不想学佛,我把佛这个意思解释给他听,那不想学佛,不想学智慧,不想觉悟。不想觉悟,迷惑;不想学智慧就愚痴,你甘心做一个愚痴迷惑人吗?这一听又不甘心,不甘心怎么办?不甘心,来学佛!学佛就是不愚痴,学佛就是不迷惑,要搞清楚搞明白,千万不要发生误会。

  真正成就究竟圆满智慧觉悟的人,古时候印度人称这个人叫佛,佛陀耶;在中国,我们就称为大圣人。中国大圣人有这个意思,所以我们称孔老夫子为大圣人。中国人讲圣,古印度人讲佛,这个意思很接近,所以佛、圣都是人,不是神,不是仙,不是妖魔鬼怪,这是必须要搞清楚搞明白的。牛鬼蛇神跟佛菩萨、跟孔孟毫不相关,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我们是学什么。

  现在在外面,常常人家碰到我们:你们学佛。我们不说学佛,学佛,他听不懂,他会误会。那怎么说?我们学智慧,我们学觉悟,这个他好懂,他听了不至于误会。如果对于世间一般人来讲,一般人你看他烦恼习气很重,自私自利的心很重,我们遇到他要问:你学什么?我学发财,我学智慧,我学健康长寿。这他很容易听进去,这个东西我也要。好,你要,你跟我来学。我们讲,没有欺骗他,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本身就是个样子,好样子,这个三桩事情,我真的得到了,我怎么得到的?我从经本里头得到的,我照着经本修学,我得到的。你要肯认真修学,你也会得到。学佛是学发财,学佛是学聪明智慧,学佛是学健康长寿,这个我在讲席里头常讲,学佛的人不老、不病、不死,我讲的都是真话,不是假话。

  这一个剎土「有佛」,佛来干什么?佛来教化众生的。佛到这个地方示现八相成道,示现修行的,他来表演的,表演还是教化众生,做给大家看,我这样修学,最后成功了。成功之后,亿万人景仰,你想不想学?天人导师!所以首先你得要认识佛,你不认识,你怎么个学法?

  『或有剎无佛』,有些剎土里没有佛,为什么有佛?为什么无佛?佛为什么会来?为什么不来?这个道理要懂,这是佛讲得很清楚,也讲得很多。佛怎么来的?众生有感,佛就来应;众生要没有感,佛就不来了。什么叫感?感就是希求,众生想有一个好老师来教教我们,这个念头就是感,佛就来了。自己以为自己很能干,从内心里确确实实没有一个念头,说是有人来教我的话,没有这个念头,佛就不来了。所以佛不来,众生贡高我慢,自以为是,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佛菩萨不来。

  至于佛菩萨在世间住世的长短,也是这个道理。菩萨在这个世间,到底住多久,没有一定,完全是众生的感应。这个感应就是缘分。众生觉得很需要,菩萨住世;众生以为我行了,我可以了,我可以不必须要菩萨来帮助,菩萨就走了,就灭度了。灭度到哪里去?哪里有求,哪里就有应。《普门品》里面讲得很好,「千处祈求千处应」。诸佛菩萨活动的空间大,他们至少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也破了几品了,活动的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活动的范围太大太大。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剎土,无量无边众生。

  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之人」,那个「缘」是什么?感应。佛的应是圆满的,像我们现在讲的光,讲的电一样,遍满在宇宙,问题就是众生你能不能把这个电,把这个光接过来,自己受用,那这个是你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感。所以「应」是没有条件的,感是在众生,众生没有这个意念,虽在你面前,也起不了感应作用。如果你有这个念头,佛菩萨就在你的周边,在你的周围,从来没有离开过你。那个示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读《华严经》我们这才明了,不读《华严》确确实实不知道。读了《华严》才晓得,不仅是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全是佛菩萨跟自己的感应。自己的悟处就多了,境界不断向上提升,才真正体会得到。

  有佛的世界,这个里面就有求学意愿的人多,感得佛菩萨来应现。这个剎土里面没有佛,那就是这个剎土里面的众生愚痴没有智慧,很苦,不想学,没有学的这个念头。通常在什么地方?地狱道,地狱、饿鬼、畜生,没有佛示现。那在人间呢?地球有这么大,是不是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有佛出现于世?不见得。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法,有高度文化的这种族群国家,有佛菩萨应化;文化水平非常低的,一些很横蛮的族群,这里面没有佛菩萨应化。就是我刚才讲的,他没有想学这个念头,特别是想学好,想学圣贤的道理。

  在中国、在古印度,应化的事迹特别明显。什么道理?印度,我们搁下来不谈,但谈中国,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一个愿望想升天,这一念就行了。印度也不例外,古时候的婆罗门教,我们知道婆罗门教他们的历史比佛教长远得多了,他们自己说他们这个教有一万多年。现在世界承认他们的,八千五百年,那就算佛教三千年,人家八千五百年,比我们长远多了。他们修行修苦行,修禅定,他们能够突破空间维次,所以六道轮回里面的状况,他了解得很透彻很清楚,六道轮回不是佛说的,婆罗门教说的。这不是一个学术,不是一个想象,是事实真相,他在定中见到的。不是一个人见到的,许许多多人见到的,凡是见到的,大概都是相同的。

  早年简丰文居士没有学佛之前,没有认识我之前,他修定,也算不错,他定中也突破了空间维次,突破的不多,他能够见到饿鬼道,十殿阎王,他都见过,而且见过多次。他告诉我,个子不高,大概只有三尺的样子。这个说法很正确,古印度的记载亦复如是,许许多多人都见到,鬼道的个子大概就是两、三尺。鬼道里面的状况,就像我们人间阴天一样,看不到太阳,日月星星都看不到,就是昏昏沉沉,阴天。这些状况,他所见到的,跟古书里头所记载的,前人所见到的相同,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禅定的功夫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你禅定愈深,你就能够见到欲界天;更深,你能够见到色界天。换句话说,你的生活空间,逐渐逐渐在扩大。更深的禅定,把六道突破了。六道突破,那个外面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你都能够接触到。但是十法界是一个大的界限,再得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就是更高级的禅定,把这个界限突破。突破之后,你就见到一真法界,我们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你才能见到,这个境界里头,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一不异。

  大乘经上所说的,佛教给我们信、解、行、证,这个「行」就是定功,然后你就证实自己亲证,亲自看到,亲自接触到这个境界,佛在经上所讲的一点都不错。所以佛菩萨住不住世,住世时间的久暂,与佛菩萨不相干,佛菩萨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众生所感。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求佛菩萨的意念,永远不会中断,我们得佛菩萨的加持,得佛菩萨的教诲也就永远不会中断,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感应里面最重要的,不是感情,感情所起的感应,不是佛,是魔。也就是你的情没有断,你感应的是魔,不是佛。一定要把情转变成智,感情跟智慧是一桩事情,觉悟了就叫智慧,迷了就叫感情。所以感情跟智慧一桩事情,迷悟不相同。所以你就知道觉比什么都重要,觉而不迷,转凡情为般若智慧。人要一迷了,把你自性本性般若智慧就转变成情欲,这就坏了。情欲一定是与自私自利相应,哪有不造业的道理!

  佛菩萨教导我们,转情识为智慧,转迷为悟,这一句话大家听得耳熟;转迷为悟,你不好懂,转情欲为智慧,你好懂。智慧是悟,情欲是迷,转迷为悟,这是个重点。一迷一切迷,一悟是一切悟。悟了,当然你不会作恶,自自然然转恶为善。从哪里转起?从自己本身转起,绝不是从别人,绝不是从外面境界,从自己本身转起。

  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要示现修苦行。苦行是世间人讲的,为什么?世间人迷恋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上,他认为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是快乐。如果把这个东西都舍弃掉,远离了,这个人好可怜,这个人很苦!凡夫的标准,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凡人可怜,凡人真苦,这个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真苦!什么真乐?把这个东西丢掉了,真乐。这个凡跟圣,这颠倒,所以经上常讲「颠倒妄想」,凡夫确实是颠倒妄想邪知邪见,连个苦乐都没有能力辨别,都不知道;苦乐的真相都不知道,因果的真相,更是一塌糊涂。所以佛在经上常说,这些人叫可怜悯者,真可怜。

  这是我们把佛出世的因缘介绍出来。我们一个人希求佛出世,佛也出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我们不必担心。问题就是我是不是真心想学佛?我求佛,佛为什么不能现前?我求佛,好象这个心也是真的,也是挺恳切的,但是佛教导我的我做不到,佛出不出世?佛不出世。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你并不想真干。佛果真出世,佛被你们糟蹋,你的罪更重。佛到这个世间来,不是真正帮助你上天堂,是帮助你堕地狱,那又何苦来?由此可知,佛出世是大慈大悲,佛不出世还是大慈大悲。佛的真诚慈悲一丝毫没有减损,没有差等,完全看众生是什么样的心态。后面两句说。

  『或有唯一佛,或有无量佛』。统统是缘,「一佛」是什么?共业不善,极少数的人有一点善根、福德、因缘。这「一佛」从哪里来的?这「一佛」与你有缘,这个要记住。经上说得很好,「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跟佛没有缘,佛度不了你。为什么?你不相信他。释迦牟尼佛在世,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东城老母,一位老太太,讨厌释迦牟尼佛,看到释迦牟尼佛来了,马上掉头就走,跟释迦牟尼佛没有缘。佛就跟这些弟子们讲,她跟我没有缘,我度不了她。

  佛现神通,东城老母看到佛来了,掉头就去了,佛变现一个化身,在那一边,这个老母一看,怎么这边又看到释迦牟尼佛了?拐了弯,又走了。佛就现了四个身,在她的四面,她一看四面八方都是释迦牟尼佛,头低下来嚎啕大哭,看都不看一眼。佛给这些众弟子说:你们看看,无缘!不是不慈悲,无缘。这给我们很大的教训。成了佛,成佛是平等的,常言说得好,「佛佛道同」,一切佛智慧、德能、相好完全相同,度众生不相同。什么原因?过去生中,在修学过程当中,与众生结的缘不相同,与众生结的缘多,那度众生就多了,数量就多了;与众生结的缘少,你度众生就少了。

  佛在这个地方就暗示我们,我们将来修行证果成佛,要想广度众生,那现在应该怎么办?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你跟众生不结缘不行,这个不是勉强来的。所以诸佛跟众生结的缘不一样,所以成佛佛国土有大小不一样;度众生有多少不相同,道理在此地。你们想想看,这是不是因果报应?佛也没有办法离开因果,因果是真理,因果永恒不变,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大小显密经教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不是偶尔一次、两次。

  「或有无量佛」,可见得这个地区众生,善根深厚,福报成熟,感得无量无边诸佛到这个地区来应化,那是无比的殊胜庄严。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诸位想想,他是一佛还是无量佛?我们知道,世尊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无量佛。我们只听说一个释迦牟尼佛,没有听说有第二个佛。没错!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千佛万佛做种种示现,就像演一台戏一样,做种种示现,都是诸佛如来在表演。刚才我讲了那个城东老母,你们想想她是不是古佛再来的?那表演的,都是佛!演一场戏给我们看,演得非常逼真。

  但是她表演的都是事实,六道里面的事实,十法界里面的事实,帮助我们觉悟。让我们看了这个表演才晓得,我们应当随时随处,与一切众生结法缘。这结法缘,我没有财力,我没有什么,不必要钱财,不必要物品,欢喜合掌,对一切人恭恭敬敬,笑脸迎人,问一声好,都是结法缘。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跟人结缘。让一切大众、一切人、一切物,一切物包括一切众生,有情的畜生,飞禽走兽;无情的,树木花草,统统结缘,这个缘就结得广,结欢喜缘,结尊重爱护之缘。全心全力帮助他们,照顾他们。事达不到,愿达到,我的心愿念兹在兹,有感应,真诚的挂念,他有感应,跟一切众生结法缘。再看下面一首,第二首:

  【国土若无佛。他方世界中。有佛变化来。为现诸佛事。】

  这一首,释迦牟尼佛法运灭了之后,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分为三个阶段,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们中国人常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现在已经三千多年了。那就是正法过去,像法过去,现在是末法。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还有九千年,这个是有佛法的时代。九千年之后,这个世间没有佛法,佛法就灭了。佛法灭了,这就是国土没有佛,众生苦!诸佛菩萨大慈大悲,难道看到这么苦的众生就不来照顾了吗?还来。怎么来?不以佛的身分来,一定是以同类的身分来。

  所以『他方世界中,有佛变化来』。没有佛法的时间很长,佛在《弥勒下生经》里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法运灭了之后,什么时候这个世间才有佛法?等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这个世界上又有佛法。他什么时候来?照我们这个世间年月日来计算,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诸位想想,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真的,在这么漫长时间当中,有佛法这一万两千年就如同石火电光,昙花一现,很短暂,我们能够生在这个时段,非常幸运。

  那漫长没有佛法的时候,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已经指定了代表,在这个漫长时间,他要负责照顾众生,代表是谁?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也是久远劫就成佛,他在这个世间主持教化,众生决定没有求佛菩萨的念头,但是地藏菩萨会代替众生来祈求。诸佛菩萨到这个地方来应化,现什么身?现三途六道身。教畜生,现畜生身;教恶人,现恶人身;教饿鬼,现饿鬼身;教地狱,现地狱身。变化来。

  『为现诸佛事』。但是给他示现种种,就像下面所讲的八相成道。表演,以身说法,表演这些形象给众生看,实在讲,众生有看懂的,觉悟;看不懂的,不觉悟。说实实在的话,看懂的人不多;看不懂的人,很多。但是看不懂的人,要不要示现给他看?要,一次看不懂,两次;十次看不懂,一百次;一百次看不懂,一千次;一千次看不懂,一万次。让他阿赖耶识里头,不断的把示现的种子往里面去印。总有一天,他看懂了,恍然大悟。

  诸位都念过《金刚经》,你看看《金刚经》的发起是须菩提尊者。他看懂了,释迦牟尼佛在日常生活当中示现教诲。须菩提看出来,欢喜赞叹,「希有世尊」,他看懂了。须菩提尊者,我们知道,他是世尊早年皈依的弟子,鹿野苑之后,他们就皈依了。经过了阿含十二年,经过了方等八年,二十年了,佛天天在示现,示现了二十年,他还没有看懂,还没有觉悟。进入般若,佛讲《金刚般若》,般若讲二十二年,《金刚般若》是在后面讲的,不是在前面讲的,至少又十年了。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天天表演,表演了三十多年了,须菩提觉悟,看出门道了。

  诸佛菩萨为众生表演示现,在时间上讲,无量劫。天天在表演,确确实实有一些众生,无量劫才恍然大悟。你从这个地方想想,佛教化众生那个耐心、毅力,这是我们要学的。你要真正体会到了,明白了,对佛菩萨那种感恩之心,你才会生得起来。你对于这一些事情一无所知,佛恩很大,要报佛恩,这个念头生不起来。哪一天觉悟了,知恩报恩,油然而生。没有到你自己真正觉悟,我怎么讲,怎么劝你,枉然,没有用处。这是什么?也是阿赖耶识里头种个种子,看这个种子哪一天发芽,那发芽就是开悟。

  由此可知,众生业习深重的时候,决定没有念头祈求佛菩萨,佛菩萨不来。业障深重的时候,所见到的现象都是自私自利,都是自以为是,贪瞋痴慢到了顶点,造无量无边深重罪业。这个时候,诸佛菩萨还是以种种善巧方便示现,示现从来没有中断过。所以说是「国土若无佛」,是没有示现佛的这种形状,也不会示现菩萨的形状。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身里面所讲的,诸位细细去读,细细去思惟观察,大概你就能够明了。你明白了,你就感触到佛的慈悲。好,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二卷)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偈颂第八段,「华藏世界品」最后偈颂第八段,第三首:

  【殁天与降神。处胎及出生。降魔成正觉。转无上法轮。】

  这一首是说佛出现在世间,示现的八相成道。这一种形式是通一切世间,十方无量无边剎土,九法界众生,六道众生,大致上都是相同的。所以佛的示现也就形成一个规律,这个里面用意很深,全都是教化众生。

  前面这两个字『殁天』,是从兜率天,这个「天」是讲的兜率天,兜率天入灭了,到这个世间来投胎,『降神』是投胎,从这个兜率天下降到人间来。兜率是梵语,意思是知足,所以我们在前面讲到兜率天王,我们用知足天王,大家对这个意思很容易体会,知足天王就是兜率天王。兜率天有内院跟外院,外院,凡夫、天人居住的所在;内院是圣人、是菩萨,等觉菩萨,后补佛,他在这个地方修行养道,弘法利生。

  我们特别要明了知足的意思。这个启示很深,示现成佛是教化众生。什么条件才能教化众生?知足。知足常乐,不知足的人很辛苦。纵然到亿万富翁,贵为天子,如果不知足他身心不安,每天忧虑烦恼他断不了。所以古人常常说「富而不乐,不如贫而乐」,这个原因就是知足。富为什么不乐?不知足;贫为什么快乐?知足。所以修菩萨道,要不修到知足,不能成为后补佛,你不能够示现成佛度众生。我们想想这个意思多深!佛首先教导我们知足,知足,你才能入佛门;知足,你才能成佛道。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今天学佛,烦恼习气不能断,学了很多年,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不知足。诸位冷静仔细反省一下是不是?烦恼不能断,智慧不能增长,境界不能提升,到底是什么因素在障碍自己?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个原因?不知足。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自始至终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始终就是给我们表演一个知足,知足什么事情都成功。你看下面讲的降魔、成正觉、转法轮,到底他用的什么本事?没有别的,知足,这个意思彻始彻终。

  不知足的人不能学道,不知足的人出不了六道轮回,不知足的人断不了烦恼,不知足的人开不了智慧。这个不知足这么严重的障碍,几个人知道?诸佛如来知道,法身菩萨知道,声闻缘觉知道,他要不知道,他不能证果。章嘉大师教我们看破放下,为什么放不下?不知足。知足的人能放下,知足的人能看破。为什么?知足的人智慧开了,不知足障碍智慧,智慧开不出来。然后你才晓得,这一个表法,这一个教学,意义多深!

  第二个相,这八相里头,知足是第一,第二个相「降神」,你们看他不是上升。神,我们佛门一般讲神识,此地不能讲神识。为什么?佛已经转识成智,不是神识来投胎。这个神是神灵,是对佛的称赞。从兜率天下降,这是第二个示现的。兜率天是欲界第四层天,那个天的富贵享乐,我们人间没有法子想象。他能够舍弃如此殊胜天宫的享受,到人间来。人间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五浊恶世。他要到这里来受苦,要到这边来受难,要到这个地方来做彻底的牺牲奉献,给我们做出这样个榜样;唯有知足之人能做得到。

  像我们现前在这个社会上,真正要想帮助众生,哪些众生最需要帮助?最艰难、最困苦的众生最需要帮助。我们对于贫穷困苦的地区肯不肯去?不肯去,那里太苦了。佛在这个地方做这个表演,这种表演儒家《礼记》里面有说到,「安安而能迁」,就是降神。你现在的生活环境,心安静,身也安静,或者说身心安静,环境也安静,你为了帮助苦难众生,能够舍弃你身心安稳的享受,能舍弃,能与一切众生同甘苦共患难。这就是诸佛菩萨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应该用什么方式教化,他就示现什么方式,没有定法。

  我们读这个几句话,懂不懂佛的意思?如果这个里面要不含着很深的教育义趣在里面,何必要说个八相成道?没有一样不是教导我们的。什么样困苦艰难的地方,只要有缘就要去,千万不能想到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受用。有这个念头,诸位想想这个念头是不是属于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凡夫,不是圣人;自私自利是一个迷惑颠倒的人,不是求正觉的人。皈依三宝,依照经论教诲修行,那是求正觉的人,佛弟子!佛弟子应当学佛。

  佛是什么样人?首先给我们示现的,知足卑下,自己能把自己的身分拉下来,跟世间最穷、最贫苦、最可怜的人和光同尘,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跟他们打成一片。为什么?你才能帮助他们,你才能够教化他们。你要始终留恋你自己富裕的生活,你怎么能帮助众生?你怎么能成就自己的知足?知足是大德,降神是大行。大德大能这才能这么做。这到人间来,要示现跟人间的人一样,没有一点特殊。世间人到这个世间来要投胎,佛也要『处胎』,作斯示现。这个世间人业力受身,他迷惑颠倒随业流转,所以坐胎的时候非常之苦,所以佛在经典里面讲坐胎,把这个胎比作地狱,胎狱。

  佛法里面讲神识叫投胎了,我们一般俗话讲灵魂。灵魂,这个说法真的是有问题,为什么?那个魂要是灵,哪个人愿意到贫穷人家去投胎?他要真正灵,他一定选择富贵人家,一投胎,一出生,他就享受。他怎么会到一个贫穷人家去投胎?不灵。孔老夫子说得高明、说得好,他称这个魂叫游魂,这对的,这跟佛讲的是一样。因为魂极不安定,他这个是到处游荡,速度也很大,真的是游魂为变。他来投胎,他找到他这个父母,不是无缘无故的。

  魂实在讲迷魂,他哪里灵?他不灵,迷魂。就像喝醉酒一样,头脑不清醒,所以他到畜生道投胎,到饿鬼道投胎,到地狱道去投胎,可见得他哪里灵?不灵!他为什么不到天上去?迷惑颠倒。投胎,业力在控制他。父母,遇到父母了,父母跟他有缘。什么缘?佛在经上讲四种,缘很多不出这个四种。报恩,遇到这个父母前世有恩,对他有好处、有恩德,他来报恩的。这个报恩而来的,中国人常讲的孝子贤孙,报恩来的。第二种,前世是冤家对头,碰到了,他到你家来投胎,报仇来的,这个麻烦了。长大之后,一定作奸犯科,搞得你家破人亡,报仇来的。

  第三种还债。遇到什么?他过去生中欠父母的债,他是来还债的。还债的这个儿女,对父母物质生活的供养很周到,没有孝敬的心,对父母不敬。但是他供养,那还要看他欠父母那个债有多少,欠得多的,供养很丰厚,照顾很周到;欠得不多的,对父母就很刻薄,供养得少,看之仅仅你能够过日子就够了,多一点都不肯给你,还债来的。第四种讨债的,我们常讲讨债鬼,父母欠他的。如果欠得少,几岁他就死了。为什么?你对这个小孩花了不少心血,花了不少钱,他讨完了,走了。欠得多的,可能讨个二、三十年,四、五十年都有,欠得多,慢慢讨,大多数这些都是败家子。

  佛讲,这个父子的关系,父母跟子女关系,这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来。所以有人一生求儿女,没有儿女,为什么?没有缘,或者是有缘,没有遇到。有人不想生子女,偏偏子女很多,那是什么原因?前生那些关系人都碰到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自古以来,有些兄弟姐妹很多,对父母孝养各个不相同,这个是最明显例子。仔细观察这四种缘,你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家人如是,不是一家人亦如是。同学、同事、亲戚、朋友,你所接触的,也是这四种缘,这四种缘里面,关系没有像一家人那么严重。恩很重,仇也很重,债也很麻烦、很多,他就变成一家人。如果很少的,那就不会成为一家人。

  所以我们在这个社会上,遇到甚至于很陌生的人,特别是在国外,有时候遇到了很好的人,外国人看到我们初到那个地方去,对我们照顾帮忙,这过去世有恩惠。也有一些人处处想占你便宜,想得到你的好处,甚至于来陷害你,这个我们晓得,过去生中跟他有怨,欠他有债。所以学佛的人好,你来骗我,我的财物损失了,我们学佛的人知道做还债想。佛在经上这样教我们,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你们看看他教的,做还债想。如果不是还债,他欺骗我,我没有关系,做布施想。我欠他的,我应当还他;我不欠他的,我不要了,来生不讨债,我这里的六道的缘才能断得了。如果不甘心、不情愿,还要讨债,好吧!那你来生还要去投胎,还要去向他讨债,你不是生生世世都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吗?谁吃亏?自己吃亏,亏吃大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所以遇到冤亲债主,我常说「处逆境」,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很恶劣,生活非常艰苦;「随恶缘」,遇到一些人,都不是好人,都是想占我便宜的。这些人都是表面恭敬你,背后毁谤,想种种方法来障碍你,来陷害你,处这样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正好修行。修什么?还是修真诚清净平等,一丝毫怨恨都没有,心地清净平等,没有一点点怨恨,也没有丝毫报复的念头,业障尽消,业障消了。不在这个环境里面,你怎么能消得了业障?业障消了,智慧长了,你再合掌恭敬,这个逆境、恶人都是我的善知识,帮助我消业障。

  如果处的是顺境,物质生活条件很好,称心如意,遇到都是善人,都是好友,志同道合,在这个境界里头,不能有一丝毫贪恋的心;有丝毫贪恋的心,你就堕落了。对于境界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丝毫迷惑、愚痴,你还受外头境界诱惑,还受外面境界影响,你就错了。所以如果在这个境界里头,一切都好,一切都顺利,「无贪痴」,福慧就现前。所以顺逆境界,帮助我们断什么?断贪瞋痴,逆境断瞋恚,顺境断贪痴,怎么不好?顺逆境界都好。

  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这个道理。三个人,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你看善人,我没有贪恋,没有愚痴;恶人,我没有瞋恚,贪瞋痴三毒烦恼拔掉了,「业障消,福慧长」,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人不修善因,不修净业,来生就不自在,随业流转,做不了主。人要修善业,修净业,你来生『处胎』,你自己能做得了主宰。尤其是修净业,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我们一定要相信。

  怎样才能够取得西方极乐世界?经论上讲得很多,祖师大德说得多,「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念佛,念佛是个方法,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什么?修清净心。跟我刚才讲的相应。逆境里面,恶缘里面,阿弥陀佛!心清净,把自己那个瞋恚、怨天尤人,统统念掉,不要去想那个,想阿弥陀佛。顺境善缘里面,一句阿弥陀佛,把贪恋的心念掉,把愚痴的心念掉,清净心念出来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样才能往生。念佛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还会有瞋恚心,还会不高兴,还会发脾气,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顺境善缘里面,要把贪恋的心、愚痴的心念掉,念佛是这个念法。这样念法与阿弥陀佛本愿才相应。不是这个念法,不行,没有效果,不能往生。好处是什么?你阿赖耶识里面,种个阿弥陀佛的种子,跟阿弥陀佛结了缘,这个缘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你会用功,你的功夫真正与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相应,你的功夫得力了,那一生就是你往生机缘成熟了。念不到这个功夫,不能往生,一定要晓得。

  『出生』,这是母亲十个月怀胎满了之后,降生,得个人身。「出生」,佛教我们什么?释迦牟尼佛出生,有一个很不平凡的演出,那就是他一落地的时候,他就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人间,唯我独尊」。然后示现跟一般的婴儿一样,没有两样。所以有一些不明了的人,看到佛经上八相成道这一个示现,就说佛教太狂妄、太自大了,「天上人间,唯我独尊」,这是很大的误会。佛法里面讲的「我」,跟我们一般世间人概念当中的「我」不一样。我们世间概念这个「我」,佛法把它否定,你看《般若经》上「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头一个讲无我。

  他说的这个「我」,不是这个身。那个「我」是什么?那个我是真如自性,是真我。真我,真我是真性、佛性、本性。天上人间,只有真如自性独尊。为什么?《华严经》上佛讲到,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所讲的「我」就是性识,能变,这个是独尊;虚空世界剎土众生,是所生所变,这一定要搞清楚。所以讲真我,你要在这一生当中把真我找到。他这个示现,是这么个意思。

  中国古人教学,三、四岁小朋友上什么课程?《三字经》。《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那是真我。所以人性本善,你能够把本善找到了,那是天上人间,天上天下独尊。我们千万不能把这个意思错会。特别是学佛的同学们,无论在家出家,要是碰到有人拿这个话来批判你的时候,你要能够解答。那是他们望文生义,没有深入了解佛这个话的真正的含义。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不能把佛的意思解错,不能把意思扭曲,那个过失是自己,不是佛菩萨。这个是不能不知道的,这是出生示现的这个相。换句话说,一出生,他人生的目标,来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为什么来的?为把真我找到。

  我们一般人都迷了,他示现把真我找回来,告诉我们,人生这一桩事情是第一大事,没有比这桩事情更大的了,把真我找到。所以佛法里面讲有我,你看「常、乐、我、净」,这在佛经里面讲的四净德。真的,哪里会没有我?世间人听到无我都害怕了,佛讲的「无我」,无假我。这个身,它有生老病死,它不是永恒的,它不是长住的。真我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中观论》里面讲的八不,真我!这是一出生就示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住世八十年,完成这一桩大事。

  一降生的时候,出生的时候,他一生的事业就显示出来,告诉我们,自性独尊最贵。这当中有省略,出家这一段省略掉了。我们也可以把它省略掉,八相成道,在本经前后,好几次也讲到,不止一次。这个地方有「降魔」,这一段是比什么都重要。魔是什么?障碍、折磨,世出世间太多了。

  《八大人觉经》,这个可以说是佛法的纲领,经文不长,通大小乘,通显教密教,也可以说它是佛教概论,是佛教纲要,概论里面的纲要。这里面给我们讲有四种魔,也就是魔很多,总不出这四大类。第一类,五阴魔。五阴魔是什么?我们有身。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也有圣人,老子他就发现,你看《老子》里面,我们一般也称《道德经》。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身是五阴魔。

  五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色,肉身、物质,这物质肉身,这个肉身是四大聚集的,四大是讲的物质,前面已经讲得很多。这个物质的身,饮食不当会生病,衣着不留意感受风寒,也会生病。这个身体很脆弱、不坚固,世间人不知道,这就是魔,折磨你,叫你自己不自在。精神方面,佛讲了四个字,受,受是什么?受是享受、是感受,有忧有喜;想,想是妄想、念头,从来不停,从早到晚胡思乱想。晚上作梦,梦是妄想变现的,作梦就是夜晚妄想还是没有断。没有妄想就不会作梦,你还会作梦,说明你的妄想没有中断。尤其是恶梦多,恶梦多说明你这个妄想里头恶念多。

  修行人在梦境里面,可以勘验自己的功夫。先从这个梦境当中,恶梦逐渐逐渐少了,这个是你修行功夫有了进步。渐渐到什么?到这个好的梦也少了。到没有梦境的时候,这个境界就好,说明你的心真的定下来了,心清净了。你的睡眠很好,而且睡眠的时间不需要很长,你真正休养休息,真正恢复体力体能。人梦很多,尤其是这个梦里颠倒错乱,睡眠不好,精神不能够恢复。作梦也是消耗体力,消耗精神,日夜得不到休息,你人怎么会不疲乏?怎么会不生病?这是想,妄想。

  行,行是什么?行这个字,就是你的身体、身心,你没有办法长时间的保持不衰退,一年比一年老化。尤其是中年以上,这个很明显的感触,你不能够永远保持你那种旺力,你的精神体力与日衰退,行苦!最后一个讲的是识,五阴炽盛,这个里面,最后一个是识,受想行识,识是你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你的妄想习气储藏好象在一个仓库里面,永远不会消失,遇到缘,它就起现行,这个事情多麻烦。

  所以色受想行识,五阴魔,身心不能安稳,身心不得清净。谁知道这个魔障?不是佛给我们说出来,没有人知道。老子说的这一句话,我们读了佛经才知道;不读佛经,他这一句话的意思,我们猜不透,他讲得太含蓄了。这个是四大类的魔障里头第一种,六道凡夫哪个没有?各个都有,各个都脱离不了五阴的魔掌。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要接着看这首偈颂,第三首:

  【殁天与降神。处胎及出生。降魔成正觉。转无上法轮。】

  『降魔』,《八大人觉经》上讲的四大类,第一大类五阴魔,跟诸位略略介绍过去了。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方法来降伏五阴魔?我们在《般若心经》上可以看到,你看《心经》一开端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用的是甚深般若,照见,这就降伏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今天恰恰相反,我们没有智慧,我们无法照见,我们是迷惑颠倒,随顺烦恼习气,所以五阴魔破不了。破五阴魔是最难的,这个四种魔里头,最难破的是五阴魔。五阴魔必须破一品无明,透一分般若正知,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佛教化众生,他的教学纲领是戒定慧三学。慧能破无明,照见五蕴皆空,破五阴魔,其他的三大类,只要有戒有定就行了,就能够对付得了。这是最难对付的先说。

  第二大类的魔障,烦恼魔。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烦心的事情太多了,佛讲烦恼,烦恼的头数,真的是无量无边。佛教化众生,把它归纳为一百零八类,百八烦恼,一百零八类。佛家用的这个念珠,一百零八颗,什么意思?断百八烦恼,取这个意思。转烦恼成智慧。但是在平常教学当中,这一百零八还是太多,所以把它再归纳,归纳成二十六。《百法明门论》里面说的,根本烦恼六个,六大类;随烦恼二十个,二十类,这样子二十六类,那就好讲了。但是这二十六类,我们要一条一条细讲,两个小时讲不完。

  所以佛把它再归纳,六个根本烦恼,这是一切经论里面常讲的。讲二十六,讲一百零八,法相唯识宗里面,说得最多,也说得最详细。一般其他宗派里面,对于烦恼顶多只讲到二十六,一般都讲见思烦恼,就是这六个根本烦恼。六个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这个恶见就是见烦恼,把它说详细一点,也有五个;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样说起来,就变成十个。恶见有五个,加上前面贪瞋痴慢疑,这总共十个,这十个是最常讲的,讲到烦恼,这十个是最常讲的,也叫做见思烦恼。见是见解,换句话说,错误的见解;思是思想,错误的思想。

  换句话说,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想错了,看错了,那个见就是看见,看错了。你所看错的,有五大类;你想错的,也有五大类,所以这个叫见思烦恼。这个烦恼要是断了,证阿罗汉果。这个见烦恼跟思烦恼,如果说把见烦恼断了,思烦恼没有断,见烦恼断了,证须陀洹果,佛法入门了;这小学一年级了,你入了学,你正式入门。如果这个见烦恼没有断,一条都没有断,你没有入门。在大乘法里面,见烦恼断了,初信位的菩萨,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萨,小乘是须陀洹果,这个是真正入佛门,开始!这是不能不懂得,不能不认真学习。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我们今天讲用的持名念佛,有没有把见烦恼念掉?果然把见惑断掉,见烦恼断了,念佛求生净土,凡圣同居土有希望,真的稳稳当当达到了,你心里头怎么不欢喜?往生有把握。

  见烦恼里面,第一个身见,一般人都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个事情很麻烦。执着身是我,一切都要为这个身,为这个身造业!身不是我,所以它头一个就是身见,这个见解错误。那身到底是什么?身不是我,那谁是我?我在哪里?学佛学到最后,我都没有了,这成什么话?这佛还能学吗?佛告诉我们,这身是假我,有一个真我。真我是什么?真我是这个身的主宰。

  所以你要问这个身到底是什么?身是我所。我所什么意思?我所有的。像这一串念珠,这串念珠是我所有的;我身上穿的衣服,我所有的;身体是我所有的,它跟这个念珠,跟这个衣服一样,没有两样。衣服穿脏了、穿破了,脱掉,换一件,旧的就不要了。这个脱掉,就好象是死了,再换一件新的,好象又生了。同样是这个道理,这个身体就跟衣服一样,我所有的这个工具,我用它用了几十年,用旧了,不好再使用了,把它丢掉,丢掉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死了。再去换一个新的,换一个新的就是再生,你又找到一个身体了。舍身受身,身不是我。

  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对于佛法讲「我」这个字的定义是什么?佛经上讲得很多,最重要的,「我」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主宰。诸位想想,我们的身体能不能做主宰?如果身体能够做主宰,我不要叫这个身体老,十八岁正好,年年十八,永远十八,那这个身体就是我,这就不是我所。我这个身体永生,永远不灭,我才做得了主宰;做不了主!前面跟诸位说过了,受一点小风寒,它就得病,它哪里能做得了主?你看看「我」最重要的意思是主宰,没有,在身上找不到主宰。

  第二个意思,自在,这重要的两个意思,身体上找不到自在,找不到主宰。所以你必须要认识清楚,这是我所,不是我;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佛门当中常讲,藉假修真,这假的有没有用处?有用处。念珠有没有用处?有,念珠提醒我念佛,可以帮助我计数。衣服有没有用处?衣服有用处,保暖,现在天气冷,御寒,它有用处。你要知道它不是我,这个样子身见就破掉,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对于舍身受身,完全看作穿衣服脱衣服。我们换衣服换得很欢喜、很自在,你要真正明白了,生死就自在,所以叫了生死。

  了生死不是没有生死,对于生死是什么回事情,明了了!死没有恐怖,很欢喜、很快乐。这身体丢掉,换个身体,你所换的身体,必定比你现在这个身体好,为什么?因为你明了,你不迷惑。就怕迷惑颠倒,迷惑颠倒,你换身体的时候,就换错了,人的身体换个猪的身体,你说糟糕不糟糕?换个狗的身体。前面讲了,如果你造作极重的罪业,破坏一切众生觉悟的机会,你换什么身体?换在那个地底下的畜生,像蚯蚓这一类的小虫,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更可怜。

  所以明白人身体是愈换愈好。好象换衣服,我这件衣服脱了,再穿一件,料子、式样都比这一件好,愈换愈好。人不能不觉悟,不能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是智慧。所以舍身受身,就跟换衣服一样。对于现在这个身体保养,你自然就懂得。为什么?心清净,这个身体每一个器官都恢复到正常。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这个病从哪里来?是从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上来的。里面有贪瞋痴慢,外面有七情五欲的诱惑,内外交感,人就生病了。

  寿命是有一定的,前生修的。你要迷惑颠倒,胡作妄为,你把你前世所修的寿命折损了、缩短了。如果你要懂得修清净心,恢复自性,你的寿命延长。不是自己想延长,确确实实转业力为愿力,自己生命升华。换句话说什么?没有了。舍身受身怎么样?自在!想什么时候换衣服,就什么时候换,不是说这一件衣服一定要穿多久。这个好象世间人这个命运一定,就是你这个衣服一定要穿多久,给你限制;到你真正有修养的功夫,没有限制,你自在了,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这什么时候走,就是换衣服,想什么时候换,就什么时候换。

  那现在在这个世间还不想走,如果我还不想换,衣服还再多穿几时,没事,可以,那这个为什么?决定不是为自己,为众生。我要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帮助苦难众生需要这个工具,决定不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要有这个念头,你还是凡夫。换句话说,你的命运转不过来,也就是说你的生死不会自在。

  人要真正到无我,无我就是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的这种享受,没有,没有贪瞋痴慢,这是真正入无我,这你就自在了。住在世间,完全为众生,完全为佛法,为正法久住,为帮助众生,帮助什么?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一切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就这么一个工作,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一条是主要的,至于转恶为善,转凡成圣,附带的。真正的教学枢纽,就是转迷为悟,自己用这个工具来表演。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为众生示现八相成道,是表演,都是教学。降伏烦恼里面,就有这些。所以首先要认识清楚,这个身不是我,你就自私自利念头断了。刚才讲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都没有了,你得自在,你可以做表演,可以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有所启示,有所感悟,这破身见。

  第二个错误见解,边见。什么叫边见?边是两边,就是对立,现在讲相对。我,我的对面是人,无我相就无人相;我人的对面是众生。由此可知,四相就破了,须陀洹开始破四相,我们在《金刚经》上读到的。证得须陀洹的人,他自己并不以为我证得须陀洹,他要是我证得须陀洹,他还有这个念头,他没有证得,为什么?他四相具足,正因为他四相破了,不再执着身是我,也不再执着与我对立的那个人,佛才说他,他证得须陀洹。须陀洹是梵语,意思是入流,他已经入圣者之流,那不就是转凡成圣了吗?这是小圣,须陀洹是小小圣,他不是凡夫。所以边见就是相对的。

  你看看有是就有非,是的对面是非;有真,真的对面是假;善的对面是恶,这是什么?这是分别,严重的分别。边见断了,就是严重的分别没有了,这个执着没有了。凡是相对的,不存在。相对的不存在,你们看看这相对对面叫统一,才能入这个境界。大乘法里面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它能把所有一切对立化解了,诸位想想看,帮助你得清净心。

  下面两种,见取见,戒取见,这两种我们中国人叫成见。成见是坚固的执着,某人成见太深,那造成障碍。见取见是对于果上的成见,戒取见是对于修因上的成见,所以一个是修因,一个是证果。但是他这个见解都是错误的,里面有不少错误是把佛的教诲错解了。这个错解,他又坚固执着,所以他没有办法进步,寸步难行,他停留在佛门之外,他入不进去。

  末后这一条,不属于前面这个四大类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归成一类,邪见。我们今天讲认知错误,这叫邪见。错认,你的认知不正确。对于宇宙人生认知没有错误,是正确的,见取见跟戒取见,我们可以说是对于因果的认知产生错误,所以古德注解这个名词,戒取见,他注解戒取见是「非因计因」,见取见是「非果计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于因果这一个事实认知错误,所以造成修学严重的障碍,这个是使他在佛法里头,不得其门而入。这些事情,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学习。

  这个五种认知,我们都没有办法突破,都产生错误,我们连须陀洹果都不能证得。虽然学佛很多年,还没有入门,还是严重的执着身是我,贪生怕死,贪图五欲六尘享受,这个麻烦大!思想上的错误,就是贪瞋痴慢疑,对于顺境善缘,前面讲了,生起贪爱、贪恋;对于逆境恶缘,生起瞋恚;对于事理、性相、因果,迷惑颠倒,愚痴;对于圣人的教诲,佛菩萨的经论,怀疑,不能够信受奉行。你虽然学了佛,皈了依,出了家,受了戒,天天在念佛,天天在诵经,你没有做到,为什么没有做到?疑,所以这个疑的根之深,自己晓不晓得?不晓得。如果你要不怀疑是什么?你一定彻底明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什么四十九年天天讲经说法?你说他为什么?只为了一桩事情,帮助众生破迷起信,你才晓得那个「信」好难。佛法里面讲的信解行证,清凉大师用这四个字判《华严经》,信解行证。为什么不能证果?他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理解?他有怀疑,所以他虽然信,那个信是很勉强的信,不是真信。不是真信,他怎么能奉行?不要说别的,你就说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那是多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做不到?不相信。就为这桩事情,劳累释迦牟尼佛,为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就是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起信,断疑生信,你才晓得这个疑的烦恼多重,麻烦!

  我们今天学佛有没有相信?相信有相信的样子,什么样子?做到了。我最初学佛是章嘉大师教我的,他老人家跟我讲,佛法知难行易。为什么?知,他一定就做到,知就是解,真正解,了解了,明白了,你肯定做到。为什么?为什么不杀生?为什么不吃众生肉?果报是健康长寿。你真正明白了,我要活得长寿,长寿不能有病,长寿要健康。健康长寿是怎么修来的?不杀生,不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我为什么有财富?我们这个财富,不需要累积很多,财用不缺乏,我们讲有福报,衣食住行一丝毫不缺,生活过得很舒服,这果报什么?不偷盗。佛在经上说,不盗得大富!

  人,他不肯这样做,还想尽方法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你看,不杀生、不偷盗,他没有懂,天天在讲,他不懂。还要干骗人的事情,还要干昧自己良心的事情,那有什么法子?这个就是什么?疑的烦恼,这个痴,痴、疑,这个烦恼非常严重,他不觉悟,他对圣教怀疑。他说他是佛弟子,说他是佛教徒,假的,不是真的。他天天求佛菩萨保佑,他所求的不是佛菩萨,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帮助他造罪业,加持他造罪业。那妖魔鬼怪为什么加持?送他到地狱。妖魔鬼怪最后那一着是要送你的命,是要叫你在地狱永不翻身,那个时候你才知道妖魔鬼怪的厉害,现在他给你甜头吃,他叫你消灭正法。

  所以消灭正法的人不是外人,是佛门的四众弟子,这四众弟子都是魔子魔孙。佛与魔一念之差,一念觉,魔成佛;一念迷,你永远落在魔道,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所以一般人知道贪瞋痴是三毒烦恼,傲慢,也叫骄慢,怀疑圣教,往往疏忽了,没有详细说明。骄慢是把圣道完全排斥掉,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学业、道业要成就,我说了四个字,印光大师说两个字「诚敬」,入道之门。我说四个字,诚敬,还要加上谦虚忍让,谦让,我加了两个字「诚敬谦让」,我们才能入门。现在人是太不谦虚了,不肯让人,处处争。让是对付争的,谦是对于你那个傲慢。果然有诚敬谦让,你具足这个条件,你才真正有资格成为佛的学生,佛弟子。

  无论在家出家,印光大师常常劝念佛人把「死」字贴在额头上。他老人家自己的关房,苏州灵岩山寺,我去参观过,关房里头的一个小佛堂,有一尊不太高的阿弥陀佛的塑像,背后他老人家写了个大字,「死」。印光大师也是做这个表演,做这个示现教我们,人想到死(我就要死了),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可是今天的众生,死他也不怕,也吓不倒他,还是敢作恶。所以我在这个死上面要加一个,「地狱苦,死堕地狱」,来警策我们自己。你要是这一生学不好,你的来生决定死堕地狱。你说为什么我讲得这么肯定?因为你是佛弟子,你没有好好的修,你破坏了佛的形象,就是这一条罪,你想想该不该堕地狱?

  你没有表现一个好的样子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一看,佛门弟子就是这个样子的。他骂你,你无所谓,他骂了整个佛教,他骂了所有的佛菩萨。他为什么要这样子骂,这样子轻视瞧不起?因为你做得不好,是你引导的,这个帐要算在你身上,你要承担这个因果责任,你想想,你要不要堕地狱?所以佛弟子不好当。

  真正当佛弟子,你的来生节节高升,你要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欲没有断,你是欲界天人;欲要断了,你是色界天人。你在佛门当中修的这个福报,不可思议!你是真正佛弟子,你一定奉行三皈五戒,修十善业,肯定是这么做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离开这个教诲。三皈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法僧三宝的意思就是觉正净;佛是觉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僧是清净的意思、和合的意思。你在这个世间肯定没有一个冤家对头,你能够包容,你能跟一切人和睦相处,为什么?六和敬。你跟人还有怨怼,还这个看不顺眼,那个看不习惯,你三皈没做到。

  所以三皈五戒就给你带来了人天大福报,人天不可思议的福报。可惜你不知道,你要知道,你怎么不肯修?你的轮回心没有断,轮回心就是求名求利,你知道佛门里头有大利、有大福,哪个不修?拼命去修去了。轮回心要是断掉了,轮回心就是前面跟诸位讲的见思烦恼,这是轮回心。见思烦恼断了,轮回就断了,那你修三皈五戒十善,你的果报在四圣法界,不在六道。

  佛法殊胜功德不可思议。这一句话诸位常听。究竟什么叫做殊胜功德?什么叫做不可思议?这个意思不懂。话你会说,意思不懂,所以你有疑惑,所以你不愿意去做,你做不到,烦恼永远断不掉。我们同学当中,确实有好心的,我常常碰到:法师,我很想断,断不掉;我很想做,做不到,怎么办?从哪里下手?我教他从听经,读经没有用,读得再多,不懂!听经,我讲得很详细。

  现代人业障很重,讲经很苦,要讲得很详细。不像古人,古人讲经,那个时候的人,听众善根深厚,所以点到为止,他好讲。听众有智慧、有能力,讲的人举一三反,听的人一闻千悟,纵然不能到一闻千悟,闻一知十,确实有这个能力。现在人闻一,那个一都搞不懂,你说难不难?那怎么办?重复不断的讲,不断的听,好在现在科学工具好,在从前听法师讲一部经,要想听第二遍,人家不肯给你讲,你听不到。现在有录相、有录音,我在现场听,感受不一样;听完之后,我用录相带、录音带来复习。我每天听,一直听到明白了为止,真正断疑生信。

  从什么地方勘验自己真明白了?做到了。我自己还没有做到,这一部经这个功课没有毕业,不能改变第二个课程。「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在这一部经上,天天听,天天听,听上三年,三年做不到,再三年;做不到,再三年,看看三十年,能不能做到?三十年能做到,你成功了。说明什么?你业障消了,智慧开了,你入佛境界了。

  所以佛法,佛法的教学跟世间其他的教学不一样,佛法里教学重在实行、在实践,做不到,你等于没有学;没有真正的懂得,等于没有听。所以我称这一门学问叫实学,实实在在真有用处的学问,实学。学一句,做到一句,得一句的受用;学十句,我就做到十句,得十句的受用。功德利益不可思议,这一句话,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得到。所以降伏烦恼这个魔,是用戒、用定、用慧;用戒用定是伏烦恼,不能够把烦恼消灭,慧开了之后,转烦恼成菩提。戒定慧三学,降伏烦恼魔。离开戒定慧三学,内有烦恼,外有五欲六尘的诱惑,你怎么能降伏住?这个道理要明了、要懂得。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三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末后的偈颂第八段,偈颂的第八段,这一段有八首偈,说明「佛出多少」。前面我们讲到第三首,第三首还没有讲完,我们现在还从这一首念起:

  【殁天与降神,处胎及出生,降魔成正觉,转无上法轮。】

  我们讲到『降魔』,这是修行、化他最关键的一个科目。昨天我们举《八大人觉经》里面讲的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给诸位略略的介绍过。第三「死魔」,魔是折磨,就是障碍,修行的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即使这一生学得不错,真正的是做到忏除业障,断恶修善,来生再能得人身。就算是因缘不错,又遇到善友继续来修学,诸位想想,至少要中断二十年。这个二十年把前世的事情都忘掉了,一切都得从头来起,这就是折磨,这种魔称之为死魔。

  所以学佛的同学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势必要延年益寿。我们同参道友当中,一起出家,一起受戒,四十、五十走的就有好几位,五十、六十走的就很多。能不能有成就?难。我如果在四十、五十就走了,可以说毫无成就。自己有把握的,来生还可能得个人身,这个把握我有,其他的成就没有办法了。延年益寿怎么修法?佛在经上教导我们,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要非常认真努力去做。这是佛教导我们的原则,自己真正发愿舍己为人。我活在这个世间不为自己,没有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舍弃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虽然不能够断尽,务必要把它控制住,决定不能让它增长,这样的心行是健康长寿之道。我这个身体在这个世间为众生服务的,为正法服务的。怎么为正法服务?要把佛菩萨的教诲用这个身体做出来,做一个样子给大家看。

  诸位想想,如果众生有福,佛菩萨必然加持。如果我们的心行违背佛陀的教诲,那肯定是受业力的支配,你没有办法改变命运。这就是佛门里面常说的愿力。愿力要大,要盖过业力。虽有业力,业力不做主,愿力做主了,这在佛法里面讲,健康长寿之道。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一定要跟印祖所讲的敦伦尽分相应、闲邪存诚相应。他老人家这一句,我用了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与这个相应。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样才能够奉持佛陀的教诲,降伏病魔,降伏死魔。确实有降魔的方法。

  最后一类叫「天魔」。天魔是什么?是身外一切诱惑。我们身体之外的一切诱惑,在佛法里把它归类,称作五欲六尘。这个世间种种在诱惑你,财在诱惑你,色在诱惑你,这个「色」是讲男女之色,在诱惑你;名在诱惑你,这个名包括现在一般人讲的荣誉、权势、地位都在诱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在诱惑。你看看社会上有福报的,他们衣食住行种种享受,你见了动不动心?别人住的是高楼大厦,你住的是小茅蓬;别人出门,前呼后拥,你是孤家寡人一个,你动不动心?你要是起心动念,你就落在魔掌上去了。财色名食睡,佛说地狱五条根。尤其是出家人,沾都沾不得,出家人一沾肯定是阿鼻地狱,在家人也堕落,没有这么严重。这个原因是什么?出家人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破坏佛法形象,这个罪重。

  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把这个东西舍得干干净净,眼根决定不会被外面色尘诱惑。这个本事厉害,眼对色,眼不会被色诱惑,不会被色所迷。这个色范围就讲得大,不只是男女之色,一切的形色都不动心。耳不会被音声所迷,我们今天讲的歌舞音乐,再美妙的音声也不会动心;鼻不会被香诱惑,舌不会被味诱惑,身不会被触诱惑,意不会被法诱惑。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自己不会被诱惑了,这是什么?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成就了,不被诱惑,你就能够得到主宰,你就能转变境界。这转境界就是「降魔」。这是天魔,天魔的范围包括非常非常之多。佛说法为了方便起见,把它归成这几大类。

  魔在哪里?四大类的魔都围绕在我们的周边。说老实话,一步都没有离开。我们想想,能不受诱惑吗?能不动心吗?那动心怎么办?动心,自己晓得,这不得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持戒。戒不清净,甚至于在日常生活当中,把戒律完全疏忽了。经,还有人去念它,谁去念戒?古时候无论在家出家,受菩萨戒的人,叫半月诵戒,每半个月温习一遍,怕忘掉,怕违背。现在人的根性不如古人,现在人说是半个月念一次,忘得干干净净;一个星期念一遍也不行,应该怎么样?天天念。印光大师就是这样教导我们,他教我们念什么?念《太上感应篇》,好!《太上感应篇》确确实实是戒律。

  早年我在华藏图书馆,要求我们家里面的同学,在早晚课都加《太上感应篇》这篇东西,念一遍,早晚都要念一遍,早晨提醒自己,晚上做认真的反省。《太上感应篇》不长,一千三百多个字,这是代替戒律,在家出家学佛,你要想降伏烦恼魔,降伏死魔,降伏天魔,很有效!出家同学,这些年来我一再劝大家,要念《沙弥律仪》,这个分量也不算很长。你把《沙弥律仪》每天念一遍,希望真正做一个名副其实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你要不肯这样做法,你不是佛弟子。你出了家,穿这个衣服,有名无实,自己破戒、犯戒,完全不知道。所以印光大师他老人家用《了凡四训》、用《感应篇》、用《安士全书》,《安士全书》实在讲,着重在前半部《文昌帝君阴骘文》,《阴骘文》的内容跟《感应篇》差不多。祖师大德的苦心,大慈大悲,真的是救苦救难,用这个方法。《阴骘文》的字更少,只有七百多个字。印祖提倡这个,有道理!早年我们体会没有这么深刻,现在我们体会很深。深深体会到,印光大师确实了不起,他这个教诲确确实实能够救度世尊末法九千年的四众弟子。所以千万不能够疏忽,认为这是小小戒无所谓,这个东西不足以为道。它是大道的根,根没有了,死的不是活的,千万疏忽不得。

  通过降魔,才能『成正觉』。「成正觉」就是我们世俗人讲的证果,修行证果。在八相成道里面,这个正觉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这一段是讲的是诸佛,这个剎土有佛来示现,示现八相成道。那我们修行确实称正觉。什么人是正觉?须陀洹就是正觉,初信位的菩萨就是正觉。不要小看了须陀洹,这个初信位的菩萨,五十一个阶级,第一个阶级。这一个位子,虽然你没有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佛在经上讲的,永远不堕三恶道。而且还得到一个保证,什么保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之后,肯定证阿罗汉果。阿罗汉在大乘,我们这是圆教,圆教大乘相当于七信位的菩萨。你看看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从初信位就证到七信位,七信位的菩萨超越六道轮回,入了四圣法界。如果遇到净土法门,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们生方便有余土,他不是生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不是生凡圣同居土?只要证得须陀洹果,只要证得初信位的菩萨,刚才讲,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小圣。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我们要真干。

  讲席当中,我常常勉励同学,我们务必要放下自私自利,你要不放下自私自利,须陀洹跟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你肯定没有分。你要能够放下,起心动念,我不再为自己,我为一切众生,我为正法常住世间。为正法常住世间,我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形象,让社会大众赞叹佛法,尊敬佛法,这样佛法就能久住世间。决定不能违背佛陀教诲,所以我劝大家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魔!我们要降魔,「降魔成正觉」。发大心,《华严经》上讲大心凡夫,也是《华严》的当机者。心量不能不大,心量大什么都能够包容。智慧开了,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顺逆境缘当中都不迷惑。

  唯有自己成正觉,才能『转无上法轮』。转无上法轮是教学,教化众生。自己成就,就有能力教人,自自然然就教人。为什么?我自己这个形象,就是社会大众的榜样。每天示现,天天在示现,社会大众天天在看,看不懂没有关系。我天天在示现,念念在示现,时时在示现,处处在示现,总有人看懂。一个看懂了,这一个人得度;两个看懂了,两个人得度。这一切人跟我们交往,我们很明显的能觉察到,还有九法界其他众生,他也在看,他也在听。那些众生也有善根深厚的,他看懂了,他听明白了,他觉悟了,所以佛菩萨是度九界众生,不仅是人道。如何跟九界众生起感应?至诚感通。用真诚到极处,这个心就能感通,能与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这个例子很多很多,我们在古人记载里面读到过,如果很冷静、很细心去观察,这种感应我们自己也能够觉察得到,它不是假的,它是真的。

  这一句「转无上法轮」,先要了解什么叫法轮?前面我们也讲得很多,法轮代表佛菩萨的教学,「轮」代表教学内容。这一个形相,确确实实能够显示佛菩萨所悟、所证、所修、所学、所教导的,空有不二,理事一如,表这个大道理。相有性无,这个「法轮」,轮是圆,性是圆心,相是圆周,圆周有,圆心不可得;圆心有没有?有,有而不可得,这个妙!所以我们常讲空,《心经》上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是一不是二,色就是圆周,空是圆心,用这个来表法。圆周代表事,圆心代表理。所以这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他所学、所修、所证,依据的真理。法,世出世间一切法,这个「轮」就统统都包括了。所以这个轮相,我们一般也称为大圆满,「法轮」就是大圆满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法都不漏,圆圆满满。「转」是什么?转是转动,就是我们今天讲推动、推行,推行大圆满的教育,推行大圆满的教学,叫「转法轮」。推行宇宙人生真理的教育,宇宙人生真相的教学。我们自己学到了,明白了,觉悟了,要帮助别人。自己证得,彻底明白了,自己的事情了了;自己事情了了之后,完全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还没有魔障?还是有,但是那个魔障对自己没有障碍,那个魔障是属于众生的。在佛法讲就是缘,有障碍,缘不具足,与佛菩萨毫不相干。世界的成住坏空,佛菩萨有没有干涉?给诸位说,没有。世界成住坏空,对于觉悟人来讲,毫不相干;不要说对大圣不相干,对小圣也不相干。小圣,因为自己还没有明心见性,他还在十法界里,但是他是不惊不怖。这个世界毁掉了,他到别的世界去,他很自在。那个大圣,明心见性的大圣呢?九法界众生看到世界成住坏空,我们要问大圣这个心目当中,世界有没有成住坏空?给诸位说,没有。这个妙了,这个我们不懂,真的不懂。这个道理就在《华严经》里头,确确实实大圣心目当中,世出世间一切法本来不生,哪里有灭?确确实实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一丝毫都没有动,像水一样,极其微细的波都没有,法身菩萨到这个境界。十法界里菩萨,还那个心像这个水一样,他还有微波,所以这里没有缘,那个地方他去了。真正法身菩萨,微波都没有了,哪来的生死?哪里有成住坏空?没有!

  《楞严经》上所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两句话说得好,说得真透彻。《中观论》上讲的八不,人家一句话就将它和盘托出。这一句,我们现前要怎样学习?我们学习就是帮助众生。众生病在什么地方?我们仔细观察释迦牟尼佛。众生有严重的贪瞋痴慢疑,释迦牟尼佛教一切众生断贪心,他自己示现的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这教化众生,作斯示现。物质生活过很简单的,这个竞争的心没有了,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做到了。他一生的工作,人在世间不能不做事。他做什么?教学,讲经说法,一切时一切处,劝导一切众生。劝众生断恶修善,劝众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释迦牟尼佛一生干这个事情。身,示现感化众生;口,教学,用言语教导众生;意,在心里头想的是一切众生迷惑、造业、受报。因为迷惑,所以才教他破迷开悟;因为造业,所以才教他转恶为善,断恶修善;因为他受报,所以才教他转凡成圣。这种教诲是真实的、是彻底的、是究竟的,佛一生示现做这个事情,我们要看出来。看出来的时候,我们要接受佛陀的教诲,首先从自己本身,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我们是不能成大圣,刚才说过了,成小圣。我们自己做到了,我帮助别人有信心,给人家讲:这是真的,一点不假,我做到了。现身说法,三转法轮里面作证转,用我自己的身来作证明,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诸位都晓得,业障深重,不学佛的人也知道。尤其到了晚年,到了有病痛的时候。老了、病了,这个时候,他心里头真的忏悔,知道这一生做很多错事,做很多对不起人的事情,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回头。遇到佛法,理论方法就明了,回头来得及,不是来不及。只要你肯觉悟,只要你肯回头,回头是岸。所以众生有贪心,怎么样把这个贪心转过来?众生有瞋恚心、有嫉妒心,嫉妒是属于瞋恚的一分,怎么样能把一切众生这个嫉妒瞋恚转过来?你要帮别人,首先自己要把这个烦恼连根拔除。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有毁谤我的,嫉妒,这是因嫉妒心而毁谤,因嫉妒心而陷害,遇到了,这是教育、教材。一点瞋恚心都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都没有,古圣先贤教导我们,逆来顺受,现身说法。你要争,我让,这冲突就生不起来;你毁谤我,我赞叹你,决定不跟一个众生做对头。要作对,冤冤相报,化解不了问题,那种人叫感情用事,没有智慧。真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个不是懦弱,是真实智慧,是真实的德行的流露。

  不报复,没有瞋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头有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我们明了、我们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他为什么今天会这样对待我?一时迷惑,一时他的烦恼现行,你怎么可以怪他?怎么可以责备他?如果我们责怪他,怨恨他,我们自己受伤害。我们没有一点怨恨,心平气和,我们丝毫伤害都没有受。不但不受伤害,增长智慧,增长福德。毁谤、陷害是好事,不是坏事,所以我常讲「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在这个地方看到你是不是真修行?你是不是真的佛弟子?真佛弟子在逆境恶缘里头怎么会生气?不能动气的,动气那不是佛弟子。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会生气,菩萨不会生气。你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不生气,他没有报复念头,而且还感恩;将来我成佛,头一个度你,报恩!报什么恩?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成就我的真实智慧。所以拐一个角度来看,好事,不是坏事。修行就在这些地方磨炼成就的。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下面第四首偈:

  【随众生心乐,示现种种相,为转妙法轮,悉应其根欲。】

  我们看这一首。这底下几首意思很深,说明诸佛如来、菩萨声闻是怎样度化众生的。我们发心自行化他,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守。所以佛菩萨都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造恶,随不随喜?还是随喜,你要不随喜,他就排斥你,他不能容纳你。他邪知邪见,造作一切邪恶的行为,佛菩萨还是随喜,这真正是高度智慧、高度的艺术。随喜,在这里头等待机缘、等待机会,有机会暗示他;提醒,他不能接受,你不能提,暗示。冥冥当中,以威神加持,在这个形象上的暗示,让他自己慢慢觉悟,慢慢回头。从这个地方显示出佛菩萨真正的慈悲。

  你看这一首里面所讲的,『随众生心乐』,这个「乐」念去声,爱好,随顺众生心里的爱好。『示现种种相』,所以他示的相不是一个相。从这个地方,你必须要明了,全世界宗教很多,这些宗教,从《华严经》上来讲,那就是「随众生心乐,示现种种相」。你喜欢佛教,给你现佛相,现菩萨相;你喜欢基督教,给你现耶稣相,给你现先知相;你喜欢伊斯兰教,给你现真主相,给你现阿訇相。所以我常常讲,我跟宗教们,不同宗教接触,我说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这个大家承认。这个真神有了不起的智慧,有很大的神通,千变万化。这个大家听了都欢喜,真神当然是这样的。然后我就告诉他,这个真神在佛教里面,就现释迦牟尼佛,现这个相;在基督教里面,就现耶稣基督;在伊斯兰里面,他就现穆罕默德,统统是这个真神现的。因为众生喜爱不同,你喜欢什么,他就现什么,永远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所以世间所有宗教徒是一家人。我们从这个理念,这个理论依据,来推动多元文化的学习,不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有!我们肯定这是真理,肯定这是事实的真相,所以我们对于任何宗教,从内心生起真诚的尊敬。我们见到佛像,恭敬顶礼膜拜;我们在基督教堂里面,见到十字架,见到耶稣的像,也跟拜佛一样,恭敬顶礼膜拜。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我告诉他,这是释迦牟尼佛示现的。那就基督教那一方面,释迦牟尼佛是耶稣基督示现的。佛法里面讲宾主,以佛教为主,所有宗教都是宾,都是佛示现的;以基督教为主,所有宗教为宾,都是耶稣基督变现的,这才是真正平等。主,不是一个主,独一的主,不是这个。各个都是主,各个都是宾,这是佛法里面讲的平等法。

  『为转妙法轮』,所有一切宗教典籍都是「妙法轮」,妙,巧妙。随着人心爱好,我们讲随着世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礼俗,不同的生活习惯,那叫妙。一个、单一就不妙;多元是妙,一元就不妙,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我们有这个理念,有这个认知,展开任何宗教的典籍,我们的态度真诚恭敬。我们展开《新旧约》,展开《古兰经》,确确实实那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对那些喜爱众生所说之法,那是妙法,这是事实真相。从前,事上有,但是大家很少讲,那是什么原因?由于封建的时代,交通资讯不发达,许许多多的居民住在这一个地方,老死不相往来。自然的条件造成了障碍,这一生他活动的范围很小、很窄小。于是乎形成他自己的文化,小圈子的文化,生活习惯,他跟另外一个地区就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随类化身。这里面的众生有善根成熟,有能够接受圣贤教诲的,诸佛如来在他们这里面,示现他们这一族里面的圣人,在这一个族群里面降生。也示现,实在讲,八相成道,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明显。你仔细观察,耶稣这一生,穆罕默德这一生,再往前面看,摩西的一生,其他宗教创始人,仔细观察都是这样示现。那个过去是在天宫什么的我们不说,至少在这一生当中你所看出来,他的聪明智慧确实超过一般人。他在社会种种行业里头,他选择去修道,道业成就之后,那个道业成就不就是降魔成正觉吗?弘道,教化众生,那不就是转无上法轮吗?也是「随众生心乐,示现种种相,为转妙法轮」,细心观察,你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能现的是什么?在佛法里面讲,能现的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德能相好。就是《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能现的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自性,真如本性。在西方世界宗教里面所称的唯一的真神,在我们佛门里,不叫唯一的真神,叫真如自性,这就是唯一真神,为什么?它能现能变;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所现所变。这里头,理太深,事太繁杂。你要想搞清楚搞明了,佛家这一大藏,我们常讲一大藏教,这一大藏的教科书是一个简单扼要的说明,不是详细的。详细说明在哪里?在《华严经》缘起里面讲的,龙树菩萨在大龙菩萨的龙宫里面,见到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个是详细说明。分量有多大?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字数,这一套经的字数有多少?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古印度讲这个文字有多少,他们跟中国人的方法不一样,中国是算字数,一个字一个字,这一本书有多少字。印度人不是讲一个字,他讲一句一句的,四句,不管句子长短,四句叫做一首偈,叫一偈。这个要知道,四句就叫一偈,无论长短。那个长行文也是这样的,四句是一首偈。那多少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不得了!我们哪有这种能力?一四天下微尘品。这多少品?一四天下微尘品,那是全部的《华严》。我们的地球装不下,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也装不下。释迦牟尼佛教区是一个大千世界,它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一个大千世界怎么能装得下?那是诸佛如来详细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以这一大藏教,现在诸位所看到佛家的《大藏经》,这是略说。你要是真的想研究、想明了,你看看真正觉者,觉悟的人,他们所说的。这么说起来,难!我的寿命有限,纵然长寿活到个一百岁,毕竟这个世间活一百岁的人太少了。以我来讲,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开始读经,研究经教,如果我活到一百岁,我这一生用在经教的时间也不过是七十年。七十几年的时间太短暂了,一天就是干八个小时,干十个小时,这一大藏教都学不了。何况还有世间其他宗教的典籍,还有世间许许多多圣贤的学说。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说,他说要讲经说法不容易。我说怎么?要通达三藏十二分教,还要通达世间所有的学术,世间法。世出世间法都通达,才能像佛一样转无上法轮,转妙法轮。你要不通,你怎么转?他说佛法里面就这一部《大藏经》,你这一生能搞得了吗?世法里头,别的不谈,中国干隆年间编的一套《四库全书》,行吗?二十年前,台湾商务印书馆翻印《四库全书》,我买了一套。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告诉我,假使一个人,从一出生就会看书,看《四库全书》他就会看,一天看十个小时不间断,活一百岁,这一部书还没有看完,看一遍都没有看完,不容易!这样一说来,好象我们就没有指望,真的,真的就泄了气,没有指望。

  李老师传给我一个方法,他说怎么样?通。用什么方法通?感通。这个感通在佛法里面讲,求佛菩萨加持,求佛菩萨帮助,求感应。这里头有没有道理?有,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理论依据,感应的理论依据。佛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德能,一切众生都有,我也有。我今天的智慧德能为什么不能现前?业障障碍住了。现在我们的业障又没有办法消,我也想这个智慧能够现前,那用什么方法?求诸佛菩萨帮助,用什么去感应?诚,真诚,真诚到极处,这是我常常劝勉同学的,真诚到极处,没有一点点自私自利,加一点点自私自利,真诚就没有了;不真不诚,那一点感应都没有。不能有丝毫的名闻利养,不能有丝毫贪图五欲六尘享受,不可以有丝毫贪瞋痴慢,这才叫真诚。真诚,就跟一切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早年印光大师在世,有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佛的经教浩如烟海,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教我们初学的人悟入?印光大师回答他,有。说了两个字,「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人要没有诚意,那怎么能成功?李老师传给我这四个字「至诚感通」,我得受用。我也常常用这四个字劝导别人,我从这一句里头得利益,亲近善知识,得善果。

  我最早的时候,亲近方东美先生,我在方东美先生那里得到的,认识佛教,方老师教我的。他教导我,佛教是世间最高的哲学,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从这个地方,从他老人家那里认识佛教不是迷信,佛教是大智慧、大学问,那才肯定。我亲近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怎样才能够快速的入佛门,契入佛境界?他老人家教我四个字「看破放下」。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在他那里得到的「至诚感通」。李老师要我依印光法师为师,做印光法师的私淑弟子,叫我读《文钞》,我依教奉行。我在印祖那里得到的是什么?「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印祖一生奉行这十六个字,也是以这十六个字教化一切众生。这十六个字是他自行化他的总纲领,我们要在这个地方抓住。西方的宗教,真实的总纲领就是个「爱」字,神爱世人,跟佛法讲的没有两样。你看佛法所说的,佛法讲的是什么?「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为本就是神爱世人;那个方便为门就是这个爱心要落实,以种种权巧方便,尊重、爱护、帮助,为一切众生服务,那就是方便为门。

  诸位仔细去思惟、去观察,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确确实实尽管它讲法不一样,它教人修学的方法不一样,它的原理原则相同。所以我们提倡用这个「爱」字,神圣的教育,宗教的教育,爱的教育。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爱一切人,爱一切众生。教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的。过去是因为过去的环境,自自然然形成。今天资讯发达,交通便捷,所以今天跟过去生活环境不一样。现在所有族群,所有不同宗教要统一,要合作,这就是现代出现「多元文化」这么一个名词。神圣的教学,宗教的教学,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早年我曾经说过,佛教是佛陀对于九法界至善圆满的教育,现在我讲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如果把从前所说的合起来,佛教是多元文化至善圆满的社会教育。佛教如是,其他教也如是,天主教是至善圆满的社会教育,基督教也是至善圆满的社会教育,平等的,无二无别。

  这是为转妙法轮,『悉应其根欲』。「根」是根性,「欲」是爱好,跟前面那个「乐」的意思完全相同,就是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恒顺众生是在十大愿里头,就是十大纲领的,自行化他的十大纲领里面的一条。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非常有意义,我们如果真的是参透了,明了了。今天地球这个社会动乱不安,由于资讯快速的发展,交通也在快速的便利,人与人之间接触频繁,过去所没有的。突然,突如其来的这个状况,使许许多多人措手不及,不知道怎样来应付。于是这里面产生疑惑,从疑惑变成冲突,从冲突再一发展就是斗争、战争,苦不堪言。根本的原因,一向千百年来都以为,我这个宗教是正教,别的教,邪教;我们奉祀的真神,别人奉祀的都是魔鬼。这个错误的认知没有办法化解,造成冲突的原因。今天要把这个问题化解,希望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肯定我们是一个族类,我们是一家人,地球人。不要再分我是哪一国,你是哪个族群,我们是地球人。至少我们这个思想见解要提升到这个境界,居住在地球上的是一家人。有人讲现在地球是村,地球村,那我们的关系是多么密切!我们这个村庄上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尊重,要互相协助,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这比什么都重要。

  那怎样化解?多元文化的至善圆满的教育。所以在中国,古人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一桩大事业,教学,教学为先,怎样去教化众生!古时候汉武帝,最初制定教育政策,他制定这个政策之后,以儒,就是以孔孟的学说做为中国教化全民的中心理念。不久,明帝的时候,后汉明帝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于是中国这个社会的教化,形成儒释道三家,三个学派。这三个学派共同点多,不同的地方少。两千多年来,固然有不少改朝换代,我们在史书记载里面看到,每一个朝代有兴有革,但是唯独教育政策不变,我读历史对于这一点感觉得很讶异,连元朝蒙古入主中国也没有改变;满清入主中国更是极力提倡,发扬光大。

  所以中国这两千多年来,这个国家始终维系大一统,有它的道理在。这个道理是什么?教学为先。中国这个历代并不重视武力,不重视军队,不重视警察,重视教学,教学为先。连帝王大臣,在宫廷里面,都请儒家、佛家、道家的这些长老到宫廷里面去讲学,帝王大臣一起来学习。到清朝末年,民国兴起的时候,把儒释道三家疏忽了,这个社会根基发生动摇,这是真正的危机。这个危机,我们有人讲信仰危机,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丧失了信心。这个信心丧失掉之后,人怎么样?无所适从,没有依靠。这是中国这两千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发生了。怎么样挽救?没有别的办法,还是要恢复孔孟与大乘的教学。这个话不是我说的,七十年代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的。他说的范围大,不是指中国,指全世界。他讲能够帮助二十一世纪,解决二十一世纪复杂的问题,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个人有见地,我们一般人讲有学问,他的这个看法正确。

  大的环境,虽然大家把圣贤教诲,认为这是旧的东西,不适合现代,把它拋弃了。我们算是有幸,我没有拋弃,我得到受用,我生活得很快乐,这个快乐从哪里来的?是从孔孟学说、大乘经教里面得来的,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身心安稳,自在快乐。对于宇宙人生,佛经里面所说的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无争无求?因为你要争,你要求,并不是你有争,争就能够得到;你求就能得到,不是。如果争,争不到;求,求不到,你何必争,何必求?这一桩事情,诸位要想搞清楚搞明白,你去念《了凡四训》,印光大师提倡的。《了凡四训》这个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你在这一生当中,把那个争、求的念头打掉,肯定因果的道理、因果的事实。「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争,你得到的,都是你命中有的;你命中没有,你争不到。所以争的人很多,为什么有人得到,有人得不到?命里头没有,你怎么能得到?

  佛法里面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一句话,是我早年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怎么有求必应?老师说得很好,求,有求的道理,有求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能得到。你的求,违背了理论,错用了方法,得不到。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求好象是得到了,那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有的,因为你错用了心,错用了方法,你所得到的,求得的,已经打了折扣,很多人不知道!譬如,你命里头有亿万财富,因为你用的心不善,用的手段不善,你得到财富,你得到多少?大概只得到五千万,你命里头一亿,你只得到五千万,打了对折。你认为你很高兴,很欢喜,其实你亏吃大了。你要用善心,如理如法的求,你所得到的,比你现在要加好几倍。你不懂,这佛法里头说的。

  我命里头没有财,但是我如理如法的去修,我这一生物质生活能过得去,能够穿得暖,吃得饱,能够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这是如理如法求得的,老师的恩德,老师教的。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亦复如是。你一定要懂道理,一定要明因果,如理如法,有求必应。求转凡成圣都能做到,何况这个世间这些名闻利养,那简直叫鸡毛蒜皮,轻而易举的。这个道理,诸位务必要清楚。换句话说,务必要认真学习《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的修学方法在《感应篇》;《感应篇》是讲方法,《了凡四训》是给你讲道理。你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哪有求不到的道理!正确的方法,所得到的果报不可思议,出乎你自己想象之外。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四卷)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再看下面第五首偈:

  【一一佛剎中。一佛出兴世。经于亿千岁。演说无上法。】

  这一首偈颂告诉我们,在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剎土,『一一佛剎』,这就说明没有例外的。也显示出佛如来的慈悲,真正是为我们证实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纵然是迷得再深,造业再重,佛菩萨还是不舍弃,还是不离开。那至于诸佛菩萨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帮助这个人,这就不一定。肯定大多数苦难众生,佛菩萨对他在冥冥当中,给他的加持,做种种示现,他自己不知不觉,不见不闻,这是肯定的。虽然如是,佛菩萨并不灰心,继续不断的做种种示现,这个是慈悲到极处。古德常常给我们讲「佛恩超逾父母」,这正确的。

  『一佛出兴世』,我们常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在这一首偈里头,这一佛出世不定是用什么身分,就如同《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现什么样的身相。应以佛身,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就现菩萨身;应以长者居士身,他就现长者居士身;甚至于应以宰官身,他就示现宰官身;乃至于童男童女。我们在《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看到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所示现的,有示现出家,有示现在家,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有不现身的。

  从这个地方显示出,佛菩萨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议。无论现什么身,也都有许许多多诸佛如来应化,来辅助他、帮助他教化众生,也做种种示现。就像唱戏一样,一个人唱不了一台戏,主角还要许多配角,还得要有文武场,还要有龙套,这一台戏才能够表演得尽善尽美。诸佛菩萨在九法界应化,亦复如是。不仅仅是以佛身示现,佛身示现,佛的在家出家弟子,国王大臣这一些护法,全是诸佛如来示现。像在中国,孔老夫子教学,孔老夫子是不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很可能。这一桩事情,我曾经请教过李老师,李老师回答我,理论上讲得通,但是在事迹上没有根据,他没有暴露身分。孔老夫子的学生,凡是与孔老夫子曾经接触过的人,遗留典籍里面有记载的,那也是诸佛菩萨的应化,共同来唱这一台戏。

  『经于亿千岁,演说无上法』,这是讲教化众生时间之长短。时间长短在前面说过,完全看众生的缘分。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来;众生没有感,佛菩萨就走了。示现来、示现走还是教化,他来去自如。走了之后,又换一个身分来了,我们凡夫不认识。诸佛菩萨慈悲,只要有众生的所在,哪有不来的道理!所以「经于亿千岁」,理事都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地方示现的形象,那是妙不可言。这些道理,我们都要参透。然后才知道,这个经后面偈子就说到,最重要的,我们要消除业障。普贤菩萨教我们忏悔业障。业障忏悔了,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你能够觉察得到,应化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

  「演说」,演是表演,「无上法」是正觉之法。佛门常讲的觉正净,觉正净是无上法。落实在六道众生这一面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无上法!落实在祖师教导我们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无上法。如果不愿意学佛,排斥佛法,前面两句世间无上法;世法与性德圆满的相应,「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无上法。后面两句是了生死成佛道的捷径法,最快速的圆满成就的方法。

  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无论是什么身分,你仔细观察,他表演的就是这个,一定示现孝亲尊师,示现的大慈大悲,示现仁民爱物,示现的牺牲奉献。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不就是做这些示现吗?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凡夫实实在在愚痴,体会不到。虽然天天读诵、听教,境界现前,烦恼习气还是起现行。多半起现行,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习惯成自然,习性,无量劫的习气。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自自然然起现行。佛知道,佛看这些众生非常感叹,可怜悯者!

  这些人有善根、有福德,善根福德不足。《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些人善根少,福德少,现在我们看得出来因缘也少。这些年来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特别是大众传播资讯的发达,对于佛教的修学,确实是大有帮助。这个帮助诸位要晓得,增上缘,在网路上、在卫星电视上。可是这个缘是有了,你愿不愿意去接受?如果不想,不想看、不想听、不想去接收,那是你的缘不足,很不容易!必须两方面的缘都具足,因缘具足。那么能不能成就?这就关系你自己的善根福德。善根,我讲得很多,你能信,你能理解,这是善根;你能依教奉行,你能契入境界,那是福德。

  我们晓得许许多多人天天在接触,还是不信。为什么不信?不能理解。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于解错了,听讲都会把意思听错,这个难,真正不容易!怎么样才能入门?一定要多听,这是最初方便。我们讲从哪里学起?多听,天天听,一天尽可能拿时间来听教。如果每天能够听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六个小时,到八个小时,好!

  早年新加坡陈光别老居士,他生病的三年当中,每天听八小时。那个三年很有受用,他反复的听,不间断的听,逐渐逐渐明白了。所以他念佛往生,预知时至,三个月之前,晓得他哪一天走。走得很自在,他真的是往生,他的冤亲债主来做证明。冤亲债主在新加坡念佛堂,附在一个同修身上,告诉我们,他们是陈光别的冤亲债主。现在陈老居士念佛往生,他说:我们看到很欢喜,我们不来找麻烦,我们想求皈依,我们也想听经。证明真的往生,感动冤亲债主,你看这不就是现身说法吗?

  真正修行有成就,冤亲债主看了都感动,不讨债,不惹麻烦,自己也想去。所以演说,我们特别着重这个演,演是做到。现在社会一般人病在哪里,我们要把它看清楚。他病在贪,我们示现无贪;病在瞋,我们示现无瞋,这就是教化众生。如果我们看到,譬如居住的环境,看到这个非常好,心里面想到,什么时候我也有这样居住环境;看到人家出门开的车子好,哪一天我也能有这样的车子,这是叫什么?叫众生不要忘记贪瞋痴,这个错了。

  我们见到这些境界,见如不见,决定不起心不动念。这一种示现,聪明人、善根成熟人一看到,马上就觉悟。世间人起心动念,他不起心不动念。这是自己在真修,学佛!旁边人看到,受感动,这受感动,这就是化他。我没有意思化他,他自自然然就感化。许多同学读过《坛经》,你看《坛经》里面记载的,惠能卖柴,把柴卖掉了,拿着一点钱,想要买一点米回家去,听到一个居士念《金刚经》。他在外面那个窗口,在那里听,听了之后,他开悟了。这个居士念《金刚经》,并不是有意去度他,无意当中遇到这个人,缘!惠能纵然有善根、有福德,要没有缘,不行。遇到这个人念《金刚经》,一听,他就明了,念的人不明了,听的人明白了。所以自行便是化他,化他在自行当中,自他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很深。

  无上法,要就我们现前这些众生来说,前面一首偈不是说「随众生心乐,悉应其根欲」,这不是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吗?现在众生缺的是什么的?需要的是什么?现在这个社会,普遍的我们所看到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每天在资讯里面看到的,杀盗淫妄。那我们就晓得了,我们应该做什么示现。我们要表现忠,要表现孝,要表现仁,要表现义,要表现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我们要做这样的表现。自己这样做,成就自己的道业。这样做,自自然然让一切大众看到了,他会感动,一天看不出来不要紧,十天;十天看不出来,一百天;一年看不出来,两年,甚至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哪一个人看出来,哪个人觉悟,哪个人得度。看不出来的人,阿赖耶里头也种了善根,不知不觉阿赖耶里头种善根,这就是无上法。

  我们每一天读诵圣贤的典籍,那是演说无上法。无论在什么地方,真学佛的人,他能够做这种表演,能够做这种示现,为什么?一切时一切处,都想着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样的行持,我学的要跟他一模一样;祖师大德是什么样的行持。早年我亲近李炳南老师,老师劝我学印光大师,以印光大师为老师。他是印祖的学生,非常谦虚!他没有把我当作学生,把我当作学弟,我们共同一个老师,真谦虚。这是作斯示现,给我看的,教我的。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要谦卑。现在众生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李老师德行学问,不敢自以为是,不敢自以为人师,把老师捧出来。这是教育,这个教材随时随处,随手拈来,好教材,这个就是无上法。所说的话,句句话都是无上法;所作所为,他演的,表演的,也是无上法。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验。表演、劝说,永远没有休止的。哪个地方众生有缘,到哪里去演说,这个地方的缘成熟了再来。活活泼泼,没有一丝毫的分别执着,心里头永远是清净平等,永远是真诚慈悲。再看下面第六首:

  【众生非法器。不能见诸佛。若有心乐者。一切处皆见。】

  这个四句偈讲得好,我们是属于哪一类?前面这一类,两句讲的『非法器』。诸佛如来、菩萨、善知识,整天围绕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不认识,『不能见诸佛』。这是什么?我们自己业障太重,障碍了自己,不能怪佛菩萨。

  我们要学佛,头一个要把障碍排除。所以佛教给我们修行的次第,第一个是要发愿,要发跟诸佛如来同样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发这个愿?没有。为什么没有?这个众生我喜欢他,那个众生我讨厌他,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愿发不出来。这个愿是大菩提愿,这个愿要是真的发,你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心愿同,下面同德同行,它自然就同。愿发不出来!愿发不出来就是平等心不能现前,清净心不能现前。清净跟平等是有密切的关连,心不清净,怎么会平等?心不平等,怎么会清净?

  你还有自私自利,你还有是非人我,你还有得失,还有牵挂,不行!所以四弘誓愿是念念而已,阿赖耶识里头落个种子,不起作用。这就说明我们在佛门里面,修行了很多年,功夫不得力,一点点的进展都没有,我行我素,还是老样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一丝毫变化都没有。这样下去,怎么能成功?这个就是所谓佛家所讲的根器。再说得细一点,善根福德不同。根器利的,善根福德厚的,那一接触,不一样;用现代的话来讲,认知不相同。根性利的一接触,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那个得到之后,那真的是宝。他能够放下一切世缘,他一定把这个宝抓住,认真努力的学习。

  我们仔细观察,自古以来,这些四众同学当中,出家在家真正有成就的,你们在传记里面看到,《高僧传》里头看到,《居士传》里面看到。都是一接触,他就非常珍惜,锲而不舍,认真去干,他成就。那个还是法器,法器分很多等级,成就不一样。总而言之,凡圣同居土往生都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往生。念一辈子佛,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阿赖耶识里头有佛名号、种子,这一生不能往生,不能成就。换句话说,来生还是随业流转。

  那个不觉悟,不知道六道轮回流转的可怕,他不知道。虽然佛在《地藏本愿经》里面讲得很详细,念《地藏经》的人很多,虽然念,不懂意思,没有警觉心。利根的人念到之后,读这个经,毛骨悚然,怕地狱苦。有这个畏惧,那个心就想到,这一生决定要超越轮回,如果不超越轮回,地狱是肯定有分。入地狱容易,出地狱很难。经典所说的,句句是实话,究竟我们理解了几分?体会得几分?你能做到几成?我见过许许多多读诵听闻的人,没有做,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我行我素,与他所读诵听闻的好象没有关系。世间人常讲的「所学非所用」,所学的东西在生活上没起作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不起作用。这样的学佛,当然随业流转,不能解脱,很可惜,大部分!

  末后两句,这是讲根利的,善根福德深厚的。『若有心乐者』,「心乐」是爱好,对于佛法爱好。佛法的爱好,超过对于世法的爱好。世法,不但是人间,天人的福报也无动于衷,这个「心乐者」是指这样的人。大梵天来见你,想让位给你,你都「阿弥陀佛」,谢绝,我还是愿意求生净土。摩醯首罗天王要让位给你,你也「阿弥陀佛」,我还是要求生净土。这个叫「心乐者」。

  『一切处皆见』,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这个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一切有情众生,诸佛如来示现的,他们就是诸佛如来;一切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泥沙石块,无一不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他示现做什么?示现来度我的,凡夫、学生只有我一个人。普贤行要学吗?不要学,自自然然他就相应。为什么?礼敬之心生起来,对一切人尊敬,对一切物尊敬,对山河大地尊敬,对天地万物尊敬,那个尊敬的心遍虚空法界。普贤第一愿「礼敬诸佛」,诸佛遍虚空法界,遍山河大地。你想想这个味道,你想想这是什么境界?妄想分别执着哪里需要断?自自然然融化掉了。

  大乘菩萨断妄想分别执着,多么艰难,所以他们修行证果,要三大阿僧祇劫,要无量劫。善财童子修行,一生成就,不要第二生。一生当中,证得圆满菩提,如来究竟果位,什么?为什么?你想想我刚才的话,礼敬。礼敬的心,礼敬的行,周遍法界虚空界,称赞也是周遍法界虚空界,再到供养也是法界虚空界;忏悔业障,一直到普皆回向,他的心行,所对的境界,是法界虚空界。所以妄想分别执着,不需要断,全融化掉。

  这是大经上常说的「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这个话是真的。大心凡夫,现在就能修普贤行,你修普贤行,谁能障碍你?没有人能障碍你。真正障碍自己的,是自己的烦恼习气。但是烦恼习气遇到普贤行,都没有了。哪一个人不是诸佛如来变现的?哪一法不是法身菩萨在做示现的?我们六根接触六种境界,学不尽。眼,在色相里面觉悟;耳,在音声里面觉悟;鼻,在众香里头觉悟;舌在五味里头觉悟。贪瞋痴慢的习气,统统断掉了,所以「一切处皆见」。

  我给同学说这些话,句句是真话,句句是实话。你见不到,是因为你自己有障碍。也许你有疑问,真的是诸佛菩萨示现吗?真的,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境界的显示,唯心所现,那个心是真心、是本性。本性现境界,法尔如是。确确实实没有丝毫意思在里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法尔如是。至于你在这个境界里做什么样的想法,那是你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唯识所变。你的性识与法性相应了,就是把整个境界回归到佛境界,回头是岸。如果自己加一点妄想分别执着,那你就把这个境界转变成众生境界。

  十法界,六道三途,你自己怎么转变?这是你自己,哪个人都干涉不了,佛菩萨也没有办法,转境界靠自己。诸佛如来大慈大悲,给我们做一个增上缘而已。这个增上缘就是他怎么转变的?他从前是凡夫,他怎么能把这个境界转变成佛境界?怎么能把现前境界转变成一真法界?他种种示现,种种说法,无非是把他的经验、方法教给我们,传授给我们,我们要懂。这个宗门大德常常测验学人,问他:会么?那就是我刚才讲的,你要懂,你要会。你会了,你会转了,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十法界为一真法界,你会转。这个「会么」是这个意思。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跟六道、跟三途,重叠在一起,一个画面里头,看你用什么心。那用什么心,就好象我们今天看电视,这个电视有许多频道,用什么心,就是你按哪个频道。画面无限的重叠,你按哪个频道,这个画面出来。严格的说,这个世界这么多的众生,每一个人的画面都不一样。你不要以为统统是一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手牵手,看山看水,每一个人感受不一样。如果真的是一样,那两个人感受是一样的,不一样!两个人同欣赏一张画片,两个人感受的也不一样,你才晓得确实不一样,决定没有相同的。

  到什么时候相同?成佛相同。佛佛道同,没有说菩萨道同。到成佛时说,圆满大觉悟,连这个根本无明烦恼都断尽,那个时候相同。不在那个境界里头,等觉菩萨跟等觉菩萨还不一样。一定到佛佛道同,到那个时候完全一样。一切处皆见,一切时皆见,六根所接触的全是诸佛如来。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下面第七首:

  【一一剎土中。各有佛兴世。一切剎中佛。亿数不思议。】

  这一首偈,紧接着前面而说的,前面说「若有心乐者,一切处皆见」。所以接着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一一剎土中』,没有例外的。所有一切剎土,『各有佛兴世』。各个,各个剎土里面,都有佛出兴于世。但是诸位一定要记住,佛出现于世,他是随众生心,现种种相。《楞严经》上也说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

  「佛」这个字,我们一定要明了它真正的含义,千万不能够执着。看到这个「佛」,一定就会想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的一个形象。这是不少众生执着,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他不能离开。他执着那个相叫做佛,不是那个相,他就不以为那是佛,这个错了。佛能示现种种相,你怎么能执着一个相?那我们怎样认识佛?认识觉。「佛」这个意思是智、是觉,无论他示现的是什么的样相,这个他是不变的。相,随着众生分别执着而示现不同,但是智跟觉永恒不变。

  所以我们认识佛,是认识智,认识觉,所以我们可以说孔老夫子是佛,他有智,他有觉;耶稣基督是佛,他有智,他有觉;穆罕默德是佛,他有智,他有觉。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会的人,他从相里面见性,见性就是见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能够在众生形相里面见到他的佛性,那统统都见到佛了!你在一切无情众生形相上,山河大地,树木花草,你能在形相上见到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你也见佛了。「各有佛兴世」,所以这个佛,从体上来讲,法性、佛性;从用上来讲,智慧、觉悟,大智大觉。

  『一切剎中佛,亿数不思议』。这个「亿数」不是一个数字,表无量。这一切剎中有多少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我们要能认识。这一切诸法,从性相、理事、因果,显示出来,就是无上妙法轮,就是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什么本子的?究竟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在一切众生、山河大地、虚空法界。龙树菩萨讲的「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个话不是真话,是形容、是比喻。实际的?实际的没有法子说。实际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众生所显示的,那才是圆圆满满究竟真实的《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是活的,不在书本里头。在真如自性里面,在八识变化里面,在无量无边星系里面,在太空里面,在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形相里面。你知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察到?你有没有体会到?末后这首偈子,说得更好,说得妙。

  【此中一一佛。现无量神变。悉遍于法界。调伏众生海。】

  这个『众生』不是讲的芸芸众生,这个「众生」讲我一个人,我这一个人称众生,为什么称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身心的相状。肉身,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形成的众生,身;心,受想行识这个四蕴,四大四蕴和合而成的。这个四我们讲四大类,每一类里头再去分,无量无边。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所以这个众生不是说很多。

  一切剎中佛,这个『此中一一佛』就是一切剎中佛。『现无量神变』,每一个神变都遍法界虚空界,教我的,让我在这个里面去体会,让我在这个里面去学习,豁然大悟,融入这个境界。融入、契入,佛法里面叫证果,证得了。证得什么?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证得的是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一个性,一个相。

  《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统统都得到;遍法界虚空界,统统都得到,法尔如是。那个不可得,不能有个得的念头,有一个得的念头,那是无明;无所有,有一个有的念头,那是分别;有个得的念头,是执着。毕竟空,你有个毕竟空的念头,那是妄想,你还是没有把妄想分别执着断干净。真正断干净的时候,清净寂灭一念不生,跟法界虚空界融合成一体。佛法的名词,称作清净法身,那你就证得法身。证得法身,有没有证得法身这个念头?没有。

  证得法身,这些名相是跟凡夫教学上用的方便法,佛法里面所谓是「黄叶止啼」,这是佛经里面的公案。小孩哭了,哭得不止,释迦牟尼佛在地上捡了一片落叶,落叶捡起来,拿来告诉小孩,别哭,这是黄金,很值钱,可以买糖吃。小朋友听到,拿到,不哭了。目的是叫他不要哭,这是方便法,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晓得。诸佛如来为我做种种神变、示现,说经讲道,全是方便法。不用这个方便,我们没有办法悟入真实。所以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方便法能不能执着?不能执着。

  《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佛所表演的一切法。不但是说,所表演的你体会得了,你可不能在这个地方生丝毫分别执着。只要你起丝毫的分别执着,你还是迷,你还没有觉悟,佛法修学难就难在这里。为什么你的分别执着不断?这是无量劫来的习气,习气很难断,不知不觉它自然现前。所以宇宙人生真相虽然就在面前,永远不会;生生世世,这个诸佛如来为你现无量神变,你还是不会。你要晓得那个不会,不能体会,不能契入。什么东西妨碍你?就是那个习气。

  这个习气不外乎这三大类,妄想、分别、执着。《大般若经》总结这三句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三句就是破妄想分别执着。不可得,破你的执着;无所有,破你的分别;毕竟空,破你的妄想,这是般若智慧。六百卷《大般若经》,佛说般若二十二年,总结就这三句。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包括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众生里面,所有的一切法没有例外。它的真相,相有性无,事有理无。这些相,幻相,包括诸佛报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华藏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没有一个是例外的。你才真正证得像遮那佛、像弥陀佛、像释迦佛同等的境界,真的是《楞严经》上讲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可是这个经是对法身菩萨讲的,我们能不能契入?你要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那我还是祖师一句老话回答你:你会么?如果你真的会,你体会得这个意思,你能契入;你体会不得,你不能契入。要体会得《般若经》上这个三句总结,你要会。这三句总结,把无始劫以来的烦恼妄想分别执着化解了。一切法,你说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那法在不在?在。这是《华严经》讲的,四无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性不碍相,相不碍性,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它为什么无碍?因为它毕竟空,因为它无所有,因为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它生灭同时。《金刚经》上有个比喻说「如露亦如电」,这是说明这一切现象存在时间非常短暂。那我们现在觉得,好象这个境界都在现前,这是什么?如露,露是讲相续相。像我们看电影,电影的影片一个画面一个画面。所以你从电影的底片上,你们能看到相续相,好象看到这个银幕上,是真的,不晓得它是一张一张的照片连续,速度太快,其实它一秒钟才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就把我们这个眼欺骗,我们看了以为它是真的,我们听这个声音也以为是真的;假的,不是真的。

  我们现前这些相,现象,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这些现象,这些现象的速度,生灭速度多快?我们无法想象。《仁王经》上讲的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灭。我们弹指,我们很快的弹,一秒钟我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二十四次镜头的开关,我们已经不知道它是假的;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开关,你怎么会知道它的事实真相?

  我在讲经的时候,这桩事情讲得很多,在《华严》里面用了很长的时间,我记得好象用六个小时,还是七个小时,说明这个现象。实际上,佛这个说法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的?真实比这个速度还快,不知道快多少倍。所以佛经上常说「一切法不生不灭」,这一句话最重要,其他的讲的,那都是陪衬的,都是附带的。讲什么不来不去、不常不断,那个附带的,最重要的,不生不灭。说不生不灭,它还是有生灭。如果真的没有生灭,这个不生不灭不是一句废话吗?

  为什么讲它不生,它不灭?几几乎乎在事实真相里面,生灭是同时。它太快了,前面灭了,后面就生了;这一生就灭,一灭就生,太快太快了,这跟你讲不可得。所以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佛告诉我们,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可以受用,不可以控制。我们凡夫都有个妄想,我要想办法控制它,不能控制;我要想办法拥有它、占有它,不能占有。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对于五欲六尘,确确实实表演出他没有控制的念头,他没有占有的念头。

  念头尚且没有,哪有行为?表演给我们看。他可以受用,他受用随缘。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都欢喜,明了事实真相。所以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总是不动心。这一点,我们常常在经典上读到,真佩服!我们凡夫遇到顺境善缘,会生欢喜心;遇到逆境恶缘,会起烦恼,会有瞋恚心,他怎么什么境界都不动心?他了解事实真相,就跟袁了凡先生一样,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完全算得那么准确,他什么妄想都没有。为什么?打妄想没有用处,就这么个道理。在如来果地上,一切事相真相大白,不打妄想。打妄想没有用处,分别也没有用处,执着也没有用处,所以妄想分别执着自然没有,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今天妄想分别执着为什么断不了?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误会以为这一切法是真的,而一切法是常住的。在这个里面生起妄想,生分别,生执着,患得患失;没有得到希望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这个心里头老是有牵挂,老是有忧虑,我们常讲放不下。这个是凡夫无量劫来的习气,烦恼习气。本来没有十法界,没有轮回,没有三途六道。十法界、轮回、三途六道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是不是事实?「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可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你还牢牢坚固执着,那个你麻烦大了,作茧自缚,你的苦、你的难有得受。

  所以佛菩萨在旁边看到你,看得很明白,说「可怜悯者」。你本来是佛,怎么会搞成这个地步?这个我们常讲,你本来是佛,现在变成一个糊涂佛,变成一个迷惑颠倒的佛。你的佛性没有丧失,你的智慧德相也没有丧失,只是你现在迷惑颠倒,你的智慧变成烦恼;把智慧转变成烦恼,把德能变成了业障,把相好变成了恶报,惑业苦。惑业苦得觉悟了,就是般若,就是智慧德相。一体的两面,觉悟就是智慧德相;迷了,就是惑业苦。怎么转变的?从心想生。你要懂这一句话的意思,只要你有心想,你已经把自性智慧德相转变成惑业苦,已经就转了。

  那好,我把这个心想断掉,断掉也不行,断掉什么?断掉就变成无想。无想的果报在无想天,你变成外道,这个事情好难。你有想,你是凡夫;无想,你变成外道。那要怎么办?有想要断掉,无想也要断掉,有无两边都断掉。两边都断掉,不错,这当中又出现一个中道。还有个中道,还是不行。你们想想看,中道跟那个两边又对立,本来有想跟无想是对立,现在把有想跟无想合在一边,来个中道,跟它又对立,很麻烦。都是坏在妄想分别执着那个根消不掉,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聪明,他们把这个根拔掉,真正恢复到纯净纯善。

  这是这些年来,我们特别强调的,纯净纯善。心地纯净,不容毫分不净夹杂,纯净生慧,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现前。不净障碍智慧,纯净,智慧现前;纯善,德相现前。法尔如是,自自然然。有没有纯净的念头?没有,有个纯净的念头,不净;有个纯善的念头,不善。纯净纯善都不染,那才叫真正的纯净纯善。所以这个境界在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到了顶端,再上去如来果地叫寂灭忍,寂是寂灭,清净寂灭。灭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统统灭掉,纯净纯善那个念头也灭掉。

  所以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教导我们,我们学佛,当然要从经教入门。听经学教,怎样才能入门?他教给我们三个原则。第一个离言说相,我听经,我体会这里面的道理、境界,不能执着在言语。你要是去分别执着他的言语,错了,你迷了,你不会。第二个原则,教导我们不要执著名相,名相都是假设,为了言说方便,说了一些名相。纯净是名相,纯善也是名相;佛是名相,菩萨也是名相,离名字相。这个东西可以用它,是一种方法,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一定要晓得,不执着就对了。不但不执着,连分别妄想都不能有。第三个离心缘相,心缘是什么?我想理解它这是什么意思。那你错了,为什么?你已经起了妄想。

  执着这个言说、名字,是你起分别执着,你落在分别执着里头;这个心缘的时候,你落在妄想里头,你听经学教,你还用妄想分别执着,你怎么能得如来真实义?这是你不会,这个是学佛难处。离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那你就会听,你会学。会听会学,你得到真实利益。这个真实利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诸佛菩萨说不出来,你得到之后,你也说不出来,妙!妙在这里。关键还是在会用,确实是难。但是,我在最初真的碰到这个难题,向老师请教,我那时刚刚学佛。老师教导我,实在讲,他讲得很清楚,我听得是很模糊。他教我「看得破,放得下」,这两句话的意思非常的深广,我体会是很窄小的一部分,从这入门就得利益,要放下。

  众生个人根性不相同,真善知识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大有帮助。为什么?他能观机。我们跟他一接触,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他对我们的根性就能够了解,指点就非常恰当。我向老师请教,这个「看得破,放得下」,这两句话不懂,不晓得从哪里下手,请老师指点。老师告诉我,布施。真的,毛病被看出来。我在没有学佛的时候,心量很小,很小器,很吝啬,这是大病!头一天见老师,让他来诊断,他就把这个病根抓到,给我开这一服药方,看破、放下、布施。

  当时,教我要做六年,这一服药你要吃六年,不能间断。我能够学到一点东西,就是很老实,很听话。他教我做六年,我就老老实实乖乖的去做六年,得一点利益的真因在此地。如果你要不认真的去学,老师教你,你不肯干,六十年也没有用。这两句话会说,没有做到,这两句话里面的奥妙,你体会不到。怎样才体会得奥妙之处?做到。当你做到的时候,你做到了一分,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不一样。所以「看破放下」这四个字,我学了五十年。五十年前,老师教我的。这四个字在我的体会当中,年年不一样,其味无穷。

  年年体会不一样,年年境界不一样,年年契入的深度不一样,这个得受用。落实在我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工作里面。我的工作很单纯,现在年岁大了,万缘放下,一心一意,把我自己修学的这点心得,在摄影棚里面做报告,供养有缘的同学。这有缘的同学可多了,在这个世界上各个地区,诸位在网路上看到,你能够选择这个网址,按下按钮,你在网路萤光幕上看到了,我们就有缘,我们就是在一起共同学习。今天看到,今天有缘。在没有现场讲解的时候,这个网路上储存的,昨天、前天、过去所讲的,你随时都可以看到,随时都可以在一起学习,有缘人!

  现在这个网路也是「现无量神变,悉遍于法界」,我们话再改一改,悉遍于世界,我们这个地球。这个是在地球上,能收到的,用这些仪器能收到的。要不用这些仪器,跟诸位说,「悉遍于法界」,这个幻相确实遍法界虚空界。

  有缘众生在一块学习,那就『调伏』了。所以首先是调伏自己这一个众生,这个众生也是『海』,无量无边的因缘,变现这个身相,不是简单的,确确实实「众生海」。这一个众生海得度,许许多多有缘的众生,他看到,他听到,他接触到了,他感动,他也学习,他也得度。所以自度而后度他,自己未度能度别人,无有是处,这佛在经上常说。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古德所谓「凡事之本,必先治身」,一个意思。世出世间圣人,所见的相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偈颂第九段。这一段有十首偈,说明一一剎土「光明有无」。请看第一首:

  【有剎无光明,黑暗多恐惧,苦触如刀剑,见者自酸毒。】

  这一首说这个剎土里头没有光明,完全是黑暗。佛在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六道里面饿鬼、地狱道没有光明,畜生道里面有些有光明,有些也没有光明,这个我们能够理解。譬如生长在深海里面的水族,它见不到光明;在陆地上生长在洞穴里面的一些动物,有许多见不到光明。这些动物甚至于连眼睛都没有,耳朵也没有,它对外完全靠触觉;它不能见,它不能听,这见不到光明。黑暗跟光明实在讲,造的业善业跟恶业。我们中国人习惯称善恶,古印度人他们常常用的就是黑白;善业他称白业,恶业他称黑业,也挺有道理的。善业感得的是光明,恶业感得的是黑暗。因此人生于世,时时刻刻都要想着帮助别人,远离黑暗趋向光明,这是好事。这就是佛在经论里面常常教导我们的「破迷开悟」,悟是光明,一片光明;迷,就是一片黑暗。

  最近我听说,我们在这个摄影室里头,录相室里面,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华严经》,同时我们用网路播出。现在虽然用的是宽频的网路,但是这个频道还是有限制。所以有些同学打电话给我,他们收看的时候常常有中断的现象。也有人告诉我,如果我们只听声音不要看画面,大概用画面它占的网路线路占得多,声音占得少。如果我们只听声音不看影像,这个样子不但你所听到的不会中断,而且也让一些人都能够听到,这是好事,这是白业、善业。所以这是举这个例子来说。

  只要我们常常能够关心大众,尤其是给与大众闻法的机缘,这就是度众生。你能讲经,常常讲给别人听。我不能讲经,能不能度众?能。我将法师大德讲经的时间地点能够常常介绍给别人,他去听,他闻法得利益,等于我讲经一样,这个叫随喜功德,这是善业,这是光明。如果是嫉妒障碍,那就是黑业,就是黑暗,就是造罪业。嫉妒障碍怎么样?我劝别人不要去听,或者故意在讲经的时段当中,我邀请大家去喝茶,到哪个地方去游玩,有意的障碍你所认识的这些人,把他听经的机缘破坏,这个造恶业。善恶真的叫一念之差,果报吉凶祸福。一念善心,一个善行,你的前途一片光明,是吉是福;一个恶念,一点瞋恚,一念嫉妒,我们的前途是凶,是灾害,是黑暗。所以问题,你会不会?这日常生活当中会不会修?可见得会的人,这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吉利。不会的人处处都是障难,时时都有灾祸,苦不堪言。

  我们读了这首偈就晓得,『有剎无光明』。这种黑暗的世界,没有光明,黑暗的世界,在太空当中,在我们想象当中一定不少。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判断?在佛经论里面我们读过,六道九界众生,特别是六道恶多善少。就以《百法明门论》来说,善心所十一个,恶心所二十六个,多一倍还超过,二十六个,善心所十一个。所以六道里面的凡夫,起心动念恶念多善念少,又何况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内有烦恼,外有引诱。特别是现代的社会,你在都市里,你眼睛看的是什么?听的是什么?你每天看看报纸里头是什么画面?现在是彩色的,杂志、电影、电视、歌舞、广告,你们看看这里面的内容,不就晓得了吗?善少恶多。有些地方,这个电视里播一点点古圣先贤的道德教育,都被限制。宗教教学,这个宗教教学是圣贤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哪一个宗教教人作恶?没有,世界上没有教人作恶的宗教。宗教教学的这些传播,受好多限制。圣贤教诲,善的一方面,禁止你,限制你;恶的一方面,鼓励你,你说这是什么社会?这个社会不乱,哪有这个道理!

  我们从这些地方可以肯定,众生造恶业多,造善业少,觉悟的人少,迷惑的人多,所以感得的世界,黑暗的多,光明的少。再看看事实,以我们太阳系来说,太阳系里面这些行星,大行星、小行星,距离太阳近的就光明;距离太阳远的,光明就愈来愈弱。到冥王星、海王星,那么远的距离,在那个星星里面看太阳,就像我们晚上普通看一颗星星一样。我们现在晚上看到天空当中最亮的星,天狼星,这最亮的。可能在冥王星,海王星里看太阳,就像我们这个地方看天狼星一样,甚至于光比这个还弱。这个天狼在一等星里头最亮的,我们普通人的肉眼可以能够看到六等星,用这个星的光度来分等级。六等以下的有七等、八等,我们肉眼看不见,那得用望远镜。如果是生在这个星球上,那不就是无光明了吗?

  『黑暗多恐惧』,那个星球里有没有众生?在佛法里面讲,肯定是有。为什么?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正同源,依正同时生起,没有先后,这个大乘经上如是说,这是事实真相。所以哪一个星球里头没有众生?大行星里头有,小行星里头也有,生到很小的行星,见不到阳光,见不到光明,「黑暗多恐惧」,那是他的业报。于是我们也能够想象得到,饿鬼地狱在哪里?这些无光明的剎土多半都是。他生在很小的行星里头,他的生活空间就很小。我们想象当中,小心量所感得的,心量太小。『苦触』,这个「触」是说他在生活当中六根所接触的,接触的都是苦,只有苦没有乐。『刀剑』是比喻,就像刀伤剑刺。『见者自酸毒』,或是他自己见到,或者是佛菩萨见到,「酸毒」是比喻感受,难过,看到这个情形伤心落泪,难过。所以在这十首偈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这从果报上看他过去生中造的业因。

  恶业不能造,在这个世间一定要消除自己的烦恼习气。见到别人的好事,我们世间一般人讲升官发财,我们要生欢喜心、赞叹心,欢喜赞叹,随喜功德,千万不能够生嫉妒破坏。你要生嫉妒心,处处想方法来障碍他,来破坏他,将来你的果报在三途,三途黑暗没有光明。饿鬼道,确确实实有人在禅定当中见到,告诉我,鬼的身材都很矮小,两、三尺高。鬼道里面都是阴天,浓云密布,从来都看不到日月星光,昏昏沉沉的,像阴天一样。地狱道当然更看不到,地狱道所看的是什么?火光。即使是寒冰地狱,也离不开火。这是有道理的,地狱是瞋恚心,嫉妒瞋恚堕地狱,嫉妒瞋恚都是属于火,你看人一发脾气,那个脸就红,发火,常常讲发火,火气上升。所以地狱感得的是一片火海,寒冰地狱也是一片火海。地狱里什么光?火的光。连阴暗的那个光都没有,都见不到,所以三途罪业决定不能造。别人有好处,我们看到随喜,能生欢喜心,这是光明,这是善心,你再能赞叹,那是善行。善心善行,自然感得一片光明。再看下面这一首,第二首:

  【或有诸天光,或有宫殿光,或日月光明,剎网难思议。】

  这十首偈,只有头一首没有光明,往后这九首都有光明,发光之体众多。『或有诸天光』,六道里面生到欲界、色界,这个欲界天、色界天人都有光明,他身有光,所有一切物质也放光。你看底下讲的。『或有宫殿光』,他的宫殿也放光。其实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些人,这么多众生,身上有没有光?有。我在黑暗里头没有见到,是,你是见不到;确实放光。这个有定功的人,有特异功能的人,在佛法里面讲,有天眼的人,现在中国叫特异功能,甚至于有一些练气功的人,到相当层次他能见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练气功所谓气,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在我们佛法这称之为光,不相同。我们这个身光,为什么在黑暗当中,不能像灯光一样,能够照见四周?那是因为我们烦恼太重,本身的光明太弱了,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在佛法里面,你要是读得多,你会有体会,这个事情我们能够信得过。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喜欢读传记,高僧大德的传记我喜欢读。在那个时候,尤其喜欢读虚云老和尚的《年谱》。我记得我还印了一千本,那个时候送人。我在虚老传记里面,曾经看到有这样的记载,我相信他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一次,虚老和尚,他老人家住茅蓬,大概茅蓬距离寺院总有好几里地,那都在山上。可能他在黄昏的时候,太阳虽然下山了,并没有黑,还相当明亮,他从寺庙里回他的小茅蓬。大概走了也不少路,在路上遇到两个人,跟他对面走来,手上提着灯笼。这两个人看到虚云老和尚:老和尚,天这么黑了,你怎么没有灯,一个人走路?虚云老和尚听说他们讲天黑了,突然之间,天就黑了。当他们没有提到这句话,虚云老和尚看到的这个山河大地,一点感觉都没有。为什么突然听了这一句话,动了一个念头,天就黑了?这说明我们这个山河大地也有光,没有太阳照的时候,它也有光。虚老和尚不是走黑路,看得清清楚楚,也看到这两个人来的,看两个人来的还觉得奇怪,天很亮,没有黑,他怎么打个灯笼?到这两个人提起来天黑了,他的念头升起来。由此可知,虚老和尚走路也在定中。定中境界有光明,被人家一打闲岔,这个定失掉,一失掉之后,它就一片黑暗。岂不是我们每一个人身有光,所有一切物质也放光,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没有一样不放光的。这是我们从虚老和尚《年谱》当中,记载这一段事情体会到。像这样的记载,在古籍里面不止一次,常常读到。

  于是我们明白,果然能够离开妄想分别执着,黑暗可以突破。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禅定,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本来具足般若智慧,智慧是光明。自己光明显发的时候,你再看山河大地,那就是《华严经》上讲到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山河大地有法性,法性也本具般若光明,也本具智慧德相。这个佛经上,确确实实有大道理在。我们的光明就像金矿一样,现在埋在土里头,矿石,等待我们去开采。金跟矿混合在一块,那个金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矿是什么?是我们的烦恼,是妄想、是分别、是执着、是见思、是尘沙、是无明烦恼。这些东西障碍了我们自性的光明德相,是这么回事情。所以诸天有光明,诸天烦恼比我们轻。我们在佛经上读到,欲界天人烦恼习气跟我们差不多,但是比我们轻。所以天人有光,身有光,天人居住的宫殿有光。欲界有六层天,愈往上面去光明愈大。再往上去,色界天,佛给我们说,色界天人没有瞋恚,没有嫉妒。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修行,甚至于自己修行,究竟功夫到什么程度?看到别人得到殊胜的荣耀,心里头还有那么一点点难过,这就是嫉妒,不太舒服,时间不长,很快就恢复正常,还是在欲界。你要不求生净土的话,你没有办法脱离欲界。如果在这种状况之下,看到别人得好处,殊胜的事,心里面欢喜,一丝毫嫉妒都没有;别人得罪我了,伤害我了,一丝毫瞋恚都没有,你生色界天,你不在欲界。所以自己将来到哪里去,六道里头,何必要找人算命,要求签问卦,用不着。自己很冷静的回光返照,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欲界天第二层,忉利天光明就炽盛,他还需不需要日月?不需要。四王天,还有日月,忉利天以上,本身都放光。我们在净土往生经里面,我们讲往生经就是净土经论,《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依正都放大光明,无需要日月星辰。这些事情,我们乍听起来,确实很疑惑,为什么?违反了我们的常识。在我们常识当中,光从哪里来的?太阳、月亮、星星、灯,如果日月灯都没有,那哪来的光明?

  但是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光有很多种,现在人讲光波。大家都有这个常识,我们的眼能见的这个波度非常有限。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光,比我们肉眼见到这个光波长的这个光,我们见不到;比这个光波短的这个光线,我们也见不到。换句话说,无数的波度,像频道一样,我们只能够看一个频道,其他频道都见不到。耳听音声,亦复如是,讲音波,比我们现在听到这音波长的,我们听不到;比这个音波短的,也听不到。但是现在用仪器可以能够探测出来。在夜晚,黑夜之中,我们能见的这个光波消失。太阳下山,如果遇到初一、初二没有月光,在黑夜当中一片漆黑。今天再要用科学仪器,用紫外光能够把这个大地上的一切物像看得清清楚楚,紫外光。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确确实实它有光,不是没有,它有声音。从宇宙传过来的光跟音,太多太多了。就如同我们地球上,现在电视传的频率,广播电台播的音波,光波跟音波非常复杂,环绕着地球。

  我们这个眼看不见,耳也听不见,但是借机器就看见了。我用一个收音机,无线电收音机,就能够听到全世界各个地方在那里广播。证明我这个四周有许许多多的音声,这证明了。我要用个小电视,在这里按上频道,全世界这个电视,卫星电视传播的,我都能看到。它也有光!要不用这些机器,光跟音虽然二十四小时环绕着我,我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这个道理我们懂了。你从这个地方,你慢慢去体会宇宙之间,诸佛菩萨、一切众生乃至于人与人之间,哪有没有光波的道理!哪有没有音波的道理!甚至于心里头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那是很微弱的波动。人心在寂静的时候,极其微细的波动都感应到。所以在相当深度禅定当中,别人起心动念知道,打个妄想,看到了。你想什么人,想就有相,那个相被别人看见了;想到哪里去,你在那里看到些什么东西,晚上作梦,梦中,梦中的境界被别人看到了,这个在经论典籍里面都有。

  《黄粱梦》虽然是个寓言小说,决不是空穴来风。穷秀才在这旁边打个盹,做了个梦,旁边一个老和尚在入定。这个秀才在梦中一举一动,老和尚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等他到梦醒,跟他讲,说他梦中境界,一语点破。这个作梦的秀才觉悟了,人生如梦,应当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恢复自己的清净光明,这是正法,这就是经上讲的「宫殿光」。「诸天光」就是身光,「宫殿光」天人就有,二禅天里面叫光音天,可见得光明就非常炽盛。

  『或日月光明』,这个「日月光明」是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我们所依赖的日月光明。这一类的众生程度不高,凡夫。『剎网难思议』,诸佛剎土,这前面讲过,大星系、小星系,在太空当中运行,每一个物体它都发光。它所发的那个光波不一样,频率不相同。现在科学技术可以说是相当发达,能够探测到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从理论上讲,都是无量无边。我们能够探测,能够知道的,非常有限。

  光与光,还有音声,还有香气,弥漫在太空当中,就像网交织的一样。虽然密切的交织在一点,它一点都不乱。像我们这个房间里面,有十几盏灯,你每一盏灯都把它打开,随便在哪个地方,你看这个光都是十几盏灯光融在一起。它妨不妨碍?不妨碍,我们熄一盏灯,这一盏灯的光就没有了;开一盏灯,这一盏灯的光跟其他灯光融成一片,一点都不杂。光跟光不杂,音跟音不杂,香跟香不杂,不可思议。你要问这是什么道理?佛在经上常说「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一点都不杂乱。这个是性德,这个是清凉大师讲《华严》的时候所说的事事无碍。理事无碍,我们一般人就很难懂;事事无碍!所以「剎网难思议」,就是不可思议。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偈颂第九段的第三首:

  【有剎自光明,或树放净光,未曾有苦恼,众生福力故。】

  这样的剎土在宇宙当中也不少。『自光明』就是这个佛剎本身放光,这个剎决定不是太阳,我们知道太阳本身发光。我们现在用科学仪器来观察探测,太阳确实是一个火球,那真是一片火海,温度非常高。这里面有没有生物?在佛法里面讲,不能说没有,有一些生物确确实实在那个环境里面他才能生存。在那样的高温之下他能生存,要在我们地球上他就会冻死。如同我们这个地球上,热带的生物到寒带、温带,他不能生长,他不能适应,他适应热带的环境;寒带的生物不适合热带的环境。在这一个地球上,就有这样的差别,这个差别我们今天讲温差。能够生活在摄氏几千度高温的,我们没有听说过。在我们以为那样的高温,什么都融化了,钢铁都融化了。也许他们那个地方人的身体跟钢铁都不一样,他在那个高温底下是非常适应。这个很难讲,等待尔后科学家去证明。有一些生物能够生活在零下几百度的低温之中,不是我们常识能够想象得到的。所以我们要是全凭自己一点想象,自己这一点知识,永远没有办法了解大宇宙里面的事实真相。所以读《华严》有个好处,能把我们的心量拓开,能帮助我们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于是我们很容易接受,从来没有听闻过的那些事象,我们能信得过,我们能肯定。尤其佛菩萨为我们宣说的,我们相信佛菩萨没有妄语,相信佛菩萨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句句话都是真语、实语、如语,我们信得过。

  『有剎自光明』,光也不一样。有些剎自己所放的光明,跟我们肉眼所见的光明频率不相同,反而我们见不到,我们以为这个星球是黑暗的。从这个地方来思惟、来观察,无量无边剎土,到底是有光,还是没有光?从今天科学家的发现,我们可以这样体会,光是肯定有,光的频率不相同。有些我们肉眼能看得见,有些必须要借重科学仪器才能观察得到,这是肯定的。有些甚至于连科学工具都观察不到,那用什么方法能观察到?用禅定的功夫,必须突破空间维次,那真正叫大放光明。那个光明是自性般若光明,遍照虚空法界。也就是说,所有一切不同频率的光波统统看到,所有不同频率的音波也统统都听到。遍法界虚空界没有障碍,这叫得大自在,什么人?在这个经上讲的法身菩萨,诸佛如来、法身大士。

  由此可知,一切的障碍在我们自己的身心,不在外面,外面没有障碍。我们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总以为一切障碍都是来自外面的。其实外面障碍是内心生的,内心障碍排除了,外面肯定没有障碍。所以真正会修的,修自己。连中国古德都说得好,「治其身而天下治,成其身而天下成」,你想想这两句话的味道。孟夫子所说「反求诸己」。世出世间的圣贤都是这个说法,你仔细观察,他们自己本身都是这个作法,他先成就自己,先治自己,而后所有一切障碍都没有,这再帮助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他能信、能解、能干,他真干,他就会有成就。他成就是他自己成就,恢复自己的性德。

  第二句『或树放净光』,这是这个剎土里面的树木花草放光。『未曾有苦恼,众生福力故』。这两句话很重要,这是因。剎,自己放光,这个国土里面,树木放光是「众生福力故」,这岂不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那我们一定晓得,肯定居住在这个剎土里面的众生,身放光,他有身光。所以这个头一句,「有剎自放光」。自己身体放光,外面环境放光,树木花草都放光。「未曾有苦恼」,苦恼是业障,业障障碍了自性的智慧,障碍了自性的德能相好。所以本来都是有光的,因为你有障碍,所以这个光透不出来。那要修福,福从哪里来的?福从善来的。清净心生智慧,清净的善行生福德。所以心地清净,行为善良,这个人不会有苦恼,这个人没有烦恼,他有福德,福德自自然然放光明,遍照世间。再看下面一首,第四首:

  【或有山光明,或有摩尼光,或以灯光照,悉众生业力。】

  这两首偈的最后一句,说的是因,不一样,前面是「众生福力」,树都放光。这一首讲的,或有山放光,『或有摩尼光』,「摩尼」是宝,佛经里面常常讲的七宝,宝放光。或者是『以灯光照』。这三大类是众生的业力,业力不相同。譬如我们现在夜晚,我们夜晚用什么?用灯光照。跑马地夜晚跑马,你看看这个场所灯光照得是如同白日,这是发明了电灯。在古老的时候,没有发明电灯的时候,用火炬,火把。几千个火把,几万个火把,也能够让黑夜变成光明,这都是属于众生的业力。灯光这个业力,我们好懂。「山光明」这个业力,摩尼放光,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能做到。在我们想象当中,人能不能做到?可能。现在科学家不怀疑,都能肯定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肯定有高等的生物。他们的聪明智慧超过我们地球上的居民;他们制造的这些科学工具,我们地球上今天的科技还不能跟他相比。

  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地方报告,发现飞碟、幽浮,有照片,有录相,甚至于我们自己也亲眼看到的,我自己看到两次。第一次,大概是五十年前,我学佛,还没有出家,刚刚接触佛法,在台北市看到飞碟,同时看到十几个人,到第二天报纸上登出来,看到的人很多。这个飞碟在空中,它不动,非常奇怪,发光,是个碟型的。大概有五分钟,以后慢慢移动,速度愈来愈快,一会就看不见,就没有了,消失掉了。第二天报纸上登出来,看到的人很多,那是我头一次亲眼看到的。第二次是有一次在飞机上,在飞行当中,看到远远那就不止一个,有两、三个,我们现在一般讲不明飞行物。距离飞机有相当的距离,看得很清楚,跟我们飞机同一个方向。也有好几分钟的时间,不见了,消失掉了。有两次这样的经验。如果是一般人讲的外太空人,那他们这个科学技术比我们高明,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造这种飞行工具,在宇宙当中飞行。这个速度快慢自如,慢的时候,可以停在空中不动;快的时候,那我们现在飞行的速度跟他们相比,望尘莫及。他们很可能有这个方法让山放光(山石),有能力让七宝放光。也可能有很多的矿石、宝石,本身就蕴藏着有光明,我们没有办法开发。

  如果有这些科学技术来开发,这都是属于『众生业力』。这个业力是技术,跟前面讲的福力不一样。福力是自然的,业力是人工加给它的。科学技术是属于业力,清净心、纯善的行是属于福力。所以,福力变现是自然的,与性德相应,业力与性德不相应,这一点我们要明了。现代我们这个世间人,着重在业力,疏忽了福德。在中国古代,古代人着重在福,懂得积善修福,对这个看得很重。现在人似乎不相信什么积善修福,他对这个不了解,他怀疑,他没有信心;对于业力,他很重视,他认为这个是科学,这是现实。认知有所不同,果报不一样。为什么现在人跟从前人的认知不相同?归结到教育不一样。古代确确实实本着圣贤的教诲,无论是中国外国,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都有圣贤人。圣贤人虽然在这个相貌上不相同,修为上不相同,但是他有一个共同点,心地清净善良慈悲,这肯定的。他具足有一般人不能够相比的智慧,这一点相同的。所以随顺圣贤的教诲,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成就。在甚深禅定里面,突破了空间维次,这是莫大的收获、成就。当然这个比现代人是要难,为什么?古人修清净心。现在人的心妄念纷飞,剎那不住,他心定不下来,他心是动的。科技的教育是动的,圣人的教育是静的。静确实能克制动,那个静的功夫深,能够觉察到宇宙人生真相,业力还是比不上。

  所以曾经有人问过我,说有许多外国人认为这个外太空果然有人的话,他们到我们这个地方来,那是不是古时候传说的天神,天人?从别的星球上来的。来问我:他们是不是天人?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是人,他不是天人,他跟我们一样。为什么?我们在佛经里头读得很多,天人如果到这个世间来,不需要这个工具;他还要造个飞行工具。就像我们今天想飞到美国去,那你一定要造个工具,我们才能飞去。没有工具,想去就到了,那是天人;要造个工具,帮助我们到达,是人。所以外太空他乘坐工具到我们这个地方,他还是人。如同我们将来科技能够进步,这个飞机的引擎、速度能够再改进,使我们飞行的速度,能够在几个小时就能够飞到月球。我们飞到月球还是人,不是神,不是天神。天神,不要这个工具,心里想到什么地方,他身体就到了。身体可以变成光,光的速度就快了。也就是身体是个物质,他能把物质转变成能量,到达那个地方,再把能量转变成物质,可以随心所欲的转换。转换成能量,速度可能比光速还要高很多倍。

  你看佛在经上讲,我们这个地球上人,念佛求生净土,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儿多远?十万亿个佛国土。不是十万亿个银河系,十万亿个银河系不大,十万亿个佛国土。诸位要晓得,十亿个银河系是一个佛国土,这个距离多远?从这个地方到极乐世界需要多少时间?经上常讲一念顷。经里头有所谓是一剎那,一弹指有六十剎那,这一弹指的时间,我们从这个地方到极乐世界已经到了,哪里是光速能比。所以,心的能,我们今天讲光的,这个是物质的能,物质的能跟心能不能相比。心这个能力不可思议,我们现在读《华严》才明了,一念顷能周遍法界虚空界。在法界虚空界无处不现身,能现无量无边身,而且还能够现各个不同的身形,不可思议!不是现无量无边身是一个形状,他能现各个不同的形状,不可思议!在哪个地方示现哪个地方的形状,随类化身,谁有这个能力?法身菩萨,诸佛如来。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给我们讲,不来不去,来去是要有时间的,他没有。一念、一弹指、一剎那就周遍了。实在说,诸佛如来能;法身菩萨能,哪一个众生不能?

  众生所以不能,佛说他的能力并没有失掉,是他自作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总而言之,妄想分别执着。对自己智慧德能相好怀疑,他迷失得太久了,佛菩萨来跟他讲,告诉他,他不相信。那像我们现在已经信了佛,其实我们是半信半疑;如果真的相信,我们这个烦恼就断了,妄想分别执着自然放下。你为什么还放不下?放不下,半信半疑,所以放不下。果然相信,一点疑惑都没有,立刻就放下。大乘经上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是屠解我们法身慧命的,就是障碍了法身慧命。你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立刻就恢复。而且佛在经上讲得非常非常之好,你放下一分,恢复一分。你不相信,从这个地方做试验,看看测验测验佛讲的话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有没有效应?当然我做试验,不能用试验的心,用试验的心来做试验,收不到效果,用真诚心。真诚心,依教奉行,观察这个成效。我真的放下了执着,看看我有没有智慧,然后我再放下一切分别,看看我的智慧增长到什么程度?一切诸菩萨渐修成就的,就是这样提升的,真干!

  首先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你入第一个门。这第一个门是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你统统放下了,你看看你的智慧是不是生起来?你的福德,是不是现出来了?如果福德现了,智慧生了,你就相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还要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个以前章嘉大师教我,我懂得、明白了,修什么?无非是看破放下而已。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就是这么两个方法相辅相成,永远没有间断,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到了等觉菩萨,要把那一品生相无明放下,圆成佛道。成了佛之后,彻底放下,从头提起。提起干什么?帮助大宇宙里面无量无边剎土众生,里头还有不少迷惑颠倒的,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觉悟的,为他们表演,为他们示现。自己成就,成就别人;自己觉悟,彻底觉悟,再觉悟别人。帮助别人觉悟,都是先成就自己。自己不成就,你拿什么帮助别人?

  我自己没有福报,物质生活艰难困苦,佛教我修福,怎么修法?布施。我真干,我干是不是心里面想求福报?没有,一点这个念头都没有。但是布施一段时期,果然好象就有一点福报,在物质生活方面,有那么一点点心想事成。这个我知道,命里面没有的,这一生修来的。使我对于佛的教诲,信心坚定,一点怀疑都没有。以前有一点世智辩聪,没有智慧,要开智慧,怎么修法?法布施。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佛在大小乘经论处处都讲到,几个人相信?真的,像宗教里面讲的,信者有福,信者得救。信的人怎么样?依教奉行,真干!决不想,我确确实实没有想福报,也没有想聪明智慧,也没有想健康长寿,自自然然统统都得到。

  现在有不少同学们都想做好事,来问我:我们想做一点好事,有很多人障碍。问我怎么办?我笑着给他说,随缘,不要强求。你要是发真心,为佛法、为众生,有了障缘,你的功德是圆满的,那是什么?众生没福。这个《楞严经》上讲,发心的人「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你自己一发心,功德就圆满。那做不到是什么?不是你不去做,是有障碍。如果没有障碍,一切都很顺利,你要做到你的功德才圆满。现在因为有障缘,因为众生还没有这个福报,你虽然发心,我们一般人讲,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你的功德已经圆满。因为你是真心,你不是妄心。佛法里面讲的理跟事都不可思议,太深了,很不容易体会。讲,都很不容易讲得出来,听得懂的当然就很难。我们初学要从浅显地方下手,要真干,不附带任何希求,你才真正相应。附带一点点条件就错了,把你所有的功德都破坏。譬如修布施供养,我是为了要求福报,我才修布施供养。你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得到的非常有限。如果你完全没有希求,一丝毫希求都没有,你修布施供养,你所得到的是圆满的,果德不可思议。

  我修法布施,我希求我得聪明智慧,我的聪明智慧要超过一切人,你能不能得到?得不到。为什么?你修这个法门,修的法没有错,里头夹杂着妄想,不纯,所以智慧会得到一点点,没有大智慧。只知道修,修法布施,不附带任何条件,我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想,智慧真开了。世出世间什么样的难题遇到你,都化解了,都难不倒你,真心,至诚感通,这个不可思议。几个人懂得?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学无畏布施,全心全力帮助一些苦难众生,需要救拔的,我们全心全力去做,遇到就做,遇不到也不必去找。一切随缘而不攀缘,决定不附带任何目的,我不是为求长寿,果报是自然的。果报现前,不能享受,这个道理很少人懂。你享受怎么样?你就停止了,你的境界止于这个地方,你不会再提升,决定不享受。有福怎么样?有福跟一切众生去享去,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换句话说,福报愈来愈大,智慧愈来愈增长。这三种果报都不可思议。自己享受,到这儿就止住,就不再前进。换句话说,你自己的福享完了,享完之后就要退转,就要往下堕落。

  有财,财不能自己用,决定不能够占有,布施供养;有法,绝不能够吝法,欢喜传授给一切众生。遇到众生有苦难,赶快帮助,没有怀疑,没有忧虑,不要考虑,我该不该帮助他?你一有这个念头,你所修的福已经打折扣,不圆满。没有考虑,做错了?错了,你的功德还是圆满的,为什么?你真心。那个人是欺骗你,你是真心的,成就你自己的功德。那个人造罪业,那是他造罪业,我并没有意思叫他造罪业,他是他的果报。但是什么?我们这里头有缘,有缘什么?他造罪业,他受果报,果报受满了,我来度他。你懂不懂这个意思?你要懂得这个意思就不会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真实智慧生了,自自然然晓得怎么做。不生烦恼,只生智慧。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最后偈颂第九段,第九段有十首偈,从第五首看起:

  【或有佛光明。菩萨满其中。有是莲华光。焰色甚严好。】

  这个十首偈愈往后面愈殊胜,光明炽盛。『有佛』,这佛是老师,有老师当然就有学生,菩萨是学生;佛是世出世间最好的老师。佛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放光。讲经说法,口放光;这一切动作,身放光;念念不舍众生,意放光,所以三业都放光明。当然佛所行处,山河大地,一切万物,无一不放光。诸佛如来如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亦复如是。契入境界的人,宗门里面所说的,会的人,他都能见到。没有入境界的人,常常追随在佛的身边,契入得浅,不够深,他能够感触到。虽然没有契入甚深,那一些菩萨那么样的明朗,他能够意识到,他能够感触到佛光遍照。这是事实,我们在《华严》里面体会到。

  『菩萨满其中』,不但是此界,像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中有很多菩萨。这个世界是一个大世界,不是讲这个地球。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个世界有十万亿个银河系,诸位想想,这个多大?地球上的菩萨不多,娑婆世界别的星球上所有的菩萨都来听。佛在哪里讲法,讲经说法,做活动,这些菩萨是佛的常随众。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这个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僧团,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不是普通人,里面大多数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少一半是法身菩萨示现的,那个不是真的凡夫,这个就是常说的「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是这么个道理。

  其他星球,不同维次空间,因为这个世界里头,这个大千世界里头有十法界、有四土。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跟华藏,跟极乐,没有两样。所以这个十法界的菩萨都来,我们凡夫见不到,佛见到了,菩萨见到了。那在我们想象当中,世尊这些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试问问,他们能不能见到?理上讲,肯定见到;事上,他示现,他表演,他表演像我们凡夫一样,没见到。

  但是这个常随众弟子里面,确确实实就是在示现里面,有定功很高的,而且大乘经上说他们「皆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跟小乘罗汉不一样。小乘罗汉是四果,大乘罗汉,如果是经上讲的我们能够体会到,大乘罗汉是法云地的菩萨,是等觉菩萨,才称为大阿罗汉。换句话说,在他们眼目当中,十法界的众生他没有障碍,这个空间维次全部突破了。那些人到道场来听经,他们都看到,都能够接触到。所以「菩萨满其中」,这句话是肯定的,绝对不是夸大的,绝对不是随便说的,确确实实佛在哪里示现,这菩萨都来。

  那我们知道佛的示现决定不是一处,哪个地方有感,佛就有应。佛可以分无量无边身,我们在课诵里头常念,这《梵网经》上说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这些菩萨们也有千百亿化身,佛在任何一个地方应化说法,他们的分身、化身也都去了,他们去闻法,他们庄严道场,不可思议。这一些理跟事,学习大乘的人都应当要通达、要明了。

  佛放光,菩萨也放光。真正发心学佛,他自自然然就放光。你们念过《地藏经》,《地藏经》念得很熟,你看看《地藏经》上讲的。如果你真的依照佛的教诲去修行,你修布施波罗蜜,《地藏经》上有布施光明云,持戒光明云,忍辱光明云,总共说了十二个。那这个光明云,有大有小,看你修行的功夫。你真修,那我们世间人是怎么讲法?世间人讲的是气质。你修布施,确实你有那种布施的气质,在佛法里面就是放光,你持戒有持戒的气质,你忍辱有忍辱的气质,你修慈悲喜舍有慈悲喜舍的气质;中国人也有讲气氛,不相同!

  造作恶业的人,他有那个恶业的气氛,他也放光,他那个光是灰色的、是黑色的,不好不善的。依教奉行的人放的光善的,我们一般讲是白色的、黄色的;那要修得非常好的,金色的。这个光里头最殊胜的是金色光明,这个人心善行善。现在许许多多修气功,他真正有一点成就的,他能看到。实在说,真用功的人,心地清净的人,无论什么人,你一接触,你就能看得出来。我们一般人讲气色,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光明。你看看人家的气色,看看这个人气质,只要是带个气,佛法里面称之为光。

  末后这两句,『有是莲华光,焰色甚严好』。这也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也不难想象到的。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大多数都是用莲华表法。莲华表法的处所比用法轮表法的还多,可以说是莲华表法是第一方便,用法轮表法还在其次。莲华代表什么?清净不染。布施就不染悭贪,悭贪是染污。远离悭贪就是布施波罗蜜,是「莲华光」。持戒,远离恶业,恶业是染污,持戒波罗蜜也是莲华光。所以莲华光的范围就太大太大了,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只要你能够远离烦恼习气,远离邪知邪见,远离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光都叫做莲华光。莲华是清净光明,一尘不染,取这个意思。「焰」是光,「色」,这是赞叹花的颜色,「甚严好」,严是庄严,好是妙好。因为你修行的法门不一样,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所以光色不相同,但是都是属于清净光明。

  这一些,我们怎样落实到自己的生活,那就叫真修行,那个功夫真正得力了。修行,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有真正的成就,实在说,还是善导大师讲得好「总在遇缘不同」,这是关键。如果是遇到真善知识,不能够追随认真向他学习,这一生空过了,到了晚年,后悔莫及。我们在经典、在古人著述里面我们看到,有一等成功的人物,这一生当中证得殊胜的果报。你仔细去观察,这个人肯定是有眼光,我们一般人讲有见识。他有慧眼,他能认识人,能认识善知识,能认识对自己修学有利的环境。即使舍弃生命,他也在所不惜,他务必要得到,这是为求正法而舍身,所以他能突破许许多多的障碍难关,他成就了。

  有一等人缘很殊胜,天天在释迦牟尼佛的僧团里头听经闻法,一生怎么样?没有成就。这个障碍在自己,不在外缘。自己什么?善根福德太少。世尊当年在世,都示现给我们看,不是说跟着释迦牟尼佛的人各个成就,还是大多数不能成就。跟着佛也不能成就,何况后世的佛弟子!这个里面,这都是教我们的。换句话说,没有一样不是教育,没有一样不放光。

  他教我们什么?所有一切善缘具足,别人想求求不到的,有人求不到拼命求;那你这个缘很足你不需要,轻而易举你就得到了。那你为什么不能成就?是你自己的善根薄、福德薄。善根薄,你对于善友半信半疑。换句话说,虽然名为世尊弟子,对世尊半疑半信。你说他不信,他信;你说他真信,他怀疑地方很多。他认为释迦牟尼佛也是个凡人,不过是比较聪明有一点修养,不能承认释迦牟尼佛是万德万能,不能承认。这个疑经上常讲,疑是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碍,那这就是自己的福德不够,没这个福报。

  《弥陀经》上教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个条件,善根、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世尊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我讲过很多遍。善根,真正能信能解。这个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要能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善根。真正能信,一点怀疑都没有。既然能信能解,当然能奉行,能奉行是福德。能行能证,天天行,天天证;证明所行的没有错,证明所行如佛所说。性相、理事、因果丝毫不差,丝毫不爽。所以修行人生欢喜心,不亦说(悦)乎!

  过去在宋朝朱熹注《论语》,他有《四书集注》,在前面举出几条读《论语》、《孟子》的方法。里面有一条说得很好。有人一生读《论语》、《孟子》,读了之后,没有什么改变,这种人很多。实在讲,读了没有改变,读了跟没读一样。有些人读了之后,真正体会到《论》、《孟》里面的几句,他一生得受用,生欢喜心,这个虽然得的少分。有人读了《论》、《孟》之后,真正体会到圣贤人的智慧德行博大精深,生起向往之心,生大欢喜。最后有一种人,读了《论》、《孟》之后,契入境界,不知不觉手舞足蹈。那今天《论语》、《孟子》,这很常见的书,我们展开读了之后,是什么样的反应?从反应里面,就能够体会到这个书对你有没有起作用,你是属于那一个等次的。

  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无论大小乘经论,确实开卷有益,这个益你得到没有?你得到多少?这个开卷就是放光。这个光明,你感受了几成?你得多少受用?光明善好都是圆满的,一切经都是圆满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那个法门就是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包括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所不包,光明遍照平等。你能够得到几分?这个是人人都不相同。为什么得不到?没有别的,业障。我特别说这两个字。

  业是什么?业是你的生活行为,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意业,言语是口业,身体造作是身业;身语意三业造作不善,与性德相违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所以圆满清净的光明,可惜你得不到。这个不能怪佛菩萨,只能怪自己。我跟诸位同学说,我初学佛的时候,也是业障很重很重,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都是造业。我不是上根利智,但是我有一个好处,我尊师重道,这个是从小培养的;孝亲尊师,我有这么一点底子。

  纪念祖先,报答祖宗,这个念头,我一生都没有忘记,念念在心里头。我在台湾建第一个道场,华藏图书馆。图书馆成立的那一天,因为图书馆这个道场很小,那个面积,大概就是像我们现在这个一层楼。我们只有一个讲堂,这个佛堂,所有活动都在一起。当中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左面,我们一张桌子后面供祖先牌位。那个时候我们做的是依《百家姓》写的,四百多个牌位。我们没有能力建百姓宗祠,但是《百家姓》里面,所有的姓氏祖先,我们都供上了。我们不晓得中国有这么多姓氏,但是我们有个总牌位。这个总的是大的木雕的牌位「中华民族百姓祖宗之神位」,那这就都包括在里头。每一个姓氏,小牌位。

  在外国其他道场,没有这种做法的,我们都供一个大牌位,这个牌位上写的,中华民族,这上面「佛光普照中华民族百姓祖宗之神位」,我们都这样供。诸位你看看,到现在看看澳洲净宗学会,你看看图文巴的净宗学院,都供。这样的牌位供两个,为什么?我们住在别人国家,住在澳洲,一定要写着澳洲,佛光注照澳大利亚各族(他们种族很多)祖先的神位。在美国,我们一定是供养,一边是中国祖先,一个是美国各个姓氏祖先的神位。这是我们的道场,跟其他一般道场不相同的地方,念念不忘祖宗。

  所以这个两年,我们在香港,非常难得,我们在此地买得了三层楼,就用一层,现在我们用第九楼,用这一层做一个万姓先祖纪念堂。今年冬至,我们举行祭祖法会。祭祖法会一共是八天,今天就开始了。用什么方式来祭祖先,来供养祖先?我们用的是佛七。因为场地小,报名参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所以我们的名额只有四十八个人,精进佛七。佛七圆满就是冬至,上午我们举行祖先纪念堂开幕仪式,中午我们上供,供养祖先;下午我们举行三时系念佛事。让我们全国每一个家的先祖,在这个地方都能闻到佛法,都能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大孝。世出世间的孝道,没有能跟这个相比。

  纪念堂开幕之后,纪念堂就是念佛堂,每一天昼夜念佛供养祖先。这个纪念堂跟这种纪念祖先的方式,我们这是第一家,在这个地方建立。希望将来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有中国人的这个道场,统统都建万姓先祖纪念堂。我们来带头,古人讲的「但开风气不为师」。我们这个规模很小,希望其他的法师大德,你们有大福报的,你们建立大的纪念堂,必定能够得到全国每一家祖先保佑你、加持你,功德不可思议。我们用真诚清净平等报恩的心来做,决定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诸位想想,这是不是莲华光?也是!

  那你要问,怎么能把这个祭祖宗跟佛教扯在一起?其实这个道理古大德讲得很多,我们在这么多年讲经也常常提到,佛法是师道,师道必然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说它是一还是二?我们祭祖是孝道,我们学佛是师道。既然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不能孝亲,你就不可能尊师。不孝亲的人跟佛一辈子,你还是个凡人,你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世尊,你看在净业三福头一句教给我们什么?「孝养父母」,第二句才「奉事师长」。佛法的修学,根还是在孝道,尽孝就是真正的敬佛。这个道理,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很多,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一首偈虽然只有四句,二十个字,其味无穷。我们接着再看底下一首:

  【有剎华光照。有以香水照。涂香烧香照。皆由净愿力。】

  你看这四句,前面三句都有个『照』,「照」就是光。哪一样东西不放光?这个都是我们一般讲,佛前面常用的供具,我们用香花供养、用水供养。他这里讲的是『华』、『水』、『香』,佛前面最常用的供养具,都放光。非常可惜,我们业障确实非常深重,我们没有看到光,没有听到音,那个「音」是法音,没有听到。甚至于我们天天做,天天接触,茫然无知,太可惜了。

  花在佛法里面代表什么?修因。我们供的果,果是代表果报,那这是用什么东西供?因果来供,种善因得善果。我们看到这个花就想到我要种善因,我的心要善,我的言要善,我的行要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那个花是表这个意思的。佛前供的花是代表这个意思,不是佛前的花?也代表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华光」照遍虚空法界。

  我们不要说那么大的范围,讲我们这个地球,你在哪个地方没有看到花?花园里面培养的花,野外野生的花,都是花。甚至于现在穿的衣服,衣服上绣的有花,印的有花;我们看到许多人戴的帽子,帽子上有花;绘画,这个画里面有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花,统统代表的是修善因得善果,这个花在放光。无论什么花都在放光,身上穿一件花衣服都在放光。会的人得利益,得什么利益?提醒他觉悟,念念觉,时时觉,处处觉。

  凡夫业障深重,非常健忘,所以必须在一切时一切处,永无间断的在提示你、在提醒你。几个人懂?几个人会?确确实实只有契入大乘的人他懂。诸位听清楚,契入,你没有契入,你不懂。我现在讲起来,你听起来好象懂了,我这堂课完了之后,你离开萤光幕的时候又忘掉。是不是这个样子?没有做到。果然做到是什么样现象?你心里头没有一个恶念,你口里头决定没有一句妄语。你在工作里头也好,日常生活也好,处事待人接物也好,决定不可能有一桩事情做错了,对不起人,你不会。

  你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在佛法里面讲,得到的好处,诸佛护念。诸佛智慧德相加持你,冥冥当中加持你,天龙善神冥冥当中在拥护你、保佑你。一切众生接触你的,你的磁场不一样,你的气氛不相同,人家特别喜欢亲近你,特别喜欢帮助你,这是什么?果,善果。你种善因不求善果,善果自自然然现前,哪里还要求的?你看看花的表法,花在说法。谁说的?一切诸佛、法身菩萨,用这个形象来给你说法。会了,这个宗门讲:会么?会了的人,得利益;不会的人,茫然不觉。天天看花,天天供养花,家里也有一个花瓶,也插了很多鲜花,来供给自己家人欣赏;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你说多可惜。「华光照」。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要看前面这一首偈,第六首:

  【有剎华光照。有以香水照。涂香烧香照。皆由净愿力。】

  这个第一句「华光照」,已经简单的介绍过,现在我们看第二句。『有以香水照』,这个就是供水,水有气味就叫做香。我们平常在佛前都供一杯净水。供水什么意思?供花的意思,我们知道了。供水非常重要,水代表心,水起了波浪,心动了。佛前面供的这一杯水,供杯最好用透明的,用玻璃杯,高级一等的用水晶杯;现在这个水晶杯很普遍,我看到很多,透明的。水要清水,不可以供茶。水代表心,心地要清净不染,那就是清净;心地一个妄念不生,那就是水平不起波浪。所以这一杯水代表什么?代表清净平等。

  水有光,能照,这个「照」,就是代表自性本具的般若,般若智慧照见虚空法界。供水里头有这么大的学问,水在佛门里面表法的义趣最深。所以我们最简单的一个小佛堂,如果连烧香、供花、供养灯都不方便的时候,供一杯水。供具里头,这是中心。你们想想看,代表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觉而不迷,就是正觉心。它起作用的时候,真诚慈悲,你说这个意思多圆满!

  为什么叫「香水」?香水不是在佛前供的,任何地方。大海,大海是水,大海水就有气味,这个气味,我们就称香水。江水、河水、井水,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看到水,茶也是水;茶里头有香味,有颜色。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水,你就要想到,水要清净,水要平等,我的心要像水一样,水本来是清净平等的。那个动摇?起妄念了,起了分别,他就动摇了,就好象水起了波浪。里面不干净?他有了妄想,他有了执着。所以看到不清净、不干净的水,我们要断妄想,要断执着;看到这个水在动,有波浪的,我们一定要断分别。它在说法,它在放光,它在遍照,懂不懂这个意思?为什么要供这一杯水。由此可知,水也是遍虚空法界,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它在那里说法,它提醒我们,务必要修清净平等觉。

  清净平等觉在《无量寿经》,世尊告诉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尊号,阿弥陀佛有一个号就叫做清净平等觉。诸位读《无量寿经》也都知道。由此可知,这一杯水是不是教给我们修净土法门?是不是教给我们修求生净土?求生净土要什么条件?你看看那个水,仔细看看,就是这个条件「心净则佛土净」,西方世界是净土(我们这个显示牌上没有了),是净土。净土的因是清净心,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念佛是方法,是一个手段。念佛念的是什么?把清净心念出来,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天天念佛,心里面还是有分别执着妄想,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我们今天这个心水是什么?是染污的,是波动的。妄想分别执着严重,那就是什么?大风大浪。风是外头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你就受不了了。顺你的心的起欢喜心,欢喜心也是波动;不顺自己心,心瞋恚,生瞋恚,瞋恚也是大风大浪,你的心天天在动摇不定。哪一天你的心平下来像水一样,像我们在佛前面供水一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都能保持着如如不动,这就对了。

  我们这一杯水不干净,这个不干净就是执着,严重的执着,我们常讲自私自利。你有自私自利的心,你的水不干净;你有名闻利养的心,不干净;你有好恶,有喜欢、有讨厌,你的心不清净;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你还有贪瞋痴慢疑,你的心不清净。水混浊,你怎样把这个混浊去掉,让它恢复到干净。

  所以这个地方『有以香水照』。清净的水是照,染污的水也是照;寂静的水是照,大风大浪的水也在照,照什么?照自己的心行。看到之后,你要懂得回光返照,想想我们自己的心行,我们的心水是动的,是静的?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照见是智慧,我们一般人讲,觉悟了。我现在知道我的心不清净,知道我的心不定,知道;知道是觉悟,悟后起修。觉悟之后,要把这个毛病修正过来,所以叫觉后起修。如何把这个染污去掉,恢复到清净?如何把波动去掉,恢复到平静?这就是「有以香水照」。这个「香水」也是遍虚空法界。哪一法不是佛法?真的,问题就是你会吗?你要是会,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再看第三句。

  『涂香烧香照』,「涂香」是涂在身上的,「烧香」是燃烧的,大概我们供养佛是烧香的多,可是我们自己用的时候涂香多,香水现在用的人很多。我们修学大乘的人,大乘跟小乘不一样,小乘是涂香不能用,也不能穿花衣服的,小乘。大乘就不一样,你看看大乘菩萨打扮都很时髦。你们看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那是古时候造的像,身上带璎珞,璎珞,我们今天讲手饰。菩萨臂上带手镯,这个有项链垂下来的,那叫璎珞。帽子上有花,戴花,有很多珠宝的装饰,大乘;跟小乘不一样。所以大乘它有涂香,我们现在用香水,凡是涂抹在身上的,这一种都叫做涂香。

  香表什么?特别是涂香,表五分法身,表戒定慧,戒香、定香、慧香。可不可以用?可以用,用了之后,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有没有修戒定慧,有没有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叫五分法身香,它表这个意思的。在佛前面你燃一支香,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生活环境,住在城市里,大多数住的是公寓房子。公寓房子空间不大,如果烧很多香,就造成空气污染,你学佛你的家人就反对,所以烧一支香就好。香是表法,这一支香烧好香,我们自己经济能力可以办得到的,尽量买好香,一支;你早晨起来做早课,一支香,晚上做晚课,一支香,平常供水就好,要懂这个意思。

  烧香里面不但表戒定慧,五分法身,还表的是信香,我要信佛。这个「信」字,好难,不说不知道。我是李老师特别教导我的。这是我出家,我出家两年才受戒。受了戒回来,一定要去拜老师,这是规矩,去拜老师。到台中去,看他老人家,我还没有进门,他老人家在里面看到我来了,就指着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说了好几句。我走到他的面前,给他行礼,他叫我坐下。我坐下来,他就跟我说:我刚才给你讲的几句,听到没有?听到了,信佛。他说你知道什么意思?这一问,我就答不上来了。

  他老人家讲了:你学佛,这么多年了。我受戒是我学佛第九年,出家两年了,这两年也教佛学院,也常常讲经,这难道还不信佛吗?是!我们听到,是!没错,我不信佛,我为什么来求皈依?为什么来跟老师求学?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去受戒?当然信佛。他头摇一摇,不然。那不然什么叫信佛?他说:有许许多多老和尚,到老死都不信佛。这句话把我说楞住了。怎么说老和尚到老死还不信佛?那怎么叫信佛?最后他老人家说了:佛教导你的,你统统做到了,叫做信佛。我这才恍然大悟。佛教你的,你没有做到,你不信,那一点不错。佛教我的,我没有做到,那当然不信;我要信,我当然做到。这才明了,「信佛」这两个字不容易。

  佛前烧这一支香,代表信。佛在经典上讲的,我能信,我能解;你把你所理解的,你统统做到,你要没有做到,不信。出了家,受了戒,在讲台上讲经,还是不信。李老师那个标准很高。我们一般人讲,信是什么?迷信,这真的一般人信佛都是迷信,佛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说我信了,佛在经上讲的什么?不知道。佛教过我们怎么修?不知道,这叫迷信!糊里糊涂信了佛,糊里糊涂过一辈子,死了堕地狱。怎么这么严重?哪有这么大的罪过?有。什么罪过?你穿这个衣服,示现这个形象,你没有能依教奉行,你破坏佛教形象。这个罪想一想,是!你看佛讲五逆罪,破和合僧,堕阿鼻地狱。破坏佛的形象,那个罪名跟破和合僧是相等的。

  我们这才真正明了印光法师为什么不收剃度的弟子。印光法师有三不;第一条不做住持,第二条不给人剃度,第三条不传戒,不当戒和尚。连尊证和尚,他都不干,也不当引礼师。什么意思?这个人出了家,受了戒,他要是不能够依教奉行,那你剃一个,不就是送一个到阿鼻地狱吗?你不跟人结了怨仇了吗?人家堕阿鼻地狱时会怪你,你没有把这个道理说清楚,讲给人听。你讲清楚、讲明白了,他没有做到,那责任是他负;你没有讲清楚,没有讲明白,不知道劝导,自己脱不了干系。印祖在末法时期给我们的示现,是真实智慧。

  如果遇到一个真的有善根、有福德,那我相信,印祖一定会度,这个人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特别是我们看到现代的社会,想到印光法师这个做法决定正确。这是现身说法教导我们,世出世间,这是第一等大事,第一等大难事。所以烧香里头,含着有这个意思。信香表诚信,借着诚信与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至诚感通。

  烧香还有一个意义,这个香点燃一直烧到完了,你看这是什么香?我们以香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一切众生,燃烧自己,供养别人,这就是现在一般宗教里面讲的牺牲奉献。你看看这个香的形象,这都是教给我们。我们天天烧香,有没有早晚提醒自己,舍己为人?舍己为人在什么地方做?在形象上做。要舍自己的烦恼习气,做出一个好样子来给人看,舍己!坐,规规矩矩坐在那儿,不能随随便便的,要装模作样,做给别人看的;站有站的相,坐有坐的相。这就是什么?威仪。

  沙弥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依教奉行,用约束自己做出一个好的形象给别人看。这就跟什么?舞台上表演一样,扮装这个角色,要扮得很像,不能随便,不能马虎。出家,出家的形象;在家,在家的形象。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在你的行业上要扮得像。要扮演一个觉悟的相,要扮演一个清净的相,要扮演一个庄严的相,叫你这个行业人看了之后,尊敬你、效法你,以你为榜样,以你为模范。佛菩萨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你要做得像;童子要像善财童子,童女要像龙女。演什么角色,像什么角色,佛菩萨的形象。

  所以佛菩萨形象就是觉者的形象,我们有没有觉悟?不能扮演一个迷惑颠倒的相。所以佛弟子是一个至善圆满的相,他不是一个颠倒染污的相。烧香里头有这么深的意思在里头,你会吗?你能够理解吗?你能够依教奉行吗?涂香里面,那有五分法身香,意思很深很深,你要是统统都清楚、都明白,你烧这一炷香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香光遍照虚空法界。诸佛欢喜护念,天人尊敬拥护。所以是「涂香烧香照」。

  在佛法里面,这个香还有一类,这一类是什么?末香。末香可以涂,也可以烧。因为这个地方是偈颂,五言偈它受文字的限制,省略了。文字上省略,意思上圆满的。这个香末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香粉,香粉可以涂,所以香粉可以涂在身上,也可以烧。像我们一般烧香里面,有烧檀香末,那个檀香末,磨成细粉,那是属于末香。所以讲香,从形象上来说,分这三大类。现在有一种,就是香水,也能够燃烧的,点燃之后,这个香气放出来了。从前没有这个,这个是最近我们在市场里面看到的,液体的,燃烧放香。总不外这个三大类,我们一定要懂得表法,它都放光。后面这个经文还有许多供具里面,到向下经文再跟诸位报告。末后一句,这是总结的因。

  『皆由净愿力』。这是讲的花、香、水。我们想一想,确实如果没有清净的大愿,这个大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提大愿。这个愿清净,没有一点点名闻利养,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这个愿叫「净愿」。里头夹杂着丝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这个愿不清净。换句话说,这个三种供养,真实智慧利益,你决定得不到。这个供养具跟供养具里面的表法,跟「净愿」相结合,那是诸佛如来的清净教诲,那是法身菩萨给予我们修行养道的增上缘。你看让我们眼见、耳听、鼻嗅,不离正觉。

  那我们想一想,这许许多多的供具,不就是佛菩萨在说法吗?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说法,什么时候间断过?说的是什么法?给诸位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不是在经本上,尽虚空遍法界剎土众生,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真的,你会不会?活活泼泼,在我们的周围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一尊佛,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是梵语,意思遍一切处。佛遍一切处,法遍一切处,菩萨遍一切处,岂不是前面所说的,做种种示现。

  会的人每天涵养沐浴在如来圣教之中,长养善根,他怎么会不成就?当然成就。他还需要经历多生多劫吗?《华严经》上讲的善财童子,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我们相信。善财童子心目当中,凡夫、学生就是自己一个人。善财没有同伴,没有同参伴侣,没有同学。菩萨道上就是一个人,其余一切,一切是诸佛如来。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成就这个菩萨,圆成佛道。诸位想想,这个义趣不可思议,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在《华严经》里面体会到,在《华严经》里面觉察到,在《华严经》里面,观听分明。那现在的关键问题,我们肯不肯认真努力去做?李老师讲的,你做到了,你才真正信华严大教。你要不能兑现,你不信。果然信了华严大教,你这一生,善财童子是榜样,你肯定跟善财一样,圆成佛道。

  这一部经,在佛法里头,古来大德,不管是哪个宗,哪一个学派,修学哪一个法门,几乎都一致肯定这一部经是如来的根本法轮。方东美先生不是佛教徒,他是个学者、是个哲学家,他非常喜欢《华严》,他把这部经介绍给我的时候说,《华严》是佛法概论,通达《华严》,佛家所有一切经论,你就全部通达,这个是通达出世间法的秘诀。

  方先生这个说法,弘一法师也是这个说法。你看弘一法师介绍知识分子学佛,他劝大家从哪里入门?《华严疏钞》入门,特别介绍的清凉大师的《疏钞》,《华严经》的注解。为什么?经不容易看懂,你要看注解。但是弘一大师那个时候还行,民国初年,一般高等知识分子,对于汉文还有相当的修养,看清凉《疏钞》没有问题。现在不行。别看这个相差只有五、六十年,五、六十年这个时代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现在汉文程度一落千丈。尤其是中国大陆推行简体字,所以这一些典籍是繁体字写的。现在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连文字上都感觉得困难,何况义理;注解都看不懂。

  我自己对于这一部大经,说实在的话,想把这个经介绍给广大同学,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启讲。所以我讲《无量寿经》。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跟大家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宁愿《无量寿经》多讲几遍。《无量寿经》最近我讲的这一遍是第十一遍,宁愿多讲几遍,不敢讲这部大经。

  讲这个大经的缘起,在台湾是有一些法师找我,希望我把这个经讲一遍,做成录相带,提供后学做参考。在中国大陆,茗山老和尚当面跟我讲过几次:这个经,法师,你要不讲,恐怕以后没有人讲了。韩馆长往生的时候,往生前一天的晚上,一再要求,希望我把《华严经》讲一遍,《无量寿经》讲一遍,都做成易解,便利于初学。所以在这么多年当中,劝请的人很多,这我才答应。

  经文太长,八十卷再加上贞元的四十卷,除去当中重复的;八十卷的「入法界品」,二十一卷,跟贞元本重复。去掉这个二十一卷,总共九十九卷。我们讲到现在,才第十卷。这个偈颂快讲完,第十卷讲完,我们已经讲了九百多次,一次两个小时,诸位想想,九十九卷,这样讲一遍,需要多少时间?往年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启讲《华严》,我欢喜得不得了,但是他老人家讲,没有我讲得这么详细。他八十卷经,好象讲到「十回向品」,他就走了。这也是给我一个启示,他老人家走了,这一桩事情没有完成,我做学生的有义务、有责任,把他老人家这一部经圆满,这是我讲这一部经的因缘。

  所以这个经上讲,「皆由净愿力」。那这个经讲的时候,我自己很得受用,愈讲愈欢喜,确确实实这个境界跟着《华严经》提升。心地愈讲愈清净,愈讲愈平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这个经里头,得了真实的利益。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七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末后的偈颂,第九段。这一段是颂光明有无。一共有十首偈,请看第七首:

  【有以云光照,摩尼蚌光照,佛神力光照,能宣悦意声。】

  这一首偈是说的自然环境。『云光』,这都是属于大自然。『摩尼蚌光』,这一句包括矿物跟动物,这个蚌是水族里面的动物,举一个就代表这一类,这是一大类。这个两首偈是说的大自然,我们居住的环境。比前面讲的,在日常供具里面,那个表法的义趣不太一样。前面这个表法的义趣非常明显,这个地方表法义趣就很深。「云」,什么叫云光?我们在早晨、在黄昏,看到的朝霞、晚霞,你就能明了「云光照」。这个景色美不胜收。在中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这个为题材,写过许许多多诗词章句,这些诗词章句寓意都很深。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景观变幻,对于每一个人的心情、感受,产生了触动,而人人感受不相同,岂不是境随心转!又何况彩云的变幻时间不长,大概都是在几分钟、几秒钟之间。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世间无常。世是说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间,这个间跟界的意思是一样的,是指的空间。

  时空里面的事事物物,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无常到什么个样子?佛告诉我们,剎那剎那不住。包括我们的身体,这个肉身也是剎那不住。身体里面的细胞新陈代谢,剎那剎那之中,有许许多多细胞消失,你同时也有许多细胞新生。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新陈代谢。如果新陈代谢是正常的,这个人身体健康;新陈代谢,如果乱了秩序,不正常了,这个人就生病,不就是这么个道理!为什么有些人新陈代谢正常,有些人不正常?原因在什么地方?中国古人常说修养,原因就在此地。修是修正,养是长养、养育培养。要把错误,什么是错误的?与自然的法则相违背就是错误的。把错误的修正过来,使它跟自然法则相应,修是这么个修法的。与自然法则相应,健康的,健康长寿。世出世间圣贤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在古老的中国,圣人教我们修养,从哪里做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从这里做起,这就是随顺自然的法则。头一条,格物,物是什么?物是物欲。人生活在这个世间,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必须要有这些物质来养身。这是正常的,符合于自然法则的。但是如果你要贪求,我们常说,你要对于物欲有意去控制,有意去占有,这个不符合自然法则。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在佛法里面称作妄想烦恼。你看看烦跟恼,古时候这个译经用这两个字意思好。你心里面有忧虑、有得失,你的心就不清净,你的心就不安稳。六道凡夫虽然迷失了真心本性,但是懂得修养的人,虽在迷中也要想方法跟真性接近。愈接近,你受益就愈多;愈是相违背,你苦恼也就愈多。

  我们仔细观察自然界的生物,你仔细观察动物、植物,在这里面你可以开智慧。这些动物,它需要饮食,它也懂得保暖,也知道休息。它对于食物,你仔细观察,它有没有占有?没有,吃饱之后,它没有事。我们在外国拍摄的许许多多动物奇观的录相带,电视里面观察到,你看这些毒蛇猛兽、虎狼狮子,它们吃饱了,小的动物在它的周边,它看都不看一眼。它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我们细心观察,它生活得比我们自在;仔细观察,我们不如它。它没有烦恼,它没有忧虑,它没有牵挂,它没有得失,什么时候肚子饿了,它去找一点食物,吃饱了就没事了。这些毒蛇猛兽,它休息的时间长,我们讲睡懒觉。只有醒来的时候,肚子饿,出去到外面去游荡,找食物。你看它并没有找很多食物去储存那里,它没有这个念头,它们的生活符合自然的法则。那我们人就不一样,人以为人很聪明,实在讲,人并不聪明。什么叫聪明?我会控制,我会占有,这些动物不如我。没错,你以为这是小聪明吗?你要知道你付出的代价有多少?你有没有算算这个帐?如果你仔细算个帐,才知道我们输了,我们不如虎狼狮子,不如,比不上它。它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得失。所以它们是在受果报,堕落在畜生道。前世造的业因,这一生得的果报。

  人,过去生中造的是善因,比它的业因好,这一生得到人身,应当要随顺自然,提升自己境界,这是正确的,你到人间没有白来。这一到人间来之后,又迷惑颠倒,对什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贪瞋痴慢,又再造作极重的罪业。虎狼杀生,我们晓得不得已,它肚子饿了需要吃,抓小动物。怎么知道它是不得已?它吃饱了之后,小动物在它周边,它理都不理,我们就晓得,那是不得已。跟人不一样,人贪。畜养动物,养来什么?养来吃。想尽方法猎杀野生的动物。动物决定不可能制造一些大规模杀生的工具,不可能,人能。人会造原子弹,一颗原子弹可以杀几百万人;动物不会,动物不造这种罪业。所以仔细你去观察,这个你的观察,你在这里头觉悟了,光照!

  『摩尼』是如意宝,我们在此地可以把它看成矿宝,地下含藏的矿物,金银铜铁,种种的宝石。这些名称很多,我也说不上来,在这一方面我确实是孤陋寡闻,见得很少。世间人要珍藏它,把它开采出来,冶炼,因为这是希有的物质。一般人常说,物以稀为贵,这是希有物质。为这些希有物质起了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人人都有这个念头,这当中就产生利害的纷争,利害的冲突。分配不均,往往就引起斗争、战争,造下极重的罪业。如果你在这些地方真正觉悟,那是自然的,自然还归自然,希有珍宝给大众去欣赏,何必据为己有?自己果然要能够真正占有,这个说得过去;没有法子占有。

  昨天有一位出家女众来看我,我认识她大概有三十年,最近大概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她来看我。我问了一问,她们道场的状况。她的师兄弟那一帮人,我都认识。她的师父过世了,师兄弟当中很多都不在了,我听了感慨万千,年岁都不大。人生在世,确确实实一场梦、一场空。印光法师常常教我们看「死」字,佛教导我们,常常念「无常」。《大藏经》里头有一部《无常经》,经文不长,世尊当年在世,有许多出家人以这个做课诵,每天读,提醒自己,万法无常。你真正知道无常,你那个控制占有的念头就醒了。你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公正的。你处理事情,肯定是为一切大众利益着想,不会想自己。为什么?自己不定什么时候要走。欢喜,因为什么?去的地方肯定比这个地方好,步步高升。怎么那么肯定,说去的地方一定比这个好?你的身心清净,你所造作的是善业,没有恶业,你感得的果报当然殊胜。

  所以一般人怕死,明白人不怕死,明白人知道高升。你在这个市里面当市长,不错!现在要高升到省长,你得离开这个市,那这个市就死了,那个省的地方生了,你们想想对不对?我相信你非常欢喜,你不会很悲哀,不会很恐怖。迷惑颠倒,那个死很可怕,为什么?他妄想多。堕落的业因是什么?造作的罪业太多太重。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一定得恶报。这个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就是诸佛菩萨也没有办法把这个定律推翻。我们想想唐朝时候,百丈大师度老狐狸,这就是有名的公案,错下一个字的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这个老狐狸前世(过去生中)是讲经说法的法师,有人向他请教,问了一个问题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说:不落。这个错了,大修行人要不落因果的话,那因果定律推翻了。这一句话说错了。这个错了,就误导别人,这个罪业堕在畜生道。总算他还不错,善根不昧,落在狐狸道里面,还是在修行,狐狸要修行五百年才能够变成人身。

  百丈大师讲经,他常常来听。一般人不认识他,以为他是个老居士,百丈大师认识,他不是人,他是后山一个老狐狸。有一天他向百丈大师请求,请求老法师超度他,说出他堕落的因由。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上堂讲经,你把当年那个居士问你的话,你提出来问我。到第二天上堂,他来了,问百丈大师: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把他改了一个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从这里这一个字点醒了,他觉悟了。不昧因果是什么?前因后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没有因果。释迦牟尼佛,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他老人家有三个月马麦之报,托钵没东西吃。还是要受报,前生种的是什么因。孔老夫子在陈绝粮,圣贤人还是要受种种苦难折磨,因;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但是我们凡夫在一生当中受的这些果报,不知道、不晓得是什么因,感得什么果报;这些修行人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受,欢喜接受,逆来顺受,不昧因果。这个老狐狸第二天就往生,他问题解决,超生了。百丈大师第二天跟这些学生们讲:昨天来问的,后山的老狐狸,他已经往生了。我们到后山去,带着畚箕,带着锄头,到那里去把他的尸体用出家人的礼一样给他埋葬,给他诵经超度。他欢喜,他超生了。

  这些地方都是「云光」、「摩尼光」、「宝光」,都是这个意思。「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确确实实关键就在你会不会。睁开眼睛,你会不会看?竖起耳朵,你会不会听?果然会看会听,色声香味触法,无一不放大光明。这个放大光明是启发你的智慧。不会的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烦恼,他生什么?生贪瞋痴慢,他造业;会的人在这里头开智慧。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当然更没有,他怎么不自在?受用是果报,只要你如理如法的修学,一切受用自然殊胜。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至少把自己烦恼习气控制住了,虽有种子不起现行,这叫带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所有一切受用要不要操一点心?一点心都不要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世尊给我们介绍得好,你在西方极乐世界,想吃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在你面前。你要是吃完,不想再吃了,东西没有了,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切变化所作。哪里像我们现在这么麻烦,吃一餐饭,你看看费多少时间,费多少功夫?你得去买菜买米,回来还要洗,还要去煮、烹调,吃完之后还要去收拾,洗这些碗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

  物质生活的受用,《华严经》在底下一卷也讲到,人间有大福报的,所感得的受用,跟天人、跟菩萨相似。确确实实他是人,怎么修的?等讲到那个地方,再跟诸位做详细报告。所以如理如教的修学,你得的福慧是真实的。如果不相信佛菩萨的教诲,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一意孤行,你就会做错事,你就会造恶业。不但得不到福慧,反而把自己的福慧折损了。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慧,折损几成,他还有相当的余福,他还能享受几十年。如果过去生中福报少的,修积不多的,这一折损就完了,福慧统统没有了,那个苦难马上就现前。这些事都在我们周边,我们时时都看到、都听到。我们听到,心里很清楚很明了,理事、性相、因果,法尔如是,这就是一切万事万物在放光的意思。

  我们在这里面证实经论的教诲,字字句句真实不虚。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人得人身不容易。得到人身,如果你的缘殊胜,遇到佛法,遇到善友,你的成就快速。这是希有难得的机会,你遇到了,你这一生成就。如果自己业障习气深重,障碍了善缘,这一生遇不到;也有遇到了,遇到了怎么样?他不相信,不但不相信,把意思曲解了。在生活当中,依然是烦恼习气作主,依然造业,他怎么能免得了果报?业因果报的事情,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都不能够避免。这在经典上,史传里头,古人笔记记载之中,比比皆是。那是事实,不是寓言,不是小说。这一生有没有成就,责任自己要负,决定不能够怪别人。真正成就,愈是接近自然法则,你的成就愈殊胜。自然法则里面,没有烦恼,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占有,你要细心观察。可是我们凡夫从小长大,难免不受我们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几乎全是负面的。特别是在近代,几乎从小孩会说话,父母尊长就教他竞争,这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孔融四岁让梨,这个观念现在没有,这变成历史了,三、四岁知道让,不争。现在小朋友,教他争,这还得了吗?所以这竞争发展就斗争,斗争发展就是战争,今天战争要是爆发,核武生化的战争,世界末日。这个战争没有胜负,彼此同归于尽,很可怕也很可悲。诸佛菩萨、世出世间的神圣慈悲教诲,我们确实是充耳不闻,有眼不见。

  第三句,『佛神力光照』,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加持的。加持在哪里?加持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能宣悦意声』,这个「宣」不一定是用口说,六尘都说法。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界六尘说不说法?说法。为什么不说我们这个世间六尘说法?因为这个世间人迷得太重,烦恼习气太重,根本就不能觉察,所以就不提。实际上,六尘说法,跟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没有差别。华藏世界的人到我们这里来,他有受用,他心地清净。

  尤其是真正发心做学问的、弘法利生的,这样的人必须得万缘放下,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才能成功。我这一生,这一点小小的成就,得力是什么?我一点都不吝法。常常告诉大家,我得力于韩馆长的协助,让我这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能得清净心,能一心专注。到现在,我连时间都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不知道。我很久时候不要手表,都丢掉了,心清净。什么都要放下,清净心生智慧,慈悲心生福报,清净慈悲就是福慧双修,如来果地上称二足尊。二足尊的真因,就是清净慈悲。清净心怎么生?说老实话,你要管人、管钱、管事,你就没有办法清净。别人来替你管,那个人是菩萨,那个人是你真正的善友,是你真正的大恩人。但是在今天,知道这个事实,少;知道这个道理的,更少,都喜欢管闲事。这个麻烦,管闲事就免不了要造业,为什么?你没有智慧,你没有德能。中国在古时候,寺院丛林里面的执事、方丈、当家,都是菩萨化身,不是凡人。他们来什么?来成就凡人,来帮助你管,来成就人;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已经证果的人。

  我们自己晓得,自己是凡夫,烦恼习气没断,那这个是愈能够离开愈好。真正有人替你代管,是你的大恩大德。我为什么这样感激韩馆长?道理在此地。没有她,我虽然在老师那里学了这些东西,没有地方去磨炼,不能成就。我跟她三十年她天天在磨炼我,把我的烦恼习气、妄想、欲望,磨得干干净净,我才有今天的成就,大恩大德!但是你们遇到这样一个人来磨炼你,你能不能接受?你能接受是你的智慧;你不能接受,你没有这个福缘,没有这个缘分,没有这个果报。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下面第八首:

  【或以宝光照,或金刚焰照,净音能远震,所至无众苦。】

  这一首偈里面所说的内容非常之广。『宝光』,『金刚焰照』。什么是宝光?佛法僧称为三宝,这是世出世间真正的宝,绝对不是世间所有物质里面的宝所能够相比的。这就是佛在一切经论当中常常宣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那个七宝是金、银、琉璃、真珠、玛瑙,这是物质,多少?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的功德。佛在经论上常说,不是说一次、两次,这是实话。大千世界七宝,你纵然都得到,只能帮助你过得好一点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过得再好,你想想看,还不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吗?你还能过怎么样好处?你一天,三餐少了,我吃六餐、吃九餐,行。你这样子过物质生活,这样的享受,恐怕你活不了几年。为什么?古人常讲,病从口入。我们吃东西,吃少对身体是有好处,身体能够吸收这个养分;吃多了怎么样?多了就是病。

  你在饮食起居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你自己身体里面内脏着想?你有没有想到?身体实实在在像一个工厂一样,每一个器官就好象是每一个工作的部门。你东西吃得太多,你这个肠胃,它要去消化:它要负担太重,它的寿命就缩短。所以你必须要懂得,每天要有适当的时间让它休息,使它永远保持正常的工作量。它健康,你就长寿;你要糟蹋它,满足你的贪欲,你要糟蹋它,你就短命,不就这么个道理吗?我们人不能超过自己的工作量,需要休息,身体每一个器官亦复如是,有这个念头、有这个想法,就照顾到。暴饮暴食肯定短命,什么原因?你这个器官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得不到正常的保养,过分的操劳,把这个器官损坏了。是这样短命的,是这样得病的,这个要知道。但是佛法僧三宝长养智慧,对全身每个器官都有好处,都有利益。为什么?它帮助你心清净,心清净,所有身上器官细胞统统都清净,都调整,这是真正的宝!

  这个「宝光」,「金刚焰照」,佛宝、法宝。「宝光」里面,这三宝里面,我们说它是佛宝跟法宝。「金刚焰照」,我们把它说做法宝,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佛不在世了。佛灭度之后,代佛传法利生,是僧宝。僧,很多,这出家人很多,男众女众。出家里头也有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出家四众。哪一种是宝?依教修行的是宝。智者大师,天台的智者大师说得好,「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这一位出家人,确确实实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业,讲经教学;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他的是经行、打坐。教导我们的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每天生活所需,真的完全符合自然的法则。出去觅食,这是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动物,从那个地方体会到的。决定没有储藏,没有储存,每天到外面去托钵;没有选择,人家供养什么吃什么。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佛陀当年在世没有吃素食,为什么?佛法里头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去托钵,人家特地要给你准备素食,你不是替人家找麻烦吗?这个不可以。他们自己吃什么供养你什么,这个多方便。

  所以佛在戒律里面讲,比丘在外面托钵,肉食三净肉。这个三净肉第一个,没有看到杀,你到这个人家去托钵,你看到他在那里杀,我们就这一家不去,跳一家;听到杀的声音,这个我们也不去他家;他为我杀的,那更不可以。遵守这三条,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叫三净肉,养自己的慈悲心。在全世界的佛教,诸位一定要知道,完全采取素食的只有中国。所以诸位到外国去,不要觉得奇怪,不可以毁谤,为什么他们不吃素?不可以。佛并没有教学佛的人都素食,没有。总而言之,一切是方便,养慈悲心。中国的素食,梁武帝提倡的。换句话说,梁武帝之前,中国的出家人,印度高僧到中国来弘法利生的,都没有吃长素。但是素食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非常值得提倡,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尤其是中年以上,你要想自己身体健康,智慧福德增长,素食大有帮助。梁武帝这个提倡,确实是很大的功德。这个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我们讲那是非常大的福德,是一桩好事情。他这个素食运动,真的搞得非常成功,在中国发生这么大的效果。

  素食卫生、卫性,保护你善良的性情,又保护慈悲心,所以一般人讲卫生,他不懂得卫性,不懂得卫心;素食在这三方面都照顾到,真的是非常圆满。但是在初初改变生活习惯,是有一段难熬的日子。我自己改变这个习惯,是二十六岁,二十六岁到二十七岁,整整一年;要坚持,要能够受得了。改变这个生活习惯的时候,我们整个生理受影响,所以人会瘦下来,真的叫面黄肌瘦,体重大幅度的减轻。那个时候许多朋友、老师看到我: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有没有什么毛病?我在那一年做过两次身体检查,检查怎么样?没有毛病,那我就很放心。精神体力没有丝毫影响,我就很放心。我有体力,体力没有衰退,精神没有衰退,只是身体确实体重减轻,面黄肌瘦,人消瘦下来。差不多到三年,慢慢恢复正常。这是我懂得这一点道理,因为生活习惯的调整,跟着整个身体内脏统统要做全面调整。从肉食改变为素食,这个要坚持,要有信心,不能受外面的影响。受外面的影响,人家一劝,好了,你就又放弃,那就真可惜。这个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其他国家地区佛教徒不吃长素?他们也是正常的,我们也是正常的,你的心才平,决定没有毁谤,决定不会起心动念,我们的恭敬赞叹不会打折扣。

  真正依教修行的人,就像智者大师所说的,能说又能行,他说到做到。佛教给我们的,一入佛门,在三皈依里头教给我们的,《坛经》里面是这么说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大师再解释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法僧要是从它的意义上来说,就是觉正净。我们是不是真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真正能保持觉而不迷,那就是真的皈依佛,你做到了;正而不邪,这正知正见,决定没有邪知邪见。正知正见的标准是经典,我学哪一部经典,我就依照这一部经典去做。净土宗的学人,现在依照《无量寿经》学的人很多,《无量寿经》上讲的,你有没有做到?你天天念,天天在听,你听懂了,听明白了,要落实在生活上,你要做到。你能做到,你就是宝,国之宝也。第三条,皈依僧,是净而不染,心地清净。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受外境影响,不被外境所迷,不被外境所染,这是真正皈依净。我们做到没有?

  三皈依的落实,落实在最浅,这个修学的基础上,是净业三福里面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我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清楚。如果不修十善业,前面三条全都落空,孝养父母没有了,奉事师长也没有了,慈心不杀是持戒,都没有了。那个三句,落实在十善业。十善业,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恶口、不绮语;意,于世出世间法不贪、不瞋、不痴,你要做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跟十善业相应。这不说别的,这最低的,最起码的,没有这个根基什么都没有了,全都是假的。佛法以十善业道做基础,就好象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盖什么式样,不管你盖多高多大,地基是相同的,都要把这个基础打好。净业三福头一条这个四句是基础,有这个基础,发心学佛,以佛为师,才受持三皈。这三皈有了着落,觉正净都着落在十善业道。孝养父母,觉正净,没有觉正净,拿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觉正净,没有觉正净,你不会奉事师长,你对于师长肯定是阳奉阴违,造业!没有十善,觉正净,你的戒律是假的。你受过五戒,你受过菩萨戒,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破戒,违反佛陀的教诲。出家最低的遵守戒条,「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一定要遵守,一定要落实。你要是做不到,你不仅是自欺欺人,你是自欺欺骗诸佛如来,欺骗诸菩萨、声闻、缘觉,你说你的罪有多大?你的业有多重?你要不细细去思惟观察,你糊涂,你不知道。细心思惟观察,真的寒毛直竖。

  德行,从这个地方建立的,戒定慧三学,从这个地方成就的。具足戒定慧,才有菩萨的三慧,闻思修三慧;闻思修三慧是戒定慧那个慧。所以闻思修三慧,小乘人都没有,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没有,为什么?他没有开智慧,他持戒修定,功夫还不到家,慧没有开。慧开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才真正是圆融自在,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业尽情空。他在九法界里头跟一切众生相处,和光同尘。这个道理事相,我们留在底下一品「毗卢遮那品」里面,给诸位做详细报告。他不是凡夫境界,凡夫戒定慧三学没有完成,学不得。你要是一学,果报在地狱。这些是我最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我们学大乘的人要知道,但是一定要了解,不是我的境界。我是小学生,我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学起,最基本的十善业,这是讲行;最基本的思想,念念为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都是总原则、总纲领。

  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怎么帮助法?不仅是用言教,还要做出样子给众生看。现在这个社会上,这些众生哪些地方做错了,我们要帮助他修正,怎么帮法?从我自己本身做起,我本身就是一个觉正净的样子,就是十善业的样子,就是戒定慧的样子,就是六度四摄的样子,就是普贤十愿的样子,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这个人是善知识,真善知识,这个人国之宝也。这个人到哪里找?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在哪里?你回过头来,回光返照,你就找到,自己!

  世出世间圣人都告诉我们,求人难,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要发愿,要发勇猛心,要发长远心,死心塌地认真的学习。学什么?这些年来,我都常说,学放弃自私自利。现在世间人统统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大病,三途六道的根。我自己放弃。教别人放弃,自己不肯放弃,人家在旁边笑话你,你在说鬼话。什么叫鬼话?假话就是鬼话。佛菩萨、天人讲真话,地狱、饿鬼、畜生才会骗人。所以我做样子给人看,我没有自私自利,我没有名闻利养,这是世间人拼命追求的、争取的。我们知道那些东西全是假的,无常的,没有好处,纵然争到了,带给你的是烦恼、是忧虑、是牵挂,得不偿失。释迦牟尼佛统统放弃,我们有什么好争的?别人要,让给他就好了!

  五欲六尘的享受,佛在经上常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对这个,如果要有贪恋爱好,你就麻烦大了,你可以得短暂的享受,能享受几年?我们看到中国外国,这些世间大富大贵,能够保住十年以上的,不多。你要晓得,他这个十年的享受,是他过去生中多少劫修来的,很短的时间享受完了;完了之后,一败涂地。不仅是历史上有记载,就在现前你仔细观察,这个世间周边的中国、外国这些大富大贵的人。当他在极盛的时候,真的是不可一世;没几年,听说他破产了,他自杀了。我们看到很多,听到得更多,证实佛经上讲的,这是地狱五条根。

  我们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释迦牟尼佛,你看看给我们示现的,真正做到知足常乐。这些物质生活必要,够了就行了,不需要多。一天吃一餐,一餐就够了。我们晓得饮食是我们身体能量的补充。能量补充,你一定要知道,每个人的体质不相同,有人消耗能量很大,有人消耗能量很少;消耗得大的,那你就要补充得多,消耗得少的,同样道理,补充一点点就够了。哪里需要那么多?补充得太多,超过你的需要,你就得病,你的麻烦就来了,决定是有损健康,没有好处。再好吃的东西,过了量就是毒药。李老师过去常讲,三餐服毒,这什么意思?当然现在这个饮食里面不干净,肉类带的病菌更多;蔬菜里面现在有农药、有化肥,违背了自然法则,都是不健康的食物。今天真正健康的食物,只有自己去种菜,这正确的。我在澳洲,我们自己有菜园,我们种了很多的蔬菜,吃不完;我们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澳洲的土地肥沃,植物很容易生长。现在听说蔬菜,有所谓有机的蔬菜,价钱比普通蔬菜要高出一、两倍。他说有机,是不是真的有机?是不是又来欺骗我们?好难讲。

  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骗人的社会,讲实话的人愈来愈少,妄语的是愈来愈多,世界有末日,世界有大灾难。灾难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它当然有原因,有因它才有果。我们今天跟佛菩萨学,纵然是举世之人都妄语,我们不能妄语。我们妄语不就是背师叛道,这个罪就严重了;欺师灭祖,那还得了,成什么话?学佛的人要这样作法,《戒经》里头结罪讲得很清楚,阿鼻地狱罪业,果报在阿鼻地狱。佛绝对不是用这个话来吓唬人的。你自己以为聪明:佛是劝人不要作恶而已,哪有这种事情?你这个想法完全错了。佛确实是存心劝人为善,但是决定不用假的方法、假的手段,为什么?中国古时候世间君子都不敢做。如果用一个不实在的方法手段,被人拆穿,人家对你怀疑,你的话不可靠,对你的教诲信心完全丧失。世间君子都不肯做,大圣如佛菩萨,他怎么肯这样作法?你要知道佛讲的话句句真实,决定不是妄语。既然以佛为师,就要遵守佛陀的教诲。佛陀的教诲在经论里面,我学这部经,就要依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来学习,修正自己的毛病习气,修正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这叫修行。修行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我们所依的是宝,佛法僧三宝。

  后面两句,『净音能远震,所至无众苦』。「净音」就是梵音,就是说法的音声。「净音远震」,不就是说,圣贤的教诲普遍十方!现在讲的是发扬光大。在过去,这一句话很不容易懂,我们只有相信圣言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就相信圣言量。为什么?法身菩萨以上,妄想分别执着断了,空间维次没有。所以他的声光,他的心光,他的音声,没有空间维次的隔碍,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能信得过。妄想分别执着没有破,这当中有障碍,这个障碍你不能够突破。正如同我们现在电视广播的频道,你只是这个频道,你没有办法超越这个频道进入其他频道,你不可能,这个常识我们现代人有。你打开电视,你按哪个频道,这个频道的画面出来了;换一个频道,这个画面没有了,看到另外一个画面。你不能在一个频道里面,看到一切频道的画面。断妄想分别执着的人,就是一个频道能看到一切频道的画面,一个频率能听到一切频率的音声,它又不凌乱。一切频道,画面能看到,声音能听到,它不会乱,它非常有秩序。

  无限的重叠的时候,一丝毫不互相干扰,这个境界不可思议。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这个是性德,佛经上常讲,法尔如是。自性变现出的法,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凡夫烦恼习气没有断,没有办法突破时空的频道。现在人很聪明,发明许许多多新的科学仪器,给我们一般凡夫带来一点小小的便利。为什么我说小小便利?比起诸佛菩萨境界,那差得远,那不能相比。这一点小小的便利,在我们凡夫心目当中已经相当满意了。我们今天利用这些工具,在这个录相室里面学习《华严》,能够跟全世界各个地区在网路上的同学共同学习,我们已经相当满足了。现在是我们自己跟对方缘还不具足,如果缘具足了,我们这些录相,可以在全世界各个卫星电视台播放,这是缘。我们现在这个缘还没有具足,网路这个缘成熟了。我们要不要争取这个缘?不要,为什么?有争取的心,我们的心就不清净。永远记住佛的教诲,决定不能够离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一定要记住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是什么?自自然然成熟,社会大众喜欢需要,这个广播电视台喜欢需要,我们也欢欢喜喜供给它,缘成熟。我们要动什么脑筋去争取,那叫攀缘。攀缘,操心;攀缘,有烦恼。佛不教我们干这个事情,佛跟我们说,凡事都有时节因缘,时节因缘成熟了,自然成就。没有到自然成就,一丝毫不可以勉强,世出世法没有例外的。所以自然成就,「所至无众苦」,这是三宝,三宝之光。这三宝之光是三宝的教化,所到的地方众生离苦得乐。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佛所行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事实。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八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末后偈颂第九段第九首:

  【或有摩尼光,或是严具光,或道场光明,照耀众会中。】

  这一首偈跟后面一首,这两首是说的道场,也就是讲经说法教学的场所。这个场所是不定的,这是我们同学必须要理解的。世尊当年在世,最初并没有讲堂,诸位今天如果有机缘到印度去朝圣,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活动这些地区,像鹿野苑、灵鹫山,没有建筑,都是旷野。佛在哪里讲经?在大树底下铺一个草座,学生听众围绕在佛的四周,这个地方就是道场,并没有宫殿房舍。以后固然有一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他们私人有花园、有精舍,请佛去讲经,佛法随缘,于是佛在这些精舍里面,也讲了不少经。这些精舍不是送给释迦牟尼佛的,不是的。供养,佛在这里讲一天经,一天的供养;佛在这里讲一个月的经,是一个月的供养,这个供养房舍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让佛跟他的弟子们永远住在这个地方,诸位要明了这一点。佛教化众生,毕竟是随缘,哪个地方有缘,哪里去,所以足迹在那个时代,遍五印度,走了很多很多地方。那我们今天讲的道场,大家立刻就起了一个念头,一定是有宫殿、是有庙堂,就会有这个想法。你没有想到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他那种弘法利生的状况,一定要想到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是佛灭度之后一千年。这在后汉明帝时候,当时朝廷派遣特使到印度去礼请,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德,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聘到中国来弘法利生,所以佛教是中国朝廷礼请过来的。这个时候正好是世尊的像法时期,正法一千年过去,像法时期。

  这个地方说的『摩尼光』,「摩尼」是如意宝。在这个地方决定不能把它看成物质。我们知道佛法里表法的义趣多,这个地方表法的,佛在那里讲经说法,佛的德相庄严。现在人有人常常讲到磁场,我们中国人讲气氛。这么一个团体,佛这个团体也不算小,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到哪里,他们都跟到哪里。这些人我们知道,佛在经上以后都说出来,许许多多古佛再来,来示现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来唱这一台戏。还有权教菩萨、辟支佛、阿罗汉,这些都是回小向大,不是小乘,全部都是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把这一台戏唱好,唱到精采绝伦。不仅如是,还有许多在家居士、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许多是佛来应化的,法身菩萨来应化的,真的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到这个世间来,教化有缘人。这个教化影响到全球,时间上来说,影响一万二千年,这个真正是大德大智。没有大智大德,诸位想想看,怎么能影响这么久。

  孔老夫子在中国,实际上,他老人家周游列国,回到家乡来从事教学,专心搞教学的工作时间不长。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夫子放弃做官的念头,游历了许许多多国家诸侯,都没人用他,再回来了,那个时候他老人家多大年岁?六十八岁了。孔老夫子七十三岁过世的,你们想想,六十八到七十三,五年!五年教化的影响,在中国二千五百年,二千五百多年到现在。夫子的教化随着时代,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地区。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大智大德的感召。鸠摩罗什大师,这在中国佛门里面,没有人不知道,他老人家到中国之后,正式从事于翻经教学的工作,也只有七年,时间并不长,影响太大太大。我们中国古人常讲「厚积薄发」,他的智慧德能积得厚,涵养深厚,所以发出来有这么大的力量。

  近代,印光大师从被人发现,他原来在普陀山藏经楼,没有人知道他,他在藏经楼做堂主,三十年。被人发现之后,用文字来教化众生。跟这些在家出家的道友们常常通信,现在这些文字都印出来,《印光大师文钞》,诸位都看到。七十岁被人发现,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也只有十年。这个十年,你想影响多大?我们受他老人家影响最深。从这些地方我们细心观察思惟,教化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大的力量,完全靠道德的修养。如果没有真正的道德,不是装出来的,不是虚伪的,真实的德性。你看他的言语,他的举止,出自于自然,就是一丝毫造作都没有,才能如此感人,这都是菩萨示现;中国人讲大人作略,我们佛门里讲,菩萨示现,佛陀示现,给我们做一个榜样,看出来的,看清楚、看明白,要认真好好的向佛学习,学得跟佛菩萨一模一样,学得跟孔老夫子一模一样。你看看在《论语》里面,孔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德行。读过《论语》的都知道,夫子有五德,已经跟天性一样,完全回归到自然,温良恭俭让。我们学孔子,就得学这五德。温厚、温和、善良,完全是天性,天性的自然流露,从修养真的回归到天性,如是感人。节俭是一点都不浪费,该用的要用;不该用的,一分钱都是浪费。恭敬、忍让,我们凡夫把这加个忍,回归到自性的时候,忍没有了,完全是让,退让。

  现在人讲争,夫子不争,夫子如果要争,我相信,现在人讲争取,他要是用一点手段来争取,我相信诸侯那边想做个什么一官半职轻而易举,他不争。对的,为什么?得一官半职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是牺牲奉献,争什么?国家的领导人,要以礼遇,这是真正的贤人、真正有道德的人。这个贤人、道德的人,就是真正彻底牺牲奉献的人,这是国家要主动争取,他会不会争取?他不会争取,他处处退让。夫子到处去访问,这是慈悲,给他争取的机会;这就是诸侯跟诸侯争取孔老夫子,为他们国家人民服务的机会,给他机会,看你争不争取?你要不争取,说是让夫子来开口争取,不可能。凡是争取的,都有私利,为这个而争,圣贤人没有私心,没有私心的人,他争取什么?为一切众生服务,方方面面都可以,不一定要做官,不一定要有职位。这种示现,诸位想想,这是多么高深的教学,现身说法。我们要细心体会,才能够学得到。如果不去游学、去参访,那你不给别人机会,这是没有慈悲心;到处游历是给你机会,你要知道争取。你不争取,贤人说实实在在的话,处处都退让。不像现在讲的竞争、争取,没有,他没有这种念头,现在人讲的,他这个身体里面,脑子里头没有这个细胞。

  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刘备得三顾茅庐,那不是摆架子,那是真正读书人,有道德、有涵养的,不争。你这个领导人真正有诚意,在道义上来讲我应当帮助你。既然发心帮助你,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一不是给后人做典型、做模范。诸葛亮绝对不会去求刘备,绝对不会去求曹操,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孔老夫子是什么样的人,怎么会去求人?只有你遇到了,你去找他,你具足诚意,他会答应你。他一答应,肯定尽忠报国,没有话说的。所以当时的诸侯没有人懂得。那个时候也是个乱世,他退回到家里,从事于教学,传道。我相信孔老夫子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成为中国的教育的始祖,为历代帝王人民尊称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夫子没想到。这是说明方方面面都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一切随缘而不攀缘,夫子确实如是。

  释迦牟尼佛更了不起,有这个机缘做国王,舍弃王位,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个真正叫看透了。在这个世间,什么事情最重要?教育,没有比教育更重要的了。你看在中国《礼记?学记》里面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许多有大福报的人,英雄豪杰,建立了国家,但是疏忽了教育。释迦牟尼佛为他们辅助辅导,弥补这个缺失,来极力推行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所以使许许多多诸侯小国能够和睦相处,能够化解冲突,促进大同。就这一方面来说,功德已经不可思议。我们就不谈其他的,其他的是更不可思议。

  甚深的禅定智慧,突破时空一切维次,真正证实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是一体;证实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把宇宙人生的根源找到了。宇宙从哪里来的?太空当中,这么多的星系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心地清净光明,一念不生。即使应化在世间,一生从事于教学,一天到晚接触许许多多不同的学生,没有起一个念头。接触大众就像镜子一样,心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痕迹不落。用心如镜,用心如水,水在平静的时候跟镜子一样,也能照映,一尘不染,一丝毫没有动荡。他老人家给我们做出这个榜样,这是真正的「摩尼光」。我们能懂吗?能体会得到吗?

  我们塑造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像,自己供养,每天总要看好几次。当你见到这个像的时候,是不是就见到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就接受释迦牟尼佛智慧德相的感召?如果有,你供养佛像的功德利益,得到了;如果说没有,没有,你白供了。只能像经典上所说的,阿赖耶识里面落一个释迦牟尼佛的种子,在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那你要问,为什么会不起作用?套一句佛家的术语说,业障太重。大圣大贤的教诲当面错过,古人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你遇到了当面错过。这个事很普通、很普遍,自古以来,中国外国都不例外,当面错过的人有多少?一亿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觉悟,这一接触他清楚了、明白了,这是实话。到这个世间来,几十年,一生的示现,度有缘人,可能有缘人就一个,他这一生就为这一个人而来的。这一个人果然看清楚、看明白了,觉悟了,回头了,他示现的功德圆满了。这是事实。就看这一尊佛菩萨,在当前有缘的人有多少?佛法里面讲,根熟的众生。根熟的众生多,大多数用佛的身分出现,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这种形相出现。如果根熟的众生少,确确实实如经所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在这个地区、在这个时代,只有一个人根熟,他就为这一个人示现。

  如果这个阶段当中,一个根熟的都没有,我们要问佛菩萨来不来?还是来。前面讲过,慈悲到了极处,一个根熟众生都没有,他还是会来示现。但是绝对不会用佛身、菩萨身,不会用声闻身,而用什么身?随类化身。众生做恶,他也做,就像五十三参里面的胜热婆罗门、甘露火王,现这一类的身。唯有现这一类的身,在交往当中,找到有机缘的时候,劝说几句。甘露火王喜欢杀人,你跟他做了朋友,也是好杀。在必要的时候,有的时候一念慈心现前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劝他几句,能接受,很好;不能接受,阿赖耶里面种了善根。所以甘露火王、胜热婆罗门、伐苏蜜多女,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这不是明白的告诉我们吗?诸佛菩萨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现这种身,造种种恶行,我们凡夫不知道,我们凡夫认为他是坏人,哪里知道他是佛菩萨。肉眼凡夫凭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办法了解圣贤人,所以我们这个缘分得来不容易。既然得人身闻佛法了,这个一定要明了,这是希有的因缘。这一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什么都可以放弃,我这个决定不放,这一生当中稳稳当当超越三界六道。如果你的缘殊胜,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十法界,这一生作佛去了,作菩萨去了,真的叫一步登天,为什么不干?你想干,而你没有办法做到,这是什么?你对于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放不下。这个东西是什么?魔!四种魔里面,烦恼魔、天魔,属于这两类的魔,这两类的魔,你放不下,让它来折磨你,把这个大好的机缘错过,实在是可惜。「摩尼光」里面的这一点意思。

  『或是严具光』,「严具光」包括很多,庄严具。庄严具都是表法,前面讲到供水、供花、供香,这都是庄严具。前面是略说这三种,这三种是最普遍的。其次的,供灯,灯烛,尤其是烛,表法的意思非常明显。烛是代表什么?燃烧自己照耀别人,牺牲奉献。我们在外国,可能现在中国也有,餐馆里面,餐桌上点蜡烛,这是什么?气氛,气氛就是庄严具。其实电灯这么明亮,点几个蜡烛干什么?气氛不一样。一般人只感受这个气氛,学佛的人在这里头看到蜡烛在表法,蜡烛在说法。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像蜡烛,能够舍己为人,能够牺牲奉献,这是无量功德,这是真正叫放光。无论我是什么样的身分,我从事于哪一个行业,我把我的本分事情尽心尽力做好,就是放光。我不求名闻利养,我不求一切物质的享受。如果你求这个,那你就是有代价,那是生意买卖,那不叫做牺牲奉献。牺牲奉献是只尽义务,绝对没有希求丝毫的报偿;利益的报偿没有,名的报偿也没有。这个世间也有不少人,利益放下,名没有放下,他做多少好事,要社会大众对他的奖励,对他的表扬,那是名没有放下。名闻利养统统放下,什么样的果报都不接受,但是你要晓得自然的果报不可思议。

  早年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他的一生行谊,影响我很深。八、九十岁的高龄,不需要人照顾,一个人住一个小房子。他在台中的房子现在还在,只有十五坪,不大。一坪是香港这边计算的三十六个平方英呎,十坪才三百六,十五坪,很小的一个小房子。自己照顾自己,一个客厅,一个小佛堂,一个卧室,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天报答他,天怎么报答他?身体健康,天报答,九十多岁不需要人照顾,说明什么?身体健康还能干,家务事情自己还可以做。

  现在我们在新加坡看到许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四岁。她居住的地方我去参观过,大概跟李炳老住的房子差不多大,自己照顾自己。到她家去看,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我们不能不佩服。她不但照顾自己,她还照顾二十多位老人。其实那个老人年龄跟她相差悬殊很大,七、八十岁的老人,她自己一百零四岁。一百零四岁照顾七、八十岁的老人,照顾二十多个。每天去看他们,给他们送米、送菜、送油;有的时候生病,陪着他到医院。天报答她,身体那么好,一点病都没有。所以她给别人介绍,她是一百零四岁的年轻人,不老。为什么不老?老了就不能照顾人,不老才能照顾极贫穷的人、极苦的人。你们想想看,她是不是像一枝蜡烛一样?生活非常简单,一天吃一餐,早晨(她告诉我)喝一杯牛奶,或者是她喜欢吃优格,小杯的,生活非常简单,身体健康长寿。发的大心,一生照顾最贫穷苦难的人,她做到了,她很快乐。

  「严具光」里面,我们今天讲的,你的家里面,你种种这些摆饰。中国人喜欢字画,外国人也喜欢油画、水彩画、照片,这些都是属于庄严具。你有没有看出门道?你有没在里面学到什么东西?没有人跟你讲,难!读《华严》,读《华严》一定要读清凉大师的《疏钞》,你就明白了。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在过去没有彩色照片,而且照相成本很高;现在技术发达,价格非常低廉,几乎看到人人手上都有个相机。在过去相机是非常奢侈的,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现在变成大众化。人人身上都带手提电话,再过几年,人人身上都有个电视机,小型电视机放在口袋里面,全世界的卫星传播在手掌心里面,都看见了。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不是庄严具,它都在放光。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感受得到?我们能不能在这里面觉悟?这些地方我就不细说,细说说不尽。它传递给我们的讯息,我们从种种讯息里面生智慧;智慧生起来,才知道解决问题正确的方法。譬如你看电视,看到一个人自杀了,看到哪个地方暴动,你有没有感触?你有没有了解这里头的因果?你有没有智慧来帮助社会解决问题?它都在放光。当然这里头要许许多多的缘具足,缘不具足,那真叫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们佛门立场,没有这个缘,我不能到现场,没有法子到现场来帮他们解决,我们诵经、念佛、修行,以这个功德回向尽心力。不学佛的人,不知道。这是严具光明。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看第九段最后的两首偈,我们还是从第九首看起:

  【或有摩尼光,或是严具光,或道场光明,照耀众会中。】

  再看最后一首:

  【佛放大光明,化佛满其中,其光普照触,法界悉周遍。】

  前面第九首我们讲了两句,再接着讲第三句,『或道场光明』,其实在前面都曾经说过。道场的影响,我们这样说法,大家更容易体会。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讲《法华经》的灵鹫山,现在虽然是荒山野岭,许许多多到印度去朝圣的,一定要到灵鹫山去看看。看看世尊当年在那个地方讲经的圣迹,在这个现场上必然有感触。当年讲经的这个地方,你看看传到三千年之后,还有这样的影响力,这是道场光明。在中国古时候,帝王大臣建造的寺院丛林,历代高僧在这个地方修学,讲经教学。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些活动,多半开放观光旅游,我们到那个地方,知道这个事迹,知道过去的人,知道过去的事,我们在那里感触不一样,自自然然对这个地方生起虔诚恭敬之心。想到当年这些祖师大德,在这里教诲,虽然今天人不在,也没有这个事,心里面的感受一样非常深刻,这是道场光明。

  『照耀众会中』。千百年之后,我们组这个小团去旅行、去参观。在中国人,三个人是一众;在古印度,四个人是一众,这就是一个会。深深的感动我们的内心,尤其当年在这个地方著书立说,我们现在读到这些论述,读到这些翻译的经典,这个道场光直接就照耀到我们,这你就好懂。译经道场,说经的道场,注释经典的道场。过去我们讲解《弥陀经》,依据莲池大师的《疏钞》。莲池大师的道场在杭州云栖寺,莲池大师的塔还在,坟墓还在,我去拜过。蕅益大师的道场,在北天目山。我们净宗有十三代祖师,大概在杭州有七位还是八位,杭州这个地方跟净土的缘比什么都殊胜。我们是净宗的弟子,净宗的同学,这些祖师大德,他们的光明直接照耀我们。所以我还是希望有机会到中国大陆这些祖庭,我都要去礼拜。这是做后人报本反始,报佛恩,报佛祖之恩。虽然在海外,读祖师大德们的著述、经解,确确实实有必要到祖师大德道场去礼拜,亲身感受这个气氛。

  我们再看最后这一首,『佛放大光明,化佛满其中,其光普照触,法界悉周遍』。这一首是这一段的总结,结得好。这个一结,这才真正显示出大圆满,究竟圆满。这个地方讲的佛,就本经来说,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佛。法身佛的光明,是自性本具的般若光明,大光明。「化佛满其中」,在这个佛光里面,无量无边的化佛,我们讲佛的应化身,应化身里面也包括了报身,报身也是从法身里面变现出来的。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报身自受用,应化身他受用,所以三身是一体,一而三,三而一。我们常常用一个方式来拣别,法身是理体,报身是现相,报身是相,体相,应化身是作用;我们讲体相用,确确实实是一而三,三而一。法身的现象,称为报身;法身的德用,称为应化身。所以「化佛满其中」。在这个地方特别要留意的,这个「化佛」是不是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是的,这样去体会,你就错了;随类化身。《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在《华严经》末后,五十三位善知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如来的化身,应化身。这五十三尊佛,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五十三位,出家的只有五位,其余全是在家。我们一定要明了,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希望同学,特别是学习大乘,要开智慧。

  佛不但现有情身,你看看《弥陀经》上跟我们讲的,佛现什么身?白鹤、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佛现畜生身,什么身都现。不但现这些有情(畜生叫有情),还现无情身。无情是什么?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云霞风霜,他都现。尽虚空遍法界,无不是毗卢遮那的化身。「满其中」,这一句话丝毫都不夸张,在在处处没有漏失,贵在我们能够领悟。我讲这个《华严经》,也说过很多遍,《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是我们现实的生活,现实世间的依正庄严,不是这个书本,你要是只看这个书本,那你就看得太狭小,你看错了。书本是说明书,真正的《大方广佛华严》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的依正庄严。我们凡夫迷失太久了,实在讲,这是我们性德全体的显现,哪有不显现的道理?一定显现。显现我们不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这叫迷惑。迷惑颠倒,不认识自己是迷惑;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颠倒。

  「其光普照触」,哪一样不放光?毛孔放光,微尘放光,这是讲到最基本的;正报讲到毛孔,依报讲到微尘。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金刚经》说的一合相。一放光,那不就是所有一切物象统统放光?这个事情,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极乐世界依正都放光,华藏世界依正也放光,欲界天(忉利天以上的)、色界天依正也放光。依正放光明,这个事情不希奇,很普通的事情。什么人能看见?能够接触得到?心地清净的人见到了,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的人接触到。只要接触到,哪有不开智慧的道理!我们读《坛经》,实在讲,对于惠能大师非常羡慕。羡慕他什么?他在日用平常当中,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一点就叫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看看他见五祖忍和尚,对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如果要遇到这些祖师大德,一定皱着眉头说「弟子心中常生烦恼」,这是事实。为什么他常生智慧?我们为什么会常生烦恼?我们违背了自性。说自性大家不好懂,换句话说,我们违背了自然的法则。

  自性的性德,自然的法则。自然法则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虚伪,那自然的法则,真诚;没有染污,就是清净;没有高下,平等;没有迷惑,正觉;没有自私自利,慈悲。我们学佛这么多年,这是抓到一个纲领,我们修什么?依照这个纲领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范围非常广大,对我们自己至爱至敬的家亲眷属,对我们的冤家债主,对我们的仇敌,都是一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性德自然原则,本来就是这样的,起一念妄想分别执着就违背。这是我们修行,能不能契入华严境界?能不能得佛受用?关键在此地。我学佛,头一天见章嘉大师,以后我拜他做老师。第一天见面就教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真正明白觉悟;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虚伪,放下染污,放下不平,放下愚痴,放下自私,这些东西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头没有的,统统要放下,恢复性德,这个性德就是佛光普照。

  无论在哪里,「法界悉周遍」,不是这一个地球,不是一个太阳系,不是一个银河系,也不是一佛土,那我们前面念过了,也不是一个世界种,这个剎种。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种一切诸佛剎土依正庄严,我们都很容易融入。融入是一家人,一点点陌生感都没有。要学,学了马上就管用。这些年来我在海外,每到一个地方,很短的时间自自然然就融入那个社会。你们诸位想想,这与《华严经》有没有关系?关系非常密切。为什么跟这么多人相处都这么好?没有别的,随顺自然法则,决定不违背自然法则。诸位同学也有很多人知道,在这个世间,也有很多人对我有误会的,甚至于很深的误会,有,是有,为什么有?没有接触。一接触,这误会就化解,就没有了。早年我在没有认识叶小文局长之前,中国宗教局统战部对我不了解,听一般人传说,也有误会。一见面之后,立刻就没有了。叶局长这是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把我们看成知心的朋友。这就说明误会是没有接触到,接触到就不会。没有接触到,这里讲的光没有照到;接触到的时候,「其光普照触」。心善行善,我们这个形象就善。做大事业的人,他看的人多,我们常讲见多识广。我们李老师也是这样,见的人多,一接触就了解,哪有欺瞒的?

  早年我在台北,参加道安老法师主持的大专佛学讲座,老法师对我们晚辈非常爱护,邀我在他讲座里面担任总主讲,给我讲台机会,我有机会学习。有一天我去看他,见面之后,他就问我:净空法师,刚才有一个人,某居士到我这里来,他刚刚出去,你有没有看到他?看到,我认识他,跟他见过好几次面。老和尚说:他今天又来骗我。我也曾经听说,骗老和尚的钱。我就问老和尚:你给他没有?给他了。老和尚很可爱!那个居士不知道老和尚晓得,以为老和尚不知道,又上当了,又被骗了,老和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是给。我在道安法师那里,学到这一招,心地厚道。你来骗我,我也知道,我不拆穿你,总有一天你会觉悟,你会回头,这是慈悲心的摄受,德行的感召。这里面要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有高度的善巧方便。我们知道老人慈悲,真的,摄受众生不舍一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糊涂。当然糊涂的也不少,像道安法师这样的人不糊涂,道安法师没有嫉妒心。很可惜,他老人家七十岁就往生,有不少行谊是我们后人的好榜样。

  我们想一想,有没有这种心量?有没有这种慈悲?有没有能够容人过失?这个过失不是普通的过失,不但是对自己欺骗,而且自己确确实实直接受害,都不计较,难,太难太难。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个人要真正了解当时老和尚心情,一定是惭愧得痛哭流涕,忏悔业障,决定是一生再不敢犯过错。你要犯过错的话,你怎么对得起老和尚?像老和尚这种人,在今天的世界上,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吗?找不到第二个了。对于这样的大德之人,怎么忍心欺骗他?不忍心。真正遇到是道德之人,这是放光。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贵、最重要的是接触,是要交往。中国古人常常说,政通人和,这一句话是对做官人说的。你怎样把你的政事办好,这个政事用今天的话来说,为人民服务的事,如何把这个功德做好?要通。为人民做事,你跟人民有隔阂,不往来,你怎么能把他事情办好?这个通要直接,不能间接。派个人去访问访问,去调查调查,不行,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如果不善的人,他来蒙骗你;纵然是善人,有的时候智慧达不到,他见不到,他所见的、所听的,体会不到,认知不够透彻。一定要亲自去访问,亲自去了解,这里面才不至于造成误会。

  这个道理,古圣先贤说的,千百年历史可以给我们做证明。虽然这是为从政人说的,实际上,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例外。我们这地方,这是一个佛陀教育协会,会长,董事会的这些领导人,对于这个学会里面的信徒、会员、义工,是不是常常亲自去访问?亲自去接触?如果常常接触,常常访问,常常在一起聚会,什么问题都没有,自自然然成就六和敬。六和敬是怎么样得来的?就是这么得来的,怎么样劝他?怎么样讲?怎么样教?很少接触,六和敬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不能落实。落实,务必常常往来,常常接触,特别是现前这个社会。我们佛门,同是佛门道场,许多道场不相往来。不往来的时间长了,就起了误会,就有了隔膜,甚至于对立,这是佛门的不幸,这是破坏佛教形象。怎么样化解问题?常常访问,常常往来。尤其道场里面都有一些法师,这些法师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参与,不就化解了吗?非常重要。不亲自参与,许许多多的问题化解不了。

  更重要的,宗教与宗教之间。我对于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访问,我很重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活动,最好是参与。前年,两千年的元旦跟圣诞节的平安夜,我在新加坡,我带我们全体的出家人,我们穿袍搭衣参加天主教大主教的弥撒,非常庄严,我们去了大概有五十个人的样子。他们的法事我们参加,我们的活动也请他们参加,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就化解了。误会没有了,冲突没有了,确确实实象兄弟姊妹一样,欢聚一堂,无话不谈。

  我们对别的宗教能做到,为什么对自己家里做不到?表兄弟能够相处得这么好,亲兄弟为什么处不好?没有诚意去做。至诚感通,只要有诚意,要有智慧,有善巧方便,得佛光加持,遍法界虚空界,畅通无阻。关键还是在自己本身。《吕氏春秋?先己篇》里面有几句话说得非常好「凡事之本,必先治身」,跟儒家所说的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佛家讲最初方便,现在人讲的是从哪里下手。从格物,跟佛法讲的完全一样,佛法讲从断烦恼,格物是烦恼。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致知是什么?佛法讲的学法门,你看看四弘誓愿,头一个「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之后,「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法门就是儒家的致知,断烦恼是儒家的格物。世出世间的圣贤,中外的圣贤,没有见过面,没有通过信,他们所见所为的完全相同。儒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仔细去观察、去体会,我们相信孔子也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在中国这个社会里面,用这样一个身分出现,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们的理念方式,竟然是不谋而合。

  格物致知之后,才能诚意,才能够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法讲的菩提心,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讲菩提心的体,至诚心,诚意就是至诚心。那个正心是心起作用,正而不邪,跟我们三皈依里面,皈依三宝里头三皈,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一样的事情。所以都要从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入门。由此可知,烦恼习气要不能够降伏,《金刚经》上讲的「云何降伏其心」,因为那个心就是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着,你怎么样去降伏,才有门可入。烦恼习气不能降伏,没有门可入,找不到门,八万四千法门,一个门都找不到。果然把烦恼习气降伏住,控制住,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门路你都得到了,不是难事。

  由此可知,「佛放大光明,法界悉周遍」,我们烦恼,妄想分别执着、烦恼习气要不放下,我们还是见不到。这个见不到,古人有个比喻,像白天阳光之下,不是太阳不照你,你偏偏打一把伞遮住,不让它照,这就没有法子。那一把伞就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三把伞。佛光照你,可惜你不接受,你有遮盖,你不让它照,那有什么法子?不是佛菩萨不接触你,你不愿意跟他往来,你喜欢跟魔往来。魔是什么?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你喜欢这些东西。性德,自然的法则,跟这个恰恰相反,你没有办法回头,没有办法转过来。如果你要是不知道回头,不知道回转,那佛在经上说的老实话,你的前途是黑暗的,你的未来还是三途六道。几时回头,真的是几时得度,这个一般宗教里面,几时得救。你不肯回头,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帮不上忙,神仙也帮不上忙。一定要自己回头,自己肯接受佛菩萨的智慧光明德能相好的加持。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一九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偈颂最后的一大段。这个第十段有十一首颂,说明剎中音声的善恶。前面两首说的是恶道唯恶无善。请看经文:

  【有剎甚可畏,嗥叫大苦声,其声极酸楚,闻者生厌怖。】

  这一首是总说恶道。在大宇宙里面,法界虚空界,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三途六道的确实很多。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六道里面的凡夫,不仅是六道,可以说九法界,善心所少,恶心所多。正面的教化虽然有,可是负面的影响太大了。烦恼习气重的众生,无不受负面环境的影响,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造作种种罪业。这其中可以说是有一些对于事实真相完全不理解,但是也有一些接触到圣贤教诲,或者是神圣的因果报应的教育。他不能够生起坚定的信心,境界现前,还是随着境界转,这些果报都在恶道。

  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阿罗汉,这是已经真正放下见思烦恼的,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有执着的,证得正觉的果位,他本性里面的智慧能力恢复了,他能够清楚的记忆过去五百世。这五百世当中,曾经堕过地狱,做过饿鬼,也当过畜生。现在有人提到地狱苦,他听到这一句话毛骨悚然身上冒汗,那个汗不是普通的汗,血汗,说明他依然心有余悸。提到地狱,他就想到自己当年在地狱受那些苦楚。我们也曾经经历过,但是非常健忘,这一生得人身,把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

  过去生中,是真的有吗?你相信吗?我相信。我们凡夫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测验过去生中所造的行业。什么方法?梦中。梦是有原因的,他为什么会作梦?梦到底从哪里来的?既然有这个事,当然就有这个理,如果没有理,怎么可能有这个事?理跟事是一体两面,有理必有事,有事必有理。这个梦境是个事,什么道理人会作梦?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梦境的生起,是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在你熟睡的时候,你控制的能力薄弱,它就起现行。这些种子都是过去生中,造作的善恶无记业的因,梦境是这个的果报。如果我们常常做恶梦,过着像此地讲的恐怖、极其苦难的这些生活,过去恶道里面那个意识起现行。只是阿罗汉清楚明了,晓得是过去生中,什么业因变现这个果报;我们凡夫忘掉,不知道。由梦境,我们就可以能够体验到,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有恶道的种子习气。这是事实真相,决定不是佛菩萨在此地说这些话吓唬我们。你要这样想法,你就错了。第一首偈,概说。

  『有剎甚可畏』,这个剎土不好,很可怕、很恐怖。『嗥叫大苦声』,一切有情众生,遇到极大苦楚的时候,都叫唤。地狱里头有叫唤地狱,他为什么会叫?他受极大的痛苦。『其声极酸楚』,你听到之后,你都会感到很难过。『闻者生厌怖』,人不喜欢听那种凄惨的音声,这个音声听到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恐怖,这是众生造作极恶业所感得的。这个第二首,别说,的指三途。

  【地狱畜生道,及以阎罗处。】

  『阎罗处』是饿鬼道,这三恶道都说出来了。地狱道的苦,同学们常常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古人教人读经讲经,最要紧的,随文入观。展开经卷,我读诵的时候,如同身历其境,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经典里面所讲的义趣,义理趣向。没有这一层的功夫,你这个经叫白念,念的什么?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无关痛痒,那白念了。展开《地藏菩萨本愿经》,你就入阎罗地狱道,你就到地狱里面去观察。你真正了解地狱苦,你还敢造罪业吗?自自然然牢记在心,不敢造业。从前每一个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庙里面,几几乎乎是把阎罗跟地狱用造像的手法,完全给你衬托出来,让你亲身感受。以前泥塑木雕,多半是泥塑的,我看过不少。这个城隍庙里面,有阎王殿,十殿阎王,十个殿。众生造不同的罪业,在不同的地方去受罪,受这个刑罚果报;刀山、剑树、油鼎,碓磨。我在那个时候六、七岁,每一年总有几次跟着母亲到城隍庙去烧香,去看阎王殿,印象深刻,一生不敢做坏事。纵然这个时代说这是迷信,不管你们怎么说这个是迷信,我从小落下这个印象太深刻。真的也好,假的也好,那不是好事,这是肯定的!不是好事,对别人不利,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何必要去做?

  有史以来,关于这一方面的记载非常丰富。尤其在中国笔记小说里面所记载的,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中生有。佛经里面,婆罗门经典里面,几乎这个世间所有的宗教,都讲到地狱,都讲到天堂,六道确实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能不相信。恶道的业因,就是贪瞋痴三毒。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贪心堕饿鬼。所以在中国社会,外国社会大概也不例外,都说人死了就变成鬼。明明有六道,为什么那么肯定人死了一定都到鬼道去?这个话,我们听了,然后仔细观察一下,不无道理!为什么?哪个人没有贪心?贪心是饿鬼道的业因,贪心太普遍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这个贪心非常之重。瞋恚是地狱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贪瞋大家好懂,什么叫愚痴?愚痴,我们中国人叫糊涂,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真假,没有能力辨别善恶。我们见到这个人,这人是好人、坏人没有能力辨别,把坏人看作好人,把好人看作坏人,比比皆是。是非邪正,利害得失,都没有能力辨别,这叫愚痴,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因非常复杂,决不是指一个因,非常复杂。佛为我们说明,为我们介绍,把这复杂的业因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为我们提示出来。

  贪瞋痴叫三毒烦恼,现前伤害我们的身心,身是身体,这个身体多病,病从哪里来的?病根是贪瞋痴。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让我们来生堕三恶道。这个东西决定不是好东西,可是世间人有几个人觉悟?明明知道杀盗淫不是好事情,天天要去干,不能离开;明明知道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是好事;也明明知道贪瞋痴对自己身心有伤害,偏偏不肯放下。人在盛怒之下发一顿脾气,这个心情往往需要六、七天才能恢复正常。你要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发脾气对于自己健康是最大的伤害。所以你仔细去观察,健康长寿的那些人,他们心平气和,纵然遇到再忤逆的事情,他能看得开,淡而化之。他懂得什么?他懂得养生之道,他不上当。你用什么方法去引诱他发火,他都不会上你当。他能谦让,永远保持自己心情的平和,生智慧,他不生烦恼。发脾气是生烦恼,不生烦恼不会上人当。

  但是这种人在社会上不多,大多数都禁不起诱惑,跟三恶道结了不解之缘,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头出头没」。从恶道里面,罪受满了出来,到人间来;人间寿命很短,几十年,又造贪瞋痴慢的罪业,死了之后又到恶道去了。恶道里头寿命长,鬼道、地狱道寿命都长,这些阎王小鬼看到你,你怎么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又来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地狱种类很多,佛经上讲了七十多种,不一样。饿鬼道里的种类,也非常复杂,我们平常在经上念到三十六种。他们苦乐不一样,因为造的罪业不相同,寿命也不一样。早年李老师在大专讲座给我们说的地狱的寿命,地狱里头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地狱里头不过两天而已。你们想想看,在地狱罪受满了,到人间来,纵然活个一百岁,不知道学好,又造地狱罪业。死了之后又到地狱,地狱人看不过是几分钟。你怎么出去几分钟又回来?人间一百年在地狱里是几分钟。所以《地藏经》的读法,读的人很多,读法错误。正确的读法,你读了一定有感受;方法错误了,没有感受,读了之后怎么样?不痛不痒,一点效果没有产生。这些道理要懂,要认真的学。

  【是浊恶世界,恒出忧苦声。】

  这是指三恶道,三恶道是『浊恶世界』,像《弥陀经》上讲的,五浊恶世。浊,用现在的话来说,染污。现在我们对这个事感受很深,为什么?环境染污,这大家都知道。最近这些年来,全世界政府在提倡,人民也觉悟,我们要重视环保,要防止环境的污染。现在都有这种意识,所以在佛经里看到这个字,我们感触就很深。这些染污从哪里来的?人为的。饮食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个肉类污染从哪里来的?从这些动物饲料里头来的。现在这个饲料,许许多多都用化学制造的,人为的,不是自然的。最普通的例子,养鸡跟养猪。我在小时候住在农村,家里养的这些畜生,牛、羊、猪、鸡、鸭、鹅、狗、猫。这家里常养的,都没有人管它,都是在居住的环境,它到处游荡,它自己去找东西吃,这是自然的。所以那个时候,这些动物的肉跟现在养的动物的肉,味道不一样。现在的猪,你们到养猪的地方去看,小猪生下来之后,就给它打针,就给它用化学饲料来喂它。装在笼子里头,就跟坐牢一样,生下来一直到死,从来没有一天到外面,自由在外头去走一圈,没有,关在笼子里头。养鸡,鸡也是如此,都是关在笼子里头,终身监禁,坐牢。我们想想它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这个心情影响到生理,那个肉会好吃吗?

  我选择素食五十年了。大概在二十年前,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一九七七年过世的,那一年我在香港讲《楞严经》。老师过世之后,师母我常常去看她,照顾她。有一次我向她请教,我说:师母,你仔细想想,你们在二、三十年前吃的那个肉食,猪肉、鸡肉这些东西,跟现在你们吃的猪肉、鸡肉味道一样不一样?她很冷静仔细想了一下,大概三、四分钟之后告诉我,不一样。不但这些肉类味道不一样,蔬菜的味道也不一样。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现在的蔬菜是什么?你看用化肥、用农药,都不是自然生长。人工加上去之后,它就变质了,味道不一样。换句话说,它的营养成分当然不相同。现在要吃到真正新鲜可口的蔬菜,只有一个方法,自己去种,不用化肥,不用农药。有人说,不用农药有虫吃。没有关系,虫也是众生,我们种的菜,请它来吃,供养它,是好事,不是坏事。

  马来西亚李金友居士,在古晋他那个山庄上,种了很大一片菜园。他是找专业人士在那个地方替他种植,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他说第一年,所种的这些农作物百分之九十都被这些虫吃掉,他很欢喜布施供养。到第二年的时候,这些虫就很客气,给他留了一半。这是他告诉我的,虫吃一半,还留一半。我去参观是第六年,他带我去参观。第六年我们到山上去看,这个农作物虫吃多少?大概吃的是,要是以百分比的话,大概是百分之五、六,可以给你留下百分之九十五。虫,你不要杀它,你爱护它,你照顾它,它也照顾你。所以不可以用报复,不可以用杀害,那个杀害的手段,杀不尽,愈杀愈多,彼此双方都受害。怎么说彼此双方受害?你用很重的农药,这些小动物给你杀死了,那个残余的这些农药的毒素,我们去吃,害我们自己,彼此双方都受害。我参观过这些农场,农场里面的人告诉我,农药有效的期限只有六个月。那六个月之后怎么办?六个月之后,这些病害虫它有抵抗力,它能够适应,所以这个农药杀不死它,必须什么?必须再要发展更毒的农药,这个太可怕了。

  我们从这个地方就体会到,这些小动物也像人一样,冤冤相报。到最后双方两败俱伤,没有胜负,何必?古时候没有发明过农药,这个农作物也长得很好。我们学佛的,不杀生。菜园里面,我们放佛号,放赞佛偈,我们用这个供养这些小动物,也供养植物。花草树木它有灵性,我们以爱心、以音乐来供养,它长得更好。决定不能杀害,纵然它吃了一些,我们欢喜布施供养。布施供养的果报,愈施愈多。李金友他这六、七年的经验,肯定愈施愈多。非常可惜,学佛的同学这些话听得很多,经典念得很多,不相信,没有落实,没有依教奉行。念,白念;听,也是白听。所以这个浊恶世界,五浊恶世,恶就是造十恶业,造作十恶业,五逆十恶。『恒出忧苦声』,现前忧苦,未来的果报更苦,我们要懂,不能不懂得。这两首唯恶无善。我们再看第三首:

  【或有国土中,常出可乐音,悦意顺其教,斯由净业得。】

  三、四、五这三首是讲的人天,前面两首是讲三恶道。接着三首偈,这讲人天道。人天道里面有善有恶,善恶混杂,果报也不相同。六道轮回,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两种业,一种叫引业,为什么叫引业?这个业力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这个业叫引业。譬如,我们大家在此时此处都得了人身,这全世界有七十多亿人,能够在此时此地得人身,这都是引业相同。我们有相同的引业,到这一道来受生。但是虽然都到这一道来,每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受用不一样。有人大富大贵,有人非常贫穷,在社会上没有财、没有地位。没有财,贫穷;没有地位,这叫贱,下贱。这又是一回什么事情?这叫满业。满业从哪里修的?满业是你过去生中,修的布施不一样。财布施,你命里就有财富。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修财布施,多寡不相同。有人修得多,很认真去帮助一些贫穷苦难的众生,那他来生的财就多;他今天种的因多,他得的财就多。有些人,偶尔遇到别人有苦难的时候,布施一点;甚至于布施的时候还很小气、很吝啬,布施之后又后悔,多!很多这种情形,这个命里面财就少了。这是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我们现在讲物质享受不相同,这属于财布施。

  另外一种,每一个人聪明智慧不一样。聪明智慧的因,是过去生中的法布施。法布施,自己所懂得的,欢欢喜喜的教别人、传授给别人,绝不吝法,这个人果报就聪明智慧。如果你自己有学问、有技能,你很吝啬,不肯教人,或者教人要索取很高的代价,这样你到来世就愚痴,是这么个原因。我们看古人,古时候的书,你们看中国的线装书,木刻版本的线装书,最后一页都印的几个字劝你,劝你流通;欢迎翻印,欢迎流通。流通是佛经里面用的名词,在社会一般说的是「欢迎翻印,功德无量」,这个人来生有大智慧。但是现在,著书立说的人不一样,他后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我看了一看,也很好笑,为什么?来生愚痴,他不肯修法布施,错了。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无畏是解救别人的苦难,消除他的恐怖忧虑,你不造作因,你哪来的果报?这一类的都叫满业。佛法里面五戒,五戒是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受生;这三种布施是你来生的满业。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一定就很认真努力去做,做人应该是这个样子。财布施,现在有一些同学明白了,真的愈施愈多;相信了,佛讲的话是真的。这些是我初初学佛,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我尊重老师,我听老师的话,老师教导我的,我就很认真努力去做。

  早年,我也喜欢算命看相,许多人给我算,以后我自己也学得算命,我也会排八字,但是学佛之后不再搞,丢掉。算命看相跟我讲,我命里头没有财,前世没有修财布施,这个他们不知道,他们给我算的只说你没有财库,你没有官印,没有官印就是你不能做主管;你没有官印,你没有财库。换句话说,说得不好听的话,你的命贫穷下贱。他不用这个话说,我清楚,我明白。我这一生有这么一点福报,有这么一点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是这一生在佛法里面修得的。我感激老师,我得老师的教诲,学到了真实的果报。常常跟我在一起的,我就是一个证明。香港的同修,早期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这边来讲经,你们那个时候同学看到我,你想想看,一九七七年我是个什么样子?今天我是个什么样子?你要细细去思惟观察比较,你就知道我是修来的,这一生修来的。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看第三首,从第三首看起:

  【或有国土中,常出可乐音,悦意顺其教,斯由净业得。】

  这三、四、五是讲人天,人天引业、满业,这个大意略略给诸位介绍过。你要是通达明了,你才晓得一个人一生、来生,生生世世富贵穷通,果报是自己造的。这一般讲的是命运,命运是自己造的,与别人不相干。再跟你讲,与佛菩萨不相干,与上帝不相干,与阎罗王也不相干,确确实实是自作自受。你要是真正了解事实真相,怨天尤人这个错误的念头永远不会生起,怎么能怪别人?我有一桩好事被别人破坏,我冤不冤枉那个人?不冤。为什么?这个事情应该不成就的,他要不破坏,也不能成就。如果是命里注定这个事情要成就的,他要把它破坏,那不是把因果破坏掉吗?那哪有这个道理?诸佛菩萨没有这个能力,他有这个能力,那还得了吗?所以我们确确实实了解这些事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成就,都是命中注定的。所以你的心情永远是平静,随缘而不攀缘,该在什么时候成就,就在什么时候成就,时节因缘。这就是明白人跟不明白的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不一样。

  这一首是讲,『或有国土中』,常常你能够听到欢喜的音声,『悦意顺其教』,这些音声是什么?音声的内容是教导、是教学。你听了之后,欢喜,随顺他的教导。前面我们跟诸位举过例子,禅宗六祖惠能,这是偶然的一个机缘,把柴火卖了之后,回去了。经过一个窗口,里面人在念《金刚经》。他一听就欢喜,就在那个地方站着,站在窗外面听人家在里面念经。等到他念完之后,到里面向人家请教,你念的是什么?他是这样入佛门的。这一首偈,这两句话就是讲这么一桩事情。

  我们入佛门也是听别人讲的,这个佛法怎么怎么好处。我是听方东美先生讲的。听了之后,我们才真正发心来求学、来求道。最初接触到佛教经典,看不懂,但是老师介绍这里面有真正的智慧,有真正的学问,看不懂也要看。古人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看的遍数不够,我了解的程度不够,那怎么办?深入,一门深入,锲而不舍,总有一天我明白过来,我懂得了。懂得之后,就晓得怎么做,把自己思想见解、生活行为就改正过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我们才懂得修行两个字的意思。

  所以这些人天道是从净业得的,你要修净善。这是近一、两年我常讲,清净心生智慧,善良的心生福报,福德。我们要求智慧,要求福德,心要清净、要善良。清净慈悲,这是福慧圆满。我们称佛二足尊,那就是福慧满足,福慧圆满,这是福慧圆满的真因,纯净纯善。底下一首,第四首:

  【或有国土中,恒闻帝释音,或闻梵天音,一切世主音。】

  这个四句偈好,他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古圣先王。圣王他建立一个国家,现在讲的是建立一个政权,他有三个责任,就是他一定要做的,这是他的使命。这三个责任就是君、亲、师。君是国家的领导人,看他把这个国家领导到哪一个方向,领导到某一个层次;治、乱、兴、衰,他领导我们到哪里去。第二个使命,亲。亲是什么?他是人民的父母,他看到全国人民,是他的儿女兄弟姊妹,是他自己的亲人,都要照顾到,方方面面要照顾到,要让他们过好日子。所以从前地方官吏叫父母官,县市长是父母官,代替帝王来执行君亲师的使命,他要养育这些人民。第三个是老师,师是教,你光是养他还不行,你还教他,教他是老师。说到师,前面君亲都包括,实在讲,一而三,三而一。

  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帝释』,佛在此地举的例子,举得好,他举的是天王,不是人王。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他叫玉皇大帝;在佛法里面,称他作帝释天主,欲界第二层天。『或闻梵天音』,这梵天高了,初禅天,初禅天的天主叫梵天,大梵天王。末后这一句就都包括了,『一切世主音』。《华严经》第一品「世主妙严品」,我说得很详细,包括我们人间,国家的领导人,省的领导人,县的领导人,乡镇的领导人,都是属于「世主」。「世主」都有君亲师这个使命,你要做人民的领导人,做人民的父母亲,做人民的老师。你自己要做得不正,你怎么能教别人正?自己是天下人的表率模范。皇帝住在的那个都市,现在叫首都,从前不叫首都,叫京师;京是大城,师是师范。这个城市是天下所有一切城市的模范榜样,人是一切人民的榜样,家庭是一切家庭的榜样,住在这个都市,都市是天下所有都市的榜样,「世主音」。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在我们中国古代,诸位要细细读历史,你会发现,政权稳定之后,帝王头一桩事情要做的是什么?访贤。这些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他不会找你,为什么?他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清心寡欲,他来找你干什么?他不想做官。这些人有道德、有学问,那怎么办?做帝王的人自己亲自要去拜访他,去打听,这个地方有贤人,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帝王就微服出巡,换上便装,普通老百姓的服装,出去没有人认识。不像现在有电视,这个画面常常播出去,大家都认识你。从前没有人认识,他到外面去私访,访贤;求他们出来为人民服务,叫求贤。看他的能力,授与他的官职,是请来的,不是他自己找来的。这些人真正是有道德之人,你真请他,一个是他不愿意出山,一个是答应你出山了,一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认真负责,报答知遇之恩。这个人有道义,绝对不辜负你,答应你的一定替你做到。访贤,我们从这一首偈里面可以能够看得出来。

  【或有诸剎土,云中出妙声,宝海摩尼树,及乐音遍满。】

  这是生活环境,是无情说法,这《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说法。无情说不说法?这在前面我们也说了很多,无情真的在说法,你怎么知道它说法?你要学。你不学,你怎么能知道无情说法?不说别的,就是佛门这些供养具,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我们在佛前供这一杯水,水说法,出妙声,不会的人体会不到;会的人体会到,不但知道,还有妙声,还有妙香,还有妙光,光明音声美妙之极,你体会不到。水如是,香如是,花如是,果如是,灯如是,幢幡宝盖所有一切供具,哪一样不如是?这什么?一定要教,如果要不教,我们哪里会懂得?

  特别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不愧是圆满法轮,它讲得太详细。这个在佛法里面常常说的表法。表法,如果你要是有前面讲的净业,你的心地清净,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果然是用这个心,这是净业,你就能在一切法里面体会到它的光明。妙香、妙音,你统统能体会,你就是接受这妙法,这个妙法成就你的智慧德相。所以你没有人教,你自己不知道学,这无情说法,你怎么会懂?这三首偈里,最重要的是当中一首。你看看帝释天教,大梵天王教,一切世主教,教学为先,不教你怎么会?教了之后,你就会了,恍然大悟。末后这一首,就是受教之后,殊胜的果德现前。

  『云中出妙』,这个「云」的意思非常非常的深广。我们看到这个字,不要想到是天空云彩,那你就不晓得佛说法的真实义,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云」代表什么?代表万事万法。万事万法为什么用云代表?云是非有非无,所有一切万事万法,它的真相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要说无,它有相;你要说有,这个相不可得。《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相有没有?有,但是这个相,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相的本质。这个相的本质,《般若经》在总结上面讲的,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是例外的,包括佛的法身、报身都不例外,「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你可以受用,你不可以占有;你可以随缘,你不能攀缘。你要攀缘,吃亏了,攀缘是什么?你把它当成真的;随缘,知道它是虚妄的。就像我们在电视面前,面对着电视萤光幕的显像一样。你要把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六尘现象,都看作电视上的萤光幕,你可以欣赏它,你不能够占有它,你不能够控制它。你要想占有、想控制,你就吃大亏,你就上当,你迷了,你在胡作妄为,你吃苦头。你要知道它是假象,你只有乐受,没有苦受。

  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用云来表法。「云中出妙音」,万事万法都有妙声。我在这里加了,都有妙光。这是我们在前面统统读过,我说这个话,诸位能信得过,有光、有音、有相。如果我们真正理解,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表法的义趣,我们就得到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你要能体会,你能够意识得到,你整个身心融入《华严》,在这里面学习,就是善财童子,成就一生,一生成就,哪里需要等到第二世?善财童子一生圆成佛道,从凡夫地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一生成就。他怎么成就的?你要晓得,他是整个身心融入《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在哪里?我们现实的宇宙,现实的生活环境,他懂得表法的意义。

  世主好,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圣王、仁王,佛经里面称仁慈的国王,仁王,这样好的世主。他为一切众生求最好的老师,请这个老师来代替他教化众生。仁王第一桩大事就是这个事情,没有比这个事情更重要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诸位想想看,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个更殊胜的?没有。第二首有情说法,第三首无情说法,诸位想想这个味道。这是讲的人天,善恶统统都有、都具足。后面有六首,这是讲佛菩萨,只有善,没有恶。读了之后,才知道诸佛菩萨恩德之大。不了解,那个报恩的心怎么会生起来?知恩才知道报恩;不知道恩,你怎么有会有那个念头报恩?正如同前面所讲的这些世主,世主所作所为,人民众生理解,对于这个世主尊敬拥护,感恩戴德,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世主就是领导人。我们这个小道场,会长就是这个地方的世主。他是所有人的模范,他不是凡人,他是菩萨。佛经典里所说的,他统统做到,哪个人对他不尊敬。他做不到,踞在这个位子上,群众就怨声载道。当然众生的福报!一个好的领导人,这个时代众生有福,感应佛菩萨来示现。

  如果这个地区众生都在造恶业,像前面讲五浊恶世,浊恶,你所感得的这个世主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不来了。感得的是什么人?那也是不善。你们造业,他给你们很多苦难,叫你去受。在一个真正觉悟人的眼光里面,这个暴君,佛经里面讲的歌利王,歌利是梵语,歌利王翻成中国意思是暴君,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害得所有人都要受苦、都要受难。在浊恶的这个社会里面,很可能他也是佛菩萨示现的,为什么?消你的业障。你造作这些业,你的业要消,业怎么消?你要受苦,你要受难。所以我们稍稍契入大乘少分的人,不要说多分,少分,你真正能契入,你就明了。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三恶道是自己恶业变现出来的,变现出来真正用意在哪里?我们明白了,消罪业,就跟世间监狱一样。世间有监牢狱,监狱是做什么用处的?你犯了法,你被判了刑,你一定要受这个果报。到你刑期满了,你就出来了,你这个罪就消掉。所以畜生是消罪业的,饿鬼也是消罪业的,地狱也是消罪业的。你不造罪业,你不去;你造了罪业,到那里去消业,哪有不好?

  三途里头也有世主,饿鬼道,阎罗王、城隍、山神、土地是鬼道里面的世主。地狱道、畜生道里头都有。这里面的一些世主,的的确确有很多诸佛菩萨到这里面示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佛没有一定的身相,没有一定的方法教化众生,完全看众生的行业,把他的错误以善巧方便改正过来而已。真正通达明白之后,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修行人的心永远是平静的,心平气和。在这个境界里头,真的提升自己的境界,不会受外面境界的干扰,不断使自己向上提升,自己愈向上提升,这个世间的事理愈清楚愈明了。我们再看下面第六首,这往后都是佛菩萨的境界:

  【诸佛圆光内,化声无有尽,及菩萨妙音,周闻十方剎。】

  我们看这一首,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佛的『圆光』,这个「圆光」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从相上讲,形相上讲,我们看到佛菩萨,你看那个画像,都在头顶上画一个圆光,这是最普通的。如果更详细一点,再把身的光也画出来,身光。从前造像,现在诸位如果看许许多多寺院道场里面造的佛像、菩萨像,都有背光,这个背光不但头上圆光,连身上的光统统都用形相给他示现出来,表现出来,身光。第二个意思,表法的意思,这个圆是圆满,包括佛的身光、常光、放光,统统包括在里头,这个意思就很广很广。

  『化声无有尽』,「化声」是教化众生的音声。无尽,从来没有中断过,是无尽;第二个意思,这个音声里面,包含无量无边的法门,法门无尽。佛在光中,同时宣演。赞佛偈里面我们常常念到「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这个光中化声,就是化佛演说的音声。所以我们从这一句里面能体会得到,不但有音声还有色相。这个色相是随众生心而变现的,没有一定的相。应以什么身相,众生心里欢喜,喜欢接受,他就现什么样的相,这现相不同。应该给众生说什么法,法也没有一定。给众生说什么法?看众生是什么毛病,病在哪里?他要示相,他要说法。

  众生不孝,佛教他孝顺,为他示现一切孝顺的现相。从大乘法里面来讲,中国古代,我们讲二十四孝头一个是舜王,我们想想舜王要是从大乘佛法理上讲,可以说诸佛如来的化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你能说这些人不是佛菩萨化身吗?孔老夫子,我以前请教过李老师,我没有问这么多句,我问孔老夫子是不是佛菩萨在中国应化示现的?我问这么一回事情。李老师回答我,在理论上讲得通,但是在事迹上没有证据,没有记载,没有证据。老师这样回答我。这个回答非常好,我们知道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绝大部分不露身分,那就跟李老师所说的一样。暴露身分的很少很少。

  在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大家都能够很熟悉的,我们晓得是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再来的,这个连日本也有这个说法。我到日本去参学,日本那边那些法师告诉我,他们有这个传说。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跟那个时候同一个时代的,都在国清寺,这国清寺在浙江。丰干和尚,阿弥陀佛化身的;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化身的,很少数几个人暴露身分。近代印光大师,西方大势至菩萨化身的。没有暴露身分的可就多了,极少数的人暴露身分。所以理上能讲得通,那事上就可能。但是老师说话非常的谨严,免得一般人说我们在造谣生事。所以他这个教训是好的,我们心里明了。

  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应化,都是在诸佛圆满光明之中。这个诸佛,我们在《华严经》上了解,「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在我们净土宗典籍里面讲诸佛,你看《弥陀经》上讲的诸佛,那个诸佛就是指阿弥陀佛,不是讲一切佛。诸佛是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所尊敬的。此地这个『诸佛』意思也是双关,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可以说的一切诸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毗卢遮那佛,意思都很圆满。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化现在九法界,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他在那里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的那个方式手法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想象得到。超出我们凡夫常识之中,超出了。《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露了一点点。如果我们在五十三参那里得到这一点消息,恍然大悟!他所示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仔细去观察,不管是正面负面,统统教人觉悟,这就是诸佛菩萨应化。

  如果叫众生迷惑,叫众生不觉,那是魔,那不是佛。佛教你的,纵然教你去做恶、做杀盗淫,但是你开悟,那是佛。所以佛跟魔真正的界限,佛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无论正面负面的,魔令一切众生迷惑颠倒,佛与魔真正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我们能够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了,什么是佛菩萨,什么是妖魔鬼怪,我们一眼就看穿、就明了。佛菩萨无论用什么样的形相,用什么样的手法,心地决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魔呢?他恰恰相反,虚伪染污,贡高我慢,愚痴,自私自利,从这个地方细心去观察。

  下面这一句,『及菩萨妙音,周闻十方剎』,「周闻十方剎」是总结前面的化佛、化菩萨,只举这两个。《普门品》里面举了三十二个,三十二应。所以只举这两个,你一定要明了,千百亿化身。这个千百亿,千百亿不同的身分;什么样的身分,他都能变化。佛变化的,菩萨变化的,让你六根接触就觉悟,觉悟是放光,觉悟之后就回头。转恶为善,那是香,香光庄严。转过来之后,你也会影响别人,这里面就有身教。自自然然,你会学佛菩萨,你会给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我们今天劝人学,首先自己学,自己不学,怎么能叫别人学?自己学不好,怎么能叫别人学好?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要想做得圆满、做得成功,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你看看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哪一个不如是!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二0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偈颂最后一段,第七首看起:

  【不可思议国,普转法轮声,愿海所出声,修行妙音声。】

  这一首偈的意思很长,第一句是讲剎土,无量无边的剎土。不论是菩萨的净剎,六道凡夫的杂染剎土,后面这三句统统都存在、都具足。问题就在学习的人,佛家常讲学人,真正发心学习的人会不会?会不会看?会不会听?果然会,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皆得蒙益,都得利益,实实在在的话。所以这个地方的剎,开头讲『不可思议国』,这一句话意思很深,说之不尽。剎无分染净,人无分善恶,众生不分善恶,真正不可思议。

  诸佛菩萨在其中,『普转法轮声』,「普转法轮」这一句是教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通常讲的「佛度有缘人」,无缘的人,佛就不能度。什么叫无缘?他不肯学,他不肯接受。这佛常说的,也是警策我们,实际上呢?实际上是他不肯学,不愿意学,不愿意接触,佛度不度他?也度。这就是佛门当中,另外有一句话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们想想这个话的味道。他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不能舍弃他,没有成熟也要照顾他,也要常常启发他。他业障深重,一切善巧方便都不能启发。是不是真的不能启发?不是的,业障重没有错,一次、两次茫然不觉;千次、万次,有那么一点印象;百万次、千万次、万万次,回头了。从这些地方,才真正能体会到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不可思议!

  「普转法轮身」,这里头是三业转轮。在那里身示相,总是示现一个好的形象,让他天天看,长时间的看。我在前面跟诸位提过,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都是示这个相。般若会上,我们在《金刚经》上看到的,须菩提尊者就那么样看释迦牟尼佛,看了二、三十年。二、三十年之后,这一天豁然觉悟,看出名堂出来了。你看天天守在释迦牟尼佛的身边,天天看,看到二、三十年,看出来了,这才赞叹希有世尊。「希有」这一句里头,含的意思也是深广无尽。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德行智慧,永恒不绝的在那里示现;也赞叹自己,太不容易!你看看几十年天天释迦牟尼佛这样示现,我都没有发现,今天豁然一下发现,所以那个「希有」里头的意思好多好多。

  不能说他们这是愚痴,茫然无觉,我做也没有用处,何必一定要自己做这个样子?有用处,一次一次加深,时节因缘成熟,像须菩提这样的人还得要三十多年。这个时间是怎么算的?世尊从鹿野苑开始讲经,这没有多久,三迦叶带他们的学生一千人皈依世尊,目犍连、须菩提带了两百人,僧团是这样形成的。他们经历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般若二十二年;《金刚般若》是中期讲的,般若二十二年是后十年讲的,在后十年,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才看出来,原来无上的妙法,就在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佛所说的,佛所教的,全部落实在生活里头,我们现在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今天细心观察,我们读《释迦谱》,读《释迦方志》,这是古老的《藏经》里面的释迦牟尼佛的传记。细细去思惟,细细去观察,你看看释迦牟尼佛,跟《华严经》一对照,像不像?不但像,完全一样。《大方广佛华严经》,释迦牟尼佛圆圆满满的都落实了。「普转」,示现给别人看,不可思议的示现,这是真实的大愿。

  『愿海所出声』。「愿海」,是佛从因地,因地也跟我们凡夫一样初发心,无量劫中时时刻刻发度众生的大愿。世尊在教导我们,把诸佛菩萨无量的弘愿,总结为四弘誓愿。所以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如来、菩萨,无量无边大愿的总结,总纲领,总的愿。这是劝导我们要发愿,愿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的方向目标。我们世间人讲立志,人要不立志,没有志,他的一生是盲目的,即使他勇猛精进很用功,最后都落空;他没有方向,他没有目标,所以到最后一无所成。人,少小立愿,坚定不移,这个人在这一生当中,肯定有不思议的成就。你看看这个世间,出世间也一样,我们现在一般讲出人头地,大成就的人,他怎么成就的?愿力,肯定是一门深入,长时期的奋斗努力成就的!这个常识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往年茗山法师,这我们都很熟悉,老和尚在大陆上对我赞叹。我听他的学生告诉我的,他那些信徒告诉我的。净空法师这一生讲经讲得好,他说:人家他什么都不管,他又不做住持,又不做当家,专门天天讲经,哪有讲不好的道理?对,一点都没错。我这一点成就是什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生就专门干这一桩事情。我是把我自己的经验,贡献给我们这些年轻同学。现在这个世间讲经说法的人少了,佛法没有办法兴旺起来。世出世间任何行业兴旺,靠人才,佛法一定要靠弘法利生的人才。你要走弘法利生的道路,你要坚定志向,你要放下万缘,不能管事。我常讲管事、管人、管钱,你要是一涉及到这些,你想想看,你的心就不清净,你就不能专一在经教上,你怎么会成就?纵有成就,有限。所以那些事务,让别人去做。做的人,我对他恭敬礼拜赞叹,为什么?他成就我,他代我做,这就是护法,他护持我。我是把自己这一生怎么样成就的,这个经验奉献给大家。心务必要清净,务必要真诚,务必要平等、要慈悲,与佛菩萨的行愿相应,这一条路才能走得通。

  诸位知道,我这一生学佛有三个老师。第一位方东美教授,台湾大学哲学教授。我在他那个地方认识佛法,佛法是他介绍给我的。原本我以为它是迷信,所以从来没有念头涉及,到寺庙不过观光旅游而已。不知道有经典,不知道经典内容是这样的丰富,这是从方老师那里知道的。第二位指导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我在这个地方得益多了,如果不知道看破放下,这个教入不进去。放下什么?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这是第一步。再进一步,世出世间法统统要放下。为什么?《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不要放下?放得干干净净,一丝毫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叫佛陀,你就成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放下,所以他没有证得究竟佛果。我这才明膫,菩萨成佛修的什么方法?无非是看破放下而已。放下,再放下,再放下,到等觉菩萨还要放下,这成佛了。所以看破放下相辅相成,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帮助你再放下。这就真的像上楼梯一样,有一丝毫牵挂放不下,你就没有办法进步。如果你想你的境界再提升一层,肯定要放下。这是我在章嘉大师那个地方学到的。

  因为早期对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非常羡慕,兴趣非常浓。章嘉大师看出来了,对戒律这一条非常疏忽。因为有一个错误观念,我那个时候想我是知识分子,我学佛要学佛经这些道理,做人处事待人的这些方法,提高精神上的享受。戒律,总以为这是普通的生活规范。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规范,这个不必要学它,所以对于戒律是非常非常的疏忽,没有意思去学它。大师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又是个相当固执的人,要劝我学戒律,难!他用个很巧妙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我每次去看他,绝大多数,我离开的时候,他都会送我到门口,我很感动。因为大师的精舍,说实实在在的,很少闲人会去。基本上,他居住这个精舍非常安静,没有人去打搅。我是一个星期去一次,大概是两个多小时,离开的时候,他都送我到门口,会说一句话:戒律很重要!所以这一句话,至少我听了几十遍,但是没有放在心上。听了几十遍。

  三年之后,章嘉大师圆寂,我失掉这么好的老师,这个老师真正爱护我、关怀我。所以他火化,单独建立一个火化的小塔,我请了三天假,在这个小塔旁边搭了个帐篷;帐篷不是我搭的,甘珠活佛搭的。甘珠是他的学生,好象搭了两、三个帐篷,守塔的人有十几、二十个,我也参加了。我就住在这个帐篷里,住了三天。三天,我非常认真的反省,我跟大师三年,他老人家教了我些什么东西?这一反省,「戒律很重要」这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常常在我面前提醒这一句话。我这一次明白了,你看这一句话几十遍,真的他要不往生的话,我还是忽略掉,不会认真。这一走,认真一反省,这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三天过了之后,我还要去上班工作,甘珠活佛他们守了七天。这样什么?找戒律的书来看。

  这一桩事情,大师过去曾经给我说过,学戒,戒怎么学?你学一条,这一条你就得,你要真正做到,不在形式。这我想想有道理,形式上受的那个戒,你受了之后做不到,那不算数的。发给你这个戒牒,并不是你就得了戒,你要做到。戒是行经,这个经典分四种,教理行果(教经、理经、行经、果经,果是讲境界),那是行的;你做不到,那假的,不是真的。真正做到,那种形式有没有,没有关系。所以大师给我讲的,我听了他老人家的话,合情合理。他不讲很高深的,不讲很玄妙的,叫你听了之后,你自自然然感动,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这回来看戒经,来学戒,能做多少,做多少,做不到的,慢慢再来。总而言之,要真干,如果不干,对不起老师。老师这一句话说了几十遍,我怎么能对不起他?所以以后隔了一年,我把工作辞掉,一心一意走这条路。这个路子,章嘉大师替我选择的。我向他请教,我这一生从事哪一个行业,对自己、对佛法、对众生最有利?他给我选择出家弘法利生,我这个路是他替我选择的。

  所以人不能没有志,没有志,一事无成。你这一生想学一样什么东西,锲而不舍,一直下去,哪有不成就的!就怕三心二意,就怕贪多。这个法门不错,那个也好,贪多嚼不烂,样样懂一点皮毛,没有一样能出人头地。所以连《三字经》上都讲「教之道,贵以专」,这个教学的大道理就是专,专精,你就通了。一样通了,样样都通。世出世间法都这个道理。宋朝程子讲得好,那是讲儒家,他怎么教人?他说儒家,你能够把《论语》、《孟子》,这两部书通了,儒家所有的典籍你全通。你看看,这不是跟佛法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道理?这个意思是,你会么?你真的会么?至诚感通,这是李老师教导我们的。「愿海所出声」。

  后面一句,『修行妙音声』,这个「修行」再加个「妙」字;修行,示范。日常生活,这个生活给世间人做示范;工作,为一切所有工作人在那里做示范,特别是同行。同行是有缘人,你要做好样子,要做好典型、好模范,这是「修行妙音声」。这个「音声」,往往是无声之声,妙不可言。我们要不是这样学习,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学的,他是这样表演的,做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也是这样做给我们看;历代祖师大德,只要依照佛菩萨方法真正去修学的,就成为祖师大德,没有例外的。佛法重在行门。底下一首偈,第八首:

  【三世一切佛,出生诸世界,名号皆具足,音声无有尽。】

  这一首偈,特别着重在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一句祖师大德说得很多,老佛教徒听得都耳熟。虽然耳熟,真正的义趣懂得的人就不多。这一首偈是特别提出来,境界深广无际。『三世一切佛』,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例外的。『出生诸世界』,这个「出生」,应化;应化在九法界,应化在十法界,十法界里面加一个佛法界。这个佛法界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我们要搞清楚,不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什么样的佛?天台宗所讲的藏通别圆,藏教的佛,通教的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没见性。在六即里面,他是相似即佛,他不是真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常常示现在这里面,去度化通教佛,度化藏教佛。贤首,就是华严教里面,所讲的小教的佛,华严讲的是始教,小始终顿圆。小教跟始教,跟天台里面所讲的藏教、通教是同样境界。这跟你讲十法界。在这里面现身、示现,帮助这些修行人提升境界。我们今天讲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所以这个十法界,六道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叫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在大乘法里面叫外凡。这凡夫分两类,有内凡,有外凡。内外从哪里分?从六道分,六道之内的,称为内凡;六道之外的,称为外凡。由此可知,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跟这个藏教、通教的佛,都还是外凡;转凡成圣,帮助他们。那个圣就是大圣,法身菩萨超越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这就是圣人,真正的圣人;天台大师讲,分证即佛。虽然不圆满,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这就是「出生诸世界」,这个「诸世界」就是十法界。

  『名号皆具足』,这个「名号」就是讲的如来果地上的十号,这不是讲的别的名号,十号。十号是通号,什么人有?圆教初住菩萨就有,别教初地菩萨就有,就具足了。显示这一尊佛,智慧德能相好具足,十号里头所说的。将来我们会讲到「名号品」。『音声无有尽』,十号之外,这十号是通号,还有别号,别号也不可思议。别号,譬如释迦牟尼佛,这是他专有的,别的佛不称释迦牟尼佛。但是称佛、称如来、称正遍知、称明行足,所有诸佛都称,通号。别号从哪里来的?别号是因众生而建立的。诸佛菩萨都有名号,诸位要知道,他的名号就是此地讲的「皆具足」,皆具足就是十号。别号之来,实实在在讲,是此时此地这一切众生所需要的教学纲领,这个纲领就是佛的别号。

  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现在的众生,从释迦牟尼佛出世,到他的法运终止,这个一万二千年。这里面的众生有什么毛病?这毛病太多了。众多毛病当中,哪一种毛病最重要、最深,对症下药。佛看得很清楚,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没有慈悲心,慈悲心很弱,所以名号里头用释迦。释迦是梵语,什么意思?古大德翻成能仁,能仁慈。我们这个世间,娑婆世界众生对别人没有仁慈心,自私自利。你看佛用这个。所以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方便就是释迦落实,释迦这个名号落实在教学里面,就是慈悲方便;慈悲方便就是真正能仁,是世尊教化众生的总纲领、总原则。这是说教众生怎样处事待人接物,至于众生本身?本身是非常不清净,烦恼习气太重,显出来就是浮躁。真的,妄念纷飞,轻浮烦躁,所以用个牟尼。牟尼是什么意思?寂静。寂是寂灭,把烦恼习气灭掉,恢复到清净心,所以翻作寂静。你看看,牟尼对自己,释迦教我们对别人,你看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常常念这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你懂不懂这个意思?你念这一句名号,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形像,天天看他。我们对人没有慈悲心、没有方便法,释迦这两个字,你没有看在眼里;口里念,心里头没有,没有放在心上。果然放在心上,你对人一定是慈悲,一定有善巧方便。对自己一定是清净,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清净平等,这对自己,牟尼是这个意思。佛这个意思是觉,你想想看这个味道,名号的味道。

  所以诸佛菩萨的名号,全是教化众生的。地藏菩萨,这个名号提醒我们,地是什么?心地,自己的心地,藏是宝藏,我们自性真心里面,有圆满的般若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万德万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宝藏。地藏菩萨这个名号提醒我们。提醒就是要懂得开发,用什么方法开发?《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头教导我们,孝亲尊师,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孝经,用什么方法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就是孝敬。你想想看,诸佛菩萨的名号,全是表法,全是教学的纲领。现在学佛的人有几个人懂得?每天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求佛菩萨保佑,错了。佛菩萨保佑你就在名号,让你顾名思义,你就得佛菩萨保佑。你听到地藏菩萨名号,看到地藏菩萨形像,立刻就知道要孝亲、要尊师重道。这样子开发自性的宝藏。智慧;德能,德能是能力,我们今天讲多才多艺,能力;相好,那是福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依正庄严,福报,统统是自性本来具足。这是讲佛菩萨的别号。

  别号也好,通号也好,「音声无有尽」,真的是周遍虚空法界。特别是这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要知道在这个世间示现,完全是为度这个地区,这个时段,这些众生;应机说法,应机示现,示现的身不同。诸位同修在平常你们最容易觉察到的。中国人最崇敬的四大菩萨,四大名山,这四大菩萨,只有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其他的观音菩萨在家相,文殊、普贤菩萨都是在家相。在家的菩萨很多,这个道理要懂。地藏菩萨教孝亲尊师,观音菩萨教大慈大悲。文殊菩萨教你理智,不要用感情,处事待人接物要理智;感情会出乱子,理智不会。普贤菩萨教我们实践,真干,就是把孝敬慈悲理智,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之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普贤菩萨。这是中国佛教!你要不懂,你到哪里去学?你学什么?所以如果你懂得,佛教这些造像,现在讲艺术,佛教艺术全是教学的工具。名号是教人的,塑的这些形像也是教人的,没有一样不是在教人,启发人。希望人闻到这个名号,见到这个形像,就知道修行;修正自己的毛病,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行为;见色闻声就懂得修行,就觉悟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九首偈:

  【或有剎中闻,一切佛力音,地度及无量,如是法皆演。】

  这一首偈里面讲的内容非常丰富。「或有剎中」,这就说明不是一切剎都有的,「或有」。哪些剎有?根熟的众生,这个剎土里头就有。为什么?佛来示现教化众生,这是属于高级的佛法,这个不是普通的。像前面所讲的「不思议国」、「三世一切佛」,那普遍的,一切剎土统统都有,有显有冥。显是非常明显,你能够觉察得到;冥是什么?不明显,暗中在启示你,你不太容易觉察得到,但是时间久了,缘成熟了,豁然开悟,这个事也很多。那么高级佛法,那一定要根成熟,这不是初学。所以『或有剎中闻,一切佛力音』。如来果地上,有十种殊胜的德能,等觉菩萨都不能比的,何况凡夫。菩萨也有十力,但这个十力不能跟佛相比,这些都是对法身菩萨说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尺度放宽一点,不是法身菩萨有没有分?像《华严经》前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说的十种偈,里头有一种叫大心凡夫,也可能大心凡夫有分,他有能力接受,他能信能解,也能够奉行。那为什么是凡夫?见思烦恼没有断尽,带着业修菩萨行,有这一类的。他心量是真大,虽有烦恼习气,烦恼习气一般讲,不碍事,但是烦恼习气真的没断。处事待人接物,他烦恼不起现行,那就是说他定慧力够。戒定慧三学他有力了,这就是我们一般讲,他能够伏住烦恼,烦恼没有断,确实能伏住,这个叫大心凡夫,《华严》有分。

  一切佛的十力音,底下讲,『地度及无量,如是法皆演』,他当然也有分。「地」是什么?十地,十地菩萨修行的理论方法境界。「度」就是十波罗蜜,通常我们也讲六度,都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是《华严经》上讲的,后面还有方便、愿、力、智,再加上这四种,那就是十波罗蜜。大心凡夫他也能做到。而布施持戒是菩萨修学入手之处,那个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身心世界,这个话我们常常听讲,实际上这个话的意思很深,我们初学的人听了,还是不晓得从哪里下手。所以我讲得很简单,讲得很明白,我讲什么?从哪里下手?从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从这个地方入门。这十六个字,你要是放不下,佛门广大,你不晓得在哪里?你摸不到。

  果然把这十六个字放下,你一定把佛门找到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通大道。所以《金刚经》上佛讲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无论哪个法门,这个通大道就是通明心见性,通见性成佛。但是这十六个字是个障碍,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你修行不能成就,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障碍在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这是障碍?你要不能发现,不知道这是障碍,你怎么能够突破它?首先要发现、要明了、要清楚这个东西是障碍,这个东西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这个东西不放下,换句话说,你就不肯放下三途六道。那你来生还得要干,还得在三途六道打滚,生生世世出不了头。这是你不觉悟,你迷惑颠倒。

  现在学佛的人,不觉悟的人太多太多了,什么原因?不读经,不研究教理,他怎么会觉悟?说个老实话,纵然他读经研教,觉悟也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大经大论上佛菩萨讲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华严经》、《大智度论》上说的。世间聪明智慧,体会不到佛经的义趣,需要人讲,哪些人讲?真正修行人讲。为什么?他契入境界。换句话说,要能做到的人去讲,讲的才有味道。他能读,他能看注解,他自己没有做到。没有做到怎么?不是自己的,讲的是别人的,道听涂说,与事实真相总是隔一层。譬如你没有到过美国,现在请你介绍美国,你找许许多多参考资料来看,你写成报告,你说得头头是道,你没有去过,这就是虽智莫能解。要找什么人讲?到美国去过的人,对美国社会环境了解得很透彻,他来讲,不一样。从这些道理,我们就能体会到。所以过去就是中国人有福,李老师跟我讲的,中国历代翻经注经的这些祖师大德,都是修行证果之人,不是普通人。没有修证,没有契入境界,拿着别人的东西,道听涂说,不是那么回事。你仔细去听讲,他都把意思错解、讲错了,很多很多。会听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不会听的人,懵懵懂懂。这就是他欺骗不了内行,学了一点皮毛,可以骗外行,不能骗内行。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是根,基础的基础。

  「及无量」,无量就是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如是法皆演」,我们今天讲的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这是把佛法统统都包括了。他这里不讲「说」,如是法皆说,他不讲说,他讲「演」,你看看这个意思,演是什么?统统做到,表演给你看,不是说给你听,真做到了,这个叫真的在学佛。唯有学佛才能教人学佛,我自己做出一个学佛的样子给你看,学佛是这个学法。你自己不学佛,教别人学佛,没有这个道理,你怎么教?我们今天经营这个道场,管理这个道场,为什么管不好?原因在哪里?很简单,我们自己没有做到。为什么古来那些祖师大德管那么大的道场丛林,一个丛林几千人在一块共修,井井有条,一点都不乱,为什么他能管好?自己真修。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德能,大众没话说。方丈住持,纲领执事,这个纲领执事就是首座、监院、维那,哪一个不是以身作则?不能以身作则,不能够担任执事,所以执事是菩萨,不是凡人。执事是护法,清众是修行人。就好象办个学校一样,教职员是护法,谁是在学习?学生。

  所以护法的功德,在弘法之上。弘法要真正能产生效果,一定要靠护法。护法不护持、不帮助你,弘法的人再能干,再有学问、有德行、有善巧方便,没有办法发挥。就好象一个好的教员,没有学校去请,他没有机会教学,这个道理是相同的。我们看看中国历代丛林里面的住持、纲领执事,证明李老师说得不错,都是修行证果的人,他们来护持正法,来成就学人。所以这个道场代代都有高人出来,教得好,这后继有人。再看下面一首,第十首:

  【普贤誓愿力,亿剎演妙音,其音若雷震,住劫亦无尽。】

  大乘圆教决定不能少了普贤,《华严》,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庶男。普贤菩萨代表行,普贤行愿,代表行、代表愿;文殊代表智,在《华严经》上他代表十波罗蜜。十波罗蜜要文殊菩萨来落实,所以这两大菩萨,《华严》大教的纲领。『普贤誓愿力』,前面跟诸位说过,普贤十愿,这是最简单的从纲领上来介绍,愿愿都具足十波罗蜜,礼敬诸佛里面,有布施、有持戒、有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称赞如来这个愿里头,也具足这十波罗蜜。愿愿具足,交互起来,不但愿愿具足十波罗蜜,愿愿具足其他的九愿。礼敬,礼敬里面具足有赞叹、有供养、有忏悔业障、有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乃至普皆回向。哪一愿里头,都统统圆满具足,这是不可思议。『亿剎演妙音』,这个「亿」不是数字,这个亿是代表大圆满。《华严经》表法用十,表圆满,十个十是百,百千万亿都是代表圆满。愿是代表大圆满,究竟圆满,取这个意思。亿即亿剎,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佛剎一个都不漏,在那里表演《大方广佛华严经》,表演文殊的十波罗蜜,表演普贤的十大愿王,一点都不错。

  『其音若雷震』,这一句话不好懂。这音像雷震一样,我们没有听到。这是实在的,我们为什么没有听到?这个收音机出了毛病,收不到。我没有看到,眼睛出了毛病,六根暗钝不灵了。诸佛菩萨为我们表演,我们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你这才会体会到一点业障深重,自己的业障多么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佛,遍法界虚空界,在那里演说,从来没有间断过;依正都说法,六尘都说法。我们今天是在《华严经》里面得到这个资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有那么一点意思了。佛在经上所说的,我们能够赞同,能够体会,确确实实情与无情统统在说法,统统在表演,演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你要不能契入这个境界,这个经文的意思你就说不出来,你体会不到。

  诸位同学,你一定要记住,你为什么不能契入?你为什么不能体会?刚才说了,你有自私自利,你没有放下名闻利养,你还贪图五欲六尘享受,心里头还有贪瞋痴慢,所以你不会!你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有鼻你也闻不到香气。如果诸位真正把我这几句话听清楚、听明白,你应该怎么做?立刻放下这十六个字,你把这个障碍立刻放下,你就能契入。你需不需听我讲解?不需要,你也入这个境界。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一切人事物,你自然会看出一点门道出来,这一点门道肯定与佛华严相应,然后你才晓得这个大教不可思议,这个大教有无穷的受用,你真正能够体会到。

  『住劫亦无尽』,这一句讲时间,前面讲空间,遍法界虚空界,遍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超越空间,超越时间,这是华严境界,这是事实真相。

  唐朝时候,注解《华严》的,除了清凉大师之外,还有一位李通玄长者,他为《华严经》造一部论叫《华严合论》。长者在论里头有几句话,这一品经「华藏世界品」,讲的是毗卢遮那佛果地上的依正庄严,目的是教我们「见果知因」。我们看到果报如是的殊胜,从果上你就晓得因。就像我平常讲这最浅显的因果。我们看到现在这个世间富贵人家,这个人发大财,亿万财富,我们看到这个果报就晓得过去生中,绝对不是一生,多生多劫修财布施的果报,他得这么大的财富。看到这个人聪明智慧超过常人,我们就晓得这个人是累劫修法布施的果报。这个人健康长寿,我们晓得他过去生中修的无畏布施的果报,见到果就知道因。同样一个道理,看到现在人他的造作,他的思想,他的造作,我们也会知道他将来的果报。他现在欢喜财布施,他将来必定得财富;欢喜法布施,他必定得智慧;欢喜无畏布施,他必定得健康长寿。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佛为我们说这两品经「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他真正的目的是教我们见果知因。我们学习了,应当要仿效、要效法,果报太殊胜,因殊胜。实在讲,这个因我们很不容易看出来,这样殊胜的果报,不要紧,佛很慈悲,底下一品就把这个因说出来。我们想得这样的依正庄严,「毗卢遮那品」里面讲修因,好好的来学习,知道怎么个修学法,我们才能得这样殊胜的果报。

  佛表演,决定不会落空;佛教学说法也不落空。根熟的众生、大心凡夫现前得利益,所谓是这一生得度。善根福德少的,不成熟的,给他种善根。换句话说,帮他提升善根福德,让他下一次来生后世,有缘遇到这个法门继续再修。我们在这一生,善根福德,或者是能发大心,欢喜赞叹,依教奉行。你要晓得过去生中,多生多劫积的善根福德,哪有一生成熟的道理!所以我们对于没有成熟的那些人,可不要着急,一定要帮助他快快成佛。说老实话,佛菩萨都做不到,我们哪有这个能力?白着急。你的善心可嘉,但是怎么样?无补于事,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怎么做才如法?自己积极去修行,我自身一定要做到,一定要证得,这就对了,我成就了。我成就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很好的样子,帮助众生起信,帮助众生理解、契入。我怎么成就的,现前这个样子摆在此地,这是证据,这不是说空话。现身说法,这哪里是假的?能帮助人起信,能帮助人理解,激发他依教奉行。所谓自度而后才能度他,你自己没有能得度,也就是你自己做不到,你想度别人,佛常讲「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一定要先成就自己。

  换句话说,世出世间的事情,你要想成就都要从自己本身下手。这是自度度他不二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是这样成就的。我们如果不依照成规,另外想一个方法,难,那个不容易。又何况诸佛如来太多太多,法身菩萨不知道有多少?如果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他为什么不传给我?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走到正道,一个法门。这也有个比喻,譬如我们今天上高速公路,无论你从哪个地方上高速公路的小路很多很多,那就是无量无边法门。上了高速公路之后,就是一条路,到达你的目的地。我这个比喻简单,你很容易懂得。你想从哪一个匝口入这个高速公路,那由你自己选择,上路之后就一条。佛法如是,不例外,真正契入之后,就是觉正净。觉正净虽然给你讲三个,实际上是一桩事情。就好象高速公路里头有三条线,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三个车道,觉正净三个车道。这三个车道,无论你走哪个车道都没有问题,一直达到你的目的地。离开这三个车道,那你就离开了这个高速公路,你就到不了你的目的地。佛法修行证果,亦复如是。这个比喻很浅,寓意很深,你要细心去体会。大乘佛法超越时空。我们看最后一首:

  【佛于清净国,示现自在音,十方法界中,一切无不闻。】

  哪里是『清净国』?在佛的境界当中,没有一处不是「清净国」。为什么?经论上常讲「境随心转」,佛心清净,哪里不清净?佛在我们这个地方居住,我们这个世界在佛的境界里面是清净国;我们的境界里头,五浊恶世。你要问为什么?佛的心清净,把这个世界自然转成清净国。我们的心浊恶,所以现的这个依报就是五浊恶世,就这么个道理。真正通达明了这个道理,你们想想看,要不要看风水?不需要。改变风水,改变命运,在哪里?在自己的心地。心要转了的时候,什么都转过来了。我们前面所讲的福报,没有福报,心一转过来,福报现前,聪明智慧现前,健康长寿现前,没有一样不现前。从心地上转,不是从境界上转。从境界上转,累死,累死得到得不到?如果得到,那个累还有价值,毕竟我得到。累死了也得不到,那不叫冤枉吗?没错,真的是冤枉。这个事实,这个道理,我常常劝人读《了凡四训》,你能把《了凡四训》念上三百遍,念上三千遍,这个事实真相跟道理,你就豁然大悟,你真的觉悟,真正明白。

  这些书你念上几遍,没有用处。告诉你念个三十遍、五十遍,不起作用。什么原因?我们自己的障碍太深太深,突不破。为什么说念三百遍,念三千遍?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古人要千遍,我们现在的烦恼习气比古人重得太多太多,他念千遍,我们要念三千遍,不能少的。说这么多遍,怕你听到,这个太繁琐,算了,不念了,所以我再打个折扣,三百遍,这方便说。三百遍念过之后,我再劝你念一千遍,你有信心,你会念。一千遍念完之后,我再叫你念三千遍,行,慢慢的循序渐进来引导你。终极的目标,希望你觉悟,觉悟之后,你的命运就改了,一觉悟命运就改了,然后看你自己努力的方向,你的果报就不相同。所以境随心转,佛永远是「于清净国」,这个「于」就是当「在」讲,永远在清净国,心清净。

  『示现自在音』,佛得大自在,什么障碍都没有。我这五十年学佛,整整五十年,二十六岁开始学的。我学佛半年就吃长素,所以我吃素也五十年。你们如果说吃素不健康,你看看我这个样子,健康不健康?你们吃肉吃了五十年,你跟我比比看,看谁健康?五十年的心得,我讲经讲了四十四年,这马上过年到明年就四十五年了。我的心得就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长存这个心。对一切人事物都用这个心,决定不违背。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这一生学佛,二十个字。自在随缘,你的示现,身自在,行自在,特别是音,说法自在;这个自在音,说法自在。说法自在就是佛经上讲的四无碍辩才,你得到。得到,证得之后,你的慈悲心要发出来,帮助法界虚空界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我有义务,我有使命要帮助他。

  『十方法界中,一切无不闻』。为人演说是我们唯一的使命。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就是为人演说的,为一切众生演说的。这一切众生比人的范围就多了,一切众生就包括九法界、十法界,是来干这个的。这个心一发,给诸位同学说,把业力转变成愿力,我们佛门常讲乘愿再来。愿力超过业力,现前就乘愿再来,不是业报身。换句话说,不受命运支配。命运是业力变现出来的,愿力超过业力的时候,得大自在。在这个世间住世,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生死自在,一切自在。这是佛法修学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今天晚上把这一品经讲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