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保险语录:《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净空法师)第八七一卷——第八八0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23:50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一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七段积集宝香藏海,它所持二十层佛剎,请看第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间错,佛号开示福德海密云相。】

  世界的名号很好,众宝间错,好象排列成几何的图案,『众妙间错』。「妙」,意思含得非常深广,这个世界妙,众宝间错。当然我们从依报上一定能够想到那个世界的正报,为什么?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要不妙,依报怎么会妙?正报是这个世界的居民,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都妙。

  佛的德号『开示福德海密云相』。「开示」,在佛门里面常常听到,但是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懂得的人并不多,在这个地方碰到了,我们就简单说一说。「开」是开启,像门户一样,我们把这个门打开,打开之后你就能进去了。房子里面陈设有许许多多的珍宝,像博物馆一样,门打开了请你进去。这些珍宝非常希有,从来没有见过,不认识,不知道欣赏。于是这个人再为你指示,你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从此以后你识货了。这是开示的一般意思。佛用这个名词。

  一切众生心性里面有无尽的宝藏,通常佛跟我们讲三大类,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现在讲技能)、圆满的相好(福德是属于相好)。实在讲这三种,一而三,三而一,福德里面,当然有智慧、有德能;智慧里面一定有德能、有相好,一个现前,三个统统都会现前。佛法里面称为大圆满。密宗有大圆满法,显宗也有大圆满,大圆满是性德现前。我说性德现前,不说性德圆满现前,性德圆满现前那是如来果地;性德现前,三个东西都现前,这是圆教初住菩萨。所以圆教初住菩萨,你看看经上常讲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通常我们讲,他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相,他有能力。

  所以大乘教里头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学佛,没有别的,不管你学哪个宗派,修哪个法门,目标总不外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我们修学的目标,跟世间法不一样。自性,一切众生各个皆有,现在变成凡夫,什么原因?迷失了自性,迷了,不是没有。所以佛很慈悲,给你开示,把你的心性的门打开。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为我们做种种示现,就是帮助我们打开心性这道门。这门打开了,打开了怎么样?利根的人,就是上上根的人,行!他立刻看到了,识货;中下根性的人不识货,还要再劳世尊为我们一样一样的指示,细说性德,听的人要悟入。佛对众生的帮助只能做到开示,学生一定要悟入,你就得受用。老师慈悲开示,从来没有间断,学生不是各个都能悟入,那是什么原因?业障太重了。佛常常劝导我们,要断烦恼,要消业障;断烦恼,消业障,你的障碍就没有了,你才能悟,悟了,你才能入;悟是明白了,入是直下承当,跟诸佛如来同一个境界了。古人比喻里面说,同一鼻孔出气。入,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通常讲入一真法界,这个开示效果真正达到,要入一真法界。

  如果只有悟,没有入,这个境界就难说了,高的在四圣法界,低的还在六道,还没有出轮回。也就是说,观行菩萨悟了,相似菩萨也悟了,相似悟得深,观行悟得浅,修行的功夫都算是得力了。在这个境界里面,如果是遇到净土法门,带业往生那没有问题,恭喜你一生圆满成就,希有的因缘;如果修学其他的法门,观行即没出六道,相似即没有出十法界,还要很长的时间。诸佛如来、菩萨摩诃萨们对于这些众生不断的在帮助你,开示决定不会中断,天天开示、时时开示,帮助你觉悟,帮助你契入。

  佛在此地,这是对「众妙间错」世界的众生来讲,特别侧重在福德,我们想这个世界的人大概喜爱修福。佛非常慈悲,应机说法,佛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点我们要看清楚,我们要学习,佛从来不勉强一个人,我们不能不佩服。绝对不会说,你那个不好,我这个法门好,你要修我的才成功,修那个不成功。你们在一切经里面,佛有没有这种态度说话的?有没有这种语气说话的?如果是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语气,那开一个法门就行了,为什么开无量法门?无量法门是恒顺众生,不是随顺佛陀,不是随顺菩萨。佛恒顺众生,你喜欢什么,我就从这个方法来教导你,最后都是引导你回归自性。这种教学法才叫高明到极处,不会领你走岔路。喜欢修福德的,修这条路也能够明心见性。如果诸位看五十三参,里面有杀、盗、淫。甘露火王瞋恚心重,杀人不眨眼的,用这个方法也能修成无上道,这不可思议!胜热婆罗门愚痴,行,愚痴也是个法门,大乘圆教里头才有。顺逆都是无上道,善恶总是成佛之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华严经》上才看到这么圆满,这么究竟。无论是善法,无论是恶法,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圆人说教,无教不圆,全归无上道。只有在《华严经》里面才有,其他经里头没这个说法。

  所以众生喜欢修福,佛就教他修福的方法。修福,我们知道有极限,修福里面加上智慧,那个极限就突破了,就变成无上道。世间谚语里头也有所谓「福至心灵」,这个话的意思说得好,福德到一定的标准,智慧就开了。你要问为什么?因为般若、福德、能力(通常讲德能,福是相好),它三个是有密切关系的,它有关联的。就像一棵大树,它长了三个枝干,各个枝干不一样,三个枝干如果往下面看,往根部这边去看,看到最后,三个枝干都是从一个本生出来的,通了。诸位想想这个道理。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法门不论是顺是逆、是善是恶,都是这个根生的。随顺根本,我们讲这是善法;违背根本,我们说它叫恶法。法哪有善恶?法没有善恶。善恶从哪里来?迷悟,差别在此地,迷悟没有根。所以佛跟凡夫没有别的,迷悟不同而已。迷了,随顺烦恼;悟了,随顺菩提。哪里知道菩提跟烦恼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所以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只是迷悟不同,说一个不同的名词,你悟了叫菩提,你迷了叫烦恼,一桩事!

  虽然迷悟感受有苦乐不同,苦乐也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苦还能够灭吗?乐还能得吗?不是真的。总的原则上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苦乐都是有为法,迷悟也是有为法。只有自性、性德,那是无为法,绝对不会随生灭而生灭,那是真的。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说出一句话「缘起性空」,性空是真的,缘起是假的。这些道理,佛为我们开示,我们要细心观察,细心去体会,没法子悟入不要紧,你熏习的时间不够。宗门讲的,没开悟没有关系,疑情常常提起来,精神、思想集中,专注这个问题,不要胡思乱想,这叫观照。

  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叫你一天到晚,二六时中专注着六字洪名,跟禅宗的原则原理相同。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专门注意这句佛号,不要把这个佛号忘掉了,一切时一切处,你都守住这一句佛号在。这种方法,实在讲跟参禅、参话头的原理原则完全相同。它的效果很好,能把妄想、分别、执着伏住,到伏住的时候,功夫成片。因为你是念佛,你是求生净土,功夫成片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但是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往生,继续努力在这个地方修,把功夫再往上提升,烦恼没有了。功夫成片,烦恼有,伏住了。到烦恼没有了,烦恼断了,这个时候往生,生方便有余土,大幅度的提升。你功夫到这个境界,真的生死自在了。你要是聪明的话,我还在这里修。为什么?这个地方修比极乐世界修要快,这个地方修比极乐世界修难!你能有把握,这里修好。再往上提升,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这个时候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一到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所以可以不必着急。

  哪一类的人着急?自己烦恼习气很重的人,怕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长了会退心,又会被外面境界牵着走了。如果有这样的可能,早往生好,生到极乐世界,进步虽然没有在娑婆世界这么快,但是他稳当,不退转。这个娑婆世界是大风大浪,起得也快,落得也快,大起大落。所以你自己要有能力只往上起不会往下堕落,你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修行。古德说得很清楚,娑婆世界难成就,难成能成,这才是可贵;极乐世界是易修易成,并不可贵,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我们现前这个世界,进是大进,退是大退;如果你只能保住进,不会退,这个功夫了不起。保证自己不退转,没有别的,纯在觉悟,真正觉悟,真正有智慧。这个世界包括二十八层天,包括九法界依正庄严,决定不动心;在这个境界里头,决定不会起贪瞋痴慢,决定不会起人我是非,你就能不退了。

  所以到这个境界,娑婆无异极乐,说容易,真正做起来难。不说别的,就在现前境界当中,五欲六尘围绕在你身边,你有没有动心?这点自己要清楚,不可以自欺欺人,欺别人还能说得过去,欺骗自己,你的罪过就重了。你在菩提道上肯定堕落,没有办法提升。你要问什么原因?自己欺骗自己,你怎么能提升你的境界?欺人肯定自欺,不自欺的人肯定不会欺人。我们自己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在欺骗自己,好象从来没有想过这桩事情,但是欺骗别人或许有知:哦,他欺骗别人,那佛在经上讲的「自欺欺人」,欺骗别人原来这里头先欺骗自己。回光返照,就把自己的迷惑颠倒照见了,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发觉出来了。怎么改?归到一句阿弥陀佛就改过来了。把这个念头一转,转成阿弥陀佛,这是大福德。古人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的人有大福德。由此可知,掩饰自己过失的人,这人一点福报都没有,不要谈智慧了,智慧当然更没有。掩饰自己过失,隐瞒自己过失,这是最没有福德的人,最愚痴的人。

  「海」是表深广。「密」,给诸位同学说,佛法是正法,觉正净的「正」是正大光明,所以佛法里头没有秘密;虽没有秘密,佛法里头有深密。大乘八个宗派里面有密宗,密宗不是神秘,不是秘密,深密。这里的道理太深了,境界太广了,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理解,深!你要不要理解?不需要。它有一套方法,你照着这套方法修,这套方法实在讲,跟净土宗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手段不一样。它的方法是三密相应,口持咒、手结印、意观想,这叫三密,身口意三密相应,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伏住。我们净土宗现在用的是持名念佛,目标也是把妄想分别执着伏住。你们想想看,方法不一样,原理原则相同,修清净心!清净心到一定的程度,开悟了,跟宗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有什么两样?「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八万四千殊途同归。密是深密,福德也是深密,教你用这个方法,很深很深。「云」,前面讲得很多,非有非无,相有性无,事有理无。可以欣赏,可以受用,不能分别执着,只要你离分别执着,正确的。再看上面一层,第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一切庄严具妙音声,佛号欢喜云。】

  我们从这个世界的名号,就想到这个世界的居民,这世界里面的众生他们有一种爱好,喜欢『庄严具』,喜欢『妙音声』。换句话说,这个世界的人民,大概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熏染的习气,喜爱艺术;美术、音乐、雕塑、装饰、歌舞,甚至于戏剧,对这些特别爱好。佛能够随顺他,你喜欢这个,佛把他自己亲证的境界,完全用这种艺术的方式来演出、来表达,大家欢欢喜喜统统都学佛了。

  我们这个世间人,对于这些艺术表演也非常喜爱,释迦牟尼佛没有用这个方法来度众生。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毛病,最严重的是心不清净,妄念纷驰,心不慈悲,起心动念损人利己。所以佛在这个地方教学用仁慈、用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此时此处一切众生教学的方针,教学的总原则总纲领。但是众生是多变的,妄想多变,虽然多变,在一万二千年这一段时间里面,怎么变化还不离谱,所以佛陀这个教学的方针是正确的。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在这一万二千年当中,一千年是一个大世纪;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要占有十二个大世纪,每一个大世纪里头有小幅度的调整。无论怎么样调整,不能离开这个原则,一定要教众生仁慈博爱,一定要教众生清净寂灭。牟尼是清净寂灭,释迦是仁慈博爱;爱人不要害人,清净不要烦躁,这是释迦佛教我们的总原则总纲领。我们确确实实是这两种很严重的病状。

  小幅度的调整,我们可不可以用舞台剧、歌舞、演唱来弘扬佛法?可以的,大藏经里面有这些教材。古人编的教材,无论在文字上、在义理上,都比现在人编得殊胜,词句优美。就是经文的本身,你看到大小乘的经典,我们常常看到,经典里面有许许多多偈颂,这《华严经》我们读得很多。长行之后几乎都有偈颂,偈颂是可以歌唱的,跟中国的诗词一样它也押韵,不过对于平仄没有中国诗词那样的讲究。它押韵并不很严谨,所以就变成通俗,通俗一般人都能接受。我们在最近也听了一些佛曲,像《般若心经》,有人用这个配上音乐演唱;我还听过「大悲咒」,也是配上音乐来演奏的。其实最好是用什么?用偈颂,偈颂的句法整齐,而且押韵。

  古时候,梵呗是最好的佛门的传统音乐,这个音乐跟世间一般的音乐不相同。你仔细去听,仔细去欣赏,这个音乐能够叫你把心定下来,叫你静下来,不会勾起你的七情五欲。现在世间,特别是西洋的音乐,它故意在挑起你的情趣,喜怒哀乐,没有节制的在那里诱导,这个错误!中国古时候儒家的音乐,它有节制,让你的喜怒哀乐,它让你发,不能不发泄,不发泄不行,不发泄就会得忧郁症;发泄的时候有一定的节度,不能过分。佛法的音乐是把你化解,化得清凉,高明到极处。「一切庄严具妙音声,佛号欢喜云」,这个世界是个艺术的世界,佛在那里示现一个大艺术家。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再上面一层,第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莲华池,佛号名称幢。】

  「池」,因华得名,这个池子里面种的是莲华,我们叫它做莲华池。这个世界大概莲华池很多,所以这个世界叫『莲华池』,这是从形相上说。如果从表法上讲,莲华是表清净不染,这个世界上的居民心地都很清净、都很善良,没有染污,所以这个世界就称为莲华池。这个意思比上面那个意思更要殊胜。佛的德号『名称幢』,显示出这个世界里面的教主、导师,我们中国人讲的,名扬四海,名称普闻。「幢」,就是有普闻的意思,幢是高、明显。这个世界的众生没有不知道导师的,他的名称就像幡幢一样,非常的高显。用这个来做佛名,赞扬佛的教化,这个世间众生对佛的景仰,从名号上能够显示出来。再看上面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一切宝庄严,佛号频申观察眼。】

  世界的名号好,『一切宝庄严』。当然在表法里面,就是这个世界的众生一切都与性德相应。一切里头含义广,他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言、所作,一切的一切都不违背性德。这个世界如何的美好?佛法里头称为庄严,多少我们能体会到一些。又何况佛在经论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好、思想好,哪有不好的道理!一切都好。这是佛在这个世间教学的成绩,这么好的成绩,佛怎么会不欢喜!

  佛的德号『频申观察眼』,「频申」是形容自在,「观察」无微不至,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的教化最契机宜,众生才能够得殊胜的利益。我们现在现前这个世间,正处于极度动乱的时代,几乎在历史上,过去历史当中没见到过的。人心没有归依、没有依靠,情绪烦躁,行为乖张,一百八十度的违背性德,这还得了吗?佛菩萨在今天不来,不是不来,决定不能用佛菩萨的形相来,为什么?用佛菩萨的形相来,众生要糟蹋佛菩萨,毁谤佛菩萨。现在众生不欢喜善法,为什么?认为善法对他的约束太大。善法里头叫他不贪、不瞋、不痴,他做不到,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而无厌。你叫他不贪,那怎么行?他当然把你当作冤家对头,当然毁谤你,当然侮辱你,显示出贪瞋痴慢是正法。所以,佛菩萨在现代这个世间,出现在这个世界,不以佛菩萨的身分。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讲低姿势,最低的姿势来教化众生。随顺众生当中,以善巧方便来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你要很细心的去观察,你才会发现。

  我们知道一个原则,愈是众生有苦难,佛菩萨愈慈悲。那个示现,甚至于示现在动物、示现在树木花草、示现在自然现象。让你看到、听到了,有所领悟,佛菩萨的化现,无有方所,无有定向。在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无尽的慈悲。要不能够微密观照,怎么能够这样灵活的运用?如果众生觉悟了,见色闻声,有所悟入,你就见道了;见佛、见菩萨就是见道。这个地方并不是讲你见到佛像,见到菩萨现身,不是这个。是你在见色闻声当中有所领悟,有所觉悟,能够改邪归正,断恶修善,真的回头了。谁在帮助你?佛菩萨在冥冥当中帮助你。佛菩萨的示现是平等的,为什么别人没有感悟而你悟入?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不一样,就像《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从这些地方显示出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很厚,你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你能够感悟,感动觉悟。上面第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净妙华,佛号无尽金刚智。】

  这个世界名号、佛的德号都好,看样子好象是纯一清净。世界的德号『净妙华』。「华」总是表菩萨的修因,这个因,「净妙」。妙,实在就是讲的四摄六度,本经里面讲的十波罗蜜。这些都是从总的纲领上来说的,每一条里面无量无边。妙在什么地方?妙在能帮助我们断烦恼习气,断妄想、分别、执着,这些修行方法,这个妙!它有这样好的作用。恢复到自性清净,用自性清净心来修四摄六度,「净妙华」的本义,表法的意思。

  『佛号无尽金刚智』,金刚般若智慧现前了。「无尽」这两个字是说智慧的大用无有穷尽,用金刚智慧。这在前面说过,金刚比喻坚固、锋利、光明;智慧里面包含着德能、相好。佛在讲经说法常常用金刚做比喻。中国人,由于六祖惠能大师跟五祖忍和尚的提倡,对《金刚经》特别爱好。确实这部经里头言简意赅,古人常讲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纲要,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受持这一卷经,就等于受持六百卷《大般若》。《大般若经》是完全翻出来了,真的读诵受持的人不多,分量太大,六百卷。但是这一卷流通得最普遍,中国在过去不但学佛的人肯定念过,不学佛的读书人绝大部分都读过。流通之普遍,一切经都比不上。如果能够随顺这经典里面的教诲,把这些教诲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大智慧,思想、言行、境界,中国人讲气质,自然跟一般人不一样,金刚般若智慧。再看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莲华庄严城,佛号日藏眼普光明。】

  世界跟佛的德号都好,让我们看到、听到都生欢喜心,生仰慕心。『莲华庄严城』,前面跟诸位说过池塘里面种的莲华多,我们就称它作莲华池。大概这个城市里面栽的莲华很普遍,称它作莲华城。诸位要知道这是世界,莲华世界。「莲华庄严城」不就是莲华世界!在平常我们说莲华世界都是专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莲华确实非常非常的普遍,事上如是,理上更如是。极乐世界的居民下下品往生的,我们就讲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都是身心清净,一尘不染。

  西方世界是无量珍宝所成,没有泥沙,没有灰尘。我们这个世间家常日用,清洁工具非常重要,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没有听说过西方极乐世界有清洁工具。为什么?那个世界没有灰尘,没有染污,像莲华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西方极乐世界的居民得大自在,一丝毫的累赘都没有。我们现在旅行多少要带个行李,要带换洗衣服,西方世界统统没有。所以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需要什么东西它自然就现前了,一切都是从心变化所作;不需要了,不需要就没有了,用不着收拾。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年岁大了就知道苦,苦在哪里?生活很苦。现在的社会,大多数人家没有人伺候,你每天生活自己要操作,你的家自己要整理,要打扫,要清洁环境,三餐饭你要自己烧,活得好辛苦。

  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要警觉到,我还要过这个日子吗?纵然你来生得人身,你还是离不开这些苦恼。纵然修福,有人伺候你,到你福享尽了,你又怎么办?这些事情我学佛之后,细心观察我周围的环境,清清楚楚都在我眼前。少壮得志的时候,过的是富贵生活,家里面佣人很多;到晚年,衰老了,福报享尽了,自己要提着菜篮到市场去买菜。从前进出自己有轿车,现在要走路;远一点,骑个自行车,看到这个样子感到很可怜。我们从这里看到因果报应,享福的时候疏忽了修福,多半都是作威作福,气势凌人,到哪里去都是高人一等,他没有想到福报会享尽。享尽的时候你怎么办?这些归根结柢还是不读书之过。

  你看古时候,真正读书人得志的时候,还是守住自己的本分。为什么?他知道他到衰老的时候,他的地位、他的权势会失掉。做大官卸任之后,有没有想到卸任之后怎么样?你在位的时候,奉承你的人很多。卸任退休之后,还有没有人来看你?这要看你的德行,看你在得志的时候,你是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的。所以,以前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在得志的时候,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尽心尽力,不为自己。不贪、不瞋、不痴,退休之后两袖清风,过平民的日子,得社会大众的尊敬。虽然权势没有了,大众尊敬他,他的影响力永远存在。这是正确的,这是真正有智慧、有德行。家里纵然没有佣人,年岁大了,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给他服务,给他做义工,果报如此!在过去他肯帮助别人。所以,照顾老人、照顾残障病人很重要,见到了一定要帮助。无畏布施,自己得的果报健康长寿,老年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年轻人来义务帮助你,果报丝毫不爽。这要预先想到,到老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我在少壮的时候,没有想到种这些好因,到年老的时候,样样自己受到了苦报。常常修好因,你才会得好报。

  所以在现前的社会,义学真的很重要。义学要怎么个办法?最好是做退休村,老人公寓。美国称老人公寓,这个地方讲退休村,过去很多年我常常讲的弥陀村,养老!老人里面有很多身体状况还相当好的,他年岁大了,一般工作单位要用年轻人,不用他了,他退休了;他有学问、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这个时候退休村里面可以办学校,这个学校是义学。义学是什么?欢迎社会年轻人来上学,不收学费,义学。你来上学,一个星期有几堂课,你想学什么,为你开课。这里面课程的中心,教学的中心是道德、是技能,让你在这里学道德,学一技之长,就像现在是职业培训班这种方式,时间不长。社会天天在进步,有许多人找不到职业,到这儿学;培训几个月之后,你的水平提升了,你在社会上找工作就容易了。职业培训班是义务的不收学费,好事。老师也不要钟点费,老师都是退休的老人,非常乐意帮助年轻人。只要有这样的一个场所,有这样的一个设备,有真正发心的人到这个学校来做义务工作,或是做职员,或者是做教员,统统是义务。可以开许许多多的班,从儿童到成人,你需要什么,想学什么,只要我们找到这个义务的好老师,我们就给你开课。

  在中国历代这些大富长者们,办义学的人很多。宋朝范仲淹先生他就办了不少义学,而且办得非常成功。他也办了「弥陀村」,他不叫「弥陀村」。我们从前读书得时候,在国文里面念到一篇文章「义田记」,他那个精神跟「弥陀村」很类似。他买了很多的田产土地,这些田产租给农民去耕种,他收租。收来这些租他不是自己享受,照顾许许多多贫穷的家庭,他养三百多家。三百多家那不就跟弥陀村一样,跟退休村一样,免费,他供给。今天我们讲慈善,范先生真正是慈善家,他没有接受别人的捐助,完全是自己的俸禄节省下来做这么多好事。他官做到宰相,用他的俸禄来置产业,从事于生产事业,来帮助社会苦难众生,他行的是大德。我们净宗印光大师对他非常佩服,《文钞》里头常常提到,印光大师对中国古人最佩服的是孔老夫子、范仲淹。常常说范家一直到今天,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孔老夫子你看他的后裔,在今天这个时代还会受到社会大众尊敬,听到是夫子的后代,都另眼相看。二千五百年了,后人还享受祖宗的余荫,不容易!大德,没有私心,起心动念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在夫子那个时候中国没有统一,为天下众生!不是为他的鲁国,为天下众生,一生当中积了大德。我们后学读到他的书本、听到他的德行,应当起来效法。

  『佛号日藏眼普光明』,充满了智慧。「日藏眼」是慧眼,没有慧眼,你怎么能够见到真正的善因善果?没有慧眼,你怎么能成就大德?「日藏眼」是光明眼,这三个字是自己证得的,自受用。「普光明」是他受用,你能够以清净平等心普照世间一切众生,你的智慧普照、你的德行普照。我们细心观察,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是,孔老夫子也如是,刚才讲的范仲淹先生也如是。近代我们的印光大师,他的《文钞》光明遍照世间,尤其他教学的十六个字,一生自行化他的总刚领,那真是无尽的光明遍照。

  「敦伦尽分」,我说这四个字是大道!伦是同类,敦是诚诚恳恳,平等和睦跟我们同类相处。我们是人类,我们是人,人与人之间应当真诚平等和睦相处,就叫做敦伦。在大乘佛法里面,跟我们同类的这个面更大了。《华严经》上讲的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句话你要是真正懂得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跟我同类。不是人跟我同类,畜生跟我同类、饿鬼跟我同类,上至诸佛菩萨跟我同类,下到三途众生跟我也同类;再旁边涉及的依报,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跟我都是同类,共同一法性。那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平等,我们的慈悲、和睦遍虚空法界,没有日藏慧眼,你看不到事实真相。「尽分」是与同伦相处尽到我自己的本分,尽到我应尽的义务,这是大道。

  「闲邪存诚」是大德,时时刻刻防止邪恶、防止邪知邪见、防止恶念恶行,这是闲邪。存诚,心地常存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常存这个心,这个心是真心,这个心是我们的本心,本来就是这个心,大德,这是性德。我们为人处世得大圆满!但是还有来生,还有后世,生生世世永远不是大圆满,印祖教我们一个方法「信愿念佛,求生净土」,那就是究竟圆满的圆满;信愿念佛是大行,求生净土是大果。大道、大德、大行、大果,务必要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成就,圆满的成就,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二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七积集宝香藏海,这个二十层世界里面,请看第十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量树峰,佛号一切法雷音。】

  世界的名号『无量树峰』,峰是树的顶端。称到「树峰」,我们就想到这个树一定很高大,千百年的古树。它表法的意思,就是现在所说的建设,树立、建树就是建设。建设达到了颠峰,我们能够想象到这个世界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非常的丰足,丰富满足。这个名号前面有「无量」,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水平高。他们的科学技术、道德的行为能够并进,能够相辅相成。这确实是众生理想生活的环境,也是我们所向往的。我们今天的世界,道德的理念跟科学技术不平衡。科学技术不断的在提升,而道德相对的不断在堕落,产生极端的不平衡,给社会带来的是动乱,带来的是不安。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令我们感慨万千!我们如何向人家学习?看佛的名号。

  佛的德号『一切法雷音』,这个名号重要!佛在这个地方教学,佛所讲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道德、伦理、科技、文艺,统统都包括,没有一样佛不讲。所以这个世界才有这样的美好。回想我们今天世界,为什么搞得这么悲惨?今天世界有科技的教育,没有「一切法雷音」。「雷」是形容、是比喻振奋人心,令一切众生具有高度的警觉,所以一切法音当中加个雷;警觉这个物质科技文明决定不能缺少道德伦理,要有这个高度的警觉。道德伦理应该跟科学技术同时并进,一切众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这是树峰的意思。

  这两种教育如果不能同时并进,宁可要圣贤教育,要伦理道德的教育,不要科学技术的教育。为什么?伦理道德的教育不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绝对不会造成世界末日。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这个社会更美好。伦理道德教育丧失,这个世界肯定有灾难,不仅是家不像个家,国不像个国,连人也不像个人。人不像人,那人是什么?古德常说「人异于禽兽几希」,这个话说得好。人跟禽兽有什么差别?差别在人能接受教育,人能够成圣成贤,禽兽不能,差别在此地。

  人要不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人跟禽兽有什么分别?古圣先贤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间宇宙众生的真相,你都搞清楚、搞明白了,就称为圣人,称为贤人。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与性德相应。性德纯净纯善,你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自然然显示你性德里面的圆满智慧、德能、相好。你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境界里,你也会给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幸福,这是圣学的殊胜。中国人讲圣,「圣」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明了、明白,对于宇宙人生的道理、性相、事理、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决定没有过失,这叫圣。在中国习惯上把圣跟神合起来称,圣神、神圣一个意思。我们再看第十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日光明,佛号开示无量智。】

  这个世界居民充满了智慧,所以他们居住的所在有这么好的一个名称,『日光明』。这个地方叫「日光」,当然肯定是有高人居住在这个地方,教化众生、影响众生,这一位高人常常在这里教学。中国古人常讲「贤人国之宝」,真正的国宝是这个国家有圣贤,这个世界有佛。

  佛的德号『开示无量智』。从「开示」这两个字来看,佛是每天跟大家讲经说法,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一样,永无间断的在教学。教学的内容是什么?智慧。「无量智」就包括权实这两大类,这两大类展开来无量无边的智慧。智慧开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做到究竟圆满,样样第一,没有第二。只有智慧现前,所作所为才能做到究竟圆满,一般讲功夫到家!琐碎的那就不必细说了。就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举个例子来说:衣着,这是生活不能缺少的,衣着的质料、款式、裁缝都是一流的,为什么?无量智。从这里面看到你的智慧。饮食,从饮食的原料、制作到烹饪,一直到摆在餐桌上;所有这些餐具不但美好,整齐,有次第、有条理、有秩序,这里头还有智慧,还有学问,这一饮一啄也显示出无量智。这个世界人人都具足智慧,处处你都能够观察到真实智慧的流露。在哪里?在一切事相当中,在一切因果之中。这个世界想必也是纯一清净,不然不能有这样的美好。再看上面一层,第十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依止莲华叶,佛号一切福德山。】

  莲华表清净,莲华的叶也在水面上,我们仔细观察莲池,华叶都是清净无比。『世界名依止莲华叶』,这个世界依止的是清净。莲的德很多,看到莲的叶,当然你就想到华,你也想到果,莲是因果同时;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我们在佛门常常看到,佛足底下踏的是莲华;菩萨则有的时候是莲华,有的时候是莲华叶或者是莲华瓣,一瓣莲华。从这些地方表法,我们就能体会到,菩萨的修证没有佛那么圆满,但是是真的,不是假的。叶接近华瓣,华瓣接近这个华的全体,天台大师讲六即佛,分证即佛。我们讲究竟圆满佛,华;分证即佛,这是华瓣,莲华叶应当是相似即佛,跟真佛非常接近。

  佛在此地的教学,从德号上显示出『一切福德山』。山在此地是比喻高,福德高大像山一样,教化众生,让众生明了什么是真实的福德?什么是永恒的福德,享受不尽的福德?这个福德称性才做得到。怎么样叫福德称性?没有别的,自己要明心见性。你自己见性之后,所修的福德没有一样不称性,再小的福都是「福德山」。为什么?称性。对佛菩萨,对一般贫苦的凡夫,乃至于对畜生布施一文钱,布施很少的食物,福德都遍虚空法界,福德山!为什么?见性了。你这个布施供养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自性没有大小,自性周遍法界,所以福德大。九法界众生修福,怎么修都比不上一真法界里面初住菩萨,没有办法跟他相比。为什么?他称性,九法界里面的菩萨不称性。修究竟圆满的福德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般凡夫修的福德究竟能修多大,完全看你的心量。所以古人谚语里头讲的话「量大福大」,这一句话是真理。为什么初住菩萨修的福能遍虚空法界?他量那么大。圆教初住菩萨确确实实「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他修的福,大!

  我们举个比喻来说,用最浅显的比喻大家好懂,我们以自己的财物供佛,这福报很大了,供佛。佛拿我这个财物,又去布施那些苦难的众生,佛辗转就布施掉了。这里面的福德这个帐怎么算法?佛布施的福德是遍法界虚空界,他心量那么大。我们供养佛,我供养佛得多大的福报?随着我自己心量也得圆满的福报。如果我的心量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我的福报是一身;如果我的心量能够包这个社会、这个国家,那我得的福报就是这一国、这一个地方,帐是这么算的。福报遍一国,大概你的果报将来就做国王,你有那么大的福报。都从心量上来说,量大福大,量小福小,这里头因果的道理我们要懂。

  没有疑惑的布施,没有条件的布施,欢欢喜喜布施,你得到的果报自在。以财布施为例子,你的财富在果报上源源不断而来,没有操一点心,自自然然就现前了。如果你布施的时候有怀疑,布施之后后悔,你得不得福报?得。你的财来得不容易,你要费很多的辛苦,钱才赚得来,不是很容易就赚来的。有人很容易,根本就不操心,有人天天操心,才能赚得一些财富。修因的时候不一样,就是修因那个时候的心态不相同,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是一定的。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施舍痛痛快快欢欢喜喜,你要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一生当中,所得到的一切果报,过去生中布施的。来生的果报,那就这一生了,这一生我的布施供养是很痛快的,没有疑惑,没有条件,欢欢喜喜做,来生果报殊胜。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世出世间这些圣贤都常常讲施报,施是因,报是果,因果一定相应,决定不会有差错。所以佛在这个世间,教众生修福德。没有人教,那个真实的福德,大福、厚福不容易,这里面要智慧;换句话说,没有真实智慧,福报还是不容易修的。说来说去,智慧还是最重要的。只修福不修慧,他旁边还是有人在指导他,他修了真实福报,没有认真的去修慧,所以果报现前的时候,有福没有慧。再看上面第十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风普持,佛号日曜根。】

  『风』是四大之一,佛家讲物质,讲四大,物质它有四种性质,风是四种性质里面的一种。佛经上常说的「地、水、火、风」。地,是物质的形相,用地来做代表,它有形相。形相再小,肉眼看不见,这个形相存在。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仪器天天在进步,肉眼看不到的原子、电子、粒子,借着科学仪器看到了。这个世界,山河大地,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这些小的物质组合的。它组合成相当大了,我们肉眼看见了,所以肉眼看到很小的物质。一粒微尘,肉眼看到微尘,这个微尘不知道有多少原子聚集在一起,我们只看到一粒微尘,看不到它里面的组织。最小的基本的粒子,在佛法里面称之为极微之微,这最小,没有再小的了。它还是有四种性质,它确确实实是一个物质存在的,佛称它为地。这个小的物质,它有温度,佛就称它作火大;它还有湿度,湿度就称它作水大;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动,动就是风,所以称它作风大。地、水、火、风,这四个字是说明物质的基本四种现象,万物是它组合的,世界是它组合的,星球星系是它组合的。

  《金刚经》上讲一合相。基本的物质是相同的、一样的,一点儿差别都没有。我们人的肉体这物质,跟这些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芸芸众生,我们组成的样子不一样,那个基本的材料相同。组成我们人身的原子、电子,跟组成树木花草、山河大地相同的,一合相!这些基本物质在太虚空当中千变万化。缘聚的时候,它组成一个物相;缘灭的时候,它就散开,它到另外那里又有一个新的组合。所以物质不灭,精神也不灭。凡夫看生灭,这个生灭是缘生缘灭。法性,不随缘生灭;再跟你说法相,就是基本的粒子也不随缘生灭。这个道理很深,这是世间最深的物理学。

  这些物质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法相唯识里面讲,它是相分,从见分生的;佛家讲缘生,见分是缘!真因是什么?真因是法性,在四分里面,叫自证分。自证分是因加上见分是缘,相分就变现出来了。相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幻有。相会灭,灭了以后到哪去?又回到自证分去了。法相唯识学也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问,那是佛教的心理学,说明宇宙的来源,生命的起源。佛法,物理跟心理融合在一起。不像我们现在世间一般人,把心理跟物理分开,不知道它是一桩事情,把它看作两桩事情,这就产生错误。错误没有法子解决问题,为什么?没有见到事实真相。

  这个世界『风普持』,普是普遍,支持这个世界,这个我们很好懂。我们每天晚上看到天空当中许许多多的星球,这些星球,什么原因它能够保持在那里运动,不会掉下来,不会乱飞?科学家说明这里头有个引力,牛顿讲的「万有引力」,这个引力平衡。所以每一个星球都是动的,它基本的粒子是动的。它所组合的,无论组合什么样的形状、什么样的物质,全都是动的。组成星球,组成星系,星球星系在空中在运动。现在天文学家天天在观察,看天体,常常看到新的星被发现了,也常常看到老的星死亡、爆炸了、消失掉了。所以证明佛在经上讲,世界有成住坏空,无常!它不是永恒的存在。我们这个太阳系围绕银河系旋转,到底转几圈它会消失掉?我们不知道。肯定它会消失,太阳系会解体。太阳系解体,银河系不会解体。为什么?银河系庞大,它解体的时间比太阳系要长。愈是大的星系,成住坏空的速度愈缓慢;愈是小的星系,快速。

  我们人身在整个宇宙里面,是很小的一个宇宙,所以它的成住坏空时间很短。有些人少年就走了,十几二十岁就走了,有人寿命长一点的,八十、九十,百岁以上的实在不多;纵然是百岁,要跟宇宙星球来比,非常短促。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常常一块石头,这个石头的形成到现在几万年了,比我们人寿命长。看一棵大树,一千多年、二千多年、三千多年,我们称它作神木。三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释迦牟尼佛也在,那个时候这树是小树。现在夫子跟佛去我们二千五百多年到三千年了,这树还活着在,它的寿命比我们长,我们人对它无限的感慨!所以仔细观察,无不是动力在支持。

  『佛号日曜根』,曜是照耀,日是太阳;「日曜根」也是象征着光明遍照。佛教众生,总离不开智慧,就是在福德这一边,也是以智慧为体。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上面第十六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光明显现,佛号身光普照。】

  世界名号跟佛的德号含义都很深,很值得我们学习。『光明显现』,这是世界的名号,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个世界美好。光明是智慧,显现是非常明显的,没有丝毫隐晦,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这个世界的居民,这个世界上的各行各业,当然都是接受佛菩萨教诲熏陶,才有这么好的成就。我们从佛的德号就了解,这其中的因果何以这样的殊胜。『佛号身光普照』。这是我们今天不能不觉悟。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好,和平安定、繁荣兴旺,像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许许多多诸佛剎土,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真善美慧。不但是伦理道德完备,科学技术也发达;伦理道德跟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众生只得科学技术的利,没有科技的弊害,那要靠什么?「身光普照」。

  学习、修行要从自己本身下手,儒家讲得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是修正、是修理,我们这个身有毛病,要把这些毛病统统修正过来。果然修正了,这身就放光。佛家讲放光,练气功的人说这个身有气。中国人习惯也讲气氛,西方人讲磁场,磁场就是放光。身要怎么修?修身要正心,你的心要正。心如何能得到正?心正在诚意,你的意要诚。怎么样才能做到诚意?儒教导我们,意诚在格物,在致知;致知就是我们佛家讲的开悟。如何能使我们开悟?「致知在格物」。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圣人的教诲!什么是格物?物是物欲,就是你的欲望,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生活的欲望、精神生活的欲望。这个欲望要控制,欲望不能放纵。一放纵,你的智慧没有了,你的诚意正心全都没有了,根坏掉了。所以物质精神的享受,这不能够少的,适可而止,这是智慧。享受要提升,这是一桩好事情,但是,不是我个人提升,我要如何帮助整个社会全面提升?这是圣贤人。

  换句话说,真正大圣大贤,他绝对不去过那种特权生活,他一定过着大众化的生活。你看孔老夫子一生平民化,释迦牟尼佛一生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要跟社会最贫苦的人打成一片,不过特权生活,这是圣贤人的教育。在新加坡,诸位知道许哲,许哲的一生过的是圣贤生活。她不是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享受,她有能力。我们问过她,你为什么不把生活稍稍改善一点?她答复得很好:我要帮助最穷的人、最苦的人,我的生活要不跟他们一样的话,我怎么能帮助他?他们不能接纳!我跟他们一样贫穷,他们看到我欢喜!喜欢跟我讲话,喜欢跟我接近,我多了解他,我多帮助他。圣贤人的生活、圣贤人的思想、圣贤人的教诲,许哲现身说法。

  所以你要学圣学贤,头一个就是要把物欲放下。佛法自始至终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了解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性相、理事、因果,这是学问。你为什么不能成就这个大学问?就是因为你的欲望。欲望是烦恼,烦恼把你的真心,把你的智慧盖覆住了。你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是有跟诸佛如来一样的智慧、德能、相好,你今天为什么不能现前?你烦恼太重!念念贪求物质享受,迷在物欲之中纵情纵欲,果报是后患无穷。为什么?你要贪图享受,必定损伤别人。所以起心动念,自己冷静思惟是不是在做的损人利己的事情?你说:我没有,我虽然是利己,我没有损人。你没有仔细观察,这个地球上物质资源只有这么多,我要多享受一分,肯定就有人少得到一分,这个资源不是无尽的!六道凡夫起心动念,哪有说自利而不损人的道理?没有,自利决定损人。

  世界何以不平?不平是一切众生因地上所造的业不平。这是事实真相,每一个人命不一样,佛法里面讲的引业、满业。你得人身,那个业是相同的,引导你到人道里头来受生。但是在人道这一生当中,富贵贫贱、寿命长短,那是满业。也就是过去生中你的心行善跟恶,你修的善业多,你的满业得福报;过去生中悭贪吝啬,这一生当中当然得贫穷下贱的果报。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总得搞清楚搞明白。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如理如法的修学,能改进我们的果报。命里头没有财富可以得财富,命里头没有智慧可以得智慧,命里头短命可以变长寿。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看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的开示,中峰禅师对一些秀才们的开示,在《了凡四训》里头,你去看看就明白了。这些事情在古籍里头太多太多了,古人明了,古人相信。心行在道的,没有不善,没有不得殊胜的善报;心行不善的,为非作歹的,没有不受恶报。恶报有现世的花报,有将来三途的果报!

  佛法的目标,教学的目标,离苦得乐。为什么佛教我们初学,特别是出家人,在家也不例外,「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佛灭度之后,留下这两句话,这两句话重要。我们能吃苦,我们喜欢吃苦,我们物质生活上清苦,精神生活满足;有智慧、有德行,对于宇宙人生的道理通达明了。观察世出世间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走出一条智慧的大道,美满的大道。佛经上常讲,摆在人的面前十条路,你走哪一条?这十条路最殊胜的是佛道、菩萨道、缘觉道、声闻道,下面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都是道路。你走哪一条?我们今天物质生活虽然很清苦,我们走佛道,走菩萨道,快乐无比,身心清净,「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到这个世间来修自己,照别人,身光普照。自己修好了,身就放光!这个光就普照众生,众生得有福报,所以讲他要有眼光,他看到了,他得利益。

  这是我常常劝导大家形相很重要,你的智慧、德能、相好都在这个形相里头。你学佛,你的成绩,你的功夫在哪里?就在你这个面上,一丝毫也不能瞒过别人。我们修真诚心,真诚在脸上,真诚在你的行为上,你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你说哪一样不挂在脸上?同样道理,世间人的脸上是什么?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心行要是过分,你一看到那个形相就觉得很恐怖。这个人,这个人有杀气,这个人不好惹,这个人凶悍。你跟他一接触,你就会躲避他,对他敬而远之。他那个气氛让你不舒服,那个气氛就是身光。所以他是什么光,十法界里头都有光,佛有佛光,菩萨有菩萨光,饿鬼有饿鬼的光,地狱有地狱的光,不一样。练气功的人常说:这个世间善人,善人他的气是金色的、白色的,好!心术不正的人,他的气是灰色的,是黑色的。颜色不相同,气的大小也不一样;大小是你功夫,颜色不一样在这里面看到善恶。如果他能够善于运用,未尝不是好事情,为什么?看到善人亲近他,看到恶人远离他,这对自己修学有大利益。没有气功、没有特异功能,身心稍微清净一点,我们接触人多了,有感受。一看这个人是不是好人,是好人、是恶人;是个诚恳的人,还是个欺诈的人,都能够觉察出来。尤其在世间社会经验丰富的人,观察入微,一接触就明了了。从你的容貌、从你的言谈举止、从你的气氛(我们中国人讲气质),察言观色,怎么能瞒人?

  儒教我们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佛家讲的断烦恼、断习气,物欲!致知,致知是成就学问。佛法里面讲破烦恼障、破所知障,二障首先要破;儒家的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二障破了,诚意就现前,心就诚了。诸位要晓得「诚意」不容易,二障不断,你哪来的诚意?二障断了,在佛法里面讲证阿罗汉果;阿罗汉烦恼障断了,所知障还没断,他超越六道轮回,在四圣法界破所知障。所知障破了之后,诚意现前了。诚意现前什么境界?圆教初住菩萨。诚意是菩提心,真心。从此以后,处事待人接物,你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儒也是这个说法。你看佛家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儒家讲诚意,你证得了真心。

  真心起作用,佛家说两个,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换句话说,真心怎么对自己,怎样对别人。对自己叫深心,古人解释深心是好善好德,对自己是好善好德。德是什么?德是清净,我们现在讲的纯净纯善,深心!对自己,自己的心纯善纯净。对待别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不是对自己的,是对众生的。儒家把对自己跟对别人都合在一起叫正心;你的心正。正心就包括佛法讲的纯净纯善、大慈大悲,正心!心清净、正了,身当然就修了,身就放光。从你的身上放什么光?放真诚的光,放纯净的光,放纯善的光,放大慈大悲的光明,普照众生、普照世间,所以他这个世界才「光明显现」。

  再说得细一点的,悭贪这个烦恼断了,你就放布施圆满的光明;布施、供养,放这个光。《地藏经》上讲,大布施圆满光,大供养圆满光。一切的恶业断了,你放的是持戒、守法的光;嫉妒瞋恚断了,你放忍辱波罗蜜的光;懈怠懒惰断了,你放精进光;妄想、妄念、散乱没有了,你放禅定的光;愚痴断了,你放般若智慧光,统统都在你身上放出来了。四摄六度、文殊十波罗蜜、普贤十大愿王,都从你的形相上放出圆满的光明,普照虚空法界,这是圣人的学问。我们要能懂得,要能体会到,要从这个地方落实。

  现在讲和平跟冲突,首先要把内在的冲突消除。内在冲突没有了,内在就是烦恼习气,我前几天所说的,悭贪跟布施供养冲突。总而言之,就是自利跟利他冲突。我们必须放弃自私自利,内心里头内在的冲突没有了,才真正能够全心全力的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才能行菩萨道,才能行佛道,才能行圣人之道。圣人无私无我,没有烦恼,不造恶业。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雷音金刚宝普照,佛号最胜华开敷相。】

  这个世界的名号也非常好,很希有。『香雷音金刚宝普照』。「香」前面说过很多,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叫五分法身香。证得五分法身,相似位的是阿罗汉,分证位的是法身菩萨。由此可知,这个世界不简单,这个世界应当是纯一清净。「雷音」是法音,诸佛菩萨说法的音声,能帮众生破迷开悟,像打雷,能令人警觉。佛说法就像雷音一样,佛经里面常常还有一个比喻「狮子吼」,狮子吼也是雷音。「金刚宝」,学佛的同修都知道,比喻般若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学什么?学开智慧,开自性本具的智慧;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自性本具的。所以佛法称内学,佛法不向外攀缘,智慧、德能、相好都向内求,称为内学。外面求,纵然求到了,保持不长久,一定从内求。内求,那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性德的流露!后面有「普照」,普照对世界来讲,就是这个世界戒定智慧、自性般若,每个人好象都有。这个世界的人,我们肯定可以这样说法,少烦少恼。我们不敢说他烦恼都断了,烦恼少,轻!智慧福报多,都现前了,这个世界美好。

  佛在这里教化,佛的德号『最胜华开敷相』,与世界的名称相应。「华」是修因;好因。「最胜华」,最殊胜的因是什么因?我们知道成佛之因才叫最胜。「开敷相」,这个花不是花苞,花开了,开得非常圆满,开得非常茂盛。形容如来在这个地方教导大家,教什么?一乘法。怎么晓得教一乘法?「最胜华开敷相」。一乘法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世界是华严世界,佛在这个地方是以《华严》来教化这个世间众生,所以世界名称这样殊胜。「香雷音金刚宝普照」,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得,《华严》不容易!这个世界的居民,差不多都是契入华严境界,所以世界才有这样的美名,佛在此地善教,大众善学。再看这一大段最后的一段: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帝网庄严,形如栏楯。】

  栏楯是什么?栏杆,这个世界的形状像栏杆。

  【依一切庄严海住。】

  这说的依住。

  【光焰楼阁云弥覆其上。】

  这是世界上空的庄严。

  【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

  我们看到这是这个世界的顶层,二十层佛剎,这是最高的一层。

  【纯一清净。佛号示现无畏云。】

  这个世界是菩萨道场,因为『纯一清净』,清凉大师在前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六道,也没有九法界,「纯一清净」。换句话说,跟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是一样的,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换句话说,这个世界的居民都是法身大士,不是凡夫;佛菩萨的净土。世界名号叫『帝网庄严』。「帝网」是比喻帝释天的罗网、大梵天的罗网,用这个来做比喻、来形容,这个世界美不胜收,清净庄严。

  『佛号示现无畏云』。我们要着眼在「示现」,如来在这个世间,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得到不少的启示,所以能够体会此地如来一定是普门示现,因为后头有「无畏云」。普门的示现就跟《华严经》上相类似。我们在这部大经,这部大经四分,我们才讲到第一分,第一分还没讲完。但是在这一分,十二卷经文里面,我们已经看出门道,已经尝到法味了,你看如来在这个地方种种示现。在前面我们读到,这个经一开端「世主妙严品」,我们看到佛菩萨,看到诸天的天王,看到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神众,全是如来无畏的示现,不是真的。真的这些神众,那是凡夫,天王也是六道里面的众生,怎么能参与华严法会?华严法会这里面参加的条件是法身菩萨。佛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说的,这里面全是如来境界,如来果地上境界。所以古人讲,不读《华严》,不知道成佛的富贵,不晓得成佛的好处。

  《华严经》是太长了一点,读的人不多。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所谓工业科技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心情、身体紧张,分秒必争。所以对于文学疏忽了,认为这个东西不能赚钱,学这个没意思,于是古籍看不懂,没有这个文字的修养。佛经虽然是最浅显的文言文,但是它含义很深。你看看我们讲到这个地方,这才第十卷,《华严经》八十卷,八分之一,我们已经使用了超过一千五百个小时,八分之一。

  看出诸佛如来在虚空法界一切剎土众生做种种示现,这个种种是大无畏。十法界哪个地方佛都去,佛一点障碍都没有。去干什么?去帮助那个地区苦难众生,帮助他觉悟、帮助他离苦得乐。这是示现无畏。这一段我们看二十佛剎围绕,这是最高一层,实际上「积集宝藏香水海」的文只有十八段,缺少两个世界,这是经文传来不足,大意我们已经能看出来了。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三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八宝庄严海,请看经文:

  【诸佛子,此积集宝香藏香水海右旋,次有香水海,名宝庄严。】

  这是第八个香水海的名称。

  【世界种名普无垢。】

  这个世界种名称很好,普遍无垢。

  【以一切微尘中佛剎神变声为体。】

  这是华严境界,一切微尘中佛剎,前面很少见到。但是在前面我们曾经读到过毛孔、微尘,这其中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剎土;既然有剎土,当然有佛、有菩萨、有众生,普贤菩萨能入。它是以『微尘中佛剎神变声』为教体,它所持的世界也有二十层。我们从最下面这一层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净妙平坦,形如宝身,依一切宝光轮海住。】

  这一句说依住。

  【种种栴檀摩尼真珠云弥覆其上。】

  这世界上空的庄严。

  【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难摧伏无等幢。】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每一海前后都给我们说七桩事情,加上『纯一清净』,八桩事情。当中都省略了,只说世界的名称,如来德号。这个世界『净妙平坦』,「净」是清净,这个世界清净,世界微妙;「平坦」,就像西方极乐世界大地平坦,这是果报。平坦果报的因是什么?清净平等心。由此可知,这个世界一切众生接受如来的教诲,心地清净平等,所以感得的报土有如此的殊胜,跟后面「纯一清净」相应。

  『佛号难摧伏无等幢』,佛在此地教化众生的纲领。「难摧伏」,金刚般若!金刚能摧伏一切物品,一切物不能够摧伏它,所以称之为金刚宝。从这个德号,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到这个世界,世尊在此地是以般若智慧教化众生。「无等幢」,法幢高显,没有能够跟它相等的。那我们就晓得这在一切法里面是一乘法。这个世界没有三乘,当然更没有五乘佛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个世界如是。这个一乘,一佛乘,所以它是法身菩萨居住修行的道场,一真法界。

  我们读这一段经文,特别要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真诚、清净、平等,重要!这个心与一佛乘相应。虽然清净平等不容易,总要认真努力,相似位也不错;相似位都不能成就,观行位总要得到!真诚清净平等觉,能有观行位的功夫,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凡圣同居土里面上辈往生。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的人,生死就自在了。所谓生死自在,是说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如果这个世间还有可度之缘;换句话说,你还有能够帮助的众生,你可以迟一点到极乐世界去,多用一点时间帮助这些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听你教导的就是有缘人。你教他,你给他说法,他相信,他能理解,他能依教奉行,这个人跟你叫有缘,你就应当要帮助他。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与你都没有缘,他不相信你;你跟他说法,他不能理解,不生欢喜心,这就是没有缘。没有缘,那就应该早生净土,等到这个世间众生缘成熟了,乘愿再来,这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再看上面一层,第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炽然妙庄严,佛号莲华慧神通王。】

  佛的德号用「神通王」,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读过,这个地方是『莲华慧神通王』。世界的名称也不错,『炽然妙庄严』。「炽然」是非常兴旺的样子,微妙庄严。由此可知,这些世间众生的智慧高、福报大,感得莲华如来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莲华表清净,清净智慧,这是如来自受用的、自证的;「神通」是他受用,以无量无边的神通方便教化众生。「王」,在此地形容自在。当然如来果地上的六通三明都圆满,究竟圆满,所以没有任何障碍,用王来形容、来比喻。下面再看第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微妙相轮幢,佛号十方大名称无尽光。】

  这是无尽光佛,教化的『微妙相轮幢』世界,名号意思都很好,使我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微妙庄严。凡是用「幢」这个字,都是说它的「微妙相轮」。凡是用轮,都是讲教化,法轮常转,说明这个世界佛法的教学非常普遍。这个世界的众生各个都是相好光明,微妙相;我们这个世间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这个世界,如果经文具足应当也是纯一清净。为什么?从哪里看出它纯一清净?从它的相好光明上看,从果上看。佛的德号『十方大名称无尽光』。「光」表智慧,权实二智无量无边,所以佛的德号十方普闻。「大名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名度高。这样殊胜庄严的世界,这是佛在此地教化的成就,不可思议的成就,所以佛的德号十方普闻。再往上面第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焰藏摩尼妙庄严,佛号大智慧见闻皆欢喜。】

  这个世界的名号『焰藏』。「焰」是火焰,比喻智慧。『摩尼』,比喻自在如意。摩尼宝是如意宝,能如人意,千变万化。『妙庄严』这是总的形容,这个世界。焰藏是光明,摩尼是如意;焰藏是讲的智慧,摩尼是讲的福报。这个世界的居民福智具足,当然是妙好庄严。世界之所以美好,必然得力于如来教化。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晓得,佛佛道同,既然成佛,不论先成佛后成佛,实在讲成佛之后,没有先后,没有早迟,所有一切相对的观念完全没有了,为什么?妄想,都是妄想分别执着,断尽了。佛佛道同,佛的智慧相同、德能相同、相好相同,但是他所教化众生根性不相同。这里面有利根、有钝根,佛经上通常讲上、中、下三根,这是大分;上根里面又有上中下,中根里头也有上中下,下根里面亦复如是。再要细分,一切众生根性无量无边。众生根性不相同,不是佛教学的技巧、教学的方法有优劣,不是!是说众生根性。

  这个世界众生根性利,普遍都利,所以佛以『大智慧』来教导他,一切众生『见闻皆欢喜』,佛门里面常说的「法喜充满」。为什么欢喜?佛所教的真懂,佛所教的你要没有听懂,你怎么会生欢喜心?你能够生欢喜心,肯定你听懂,不但听懂了,你真的接受了。「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才真正能生欢喜心。烦恼消除,智慧现前,那怎么不欢喜!相宗所说的,转识成智;一般大乘教中常讲,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转苦为乐,当然见闻皆欢喜!由此可知,学佛最可贵的是你接触佛法之后,你要会转,你才能够契入境界。你要转先决的条件你要信,深信不疑;你要能够理解,深解义趣;你要发愿,要依教奉行。断烦恼,学法门,度众生,成佛道,真干!法喜充满是性德的流露。再看下面第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华庄严,佛号无量力最胜智。】

  这个世界名称『妙华庄严』,我们看到「妙华」,就会想到《妙法莲华经》。「华」,菩萨所修的因华。我们净宗同学在日常修行的标准,我们采取了五门功课。第一门,「净业三福」,这是我们修行的根本依。第二,「六和敬」。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拓开,愿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众生和睦恭敬,要有这样的大心。不能说我住在这个道场,我跟我们道场和敬,别的道场我就跟他不和了,这不是佛教我们六和敬的意思。佛的意思是教导我们,跟遍虚空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心量不能不大。心量不大成就就有限,总得要明白这个道理。

  佛的德号『无量力最胜智』。在这些地方希望诸位要留意,你看看我们读了许许多多诸佛的德号,诸佛德号里头,用智慧用得最多、最普遍。我们学佛决定不能够疏忽了智慧。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佛教是智慧的教学,这里面没有迷信。但是佛法里面讲的智慧,跟我们世间人概念当中所想象的不一样。世间人把聪明误认为智慧,佛法里面分得很清楚,智慧跟聪明不一样。世间人聪明,大乘教里面的术语叫「世智辩聪」;世间的知识、辩才、聪明,世间人有,不能说他不聪明,但是可以说他没有智慧。这什么意思?因为聪明跟智慧有时候在外表上看起来非常接近,但是实际上不相同。聪明是阿赖耶识里面种子所生,智慧是真如本性,本来具足的。烦恼、所知这些障碍减少了,智慧就现前。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烦恼障断了,正觉现前,阿罗汉所证的。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你就证得十法界里面菩萨的果位。如果再能够提升,破一品无明,你就超越十法界,你所证得的是正等正觉,这是智慧,这不是世智辩聪。由此可知,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是智慧,从意识里面生的叫世智辩聪。世智辩聪跟佛家讲的智慧源头不一样,好象两条河流一样,发源地不相同。智慧的发源地是真如本性,世智辩聪的发源地是阿赖耶识、第六意识,它怎么会一样?所以世智辩聪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反而障碍佛法。怎么会障碍佛法?它变成所知障,自以为聪明,用他的世智辩聪来批评佛法,来批评神圣的教诲,过失很大。自己障碍自己那情有可原,如果你再影响别人、影响社会,障碍大众,这个罪过就重了。

  孔老夫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司寇,时间虽然不很长,夫子上任头一桩事情就把少正卯杀了。少正卯犯什么罪?实在讲他没犯什么罪,就是世智辩聪影响社会。他批评圣人的教诲,许多人听了他的话,这个人能言善道,我们一般人讲辩才伶俐,毁谤圣学,影响大众。孔老夫子没有法子,只好把他杀掉。如果在今天这个时代,孔老夫子这个事情就做不成功,现在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法律保障了世智辩聪。从前没有这个法律,毁谤圣贤的教诲,那是很重的罪。今天毁谤佛菩萨、毁谤圣贤,没罪!所以圣贤教诲在这个时代要想能再复兴起来,不容易!只有少数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能相信,这个相信是过去生中的因深。没有深因,纵然遇到殊胜的缘,他还是不能接受;或者他接受了,不多时日,遇到这些世智辩聪,强词夺理批判圣教,他听听,是还有道理,很容易退心。这个人造的业重,将来的果报生生世世得愚痴报,这是他不明因果,真的是胆大妄为。这个罪,佛在经上讲的,比杀人身命这个罪还重,这叫断众生的法身慧命!他的愚痴果报时间就很长很长,到什么时候他真正忏悔,他才能够再得人身。这些事情,如果佛在经上不给我们做详细说明,我们怎么会知道?

  这个世界佛的德号「无量力」。力,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无量无边,我们常讲万德万能;无所不知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无所不能是自性本具的能力;还有一个无尽的相好,都是自性本来具足。诸佛如来在一切世间示现,示现的相种种不同。为什么不同?因不同。因是众生有感佛才有应,感是因,因不一样,佛现的形相也就不相同。佛的示现决定是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佛菩萨从来不执着,从来不会起心动念。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处所,做种种示现,我们细心去观察,形相不一样,教化众生方法不一样,但是有一桩事情那是完全一样的,什么事情?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从来没有分别执着过。如果佛示现在世间跟大家和光同尘,他也起心动念了,他马上就堕落变成凡夫,没有这回事情。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跟世间人不同的地方。所以,诸佛菩萨的心永远是寂静的;换句话说,永远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论在哪里示现,一丝一毫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慈悲的意念都不会夹杂。所以,他确确实实保持着纯净纯善,这是诸佛、法身菩萨,我们要懂得,我们应当学习。

  我们修行不能说不用功,不能说不努力,也在这里精进学习,但是多少年来不得其门而入,这话是真话。自己细心检点一下,反省一下就明白了,确确实实没入门。烦恼习气没有断,你怎么能入门?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见思烦恼里面见烦恼断了,你才入门;小乘证须陀洹果,大乘证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入门了。入门的样子,错误的见解没有了,见解纯正;思想里面还有错误,但是见解里头没错误。我们今天做不到,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的看法依旧常常看错,这就是没入门。那要怎么样才能入门?我们在道场也常常劝勉同学,五大类见惑里头,头一个身见错误;头一个错误,执着这个身是我。所以《金刚经》上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是菩萨。这个菩萨标准是在哪里?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不高,好象小学一年级。初信位的菩萨身见破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统统断掉了。他的知见正确,他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所以我常常讲,我们果然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放下,在一切境缘当中不再有这个念头起来,你才能入门;否则的话,你入不了门。这入门是「最胜智」。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六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出生净微尘,佛号超胜梵。】

  佛号的名称跟世界的名字相应。「微尘」是正报里面最小的;「净」,清净。微尘是属于相分,相随心转,众生的心不清净,相就不清净;众生心清净,相就清净。『世界名出生净微尘』,可见得这个世界的众生接受佛陀的教诲,清净心现前了,所以能转染污为清净。像我们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我们这个世界的微尘,浊恶!唯有佛法的增上缘,我们果然能够接受,依教奉行,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今天我们这个世间的居民也觉悟了,觉悟什么?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了,被人为染污了。科学家提出警告,如果不赶快改善,五十年之后,这个地球上不适合人类生存,这是严重警告。但是有没有效果?确实许许多多国家、地方政府都在很认真的提倡环保。为什么效果不彰?那就是没有找到根本,不是在根本上做保护的功夫,而仅仅在枝叶上,枝叶上很难收到效果。根本是什么?根本是人心。今天我们的真心被污染,我们的真诚心被污染。现在是什么心?虚伪。清净心被污染,现在这个心浊恶;平等心被污染,这个心贡高我慢;正觉变成了愚痴,慈悲变成了自私自利,这是什么?无明烦恼。浊恶不断的再向上提升,性德逐渐逐渐消失了,这个世界怎么能不乱?这个世界怎么能不浊恶?佛所说的五浊恶世,正是讲我们现前这个地球。我们看到诸佛世界清净庄严,我们要觉悟。

  佛的德号里面告诉我们『超胜梵』。「梵」,这是印度梵语,意思是清净。清净上面加个胜,胜是殊胜,殊胜的清净,大梵天王,菩萨要超过他,真正要做到纯净纯善。我们学佛,佛是纯净纯善。我们学佛要抓住重点,佛法的重点是觉、正、净;觉正是纯善,净也要达到纯净。特别是我们学净土的同学们,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将来求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但是你要记住,往生西方世界的条件是什么?诸位只晓得执持名号。「执持」两个字怎么讲法?执是执着,持是保持。二六时中(我们今天讲昼夜二十四小时),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叫执着;决定不能有一个杂念夹杂在里头,这叫执。持是什么?永远保持,不能失掉,这叫做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是你功夫成就,一心不乱你得念佛三眛,心不颠倒你开悟了。所以,执持两个字里头就是「不容毫分不善夹杂」。

  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念佛的秘诀九个字「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九个字就是注解执持。不怀疑、不夹杂是执,不间断是持,这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势至菩萨为我们开示念佛法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执,净念是执,相继是持,保持!经文说得那么清楚、说得那么明白,我们千万不要错解了。念佛人口里面念佛,心里头打妄想,把你念佛的功夫完全破坏了。你念佛既没有受,也没有持,执持两个字都没有。古德说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后一句就不好听了,「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不知道。我们今天知道怎么念?用真诚心念、用清净心念、用平等心念,务必要向着纯净纯善这个标准努力。真正要达到这个标准,不能不放下万缘。一般人做不到,不是别的,放不下!现在我们晓得不能不放下,不放下自己吃亏!这一生空过了,没能成就,那是真正错了。要多想想「超胜梵」如来的名号。再看上面第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

  这是距离,大概每一个世界的距离都差不多。

  【有世界名普光明变化香,佛号香象金刚大力势。】

  这个世界的名号『普光明变化香』,多好!「普光明」是般若智慧遍照。「变化香」,香表戒定慧,表五分法身,戒定是行门;「变化」说明是活的不是死的。念佛法门,佛陀教导我们持戒念佛,以戒为师,我们都应该常常记住,决定不能够疏忽,念念奉行。但是,戒是日常生活的规矩,我们常讲的生活规范,生活的一种形象。古今中外不同,所以你要懂得通权达变,活活泼泼;事相可以随时变,精神、原理原则永远不变,这个道理要懂。佛教我们持戒目的何在?你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就不懂得持戒了,目的是教我们得清净心。「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是修因,果德是禅定、是清净心,所以一切戒律、仪规,目的都是要我们得清净心。不杀生,把杀业断掉;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没有一条不是帮助我们恢复清净心的,这是就五戒浅而言之。但是戒有律仪戒、有定共戒、有道共戒。真正得定了,会不会破戒?会不会犯戒?不会。戒的目的是得定,定已经得到了,不会犯戒。但是他持戒的方式活了,不是那么呆呆板板的,通权达变,变化香!给我们最明显的变化。

  《大藏经》里头有一部书叫《神僧传》,看看那些人,他们的生活规范好象是破了戒,实际上没有。古时候宝志公那个时代,四川宝香禅师在那边度化一方,但是那一方的人很难接受法师的教诲。法师在那边多年,教化没有什么成绩可言。四川那边有一位信徒到东方来(四川在西,沿海在东),这个人见到宝志公,宝志公问他: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四川来。宝志公就说:你们四川的香贵贱如何?这一位信徒听到宝志公问他香(四川那边的香)贵贱怎么样?他就答道:我们那边的香很贱。宝志公却说:贱,你还不走吗?这个人就回到四川去了。回到四川就见宝香禅师,宝香禅师问:你这一次出去参学遇到哪些善知识?他就告诉他,遇到宝志公。他说:宝志公问你些什么话?他说:宝志公问我四川的香贵贱如何?他说:你怎么说?我说很贱!他说:那宝志公怎么讲?他说:你还不走吗?他问的那个香贵贱,就是问的宝香禅师,宝香禅师在那边教化众生,大众是尊重他还是瞧不起他,贱是瞧不起。可是这个人以为是烧的香、卖的香。

  宝香禅师一听明白了。这个禅师平常持戒严格,到第二天,通知所有的信徒,告诉大家今天法师大开杀戒,请大家吃饭,鸡、鱼、肉东西好多好多,破例!大家感觉得这个禅师很奇怪,今天怎么会有这个举动?法师首先叫人在寺庙门前挖了一个很大的池子,放了水。他跟大众在一起,大鱼大肉照吃,别人也很欢喜,都吃。饱吃一餐之后,宝香禅师到新挖的池边张开嘴,吃的那个鱼一条一条出来,游到水里面去了,吃的那些鸡鸭都飞出来了。人看,看呆了,才晓得这不是普通和尚,他在现神通。现完之后,他就往生了。这个人才恍然大悟,宝志公叫他:贱,贱你还不走吗?变化香!所以戒律,每一条戒律都有开遮持犯,你不能不懂,你要不懂,你就死在戒条之下。每一条戒有开缘,宝香禅师最后一招用这个来普度众生,让这些信徒统统感动了。但是他表演之后,他就走了。这是一个例子。

  在中国佛教里头,济公长老是个最明显的例子,家喻户晓,但是济公长老的知名度是被小说宣传出来的。《高僧传》里面确实有他,传记真的是很长,叙述他老人家当年住世的时候,示现种种神通不思议事。《高僧传》里面他的传记好象有四卷,分量很多。近代民国初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师,他的形迹很像济公。乐观法师写了不少他神奇的事迹,这书的名字好象是《金山活佛神异记》,还是《神异录》,有二十多篇。这些都是变化香,「普光明变化香」。普光明是慧,真实智慧,用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千变万化,得大众的信仰,劝许许多多人回心向善,功德不可思议!

  这个世界佛的德号『香象金刚大力势』。「象」在佛法里面也是表法的,佛门里常常讲龙象,象表定。你看大象那个样子,无论它是站着,或者它走着路,好象都在定中。佛经里头有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就是指的象,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香」是表戒定,「金刚」是表般若智慧,「香象金刚」就是戒定慧三学。「大力势」,你要问世间什么力量最大?佛告诉你戒定慧的力量最大,「势」是威势。谁能相信?大概入佛少分的人相信,确确实实在这个世间,没有任何势力能超过戒定慧。我们应当要好好的学习,世间种种威势都不是真实的,唯有戒、定、般若是真实的,带得走的;世间种种威势带不走,所以跟你讲是假的。再看下面第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光明旋,佛号义成善名称。】

  这个世界名称也很好,『光明旋』,「旋」是个动相。实实在在讲,我们这个世间众生肉眼所能见得到的,最大的发光体就是太阳。太阳有自转,太阳也有公转;围绕银河系是公转。这个火球在空中,它是旋转的,「光明旋」就是这个意思;光明遍照世间。

  『佛号义成善名称』,这个意思是一切义成就。这个「义」,含义很深很广,有理、有事。理是义理,事是我们应当做的,这都称义。我们道场有许多义工同修,他们每天在此地尽义务,为道场工作。道场分配他的工作,他能把他所分的这一份工作看作是本分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就是「义成」。那么佛,佛的义务是教化众生,诸佛如来、菩萨、声闻示现在九法界,我常讲的,他们的身分都是多元文化的义务工作者。因为他们不要报酬,全心全力为正法久住。

  义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学,讲经说法教学;另外一种是护法,在道场做这些行政、护持的工作。道场是一个学校,学校里面有教员、有职员,职员是护法,教员是讲经说法,教员跟职员统统都在弘扬正法。有教员没有职员,这个道场不能成就,所以弘护一体,弘护的功德一样大。决定不是说讲经说法的法师功德大,我们这里面做义工的这些同学功德就小了,没这个道理,平等的。就像钟表一样,钟表指示时间,指针就好比是弘法的。法,讲经说法的法师。护法的,这个指针背后的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螺丝都是护法的,少一个,指针就指不准,不是快了就是慢了。你们从这个比喻上去体会,弘护是不是平等的?

  弘护的功德没有差别,不但没有差别,我过去常讲,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我说那些话的时候,是我想象当中应该是如此,以后读《涅盘经》,佛果然这样说法,我没有想错。我是我自己这一生亲身的经历,我要得不到韩馆长三十年全心全力的护持,哪里会有今天的成就?不可能!韩馆长往生之后,又有一些大德居士全心全力的照顾,才有这几年的成绩。没有这些护法的大德,我们纵然有一点智慧、有一点能力,无用武之地!所以我们对于护法的菩萨永远感恩。古大德教导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诸佛菩萨都是报恩者。韩馆长往生,我们离开台北华藏图书馆,我写了六条「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德,我每天读诵、讲经,以此功德为所有护法回向。一般宗教里面常说,一切荣耀归上帝。今天在我的分上,一切荣耀归护法。没有护法,哪里有成绩可言?没有护法,正法何以能住世?全靠善护。这些护法全都是义工。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层,第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宝璎珞海,佛号无比光遍照。】

  佛的名号总是跟世界名号相应,世界名号『宝璎珞海』。「宝」,我们一定要懂得称性是宝。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常说不能随顺烦恼;随顺烦恼叫造业。那怎么办?我们随顺性德,随顺真如本性。这句话必须是明心见性的人,他才能做得到。我们凡夫没有明心见性,如何随顺性德?这不是没办法,也有办法。我们大家都知道,诸佛如来是见性的人,而且证得究竟圆满的自性;法身菩萨统统都明心见性了,只是他们见性,还没有到究竟圆满,统统是明心见性的人。这就好办了,我们向他们学习,看看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是什么心,做的是什么事,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处事待人接物,细心去观察,跟他学。为什么?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随顺性德,都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们跟他学就是随顺自性,就是随顺性德。他在哪里?他在经教当中。佛在经上一再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给人看,说给人听,这就是随顺性德。随顺自性,不随顺烦恼,不随顺习气,我们就成功了。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右旋十海,第八宝庄严海所持的佛剎,这也有二十层,请看第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华灯幢,佛号究竟功德无碍慧灯。】

  从世界的名号,我们能得知这个世界居民大致上的状况。『妙华灯幢』,显示这个世界的众生,在大乘佛法修学有殊胜的成就。「妙华」是代表大乘的法门,「灯幢」那就是学习成绩的表现。佛陀的德号是此时此处教学的纲领,『究竟功德无碍慧灯』,功德达到究竟圆满,如来果地!教化的对象,也就是说哪一等的学生才有能力接受如此的大法,使我们当然就想到法身菩萨。所以,这个世界肯定是纯一清净,因为世尊在这个地方的教学是「究竟功德」。戒定慧是功德,六度十波罗蜜是功德,普贤十愿是功德;做到究竟圆满,只有法身菩萨才能承当。对我们来说,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做到究竟,但是不能不做。特别对「功德」这个名词要很清楚、很明白,不能把这两个字的意思解错了。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同修,功德跟福德混淆不清,把修福德当作是功德,这个错不小!为什么?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在五十一位菩萨阶级里面,功德能帮助你提升,福德不能。

  「无碍慧灯」,当然是说的无碍智慧,诸佛如来究竟极果所证的无障碍的法界,清凉大师在本经里面跟我们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碍,没有智慧怎么能得无障碍境界?所以慧是能证,无障碍的境界是所证。重要的是慧,慧由定显发出来的,定一定由持戒来促成。虽然都是自性本具,没有缘,性德不能现前;所以缘,一切诸佛如来都重视。佛法里面讲一切法,讲缘生,不讲因生,特别重视「缘」这个字。再看下面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善巧庄严,佛号慧日波罗蜜。】

  『庄严』再加上『善巧』那是美不胜收,「巧」是巧妙,不但有巧思,还有巧妙的工艺。我们知道,不要说法身菩萨的报土,就是阿罗汉的报土,欲界最高的一层,他化自在天的报土,已经让我们见到不思议的善巧。为什么?所有一切受用不劳营造,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世间一切要靠自己经营建造,我们希望有一所房屋,自己要去构思,要去画图,要去召集工匠来营造。这是我们世间,福报要跟诸天来相比,差远了。人世间帝王的宫殿都是经营建造的,不像天上的宫殿,一切都是化生的,变化所作,这个变化是随心所欲,这才显出自在。一层比一层巧妙,忉利天人的福报比不上夜摩天,夜摩天的福报比不上兜率天,兜率天比不上化乐天,化乐天比不上他化自在天。如果到法身菩萨的境界,那我们就没有法子想象了,只能说那是无比的殊胜。

  「善巧庄严」,善巧庄严从哪里来的?我们可以从如来德号里面得到一点消息,『慧日波罗蜜』。这句话要用我们现在普通话来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成就无比殊胜的善巧庄严,归根结柢,智慧重要!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终极的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悟的目标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来果地上才圆满,等觉菩萨还不圆满。成了佛之后,又怎么样?成了佛之后,要为一切众生去表演、示现。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有缘的众生他是什么样的程度,就做什么样的表演,逐渐把众生的程度向上提升;提升到究竟圆满,佛的教学对这个人告一个段落。虚空法界诸佛剎土里面,还有无量无边无数的众生,有些还没觉悟,有些觉悟了没有圆满,所以菩萨为一切众生示现教化,永远没有停止的。再看第十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栴檀华普光明,佛号无边慧法界音。】

  「栴檀」,宝香!『栴檀华』,栴檀树开的花,这是比喻,不但有香而且有花。香花是一切众生都喜爱的,没有众生不爱香花的,所以佛门里面「迎请」都离不开香花,「香花迎,香花请」。世俗里头也有,我们通常在飞机场常看到,在轮船码头常常看到,贵宾稀客来访,我们都献花;还有些地方用花串成缦,献花缦,香花迎请。香花表戒定六度,我们通常讲三学六度,表这个意思。三学六度有了辉煌的成绩,普放光明。三学六度是自受用,是自己的性德,自己的德行成就了,必定能感化众生。从他的感化、从他的影响,就是放光动地。

  由此可知,菩萨发愿普度众生,用什么度?一定要用自己实际修行的成就来感化众生,这叫度。所以佛在大经里头常讲「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话有很深的道理在。你自己没有做到,你想影响别人,没有这个道理。戒定慧你做到没有?六和敬你做到没有?四摄六度你做到没有?你做到,肯定能感化人,被你感化的那个人就得度了。这在佛法里常讲的「佛度有缘人」,被你感化的是有缘,你不能感化的,没缘。为什么不能感化?至少这里头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我自己的修行功夫不够,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对方的众生业障非常深重,这两个因素。有些人受感动了,他业障轻,我们一点小小的成就,他就受感动。业障深重的怎么办?我们自己要加功用行,我们要以深度的功夫,他看了才会受感动。

  诸佛如来何以能感动那么多众生?我们晓得他的功夫深,彻法底源!修行功夫到圆满了,三学圆满、六和圆满、四摄六度样样都圆满了。但是诸位要晓得,依旧有很多众生对如来的示现不见不闻,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看到业力不可思议。所以大乘经上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烦恼习气的力量太大太大了,经中常说「能敌须弥,能障圣道」。我们发心学佛,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能不认真努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不从这上面着手,这一生的修学必定空过。

  佛的德号『无边慧法界音』。「无边慧」是佛的自证,无量无边的智慧,佛成就了、圆满了。「法界音」是化他,教化众生的范围是遍法界虚空界,没有局限的,你看看这个心量多大。在佛法里面讲这是本心,你的心量原本就是这么大。我们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心,现在起心动念范围非常窄小,这是迷,这不是悟。再看下面第十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帝网幢,佛号灯光回照。】

  世界的名称是从比喻上说的,帝释天的罗网,『帝网幢』也非常壮观。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得这个世界众生修行的成果。佛在这个地区教化,用的方式是『灯光回照』。我们就名号来思惟观察,很像中国古代孟夫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又曾经说过「反求诸己」,这都是「回照」的意思,真正修行人懂得。你看《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向大众报告,他用什么方法修行证果的。菩萨自己说,他用的方法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就是回照。凡是修行真正有成就的人,菩萨也好、罗汉也好,乃至于世间大圣大贤,哪一个不是用这个方法?反求诸己。《坛经》里面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六根不会向外面跑,他能够收摄,都摄六根就是反求诸己,成就自己的德行。

  凡夫不一样,所以永远做凡夫,而且一世不如一世。为什么?他的罪业在累积,天天在增长,天天在加深。怎么知道他在那里累积加深他的罪业?所有一切过失都是别人的,错了!跟觉悟的人那个态度完全不一样,觉悟的人所有一切过失是我自己,别人没有过失。这个道理很深,一般世间人看不出来,他不能理解。他在旁边看,明明那个人有过失,你怎么说没有过失,你自己有过失?如果你真正懂得,《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你懂不懂?你听了:我懂!你不懂,你要懂了你才晓得世间没有过失,过失在自己,这一切不善是我性识变现出来的。你找那个不善的根在哪里?根是自己的性识,是自己心现的、自己识变的,你怎么能怪外头境界?这是你真正把根源找到了。

  怎么样转变外面境界?还是从自己的心识上转变。外面这个境界不好,我的心不好、我的识不好。心是什么?妄心。识是什么?阿赖耶含藏的一些习气种子。我自己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无论是人事环境,都是自己心识里头变现出来的,你怎么能怪人?你怪人只有增加麻烦,不能解决问题。诸佛菩萨、法身大士他们的问题为什么能解决?他们就是懂得反闻闻自性。他不在外头境界改,他在自己内心改;内心务必要修到纯净纯善,那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个道理很深很深!我在大乘经教里头,经过五十年的熏习才明白这个意思。明了之后不向外求了,能回过头来向自性里面去求,你才能够真正入无障碍的法界。你要不知道从心性上去求,六根往外头六境上去跑、放逸,凡夫!

  我们自己过去无量劫以来都是六根放逸,流向六尘境界回不来。所以,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自己永远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自新。起心动念都是责怪别人,责怪老天爷不公平,责怪老天爷辜负我,你说糟不糟糕!不要说这种行为了,这个念头就是很重的罪业,这是平常最容易犯的。我们不说别人,说自己,自己会不会常常有这个意念?特别是我们以善心善意对人,别人以恶意来回报,心里感到难过。不了解事实真相,没有智慧。如果有智慧,了解事实真相,就不会见怪了。逆境恶缘心平气和,不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心行得其正,常常知道回光返照,这是内省的功夫。世出世间圣贤他为什么能成圣成贤?凡夫何以能成佛成菩萨?没有别的,内省。他会做这个功夫,他这个功夫绵绵密密,从无间断。所以他的德天天在加厚,他的烦恼习气天天在轻,他的智慧天天在增长,不一样,内省功夫得力。这个世界佛陀苦心在这里教诲,大众认真学习,成绩显示出来了;帝网幢世界那就是成绩、是果报。再看下面这一段,第十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净华轮,佛号法界日光明。】

  我们看世界的名号,知道这个世界佛陀的教学很普遍,很成功。『轮』就是教学、教育,我们今天讲推动、推行、推展都是轮,没有轮怎么推法?推动大乘的教学,『净华』是大乘,清净的三学、六度、十波罗蜜。当然首先是心清净,心不清净,一切法都不清净。为什么?一切法是心现的、识变的。所以佛法常说心清净则身清净,身心清净,境界就清净。境界不清净,境界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清净,根源是我们的心不清净。

  由此,我们明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懂得保持身清净。不但身体要清净,衣着整齐清净,这是表法。儒家讲的礼,服装叫礼服,衣是表礼,整齐清洁,这就是以礼待人。现在在社会上,大的喜庆宴会,我们都知道要穿礼服,表示对与会大众的尊敬。我们住家在这个地方,我们的房子每隔个两三年要油漆粉刷一番,院子里面的花草也要照顾得整整齐齐。为什么?对我们居住的地方尊敬。跟我们同在一起的这个地方的居民,每一个人家里面,里头不说,外面都是整整齐齐的,他对社会大众尊敬。不能说你的家在此地你都不整理,凌乱不堪,你对不起你的邻居,对不起你的街坊。有些地区,邻居看到你们住的地方几个星期都没有整理,环境非常凌乱骯脏,邻居会打电话给警察,警察会派人来替你整理,整理好了向你收费,这是正确的。如果你家里面今天有宾客来,有朋友、亲戚、客人来了,你家里面也要搞得整整齐齐,为什么?对客人的尊敬。那不是贵客,我的亲戚、朋友、兄弟姊妹,今天到我家来做客,我要不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对兄弟姊妹不尊敬。诸位细细想想,整洁是对别人尊敬的具体表现,凌乱不可以!尤其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处处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换句话说,不是为自己做的,是为众生做的。希望众生都知道整齐清洁,都知道尊重别人,尊重社会。所以清净心就是清净身、清净环境。修学,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我们净宗同学修学的纲领,用清净心那就是清净华轮。

  『佛号法界日光明』。「法界」形容心量之大,心包太虚,量周法界。「日光明」都是代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没有一法离开智慧,没有智慧你就迷了。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这是我们平常学习的纲目,都是性德的流露,都是般若智慧具体在落实,没有智慧你不会去做。许多同修为什么做不到?智慧没现前。智慧现前不要劝,自自然然就做到,他不迷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上面第十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大威曜,佛号无边功德海法轮音。】

  『世界名大威曜』,「威」是德,「曜」是慧,没有大德大慧,不能有这个称号。由此可知,这个世界上的居民,道德、智慧是所有大众共同遵循修学的。佛的德号『无边功德海』。「海」是比喻。这一句重要的字眼是在「功德」,佛带头修积,佛为众生做示范,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所以「无边功德海」。『法轮音』这三个字是说佛在这个世间也是以音声作佛事,为一切大众讲经说法,在教学!「无边功德」,身教;「法轮音」是言教,岂不就是世尊在经典上常常教导我们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无边功德是在表演,是在演;讲经教学是在说,这个名号里头含的是这些意思。这样真实宝贵的开示,我们做学生的、做弟子的,确确实实须臾不能离开,离开就走邪道了。

  学佛多年成效不彰,我们的成绩效果不明显,什么原因?佛教导我们学习的总纲领,我们没有做到,疏忽了。我们没有做到「受持」,即使有读诵,没受持,不知道受持比读诵还要重要。从哪个地方看出来?从有些老太太、老先生,生活贫困,从小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他当然不能读诵。好不容易学会一部《弥陀经》,这个经他能背诵,字还是不认识,完全靠记忆,靠听、靠记忆,但是他能够受持这一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他接受了,他相信,他能保持;在一切时一切处,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心上、在口上没有失掉。心里头什么妄念都没有了,什么分别执着都没有,别人对他好,阿弥陀佛!对他不好,阿弥陀佛!总归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上几年,他预知时至,他往生了。这是证明受持比读诵重要,真正有受持,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无论修学那个法门,确实展现出不可思议的成就。

  我们今天没有成就,是我们对于佛陀的教诲没有接受,这是讲真话,没有能够保持。这个保持是念念不间断,单单早晚课,不管用,只能够说比不做好一点而已;二六时中念念无间,这样保持才管用,转境界转得很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无论是善缘恶缘,欢欢喜喜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一句阿弥陀佛,心地真的是纯净纯善,纯净纯善就是一个妄念都没有、一个杂念都没有。这个人虽然不识字,虽然没念过书,虽然不懂经教,往生的品位不低!他具足了真正的信愿行三资粮,他具足了真正的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一句阿弥陀佛,菩提心!他不跟人计较,顺境善缘没有贪恋,逆境恶缘没有瞋恨,你说他这个心是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他对人没有妄心,无论对什么人欢欢喜喜,阿弥陀佛,真的像弥勒菩萨一样。中国道场一进山门,弥勒菩萨坐在当中,你头一眼看到,这个老太太真正学会了。不是一般人所及的!李老师过去常常给我说,智,上智我们比不上,不可及;愚,下愚也不可及。老师常常讲上智我们做不到,不是一生能成就的,那应该怎么样?要学下愚,学愚。学愚还学不像,自己常常抱着惭愧的心,学愚,学不像,愚不可及。

  在这一段经文里头,大威德、大智慧,曜是大智慧,威是大威德,有德有智是要修积无边功德。接受佛的教诲,还要把佛的教诲从自己身上、从自己口中发扬光大。从自己身上成就大德,从自己口上成就光明;说法是口放光明,觉悟众生。请看第十六层,再上面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同安住宝莲华池,佛号开示入不思议智。】

  世界的名号好,『同安住宝莲华池』。「宝莲华池」是诸佛的实报庄严土。由此可知,能够在这个地方安住不是凡夫,都是法身大士,才能安住在诸佛如来的报土。可是有一个特别,这个特别就是阿弥陀佛的报土,跟其他诸佛剎土不一样。阿弥陀佛剎土的凡圣同居土就是宝莲华池,所以能够接引一切世界里面烦恼习气没有断的众生,都能够带业往生。这是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没有的,所以诸佛对弥陀的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除弥陀净土之外,一切诸佛报土里头没有。一切诸佛报土里头,实报庄严土跟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同居土、方便土不一样,因此弥陀才被诸佛尊称为佛中之王。我们的缘,实在讲是无比的希有殊胜,这一生能够遇到这样的法门,太难得、太希有了。这一生遇到,要不能成就,那实在讲太可惜了,太遗憾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不能相比,我们自己不能不明了。你真正明了,你才会把这个机会紧紧的抓住,不会失掉这个机缘,这一生当中务必成就。学老太婆,多好,能成就!学聪明人、学大通家,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耽误这一生不能往生,你说多可惜。往生净土,亲近弥陀,是我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桩大事。我天天在做,念念不舍,我以这个成就「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否则的话,拿什么回向?回向偈一开头「愿以此功德」,你拿什么功德?这是真实功德。「同安住」,在这个「同」字里面,我们看到圆满的六和敬。

  『佛号开示入不思议智』。我们想想「不思议智」是什么?我们的同学,《无量寿经》念得很熟,你们想想看不思议智是不是《大乘无量寿经》?是的,一点都不错。不思议智是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是《无量寿经》的广说、细说,《无量寿经》是《华严》的略说,是《华严》的纲要,这两部经是一部经,一个详细说,一个简单说。入不思议智,就是入华严境界、入弥陀境界。《华严经》最后真的是入弥陀境界,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学《华严》,这是《华严》修学关键的所在,不能忽略。《华严》归净土,《华严》真正通达明了了,这一句佛号肯定受持,念念不离、念念不会失掉。世尊为这个世界大众、为一切众生做如是的开示。再看上面第十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平坦地,佛号功德宝光明王。】

  这个『世界名平坦地』,我们从果德就能够体会到此间居住大众的心行。他们心平等,他们的行平等,心行平等,当然感得大地平正,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西方世界是地平如掌,我们相信,我们能够理解,因为我们肯定佛常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就是讲的十法界的依正庄严,依报正报种种庄严,从什么地方生的?从心想生。这个世间的人他的思想、他的行为真诚清净平等,他感得的果报,居住环境的果报,当然是平正。

  『佛号功德宝光明王』。「功德宝」,如来从初发心到成佛,积累的功德都与性德相应,称之为宝。无量劫来,起心动念不悖性德,这是自己成就了;自己的性德放光,遍照法界,利他!称之为王。我们今天学习,我们没有见性,只有跟随见性的人;见性的人是诸佛如来、是法身菩萨,我们跟他学习。普贤菩萨是明心见性的人,文殊菩萨是明心见性的人,都是古佛倒驾慈航到这个世界来,现菩萨身,协助本师毗卢遮那佛接引教化众生。菩萨为我们示现的心行,普贤十愿存心、文殊十度成行,这就是性德圆满的流露。我们果然明白了,依教奉行,岂不就是随顺性德,要记住!我们的愿跟诸佛的愿相同,我们的行跟诸佛行相同,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佛的愿就是普贤愿,佛的行就是文殊行。我们在这么多年学习过程当中,把诸佛如来在经教里面所说的大愿大行,我归纳成二十个字,果然能受持,无量功德。我们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常存如是心,这是佛心。用这个心来修普贤十愿,来学文殊十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自自然然就与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相应,这是佛道,法身菩萨大道。我们在这个大道上行走,是无比殊胜庄严,这就是「功德宝光明王」的意思。

  我自己行道,这个行道诸位要记住,心是佛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佛心,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普贤的十愿是佛愿;文殊的十行是佛行。自己果然能够受持,依教奉行,念念不违背,自然就放大光明。你心地的光明,真诚的光明,清净光、平等光、正觉光、慈悲光;从愿里面放光,礼敬光、赞叹光、供养光、忏悔光;从行门里面放光,布施光、持戒光、忍辱光、精进光,光明遍照法界,真学佛!以此功德求生西方净土,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应该上上品往生?这个事情不难,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再看下面第十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摩尼聚,佛号无尽福德海妙庄严。】

  这个世界也好,『香摩尼聚』。摩尼是如意宝,「香摩尼聚」不是一般的摩尼宝,是戒定慧的摩尼宝。「香」表戒定,又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里面有慧、有解脱、有解脱知见。所以我说这个香摩尼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个世界的众生人人都修戒定慧,所以称之为「香摩尼聚」。『佛号无尽福德』。无尽福德从哪里来?从戒定慧里面生的,显示在外面,微妙庄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教导我们在大乘佛法,日常生活当中如何修学。常念三学,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以三学为准则,不能违背。三学里面的戒学,戒学的根本,五戒十善尤其是重要。我们再看下面第十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微妙光明,佛号无等力普遍音。】

  世界的名称好,确确实实充满了真善美慧,这个世界在我们想象当中,肯定是纯一清净。『佛号无等力普遍音』,名号里面都具足自行化他,大乘,一乘法。「力」是能力,如来果地上一切能力都圆满了,十地菩萨比不上,等觉菩萨也比不上,所以叫「无等」。通常大乘经里面举例而言,讲十种特殊的能力,如来果地上的十力,前面讲过几次。这是自己德行智慧的成就,是究竟圆满的成就,成就之后要广度众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耳根利的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佛常常以音声作佛事,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六根聪利,实在讲无过于眼根、耳根。所以佛示相是应一切众生的眼根;言说,应一切众生的耳根,希望他见色闻声能开悟。做一个好的样子给众生看,总是做出觉悟的样子。再看这一大段最后的一小段,第二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十方普坚固庄严照耀。】

  这个名号好,这世界好。

  【其形八隅。】

  它的形状有八个角。

  【依心王摩尼轮海住。】

  这一句是说它的依住,『心王』是阿赖耶识,也可以讲八个识、八心王。

  【一切宝庄严帐云弥覆其上。】

  这是讲世界上空的庄严。

  【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

  最上头的一层,围绕的世界多!

  【纯一清净。】

  法身菩萨的报土,如来的实报庄严土。

  【佛号普眼大明灯。】

  我们看这个世界的名号『十方普坚固』。我们晓得什么最坚固?自性、性德,真实的坚固。它能现能变,能现的,虚空法界;能变,剎土众生。所现所变的会坏,有成住坏空,能现能变的不坏,所以用金刚来比喻。实际上金刚还是会坏的,在一切物质当中,它最坚固;换句话说,它最耐久,但是毕竟还是要坏的。真心本性永远不坏。「十方普坚固」是指的性德,这个世间的人各个都是明心见性,当然是纯一清净,法身菩萨住的地方。

  『庄严照耀』,就像我刚才在前面说的一样,真心庄严普照,性德庄严普照,称性之行也庄严普照;与性德相应的色相,还是庄严普照。总而言之一句话,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不能不与性德相应,这比什么都重要。世间人不懂,我们不能够随顺世俗,随顺世俗,你的结果不能离开六道轮回。我们要随顺性德,不但超越三界六道,超越十法界,回归到一真,回归到实报庄严土,这才是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真正获得一切宝庄严。

  『佛号普眼大明灯』。「普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十眼圆明,《金刚经》上说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普是普遍,遍照。观世音菩萨现的千手千眼表什么意思?眼到手到,所谓是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个千为什么说千不说万?是因为菩萨现的相,千手千眼,千处祈求千处应。实在「千」并不是数字,千是表大圆满。《华严经》上用十代表圆满,百千大圆满!由此可知,菩萨现无量无边身,不止千手千眼,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去帮助。也许同学说,我现在有苦难,观音菩萨为什么不来帮助?观音菩萨来,就在身边,真的来帮助,我们自己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有业障,障碍住了。菩萨那边没有障碍,障碍在我们自己这一边。我们自己不知道受持、不知道读诵、不知道为人演说,从这个地方你就觉察到障碍在哪里。「普眼大明灯」。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九金刚宝聚海:

  【诸佛子,此宝庄严香水海右旋,次有香水海,名金刚宝聚,世界种名法界行,以一切菩萨地方便法音声为体。】

  这一段是介绍世界种,『香水海』里面有『世界种』,这个世界种叫『法界行』,这个字念去声,做为动词用,这是法界的行动,佛在此地教化众生。『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地广义的来说,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位都可以说是菩萨地;狭义的说,菩萨地是十地菩萨;也可以说,初住菩萨就有地位了,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菩萨的地位。但是我们看这么大的世界,不可能全是法身菩萨,这里面一定还有九法界的众生,不可能完全是纯一清净的。所以此地的菩萨地应当包含十信位的菩萨,像前面诸剎种一样,这个才能够讲得通。还是以『音声』为教体。世界种所持也有二十层佛剎。我们从最下方看起,现在请看第一段: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净光照耀。】

  这个名称非常好。

  【形如珠贯。】

  说这个世界的形状,就是这个大星系的形状。

  【依一切宝色珠璎海住。】

  这里面都是说的表法的义趣,叫依住。

  【菩萨珠髻光明摩尼云而覆其上。】

  这是世界上空的庄严。

  【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最胜功德光。】

  从世界的名称我们就知道,这是法身菩萨的报土。『净光照耀』,这里头没有染污。九法界都染,六道染污重,严重,四圣法界染污轻;十法界里面愈往上去染污愈轻,愈往下愈严重,最严重的是地狱。出离十法界到一真法界,这才是真正的净土。这个地方当然是「净光照耀」,所以后面有『纯一清净』,我们就晓得菩萨净土。在这一大段经文,我们看到不少菩萨净土,我们非常仰慕。尤其是生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浊恶到极处,事事都不顺心。仔细观察,在这个世界除了真正修道人,修行确实有功夫的人,少数,占的比例极其少数;我们中国古人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我想不为过。其他的绝大多数人,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

  我们再仔细观察,现在这个世界多少人生活在麻醉之中。他为什么这么作法?不是没有道理!他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是没有安全感,他觉得活在这个世间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怎么过日子?吸毒、酗酒,让自己的神经麻木,真的叫混一天算一天。我们想想这种日子多么痛苦,在今天社会是普遍的现象。所以犯罪、自杀哪一天没有?我们要知道,这就是浊恶到了极处。如何挽救?现在首先要救自己,刚才说过了,只有修道;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超越六道,至少要超越欲界,才能得少分的清凉自在。超越欲界你就不能不断欲,把五欲六尘放下,这个世间的浊恶不再会影响你了,你在这个地方超越了。

  超越的方法很多,大乘法里面讲的八万四千法门,这是超越的方法;可是有些方法对我们来说有相当的难度。这个世界净光照耀,我们着重在「净」字。在所有法门里面,这个系列确实比较容易,那就是修清净心。净土是修清净心,比任何一个法门都容易,尤其净宗,我们选择的是持名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习惯,这是我们不能不努力、不能不认真去干,养成习惯,努力向「净念相继」这个目标去精进。当然在初学的时候会常常中断,不要怕,这是烦恼习气,说得不好听的话,这是业障。业障可以消除,烦恼习气可以能把它化解,只要精神意志集中,真正能够放下万缘,知道身心世界一切都是假的。常常记住祖师大德的教诲,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这个世间一切万事万物,我们生不带来,死也不带去。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决定不要挂在心上。我们日常生活会不会有欠缺?那看你的福报,你命里有福报,你就永远不会欠缺,到需要的时候它就来了,自然有人布施供养,这个布施供养是广义的。如果命里头没有,换句话说,求也求不到,所以福不能不修。

  福怎么修?福就是三种布施。「财布施」,你这一生物质受用不缺乏,再艰难的时候,你都会遇到善缘。记住!在在处处就布施恩德,布施绝不希求报答,这就是恩惠。自己身心清净,智慧增长,所以福至心灵。艰难困苦的时候,你过去曾经照顾人,果报一定有很多人来照顾你,要相信因果报应。「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你有智慧是理得心安。这宇宙人生的道理,顺境善缘的道理,逆境恶缘的道理,全都明了,你就会随遇而安,永远没有惊怖;不会惊慌,不会恐怖。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心是平静的,这是真功夫,儒家讲的修养,佛法里面讲的道行。无畏布施,布施贫穷的人、苦难的人、有病的人,得健康长寿的果报。决定不杀生,不杀生是无畏布施。在家居士在饮食方面,纵然不能够完全采取素食,肉食里面绝对不去买活的动物回来杀。从前李老师讲经常常教人,市场里面有很多杀现成的,你去买。佛教导我们吃三净肉,就是这个肉可以吃。「三净肉」:第一个,你没有看到杀;第二,你没有听到杀的声音;第三个,它不是为我杀的。这三条里头有一条,我们就不忍心吃。诸位要知道,不吃众生肉是有两个意思:最重要的一个意思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养慈悲心;第二个意思是不跟众生结冤仇,这么个道理。

  佛陀当年在世,我们在经典上看到那个僧团相当大,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但是你要记住这叫常随众,经上常常提到。有没有不经常跟随释迦牟尼佛的,偶尔来参学的?在我们想一定有,人数不会少。像我们此地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各地方来参学的人络绎不绝,但是他不是我们的常随众,临时到这个地方来参学,住一个星期,长的住三个月,很多。大概住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的很多很多。在我们想世尊当年天天讲经说法,短期来参学的人一定不少,这些人每天都出去托钵,托钵的人很多;居住在那个地方城市乡村,这些出家人常常去托钵。到人家家里托钵不能够大喊大叫,那很没有礼貌。也不能敲人家门,你敲人家的门,人家讨厌你。那用什么方法通知他:我来托钵了?出家人都有锡杖,站在门口把锡杖摇一摇,里面人听到了,有出家人来托钵了,他自然开门送一点供养给你。如果你的锡杖在那里摇了三次,里面还没有人出来,就赶快走开,不要再给人添麻烦了。锡杖,托钵是最主要的用途。所以它是用几个环扣在一起的,摇的时候有声音,有锡锡的声音叫锡杖;锡是声音的意思。

  供养什么,吃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佛法的慈悲,绝对不给斋主添麻烦。你们家里吃什么就供养什么,不必为出家人准备。如果一定要选择素食,这些人家不就麻烦了,每天还要准备素菜来供僧。因此出家人的饮食是随缘的。佛教我们不杀生,戒律里面没有教一定要素食,这个没有教,当时生活环境如是。素食是中国梁武帝提倡的。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也接受中国帝王的供养,大臣、大富长者们的供养,三净肉!我们知道梁武帝是南北朝时代的人,梁、唐、晋、汉、周,南朝。在这个以前,中国佛教不是素食,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

  今天在全世界,学佛人吃长素只有中国,其他国家都没有。所以,如果诸位到其他国家佛教去访问,你就不要见怪,你看到他们吃肉不要讶异;他看到我们素食不吃肉,他也觉得很奇怪!你们学佛怎么会是这样的?但是能够不吃肉当然好,尤其是现代的这些肉食,很可怕!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现在尤其家里头畜养的,猪、鸡都是养在笼子里头,从生下来一直到被杀都是关在笼子里头;换句话说,它一生一天自由都没有,生下来终身监禁。你想想看,它是什么样的心情?每天喂的饲料,饲料里头有化学药品促进它的发育,让它赶快长大,长大了好杀。我在台湾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台湾养的这些猪只,六个月就杀了卖了;养的鸡,六个星期就长得很肥很大了。这些猪、这些鸡投胎来的,什么业因?我们佛门讲还债!它欠的债,又是还债,又是还命,过去杀生多,欠债多,今天来偿债,可怜,真正可怜!我们明白了,不仅是不忍心吃众生肉,我们也怕得传染病,病从口入。比较好一点的,大概是海里面的水族比较好一点,河里面也还可以,池塘里面养的都靠不住。饮食一道在今天非常艰难,就是素食,蔬菜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所以从前李老师常讲,我们人活在这个世间很可怜,三餐服毒,哪里是饮食?是在服毒。

  我们移居到澳洲来,在饮食这一方面我们总算是安心了。为什么?我们自己种菜,我们不用化肥,不用农药。菜从菜园里面刚刚摘下来生吃也放心,这是这个地方土地面积大,我们居住的道场可以辟一块土地来做菜园。菜园里面所种的蔬菜,足足能够供应道场里的大众。这个地方农产品很丰富,一般来讲都能够符合卫生的标准,真的是现在地球上很希有的一块净土。我们在这里修净业,要认真努力,务必要把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念掉!功夫成就了,确实净光照耀!

  『佛号最胜功德光』。这几天我们在经文里面,多次的看到「功德」这个字样。智慧、功德、光常常见,常常见就是常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修功积德。功是修行的功夫,是修学的功课,不能间断。为什么不能间断?毛病习气没有改掉,功夫怎么能间断?功夫才断,烦恼习气立刻就现行。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的状况不是功德在熏修,就是烦恼习气在熏修,这是事实真相,不能不警觉,所以功夫不能断。「最胜功德光」,无比的功德。不但祖师大德常说,一切诸佛都不例外,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是第一功德,再没有比这个殊胜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哪些人?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想想这是多么殊胜,无比希有的庄严。再看上面第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盖,佛号法自在慧。】

  我们这个世界有五盖,「五」是烦恼,财、色、名、食、睡五欲,把我们的心性、把我们的德能盖住,确实我们的性德一分一毫都透不出来,所以「盖」是烦恼的代名词。这个世界它也有用盖,但是它上面是妙,「妙盖」。这个妙是什么?当然是妙法。『佛号法自在慧』,所以我们就能够肯定,他这个妙盖必定是妙法。佛陀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得自在,自在也就是解脱。这个世界,我们想象当中,它不是纯一清净;这个世界里头像我们娑婆世界一样有九法界、有六道。我们看世界名称,佛在此地教学的宗旨,能体会得到。世间一切众生谁不喜欢自在?可是偏偏得不到自在,什么原因?佛讲的,我们有五种盖覆把它盖住了。还有两种障,烦恼障、所知障,又有五种盖,你说多麻烦!如果能把这些障盖去掉,我们就恢复自由,就得自在。由此可知,四弘誓愿里面所教导的,「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不断怎么行?一定要断,不能不断烦恼。烦恼减少一分,你就得一分自在;减少十分,你就得十分自在,所以不自由、不自在是烦恼障盖住了。但是一般人迷醉在烦恼之中,他知道烦恼带来痛苦,他又不肯把烦恼离开,这样的人很多,说不定我们自己就是的,这是迷,这是不觉。再看下面第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宝庄严师子座,佛号大龙渊。】

  「渊」是很深的,这个我们一般讲的都是讲的水,这底很深。「大龙渊」,我们就想到龙宫所在之处。佛的德号。世界的名号『宝庄严师子座』,「宝庄严」是说这个世界一切事物都与性德相应;这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众生,他们的心行必然是远离烦恼习气,起心动念都能够随顺性德。这个话不太好懂,我们换句话讲,这个世界众生聪明、有智慧,都能够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为什么?知道那是错误的,都能够随顺经论的教诲,这样说法大家好懂。经论里面所教导的,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从心性里面流出来的言语文字,我们随顺,就是随顺性德。

  『佛号大龙渊』,渊是说它的深。比喻什么?比喻佛的智慧深、德行深。「龙」是畜生道里面的首领,许许多多都是佛菩萨示现的。龙善于变化,代表神通,代表权智。我们就知道这一尊佛在这个世界是以甚深的智慧德行,以无量的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佛的道场。世界的名字后头有「师子座」,师子座通常都是比喻佛菩萨讲经说法的宝座。现在人通常制作一个太师椅,那个椅子很大,一般大概是三尺见方。雕刻的有狮子,称为师子座。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到处给大家讲经说法,通常都是在野外树荫底下,找一点草铺个座,释迦牟尼佛坐在那边,那个座位就叫师子座,不一定要形式。现在你用木头雕一个狮子,雕一个师子座,坐在这个上面的人也不会说法、也不会教学,那不叫师子座。这个地方,这个世界就是如来的师子座,这个世界是如来教化众生的道场。

  「宝庄严师子座」,可见得佛在这个世界教化,有殊胜的成绩表现,我们看到之后生欢喜心。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这个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不是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有智慧、有能力,跟诸佛如来没什么两样,佛佛道同,但是此地的众生刚强难化,不想接受。有人接触到了,也点头,佛法是不错,是好,不愿意学。什么原因?烦恼习气太重了。佛的境界,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他说:那我太拘束了,动不动都犯戒,我还是不学!这样的人我遇到好几位,烦恼习气太重,转不过来。跟这个世界比,不一样,这个世界众生容易教化,所以「宝庄严」。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第四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出现金刚座,佛号升师子座莲华台。】

  从世界跟佛的德号,我们都能够觉察到,这个世界佛法的教学非常殊胜。也许有同学看到《华严经》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无量无边世界里头只有佛教,没有看到其他宗教?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不同宗教并存,为什么在这么大的宇宙里头所看到全是佛教?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能够发人深省。我们学佛,对于佛、菩萨要有广义的认知,那这些疑问统统都没有了。佛这个字的含义是什么?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大觉。菩萨这个名称是什么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要问,其他宗教里头的大圣大贤,他们是不是具足大智大觉?如果是大智大觉,那就是佛。他们各个宗教里面的领导人、传教师是不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如果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他是菩萨,这个问题就解答了。所以我们决定不能用狭义的思想、眼光来看佛法,尤其是看《华严》,《华严》尽虚空遍法界,哪一个众生没有佛性!

  我在早年,确实很早了,慈光图书馆刚刚办大专讲座的时候,好象是在第四届,初期,暑假开了个班,学程四个星期,暑期班。参加的同学我记得有一百多人,那一届有六个研究生,大专学生里头有六个研究生,我也参加了这个班。李老师在这个班上担任两门功课:一门是佛学十四讲(佛学概要十四讲),这个教材是他老人家自己编的,给大家介绍什么是佛教;第二门功课是《佛说阿弥陀经》。其余还有四门功课,有四位老师来担任。除这六门功课之外,每天下午有两个小时研究讨论,研究讨论实际上就是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门课第一天李老师亲自主持,到第二天老师就把我叫去,要我代他主持这门功课,所以我就代了四个星期。

  在这里面就有同学告诉我,台北天主教派了四个学生,也都是大学生,是他们的教徒,参加了这个讲座,「慈光大专佛学讲座」。来了解我们这边的情况,每天都要做报告送到他们的教会。一个星期之后,同学们,别的同学们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就晓得了。我在答复问题的时候,我就说了,上帝光明磊落,上帝的儿女值得人尊敬,如果上帝儿女到佛教道场偷偷摸摸的来做情报,这个对上帝的面子不好看。我这几句话把他们逼出来了,四个人站起来承认是教会派来的。非常好,我们欢迎!教会直接给我们来公函,保送学生到这个地方来学习佛法、了解佛法,彼此做个交流,好事情!

  我们非常欢喜,无须要隐瞒。为什么?他们也曾经提出来,他们肯定上帝是唯一的真神。我也肯定,我也接受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你们称这个真神叫上帝,我们称这个真神叫真如、叫自性,名称不一样,事实是一样,误会就解开了。你不能再骂佛菩萨是魔鬼,骂佛菩萨是魔鬼,那不就是骂上帝是魔鬼吗?佛菩萨是上帝的化身。在你们那个宗教称上帝,在这个宗教里头称佛菩萨,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以后我接触许许多多的宗教,这个理念扩展了,所有宗教里面祀奉的神圣,我说都是那一个真神的化身,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在佛教里面讲,全是佛菩萨的化身;如果在基督教、天主教里面讲,那都是上帝的化身。这个事情摆平了,我们可以携手合作,消除误会。

  真神教化众生,教学的方法无量无边,但是他的方向、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永恒不变。在佛教里面讲,这是佛家常讲的,佛家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在基督教、天主教里头,「神爱世人」。那个爱就是慈悲,一个根本;教学的方法不一样,那是方便多门。伊斯兰教你看看《古兰经》,每个大段经文前面一定有「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仁慈博爱」是所有一切宗教教化众生的根本。教学的目标,你们诸位仔细想想,是不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把所有宗教教化众生的根本核心掌握到了,它是一不是二。这些事情我过去在讲席当中讲得很多。《华严经》里头尤其讲得透彻,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个性识就是唯一的真神,在佛法里头不用这个称呼,用性识,在其他宗教里面称为真主、称为上帝,名称不一样,说的是一桩事情。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所有一切的疑惑都化解了。所以佛说法,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怎么说?永远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在佛教里面完全用的是佛教的讲法,通一切宗教。

  这个世界的名称叫『出现金刚座』,金刚宝座。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坐的座位就是金刚宝座,净居天人他们看到的。而我们凡夫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地上铺的草,铺厚厚的一层草坐在那里;净居天人看的是他坐的座位是金刚宝座。各人所见不相同,各人的境界不一样,这不就是说明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凡夫的心想浊恶,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草蒲团上;净居天人(这是四禅天五不还天),身心清净,福德庄严,他来礼拜释迦牟尼佛,看的那个座位是金刚宝座。那个相,相从心生,不是佛的心,众生的心。由此可知,我们今天所看到这些森罗万象,都是自己心里面生出来的。

  你能懂吗?你能理解吗?你的心好,相好;心不好,相就不好。「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句话是真理,这一句话永恒不变。从心想生,要记住,不是从一切众生的心想生,从我自己的心想生。如果这句话你很难理解,我问你,你做过梦没有?大概都会点头:我做过梦,我有作梦的经验。你有没有去想想,你作梦的时候,梦中所有境界从什么地方生的?这个我们可能会肯定是从我自己意识里头生的,绝不是从别人生的。别人心想不能想一个梦来给我,让我去接受,不可能的。同样一个道理,别人的心想也不能想出一个境界让我来受,没这个道理,这叫事实真相。我们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换句话说,各人做各人的梦,各人做各人梦这里头有相同的一部分,有不相同的部分。相同的这部分,《楞严经》上叫做「同分妄见」,不相同的部分叫「别业妄见」。「相同」这里头要记住不是绝对相同,我梦里头的这个境界,你梦里头的境界,我看到这个境界,你也看到这个境界,还是各人看各人的,这个道理很深,这是事实真相。「境」确确实实是心想变现出来的。由此可知,心想能转变境界。

  为什么净居天人看释迦牟尼佛坐金刚宝座,看这个山河大地也是七宝的成就,我们凡夫境界里头没有?心想不一样。真的是心想,净居天人心清净、心善良,我们六道凡夫心不清净、心不善。我们再从这里去观察,诸佛如来的心纯净纯善,所以他的依报的环境是实报庄严土。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华严经》,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纯净纯善所现所变。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得很详细,是阿弥陀佛纯净纯善的心所现所变。道理要懂,明了之后,我们对于所有一切境界不会好奇了。清楚明了,知道自己从内心里头做一个转变,然后能转境界。

  「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转境才能得自在,被境界转是六道凡夫,所以他生活得很清苦!尤其是欲界地居众生,诸位要晓得,欲界地居的众生包括四王天、忉利天、修罗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一类的众生很苦。为什么?被境界所转。到空居天,那就好得多了。夜摩天以上不住在地上,空居天,住在空中。空中是不是住在别的星球?不是的,只要住在星球上都叫地居天,星球这是大地。空居天有没有地?有地。极乐世界有地、华藏世界有地;琉璃地,黄金为地。黄金为地是道路,琉璃大地上铺的道路,道路铺的是黄金。但是这些它不是在一个星球上,我们平常讲星球、讲星系,是大家好懂,星球、星系实实在在讲全是地居。说明空居不在地上,它有没有?它有。不是那个境界你见不到。

  现在科学家所讲的多维次的空间,跟我们这空间不一样,你能够把这个维次突破,才能见得到,那是不可思议的世界!像《华严经》上讲的,大家仔细想想,一一微尘、一一毛端、一一毛孔,里面都有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世界海微尘数世界,那肯定不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里头,一微尘我们不说,这个毛端,汗毛端,它能容吗?不可思议的变化!这是性德,法性,是法尔如是。没有大小,小里头有大、大里头有小,小大是一不是二。不思议境界,决定不能想象、不能思惟,它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微尘里面的大世界,《华严经》上讲的,普贤菩萨能入!一般的菩萨也许知道,他不能够证得。为什么?他不能契入,普贤菩萨能契入,能够到微尘里面无量无边世界去参访诸佛如来,去听经闻法,去供养佛菩萨大众,普贤菩萨能。这个普贤菩萨通常我们都是讲当位,当位是等觉菩萨。换句话说,一般的法身菩萨还不行。佛法不可思议,诸位要晓得,佛法就是觉悟之法,真正觉悟之后,那个境界不可思议。我们是无量劫来,可怜,迷而不觉,不了解宇宙的真相。宇宙就是本人,本人就是宇宙,谁知道这个真相?法身菩萨知道少分,如来果地才知道圆满。

  这个世界,「出现金刚座」。『佛号升师子座莲华台』,名号里头在在显示诸佛如来教化自在。「莲华台」上有「师子座」,是如来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的场所,世界叫「出现金刚座」。我们在这一看就晓得,这个金刚座就是这尊佛陀,这尊导师,「升师子座莲华台」。世界用导师的德号,这个一般讲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理当如是。再看下面第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莲华胜音,佛号智光普开悟。】

  世界的名号都好,我们看到都非常羡慕、赞叹,也非常向往。『莲华胜音』,「莲华」不但在此地表清净,也让我们看到这个名词就想到「妙法莲华」。这是大乘法的道场,大乘菩萨修学的场所。『佛号智光普开悟』,「普」没有分别,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中国古人常讲只闻来学、有教无类。只要你愿意来,不论你是哪个地方人、你是哪个国家人,也不论男女老少,也不论你信仰什么宗教;在这个地方讲,无论是哪一道,六道、十法界,只要肯来,佛平等慈悲的教诲,决定没有差别。「普开悟」!这是对我们现代人一个很大的启示,尤其是今天科学技术发达,交通便捷、资讯畅通无碍,整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与人交往非常密切,「普开悟」太重要了。唯有「智光普开悟」,这个世界才有和平,才会有安定。心量都要拓开、要包容,你才能得大自在。再看上面第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善惯习,佛号持地妙光王。】

  这个世界的名称『善惯习』。我们中国人的术语里头常讲习惯,习惯、惯习意思一样。有些名词颠倒意思不一样,这个名称颠倒意思还是相同。人在这个世间,古德告诉我们,有本性、有习性,本性相同的,在教学这是最重要的。什么时候开始教?童蒙就开始教,就告诉你这个事实,让你在这一生当中,你把这桩事情证明,佛家讲的证道。童蒙教学,头一句教你「人之初,性本善」。希望你在一生当中,把这一句话,把它证明,「人性本善」,肯定人性本善。特别是从事于教学工作的这些人,如果不能肯定人性本善,教育的根就没有了。

  有许多人说人性不善,古人就讲,跟孟子同一个时代的荀子,荀子就讲人性本恶;孟子说人性本善。到底人性是善是恶?善恶是相对的,孟子、荀子这都是贤人,我们再看看老师,圣人怎么说?圣人讲「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不是孟子讲的善。孟子讲的善是习性,性本善的善是善恶两边都没有,两边不着,佛家讲中道,这是真善,至善,止于至善。佛法里面讲「纯净纯善」,这不是善恶的善。「习相远」,习是习气、习性;习性是习惯养成的,习惯养成,那就有善有恶了。所以孟子讲的性善是习性,荀子讲的性恶是习性,习性里面有善恶。我们讲这一个人天赋,与生俱来的。我们从婴儿能看出他的习性,过去生中带的习气,过去生中是好人,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习性非常善良,富有同情心,富有恻隐之心。譬如看到可怜的人,看到动物在受苦受难,看到心里很难过,这是习性善。还有一类的,看到众生,那个瞋恨、杀害的念头生起来了,那是习性的恶,暴逆;常常有叛逆的念头,有伤害别人的行为,习性,不是本性。这个世界好,这个世界「善惯习」。由此可知,这个世界肯定是好老师多。

  古人常说儿童,所谓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根,影响他一生。小学教育应当重视什么?不需要重视知识,要重视道德;德行是从小养成的,知识可以说到他智慧开了之后再学不迟,一般什么?十二、三岁以后;一般讲十二岁之前,道德教育!中国自古以来,教育概念确实是如此。儿童没有不重视道德教育的,小时候疏忽了道德教育,到成年之后,难了,不好教了。为什么?他养成了不道德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要把他这个习惯改过来,那太难了。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道德教育,所以现在看儒家东西、看佛法东西格格不入,心里也知道它好,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养成了坏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很不容易改过来。什么时候我们真的清醒过来,觉悟过来了,对于下一代,特别是十岁以下的,着重在道德教育,这个世界才有救,这个世界才有前途、才有光明。

  现代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动乱,确实有些人觉悟了,在大力提倡扎根教育,好事情!可是这个根很难扎,什么原因?教的人有问题!你教小朋友这样做,自己没有做到,现在小朋友也很聪明,他会问你:你有没有做到?你没有做到,你为什么叫我这么做。小朋友信心动摇了,所以今天讲信心危机,小朋友信心有了问题。那怎么办?所以,做老师的人、做家长的人要跟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教小朋友做,我也做,小朋友就有信心了。如果只叫小朋友做,自己不肯依教奉行,这个扎根扎不了根。家长跟老师,跟学童一定要打成一片,扎根教育那个根才能扎得下去。这个基础打下去之后,社会虽然有严重污染,他这个根基要深厚,等于说他有免疫力,他不容易被污染,他能改造环境,社会就有救了。无量无边的功德,『佛号持地妙光王』。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右旋十海,第九金刚宝聚海,这一海二十层佛剎,请看第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善惯习,佛号持地妙光王。】

  这一段经文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但是我们读了之后,感想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很多,那就是习性,这个『善惯习』。人不是圣贤,古人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般人习性非常重要,本性无量劫来已经被烦恼习气障碍了,本性透不出来。但是我们要肯定本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是真理,绝对没有怀疑。但是习性,我们不能不重视,这是眼前的现实。习性不是一生熏习成的,在佛法里面讲的是无量劫的熏习。无量劫熏习是因,这一生的熏习是缘。纵然过去那个熏习的是恶因,如果在这一生当中没有恶缘帮助它,它这个因也不太容易起作用。

  这就是说,我们这一生的教育非常重要,影响这一生的行为。教育一定要扎根,真正的根,胎教!在中国古人都懂得,而且都非常重视。母亲怀孕的时候,起心动念都是善的,不许有恶的念头,不许有恶的行为。为什么?影响胎儿。在佛法里面对这个更重视,佛在大乘经里头常常劝导,父母怀孕这个期间读经。你看《地藏本愿经》就说得很好,这个母亲最好每天能把《地藏本愿经》念一遍。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够与经典上的教诲相应;没有邪思、没有邪念、没有邪行,无非保护她的小孩。这样小孩生下来好教,他不会顽皮,他听话,心地善良。所以从怀孕这一天开始,就开始扎根教育了。到出生之后,这个婴儿眼睛张开就不能叫他看不善的,所有一切不善的形相都要把它移开,不让他看到、不让他听到。他所看的、所听的、所接触的都是纯净纯善,这样到他六、七岁的时候,根基扎下去了,这是圣贤教诲。

  父母受过道德伦理的熏陶,不一定母亲读过书,认识字,不一定,从小家里教的,我们常讲天性善良。我母亲不认识字,家教好!我们从小确确实实到七、八岁的时候,受父母教诲。父母虽然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故事很多,天天讲故事给我们听。那些故事都是听老人讲的,内容总不出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从小听得很多,所谓是「先入为主」。以后慢慢长大,接触这个社会了,自己有一个标准。这个根愈是从小扎得愈深,不容易被外头境界转移。我们看看现代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容易被社会环境染污?太容易染污了,原因就在家教。当然现在这个社会染污的面广了,最广泛的是电视,现在又加上网路。在美国,小学生一、二年级就用电脑,三、四年级电脑里头的网路,他什么都看。这个要没有根基,你要说是不会被影响,不会被污染,那是佛家讲的,佛菩萨再来的,他不是凡人。凡人哪有不被污染的道理!我们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所以今天扎根,我们要劝一切年轻的同学们,怀孕的时候决定从胎教做起。你是真正爱护你的儿女,你是真正爱护社会、爱护众生。因为什么?你的儿女将来是个好人,他将来能够拯救社会,这个使命比什么都大!有些人说这个中国文化不重视妇女,轻视妇女,这是完全错误。如果你要读读《印光大师文钞》你就晓得,不要读其他的了。这是近代的一位大德,你看看他给你所说的,中国文化里面对妇女比什么都重视。所以印光大师讲,天下安危,这个权在谁的手中?在妇女手中。妇女能够教好一个好儿女,天下太平。妇女对于儿女的教育不负责任,这个小孩将来可能是这个社会的祸患。这个话,印光法师能说,他真懂!

  中国古代提起帝王,哪一个不尊敬文武周公?在中国历史上享国最久的,周朝,八百年!为什么它能兴旺这么久?母亲好。母亲懂得教养她的儿女,从胎教开始。所以母亲的职责是相夫教子。下一代有没有前途,能不能超过这一代,这个权在做母亲人的手上。你说这个责任多大,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样的任务比这个更大的?没有了。扎根,主要是母亲,父亲是协助。到七岁,这上学了,再把他交给老师,老师跟父母密切配合,把这个小孩教成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任务,最艰难的使命,做母亲的人担负在双肩。佛法里头有讲,母亲的恩德超过父亲。在佛法里面出家人接受四众供养,母亲能够享受,父亲不能享受,你们想想这个意思。

  圣贤教育教什么,我们一定要懂,在世间里面,就是伦理道德,没有别的。儒家教的五常、五伦、八德;佛法里面教的十善、三皈、五戒、六和、六度、普贤十愿,整个佛法都在里面。愈是大圣人,教导的东西愈简单,绝对不会复杂。汉高祖入咸阳跟大众约法就三条,太多了谁能记得?愈是大圣愈简单。我们要懂得,圣人教化众生,就跟慈母对待她的儿女一样,每天唠叨,反复叮咛,这是教育。现在世间人很少懂得。学东西一遍就可以了,不再想学第二遍,你怎么能够契入?想想中国古人的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国古时候读书人,宋朝朱熹做了一桩好事情,把几千年留下来的典籍,真正抓到圣贤教诲的纲领,编一个教材《四书》。四书取材于《礼记》里面的两篇,一篇是中庸,一篇是大学,《礼记》里头选出来的;另外在十三经里面选择一部《论语》,一部《孟子》,编成一部书。这一部书就是儒家的精华,儒学概论。

  我细细看这一部书,朱老夫子他的灵感从哪里来的,怎么会编得这么好?我们知道他是反对佛,但是他读佛经。读佛经,反对佛为的是什么?门户之见。在我想象他的灵感一定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华严经》这个教材,有理论、有方法、有表演,这个教科书编得好!早年方东美先生谈到,佩服得五体投地,它带表演的,做出来给你看。《四书》里面,确实如此,《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表演。也就是说,《大学》、《中庸》里面所讲的这道理方法,你看看孔老夫子他怎么样落实?他做到了。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对没有违背《中庸》之道,决定是随顺《大学》的方法。孔子如是,孟夫子亦如是。孟夫子学孔子,学到家了!所以中国读书人尊称他为亚圣,孔子是至圣;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所以编《四书》,朱夫子,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没有另外写一部儒学概论,没有,完全就儒家的原始的教材,把它抽出来编成这个概论,代表儒学,代表儒家。

  我讲演时候所比喻,这好象盖房子的架构,其余的一切典籍都是这个房屋里头的装饰品。这个架构非常重要,《四书》是架构,儒家宫殿的结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诸佛如来的宫殿的架构,方先生把这部经介绍给我。我看到弘一大师的著作,弘一大师也是把这一部经书,他特别介绍清凉大师的《疏钞》给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他认为像大学生、高等知识分子,学佛从哪里入门?从《大方广佛华严经》。而且说明一定要看清凉的注解,这个都是当代真正善知识,有识之士。我们在这一生有幸能够遇到,能够拥有这样丰富的典籍,从哪里下手?总得要晓得。儒不能不读四书,不能不在四书上下功夫。儒是佛的基础,这个大家要晓得。你看看佛在经上说得多么清楚,学佛,这是在那个里头讲的,《沙弥律仪》里头就有了,「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你不是佛的学生,你不听佛的教诲。

  在中国的佛教,可以说唐以后就不学小乘了。为什么中国佛教不学小乘就学大乘?中国学佛的无论是在家出家的人,都有儒家的基础、道家的基础,儒跟道代替了小乘。儒家的典籍,最少你要真正在《四书》上有些心得。《老子》、《庄子》,儒家的《易》、《礼》、《春秋》至少也要读过两三遍,这样入大乘你就有根了。但是今天,儒没有接触过就接触大乘,当然辛苦,当然困难。李老师当年在台中教学,希望能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讲《论语》,讲《礼记》,讲古文,讲唐诗。讲这些干什么?为大乘佛法奠定基础,培养成善的习性。《弟子规》是儒家教育童蒙的教科书,六、七岁小孩学的,老师教导。从前做老师不容易。为什么?老师要做到,要给学生做示范,家长要配合,父母、兄弟(他的哥哥姊姊)都学习,都要做示范,小弟妹在这个环境里面成长的,根才扎进去。这个叫什么?重视圣贤教育,重视伦理教育。如果他过去生中善的因深,这一次结的善缘,善增长,快速增长;过去生中恶习气深,这一生当中所接触的全是善的,那个恶的种子没有缘,不会起现行。这就是古人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佛的德号叫『持地妙光王』。「地」是心地,「持」是保持,如何保持纯真的心地、纯善的心地,那要什么?要「妙光」。妙光是智慧,真实智慧,没有智慧做不到;没有智慧,换句话说,在这个世间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所以德行的教学要从小开始。夫子教学四个课程,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言语是祸福之门,说话要有分寸,话不能随便说。尤其在现前这个社会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无意当中得罪人。所以我们的言语、表情,对人、对事、对物不能不讲究,不能不谨慎,这是学问,这是修养,这是道德,都在你面孔上,都在你举止行为之中。你要学佛,佛法在哪里?佛法就在你形态上,就在你这个样子上。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认知儒、佛是实学,实实在在的学问,一丝毫不虚假,学了马上就用上,绝对不是说所学非所用,你学了之后,你得到真实的受用。方老师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儒、佛确确实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批评、反对。他没有学过,那些书他就看看,他看看把意思都曲解了。所以佛经,佛讲得很好,「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虽然有世智辩聪,佛经看不懂!要有人给你讲解,什么人给你讲解?有修有证,他讲的不会错。现在要找个有修有证的人,难!到哪里去找?所以老师教导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那找什么样的人?有修,他还没有证。找这个有学有修的,换句话说,他天天肯学,他也肯做;做得不够圆满,这样的人就很难得,相当不容易了。这个在现代来讲,这个人就是善知识,我们应当向他学习。做得圆满,大善知识!真善知识可遇不可求。遇到这样的善知识一定要知道亲近,不能舍离。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被人家发现了,这好老师,善知识!多少人跟他一辈子不离开他。学成就了,还是不离开他;学成就了,帮助佛教导初学,给佛当助教。一直到佛圆寂了,这些学生才散开到各个地方教化有缘人。这些示现,我们要会看,要细心观察。要能够体会到这些示现教我们的是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

  大乘佛法里面教学的纲领,在中国,五尊菩萨代表的。第一尊地藏王菩萨,代表孝亲尊师。第二尊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孝敬的扩大,孝敬一切众生;把孝亲尊师扩大,孝敬一切众生,大慈大悲。第三尊文殊菩萨,代表智慧、理智,不是感情用事。第四尊普贤菩萨,代表实践、落实。把地藏的孝敬、观音的慈悲、文殊的智慧,完全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工作之中,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普贤菩萨。第五尊弥勒菩萨,他代表什么?代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代表性德流露,法喜充满,对十法界众生常生欢喜心。大乘佛法在中国,五尊菩萨圆满了。这五是一桩事情,一而五,五而一,不能分的,它是一体的,都是我们自己性德里头的一分,我们讲一部分。我们闻名见像,要知道回光返照,要把自己的性德随着名号、形像流露出来,那就有受用,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人真学佛。

  我们看到这一尊佛的德号「持地妙光王」,我们想到,如何我要保持我的心地,也像佛一样微妙放光?佛这个德号跟地藏菩萨非常接近。孝道的光明、师道的光明,这是所有一切光明的根、本,都从这个地方生的。所以在这一段里面我们多说几句,我们的感慨很深很深,从自己本身去做起,不要要求别人,要要求自己。再看下面这一段,第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喜乐音,佛号法灯王。】

  这个意思我们不难体会。『世界名喜乐音』,如果念去声,喜乐(ㄩㄝˋ)音。行,能讲得通。真的,夫子在《易?系辞传》里面跟我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两句话说得很好,这两句话在佛法里面不是这个讲法,佛法里面讲「共业别业」。我们的喜欢都相同,当然就聚集在一块,在佛法叫共业;儒家讲群居,有共同的爱好。大概这个世界里面的众生都喜欢音乐,佛在这个地方用音乐做佛事,这肯定的。

  『佛号法灯王』。「灯」,照明的,表智慧。「灯王」,可见得它不是小灯,光芒遍照这才能称得上灯王,这个灯不是普通灯,法灯。法灯当然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里面必定又包括德能相好。这是用乐音为教学主要的方法,我们这个世间有没有?有。音乐学院、戏剧学院,有些对这个非常爱好的,他就上这个学院。实在讲,如果用音乐、用戏剧、用美术,这些艺术的方法来弘扬伦理道德,来弘扬大乘佛法,效果肯定比我们在教室讲经效果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古人懂得,所以大藏经里头有剧本,出家人编的。为什么没有能够落实?在我们想,最重要的是佛门出家人缺乏这一类的人才,所以古大德虽有提倡,后继无人,这个很可惜。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文,我们今天没有这个力量,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我要有那么大的福报,我不会去办一个大学,我会去办一个戏剧学院,办一个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我要收一批这样的人才来弘法利生。我有心!藏经里面的剧本,我印了很多,确实有这个心,没有这个福。也可以说众生的缘不熟,众生因缘成熟了,那个力量加持我,我就有福了,缘就能成熟。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八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摩尼藏因陀罗网,佛号不空见。】

  这个世界的名称是从比喻建立的。『因陀罗网』,就是帝释天宫里面的罗网,这是属于庄严具,也是保护这个艺术品的作用。这个宝网上面冠的是『摩尼藏』,「摩尼」有自在如意的意思。由此可知,这个世界的众生福慧双修,而且都有可观的成就。为什么?他能转境,生活环境自在如意,万事万物就像因陀罗网一样。我们中国人常常讲的「事事如意」,这个名号的意思与这个很类似。无论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都能尽如人意,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大概这个世界也不是凡夫,如果经文具足可能有「纯一清净」。为什么?我们知道九法界众生业障习气没有断,哪来的「摩尼藏」?古人常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十之八九都不能尽如人意,这个「人意」是自己的意思。真正能称心如意,十之一二;十桩事情里头一、二桩,不如意的事情有八、九桩。这是古人说我们人生在世的状况,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看到「摩尼藏因陀罗网」,这个大概不如意事只有一、二,能如人意的应该有八、九,不是凡夫境界。

  『佛号不空见』,不空见是权智,佛经里面讲的善巧方便。智慧、德能、相好全都落实在形相之中,不空!令一切众生见相闻声,声是佛陀教化众生的音声,都能觉悟,都能开解,都能奉行,都能契入如来境界。我们知道这样美好的世界,有,不是没有,绝对不是说这个太虚空当中,许许多多世界都跟我们这儿差不多一样的;跟我们差不多一样的,实在讲不是多数。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多数的世界都非常美好,五浊恶世实在是不多。我们喜欢浊恶的人,不喜欢伦理道德的人,这一类的人到这儿来投生。跟前面讲「喜乐音」,那都是喜欢音乐的,喜欢歌舞的,他到那个世界去了。这不就是人以群分吗?佛经里面讲共业所感。虽然如此,业,我们自己可以转,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确确实实是业力生到这个世间来的,但是生到这个世间来,遇到佛法;没遇到佛法,糊涂!被业力牵着走。现在遇到佛法觉悟了,原来业力是我自己主宰的,不是别人主宰的,那我一定要把它转变。怎么转变法?随顺佛陀教诲,我就转变了。真正有志气、有智慧、有毅力,应当把自己的业力转变成愿力。这一转变,乘愿再来。业力住在这个世间,很辛苦!转变成愿力你就得大自在。转变成愿力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乘愿再来。来干什么?来表演。来给这个世间人做好样子的,做觉悟的样子,做离苦得乐的样子。具体而言,我们做什么样子合适?这个不能问自己,要问自己就是业力。自己想自己要怎么做,业力。那怎样才不是业力,才是愿力?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愿力。我们要做些什么,要说些什么,看众生!众生现前他需要什么,他缺少什么?这是菩萨乘愿再来要做的,要帮助他的。

  今天这个世界的众生,他最缺乏的是圣贤道德的教育,非常缺乏。所以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就是示现这桩事情。诸位想想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做这个示现?在中国,孔老夫子、孟夫子、老子、庄子是不是做这个示现?再看看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那个创始的大善知识、大圣大贤,又何尝不做如是的示现?都是这样的。我们从这个地方明白了,觉悟了,决定不随世俗的知见,这个很重要,我们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现在世间人不知道孝顺父母,我做样子给大家看;现在这个世间人,不知道如何教育儿女,我要做一个样子示现给他看;现在这个世间人,不知道友爱兄弟,不知道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不懂得互助合作。我们仔细观察,他缺少什么东西,我们就作斯示现,那就对了。你细心去观察,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些东西,业!罪业,极其严重的罪业。觉悟的人反过来,做样子给他看,这就是教化。

  教化的工作长时间,决不是短时间。要随顺众生,不能急着求效果,这个事情急不得的。慢慢来,要像佛菩萨一样有耐心,示现。这一生当中天天给你做示现,你都没有觉悟,不要紧。印象已经印在他阿赖意识里头,他印象不深,所以他醒悟不过来。来生我继续给你示现,来生还不觉悟不要紧,后生还给你示现。「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见到所谓的大慈大悲,生生世世,时时处处,都在给你做示现。众生迷惑,业障太重,看了也不觉悟。不是说看了你不觉悟,算了,我就不做了。那你就错了,这是熏习,长时熏习。看个一遍、两遍、十遍、八遍、百遍、千遍就开悟了,上根人,这个要懂;中根人,千遍以上,万遍,他才能觉悟;下根人万万遍。我们世间人眼光说,佛菩萨度化人,真辛苦!但是在佛菩萨那一边,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一点也不辛苦。我们要懂,要能体会得。

  凡夫眼睛测度佛菩萨,佛菩萨也不会怪你,你也是好心,但是你不了解佛菩萨的境界。迷惑不能了解觉悟的境界,觉悟能了解迷惑的境界,所以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可以相处,他能恒顺。迷人跟迷人很难相处,彼此互不相让。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觉悟的人处处让,就好相处了,决定没有争执。迷的人,你想要的全都给你;觉悟人想要的,你完全不要,你不会接受的。这就能跟九法界众生和睦相处,为什么?对于九法界众生决定没有冲突。所以一切冲突从哪里生的,我们要知道,都是从贪瞋痴生的,贪瞋痴是根。迷人贪,觉悟的人不贪,不冲突了。你贪我也贪,我们两个就冲突;你贪我不贪,我们没冲突。你瞋恚,我不瞋恚,我们两个没冲突。你愚痴,我不愚痴,就不会有冲突!你自私,我不自私;你要名闻利养,我不要名闻利养,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没有利害冲突。这是总的一句话说,所有一切冲突都在利害得失,从这里发生的。觉悟的人万缘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还有什么冲突?所有冲突全部都化解了。你放不下,肯定有冲突,你要想化解冲突,谈何容易!

  化解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冲突,有一付最灵的药方,我们开出来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你们想想看,这一付药方有没有效?能化解九法界一切冲突,灵得很!再狠毒的人、再凶恶的人,我们跟他也是好朋友。为什么?我跟他没有利害冲突,我跟他没有得失冲突。换句话说,我跟他对他没有丝毫的妨害,他怎么会不欢迎?怎么会不把我当成好朋友?在佛法里面讲持戒的人,儒家讲守礼的人,都不会跟人发生冲突,圣贤教诲,好!现在世间人教人竞争,竞争再升级,斗争;斗争再升级,战争。战争同归于尽,走的是死路,愚痴。圣贤人教人忍让,忍让是不是吃亏?不吃亏。圣贤人有智慧,心清净,了解宇宙事实真相,了解因果的真相。你命里头有的,譬如财富,你命里头有的财富,丢都丢不掉。我有财富,别人要争,我双手欢欢喜喜捧着奉献给他,我有没有?过几天它又来了。为什么?你命里头有的。那么他夺取你的,他命里头要有,我让给他的,他能享受。如果他命里头没有的,我让给他的,没几天他就损耗掉了,会被别人夺去。

  换句话说,你要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用什么方法夺取来的,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你冤枉不冤枉?你所得到的是你命里头注定的,但是你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是造了严重的罪业,这个罪业怎么?这个罪业折损了你的福报。我们在讲席里常常讲,讲一千遍、一万遍、十万遍、百万遍,不多!为什么?你没有明白,你没有醒悟过来。所以真正懂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的存心厚道,厚道是愈施愈多,人家要,不管是什么方式问我要,我有,我统统给你,给你是什么?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是财富的真因,我后续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人家要我的,我们不是说被逼着,「这个不给他不行,不给他灾难就来了」。你这样布施,你不是甘心情愿,不是欢欢喜喜,那你的福报会不会有?有。你的福报来得很困难,那个钱很不容易赚得。如果我很欢喜、很恭敬,诚心诚意的供养,我福报来得很自然,一点都不费力气、不费精神,自自然然就来了;你布施的时候,心地真诚、恭敬、快乐。

  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法布施、无畏布施,那个心态亦复如是。总而言之,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事物,要欢欢喜喜,恭恭敬敬,诚诚恳恳,果报不可思议!身体健康长寿。一般人研究什么心理学,生理学,要讲求怎么样保养,要怎么样用补品,又怎么样运动。给诸位说,中国从前读书人,佛家、道教的修行人,不讲求营养,吃东西没有营养,而且量很少,他也不讲求运动,他什么补品都不要,健康长寿。现在人所讲的这一切方法,在佛法讲都是缘,他不知道真因。健康长寿的真因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头的真因,是一颗真诚的怜悯众生苦难的心,真因。众生受苦受难,常常放在心上,遇到了,有力量,尽心尽力帮助他;没有力量,年岁大了,自己身体也不行了,也没有财力物力帮助他,那个心真纯。所以发布施的心真诚无私,无畏布施的心是健康长寿的真因。希望世间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健康长寿。

  我们能把这个真因常常讲给别人听,劝导给别人,自己一定要做得有效果,人家首先要看你。我自己不健康,色相光彩不好,我说给别人听,人家不相信。我们今天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没有别的,我们得到什么?世间人所希求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我们把真因找到了,缘是其次,缘当然重要,不是最重要的。学佛的人,这世间人讲运动,我们学佛的人讲不讲求?也讲求,但是不像世间人那么样的重视。佛法里面的运动,经行,饭食经行,这是很有学问的!我们世间人常讲饭后百步,吃饱饭不能坐在那里,不能去躺在那里,不容易消化。吃饱饭应该怎么样?散散步,走几步。所以你看看在寺庙里头,正规寺院的生活,吃完饭之后,经行。经行是什么?绕佛。从斋堂排队绕到大殿,绕几圈,拜佛,这才散会。

  那我们现在,今天虽然没有这个仪规,自己知道,吃完饭之后,散散步。散步别忘记念佛,心里面二六时中,这一句阿弥陀佛不会忘记。饭食经行,吃完饭之后一定去散散步。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运动,拜佛,早晚拜佛!许许多多老修行,他的早晚课就是拜佛,他也不念经,也不念咒,他念佛,念一声佛号拜一拜佛。如果早晚都能拜一百拜,对你健康长寿在缘上讲有大帮助。因为你拜佛心是定的,对佛是礼敬,功德无量无边,比做什么运动都好。你做运动有的时候佛忘掉了,我这个运动跟佛在一起做,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佛法里头,佛法世出世间,我们常讲究竟圆满的智慧,它的养生的方法当然也是究竟圆满,还值得怀疑吗?所以无需要外缘。心地清净,我常说的,清净心,真正清净心没有妄念,万缘放下,只有一个念头,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保持这一个念头,除这一念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你果然能够这样的保持,每天早晨拜一百拜佛,晚上拜一百拜佛。

  多绕佛,在自己家里也能绕佛。家庭小,从前忏云法师(我曾经跟他住过)他绕佛怎么绕?就绕蒲团,就是拜佛的拜垫,他就在这个拜垫四周围绕,那个圈子很小,很难得。跟他在一块共修的,他拜佛,不是我们排队大家在一起绕,绕大圈,不是。每一个人自己绕自己的拜垫,这有什么好处?你慢绕快绕不受干涉,各人绕各人的。所以我现在,你看我建一个小房子,我房子外面做走道,为什么?我早晚念佛,不在佛堂里,我在外面,我就绕我这个房子。房子最好能够有屋檐伸出来,下雨天没有关系,下雨天也可以绕。我的早晚课诵,包括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我也在那里绕。

  人真正能这样修,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你自性里头本具的,不是从外来的。但是凡夫不行,凡夫什么?你自性本具的功德现在透不出来,完全靠前世今生那一点的修行功德,修行的福德不是功德。所以随业受报,你活得当然辛苦,遇到佛法不能够把业力转变成愿力,很冤枉!所以你真正懂得,转得愈快愈好,世间事随缘,快乐无比,自在,自在随缘。普贤菩萨十愿里面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做什么都好,做善事,好;做恶事,也好,善恶都有报应!善事好没有问题,恶事怎么也讲好?这里头有智慧。他在做恶事,你要是障碍他,他会造得更恶,他造的业更重。所以菩萨有智慧,随顺他。他交了你不错,你是我的知心朋友!必要的时候劝勉他,他听,他能接受。到他做恶的时候:可以了,适可而止!不要把关系搞僵,关系搞僵,他做恶,他不会听你劝告,这是智慧的作用。菩萨念念总是照顾众生,就像水一样,要顺着它流。必要的时候,这里设一点障碍物,它那边还可以流过去,帮它改道。不要淹没了良田,不要淹坏了村庄,总是要顺着它走,不顺着它走,它就泛滥了。这个里头有大智慧,有大善巧。再看下面这一段,第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地藏,佛号焰身幢。】

  这个世界的名称不常见,『众妙地藏』。大概这个世界地底下的矿产非常丰富,这也是很难得的好果报。我们现在讲的资源丰富,这地下埋藏的资源非常丰富。地球资源也相当丰富,但是最近这一百年来,一个世纪来,差不多都开采尽了。这个世纪的人在物质文明上享受太过分,把后面多少代众生享受的,全部都把它拿来享光了。在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尊敬澳洲人,澳洲这个地方地下的矿产非常丰富,他们不开采。我也曾经问过,为什么不开采?留给后代的子孙。这个心好,难得!澳洲地大人少,生活过得去,他就满足了。所以儒佛圣贤伦理道德的教育,在澳洲推行应该不是难事。我到澳洲来时间不长,真正住在这边在此地活动也不过是两年而已。但是所接触的各阶层的人物,我发现他们的心地善良纯厚,对于伦理道德的说法,很容易接受。

  我们认真努力随顺儒佛的教诲,依教奉行,决定不随顺自己的成见,不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在这里做样子。当地的这些人士看到,欢喜!我们往来愈来愈密切。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能在澳洲扎根,发扬光大,再传遍全世界。好事,这是真正的好事,我们大家努力真正来干,这一生没有空过。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是自受用;能够感化社会、感化众生,把圣学发扬光大,菩萨事业,在这个世间一切事业里头最有意义,我们应当好好的来做。『佛号焰身幢』,「焰身幢」,以身作则。这个身相放光。「焰」是火焰、是光明。这个身就像幢一样,从自己身上放光。这个我常常讲,诸位看到这个名词就要能体会到意思。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七卷)

  诸位同学,请看右旋十海,第九金刚宝聚海,它的二十层佛剎,请看第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光轮,佛号净治众生行。】

  这个「行」应当念去声,去声则念行(ㄏㄥˋ)。这个世界佛法很兴旺,世界的名号『金光轮』。金色光明,「轮」都是讲的教学。佛家常用的「法轮常转」,这个地方是金色光轮常转的一个剎土。『佛号净治众生行』,我们念去声,去声当作动词讲,就是众生的行为、造作,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净治」,治是对治,我们这个世界实在说也很需要这一尊如来,而实际上,这一尊如来跟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行为不善,所以佛用慈悲、清净来对治娑婆世界众生行。这一尊佛的德号用一个「净」字,这个范围比仁慈寂静还要来得广泛。一切众生不清净的行为,佛在那个地方都教导。

  佛法,我们大家都知道法门就是方法,方法全是治病,治众生的毛病。八万四千法门,佛经上常常赞叹如来为大医王,这都很有道理。众生的毛病习气太多太多,在我们这个世间确实善少恶多,恶的习气非常深重。所以佛在这个世界苦心教导,真正能听进去,肯奉行的人不多。在这一方面,我们看金光轮世界比我们好太多了。佛陀在那一边教导,那一边众生烦恼习气大概跟我们差不多,但是他比我们有善根。佛在那边教导,那个世界的众生,他能信、能解、能行,所以佛教学的成绩非常可观,「金光轮」。

  无怪乎世尊在经典里头常说阎浮提众生(特别指娑婆世界这一块,这个小区域,这个小区域叫阎浮提),阎浮提区域的众生刚强难化,冥顽不灵!佛做出种种示现,他看了,天天看,不觉悟,他看不出门道。天天说,说了怎么样?他听了厌烦,听了觉得佛菩萨太唠叨,不愿意听,他不求深解。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不但是广学多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还教导我们要深解义趣。你对于佛所讲的这些道理,你要解得深!我们常说,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说完全肯定,佛所说的每一句话,经典里面字字句句,它的义理深广没有边际的。

  我们讲深解,深到什么程度?没止境。如果你要是求深解,肯定你得受用,你解得愈深,你的受用愈大,你的受用愈高,这一定道理。同样这一句话,初信位的菩萨跟我们的理解,浅深差别就很大,二信位的菩萨比初信位解得就又深一层,三信比二信又要深一层,同样一句话,我们讲同样一部经。所以经典不可思议,跟世间教科书不一样。初学的人念这个教科书,我们这算是初发心,还没有入门,读这一部经,读到等觉菩萨还是念这一部经。生生世世,这一部经念了无量劫不会厌烦,愈念愈有味道。为什么?愈解愈深。

  同样是一部经文,你所体会到的意思境界不相同。这一桩事情在我们自己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了。我跟李老师学经教,第一部经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当时我们学讲这一部经,用多少时间把这一部经讲圆满?我记得很清楚,总共是五次,一次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还有一个台语翻译,实际上一次是四十五分钟。换句话说,我们这一部经是多少时间讲完?四个半小时。里面还参插好几段故事,几乎每一次都会有一、两个故事穿插。讲故事的时间,差不多要占五分钟到十分钟的时间。

  这一部经从学会上台之后,一直讲到今天,遍遍不一样!我在新加坡讲的这一次好象有六、七十次,每一次两个小时,怎么会一样?其味无穷!每一次展开经卷读诵生欢喜心。这跟世间的教科书不一样,世间教科书念完之后,不可能再回头再去念一遍。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看佛门、儒家他们的教科书,称之为经典,有道理。

  经典,不但这个教科书里面的内容,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时空人事环境不断在改变,它里面所讲的真理原则永恒不变,这是高明之处!这世间一般人写不出来,几个人写一篇文章能超越时空?这什么道理?现在我们明了,从心性里头流出来的,所以它永恒不变。世间人这些文章、典籍、著书立说,它会被时代淘汰,什么原因?它是从意识心里头流出来的,那个存在的时间有限,再好的文学作品都有时间性。时间性里头最大的极限,是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唯有圣人的教诲能禁得起世界成住坏空的考验,它能如如不动,圣学!

  古时候提起来,一般人都知道肃然起敬,现在人不一样,这就是从前人善根还比较厚,这个世间接受圣贤教诲的人比较多。这就是前面我们讲的习性,这个习性影响很大,现在这个世间习惯不好。我们明了,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随顺佛陀教诲,能够时时刻刻在演说正法,要讲得恭维一点的话,无量功德!要说得本分一点,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凡是觉悟的人理所当然应该这样作法,没有理由。佛经里面常讲法尔如是,自自然然你会这样做,你真正觉悟了。

  我们的作法就是「净治众生行」。众生的思想、见解、言行都不正,我们今天要做的样子就是觉正净。众生不觉,我们要做出觉悟;众生不正,我们要做出纯正;众生不净,我们要做出清净不染。这个样子,自己的利益确实境界与日俱增,不断向上提升,智慧、福德随之增长。在不在意?不在意,没想到这些事情,自自然然的。所以我们看这段经文,很感慨的就是那个世界众生容易接受觉正净的教诲,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很难接受,使我们非常感慨。再看下面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须弥山庄严,佛号一切功德云普照。】

  这个世界好,世界的名号『须弥山庄严』。「须弥山」在此地表法,须弥山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妙高,这个世界的庄严微妙高广!微妙是慧,高广是福、是德,德高福大!这个世界看起来不是普通的世界,经文若是具足,可能也会有「纯一清净」,要不然世界哪有这么好的名称。

  佛的德号『一切功德云普照』。这里面我们要注意到的,「一切功德」是圆满的功德,一样都不欠缺,一样都不漏,这一切功德。「云」在此地就是表的智慧。虽然修积一切功德,心里头痕迹都不着,这个功德称为无漏功德。修积一切功德要是着了相,着了相就不叫功德,福德!我们换一句话,浅一点来讲,这一切功德可以说一切善事、一切好事,中国人常讲行善积德,行善积德要是着相,都变成福德。执着,有等级的差别;换句话说,分别执着有轻重的差别。如果分别执着轻,得的福报大,福当中有德;如果分别执着很重,有福报没有德。我们只要看看自己生活周边的一些人物,你看到有豪贵之家,在这个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有巨大的财富,社会大众都仰慕。再仔细观察他的生活,他处事待人接物,你看他有没有德,有没有慧?很清楚看出来!他的德慧要是差一点,我们就晓得过去生中他修因,分别执着比较重。如果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大富长者,生活很随和,处事待人接物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这人有德,过去生中修福积德的时候,他的分别执着很轻。如果没有分别执着,他不在世间了。为什么?那是功德,不是福德。功德至少他要生天,他怎么会在人间?功德大的,一直往上超升,声闻、缘觉、菩萨凭着功德向上超升。

  佛门里面常讲断恶修善,持戒有功,得清净心,清净心是禅定。功是修因,德是果报,你得的是清净平等觉。到觉现前的时候,那是修定有功,开慧是德。如果我们用清净平等觉来说,也好懂。清净心有功夫,平等现前。你看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平等心,没有高下。刚才我们讲的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对待国王、大臣是这个态度,谦和恭敬;对待一个要饭的乞丐也是谦和恭敬,没有改变,平等性智现前,平等的德。平等有功,觉悟是德。觉悟的人,一定有平等、有清净;清净的人,不见得有平等,不见得觉悟。清净好比楼房第一层,有第一层未必有第二层。平等是第二层,正觉是第三层,它有第三层当然下面有一、二层,有第一层未必有第二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要有成绩表现。我修清净心,心很清净,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成绩是什么?成绩是平等心现前。在日常生活当中,学平等,学了一段时期,有功夫了,开悟了。

  所以修禅定能开悟。禅定是什么?止观平等,他真能开悟。止观要不平等,或者是止多观少,观多止少,都不能开悟,一定要平等。从前李老师举比喻跟我们讲,那时候讲奢摩他、三摩地、禅那。讲《楞严经》的时候跟我们说,他说禅那就好比开保险箱的号码锁一样,一定要对准,差一点点都打不开,这就是讲定慧要均等,这叫功夫、功德。一切功德,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无量三昧」。佛在此地用这个法门教导这个世间的众生,从定慧然后普照世间。「普照」两个字是讲利他,「一切功德云」是自己成就;自己成就,而后才能利他,自己不成就,那就谈不上利他。再看下面第十二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树形,佛号宝华相净月觉。】

  这个世界的名号我们要留意。『众树形』。因为此地是讲佛的名号,并不是讲世界的形状,名号里面表法的意思非常重要。「树」是树立,「形」是形象,「众」是众多,许许多多的好榜样。在这个社会上一切人事物,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各个人形象都好,每一个行业形象也好,树立形象。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与同学们共同勉励。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定要知道人生苦短,寿命不长。纵然活到一百岁,一百岁的人毕竟不多,百岁也是一弹指,真的,一点都不错。一百岁的人想到他自己童年的时代,就像在昨天一样。

  童年的时代、少年的时代、青年的时代,许许多多的亲朋好友都走了,都不在了。今天有几位同学替我在整理这些图书,把这些图书都上书架。看到我一些旧的照片,朋友给我的书信,这里面有几封黄念祖老居士写给我的。还有一个小笔记本,里面记的是通讯录,我翻了一翻,许多人都不在了。这个笔记本是十几年前的,大概在这十五年,最近这十五年,很多老朋友都走了。有些年岁大我两、三岁的,有些比我小好几岁的。所以看看这些通讯录感觉到世间无常,年岁大了,感觉到是非常孤独。

  在这样一个境界里头,我们一般讲生活环境里面,树立好的形象有价值、有意义、有必要。中国古人常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要离开这个世间了,总想留一点好印象给后人,过去所做的一切过失,这个时候真心忏悔,做错了。他不是不知道,知道为什么还造作罪业?意气用事,不是智慧;智慧用事,他就不会造罪业。所以真正觉悟,真正有智慧,古时候讲,读圣贤书。读圣贤书所作何事,就是树立好形象,那在这个社会上就是无量功德。读书人、学佛的人在这个世间,无论是什么样的身分,无论你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哪一个行业,就在自己本分这上面树立好形象。家庭是社会大众的模范家庭;个人读书,模范学生;经商,模范商人;做工,模范工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你在这个行业里头是示范,这是什么?菩萨!不为自己,决不为自己的名闻利养,示现给社会大众看,教导大众。人人都学好,人人都做社会的好榜样,你们想想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这个世界肯定是清净,没有染污;肯定没有冲突,只有和平。一切都要从自己本身去做起,常常要想到佛菩萨在世间就是树立最好的形象。你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佛菩萨,他们示现的形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在家。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示现出家的样子,有五个人,在家占多数,所以出家要做出家的好样子,在家要做在家的好样子。

  『佛号宝华相净月觉』,「华」,真实修因。「宝」,这个字就是表与性德相应。他的因行,我们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佛菩萨的教诲相应。这样讲法,大家容易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顺经论教诲。「宝华相」,这是功;「净月觉」,那是德。你自己得到的是什么?清凉,月是清凉。清净、清凉、正觉,这三个字是德。「宝华相」跟这个世界名号完全相应,这个世界「众树形」。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以身作则,佛首先示现最好的榜样给大家看。这里「华」表的是六度因花。我们净宗提出修学的纲要,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宝华相!我们念,记在心里头;我们讲解,劝导别人,那叫宝华。没有相,没做到;自己做到,相就现了。我们要做三福的相,净业三福,宝华相;我们要做到六和敬的相,六和敬是宝华相;我们要做到戒定慧,戒定慧是宝华相;我们要落实六度十愿,六度十愿是宝华相。所以这个「相」字,简单的说,落实了。我这个样子上你看到了,从我的面貌,从我的表态,从我的形相,你就能够看出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在我形相当中,而且非常明显。这个我们常讲,好相!果德,你自然得到身心清净。这就是学佛最高的享受,你已经得到清凉自在,无论处什么样复杂的局面,你肯定是觉而不迷。

  佛号里头的「净月觉」,这三个字岂不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激老师,老师没有欺骗我,老师教导我的东西真实不虚。我们做学生的人报答老师的,老师对我们所期望的,就是老师的教导我们能落实,老师欢喜;做到了,他给我讲的话证明了。所以光是去念、去会背、去会讲没用处。老师看你这样学习,摇摇头,不满意。为什么?真的东西没得到。真的东西一定落实在生活里头,自己的身、心跟教诲融成ㄧ体。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孔孟是我们的老师。如何把老师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的身心行为,佛菩萨、孔孟都欢喜!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第十三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怖畏,佛号最胜金光炬。】

  这个世界的名称也给我们很大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界,有怖畏!怖畏非常普遍,几乎人人活在这个世间都没有安全感,生命财产没有保障。这个世间动乱频繁,处处都充满了危机、灾难。许许多多的人都有很不寻常的心态,抱着过一天算一天,对于未来不敢想象,不敢希望,人活在这个世间真的叫悲惨世界。民国初年,苏曼殊大师,好象他有一本着作,题目就叫《悲惨世界》。写当时社会状况,那是在第一次大战的时候,世界大战。苏曼殊往生之后,你看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许许多多人惶恐不安,怕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会爆发。这个战争爆发是毁灭性的战争,不是过去那种战争。一颗核子弹要杀死百万以上的人,所以有些宗教把这个战争说为世界末日。佛法里面虽然没有讲世界末日,佛法称它为小三灾。

  我在早年学经教的时候,这个经文里面讲小三灾、大三灾,不懂。有小三灾,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七天七夜的刀兵劫,刀兵劫就是战争。战争时间多长?七天七夜,这刀兵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跟日本打了八年,不算刀兵劫。佛经上讲七天七夜的战争是刀兵劫,怎么想都想不通,这是第一个灾难。第二个灾难,有七个月七天的瘟疫,也很难理解。第三个小三灾,是有七年七个月七天的饥饿。直到我跟随道安老法师到日本去访问,我到长崎、广岛去看了一下,恍然大悟,原来释迦牟尼佛讲的小三灾就是核武战争。长崎、广岛当地人告诉我,我去的时候,那是第八年;第八年还是第九年的样子,地上长草了。他说真的,七、八年核子弹炸的这个地方草木不生,那不是七年七个月零七天的饥饿吗?核子弹爆炸之后,这个辐射尘,被辐射所照的这些人,多半都活不了七个月,瘟疫是指这个东西,不是指别的瘟疫。当时核爆的时候没有被炸死,但是也染上这个辐射尘。这个佛在经上讲,你的寿命只有七个月。当然佛讲的是一般的,也有能长一点的,但是一般长的大概都不会超过三年。佛没有预言核武战争,佛说得很巧妙,讲小三灾。我们想想看,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多久?七天。现在世界上有核武的国家很多,他们这些核子弹头如果在这个七天之内统统都发射出来了,这个世界不就是末日吗?小三灾真的现前了,怎么会不恐怖?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这世界好,『无怖畏』。这世界安全,我们看了之后都非常想移民到那里去。这个世界上的人肯定是断恶修善,修福积德。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我们看佛的德号(德号是佛教学的宗旨),『最胜金光炬』,胜是殊胜,最殊胜的金色光明。这一句很像经典里面的《金刚般若波罗蜜》,而实在说,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放光,像火炬一样普照一切众生。佛在这个世界教学是以般若智慧为主,这个世界众生普遍都能接受。回头想想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众生业障深重,般若听不懂。

  佛在此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特别是阎浮提洲,佛的教学是以什么为主?善导大师说得好。善导,古人传说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日本也有这个说法。日本的佛教跟善导的缘很深,善导的知名度在日本超过在中国;中国佛门弟子知道善导的人不多,日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许许多多寺院用善导做寺院的名称,善导寺。在台湾台北市还有一个善导寺,日本人建的。善导的塑像在日本普遍可以能见到。由此可知,日本人对善导大师的崇拜。善导大师说了两句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是说明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阎浮提洲教化众生,以什么为主?以念佛法门为主。这个地区的众生与这个法门有缘,这个法门能度这些业障深重的众生,般若不行!确确实实,般若就算是禅宗,禅宗从五祖以后都是用《金刚经》来做印证,证明自己有没有明心见性。五祖、六祖的提倡,所以《金刚经》在整个中国,知名度第一殊胜。社会大众都知道佛教有个《金刚经》,其他经不知道。这就是五祖忍和尚跟六祖能大师,他们两个提倡的。

  禅宗在中国兴盛一时,度了多少人?《五灯会元》里面一千七百则公案。诸位要晓得,中国的禅宗是修般若波罗蜜多的,千万不要误会那是修禅定的,那你就是外行。你看看《六祖坛经》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六祖怎么说的?六祖教着大众「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个「念」就是把心安住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跟此地佛的德号一样「最胜金光炬」。六祖摄受的众生,教化的对象,《坛经》上讲得很清楚,上上根人,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由此可知,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性都是上上根人,至少也是上根人,这个世界没有中下根人。所以都是修金刚般若,哪里会有怖畏!《心经》上不是讲得很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看,「最胜金光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永离怖畏。般若智慧现前,在十法界里面自行化他,永远没有恐怖,永远没有畏惧。

  我们想想自己,现在在这个世间,我们也在修学,我们有没有恐怖,有没有畏惧?如果还有恐怖,还有畏惧,还有不安,那你就想到什么?没智慧!不但没智慧,没定力!再老实讲,你没持戒,连福报都没有。你为什么会有恐怖?你没有戒定慧。如果你果然具足戒定慧,「畏怖」这两个字也永远的舍离了,这是佛法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受用。你不肯学,那就没法子!我讲不肯学不是讲别人,讲学佛的同学。没有学佛的人,他没有缘遇到,那个我们不论。我们要讲的是,你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佛法,你遇到了。佛法里面无比殊胜的法门,禅、教、密、净,非常殊胜,你接触到了。接触到,没有认真的学,果然认真学,禅、律、密、教、净,都不离戒定慧三学,离戒定慧三学不是佛教。

  所以,有很多人问我:法师,法轮功算不算佛教?我说法轮功不是佛教。为什么?没有持戒,没有定慧。佛教任何一个宗派,决定是依佛教经论做为修学的依据,它没有。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凡是来问这些话的,他对于佛教的常识不了解,没有接触过佛教,真正接触过佛教,哪有不知道的!我们净土宗,我们所依的「五经一论」,这都在大藏经里头。你看看禅宗所依的,天台所依的,贤首所依的,法相唯识所依的,律宗所依的,哪一个宗派的经典不在大藏经里头?都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专修专弘,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搞清楚。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看到两个世界众生根性不相同。他们的根性利,能依般若;我们的根性不利,所以佛教我们执持名号,特别是在末法时期。佛讲得很好,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所以禅在中国兴了一段时期,实在讲是一千年;末法时期,一万年,佛说净土成就。净土里面,特别是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容易得利益,真的是人人都能修,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成就又不可思议,诸佛赞叹。你要问这什么原因?原因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特别加持,不是别的。我们自己只要具足深信切愿,如教修行,你这一生就能成就。

  自己最可贵的、最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性,如何选择法门,一门深入,这一生当中成就了。我对于净宗的法门,我感谢李老师,李老师真的是苦口婆心,把这个法门介绍给我。因为我年轻,虽然非常爱好佛法,兴趣在教下,欢喜佛法里面的理论,对于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实在是不感兴趣。所以跟李老师学讲经,我的兴趣十足。尤其是最初跟他,没有出家之前的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我每一个月学一部经,进度很快,真的是法喜充满。短短的时间我学十三部经,所以一出家,教佛学院。佛学院一个学期才教一部经,我会讲十三部,佛学院三年毕业,我在佛学院只要用六部经,还有一半没用上。这个进度快速,我对李老师教学的方法佩服,佛学院里头没有!

  教了一段时期,感觉到自己不足。为什么?看到大藏经浩如烟海,我才学这么一点点。所以,我把这个教佛学院的事情辞掉,我再回到台中;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还是要跟李老师。这回去之后,前后我在台中整整十年,我在这里观摩,在这里学习。所以这一回到台中就学得一部大一点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是我出家之后,回到台中第一部跟李老师学的。接着《金刚经》之后,学了一部《楞严》。《楞严》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金刚经》一年,我们的进度不快,但是学得非常踏实。先后听他讲经,连小部经,我听了三十多部。我的记忆力好,听一遍我能记住,至少能记住百分之九十,所以我听一遍就能讲。我讲经,听众都很欢喜听。真正把功力用在经上,我给诸位多次报告,五部经,这真正把全部精神贯注在里头。第一个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个是《阿弥陀经》,第三部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是《金刚经》,第五部是《楞严经》。等于说我在台中十年,这是我主修的课程。

  主修课程里面,不但我要能理解,要深解义趣,我要做到,所以研教才有很浓厚的兴趣。因为你做到,你才有真正的受用,才能契入这个经论的境界。你自己做不到,你会讲;换句话说,你都会懈怠,你要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或者遇到特别的顺境,都会退心。逆境会退心,顺境更容易退心。所以你要不能真正把你所学的变成你的思想、见解、行为,你要保住不退转,难,太难太难!尤其是现代这个社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力量多大?比古时候超过十倍、百倍都不止。你能在这个环境里头保全自己,不被环境诱惑,不被影响,谈何容易。唯一的方法,真干!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头,这两个字用得好,常常嘱咐学生要真干;真干就是你要把你所学的落实,你要真正去做到,那个功德利益你才真正得到,真正能生法喜。这个法喜超过世间任何的喜乐,你就不会动摇了。你说你那个乐,我这个乐比你那个还殊胜,你不如我。你要不真干,不能契入境界,这个受用得不到,所以你的信心会动摇。你念的遍数再多,你讲的遍数再多,得不到受用,你还是有疑惑。你的信心不坚定,你的智慧不开,还是会被外面境界影响;换句话说,天天还不是生烦恼,你怎么会有成就?我们再看下面第十四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大名称龙王幢,佛号观等一切法。】

  这个世界名号跟佛的德号都不难懂,尤其是我们读《华严经》,学习《华严》一直没有间断的同学,我不说,这里头的义趣也应该能够体会得到。世界名叫『大名称龙王幢』。「大名称」是法,我们今天讲的知名度高,大名鼎鼎。「龙王幢」是比喻,这个世界是诸佛菩萨善巧方便教学,最有成就的一个道场。「龙」,在佛法里面象征着变化,善变。佛门四大天王,西方天王手上拿着就是一条龙,表法的,不是手上真的拿一条龙,不是的。西方是广目天王,意思就是要你仔细观察这个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人情事理变幻莫测,就像龙的变化一样,取这个意思。「幢」,非常明显。这种变化,人人都能够觉察得到。菩萨在这里教化众生,以身作则。掌握一个永远不变的原理原则,你就能应付得了这个多变的世界,原理原则要掌握到。那个原理原则是什么?就是手上拿的一个珠。你看广目天王右手拿了一个龙,左手拿了个珠;龙会变,珠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佛在此地就显示了,你看佛的德号『观等一切法』。「等」是平等,不变。世界所有一切现象都在变,我不变;不变是我的心不会随那个变化转,心是定的。换句话说,不变的那个珠是什么东西?戒定慧。戒,我们在生活行为有一定的法则,我们遵守这个法则,不随外面境界影响,不随外面境界所动摇,我有我的法则。我自己心里头有定功,有主宰,我有智慧能观察,你们怎么变,我都看得一清二楚。我看到是什么?性、相、理、事、因、果。不必多,这个六条,六个项目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这个多变的世间,我们示现一个不变的形象教化众生。「观等一切法」,在法相里面讲「平等性智」现前,起作用。平等性智现前,决定不会为外头境界所染污。转末那,末那就是染污,染污意,意识,转末那为平等性智,当然你就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观,是妙观察;等,是平等性。好了,因地上这两个转过来了,阿赖耶跟前五识跟着就转了。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个人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转迷为悟,这是何等的境界。佛在这个世间对这一类的众生,教给他在多变里头做一个如理如法的转变。这个世间多变,我也教你变。世间人迷而不觉,他愈变愈苦,佛菩萨教我们这一套,愈变愈快乐。在十法界里头我们是向上转变。六道凡夫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他们的转变是往下面走,确确实实往三途里头走,我们只要看现前的社会就晓得了。

  现前社会到底有没有灾难?问我的人也很多。我们本着儒、佛的教诲,提醒大家灾难从哪里来的?恶业感召过来的。你只要观察现在社会大众,这一般人,他在想什么?他念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做些什么?你在这个上面细心观察,如果他念的、想的,他做的都是善,这个社会不会有灾难,这个社会有福。如果他念的、他想的、他做的是不善,那个标准就是佛讲的十善。要是用儒家的标准,就是用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善恶的标准,与八德相应,善;与八德相悖,不善。世间大多数人起心动念,行为不善,肯定有灾难。如果这个社会大众心思、行为与八德相应,与十善业道相应,是善的,这个世界有福报,肯定不遭灾难。

  佛在大经里头讲得很好,「一切法从心想生」。祸福吉凶从哪里来的?心想来的。心想恶,凶灾就来了;心想善,吉福就来了。所以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什么召的?念头召的,你的心行召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我们理解有共业、有别业。无论是共业别业,最重要的,修自己。自己的别业善,共业也善,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观音菩萨教我们「反闻闻自性」;孟夫子教我们「反求诸己」。这里头有大道理在。我们要常常照顾自己,不要在外境上操心,在外境上操心,我们自己就错了。佛教称为内学,内就是照顾自己,就是「反闻闻自性」。心不能往外头境界上跑,心要往外境上跑,在佛法里称为外道。道是什么?道路。心性以外的那个道路,你往那里跑去了,你走错路了,你要回头,回头是岸!所以外道不是骂人的,不是批评人的,是说一个修行人,一个佛弟子把路走错了。你怎么不进来,你怎么跑外面去了?就这个意思。许多人把这个名称意思都解错了,这是不读书之过。我们只能说他读书太少,读经太少,他对于佛教许许多多的名词术语真正的意思不了解,错会了。这个在现今佛弟子当中真的大有人在,我们要见怪不怪,好自努力,这就正确。希望用我们实际修学的功夫去影响他们,为他们做榜样、做示范,这就对了。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八卷)

  诸位同学,请看右旋十海,第九金刚宝聚海,所持佛剎第十五层看起: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示现摩尼色,佛号变化日。】

  这个世界的名号,如来德号,我们读了之后,能够想象而知。世界『示现摩尼色』,「色」是色相,「摩尼」是宝,我们就从这里体会到示现的一切色相都称性。摩尼有如意的意思,有自在的意思。由此可知,这个世界的美好。『佛号变化日』,「变化」是如来的神通德用,是般若里面的权智,因为后面有个「日」,日在此地是比喻智慧光明遍照,所以示现的是「摩尼色」。我们读了自然有很深的感动。我们在讲席常常勉励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世界自行化他要有智慧,要懂得通权达变,要显示出高度的智慧,在言说、在形象。特别是在形象,如何帮助这个世间广大的众生们早一天觉悟,回头是岸。

  众生为什么不觉?为什么迷惑?我们要细心观察,要做深刻的内省,自己反省,根源确确实实是经论上所讲的,迷了自性。一味的随顺烦恼习气,否定了圣贤的教诲,惹出现前这么大的麻烦,这么严重的灾难。要消除灾难,恢复正常,正常是摩尼色,我们不能不回头。明心见性,这是功夫,我们肯定做不到。不要说这样高深的功夫我们没法子做,今天就是说把我们自私自利放下都做不到。不随顺性德,肯定就有灾难。所以我在讲席里头常常讲,古圣先贤他们的知见行仪是从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随顺性德。如果我们能够肯定这些大圣大贤们的知见;知是说他的思想,见是讲他的见解,行是讲他的行为、他的言行,肯定那是随顺性德。我们向他学习就是随顺性德,真正是趋吉避凶之道,提升自己境界之不二法门。首先我们要能做这个肯定,才能救自己,能够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智慧的形象、福德的形象,用这个形象去感化还没有回头的众生,这叫自行化他。再看下面第十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光焰灯庄严,佛号宝盖光遍照。】

  这个世界的名好,『光焰灯』都是代表智慧,权实二智。这个世界是真善美慧的世界。从依报我们就能想到,这个世界的居民,这里面的众生必定是福慧双修,才能感得如此庄严的报土。佛的德号『宝盖光遍照』。我们应当怎么样学习?「宝盖」,这是庄严具,幡幢宝盖。宝盖的作用是防止污染的。空中有灰尘,宝盖跟伞一样,伞是遮雨水的、遮太阳的,所以伞有两种,有雨伞、有阳伞,阳伞是遮太阳的。宝盖的作用主要是防灰尘的。古时候有些车没有篷,但是这个车有盖,也像一个伞一样。这个盖是宝做的。从这一点启示我们一定要懂得防止污染,灰尘就是染污。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为什么会迷失了自性?为什么会对圣贤教诲排斥而不能接受?没有别的,我们的思想见解被染污了。被什么染污?被邪见、恶念染污;起心动念不得其正,所谓的邪思惟。我们承不承认?许多人不承认。这是迷,他要承认,他就觉悟了;承认,他就会回头。他以为古人对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是错误的。今天一切崇尚科学,科学家代替了古圣先贤,相信科学家,不相信古圣先贤的话。科学家有许许多多创造发明,炫人耳目,迷惑人心。这些科技的发明本来没有过失,过失产生在哪里?产生在自以为聪明,自己的聪明智慧超过上帝、超过神圣。神圣对于宇宙之间的理解跟科学家一比,科学家认为他要比古圣先贤不知道要进步多少倍,古圣先贤所讲的是神话!迷信!所以把人们对于圣贤的敬仰的心断掉了,造成今天整个世界的动乱。圣贤的话真的错了吗?

  我们从果报上来看,现在的社会没有从前安定,现在人民的生活,没有从前人那么幸福。从前你没见到,你怎么知道从前人过的日子幸福?对,我是没有见到。古人留下来的文字里头有记载,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描写社会的状况。过去社会分工没有这么复杂,中国自古以来社会分工是士农工商,称之为四民,人民可以分为这四大类。大家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享受安定繁荣的社会,古书里头记载很多。要是把那个社会状况跟今天做个对比,我们现在人生活得很辛苦。没有错,科技是带来一些方便,可是我们接受这个科技生活的方便,没有想到付出代价是多么的惨重。细细做个比较,得不偿失!

  现在社会,恩德情义没有了。在从前,不要说很久,我这样年岁的童年,亲戚朋友居住在隔壁邻县,距离一百多里,到我们家里来作客,他要走两天。远道来的客人,那种亲切的接待,现在没有了。为什么?现在一百多里路,七、八十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亲情淡薄了。古时候如果说是从另外一个省到这个省,要走好几天。半个世纪之前,二次大战的时候,交通没有这么发达,中国相当落后。我们从我的家乡,那算是还有方便,坐帆船到长江的渡口,行程一天,要用现在的距离来讲,大概是五十公里。我们那个城市距离长江的码头五十公里,帆船走一天。那么长江就有渡轮,有轮船,渡过长江到对面芜湖也要一天。芜湖交通算是便捷,有火车;火车到南京,一天,这交通便捷了。如果一直坐帆船从我们家乡,从长江到南京,大概要五天的路程。回来的时候时间就更长了,因为去的时候顺水,回来的时候如果要是逆风,那耽误的时间就长了。亲戚朋友来,来一趟不容易,非常辛苦,热情的接待。现在就是环绕地球回来了也非常平淡,就好象你出去去远足、旅游回来一样,这种亲情没有了。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知道有利害。有利,这是朋友;没有利,陌生人。活在这个世间有什么意思?这种对人对事对物深厚的感情,为什么从前人能培养,现在没有了?从前为朋友舍财舍命,我们常常听到,现在哪有这种朋友?兄弟也做不到。归根结柢说起来,古时候孝悌忠信道德情义,从小养成的,社会风气也如是,今天全变了,都没有了。这就是迷失了天性,迷失了自性,迷得太重了,染污太深了。

  佛在经上讲「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在现前对这一句经文才有很深的体会。那我们要怎么学?决定不能随顺世俗,不能随顺烦恼习气。为什么?苦,太苦了!赶快回头,回头是岸。果然能够随顺圣贤教诲,这里头有乐,有真正的乐,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长。智慧长了,你才知道怎样修善积福,积功累德,这里头有真乐。现前身心安稳,清凉自在,来生的果报更殊胜。所以,防止污染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现在这个社会里面常讲的环保。我们现在要把环保用在我们思想、见解、精神上,怎样保护自己纯正的知见,保护自己清净的形象,怎样保护自己觉悟的行为,这个重要!自己做到功夫成熟,自自然然就放光遍照。只知道如理如法去做,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收获是自然的,用不着操心。因好,果哪有不殊胜的道理!这个道理总要懂。再看第十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光云,佛号思惟慧。】

  『香』在大乘法里面表戒定,『光』表智慧,这个世界香光庄严。真实智慧,它用『云』这个字。云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相有体无,可以受用,不可以执着;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受用自在。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十法界里面的圣者还做不到,只能做到相似,没有真正做到;真正做到是法身菩萨。这个世界肯定也是纯一清净。

  『佛号思惟慧』,我们应当要学习,起心动念都是智慧,不是烦恼,不是妄想,不是分别执着。我们很想学,从哪里下手?古人的修学方法,教导我们起心动念都去思惟古圣先贤的教诲,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培养自己的正知正见,世出世间的教学,这是重要的方式。儒佛,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许许多多世界诸佛世尊,都用这个方法来帮助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没有邪思,叫正思惟。「思惟慧」是正思惟,与自性般若智慧相应。再看这上面一层,第十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怨雠,佛号精进胜慧海。】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名称,必定是感慨万千。为什么?跟我们这个世间做一个对比,太明显了。我们这个世间冤家对头太多,那个世界好,没有『怨雠』。人与人之间,人与一切万物之间,过去今生都是善缘,这到哪里去找?好象听说极乐世界是这个样子,华藏世界里头没有听说有怨怼的。我们娑婆世界阎浮提洲,冤家对头太多太多了。

  佛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很复杂,佛很会教导,把那么复杂的关系归纳为四大类;这个四大类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纵然住在隔壁(现在公寓房子),老死不相往来!住在都会里头真是这样子,我在香港见到。我们学佛的同学们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去坐坐,隔壁邻居,我问他隔壁住的是什么人?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面?偶尔见过面。有没有打招呼?没有。没有缘!邻居做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大家住在这一栋公寓里头。当然,生活紧张,每天工作都那么辛苦,烦心的事情很多,哪有时间打招呼闲话。从这里看,人情真的是薄。

  我们到此地来,如果不能够敦睦邻居,也要有个保守的观念,大概我们在这里住上几十年,邻居也不认识,这是错误!敦亲睦邻是中国文化里面的美德,应该要做的,即使是族群不相同。我住在新加坡,隔壁印度人,信印度教的,我们见面很亲切打招呼,有的时候做点心送一点给他们吃。我们对他非常友善,过几天他就有回报,他也有小礼物送给我们,彼此互相有个照顾,见面很亲切。做人应该如此!怎么可以不相往来?我们今天常常向往着要消灭冲突,要促进和平,要促进大同,就在我们隔壁的邻居都不能够和睦大同,还谈什么社会,谈什么世界?

  圣贤的教导,说实在话,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就从生活当中完全落实,没有一句是空话,尤其佛法里教导我们的四摄法。我常说,佛讲的四摄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交际的方法、公共关系法。我们这个社区,逢到年节,居住在社区的人,大家能不能在一起团聚一堂?我没见过,我没听说过。但是在从前古时候,我们在农村里头,一个村庄一个村庄距离都很远,年节的时候都能聚集在一起;庙会,也常常聚集在一起。所以那个邻村都熟,都能互相照应,你家里有事情,我们大家帮忙。婚丧喜庆,其他村庄邻居都来了,距离虽然不太远,有几里路;几里路是走路来的。距离近的,大概也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那个时候人有情有义,现在真的是对面不相逢。

  佛说,这四种关系如果到最高的那个程度,就变成一家人。所以父母跟子女,佛说也是这四种关系。你这个儿女到你家来了,他是报恩的,孝子贤孙,很容易调教,他跟你有恩,他来报恩的。要是报怨的,这个小孩很顽皮,不听话,很不好教;过去生中跟你有过节,他来报仇的,将来长大了,会搞得你家破人亡。还有讨债,也有还债。如果不是这四种关系,不会成为一家人。佛说得清楚,说得明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从第十八层无怨雠世界继续来谈谈。

  这一桩事情是我们现实社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生活在世间,如何化解怨仇?确确实实在这个一世当中,要把这一桩事情当作我们来到世间第一桩事。无量劫来,我们有意无意的跟一切众生结了多少怨结,所以在这一生当中,招来许许多多的不如意,无论是人事环境、是物质环境。我们真正明白事实的原委,就绝对不会怨天尤人,而真正肯定这是自作自受。

  早年,我第一次在香港讲经(一九七七年),曾经在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光明讲堂,讲过两个月《楞严经》。老和尚这个讲堂上有一副对联,我的印象非常深,那是给人警觉。上联写着「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这些话佛说的,真的是这样子的。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就是不跟任何人结怨仇。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人,宁可以吃亏上当,也不能跟人结怨。为什么?怨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苦不堪言。眼前吃一点小亏算什么?一切做还债想。这都是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的,决定不计较,我们的帐到此地就结了,来生后世再见面,好朋友。如果是我欠他的,就算还给他了;如果我不是欠他的,我也不跟他结怨仇,来生他要还我。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何必计较眼前的得失?眼前的得失不是真正的得失,真正得失是来生后世。所以古人常说吃亏是福,这个话有大学问在!什么人能忍让?没有真实智慧,没有大学问,他不会忍让。我们看看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忍让,一切众生对佛菩萨不会忍让的;佛菩萨对众生忍让。你再看中国孔子、孟子对人忍让,忍让是德行,他有道德。道德的表现决定不是懦弱,他知道这个里头的业因果报,知道怎样取舍。

  在家庭里头,夫妇之间、父子之间,你要明白这些道理,这个关系是最深、最密切的到一家人来了。既然来了,如果是报恩的,我们的恩情愈结愈厚,父母爱护子女,为子女做良好的榜样,那是真爱护;如果他是报怨来的,你对他恩义有加,那个怨能够化解。所以我们肯定人性本善,那个怨恨是一时的误会,一时的错误,造成怨恨。我们希望把这个怨恨化解掉,不要在这一生当中又造成不幸,冤冤相报绝对不是好事情。果然是冤冤相报,愈报愈严重,为什么?累积的怨仇,那还得了!彼此双方都痛苦,双方都堕落,聪明人不会干这个傻事,一定要觉悟。除这个之外,还有两种关系,讨债、还债。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仔细观察这四种缘,报怨的、讨债的很多,报恩、还债的不多。从这个地方来观察,就晓得这个世间人过去生中欠人的太多了,所以讨债的人太多;做事情昧着良心,对不起人的事情做得太多了,所以冤亲债主很多。你没有以恩惠对人,哪里来的报恩的?都是报怨,都是讨债的,你说你麻烦不麻烦?报怨、讨债到你家里来了,变成你一家人。我们常常有听说儿女杀父母的,这我们学佛的人知道,杀父母的这个动机,缘;真正的因,前生的怨恨。过去生中造的业那是因,这一生当中,或者几句话什么事情听得不顺耳的时候,动了杀念,缘;因加上缘,果报就现前了。那个讨债争夺财产,这个事情在今天社会太多太多了。为了钱财,夫妻父子兄弟反目成仇,现在这些事情已经都不是新闻,非常的案件在今天变成正常了,你说怎么得了!

  如何能解决?真的不学佛永远没有法子解决,学佛之后,这才明白过来。儒,能帮助你解决,没有佛法解决得彻底,佛法把这些事情的因因果果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化解之道,最有效果的无过于教育。每个人都要重视,因为你有家庭,家庭里面有父子、有兄弟、有亲戚、有朋友,教育要从自己本身做起。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德行的人,要帮助你这一家人觉悟。觉悟之后,你们全家人都能够断恶修善,都能够修福积德,这家庭兴旺。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的,袁了凡先生接受了云谷禅师的教诲,他自己做,感化他一家人,太太帮助行善,以后儿子生下来也不例外。一家都行善,果报殊胜,真的把命运改过来了。

  读书、学佛,你要问到底有什么好处?改造命运。这个好处,现在社会大众能听得进去。学佛有什么好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这样说法,儒也这个说法,真的不是假的。也许有人问,你既然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为什么不求富贵?肯定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富贵能不能求得到?轻而易举。为什么不求?有比世间富贵更乐的事情。所以释迦牟尼佛舍弃了富贵,他在这个世间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快乐、更美满的希求,他得到了。绝对不是迷醉在世间富贵那些人所能够见得到的,人各有志。现在社会讲求自由、民主、开放,大乘佛法是真正的自由民主开放。现在社会上自由民主开放有弊病,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副作用,佛法里头没有。为什么?佛法的民主自由开放的根基是道德、是智慧,所以只有利没有弊,没有副作用。现在社会的民主自由开放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副作用?它的根基是迷邪染起副作用。佛法里面的民主自由开放它的根基是觉正净,那怎么会一样?果报确实是幸福美满,无与伦比。世间人梦寐所希求的,在佛法里头全都有,圆满具足。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纵然遇到深仇大恨的怨怼,这时候怎么办?就像佛经里面举的例子,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歌利王要杀他,忍辱仙人接受,一丝毫怨恨都没有。从这个地方看他忍辱的功夫到家了,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你看看被杀了,不但不恨他还感激他,好象他是我的老师,我是他的学生,他来考我,考我忍辱的功夫,考我持戒的功夫。这个考试,这两门功课都圆满通过。菩萨发愿:将来我成佛我报你的恩,第一个来度你。那个时候的忍辱仙人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的歌利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你看在那个时候冤家对头,化解了,这个时候再到这个世间来变成非常亲密的师徒、师生关系,这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化解怨仇的模式。这一生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特别对逆境恶缘要有高度的智慧,要忍耐。忍到什么程度?绝对不起一念瞋恚心,绝对不起一念报复心,利益无量无边。眼前的利益是做出好榜样,教化社会大众;往后的利益,在十法界里头大幅度的提升;如果发愿求生净土,我们相信他的品位上辈往生。

  佛的德号『精进胜慧海』,跟世界名号相应。忍辱才能够有精进,没有忍辱哪来的精进?向什么方向精进?最殊胜的智慧,「海」是比喻,这不必说了。我们要学佛菩萨这一生生活在「精进胜慧」之中。跟自己没有学佛之前做一个对比,没有学佛之前过什么日子?生活在烦恼妄想之中,那个生活过得很辛苦,起心动念无不是业,都在造业。学佛之后把这个转过来,起心动念不是业了,是愿,如同诸佛菩萨的弘愿。四弘誓愿,教导我们追随佛陀的这些学生,从初发心到等觉。我们在这个世间现相,示现学习、教化,我们示现一个帮助社会众生的形象,「众生无边誓愿度」,示现这个形象,示现断烦恼习气的形象。怎么示现?处事待人接物,从自己的私生活,示现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不随顺五欲六尘的享受,不随顺名闻利养的希求,好样子!应当随顺什么?随顺佛陀的教诲。随顺佛陀教诲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不随顺烦恼习气,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每天供养佛菩萨的形像,天天看着这个像,看像的意义何在?「像」是个模型,我要把自己塑造得跟他一模一样,那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愿愿落实,「精进胜慧海」,我们要会学。再看下面第十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一切庄严具光明幢,佛号普现悦意莲华自在王。】

  这里面我们也应当晓得怎么学法。这个世界的名号不错,『一切庄严具光明幢』。这个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放光明,这最重要的正报。为什么?依报随着正报转。这个世界的居民各个都有智慧,人人都修三学六度,正报庄严;正报庄严,依报自然庄严。这些地方,我们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看一个人的生活起居,就知道这个人的道德学问。即使这个人很清寒,物质的生活过得很简陋,但是你到他居住的所在,你自自然然感觉到非常美好的气氛,现在人讲磁场好!他居住的环境非常简陋。

  我初学佛的时候,那个时候台湾社会安定,我听说在东南亚是第一;人心纯厚,居民心地都非常善良,温和厚道。有些出家修行人在市郊之外山坡地上搭起茅篷,在那个地方修心养道。茅篷非常简陋,墙是用竹子编的,外面糊ㄧ层水泥,很薄;竹片编的外面涂ㄧ层水泥,上面盖的茅草。这个房子里面是土地,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无论这个茅篷里面外面,你看到就生欢喜心,跟那个住的钢筋水泥的大厦不是一个味道。居住在那个环境就像在中国国画里面,诗情画意,我们去拜访,在那边坐坐,真的不想离开。所以庄严不一定需要用很多金钱。真正庄严在你的道德,在你的真诚清净平等觉,在你的慈悲接物。你跟一切人事物的接触显示出你的真诚慈悲,这是真正庄严。「光明幢」,光,这个庄严放光。我们可以说一切庄严具里面都具足戒定慧,多么能够感人。

  『佛号普现悦意莲华自在王』。这个名号里头我们要着重在「普现」。「现」是示现,「普」是平等。佛在此地普遍平等为一切众生示现,现相,现的是什么?你看第一个「悦意」,欢喜!像弥勒菩萨一样,悦意迎人,能摄受一切众生;就是业障很重,造作恶业的众生,以悦意相待,他也会被感动。「莲华」清净,「自在」随缘,随缘就自在,不能随缘的人,他哪里来的自在!随缘是什么?什么都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自己自在也给别人自在;如果自己有执着有要求,给别人添麻烦自己也不自在。佛陀这个德号意思好,非常明显。我们应当要记住这个德号,要认真的学习,要把这个德号落实在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常常提醒同学要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普现就是现相,就是要现一个好样子。「悦意莲华自在」好样子。再看这一大段的最后一段经文,第二十层剎土: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毫相庄严,形如半月。】

  这是说这个星系的形状像半月。

  【依须弥山摩尼华海住。】

  这是说依住。『华海』就是菩萨的六度因花,说明这个世间修菩萨道的人很多,依修菩萨行而住。

  【一切庄严炽盛光摩尼王云而覆其上。】

  上空的庄严也是美不胜收。

  【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

  这是它周边围绕的世界。

  【纯一清净。佛号清净眼。】

  这个世界是法身菩萨的净土,这个世界里面没有六道,没有九法界。世界的名号『毫相庄严』,「毫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我们没见过。经典里面说明佛眉间(两个眉的中间)有两根白毫,有两根很长的白毫相,这两根白毫盘旋在一起,好象一粒珠子在里面,其实它不是珠子,两根白毫。毫相是功德的果报,无量劫中积功累德成就这个相好。白毫相,我们在经典上看到常常放光。我们「赞佛偈」里面赞叹阿弥陀佛「白毫宛转五须弥」,就是赞叹佛这个相好。它放光化佛,光中化佛,佛为众生说法,光中化佛,佛的化身。这个在大乘经上我们常常读到的,我们读到「毫相庄严」就应当要明了,如佛一样的积累功德,这个相好是从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而成就的。佛为我们示现,时时刻刻提醒我们。

  这个世界『纯一清净,佛号清净眼』,这是究竟圆满的清净。「眼」是六根之一,我们在《楞严经》里面读到「一根还源,六根清净」。佛的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根都清净。心地清净当然平等,清净平等当然真诚,真诚一定生智慧,一定生慈悲。这是经教里头常常讲的大菩提心,我们要懂得,要知道怎样去修学。修行要本末兼顾,根本是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起心动念;末,末是我们外面的形相,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心。

  修身,戒律是标准,持戒是清净,真正能够做到严持净戒,我们的根身清净了。根身清净,心里未必清净,但是它给修清净心是个非常好的增上缘。如果一心向道,这个道就是跟自性相应,清净心就现前了,清净心现前外面五根得到真清净。我们常讲的身心清净,这个时候的功德能转境界;如果不是这个境界,不是这样的功夫,你依旧不能转境界,你还会被境界所转,这是要用真功夫。把自己的境界转过来,境界清净,跟诸佛菩萨住实报土没有两样。实报土在哪里?此地就是,不要到别处去找,这是给你说真话。用现在科学家的话来讲,不同维次空间。我们境界转的时候,空间维次转变了,还是在此地,确实不一样。到后面经文,偈颂里面会详细跟大家说明。这个长行文很长,我们这是第九卷,快要讲完了,十卷有一半长行文,后面有一半是很长的偈颂,要为我们做整个的详细说明,让我们了解大宇宙的状况。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九卷)

  诸位同学,请看右旋十海最后一段,第十天城宝堞海,请看经文:

  【诸佛子,此金刚宝聚香水海右旋,次有香水海,名天城宝堞。】

  这个『堞』是城墙上面的防御工事。

  【世界种名灯焰光明,以普示一切平等法轮音为体。】

  这是介绍『灯焰光明』世界种。这个大世界里面,耳根利的人还是多,所以佛在这个大世界(这有二十层世界)普遍的都是以『平等法轮音』为教体。由此可知,六根里头耳根利的确实是占很大的一个比例。我们看这个世界种它所持的二十层世界。从最下面这ㄧ层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宝月光焰轮,形如一切庄严具。】

  这是说世界的形状,「一切庄严具」。由此可知,它里面的变化很大。

  【依一切宝庄严华海住。】

  这说它的依住。

  【琉璃色师子座云而覆其上。】

  这上空的庄严。

  【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日月自在光。】

  这个地方实在讲表法的义趣,我们同学应该都能体会得到了。这还得说一说,『世界名宝月光焰轮』,大乘经上,特别是《华严》,看到「宝」这个字就是与性德相应。世出世间一切法中,唯性是宝,这是真正之宝,能生万法,连虚空法界剎土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能现能变的这是真正之宝,凡是与性识相应都有「宝」这个字。「月光」是清凉的,「焰」是火焰,「轮」这个字一定要懂,轮是教学,比喻佛法在这个地区推行非常兴旺。这个世界接受佛陀教诲的人很多,所以他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与性德相应。这一句话非常重要。

  真正修行一定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我们修行困难,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此地。日常生活,工作应酬,待人接物,都是随顺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这造业。为什么说造业?违背了性德不就是造业吗?造业哪有好果报?这一定的道理。佛法跟我们讲的没有别的,三桩事情,性相、理事、因果。诸佛如来教化众生,诸位想想是不是讲这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自自然然会随顺性德。在我们现前这个地位,是凡夫,博地凡夫,没有见性,什么叫性德,不知道。佛菩萨出现在世间,他们所示现的,表演给我们看的,所教导的全是性德自然流露。所以我常讲,我们只要随顺经教,依教奉行,就是随顺性德。有同学问我:经教这么多,我们要怎么样随顺法?这问得好!点点滴滴都要去研究,这个太繁琐了,学着这个,那个忘掉了,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要把纲领抓住。纲领有很多,不是一个,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纲领,只要抓住一个,一即一切,这个修学不困难。

  你要真正找不到,近代大善知识印光大师他教导我们,那就是末法时期发愿学佛,要想在一生当中成就,他给我们提供了最殊胜的纲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十六个字你就抓到了。什么叫敦伦?这是儒家讲的,「敦伦」就是诚诚恳恳待人接物。伦是我们同类,人伦。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人诚诚恳恳,没有丝毫虚伪,这叫敦伦。你要不懂,我学佛这么多年,我也总结了一个修行的纲领,大家好懂,「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用这五种心对待一切众生就是敦伦。「尽分」,分是我们的本分,做人的本分。你做人的父亲,父亲的本分是慈,父慈;做儿子的本分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友爱弟弟,弟弟尊敬哥哥;君仁臣忠,领导人对下属要仁慈,下属对领导人要尽忠;朋友有信有义,那是本分。尽分,我在这个社会上,我的身分常常变化的,千变万化。在家庭里面,对父亲我是儿子,对自己儿子是父亲,对哥哥我是弟弟,对弟弟我是哥哥;在社会里面,对我的领导我是部属,对我底下的部属我又是领导。身分千变万化。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义务,什么样的本分,你统统都做到,叫尽分,这是大道。「闲邪存诚」,闲是防止,一切时一切处防止邪见,防止恶念恶行,自己要懂得防止。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会受影响,会引起自己的情绪,那个情绪都是邪见恶念。要知道克服自己的妄想,这是闲,闲邪。常常存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大德,道德。印光大师八个字就说得那么清楚,说得那么明白。「信愿念佛」是大行,大修行。「求生净土」是大果。你看看这是多清楚、多明白。

  我自己学佛,劝导别人,我是用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跟印光大师讲的十六个字不违背,可以相辅相成。我们存心真诚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念念不忘这个标准,起心动念、思想见解都能与这个相应。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个念佛就是印光大师讲的「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最后的归宿。这个身在这个世间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做好样子,自己有受用;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自己有受用,又能表演给别人看,何乐而不为之?这样的心情念佛求生净土有把握,这是佛法。佛陀的教育,佛菩萨的教学,都在我这一张面孔上,都在我这一身形象上;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代表佛菩萨的教诲,代表了大乘佛法,这是佛弟子。所以佛弟子天天要反省、要忏悔、要发愿。反省什么?找自己的毛病,发现自己的毛病,那叫开悟,觉悟了。毛病找到了,能把毛病改正过来,大修行人,真修行;把错误修正,不再重犯。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应当这样学习,叫真的在学佛。我们看到这里「宝月光焰轮」,这个世界好,纯一清净,法身菩萨居住、修学的道场。

  『佛号日月自在光』。「日月」都是比喻,日表阳刚,月表阴柔。你看看刚柔相辅相成,他就得自在。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要有智慧。有智慧什么?你运用得正确,该用刚的时候用刚阳,该用阴柔的时候用阴柔,要是搞错了,麻烦就大了;该用阴柔的时候用刚强,出乱子,该用刚强的时候用阴柔,也要出乱子。什么时候用阳刚,什么时候用阴柔,你要有智慧观察,佛法里面讲的观机。你能够运用得恰当才能服众,你才是个好领导人,你要用错了,人不服。纵然你有权位,你有威势,别人不敢不服你,那是什么?表面服你,心不服。你的权位能保多久?到你衰的时候你的麻烦就来了,你所得罪的这些人,他要不饶过你,他会报复,这个事情麻烦;纵然你做的是对的、是合法的、如法的。中国古圣先贤常常教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特别是对人事要考量三桩事情,情、理、法。你看看中国人办事情,把情摆在第一,理在第二,法在最后。所以圣贤人处世能得人心,永远得到群众的爱戴,属下的拥护。

  我们看看外国,外国跟中国颠倒的,外国将法摆在第一,理摆在第二,情摆在最后。一切按照法律规章来办,法治国家,确实有它的好处,不能说没有缺点。缺点是什么?寡恩、无情。中国现在的社会,礼崩乐坏,那要另当别论。看看中国过去的社会,你是个做高级领导人的人,退休、辞职了,告老还乡。你的地位权势这个时候都失掉了,家乡父老对你尊重、对你爱护。这什么原因?有恩、有情、有义,不一样!能得广大群众热烈的爱戴,道德感人。东西方文化不一样。外国人什么都讲究法,听说将来还给儿童立法。儿童有他的权利,父母不可以骂他,不可以打他,不可以处罚他,恐怕将来小孩也要无法无天。中国人有智慧,想得很远,想得很长。佛法也是这样教导我们,与一切众生施恩惠。不但是对人,对动物、对植物都能够做到有恩有德有情有义,这是多么美善的人生。我们从日月,日是刚阳,月是阴柔,自在就是运用得非常恰当,「自在光」。再看第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须弥宝光,佛号无尽法宝幢。】

  这个世界这一段文字省略,如果具足,我看这个世界也是纯一清净。世界的名称好,『须弥宝光』。「须弥」的意思是妙高,佛在教学当中常常用这个来代表大乘佛法,代表一乘佛法。这个世界好,说明这个世界的居民好,应当是法身菩萨的修行场所,法身菩萨的生活环境。佛的德号也好,『无尽法宝幢』。我们看这个名字就晓得,法宝,法宝加上幢,幢是高显,由此可知,佛陀在这个世界讲经说法,在这个地方开演无量法门。四弘誓愿里面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世界佛在此地开无量法门,所以这个世界佛法非常兴旺,确实是法身菩萨的道场。再下面看第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光明幢,佛号大华聚。】

  这是大乘佛法普及的地区,世界叫『众妙光明幢』。「众」是众多,微妙都是讲大乘佛法,「光明」是般若。佛的德号显示佛在这个地方教学的宗趣,『大华聚』,我们看到这个名号自自然然就会想到《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世界是华严世界,佛在此地用《大方广佛华严》教化一切众生。这个世间的众生都是《华严》的当机者,我们晓得《华严》当机者是法身菩萨;除法身菩萨之外,我们在前面读到,清凉大师告诉我们,我们九法界众生里头,大心凡夫也是这部经的当机者。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世界不是纯一清净,那我们就肯定这个世界九法界众生里头大心凡夫多。大心是心量大,不会斤斤计较,我们一般人常讲大而化之,无论什么事情不放在心上,不在意。你恭维赞叹他也好,他也不在意,一笑了之;你毁谤侮辱他,他也不在意,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这个人心清净,这个人少烦少恼,这个人平易近人,善人欢喜他,恶人也欢喜他。恶人怎么欢喜他?没有关系,在他面前得罪他,他不会记仇的,他不会记恨的,他不会报复的;我说他坏话,他不会说我坏话的。大心凡夫难得!这是大乘一乘法的当机者,容易入门。再看下面,第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摩尼光明华,佛号人中最自在。】

  世界的名字好,『摩尼』就是如意的意思,跟佛号里面的「自在」相应,『光明』是显智慧。如果这个世界也有九法界,它不是纯一清净,那我们就能想到这个世界上善人多恶人少,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多,迷惑颠倒造作恶业的人占少数,世界才有这样美名。『佛号人中最自在』,我们看了这个德号非常羡慕。我们现在在人中,我们很不自在,处处都受很多的限制,不能够称心如意。无论是家庭、事业、生活环境、一切人事的应酬,这其中许许多多都不是自己心里头情愿做的,但是又不能不做,这就所谓是应酬;不能不做,在佛法里讲业力牵引着你。

  经论上讲得好,人活到这世间来,你为什么来的?你来干什么的?佛说「人生酬业」。你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不是别的,是酬偿你过去生中造的业,造的业因,你这一生来是受报的。如果过去生中造的善业,好,这个报是福报;如果造作的是不善业,这一生很辛苦。佛给我们说的这个话是正确的、是真的、是事实。如果我们参透了,肯定了,这一生所有一切的遭遇,我们要平心静气的来接受,果报!平心静气接受就报掉了。我要在接受果报当中,创造来生的命运,高明,这有智慧。把我过去跟一切人事物,生生世世一切不善的关系,我在这一生当中统统把它改善。行不行?行!

  生生世世累劫怨亲,这一生当中统统可以解决。从哪里做起?真诚的心,古人所谓至诚感通。不但感通现前,感通往昔,感通无量劫前,就看你的真诚能感动的范围有多大。如果是纯净纯善,真像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的一样,不杂毫分不净,不杂毫分不善,那这个感通的力量大,你所感通的范围也就没有边际。业障消除,福慧现前,不求世间福报。因为享受世间福报的副作用很大,说实在的话很不好提防,要学诸佛菩萨那样高度的智慧,过一个很简单、很清净的生活,求生净土,亲近弥陀。

  往生西方净土就是往生一切诸佛净土,一即一切,亲近阿弥陀佛就是亲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本师释迦佛在经教里面跟我们讲得很多,都是事实真相,没有一句一字是虚假的,我们要谛信不疑,没有丝毫怀疑。我们这一生当中就能得大自在,来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成像佛一样最自在,佛不但是「人中最自在」,十法界中得最自在。这是我们应当要发愿希求的。

  我们一般人学佛的心都很好,学佛的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总要晓得,要把原因找到,你要把原因消除,你的菩提路上就一帆风顺。原因是不能克服自己的欲望,贪图这个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物质享受;贪图名闻利养精神上的享受,你只要对这个有了贪念,你在菩提道上当然没有进步,你的功夫怎么可能会得力!道理不能不知道。再看上面第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普音,佛号一切智遍照。】

  『普音』,从世界的名称上来看,这个世界的众生肯定是耳根最利。佛以音声做佛事,以讲经说法来教化大众,耳根最利。佛在这个世间教学是『一切智遍照』。我们看到「一切智」就晓得如来果地上圆满的智慧,一切种智,显示佛菩萨的教学确确实实是以开智慧为主。开什么样的智慧?你自性本具的真实智慧。「一切智」知法性,「道种智」知法相,宇宙之间的性相;一切智知理,道种智知事,真实智慧,觉了宇宙人生真相。最后一个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智慧的大用,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你所从事的行业之中,各行各业。你从事哪个行业?随心应量,无一桩不是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来应,应以什么身分得度,就是应以什么身分来帮助,就现什么样身分;应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就示现什么方法,活活泼泼,真的得大自在。所以,道种智就是前面佛陀德号「人中最自在」,显示出一切种智遍照世间。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第六层佛剎: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大树紧那罗音,佛号无量福德自在龙。】

  大树紧那罗王是八部护法神之一,这是用他的名号来形容这个世界。我们要体会它表法的意思。「树」,建树,建立。从这个名号里面我们能够想象得到这是一个什么世界?什么样的社会?欢乐世界,载歌载舞。紧那罗王是乐神,跟干闼婆一样,帝释天的乐神。要用现在这个政治制度讲,就是像文化部,紧那罗王是文化部的部长。特别着重于艺术,种种艺术的演出。前面加一个『大树』,把演出的内容显示出来了,正是孔夫子所说的,所有一切文艺的演出,那个标准应当是「思无邪」。这个「大树」是不是思无邪?思无邪不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闲邪存诚」!所以我们就晓得,这种文艺表演内容全是大乘佛法。真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世间有多少人他每天用在看电视上要占多少时间?从老人到小孩。我们应当要明了,用这个方法来做为教学的工具,好!佛经里头每一部经典都是非常生动,具有真实利益的剧本的素材,文艺表演的材料,太丰富了。《大藏经》里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这个来教化社会大众,无量无边的功德。

  『佛号无量福德自在龙』。「龙」变化,表演要变化,没有变化,呆呆板板的人家就不喜欢看。但是千变万化它要有个原则,有一个不变的,不变就是思无邪,不变就是闲邪存诚。这个原则不能变,你才能得自在。变化当中能得自在,成就无量无边的福德。再看下面,第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边净光明,佛号功德宝华光。】

  世界名称好,『无边』是形容无量无边,着重在『净光明』。「净」是清净,清净是福,清净是定,「光明」是慧。这个世界的众生一定是福慧双修,定慧均等,定慧均等是禅,这是学佛的,修出世间法的。如果是清净心,福慧双修果报都是天人。所以佛的德号『功德宝华光』,与这个世界的名称相应。我们读佛陀的圣号,看到许许多多名号里头都有「功德」这两个字,功德不能不修。

  佛在一切经论当中,常常劝导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诸佛如来原来也是凡夫,跟我们一样,他何以能成佛?他就是知道积累功德。我们为什么堕落在六道里面变成生死凡夫?原因在哪里?跟诸佛如来恰恰相反,他们知道积功累德,我们只知道造作罪业。起心动念不离贪瞋痴,贪瞋痴做为我们思想、见解、言行的总司令。一切都要听贪瞋痴的支配,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说老实话,不但六道出不了,三途都没有办法离开。

  现在我们在人道,没错。你仔细去观察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里面每一界都有十法界,天台大师讲「百界千如」。我们在人法界里面,人法界的十法界,我们是住哪个法界?粗心大意的人疏忽了。人法界里面有人中之佛,人中的佛法界。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人间,他老人家是人中佛法界;诸大菩萨示现到世间来,有的示现出家相,有的示现在家相,人中菩萨法界;佛的声闻弟子、常随弟子,人中的缘觉法界、声闻法界。我们护法当中有许多有很高地位,有很大的财富,心地真诚仁慈,能够慈悲喜舍,人中的天法界。他们身心清净,好善乐施,也给我们社会大众做出积功累德的榜样。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守住五戒十善,人中的人法界。那么你就要知道在人中好强好胜,样样都要争先,都希望比别人强一等,看到别人有好处,嫉妒瞋恚就生起来,人中修罗法界。阿修罗、罗剎就是这么一个性格。

  我们自己要反省,我今天在人中,我是属于哪一类的人,人中十法界,我属于哪一类?很重的贪心,贪而无厌,不择手段,人中鬼法界。愚痴,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是非,甚至于没有能力辨别利害,人中的畜生法界。畜生愚痴,没有能力辨别邪正善恶,把邪恶看作好的,把善正看作是坏的,这个人来生到哪里去?畜生道。如果瞋恚心重,嫉妒心重,只为自己私心,不顾社会大众利益,破坏善人善事,尤其是破坏佛法的弘扬,地狱法界。

  障碍佛法流通,破坏佛法。诸位看看我过去讲过一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你看看障碍佛法的果报,你就晓得了。障碍真的是一点私心,嫉妒讲经说法的法师。想方设法,造谣生事来破坏,让这些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这个罪过堕地狱。佛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佛教我们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做善事,对社会、对大众有利益的,我们有能力尽心尽力帮助他;没有能力的,随喜赞叹。他有多大的功德我沾了光,我随喜赞叹。如果随喜赞叹的心是真诚,是广大心、清净心、平等心,我这个随喜赞叹的功德跟他一般大,决不少过他。为什么不懂得修积功德要去造作罪业?所以,从天台大师百界千如,我们细心来观察,知道我们现前在什么个地位。我们是往上升,还是往下堕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在世间,最难得的、最可贵的不自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人只要不自欺肯定有救,这个一般宗教里面讲得救;得救的条件不自欺。在佛法里面成就,亦复如是。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不自欺,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就有把握了。最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又要欺骗众生,诸位要晓得,欺骗众生的罪小,欺骗自己的罪重。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欺骗自己,他会欺骗别人,没这个道理;欺骗别人的人一定自欺,自欺而后欺人,这种人很可怜、很愚痴,自甘堕落!我们在这里看到佛的德号「无量福德自在龙」,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学习。下面,第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边净光明,佛号功德宝华光。】

  这一尊佛的德号,世界的名称,前面我们见过。从这些地方我们明了,在宇宙之间确实有很多相同的世界,类似的就更多了,所以诸佛菩萨名号有同名同号的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我们看到名号相同或者名号很接近,大概他们的境界都差不多,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再往上看第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最胜音,佛号一切智庄严。】

  这个我们刚刚读过,在前面第五层,世界叫「普音」,佛号叫「一切智遍照」。你看看这个世界跟第五层很相似。这个世界名叫『最胜音』,佛的德号叫『一切智庄严』,很接近、很类似。这个世间的居民大众根性跟普音世界很接近,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的教学宗旨也不例外,也非常接近。我们就可以省略一点。再看上面第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宝间饰,佛号宝焰须弥山。】

  『众宝间饰』世界在前面我们也见到过,美不胜收。说明这个世间的众生心行都能与性德相应,我们要学习、要效法。『佛号宝焰须弥山』,「宝」是性德。就我们现前的境界来说,我们现前性德之宝是什么?我们净宗同学们修学的五门功课就是性德之宝。你要真正落实做到了,就放光,就是「宝焰」。所以,三福你做到了没有?不是念的,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六和做到了没有?我绝对不要求别人对我和睦,我只要求我对别人和睦;我不要求别人平等对我,我要用平等心对人。佛法的好处,佛法最能令人佩服的,佛法不要求别人,佛法一切都要求自己。

  《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我们不能疏忽。佛法修学真的就要求自己一个人,自己一个人是学生、是凡夫;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如来化现的。如来化现,不是诸佛是什么?所以哪一天你要看到整个宇宙,芸芸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恭喜你,你成佛了。为什么?佛眼看众生,一切都是佛,成佛了;你看所有一切都是菩萨,你成菩萨了;你看佛菩萨也是凡人,你是凡人。这个不就是境随心转吗?你们想想看,你用的是什么心,境界随着你心在变,这才叫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没有一定,随着你的心在变化。所以我们用善心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善人;用恶意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是好人。你要问这一切众生到底是好人还是恶人?好人恶人不在外面,在自己心。我们在讲席里讲得太多太多了。我懂得佛的教诲,懂得佛的意思,我不能完全懂,我懂得少分,我有受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我能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是我在佛法修学得的一点受用。我在这个境界里面磨炼,什么样的人事我都接触,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贪瞋痴慢,种种的恶念恶习磨得光光的,接受磨炼就叫做修行。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好,历事炼心。历,经历,经历世间一切人事,在这个里头炼心。炼心就是修行,在这里头锻炼,炼真诚心,炼清净心,炼平等心,炼觉悟心,炼慈悲心。你要没有这些境缘帮助你,你到哪里去修行?顺境善缘,遇到善人好人,我在那里炼,炼没有贪心,没有留恋的心。遇到逆境恶缘,恶的人事环境,在这里面炼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心,所以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要在事、境界里头锻炼出来,那叫真功夫。

  性德的流露是宝,流露在自己的形象当中,放光;放光是「焰」。「须弥山」在此地是形容妙高,微妙高广,都是形容你的智慧德行。所以,要不经历这些人事,你到什么地方去修行?有很多人自己认为很用功、很如法,看到这个世界众生都造恶,修行都不是在真干,他要去真干,去到深山,找个地方去闭关去。他的作法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真正大乘学人来讲,他是错的,大乘人修行就要在境界里头磨炼自己。你跑到深山,所以一切境界不接触,你怎么个修法?深山里头住了几十年,再下山还是老样子,毫无进步。

  佛门确实有住山的、有闭关的。住山闭关是什么样条件?是你在红尘里头磨炼成功了,功德圆满了。功德圆满之后,就是教化众生,可是教化众生没人请你,你总不能自己推荐自己。同学们要记住,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很尊重的,「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决定不能自己推荐自己,自己推荐自己,傲慢!真正有德行的人,像佛陀、像孔子处处谦虚,都说我不能,我比不上别人。你们看看五十三位善知识,善财童子去参访:无量法门里头,我只修这一个法门,其他法门我都不懂,我都不如那些人。谦敬有礼,一丝毫骄慢的态度都没有,这是给我们做模范,给我们做典型的。

  所以,哪有自己介绍自己,自己推荐自己,哪有这种佛菩萨?绝对不许可的。那怎么办?古时候有办法,闭关、住山。闭关住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说你已经证道,你的修学已经毕业,你的烦恼断了,你的智慧开了,你不需要再去磨炼了。你这样的条件,你才有资格去住茅篷;山上住茅篷,去闭关。所以,一般人去找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到哪里去找?你就去找那个闭关的,你就去找那个住茅篷的。你有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能给你解决,他要解决不了,你把他的关房门打开拉着他,跟我一道去参学,你还没有资格闭关,真的不是假的。几个问题就问倒了,你有什么资格闭关,有什么资格住山。现在跟从前不一样,现在初学,一无所知,他就要去闭关,去享清福;真的,折损福报。

  我年轻初学的时候也不懂得这些事情,所以出家之后,我们道场有一个信徒,他在山上有一栋别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在那里建的。别墅后面有一个防空洞,那是逃避空袭的。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承平,没有战争了,山上房子空的在那里,很好的日式小洋房。他来给我讲:法师,我那里有个很好的房子,你可以做精舍,到那边去闭关或者是进修。我听了,去看了一下,看了很满意。过了几天我到台中去见李老师,把这个机缘向李老师报告,我说我很想到那个地方去修行,李老师就把闭关住山的条件给我说出来。我一想,我没有资格,这个念头打消了,他去供养别的法师去了。

  确实在这个社会上还没有磨圆,还没有磨光,你的棱角还很多。换句话说,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你还不足为社会大众的榜样,毛病多多,你怎么可以逃避?跟人往来受了刺激,起心动念,不怕!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过失,不知道自己阿赖耶里面恶习气种子怎么又起现行了,不能怪外面,不能怪别人,要怪自己。我为什么又冲动?为什么又做错事情?阿赖耶识的恶种子起现行。如果能够天天反省、天天改过、天天在炼。改,不是一下就能改得过来的,那是上上根人,通常一般改什么?要改好多年,甚至于改几十年,才能把这些脾气习气磨掉。

  真的发心去改要好多年心才平,在什么境界里头,你接触的时候,心平气和。换句话说,心做到心平气和,顺逆境缘当中,至少十年工夫;十年工夫,快的!我常常跟同学们讲我不是上根,我是中下根性,我能够跟大家心平气和相处,三十年。二十年的时候是表面,心里头还有起伏。表面上好象是能很静很静下来,心里不静。三十年之后心清净了,才能不起波浪。你就晓得不是容易事情。三十年之后,大风大浪没有,微微的波浪还是有,还是不敢去闭关。到什么时候有资格闭关?微微的波浪都没有了,这是真善知识。再看上面ㄧ层,第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清净须弥音,佛号出现一切行光明。】

  这个名称很好,这个世界是『清净须弥音』。「须弥」是梵文,要是完全用中国字来讲,清净妙高音。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居民有智慧、有德行。妙高,智;清净是德,也显示福报。从他们的言谈显示出智慧德行。『佛号出现一切行光明』,这个「行」念去声,当动词用。「出现一切行」,行是行为,出现就是示现。佛出现在这个世间,表演这个形象给大家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行为正大光明。至少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一毫一分自私的念头都没有;决定没有贪爱名闻利养的念头,决定没有贪图享受五欲六尘的念头,内里头决定不起贪瞋痴慢疑,这才叫「一切行光明」。我们的思想言行表现在这个形象当中,中国人常讲正大光明、光明磊落。感化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做榜样,为一切众生做模范。总而言之,一定要自己先行其言。先要做到,然后才能说,自己没有做到,说给别人听,要求别人做到,我常讲那是骗人的,那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不是积功累德,是缺德。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0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最后这一大段,天城宝堞海,海所持二十层佛剎,现在请看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水盖,佛号一切波罗蜜无碍海。】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名称,要想到它表法的意思,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大乘佛法里面常常用「水」来表心,所以,供佛的供具里面如果没有香花,可以,但是不能没有水。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在家同学有许多人居住的是公寓的房子,空间不大,供香花确实有不便之处,供水就好。我常常给同学们说,供水,最好这个杯子用透明的玻璃杯,一杯干净的水。「水」表心,不是供养佛去喝的,不是的,佛不需要,给我们自己看的。我们看到佛前这一杯水,就要想到佛的心。佛的心像水一样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像水一样平等,杯子里头的水不起波浪,所以清净平等是真心,清净平等是佛心。我们自己的心本来是真心,本来是佛心,可是禁不起境界风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心就动了。这个动了,水就起波浪,所以要常常想到这水不起波浪,心水是定的。定,它起的作用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山河大地一切庄严都照在里头,照得清清楚楚。那是什么?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供水是表这个意思。

  境界风动,自己心水不动,这就是功夫。佛家讲修行功夫是说的这个,不是说别的,千万不要搞错。我一天念多少声佛号,一天拜多少拜佛,读多少卷经,这不是功夫,那是修行的增上缘。有没有功夫看你的心在境界里头还动不动,还会不会被染污。所以我们供水一定要供干净的水,不能供茶。茶怎么样?有颜色。有颜色就是被染污,茶不好供,不能供有颜色的水。所以,最好也不要用有颜色的杯子,透明的玻璃杯。现在有很多用水晶杯,很精致,能表法,水晶很好!《弥陀经》上讲的玻璃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水晶。古时候没有玻璃,水晶是玻璃,所以这是七宝之一。金银、琉璃、玻璃,琉璃是我们现在叫翡翠,绿色的玉,它也是透明,但是它有颜色,所以最好不用这个做供杯,一定要懂得表法的意思。

  这个地方的水,『香水』,好。「香」是戒定慧,诸位想想看,清净的戒定慧,没有丝毫染污的戒定慧,我们就想到世界好。『盖』是盖覆,这个世界香水所盖覆,那就是清净平等的戒定慧所盖覆。这个世界如果经文要具足,想必一定有「纯一清净」。佛的德号『一切波罗蜜无碍海』,「一切」是一切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出六大类,大乘佛法里面称之为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思(我们从意思上说,不从文字上讲),意思是究竟圆满。换句话说,所有一切法门都证到究竟圆满,这才叫「一切波罗蜜」。「无碍海」,海是比喻,这就不说了;无碍,《华严经》上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真是得大自在!

  我们在前面读过「最自在」,果报!这个果报的因是什么?因就是一切波罗蜜。这一切波罗蜜,我们依旧用世尊在大乘里面所说的六个纲领,佛把一切波罗蜜归纳为六条。布施波罗蜜你做圆满了没有?不是叫你到处去布施,那怎么能圆满,这圆满不了!所以你要想想布施的对象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它的对象是悭贪烦恼,作用是用布施这个方法把悭贪这个烦恼断掉。所以,布施什么时候圆满?悭贪烦恼断掉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不起毫分贪恋之心。自己这个身心,一切所有,能放得下,这我们常讲身心世界你能放得下。放得下是什么?悭吝的心没有了。我们讲吝啬,吝啬这个念头断掉了。悭贪断尽,布施波罗蜜圆满了,那个布施就称波罗蜜。如果你的悭贪没有断尽,你看世间贪财、贪法(法就是聪明智慧)、贪图健康长寿,这世间人所求的。对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悭贪的念头一点都没有,布施波罗蜜成就!如果悭贪的心没有舍掉,你天天在修,只能叫布施,不可以叫波罗蜜。

  没有离开悭贪,诸位要晓得布施是福报、福德,你每天在修福;悭贪念头断尽了,这是功德。你看看,在形相上讲,福德跟功德没有两样,事相上完全相同,用心不一样。如果你用的是大菩提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去修布施,是功德。如果自己希求有果报,我施财,希望将来得财富;我布施佛法,希望我聪明智慧天天增长;我修无畏布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行,得福报,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个道理要懂。

  持戒,对象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持戒的对象是恶作,用意是把恶作断掉,断恶行善。所以戒,条目很多,日常生活当中许许多多琐碎的事情说不尽。佛不过是举例而言,举几个例子,我们听了之后要能够闻一知十。古大德常讲一闻千悟,不必要等佛一桩一桩细说。戒律分为两大类,一大类叫止持,一类叫作持。止持,恶的念头、恶的思想、恶的行为,止是禁止,不可以做。像五戒十善都加个不,不就是禁止;不杀生、不偷盗,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加上不,不能做。第二大类作持,作是你一定要做,你不做,你就犯戒。菩萨戒是属于作持,孝养父母要做,奉事师长要做,亲近善知识要做。《菩萨戒经》里面说,在我们这个地区,有大德法师讲经说法,你无故不去听讲,犯戒!都是教你要做。

  也许这个法师所讲的并不怎么样,可能还不如我,如果我有时间,并没有重要的事情跟讲经的时间冲突,我一定要去。去什么?做影响众,实际上不是去听经的。坐在那个地方让别的听众看看,某人都在这里听经,大概这个法师讲得不错,让听众对法师有信心,听众对这个经教有信心,这叫做影响众。特别是初学讲经的法师,你们注意看看我,如果不是跟我讲经时间冲突,我一定去听,这里头有因果关系。别人讲经我不听,我讲经也不会有人听,因果报应是这样的。别人讲经我欢喜听,我讲经也有很多人欢喜听,又何况讲经去结法缘,这个我跟同学们讲得很多。我们去听经,甚至于到这个道场,我们第一次到这个寺院庵堂去参访,当然第一桩事情有知客师或者是方丈和尚,要看你是什么样的身分,会引导你到大殿拜佛。我跟诸位说过,我那个三拜跟人家不一样,我在那里许愿,在发愿。第一拜,跟这个道场结法缘,缘成熟的时候,我到这个道场来讲经;第二拜,与这个道场常住结法缘,这里方丈住持、当家知客、一切执事,我这一拜愿意跟常住结缘,有缘;第三拜,我跟这个道场所有的信徒有缘。我这个三拜是这样拜法的,真的跟一般人不一样。

  所以,有许多同参道友当我面也问:法师,你的法缘很盛!连演培法师过去都问我:你的法缘为什么这么盛?你能不能教教我。念念跟一切众生结善缘、结法缘,不会空过。这个道场有法师讲经,我参与,我来听经。你看看,给讲经法师结缘,跟道场结缘,跟听众结缘,要做,不要忘记。这个道场做法会,我去参与,也跟主持法会的法师结缘,跟道场结缘,跟参与的大众结缘,一切波罗蜜无碍!记住,千万不要结恶缘,结恶缘你的法缘减损。对于自己的贪瞋痴慢,这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有时候控制不住,它会起现行。学佛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特别要谨慎,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纵然遇到再不如意的事情,再不称心的事情,也不可以表现在面孔上。为什么?决定破坏你的法缘。别人不会破坏,是自己破坏的。所以佛常常教导我们接众,就是跟大家相接触的时候,无论是善人恶人,在佛法里面讲善缘恶缘,人事环境,都要用纯善的心,善缘能增长,恶缘能化解!真诚慈悲来处事待人接物,这里面智慧、德行都在这里表现。

  你能够让大众尊敬你,还是厌恶你,都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这都是表演,人生就是个舞台。诸佛如来,大宇宙是他的舞台,大宇宙里面所有一切众生是他的观众。我们仔细观察佛菩萨怎么表演的,祖师大德们是怎么表演的,要在这里头学习。他们的示现,有示现成功的,我们要记住、要学习;有示现失败的,示现!叫人讨厌,叫信徒远离,舍弃他,这样的表演是负面的,做给我们看,教我们看了这个样子提高警策,这个不能做。世尊当年在世,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不守戒;对佛陀,佛陀是老师,对老师不恭敬,对同学嫉妒障碍,巴结信徒,在这里面挑拨分化,他表演负面的。这六群比丘包括提婆达多在内,都是佛菩萨再来。像舞台上表演,有表演正面的,有表演负面的,有表演忠孝节义,有表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都是佛菩萨。给我看的!哪些我应当要学,哪些我应当要戒,全是老师。《华严经》五十三参,你看看善财童子去参访,里面就有人表演贪瞋痴。那不容易、不简单,那是真正的圆满智慧,高等的艺术,他表演负面的。我们要能认识他,要能体会得到。所以世界这个佛号给我们很多很多启示。再看上面ㄧ层,第十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师子华网,佛号宝焰幢。】

  这个世界也非常之好,『网』是表多,像网孔一样密密麻麻的。『华』是表修行人六度万行之因花。『师子』一般是对佛的敬称,佛称狮子王,菩萨称为小狮子。我们从这个名号里面看,这个世界菩萨多,都在修六度万行,用「华网」来做比喻。佛在此地教化众生,德号『宝焰幢』,这个名称我相信同学们都能理解。「宝」是代表性德,性德放光,光明高显,「幢」是高显之意。我们看到这两个名号应当发愤,应当勇猛精进,也要像这些菩萨一样认真学习四摄六度、普贤十愿。再看上面第十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刚妙华灯,佛号一切大愿光。】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怎样学习?『金刚』在佛法里面,它代表坚固、光明、锋利,能断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够破坏它。佛用这个来表法身,来表般若,也代表解脱;法身、般若、解脱,有如金刚不坏。『妙华灯』是表行门,微妙的大乘佛法,「灯」是遍照的意思。所以这个世界,我们也能肯定这是纯一清净,世界有这样好的名号。『佛号一切大愿光』,愿非常重要。世间人,古人常说人不可以无志,中国人把志愿常常连在一起说;志跟愿意思是相同的,佛法里面叫发愿,世间人讲立志。为什么?志要不立,你这一生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怎么会有成就?人有一个志愿,他这一生当中有奋斗的方向目标,他会有成就。

  中国古人常常勉励后学要立志,立什么样志?不是立志做大官发大财,那个思想是错误的。做大官发大财要有命,没有命没有用。古大德教人立志什么?学圣人,学贤人,为社会、为众生做大事。大事是什么?利益社会众生的事业,这个志向正确。为一切众生服务的项目很多,看我自己的兴趣,佛法讲根性,与根性相应,学起来容易。我们今天选择的这个项目,这个身分是出家身分,选择这个身分来从事于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什么?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多元文化社会教育里面分的科目又很多,我专攻一科。这一科,华严净土!华严念佛!我们的老师是谁?普贤菩萨,娑婆世界净宗初祖。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部讲《华严经》。普贤菩萨在华严会上,以十大愿王劝导大家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西方极乐世界,我过去讲《无量寿经》讲过十一遍,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你看看《无量寿经》头一句经文「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不就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是修普贤行。所以,《华严》跟《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是一部经,一个法门;细说是《华严》,略说,说得最简单、最扼要的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叫中本,比《弥陀经》讲得详细,比《华严经》讲得简单。

  人不能没有愿。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一生从事于教学工作,我只选这一个项目来做。还有许许多多的项目有别人做,我只要把这个项目做好,我就有成就了。我这一生,我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我最后的目标是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我五十年所修所学的,四十四年在讲台上跟大家共同学习的,统统回向求生净土。我不求别的,对于天上人间,无量无边诸佛剎土,我一无所求,只求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能以一桩事情,唯一的一桩事情,帮助有缘人契入佛境界。我就干这一桩事情,天天在做,乐此不疲。一个人真干,我就帮助一个人;众多人真干,我就帮助众多人。在这些年来,我们使用的工具,用录相、用录音、用电视、用网路,工具!所以我这两天向学院同学们讲话,我们要很认真很努力的建一个网路图书馆,加强我们机器的设备。这些年来,讲了许许多多的经论,数量也相当可观,全部都放在网路上,二十四小时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地区都可以收看;我们的网路要做到二十四小时的开放。我们知道,许多地区同学们都希望听到最近所讲的《华严经》,我们每天四个小时,也希望这部经每天都能够重播。网路有时候有阻塞,收听的时候会中断,但是二十四小时重播,这个缺点一定能够改进。

  我们的网路图书馆,绝对不是内容只收集我个人所讲的,不是的。凡是正法,无论是什么人讲的,图书馆!我们统统都放在网上。我们审查决定是正法,决定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肯定是正面的,肯定是帮助消弭冲突,促进和平的。所以我们要重视经典的远程学习,无论在世界哪一个国家地区,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共同学习。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或者是传真过来,我们这边有专人处理。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会找时间来解答。有些问题不只是个人的,共同的。所以学佛不能没有大愿,我们要把诸佛如来的弘愿变成自己的大愿。特别是修净土,我们的愿要跟阿弥陀佛相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帮助众生,希望一切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怎么个帮助法?头一个要帮助众生建立对大乘、对净土的信心;其次帮助他发愿,然后帮助他学习;终极的目标,我们同生极乐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十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一切法光明地,佛号一切法广大真实义。】

  佛的德号与世界名号是非常相应,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之庄严都是佛在此地教导的。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善根福德非常深厚,对佛陀的教诲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成就。这个地方是『一切法光明地』。『佛号一切法广大真实义』,这个德号可以概括全部的佛法,不但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无有一法不是「广大真实义」。为什么?一切法,法法都从自性生,法法还归入自性,自性广大真实。我们要想学广大、要想学真实,你一定要懂得,一切法,任何一法,你要认真努力学习,就在这一法上明心见性。我们一般讲这一法与性德相应,与自性相应,果然相应了,这一法就广大真实。这个法不是定法,这一法不是定一,是任一,任何一法无不如是。所以佛在《般若经》上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我们净宗的同学,我们选的是什么法?持名念佛。要知道这一法就是一切法。《华严》上讲得很明白,讲得很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是把一切法统统归在持名念佛这一法里头,这一法就是一切法,关键你得会念。怎么个念法?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老实念佛,你要老实念。什么样才叫老实?觉明妙行菩萨跟我们说,第一不怀疑,第二不夹杂,第三不间断,你能做到这三条就老实了。这一句佛号念下去,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广大真实义就现前。跟宗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样的境界。所以佛说,佛在《大集经》上说的,念佛是名深妙禅。参禅的人往往轻视念佛人,不知道念佛是甚深的深妙禅。再看第十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真珠末平坦庄严,佛号胜慧光明网。】

  佛的德号与世界名称相应,『光明网』跟『真珠末』相应。「真珠末」是什么?真珠粉(磨成粉)。诸位想想真珠是七宝之一,一粒一粒的真珠当中还有空隙,磨成粉铺在这个地方空隙没有了,这是圆满的庄严。从这个果德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居民心地清净善良平等,为什么?它地平坦。佛在大乘经里头说过,心平则大地平坦,境随心转;心不平,你居住的境界就高低不平。这个道理连看风水的都懂得。我过去遇到几位对于风水很有研究的,看到那个地区,这个城市建立在丘陵的地段,高低不平。这个风水先生告诉我,这个地方的人心不平。我听了点点头,有道理。一个城市很大,当然土地有高低不平,但是幅度不能太大,这样就好,就是大致上是平坦的。如果高低悬殊太大,那个地方的人心真的是不平,我们选择居住修行的环境不能不懂得。『佛号胜慧光明网』,这个光明网与真珠末相应。「胜慧光明」是平坦庄严的真因,殊胜的智慧,光明是表现在外面。我们一般讲你的智慧福德影响这个地区,影响地区的居民,他们对你的智慧德行仰慕尊敬,向你学习。这个人是佛陀。再看下面,第十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琉璃华,佛号宝积幢。】

  真的众宝聚集才现出『琉璃华』。「琉璃」是七宝之一,透明的宝石,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翡翠,好象价值也很高的,绿色的透明的玉,玉石。「华」是代表四摄六度,琉璃代表清净不染,「琉璃华」所表的意思,就是清净无垢的四摄六度菩萨行。这个世界美好,这个世界应该也是一真法界。『佛号宝积幢』,众宝聚集,像幢一样的高显。一切众生都很容易、很明显的感受到,这个感受当然接受,当然跟佛学习。宝、光、智、福、功德常常看见。由此可知,诸佛如来教化众生这是重点的科目,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对于我们六道凡夫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是我常讲的,只要依教奉行,佛所说的这些智慧、福德、功德,众宝光明,都在经典之中,我们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就都能够得到了。再看上面ㄧ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量妙光轮,佛号大威力智海藏。】

  这个德号表法,我们怎样学习?『无量妙光轮』,「轮」我们明了,代表圣贤教化的流行。这个地区普遍推行「无量妙光」的教学。妙光,光是智慧,妙是德能。圣贤们在这个地方教化众生,我们从一切大众修学的成绩成就来看,知道他们修行的功夫、效果确实成熟了。无量妙光轮世界,成果的表现!

  『佛号大威力智海藏』,西方世界有大势至菩萨。「大威力」跟大势至的意思相同,势,势力,这个地方讲威力,威跟势又常常连起来讲的,威势!在大宇宙当中,真正的大威力,大威势是什么?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能生大威势。所以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表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表大智大力。佛门里面供养佛菩萨的表法,你不能不懂它的原则。无论供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萨,它那个原理是相同的。佛代表自性的本体,代表性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起作用,作用无量无边。佛把它分成两大类,一个表智慧,一个表慈悲。你看看华严三圣,当中是毗卢遮那如来代表性体,文殊、普贤代表性体起用。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慈悲;文殊代表解门,有智慧,他能理解,普贤代表行门。你的智慧如果不能落实,那是空的,没用处,普贤代表智慧落实了。落实就是性德,落实在生活里头,落实在工作里头,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西方三圣也是这样的,大势至代表智慧,代表解门;观世音菩萨代表行门,解行不二。天台家供的三圣,是供本师释迦牟尼佛,代表性体,旁边有两位,迦叶、阿难。迦叶,禅宗的初祖;阿难,教下的初祖。阿难代表解门,迦叶代表行门。佛家供奉佛菩萨,这是不变的原则,你要懂。体,是我们要希求的,希望我们能证得,从哪里学?解行上下功夫,解行圆满,佛果就现前。所以我们供养西方三圣,我们要效法阿弥陀佛的心愿,四十八愿服务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如何落实?要有大势至的大智大力,要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才能够落实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才能够落实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下面,第十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明见十方,佛号净修一切功德幢。】

  这个地方我们要留意,要认真的学习。『明见十方』。要拓开心量,心量小,你只见自己,不见别人,怎么能成就?佛在大乘经教里头,常常唤醒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的见量跟你的心量完全成正比例。心量小,福报很小,怎么样修都是小福。你修财布施,得小财富;你修法布施,得小聪明;你修无畏布施,你的寿命增加几年就了不起了。我们在许许多多因果书本里面看到的,有人行好事,延寿一纪,一纪是十二年。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的,了凡先生的寿命五十三岁,他走的时候大概是七十四岁,延寿二十年,差不多一般讲的是二纪;二纪是二十四年,他不到,还差一点。心量要大,古德常讲「量大福大」,这一句话我们常常记住。你要有大福报,大智慧,真正的长寿,你的心量不大怎么行?

  佛号就教导我们怎么修行,『净修一切功德幢』,「净修」,净是三轮体空,你才真正得净。《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相修一切善,那就是「净修一切功德幢」。一切为众生,一切为正法,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这才能称为净修。你夹不夹杂?夹杂得太多了,你的心不清净。何以见得?小小利害在前面,当前,我们就能够看出你非常计较,你有严重的分别执着。从这个地方看,你有严重的染污,你心不清净。真正清净心在哪里看?你看他六根接触外头的境界,大善大恶境界现前不动心,若无其事,这个人心清净。像前面我跟诸位同学讲的佛前供的那杯水一样,他真学到了。大风大浪如如不动,若无其事,真的没事。《坛经》上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染污!所以当境界现前,我们起心动念了,这个时候佛法就管用了。你学的佛法到这个时候忘掉了,不管用了。心才动,你就想到《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统化解了。好事,虚妄的,有什么好欢喜的!恶事也是虚妄的,你就不会发脾气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境界现前,莞尔一笑,决定不会起心动念,你在那里净修一切功德幢,从这个地方看到你与性德相应。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工作里头,处事待人接物,要懂得净修一切功德幢。佛用这个德号提醒我们。

  「功德」两个字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佛在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功德很容易被毁掉。别的人决定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功德一定是自己毁掉的。你的冤亲债主,你周边那些妖魔鬼怪,看到你修积功德,他嫉妒,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破坏;可是他有方便,他劝你,劝你自己把你的功德毁掉。怎么劝你?惹你发脾气,惹你生烦恼。你果然发脾气,果然生烦恼,他在旁边鼓掌笑,你上当了。这一发脾气,你的功德就完了。所以功德难,你要问你修的功德有多少?过去我在讲席里头说了很多,你就得认真去想想,什么时候到现在没发过脾气。如果你一生天天修积功德,昨天晚上发了一顿脾气,脾气是火,瞋恚之火,把你的功德林烧掉了,没功德了;福德有,功德没有。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功德是清净平等。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布施、持戒是修积功德,是在那里修。保持功德是忍辱,忍能够保持功德,不能忍,功德随修随烧。你要是一生都不能忍辱,常常有瞋恚心,心里常常有不平,你这一生功德边都沾不上。你有好心,做很多好事,你所修的全是福德。梁武帝一生修福,没有功德,你看看达摩祖师说他一句话,他心里就不高兴,纵有功德烧光了。他向达摩祖师说,他在佛门里面护法,做了这么多好事,问他: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他就恼火了,一肚子不高兴,以后跟达摩再也不见面。没有功德,他修的是福德,他的果报在天上,欲没有断,生欲界天。诸位想想看,多难!

  在六道里面瞋恚不断,大概果报都在欲界,到不了色界天。你看看大乘经教,佛讲得很多,色界天人没有瞋恚,他有贪,他有痴。贪瞋痴,他没有瞋,他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虽有贪痴,那贪痴很淡薄,瞋恚是没有了。所以瞋恚还在,小小不如意的时候,就心里一点就不高兴,谁吃亏?自己吃亏,与别人不相干。自己把自己的功德全部都毁掉,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为什么佛那么样强调忍辱?忍辱能够保全功德,净修一切功德要修忍辱波罗蜜你才能保全。精进、禅定成就你的功德,扩大你的功德,到般若,扩大了,把你的功德转变成智慧。请看最后这一段: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可爱乐梵音,形如佛手。】

  这说世界的形状。

  【依宝光网海住。】

  依住。

  【菩萨身一切庄严云而覆其上。】

  这是世界上空的庄严。

  【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普照法界无碍光。】

  这个世界的名称,我想每一个人读到了都会生欢喜心。『可爱乐梵音』,这个「乐」念去声,音乐。爱好、乐好、可爱、喜欢梵音!这个地方梵音是广义的,「梵」是清净,主要是讲诸佛菩萨说法的音声、念佛的音声、赞佛的音声。佛门里面有歌舞,小乘佛法里头没有,大乘佛法里头有。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常常读到,在中国,我们看到古人他们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希望把佛法永远流传给后世,他用什么方法?用石雕,经文刻在石头上。我们在北京良乡,看到石经,全部的《大藏经》刻在石版上。古人的用心,护持正法。在中国最著名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你看这里面的雕塑、绘画,佛为大众讲经说法,天女在空中散花,以歌舞来供佛,供养道场大众,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无障碍的境界。所以这些佛菩萨欣不欣赏?欣赏,可以欣赏。有没有分别执着?决定没有,决定不会起心动念,不会分别执着,所以他没有障碍。小乘人为什么不行?小乘人定力不够、智慧不够,看到这种歌舞表演,他会动感情,他会起心动念。所以小乘戒里头,远离,遇到这些歌舞场面,不能够观听,你观听就犯戒。为什么?它对你妨碍,会起心动念。大乘佛法已经得清净心了,已经破无明了,已经见性了,所以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都无动于心,什么障碍都没有了。在《华严》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你真起心动念,有障碍。

  菩萨在这个境界里修行。《华严》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的历事炼心。他什么境界都经历,哪个地方他都去,去干什么?去炼炼自己的心,看看自己还动不动心,还起不起念,还有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五十三参就是现实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都经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他成佛了,真成就了。不是说一切不接触成就,一切不接触是什么成就也没有。所以修行不是躲在深山,躲在石洞里头,不是,那是小乘初学。大乘菩萨哪里都去,随类化身,随机说法,一丝毫染着都没有。这个一丝毫染着就是什么?就是一丝毫起心动念都没有,于法得大自在。

  佛号『普照法界无碍光』。你不接触,你怎么能普照?虚空法界广大而没有边际,菩萨哪里都去,特别是普贤菩萨。微尘里面的世界普贤菩萨都去参访。《华严经》给我们讲的,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诸佛剎土,绝对不是芥子纳须弥;芥子纳须弥太小了,微不足道。微尘里面现大世界,那个世界里面还有微尘,微尘里头又现大世界。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重重无尽的世界,世界重重无尽,佛菩萨重重无尽,一切众生重重无尽,这是宇宙的真相。普贤菩萨能证实,普贤菩萨能契入。佛给我们说的,有人作证,证明这个事情不是假的是真的。我们好好修,修到普贤菩萨这个地位,等觉菩萨,《华严》讲的境界你就证实了,真实不虚!「普照法界无碍光」,这个境界当位普贤能证实、能契入,我们相信佛菩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华严经》第九卷讲完了,下一堂课我们就讲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