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欣园:诗情画意赏荔枝(优质课竞赛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4:07

诗情画意赏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赏析与创新设计    

课文赏析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笔法创作了广受欢迎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其中精巧的一篇。贾祖璋笔下的荔枝具体形象,可知可感,而且有着清新诱人的诗意,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南州六月荔枝丹》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它按荔枝的生态和生产两部分,准确、详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首先,该文准确简洁。以荔枝的生态为主、生产为次,从荔枝果的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从荔枝的现状延伸到荔枝的发展,井然有序,将荔枝的常识娓娓道来。作者从小学课文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落笔,既自然亲切地引出了说明对象,又总领全文,暗示了行文思路,精心构思不着痕迹。借助图表,从果梗到果顶,从果皮到核介绍,清晰明了,确数约数的准确运用则客观具体。

其次,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贯串始终。仔细观察、科学考证后,指出“壳如红缯”不准确,转用科学术语“龟裂片”描述其壳;指出“膜如紫绡”属误解,实是白色膜印上了壳内壁的花纹;肯定“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然后从植物学的角度补充说明通常所说的肉是假种皮,真正的肉是与壳扔掉的那一层膜。介绍荔枝的栽培移植,实事求是,广泛引史。

再次,文章情趣盎然。作者纵横捭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比喻色彩斑斓,如“降囊”、“红星”、飞焰红云等,使荔枝如在眼前。诗文精美恰当,如借明代陈辉《荔枝》诗第一句为题,情韵独特;明代徐勃《咏荔枝膜》诗句又使荔枝壳膜的形状颜色具体可感;苏子赞荔枝的千古名句则让我们对荔枝美味联想无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会让读者陶醉其中。

总之,此文是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阅读此文,你不仅能迅速地了解荔枝,还能感受到科普作家的人格魅力,感受到荔枝这一古老的中国特产所积淀的深厚的历史文化。阅读此文,你将爱不释手,尽享文化大餐。

 

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1、了解荔枝的常识。2、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

 教学创意:1、整体把握,了解荔枝常识。3、试拟句子,进行趣味积累。

2、欣赏语言,感受准确生动。4、读说结合,明晓科学小品。

教学过程:

一、解标题,探荔枝

(课件1荔枝满树,闪出“诗情画意赏荔枝”,朗诵明朝陈辉《荔枝》,随后出现篇名)导入:以诗入题不仅引人入胜,富有情趣,而且还说明了荔枝的主要特征。如对象——荔枝,产地——南州,成熟期——六月,颜色——丹。

 

明人有诗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总第一”。自那时起人们索性就称荔枝“百果王”、“果中皇后”了。播放荔枝果特写幻灯片

果中极品,名不虚传!看荔枝果惊喜不已,读荔枝文又会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圈点勾画,标段序,找出关键词中心句。

二、理结构,知常识

在学生中转一转,了解情况。谁来说一下所得?生表述后投影全文结构图,强化知识(投影荔枝花课件),弄清说明顺序:从主到次,从表到里(或从外到内)、从实到虚。

作者精选材料,妙用方法,按序条分缕析,将荔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投影《辞海》荔枝说明,请同学们齐读。

我们归纳的,《辞海》说明的,与课文有什么不同?归纳说明朴素简要,课文具体生动。课文不仅传递了知识,还有美感。

三、品语言,寻趣味

还有美感?美在哪里?(学生能很快说出引用和比喻)

指导学生从引诗、引史、引谚语、引文章典籍等角度分析引用。(投影课件6、7)指导学生从形、色、味等角度分析打比方。(投影课件8、9、10)

无论是精美的诗文,还是形象的比喻,都是为准确说明荔枝特征服务的。科学需要理解,也需要感受。生动是美,平实也是美;形式能体现美,思想更能体现美。同学们再找一找,想一想,看还有什么?美在准确的语言,美在科学的精神。投影课件11:列数据、举例子、下定义或客观具体或充分有力或简明扼要,体现了语言的简洁之美。作者大胆质疑、旁征博引、深思慎取体现了思想之美。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读文,既要读出已写的,也要读出暗含的未写的。此文,你还读到了什么?请说一说。如时代的进步、荔枝的现状、荔枝的推断和发展、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根据课文总结科学小品特色。(投影课件12,科学小品的定义及特点)

四、拟对句,示内容

《南州六月荔枝丹》有知识有情趣,让我们不由得细细品味、默默背诵。老师觉得拟对句是不错的记忆方法,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

请同学们先补充一句:西域三秋葡萄紫,_______(南州六月荔枝丹)非常好,请继续:____结构妙,谨严求实___。(投影,显示参考答案)

v     西域三秋葡萄紫

v     南州六月荔枝丹

v     主次表里结构妙

v     谨严求实特征明

怎么样?将课文内容写成两句话不难嘛,还挺有意思吧。同学们也来写两句,荔枝生态生产特征、行文特色、诗文故事,所得所悟等任何一方面入手都可以。

学生差不多写好后,鼓励同学们将自己所写板书在黑板上,一起欣赏。

老师准备还准备了几句,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投影课件13

v     深红挂绿 淡黄,  色色开胃

v     龟裂绡膜 琼脂,  层层动心

 

v     南越尉佗  运奇树献高祖

v     东方果后  扬美名传千秋

  

v     一日失色,  二日消香,  三日变味,  四五日尽去也

v     徐勃颂膜,  陈辉赞果,  征明叹奇,  儒雅人兴来乎

 

v     勿忧汉武痴,  莫笑宋宗傻,  珍品难迁古帝怅

v     可喜时代异,  当惊世界殊,  美味易得今人欢

 

五、理笔记,写片段。

荔枝到,妃子笑,马死民苦不知哀多少?天子疏,东坡出,食美心悠竟是乐几何!苏轼旷达,即使被贬到曾让柳宗元幽怨的岭南,依然啸歌。吟出了足以让后人对荔枝着迷的千古佳句。投影苏轼《惠州一绝》三、四句

同学们放声读,试着读出苏子的情、荔枝的味。学生自由读后,示范朗读。

请同学们整理笔记,并就“如何阅读科学小品”写个片段。

结语:苏子钟爱荔枝、赞美自然!作者对荔枝的赞美之情也是流于行间,对自然的热爱之意也是溢于言表。融知识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是本文特色,也是科普作品的共同特点。希望同学们喜欢科学小品,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六、课件简列

1、导入2、荔枝果3、全文结构图4、荔枝花满树5、《辞海》解说6、《过华清宫》图文7、美在精美的引用8、荔枝果及比喻9、荔枝林及比喻10、美在形象的比喻11、其它之美12、科学小品概说13、拟对句,现内容 14、《惠州一绝》名句

 

课后反思

                              

文字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训练听、说、读、写,促进交流、写作。

对于《南州六月荔枝丹》,我的设计立足于《教参》的单元说明——“阅读实用文,应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注意科技类文章的文化内涵” ;立足于课后习题。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解读一般科普小品,如何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得,便是我此教学的宗旨。

基于这种思想,我的目标简单明白:理解知识、感受文化、总结学法。关于创意,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找关键词中心句、理结构图、话说荔枝,教给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的方法;二、拟对句,有趣动脑,巩固获得的科学知识;三、透过说明方法,赏析语言,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四、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意欲将语文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2005   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