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实时追踪:郧山书院薪火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9:34:49

郧山书院薪火传

吴平安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16日   24 版)

  唐末五代之际,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教育组织——书院。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占多”,儒林中人受佛道影响,便有名流宿儒择胜地,立精舍,开学馆,设书院,居而讲学。延至两宋,此风大盛,遂有北宋六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之说。明代书院时盛时衰,似已不及前朝红火,惟东林书院一枝独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在大明王朝的政治风云中有声有色。

  与这些名扬天下的书院相比,僻处鄂西北郧县的郧山书院就没有那样显赫的名声了。然而有一点,或许是“名院”无法比肩的:若问那些书院而今安在,则大多只是作为一旅游景点,点缀一下名胜;或者仅存一芳名于青史,供后辈学人考证了。而郧山书院则薪火相续,历百代而不衰,足令人叹为观止。

  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抚治于湛创建郧山书院;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知府沈鈇增修;在明清交替的大动乱年代,书院荒废;满清入主中原,经顺治、康熙几十年休养生息,至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守道鲁之裕再续香火,重建书院;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学侠杨怿将书院由“府治东北”迁移至“旧通判府”,同治8年(公元1869年),知府金达又将书院迁移至郧阳城北三元宫;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两湖总督张之洞通令各州府,书院一律改为中学堂或师范学堂,郧山书院遂更名为“郧阳府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学校改为“郧山中学”;抗战烽烟骤起,1937年,山东沦陷,一批齐鲁女子为求学救国,辗转千里,来到有郧山汉水护卫的郧阳,郧山书院遂为国立湖北中学(山东流亡中学);1938年,武汉失守,莘莘学子亦跋山涉水来郧,一时人员大增,仅流亡来此的教职员工即达千余,遂一分为四,设立初、高、师范、女子高中分校,后高中部又单独立校,成立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简称“八高”,一时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之后,郧阳中学、郧山中学,郧县第一中学,沿革至今。2011年夏末秋初,我来到工作了30年又阔别了10年的郧县一中。当年,丹江口水利工程将一座明清古城沉入水底;今天,大坝加高,又即将无数良田沃土,连同数不清的文物古迹沉入水底,而书院却风光依旧,悠悠文脉,传承不断,岂非苍天惠顾。碑亭里,金达亲撰的《移建郧山书院记》赫然在目,这是历届学生学习文言的一篇乡土教材。这位桐城贡士出身的知府不仅文辞优美,更难得有一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胸襟抱负。大成殿岿然不动,那是士子参拜孔子的殿堂。待到一江碧水悠悠北上,去滋润干渴的北京城那一天,这座古老书院,就将被绿水环抱,别有一番风景了。

  漫步校园,桂花初开,暗香浮动。下课铃声骤起,绿荫婆娑间,传出笑语喧哗,扑面盈耳。也许是历史的积淀,也许是走出大山的激励,我望着这些寒窗苦读的山里孩子,一时间心有所动。

  我想,书院也者,“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亦一境界,彼亦一境界。坦率地说,在这个耳乱八音目迷五色的物化时代,能一心不乱,矢志向学者,已属不易,但毕竟是求学的“初级境界”。明乎此,便可知为什么东林千古名联,更为人推崇备至了。思慕先贤,武昌辛亥首义,推翻千年帝制,而鄂省率先起而响应者,便有郧山书院书生;八年抗战,以流亡师生为中坚力量,郧阳成为抗日后方基础教育大本营。豆蔻年华,正与你们一样年纪,或寄宿于大庙(大成殿),秉烛夜读;或奔走于街头,搬演《高粱叶子青》、《放下你的鞭子》,教唱《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热血伴汉水沸腾,青春共郧山永驻,何其壮哉;杨献珍从郧山书院走出去,与周恩来、邓小平相携留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路;何耀祖从郧山书院走出去,与邓小平、张云逸一起发动百色起义,创立红八军,何其勇哉。彼时彼刻,也与你们一样年纪啊。

  诚然,世易时移,然而书院薪火传承。莘莘学子,无论如何,中国的命运,人类未来,是操在你们手中的。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