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游乐设施协会:中国·莘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31:59

村党支部书记要当好农村社会管理的带头人

——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示范培训班

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1年9月7日)

 

同志们:

这次村党支部书记加强社会管理示范培训班,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基本结束的形势下举办的。市委组织部对这次培训高度重视,从主题确定、方案制定、人员选择、教材选取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周密安排,希望大家在这次培训中能够学有所成。

今年“七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历史,管好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带领群众办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农村党支部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村支部书记要带头学,领着村里的广大党员学,还要领着村里的群众学,用学习统一大家的思想,指导村里的工作,搞好村里的发展。市委组织部举办这次以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为主题的培训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提高大家对社会管理工作的认识。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核心是做好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要靠基层党组织,靠我们这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是我国最基层的书记,担负着带领农村党员与农民群众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关键是要发挥好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要提高村支部书记社会管理的能力。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政策规定和部署要求,帮助大家认清农村社会管理的形势与任务,掌握农村社会管理的措施办法,提高村支部书记的社会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工作交流,提高工作水平。这期培训班,我们选取了全市130多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集合了我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不同类型的优秀典型,通过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促进,能够全面提升我市农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水平。同时,也是对今年我市选聘的50名大学生村官及部分新当选的女委员的一次集中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职责任务以及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在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示范班上强调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责任,完成好四项任务:即理清发展思路,带领群众致富;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对基层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的领导和协调,形成基层社会管理合力。要求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提高应急处变、沟通协调、依法办事等6项能力。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市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实际,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争做社会管理的带头人,我认为,至少应当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要当好落实政策的明白人。政策是富民经,是开展工作的指南针,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党在农村的每一项方针政策,都涉及每家每户,与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比如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土地延包和土地征用政策、水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等等。这些政策能否在村里落实,靠我们的农村党员干部,关键是看支部书记。政策落实得好,党支部在村民中就有威望;执行不好,群众就不满意,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就会给党的形象抹黑,我们党要坐稳江山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政策落实得怎么样,事关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这一点,我们村支部书记头脑一定要清醒,绝不能犯迷糊。

首先,要明白政策。对政策清楚、十分明了,执行起来才有底气;如果一知半解,行动上就会左右摇摆,好经也可能被念歪了。

一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比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理解、把握好“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村庄发展、村民富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做到不仅要发展,还要又好又快。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总要求,少了哪一条也不行,如果生产搞得很好,群众也有钱了,但村里乱糟糟的,歪风邪气盛行,就不是真正的新农村。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是管根本、管长远、管方向的,每一位村支部书记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用心掌握。

二要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比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聚焦“三农”工作的八个一号文件,以及农产品价格、新农合、农民养老保险等政策。这些政策,是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把这些政策掌握好了,落实起来就会与中央的要求合力,与时代的要求合拍,与农民群众的期盼合心,我们应该学习好、领会好。

三要了解与农村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些年来,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也很高。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等。老百姓有句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法律规章,就是规矩,就是“雷池”。熟悉了、掌握了,依法依规办事就会成为习惯,成为自觉,实现依法治村、以制治村就有了保证。

四要了解党建工作方面的知识。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抓好党支部自身建设,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首先要熟知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的优良传统,掌握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方法。现在,我们村支部书记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多,可以通过读报纸、看电视、上远程教育网学习,也可以参加各级组织的集中培训,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学习。我们感到,学习时间也不在长短,关键是知道自己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学管用的知识。对所学的东西,要善于结合实际用心思考,入心入脑,转化成做好工作的本领。

其次,要带头执行政策。懂政策是前提,执行好政策是关键。执行政策,一要讲认真就是要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截留、不歪曲、不打“水漂”,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坚决做到违背政策和法律的事不干,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干,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二要肯动脑,就是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政策对每个地方,每个村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会不会落实效果大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策水平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阳谷县安乐镇刘庙村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刮风揭不开锅,下雨出不了窝,村民一直为温饱发愁,是远近出了名的宗族矛盾复杂、派性严重的“头痛村”。以刘庆安为首的新任党支部成立后,全村面貌开始改变。1991年10月刘庆安从报纸上看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将扶持一批立足资源优势、投资少、见效快的农牧业深加工项目,支部讨论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必须紧紧抓住。经过一番外出考察和反复论证,认为搞种鸡饲养和雏鸡孵化是一个周期快、风险小的致富项目。他们请回了在外做生意的共产党员刘学景, 筹资300万元建起了一个良种鸡场,一道迈出了创办企业的第一步,次年创产值50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社会效益80万元,带动了周边养鸡户致富,进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将原鸡场更名为山东凤祥集团,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带动了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一万多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企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达13000人。目前,凤祥集团已发展成拥有30多亿资产,集种鸡饲养、雏鸡孵化、肉鸡宰杀、熟制品加工、饲料加工、奶牛饲养、乳制品加工、生物制品于一体的跨行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龙头企业凤祥的带动辐射下,9家投资过百万元的工业项目在刘庙相继建成投产。刘庙也从1989年的人均纯收入500元,发展到目前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集体净资产过千万元,先后获得“中国特色经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的先进村。同样是一个村,为什么前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有很多条,但最根本的是村支部书记懂政策、有头脑、会用政策,抓好了政策的贯彻落实。各位村支部书记一定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学会从政策和市场中寻找发展良机。

三要保落地,就是要把惠农政策装到村民的口袋里。要经常问一问、查一查,上级的惠民政策,比如粮食直补、农机具、种子补贴、新农合、低保等,哪些已经落实了,哪些还没有落实,没有落实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落到村民手中。执行政策不能光靠自己,还要把政策向村干部讲清楚,向广大村民讲明白,让他们理解党的政策,这既是一种监督,也是推动落实的好办法。

第二,要当好富民强村的领路人。村级组织换届是三年一次,一届管三年。如果抱定造福老少爷们的信心和决心,三年时间足够干一番事业;如果抱着混日子的想法,三年时间一晃就会过去。“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带民富不是好支书”。作为村支部书记,富民强村是第一位的职责,要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致富,在富民中实现强村。如果过了一年又一年,干了一届又一届,别的村红红火火,而你那个村“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山河不改、面貌依旧”,作为一个村的领头人,能不脸红,能不冒汗?群众能够答应吗?能不赶我们下台吗?

这些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很好,粮食连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77元。但也要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给农业特别是种粮受益带来影响;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竞争力不强,等等。特别是一些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富民强村的一个重要因素。截至去年底,全市还有相当一批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形势非常严峻。老百姓有句话:“手中无把米,唤鸡也不来。”村集体没有一点经济实力,村级组织就难以从物质条件上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党支部说话就会无人听,办事就会无人跟。因此,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根基是否稳固的大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集体经济发展了,村级组织服务有手段、有实力,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威信就高,领导地位就巩固;集体经济发展了,就能把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与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既强村又富民;集体经济发展了,就可以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支撑,更好地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繁荣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文明祥和的新农村。大家一定要在强村富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动脑子、出实招、见成效。

一要趟出一条好路子。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好路子,是实现富民强村的关键。村支部书记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村里,熟悉每条河、每畦地、每个人,村里发展有什么优势、有什么资源,心里都一清二楚。尽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从成功的经验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五条路子可走:

一是靠资源优势增收。通过依法拍卖、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开发四荒等资源性资产;也可利用四旁发展种植和林业;还可以推进土地流转搞规模集约经营等。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通过村里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发展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二是靠社会化服务增收。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需求,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产业协会、行业协会等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中介、流通和技术等微利服务,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增加村级收入。

三是靠盘活资产存量增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引导农村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可推行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通过创办经营实体带动农民和集体增收。

四是靠招商引资增收。加强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通过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场地、厂房和水、电、信息、劳动力等服务,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

五是靠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增收。通过强村、强企联建、兼并等方式,以强扶弱、以富带贫,以大带小,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我们提出以上几条,主要是为了启发大家开阔思路,开阔视野。但总的一条,就是一定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切实尊重村民意愿,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搞强拉硬拽。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侯家村人均只有1.3亩贫瘠土地,基础差,没资源,2003年侯新林被选为支部书记后,召集全体党员商议发展大计,大家一致认为,只能立足本村实际,变劣势为优势才能找到发展出路。在对全村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党支部提出了“依托村内劳动力丰富的条件,大力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子。党支部引导村民搞大棚种植,很快便取得丰厚回报,并逐渐形成规模。为便于瓜菜销售,村党支部筹资35万元建起瓜果蔬菜批发市场,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吸引群众入股,既解决了资金困难,又增加了群众收益。同时,根据群众要求,村党支部又筹资11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恒温库,并和香港百利高超市签订订单合同。如今,侯家村有大棚500多个,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再举一个例子,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姜堤村。十几年前,姜堤村是一个只有46户、198人的小村庄,只有一条徒骇河堤与外界联系,晴天河沙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土地贫瘠,收成可怜,村民苦不堪言,村民们的思想也仅停留在靠天吃饭、赖地穿衣的层面上。1999年,李士恩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反复讨论分析,依托村庄优势,确定了发展新路子。姜堤村位居城郊,每到春季,村内百亩果园中杏花、桃花、梨花等次第开放,姹紫嫣红;又毗邻四河头风景名胜区,能吸引城里人郊游踏青;恰好聊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努力打造江北水城品牌,政策上提供了重大机遇;村民们求富心切,干劲冲天,这几点一结合,姜堤村就确立了“依托果园建游乐园,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实现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选好路子后,李士恩带着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不顾隆冬时节,堆土挖湖,修桥建亭,添置各类游乐设施,广植天下名花贵树,全村男女老少,能上阵的全部出马,经过9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聊城市第一家占地300亩的民俗游乐园。2001年5月1日开园当日,接待游客量达到3万多人,门票收入15万元,全年仅门票收入就突破了200万元。2003年建成“中日友好樱花园”,每年4月樱花盛放,满园飘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开园以来,姜堤村通过开办游乐园发展旅游业,累计吸引了300余万游客,姜堤村也由贫困小村,发展到人均收入过万元、公共积累2000万元的富裕村,提前进入了小康,并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荣获中国十大知名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公认黄金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等荣誉称号。

这只是两个例子。现在中央、省、市支农惠农的政策这么好,只要村支部书记认学、认钻、认干,就一定能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富集体、富群众的好路子。

二要带出一支好队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一个村要发展,不仅要有一个好支书、好班子,还要有一支充分发挥作用的党员队伍。

首先,要带出一个好班子。支部书记靠什么带出一个好班子?关键看三条:一是带头干。“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只要支部书记一心为民、不讲价钱、不怕困难,带头往前冲,班子成员就会紧紧跟着你,村里党员群众就会拥护你。临清市魏湾镇丁马村十几年前又乱又穷,全村2000多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靠几亩土地,靠天吃饭。魏保岭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敢想、敢拼、敢闯、敢干,丁马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在筹建全村第一个集体企业丁马棉纺厂时,资金极度短缺,支部一班人历经周折,通过从外部筹集、向上级申请等多种渠道,还是没有达到预算数额。这个时候魏保岭以身作则,号召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支部各成员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带动了群众积极自发出资入股,终于解决了资金困难。厂房建设过程中,魏保岭以对党、对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强忍着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病痛,坚持工作,全天吃住在建设工地,常常是饿了就啃几口凉馒头,渴了就喝几口凉水,直到建设完成。就这样,党支部一班人赢得了全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支部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仅用4个月的时间棉纺厂就正式投产,当年就获得56万元的利润。之后,该村乘势而上,陆续兴办了面粉厂、砖瓦厂、印刷厂、甲鱼养殖场等村办企业,且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连年攀升。如今,全村工业企业已达9家,村办企业固定资产近2亿元,公共积累5000多万元,全村150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在本村就业。二是会聚人。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来。村支部书记一定要带头搞好团结,把班子成员的心聚得紧紧的、暖暖的,尤其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齐心协力干好工作。好面子、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小肚鸡肠、计较个人恩怨,没有一个不成为孤家寡人的。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一些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不团结,并不是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有分歧,往往是个人恩怨、闹无原则纠纷。无论是什么情况,支部书记都要多从自身找原因,靠原则、靠人格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三是讲民主。支部书记是班长,不是家长,不能搞一言堂。大家的事要大家议,多和班子成员商量,多听取群众意见。

其次,要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目前,全市14.9万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占55.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党员队伍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一个村党员质量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质量。目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村三年、五年甚至长年不发展党员,有的支部书记怕别人抢了自己的位子、只发展亲属入党,有的村发展党员不坚持标准条件、搞挖到篮子里就是菜,有的发展党员不讲程序和规范,等等。发展党员的问题不解决,村级班子建设就没有源头活水。希望我们的村支部书记一定要着眼村子的长远发展,着眼于提高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坚持标准条件,坚持公道正派,坚持程序规范,切实把那些综合素质好、村民公认、作出实绩的优秀农民发展入党,绝不能任人唯亲,从个人私利出发,在小圈子中发展党员。

三要练就一身好本领。支部书记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自己干事不犯难,群众也信服。这次村“两委”换届,一大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和发展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的“三高三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换届后,我市“三高三强”型村“两委”成员、村支部书记分别达71.6%、87.1%,村干部的素质能力较之以往有了新的提高。但也要看到,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还不强,尤其对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多,拿不出实招,觉得有劲使不出来,等等。无论是任职多年的老书记,还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新支书,都要把提高素质,提升能力当作急迫的任务来抓。

村支部书记提高干事业、创家业的能力,要有“三股劲”:一是在学习上要有一股钻劲。只要是发展需要的知识,只要是群众需求的技能,都要下功夫、钻进去苦学,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上不断提高,努力成为懂政策、懂技术、懂市场的明白人。二是在事业上要有一股闯劲。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只要看准了的事,舍掉这百八十斤也要拼上、拿下,杀出一条血路。三是在困难面前要有一股韧劲。毛主席有个形象的比喻:“困难好比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农村工作面对的困难很多,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做“李云龙”式的“主官”,不干则已、干就要干成。这“三股劲”是村支部书记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用好这“三股劲”就更加重要。看看现在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村,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哪一个不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哪一个不是抱定了必胜的信念?靠着这“三股劲”,走在了全市前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茌平小杨官屯村。我们大家也都熟悉,张国忠同志六十余年如一日,面对困难不气馁,抱着必胜的信念,始终昂扬奋进,经历了千辛万苦,把小杨官屯由原来的逃荒要饭村打造成为文明全国的富裕村、模范村。建国60多年来,小杨官屯村党支部改选了一次又一次,但每一次张国忠都是全票当选,他也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一、十四、十五大代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广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第三,要当好为民办事的公道人。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村干部来处理。在农村,社会管理主要不是体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做好一件一件小事、实事上。比如,户口迁移、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发放救济款等。这一件件小事,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如果一件事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村庄的和谐稳定。老百姓最不满意办事不公、财务不清、服务稀松的干部,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只有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公开公正公平处事,群众才会信你、跟你,干部群众关系才会和谐,社会治安、村风民风才会好。

要一碗水端平。村支部书记多数土生土长,是不脱产的农村干部,在村里都有个三亲六故。群众的眼里容不得沙子,我们办事是不是存有私心,群众看得很清楚。在这方面出了问题,群众就会有怨气。村支部书记办事一定要公公道道,一把尺子量到底,决不能有偏有向。

要把事办在明处。这次村两委换届,我们接到一些反映村干部经济问题的来信来访,有的属实,有的不属实。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与村里财务不公开、公开不及时或不真实有很大关系。财务是群众关注的焦点,财务上清白才能取信于群众。财务不公开,村民心里没底,没事也认为有事。村里事务,该让群众知道的一定要让群众知道,不能捂着盖着。要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做到墙上一张纸,心里一本账,让群众明明白白,还干部清清白白。公开一要及时,按照村级组织建设的相关规定,对村内重大决策事项,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党费收缴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等,该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千万不能拖,一拖就拖出了问题,一拖就拖出了矛盾。二要真实。坚持有一是一,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辞,不压缩挤水,把实际情况向党员群众公布。这些年,因公开不真实而导致上访不断,村庄由治到乱的例子不在少数,村支部书记一定要以此为戒,避免这类事情发生。阳谷县后郎湾村建立了一系列财务制度,用制度理财。规定村务支出三天内必须报账,收支情况一月一盘底,半年一通报,一年一审计,并在村务栏公示,党支部一班人干净做人,干净做事,得到村民的高度评价和极大拥护,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两委班子连选连任,以全票再次当选。

要办得了难事、化得掉矛盾。千人千模样,万人万思想。群众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加强社会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农村新旧问题交织,内外矛盾交错,利益关系复杂,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土地留转承包、农民保障政策落实等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多,因农村宗教、宗族势力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协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艰巨。村支部书记处在农村社会管理的最前沿,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堵墙,要不回避矛盾,不上交矛盾,千方百计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问题解决在村里,这是村支部书记最大的本事,也是对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要贡献。

化解矛盾,一要和老百姓说得上话。平时注意了解群众的情绪和诉求,知道群众想什么、怨什么、盼什么。要多和群众拉家常,讲群众认同的理,说群众爱听的话,这样群众有问题有矛盾有难处才会和你讲,你说了群众才能听得进。二要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村支部书记住在村里,对各家各户的情况很熟悉,不要等着问题来找你,只要发现苗头、隐患,就要主动靠上去,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使矛盾纠纷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有时候,小事不处理就可能变成大事,两个家庭之间有矛盾不处理,就可能演变成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两个村之间的矛盾,可能经过几代人都化解不了。现在,有些村干部平时不注意排查问题,等矛盾激化了又简单地“花钱买平安”,很容易让群众产生“大闹大实惠、小闹小实惠、不闹没实惠”的错误想法,形成恶性循环和不良“辐射效应”。2009年海南省感城镇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起因就是两名初中学生打架,最后演变成围攻、打砸镇政府的群体性事件,酿成一死六伤、震惊全国的惨剧,教训非常深刻。还有贵州的瓮安事件,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事后经过分析,当地政府都说到,如果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及时有效地做好工作,这样的事是可以避免的。三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农村问题千差万别,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也要对口对味。要刚柔相济,能文能武,既用好硬办法,该严的一定严;又用好软法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会运用民主协商、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办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是哪把锁就用哪把钥匙,掌握好分寸,做到点子上。

要抵制歪风邪气就是要一身正气,对村里的不良风气和坏人坏事,敢抓敢管敢碰硬,不当“和事佬”。近几年,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喜事丧事大操大办、赌博、重男轻女、不赡养老人等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有所抬头。村支部书记和村“两委”一班人,既要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管好自己和家人,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又要带头抵制封建陋俗和不良行为,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第四,要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把群众放心上、当亲人,道出了群众工作的核心和根本。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做群众的工作。村支部书记是村里的党员群众一张张选票选出来的,服务村民,是党支部的核心任务,也是村干部的职责所在。农村有句俗话,叫做“认头就要干好”。既然干了支部书记,就应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受气,为群众排忧解难,扶危解困,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这次村“两委”换届,村党支部书记对任期目标都已经作出公开承诺,还有我们现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承诺践诺评诺“三诺”活动,也要公开承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开弓没有回头箭”,同志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决不能失信于民。

一要有事大家商量。有的同志说,现在的农民群众“经济上盼致富、政治上盼民主”,这话很有道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每一件事,都要听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涉及村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涉及老少爷们切身利益的大事,一定要按照民主决策的要求,召开党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决议的事情和办理结果要向群众公开,也就是我们说的“四议两公开”(“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对群众一时不能接受的事,要不怕磨破嘴、跑断腿,多解释、多说明,直到接受为止。“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中民意也是集中智慧的过程,统一思想的过程。只有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办,才能干群同心,工作干起来才顺当。

二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村支部书记虽然天天生活在群众当中,也有个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态度问题,同样需要树立群众观点,认真改进作风,密切同群众的联系。现在,有些村干部对群众的事不上心,甚至认为群众难讲话、是刁民;有的遇到事情不是首先考虑群众,而是自己怎么方便怎么办,怎么好管怎么办;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做工作是“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有的帮群众做一点事就想要回报,甚至吃拿卡要等。如果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是我们家人的事,我们还会这样办吗?我们一定要多些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遇事多替群众着想,听得进群众意见,经得起群众抱怨,维护好群众权益。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住手上,办不好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三要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需要党组织提供更多的服务;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每户家庭需要党组织提供更多的服务;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党组织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做好村级服务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要明白服务什么。毛主席说过:“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吗?那么,就得深入群众,就得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问题,解决盐的问题、米的问题、穿衣的问题、房子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现在读起这段话,仍然感到是那么的生动、那样的到位。“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群众需要的,我们就要去做,就要做好。比如,搞好生产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好种子、农药、化肥和信息、技术、流通等服务,特别要帮助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比如,要搞好生活服务,解决好群众行路、吃水、老人看病、孩子入托上学、村里治安等实际问题,让外出务工的无后顾之忧。比如,要关心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生活,经常到他们家里看一看,问一问,帮一帮,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到党支部的关心和温暖,把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里。

其次,要知道怎样服务。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普遍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一些地方还实行了党员联系农户、农事村办、一站式服务、全程代理等办法,大家要注意学习运用。莘县推行每周二、周五村干部集中办公的方法,集中解决群众各项难题,收到良好成效,这一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推广。近年来,我市农村社区逐步兴起,农村社区工作的核心就是为老百姓服好务,村支部书记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让老百姓放心、让群众满意。

搞好服务,要善于统筹资源。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为村支部书记,要善于协调、运用好这些组织及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村委会等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服务工作。搞好服务,要创新手段方法。注意运用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党员干部手机短信平台、农村广播、互联网等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要当好廉洁自律的干净人。村支部书记虽然职位不高,但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自我要求一定要严,干事一定要干净。群众给我们权力,是让我们用来搞服务的。如果把它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群众就会把权力收回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村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村干部要经常跟钱打交道,越是这样,越要时时刻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一是心要平。对待个人利益要心态平和,不能计较得失,要有奉献精神,有不怕吃亏的思想,看到别人富了不能心动耳热、把握不住自己。二是嘴要严。农村有请酒吃饭的风俗,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度,绝不允许拿集体的钱大吃大喝。三是手莫伸。要分清公与私,双手干净,两袖清风,不该拿的钱,一分不收,一文不取。作为村支部书记,尤其不要参与违规违法的土地征收利用,不要插手工程项目和招投标事务,不能挪用和侵吞集体资产,不能克扣各类补贴和补偿金。对这类行为,群众深恶痛绝。要把集体的财产管好,把集体的钱用好,严禁花钱大手大脚。只要大家都能自觉做到公道清廉,一身正气,手不沾、心不贪、嘴不馋,群众就会选择你、支持你,你那里的事情就会办得顺、办得好、办得成。临清市魏湾镇丁马村党支部在筹建棉纺厂、外出采购设备和原材料时,定下规矩,每人每顿吃饭标准不超过3块钱,住宿捡最便宜的住,小处看是节约了资金,大处看是争取了民心。也有个别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给村里发展出了力、立了功,就想多拿、多占,结果被老百姓赶下了台,有的甚至触犯了刑律,落得一个人人唾骂、失去自由的可悲下场。同志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始终做到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开展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农民思想观念引导难,利益关系协调难,矛盾纠纷化解难,办事经费保障难,等等。村支部书记处在社会管理的第一线,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候还会受到误解和委屈。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也想方设法在经济上为大家落实待遇,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有些县(市区)还为村支部书记购买保险,采取考选乡镇公务员和领导班子成员等办法,在政治上拓展发展空间,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各级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支部书记,对支部书记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中受到的委屈,要多理解;对遇到的困难,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要认真落实“一定三有”要求,为村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对打击报复村支部书记的,县乡党委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为他们撑腰壮胆。

为办好这次培训班,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各方面做了精心准备。大家平时难得有专门的时间学习。这次培训是一个充实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好机会。希望大家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要结合本村实际,多思考、多分析、多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广交朋友。培训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良好机会,也是展示形象的重要舞台。大家要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树立好新时期村支部书记的良好形象。相信经过这次培训,大家在思想上都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在能力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在作风上有一个大的改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让我们的村庄发展得更好,群众生活得更好,让群众说你们好!说共产党好!

祝愿大家在党校培训期间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