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机老虎机批发:文学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1:07:24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到文学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不但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而且在整体素质上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要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十分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对此,我认为,应该根据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的特点来进行,其过程如下。

    一、注重作品语言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任何文章或者文学作品,都是以言语形态而存在,都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民族文化等。在阅读中,只有把握文学作品语言特点,才能走进作品。

    1、感受语言节奏

     汉语是一种具有音乐美的语种,而音乐美的本质在于节奏。节奏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王一川在《美学与美育》中说:“节奏同构于人的内在情感,”“节奏的内涵是情感的变化。”也就是说,艺术家可以利用节奏这个表现手段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是欣赏着产生情感共鸣。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句:“她,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句如果写成:“那时,刘和珍她是欣然前往。”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变,但其后比较,所蕴含的情感就不一致。作者运用同位语,并加上一个逗号隔开,又在主谓语之间加上逗号。这样,在一个个逗号,不但加重语气,而且节奏更为鲜明,这不但表现出刘和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而且蕴涵着作者的揭露敌人,鼓舞斗志的坚定情感。就古典诗歌而言,节奏同样表现出情感意蕴,增强审美效果。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诗四个节奏,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这样,不但节奏感强,富有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思念的情感。

    2、抓住关键词语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就是对词语的理解。”在阅读中,注重关键词语的理解,更有助于获得作品的意蕴,感受到作品的美。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活句,贱死句。”诗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词)有如画龙点睛,能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起来,赋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如,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优美的境界全出。作者用一个“惜”字,一个“爱”字,赋予事物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又如,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写小草,用的词是“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稀稀疏疏”、“抖擞抖擞”等。叠词的运用,不仅能极尽摹状之能事,把初春那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征表现出来,而且读来自然活泼,亲切柔和,给人一种和谐美的感受。

    3、分析语句修辞

    在文学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作品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因此,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多用、善用一定的艺术技巧,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洁。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散文《春》的结尾写到: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她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语段中,作者运用了三个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共同构成排比、层递,这不但形象、新颖、含蓄深刻,突出了春的新、美、力,而且赋予春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

    4、审视陌生语言

     从结构主义理论来说,为了强化读者的某种感受,文学语言常常表现出“陌生化”来。“陌生化”可以作为区别文学的语言与非文学的语言的标志之一。“陌生化”主要表现在打破词语用法常规,或运用反常句式,使读者感到“陌生”,产生“新”的感受,而且这样的文学的语言更有情趣。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不符合语法规则。而诗人这样写,就使诗歌语言“陌生化”了,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产生了“无理而妙”的效果。

    又如,杜甫《秋兴》诗中的关键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诗句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虽然“规范”了,不“陌生”了,意义明确了,但诗句的意韵也减少了。就是这样的诗句,我们同样感受到诗人所表现的香稻、碧梧为主的物质丰美的景象,比“规范”后更有情趣,更引人想象,引人思考。

    二、注重文学作品形式

    王一川在《美学与美育》指出:“文学作品的意蕴蕴含在作品的形式、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中。”要使文学艺术审美价值得以实现,不只是注重语言美、意蕴美,形式美也是不可或缺的。

    1、感受结构节奏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节奏属于形式美。作品在结构中也体现出一定的节奏,诸如古代文论中所讲的“起、承、转、合”,现代叙事文学所体现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等。就古代诗歌而言,除了语句的节奏外,还体现在作品结构的节奏上。韵律就是结构节奏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美和意蕴美,并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节奏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如,《诗经》中的《伐檀》。整首诗的结构特点就是回旋重叠,反复咏叹。在结构上共三章,每章九句,第二章、第三章与第一章只是在一些用字上有所不同,其它的都是相同的。而在意义上每章大同小异。这样回旋重叠,反复咏叹,不但增强诗歌的节奏感,而且有助于突出诗歌的讽刺力量,增强诗歌的抒情性和读者的审美感受。在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注重文学作品的节奏,这不但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感受作品形象

   《文学概论》指出:“文学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它是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展开。”在文学作品中,形象就是由言语进入到意蕴的中间环节,必经之路,同时,文学形象(文学艺术形式)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文学欣赏文学作品时,欣赏者要真正感受作品的意蕴,要感受到“人生之意,生命之意”,就要抓住形象,从“象中悟意。”如,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诗中描写的场面宏大,突出了太守“左牵黄,右擎苍”,要“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威风凛凛、英武豪迈的形象。学生在阅读中,不但感受到形象中的豪迈之情和形象中所蕴含的壮美,而且情感得以陶冶,境界得到升华。

    又如,《故乡》一文有这样的语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这里描绘了一位勇敢机智、活泼热情的少年形象。作品中,这一鲜明的形象塑造,与中年闰土比较,更好的揭示文中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

    3、抓住作品思路

    “构思落入俗套,行文就没有灵气。”优秀的写作者特别注重构思。好的构思就有好的结构,结构是思路的“凝固”。弄清写作思路,有利于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提高作品的分析效果。如,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线索贯穿始终的。诗人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

    又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把长妈妈买《山海经》的事放在最后来表现,这种诗路,使我们在阅读中,就会感受到作者“发生新的敬意”,为之“震悚”的情感的深化,感受到她“有伟大的神力”。层层铺垫,步步推进,打下情感基础,最后加以突出,从而表现出了至情至美。

    4、理清叙述视角

    叙述的视角就是作者站在什么角度来叙述故事。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叙事的角度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不同艺术效果。弄清作者的叙述视角,对我们认识文学作品的意义,感受文学意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舒婷的《我儿子一家》,写自己一家三代四口之间,尤其是作者与五岁儿子之间深挚的爱,但文章在构思上独辟蹊径,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于是妙趣横生,使作品富有一种人称错位,读来亲切自然,感受到童真之美。如果把这种叙述视角改变为“我”的视角,艺术效果决然没有这种效果吸引人,感动人,艺术价值也没有这样高。又如,鲁迅的《孔乙己》中,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写,而“我”的身份就是酒店里温酒的小伙计,这样的位置恰恰有助于亲眼所见孔乙己的表现及其酒店客人对孔乙己的嘲弄,这样的叙述视角,不但可以全方位对孔乙己及其顾客进行描写,而且增强小说的真是感,从而提高小说的审美效果。

    三、挖掘作品意蕴

    《文学理论》指出:“意蕴是指潜伏在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和意味。”黑格尔说:“意蕴总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文学理论》指出:“我们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应力求艺术地把握意蕴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个体情感,时代精神和共性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由浅表到深层地、多向性地解读文学作品的意蕴。”在文学作品中,意蕴具有多向性和多层次性,现根据文学作品的由外而内的结构的思想,对文学作品的意蕴的多层次性的挖掘作简要分析,以此更好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高应有的审美能力。

    1、表层意蕴

    文学作品的表层意蕴即通过作者的艺术描绘,直接体现出的意蕴。也就是说它是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意义,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过记叙或描写什么事或人而表现了什么思想,它是从艺术形象中直接归纳和概括出来的“言内之意”。表层意蕴是欣赏者进入作品的基础,是实现读解审美意蕴的前提。如,余秋雨的《信客》,作者描述了两代信客对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辞辛劳为他人送“信物”,这集中表现出“信客”的勤劳美以及讲求诚信的道德美。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就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情。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所呈现出的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生活等。这些意蕴都可以从作者的描绘中归纳各概括出来的。

    (2)中层意蕴

    文学作品的中层意蕴是指介于表层与深层之间的意蕴。这层意蕴是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所表现出开的“象外之意”。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鉴赏者要形成完整的形象,就需要去填补、完善这“空白”或者“虚景”,从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韵外之旨”。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中,鉴赏者通过想象,不但可以感受生活,探索人生,而且深入对艺术作品意蕴的感受,增强审美情趣。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品思路曲折,想象丰富。作品写惆怅又突破惆怅,幻灭了希望又燃起了希望,思想在时空加错中发展,并预示着团圆的甜蜜与欢畅。然而,“欢畅”时“话”什么?这就引起学生想象与思考。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作者仕途坎坷的凄凉心境,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至情之美的内在意蕴。

    2、深层意蕴

    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中指出:“文学的深层意蕴就是直接艺术描写所暗示、所象征的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模式或某种范型等。”这些模式或者范型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正如《文学理论》中所说:“凡是优秀作品的深层意蕴,无一不是由个体情感、时代精神和共性审美意识的交融来表现的,以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识来揭示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所共有的审美体验。”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这样,作者从眼前洞庭湖的自然图景着笔,继而自然地联想历史、审视人生,使大自然与历史叠合,社会风物与个人沉思交织,外物的美与内在的美融注于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社会的艺术同构中,从而生发出一种深层意蕴——对世相人事的关怀,对历史现象、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的诠释。

    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从内容上看,就是一位女子替父从军的事,作品力求歌颂木兰英勇善战、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以及愿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普通人的愿望。其实,这首诗的深层意蕴就是表现了中国文化中文人(文人也就是士人)应该具备那种“国身通一”的精神,那种生为国家生,死为国家死的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在诗歌中便以深沉的民族意识予以表现。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意蕴,有助于提高审美认识能力,而且受到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使文学的审美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

 

    总之,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注重文学作品的赏析方法,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更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通过文学作品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