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他知道.我是落落:断魂枪·老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41:33

断魂枪
老  舍

作者介绍

n       一、生平:

n               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满族一贫民家庭,我国现代优秀的作家和人民艺术家。

n               其生平给他创作的选材和命意以深刻的影响,即揭示不合理的现象和同情下层人民。

 

 

 

 

n       二、创作:

n       ①英国时期:老张的哲学二马等,轻松酣畅,立意要幽默。

n       1930年归国后,大明湖猫城离婚

      1930 — 1936年:短篇小说,含意严肃,作品风格逐渐发生变化,如月牙儿柳家大院上任等。

 

 

 

 

1936—  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

⑤抗战爆发:话剧,长篇四世同堂

⑥解放后: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总的风格: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应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语言通俗、幽默、生动,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断魂枪》是老舍1930年代一系列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之一。它发表于1935年,故事的背景就是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的狂风震撼着古老中国的传统生活、传统文明。在这个时候,“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这是一部在市井日常生活中书写中国文化命运的力作,特点是小人物 ,大背景,故事简单,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阅读小说,思考:

1、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如何发生、发展、结束的?

2、小说开头部分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3、对于断魂枪这一绝技,沙子龙为什么不愿意传给别人?

4、沙子龙为什么在夜静人稀之际,独自一人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文章最后一段中,沙子龙熟习完断魂枪之后,为什么叹一口气?后来又为什么微微一笑?体会他此时此刻的心境。

5、分析沙子龙、王三胜和孙老者的性格特征。

 

 

 

沙子龙为什么最终没有与孙老者交手?始终不传断魂枪

n       如果说沙子龙与王三胜的师徒关系的变化体现出的是社会变迁的结果,那么他始终不与孙老者交手则更多的体现了他在这种社会变迁中的心境和人格特征。

n       沙子龙面对巨大而急速的社会变迁,心情是矛盾而复杂的。一方面他对过去时代无限留恋、眷念、欣赏,另一方面他对时代变化充满伤感和无奈,心中充满了英雄末世的落寞与悲哀;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那份执着与清醒。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这样的沙子龙是决不会与任何高手比试的,自然也不会传授他视为人生精魂的断魂枪。

  沙子龙为什么在夜静人稀之际,独自一人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因为那杆枪和他出生入死,既记录着沙子龙的全部辉煌,又承载着他的全部价值,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同时,断魂枪虽说是落后于时代了,它也有它的精魂。它是一种英雄精神的象征。

 

沙子龙熟习完断魂枪之后,为什么叹一口气?后来又为什么微微一笑?

            一声长叹固然是对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无奈,而一个“笑”字又表明了沙子龙那种“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式的带着超然的坚守姿态。

 

 

断魂枪蕴含什么?

n      不仅是一种武艺,更是沙子龙英雄人生的折射,见到他也就见到了二十年的出生入死,闯荡厮杀,记录着沙子龙的全部辉煌,又承载着他的全部价值——奋斗与追求,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可以说,断魂枪就是沙子龙本人,如此,断魂枪焉有传与他人之理?

n      所以,此篇名为断魂枪,实为断魂人。

 

    沙子龙:

            无可奈何、恋旧、消极没落、封闭、孤傲执著

            其复杂的心态有着代表性和典型意义,象征着  古老的中华文化的末世命运。

 

    王三胜:

            好吹嘘、性格外露、执著

 

    孙老者:

      深藏不露、乐观、执著、坚韧

艺术特色

n       一、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简练传神,能深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n       白描描写——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也是我国文学中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学粗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神情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清水出芙蓉,朴实自然。鲁迅小说是白描的典型作品。

 

 

               对沙子龙、孙老者的眼睛的描写尤其出色。例如写孙老者的肖像是: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这是第三者外行眼光中的孙老者;而王三胜这个行家的眼中:这个老 家伙绝对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睛像两口小井,深深地发着贼亮。两个角度的透视使孙老者的武功和进取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最后孙老者和沙子龙的对话,一个是急于比试,一个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将二人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描写还运用了烘托和对比手法

             小说在沙子龙身上着墨不多,对王三胜和孙老者却花了不少笔墨。

               王三胜和孙老者都争强好胜。王三胜好吹嘘,性格外露;孙老者干巴直率,他登门挑战,要求学艺,比较积极。但两人对时代巨变,不似沙子龙心灵震憾之深。这两个拳师各从不同侧面烘托了主要人物沙子龙的性格与心态。

             王三胜的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相对比;孙老者的刚直锐进又与沙子龙的保守愚顽相映照。 

 

三、小说的语言风格

       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无论是写人物的心理还是写他们的行动和肖像,老舍都特别喜欢运用比喻的手法。如沙子龙的心态是¡°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了¡±,写王三胜¡°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写孙老者¡°眼睛像两口小井¡±。三个比喻写出三种性格和心态。

       小说还大量运用北方口语,与沙子龙、王三胜和孙老者等市井人物的身份相契合,又具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主题的深刻性

       老舍的书写是成功的,惟其如此才让读者看到了民间生活方式在历史变迁中的嬗变的一幕,看到这一幕,读者和作者还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份酸楚,和酸楚过后的揪心裂肺的痛。因为这样的嬗变牵系着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ª¡ª日常中活着的每一份子。

         

 

       老舍善于把个人命运的小故事和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里营造出了大格局。¡°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本来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但放在西方列强的枪炮惊破¡°东方大梦¡±的大背景下,内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沙子龙的职业更换,他震动江湖的武艺和名声,他行走于荒林野店里的豪放事业,之所以如梦幻般一去不返,与西方列强东侵后引发的中国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是历史大变局的反映。

 

 

       在这篇小说中,明显地有着作家的批判意识,即对沙子龙封闭思想的批判。

       但这样的批判的向度不是向外的,即它不是肯定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五四新文化,而是向内的,它在于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它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命运。因此,假如说老舍有所批判的话,他在于批判沙子龙的没有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和面对着汹涌的西方文化的丧失自信心。

       这就是老舍和鲁迅的区别。鲁迅批判传统文化意在建立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新文化,而老舍则意在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在沙子龙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老舍对他抱诚守贞的精神的钦佩。  

 

五、在叙事方式上,以¡°展示¡±为主,以¡°讲述¡±为辅。

       所谓¡°展示¡±,是指如戏剧演出一样,将故事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以展示方式所作的叙事中,故事不依赖于叙述者的讲述,而成为一种¡°自我呈现¡±。

       读了断魂枪,王三胜与孙老者武艺较量的场景和孙老者与沙子龙谈话的画面十分清晰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原因就在于这篇小说多使用展示的叙事方式,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推进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大量精彩的对话也使得人物十分鲜活和生动。当然,白描手法的运用也是原因之一。

 

 

n       除了使用展示的叙事方式,断魂枪在开头七段则是使用讲述的方式。所谓讲述是指由叙述者主观地将故事叙述出来,由于讲述依赖于讲述者的叙述行为,因此讲述总是包含讲述者对于故事或人物的评论。

n       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几段使用讲述的方式呢?除了要交代人物生存的社会背景之外,还饱含着作者对沙子龙这位末路英雄的深切同情,同时也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n       讲述使得这篇小说主题内涵清晰明了,展示则使得这篇小说形象具体,二者相得益彰,从而共同完成了对这篇小说主题的有效和有力的表达。

 

 

六、欲抑先扬的手法

       这主要体现在王三胜与孙老者的武艺较量上。孙老者的出场是在王三胜的强势之下,他其貌不扬,走起路来,像是患过瘫痪病。这样的人也想和沙子龙的大伙计王三胜过招?真是蚍蜉撼大树。但在较量的过程中,孙老者强势的地方却是显在的,最后以绝对优势胜了王三胜。

 

复习思考题

n       一、文中时代环境描写部分有什么意义?

 

n       提示:

n             第二段和第三段交代了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其实也间接地回答了沙子龙为什么坚决不肯传授断魂枪枪法的原因。面对着巨大急速变迁的时代,沙子龙是困惑无奈的,洋枪洋炮叩开国门,外国人涌进中国,走镖连同沙子龙的武艺等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虽说沙子龙对过去充满欣赏和留恋,但已无能为力;沙子龙又是清醒明智的,他清醒地知道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今天是火车与快枪,通商与恐怖,断魂枪已无用武之地,只能带入棺材。

 

n       二、概括沙子龙的性格特征,联系课文有关情节,分析其复杂矛盾的心态。(文章第四段前三行)

 

n       提示:

n           一方面他对过去时代无限留恋、眷念、欣赏,另一方面他对时代变化充满伤感和无奈,心中充满了英雄末世的落寞与悲哀;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那份执着与清醒。

 

n       三、文中沙子龙、孙老者对传统武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态?有何典型意义?

 

n       提示:

n       (1)沙子龙和孙老者深藏不露的性格是颇为接近的,但二人对传统武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沙子龙不是一个和时代变动正面对抗的人物,可他也眷恋着过去的时代;孙老者一直都乐观、坚韧的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江湖,可他却无法与快枪快炮相抗衡。

n       (2)其典型意义就在于他们代表着社会层面上居于少数和弱势地位的心态,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文化的末世命运。

 

n      四、沙子龙为什么在夜静人稀之际,独自一人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n       提示:

n               因为那杆枪和他出生入死,既记录着沙子龙的全部辉煌,又承载着他的全部价值,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同时,断魂枪虽说是落后于时代了,它也有它的精魂。它是一种英雄精神的象征。

 

n      五、沙子龙熟习完断魂枪之后,为什么叹一口气?后来又为什么微微一笑?

 

n       提示:

n                一声长叹固然是对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无奈,而一个“笑”字又表明了沙子龙那种“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式的带着超然的坚守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