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垦路到越秀公园:《伤寒杂病论》升斗斤两换算关系初探 - 传统医学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22:38
:伤寒论 配伍 换算 柴胡加芒硝汤 半夏 密度

《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是效用卓著的临床著作。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其应用的度量标准迥异于今,同是升斗斤两,但古今药量相差很多。给临床应用造成困扰。
前人对升斗斤两古今换算关系已做过系统的总结,现代对《伤寒论》度
量的认识以柯雪帆氏[1]为代表,他根据古代货币文物及嘉量间接核算和古衡器和量器直接核算,得出结论:东汉之1斤约合今之250克,1两约合今之15.6克。1升合今之200毫升。验之临床,合理可用。现代临床中药调剂统一以质量为单位,体积单位已废弃不用。因而对于以斤两位单位的药物,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其用量,但现代人并未实测过以升、斗、合为单位的药物的准确密度,因而在经方中同时出现质量及体积单位时不能准确的了解仲景原本的配伍比例(如小柴胡汤中柴胡与半夏的配伍比例,大承气汤中大黄与芒硝的比例),有碍对仲景理论的理解运用。
一、  有鉴于此,作者称量了22种以升、斗、合为单位的药物单位体积
的重量。从而获得了伤寒论原方斤两与升斗药物配伍比例的部分直接资料。
笔者2001至2006年间以1065毫升量筒为工具,实测了北京中医医院
及北京宣武医院药剂科六批以体积为单位的22种中药,得出1065毫升药物各自的平均值见表1。称量出单位体积(1065毫升)的药物质量后,再除以1065,乘以200得出200毫升药物的质量,再除以15.6克得出该药物古代1升合古代几两。
表1 体积药物折算为重量单位对照表
药物  重量(克)

×  与半夏的密度比  古1升折合古X两(A)  药物  重量(克)

×  与半夏的
密度比  古1升折合古X两(A)
半夏  401  1  4.8  白芍  760  1.90  9.1
五味子  275  0.69  3.3  陈皮  130  0.33  1.6
酸枣仁  655  1.62  7.9  竹茹  60  0.15  0.7
芒硝  517  1.29  6.2  川椒  109  0.27  1.3
豆豉  433  1.08  5.2  赤芍  490  1.25  5.9
麦冬  406  1.02  4.9  小麦  266  0.67  3.2
吴茱萸  317  0.80  3.8  葶苈子  324  0.80  3.9
桃仁  770  1.92  9.2  芦根  84  0.21  1.0
麻子仁  377  0.94  4.5  茅根  150  0.38  1.8
赤小豆  506  1.27  6.1  苡仁  481  1.20  5.8
冬瓜子  185  0.46  2.2  杏仁  711  1.77  8.5
二、  与协编教材方剂内药物比例显著差异
我们对比了以原文推演法所得数据推算的伤寒论方药物配比及协编教材《方剂学》[2]中伤寒论方药物配比,发现部分方剂两者配比基本一致,例如: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调味承气汤、麻子仁丸、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诸泻心汤、炙甘草汤、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旋复代赭汤、温经汤。
但在更多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兼见升斗单位与斤两单位的方剂内部二者药物配伍比例却差异显著:如吴茱萸汤中吴茱萸与人参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2:3,而推演法为4:3,相差两倍。大承气汤中大黄与芒硝依协编教材为4:3,而推演法为2:1。从原文推演:芒硝为佐使之药,为大黄之半,为厚朴四分之一,比例悬殊;而协编教材比例含糊,君臣佐使概念不明。竹叶石膏汤中石膏与半夏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10:3,而推演法为6:1,相差1倍。石膏与麦冬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3:1,而推演法为3:2,相差1倍。《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甘草、干姜与五味子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9:10,而推演法为5:3,相差1倍,且主次颠倒。陷胸丸,原文推演法芒硝当为大黄用量的八分之三,而协编教材,芒硝为大黄的十分之七,相差一倍。《金匮要略》中大黄牡丹汤:大黄用量当为冬瓜子4倍,而协编教材中冬瓜子反为大黄的1.6倍。麦门冬汤中半夏与甘草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5:6,而推演法为5:2,主次颠倒,相差3倍。大建中汤中川椒与干姜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1:4,而推演法为1:16,相差4倍。橘皮竹茹汤中橘皮和竹茹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1:1,而推演法为20:1,相差20倍。更有《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中大黄与冬瓜子的比例,依协编教材为3:5,而推演法为4:1,主次颠倒,差距极大。何适何从?实属难辨。
究其原因,皆因于协编教材遵从时珍之语: “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临床究竟以古代衡、量为准,还是以时珍为准,需从仲景原文中去发掘线索。
三、  柴胡加芒硝汤中升斗斤两的换算关系的线索
仲景常用合方治疗两经并病、合病者,其组方严谨,决无随意增减之处。
如桂枝加桂汤,与原方药味相同,唯增桂枝2两,即另列一方。又如桂枝去桂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不厌其繁,申明变化。遇两方相合,则更见其用量之严谨。如桂枝麻黄各半汤,各用1/3的剂量,两方相合,分毫不差,可见仲景用药之规矩。
柴胡加芒硝汤是伤寒名方,由柴胡64铢,黄芩24,半夏20,干姜24,
人参24,甘草24,大枣4枚,芒硝48组成。去除芒硝,则所余7味药物与小柴胡汤相同。除半夏外的6味药物,用量均为小柴胡汤的1/3。
依仲景用药规律:小青龙加石膏汤为原方再加石膏2两,原方比例丝毫
未变。柴胡加芒硝汤中,7中有6为原方的1/3,可以推测,所余之半夏无非1/3之理。否则,仲景必当明示之:柴胡加半夏二两芒硝二两新加汤主之。由此可以推测:柴胡加芒硝汤中,半夏用量为20铢,是小柴胡汤中半夏
量的1/3。即20铢 = 1/3 X 半升,故一升半夏为120铢,即5两。
进一步,我们可以半夏1升等于5两为换算单位,根据各药物与半夏的密度比,折算出古1升折合古几两。见表2。
表2 半夏折算法体积药物折算为重量单位对照表
药物  与半夏的密度比  古1升折合古X两(苍)  古1升折合古X两

半夏  1  5.0  4.8  白芍  1.90  9.5  9.1
五味子  0.69  3.5  3.3  陈皮  0.33  1.7  1.6
酸枣仁  1.62  8.1  7.9  竹茹  0.15  0.8  0.7
芒硝  1.29  6.5  6.2  川椒  0.27  1.4  1.3
豆豉  1.08  5.4  5.2  赤芍  1.25  6.3  5.9
麦冬  1.02  5.1  4.9  小麦  0.67  3.3  3.2
吴茱萸  0.80  4.0  3.8  葶苈子  0.80  4.0  3.9
桃仁  1.92  9.6  9.2  芦根  0.21  1.1  1.0
麻子仁  0.94  4.7  4.5  茅根  0.38  1.9  1.8
赤小豆  1.27  6.4  6.1  苡仁  1.20  6.0  5.8
冬瓜子  0.46  2.3  2.2  杏仁  1.77  8.9  8.5

以半夏为中介折算出的各个升斗药物与古代斤两的换算系数与直接从古代衡、量推算得出的换算系数基本一致。 更验证了柯氏所论应该比时珍更接近仲景本意。
四、 寻找升斗斤两的换算关系的意义
作者认为:《伤寒论》为经方之祖,其精要之处在于不同药物之间的配
伍比例所体现出的生克制化、相辅相成的辨证精神。《伤寒论》的精髓关键在于药物比例,而非个别用量。君臣不分,谈何继承?谈何发扬?前人对伤寒论药量的研究,多从古今度量衡变化的沿革入手,对重量和体积单位的变迁分别进行研究,而少见就其相互关系做探讨者。前人的研究多从文物实测、文献研究方面入手,而未曾从伤寒论原书内部寻找线索。从《伤寒论》内部寻找线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避免了传抄之误导致文献失真
2、  原文反映了仲景用药法度,或用体积,或用重量,自有其数
3、  内部自证,较展转证明更可信
中药的君臣佐使主要的体现在药物的比例上。如大承气汤与厚朴四物
汤,药味相同,而比例不同,就具有迥异的作用,又如桂枝汤与炙甘草汤中生姜药量相同而作用不同。因而弄清药物间的比例,远比弄清药物的实际用量意义重大。古人今人禀赋不同,饮食不同,工作不同,起居不同,焉可执古人剂量而治今人?但得其法可也。仲景之法,全在配伍。今人学此即可。遇强人则大其制,遇病馁则小其方,因人制宜,方为得法。本文初步得出古代以升斗为单位的药物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系数,或许能对了解仲景配伍意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36-38
[2] 方剂学•李庆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