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喜来登酒店吃饭:学生害怕习作的病因点击与矫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5:00:53
 学生害怕习作是个掉了牙的话题,无数语文人谈了无数次,但时至今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故在新课程实验已完一轮的今天,我还想把这个话题拾起来谈一谈。

一、缺乏生活积累——丰富生活体验

学生害怕习作,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是对生活缺乏体验与积累。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只是学生自己虽然每天都生活在人群中,自己或生活的周围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当时对发生的事情也有过高兴、愤怒、伤心等情感的体验,却没有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感觉调细,没有养成表达的习惯,当时没能记下来,事过境迁,到用时就回忆不起来了。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生命仿佛特别脆弱,安全成了“高压线”,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言行限制。在家中这不能碰,那不用动手;在学校不能玩“危险游戏”(如“跳马”),不准外出踏青,如此等等。学生的体验与积累自然又少了一些。当然,在习作课上,我们也看到有的同学提起笔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体验与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有的同学眉头紧锁,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习作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秀才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怕习作主要原因就是肚里没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精心安排每个节日。春节搞个慰问活动,让学生帮助军属做好事;三八节,给妈妈送份礼物写封信;再如周末,布置一些生活作业,象做一道菜,洗一次衣服,做一件小制作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支农,帮农民插秧、割稻子,锻炼几天,出一身汗,滚一身泥,体验劳作之苦,凡此种种,不但能积累材料,还能学到和收集到来自群众的鲜活的口头语言。如此,习作时,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苦差事”就会变成“愉快事”。

二、缺乏语言积累——多读多诵多摘记

学生害怕习作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语言积累,语言贫乏。而导致其语言贫乏的主要原因乃应试教育。为了应试,语文教学成为语言文字的游戏。特级教师斯霞在谈到应试教育时深有感触:“如拼音、解释词语、扩句、缩句、把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加标点、多项选择等等,花样百出。有些练习题大题目套小题目,做起来很浪费时间和脑筋,学生的负担重就重在这个地方。”如此枯燥、繁琐、无效的劳动占去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倘若将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大量的阅读,用来积累语言文字,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岂不更好?鲁迅先生的“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比喻充分说明了积累在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虽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语文人的共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素质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显得无所适从,仍以“统考”为指挥棒,致使部分教师仍致力于题海战术、文字游戏,习作教学仍致力于死记硬背各种类型的范文。不从本质上认识语言积累的重要,不从实际行动上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积淀,致使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刘勰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要引导学生 “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叶圣陶语);要向古今中外文章中的“语言作品”学习语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这个理。多读多诵多摘记,不仅仅是为了积累词句,更重要的是从中潜移默化的习得一定的写作技巧。不仅要多读课文,因为那是一篇篇很好的范例;还要多读名家名篇,优秀诗文;背诵名言警句,俗语民谚,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和积累,只要我们把阅读与积累作为一种任务,日长天久,学生的语言储备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而当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脑子里就建立起一座“语言仓库”,习作时,它就会像喷泉似的,喷涌而出。

此外,我们还要教学生适当地掌握一些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法解决的是句子通不通的问题,逻辑解决的是句子对不对的问题,修辞解决的是句子好不好的问题。

三、缺乏构思之技——学点构思之法

相信语文人对《再寄小读者》并不陌生,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真事:“今年夏天,我带两个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动物园。这两个孩子都很聪明活泼……回来后他俩都写了日记。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个字,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别字……就像记帐似的……第二个孩子却写了千把字……把那些动物,如白熊、大象、斑马、孔雀等等的动作、形态、皮毛、羽毛的颜色都写得十分生动鲜明……他的这一篇日记,写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错别字,使人看了很舒服。没有去过北京动物园的人读了,会引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两个都很聪明活泼的孩子同游北京西郊动物园,却写出了水平反差极大的两篇日记,这是为何?是缺乏生活积累,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吗?不是,“米”,有的是,关键是会不会“炊”。为什么第二个会“炊”,第一个不会“炊”?传统的写作观认为“有所感,才能写得出”,我却认为不一定。这就如同有“米”不一定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一样,只有掌握了做“米饭”的方法、程序等,才能将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饭。写作就像做饭,学会构思之技,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生活积累与构思之技,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前者是怎么积聚“米”,后者是怎么进行“炊”。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加工制作过程。生活积累,重在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但这不是习作,而是习作前的准备。构思之技是指习作时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输出,应该“思”字当头。选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及用什么语言、章法来表达等等都与构思有关。

小学生习作虽是自由表达,但仍须学些构思之技,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何学?一是在课堂上从教科书中学,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布局篇的;二是在课外阅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必定有限,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捕捉文章的写作特点,习得构思之法。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就可模仿其“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特点描写《我们的校园》;在阅读类似于《落花生》这样的素材后,就可进行借物喻人的练笔等等。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习得构思之法,就能把话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把对象写准确。

四、教材缺乏操作的普适性——因时因地改编教材

 阅读重于写作的课程价值取向以及过于依赖直感经验,缺乏科学指导,是导致习作教学出现问题的又一原因。我们的孩子为何怕上习作课?就是因为拿起笔来,脑子里面空空的,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写什么,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我想,这样一个现状,我们可能要好好反思一下目前的习作教材。可以说,现在的习作教材内容需要重构,习作教学严重缺少过程性的指导,更缺乏作前的习作素材的积累。因为教材中的有些命题实在是无从下手,如“我的一件小发明”“我成功地改造了……”(填一事物)这样的命题习作,农村孩子看了是一愣一愣的。该写什么,怎么写?(说实在的,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头雾水。)其次是教材中每个单元要求的大多是一些命题或半命题习作。教材针对全国各地学生,不可能照顾到地域差异,大多是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偶有新鲜点的命题,也许是适应了都市学生,这样一来就只能逼着农村孩子撒谎。我认为,在习作教学中,老师们不要囿于教材(虽然它是系列的、有序的),而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拟出符合单元习作要求、能激起学生表达欲望的文题。另外,教师可以在每次习作前一两周,预告学生习作内容与要求,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搜集与习作有关的素材,做好作前准备。同时,在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安排一些读写(片段)练笔,为正式习作做好必要的铺垫。

  五、缺乏个性化指导——做学生的习作伙伴

传统的习作指导,尽管学生的习作规范了,达到了各年段习作的总体要求,但我们认为当前学生习作最令人不满和担忧的是:似曾相识。从内容看题材大同小异;从语言看,文字表达方式雷同。学生习作缺乏个性,缺乏独特生命的体现。造成“似曾相识”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教师的习作指导过于整齐划一,审题、选材、表达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实,才能放手让学生写作;之后,教师精批细改,然后针对学生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体讲评修改等。这种单一的指导其实是漠视学生的生命意义,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发展。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是导致学生习作缺乏个性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认为教师的习作指导核心应是加强个性化的指导,将主要精力放在启发、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习作上,成为学生习作上的合作伙伴。

六、缺乏自由表达的空间——放飞心灵自由表达

过多的限制、成人化的标准捆住了学生言语表达的个性和创造性。一提习作,学生就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习作这么难?因为学生只要一提笔就会受到老师的限制。什么开头要怎样,过程要怎样,结尾要注意什么;什么习作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完整,语言要优美、生动;什么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品质,同时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再加上老师用“创作”的标准指导、要求学生等等。为什么如此?因为老师担心学生自由习作,写不好,得不了高分。岂不知这种“拔高”的要求、过多的框框无疑给学生的写作增加了难度,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习作的恐惧感,把习作看作是最苦最难的差事。为了得高分,学生只能写假话、空话、套话。写妈妈时,一定会写“我生病了,妈妈把我背到医院,……妈妈在医院守了我一夜。”写身边的一件事,就写给老奶奶让座;写同学情,就写一次考试时,“我”尺子断了,某某同学把他的尺子折断了,给了“我”半截。……长期以往,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由的想像,没有个性的张扬。他们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久而久之,学生必定厌倦习作,害怕习作。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不设条条,不定框框,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此训练,学生是会在不经意间产生表达欲望,其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亦会在不断的练笔中得到提高。

七、缺乏积极的评价方式——赏识加高分

学生之所以对习作不感兴趣,甚至逃避习作,还与教师批改习作的方式呆板单一有关。我们的语文教师习惯于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习作精批细改,从字、词、句的个别修改,到眉批、尾批,他们养成了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本领,对学生习作中的错误明察秋毫,一丝不苟;他们形成了“疾恶如仇”的习惯,对学生习作中的错误,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挑出来不罢休;他们还有一种“斩草欲除根”的心态,面对学生习作中的进步无动于衷,等闲视之,以为理所当然,而对学生的错误却穷追猛打,绝不手软。他们以为这种“满堂红”的评改学生一定喜欢,肯定领情,会认真看,仔细读。岂不知正是这种“满堂红”使学生写好习作的信心一点点丧失,最后选择了害怕,选择了逃避。我以为,对学生习作要积极评价,多就少改,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少提或不提学生的不足,哪怕是一个贴切的词语,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句子,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大加赞赏,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这个句子写得真生动。”“这个题目定得好,题材新,视角新,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亲近习作,喜欢习作。

对学生的习作还可以用高分激励。只要学生能把事情叙述清楚,文从句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给高分。能得80分的,给他90分;可以得90分的,就给他100。甚至可以突破100分大关,给他来个120分,150分。你想,当你的学生看到这么高的习作分数,他心中是多么的高兴啊!如果次次习作都可以得到高分,每次习作他都可以高兴一次,那么,他还会害怕习作吗?恐怕盼习作还来不及呢!

以上列举的只是学生害怕习作的主要病因,作为语文人,面对这些难治之症,我们仍需持之以恒地对症用药,以图解除学生怕写之痛,让他们喜欢上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