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那里小姐多便宜呢:《六祖坛经·般若第二》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2:32:59

《六祖坛经·般若第二》读后感

082)班:道成

20091220------201016

(共11页,字数:约16200字) 

首先感谢师傅为我们上《六祖坛经》这门课,弟子真的受益非浅!正好本学期观云法师又给我们上了《禅林宝训》这门课,使我们对禅宗有了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我从小就喜欢读禅门公案,上大学时还读过心理学家弗洛姆与铃木大拙合著的《禅与精神分析》一书,对禅宗产生过浓厚兴趣。

以下,弟子将先引原文,再归纳大意,最后谈感想,请师傅指点!

 

(原文1般若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大意1六祖告诉大众:总之,须以清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菩提般若智慧,世人本都具足,只因心迷、不觉、分别执著而不能自悟,故需依靠善知识指导修行、明心见性。无论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因迷才成愚人,因悟而成智人。今天为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你们每个人都得到智慧,请仔细听!

世人常口念般若而不识自性般若,口只说空,将永远不能见性,终究没有益处。

摩诃般若波罗蜜,意为“大智慧到彼岸”。此法须在内心能看破放下,而不在口念。口念而心不实行,不照般若智慧去做,则如妄如幻、如露如电,虽经万劫亦不会明心见性,无有益处。若心口相应、口念心行,就能见性见佛,因为菩提自性就是佛,并无离自性之别佛。摩诃是大,即菩提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边际、形色、嗔喜、是非、善恶、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也是如此。

不能听到我说空就执着空,若空心静坐,就会执著无记空。

虚空包罗万象,含藏着种种色法。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大海须弥,都含藏在虚空中。世人自性,同样含藏着万法。

自性含藏万法,万法在自性中。对一切人和事,无论好坏,均应不取不舍、不染着,心如虚空,称为大,又叫摩诃。迷者口说,悟者心行。若空心静坐,着无记空,自称为大,则不可给这种人说摩诃般若之法,因为他已落入邪见中。

感想1六祖开示中强调“以清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为了听法者能净心闻法,得到真实利益。就如佛在金刚般若会上教诫须菩提尊者一样:“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离一切妄念之念,为了制心一处,便于领悟说法者所说之法。

    般若经典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因通达性空可破妄想执着,断烦恼证真实。诸菩萨由此悟入,六祖也由此悟入,真传佛之心印。清净心,即无住心,不生不灭的真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生灭心是妄想分别执著的心。“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才能使清净心圆满。

佛教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若了知自性本空、万法皆空、一切了不可得,常能回光返照,心向内求,而不向外驰求,就一定能成佛。《楞伽经》云:“心外见法为外道。若悟得自心本性,就是菩提涅槃,离一切生死故。”

世间作恶者多,心善者少;能讲的多,肯行的少。久植善根,才能对佛陀教法产生信解、心行不退,这须外诵而内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定慧等持、方能见性。《楞严经》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因为闻而不行,毕竟不能证得自性般若。

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地去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无相。迷者执著身心为我,悟者智照应用自在。愚人分别著相自生障碍,智人见性事事无碍。悟者日用无生,迷者现前不觉。佛与众生只不过迷悟不同。悟时本性不增,迷时本性不减,这是真正的平等,佛法无非令人悟入此道。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心能含摄万法,万法亦在其中。但不能听到空就执着空,否则会落入无记空。修道,定要体悟真空妙有的道理,达到“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的境界。

 

(原文2「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大意2自性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时了了分明、没有障碍。用后可感知一切圆融相即。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去来自由,心无所滞,这就是般若。

一切般若智慧都从自性而生,莫向外求,勿用错心,这叫真性自用。离一切妄心的真如心量,能观照一切法皆真。破迷开悟,入佛知见,才是大事,不须修空心静坐之小道。勿口里终日说空,而心中不修真空之行。

感想2心空为大,周遍法界。这里所讲的心量,离一切所缘、能缘,于一切境不起心动念,无一法可得,无一念可生,广大无边,包含万法,了然分明。以下也是讲同样的道理:

三祖《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传心法要》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只是一块。”

永嘉大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说明了体性无碍的道理。

《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一切法在一真法界中,虽现种种差别相,本体则无丝毫差别。万法都是绝对的,但与一切法消融时,知其一,就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就能知道所有海水之味。若能契入,亲证一真法界,才是学佛的究竟。

般若智慧本来清净自在,真实无妄,无知而无所不知,体用遍虚空法界;心则染污有碍,虚妄不实,有知有所不知。故修行要从日常生活中求真性自用,才能契入一真法界。若能拓开自性平等清净、广大无边的心量,才能明心见性、入佛知见;若能成就一真法界的大事,才能般若智照,真性自用,自见一真一切真的境界。千万不要行小道(不以见性为目的的修学),特别是空心静坐、著无记空者,更应格外当心。

 

(原文3「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大意3般若,即智慧。于一切时处,能不迷不愚,常行智慧觉照,就是般若行。若一念愚,则般若智慧绝;一念觉而不迷,则智慧生。世人口中虽常说般若,但心中却愚昧执著,虽常言修般若行,念念说空,却不识真空。般若本无形相可得,智慧心就是般若实相,这叫般若智。波罗蜜,即到彼岸,离生灭。著境则生灭起,如水之波浪,这叫此岸。离境则无生灭,如水流通,这叫彼岸。

感想3波罗蜜,到彼岸,是以生死为此岸,以不生不灭为彼岸。此岸指娑婆,彼岸指涅槃。了达诸法实相,不起分别执著妄想,超凡入圣,即由此岸达彼岸。度脱的方法,佛经里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法门虽多,唯有“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精要的方法门径”,才能破除根本无明、转愚成智。其修学纲领为戒定慧三学,戒学为基础,定学为枢纽,般若为根本。众生依般若即可打破无明执著、烦恼生死,而达涅槃彼岸。

修心须在自性上见,这须将所学教理落实于心行,从自心上体验,时刻觉照当下心行,弃恶从善,离一切妄识。口念心行,才能体悟般若空性;若内心平等清净,才能了了分明,破迷开悟。石头希迁《参同契》云:“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原文4「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大意4迷性而不觉之人只知口念,念时就已不真。若能念念心行觉照,才是真如自性。悟此自性,是般若法;随顺法性修行,是般若行。不这样修就是凡夫。若能一念如法修行,当下就与诸佛平等无异。

凡夫原本就是佛,烦恼本来就是菩提。前念迷性即为凡夫,后念悟得即是佛。前念执著尘境即是烦恼现起,后念离境不执著即是菩提现前。“前佛后佛只传此心”,若识得此性,则无论此岸彼岸、生死涅槃等,当下即悟,原是自性、佛性,而万法不离自性。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最高第一法门,无住无去也无来,三世诸佛皆从般若法中出现。应运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感想4修般若行,须认识般若法的重要: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最尊最上,是第一法门;还应悟此自性,并随顺自性修行。怎么悟?古人云:“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得自性,则一念化为无上智觉,当下了悟万法不离自性,圣凡一体,烦恼菩提原本不二的道理。如何修?就是运用观照般若,观照五蕴皆空,转烦恼为菩提。《阿含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是空。

众生的病根在于贪嗔痴三毒,它是一切烦恼、不善法之根源。三毒要从根本上对治,须修戒定慧三无漏学。防非止恶,除身口之过,是戒学;息虑静缘,使心意不散乱,是定学;破迷开悟,断惑证真,是慧学。戒学是手段、是方便,戒能生定,定能生慧。佛法的根本在于转贪欲为净戒,转嗔恚为禅定,转愚痴为般若智慧。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二句是戒学,自净其意是定慧,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基本原则。

蕅益大师说过,三聚净戒的作用,就是克制三毒心,成就无量善法聚。何为三聚净戒?“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是菩萨过去因地修行时,为对治三毒而发的誓愿,若能持此戒定慧三净戒法,则可对治三毒,成就佛道。菩萨行原本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念念将贪嗔痴变为三学。若能照见五蕴皆空、变三毒为戒定慧,才是真正的修般若行。

 

(原文5「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大意5一实相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尘劳。若无烦恼,则智慧常现前,不离自性。了悟此法之人,就无妄念。若心无思量执着,不起诳妄,运用真性,以智慧观照一切,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

    想入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就要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见性。应该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已分明赞叹。这是最上乘教法,专为大智慧、上等根性的人而说。小根性小智慧之人听闻此法必定疑惑不信。譬如天龙降雨于阎浮提,城市村落都漂流于大水中。若雨水落入大海,则海水不增不减。大乘根性之人听闻《金刚经》,就能心开悟解,知道本性自有般若智慧。这是常运用智慧观照的缘故,不是假借文字才知道。好比雨水,并非天上本来就有,原是龙所兴起,令一切众生、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平等地受雨水润泽。百川流入大海,与海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智慧也是如此。

感想5一般若,即根本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如《华严》的“一真”、净土的“一心”。根本智对境能生无量智慧,证得一心时才会明白,经论中的一字一句都具足无量妙义。入此境界,自然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这就是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也是见性成佛之道。

如何明心见性?持诵《金刚经》,到达与佛无二的内证境界,即能见性,直了成佛。《金刚经》一卷五千言,乃诸佛观照实相般若的最上开示,大乘根性人容易悟入。一真实相、一乘佛法,是以无念为宗。无念,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无分别、嫉妒等妄念。无念之念,是正念,无生住异灭。古德云:“无念者,心体灵知,湛寂不动,如镜照物,如灯显像。”镜与灯对像的好丑、物的大小并无分别,却照得一清二楚。一切法中得见不一不异,便能契入空性。故禅的相传,为内心自证法门;禅的参究,乃体验自己的觉性。修行方法就是“莫妄想”。

 

(原文6「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大意6小根性人不堪承受大法,即使听闻顿教法门,也如小草小木,大雨一冲全都倒下,不能继续生长。其实他们原本就具有般若智慧,与大根性大智慧者并无差别。为何闻此顿教大法还不能开悟?根源在于他们执著邪见、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如浓云蔽日,若无强风吹散云层,阳光就不会透出。般若智慧本来人人具足,并无大小差别,只因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失自心,外生邪见,离心而向外求佛道,不悟自性,这是小根性人。若能闻法开悟、不执著心外,内心常存正见,一切烦恼不染于心,就是见性。

不执著内外境界,生死往来皆得自由,能于一切境不起分别执著,于一切事理通达无碍。能如此修般若行,就与般若经没有差别。

一切佛经、文字、大小乘、十二部经,都是因众生根性大小不同而施设,依众生智慧而建立。故万法均由人兴,而人有愚智不同。若愚人闻智者说法,心开悟解,则与智人无别。

感想6众生根性不同,闻法开悟的机缘各有差别。小根性人看不破、放不下,常粘着于境,被境界所系缚,心量不开,常心外觅佛求法,不知体悟自性,故不能信受顿教大法。《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果能放下身心,看破一切境相原本皆是虚妄,则一切烦恼、我执,都将化为无上正等正觉而见性成佛。六祖在此将一乘佛法的修学理论、方法和盘托出,实为大乘佛法中最好的修学纲领。若能了知万法皆空、如幻如化,一切了不可得,烦恼菩提原本无二,生死涅槃本来一如,并以此修正身心,则可悟入不二法门。

一切经论文字等,是随众生根性不同而施设,佛法依众生的智慧才能建立。大乘经论中的“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其实心与识就是世人,故说一切法本自人兴,宗旨在于教人顿悟自性。一切众生心性智慧无不平等,为何还有差别?因众生对平等的事理所迷,迷之浅深不同;迷是凡夫、悟是佛,凡夫闻佛说法,悟后与佛无二无别。

 

(原文7「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大意7不悟,佛就是众生;觉悟,众生就是佛。故知一切法全在自心。为何不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来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即《维摩诘经》云:“当下豁然开悟,则见真如本性”。

感想7这几句含义丰富。众生与佛原本不二,众生就是不悟的佛,佛就是觉悟的众生。心、佛、众生原本不二,差别只在迷悟。体悟自性即是佛,不悟自性,心外无佛,所以要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大乘止观》称真如、佛性、法身,《楞严经》称如来藏,《华严经》称一真法界。总之,佛说了这么多法门,无非教我们不执著,才能证得真如本性。此心即自性清净心,离一切虚妄染著。假如认得自心,就能见性成佛。

佛一再教诫,要认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佛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若离真心,则无佛可成,故不可向心外求法,即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是说明顿悟之理。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若不知自心是真佛、自性是真法,而心向外求,认为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则欲求佛道,纵经尘劫亦不能成佛。

 

(原文8「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大意8六祖当年在五祖处一闻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所以将这个教法流行,令后学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不悟,须请教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指示正路。这善知识有大事因缘,即“化导众生,令其明心见性”,因为一切善法皆由善知识发起。三世诸佛、十二部经,自性本来具足,若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导,才能见性。若能自悟,则不必向心外去求。如果还执著地以为必须有善知识指导才能得到解脱,这是错误的想法。为什么?众生内心本有的佛性可以自悟。若是内心起了邪迷、妄念颠倒,心外的善知识纵然化教,还是不能得救。若能生起真正的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就能直入佛地。

感想8古德云:识得一,万事毕。从信解行证来说,应信一心,即自性清净心;解一理,即实相般若;行一门,即一门专修;证一果,即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才能顿见真如本性。兴隆道场,也要专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在一个道场,修一个法门,坚守这个原则,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成就。这样才能兴教,真正利益众生。

《华严经·出现品》云:“无一众生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内心若能起真正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能见性,心不颠倒,一悟就能与佛无二无别。

般若智慧观照无物不照、无理不通。普照禅师《修心诀》云:“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恒沙世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故禅宗讲见性是佛,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真正的本性,即“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者是。

 

(原文9「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大意9智慧观照,就能内外光明澄澈,认识自己的真心。认识本心,就能得到原本无碍的自在解脱,就是入般若三昧,就是无念。见一切法,内心清净不染着,就叫无念。用时了了分明遍一切处,却不执著一切处。内心清净,使六识出六根门头,于六尘中无杂染,来去自由,通用无碍,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也叫无念行。若执着“百物不思”,将使心念断绝,所知反成惑障,这是法缚,是边见。

若真正体悟无念法,就能万法皆通,亲见诸佛的境界,到达诸佛的果位。

传法一定要传给见解、行门相同,又能发大心的受持者。这样的人发愿受持,如同事奉佛一样,将终身精进不退,必定证入圣位。但应按祖制“默传心印”,不可隐匿宗门正法。若是见解、行门不同的其它宗派中的人,不得妄传而损其原宗派的传承,终究无益。更担心愚者不了解而毁谤宗门,将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我有一无相偈颂,各位要记诵,无论在家出家,只要依此偈颂修行就好。若只把它背熟而不修,终究无益。

感想9日常生活中应时刻观照,才能最终达到内外明彻、认识本心、摆脱束缚、彻底解脱。

慧海禅师云:“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亦名了了见性。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菩提心、无生心。”这是证无生法忍,须在一切处无心。于一切境上起心动念,如生起欢喜心、嗔恚心,这都是妄心。离妄心即为真心,内外境界明了,对所缘境不生爱憎,自然就能见性。

学道之人,心要像镜子一样清净无染、妄念不生。心清净,才能生无量智慧,来去自由,自在解脱。《顿悟入道要门论》云:“顿悟法门,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清净为体,智慧为用。”所谓无念,即无邪念,不是无正念。邪念是迷,是不觉。正念是悟,是正觉。古德云:念有念无、念善念恶,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憎,都是邪念。内心清净,念念觉而不迷,这是正念。得无念时,自然解脱,这就是“无念行”。

无念,并非“百物不思”,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是断见、法缚、所知障、邪念、是迷、是不觉,不能见性。佛法讲中道,但对中道亦不能执著。古德云:“两边不立,中道不存”,就怕于法相中起分别执著。

心念不起,外物岂碍于人?根对尘时不染着、妄心不起、正念默参、如如不动,就是无念,清净心自然现前,即得无念行而证般若三昧,才能达到“用即遍一切处,而不着一切处”的自在解脱境界。

传法一定要传给见解、行门相同,又能发大心的受持者,还应按祖制“默传”,因为禅宗是“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是慎重而非吝法。否则,对佛教、对方都不利,果报很重。

此无相偈颂,共15行60句,是《坛经》的精华,阐述了学佛的原理方法,应先将它念熟,然后细心研讨体会,可了知禅宗的旨趣。今后无论修哪个法门,就不会落于空谈。若仅背熟而不修持,终究无益。

 

(原文10「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闇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破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原文终)

 

大意10

1说法通与自心通,好比太阳处虚空。唯有传授见性法,出世度众破邪宗。

2法本无顿渐,迷悟有快慢。只此见性门,愚人不能知。

3说法万般异,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慧日照。

4妄念起则烦恼生,妄念去则烦恼除。邪正二相俱不用,清净至极无余境。

5菩提本是自性觉,起心动念就是妄;净心处在妄心中,但正心念无三障。

6世人若修成佛道,一切法门皆不妨;常自反省己之过,与道即就能相当。

7一切众生自有道,各自修行不妨恼;若离正道别求道,终身无法得见道。

8劳碌奔波度一生,到头还要自懊恼;若欲得见真实道,行为正直就是道。

9自己如果无道心,必定迷惑不见道。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见他人之过错。

10若见他人之过错,却是自己偏左错。他人有错我不错,我若非人自有过。

11只要自除非他心,就能破除烦恼障;憎恶喜爱不关心,长伸两脚自在卧。

12 想度化众生,自己须具方便法;不令他人有疑惑,就是自性之显现。

13佛法常住在世间,不离世间求正觉。若离世间觅菩提,恰如兔头上找角。

14正见名为出世智,邪见名为世间惑;邪见正见全扫清,菩提自性宛然现。

15以上偈颂是顿教,亦可称为大法船。迷闻不解经累劫,顿悟只须刹那间。

六祖又说:“我在此讲顿教法门,愿法界众生当下都能见性成佛。”当时,听闻六祖说此无相偈颂的韦刺史等人,无不反省悔悟,皆向六祖顶礼,欢喜赞叹岭南竟然有佛出世。

感想10此偈颂共有15行。第1行,提出了佛教的宗旨;第2行,说明佛法理论依据;第3-13行,讲修学的方法;第14行,讲证果;第15行,是结劝。此偈颂的体系、组织和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便于读诵,也是重要的修学原理与方法。

1契理契机才叫通。契理,即不离自性;契机,即对机说法、破除疑情。“上契佛意,下契当机”,才可称为“宗说二通”。自心通:也叫“宗通”,指证悟实相。这里的“心”,指“空、无相、无作”的真如心;说法通:指解悟佛说、辨才无碍、善巧方便、擅长说法。

“宗说二通”,正如太阳处于虚空,普照一切,无幽不烛。即使通达三藏、或了知世出世间法,若没有真正证得这个境界,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所以一定要亲证。禅宗讲“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见性成佛,才是学佛目的。

2祖祖相传的见性法,本是一味醍醐,并无顿渐,只因众生根机不同,见道有早晚,才施设顿渐假名,禅本身并无顿渐。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佛门的“放下万缘”,就是告诫我们色法、心法都要放下。否则就是愚人,永远不能见性。

3禅门称性而谈,语不离宗。凡有言句,为逗当机。如马祖说:“即心即佛”,又说“非心非佛”。《华严经》的一真法界,《般若经》的一实相,《维摩经》的不二法门,净土宗的一心不乱,都提到“一”。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无量,但原理只有一个,即“合理还归一”,契合到真理只是一。这是教我们契入一实相,常能提起观照般若,才可转烦恼为般若智慧。故于一切时中,应无念无相无住,令本来智慧如日中天,自性光明才能当体显现。

4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起时就是烦恼生起之时,妄念去除就是烦恼灭去之时。平时,应当随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妄想执著。邪与正,乃相待安立的假名,“作意成妄,正亦成妄”故须双谴。离邪正,“两边不立,中道不存”,清净心才能现前,才能见真如本性。

卧轮禅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答:“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这首偈的用意,就是“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5如来的大觉本是自性中具足,起心动念就是妄想无明。清净心存在于妄想中,若邪正都不用,才是佛所说的正法,三障就能去除。

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说明众生与如来自性本同。迷了菩提自性是凡夫,悟了菩提自性是佛,佛与凡夫只不过迷悟不同。“起心即是妄”,在一切法中,起心动念就是妄想。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指出了轮回的现象:烦恼是起惑、迷惑,业障是由迷而造作种种善恶业,业遇缘一定有果报,即报障,这就是惑业苦形成的三界六道轮回现象。若想超越轮回,唯有“正”,因为真心在一切境界中,永远一念不生、两边不著。   

6世人若修见性成佛之道,对世间一切事业皆不妨碍。正如《华严经》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虽说“大道不由行得,说行只是凡愚。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功夫”,但对初学者来说,因为不能直下承担,容易任情放纵。故应回头修道,觉照自己的过失:“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应”,常见己过就是自觉。

7一切众生,本具自有之性,不相妨碍。若不起分别执著,即能见到众生、万物的真常本性。真正通达诸法实相,才能做得到平常心、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若离心内之正道,妄求心外之道,自然了不可得,必将终身不得见道。

8一生劳碌奔波,起惑造业,如此度过一生,“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临死必定懊悔一生空过。若不想这样,就要求正道、即真常之道。“行正即是道”。邪正俱不用,不思善恶,屏息诸缘,六根门头清净无染,心如虚空不着空,一切皆舍,舍相亦无,就是“行正”。根尘相对时,不起分别妄念,一切任运自然,能真正通达这个道理,就是“行正”,就是道。

9没有道心、觉悟心,必定迷惑颠倒,行也必然不正。真正修道之人,不见世间人之过。《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果然不见一切众生之过,才有好的心态和境界。功夫到了“十字街头不见有一人在”的境界,就会“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否则,议论他人是非,起分别心,烦恼就会现起,自己就有过错。   

10若见他人过,自己就错了。佛教提倡平常心,要求修怨亲平等观。《法句经》云:“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强调要注重个人修行的圆满。真正修道之人,一定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否则,总免不了起心动念。

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难除,就会障碍明心见性。所以要常提起观照,遇到任何境界,心不动念,或即使心里动念,也能立刻觉察,所谓“胡来现胡,汉来现汉”,随缘现相,不执著,不动是非贪嗔之心,不随意批评他人而与人结怨,就会减少过失。  

11修行人应排除非议他人的念头,如如不动,不管他人是非,自能打破烦恼。外境皆空,何来人非我是?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心如止水,烦恼自破。宝志公云:“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须臾得道。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云门祖师云:“你立不见立,行不见行,四大五蕴不可得,何处见有山河大地来?是你每日把钵盂盛饭,唤什么作饭?何处更有一粒米来?”这些都是破除烦恼的妙方。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是参学圆满,得大自在的境界。

12若想在机缘成熟时度化众生,令众生断疑破惑、生信见性,一定要具有方便善巧的智慧,掌握契合众生根机的方法,以自他一如的精纯心印力用,才能截断当机的现业流识,起到化他的作用。不令他人起惑,即“自性现前”。若能使对方大悟,则是宗门直指人心的妙用。所以,见性后才能具足无量的方便,令众生得到究竟真实的利益,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13佛法就在世间,不需离开世间求取正觉。“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若舍器求金,就与求兔角一样愚痴。《法华经》将世间诸法,作“如是”之解:“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能见到这十如是,就能悟入一切法的真实相,修学若能依照十如是用心,时节因缘成熟,当下豁然大悟,才是真正的世间觉,可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所以,关键要在日常生活中,能时刻提起观照。功夫得力,才能证得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境界。经云:“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故应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贪嗔妄念,离一切善恶,妄情不起就是真心:“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14不起分别心,心不住相,就是正见,也叫出世;起心分别,被境界所缚,就是邪见,这叫世间。邪与正,是相对的假名的安立。正能治邪,如同药能除病;邪被正所治,正就不需要了,即病去药除。所以,到邪念不生时,正法也就不需要了,邪与正都不要了,这叫邪正双遣。此时,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菩提本性自会现前。《金刚经》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所以应在一切境中训练心行,八风不动,才能超越,真正离开邪正两边,才能得见菩提自性。

15这几句,总结偈颂全文。以上偈颂是顿教,迷惑不解,须经累劫才能开悟;若能顿悟,只须刹那。众生为种种烦恼所困,六道轮回,无有出期,皆因我法二执,故谓之迷。悟者自净其心,无相无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顿门法要旨在般若,若想顿度生死大海,必须借此“大法船”。

 

补充:                     总体归纳与感想

一、关于自性:般若智慧、佛的知见都在自性中。

《佛学大辞典》:“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

《坛经·般若品》:“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坛经·般若品》:“万法尽在自心。”又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 六祖云:“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

自性,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是最原始本真的生命状态。出世解脱,才能超越世俗迷执,这就需要生命主体的“自性觉醒”。自性迷失,即是众生;自性觉醒,即是佛。佛,是出世解脱、自性觉醒的人。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挣脱了上帝神权的镣铐,凸显出个人主体的自我意识,却又迷失在自我执着中。自性觉醒,方能“转识成智”,超越近代西方人文主义面临的困境。自性觉醒,就是“无念、无相、无住”,它是对一切世间名言的超越;这超越不是否定,而是离执,是般若智慧。自性觉醒,就能从烦恼迷执的此岸,渡过苦海,到达清净解脱的彼岸,获得真正解脱,得大自在。

二、关于佛性:佛性,亦即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除真除妄, 即见佛性。

《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佛界,即佛的界性,或可称为如来的本质体性。二是佛种性,以此来区别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三是佛藏(如来藏),比喻众生皆有尚未成就圆满的成佛因子,就像胎儿尚在母亲的子宫当中一样。

《六祖坛经》中的佛性主要用来强调离开一切语言名相的分别。

《坛经·行由品》中,惠能引用《涅槃经》称:“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坛经·忏悔品》中又云:“除真除妄, 即见佛性。”

《坛经》:六祖初见五祖时,五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六祖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坛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佛性常清净”。

佛性就在人性、人心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即佛,佛性无常。”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强调离开一切名相的分别。“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三、关于见性:若能闻法开悟、不执著心外,内心常存正见,一切烦恼不染于心,就是见性。

生死去来,自由自在,无所滞碍,常用之时,随缘作用,当说之时,随缘应答。普现一切化身,而所做所答不离自性,就得了“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这就叫见性。

禅来源于佛陀的正觉,超越知解(理论研究)、信仰(求佛加被)、而显现的本来面目。依照禅的修法,直向内心求体验自性清净,绝无丝毫对待的颠倒妄想、我执知解,才是见性。

禅宗讲“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这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殊胜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真现量。这一法门的出世,就是要破“心外求佛,心外求法”的异说,破“曲指人心,说性成佛”的邪宗,破“密传修炼,实现神通”的外道。

六祖开东山法门,即见性门,是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法尔现成的心地法门。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四、关于顿悟:

1.主要源自《金刚经》。

六祖初时闻《金刚经》颇有领会,遂往黄梅东禅寺礼五祖弘忍大师,得受《金刚经》之法,听后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识若自本心,见自本性”。后为大众说法,弘扬顿悟法门,仍以《金刚经》为宗。他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六祖将般若之智视为自心、自性及本性,并与佛性等同,得出结论:“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2.主张“即心是佛”,强调“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

将佛与众生之差异归结为自性的迷与悟:众生迷、着境,则有烦恼,因未认识到觉悟的本体;佛悟、离境,即菩提,因认识到了觉悟的本体。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凡是做到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争不夺,超越是非荣辱者都是佛。佛法本无顿渐之别,人则有利钝之分,理解佛法有快有慢,才有顿渐的差异。若内心清净,大彻大悟,皆可顿悟成佛。道由心悟,不在坐禅,而在当下一念清净,即可自心佛性顿现。

3.顿悟见性还须渐修。

菩提达磨顿悟后仍在少林寺面壁十年图破壁;六祖从五祖处顿悟得法之后,仍在猎人队里隐遁十多年;怀让禅师从六祖处得法之后,在其下侍奉了十多年;马祖禅师从怀让禅师处得法之后,也在其下侍奉了十多年。由此可知,即使顿悟,还须悟后起修、渐修,才能保任、历境练心。因为顿悟见性只是在理上顿悟、见到了空性,有了断烦恼的能力,并未断除烦恼,悟后起修、渐修,才能逐渐消除惑业和烦恼。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禅宗是以心传心,好比一盆水倒入另一盆,必须对水和盆都很了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先圣传法非常慎重,师傅要了解弟子的根机、品性、德行、才智等足以绍隆佛种,光大法门洪规时,才会传法给弟子。

五、关于《坛经》:文字简洁,见地很高,对修心很有帮助,能解决许多疑惑,已成为众多修学者爱不释手的法宝。它单刀直入,提出了见地高明的修法:“明心见性,即身成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从此,禅宗才一花开五叶,逐渐兴盛。(完) 

《参考资料》

1济群法师主讲的《六祖法宝坛经》上课录音;

2《六祖坛经》心印法师 编辑

3净空法师主讲的《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4宣化上人主讲的《六祖法宝坛经浅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