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创软件怎么样:高校学生违纪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5:26:46

摘  要:近年来高校学生违纪行为呈上升趋势,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不良影响。不良的心理素质是诱发学生违纪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产生,是受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对高校学生违纪教育管理的建议及对策:一是加强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工作,二是做好高校学生违纪后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违纪;心理特征

 

近年来高校学生违纪行为呈上升趋势,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不良影响。高校学生的违纪行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据多所高校的调查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素质是诱发学生违纪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把握现阶段学生违纪的心理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学生违纪现象降到最低点,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研究的焦点。

一、高校学生违纪的定义及类型

高校学生违纪是指其行为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控症状的情况下面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主要指高校制定的《大学生工作手册》)相违背,其显著地异于常态,并且妨碍他们适应正常社会生活[2]。高校学生违纪的类型是多样的,可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从违纪的程度来看,可分为一般性违纪和严重性违纪;从违纪的规模来看,可分为个体违纪和群体违纪;从违纪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校内违纪和校外违纪;从违纪的内容来看,又可分为学业违纪、日常行为违纪、品德违纪、生活违纪与恋爱违纪。

二、高校学生及学生违纪的心理特征分析

我国高校学生多数处于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此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这会给正在成长的学生们带来困扰和矛盾:第一,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一方面,高校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缺乏真正的独立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热衷社会事务,却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第二,自我概念的内容丰富但不稳定。高校学生的情感丰富而深刻,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所以,大学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心境变化快。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等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情绪冲突也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违纪和学生违纪后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学生违纪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侥幸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好奇心理、虚荣求胜心理、讲义气心理等。而大多数违纪后学生的心理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后悔、自卑、压力大,试图改正又担心今后发展无望,渴望他人帮助又害怕遭到拒绝和耻笑。当然,还有少数一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影响因素

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产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支配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频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开放,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的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以权谋私等现象屡有发生;虚拟的网络社会带来的网络垃圾也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和冲击,也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纪律观念和心理素质。

2.学校环境

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产生,与学校环境的弱化有直接的关系: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管理制度不严格,对旷课、违章用电、破坏公物等疏忽管理,使得学生的违纪心理膨胀;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配合不够,遇到问题互相推诿甚至相互拆台;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对学生随意发表否定性评价,使学生形成低下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并引发退缩,破罐子破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对学生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3.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平衡,相反不良的家庭因素则会加速学生失足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常见的不良家庭因素有:第一,家庭影响不良。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一些恶习,如偷盗赌博、打架斗殴等等,会使学生产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心理也是很大的冲击;第二,教育方式不恰当,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或者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子女,这些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会使子女产生对家庭的不信任、惧怕甚至仇视的心理。丧失了最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学生就很容易走上违纪甚至犯罪的道路;第三,存在缺陷的家庭,如离异家庭、因父母去世造成的单亲家庭、父母双(单)方残疾或疾病家庭、各种因素造成的经济贫困家庭。这种家庭环境都会对学生心理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多疑、自卑、孤僻、焦虑、抑郁、仇恨等心理,这些心理往往会驱使学生违纪。

(二)主观因素

个体素质的缺陷是造成学生违纪的内在因素。由于高校学生生理成熟而心理尚不完全成熟,许多违纪行为的发生都来源于某种自身的心理问题:意识障碍、情绪体验障碍、心理需要障碍和意志障碍。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和解决,都会诱发学生的违纪行为。

四、对高校学生违纪教育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工作

1.坚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坚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严格的法纪观念,预防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2.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健康成长,从而有效地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前来咨询;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针对学校学生的突出心理特点,尽量将课程内容细化,单独开设人际关系心理学、择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等,增强学生的心理知识;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活动周、心理话剧、心理健康讲座等,寓教于乐;第四,通过网络、展版、校报、广播、校园电视、心理热线等方式广泛宣传心理知识。

3.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使广大的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对高校学生违纪心理预防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促进全体教职工对这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努力解决资金不足、专业人员岗位不稳定等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

4.重视对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

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对于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起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要从不同群体、不同年级、不同历史时期等方面着手。例如,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分阶段各不相同,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生活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自我定位、向往适应社会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每所高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相关问题的调研和课题申报,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为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5.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形成校内各部门、各教职员工、学生自我监督管理,校外与社会、家庭沟通交流的强大合力,全面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高校学生违纪后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

1.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违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也起到对其他学生的警诫作用。其次,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违纪学生,切忌一棍子打死。要经常关心和帮助违纪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通过耐心细致、诚挚动人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违纪行为是错误的,但只要自己勇于面对现实,正视挫折,积极改正,努力奋斗,今后的道路依然充满阳光和希望。

2.开展集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危机干预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违纪学生,则要视程度的轻重,通过校内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团体辅导,或开展个体危机干预,或转介至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部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做好信息记录和回访工作

建立高校违纪学生的心理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特征、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需注意的事项等,并且高度重视对这部分学生的回访工作。确保违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

总之,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研究和把握高校学生违纪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突破口,采取恰当措施抓好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