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江水库钓鱼路线:《从小曲子开始》(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18:24
 《从小曲子开始》(1——5) ============================================================之一·我爱你,舒伯特,《小夜曲》与《圣母颂》
之二·少年游,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之三·流浪者,吉普赛音乐,《流浪者之歌》与《恰尔达什》
之四·开谢花,德沃夏克,《妈妈教我的歌》、《斯拉夫舞曲》与《幽默曲》
之五·吉它手,西班牙音乐,法雅、阿尔贝尼兹与格拉纳多斯的小品
============================================================ 1、从小曲子开始之一 《我爱你》
           ————舒伯特,《小夜曲》与《圣母颂》
      我的歌声穿过深夜,
      向你轻轻飞去,
      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
      爱人,我等待你。
      皎洁月光照耀大地,
      树梢在耳语,树梢在耳语,
      没有人来打扰我们,
      亲爱的,别顾虑,亲爱的,别顾虑……      你可听见夜莺在歌唱,
       她在向你恳请,
      它要用那甜蜜歌声诉说我的爱情。
      它能懂得我的期望,
      爱的苦衷,爱的苦衷,
      用那银铃般的声音感动温柔的心,感动温柔的心……        歌声也会使你感动,
      来吧,亲爱的,
      愿你倾听我的歌声,
      带来幸福爱情,
      幸福,爱情。                ——舒伯特《小夜曲》
           在西方音乐史上舒伯特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在个人天赋方面大约是仅有的可以同莫扎特一较短长的天才,他在浪漫主义音乐体系里构成了与贝多芬分庭抗礼的另一个坐标。然而无论在他生前还是死后都未曾获得同那两位巨人相媲美的声誉。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是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时,维也纳的市民为他送葬,舒伯特是长长的队伍中沉默的一员。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他自己就在窘迫的生活中死去,三十一岁。
          但是每个喜爱舒伯特的音乐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会在谈到这个名字时怀有一种甜蜜的感激。他的太多作品,无论是否脍炙人口,是否像这首小夜曲一样传遍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以共同的方式打动着我们:不是宣讲,而是倾诉;不是号召,而是抚慰;不是雷霆万钧的震撼,而是温柔的渗透到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或许这得益于他的旋律天才和他对音乐的歌唱性极其深刻的理解,然而在技术性的特质之外,他的那颗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敏感脆弱的音乐心灵也许才是最后的答案。
          对舒伯特和贝多芬的比较往往是有趣的。贝多芬无疑是个英雄,他热爱自由,反对强权,意志强烈,脾气暴躁,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音乐里都强有力的影响着他的听众和爱戴者。而舒伯特不是英雄,不仅如此,他也根本不想成为英雄。他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在朋友面前温和腼腆,用梅纽因的话说:贝多芬有多专横傲慢,舒伯特就有多谦卑恭顺;贝多芬有多理性,舒伯特就有多直觉;贝多芬忠于人类的社会和个人斗争,舒伯特则忠于人类的主观内心冲突,激情乃至噩梦。简而言之,贝多芬为全人类歌唱,而舒伯特只为每个人歌唱。
          然而,正是这样,所以是舒伯特而不是贝多芬,才成为“浪漫主义”在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最好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对个人情感和欲望的无限赞美。他讴歌的是凡世的愉悦和痛苦,表现的是非宗教也非英雄性的世俗之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存在于每个人朴素的内心,触手可及,亲切非常。他和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了一百年,终于使得浪漫主义音乐差不多成为今天大多数人们心中古典音乐的代名词。在这种音乐里,有神圣也有尘埃,有高尚也有放纵,有忧郁也有仇恨,差不多人类所有可能的感情都在这里能够找到回声。音乐并非对我们响起,它为我们响起。
        在舒伯特死后人们把他晚期的一些艺术歌曲整理起来,编成了一卷《天鹅之歌》。这是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天鹅会在临死前,唱出最后也是最动听的歌曲。这卷《天鹅之歌》中的各首歌曲彼此并无联系,而其中最知名者便是这首小夜曲。从那时开始无数姑娘的阳台下都响起过这个旋律,无数小伙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来追求美好的爱情。——我们并不清楚这支歌明确的写作背景,舒伯特的潦倒使得他详细的生平记载即使在当时也付之阙如,我们只知道他终生未婚,而且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他的英年早逝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梅毒。他的朋友卡纳说过:“任何熟识舒伯特的人都知道他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性,他体内对欢愉的强烈渴求,竟把他的灵魂拖往堕落的一方。”——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深切地同情着舒伯特,因为他的痛苦,他对感情的宣泄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通,而他的忍耐和屈服和最壮丽的奋斗一样深切地打动我们的心。
         正如保尔·朗陶尔米所说的:“不幸的舒伯特就是这样。我们因为看到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的软弱而同情他,我们和他一同洒着辛酸之泪,因为他堕入了人间苦难的深渊而没有爬起来。”
         对舒伯特来说,唯一的拯救之道不是斗争,不是信仰,只是爱。即使面对神明,他也像爱着一个凡人似的去爱祂。他的《圣母颂》几乎和他的小夜曲一样为世界上的每个人所喜爱,在这里,爱神和爱人是一致的:同样柔情百转,同样缱绻甜蜜。
          我爱你。这便是他对世界上一切痛苦的回答。
=============================================================================
  
 2、从小曲子开始之二《少年游》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第一次排演在演奏者和观众中都没有激起任何感情,没有一个听众参
        加第二次演出,没有一个演奏者面带表情。晚上,听众对第一第二没有任
        何反应,终场时有三双手极其缓慢地拍动,但清晰无比的嘘声四起,阻止
        了这样的表现。”
              “失败对我毫无影响,无论如何,我只是在进行试验探索道路,但那些
        嘘声太过分了。”
                                   ——1859年第一钢琴协奏曲首演失败后勃拉姆斯的信
        1853年春天,20岁的汉堡小伙子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决意踏上征途。他困窘的家境和父母终日的争吵让他深感厌倦。他跟随当提琴手的父亲学了一阵子钢琴,然后便在当地的乐队找了个伴奏的差事,其余时间混迹于家附近的小酒馆靠给醉醺醺的水手和酒客们演奏挣钱,有时还要忍受妓女的挑逗和抚摸。他决心离开这样的生活。
         一路上他和匈牙利小提琴手埃德·赖梅尼结伴在各个城市里旅行演出。他们演奏的贝多芬等人的小提琴奏鸣曲很受听众的喜爱,有时候也会演奏些赖梅尼擅长的匈牙利的吉普赛小曲子。在汉诺威,他们的演出吸引了一个在当地宫廷供职的匈牙利神童小提琴家约瑟夫 . 约阿西姆的注意。 约阿西姆尽管只比勃拉姆斯年长两岁,却已经在欧洲的音乐圈里颇有点名气了。他对勃拉姆斯的演奏和随身携带的创作草稿都颇有兴趣,于是以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为年轻的朋友提供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给著名的李斯特和舒曼写信,引荐他。
            勃拉姆斯在魏玛同李斯特的会面是一次令人尴尬的回忆。大师对年轻人的作品表达了适度的赞赏,并且礼貌的请勃拉姆斯聆听自己的演奏。我们不能判断当时可怜的小伙子究竟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也许是旅途劳累,也许是神经过于紧张,也许是李斯特夸张靡丽的钢琴语言真的不对他的胃口,总之,当李斯特一曲奏毕时,勃拉姆斯睡着了。
            好在旅途的下一站令人愉快的多。这一年的秋天,舒曼和他的钢琴家妻子克拉拉还有六个孩子一道在杜塞尔多夫欢迎勃拉姆斯的到来。这是音乐史上最传奇的会面之一:舒曼对勃拉姆斯的作品大为赞赏,立刻将他视为自己音乐道路上的继承人,在当年10月28日的《新音乐杂志》中发表名为《新的道路》的文章对勃拉姆斯进行全力赞扬。
              在舒曼的照拂下,年轻的勃拉姆斯意气风发地开始展开自己音乐事业 。要不是舒曼在此后不久因为精神分裂住院,这种温暖的照拂本来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的。然而舒曼的病打乱了这一切。
             接下来直到1956年舒曼去世的两年里,勃拉姆斯全力帮助克拉拉支撑摇摇欲坠的大家庭度过难关。用克拉拉的话说:“……他以一个忠实的朋友的身份来 分担我的不幸。他使我伤痛的心变得坚强,让我振作精神,而且尽他所能来抚慰我的心灵。事实上,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朋友,而且是我唯一的支柱。”
             
              与此同时,勃拉姆斯爱上了克拉拉。
              这是过于残酷的时刻。爱,还是不爱,这个在千万人心头辗转过的问题降临到他面前。彼时勃拉姆斯不到二十三岁,血气方刚,骨子里的性格却是北德人的质朴和保守。他面对的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动人少妇,一个一流的钢琴家和音乐家,一颗聪慧婉转的心灵。然而那是他恩师的妻子,比自己大了十三岁,并且深深地陷在丧夫之痛中不能自拔。
             勃拉姆斯选择了离开。              他仍然在继续自己的音乐生涯,很快作为一颗新星声名鹊起。他将从赖梅尼和约阿西姆那里听来的匈牙利吉普赛民间舞曲加以整理和改编,出版了两卷双钢琴《匈牙利舞曲》,大受欢迎。然而有人指责他剽窃民间创作,幸亏乐谱封面上注明的是“勃拉姆斯编曲”他才打赢了官司。之后他继续整理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却再不肯直接将它们用于创作,而是自己模仿这样的风格写出了接下来的几卷《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              之后勃拉姆斯渐渐老去,与浪漫主义张扬激越的审美观始终保持谨慎的距离,却在浪漫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里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音乐大师。他又经历过几次爱情,然而终于不曾结婚。这也许是因为父母不幸的婚姻让他心存恐惧,也许是因为少年时代在酒馆里形成了对男女肉欲的本能厌恶,也许是对孀居的克拉拉始终不曾忘怀,对任何一次似曾相识的感情都抱有戒心。——那一年的选择在他的心上烙下坚固的痕迹,也许一生中第一段爱情故事便是此后所有爱情的缩影和预言。
              他的生活极其平淡规律,每年有半年时光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潜心作曲,余下半年四处巡回演出。他衣着邋遢不修边幅,永远蓄着一副乱蓬蓬的灰白色的大胡子。在公众眼里他既是位威严的长者,又是个可怜的老单身汉。他的音乐作品愈来愈归于哲学化的内心省思而非外在感情的诉说和表达。           1896年克拉拉逝世于法兰克福。翌年勃拉姆斯逝世于维也纳。           时至今日勃拉姆斯的作品仍然在世界各地为人们尊敬和喜爱,然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却不是他最优秀的交响乐和室内乐,而是他年轻时编纂的那21首《匈牙利舞曲》,特别是其中的第五首尤为知名。每个人都喜爱它们,喜爱其中狂放不羁的吉普赛灵魂以及精妙宛转变幻万千的音乐色彩。勃拉姆斯本人也很喜欢他们,却终其一生再也不曾写过同类型的作品。只有在某些作品的片断里才能再次窥见那些神采飞扬的韵律和节奏。对他来说,那是年少轻狂的时代斑驳的回忆的影子。
          从1853年的春天开始,短短两三年间,一切对勃拉姆斯来说都已经发生。人生无穷无尽的美好的可能性在他眼前次第展开,然后砰的一声结束了。 =============================================================================   3、从小曲子开始之三《流浪者》
                   ————吉普赛音乐,《流浪者之歌》与《恰尔达什》    ……我在草原上的古代营垒中间,
        碰见了和平的茨冈的车辆,
        和他们孩子气的柔和的自由自在。
        跟随着一群懒洋洋的茨冈,
        我常常在旷野上游荡,
        吃的是他们简单的食物,
        躺在他们的火堆前睡眠。
        在缓缓的行进中我喜欢
        他们那一片快活的歌声,
        可爱的马利乌拉的温柔的名字,
        我长久地吟着一次又一次。
        可是幸福也不在你们中间,
        不幸的自然的儿子,
        在破烂的篷帐里,
        还做着苦楚的梦。
        你们那游荡的庇身所,
        就在荒野中也逃不了不幸,
        到处有命定的情欲,
        那就抵抗不了命运。
                                ——选自普希金《茨冈》       茨冈人,或者按照更通行的叫法,吉普赛人,在欧洲众多的民族中永远显得卓尔不群。他们的前身罗姆人据说来自印度次大陆,在14至15世纪左右进入欧洲,有人错误地猜测他们来自埃及,于是诞生了Gypsy这个词,他们并不介意这样的误解,任由这个名字传遍四方,到了十六世纪,他们的足迹已经踏遍了欧洲大陆的每个角落。
       他们一直在到处流浪,没有家,也并不寻找一个家,这是这个民族最令人好奇的性格之一。对吉普赛人来说,舒适的庭院和安稳的人生并不是幸福,恰恰相反,正是这些阻挠了幸福的体验。赫尔曼·黑塞说:吉普赛人"始终是财产拥有者和安居乐业者的对头和死敌"。幸福仅仅在流浪和冒险之中才能被追寻到,也许这便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吉普赛人多数以街头和酒馆卖艺为生,对于天生能歌善舞的吉普赛人来说,这似乎也是自然不过的选择。每到一处,他们便在当地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而炫目的音乐文化来。吉普赛舞曲和他们的民族性格一样,永远是形式上的动荡不安同内心灵魂的喜悦激昂奇妙的统一体。梅纽因曾经这样描绘他所见到的吉普赛民间音乐:
        “……我们为布达佩斯的一群吉普赛人音乐家拍摄了电影,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他们整个团队演奏的音乐中你能听到一种十分协调的'呼吸声'。他们对音乐的调控是整体性的;他们在每一个乐句内部能瞬时而全体一致地加速和减速,像一个人似的收放自如。领奏的小提琴手叫拉约斯·波罗斯,由他来确定步速;而且他左手走出的颤音和滑奏的范围与色彩也竟然超过了他右手持的那只飞速挥舞的琴弓。”
       “……在他演奏一首恰尔达什舞曲时,——跳这种舞时舞者缓慢开始,越跳越快,最后以飞速的旋转结束;勃拉姆斯和19世纪晚期西班牙的小提琴炫技大师帕勃罗·萨拉萨蒂都曾运用过这种舞曲——,他凭一种直觉的技艺去完成了一个情感充沛的版本。这种技艺孕育了几百年。吉普赛人拉约斯·波罗斯告诉我说,他的祖先是小提琴演奏世家;他是其嫡传的第七代子孙;他的家庭成员个个是小提琴手,颇像巴赫家族那样。”       梅纽因把吉普赛演奏艺术和西方传统演奏技术的区别归因于记谱法。在他看来,受到长期训练的记谱和背谱的法则使得标准的演奏家很难再现吉普赛音乐中那种微妙而婉转的即兴光彩。大概这正是吉普赛音乐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对吉普赛人来说,旋律和舞步永远不应当被预先写在谱子上,正如生活没有事先写好的脚本一般。在生活里他们习惯了每天去迎接新的变化和挑战,让自己的生命呈现出变幻多姿的色彩;而在音乐上,他们也自然而然的把即兴发挥和技巧炫示作为根本性的目标,而并不追逐任何严整的结构和宏大的意义。         对于传统的按照城市中产阶级的口味培育起来的古典音乐体系来说,这无疑是轻浮的异端,然而即使是最道学的音乐学者,或许也会羡慕吉普赛音乐里无拘无束的灵魂吧。对他们来说,那是永远无法企及的自由境界。        于是庙堂的仍旧在庙堂,而草莽终归于草莽,尽管他们曾经深刻地彼此影响着。——在古典音乐的历史上,民间音乐始终扮演了肥沃土壤的角色,吉普赛舞曲也不例外。勃拉姆斯把他听过的吉普赛小调编成了著名的《匈牙利舞曲》(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误认为吉普赛音乐就是全部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尽管半个世纪之后巴托克和科达伊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李斯特也在同样的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匈牙利狂想曲》。在法国,梅里美创造了《卡门》,而后被比才用歌声带到了全世界。
        在意大利,小提琴家维托里奥·蒙蒂(Vittorio Monti, 1868-1922)创作了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恰尔达什舞曲,原始版本为小提琴和乐队所作,后来几乎每种乐器都有了自己的改编本。这首曲子体现了标准的恰尔达什舞的节奏:先是舒缓的Las-san慢板,然后迎来激越辉煌的Friska高潮,仿佛一个吉普赛姑娘最热烈迷人的舞姿一般。
         在西班牙,吉普赛音乐构成后来风行于世的弗拉明戈舞曲的前身。伟大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 l844-1908)为吉普赛人写下了不朽的《Zigeunerweisen》(《吉普赛之歌》,或者按照更为传神的译法是《流浪者之歌》),在这首为小提琴和乐队所作的幻想诗一般的曲子里我们能听到吉普赛民族
的全部灵魂:当痛苦的时候咬牙忍耐,当欢乐的时候尽情歌唱。       今天我们仍然会听到吉普赛舞曲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响起,并且沉醉于其中。我们并不是吉普赛人,但是或多或少在我们的心里会有一点吉普赛式的憧憬:出门,上路,迎着未知的世界自由自在地流浪。如果生活是一场舞会,那么我们总是会暗暗地希冀着在程式化的舞步之间会有些出人意料的华丽插曲。愈是不能实现,这憧憬也就愈是强烈的撩拨着我们的心。于是吉普赛的音乐便格外的动人心弦,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由生活像海市蜃楼一般,闪耀着变幻莫测的神秘光彩。
=====================================================================  
 4、 从小曲子开始之四《开谢花》
         ————德沃夏克,《妈妈教我的歌》、《斯拉夫舞曲》与《幽默曲》        當我的老母親
        還在教我唱歌的時候,
        淚水經常
        沾在她的睫毛上。
       
        現在當我自己
        教孩子們唱歌時,
        淚水卻常常從我的眼中潺潺流出
        到我黝暗的面頰上!                ——吉普赛诗篇《母亲教我的歌》
            1857年,16岁的德沃夏克带着拿到手不久的屠户行会颁发的熟练工人证书离开家庭前往布拉格学习音乐。他的老师费了老大的劲才说服他父亲准许德沃夏克从事音乐,虽然没有人敢断定一个屠户世家出身的小学徒会在这方面取得什么前途。在家人看来,他懂一点提琴演奏(还是跟父亲学的),喜欢哼些波西米亚小曲子,如此而已。
           布拉格的日子很艰难,他一面在学校听课,一面在一个小乐团里当中提琴手来维持生计。两年后他毕业了,继续从事中提琴手这样一个在他自己看来没有太大前途的职业。他有时会写一些波尔卡舞曲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但是没人认真对待他们。他混迹于布拉格的大小剧院,那时正是斯梅塔纳的作品大行其道的时代,波西米亚民族复兴运动风起云涌,捷克民族音乐也逐渐从德奥音乐的阴影下脱胎而出,年轻的德沃夏克注视着这一切。
  
       1865年,故事开始。一个富裕的金匠Jan Cermak邀请德沃夏克来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当音乐家庭教师,大女儿叫Josefina,16岁,小女儿叫Anna,11岁。几乎是立刻地,德沃夏克爱上了姐姐。
        他被拒绝了。
        难过的小伙子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歌献给Josefina  。Josefina很喜欢那些歌,可是她不爱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在失恋的沼泽里挣扎了很久,直到几年后才能平静的接受结果。他开始和妹妹Anna恋爱,随着他在学院里找到了教职,他的经济情况逐渐好转,于是他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注在作曲上。他对民间音乐元素的稔熟掌握使得他的作品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尤其是在那个民族意识苏醒的时代里。他创作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迅速在他的波西米亚同胞中赢得了强烈反响,这次成功鼓励了德沃夏克的自信。1873年,他向Anna求婚了。          婚后的德沃夏克事业越来越顺利,他创作的《摩拉维亚二重唱》受到勃拉姆斯的高度好评,旋即得到了后者的大力提携。出版商建议他写一套像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一样的作品,于是他创作了《斯拉夫舞曲》,迅速风靡欧洲,他逐渐以一名代表性的民族乐派作曲家的身份为世人熟知。         1877年,德沃夏克参加了Josefina的婚礼。
          德沃夏克最大的天赋便体现于他对包括波西米亚人在内的各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挖掘和掌握的能力。1880年,他根据Adolf Heyduk的《吉普赛诗篇》创作了八首吉普赛之歌,这代表了他歌曲创作的最高水准,其中的第四首《母亲教我的歌》一直传唱至今。更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当他在1892年举家来到美国出任纽约音乐学院的院长后,立刻投入极大的热情研究美国本土的黑人音乐和印第安人音乐,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伟大的《自新大陆》交响曲。这差不多是他一生音乐生涯最辉煌的顶点。         然而他未必特别快乐。他思乡,捷克的空气和土地对他来说无比重要。他想念家乡的每一个朋友,还有Josefina。Josefina病重了。
         他频繁地返回捷克度假。1894年,他在美丽的维索卡花园逗留了很久,在这里写下了八首幽默曲。其中的第七首也许是他所创造出的最为出名的旋律。
        幽默曲是一种常见的短小音乐体裁,常常用以反映某种活泼或诙谐的情调,然而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却不尽然如此,人们常常觉得,第七首幽默曲与其说是轻快,不如说是淡淡的惆怅。
       当幽默曲不再幽默的时候,似乎再美的风景也会失去光彩。       1895年,他的美国之行的最后一年,在纽约他开始创作一部大提琴协奏曲。与此同时他收到了Josefina的信,因一直卧病在床未能给他写信表示歉意。       德沃夏克想起了当年送给Josefina的那些歌,其中Josefina最钟爱的一首名叫《leave me alone(让我一个人静一静)》。他把那个旋律写在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里,作为副部主题,后来又在第三乐章的末尾再现了这支旋律。当首演这首曲目的大提琴家Wihan试图在尾声里插入一个华彩的时候,德沃夏克愤怒的阻止了他。
        1895年5月27日,德沃夏克回到捷克的一个月之后,Josefina逝世。          德沃夏克晚年再没写出过重要的作品。他一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同时写过一些不太成功的歌剧。1904年他在一场脑中风中去世。德沃夏克晚年的相貌并不像一位大艺术家,倒更像是个慈祥的老工人。人们常常说德沃夏克是一流的音乐家里少数几位并不神经质的之一。他的家庭生活一直平静美满,在他和Anna的银婚纪念日那一天,他的女儿Otilie嫁给了他最好的学生Josef Suk。通过史料我们知道,他一生都忠于他的妻子Anna。然而,同样为我们所知道的是,他的一生都没忘记过Josefina,那个他24岁时爱上的女孩子。
==============================================================================     5、从小曲子开始之五《吉它手》
                      ————西班牙音乐,法雅、阿尔贝尼兹与格拉纳多斯的小品        我来自西班牙
        我是西班牙人
        我的眼睛里反射着她天空的光亮
        我身上带着西班牙人的优雅
       
        我来自西班牙
        我是西班牙人
        从我这张脸就可以看出
        我是真正的西班牙姑娘
       
        马德里激发了我最浪漫的梦想
        当我唱起欢乐的歌
        那吉普赛的音符
        令我披肩上的花朵全都开放
       
        我来自西班牙
        我是西班牙人
        从我这张脸就可以看出
        我是真正的西班牙姑娘
       
                ——Pablo Luna《犹太男孩 : 西班牙之歌》
       从历史上看,西班牙在欧洲大家庭里一直是一个异类。漫长的中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都被教廷的威势所笼罩,西班牙的统治者却是来自阿拉伯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1492年摩尔人的统治被推翻,同一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夜之间西班牙成为横跨欧亚拉美的超级大帝国,此时的欧洲诸国却还在苦苦等待文艺复兴的曙光。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被推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那一刻起,伊比利亚半岛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
        可是好景不长,从1588年联合舰队覆灭开始,西班牙的国势急转直下,一蹶不振。17和18世纪整个欧洲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迅速改变了面貌,西班牙却由于王位的频繁更迭和连年的战争一直处于农业国状态。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开始盛行的三百年内,欧洲大陆群星璀璨,而西班牙几乎没有产生过任何一位音乐大师。
       然而西班牙并不是音乐的沙漠,事实上,伊比利亚半岛(特别是其南部的安达卢西亚)一直是世界上民间音乐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西哥特人、摩尔人、吉普赛人等一代一代的移民造就了无比丰富的民间歌舞文化。15世纪起,在安达卢西亚的贫民窟里,结合了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音乐风格的佛拉明戈音乐开始诞生。从那时起,尽管国家内战频仍,百姓民不聊生,佛拉明戈这一伟大的音乐传统却像地下的火种一样从未在民间熄灭过。
       直到19世纪后半叶,西班牙民族音乐终于迎来了新的鼎盛时期。音乐学者佩德雷尔(Felipe Pedrell, 1841-1922)被视为西班牙民族音乐之父,这不仅仅是由于他领导了民间音乐的编辑和整理,还因为他培养出了三位伟大的学生:阿尔贝尼兹(Albeniz)、格拉纳多斯(Granados)、法雅(Falla)。这三个人连同后来的罗德里戈(Rodrigo),以及器乐演奏大师卡萨尔斯(Casals)、萨拉萨蒂(Sarasate)和塞戈维亚(Segovia)一道,构成了西班牙自文艺复兴以来真正的复兴。     这三个人的经历多少有些相似:他们都诞生在19世纪后半叶(阿尔贝尼兹1860, 格拉纳多斯1867, 法雅1876)。他们都受到了安达卢西亚音乐的深刻影响(其中法雅本人就出生在安达卢西亚),他们都曾在欧洲大陆四处游历,特别是在巴黎接受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洗礼。他们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去世(阿尔贝尼兹1909,格拉纳多斯1916,法雅1946)。他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却都未能在死在故国。阿尔贝尼兹在法国死于令他痛苦不堪的肾炎,尸体运回了巴塞罗那。法雅由于心脏病发作死在旅居的阿根廷,尸体后来运回出生地加地斯。格拉纳多斯1916年访美期间受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邀请在白宫举行音乐会,归途中所乘的船只在穿越英吉利海峡时遭到德国潜水艇袭击,原本他已经被救上救生艇,却发现妻子还在水中挣扎,于是返身去搭救妻子,结果双双罹难。
       在今天他们都以西班牙民族音乐大师的身份为世人熟知。他们的创作扎根于佛拉明戈音乐,却并不过多地直接引用民间歌舞的素材。他们都喜爱西班牙音乐最主要的乐器吉他。由于吉他的风格如此强烈的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特别是钢琴创作),导致他们的大量作品被改编成吉他曲,以至于今天他们(特别是阿尔贝尼兹)常常作为吉他音乐家被人们纪念,尽管他们并未直接创作过吉他音乐。他们的音乐都是当时多种音乐潮流的综合:浪漫主义,印象派,以及新古典主义。然而最终使得他们不朽的,仍然是贯穿在他们音乐创作中的民间歌舞的灵魂。法雅曾经在一次论及西班牙民族音乐时说:“我们的音乐必须以人民的音乐为基础,以民间舞蹈和民歌为基础……。曾有人说我们没有自己的传统。事实上,我们有。虽然没有被完整地书写的传统,但是在我们的舞蹈和节奏中,我们有着非常雄厚的、无法抹去的传统。我们有非常古老的风格,一种与生俱来的极为自由的品性,这就是我们进行创作的灵感之源。”
       梅纽因曾经评价道,佛拉明戈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的协调性证明了人们的一种需要,即切莫游离开我们的生存本根太远。佛拉明戈音乐传统顽强的生命力,也许是对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一个最好的回答。
           (原文载《中国学术论坛------音乐广场》,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