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孟桐视频:大学校园恋爱观—和学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6:26:38
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质疑大学里的爱情,认为很虚假。和学教育总结有以下这些原因:

A 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好不容易从高考走过,进大学就想放松过生活,但是时间久了心理觉得空虚,所以部分人就开始为了找对象而找对象,没过多久一般都草草分手。

B 部分同学都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初恋或者上大学后与自己中学同学萌发了感情,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家不在一个城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环境,使得双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在无形中改变着,有些人认为不能经常在身边照顾对方感情会慢慢逝去,因此大学中的异地恋以柏拉图式的向往为开端,最终因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告别青涩的初恋而收场。

C 现在很多人都说大学女生很现实,中学时喜欢一个男生是因为她比较帅,学习优秀或者篮球打的好歌唱的好;上大学后喜欢一个男生看家境好不好,是不是有钱,学历有多高。虽然大部分人不是这样,但是也客观得反映出大学的爱情观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观点。

D 大学里的同学都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不同省市,所以很多校园情侣都是'杂交'的,造成很多情侣一到大三就开始考虑以后双方的去留问题。有些人觉得现在能在一起就够了,不去想那么多,到时能在就在一起,不能在就分手吧;也有些人为此非常烦恼,想方设法去同一城市工作或考同一大学的研究生等。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大学校园恋爱成风,和学教育咨询了相关机构总结得出以下结果:

从明令禁止到默许,从“地下情”到公开允许大学生结婚,再到如今的怕“被剩”而主动出击,大学校园的恋爱观经历了“动荡”的岁月。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教授曹文彪表示,校园恋情的变迁是社会观念自由开放度的一个缩影。

“剩族”危机:鼓励校园恋爱

“剩女”、“齐天大剩”、“大龄女青年”……这些新名词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校园恋爱的发展模式。很多家长出于种种考虑,也转变了过去保守的思想,鼓励孩子在校园恋爱,甚至主动给“爱情费”。

根据中国红娘婚恋研究中心调查的《2010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近九成的大学生都已经有恋爱经验。

记者在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后发现,选择在校谈恋爱缘由很多。有大学生认为,大学里谈恋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法,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人说,大学生谈恋爱一种体验,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无忧美好时光;也有同学是担心自己“被剩”,想在大学就找好心仪的对象。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大学恋爱变得更为理性。

据上海某高校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重恋爱过程高于重视结果”的认同率竟高达70%以上。“大学恋爱真正能走到最后的还是少数,但如果没能在大学期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有遗憾的。” 一名在校生说。

当然,在采访中,也有大学生不无避讳的说,过去读书太压抑,想在大学谈场恋爱,来个彻底的放松。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大学恋爱纯粹是因为空虚、寂寞想找人“陪”。

从爱情禁锢到自由开放

然而五十年前,别说“同居”,就算是拉手走校园也是被视为违纪的。

据了解,上世纪50、60年代,大学里没有任何关于爱情的浪漫记忆。按当时的规定,所有高校都严禁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甚至把“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的校规写进了学生守则。

“那时候,男女同学之间说话都很少,即使互有好感,也是‘地下鸳鸯’,活动高度保密。”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的黄老回忆到。

进入80年代,受到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文艺作品的影响,校园恋情渐渐浮出水面。直到90年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开始有了重新的定位,随着进行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如今,曾经为大学生们设置的爱情樊篱已在时光的岁月里不知不觉地倒塌,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

从谈性色变到坦然谈“性”

有一项针对高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近15%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七成以上被调查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同居等行为持宽容态度。

记者走访了杭州某高校园区发现,学校附近一般都有数十家学生旅社、日租房。其中一家旅社的老板告诉记者,来住的以男女成对居多。

据了解,上海、北京、福州等地还将“安全套免费自取机”搬进了校园,还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作为成年人,对性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应盲目的不屑,更不应该为了模仿而放纵。”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性知识,并能够理性看待。

专家:呼吁健康恋爱

在中国大学生爱情的变迁中,有羞涩、有冲动、有豁达、也有迷茫。曹文彪认为,从校园爱情观的变化也可以折射出这个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认知的变化,但可以看到的是,社会正朝着更为合理、科学、文明的方向发展。

对于大学爱恋,曹文彪表示,校园爱情不应太过物欲、肉欲,应该多些“内容”。恋人应以志同道合为基础,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生活目标。

另外,他强调,性是社会自然属性,应理性对待。但青少年性教育不宜过早,也不宜过于表面。“性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理学问题,还包含有社会学、人类学等各方面内涵,真正的性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综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