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瓷砖:在“品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30:54

大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好比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咀嚼”、深入涵泳,从字里行间咂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体会文章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品出文章高妙的手法、丰美的意蕴,感受语言的精神境界,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高雅的阅读品味,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品文章题目之妙

按《辞海》解释,“题”是额头,“目”是眼睛。《诗经》有句诗写得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传神的标题就像女子动人的笑容和迷人的眼神,使读者一见倾心,经久不忘。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标题是非常精妙的,精咀细嚼之,使师生唇齿盈香,拍案叫绝。

例1:《鱼游到了纸上》(四年级下册)这个题目十分引人入胜,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语)。这是对聋哑青年所做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得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在此题目的“引诱”下,学生会兴致盎然地细读课文,从爱鱼成癖,观鱼似醉,画鱼如生的聋哑青年身上得到启迪,从而体悟青年成功的奥秘,感知作者命题的高妙。

例2:《桥》(五年级下册,作者谈歌)字做题,原因有二:一是在洪水狂奔而来之时,村子北面的窄木桥是人们惟一的逃生之路;二是“桥”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作出重大抉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终于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身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连心桥”。《桥》虽一字,寓意深刻,摄人魂灵。

例3:《冬阳·童年·骆驼队》(五年级下册)作者林海音把三个词编织在一起,中间用间隔号隔开,组成文章的题目,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暖暖的冬阳下,童年的“我”静静地看着一队骆驼缓缓地从远方的沙漠走来,悠悠悦耳的驼铃声由远及近地传入耳鼓……从题目上,学生就会真切地感到作者对早已逝去的童年的魂牵梦绕和依依留恋。

二、品文章结构之巧

叶圣陶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老师。”文章的结构方式和表达顺序,是作者思路的外在显现,教师引领学生从宏观角度去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味布局谋篇的高超手法,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选在小学课本上的很多文章,大都闪烁着作者精心雕琢的智慧。下面援引几例加以说明:

(一)“并列式”结构(也称“彩线串珠式”)

这类作品的结构像一串闪耀着美丽光环的珍珠项链,形成了均匀的结构美。此类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或景物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几幅画面,表现中心思想。她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完美的搭配。品赏之,借鉴之,学生既可悟其立意选材之妙,又可吸收其布局谋篇之法。

例如,像《再见了,亲人》(五年级下册,作者:魏巍)一文。作者为了表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这一中心,精心地选择了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在车站告别的情景。三个人恰好代表了朝鲜人民中老、少、青三代人为“亲人”志愿军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对志愿军的深厚情谊;像《生命,生命》(四年级下册,作者杏林子)一文。作者精选了“飞蛾求生”、“砖缝瓜苗”、“倾听心跳”三个事例,来表现微小动物、纤小植物、弱小人物的顽强生命力,来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像《将相和》(五年级下册)一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二)抑扬式(也称“褒贬式”结构)

这类文章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后迥乎不同,形成鲜明对比,读之品之,皂白可分,良莠立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例如,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年级下册)一文,讲的是一个本来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人们目光短浅,贪图享乐而乱砍滥伐,最终小村庄被洪水毁灭的故事。环境描写越是美好,小村庄的结局越是悲惨,学生的心里越是惋惜,强烈的环保意识便由心底而生;像《金钱的魔力》(五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三年级下册)《检阅》(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三年级下册)等课文均属抑扬结构,教师引导学生抑其所抑,扬其所扬,领略文章波澜起伏之美,则可收到理想的阅读之果。

(三)“悬念式”结构

这类文章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作者巧设“悬念”,会像“诱饵”一样,吸引着学生兴致盎然地进行品读,直到解开一个个“谜底”,揭开一层层奥秘。如《中彩那天》(三年级下册)一文,学生会像“我”一样对父亲获得了大奖却“神情严肃”而感到不解,想知道父亲面临着什么样的道德难题;读《月球之谜》(五年级下册),学生会随着作者的一连串疑问,而去细读课文,以期揭开月球之谜……

三、品文章用词之奇

这是从微观的角度,品味、咂摸作者“炼字”的奇特、奇妙、奇美。诗文之中“一字之着,尽得风流”之例,不胜枚举。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精妙传神;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的以动衬静;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哀婉悲凄……无不让人拍案击节,叹为观止。

课文中设计的一些“泡泡”,提示了文中一些精美的字词,教师应引导学生采取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等方式来细细地品味、美美地咀嚼。

例如,“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荷花》三年级下册)。“冒”字用得妙!“用此一字,境界全出。”通过查字典,“冒”的字面意思是: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而联系上下文,“冒”是指荷花在一片硕大的圆圆的荷叶中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奇目、风姿绰约、卓尔不群。若换用“长”、“钻”等字,皆觉直白而俗气;再如,“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拾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年级下册)。“拾”字从字面上看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能换成后面两个字呢?因为这个“拾”字把这个小村庄的人们非常随意,把砍树根本没当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为后文小村庄的毁灭埋下了伏笔。

总之,品哪些字词,怎样去品,教师重在于引,而不要越俎代庖。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有深度地去品味,让学生“自己动天君,”亲自尝一尝,试图换一换,学着演一演等,真正体悟作者雕琢字词的精准、妥帖、传神之功。

四、品文章修辞之美

在小学阶段,修辞手法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到了初中阶段,也是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进行教学。但是恰当的修辞手法的确能够增添作品的魅力,它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抓住一些经典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去品味,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好处。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生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俯拾皆是,他们为文学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敲、品味语言运用的精确美、形象美和节律美等。

例如,《猴王出世》(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一段语言:“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在林中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的小石猴形象。这段话排比与对偶连用,语言简炼、工整,体现了语言的和谐美、音韵美。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品味语言的这些特点,我们不妨改写成下面的话:“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吃的是草木,饮的是涧泉,采集山花,寻觅树果;与狼虫结伴同行,与虎豹成群结队,獐鹿是他的朋友,猕猿是他的亲人;晚上住在石崖之下,早晨游走在山洞之中。”改后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到:改写后的句子表面看来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原著中的句子排列整齐,用词简洁优美,句式铿锵有力,节律感非常强。运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把石猴那种活泼跳跃、顽皮可爱、机灵敏捷的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而改写过的句子不但拖沓罗嗦,而且对刻画石猴形象特点的效果相差甚远。

五、品文章意蕴之丰

这是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触角深入到文章深处,精细地咀嚼,反复地涵泳,领悟“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力求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发现——这应该是品读的最高境界。

例如,《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四年级下册)这组诗,即是写景诗,也是哲理诗。教学两首诗,不仅要反复诵读、欣赏感受古诗的语言的韵律节奏美,更要体会诗人的心境,感受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就因为两句不仅是对雄壮景象、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和深情赞美,而且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两句诗的深层含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处在一定的高度上,正如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明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忽见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小山村。暗寓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找到新的出路。古诗词中诸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白居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等诗句都意蕴丰富,值得玩味、品赏。

然而,时下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浅阅读”;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快餐式阅读”似有盛行之势。这不仅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全民读书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潜心地深入到文本去“品读”,使学生吮吸作品中的乳汁,充盈自己的心灵,提升阅读的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汪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