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愁绕口令视频: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2:27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它是一门为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认识活动提供途径、手段和工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理论、规律、方法和工具。

2. 教育技术学研究任务:以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研究活动的过程和资源为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是科学事实,探索规律,建立系统理论,以期能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的资源和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控制和预测

3. 社会调查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从中获得来自社会系统各要素和结构的直接资料的一种方法。

4. 实地观察法: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写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5. 数学方法:是指忽略研究对象的其它特性,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化的处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数字形式表述的效果。

6. 课题:就是尚未解决的问题,任何研究课题都包含已知的和求知的成分,是已知与求知的辩证统一体。

7.变量: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和测量的诸多因素。

8. 自变量: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做有计划变化的诸多因素。

9. 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10. 干扰变量:除了研究者所操纵的自变量之外,另外一些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使得研究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的因素。

11. 假设:对选题提出的问题做假想性的回答,根据这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事实所做的假定的解释。

12. 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13. 简单的随机抽样: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且在抽样取走一个个体之后,总体内的成分不变的抽样方式。或指具有抽样随机性和抽样独立性的特点的抽样方式。

14. 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它指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照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间隔取样,其中间隔的大小视所需样本容量与总估中个体数目的比率而定,起始数字必须是随机决定的。

15.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指把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分成不同的类型或层次,然后从不同的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组成样本。

16. 等比例抽样:指各层所抽样本数占各层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相等。

17. 整群抽样:是先将各单位划分若干群(组),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一些群,对所抽中的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18. 抽签法:把总本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码,并做成签,充分混合后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这部分所对应的个体就组成一个样本。

19. 定额抽样法:是从对总体性质的了解开始,在某一总体中考虑具有某种属性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然后从具有这种属性的人中搜集数据,并按照各类人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赋予其适当的比重。

20.问卷:就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编制而成的一套问题表格,是有调查对象自填回答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手段。

21.结构化观察: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22.量表:量表是根据特定的法则,把数值分派到被测试者,事物或行为上,以测量其特征标志程度的量化工具。量表的种类很多,其中里克特量表为普遍采用的形式。

23、实验:实验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P76)

24、效度:是指实验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实验效度是影响实验设计、实施、解析、推广、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因素,它是衡量实验成败、优劣的关键的质量指标。(P78)

25、: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对事物赋予某种特征程度的符号或数字,即对研究对象的属性给予数值化的过程。(P83)

26、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需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27.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28.评价研究:就是依据明确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对象的功能、品质和属性,并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性的判断。

29.行动研究

答: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30.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是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二、          简答题

1.    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征?

(1)程序化(2)客观化(3)数量化(4)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2.    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有哪些?

(1)准备阶段(2)现象阶段  (3)实体阶段 (4)本质阶段

3.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体系有哪些方法?

答: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哲学法,一般研究法,专门研究法。其中一般研究法可以划分为:一,经验方法,即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四个方面:文献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

二,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方法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三,系统科学法,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专门研究法包括评价研究法、信息内容分析法、响应信息分析法。

4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

(2)探求科学规律。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

(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其中包括: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作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

5.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作用?

答:(1)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存在和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

(2)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科学研究方法依据认识论的原理,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的认识阶段,这些程序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合理的、规范的、优化的思考步骤和操作规则、

(3)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科学的研究方法其自身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其具体内容的运用都将移植和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科本身,从而使教育技术学产生一系列的新的概念、法则和方法,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4)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

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

(2)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

(3)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

(4)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

(5)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

(6)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研究法。

1.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需要性原则。

      这是课题选择的一条首要的基本原则。所谓需要性原则,是指选择研究课题必须考虑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2)创造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原则,包含着双重意义。其一是要保证课题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也就是这个课题却是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其二是要保证课题预期结果的独创性、突破性,也就是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发现或充实前人没有发现的真理或者已经发现但不完全的真理。

  (3)科学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科学的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

(4)可行性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根据实际的、已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课题,对预期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尽可能加以周密的、准确的估计。

2.研究变量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何特征?

   研究变量有三种,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

(1)    自变量的特征:①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

              ②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

              ③它的变化受计划安排,是系统性变化的。

(2)    因变量的特征: ①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对自变量做

                 出响应的。

          ②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

          ③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

(3)    干扰变量的特征: ①能够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②使得研究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

3.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表述方式有几种?

 (1)研究假设:就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做假想性的回答,根据这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

     (2)研究假设的表述方式:存在式表述(又称描述型假设)

                                存在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A具有性质B。”

                               条件式表述

                                条件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如果有A,则有B。”

                               差异式表述

                                差异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A和B之间存在差异。 ”

                               函数式表述

                                函数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随着A的改变,B将做××方式的变化。”

4.什么是抽样?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1)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一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为了使统计推断的结论正确可靠,所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而言必须具有代表性。

(2)常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

1 问卷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1)前言部分 (2)个人特征资料部分 (3)事实性问题部分(4)态度性问题部分

2 什么是结构化观察?结构化观察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施结构化观察?

答:结构化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其内容包括:语言行为为 ,特殊语言行为 ,非语言行为,关系分布行为。实施步骤:1选择观察对象 2 确定调查范围

3 做好观察记录 4 结构化观察的分析

3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分为那些?

答:(1)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和调查对象

(2)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

(3)设计表述问题的语句

(4)确定问题的排列组合

(5)试测与修订

4结构化观察的表格设计见书本69页表3—6

1.    内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内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方面。

(1)     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2)     客观性,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席那的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和描述。

(3)     系统性,这里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     量化,这里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字关系来表示。

2.    内容分析的步骤包括哪些?

答:1.内容抽样,就是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通常要涉及三种方式:来源抽样、日期抽样、单元抽样。

    2.评判记录。内容分析的评判记录工作,就是按照事先制定的类目表格,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判断并记录个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

    3.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越高,反之越低。

  内容分析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课题

确定总体

类目设计

类目表格

评价者1

评价者n

信度分析

量化结果1

量化结果n

n

统计描述

1.评价研究包含哪些基本步骤?

答:1.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的目标是指经评价活动后所要达到的期望结果。通常,技能评价的目标有以下三种类型:(1)比较评等(2)达标衡量(3)发展比较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评价要素,它是反应被评对象特征的各个成分;评价标准,它是衡量事物特征各个成分的比较基准;指标权重,它是指各个成分在总体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的标志。

3.资料的收集与鉴别,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把所搜集的资料按照评价指标的指标项进行分类整理,鉴别资料的可使用价值。

4.评等加权量化,将收集到的有效资料,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等量化,并计算出具体得分。

5.做出价值性判断根据总分和各指标项的得分率,对对象作出品质的评定或差异比较,或达标程度,或发展程度的价值性的描述和判断。

2.评价研究有哪些类型?

答:评价研究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是在事物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开始之前所作的评价,它的目的是为了摸清条件、基础,发现问题,诊断原因,根据评价的结果,修订阶段发展目标,提出知道发展的计划。

2.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作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其目的是监

督事物的发展,并调整、修正发展进程。

3.总结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到某一个阶段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目

的是了解整体的效果,提供一个总体评价成绩的资料。

3.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评价目标的各个要素之间关系以及重要程度的量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项系统、权重、等级标准。

4.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1.指标项与总目标的一致性

2.指标项的直接可测性

3.系统内指标项的相互独立性

4.指标项系统的整体完备性

5.指标项的可比性

6.指标项的可接受性

5.评价标准的确立

答:1.描述式标准:运用文字描述每个不同要素的等级,并赋予每个等级以分值。

   2.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这种标准是根据目标的要求,写出期望达到的评语或要求,同时把该指标项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赋以分值,评判者根据达到期望评语或要求的程度逐项打分。

   3.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对于某些条件指标,可以采用客观、可数的等量数值作为标准,标准分成不同的等级,凡达到一定数额者则可归属到某一等级之中。

1.     行动研究有哪些特征?

答:(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

   (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

(3)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

(4)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

(5)从研究进程看,是“边行动边调整”

(6)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和发展”

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是:

为行动而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

2.     行动研究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1.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研究

2.基于网络化条件下综合学习课程的研究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

4.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3.行动研究包含哪些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包含哪些内容?

答:(1)计划。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定“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A..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B.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C.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发性

(2)行动。行动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A..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 B.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起行动 C.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

(3)观察。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A..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 B.观察主要指针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

(4)反思。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A.. 整理和描述 B.评价解释 C.写出研究报告

4. 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拟定课题,明确目标

提出总体实施方案

制定第n次行动行动计划

进行n次行动实践

分析第n次的行动情况

对第n次行动进行反思

实现预期目标

观察

1.质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1)质的研究强调将自然情境当做获取资料的直接源泉;

(2)质的研究力图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进入被研究者所处的情境中,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其情绪、情感和态度,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

(3)质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化、极富弹性的过程;

(4)质的研究结果采用归纳法收集、分析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被称为“扎根理论”);

(5)质的研究报告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辅以图表、相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且尽可能使分析的资料如同原始记录一样丰富。

2.质的研究操作程序包括哪些?

(1)确定研究问题

①特殊性问题。对于特殊性问题可以有目的地选取个案为样本,就某个时空范围内的问题进行研究,而不特别关注其代表性。

②过程性问题。对于过程性问题,是要探究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可以细分为意义类和情境类问题。前者是探讨被研究者对某事物的意义的解释;后者是对某一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现象的探讨。

(2)揭示研究目的和意义

即阐述研究的实践需要、社会价值和理论意义。质的研究可以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提供思路,还可以为方法论的发展提供实例。

(3)整理和分析相关研究的现状

检索相关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成果,熟悉研究背景,理清研究思路。

(4)选择研究对象和具体方法

质的研究样本是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得到的,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选择被研究者,确定研究的时间和地点。

考虑进入现场的方法、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形成初步理论的方法与研究结果的表达方法等。

3.质的研究资料有哪些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1)、访谈,就是由研究者一方通过引导来收集被研究者一方的语言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达到研究的目的。

(2)、观察,就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观察法主要用于收集研究对象的动作、行为、表情等外县情况。

(3)、实物,是指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品等,可以是人工制作的东西,也可以是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物。

4.质的研究报告有哪些内容要点?

(1)引言

(2)研究的主题或目的

(3)相关文献

(4)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5)描述与分析

(6)讨论和解释

(7)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