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员考试报名条件:文言文学习的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4:23

通过猜想来学习文言文

一.尝试猜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矢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帛书《老子》)

       “矢”通“兕”,“蚤”通“爪”。

        为什么呢?因为 跟“虎”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动物——兕,犀牛。  跟“角”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器官——爪,爪子。

        哈哈,这就叫聪明!

    2.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我谈不上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直,通“只”,程度副词。

3.竹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而,通“能”。猜猜“用”是什么意思?

哈哈,就是“水”啊!

4.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史记·乐毅传》)离,通“罹”,遭受的意思。想想屈原的《离骚》吧!

5.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君则安虞而民和睦。(《国策·齐策》)

虞,通“娱”,快乐的意思。想想后面的“民和睦”一语。

6.君有此士也三万以方行天下。(《管子·小匡》)方,通“横”。想想词语“横行天下”吧!

7.情不知其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墨子·非攻上》)  情,通“诚”,确实,程度副词。想想“遗”读什么?

8.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视,通“示”,给……看的意思。想想“示意”“示众”等等。

9.尺蠖之曲,以求其信也。(《易?系辞》)

信,通“伸”,伸展。想想前面那个“曲”字,再想想课文中的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不就明白了?

10.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归,通“馈”,送的意思。想想后面的“豚”可是礼物哦!“烤乳猪”啊!

二.尝试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本字

    1.臣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没,通“冒”。冒险啊!我冒着死亡的危险把这件事报告给你。

2.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没,通“殁”,文王不在,就是死了啊!文王死后,文德再也不在这里了吗?

3.季武无适子。(《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适,通“嫡”。季武他没有亲生儿子啊!

4.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齐策》)适,通“敌”。想想看,“无敌于天下”么!

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通“谪”。被贬谪到渔阳去戍边的九百名奴隶。发,征调。

6.弟子趣之。(史记?西门豹治邺))趣,通“促”。要他的徒弟去催促他啊!

7.以趣本务而疏末作。(《韩非子?五蠹》)趣,通“趋”。趋向于做什么呀!

8.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蠹》)趣,通“取”。“取法”么!

9.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经?周颂》)时,通“是”。率领这些农夫,播种五谷。

10.时其饥饱。(《庄子?人间世》)时,通“伺”,伺候的意思。伺候他吃饱。

11.见卵而求时夜。(《庄子?齐物论》)时,通“司”。司夜的东西,就是鸡呀!看见蛋,还想吃鸡,想得真美啊!

12.迟归有时。(《易?归妹》)时,通“待”,这叫“双声通假”。回来晚了,你就等着他吧!

13.公子光洋为足疾。(《史记?吴太伯世家》)洋,通“佯”,假装。

14.阳尊怀王为义帝。(《汉书?高祖本纪》)阳,通“佯”,假装,表面上。

15.齐王怪之,固不能饮,洋醉去。(《史记?吕后本纪》)洋,通“佯”,假装。

16.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无所错手足。(《易?小过》)错,通“措”,放。想想“手足无措”啊!

18.大亮被禽。(《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禽,通“擒”,被抓住了啊!

三.尝试在下列括号中填出该字的一个常见的本字

亡(无)       裁(才)       畔(叛)       要(邀)       胡(何)

罢(疲)       得(德)       以(已)       有(又)       册(策)

上(尚)       阙(缺)       惠(慧)       蚤(早)       蜚(飞)

四.尝试翻译下列文段

1.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胃微明。友弱朕强,鱼不可说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视人!

                                                           ——帛书《老子》

——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张大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去掉它,必须暂且支持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就叫做微妙的明智。柔弱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水,治国治军的策略不能让人知道。

通假字有:拾,通“翕”,收敛。古,通“姑”,暂且。胃,通“谓”,叫做。友,通“柔”,柔弱。朕,通“胜”,战胜。说,通“脱”,离开。视,通“示”,给……看。

2。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tí)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tuòchí)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县察吏民,举茂才异等可为将师及使绝国者。

    ——汉武帝刘彻《下州郡求贤诏》

——非同寻常的功业,一定要等待非同寻常的人去完成。所以有的千里马不服从约束却能够日行千里,有的人才受到世俗中的人们说三道四的连累却能建立功名。实际上,那些不听驾御的马匹,和世上那些放荡不羁的人才,也不过是看你如何控制他们罢了。所以我特地在此命令:各个州县应当认真考察官员百姓,把那些有学问的以及可以出将入相或者出使外国的奇才怪杰统统给我推荐上来!

[评议]

①武帝雄心露于“非常”二字。文、景用人,必求长者之意,至此索然矣!

                                                           ——钟伯敬

②相马于骊黄牝牡之外,固是九方皋道法。

                                ——锡周

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共产党的用人原则,至此愧死矣!

        ——陆波

④古今中外细想来,不遭人忌是庸才!

                               ——陆波

    3.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第一》

[注释]

①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春颁下此令。

②受命:本指受命于天,古人认为每个朝代兴起是由上天意志决定的;中兴,复兴,一个朝代衰落而复兴起来。君,帝王。

③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及:趁着,当。

④曾:乃,竟;闾:古二十五家为里,里门为闾;巷:小胡同;幸:侥幸。

⑤求取:访求,得到;急时:紧要时刻;老:卿大夫的家臣;优:充足、富裕,此指才干有余。

⑥孟公绰:鲁国大夫,以没有欲望著称,被称为廉士(品行方正的人)。

⑦陈平见荐于魏无知。无知曾为之辩护言其不曾勾引嫂子,也未曾接受贿赂。

⑧仄陋:卑贱,指出身微贱,贫贱无名的人;唯:句首助词,表示希望。

⑨得无:固定短语,恐怕……吧?难道没有……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明扬:发现、推荐、举荐;二三子:左右的人。得:一定,读děi。

——自古以来,那些受命于天以及光复中兴的君主,哪里不是因为得到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和他们一起共同治理天下的呢?当他们得到这些人才的时候,竟然没有超出乡镇的范围。难道是侥幸遇到这些人才的吗?只不过是上面的统治者颁下求贤令后求取得到的罢了!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这正是特别渴求人才的紧要时刻。“像孟公绰那样的人在赵国、魏国做做卿大夫的家臣还可以,却不可以做滕公、薛公的家臣的。”如果一定要是品行廉洁的人才可以重用他们,那么齐桓公还能凭什么在春秋称霸呢?现在天底下恐怕还有出身贫穷却身怀绝技还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吧?恐怕还有蒙受盗嫂贪钱的污辱至今还没遇到魏无知的人吧?希望我身边的人能够帮助我发现推荐那些出身贫贱地位低下的人,只要他们有本事就把他们举荐上来,我一定会重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