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卡塔尔比赛:我心中的周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11:20

xjjk雅儒

我心中的周易

类别:百家杂谈 作者:灵竹居士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11-14 13:36:22  编者按:《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也是一部综合博大的百科全书,据说,还有预测未来事物发展的作用。作者以时间为轴,细说《周易》成为中华文化的源泉,万经之首的过程,也是反映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于《周易》的未来,作者主张摒弃对周易的偏见,提倡秉承百花齐放的趋势发展周易,以易为根本,发扬国粹,重塑华夏风貌。文字富有知识性,观点鲜明,值得一阅。   闲暇时翻开周易,伴着淡淡的书香,进入了简单而神奇的世界,阴阳循环变化,八八六十四卦,卦卦相扣,通达寰宇,包罗万象,形象诠释了:朴素的哲学、严谨的科学、丰富的人文、变幻的术数……
  
  许多人认为周易仅仅只是一本占卦古书,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深入其中,或只是道听途说未经验证就盲目认定。如果能够仔细品味其中的一两个卦象,便能体验到周易实际是一部综合博大的百科全书。综合是因为它形象演示了我们人类生活中所有活动,从农业,科学,人文,占卦,天气……;博大是因为它可以囊括古今,跨越时空,千年不衰,融会东西方文化。
  
  周易完善于中国周代,这个有着八百年基业历史时间最长的王朝。然而周易为什么会在周代形成完善?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源泉,万经之首?
  
  伟大的大周王朝
  
  谈及中国历史,人们总会提及雄烈汉风,繁华盛唐。其实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当属大周王朝,在这个王朝诞生开始,就奇人倍出,诗书礼乐文化制度逐步完善,系统根本的奠定了汉人的文化基因。在这个奴隶制又带些民主联邦制的王朝,思想文化相对而言比较自由,百姓风俗纯朴,自然风景原始而秀丽,勤劳的华夏族创造了灿烂而朴实的中原文化,这其中就包括周易。
  
  一部思想深邃的著作必然有其深厚的沉淀,并且是一种持续而不间断的。大周王朝在逐步完善的礼乐文化中,走过了八百年岁月沧桑,也只有这样的一个王朝才会给周易以充分时间和空间沉淀它的智慧。周易诞生之初是用于记录自然界的现象,比如天气变化,山川地形,潮水起伏……后来到了周朝开始系统化,并用于占卦及农业生产,日历计算,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也因为周易的运用,大周王朝有了它了勃勃的生命力,并使得刚刚有了雏形的中原文化得以成长,为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建立系统的文化体系。可以说,周朝是中华文化系统的真正起始,如果没有了周朝的文化沉淀基础,中华文化怎么会历经千年沧桑,百般劫难,不仅没有覆灭反而一次次的绝处逢生,中华文明今天依然绽放着光彩,并继续的吸收包纳各种新事物焕发生机,展现着它绚丽的光芒……
  
  精彩的时代
  
  周朝末期礼乐渐渐崩溃,中原大地遂群雄并起,在这个混战而激烈的时代,中原文化第一次开花结果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列子,鬼谷子,孙子……哲学,兵法,制度,外交,诡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因为这里有精彩的文化,它们一脉相承于周易。就如同一棵大树,周易是主根主干,经过百年时空演化,孕育出多个支干,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支干也会逐渐的成长,开花结果,使中华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千年的停滞
  
  秦皇一统天下,七国合一为大秦帝国,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出现了,是福还是祸?
  
  学习历史时,老师说这是中国人体制的大进步,比西方早了几百年,几千年,可我总觉得是不是进步的太快了……
  
  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帝王的绝对控制权是不容挑战的,但凡有些许吹草动便会对反对者大开杀戒,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天下统一了,按理说始皇帝可以歇息一下了,可是民间的各种学派反对之辞,尤如蚊虫一般,扰的他辗转难眠,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老大火了,一道圣旨:焚列国史记,谈诗书者死,禁私学,杀儒者。焚书坑儒,威慑天下,谁人不从,诛连九族;始皇帝带了个好头,从此王朝更替之初总会来一次文化清洗,首屈一指的当属清朝的文字狱,其手段已是登峰造极。
  
  灿烂的先秦文化遭受了惨烈的火炎,好在主干未伤,周易幸存,只是以后的成长,坎坎坷坷,反反复复,毫无建树,更待今人,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汉武刚烈,独尊儒术,一枝独大,灭绝创新。一种学术在没有讨论与竞争的前提环境下只会因循守旧,逐渐的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非常不幸的是这种文化上的畸形创新,深得历朝皇帝的厚爱,并不段的加强,唐朝科举,明朝八股,甚至现在还要复孔。自秦后,我们的先祖秉承这样的制度跌跌撞撞的走了两千年,这段时期虽然在一些方面有点成就,但系统而言实在太微不足道了,比如在机械制造,重工业发展,自然科学,中医系统化等方面……中华文化就这样的停滞了两千年,为什么会这样呢?
  
  灭他人者终亡己
  
  封建统治者为了万世江山,设计的专制制度,限制言论,禁锢人性,愚民洗脑,看似天衣无逢,实则太过肤浅。自秦后,历朝历代更替频繁,最长不过两三百年基业,最短只有十几年,这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封建制度的设计使得社会阶级分化明显,矛盾尖锐,这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盛产:心理扭曲,思想极端,亡命的野心家,为了名利,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手段阴险狠毒,在时机成熟时他们会推波助澜掀起起义风潮,那什么是所谓的时机呢?
  
  时机实际是天机,是人算不如天算所在。历朝历代的更替,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统治阶级的由建朝初的勤俭廉政到日益的骄奢淫逸,但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文化经济的提升。事实上每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应该不全是如历史写的那样穷困,百姓衣不遮休,人相食;肯定还有它的另外一面--人口迅速增加,甚至达到历史以来的高峰,文化艺术也上升到一定层次,社会极度繁荣,两极分化极为严重。这就是问题所在,周易中有二卦,否卦,泰卦。正所谓:否极泰来,泰极否至。
  
  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禁锢人民大众的思想与创造力,使得人民的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用于农业生产与社会活动创新中,致使对有限土地的使用效率始终无法提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再加上封建集权的本质,又使得大量土地没有充分利用,导致农业生产与人口无法实现同步的正比增长。民以食为天,处于底层的贫民,无法生存的越来越多,社会矛盾日益累积,终于在野心家的领导下起义爆发,并逐渐的形成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拾。百年积累的繁华在几年的暴乱中又回到了原点,中华大地就这样走进了一个千年循环的怪圈,也使得正统的先秦文化越来越走样。
  
  灭他人者终亡己,天之命不可违。周朝秉承周易,发展礼乐,丰富文化,完善制度,福泽华夏,走过了八百载。后世历代有违天道,泯灭人性,几百年江山,空梦一场,却是误了华夏文明。
  
  周易之“易”
  
  有学者将“易”解释为:变易,简易,不易。我则认为“易”的最大特质在于“无形”与“柔融”它源于广阔的寰宇,适用于宇宙万物,可以穿越时空生存于任何空间之中。
  
  有形生万象,无形纳其中;柔者如水,融万物中。
  
  每个人都有一个“易”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一种“易”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一颗“易”的烙印。将周易用于人文则丰富人文;用于科学则统筹科学;用于术数则预测变化……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应用它的哲学系统。
  
  两千年来我们的先祖以一种狭隘的起点研读周易,所得成就无非是在先人的卦辞上注释,增文添字,风水算命;直到将这部朴素的大百科书弄的神神秘秘,看之如天书,方才罢休。如果当时能够秉承百花齐放的趋势发展周易,那华夏历史恐怕又是一番新模样,恐怕也不会有近代的百年屈辱史,然而这种想法不过也是一厢情愿而已,历史不会重来,就算重来,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子也不干。
  
  在此希望各位新时代之人,摒弃对周易的偏见,以易为根本,发扬国粹,重塑华夏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