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法则萨摩亚篇:海上的脚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32:00

海上的脚印

陶文瑜

船是有脚印的,船的脚印留在水上,一步一步向前,所以我们歌唱远方。

和以往一样,太仓市刘家港的清晨是从最初升起的太阳开始的,太阳浮出水面,仿佛起锚。六百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这样的阳光,照耀着即将七下西洋的船队,立在甲板上的郑和,也许有一点依依惜别,而更多的是义无返顾。

六百年前的刘家港 使明朝意气风发。

六百年转眼就经过了,有一些历史,值得旧事重提,有一些古人,需要纪念追忆,现在,也是在刘家港,也是阳光普照的清晨,送行和远航的人们汇聚在码头上,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凤凰卫视、五洲传媒和太仓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寻访郑和的活动。

凤凰号就停靠在刘家港的码头上,三名船员立在岸上,鼓声响起的时候,他们心情豪迈,这一刻他们觉得郑和,仿佛就是他们的船长了。

很多的太仓人赶到码头送行,六百年前,也是这样的岸边,也是太仓的老老少少,他们的心里,念叨着一些祝福的话语,然后望着郑和船队的桅杆渐行渐远,从此之后,太仓就多了一个话题,有关郑和,有关七下西洋。

或者说在太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是和历史书不太有关的,因为太仓本身就是这段历史的一部分,这段历史是太仓人的亲身经历,太仓人的历史书,就是挂在嘴边的字里行间啊。

也许,就是因为贯穿于大街小巷的小桥流水,通向不远处波澜壮阔的长江,也许就是因为刘家港一望平川的水面,是通向大海最鲜明的航向。

长篇小说《水浒传》119回说到李俊、童猛、童威等10多条梁山好汉,因不愿跟随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就“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向外国去了”。生长在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在小说中提到的太仓港,就是后来郑和七下西洋的刘家港。早在元朝,鱼米之乡的太仓,已经是出海和漕运的主要港口了。

“漕运万艘,行商千舶,高樯大桅,集如林木”,这是关于当时太仓港口的描绘。

“四方谓之天下第一码头”这也是关于当时太仓港口的描绘。

太仓选择了长江和大海,而七下西洋的郑和选择了太仓。

六百年前的选择决定了六百年后的出发。因为郑和的七下西洋,现在,停靠在刘家港的凤凰号即将扬帆启航了。鼓乐声又一次响起来,英雄好汉的登场亮相,依旧是一如既往的斗志昂扬,壮行酒也一字排开了,刘家港的远航,就是古往今来的回肠荡气啊。

当时的刘家港,是距离南京最近的一个大港,明朝最大的造船厂南京下关造船厂生产的大船,可以顺着长江直达刘家港。而因为太仓与长江和大海的特殊关系,太仓人对于水性和航行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对于郑和船队招募船员,自然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初到太仓的郑和,为了出海前的准备,东奔西走地忙碌着,而现在,我们走过太仓,看到的只是郑和依稀仿佛的背影,明朝在我们眼前一闪而过,待我们定睛看时,郑和和他的船队,已经远去了,远方,是辽阔的地平线。

其实一方水土就是因为故事和传说而成为风景的,而因为风景,过眼烟云的故事才得以永恒,太仓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有时候我们在想起从前旧事时,会一时间忘记了眼前的太仓,但我们从往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眼前却只有太仓了。

这一口铁釜就是古代海运的实物见证了,从前船上的缆绳,就是将竹篾放在铁釜中,用桐油浸泡,再加火烧煮,这样制造出来的缆绳,经久耐用,而且能够承受海水的长期腐蚀。

但是,留下来的传说告诉我们,郑和的船队,选用的是铁链缆绳,传说这样的铁链缆绳,就是在太仓发明和制造的,现在太仓城厢武陵街上的铁锚弄,就是当年铸锚工场的遗址。

还有就是天妃宫了,这座建造于元代的天妃宫,曾经就是郑和每一次出海前,一定要前来进香祭拜的地方,行善济世慈悲为怀的天妃被海商渔民敬为海神,尊为妈祖。如果意志和信念是海上高举起的船帆,天妃宫里的袅袅香火,就是缓缓地吹动着船帆的轻风。

后来,太仓人走进天妃宫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郑和,一直到现在吧,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他们觉得郑和就是他们的儿子或者父亲,他们固执地认为郑和还在海上航行着呢,明天傍晚或者后天清早,郑和一定会踏上刘家港的码头。这样心里想着的重逢,令他们热泪盈眶。

太仓是一种品德品行,太仓是一种风格风气。

亦耕亦渔、亦工亦商的经济格局,义利兼顾、革新务实的人文精神,身处江海之交和繁荣的水运,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冲撞,使太仓完成了从滨海集镇到港口城市的飞跃。也使太仓具备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情怀。而郑和从刘家港出发的七下西洋,更是开启了太仓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这是追思和缅怀的原因,也是承前启后的理由。

与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一样,当一切准备就绪,鼓乐再一次嘹亮地响起,这时候,凤凰号就要启航了。

刘家港的码头和流水,就是岁月的见证了。就是在太仓,一些故事从这里走出去,走向枝繁叶茂的遍地风流,一些故事从外面走过来,走向别开生面的美仑美奂。

从刘家港出发,可以一帆风顺地驶入东海,而海上归来的船只,因为港口没有明确的标记,就要为确定刘家港的入口费一些周折了。来来往往的漕运和商贸船只,一致请求建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于是就在刘家港堆起了一座假山,假山堆好之后,明成祖赐名“宝山”,并且在宝山的山脚下树起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的是:“昼则举烟,夜则明火。”以这样明确的方式,告诉海上的船只,港口就在前面。

帕泰岛是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帕泰岛上有个名叫上加的小村子,小村子里有一个名叫MWAMAKAR的女孩,三年前女孩长到十四岁了,这一年,她就要初中毕业了。

一些毛驴在屋子边拴着,还有的在泥泞的道路上走着,毛驴是这儿唯一的交通和生产工具了,所以上加村是比较贫穷的村子,女孩的家境自然也不富裕,依照当地的习俗,女孩的父母说好了一家人家,准备着筹办女孩的婚事了。

我们的故事还可以有另外一个开头,另外一个开头得从600年前说起了,这时候郑和的船队已经停泊在蒙巴萨港好几天了,正好是风和日丽的日子,船队中的两艘商贸船从蒙巴萨港出发,他们要去往拉穆群岛。

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后来的触礁,这将会是一次轻松自然皆大欢喜的贸易。

船是在帕泰岛附近的海域触礁沉没的,就在沉没的一刻,船上的水手跳进大海,向着不远处的帕泰岛游去。现在的帕泰岛上,居住着一个名叫法茂的部族,传说这个部落就是当年游向帕泰岛的郑和船队的水手,他们和当地人通婚,然后繁衍子孙,然后生生不息地直到600年之后。

提起自己的祖先,法茂部族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而那个女孩大家都称她是“中国女孩”。

中国女孩一点儿也没有出嫁的心思,她想的是继续上高中,然后上大学学医,她还有一个存在心底的想法,就是到中国去,去认祖归宗。

当地的报纸报道了中国女孩的故事,有一位开餐馆和诊所的华侨见到报道之后,就和中国女孩所在的学校取得了联系,并且承担了女孩上高中的学费。

第二天一早,凤凰号的船员找到了那个赞助女孩的华侨,由他担任向导,一起前往帕泰岛而去。

他们赶到女孩家里的时候,家里的人告诉他们,女孩听说他们要来,很早就赶到村子边上的另外一个小岛上去了。

说起来凤凰号可是家乡来的亲人,如果相见恨晚为什么离开,如果避而不见为什么又说了下落,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的想法闪过之后,大家还是马不停蹄向着小岛而去。

现在走过的沙地,到了涨潮的季节,就是一片汪洋,所以也可以说去小岛的路穿越海底。

600年之后的相见是平静的,也许波澜在心海里起伏,也许这一切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家人的碰头。

大家在女孩的脸上寻找中国。

海风吹拂着黑纱,黑纱衬托着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庞,女孩眉宇间是长江长城的气息,或者是黄山黄河的的气息,600年前吹落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600年后的参天大树,每一片叶子都是落叶归根。

回不去的故乡,一样是心里面永恒的家园。

没有说更多的话,女孩就立起身来,执意地领着大家前往更靠着海的小岛边沿而去。

这一片坟地,安葬的就是当年留在岛上的郑和船队的船员,他们在岛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并且成为像中国女孩一样的许多大人和孩子的祖先,他们安然地死去,然后在海边,永远地听着波涛的声音,身边的大海潮起潮落,远方的故乡春去秋来。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乡,也没有人能说出他们的姓名,或许郑和船队的甲板,就是他们最后的故乡,或许“中国人”就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从1405年到1433年的二十八年岁月里,郑和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地区和国家,英雄般的史诗中,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悲壮,就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荣光。

女孩是一大早就赶到小岛上来了,女孩也没有解释为什么非要和大家在这里见面的理由,这一片坟地,应该就是答案。

凤凰号的船员在坟墙上意外地发现了一截瓷片,大家已经不能知道更多的关于这片坟地的故事了,而这一截瓷片,就是碑文了,就是用汉字书写的有关中国的碑文。

一方格一方格的坟墙上,当时应该贴了许多瓷器,背井离乡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感受祖国,这也是一种十分别致的悼念。而现在,这一些瓷器或是被海水冲走了,或是被海风吹落了,留下的方格,仿佛眺望大海的窗口。

再一次回来,在女孩的家门前坐下的时候,女孩的母亲很兴致勃勃地说起,要给大家看一件礼品。

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放在木箱里的,应该是他们全家所有的财富了,礼品是用一块丝布一层一层裹着的,这样就似乎显得尤为珍贵了。

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只破碎的瓷碗,这是他们心里面,比较形象的中国,是遥远的年代和属于遥远年代的无边遐想。

瓷碗是不久以前在接受采访和拍摄时,被一位日本记者不小心打碎的,瓷碗打碎之后,已经被女孩的妈妈拼装过好多回了,女孩的妈妈知道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完整了,但每一次她依旧努力去做,当手上出现了一个破镜重圆的形态,她的心里也会生出许多安慰。

女孩的故事流传开来之后,中国驻肯尼亚的郭大使向祖国作了汇报,中国教育部特批了一个留学名额,也就是说再过半年,待女孩完成了高中学业,考核合格之后,就能去中国学习了。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郑和下西洋的延续和后传。

太仓和蒙巴萨,一个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一个是郑和下西洋的终点,因为600年的开始和结尾,两座城市又有了今天的相聚。太仓市委的领导听说“中国女孩”的故事,真切地表示,欢迎“女儿回家”,并承诺愿意担负起女孩在中国期间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就在笔者记述下这段真实的故事不久,2005年7月5日,“中国女孩”作为太仓市的特邀嘉宾,从非洲前来参加第三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了。

有关中国女孩的故事,其实还是刚刚开始,就像说起郑和七下西洋,我们觉得似乎是不久前的故事呢,日月如梭,岁月如流,而生命中的理想永远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海上归来的郑和宝船,首先看到的,应该就是宝山了,对于思乡的人来说,回来就是出发的目的啊,一路上的风雨兼程都成为过眼烟云,当海浪一层一层地从船后退去,眼前就是故国家园了,郑和的心里,涌起一阵波澜和几分感慨。而每当这个时候,更加激动不已的,就是周闻了。

周闻原来是安徽人,1402年调任太仓卫百户,百户是一个很基层的职务,太仓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从前称作是“皇帝的粮仓”, 历史书上还说是“天下之仓此为最盛”。当时扩建的南郊海运仓,就有仓廒九十一座,仓房九百一十九间,征收各地粮食数百万石,所以也有“百万仓”的说法,。周闻担负的是守护仓库的责任,整天忙来忙去的样子,看着天下粮仓的粮食运进来再送出去。

这一年是1409年,1409年的7、8月间,郑和第二次从西洋回来,紧接着出海前的筹备工作就在太仓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郑和的船队要补充招募大量的水手和官兵,而从太仓地区招募和选拔,可以确保数量和质量,港口城市相对而言比较见多识广而且熟识水性,这一些参加郑和船队的太仓人中间,有一位就是周闻。

1409年9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船队浩浩荡荡从刘家港出发了。这时候周闻已经成家立业了,前来码头送行的人群中,就有周闻的妻子张氏。以后周闻追随郑和五下西洋,张氏就是在孤寂的等待和漫长的思念中度过了十多年的时光。

出门的人杳无音讯,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独自守在家里的张氏只有一次次去到天妃宫里,为远航的人祈祷,祈祷风平浪静和一帆风顺。

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太仓市人民政府和凤凰卫视联合举办了沿着郑和下西洋的线路寻访郑和的活动,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从太仓刘家港出发,依照600年前的航线一路向前。帆船在经过印尼海域的时候,正好赶上百年未遇的海啸,当天崩地裂扑面而至的时候,太仓许多老百姓,前往天妃宫进香祈祷,他们以质朴和原始的方式,为行走在海上的凤凰号祝福。

周闻和张氏去世后,是合葬在一起,也许就是因为生前的分别太多太久了,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长相厮守。

现在,《周闻墓志铭》就安放在太仓郑和纪念馆中,墓志铭说的是周闻的人生,也提供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不少资料,郑和先后六次下西洋的往返时间和到达国家,都有记载,另外也证实了长乐天妃宫碑的考证,还反映了当时太仓的风貌以及太仓与郑和下西洋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界说《周闻墓志铭》是20世纪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四大发现之一。

《周闻墓志铭》是在太仓公园树萱斋的墙壁里发现的,这块石碑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和太仓公园的管理员有很大的关系,动乱年代里,管理员将镶嵌着这块石碑的墙面重新粉刷伪装了一番,才躲过了一劫,所以《周闻墓志铭》是600年前的故事,也是600年后的传奇。

和周闻仿佛,去世之后也是安葬在太仓的,还有费信。

费信出生于一个穆斯林世家,因此精通阿拉伯文字,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担任通事,通事也要做一些文字工作,但主要的任务就是翻译。其实相比较于航行,到达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船队在茫茫大海上的行走。这样漫长的时间需要消遣,对于广大的船员,是一个问题。后来的历史学家考证,麻将是守护太仓粮仓的官兵发明的,郑和将这项娱乐带到了船上,供大家打发千里迢迢的旅途。

只是费信参加麻将娱乐的次数很少,空下来的时间,费信喜欢将一路上的见闻记录下来,渐渐地,记录成了费信下西洋的功课,日积月累就有了《星槎胜览》。《星槎胜览》里记载的是费信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还有各地的传闻以及船队所到之处交流贸易情况。

费信是昆山人,昆山和太仓,就是隔了一条河或者隔了一条路的距离,只是费信去世之后,还是安葬在太仓了,费信唯一的想法就是靠着大海更近一点,靠着生前的海上历程更紧一点。

还有军士文贤,还有医官郁震、陈以诚,还有更多的默默无闻的人,按照《宣德实录》中的记载:“先用下西洋官军一万人,皆江南属卫。”当成千上万的太仓人走向船队的甲板,他们的身后就是天下太仓。

现在,我们只能从太仓的风土人情中,体会他们的不朽人生了,我们在太仓的前世今生里,我们在太仓的大街小巷间,我们在太仓的风花雪月中,寻觅他们踩过的足迹,感受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将太仓带到四面八方,也把世界带回太仓。

因此郑和也是600年前下西洋的二万八千多船员水手共同的一个名字。

太仓的郑和纪念馆,就建造在天妃宫内,纪念馆门前是名为“锚泊瀛涯”雕塑,海浪和礁石衬托起巨大的铁锚,锚上是悬挂着的罗盘。600年前,七下的郑和转过身走出明朝的宫殿,600年前的中国将一个巨大的背影投在海上,而现在,我们在郑和下西洋起锚的地方,体会曾经有过的光荣与梦想。

从天妃宫向东而去,不远的地方就是长江大堤,浩浩大江,海阔天空,沿着长江向前走,就是大海了。

如果太仓是一艘航船,“锚泊瀛涯”就是拥抱大海的标志。

与郑和一样,我们把前进的脚印,留在海上。